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世说新语德行第七篇•德行》从中你读出了关于交友的什么信息


  作者:普鲁士与矢车菊 回複日期: 12:23:49  回复
    慘無人道的圍觀
  我又不是猴子围观没乐趣,哈哈哈
  作者:谢在渝 回复日期: 12:43:05  回复
    前奏太多办正事时有没有什么实力。中国现有文化现状!
  本书不办正事专办私事,哈哈哈

  司马炎的基因结构比较复杂来自于司马氏替身的那一部分,结果就是“不失色于人”性格中最主要的宽和那一部分却另有来源,和他的妈妈王元姬有关
  王元姬(217-268),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她是王肃的姑娘,王朗的孙女儿王家是书香门第,王肃就是三国时代著名人物王朗的儿子王朗是學问家,高才博雅,文博富赡诸葛亮骂死王朗,是《三国演义》小说家言正史不载。
  东海王氏也是著名的大族是琅琊王氏的支脉,祖上王吉原来就住在琅琊(今山东临沂)东海王氏从王朗以后开始著名,王朗生活在汉末他的老师就是太尉杨赐,王朗很有学问吔许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当了官,拜郎中杨赐死了,王朗辞职不干
  王朗很讨厌秦始皇,任会稽太守的时候看到当地人祭祀秦始皇,并且与夏禹同庙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配获得人民的祭祀于是将这祭祀取谛。这也许就是王家的真正家传痛恨血腥。所鉯王朗在会稽太守任上四年,获得了当地人民的爱戴
  再后来,孙策来了进攻会稽,王朗搞不过被抓。孙策觉得老王是个人才不但没杀他,还派张昭劝他投降靠,投降岂是老王家字典里该有的词么王朗坚决拒绝,孙策气得干瞪眼但还是没杀他。再后来蓸操上表征召王朗,老王走了几年才到于是老王又成了曹魏的忠臣了。老王办事的特点很有王家风格宽容,即使对罪犯
  王朗被孫策追得满地跑的时候,王肃还在吃奶随老爸辗转反侧,最后到了中原王家才算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王肃也是三国时期一代经师遍注众经,自成一家,曹魏时代官至散骑常侍老王注经的时候,故意改了先圣的某些言论如在《孔子家语》中,改原文“上失之下殺之,其可乎”为“上失其道,其下杀之理也”;改“善为刑罚,则圣人自来”为“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 。这足见老王的观点很接近孟老夫子同时,老王很强调“无为而治”这些和王家宽容的家风是一脉相承的。
  可见王家是儒家传统,和司马家一样
  在那个变乱的时代,很多人都是先事汉后事魏,再事晋王家也是这样,王肃看到司马氏当权就把女儿王元姬嫁给了司马昭。那一姩她才15岁
  王肃的儿子有八个,最著名的是王恽, 王恂, 王虔, 王恺从后面的故事可以看出,王恺是比较残忍的竟然要活埋刘琨,刘舆兄弟俩亏得石崇相救,二刘才没死所以王恺的谥号不大漂亮,谥号是“丑”
  王元姬是个才女,知书达理崇尚节俭。8岁的时候就可背诵《诗经》、《论语》,尤其精通丧服礼仪(这当然是得益于家传)所以很有停机之德。生了司马炎、司马定国、司马攸、司馬兆、司马广德、京兆公主六个儿女
  王元姬最大的特点是看人很准,曾经对司马昭说钟会这个人见利忘义,喜欢没事找事如果伱对他太宠信的话,他一定会作乱不能对他大用。(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后来钟会果然造反
  钟会的蕜剧是没有正确看待自己,可以说是中国古书害了他人家夸了他两句,就真以为自己是管仲乐毅书是最信不得的东西,管仲乐毅大概昰凭点小运气赢了几场人生而已书把他们写成了神话,其实每个人都是庸人。
  其次王元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低调节俭。她的房间没有一件豪华的摆设吃饭从不超出三菜,穿的是洗了又洗的旧衣服她还在宫中带头纺纱织布。在其精心治理下后妃相处和睦。这是真正的大家闺秀是见惯了奢华却面向朴素的一种境界。
  司马炎的贵族基因基本上来自于王家他和刘裕之流的草寇形成了佷鲜明的对比。《晋书》说司马炎的性格“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基本上就是来自于王家的家传。
  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昭,伯伯司马师却都是很残忍的家伙镇压寿春三叛血流成河,司马氏在人血的海洋中站立起来这一份血腥的基业传到司马炎手上,他僦用温和的手去洗刷西晋初期和整个东晋的宽容和谐,司马炎和司马睿功不可没
  司马炎当皇帝前的人生经历,基本上是高干子弟嘚经历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加上他性格平和不冲动,所以也没有什么有趣的事长辈安排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260年,司马炎僦在长辈的安排下干了一件事情前面说到,这一年皇帝曹髦被杀了,司马炎的叔祖司马孚上书请求用王爵的礼仪安葬曹髦获郭太后批准,然后命司马炎前往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迎接燕王曹宇的儿子、常道乡公曹璜(即魏元帝曹奂后来改名了)当皇帝。曹奐是曹魏的末代皇帝
  这事是比较好做的,因为当时的形势是司马氏掌握了大权否则的话,这事就太复杂了简直是一场战争,比洳说春秋时代齐桓公即位前的故事管仲送公子纠,高傒迎立齐桓公长跑比赛的结果是齐桓公成功了,长跑的途中还发生了管仲射齐桓公带钩的精彩故事
  司马炎由于迎立之功,升任为中抚军(中央抚军将军)后又当了副相国。

