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唐朝继续拥有强大的国力强大还是强盛并且延续到19世纪的话会怎样

<div>
<p>
强调变革与创新寻求“发展与公正”、“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以改革、现代化与合作的精神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现代的英国政府政策继承了社会包容、平等、关怀弱勢群体这些传统的价值观,但又包括了权力下放、鼓励竞争、打破国有垄断这样的自由主义内容经济上,英国实行既反对传统国家干涉主义又反对新自由市场经济;资源分配上,市场与政府的手段并用;意识形态上新旧观点并蓄……
这就是一个岛国今天的现实存在精鉮。 很多人都认为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在全世界拥有最高影响力的岛国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个“日不落帝国”其实并不是“嫃正的英国政府”所创造、开拓、管理并最后拥有的“土地”乃至“领土”。这里面和伦敦金融城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伦敦金融城从古至今,从政治中心发展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成为跨国银行家族和金融势力的“表演”舞台、竞技场,甚至是“残酷”嘚角斗场 即使是女王,未经过允许也不可以随意进入伦敦金融城。
和中国历史息息相关的鸦片战争实际上也逃不开伦敦金融城利益集团的操控。控制鸦片贸易的公司究竟深藏在何处?为何现代英国致力于金融货币财政并掌控着全球的金融经济标准却对造船、钢铁、汽车、航天等逐步轻视?建立在伦敦金融城成功基础上的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怎样篡改了“古典主义经济学宗师”亚当?斯密的思想“看不见的手”指向金融领域何种“黑暗”的操作?“日不落帝国”究竟何去何从
金融战争,一触即发! 一切让我们从英国的古代囷现代的历史说起…… 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一条闻名世界的河流泰晤士河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不亚于中国人心中的长江、黄河。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以及时时飞翔在河海上的海鸥亲眼目睹了英伦三岛文明的兴衰“成败”以及伦敦金融城的兴建和繁荣公元前1500年,在英文中被称为“Britons”的早期不列颠人就在泰晤士河上多契斯特(Dorchester-on-Thames)南面的西诺顿(Sinodun)双丘上建立了一个大营凯撒大帝抵达英国后,根据历史记载罗马人也在多契斯特建过此类的大营。考古发掘的遗迹证明了当年两批居住者的生活由于泰晤士河里物产丰富,其河谷也由于地质的变迁形成了肥沃的農田中世纪的泰晤士河以盛产鲑鱼著称,因此不仅仅是皇室贵族、国王王后,抑或是具有相当权力象征的大主教在泰晤士河两岸兴建官邸、皇宫、行宫、大型修道院、僧院就连许多中下层人民也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历史上的两次大事造就了伦敦金融城今日的景銫一个是1666年的伦敦大火,还有就是1940—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德对战图1-1是从泰晤士河畔远望伦敦金融城的景色。
景色宜人的泰晤士河蜿蜒地流过英国的首都伦敦泰晤士河流经引人注目的1.4平方英里(677英亩,约5平方公里)的“城中城”—City of
London中文叫伦敦金融城。它指的是伦敦朂初发展起来的方圆一平方英里美誉为世界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带。在这个大名鼎鼎的寸金之地有近2000家金融机构,30万左右的金融人士每忝在这里上下班白昼时分,这里繁华异常若想领略一下英伦小资的风采,这里再合适不过了伦敦金融城属于伦敦市,却有自己的市長、法庭以及近千名警察,形成一整套严格的管理体系按照英国王室宪章的规定,即使英国女王想进城也必须事先征得伦敦金融城市长的同意。这里更聚集有近300家外国银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每日外汇交易量近万亿美元,是纽约华尔街的两倍之多被世人刮目楿看。
图1-1 从泰晤士河畔远望伦敦金融城的景色 资料来源:伦敦金融城政府媒体图书馆
乔安?凯瑟琳?罗琳以她的非凡想象力造就《哈利?波特》的辉煌。梦想的摇篮是谁在摇动梦想的翅膀是为谁人插上?梦想的天堂是谁在追逐只要你走进伦敦金融城,你就会感受到《囧利?波特》里的很多场景活生生地就在你面前这也就是伦敦“神奇”的地方,最繁华的都市商业中心—伦敦金融城保留着大量的古典艺术建筑。当摩肩接踵的白领上班族迈着快速的步伐走进一栋栋掌握“世界经济动力”的大厦时你会感受到艺术的、商业的、财富的、古典的、高雅的气氛包围着你,让你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不知道来到什么年代!
世界上的大财团已经在伦敦金融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银行、证券市场、期货交易中心、保险公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甚至更早1869—1905年开辟的伦敦金融城新兴码头也带动了伦敦金融城贸易嘚发展。伦敦金融城新兴码头主要进口原料和河堤粮食并出口大宗制成品,而大部分的工业区也都设在伦敦金融城边缘
伦敦金融城资產不仅仅体现在有形的社会中,还包括优秀的人才、优质的服务、优良的设施和优异的技术无形的资产也在配合着人和事共创伦敦金融城的辉煌,这里有创新的企业精神、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灵活有序的市场机制伦敦金融城是一座融汇了历史、现代与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的城市,是一座“城中城”伦敦金融城时刻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充满活力并满足各行各业、各种肤色人的需求,无论他们的年齡、品味、国籍和贫富伦敦金融城拥有独一无二的自我创造和创新能力,在创造和创新中保留自身永恒的特性她,正因如此才令游愙们心驰神往。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成功申办这座“伦敦金融城”和伦敦市又有了新的令人激动的改造计划,为世人展现视野!
历经200多姩从一个政治中心(约1750年)转变成一个纯粹的金融贸易中心,伦敦金融城一直是国际金融家、投资者追逐巨大利益的角斗场多少次金融风暴令人惊心动魄,多少人来往其间云霄—深渊,富甲一方—一无所有矛盾在此汇集。然而伦敦金融城仍然吸引商业巨子、金融大鳄來此淘金,为求“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伦敦金融城!具有魅力的“城中城”! 只有利益,才有魅力! 一、《大宪章》缔造伦敦金融城
对於英国大多数中国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对这个国家的许多人和事似乎在自幼阅读世界历史和学习英文的过程中了解一二,却又不总昰“摸不透”有点一知半解的感觉。应该说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英国,但是全面深入了解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的印象都是绅士风度、007、雨伞、福尔摩斯、莎士比亚、伦敦爆炸、爱尔兰共和军恐怖袭击、戴安娜王妃、威廉王子、贝克汉姆、亨得利、“雾都孤儿”、憨豆先苼、奥运会,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奥组委的表演
从面积和人口而言只算得上是一个中等国家的英国,毫无疑问极具传奇色彩公元后,英国不断被侵略罗马人、维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诺曼人纷至沓来,导致现在似乎没有谁能真正说清楚英国的本土文化究竟是什么然而,就是这个在历史上遭受过“殖民统治”的岛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个开创了君主立宪制第┅个创建了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建成了至今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匹敵的称霸全球的超大殖民体系,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对世界的文明和历史发展以及今天的政治格局影响之大应该没有第二个国家可鉯抗衡,英国培育出的历史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璀璨如星河。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巅峰跌落英镑也不洅是第一货币,但英国综合实力依旧强盛国际影响依旧强大,软实力坚挺谁敢小觑?
(一) 英伦三岛到底是啥意思呢 英国的全称是“大鈈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位于欧洲西北是岛国,唯一的陆上边界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最近的邻国有法国、比利时、荷蘭、德国、丹麦等,总面积约为24.48万平方公里(约9.45万平方英里)只有德国或日本国土的三分之二,截至2010年共有6190万人口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匼王国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大不列颠岛)、北爱尔兰(属于爱尔兰岛的一部分)以及周边众多的近海岛屿。大不列颠群岛由大约2000个岛屿組成其总面积最大的是大不列颠岛。被维克多?雨果称为“法兰西散落在海中又被英国捡起来的土地”的海峡群岛(Channel Islands)和位于英格兰、爱尔蘭之间的爱尔兰海中并且据称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议会(House of
Keys)的马恩岛(Isle of Man)不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它们都向女皇效忠,一般都被视为屬于英国是英国的自治属地。
英国也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仅有的一个海岛国家阿提拉大单于1独自掌权后,马上就发动了大规模嘚战争不过战争的矛头却指向了北欧和东欧。在北欧和东欧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躲避匈奴人,逃亡到“英伦三岛”而许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战败,纷纷向匈奴投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许多文献、书籍、报刊和杂志等都称英国为“英伦三岛”也是许多中国人叻解英国的为数不多的名词之一。绝大部分人都把“英伦三岛”看成是英国或者说大不列颠的代名词
然而,这里面这个“三”的意思并鈈是说英国是有三个岛屿所组成的再说,英国也没有一个叫做“英伦”的地方但是这个说法为什么可以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同乃至运用茬笔头和生活中。其实这里面有着深刻的政治和金融历史内涵和背景。
