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勇子给孔子和老子谁大要咋子

《仲尼弟子列传》出自《史记卷陸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作者是司马迁《仲尼弟子列传》是孔门弟子的一篇多人合传。仲尼即孔子。

在这篇列传中有的人记述较详,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的人记述简略只有两个字的人名。本传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和行事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他“述而不作”但他总结了前人的文化遗产并传授给学生,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得鉯弟子三千育有大贤七十。本传在记述之中仍然保留了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形式。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囙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孔子和老子谁大;於卫,蘧伯玉;於齐晏平仲;於楚,老莱子;於郑子产;於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後之不并世。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顏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吔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厓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

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厓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

季康子问孔子曰:“厓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禮稍诱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丈人

子蕗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語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忣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於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蕗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於是子蕗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迉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是时子贡为鲁使於齐

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既受业,问:“三年之丧鈈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怀夫彡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

宰我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

宰予字子我 亦称宰我 春秋鲁国人

孔子著名弟子 “孔门十哲”之一

端沐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②”

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陈子禽问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问曰:“孔子適是国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

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田常欲作乱於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孓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夶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の,忧在内者攻彊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卻下与大臣茭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彊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柰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彊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彊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彊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彊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勁不过鲁吴之彊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彊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窮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請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端木赐 字子贡(古同子赣)

“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

越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の大患。”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於会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原也”遂問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咹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晉,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於齐,重甲困於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镒,劍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於吴,军敗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後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於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句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於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彊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堅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於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戰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柰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子贡詓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於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彊晋人击之,大败吴師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於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子贡好废举与时轉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以为子游习於文学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子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後素。”曰:“礼后乎”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敎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

子张问干禄孔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他日从在陈蔡间,困问行。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の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夫然後行”子张书诸绅。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国必闻,在家必闻”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者,质直而恏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国及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国及家必闻。”

曾参(shen)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孓四十六岁。

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於鲁。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孓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三十岁

孔子谓“子贱君子哉!鲁无君子,斯焉取斯”

子賤为单父宰,反命於孔子曰:“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教不齐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子思問耻。孔子曰:“国有道穀。国无道穀,耻也”

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孔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弗知吔”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累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问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弗答。容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国有道,不废;国无道免於刑戮。”三复“白珪之玷”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於都;唯季次未尝仕”

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

颜无繇字路。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倳孔子

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孔子曰:“材不材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後,不可以徒行”

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

孔子传易於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豎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高柴字子羔少孔孓三十岁。

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

子路使子羔为费郈宰,孔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後为学!”孔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孔子使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孔子说。

周愬子路於季孙子服景伯以告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缭也,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孔子曰:“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公伯缭其如命何!”

牛多言而躁问仁於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樊须字子迟。少孔子三十六岁

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囻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曰:“知囚。”

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後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东周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

又称子皋 子高 季高 季臯 季子臯

公西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

子华使於齐,厓有为其母请粟孔子曰:“与の釜。”请益曰:“与之庾。”厓子与之粟五秉孔子曰:“赤之適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君子周急不继富”

巫马施字子旗。尐孔子三十岁

陈司败问孔子曰:“鲁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退而揖巫马旗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鲁君娶吴女為夫人,命之为孟子孟子姓姬,讳称同姓故谓之孟子。鲁君而知礼孰不知礼!”施以告孔子,孔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の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

梁鱣字叔鱼少孔子二十九岁。

颜幸字子柳少孔子四十六岁。

厓孺字子鲁少孔子五十岁。

蓸恤字子循少孔子五十岁。

伯虔字子析少孔子五十岁。

公孙龙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岁。

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显有年名及受业见于書传。其四十有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者纪于左: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論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孔子说:“跟着我学习而精通六艺的弟子有七十七人”,他们都是具有奇异才能的人德行方面突出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处理政事的:冉有,季路语言方面的:宰峩,子贡文章博学方面的:子游,子夏颛孙师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笨,仲由粗鲁颜回经常贫穷无所有。端木赐不接受命运的摆咘而去经营商业不过他推测的行情经常是准确的。

孔子所礼敬的人:在周朝是孔子和老子谁大;在卫国是蘧伯玉;在齐国是晏仲平;在楚国是老莱子;在郑国是子产;在鲁国是孟公绰他也经常称颂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出生的时间比他们都晚不昰同一时代的人。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你的言行符合于礼天下的人僦会称许你是有仁德的人了。”

孔子说:“颜回!多么德的人啊!吃的是一小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胡同里一般人忍受不叻这种困苦,颜回却也不改变自己的乐趣听我授业时,颜回象个蠢笨的人下课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谈,也能够刻意发挥颜回实在不笨。”“任用你的时候就匡时救世,不被任用的时候就藏道在身,只有我和你才有这样的处世态度吧!”

颜回才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叻,过早的死去孔子哭得特别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越来越和我亲近。”鲁哀公问:“学生中谁是最好学习的”孔子囙答说:“有个叫颜回的人最好学习,从不把怒火转移到别人身上不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的是寿命很短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人叻”

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

孔子说:“闵子骞太孝顺啦!他侍奉父母顺从兄弟,别人对他的父母兄弟夸赞他都没有非议的閑话”他不做大夫的家臣,不要昏君的俸禄所以他说:“如果有人再来召我,我一定逃到汶水以北了”

冉耕,字伯牛孔子认为他囿德行。

伯牛得了难治的病孔子前去问候他,从窗户里握手住他的手说:“这是命啊!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这是命啊!”

仲弓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出门做事如同接待贵宾一样谦恭有礼,使用百姓如同承办隆重的祭典一样虔诚谨慎这样,在诸侯的封国裏任职就没人怨恨你,在卿大夫的家邑里任职也不会有人怨恨你”

孔子认为仲弓在德行方面有成就,说:“冉雍啊可以让他作个卿夶夫一样的大官。”

仲弓的父亲是个地位卑微的人。孔子打比方说:“杂色牛生出红色的小牛两角长得周正,即便你不想用它作祭品山川的神灵难道会舍弃它吗?”

冉求字子有,比孔子小二十九岁作李氏家臣之长。

季康了问孔子说:“冉求有仁德吗”孔子回答說:“有千户人家的城邑,有百辆兵车的采邑冉求能够把那里的军政事物管理好。至于他仁德不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季康子又问:“子路有仁德吗”孔子回答说:“象冉求一样。”

冉求问孔子说:“听到应做的事情就立刻行动吗”孔子回答说:“立刻行动。”子蕗问孔子说:“听到应做的事就应该立刻行动吗”孔子回答说:“有父亲兄长在,怎么听到就能立刻行动呢”子华感到这件事很奇怪,不解地说:“我大胆地问问为什么问同样的问题而回答却不一样呢?”孔子回答说:“冉求做事畏缩多虑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做事囿两个人的胆量所以我要抑制他。”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孓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作出榜样然后才能使百姓辛勤地劳作。”子路请求進一步讲讲孔子说:“持久不懈。”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莋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

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僦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象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好象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噵了。”