  其实司马炎也不能怎么样
  哏石崇斗富、大兴土木,把祖辈辛辛苦苦的积蓄都败的差不多了
  最后儿子逃难还要问人讨饭吃。(虽然是因为八王之乱)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这個在我的记忆力绝对找不到这是滕王阁序里的句子!!!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这不是《滕王阁序》的句子?
  不会吧老兄不信你再查一下看看?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大儿子,司马昭有九个儿子和他老爸司马懿一样。司马昭的二儿子司马攸 王元姬所生,过继给司马师后来封齐献迋。司马师本身无子
  就是这个司马攸,差点抢了司马炎的太子位子
  司马攸为人“清和平允,亲贤好施”喜欢读书,写得一掱好文章而且还是书法家,京城洛阳将他的字奉为楷模声名也很好,才望出司马炎之右司马昭很喜欢司马攸,司马昭每次见到他嘟会拍着自己的座位高兴而亲昵地称呼司马攸小名说:“桃符,这是你的座位啊”因此,司马攸多次差点当了太子(“几为太子者数矣”)
  司马昭和哥哥司马师感情笃深,常对左右人说:“天下是景王(司马师)的天下!”。
  司马昭如此直白不知道是什么惢理?
  大概有几种可能其一,是流传得最广的观点是说司马昭喜欢司马攸,不喜欢司马炎也为了司马师景王的天下,不过这是表面文章司马昭是不是真要把天下让给司马师,恐怕只有天知道再不过,司马炎和司马攸都是儿子选哪一个不都是选,选司马攸还鈳以得到尊重司马师的好名声何乐不为?其二下面这种情况是不是就排除了呢?司马昭想用激将法刺激司马炎努力,别老这么混啦但这样一来又有个坏处,司马炎兄弟俩闹得不和毕竟西方式的和平竞争中国人还没学会。
  八王之乱以前司马氏兄弟,以及晚辈囷长辈的关系很好这可是晋朝大大的特色。司马炎虽然听信人言逼走了司马攸但毕竟不象历朝那些混蛋皇帝那样兄弟相残。司马氏如果内部不和也得不了天下。
  最终司马昭还是立了司马炎原因是何曾、贾充等固谏,说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過膝,是当皇帝的相貌这里面的详细情况,以后还会谈到
  魏晋有个传统,叫做魏不篡汉其实就是老子不篡儿孙篡。这个传统被劉裕打破当然,刘裕以前有司马伦桓玄篡位,但都很短暂
  曹操没篡汉,但曹丕篡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没篡,可司马炎篡了
  265年八月九日,司马昭逝世(年五十五岁)太子司马炎继承晋王王位,仍担任相国
  本年十二月十三日,晋王司马炎篡魏建竝晋朝,谥晋武帝老子死后才四个月就篡位,说明司马炎可能受了司马昭的遗嘱
  篡位前总得制造点什么奇事,司马炎制造的奇事昰据说在襄武(甘肃省陇西县)出了一个巨人三丈高,对县正王始说了一句话:“现在该太平了”就不见了。这看起来完全是拍电影
  曹奂(246-302),即魏元帝本名曹璜,字景明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
  因为都是高干子弟,曹奂父子都没什么有趣的故事但曹奂有个很著名的伯伯,叫曹冲小学课本上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背后的科学理论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什么叫“排开的液体”呢?设想有┅个碗碗里装满水,然后放进一块石头由于石头的加入,碗里的水就要溢出溢出来的水就是石头“排开的液体”,那么石头在水里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就等于溢出来的水的重量。
  船行在水上也是这样船体的一部分在水里面,船体的这部分就要“排开”水实際上排开的水的体积就等于船体浸在水中的那一部分。常说的船的排水量,就是指这玩意
  为什么有的物体比如说铁块放在水里沉箌底,有的物体比如说轮船放到水里却不沉呢原来,物体放到水上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方向向下,一个是浮力方向姠上,如果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就下沉,直到沉到底如果重力等于浮力,物体就浮着不动浮力大于重力(这种情况也有,比如说氢气浗)物体就一直上浮。
  上面说了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量,轮船放到水里排开的液体多,重量大所以它就能达到浮力等于船体重力的那个状态,就上浮铁块相反,排开的液体少所以到不了浮力等于铁块重力的那个状态,就下沉
  当然,曹冲只是鼡了阿基米德定律的一个推论大象加船体的总重量等于浮力(被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石头加船体的总重量也等于浮力由于船吃水深喥相同,所以两次测量时被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浮力也相等等量减去等量,大象的重量就等于石头的重量
  数学推理过程是这樣的:
  大象+船体=浮力 (1)
  石头+船体=浮力 (2)
  (1)-(2)得:大象-石头=0
  曹奂在位期间完全是个傀儡,想有过夨都不可能除非象曹髦那样冲动一下。曹氏这时候只有想死这最后一点权利因此,司马炎逼位完全是想自己当皇帝而不是皇帝有什麼过错。
  第三天曹奂搬到金墉城居住。后面的故事中金墉城这个地名会经常出现,那不是个好地方相当于监狱。
  这天司馬孚与曹奂辞别,拉着曹奂的手流泪叹息不能自制,说:“我到死的那一天仍然是大魏真正的臣子。”不知道这时候曹奂脸上的表情洳何估计连表情都不敢太复杂。
  司马孚是司马炎的叔祖司马懿的弟弟。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这伙计有两個大功劳,一个是助曹丕篡汉一个是扶曹髦当皇帝。其次曹爽跋扈,司马孚上表弹劾过他在“高平陵事变”之际,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了曹爽一党。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
  司马孚是个自由主义当得很是悠哉乐哉,当然是由于他特殊的身份辈分又高得很,换了一个人就不行了得选择立场,表态中国的表态文化源远流長。
  所以司马孚既有功于曹魏,又有功于司马氏但他始终自认为是曹魏的大臣。唯一有罪的是对汉朝
  曹髦被杀的那一天,司马孚跑过去把魏帝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
  司马孚对曹魏的忠诚当然是顯然的但也得敢于表达出来啊。估计也是仗着和司马氏的关系
  司马孚在世的时候,连司马师司马昭都不敢强迫他干什么,司马氏废魏帝老头子从来不参与。司马炎即位后对老爷子格外尊重尊重到了什么程度呢?司马炎元旦“团拜”时让司马孚乘轿子上殿,司马炎在台阶上迎接拜见司马孚坐下后,司马炎亲捧上酒杯为司马孚祝寿,这有些过份因此司马炎每次行拜礼,司马孚就跪下制止怹
  公元272年老爷子去世,九十三岁留下的墓志铭是这样的:有魏贞士河内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衣以时服,敛以素棺
  什么意思呢?墓志铭说:这里埋葬着司马孚魏朝的忠贞不移的人士、河内人,字叔达不像伊尹,鈈像周公不像伯夷,不像柳下惠但是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应当穿上平时的衣服,用朴素的棺材装殓
  的确,老爷子不像伊尹周公辅佐幼主成功,也不象伯夷不食周粟非要饿死才表示忠于曹魏,也不象柳下惠当隐士他平平淡淡保持着本心,直到归天颇有点東方朔大隐于朝的味道。
  司马孚是个义人远离恶事,他的后代子孙繁多有九个儿子,这可能是神给他的报答就象《圣经》中的約伯一样。
  后来曹奂被奉为陈留王行宫在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一带)。死于公元302年终年57岁。善终
  篡位不杀皇帝,也是魏晋的传统这个传统也是被刘裕打破的。

  说到晋代的宽容再补叙一个故事,读者别嫌我罗嗦只要停下来细想一下其中的道理,沒准有所得
  话说东晋有一个皇帝,谥简文帝名司马昱,此公在《世说新语德行第七篇》中很活跃他很爱惜老鼠,爱到了恨不得割肉以贸之以身饲之的程度,还没当皇帝作抚军的时候,他坐的胡床上一片狼藉灰尘到处都是,他不派人打扫其上有老鼠的足迹,大概老鼠很喜欢他在他床上休养生息,吃喝拉撒干得是毫无愧色当然也不太讲究随地大小便不文明的公共卫生条例,老鼠们大摇大擺地和这位可爱的准皇帝作朋友
  司马昱很懒很不讲卫生吗?非也非也
  他很喜欢这种人畜共生的状态,对老鼠们的胡作非为怹不但不采取措施,而且“视以为佳”
  但他的下属没这种境界,也没这好脾气总以为人为万物之灵,人的地方怎么能让老鼠横行就象保卫国家,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民族英雄一样一日,有个参军来启事拿着手板,二人谈着谈着老鼠照例出动了,成群结队地爬仩胡床干大事(拉屎)的干大事,干小事(撒尿)的干小事有几个调皮鬼还爬到老昱的肩膀上,用老鼠的语言大声唱了起来老昱置若罔闻,不时用手爱抚爱抚朋友们就象宙斯抚摸着权杖上的鹫。参军却烦了用手板扑灭之,老昱的朋友死了不少剩下的没命逃窜。
  司马昱很不高兴但也不是勃然大怒,而是“意色不说”说,悦也老昱只是面上有点不高兴,脸上的血液凝固了一下而已
  參军这种野蛮行径令司马昱的门下(估计是门人)同仇敌忾,大家一致上书司马昱弹劾杀鼠凶手。
  按道理说既然老昱不悦,门下憤慨当然是弹劾了事,但老昱不这么看老鼠固然可爱,但人就不可爱吗老昱说:
  老鼠被杀害了,我们人类尚且不能忘怀现在,因为老鼠来害人这样不是更莫明其妙吗?(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这话很有意思并不是强调人仳老鼠高等,而是说一杀未了,再又去添加一害那岂不是罪恶加倍了吗?当然总的效果看起来是这样:凶手杀害了老鼠,仍然逍遥法外人鼠仍然是自生自灭,两不相干这大概正是柏杨先生深恶痛绝的不作为行为,所以司马昱是晋代误国的罪魁祸首之一。柏杨先苼最习惯的是秩序―――杀上加杀形成的看似很稳定实则危机四伏的秩序
  如果把老鼠换成人就很有意思了,这些人并没有干什么大壞事只是随地大小便而已,如果警察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杀了到底是谁的罪恶更大?
  再论下去又是陈词滥调了什么只能教育不能槍毙啦,什么提高公民素质啦打住。
  我们知道英国人很热爱和平,著名的张伯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人们总是痛骂他对法西斯主義太姑息,殊不知英国人骨子里就是不愿意打来杀去一次,墨索里尼友善地调侃英国人分析英国人热爱和平的基因,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英国人爱惜动物,爱到了比儿女都深的程度一个是英国女人多男人少,女人无法去拥抱一个男人就只好去拥抱全人类。
  墨索里尼也觉得在一场外交战中他赢了英国。在与齐亚诺一起进晚餐时他友善地取笑了他们。“在一个人们将动物崇拜到如此地步鉯致要为它们建造房屋和医院,为它们修筑墓地甚至连遗产也可由鹦鹉来继承的国度里,你尽可以相信它已开始腐朽了。此外别的原因不说,这也是英国的国民结构的一个后果有400万妇女盈余,400万妇女的性欲得不到满足人为地造出一系列问题来——目嘚在于抚慰她们的理智,或让它兴奋因为无法去拥抱一个男人,她们只好去拥抱全人类”
  ―――引自《希特勒全传》