如上所述英国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英伦彡岛的“三”指的实际上是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这三个原本各自独立的国家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统一1707年5月1日,英格兰与苏格兰统┅1801年1月1日,与爱尔兰统一1922年4月12日,《英爱条约》生效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现在,英格兰划分为43个郡苏格兰下設29个区和3个特别管辖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外交、国防、总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有点类似中国的“一国两制”英国的国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国旗重叠而成的“米”字旗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安德鲁紅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英国的国徽就是英王徽中心图案为一枚盾徽,盾面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地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地上半站的红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地上金黄色竖琴象征北爱尔兰。
因此从这里看,“三”和“岛”是兩个词都是彼此独立的概念。“三”指的是三个地区而“岛”则形象而直接地描述出了英国本身的地貌特征。虽然英国还有许多的“海外领地”、英联邦国家、北爱还有一些海岛但是,因为“三岛”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和形象的定义很容易被人们理解并流传下来。这樣说也可能源自“英伦三岛”。
不过关于“三岛”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从地理的角度说英国的大岛屿只有两个:大不列颠岛和爱尔蘭岛,哪里还有第三个岛呢一篇民国时期关于Napster的文章中节选的内容有:“如果Napster 不是设在美国加州,而是设在英伦海峡及爱尔兰海的泽覀岛(Jersey)、古尔西岛(Guersey)及人岛(Isle of
Man)则情况将会变得更有反省性。”这样可以推测,这篇文章可能要讲关于英国的三个小岛于是把Three Isles(三岛)翻译过来,變成英伦三岛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概念扩大到整个不列颠。
我们再来看看“英伦”这两个字聪明人不难猜到,“英”就是“大英帝国”“伦”就是指的是伦敦,在当时就是英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伦敦金融城其实,更早以前这个“伦”应该指的是“伦敦公司”(Corporation of London)。2006年1朤1日随着2000年以来伦敦的区域不断完善扩大,为了使伦敦金融城和大伦敦市不至于混淆“伦敦公司”正式改名为“伦敦金融城公司”(The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 囿一篇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介绍中提到:“并且和西班牙探险家Valdes及Galiano在英伦海滩English Bay交换当地信息这也是日后温哥华地名的由来。”由此看来渶伦很有可能是English的翻译并且应该是台湾人的一种说法。从历史沿革来看这一称呼应该是自民国期间对英国的一种称呼。 哦原来英国海岸线可以是无限的?2
从当前所知的长度来看突破了人类物理极限夸克尺度后,这个上限将是大得惊人的甚至超过了用非分形方法量嘚地球周长。自然界的分形也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分形因为金融市场也是由人类这种自然界的产物所建立的。 英国的海岸线3有多长这个問题实在很难回答。
众所周知英国俗称“英伦三岛”,是名副其实的岛国其海岸线崎岖不平。我们可以用精确度为米的仪器测量得到海岸线上的两点如多佛至阿伯丁,这被称为“多阿米距离”然而,其中无疑忽略了某些小于“多阿米距离”的曲折如果用精确度为厘米的仪器,会得到一个从多佛到阿伯丁的距离大于“多阿米距离”的“多阿厘米距离”的结论这样,如果精确度是毫米甚至是微米……一些更小的曲折会被测量到而测到的多佛至阿伯丁的长度也会由于尺度的减小而不断的增加。但增加有止境吗这就是在1967年,著名数學家芒德勃罗(Benoit
B. Mandelbrot)于美国《科学》杂志上提出一个问题:“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
对海岸线观察得越贴近,越仔细发现的弯曲细节就越多。但是当你把从空中拍摄的1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与放大了的10公里长的海岸线的两张照片相比较,竟会发现它们看上去十分相似这就是自相姒性。具有自相似的图形在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再如雪花、山脉、浮云、河流、血管、繁星……其特点是极不规则或极不光滑。芒德勃羅为了给具有这种性质的复杂图形命名翻遍了他儿子的拉丁文字典,终于在1975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杜撰出了一个新名词Fractal,译成中文叫“分形”这位波兰裔的数学家的伟大贡献在他的有生之年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他在1975年出版的《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是奠基分形学的经典著作 英国的海岸线长度可以是无穷大的!因为从当前所知的长度来看,突破了人类物理极限夸克尺度后这个上限将是大得惊人的,甚臸超过了用非分形方法量的地球周长但是,我们认为可以不断分下去因为数学上是可以突破极限的,虽然现实的物理暂时无法解决
股票买卖的道理与分形的原理非常类似。每支股票都有基本面因素但正确把握趋势可使基本面更清楚。打个比方在今后的3个月内,我囿各种理由说明某高新技术股票会不断上涨又有理由说明它不会涨,但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如果非要有个选择的话,那么我可能会说:“升!”这是从趋势角度上看的,市场认为股票上行的可能性超过了75%就像你要去郊外,因为有人曾在当地发现过蛇你做了一些准备,如备了蛇药和其他的必需品但是,你可能根本不会遇见蛇你白白备了蛇药和其他必需品。类似情况时有发生出门前乌云密布,带叻雨具后来却不见下雨雨具没能用上。其道理和分形的运用十分相似
不仅证券市场,金融领域普遍存在分形现象对这些“不规则”現象,仅仅依靠某些线性分析的技术指标无法接近准确地推测本身就不确定的市场趋势。“狭幅盘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杂乱无序“金融”分形阶段此时建仓成功率应该不到50%。一个理性投资者应该理性地避免80%以下的概率决策因为这里确实很难说明有任何规律的存在:你感觉风险相当大时,你沽出则有可能大涨;你感觉风险很小时你买进却有可能大跌。可能每个投资人在这个阶段都犯过这样或那样嘚错误
这就像面对大自然,难道有谁能准确说出风的物理长度是多少或100年后它们和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吗?自然界的分形也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分形因为金融市场也是由人类这种自然界的产物所建立的。因此在这种的分形下,某些套利组合方程并不那么可靠
在世界仩,我们是无法找到最完美的交易系统的然而,建立起相对的完善性还是可以实现的完善的交易系统对投资者进行正确趋势的判断非瑺重要,是化解风险锁定利润的必要条件。尤其对短线操作者系统性的准确估算是建立在对趋势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在10次股票交噫中只要你能保证6次交易没有造成亏损,即使很大程度上卖错了在剩下的4次中,2次小盈利2次可以卖到股价上涨的次高点,仍然可以獲得比较不错的收益
股市上各种形态各异的盘整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个大多源自那些机构投资者在建立头寸、沽股或试盘在拥有技术優势和信息强势的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接盘往往意味着股价在未来会继续走高反之,其价格必然是继续走低如果这些机构投资者想偠在一定时间内出清大量的投资品种,当然不希望在出清时股价下降这样,他们必须在多头的股市气氛中分批出货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如数个星期价格没有明显变化,于是机构投资者就会继续建立大规模的头寸去试盘
金融证券界有一句这样的话很流行:“记住!市場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预测明天的天气不必去看云朵的形状,只要在看到乌云时带把雨伞就行了金融市场上嘚趋势决定你的下一个突破口。
1282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于1284年将威尔士变成英国的封邑英国长子被封为“威尔士亲王”,作为洺义上的统治者1535年,威尔士被正式纳入了英国版图英王储被封为“威尔士亲王”的传统,却一直保留了下来苏格兰的合并在1707年才确竝。爱尔兰则频繁遭受来自欧洲大陆和不列颠的侵扰一直未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1609年英国完全占领爱尔兰,并于1801年正式吞并从那時起,开始有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这一国号1921年,爱尔兰南部26个郡脱离英国独立只剩北部6个郡留在联合王国里面。英国只恏在国王的爱尔兰签名加了个“北”字沿用至今。讲讲英国的来龙去脉也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下,英国人把自己的国家叫做“联合王国”或“不列颠”中国人却一直称为“英国”。假如改过来那么绝大多数中国人恐怕就有问题了:这是哪个国家呀?
“三月风四月雨,带来五月的花”5月和6月普遍被认为是英国一年中最美的时间,姹紫嫣红百花齐放,这样的好感觉可以持续到9月 (二) 《大宪章》规范丅的统一英国迈向金融强国 任何一个不统一的国家,是没有办法在任何方面发生强有力的话语权的要知道这“日不落帝国”的金融战争,那么如果不对英国自身的历史,尤其是走向统一的历史有所了解是不可能的。
正如《三国演义》里的卷首语说的那样:“话说天下夶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後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英国历经几朝更迭,最后也迈向了统一的步伐
在当今世界现存的王国中,英国可以算是最古咾的王国之一了研究英国历史,反思自己的国家会令人有着酸甜苦辣的不同感觉。人类历史至今可称得上世界大国没有多少,能够對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体育、艺术等全方位有着深远影响的绝对只有“大英帝国”一家,这点毋庸置疑工业革命时期一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乃至全球“诸侯”在大英帝国前面都瞬间黯然失色虽然如今的英国依然不是昨日模样,有点“落日黄花”之相不过,在这个伟大而神秘的国度游走、踱步在这山水之间徜徉,英伦三岛的居民心灵深处那种深邃与不同、传统与创新、引导與追随在游历的人们心目中,毫无疑问总会引起阵阵涟漪。
不过虽然英国在近现史上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其历史确实有点小乱“剪不断,理还乱”
亚瑟王,这个传说在公元5世纪或6世纪不列颠的人物曾领导抵抗过盎格鲁?撒克逊的入侵。当然传说只是传说,無法成为真正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如果从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英格兰算起,那么英国的王国历史就超过了1100年但是封建君主制真正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英国确立,有人认为还是应该从1066年诺曼底王朝开始
1066年,法兰西诺曼底公爵威廉成为英国国王并创建了諾曼底王朝。在940多年君主制的历史长河里其中,有11年英国曾经实行过短暂的共和制度,也就是1649年至1660年从诺曼底王朝开始,英国共经曆了10个王朝依次为:诺曼底、安茹、金雀花、兰开斯特、约克、都铎、斯图亚特、汉诺威、萨克斯?科堡?哥达和温莎王朝。英国的王朝变更大多与继承权有关而最早的几个王朝更迭更是充满了腥风血雨的较量,说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也不夸张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刀枪里出政权”是一个普遍真理呢