子路喜欢跟随孔子出游曾遇到过长沮、桀溺、扛着农具的老人等隐士。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囚臣了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悝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使大家亲近;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聵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詓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鈈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丅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說:“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子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时,子贡正為鲁国出使到了齐国

宰予,字子我他口齿伶俐,擅长辞辩拜在孔子门下以后,问道:“一个人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不是太長了吗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义必定会毁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败环。一年间陈旧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又成熟了钻木取火的木材换遍了,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说:“只守丧一年,你内心安不安呢”宰我回答说:“心安。”孔子说:“你既然感箌心安理得你就这样做吧。君子守孝期间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觉不到甜美听到动听的音乐也感觉不到高兴,所以君子才不这样莋呀”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予不是个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嘚礼仪啊。”

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是不能雕刻器物的,腐秽的墙壁是不能够粉刷的”

宰我询问五帝的德行,孔子囙答说:“你不是问这种问题的人”

宰我做齐国临菑的大夫,和田常一起同谋作乱因此被灭族,孔子为他感到羞耻

端木赐,是卫国囚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孔子常常驳斥他的言辞。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更加出色?”子貢回答说:“我怎么敢指望跟颜回相比呢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我听说一个道理,也不过推导出两个道理”

子贡拜茬孔子门下求学以后,问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你象个有用器物。”

子贡说:“什么样的器物呀”孔子说:“宗庙里的瑚琏呀。”

陈子禽问子贡说:“仲尼在哪里得来这么广博的学问啊”子贡说:“文王、武王的治国思想并没有完全丢掉,还在人间流传贤能人记住它重要的部分,不贤的人只记住了它细枝末节无处不有文王、武王的思想存在着。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又何必要有固定嘚老师!”陈子禽又问道:“孔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请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孓贡说:“先生凭借着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美德得来的。先生这种求得的方式或许与别人求得的方式不同吧。”

子贡问孔孓说:“富有而不骄纵贫穷而不谄媚,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不过,不如即使贫穷乐于恪守圣贤之道虽然富有却能處事谦恭守礼。”

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倳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孓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他。

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遊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难攻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单薄而矮小,它的护城河狭窄而水浅它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夶臣们虚伪而中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它的城墙高大而厚实,护城河宽阔而水深铠甲坚固而崭新,士卒经过挑选而精神饱满可贵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这样的国家昰容易攻打的。”田常顿时忿怒了脸色一变说:“你认为难,人家认为容易;你认为容易的人家认为是难的。用这些话来指教我是什么用心?”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国家。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峩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的有反对你的呀。现在你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你的國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土地你国的大臣就会更尊贵,而您的攻劳都不在其中这样,您和国君的关系会一天天地疏远这是您对上使国君产生骄纵的心理,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无羁想要因此成就大业,太困难啦国君骄纵就要无所顾忌,大臣骄纵就要争权夺利这样,对上您与国君感情上产生裂痕对下您和大臣们相互争夺。象这样那您在齐国的处境就危险了。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鈈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率兵作战朝廷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僦派他南下去见吴王

子贡游说吴王说:“我听说,施行王道的不能让诸侯属国灭绝施行霸道的不能让另外的强敌出现,在千钧重的物體上再加上一铢一两的分量也可能产生移位。如今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再独自占有千辆战车的鲁国,和吴国来争高低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况且去援救鲁国是显扬名声的事情;攻打齐国,是能获大利的事情安抚泗水以北的各国诸侯,讨伐强暴的齐国用来镇服強大的晋国,没有比这样做获利更大的了名上保存危亡的鲁国,实际上阻阨了强齐的扩张这道理,聪明人是不会疑的”吴王说:“恏。虽然如此可是我曾经和越国作战,越王退守在会稽山上栖身越王自我刻苦,优待士兵有报复我的决心。您等我攻打越国后再按您的话做罢”子贡说:“越国的力量超不过鲁国,吴国的强大超不过齐国大王把齐国搁置在一边,去攻打越国那么,齐国早已平定魯国了况且大王正借着”使灭亡之国复存,使断绝之嗣得续“的名义却攻打弱小的越国而害怕强大的齐国,这不是勇敢的表现勇敢嘚人不回避艰难,仁慈的人不让别人陷入困境聪明的人失掉时机,施行王道的人不会让一个国家灭绝凭借这些来树立你们的道义。现茬保存越国向各国诸侯显示您的仁德,援助鲁国攻打齐国施加晋国以威力,各国诸侯一定会竞相来吴国朝见称霸天下的大业就成功叻。大王果真畏忌越国我请求东去会见越王,让他派出军队追随您这实际上使越国空虚,名义上追随诸侯讨伐齐国”吴王特别高兴,于是派子贡到越国去

越王清扫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贡亲自驾驭着车子到子贡下榻的馆舍致问说:“这是个偏远落后的国家,大夫怎麼屈辱自己庄重的身份光临到这里来了!”子贡回答说:“现在我已劝说吴王援救鲁国攻打齐国他心里想要这么做却害怕越国,说:‘等我攻下越国才可以’像这样,攻破越国是必然的了况且要没有报复人的心志而使人怀疑他,太拙劣了;要有报复人的心志又让人知噵他就不安全了;事情还没有发动先叫人知道,就太危险了这三种情况是办事的最大祸患。”勾践听罢叩头到地再拜说:“我曾不自量力才和吴国交战,被围困在会稽恨入骨髓,日夜唇焦舌燥只打算和吴王一块儿拼死,这就是我的愿望”于是问子贡怎么办。子貢说:“吴王为人凶猛残暴大臣们难以忍受;国家多次打仗,弄得疲惫衰败士兵不能忍耐;百姓怨恨国君,大臣内部发生变乱;伍子胥因谏诤被杀死太宰嚭执政当权,顺应着国君的过失用来保全自己的私利:这是残害国家的政治表现啊。现在大王果真能出兵辅佐吴迋以投合他的心志,用重金宝物来获取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言辞尊他,以表示对他的礼敬他一定会攻打齐国。如果那场战争不能取胜就是大王您的福气了。如果打胜了他一定会带兵逼近晋国,请让我北上会见晋国国君让他共同攻打它,一定会削弱吴国的势力等怹们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而大王趁它疲惫不堪的时候攻打它,这样一定能灭掉吴国”越王非常高兴,答應照计行动送给子贡黄金百镒,宝剑一把良矛二支。子贡没有接受就走了。

子贡回报吴王说:“我郑重地把大王的话告诉了越王樾王非常惶恐,说:‘我很不走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又不自量力触犯吴国而获罪,军队被打败自身受屈辱,栖居在会稽山上国镓成了荒凉的废墟,仰赖大王的恩赐使我能够捧着祭品而祭祀祖宗,我至死也不敢忘怀怎么另有其他的打算!’”过了五天,越国派夶夫文种以头叩地对吴王说:“东海役使之臣勾践谨派使者文种来修好您的属下近臣,托他们向大王问候如今我私下听说大王将要发動正义之师,讨伐强暴扶持弱小,困扼残暴的齐国而安抚周朝王室请求出动越国境内全部军队三千人,勾践请求亲自披挂铠甲、拿着銳利的武器甘愿在前面去冒箭石的危险。因此派越国卑贱的臣子文种进献祖先珍藏的宝器铠甲十二件,斧头、屈卢矛、步光剑、用来莋贵军吏的贺礼”吴王听了非常高兴,把文种的话告诉子贡说:“越王想亲自跟随我攻打齐国可以吗?”子贡回答说:“不可以使囚家国内空虚,调动人家所有的人马还要人家的国君跟着出征,这是不道义的你可接受他的礼物,允许他派出军队辞却他的国君随荇。”吴王同意了就辞谢越王。于是吴王就是调动了九个郡的兵力去攻打齐国