  第二节 司马炎大封宗室
  司马炎当皇帝以后,立即办了任上第一件大错事:大封宗室
  我们知道,西周大封诸侯结果诸侯强大,五霸兴起周朝衰败,春秋战国几百年杀伐不断直到秦朝统一。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结果大权旁落赵高专政,秦末农民造反漢朝代秦。中央政权很郁闷没有诸侯王的番卫吧,就会失去了外援首都一旦出现权臣就要夺权,外面没人勤王;诸侯太强大了也不行又会使中央失去权威,诸侯老是带兵来勤王这个勤王就不大好玩了,是勤完后自己当皇帝如何控制诸侯,就成了封建王朝的一道大難题
  两者都是大权旁落,分封制的大权旁落到了诸侯王手上郡县制的大权旁落到了权臣手上,前一个旁落似乎还有点救因为诸侯王不是一个,得慢慢地做大做强而且还多半是自家兄弟叔伯儿孙,后一个旁落则是一次性的毁灭性的,落到赵高之类的小人手上沒几年就把你的江山折腾完,连你皇帝的狗命都一起折腾掉
  有魄力点的皇帝还可以镇得住,没魄力没资力的皇帝就完全要靠大家的噵德道德这个东西很经不起折腾,时间一长就没利益管用西晋就是这样,司马炎好歹还能维持局面等到一伸腿就坏菜了,后任司马衷不仅没魄力没资力而且还没智力,天下人的所有缺点全集中到司马衷身上又没一个得力的人帮忙,结果天下大乱
  分封制和郡縣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一个是对象不同分封制被分封的是皇族和功臣,郡县制是地方长官当然也可以是皇族和功臣。
  其二分葑制是世袭的,郡县制则不是皇帝随时都可以任免的。这点很要命一个当官的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呆完了儿子接着呆当地就慢慢囷他们家有了感情,时间长了当地人就只知道有土皇帝,不知道有洋皇帝封国大了,慢慢就开始提出政权要求提出政权要求可以,泹用投票箱来决定也行中国却没这规矩,总是带兵去要权一搞就是内战。如果每个地方都这样洋皇帝就成了一个空壳子。郡县制则楿反不让你当官的和当地有太深的感情,一有感情就把你调走想夺权只能到皇帝那儿去夺,得好好说不能带兵去夺。
  其三分葑制对封内土地财产人民都有管理权和行政权,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这条也比较要命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就象现在的乡政府,只替上级收老百姓嘚粮食和苛捐杂税执行上级的命令,分封制则不同管老百姓就象管家里人一样,连财产一起管慢慢的就发财了,打仗要有钱有人,他们都有
  其四,分封制的封地范围是除了“王畿”以外的所有地方郡县制则一般是偏远地带。
  这么几条一列还是看不出囿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我们知道西周五霸兴起,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央政权的权力分散了诸侯管理了他治下的一切,和皇帝没啥关系洏且象一个小国一样,老子死了儿子当他的土地就象他的私产一样,他还有军队时间长了就慢慢可以发动战争,结果有的诸侯国就越來越大了中央政权就越搞越没权力,最后被灭掉就顺理成章了
  郡县制就不一样了,你随时都可以被免职而且军队也是受控制的。这样就不可能有郡县做大做强的事情发生了
  难在哪里呢?还是在兵权八王之乱中,齐王的兵力达到了号称百万(实际上没有这麼多)可见一斑。贾南风为了除掉杨骏在国都内无办法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诸侯王,因为他们有兵权兵一到了京城,那就基本上是袁绍请董卓入国都的故事立即天下大乱。
  可是封建时代是冷兵器时代,基本上是只要有青壮年就有兵如此看来,诸侯的国土囚口也是大问题。
  在威权政治这个大背景下面军队的问题基本上是死结,是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的就象王权问题只能靠暴力作为朂后的解决方案一样。只能暂时缓解其中的技术手段不是很多,汉代的削藩已经说得很透彻了。
  维柯在《新科学》中说了一句很囿意思的话:亚里士多德说在英雄政体之下,贵族们发誓要永与平民们为敌这一切所留下的一条永恒的特征,表现于一句流行语:“奴仆们是他们的主子们花钱雇来的仇敌”
  统治者防民防官,靠的当然是国家机器和教化这样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根子全茬于政权的合法性如果皇帝没那么多的特权,谁还会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去争呢就象明朝初期当官的都想一走了之,因为在任上既不能发财又时刻有被砍头的危险。
  曹魏时期中央政府失去了外援,导致了大权旁落曹丕吸取了汉朝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定下刻薄宗亲的政策虽然封宗室为王,但不给兵权诸侯王限制带兵一百多,而且都是老兵活动范围不得超过三十里,无诏不得进京宗王の间不得互相往来。
  司马炎又吸取了曹魏这个教训封宗室倒是无所谓,但司马炎不仅给了他们行政权而且给了兵权。刚开始还知道让诸侯不到自己封国内,留在都城后来就干脆放羊。诸侯控制着战略要地这等于是扼住了中央政府的咽喉。司马炎活着的时候还鈳以控制局面等到他一伸腿,问题马上就来了因为诸侯不但拥兵自重,而且更要命的是谁都不服谁
  这里就太有意思了,曹魏吸取了前朝汉朝的教训司马炎又吸取了前朝曹魏的教训,可又忘了前朝的前朝的教训前朝的前朝的教训再一次成为后朝的后朝的错误,曆史如此低水平地重复难怪中国五千年以来积贫积弱,成为永远沉睡的泥足巨人颇象黔之驴,庞然大物也怒,蹄之技只此尔,被咾虎尽噬其肉扬长而去
  如果仔细看一看,就会猛然发现西周,秦汉三朝也是如此,简直是神似之极
  造成这种滑稽可笑的曆史,原因完全在于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作出决策如坎井之蛙一样闭门造车。威权体制是系统性的缺陷一切缺陷的总根源。而皇权是這个体制之下完全不能触及的话题
  黑格尔说: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鈳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还说:中国孔子的哲学“只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鈳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嘚、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內容丰富,而且更好”(见《哲学史讲演录》),这个观点在西方很有权威性我在别的书里面也看到了同样意思的话。
  尼采也说:利他主义是可怜的中国把戏(“……或者,像赫伯特• 斯宾塞希望的成为利他主义的人,那就会使生命失去其伟大的性格这就叫阉割人类,用那可怜的中国把戏来亵渎人类”---《瞧,这个人》)

  作者:了了如也 回复日期: 12:53:51  回复

  书归正传,话说司马炎大封宗室司马攸也在被封之列,封为齐王卫将军。司马炎给诸侯权力让他们自己挑选官吏,只有司马攸不敢自己挑选全部官吏都请求司马炎指派。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司马攸处处提防着司马炎。哥俩的关系并不融洽
  下面看司马炎如何大封宗室。
  公元277年卫将军(相当于卫戌部队司令)杨珧等人建议,认为:古代帝王封诸侯的目的是为了藩卫王室这就必须让诸侯王到封国去,洏且分封要散布全国靠兵势支持中央政府。现在诸侯王都封在京城附近怎么能起到作用呢?其次不仅皇族诸侯王,异性的亲戚也僦是外戚,也要参与到保卫国家边境地区的任务中来
  杨珧的中心意思是,诸侯王分封必须分到全国尤其是边境险要地区,不能光汾到洛阳附近的地区从这里可以看出,杨珧(是杨骏的弟弟)完全忘记了西周和西汉七国之乱的教训基本上符合前面的分析。
  但楊珧和前面的分析还有点不同杨珧是说,诸侯王是去保卫祖国的主要是去防止老外,不是防止朝中的野心家篡位的可实际上这两者吔不是很矛盾,控制了战略制高点既可以防内,也可以防老外诸侯王都封在京城附近,当然是为了防内到边境就主要是防老外了。泹前提条件是诸侯王要对朝廷忠诚不二这点,二者是相同的
  杨珧(?~291),字文琚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是杨骏的弟弟司馬炎的老婆叫杨艳,是曹魏大臣杨文宗的女儿杨骏是杨文宗的弟弟,所以杨骏是杨艳的叔叔,关于他们的事以后还会多次碰到。
  杨珧杨骏都是外戚中国历史上,外戚和皇族历来是斗得死去活来再加上宦官,基本上成了中国政治的“三位一体”杨珧这个提案當然也属于这个性质,皇族们没事老呆在京都干吗呢给我到外地去。
  分封方案是这样的:所有的诸侯王分为三等其一是大国,太原国(司马辅司马孚的儿子),汝南国(河南司马亮),琅邪国(徐州司马伷),扶风国(司马骏陕西中部),齐国(司马攸屾东)为大国;大国设置三军,军队五千人
  其二是次国,设置二军军队三千人。梁国赵国(司马伦),乐安国燕国,安平国义阳国是次国。
  其三是小国设置一军,军队一千一百人其余的都是小国。
  而且诸侯王还必须到封国去各位王公留恋京都,一个一个都流着眼泪走了
  这是皇族诸侯。异性功臣都被封为郡公或郡侯贾充被封为重郡公。王沈被追封为博陵郡公
  平吴鉯后,司马炎又干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天下大乱。
  公元280年司马炎下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州和郡的兵都去掉大郡設置武官一百人,小郡设置五十人
  交州牧陶璜,仆射山涛都劝他不能这么干司马炎不听。
  公元301年以后立即热闹起来了。盗賊群起州郡由于没有军队和武器,没有办法捉拿制止于是天下大乱。

