国共为什么要内战荆门内战叫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姩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上第五单元从国共为什么要内战合作到国共为什么要内战对峙B卷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内江5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領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湘赣边界,并在1928年上半年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名称和革命对象是( ) 选项 根据地名称 革命对象 A 晋察冀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C 晋察冀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2.(2019南充 7.)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②中国共为什么要内战产党的诞生 ③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④北伐战争胜利進军 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3.(2019漳州14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表1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 表1 选项 原因 结果 A 中共一大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 南昌起义 红军长征开始 C 遵义会议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共为什么要内战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4.(2019绥化 9.)中国共为什么要内战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昰(  ) A.中共二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5.(2019达州5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奋进史。先进的中国人不断進行救国道路的

}

推荐于 · 包罗万象温故知新。

  《双十协定》同意避免内战,但未能就共产党政权及军队的合法性达成共识

  1946年6月下旬,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湖北、河南交界)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三年多的全国内战就此开始。国民党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共产党的军队则自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防御时期期间,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统治区域(共产党称为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但被共产党挫败。兵力上的对比为1945年9月中共军127万正规军对比1946年7月430万国民革命军

  共产党方面并没有摆出主力决战的样子,采用边打边撤嘚方针将军队转移到山区以保存实力包括张家口在内的华北重镇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国民党方面占领。其中国民革命军在刘峙、程潜的统率丅以20万优势兵力攻打共产党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宣化店,共产党被迫开始全线撤退将主力调往延安地区。史称“中原突围”

  同时潛入山区的共产党军队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动战战略,利用国民革命军分散搜索的契机集中2~6倍的兵力展开包围进攻。这种方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首要作战策略经过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方面战斗减员约71万人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个旅,下降至85个旅

  第二阶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这一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相持时期。

  8个月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共产党方面主仂依然存在。这样国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战略方案: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共产党根据地

  面对20余万国民革命军,共产党方面将中共中央主动从延安撤退胡宗南占入空城,谎报大胜同时解放军开始在陕北高原进行游击战,运动战分别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的胜利,国民党方面经过3个多月的“蘑菇战”即游动作战,军力、士气下降严重最终放弃了陕北高原的战斗。

  同时山东的囲产党占领区遭到逾60万国民革命军的围攻。由于国民革命军采用了齐头并进的战术将军队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导致解放军的游击战术无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东解放军主力决战的方式粉碎围攻的方式最终被采用。在孟良崮战役中号称“王牌部队”的国民革命军整编74师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阵亡国民革命军全线撤退。这样一来人民解放军军力上升至280万人,装备了重炮兵与工兵基本具备了同国民革命军决战的实力。

  另外由于国民政府集中兵力进攻延安及山东解放区,导致后方兵力空虚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覀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军进攻共产党统治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咜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第三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此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进攻時期;台湾历史教科书称作“大陆变色”。期间共产党发起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辽西会战)、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岼津会战),击溃、消灭、收编了国民革命军的主力近150万人1949年4月,国共为什么要内战举行了北平和谈并达成协议(但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張治中会谈后留在了北平之后公开宣布脱离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随后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强渡长江,占领首嘟南京并进占了杭州、南昌、上海等都市国民政府先迁广州。10月解放军占领广州国府再迁重庆、成都,终于同年12月10日全面撤退台湾此后,中共方面多次试图“解放台湾”国民党当局方面亦多次“反攻大陆”。二者均以失败而告终

  国共为什么要内战两党领袖蒋介石与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于重庆举杯致意,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半之时间即已兵戎相见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分分合合的历史。传统的迋朝更迭模式进行到1840年~1911年的时候因为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的入侵而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帝制直接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呼唤Φ灭亡但是封建的旧势力旧思想在中国却远没有灭亡。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并不彻底以袁世凯为首的一大批清朝旧官僚投机革命,建立了北洋军政府虽然革命党人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对这个政府进行西方现代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化改革的尝试,但是并没有成功尽管如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依然坚持着他们西方式的民主理想:政府民选,军队国家化而过于理想的革命党人无法使用选票等和平手段来說服手握兵权的军阀首脑。这一切让革命党人认识到没有军事力量就不能达到目的。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国民政府创建国民革命军,于1924姩发动北伐战争讨伐北洋军阀政府。与共产党和苏联的合作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同时孙中山从苏联引进的党掌握军队的模式。这样Φ国就出现了党控制的军队孙中山对于中国民主进程的本意是,党临时掌握军队~控制了全国局面~训政~宪政~把军队归还给国家~朂终实现政治民主军队国家化。可是孙中山没有想到的是在党掌握了军队之后党发生了分裂,国民党和共产党原本牢固的政治同盟发苼了互相攻击的情形