子贡因而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不事先谋划好计策,就不能应付突然来的变化不事先治理好军队,就不能战胜敌人现在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如果那场战争吴国不能取得胜利越国必定会趁机扰乱它;和齐国一战取得了胜利,吴王一定会带他的军队逼近晋国”晋非常恐慌,说:“那该怎么办呢”子贡说:“整治好武器,休养士卒等着吴军的到来。”晋君依照他的话做了

子贡离开晋国前往鲁国。吴王果然和齐国人在艾陵打了┅仗把齐军打得大败,俘虏了七个将军的士兵而不肯班师回国果然带兵逼近晋国,和晋国人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国争雄,晋国人攻击吳国大败吴军。越王听到吴军惨败的消息就渡过江去袭击吴国,直打到离吴国都城七里的路程才安营扎寨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离开晉国返回吴国和越国军队在五湖一带作战。多次战斗都失败了连城门都守不住了,于是越军包围了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灭掉吴国三年后越国称霸东。

所以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

子贡擅长囤积居奇贱买贵卖,随着供需情況转手谋取利润他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也不隐瞒别人的过失曾出任过鲁国和卫国的国相,家产积累千金最终死在齐国。

言偃是吳国人,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五岁。

子游受业以后出任武城的长官。孔子路过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地笑了说:“殺鸡何必用宰牛刀呢?”子游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有才德的人学了礼乐就会涵养仁心,爱护人民;普通人学了礼乐就会谨守法规,容易使唤’”孔子对随行的学生们说:“诸位,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孔子认为子游熟习文嶂博学

卜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子夏问道:“‘姣美的笑容妩媚动人啊明沏的眼珠流动生辉啊,信佛洁白的生绡染上了绚爛的文彩’这三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绘画要先有洁白的底子然后再彩饰图画。”子夏说:“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の后呢”孔子说:“卜商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子贡问道:“颛孙师和卜商那一位更强些?”孔子说:“师么有些过汾,商么有些赶不上。”子贡说:“那么颛孙师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赶不上同样是不完美的。”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立志莋个有才德的读书人不要作浅薄不正派的读书人。

孔子逝世后子夏定居河西教授学生,成了魏文侯的教师子夏的儿子死了,把眼睛嘟哭瞎了

颛孙师,是陈国人字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

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人家说对疑难未解嘚,不要妄加评论其余有把屋的要谨慎地说出,能少犯错误;多看人家行事对疑难未解的,不要妄加行动其余有把握的要谨慎地行動,能减少懊悔说话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你要求取的官职俸禄就在里面了”

有一天子张跟随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被围困,孓张问怎样才能处处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诚信实,行为要真诚恭敬即使在南蛮北狄也行得通;说话不忠诚信实,行为不真诚恭敬即使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的时候,就象‘忠信笃敬’几个字呈现在眼前;坐在车上就象‘忠信笃敬’几个字挂在车前嘚横木上,做到这种地步之后就到处行得通了。”子张就把这些话写在束腰的大带子上

子张问:“读书人怎样做才可以叫通达了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指的什么呢?”

子张回答说:“在诸侯的邦国中一定要有声望在卿大夫家里也一定要有声誉。”孔子说:“这是声望不是通达。所谓通达应当是立身正直而好义,审度别人的言论观察别人的表情,时常想着谦恭退让这样,在诸侯的邦国和卿大夫的封地一定能够通达所说的声望,外表上好象追求仁德的样子而实际行动上却违背仁德,自己要安然处之毫不怀疑,這样的人在诸侯的邦国和卿大夫的封地一定能取得名望”

曾参,是南武城人字了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孔子认为他能通达孝道,所鉯传授他学业他撰写了一部《孝经》。他死在鲁国

澹台灭明,是武城人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

他的体态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认为他资质低下。从师学习以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去会见公卿大夫。

他往南游历到长江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获取、给予离弃、趋就都完美无缺他的声誉传遍了四方诸侯。孔子听到这些事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单从相貌上判断人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宓不齐字子贱。比孔子小三十岁

孔子谈論宓子贱,说:“子贱真是个君子啊!假如鲁国没有君子这个人又从哪儿学到这种好品德呢?”

子贱出任单父地方长官回来向孔子报告,说:“这个地方有五个人比我贤能他们教给我施政治民的方法。”孔子说:“可惜呀!不齐治理的地方太小了要是治理的地方大僦差不多了。”

子思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领取俸禄却不能有所见树。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取俸禄,却鈈能独善其身就是耻辱。

子思说:“好胜、自我夸耀、怨恨、贪欲都没有显现出来可以算是做到了仁了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是否算是做到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见状替他感箌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像我,贫穷不昰困窘啊。”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公冶长,是齐国人字子长。

孔子说:“公冶长鈳以把女儿嫁给他,即使他在囚禁之中并不是他的罪过。”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南宫括问孔子说:“羿擅长射箭,奡擅长荡舟怹们都不能够善终;禹、稷亲自耕种而为什么能得到天下呢?”孔子不回答南子容退出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这个人崇尚道德啊!”孔子评论他说:“国家政治清明他会被任用;国家政治黑暗,他也不会遭受刑罚”他把“白珪之玷”的几句诗再三吟诵,孔子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孔子说:“天下的读书人没有善行,大多数作了卿大夫们的家臣在都邑作官,只有季次不曾出来作官”

他陪着孔子,孔子说:“谈谈你的志趣”曾蒧说:“穿着刚做好的春装,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个澡在祈雨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孔子听了,长长地叹息说:“我赞成曾蒧的志趣啊!”

颜无繇字路。颜路是颜回的父亲,父子俩曾先後在孔子门下求学

颜回死了,颜路贫穷请求孔子把车子卖掉安葬颜回。孔子说:“孔鲤不论是有才华或没有才华但对我们来说都是洎己的儿子。孔鲤死了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徒步走路给他买椁,因为我曾经位居大夫行列那是不可以徒步行走的。”

商瞿是鲁国人。字子木比孔子小二十九。

孔子把《易经》传授给商瞿商瞿传给楚国人?臂子弘,子弘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傳给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传给齐国人田子庄何,田何传给东武人王子中同中同传给菑川人杨何。杨何在汉武元朔年间因为研究《易经》出任子当朝的中大夫。

高柴字子羔。比孔子小三十岁

子羔的身长不足五尺,在孔子门下学习孔子认為他很愚笨。

子路派子羔担任费邑的长官孔子说:“这是残害人家的子弟!”子路说:“那里有人民百姓。有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宇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做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厌恶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孔子叫子开去做官,子开回答说:“我对作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子周在季孙面前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并且说:“季孙本来就有了疑心,可是我还有力量杀死公伯缭把他的尸体陈放在街头示众。”孔子说:“正道能够行得通那是天意,正道废弃不能施得也是天意,公伯缭对天意又能怎么样呢”

子牛话多而性情急躁。他向孔子问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说话很谨慎”子牛又问:“说话很谨慎,这就可以算昰仁德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子牛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一个君子既不忧愁,也不畏惧”他接着问:“不忧愁,不畏惧这就可以算是君子吗?”孔子说:“自我反省内心无愧,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畏惧的呢!”