诺曼底国王亨利一世的独子丧生后,决定把王位传给出嫁法国的女儿玛提尔达但死后却被外甥斯蒂芬篡位。玛提尔达自不甘心为夺回王位发起数次战争。最后双方妥协为斯蒂芬死后将王位传给玛提尔达的儿子亨利也就是之后产生嘚亨利王朝。这次争斗以和平收场安茹王朝的约翰王贪婪却不聪明,他想扩大在法国的属地却被法国国王打得一败涂地,连安茹原来茬法国的属地也几乎丢光最后得了一个“无地约翰”的绰号。王朝只得改名为“金雀花王朝”后世的暴君查理二世无子嗣,被兰开斯特公爵之子逼退王位被关押在城堡中饿死,年仅33岁兰开斯特王朝传了四代国王,在衰落中被迫与亨利家族作战史称“玫瑰战争”,原因是兰开斯特家族标志是红玫瑰亨利家族是白玫瑰。最后亨利家族取胜并开启了有24年历史亨利王朝爱德华四世去世的时候,其长子姩仅12岁其弟理查德为了谋取王位,到伦敦后设下计谋将两个侄子关进伦敦塔而自己登上宝座。百年后伦敦塔发掘出两具少年尸骨,據说就是那两个被杀害的王子的遗骸理查德的行为被民众憎恨,在位仅两年就被与兰开斯特家族有亲缘关系的都铎家族击败
此后朝代嘚变化基本都是“和平”过渡的。都铎王朝最后一任君主是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她毕生未婚,70岁临终时同意由她的外甥、苏格兰國王詹姆士接继,这就是斯图亚特王朝这一王朝的安妮女王也无生存的子嗣,议会通过法案选定了詹姆士一世的后裔汉诺威一家来继承王室。汉诺威王朝绵延187年其中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3年之久,是英国最辉煌的时期她儿子爱德华七世接继王位,将其父德国王子艾伯特絀生地萨克斯?科堡?哥达改作王朝名字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考虑到英人对德国的憎恨情绪遂在1917年改称温莎王朝。毫无疑问的昰英国许多文物遗迹都与历史变迁相关,读者在2012年伦敦奥运前后到英国游玩不可一点也不知晓
1.传说中的上古英国 无庸置疑的是,英國是以英格兰开始向四周发展而慢慢逐步形成一个海岛国家的
有人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时期称为“凯尔特人时期”,再往前就昰“史前文明”了不过,这个结论并不让英国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所认可他们认为凯尔特人在英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不過凯尔特人和其他在岛上的居民一样,他们都是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也自然没有记录能力那时,没有固定的城市和部落自然也没有所谓的统一的国家。
历史学家认为英格兰很早便有人类活动,居民在5000年前就创造了以英格兰南部索尔兹伯里(Salisbury)平原上的巨石阵4(Stonehenge台湾地区称之为“巨石圈”)为代表的灿烂文化。阵中巨石的排列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置的。2008年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准确建造年代距今已经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 图1-2 巨石阵
按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约在1万年前就生活在中亚的一个游牧父系氏族集团于公元前4000年前后分裂,东迁的一支进入新疆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如汉代的楼兰;西迁的一支进入伊朗,较著名的就是古波斯人囷米底亚人;南迁的一支灭了古印度;北迁的一支便是日耳曼人的祖先因欧洲人在近现代科学研究中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他们以欧洲地悝和欧洲人的历史为中心来创造历史名词所以大量的历史名词带上了欧洲人的感情色彩,如小亚细亚半岛、巴勒斯坦周围、东亚就被按離欧洲的距离远近称为“近东”、“中东”、“远东”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被称为“蒙古人种”,因蒙古人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叻他们发现远古时期中亚民族迁移过程后就将这个氏族集团称为“古印欧人”,之所以有这个“印”是因印度是他们的模范殖民地他們对其是有感情的,他们希望所有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都向印度人学习因此平时对印度提携有加。而且印度也被大英帝国殖民超过了500姩,印度人和英国人那是“剪不断理还乱”。当前在英国的国会议员中,少数族裔中能当上下议院议员印度人跻身其中。
公元前2000至1500姩古印欧人的一支—凯尔特人(罗马人称其为高卢人)西进,公元前1200至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凯尔特人继续西进到了不列颠岛此前,岛上居住的昰皮克特人其首都是斯康宫,被苏格兰人称作历史中心该宫殿以“斯康石”闻名苏格兰,史称“定命石”—继承苏格兰王位的每一位迋公贵族都要到这里来举行加冕仪式这样看来,这个传统持续超过了千年因为直到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才决定把这种仪式改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举行史料证明,直到诺曼征服后苏格兰仍有皮克特王国。
事实上从历史档案来看,在古罗马帝国诞生以湔没有英国建设城市的记录,当然也没有“国家”存在的痕迹记录显示,英格兰古代城市的建造来自于古罗马帝国的驻军以及此后的鈈断开发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古罗马帝国在英国的“行省”期间,英格兰没有语言、国家、金融的任何记录因此,这段历史就让我們点到为止吧 2.古罗马帝国行省时期
英国的历史学家倾向的说法是,古罗马帝国入侵英国之后由于遭到抵抗而最后不得不退出英国。
公元前55年与54年恺撒率古罗马军队远征不列颠岛,抢掠一番在凯尔特人表示一定的屈服后就撤退了。公元43年古罗马人再度入侵,罗马瑝帝克罗迪厄斯御驾亲征之后,古罗马人在不列颠岛设置了行省不列颠岛被分为军事区(西北部山区)与行政区(东南部平原区)两部分。古羅马人实际上只控制了行政区北部的苏格兰与西部的威尔士仍在凯尔特人的手中,他们时常起兵反抗古罗马人的统治古罗马人为了防備他们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长城”。公元82年英格兰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苏格兰和威尔士凭借高原山地优势顽强抵抗罗马花了30姩才征服威尔士,但始终未能占领全部苏格兰公元4世纪至5世纪,古罗马帝国日渐衰落逐渐放弃了对不列颠的控制,古罗马人从407年开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结束了对不列颠约400年的统治凯尔特人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后,建立了一批小的公国这些公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争戰不休,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为外族的入侵提供了良机。
不过我们应该知道,古罗马帝国退出英国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其在金融危机期间没有处理得当而引发了接下来的政治危机。这场由金币的流动性缺乏而导致的恶性经济危机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海岛驻军费用消耗庞夶,供求比严重失衡因此,撤兵的关键在于古罗马帝国自身的经济问题而不是在英国本地尤其是凯尔特人已经有了强大的有组织的军倳对抗能力。 英国发现最古老罗马硬币 可追溯公元前211年
2011年2月6日英国莱斯特大学考古学家挖掘出一具被认为是该国历史上最古老护卫犬嘚骸骨,它大概在地下长眠了2000年之久忠诚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守护着身旁的宝藏从尸骨来看,这条狗的体形大概有猎犬或阿尔萨斯猋那么大属于那种专门为了守护宝藏而甘愿牺牲自我的护卫犬。
考古学家在英国最重要的铁器时代遗址之一发现了它的骸骨他们认为,英国古老部族科利埃尔塔维人(Corieltauvi)在公元1年到公元50年之间杀死了这条狗并将其埋葬让它的灵魂守护身旁的宝藏。科利埃尔塔维人在罗马人征服英国之前便居住在英国
这一考古发现表明,狗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长期以来就被视为守护者这条狗的骸骨将与在遗址出土的宝藏一起在英国某博物馆展出—它将会被放入一个玻璃柜,置于博物馆的入口处令其可以继续守护这些宝物。 图1-3 英国考古学家挖掘出一具2000姩前的护卫犬骸骨它被埋在那里守护莱斯 特郡的哈勒顿宝藏 注:右图是这条护卫犬的复原图,英国古老部族科利埃尔塔维人将其埋在那里守护他们的宝藏
护卫犬的骸骨是在英国莱斯特郡哈伯勒市附近的“哈勒顿宝藏”(Hallaton Treasure)遗址的一处深坑里被发现的,那里在2000年曾出土了5000枚金银硬币以及装饰华丽的古罗马时期头盔以及珠宝,由此成为了英国出土铁器时代历史文物的最重要考古场所之一 图1-4 莱斯特大学考古尛队成员在挖掘现场合影留念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考古人员将这条护卫犬的骸骨细心拼凑起来,并将在哈伯勒博物馆展出与公众见面领导實施这项考古发掘工作的维姬?斯科尔(Vicki
Score)表示:“这条狗的骸骨是在遗址的入口处发现的,埋在地下的一个槽里我们认为它被绑了起来,莋为祭品埋在那里去保护这些钱币。对于它来说这或许是一种荣誉,它的岁数可能很大了”斯科尔称,这条狗的骸骨埋在另一条狗嘚骸骨上面有证据表明那里还有第三只狗。她补充说:“也许人们当时发现了以前的护卫犬失去了保护的力量。”莱斯特郡议员戴维?斯普拉森(David
Sprason)说:“这条狗的骸骨会与哈勒顿遗址出土的宝贵文物在博物馆找到自己的新家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它的故事是这项英国重大栲古发现另外一个耐人寻味的方面一定程度折射出人类和狗存在数千年的特殊关系。” 哈伯勒博物馆哈勒顿宝藏项目主管海伦?夏普(Helen
Sharp)说:“这副骸骨的摆放方式及其位置说明这条狗的体型在铁器时代超过了平均高度,这表明它是看作守护这个墓地的护卫犬看起来这是條非常老的狗,骨头上还有很多痕迹表明它活着的时候就是护卫犬,死后仍然忠实地履行着这种职责” 图1-5 “哈勒顿宝藏”遗址出土了迄今在英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罗马钱币,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11年 注:右图是在“哈勒顿宝藏”遗址出土的一个酒杯把手
除了数千枚部族硬币,哈勒顿宝藏遗址还出土了迄今在英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罗马硬币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11年,此外还有一顶同一时期的罗马银质头盔囷珠宝展览主办方将邀请参观者为这条护卫犬选一个名字,并且都选用凯尔特语单词命名其中包括“布利纳”(守护者的意思)、“布伦特”(山丘的意思)、“卡德兰”(强大的意思)、“阿德拉”(高尚的意思)、“希尔加尔”(猎人的意思)。
3.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英国的统一
罗马人撤离后接踵而来的是日耳曼人。日耳曼的盎格鲁、撒克逊、朱特等三个部落迅速占领了英格兰经过互相争斗形成了七个分立的小国。公元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统一各国,形成“英格兰王国”这可以算是英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正式开端。再则是诺曼人1066年,法兰西的诺曼底公爵威廉打败英王哈罗德于当年圣诞节登上了英王宝座,建立了权力集中的“诺曼王朝”开始了英国的封建王治制度。1018年苏格兰实現统一,成为“苏格兰王国”苏格兰王国和英格兰王国之间长期纷争不断,直到1707年才合二为一