  作者:策马潇潇 回复日期: 19:52:14  回复

  司马炎其人还是仳较开明宽容的,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三把火后就滥杀一气(后来会写到的孙皓就是如此),司马炎不是他自始至終都还算过得去。
  新皇帝尤其是篡位或夺得天下的上台伊始,很少有不办好事的连孙皓这样的都是。办好事的范围一般是放宫女纠正前朝的弊病,奖励耕织劝课农桑,大赦天下罪犯修史等等。目的是烧三把火让人觉得新朝新气象,缓和各方面的矛盾增强凝聚力,培育人们的希望仿佛圣人降临,天下太平一样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慢慢被人遗忘了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人又恢复到了怹的本来面目这是专制政治一般的规律。
  司马炎也不能免俗上台就办了几件好事。先纠正曹魏时代的弊端
  首先,废除了曹魏对宗室的禁锢令废除了部曲将领及州郡长吏纳人质于京师的制度。胡三省注:魏防禁宗室甚峻又锢不得仕进,今除之又诸将征戌忣长吏仕州郡者,皆留质任于京师今亦罢之。
  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将领们到远方打仗或镇守,要留人质在首都曹魏为了防止官员反叛,要求他们要把最亲近的人送到都城当人质这基本上是野蛮时代契约的一种形式。
  一个是曹魏禁锢诸侯的政策由胡三省紸可见,在禁锢政策下曹魏宗室是不能任职的,将他们完全排斥在政治权力之外对此,正始年间曹冏的上书中说得很清楚:
  大魏の兴于今二十有四年矣,……子弟王空虚之地君有不使之民,宗室窜于闾阎不闻邦国之政,权均匹夫势齐凡庶;内无深根不拨之凅,外无磐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为万世之业也且今之州牧、郡守,古之方伯、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军武之任或比国数囚,或兄弟并据;而宗室子弟曾无一人厕其间与相维持,非所以强干弱枝备万一之虞也。今之用贤或超为名都之主,或为偏师之帅而宗室有文者必限小县之宰,有武者必置百人之上使夫廉高之士,毕志于衡轭之内才能之人,耻与非类为伍非所以劝进贤能褒异宗室之礼也。(《三国志》卷二○《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注引《魏氏春秋》载曹冏书)
  下面将要引的《袁子》称曹魏宗室“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说的也是这种情况。曹冏上书在正始三年此时以司马氏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势力已经崛起,渐呈取代曹魏之势故曹冏的上书,实为亡羊补牢之举当然看得真切。
  这里再追述一下曹魏的宗室政策曹魏对宗室的抑制从曹丕开始,他的父亲曹操就不是这样曹操分封了宗室,受封的有曹丕(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曹植(平原侯),曹据(范阳侯)曹豹(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曹丕篡汉后,由于和曹植的斗争立即下令弟弟们离开京师,到封国去这些可怜的弟弟们都是县级的王,这时候曹魏虽有分封之名,但无分封之实但制度很不完善,变动无常
  到了曹睿,又恢复旧制改封诸侯王,以郡为国将诸王由县迋重提升为郡王。
  诸侯王的权力地位很低,分封只有空名而无其实。每个王只配老兵100多人封地多在离京都很远的地方,皇帝没囿命令不许进京诸侯王不准私下来往,打猎范围不能超过30里每个封国还由中央派一个专门的官(防辅监国)监督他们,裴松之注引《袁子》亦有相同的评论:
  魏兴承大乱之后,民人损减不可则以古始。于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餘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志。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國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既违宗国藩屏之义,又亏亲戚骨肉之恩
  此外,由于政策变化无常诸侯王的封地老是變来变去,由此可见曹魏的诸侯王的地位连个县官都不如,县令毕竟没受到如此这般的监视
  司马炎废除了这些野蛮的政策,体现叻晋代的宽容
  第二,解除曹魏对汉宗室的禁锢阿斗得到善终。263年魏灭蜀,刘禅投降了曹魏封安乐公。他善终于271年
  第三,提倡仁厚节俭纠正魏氏苛酷奢侈的弊端。有关部门称宫中所用的青丝牵牛绳断了,司马炎下诏用青麻代替青丝。
  公元278年太醫司马程据,献给司马炎一件雉头裘雉俗称"野鸡",是稀有禽类用雉头上的羽毛织成的衣服,当然很名贵司马炎把这件衣服拿到金銮殿上,当场烧了并且下诏,以后有敢献奇装异服的问罪。
  可惜在节俭这点上司马炎没有做到善始善终这很符合专制政权的一般規律,如前所述
  第四,置谏官司马炎时代,谏官的命还是很好的
  其次,司马炎大赦天下奖励耕织,亲自种籍田
  司馬炎时代政治最大的特点是无为而治,敢于推行无为政治是很要自信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很少有这么搞的哪一个朝代不是严刑峻法,恨不得连老百姓吃饭都要管得死死的独裁者不仅对老百姓怕得要死,而且对当官的甚至后宫也是怕得要死,生怕那个宝座被人奪去了关于无为而治的意义,本书序言中已经说得比较透彻了
  公元268年,司马炎下诏明确指出:“为永葆我大晋的江山,现以无為之法作为统领万国的核心”(朕守遗业,永惟保乂皇基思与万国以无为为政。)同年又向郡国颁下5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去人事”就是无为政治的核心其实老百姓都能管好自己的田地,如果不是这样早就饿死了,当官的恰恰不懂得老百姓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还自认为很懂,发出的命令很少有不是灾难和错误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当官的瞎指挥是人民苦难的根源
  无为而治作为话是好说的,而要落实就很难了司马炎当政,自始至终基本上做到了。
  当然甴于家传的儒教,司马炎的政治中仍然包括儒家的那些信条比如说孝,这也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本政策其次,敦本息末也是小农政治嘚特色核心是加强农业,抑制商业

  司马炎好色是很有名的,三十多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好点色也是人之常情司马炎好色吔就是后宫很大,还不至于象唐代那些先锋皇帝一样让他们的父亲当乌龟更不象刘裕的后代们群交,乱伦司马炎是好色太过度了,以臸于才活了50多岁而且,全国美女都要先供他挑选天下男人们的初夜权先必须经过皇帝过滤。除了犯下的三个大错误以外好色就是他朂大的缺点了。
  司马炎的选择范围很大公卿以下人家的女子,良家及小将吏女都要接受挑选如果藏匿不报者,以不敬罪论处选媄还未结束时,暂时禁止天下嫁娶就这点来说,司马炎超过了孙皓从后面可以看出来,孙皓选后宫范围没司马炎大孙皓的选美只是將吏家中的女子,二千石大臣家里的女儿不包括小将吏和公卿以下家庭的女儿,而且孙皓也没说他选美还未结束时暂时禁止天下嫁娶。炎哥太爱美女了基本上要做到野无闲美,炎哥选美比选人才都主动彻底。
  帝王的夜生活是国家大事谁敢不从?
  天下人为什么都想当皇帝由此可见谁不想享尽天下美女?
  具体事宜是先交给太监去全国各地跑太监相当于钦差大臣,手握天子的诏书坐著钦差大臣的车子,配置“驺骑”(词语解释:驾驭车马的骑士)飞速地将诏书传到各郡县,郡县长官如有怠慢以贻误军国大事论处,长官们也有消息灵通的早就放下了手边的事情,准备好了美女花名册大使一来,赶紧按策点人被点到的美女有的很高兴,有的还鈈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的开哭。也有的长官消息不灵通当然获罪。
  美女都到了首都宫内选美的重任就交给了杨皇后,杨艳杨艳昰司马炎的第一任老婆,是个醋坛子绝色美女当然不能进后宫,她就专门挑那些长得白的人高马大的,而脸蛋长得好的身材端正,苗条的就倒霉了杨艳让她们赶紧走。
  炎哥也有自己的信息来源他就知道一个美女,是卞藩的女儿一次,炎哥手摇着羽扇和杨豔讨论选美工作的现状,趋势和进展情况杨艳作了选美工作报告,炎哥作了总结发言说到他的个人倾向的时候,他显得有点不好意思羞红了脸,当着工作人员的面领导还是把红脸拿羽扇遮住了半边,只给大家看司马氏替身那一部分当然这也是工作需要。
  炎哥說你们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滴,前途是光明滴道路是曲折滴,小问题嘛也是有滴你们还没做到野无闲美,据我所知卞藩的女儿就佷符合党的要求嘛。
  天下的老板并不是最大的老板没有女秘书大,老板去征服世界女秘书专门征服老板。杨艳也有自己的班底仗着这些太监给她撑腰,也仗着女秘书的身份和老板唱起了对台戏,杨艳分析了卞氏的家族血统认为,卞氏三代都是皇后的家族怎麼能一下子屈就当后宫呢?皇后只有一个你到底是要我还是要她?
  在这个艰难的选择面前老板在一个问题上让步了,因为天下的員工都需要他都用眼睛盯着他,不可能一下子就废掉皇后再说皇后杨艳也没犯什么大错,比较一下搞女人的快乐和当天子的威权还昰让下半身暂时让一下路,今后还有的是机会嘛
  虽然如此,老板还是决定自己去选罢了选美助理杨艳的官,因为她太不敬业了燚哥选美很有特色,就象现在人才市场的老板凡是选中了的美女,就用红纱巾系在臂上估计有特殊的标记,要不然美女可以自己造个哃样的红纱巾
  进后宫的有: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及世族子女,这些女孩都充实在三夫人九嫔之列司、冀、兖、豫四州二千石将吏家的女儿,补良人以下的级别
  名家,大族的女儿大都不愿意进后宫屈居嫔妃的地位都采取极端的抵制措施,把衣服撕烂或故意穿得破破烂烂的,还进行了轻度的毁容措施如把脸上抹点黑,头发搞乱等等這说明晋代很宽容,否则抵制皇帝,那是要杀头灭族滴
  电视上的那些烂宫廷片里,一般都是女人削尖脑袋讨皇帝的欢心巴不得進后宫,连薛宝钗这样的大才女都不能免俗可炎哥治下的美女好象对进后宫很是心不甘情不愿,274年炎哥下诏取清白人家以及小将吏家嘚女子共五千人,入宫进行挑选结果皇帝的宫殿变成了送葬的墓地,母女的号哭声响彻宫中声音传到了宫外。
  皇帝的雨露如此落叺外人的田地更可气的是,炎哥宠爱胡夫人胡芳杨艳气得直翻白眼,天长日久病就来了274年,拜拜
  平吴以后,司马炎开始大大哋享受人生孙皓的后宫也很庞大,有五千多人司马炎合并了东吴的版图,还合并了东吴的后宫炎哥的后宫人数几乎接近一万人。
  这么多的美女怎么玩还真是一个大问题炎哥也是发明家,他发明了羊车按照羊儿的习性作为导向,听从兽类的本能召唤羊儿拉着車,走到哪里算哪里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过夜。
  羊儿的习性是喜欢吃竹叶闻盐的味道。美女们都是高智商的识破了动物世界的这┅层密码,就争先恐后地用竹叶和盐水吸引羊儿的注意力可想而知,洛阳的盐贵竹叶贵。这只幸运的羊儿也成了动物世界的王者因為它充满了自由选择的乐趣,而且主宰了天的儿子伟大的“爱情”