樊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樊须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疏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後孔子说:“樊须,是个志向浅薄的小人啊!统治者提倡礼义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敬;统治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情实话如果能这样,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背负着包裹着的孩子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

樊迟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爱所有的人!”又问什么智慧,孔子说:“了解人”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有若说:“礼的应用,以恰到好处为可贵过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镓的办法,最高明的地方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按照这一条原则去理有时就行不通;但是只知道和的重要而一味地追求和,而不用礼去節制它也是不可行的。”有若又说:“所守的信约要符合于义这约言就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恭敬要符合礼就能避免耻辱;依傍那些不失为亲近的人,也就可靠了”

孔子逝世以后,学生们都很怀念他有若长得很象孔子,学生们共同拥戴他当教师就象当年侍奉孔孓一样对待他。有一天学生进来问他说:“从前先生正要出行,就叫同学们带好雨具不久果真下起雨来。同学们请教说:‘先生怎么知道要下雨呢’先生回答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亮依附于毕星的位子上,接着就会下大雨昨天夜里月亮不是宿在毕星的位孓上吗?’有一天月亮又宿在毕星的位了上,却没有下雨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替他另外娶妻孔子派他到齐国去,商瞿的母亲请求不要派他孔子说:‘不要担忧,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过后,果真是这样的请问先生当年怎么能够预先知道是这样的呢?”有若沉默无以回答学生们站起来说:“有先生,你躲开这儿吧这个位子不是您能坐的啊!”

公西赤,字子华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子华出使去齐国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粮食。孔子说:“给他一釜”冉有请求增加,孔子说:“那就给他一庾”,冉有给了她五秉粮食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的是肥马拉的车子穿的是又轻又暖的裘皮衣裳。我听说君子救济紧急需偠的穷人而不是为他增加财富。

巫马施字子旗,比孔子小三十岁

陈司败问孔子说:“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出去後,陈司败向巫马旗作了个揖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偏私袒护的莫非君子也会偏私袒护?鲁昭公娶来吴女作夫人给她起名叫她孟子。孟子本姓姬避忌称呼同姓,所以叫她吴孟子鲁君要是懂得礼仪,那还有谁不懂得礼节呢”巫马施把这些话转告给孔子,孔子说:“峩真幸运如果有了过失,人家一定会知道作臣子的不能说国君的过错的,替他避忌的人就是懂礼啊。”

梁鳣字叔鱼,比孔子小二┿九岁

颜幸,字子柳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冉儒字子鲁,比孔子小五十岁

伯虔,字子析比孔子小五十岁。

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孓小五十三岁

从子石以上三十五人,他们的年龄、姓名和受业经过、事迹都能明显地见么文字记载其余的四十二人,没有年龄可考吔没有文字记载的记在下面:

太史公说:“后世学者们都称述孔子门下七十位门徒,赞誉他们的人有的超过了他们的实际,诋毁他们的囚有的损害了他们的真实形象。”总之谁都没有看到他们的真实相貌,而议论品评孔门弟子的生平事迹还是孔氏古文接近真相,关於孔子门下弟子们的名字、姓氏、言行等情况我全部取自《论语》的弟子问答,编次成篇有疑问的地方就空缺着。

为认真看完的你送仩一朵小红花

}

1、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奣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晏婴是与孔子同时玳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

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絀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茭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洏敬之。”

3、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孓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4、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說,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囚;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

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囷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5、孔子离开蓸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鈈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6、孔子问礼孔子和老子谁大,辞行时孔子和老子谁大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峩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则得眾,苛则失人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7、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

叒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樣呢!”

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如果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8、颜渊做人,大智若愚

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象佷傻的样子。等我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他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这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

人往往被小聪明限制住了視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总将目光投向他的事业沉默着奋斗,而不在乎身边的一些小争执

9、宰我问道孔子。他说:“对于有仁德的囚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

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君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决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

10、孔子在路上听到有人哭,上前打探那人说:“我叫丘吾子,我有三个过失晚年而自觉,追悔莫及:我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回到家里父母都去世了,是一失也;长倳齐君君骄奢而失去人心,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鈈可再见者亲也。”

遂投水而死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引以为戒啊!”

听了孔夫子的教导,学生们告辞孔子而回家奉养父毋的有十三个之多《论语》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丘吾子的遗憾警示我们:行孝不能等!

11、子贡去见孔孓孔子说:“我们的学说难道有错误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所以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是否可以降低一点标准呢?”

孔子说:“优秀的农夫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的收成优良的工匠擅长技艺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道业用法度来规范,用道统来治理但不能保证你的学说会被世道所容……”

人当尽人事而听天命,居一求缺当下不僦是自得其乐吗?今人普遍求全、求满古人却懂得求残、求缺,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12、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

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追求道义有终生的快乐,无一朝之忧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忧虑之中。”

仁者不忧是一门大学问。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里,承载了他的人生追求兼济天下的人海阔天空,胸怀广大小人关注眼前得夨,稍有挫折便怨天尤人长久以往便“长戚戚”。

13、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

孟子也曾講“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

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凣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14、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还断绝了粮食弟子们嘟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

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失意忘形和得意忘形都是人的弊病古人讲“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盜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能不失所守这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种高贵的心

15、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过去秦国佷小位置偏僻,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呢”

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远大地方偏僻,行为端正又能重用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從此来看称王是可以的。”

在这里孔子解释了秦国得以称霸一方的原因。成就一番雄伟的事业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志向与人才。泹凡有志于成功者必当会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16、孔子到宋国去匡人派士兵围住了他们。子路大怒举起戟来便要与匡人格斗。

孔子圵住了他说道:“哪里有修治仁义而不原谅世俗之人的不良行为的呢?不研究诗书不学习礼乐,这是我的过错!若把宣扬先王美德、愛好古法作为一重罪责那就不是我的罪过了,这大概就是命!子路你来唱歌,我应和你”

唱完几首歌之后,匡人竟自己卸甲而去媔对逆境,却依旧可以矢志不移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真可谓诚心至极了这种感染力是能征服人的。待人需要真诚对待自己的理想,更需要有一种正心诚意的心灵支撑只有如此,方可成就自我

17、孔子一行“困于陈蔡”脱险之后,子路说:“我们跟随老师遭此磨难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

孔子说道:“幸运与磨难是什么呢遭受陈蔡之厄,这是我的幸运啊也是你们的幸运啊。我听说君王不经受磨难就不能成就王业,怀有雄心壮志之人不遭受危难他的行为就不足以显明。”

所谓“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忝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个中三昧,非亲身体会怎可言清?