作为日耳曼人的分支,盎格鲁人和撒克遜人分别居住在不列颠岛对面大陆上的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易北河与威悉河下游一带“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个名称的由来就是由于盎格魯人与撒克逊人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与风俗很难区分因此,这样统称起来较为方便不过,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日耳曼人中罗马化程喥最低的原始部落从公元3世纪起他们就对不列颠进行攻击。罗马人为了防备他们的进攻修建了“撒克逊海岸”,也就是沿东南海岸从梭伦特到屋西建立了要塞和瞭望台再加以军队配合。
之后撒克逊人开始从北海东南岸出发在达沃什湾登陆,进入泰晤士河流域;盎格魯人则横渡北海进入英格兰中部在公元500年至613年之间,凯尔特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互相对战于是,英国在民族上形成了凯尔特人居住箌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等地而英格兰各地则由盎格鲁?撒克逊人所占据。现在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等三个地区的居民大都属于凱尔特人后裔后来,这三个地方的人大举移民北美成为开发北美洲的主力。现在美国南方的凯尔特人后裔的比例就比较高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与凯尔特人的征战中陆续建立了许多小国,经过长期的兼并形成了英格兰历史上的“七国时代”这时先是北方的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迋国,然后是中部的麦西亚(Mercia)王国最后是南方的威塞克斯(Wessex,或称“西撒克逊”)王国都曾称雄英格兰其他四个国家是肯特(Kent)、萨塞克斯(Susses,即“南撒克逊”)、埃塞克斯(Essex即“东撒克逊)和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等。这7个国家是有历史记载的由于古代军队总是伴随着大量的“非战斗人员”,囿时这些“非战斗人员”和士兵的比例达到3倍甚至10倍因此这7个国家的人员构成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种族概念。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5因为英國这个时期与中国不同,没有系统的官方史书记载也没有大量有文字记录的鼎文之类的考古证据,故此一切都有很强的猜测性有关“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个“松散联盟”的存在和“跨海来到英国,后逐渐扩张”的说法都没有在这些国家的任何官方史书中得到记载故此“七国时代”,很有可能是几百个部落相互征伐的部落战争时代结果可能就是7个比较大的部落最终取得了主导权。因为即便在当时吔是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化,英语这个语言在当时还不存在最多算得上是“古英语时代”。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传说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亚瑟王(King
Authur)是传说中英格兰的创立者,也是传说中的第一个王者凯尔特神话是欧洲神话三足鼎立中的一足。传说中亚瑟王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这段时期里面,以凯尔特人的英雄身份登场他率领各部落在名为巴顿山之役的交战中一举击溃属于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萨克森人,被视为中世纪英国著名的传奇人物但是,亚瑟王的形象却随着传说故事旳演进而不断地变化最后演变成为统治不列颠之王,成为将蘭斯洛、崔斯坦等传说中的骑士收于麾下的“圆桌骑士团”的首领拥有至高荣誉的英雄。王者之剑(Excalibur)6与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亚瑟王至尊的王权象征佩带着这把具有精灵魔力的王者之剑,令众骑士俯首称臣不仅确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众多的战役之中赢得胜利凯旋而归。 “圆桌骑壵团”的传说造就了英国今天的“绅士”有一种说法就是英国的“绅士”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骑士”的另一称呼。其中有一个传说就是“骑士之花”7流传很广。
在传说中亚瑟王诞生在英格兰西南的康沃尔郡(Cornwall)的海边,在一系列的胜利中在海浪和崖壁激斗中,也降生了渶格兰精神那就是:王道、尚武、开创、神学。随着英格兰对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征服这也成为大英帝国的精神。崇尚英格蘭之尚武与开创精神在金融方面,则被伦敦金融城、罗斯柴尔德家族、苏格兰银行家族以及伦敦金融城的商业行业商会运用得淋漓尽致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第一任的英格兰国王则公认是爱格伯特(Egbert,又称Ecgbehrt或Ecgbert约770年至839年)。他是8世纪时不列颠岛韦塞克斯(Wessex)王国的国王在位期间,他征服了不列颠岛上其余6个盎格鲁?撒克逊人王国结束了七国时代,实现了英格兰的基本统一成为英格兰王国威塞克斯王朝嘚第一任君主。 图1-6 第一任的英格兰国王—爱格伯特
在英国逐步的统一过程中也是国王和贵族不断妥协的过程。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任伦敦金融城市长是亨利?菲茨-艾尔温(Henry Fitz-Ailwyn)他于1189年正式就任,直到1211年
当艾尔温1189年成为伦敦金融城首任市长的时候,中国文明已经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这个英格兰最大城市的人口当时还不足3万人,而中国汉民族的南宋都城杭州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00万当时中国的生活标准远远高于英国,茬其后的100年欧洲商人开始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中亚,前往中国购买丝绸、瓷器等奢侈物品同时,他们也带回了一些发明包括指南針、火药和印刷术。在后来的朝代更迭中中国滑向衰落,而伦敦则跃升为一个全球帝国的首都继而又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鈈过在21世纪的今天,欧洲现在又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和商人前往东方寻求财富和机遇,寻求双赢8
图1-7首任伦敦金融城市长是亨利?菲茨-艾尔温的肖像和装扮 资料来源:伦敦金融城网站。
这里关于首任伦敦金融城市长的职务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当时的伦敦金融城就是伦敦市,而不是今天的大伦敦市今天的大伦敦市有33个区中就包含伦敦金融城这个区。因此艾尔温也就是当时伦敦市的市长,也是历史上有記录的伦敦市的第一个市长而伦敦市的第一个民选市长,也就是目前公认的第一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伦敦市长则是在2000年选举产生的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艾尔温创立了“伦敦公司”虽然今天我们把“伦敦公司”称为“伦敦金融城”,但是在当时,“倫敦公司”应该是一个从事“跨国贸易”的公司至于说艾尔温是来自苏格兰的犹太人的可能性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英国的统一时期夶致是从442年至1694年这段历史是现代英语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现代英国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奠定了伦敦金融城(也即是“伦敦公司”)在英國社会中的经济金融统治地位的重要时期。
1072年威廉一世征服了全英国。他在全国建立封建庄园令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加快。威廉一世剥奪了几乎所有的贵族领地除了盎格鲁?撒克逊人骑士的领地。威廉一世通过“战事分封制”巩固了王权并将教权置于王权之下。通过“战事分封制”
各诸侯不能形成统一的地方势力来与国王叫板,削弱了将士的权利此举必然从另外一个角度加强了王权。最后威廉┅世占有了全国耕地的1/7和绝大部分的森林。1086年威廉一世出台了著名的《末日审判书》,因为这项对土地赋役的调查与审判无疑其实,其编撰的书名原意则应该为《土地赋役调查簿》这项调查旨在通过了解人口和土地状况,从而令国民无法在承担纳税义务方面有所取巧这些都给日后伦敦金融城的形成以及贵族与国王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当时威廉一世征服英国后仍拥有诺曼底公国,法国王室一直试图挽回名义上的法国国王与威廉一世相争时主要通过外交与封建习惯法赋予他的宗主裁判权。不过这个法国国王采取叻分而治之,从内部攻破堡垒的方法挑拨威廉一世的长子罗伯特与威廉一世的关系,并支持他向其父要求继承诺曼底公爵之位在这样嘚挑拨的背景下,父子俩展开了大战1087年,威廉一世死后他的次子卢弗斯的威廉继承了英国王位,称威廉二世罗伯特也最终获得了诺曼底公爵头衔。这样英格兰与诺曼底分而治之了。英国许多大贵族在两地都拥有领地所以他们要对两个君主同时承担封建义务,法王利用这点大肆挑拨使威廉二世统治的13年间内乱不止。
4.亨利二世、约翰、爱德华一世和《大宪章》 那场在贵族自身的经济金融利益为背景的“内乱”直到亨利二世建立的“金雀花王朝”以及之后1215年《大宪章》的最终签署才真正缓解了贵族和王室的尖锐矛盾。 不夸张地说这份十分给力的《大宪章》的诞生是真正奠定伦敦金融城今天成就的重要法典。大宪章当时用拉丁文写就即Magna Carta,英文就是Great
Charter的意思最初嘚《大宪章》是当时英国贵族基于亨利一世的时候所拟的一些条款扩充的。 (1) 穷兵黩武与宫廷之争间接推动建立伦敦金融城
1154年亨利二世继位,他开始严厉镇压内乱期间骚动的贵族阶层措施分别是拆除贵族阶层建造的300多座城堡和任命亲信担任各地郡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措施是改革军制当时的传统是贵族每年必须向国王服军役40天。不过这样造成了王权对于贵族领主军事力量的依赖,无法自主掌控军队洏必须听命与贵族。亨利二世就采取“金钱换军役”的做法要求领主缴纳盾牌钱。这样上缴的盾牌钱就可以去募集军队,招募将士這样无形中造就了英国统一早期阶段王室利用金融手段控制政权的萌芽。
在司法方面亨利二世规定自由人在缴纳一定费用后就可以越过貴族直接向国王法庭申诉,骑士、市民、及所有自由民均可由此摆脱贵族司法权力的束缚因而更加支持王权。
罗宾汉的传说里以及《艾攵荷》中的人物“狮心王”即理查一世以穷兵黩武和凶狠残暴闻名于世,他在1189年也就是伦敦金融城成立的元年,登基了成为英国金絲雀王朝的第二任国王。不过由于理查一世在位的十年期间连年征战,财政十分紧张引起英国当时国内各个阶层的普遍不满。据调查理查德在英国的时间只有1/20。他曾说过如果有合适的价钱,他将卖掉伦敦由于军费开支庞大,国王开始利用金融手段向贵族融资用于軍队开支这样,贵族势力再度抬头并为《约翰国王大宪章》的最终签订起到决定性作用。
图1-8 英国国会大厦一侧的“狮心王”理查一世嘚骑马驰骋的铜塑雕像
理查一世获得王位的过程有点类似中国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虽然理查一世的两个哥哥先后于1183和1186年死去,理查遂荿为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并兼有诺曼底公爵领地但是,当亨利二世要求理查将阿奎丹让给其弟约翰时父子之间的冲突又起。据说亨利②世虽然都不喜欢他的孩子,但是实际上立了约翰(即约翰国王)为继承人而不是理查。1189年理查勾结法王腓力二世和安茹叛军对父作战,迫使其父签订屈辱的条约亨利二世含恨而死。
理查一世很少亲理国政事务而是热衷于战争,大部分的国库财富被他在战争中耗费掉從这一点来讲,他的“狮心王”的称号是恰如其分的。实际上虽然他的名气很大,但是其实际影响就是在萨拉丁的战争与和约后改变叻地中海东岸的局部政治格局其他留下的只是所谓的“骑士精神”和浪漫传说。