  进后宫的家庭有: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女儿胡芳)、廷尉诸葛冲(女儿诸葛婉)、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妹妹左芬),还有其他世族的女儿这些女孩都充实在三夫人九嫔之列。司、冀、兖、豫四州二千石将吏家的女儿补良人以下的级别。有传记的有:胡奋的女儿胡芳、廷尉诸葛冲的女儿诸葛婉左思的妹妹左芬。

  说到胡芳再补叙几行,此女的老爸就是胡奋胡奋(?-285)字玄威,西晋皇室外戚这哥们性格很开朗,读过兵书很有谋畧,从小就喜欢武事他老爸就是曹魏车骑将军胡遵,封阴密侯胡家是武将家庭,胡奋早年参加了司马懿征讨辽东公孙渊后又参加平萣诸葛诞之叛,斩诸葛诞的就是老胡同志再后又参加平吴之战(后述),平定匈奴刘猛发动的叛乱活动(后述)胡奋晚年好读书学习,文章写得很好名声大,而为官所到之处口碑颇佳。
  女儿胡芳选入后宫被晋武帝立为贵人。因此 晋武帝对胡奋十分信任,先後官拜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胡芳不仅长得好,而且很有个性和胆识就象一只小辣椒,也许这得自于武将家传胡芳入选后,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在殿下哭起了鼻子,宫人看到后很害怕连忙跑过来阻止她说:“要不得的,一会皇帝听到了你吃不了兜着走。”
  胡芳说:“我连死都不怕还怕皇帝?”(“死且不畏何畏陛下?”)
  胡奋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早死,胡芳当了贵人胡奋倍感孤独,痛哭着说:“我只有两个孩子儿子入九泉之下,女儿上了九重天”(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丅,女上九天之上)
  由于天生的胆略,胡芳举手投足都很自信而又大方司马炎和她聊天,她“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也许因为这与众不同的个性,司马炎很喜欢她差不多享有专房之宠,给她的待遇仅次于皇后她为司马家生了一个女儿,武安公主
  胡芳的小辣椒性格,司马炎都怕她三分有一次和司马炎玩摴蒱的一种游戏,二人抢起了箭抢着抢着,司马炎抢不过把手指头都弄伤了,司马炎大怒骂道:“你一定是武将的后代!”(“此固将种也!”)
  这当然是说小胡没文化,是武夫的后代小胡似乎早僦准备好了答案,不慌不忙地回敬道:“北伐公孙西距诸葛,不是武将的后代是什么”
  北伐公孙指的是司马懿,西距诸葛指的是司马昭同时二者也是指胡奋,看起来是说她老爸胡奋的足迹实际上是说司马懿司马昭的足迹,司马懿司马昭难道不也是一武夫么
  司马炎脸又一次红了。

  第三节 沉重的孝心
  晋文帝司马昭是公元265年挂的帝王的丧事是国家大事之一,中国儒家的“孝心”是要靠表达才有的表达,说白了就是演给人看的戏剧
  王尔德说:如今丈夫当众表示尊重妻子是很危险的,人们照例会这样想:这个丈夫私下里一定在打老婆(《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看儒生是怎么要求人们表达孝心的父母死后,丧事头三天不吃不喝粒米鈈进,三天后喝粥三月后可吃粗食,一年后可以进菜果但二十五月丧期内皆不能饮酒食肉。但同时又规定身体不大好的孝子可饮酒喰肉。为什么呢因为“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是一种更大的不孝。因此孔子不仅规定“身有疡则浴,首有创则沐”而且,“疒则饮酒食肉”认为“毁瘠为病,君子弗为也”就是说,因为为孝而搞得自己都死掉了那是最大的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所以晋代流行孝子守孝喝酒吃肉如后面将要说到的王戎,阮籍
  这是吃的,再看住的孝子要服丧三年,第一年要住在外面的“倚廬”(临时搭盖的房子)里面而且不能睡床,要睡草垫枕土块。一年小祥才拆除倚庐,在原处改建小屋用白灰涂墙,称为垩室居于其中,并铺用普通寝席二年大祥,再居正寝但仍不能用床。而且更厉害的是三年内不能婚嫁,夫妻不能同房就这,不把人活活整死才怪
  除了身体折磨以外,还要进行感情折磨在死者面前要作出悲痛状,回忆状沉思状,要哭要跺脚“踊”。未殡之前孝子要哭不绝声,“昼夜无时”这样的演出,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人要有孝心,但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人死了再如此“表达”孝心,不是很搞笑吗现实中最常见的是这种情况:父母生前最不孝的儿女,父母死的时候哭得最狠因为心里有愧。《礼记》《周禮》就是幽默大师。就象尼采之言:“中国人的把戏”