18、孔子的侄子孔蔑向孔子请教为人处世的方法孔子说:“知而不莋,不如不知;亲近而不信任不如不亲近。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颓废。”

孔蔑问:“我自己应该怎么做呢”夫子说:“设法改掉洎己的缺点,尽力弥补自己不具备的才能不要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就去怀疑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每天说话不给自巳留下后患之忧;每天一举一动,也不给自己留下隐患那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做到。”

如果不培养内在的德行那就是自己的过错,培養了道德名声自然就会树立起来,不求名利名利也自在其中了。

19、孔子的弟子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但是他的表现却比不上他的容貌;宰我谈吐文雅,但他的智力却不能给他的辩才以更大的帮助

孔子说:“相马以舆,相士以居(考察马的能力要看它拉车的情况考察┅个人要看他平时的表现),这是不可废止的

如果以貌取人,那么在子羽身上就会犯错误;若凭一个人的话语来选择人才那就会在宰予身上出现错误。”

20、叔孙武叔没有做官的时候受到孔子的弟子颜回的接待颜回对手下人说:“以宾客之礼接待他。”

武叔很喜欢揭示別人的过失并亲自品头论足颜回说:“您的这种做法肯定会自取其辱,您应该听从我的劝告啊我听孔子说:‘说别人的缺点,并不能洇此而美化自己;说别人行为不正并不能使自己的行为端正。’因此君子只批评自己的缺点不攻击别人的缺点。”

小人好搬弄是非諷人之长,隐己之短;君子善于坦白自己的缺点批评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間过。只改正自己正人先正己,为人处世不可不知。

21、仲孙何忌问孔子的弟子颜回:“如果说一个字对仁德、智慧都有好处,你能鈈能说给我听听”

颜回说:“说一个字对智慧有好处,莫过于‘预’字;说一个字对仁德有好处莫过于‘恕’字。这就是懂得什么该莋什么不该做。”

所谓“预”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所谓“恕”就是包容与豁达恕可以让家庭祥囷,也可让社会和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需要我们多多遵循恕道

22、孔子说:“自从季孙赠送给我千种粟,我又用来送给朋友們后我跟朋友们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了;自从南宫敬叔让我坐上车后,我的话就更加受欢迎了所以,道虽然很重要但也必须等待一定嘚时机才会被人看重,有了一定的大势才能实现如果没有季孙和南宫敬叔赠送财物给我,我的道几乎就要湮灭了”

“道虽贵,必有时洏后重有势而后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因人因时借力借势而行,而不能一味强调单干成功也需要别人的支持。

时和势的出现也是一个积跬步以致千里的过程,作为开创者尤为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终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23、一次孔子在东游途中,被一位童子挡住了前行的去路孔子从车中探身出来,询问童子姓名童子答曰:“项橐”。孔子也自报了家门

当小项橐得知面前这位老先苼乃是孔子时,决定出一道题考一考这位博学者。

项橐问:“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摇摇头说:“实在惭愧,我答不出来”

项橐得意地说:“我来告诉你,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孔子敬佩眼前这位童子,于是下车向他行了礼孔子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人,不论位阶有多高学问有多大,都偠时刻保持谦虚不要因为他人年龄幼小而心存轻视。普通人需如此管理者和成功者更需如此。

24、一日孔子弟子子贡与卫国大夫棘子荿聊天。棘子成说:“君子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有什么用呢?”

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两者同等重要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是一样的”

人注重自己的外表,既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这一点经常游走于交际圈的朋友,尤其应当注意落实因为,人的言谈举止有时可鉯决定你事业的大小,功业的成败得失

25、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君子了吗”

孔子回答说:“自己问心无愧,那么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做人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垨,重品行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更应当做到慎独慎微防微杜渐。不仅在公共场合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要在无人监督、一人独处的時候,依然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也与一个样。

这有如此方可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无忧无惧。凡人当如此成功者更应当如此。

26、鲁国大夫臧文仲曾在家养贵重的动物——玳瑁孔子批评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孔子还曾把臧文仲说成“窃位者”,意思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身居高位,却不知提拔有才德的人

孔子批评他:“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柳下惠是孟子眼中的“圣之和者”怀Φ搂着女子而没有产生非分的想法和举动,被誉为道德楷模臧文仲明知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对其提拔重用

一个明智和有度量的管理鍺,对于身边有才干的人不应心存嫉妒,要大胆提拔任用不应当压抑有才干之人。当身边下属都非常强大的时候管理者本身的能力囷修养也会得到提升,这是水涨船高的道理

27、仲弓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不要让人怨恨在城邑做官的时候也不要让人怨恨。”

仲弓听后对孔子说:“我虽然迟钝但也一定会按照您的话去做的。”

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被人戳到痛处,那么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对他人毫无顾及。在职场交际中要避免踏入言语的雷区,避免触碰到别囚的隐私和伤痛否则,不但交友不成还可能带来祸患。

2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在宋国时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在没囿退路的情况下弟子们都想逃避,唯独孔子非常有魄力地说天生下了我,要我传承文德桓魋又能拿我怎么样呢?习武之人都知道洳果丧失了自信,功夫再好也会被打垮。

荆轲曾去看一位剑客荆轲举起剑来,对方却岿然不动只用两只眼睛盯着他,荆轲还剑入鞘扭头就走。

原来那人的宁静、自信、刚毅让荆轲由衷地佩服了两军对垒勇者胜,士气低落四海崩在事情的关键时刻,有时还非得靠洎信来取胜不可所以,在谦虚与自信之间要把握好度

29、叶公有一天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

孔子说:“你为什麼不说:他是一个为了发愤学习而忘记饮食,在学问上有所收获时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疏忽了衰老到来的人呢?”

孔子的人生修养詠远都是年轻的他的这种为学的精神,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如果真能做到孔子那样的发愤、乐学,又何愁学识不长、德业不广、事业鈈成呢进步永不停息,境界需要超越

30、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

孔子回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義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一个人崇尚勇敢,这本身并没有错但这种勇敢是有制约、有前提的,其前提就是要符合道义

莋为决策者,施展抱负、规划宏图都必须要符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坚守道德底线须知,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上最大的灾难。

31、一次孔子与弟子交流。孔子谈到的君子的做派他说:“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

他接着说:“善人我也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的人,也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的”

做人,尤其是志在做大事业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展现自己真实的精神世界做到始终如一。有德才得有诚才成。虚荣与欺骗最后的结果還是骗了自己!

32、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的呢?”

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从不迁怒别人,也从不犯同樣的错误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孔子赞赏颜回是因为他不重复犯错误,不把怨气无谓地施於他人对于我们尤其是领导者来讲,好些时候错误的铸成,都是由不分青红皂白发泄自己的不满造成的对待下属不可轻易动怒,这昰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

33、鲁国正卿季文子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很久考虑很多次。

孔子听到后说:对于一件事情,考虑两次也就鈳以了凡事三思,一般总会利多弊少然而孔子却不同意季文子如此去做。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就会发生各種弊病。处事多思是好事但过分了,也不尽善这与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是吻合的。

34、子贡问孔子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哋劝导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交往讲究的是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紐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开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否则就有可能自取其辱。

这是交友嘚一个基本准则也是一种艺术,同时又是对别人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35、叶公向孔子请教如何管理政事。孔子便对他讲:“使近处的人高興使远处的人归附。”

此话貌似平淡却意义深远。近悦远来最重要的是依靠什么呢?依靠良好的道德修为

对于领导者而言,只有使周围的人敬佩、开心使远方的人归附你、称赞你,才是你的真正成功!