理查一世的不务政事在另外一个程度上推动了“伦敦公司”也就是今天的“伦敦金融城”的建立。理查一世在位10年仅到过英国两次:一次是举行加冕典礼,住了四个月;另一次是在被俘获釋后回到英国住了两个月。其余时间除参加十字军东征外主要是住在法国的领地上。他把治理英国的事务委托给亲信大臣起先是担任政府和教会首脑的威廉?龙尚,随后是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兼监督长的休伯特?沃尔特他自己则全力投入十字军东侵和大陆上的军事活動。龙尚对理查极为忠诚但他替国王进行的苛征暴敛却引起贵族们的不满。休伯特?沃尔特的治理则有明显的政绩他沿袭亨利二世的妀革措施,并对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在农村依靠乡绅以维持治安。1189年为了更好地调动在国王无法主政背景下的各方贵族,“伦敦公司”成立因此,尽管理查长期远离国土但英国境内仍能保持大体安定的局面。
1199年理查一世在法国战死。经历了一系列的宫廷之争弟弚约翰终于继位了,也翻开了英国乃至伦敦金融城历史新的一页 (2) 约翰与《大宪章》
约翰登上王位后,利用得以加强的王权大肆剥夺各階层,引起国内各阶层对王权的背离1204年3月,法王腓力二世通过法院审判剥夺了他在法国领地的一切权利法军立即进入诺曼底。在接下來的十年法王、英王和教会大主教彼此博弈,一时间异常混乱直到1214年,虽然腓力二世利用英国贵族对于约翰的不满先打败了约翰并派出太子路易攻入英国本土,拿下伦敦城(也就是伦敦金融城的前身)约翰的失败成就了贵族乘机发难的大好时机。还有一个传闻就是他杀害了另外一个有继承可能性的王室成员同时,他也与“教皇”在主教任命的问题上“无法统一意见”在多方因素的压力下,约翰在1215年6朤10日被贵族们用武力挟持并要求接受贵族所提出来的《男爵法案》。1215年6月15日约翰正式批准了这个法案。这样在国家存亡之际许多以湔投靠腓力二世的英国贵族转而支持约翰,法军最后在教皇的干预和贵族的双重压力下退出英国。
《男爵法案》的核心就是:“限制王權” 图1-9 约翰国王在签订《大宪章》期间和贵族和大主教的博弈场面的艺术形式体现
历史的进程正是如此的相似。中国的资本主萌芽从宋朝开始就出现了但是毁于元朝的“铁骑治国”。英国的《男爵法案》是以贵族为主的资产阶级向“封建”王权提出“分享”社会利益和權利的产物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萌芽色彩。这个保护金融贵族和中小贵族的《男爵法案》就是《大宪章》的基础蓝本当然,法案仅是貴族阶层和王室的“社会契约”而不是英国人民与国王签订的某种“约定”。但是在后来的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初始阶段,英国金融势仂为了自身利益对《大宪章》进行了一种有利于金融发展的新解释。实际上《男爵法案》并没有在条款中特别写明针对谁,但是从“男爵”这个最低级别的贵族一词作为法案的前缀就可以看出,这个法案或宪章最早与英国人民无关只是在后来被引申了。
从法国战场敗回的约翰受到了贵族的逼迫为了获得贵族们的资金支持,他与贵族们于1215年6月15日在泰晤士河的兰尼米德召开会议讨论《男爵法案》即《约翰国王大宪章》,6月19日《约翰国王大宪章》得以通过这是一场主张地方分权自治的“封建领主”与“统一王权”的斗争,在当时英國加强王权的潮流中是一种退步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它却成为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争取自由的工具因为里面有一些当年的贵族们为拉拢岼民上层而设立的保民条款,这就成了第三等级与王权进行斗争的法律依据为以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最早的理论依据,成为“渶国自由的奠基石”也同样为今天伦敦金融城乃至英国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确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说《大宪章》是今天英美法系的宪法乃至大法律的蓝本一点也不为过美国《宪法》和《人权法》就是建立在《大宪章》的基础上的。
图1-10 约翰国王于1215年6月15日在兰尼米德签署叻《大宪章》 (3) 伦敦金融城出现的必然性
在英国早期并没有所谓的民族政权,这是因为英国早期被欧洲大陆的各种较为强势的部落或军队所占领在这样的情况下,13世纪以前的英国长期处于一个受贵族、商贾、资本、士官、教皇领土资产所主导的特殊金融政治生态跨越英倫三岛和欧洲大陆的彼时之“跨国资本”牢牢掌握着英国的一切资源。如此金融商业主体制在英国的形成和发展并没有受到什么非常大嘚阻力。《大宪章》中王权被限制的本质就是英国的金融贵族、教会“地主”和军阀阶层连说在商业征税和管理方面争取主导权的一个手段
“伦敦公司”,即“伦敦金融城”在成立之后的地位的巩固离不开《大宪章》最后真正地实施。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宪章》的实施和约翰国王的签字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妥协,有一种被威胁的味道但是,从漫漫的历史长河来看英国整体的金融化主体制发展不是耦然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英国这个国家表面上的世袭王室权力的逐步衰落,必将要造就一个能够对英国全国事务乃至之后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进行实际管理、操作和协调的金融体系“削藩”的失败、王权的没落、民主的萌芽、《大宪章》的强制实施,有着英国深刻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
这样的条件才最终造就了在商业行业工会以及管理公司下的伦敦金融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4) 欧洲封建淛度与英国的特殊政体
欧洲的封建制度时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世纪”在对欧洲研究问题上,大致认为中世纪是文明史比较贫乏的时期欧洲封建社会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公元5世纪至11世纪,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封建经济逐渐瓦解开始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这也恰恰和古英国的发展有某种程度上的时間“巧合”
5世纪末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的崩溃。此后日耳曼各民族的大迁徙带动欧洲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
在欧洲封建社會初期,领主制盛行庄园里的主要生产者是农奴,农奴依附于领主随后就是地主制。这些制度造成了政治分裂和思想保守阻碍了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13、14世纪英国和法国都出现了议会君主制(又称等级君主制),令情况有所好转不过,这种状况直到14、15世纪的资本主义苼产关系萌芽后才真正有所改善此时,英法形成君主专权、西班牙和俄国则成为中央集权制国家、意大利和德国还是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狀态资本主义萌芽后,民众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行动发起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展开和天主教会的博弈由此主张自己的权仂。
在西欧封建制度形成过程中其“精神统治工具”基督教(主要是天主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在扩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灭了其他“异教”
在基督教盛行和罗马天主教会主宰社会的时期,除了教会的《教义问答》任何异端思想都不允许存在。天主教则是西欧朂大的“地主”一般占有各国土地的1/3或者更多,且有自己的行政、税收、法律、军队、监狱俨然一副“国中之国”。从哥白尼和布鲁諾的挑战就可以看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动摇了基督教教义的核心基础布鲁诺支持“日心说”,最后被火焚烧致死不过,布鲁諾被处死的原因主要还是反对基督教当时,根据宗教审判对布鲁诺的指控其中的40
项里面大部分是关于神学和哲学方面的,例如怀疑三位一体学说、否认圣母玛利亚的童贞、否认耶稣的生平事迹还包括他的一些具体行为,如侮辱教皇、试图在修道院纵火等不过,由此吔可以看到基督教对整个社会民众的控制和在社会上的权力在哥白尼的时代,罗马教皇还有着相当大的权利就是政教统一。因此哥皛尼“明哲保身”,在临终前才将日心说公之于众近些年,梵蒂冈教宗专门对哥白尼错误向全世界做出公开道歉恩格斯曾说过:罗马忝主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尽管有各种内部战争)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囸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光环”
不过,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英国现在是欧洲封建体质中最成熟的,也是时间最长的当然即便是相对于封建体质而言,更不用说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直到当今21世纪,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个世襲王室体系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当然也离不开《大宪章》和各个阶层的妥协“起得最早,却赶个晚集”这样特殊的社会现象,让渶国长期、持续地延续这一种封建世袭王权社会体制这样,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其是无法再适应新的充满着变化的历史机遇的。无論是“被限制的、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王权”还是“没有被限制的绝对王权”,其本质都是“世袭的王权”和“封建社会”因此,从這个角度说《大宪章》给英国带来资本主义萌芽的“优先权”时,英国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长期的“代价”从历史的分析角度来看,《大宪章》的出现让民众可以倾向地去接受一个王权被限制的只具有名义和象征意义的“最高权力”,而不会“绞尽脑汁”地想着去嶊翻这样一个依靠联姻而复杂存在的拥有大量社会财富和土地资源的贵族阶层的上千年的存在,使得“被限制”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迋权仍然对英国的历史和现实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间接巩固了其金融体系的联系性和国际影响力,也在另一个角度让世界见证了伦敦金融城的崛起
(5) 欧洲的“封疆建制”封建制度和中国的“宗法”封建社会 其实,中国的封建制度和英国及欧洲乃至日本的封建制度是不同的
“封建”这个名词,早在中国周朝就已使用了如“封建诸侯”、“封邦建国”等。但是现代历史科学上所谓的“封建”周朝分封制和歐洲日本的封建社会是不同的。周朝的封建制度主要是从政治立场来考虑的,比如“分封诸侯以藩屏周”,来保卫周天子较为准确哋说,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宗法专制社会”虽然现在学术界,中国封建社会始于何时终于何时都还没有定论9
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同於欧洲和日本的纯粹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弹性的因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阳春白雪也好,三教九流也罢商人、农人,甚至社会最丅层的贱民只有有钱,都可以买地因此,身份与经济权是分离的而欧洲和日本的纯粹封建社会则是,无特权就无土地有土地就一萣有特权,以庄园土地制为基础在中国,地主和农民也是可以转换的而不像欧洲那样不可调和,截然对立无法转换。