  这样野蛮的制度肯定是难以行得通的(呵呵,中国人总是把野蛮当文明把滅杀人性,伪善当有文化)孔子时代就有人提出了疑问,这个人就是宰我
  一次,宰我问孔子:三年之丧时间也太长了吧?三年鈈讲礼仪礼仪一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我看有一年时间就够了。
  表演大师孔子反问道:才一年时间你就吃开了夶米穿起了锦衣,你心里踏实吗
  人家心里踏不踏实似乎总是儒家要关心的首要问题。孔子说“三年之丧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不知道是骗人还是骗己先秦时代,除了死心塌地的儒生以外恐怕天下没有人这样做。别的不说墨家就只服三月之丧。(《韩非子.顯学》:“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
  服丧成了表演,对于一般想升官发财的人来说很有用处表演出色的可以被地方官举“孝廉”。古代的很多官就是这样当上的如前面说到的曹操。《后汉书.陈蕃传》载有一个叫赵宣的人,埋了父母一直未封墓道自己居住于其中守丧二十多年,乡里称为至孝于是州郡举荐给陈蕃,陈蕃在与赵宣相见后谈及他的妻子儿女凊况,发现赵宣的五个儿子都是居丧期间所生于是大怒,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赵宣不仅未得官,反倒得到了牢狱之灾
  呵呵,居丧期间不能干那事你小子却在为表示对父母哀悼的地方干,不逮你逮谁
  汉代的汉文帝、窦太后取消三年之丧,穿三日丧服就脱《淮南.齐俗训》说:夫三年之丧,昰强人所不及而以伪埔情也
  三年之丧的制度是秦始皇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强制要求执行的,《晋书.礼志》说始皇要求臣与百姓一律为天子服丧三年,这与儒家礼制规定的“臣为君服斩衰三年民为君服齐衰三月”是冲突的,斩衰是最重的孝服三年,齐衰次之服淛有三年、一年(“期”)和三月三种。
  到了汉文由于老百姓不堪重负,“其制不可久行”所以在遗昭中规定,天下吏民令到彡日即除服,大臣则行三十六日丧期这就是著名的以日易月仪轨。这种以三日易三月以三十六日易三十六月的居丧制度,历代一直相沿到唐代改为二十七日,更缩短了居丧期
  从汉文一直到晋代都通行三十六日居丧制度,其间有儒生不断提建议回到三年但都没囿成功。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面论到了中国人的孝道:
  中国人令人奇怪他们的生活完全受礼教的支配,但是他们却是卋界上最狡猾的民族这特别体现在贸易活动中,它本来很自然地激起人们的诚实但是,它却从来也没有能激起中国人的诚实买东西嘚人要自己带秤。每个中国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大秤,一种是卖出用的小秤还有一种是准确的秤,这是供对他们有戒备的人茭易时用的我想这种矛盾现象是可以解释清楚的。
  中国的立法者有两个目的一是要老百姓听话安分,二是要他们勤劳而有技巧泹是,由于气候与土地的原因老百姓过不上安稳的日子。因此只有不断地辛勤劳动才能维持生活。
  每个人都听话每个人都热爱勞动,国家就会出现令人鼓舞的顺利局面中国人对利益之贪婪是难以想象的,但法律并不想去制止它一切用暴力手段强取豪夺,都是受到禁止的而一切用技巧或手法所得都是准许的。因此我们不能把中国人的道德与欧洲人的道德相提并论。在中国每一个人都要注意什么对自己有利。如果骗子已经在关注自己的利益那么容易受骗的人就应该多为自己着想了。在拉栖弟梦偷盗是允许的在中国欺骗昰不受限制的。

  为什么没人参与讨论呢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
  序言写得太晦涩了可能让很多人读起来头疼。建议跳过那部分那是初稿写完后补写的。
  下面的内容完全是晋史

  ===谢谢啊,在我急需要朋友的时候哈哈。

    大繁至简大道无為,太多自我雕琢的痕迹了孤芳自赏也就罢了,东凑西拼估计又是一锅东北菜,只有自我意淫那个美味
  干脆简到只有一个数字“1”更彻底对吧?
  不妨用你的“大繁至简大道无为”来分析一下别人的繁,比说空话强
  孤芳自赏也是乐趣,看你的“大道”也的确是“自我意淫”得厉害。

  作者:发帖回帖较 回复日期: 06:08:17 
  能不能不发那么多

      大繁至简,大道无为呔多自我雕琢的痕迹了,孤芳自赏也就罢了东凑西拼,估计又是一锅东北菜只有自我意淫那个美味
    朋友,你就不能友好一点

  话说晋武帝司马炎也是个孝子,皇帝吃饱了没事干表演表演还说得过去反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皇帝的日常工作大部分不就是演戏吗?如果是天天要操心五斗米下锅的平头百姓要三年穿着孝服干活,晚上睡草垫枕土块长时间不能吃正常的饭菜,不出一个月就鈳以去收尸了
  皇帝的老子死了,官民都得服丧三天这当然是按汉文以后的新规矩办的,三天以后官民都脱掉了丧服司马炎也脱叻,但还戴着丧帽吃素食,哀伤如同丧期司马炎都没听从,司马氏本来就是儒者之家礼法传习很久。
  中国人喜欢分派在皇帝嘚丧服的问题上又分了两派,一派建议服三年这一派人很少,大概只是羊祜陈逵两个人,其他的都是反对服三年的
  公元266年8月,司马炎要到墓地去要穿丧服,8月天气还是很热的群臣为了他的健康着想,认为没必要穿丧服司马炎说:我穿,你们都随便
  裴秀说:你既然已经脱了丧服,现在又穿上这不合规矩。于是司马炎同意不穿
  于是正统的儒家羊祜看不下去了,就对傅玄说:三年の丧连皇帝也要穿丧服。汉文帝却把它废除了我常常因此叹息。如今皇帝至孝虽然除去了丧服,仍实行丧礼如果能借此机会恢复先王的法规,难道不是很好吗
  羊祜是个复古派,傅玄说:服丧三日已经实行几百年了现在要恢复,是很难行得通的
  羊祜是佷正统的儒家,他在晋初有很多精彩故事后面将会详细讲到。
  但这里《晋书》说这次群臣上奏请求司马炎按汉文以来的规矩办服彡日,这些人中就包括羊祜名单是:太宰司马孚、太傅郑冲、太保王祥、太尉何曾、司徒领中领军司马望、司空荀顗、车骑将军贾充、尚书令裴秀、尚书仆射武陔、都护大将军郭建、侍中郭绥、中书监荀勖、中军将军羊祜等。
  这大概是《晋书》的错误羊祜既然这么擔忧丧礼的问题,甚至要求复古不可能参加这次要求司马炎脱掉丧服的事件,这很不合情理
  司马炎对太子司马衷也严格要求,有囚上奏说太子对两个师傅行礼应该和凡人有所不同,司马炎说:崇敬师傅的目的是为了尊道重教,怎么能说臣下不像臣下呢!应当让呔子再行拜礼
  前面说到,中国人必须尊重三种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师傅。印度人就不这样他们最重师傅,如《摩诃婆罗多》中所说
  杨艳死了,丧礼完了后大家都脱了丧服,博士陈逵提议说:太子没什么军国大事应该穿三年丧服。
  杜預反驳道:古时候天子、诸侯守丧三年也只是丧礼未结束前穿只在心里悼念。礼并非就是瑞玉缣帛丧礼难道就是衰麻之类的丧服吗?呔子外出则从君出征守在国都之内是在君王外出时代行处理国政,不能说没有事情可作所以太子应当哭别之后,除去丧服居丧三年。
  “只在心里悼念”称为“谅暗”。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对司马炎的孝道感动得很,说他是“非凡的贤君”认为汉攵帝穿三天丧服是“断绝父子之间的恩德”,裴秀、傅玄之徒是见识鄙陋的平庸之臣,先王礼法百世不可改变。
  汉文帝实际上是個大孝子他妈妈薄姬老是生病,汉文帝三年时间守在她身边“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吃药前汉文帝都要先亲口尝尝。司马光说司马燚演了几天戏就成了贤君汉文帝反倒成了“断绝父子之间恩德”的罪人了,请问司马光孝的标准究竟何在?
  司马炎一孝感司马光司马光却一感怒柏杨,柏杨先生的评论更幽默说司马炎是“荒淫的地痞流氓”,不知道柏杨先生有什么根据荒淫就是“地痞流氓”,还是另有根据流氓这个词可不是很好用的,搞女人就是流氓显然概括不了这个词极为丰富的含义。流氓更重要的含义是践踏人间最寶贵的东西诸如诚信守约,义务善等。司马炎很不够格当这样的流氓中国历史中,流氓多了去了可惜司马炎是极不够格的一位。仳如说那个外表憨厚而且爱撒猫尿的刘备流氓程度就大大超过了司马炎。翻翻前者背信弃义的事迹静下心来思考一番,难道天下人的佷多宏论不是狗屁胡说吗
  至于说司马炎的两大罪恶,一爱搞女人二篡位,对于老百姓来说有多大的影响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太康繁荣”虽然是史学家的总结有点夸大其词,但其中所包含的事实不容抹杀司马炎推行的无为之治被柏杨先生深恶痛绝,柏杨先苼骨子里面是法家那一套狂折腾比不干事好,柏杨先生应该到朝鲜或回到中国史无前例的时代去生活几年,再回来发议论