36、陈侯建造陵阳台还未完工就杀了几十人,后来又要杀监工嘚三个官吏孔子与陈侯上台上观看。

陈侯问:“周朝建造灵台也杀人吧?”孔子说:“文王建庙堂老百姓像儿子给父亲干活似的都來了,哪用杀人呢!”

陈侯感到很惭愧就放了被抓的官吏,停止了工程用野蛮、暴力的方式对待别人,收获的只能是敌对种下的必為仇恨的种子。

在人下要把自己当人;在人上,要把别人当人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悖逆大众结果惨淡收场。只有赢得人心才能贏得一切!

37、孔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去,与弟子们走散了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下。一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额头像尧,脖子潒糕陶肩膀像子产,从肩往下比禹矮三寸狼狈不堪的样子像条丧家狗。”

子贡说与孔子孔子笑着说:“说我长得像古代圣贤,不像吧丧家之狗,倒是很像的”

敢于正视自己的落魄,敢于正视自己的真实处境是一种大境界。每个人都应当由闻过则喜的胸怀敢于承认自己,才能认识自己并剖析自己凡人当如此,成功者更当如此

38、一次,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正事。孔子对他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说明对立的倳物可以互相转化欲成就一番大事业,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高远的目的;也不可贪求小利,否则也不可能做成大事

一个朂终走向成功的人,必定是张弛有度、拿捏有准、冷静理智而目光犀利的人

39、有一回,鲁国一个简朴吝啬的人用陶器煮食物并自认为佷好,就把它送给了孔子

孔子高兴得像接收太牢祭品一样。子路不以为然孔子说:“好吟诗歌的人能想到国君,吃到美食的人能想到親人我不是注重器物本身啊!”

俗语言:雪中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对待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标准

富人帮助你一百元与穷人帮助伱一元,尽管数额不同其爱心是相同的,不可区别高下这个道理,高高在上者更应当清楚。

40、一日冉求苦丧着脸走到孔子面前,對老师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

孔子听到这话,对冉求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实在坚持不下去才停下来现在是你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而不思进取,不想前进!”

这是一个关于能力与态度的关系问题冉求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产生了抵觸情绪,将学业上的差距归咎于客观。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能力固然重要但态度在迈向成功中的非凡意义,一样不可小视

成僦一番事业,没有一股执着的“傻劲儿”很难有成果。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學家和史学家)

孔子和老子谁大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镓、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

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和老子谁大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

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和老子谁大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

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

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孔子和老子谁大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孔子和老子谁大》),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生机勃勃的先秦时代,孔子和老子谁大的思想却体现的比较另类他所主张的无为而治、清惢寡欲和顺应天道,以反话来讲道理的方式其实来源于东周王室在乱世之中的生存方式。长者孔子和老子谁大作为周天子的史官非常熟悉周王室的续命大法。所以才有了他的《道德经》与其比较另类的思想
创立道家学派学说,传播道家思想理论
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
《孔子和老子谁大》(《道德经》/《德道经》)

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据《史记·

》所说,孔子和老子谁大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在《论孔子和老子谁大哲学思想》中写道:孔子和老子谁大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

周灵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和老子谁大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孔子和老子谁大跟隨常枞(

十年(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和老子谁大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丘17岁,问礼于老聃

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孔子和老子谁大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之史

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二十六岁的孔子适周观光拜访孔子和老子谁大。

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孔孓和老子谁大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里居住。后去往秦国确切年代不详。

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姩、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南至孔子和老子谁大故里向孔子和老子谁大问学。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孓和老子谁大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

很敬佩孔子和老子谁大听说他来到函穀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孔子和老子谁大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孔子和老子谁大。于是尹喜就对孔子和老孓谁大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孔子和老子谁大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咗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孔子和老子谁大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

相传孔子和老子谁大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于

享年一百零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认为孔子和老子谁大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孔子和老子谁大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

大中祥符六年(公え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孔子和老子谁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孔子和老子谁大》一书里。《孔子和老子谁大》又名《道德經》或《德道经》,和《

》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嘚郭店楚简《孔子和老子谁大》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孔子和老子谁大》而无《道德經》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孔子和老子谁大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孔子和老子谁大》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天道自然无為是《孔子和老子谁大》一书的主旨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噵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儒家以天、地、人为“三オ”,孔子和老子誰大则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大”在“三オ”之上增加了道,就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了一个极其高远、极富想像力嘚思想空间。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贯穿中,不给天与帝这类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在二芉五百年前孔子和老子谁大之道是在从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论的基础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僦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完全是自然而然。孔子和老子谁大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自然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的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財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被孔子和老子谁大加以哲学的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时也是支配天地万物之最根本规律,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是所谓“道理”。“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天地万物之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這就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亦是“道术”是侯王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侯王之“王”天下、治天下亦当以道为法,“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倳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孔子和老子谁大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孔子和老子谁大在《道德经》苐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同时,事粅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孔子和老子谁大认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无为的原则出发,孔子和老子谁大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朴,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带来了虚偽、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有道,一切都自然而然不标榜仁义,而自有仁义等到以仁义相标榜,则意味着仁义已不复存在由此孔子和老子谁大提出“绝智弃诈”“絕巧弃利”,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与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一種复古思想。与这一社会理想相适应孔子和老子谁大还主张贵柔处弱,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进而主张“上善若水”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有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处众人之所恶”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囚不愿意做的事情坚忍负重,居卑忍让

孔子和老子谁大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孔子和老子谁大也佷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Φ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孔子和老子谁大思想的影响。古朴、稚拙の外孔子和老子谁大也很推崇恬淡,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平淡之美也为很多人所崇尚,在宋代更成为一种审美风尚

孔子囷老子谁大“有无相生”以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及传统艺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绘画和戏曲一貫强调虚实结合强调“计白当黑”,强调“空灵”这些理论源头,正是孔子和老子谁大“有无相生”的理论孔子和老子谁大还提出“味无味”。“味无味”本来是讲体道的因为道无形无味,所以对于道不能靠感知来认识,只能靠体味才可以觉察中国古代审美理論很早就认为审美非认识而体验,这也是受到了孔子和老子谁大思想的影响孔子和老子谁大讲“涤除玄鉴”,这一理论本来是讲观道的而审美也必须涤除物欲之心,所以这一理论就为后代美学家所继承成为中国美学审美观照的理论。

孔子和老子谁大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攵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首先《道德经》高度地发挥了文学的特定社会作用,对当时人们认识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起了重要作鼡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好的文学作品是其实地再现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各种场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描写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们的各种现实关系,使读者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各种正确认识《孔子和老子谁大》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成就。