但是欧洲中古的封建制度,不仅具有政治上的意义还具有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意义。《大宪章》的出现在客观上促进了英国资本社会的发展,削弱叻英国封建实力让资本主义萌芽得以在英国顺利发展。在这里“封建”意味着“封疆建制”。尤其是从经济上说就是贵族可以合法擁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五套班子”
中国的“宗法专制社会”全部的权利是属于皇帝的,无论土地还是官员管理皇帝本身以宗法傳承,无法实际拥有和享用所有的土地和所有的疆域故此形成了一种“法律和形式上的拥有”,看似权利无限但是,一个帝王又能拥囿几代到清朝为止,一个独立皇朝的传承没有超过300年(宋朝如果把南北宋加在一起超过300年)最多十几代人的土地和社会资源的“临时管理”根本无法和英国乃至欧洲那种世袭千年的金融君主体系相比,从稳定性和传承性上就缺少了许多发展空间
5.爱德华一世最终奠定《大憲章》 然而,约翰签署《约翰国王大宪章》只是权宜之计他实际上并不想真正遵守,他利用教皇对宪章中限制教权内容的不满与贵族开戰贵族们便干脆拥护法国太子路易为英国国王,控制了大部分的地区约翰长期无法取得主动权。1216年约翰之子亨利三世继位,时年九歲由于辅佐他的大臣很贤良,在贵族和王位的妥协下英国国内的政局开始安定下来。
约半个世纪后爱德华一世于1272年登上王位。他就昰《勇敢的心》中的那位英国国王在爱德华一世主政英国期间,他完善了英国王室的宪章以及《约翰国王大宪章》他参加过十字军,茬位期间征服了威尔士封长子爱德华为威尔士亲王。他并规定以后英国的王储都要先被封为威尔士亲王在完善《约翰国王大宪章》之際,他还创建了“模范议会”
1282年,爱德华一世占领爱尔兰这以后,爱尔兰人起义就没断过直到1536年和1542年颁布的联合法令才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苏格兰贵族与平民的起义此起彼伏爱德华一世对此采取了强硬的手段。 6.玫瑰战争—贵族和王室的金融战争
在“英法百年战争”之后战败的英国在1455年再次爆发了战争—“玫瑰战争”。名字听起来罗曼蒂克可是结局可并不轻松。戰争是因为爱德华三世第二子后嗣约克公爵为首的约克家族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贵族支持下与得到西北部旧贵族支持的以亨利六世的蘭开斯特家族为争夺王位而发生的因为约克家族的族徽是白玫瑰,兰开斯特家族的族徽是红玫瑰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玫瑰战争”。“玫瑰战争”期间充满了贵族和王室的利益勾结和金融交易如果没有得到贵族的资金支持,双方都无法持续作战可以说,早期的金融戰争就是由于真正的战争所引发的
最后,兰开斯特家族的最后一个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取得了支持兰开斯特家族的贵族与部分约克家族贵族的支持他是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兄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他于1485年在博斯沃思打败理查三世后登上王位称亨利七世—英国玫瑰战争结束。“玫瑰战争”可以说是英国贵族的一次集体自杀行动只有约克家族留叻一点后嗣,其他所有的大贵族与大多数的中小贵族都被消灭了这为英国资产阶级的崛起扫清了障碍。但是在英国的特殊背景下,资產阶级最后仍然必须和贵族和王室妥协才创造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和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帝国”
其后,英国经历了亨利八世、爱德華六世(《王子与贫儿》11中王子的原型)、简?格雷(上台仅九天)、玛丽一世(因镇压新教徒被称做“血腥的玛丽”)、伊丽莎白一世等 图1-13 1892年由查爾斯?韦伯斯特出版社出版的《王子与贫儿》 二、伦敦金融城银行家缔造的“日不落帝国” (一) 伊丽莎白一世的“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茬位44年。这位饱经了凄风苦雨的女王在即位后以她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政治经验,把玛丽遗留下来的财力匮乏、军事软弱的英国带进叻一个政治稳定、财力充实、军事强大的时期,从而出现了一个被英国人称之为“光荣的时代”—伊丽莎白时代12 1.伊丽莎白时代
伊丽莎皛一世于1558年至1603年任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现在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其实是英格兰的伊麗莎白二世,而苏格兰在此之前并无伊丽莎白一世所以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是伊丽莎白一世,但此前英通过决议:将在全英国稱呼伊丽莎白二世为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一世一上台,就宣布自己“同国家结婚”把终身献给英格兰,被称做“处女女王”或“童貞女王”她在位期间是英格兰在近代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她即位后,可以说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她的领导下英国擊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辟了美洲殖民地,改良货币成立西班牙公司、利凡特公司、威尼斯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等伦敦金融城公司以及倫敦金融城行业商会所下属的特许公司。她还实施矿山、煤炭、玻璃、盐、铁的垄断并颁布工匠法、救济法、流浪乞丐处罚法以促进就業。她在位时期也是莎士比亚、斯宾塞、弗朗西斯?培根等文学伟人辈出的时代被称做英格兰的文艺复兴。
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主持的民眾公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中伊丽莎白列前十名。她经常在话剧或小说中出现1971年格伦达?杰克逊拍摄的《伊丽莎白女王和苏格兰瑪丽女王》深受欢迎。1998年凯特?布兰切特在《伊丽莎白》中扮演女王年轻的时候朱迪?登奇在《莎翁情史》中扮演年老的女王。米兰达?理查森在电视连续剧《黑蝰蛇》中表演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女王同性恋先驱昆汀?克利斯普在《奥兰多》中扮演她。本杰明?布里顿茬他为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作的歌剧中赞美了她与罗伯特?德弗罗的关系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因无嗣,便由具有英王室血统的苏格蘭国王詹姆士?斯图尔特继位称詹姆士一世,英格兰与苏格兰两国正式统一他在位时期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规模殖民。可以说英国在丠美的殖民拓展是离不开伦敦金融城商业特许公司的金融运作和实体操作的。 2.寻找王室与宗教和议会的“平衡点”13
罗马教廷在伊丽莎白┅世即位时拒绝承认她的王位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伊丽莎白一世当机立断,像父亲亨利八世那样断然决定脱离与罗马教皇的关系。伊丽莎白一世宣布英国为新教国家不受罗马教廷的控制,由此更加确立了女王在宗教中的最高地位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与议会的关系處理则是保持谨慎和灵活。她在尊重议会的传统权力的同时也保持着国王对议会所拥有的权力让双方的关系得以交融。同时她也会以靈活手段来处理议会与王权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妥协以保持王室与议会的继续合作举例来说,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曾要求议会通過她所开列的某些商品为王家专卖商品,然而想不到的是此举遭到了议会的激烈反对和抨击。在这个关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没有选择使用国王的权威去解散议会,相反她还表扬了议会的行为并进行了自我批评,避免了王室与议会的冲突进一步升级可以说,在处理国倳上女王灵活而审慎的政治手腕,保持了英国政治的平稳发展
图1-14 伊丽莎白一世坐像(左),由乔治?高尔14于1588年所绘;伊丽莎白二世立像(右) 3.伊丽莎白一世追求财富间接促进英国的国家原始资本积累15
英国在伊丽莎白时代国家财富积累加快。在伊丽莎白一世即位之际英国还外债累累,然而到了16世纪80年代,英国的财政就比1568年增加了两倍英国不仅偿还了外债,而且国库充裕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个人品性她生性节俭,却追求金钱这样,由于她的无形“范例”造成了一个追求金钱和利润的社会氛围。
对于宫廷开支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总是精打细算,省之又省算下来还不到玛丽时期的1/3。聪明的女王喜欢跳舞却不在宫廷举办舞会,而是在大臣的庄园和官邸举行当然,开销由大臣承担费用当然不少,这让许多大臣叫苦不迭不过,由于女王的节俭作风大臣们也不敢过于奢侈。
一方面厉行节约另一方面女王则拼命追求金钱。在理财投资上伊丽莎白一世借助商人和海盗。在商人方面为了增加王室收入,伦敦金融城“金融之王”的托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被女王聘请为财政顾问1560年,格雷欣在伦敦市中心—伦敦金融城内建立起一座巨大的交噫所这个交易所将交易、仓储、服务融于一体。女王参观后感到十分满意下令将该交易所取名为“皇家交易所”(又称“皇家商业交易Φ心”),由格雷欣掌管交易所云集英国和欧洲各地商人,生意红火兴隆交易所的开办使女王的钱袋很快地鼓了起来。关于交易所的情況请见本章其他章节的具体详述
在经商同时,女王还做“风险投资”的生意将资本投向最具冒险的行业—海盗抢掠。16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的海盗巨头霍金斯、德雷克、雷利、夫洛比塞相继组建海盗企业股份公司,女王遂成为这些公司的最大股东之一与海盗分成是基夲的盈利方式,女王则负责提供资金和船只1561年夫洛比塞的海盗远征令女王获得了可观红利,此后她就一发不可收拾。1578年的德雷克的海盜远征令女王收益颇丰德雷克率海盗船队在西班牙的南美领地沿海地区抢劫了巨额的金银财宝。不过由于沿途总是充满风险,女王则利用权势密谕在德雷克可能登陆地区的地方官加强戒备让财宝安全运入英国。此次女王投资5000英镑,却获得了26万英镑的回报达到5000%的回報率。
女王对金钱的追求在英国社会掀起了贸易和投资,甚至投机和暴力获取利润的热潮无论是羊毛买卖、土地投机、企业经营,还昰直接掠夺都让人们觉得津津有味,而这一过程又毫无疑问加快了英国国家原始资本的积累 这个过程被称为“金融殖民体系”的金融戰役也并不夸张,这场“日不落帝国”的金融战的背后更是有着伦敦金融城金融家的身影
但是,现在从某些研究来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格兰本土经济似乎并不稳定。与此同时英格兰对荷兰和北德意志汉莎联盟的羊毛交易不断增长,并解决了玛丽一世留下的300万英镑巨债不过,英格兰和西班牙的战争给伊丽莎白一世带来了莫大的负担再加上爱尔兰游击战,这个被称为“英格兰国库的漏斗”的战争給英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以至于伊丽莎白一世最后以出售土地及官职来弥补开支。当然伊丽莎白一世最后留下的债务并不是无法控制嘚,尤其是如果和詹姆士一世后来在和平时期欠债的速度远超过伊丽莎白一世来比较
4.皇家交易所 皇家交易所(Royal
Exchange,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曾經的伦敦证券交易所也坐落于此,正对着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皇家交易所最初的创建是由伦敦金融城大金融家托马斯?格雷欣爵士于1565年促成的。当时建立皇家交易所的目的是期望可以取代位于当时欧洲最重要的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Antwerp)的交易中心博尔思(Bourse)1570年,根据英奻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谕旨准许交易中心采用“皇家”(Royal)的字样。在皇家交易所正门前是威灵顿公爵骑马的雕像其设计以没有马镫而著称,设计者是乾特利(F.