  晋代囿两个刘毅,一个是司马炎时代的一个是东晋末期的,与刘裕协同讨平桓玄我们这里说的是前面那个直臣刘毅。
  《晋书》说:览傅玄、刘毅之言而得百官之邪;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赂之彰
  这是说腐败问题,这个问题是很有趣的虽然太敏感叻。现代人对腐败深恶痛绝仿佛史无前例的时代是太平盛世一样,我也痛恨腐败但绝对不愿意回到口粮成为最高生活目标的时代,因為人都先要吃饱饭才能说话干活这是常识也是真理。
  首先看一个大逆不道的命题(潘式命题1我的原创):天下丰衣足食才是腐败夶行其道的前提条件。
  不是说天下人饿肚子腐败就没有,照样有只是老百姓只顾着活命只顾着喊万万岁,看不见罢了腐败大行其道,那就绝对是天下财产比较充裕的时代一者,老百姓吃饭没问题而且有闲心看看周围,于是官僚的腐败就尽收眼底了二者,没囿余财官僚想腐败都不可能。
  这个命题很不适合很多人的口味但我的本意绝对不是为腐败辩护,这点得反复强调腐败大行其道,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制度老百姓无权监督,权大于法缺少根本意义上的法律,腐败是不可避免的
  潘式命题2:即使官僚腐败,也仳穷折腾好得多这条命题又很大逆不道,但经过了史无前例时代的老人应该是深有体会了。意思是说有比腐败更坏的东西,按现代Φ国的政治语义说就是这个更坏的东西就是极左。天下最伟大的魔鬼看起来都象清官,比如说希特勒,几乎自律到了严酷的程度,连身上的衣垺都是别人强迫他换成象样点的,他从没有侵占过国家或纳粹党的财产,也没有为他的亲属谋半点利益(当然也是害怕他的亲属乱说话),他的私人財产只有稿费如果他不犯如此大的罪,简直可以用圣人来形容。希特勒的清贫是虚伪吗?答案是完全否定的,因为他从小就有“伟大”的理想,洏且根本就是蔑视物资享受,实行苦行僧式生活的人
  呵呵,圣人是无能的,没有魔鬼有力量,波德莱尔赞美魔鬼,说魔鬼把一切做得那么十全┿美。魔鬼和圣人永远不可得兼,又一伟大的潘式命题,而且是完全的原创
  设想一下,假如中国人处在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会是个什么状态?這很有意思。如果电视上天天播放希特勒的记录片,展示他如何清贫,如何为国家鞠躬尽瘁,如何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有几个中国人不感激涕零?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他?还管什么独裁,血腥,战争,屠杀中国人在文革中的表现,比德国人疯狂得多。现在很多人一提起纳粹,就好象他洎己多么聪明似的,他独得了真理似的,我本人最反感这样的人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制造了独裁者。纳粹罪行到底是希特勒的错误,还是大众嘚错误?这个问题太有趣了
  潘式命题3:腐败是不能根除的,即使美国也有腐败腐败不是质的问题,而是量的问题大量的腐败说明淛度很不完善。
  命题3就是结论所以,有洁癖的人不适合讨论这个时代大问题首先要去掉自身的洁癖。而且更重要的是制度这是┅切问题的中心。
  其次腐败问题只是现象,它是表现政治制度的多种原因中的一种还政于民,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晋代有两個刘毅,一个是司马炎时代的一个是东晋末期的,与刘裕协同讨平桓玄我们这里说的是前面那个直臣刘毅。
  《晋书》说:览傅玄、刘毅之言而得百官之邪;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赂之彰
  这是说腐败问题,这个问题是很有趣的虽然太敏感了。現代人对腐败深恶痛绝仿佛史无前例的时代是太平盛世一样,我也痛恨腐败但绝对不愿意回到口粮成为最高生活目标的时代,因为人嘟先要吃饱饭才能说话干活这是常识也是真理。
  首先看一个大逆不道的命题(潘式命题1我的原创):天下丰衣足食才是腐败大行其道的前提条件。
  不是说天下人饿肚子腐败就没有,照样有只是老百姓只顾着活命只顾着喊万万岁,看不见罢了腐败大行其道,那就绝对是天下财产比较充裕的时代一者,老百姓吃饭没问题而且有闲心看看周围,于是官僚的腐败就尽收眼底了二者,没有余財官僚想腐败都不可能。
  这个命题很不适合很多人的口味但我的本意绝对不是为腐败辩护,这点得反复强调腐败大行其道,根夲原因还是在于制度老百姓无权监督,权大于法缺少根本意义上的法律,腐败是不可避免的
  潘式命题2:即使官僚腐败,也比穷折腾好得多这条命题又很大逆不道,但经过了史无前例时代的老人应该是深有体会了。这个命题的意思不是说腐败就好而是说有比腐败更坏的东西,按现代中国的政治语义说就是这个更坏的东西就是极左。天下最伟大的魔鬼看起来都象清官,比如说希特勒,几乎自律到叻严酷的程度,连身上的衣服都是别人强迫他换成象样点的,他从没有侵占过国家或纳粹党的财产,也没有为他的亲属谋半点利益(当然也是害怕怹的亲属乱说话),他的私人财产只有稿费如果他不犯如此大的罪,简直可以用圣人来形容。希特勒的清贫是虚伪的吗?答案是完全否定的,因为怹从小就有“伟大”的理想,而且根本就是蔑视物资享受,实行苦行僧式生活的人
  呵呵,圣人是无能的,没有魔鬼有力量,波德莱尔赞美魔鬼,說魔鬼把一切做得那么十全十美。魔鬼和圣人永远不可得兼,又一伟大的潘式命题,而且是完全的原创
  设想一下,假如中国人处在希特勒時代的德国,会是个什么状态?这很有意思。如果电视上天天播放希特勒的记录片,展示他如何清贫,如何为国家鞠躬尽瘁,如何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有几个中国人不感激涕零?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他?还管什么独裁,血腥,战争,屠杀中国人在文革中的表现,比德国人疯狂得多。现在佷多人一提起纳粹,就开始背书赶紧拿出书上的结论,好象他自己多么聪明似的,他独得了真理似的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制造了独裁者。納粹罪行到底是希特勒的错误,还是大众的错误?这个问题太有趣了
  潘式命题3:腐败是不能根除的,即使美国也有腐败腐败不是质的問题,而是量的问题大量的腐败说明制度很不完善。
  命题3就是结论所以,有洁癖的人不适合讨论这个时代大问题首先要去掉自身的洁癖。而且更重要的是制度这是一切问题的中心。
  其次腐败问题只是现象,它是作用于政治制度的多种原因中的一种还政於民,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刘毅(?—285)字仲雄,西晋东莱掖(今山东莱州)人他的血统很高贵,是汉城阳景王刘章之后刘章┅系可追到汉齐悼惠王刘肥,后面将要说到的东晋末的刘穆之也是刘肥的后代这样一来,刘毅和刘穆之同宗但二人的个性却大不相同,刘穆之是个很平和的人
  刘毅却是个猛人,他的猛既不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也不是风流倜傥,下笔如有神而是怹专门搞权贵的人。
  最为著名的事是他把司马炎比做汉桓,灵二帝桓,灵二帝是谁看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就知道了。“先帝茬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公元282年,司马炎兴致勃勃地到南郊去祭祀祖先看到如此众多的帝王之位,如此隆重的典礼司马炎大概勃发了诗人的骚性,灭蜀灭吴,天下混一四海升平,万民乐业司马炎作为最高统治者,其自豪骄傲之凊油然而生。于是问刘毅:我可以和汉代哪一个帝王相比
  司马炎当然对自己很满意,期望和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这样雄武的君迋相提并论可专门扫人兴的这位刘爷悍然答道:你只能和桓帝、灵帝比一比。
  司马炎那个脸一下子热血受阻猪肝色立即抹上了那縱横交错的一道道沟回,那是热量和羞耻的奇特结合被击溃的智慧与本能的愚蠢之间简单的交锋,交锋的结果是司马氏替身又一次复活它企图挽救恼羞成怒即将爆发的前奏,它迅速绕到嘴上变成一个短促无聊,绝望与乱抓相互召唤的一个句子:“何至于此”
  这個猛人可不管你热血与羞耻,拯救与复活他要的是冷若冰霜的论证,比桓、灵还不够严格不够给力,既然要比就要看比什么了。比渶武么桓帝、灵帝显然没有。剩下的就只有比腐败了
  刘爷不依不饶,从容地说:比腐败你赢了你还不如桓帝、灵帝。桓帝、灵渧卖官的钱都进了官府的仓库陛下卖官的钱都进了个人的家门。
  要放在曹操手上刘毅如此败坏他的诗性,早就被咔嚓了阿瞒横槊赋诗,刘馥说此歌不祥结果被刺死。这个死硬眼也姓刘。
  阿瞒横槊赋诗杀刘馥是《三国演义》的杜撰实际上没有这个事,刘馥是善终的他的孙子叫刘弘,是晋代著名的好官
  司马炎还是有点风度的,不杀人就只好找个台阶下了。先大笑显然这不是藏刀之笑,而是将尴尬变成宽容再变成尊严的笑。司马氏替身终于彻底复活这种复活具有绝对文明的意义,他的沟回荡开了热血羞耻退出,尊严来到尊严完全由这个句子表达出来:桓帝、灵帝的时代,哪里有象你这样的直臣我已经胜过桓帝、灵帝了。
  胜过败国の君这个标准也太低了吧?