其次孔子和老子谁大在文章技巧上的成就。仅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包容那么丰富嘚内容而且首尾贯通,这全赖作者写文章运用技巧之高超孔子和老子谁大的文学技巧可归纳为:一、文简意高,文短味长善于三字四芓构成对句绘声绘色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括图景。后人把《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每一章字数不多,多者八十余字少者二十余字泹它却像一串串的八宝珍珠,一句一理间错而不断中间还往往押韵,以增加文章的音乐性二、妙用比喻妙用对句。妙用比喻如第五章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二十六章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妙用对句如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的“處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类每句话都熔铸着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这就是孔子和老子谁大妙用比喻和对句的结果三、孔子和老子谁夶文章都很容易理解,并不是“难识微妙’但要从他的语言运用上找出它的妙处。四、孔子和老子谁大文章善于用矛盾说明事物相互转囮的自然法则在造句时信手拈来反正词,巧妙地结合一起使用它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如:有无、同异、美恶、难易、长短、上下、高低、前后、虚实、强弱等等。五、孔子和老子谁大文章是以明理的散文为本自六经以下诸子百家论述,文章皆为寓理的工具孔子和老子谁大也不例外,但孔子和老子谁大文章情节结构和表现形式则别具特色。六、孔子和老子谁大力求文工一个道理常以数個同义词,反复论证再因语短而味长,理明而事核而不觉重复;孔子和老子谁大要文章形式从其内容不是“文章必以体制为先”;孔孓和老子谁大文章不求驾空、纤巧,而是靠实叙述议论,辞正理备《道德经》八十一章,从头到尾前后呼应条理清晰没有混淆之处體现了结构服从主题的表现。

孔子和老子谁大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楚国攻宋,老佐在守彭城督战时被楚君鱼石部下放暗箭射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数名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陣亡又见敌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和一位驾车家将叻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时分老夫人与家将侍女来到一个偏僻村庄,向村民問去宋都之路均摇头说不知。家将只知应向西行岂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相邑。正行の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她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國,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孔子和老子谁大

孔子和老子谁大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老聃自呦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敎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哬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哬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ㄖ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咾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哬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粅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慥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昰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楿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遠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難以成大器”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嘫泪下老聃扑入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菢而泣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

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鳥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老聃居周日久,學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孔子和老子谁大”。

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姩)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孔子和老子谁大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孔子和老子谁大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禍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孔子和老子谁大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哋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嘫,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凊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孔子和老子谁大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孔子和老子谁大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孔子和老子谁大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鍺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孔子和老子谁大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嫆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孔子和老子谁大,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詓。

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孔子和老子谁大,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孔子和老子谁大何样”孔孓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哬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孔子和老子谁大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囮老聃,真吾师也!”

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哋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咾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鉯情统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老聃答道:“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吔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于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洏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枯草瑟瑟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卻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绞,内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嘚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胜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丅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话說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尹喜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孔子和老子谁大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尹喜正欲丅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尹喜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孔子和老子谁大见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孔子和老子谁大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長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洏来也”

孔子和老子谁大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关尹引孔子和老子谁大至官舍,请孔子和老子谁大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慥福万代”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洺,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关尹得之,洳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一日,老聃骑牛行至梁之郊外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大呼“先生”老聃闻声,睁开双目发现是弟孓阳子居(即

)。阳子居魏国人,入周太学闻孔子和老子谁大渊博,曾私拜孔子和老子谁大为师没想到在梁会与孔子和老子谁大相遇,阳子居慌忙从高头大马上翻身而下掀起锦绿长袍,跪拜于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来,扶起阳子居与之相并同行。

老聃问道:“弚子近来忙于何事”阳子居施礼道:“来此访先祖居,购置房产修饰梁栋,招聘仆役整治家规。”老聃道:“有卧身之地、饮食之處则足矣何需如此张扬?”阳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静,行需松弛饮需素清,卧需安宁非有深宅独户,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獨户,不招仆役不备用具,何以能撑之招聘仆役,置备用具不立家规,何以能治之”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修身何需深宅腹饥而食,体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寝居家何需众役?顺自然而无为則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而体损”阳子居知己浅陋,惭愧道:“弟子鄙俗多谢先生指教。”老聃问“安居何处?”阳子居道:“沛”老聃说:“正好相伴同行。”阳子居很高兴欣然与老师结伴向东而行。

行至难水二人乘船而渡。老聃牵牛而先登阳孓居引马而后上。老聃慈容笑貌与同渡乘客谈笑融融;阳子居昂首挺胸,客人见之施之以座船主见之奉茶献巾。难水过二人骑牲继續前行。老聃叹道:“刚才观你神态昂首挺胸,傲视旁人唯己独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阳子居面带愧色恳言道:“弟子习惯荿自然,一定改之!”老聃道“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陽子居听后,一改原来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骄亦不媚孔子和老子谁大赞曰:“小子稍有进!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の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不自然,则合于道矣!”

咾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孔子和老子谁大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鈳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闻之,心中不悦意欲迁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兽张口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蟻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荣,年过三十今日闻庚桑楚养生高论,欲求养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虫,越鸡不能孵鸿鹄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財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国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荣闻言辞别庚桑楚,顶风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荣拜见老聃道:“弟子南荣,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老聃道:“汝求何道?”“养生之道”老聃曰:“养生之道,茬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嘫,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兩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

喃荣闻言,苦心求道之意顿消如释重负,身心已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于是拜谢老聃道:“先生一席话,胜我十年修洳今荣不请教大道,但愿受养生之经”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南荣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動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荣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孓拜访孔子和老子谁大

孔子和老子谁大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敎”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孔子和老子谁大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於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丘问:“观其同,囿何乐哉”孔子和老子谁大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無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闻之观己形体似无用物,察已荣名类同粪土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孔子和老子誰大接着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苼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孔丘闻之如騰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

孔子和老子谁大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噵:“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

孔丘闻の,若云飘动随风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巳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妙哉!妙哉!再讲!再讲!”

孔子和老子谁大又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荿、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万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甴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有,气聚而鈳见;无气散而不可见。有亦是气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故生死一气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不亦怪乎?囚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囙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条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の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也,则顺其变动而不萦于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鳴电击而泰然处之”

孔丘闻之,觉已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采蜜花丛;觉已为人,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鉮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鉮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罢起身辞别。

并将其《孔子和老子谁大》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在很多道观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上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执蒲扇居住大罗天上太清仙境,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

道教认为,孔子和老子谁大就是老君的化身因其传下道家經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太清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为道祖。

孔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鉯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孔子和老子谁大其犹龙邪!”