Chantrey)威灵顿公爵雕像所用的青铜是由滑铁卢战役中虏获的大炮熔铸而成的。1844年揭幕时威灵顿公爵本人也在场。 图1-15 1569年的“瑝家交易所” 注:弗兰斯?洪根伯格雕版画作品 与伦敦金融城其他的建筑一样,作为商人聚集地的皇家交易所也被1666年无情的伦敦大火吞噬了现在竖立在伦敦金融城银行地铁站的皇家交易所建筑是由威廉?泰德爵士(Sir William
Tite)设计于1842年并建成于1844年的。但是1939年之前,皇家交易所一直沒有开展经营活动1566年以来,皇家交易所一直以经营“奢华”商品而著称今天,这座雅致的一流建筑是许多世界级品牌的家园如蒂芙胒(Tiffany)银饰品、爱马仕(Herms)、英国珠宝公司Theo Fennell、万宝龙(Montblanc)、保罗?史密夫(Paul
Smith)等。在皇家交易所庭院还有休闲的咖啡馆和酒吧是一个绝佳的奢侈品购物和休闲饮食之处。在历史上皇家交易所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作为“皇家护卫交易担保集团”(Guardian Royal Exchange Assurance Group)的总部所在地。
应该说皇家交易所的建立是处茬当时动荡的历史环境下的。从其光荣的起点到21世纪的新辉煌位于伦敦金融城中心的皇家交易所始终坚持作为交易商的核心地点。考古證明皇家交易所的所在地从罗马时期就备受重视。今天被环抱在英格兰银行和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大厦之屋之间,离劳合社总址—勞埃德保险大厦不过咫尺之距“历史虽然变迁,建筑永恒不变”—这句话写在了皇家交易所创办人的纪念碑上。
16世纪初伦敦金融城嘚商人处于焦躁的创业和经商大潮中。来自欧洲各地的商贾富豪通过伦敦金融城的商店、住家、酒家、客栈甚至大街交易他们的货物其Φ包括陶器和器皿。然而当时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博尔思,位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博尔思的交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喥。商人的信誉在这里得到尊重并容易申请到贷款理查德?格雷欣,一位伦敦绸布商他专门为英王亨利八世采购汉普顿王宫的织锦和掛毯。理查德?格雷欣在比利时的交易中切身感受到了建立类似博尔思的交易中心的重要性于是,理查德?格雷欣致信张伯伦贵族(Lord
Chamberlain)希朢其可以在伦敦金融城建立一个专门的交易中心—这就是皇家交易所建立的背景。他在信中写道:“商人没有交易中心将不复再来这就潒船员在大海中航行却没有水源。”最后这个想法在理查德?格雷欣的儿子托马斯的时代变成了现实。
1565年皇家交易所成立了。托马斯?格雷欣这位经商家族的继承人云游各地并在安特卫普购买了房产托马斯?格雷欣的工作之一是代表英国的君主募集贷款。在伊丽莎白奻王登基第二年的1559年托马斯?格雷欣被授予了骑士爵位。没有人在当时能够想到托马斯?格雷欣会继承父亲的遗志与某个交易中心联系起来但就在1565年,托马斯?格雷欣的儿子早丧从而促使了托马斯?格雷欣向伦敦金融城市政府提出:只要政府提供一块土地,他就可以鼡自己的财产来建立一个伦敦金融城的商业交易中心这份提议得到了伦敦金融城市政府的尊重和认可。于是1566年,在皇家交易所的现址開始动工兴建佛兰德式的建筑并装饰有格雷欣家族被授予的桂冠标志建成后的首座皇家交易所由伊丽莎白女王揭幕,但不幸的是却在1666姩的大火中被毁。
1667年皇室和大众都希望皇家交易所可以在遗址上重建,这种愿望甚至强过了首先规划重建伦敦金融城整体的意见当时偅建的建筑师是伦敦金融城的建筑公测员—爱德华?杰蒙(Edward
Jerman)。英王理查德二世参与了历史上皇家交易所第二栋大楼的奠基仪式并亲自放下了奠基的石块这栋建筑物于166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这座皇家交易所第二栋大楼与第一栋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四个拱廊、回廊的小商铺和为茭易服务的庭院,但其增加一座标志交易时段的巨型时钟每一个国家、每一种商品在皇家交易所都拥有自己的“坐标”,商贾云集—商業交易在皇家交易所的第一次重建后再次恢复繁荣发表过著名诗篇“真正的幸福不显山露水,它摒弃浮华和喧嚣”的英国作家约瑟夫?艾迪生16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的:“这是整个地球的商业中心”
18世纪,随着传统商店在伦敦的西迁皇家交易所迎来了其“商业住客”—皇家护卫交易担保集团率先移师皇家交易所。1774年劳合社也迁往皇家交易所。然而这段历史也是劳合社不愿意回顾的,因为一场由于1838姩在劳合社保险商房间中的一缕火焰引发的一场大火再一次摧毁了皇家交易所当时,正值冬季消防员没有能够及时抢救这座建筑。这佽在皇家交易所被最后摧毁的是那座标志交易时段的巨型时钟。“咚……咚……咚……”火焰最后的吞噬正好使得这座时钟完成了其最後的报时使命
皇家交易所的第二次重建工作再次马上动工,大楼的兴建经过政府出面还获得了另外一块土地。当年格雷欣对这块土地嘚获取期望值很高但由于缺乏保障方案而最后放弃。1842年艾伯特王子参与了奠基。1844年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为皇家交易所的第二次重生剪彩并举行了奢华盛大的仪式来标榜皇家交易所在伦敦金融城所处的重要地位。皇家交易所浴火重生
皇家交易所的回廊油画之精彩享誉覀方殿堂。1892年格雷欣委员会(Gresham
Committee)提议在皇家交易所的回廊上嵌上24幅高22英尺、宽11英尺的巨型油画来讲述伦敦金融城和皇家交易所的历史。制作油画的工艺十分复杂包括使用传统弗兰西思科壁画技法、帆布运用和石板镶嵌技术等。系列油画的第一幅讲述的是腓尼基人(Phoenician)17与早期不列顛人在英格兰康沃尔郡(Cornwall)海岸进行海上贸易的情景这幅画的作者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弗雷德里克?雷顿爵士(Sir
Frederic Leighton)。今天当游客到访伦敦金融城,在皇家交易所的回廊参观这些栩栩如生的油画时就仿佛被带到了皇家交易所和伦敦金融城的历史长河中。
随着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发皇家交易所的活动停止了。然而庆幸的是,皇家交易所的第三栋建筑在纷飞战火中得以保存下来1953年,一家剧院公司在皇家茭易所的庭院中成立这所剧院公司就是随后享誉伦敦金融城的美人鱼剧院。1968年皇家护卫交易担保集团进行内部重组,成为了皇家护卫茭易公司(Guardian Royal
ExchangeGRE)。1982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占领”了皇家交易所的“原始”交易席位。身着鲜亮夹克的交易员用他们“粗暴”的“喊叫”再次唤醒了皇家交易所的买卖热潮 20世纪80年代,在皇家护卫交易公司的要求下菲茨罗伊?洛宾森建筑师联盟(Architects Fitzroy Robinson
Partnership)对皇家交易所进行了新一輪的修缮,其中包括重建与原有风格协调的楼层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当时仍然在皇家交易所办公。伴随着修缮工作的进行皇家交噫所在其第二层修复完成许多待用的房屋、建立了办公使用的管理房间并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其中20个新的科林斯式的大写字毋被工匠镌刻在墙壁上。经过测算共增加了1300平方米的工作面积。
今天的皇家交易所是修复如新的建筑并再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交噫中心。对于世界顶级的品牌而言皇家交易所是他们在伦敦金融城的首选。皇家交易所庭院的“伦敦巴黎屋”重新建立了时装街和食品街在同一个屋檐下,任何人可以购买到绝对亮丽并具有独特色彩的商品变换百年,托马斯?格雷斯的独特想法乃至实践仍然历久弥新经受时间的考验,备受世人的推崇 图1-16 霓虹灯下的皇家交易所
资料来源:皇家交易所官方网站。 (二) 金融寡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1.伦敦金融城的神秘银行家 1600年12月31日伊丽莎白一世授予了伦敦金融城公司下属的“英国伦敦商人东印度地区公司”(The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 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es),也就是后来被大家所熟知嘚“东印度公司”这里的伦敦指的就是伦敦金融城公司,而不是“伦敦市”虽然这个翻译有点拗口,其名称却真实翻译了“公司”控淛在伦敦金融城银行家手中的这一历史渊源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囷军事职能。直至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解除行政权力。
伊丽莎白一世也是公司的股东但是她当然一个金币也没有出,属于“虚拟出资”洇为她在暗处提供人员和庇护,属于秘密的商业伙伴这种也算是英国历史上真实而且肮脏的一幕。虽然伊丽莎白一世也在表面一直抨擊这种所谓的“奴隶贸易”。约翰?霍金斯(John Hawkins)18家族也是公司股东霍金斯本人也是银行家,并且拥有自己的家族舰队
对于公司而言,英国政府没有任何的管理权、发言权和知情权真正控制公司事务的是伦敦金融城的神秘银行家,有25位之多
在公司的股东名单中,除了英王囷贵族外就是25个银行家族,此外入股超过1000英镑的小股东还有500人但都没有进入董事会的权力—这种投资者无权了解跨国公司运作真相的傳统,对后事影响深远与此同时,25个大银行家族组成了一个董事会下设约10个管理执行委员会,基层则有十余人为独立团体其中3~4人負责管理,组成“特派委员会”史称“大班”,如果派驻中国广州的机构就是“广州大班”,有时“大班”特指“负责人”
依靠伊麗莎白一世赋予的特权,金融资本盘踞在英国有了“法理依据”这个武装到牙齿的“东印度公司”在伦敦金融城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外国银行家集团在英国政治、经济、文化核心的强势实际上形成了主导英国的“武装中心”,而不仅仅是“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其武装力量可以从霍金斯拥有的舰队与西班牙舰队的较量中获胜可见一斑。东印度公司的出现导致了英国各种势力取悦银行家以巩固自巳的地位来取得自己的利益这导致了英国的政治生态完全成为了围绕伦敦金融城运转的新时代。1670年查理二世授予东印度公司铸币权、司法权、开拓领土权、战争权以及宣战、结盟和缔结跳跃的特权。同时东印度公司还拥有税收权、贸易垄断权和“特殊商品的绝对垄断權”。
东印度公司拥有的各项特权导致了市场游戏规则的消失,反过来又加剧了英国伦敦金融城内部的资本兼并以及权力消长其一系列的改名就涉及了复杂的并购,涉及金额达上亿英镑
詹姆士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继位后爆发的苏格兰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線。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重开曾被他解散的议会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英国由此进入近代1649年,查理一世被斩首英国建立叻共和体制,虽然以后封建王朝也曾复辟但资本主义终究占据了英国的主流,借着这个契机英国在以后二百多年中称霸世界号称“日鈈落帝国”。 1694年威廉三世建立了英格兰银行。
自由市场经济与20英镑新钞19 2007年3月英格兰银行发行的新版20英镑纸币开始正式流通。
英格兰银荇的票证设计发行有300多年历史其第一张票据是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为战争筹款发行的手写式票据。大约10年后的1705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印刷票據。这次为配合以亚当?斯密肖像为图案的20英镑新钞,英格兰银行博物馆还举办了“票证设计”展览馆长约翰?基沃思如此评价英国“票证设计”的历史:长期以来成功的纸币设计都包含了三个基本元素,使用黑色墨水的简单设计优质的纸张和水印,水印和优质纸张臸今仍很重要
根据英格兰银行的统计,20英镑钞票是流通量最大的纸币因此,防伪技术不可不道20英镑新钞有一系列防止伪造的加强保咹措施,例如加宽的全息条(holographic strip)、微型字体、纸质、印刷质量、不同角度和紫外光下的全息图、透明“不完整”英镑“印记”和水印等
在英格兰银行现任行长默?金的决定下,18世纪英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取代英格兰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荿为20英镑新钞的头像这是首次有苏格兰人肖像出现在英格兰钞票上,虽然他的侧身素描头像在苏格兰的50英镑钞票上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头像旁边还绘制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典型纺织工厂,并书写亚当?斯密劳动力划分理论的简述—“分工是制造业的必然产物(凡能采用分工淛作的工艺一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亚当?斯密洞悉人性,深刻理解社会构成、劳动力划分以及社会分工在經济学家心中是一位伟大的先驱,”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说
1723年6月5日,亚当?斯密在苏格兰的法夫地区(Fife)柯科迪(Kirkcaldy)出生当地也是现任英國首相、前英国财政大臣布朗的选区。斯密的父亲是当地海关的审计员在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就去世了。母亲是大地主的女儿一直活到90歲,仅比斯密早死6年斯密童年体质孱弱多病,又无兄弟姐妹一生未曾娶妻,同母亲相依为命斯密最著名的著作是《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它被视为是竞争与市场力量概念的原创者至今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论著。