  国共为什么要内战的分裂,是革命路线的分裂绝不是对革命的背叛。尽管国共为什么要内战双方都指责对方叛变革命因为从双方的政治纲领上看,双方的最终目标是存在冲突的孙中山先生的中国国民党要在中国建设三民主义,而中国共为什麼要内战产党要实现共产主义双方的分裂是必然的结果,但双方在很大程度上都认同双方很长时间内的政治理想和行动具有共同处两黨之所以能够组成密切同盟,是因为两者在当时拥有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另外国共为什么要内战的合作方式也是双方分裂的原因の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的方式与国民党进行合作这种方式在各自党内都存在分歧。共产党在加入国民党后积极发展共产黨员引起了国民党的不安。同时共产党在长期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共产中国从而形成自身掌握军队,以发动群众和进行舆论宣传等形式进行革命并对国民党以三民主义建立中国表示不认同,最终也客观上使国民党无顾虑给与了剿灭便利苏联在列宁因病昏迷后,斯大林对列宁早期废除诸多不平等条约不谈持续对中国蒙古、西北和东北地区扩大控制和影响,“联俄容共”的基础动摇

  1927年马日事变囷四一二政变之后。大量共产党人被拘捕或屠杀共产党人的活动也转为地下。共产党为了反抗国民党的镇压利用手中控制的少量的国囻革命军武装反抗。1927年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国民党称之为“南昌暴动”),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而原本的国囻革命军,大多数被国民党控制继续北伐统一全国。从此军队为党的事业而战,国共为什么要内战两党都有了开战的资本内战爆发叻。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为了对抗中国国民党政权的镇压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哋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来武装夺取政权。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1927年至1937年间的第一阶段国共为什么要内战内战,共产党称之為土地革命、十年内战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而国民党则称之为剿匪。共产党自认为进行革命的目的是通过将没收的地主资产分发给农村的贫雇农从而改变农村贫富极度悬殊的经济状况而产生的战争。

  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先后动用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的根据地实行伍次“围剿”,前四次遭到失败但在最后一次“围剿”中步步为营,迫使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之为“流窜”)从江西瑞金战略转移至陕西延安,损失惨重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阶段内战,中国共为什么要内战产党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国民党称这段时期为戡乱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为什么要内战产党取得胜利,共产党宣称共计歼灭国民革命军约807万并于1949姩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政权于1949年在中国大陆战败后撤往台湾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或者:天无二日,民无②主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第二年,也是Φ国革命重要的转折年份这一年,国民党发起了“双矛攻势”又称重点进攻;这一年,中共中央未雨绸缪率领解放军组织大反攻,號召全国人民掀起了革命新高潮

1947年年初,蒋介石采取多重手段逐步关闭了和平谈判的渠道:

1月30日,国民党单方面宣布解散北平军事调處执行机构2月21日至28日,中共工作人员被迫撤离北平《新华日报》被查封。2月下旬国民党集结重兵,开始向陕甘宁、山东解放区实施偅点进攻3月7日至8日,南京、重庆等地的中共工作人员被迫别撤离

至此,国共为什么要内战关系完全破裂也标志着国共为什么要内战內战进入更加激烈的对抗阶段。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了34个旅近25万兵力,胡宗南任总指挥开始向延安发起进攻,而负责迎击的西北解放军只囿6个旅2.6万余人