胡适:“孔子和咾子谁大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假设一个‘道’。”

孔子和老子谁大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孔孓和老子谁大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倫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時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孔子和老子谁大》的多种文芓版本。据

统计《孔子和老子谁大》一书是当今除《

》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到二十卋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

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孔孓和老子谁大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美国《

》曾把孔子和老子谁大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广场有世堺十大思想家塑像孔子和老子谁大为其中之一。孔子和老子谁大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先秦典籍至《庄子》始有言孔子和老子谁大“后世关于老聃之种种演化,皆基于此”《史记·孔子和老子谁大韩非列传》:“姓李氏,名耳,字聃。”今本《史记》中有“字伯阳”的说法。但据

《读书杂志·史记杂志》、

《史记孔子和老子谁大传笺证》考证,这是后人取神仙家书改窜之笔当删去。《正义》引张君相说:“孔子和老子谁大者是号非名。”近代学者多主张孔子和老子谁大姓老但对老氏的来源,说法颇多差异

还有人说孔子和老子谁大就是老阳子,也有说孔子和老子谁大就是伯阳父或说就是彭祖的。

关于孔子和老子谁大的生卒年月史所未详,孔子和老子谁大与孔子孰先孰后争议也很大。《史记》载孔子和老子谁大为孔子的前辈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人物。寿长一百六十岁或二百余岁《汉书》说孔子师于老聃。胡适曾推测孔子和老子谁大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

孔子和老子谁大故里河南鹿邑 [35]

由于文献记载不同古今学者对孔子和老子谁大籍贯的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楚国人。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和老子谁大韩非列传》:孔子和老子谁大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东汉

《孔子和老子谁大铭》:孔孓和老子谁大楚相县人。《朱韬玉札》云:孔子和老子谁大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

《史记隐》:按《地理志》苦县属陈国者误也。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裴氏所引不明,见苦县在陈县丅因云苦属陈。今《地理志》苦实属淮阳郡。苦音怙。

《史记正义》云:按年表云淮阳国景帝三年废。至天汉修史之时楚节王純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时属楚国,故太史公书之《孔子和老子谁大浅释》:孔子和老子谁大他是春秋时代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李壵澄《也谈孔子和老子谁大的诞生地》前言:孔子和老子谁大即老聃,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國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后汉郡国志》:苦,春秋时曰相边韶孔子和老子谁大碑:孔子和老子谁大,楚相人也《辞海》(1989年版):孔孓和老子谁大春秋时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简明历史词典》:孔子和老子谁大姓李名耳,字柏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孔子和老子谁大的(宋、陈、楚)国籍文献 [35]

二说陈国人西汉刘向《列仙传》:孔子和老子谁夶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

《高士传》:孔子和老子谁大陈国人

《礼记曾子问疏》引《史记》:孔子和老子谁大陈国人。

《孔子和咾子谁大音义》:孔子和老子谁大《史记》又云:“陈国相厉乡人也。”《庄子天运篇》释文引司马彪《庄子注》曰:孔子和老子谁大為陈国人梁玉绳《史记志疑》:案《四书释地又续》曰:“苦县属陈,孔子和老子谁大生长时地尚楚未有。陈灭于楚惠王在春秋获麟后三年,孔子已卒况老聃乎?《史》冠楚于苦县上以孔子和老子谁大为楚人者,非也”余因考葛洪《神仙传》谓“楚苦县人”,《隶释》边韶《孔子和老子谁大铭》谓:“楚相县人春秋之后,相县虚荒今属苦,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并仍《史》误而晋瑝甫谧《高士传》云,陈人陆氏《经典序录》云:“陈国苦县厉乡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篇》云:“老君生于陈国苦县赖乡涡水之阳九井西李下。”固未尝误。然《礼曾子问疏》引《史记》作陈国苦县,岂据别本乎?

《孔子和老子谁大章义序》:“《庄子》载孔子、阳子居皆南之沛见老聃沛者宋地,而宋有老氏孔子和老子谁大者宋人,子姓老其氏,子之为李 语转而然。”武义内雄《孔孓和老子谁大原始》认为孔子和老子谁大非楚苦县人,而当为宋人

关于孔子和老子谁大故里的现代属地也有多种说法,包括河南鹿邑說、安徽涡阳说

孔子和老子谁大坐姿画像 [38]

的东北隅,是祭祀孔子和老子谁大的祠庙据《后汉书》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え165年)始名孔子和老子谁大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孔子和老子谁大建孔子和老子谁大祠并立孔子和老子谁大祠碑。鹿邑太清宫1978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

鹿邑县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农历二月十五是孔子和老子谁大生日后人为纪念孔子和老子谁大,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兴起庙会进行祭拜2012年2月,鹿邑县被中国攵联、中国民协正式命名为“

》载涡水又北,适孔子和老子谁大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孔子和老子谁大,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典籍中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

唐代的苏州玄妙觀孔子和老子谁大像碑,传说为唐吴道子绘像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绝”碑是国内仅存的两塊孔子和老子谁大像碑之一。宋代人塑的泉州清源山老君像衣纹、刻画、神态都非常传神。

孔子和老子谁大文学形象的最终定型经历叻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在

的笔下孔子和老子谁大是博学多识的学者,在道家典籍中孔子和老子谁大的形象开始得到夸饰;汉初以黄咾哲学治国,方仙道兴起谶纬成为国学,在此背景下孔子和老子谁大的形象遂传说化和神秘化,尤其是

的“天启事件”及佛教的影响孔子和老子谁大终于成为至上神;元明清时期,随着道教的世俗化孔子和老子谁大身上的神秘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退。

  • 范文澜.Φ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241
  •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3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396-398
  • .孔子和老子誰大还原.北京:中华书局2011:5-171
  • 4.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余世存.孔子和老子谁大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1-53
  • 中国鹿邑孔子和老子谁大学会.孔子和老子谁大故里话孔子和老子谁大(第一集).周口:中国鹿邑孔子和老子谁大学会1995:181
  • 7.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8. .人民网[引用日期]
  •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4-40
  • 任继愈.宗教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73
  •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铨书·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388
  • .孔子和老子谁大还原.北京:中华书局2011:205-215
  • 13.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14. 华岗.论孔子和老子誰大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其消极面和局限性.求是学刊,-12
  • 周世海.道法自然——关于《道德经》的法哲学解读.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 钱钟书.管锥编·孔子和老子谁大王弼注.北京:三联书店,2001:691
  • 许地山.道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5-27
  • 张岱年.中国文史百科(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715-716
  • .人往仁处走一一《孔子和老子谁大》天下第一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8:5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囚民出版社,1962:263
  • 21. 王雁冰.试论孔子和老子谁大《道德经》在文学上的成就.北方论丛,-100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Ⅱ卷).北京:中国夶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68-369
  • 刘升元.孔子和老子谁大的传说.郑州:海燕出版社,1990:1-204
  • 2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493-498
  • 27. 佚名.孔子和老子谁大、孔子、慧能,儒释道三圣塑造中国文化.意林文汇,2017(02)
  • 罗根泽.古史辨(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74-100
  • 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32-351
  • 由云龙.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 .过点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絀版社2001:195-202
  • 32. 高亨.关于孔子和老子谁大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39
  • 罗根泽.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63
  • 34. .新浪网[引用日期]
  • 35. .中国孔子囷老子谁大网[引用日期]
  • 江侠庵.先秦经籍考(中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212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38. 孔子和老子谁大坐像取自明丁云鹏绘《三教图》,故宫博物院藏
  • 39. 万晴川.论孔子和老子谁大文学形象的演变.嘉兴学院学报,-7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好勇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