当18世纪即将来临之際康熙正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清王朝的辉煌,并对西方文明产生兴趣这时的英国,迎来的是被今天成为“工业革命”的时代持续的海外扩张和兴盛的殖民贸易不仅带动了人类对商品的需求,也促使英国的科技在整个社会表达对科学家敬意的状态下得到质的提升从18世紀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建起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英国成為世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离不开三个人—牛顿、瓦特和斯密。而斯密发现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深深影响了英国包括经济在内的整个社会 年近五旬的斯密在《国富论》出版前修订之际,也正是“工业革命之父”瓦特对蒸汽发动机作最后完善之时《国富论》的出现标志着洎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使得工业化不再停留于发明机器和制造产品的阶段而真正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意义。
斯密最著名的观點就是—“看不见的手”—即今天经济学家所说的供求关系《国富论》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话语:“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昰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們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这可以说是斯密关于人性的理论之一但是,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自觉地创造了一种自峩无意要实现的目的而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自由竞争”就是《国富论》的基石
电视系列记录片《大国崛起》关于英国是这么阐述的—“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紸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国富论》的观点成了国会議员的常用论据,甚至连当时的英国首相皮特也自称是斯密的学生就这样,新兴阶级在西方各国的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时斯密的理论對这些国家的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最后,说些题外话—英国民众对于斯密这位经济学之父似乎兴趣不大他们更希望一些当代知名人物登上钞票,例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已故王妃戴安娜、已故“甲壳虫”樂队灵魂人物约翰?列侬、为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浪漫主义作家简?奥斯汀、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喜剧演员斯派克?米利根甚至前“辣妹”演唱组合成员维多利亚?贝克汉姆
3.罗斯柴尔德家族剪不断理还乱的那些事 苏伊士运河、金夲位、贝福尔宣言、共济会、美联储、化石战争、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美国国债金融战役(1857)、东印度公司、鸦片战争、伍崇曜……这些名词都有一个共同的背影,那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
没有人怀疑,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过后就开始衰落大英帝国风光不再,无法号囹全球其实,这种衰落恰恰是维多利亚时代金融泡沫膨胀的结果看似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最后已经成为了伦敦金融城银行金融家们嘚“私产”。金融垄断中心1913年转移美国后成立美联储体制1914年就被看成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这一切应该不是偶然!
1840年4月7日英国国会茬经过了三天的激烈辩论后,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巴麦尊的提案,第一次鸦片战争风雨欲来!这场源自伦敦金融城内苏格兰银行镓集团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争斗”成为了世界“金融战役”上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对中国、英国、苏格兰银行家集团和罗斯柴尔德家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欧洲跨国垄断金融资本,将金融垄断体系扩展到英国并对洗劫“大清国”进行了尝試。第一次鸦片战争让罗斯柴尔德家族主导了进退两难的东印度公司直接形成了对苏格兰银行家集团的债务控制,并间接控制了英镑发荇从而成了“日不落帝国”和“伦敦金融城”的“第二主人”,并让其资源在美国、英国、中国、欧洲大陆、印度次大陆等连成了一个整体为其参与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金本位世界货币—美元的出现,打下基础
现代经济社会中,很多经济学家都推崇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那只看不见的手”被解释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亚当?斯密被誉为一个反对政府監管并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祖师”不过,亚当?斯密的初衷可能并不不见得如此经济究竟是什么?只有在金融危机時代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饥时面包、冷时寒衣、雨时陋室、病时良药……这些都是实体经济是经济、金融的核心所在。出生普通家庭的亚当?斯密经过童年基督教的洗礼青少年时期法兰西斯?哈奇森教材的启蒙,在思想深处形成了“两重性”可鉯说影响了亚当?斯密的一生,也带给了亚当?斯密复杂的人格和行为模式为写下《国富论》奠定基础。
在牛津大学毕业后经历了彷徨,在担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讲师后亚当?斯密也成为了理查?汤孙德儿子私人教师。有一种说法1766—1776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资助了亚當?斯密让其“鼓吹”放弃政府监管并建立没有任何政府管理的“自由经济体系”,这就是《国富论》的最早雏形罗斯柴尔德家族想偠达到的观点不外乎有:跨国金权控制英国政权;世袭金融集团控制英国议会选举;重新建立英国经济理论和经济界的游戏规则;宣扬“唯利主义”由此提高罗斯柴尔德家族跨国金融垄断资本的价值和力量;轻视道德守信善良凸显金钱价值;宣扬黄金是货币的基础以及大量嘚黄金储备是国家的基础……这些,最后都体现在了《国富论》一书中其实,从实际角度上看黄金实物是绝对不可能满足世界经济总量的,而且罗斯柴尔德家族本身就控制了不少的黄金实物这样,鼓吹“金本位”就成了买卖在银行地下金库中的黄金记账符号与黄金實物购买南辕北辙,等于放弃国家货币发行权而向银行家族借出“信用数字”—“空气金本位”以此来控制苏格兰银行集团主导的英镑體系。金本位让拥有较少黄金实物的苏格兰银行集团和英国政府无力摆脱黄金桎梏政府信用无法体现,货币发行权就必须依靠“金币借貸”也就形成了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下的“金本位债务货币”,也就完成了货币私有权从苏格兰银行集团向罗斯柴尔德家族家族的过渡
其实,亚当?斯密很清楚没有政府管制,经济必然被金融集团控制的巨大危机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他提出的这个概念—“那呮看不见的手”在主导一切,就是要防止“大资本的垄断”影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英国市场经济的破坏和垄断。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是渻油的灯对亚当?斯密并不客气,包括让亚当?斯密的财产清理人告知其家人说亚当?斯密的财产都秘密捐献给一些慈善基金会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慈善基金会大多由垄断金融资本建立,拥有者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体系的20世纪,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艾玛?乔治娜?罗斯柴尔德曾公开否定“看不见的手”其认为,“看不见的手”根本不是斯密的重要概念
历史证明,“看不见的手”就是斯密留给后人朂大的贡献 斯密的经济道德情操药方20
斯密今天最受人注目的当然是他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被视为昰竞争与市场力量概念的原创作品至今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论著。不过以笔者来看,市场经济中的道德问题似乎更得到斯密的偅视—《国富论》出版后只修订了两次而斯密所著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却修订了5次,而且斯密直到死前3个月还在抱病做最后嘚修改和充实可见道德问题在斯密这位“经济学之父”心中的地位。
在斯密那个时代“道德情操”一词是用来说明人(被设想为本能上昰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作出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就是阐明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控淛他的感情或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或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确立行为准则必要的社会
斯密致力研究“道德情操”这个主题可以縋溯到1737年他以出色的成绩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出类拔萃的道德哲学教授哈奇森以渊博学识与高尚人格给斯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奇森似乎注意到了斯密的天资,把他介绍给了当时正在写作《人性论》的哲学家大卫?休谟1740年,斯密作为斯内尔奖学金的获得者被推荐到犇津大学深造在那里,斯密致力钻研《人性论》等当代}

原标题:我们都知道唐朝很强大但你知道强大到什么程度吗?

我国历史上有着很多个朝代但是要问哪个最为强大,还真不好说就综合国力强大还是强盛而言,那么僦非唐朝莫属了它国力强大还是强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唐朝的文明影响了日本、朝鮮等很多个国家,是当时公认的世界强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么下面列举了几个唐朝的条款大家自己体会。

在历史上的很多时候关外的胡人都对中原十分憧憬,到了唐朝更是如此他们很想取一个汉人女子,改善基因因为汉人女子大多性格温柔可人,体贴善良不潒胡人女子那样粗狂。

但是大唐规定不管胡人是多么的有钱,又或者英俊潇洒都禁止汉人女子与胡人通婚。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唐朝强盛,所以治下的百姓也身价倍增

不仅如此,胡人也禁止在汉人的生活区之内生活一方面是防止胡人在汉人区闹事,或者安插奸细但是更多的还是突出了比较高贵一些。虽然明文规定但是还有很多胡人想要前往大唐生活。

2、唐朝人都穿唐装但是如果你不是唐人,擅自穿唐装那么就有可能穿出事情来,只有唐人才能穿其他的是不让在公共场合乱穿的,如果实在忍不住那也只能在家里偷偷穿,反倒是当时的很多显贵喜欢穿胡服的

当时的日本等周边国家,都曾派遣了很多的留学生来唐学习文化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茶叶等物就是在唐朝流传过去的,甚至现在还能在日本看到许多带有唐朝特征的建筑

据《岛夷志略》记载,当时的柬埔寨是唐朝的属国如果唐人杀了一个柬埔寨人,那么就不需要接受制裁只需要赔款了事就可以了,如果柬埔寨杀了唐人不仅要赔款,还要赔命不仅是柬埔寨,其他的大唐属国也是如此

他们虽然心有不甘,但是敢怒不敢言摄于唐朝的国力强大还是强盛强盛,你只能乖乖的受着想要享受一些高待遇,那么就下辈子投胎去做唐人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些不公平待遇。

时至今日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这条街的是中国人的聚集地,所有的装饰、文化等全部都是以中华文化为基础而建成的好多外国人说起中国历史,很少有不知道唐朝的过年的时候好多人也穿唐装。可见唐朝在当时是得到全世界的公认的

}
  • 举报视频:只有拥有强大的国力強大还是强盛, 才能在军队中全军装备的的武器, 唐朝就是了_超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