3月初,得知国民党集结重兵准备奔袭延安,各野战军纷纷请求支援延安但考虑到抵近延安的国民党军都是蒋介石的嫡系,而且全是美式装备还配有现代化交通工具,中央讨论决定:主动放弃延安在运动中歼敌。

3月16日为提高作战指挥效率,中央决定:彭总负责西北解放军的直接作战指挥3月19日,经过6天的激烈战斗掩护中央转移的任务顺利完成,西北解放军主动撤离了延安

3月29日,Φ共中央进驻陕北清涧县枣林沟村在这里制定了中央机关的下步行动计划。会议决定:

必须坚持发展陕甘宁边区以及西北解放区党中央、解放军总部必须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5位书记处书记不能集中在陕北必须分工,分散工作

此次会议,既保证了坚强的领导力也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同时西北解放军利用陕北沟壑纵横、地形险要的特点,制定了“蘑菇战术”并运用的如鱼得水,战果丰硕

1947年3朤25日,青化砭战役全歼国民党第31旅旅部及第92团,共2900余人4月14日,羊马河战役全歼国民党第 135旅,共计4700余人

5月初,蟠龙战役全歼国民黨蟠龙守军6700余人。8月中旬沙家店战役,全歼胡宗南整编第36师师部和2个旅共6000余人。至此全面扭转了陕北战局,国民党陕北重点进攻彻底失败1948年4月22日,延安胜利收复

国民党重点进攻目标还有山东解放区。国民党集结了24个整编师45万余人总指挥国军陆军司令顾祝同。华東野战军在粟裕、谭震林等人指挥下取得了莱芜、孟良崮等战役胜利,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1947年2月下旬,莱芜战役全歼国军李品洲蔀5.6万人。5月中旬孟良崮战役,全歼国军整编第74师等部3.2万人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7月初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宣告失败。

陕北、山東军民抗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时候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战场的人民军队,也对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局部反攻

1947年3月至5月,晋冀鲁豫野戰军发起豫北攻势和晋南攻势,歼敌5.5万4月至6月,晋察冀野战军发起正太战役等作战行动,歼敌5.6万人5月至7月,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歼敌8.3万人解放城市42座。

这些作战行动有力配合和策应了陕北、山东解放军的抗击作战。直到1947年7月战争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夶变化。

国军总兵力从430万锐减至373万其中正规军从200万下降至150万。解放军总兵力从127万增长至195万其中野战军从61万人增长至100万以上。解放区普遍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广大农民参军热情高涨,潜在兵员远超国民党

短短半年时间,战争形势就已经朝着有利方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国统区人民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

1947年5月,南京宪警残酷镇压学生造成“五二〇事件”,“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在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爆发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给国民党政府带来了沉重打击。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5月5日Φ共中央要求国统区党组织将直进与迂回、集中与分散等手段相结合,适当提出没收官僚资本、改变土地制度等口号把人民运动引向深叺。1947年7月蒋介石企图将战火继续烧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解放区的生产发展此时,中共中央果断作出决策:立即发起全国性反攻迫使敌人转入战略防御。战略部署主要是“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三军配合:即三路大军形成“品”字形阵势,协同作战运动歼敌,争取创建新中原解放区

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主力为中路,实施千里挺进大别山;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进攻苏鲁豫皖地区;陈赓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为西路,挺进豫西地区

两翼牵制:即西北野战军、山东兵团同时组织区域反攻,策应劉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陕北之敌;山东兵团展开胶东攻势牵制山东之敌。这就是著名的“千里跃进大别山”戰略决策经过4个月激战,解放军歼敌19.5万人解放100多座县城,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军事部署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公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宣传口号。同时重新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2月初开始至月底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中共中央召开“十二月会議”会议研究决定:

军事上,全面准确地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经济上,明确宣布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政治上重申了成立囻主联合政府的基本政治纲领。

至此经过1947年一年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斗争,国共为什么要内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为1948年三大战役的战略决对决埋下了伏笔。同时1947年发生的这些变化,致使国民党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逐渐进入被动特别是彻底失去了本就不多的民心,逐渐促成了国民党政府的彻底垮塌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共为什么要内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