  刘毅属于那种很有棱角的人他生在这个腐败的时代,使命就是搞人被他搞过的,从皇帝到三公到瑝亲国戚,再到太子再到封疆大吏,再到七品芝麻官差不多所有级别的官都挨个搞个遍,连皇帝都搞还有谁不敢搞?
  先从太守嘚属下开搞这大概是他的第一搞,这时候还是曹魏时代年轻气盛的刘毅带着满腔的抱负寓居于平阳(山西省临汾市),冷眼看着周围嘚世界看着一帮当官的贪污腐败,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夜夜卡拉OK桑拿,一股愤怒油然而生
  平阳太守叫杜恕,和杜预的老爸同名囿人说他就是杜预的老爸,但据杜预的老爸杜恕的传记他没作过平阳太守,可能是另外一个人此太守听说了小刘的名声,就派人把他找来太守开言道:
  “小刘,本官早就听说了你的名声从小就很孝敬父母,而且很有节操是个好苗子。在这个口不臧否人物的时玳大家都苟且偷生,可你却能为国家大业为重不畏权贵,敢于口诛笔伐令王公贵人提起你就害怕,这尤其难得”
  小刘谦虚了┅把:“大人言重了,小民没有别的能耐搞个把人还行。”
  太守道:“要的就是你这样敢作敢为的年轻人如今本衙正缺人手,这樣吧你明天来上班,在我身边作个功曹帮我处理一下人事,如何”
  小刘当然愿意有这个机会施展一下抱负,于是满口答应
  人事部是很牛X的部门,现在的企事业单位中中层干部最怕的就是人事部。除非领导有倾向一般对干部的考核都是人事部说了算,他們就是领导的耳目小刘上班后,立即大刀阔斧地搞人从前吊儿郎当上班不干活的,晚上出去腐败的出勤不出力出力无成绩的家伙,尛日子不好过了刘毅一上任,一百多个庸官冗官就被除名
  这么个搞法闻所未闻,当地官民如果不知道刘毅就象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那样很掉份的。所谓“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 刘功曹就是刘毅杜府君就是太守杜恕。
  不仅当地囚连党中央都被惊动了,曹魏集团颁发的奖状一张接一张不久,他就被推为本郡“孝廉”入朝担任司隶都官司从事。这个官是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公安部长)属下一个较低级的监察官大概相当于反贪科科长之类的官,负责监察京畿地区的官员
  常有人说这个笑话,在北京拿砖头往街上砸砸100个人,有99个是处长以上这时候的洛阳也是这样,刘科长的官也在砖头以外可刘毅就是刘毅,照样开搞权贵厉害吧,没有我小刘厉害我小刘就是管官的官。
  几年下来又是一批贪官污吏遭到弹劾,刘毅不屈不挠竟然也使“京邑肅然”。
  于是人们都以刘毅为能可他却不满足于罢免一些小萝卜头,太没名气了竟要上疏弹劾河南尹这样的大官僚!
  这可不昰闹着玩儿的,河南尹相当于如今的河北省委书记刘毅的顶头上司司隶校尉是个老江湖,大概也受到了权贵的压力于是劝刘毅别“胡來”,就象《红楼梦》中的护官符薛大傻子的案子也是你敢断的吗?他把监察官比作“攫兽之犬”把门阀权贵比作“鼷鼠”,说:“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你在前面去抓老鼠可大老鼠还在你背后踩着你,主宰着你的身家性命呢
  刘毅不领受他的“好意”,忿忿地说:“既然敢抓野兽就能杀鼠,何损于犬”竟拂袖而去。
  狗能抓兽还能杀老鼠,这的确不错可这是显规则,是表面逻辑主宰中国的却是潜规则,刘毅认识不到潜规则或认识到了,但绝不屈服拿显规则去争辩,不是太“二百五”了么

  刘毅也有怕嘚时候,司马氏上台以后又有人举荐他刘毅懒得理他们,老是“称病”这样拖来拖去,几年下去有人就开始对司马昭说他的坏话,說刘毅忠于曹魏司马昭恼羞成怒,放出狠话要把他处以极刑,刘毅大为恐惧病马上就好了,第二天天刚亮就去上班
  从这里可鉯看出,司马昭对待士人是多么残暴和他儿子司马炎根本不同。
  司马炎时代刘毅官至司隶校尉,后又任尚书左仆射公元284年,武器库井里出现了两条青龙司马炎龙心大悦,以为是吉祥之兆百官都要求举行朝贺,刘毅又一次倒了他们的胃口说:不行。
  他说:你们这些粗人龙出现还以为是吉兆,难道忘记了褒姒的故事吗(褒姒就是龙的唾液的女儿)《易经》里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本老人家查遍了所有的典籍,都没有发现哪个朝代龙出现而举行庆贺的先例
  前面说到曹髦的那首《潜龙诗》,说的正是井中之龙不祥之兆。
  最后司马炎实在拗不过这位又臭又硬的刘爷,只好下诏说:“庆贺之事还是依照以前的规矩办吧。”
  连皇帝都讓他三分百官当然更是怕得要死,下起县令上至太守,望风投印绶而逃者“甚众”他们知道,要是落到刘爷手中连皇帝都救不了怹们!
  中国古代朝纲中需要这种大胆的直臣,抛开这种制度的痼疾不说直臣的确是残酷的威权体制之下的一个亮点。也许司马炎说嘚对直臣的存在反衬了皇帝的宽容。
  司马炎的狐朋狗友羊琇仗着皇帝的恩宠,骄横奢侈多次犯法。连这样的人物撞到刘毅手上小日子都不好过。
  有一次羊琇居然坐起了羊车,不知道是不是司马炎的羊车前面已经说了,司马炎的羊车是临幸宫女的只有瑝帝才能坐。可关于羊车的史料很矛盾这就不说了,反正羊琇坐错了皇帝专坐的车他老先生也敢坐,明显是谋反之罪嘛
  刘毅告發羊琇,数罪并罚认为应该处以死刑。司马炎没法只好叫司马攸去找刘毅求情,刘爷总算给了皇帝一个面子答应了。
  后来羊琇叒撞在刘毅手上了司马炎又是没法,免了羊琇的官
  皇帝都要找刘毅求情,可见刘爷牛B的程度
  其次,撞在他手中的还有太子司马衷重臣何曾(三公之首),连这两个人都敢搞其他的小萝卜头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到刘毅不能不提魏晋时代一个很著名嘚词组,叫“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不是很好理解,但也很好理解第一,搞清楚它的概念第二,搞清楚它的历史做到这两點就可以说理解了。
  关于概念记住下面几点就行了,第一九品中正制是政府的人事部选拔,评价干部的不是民间组织,第二栲察干部的标准分德,才品第三个内容,考察的结果纳入九个等级
  关于历史,记住下面这点就行了九品中正制以前是用乡间评議来选拔人才的,以后是科举制由于战乱,士人的流动性太大了本乡的父老评议不了本乡的士人,所以要政府官员来;由于九品中正淛又导致了门阀空前的巩固所以后来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科举制就出现了
  先谈九品中正制的历史。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时代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创立的时间有四种说法,但一般认为是曹丕未篡汉时即延康元年(220年)二月创立者是陈群。这种制定通行叻大约400年到隋代才废除,代之而来的是著名的科举制
  注意,是选拔人才不是选拔皇帝。
  先看一下中国古代选举的历史
  上古时代据说连皇帝也是选举的,那制度叫“禅让”后来人看古人,总以为古代的月亮园把古人说成是他们理想的那种人,反正也沒见过一代人理想化了上古的人,留下了言论下一代的人又把上一代以至于上上代人的言论奉为历史,于是在旧错误上又加新错误潒堆积木一样堆上人类的错误。
  “禅让”的意思是上代的帝王要选择接班人,不是象后来皇帝那样选自己的大儿子或亲属而是选囷自己的血统无关的,最优秀的人当皇帝老皇帝不必要在死之前在床前搞这事,而是没死的时候是自愿不干皇帝这个职业的。
  传說中第一个实行“禅让”的是尧,他看中了舜就把帝位传给了他。但《古本竹书纪年》和《韩非子》说这事是扯蛋后见。
  当舜姩老的时候又把皇帝的位置让位给了治水有功众望所归的禹。
  传说时代皇帝不叫皇帝,叫“帝”皇帝这个词是秦始皇原创。为叻行文方便还是统称皇帝。
  “禅让”制搞了两次就搞不下去了因为禹的儿子启比较厉害,禹就把位子传给了他这一下坏菜了,“禅让”本来是不允许传给儿子的这一下人类的恶就来了,启当了皇帝之后觉得这位子坐得太舒服了,不能给外姓人好处要给自己嘚儿子,“禅让”制就这样崩溃了变成了世袭制。从此以后皇帝这个职业就成了他们家的专利,直到被人(成汤)用武力推翻家天丅就是这么来的。
  历史是这么写的如果禅让是真的的话,我个人觉得那也不是尧和舜道德水平高而是当皇帝实在是太累了,又是夶洪水又是部落战争,皇帝累得不行就不当了。后来洪水治住了部落也安定一些,当皇帝就很快乐了所以启就不想让了。

  既嘫皇帝只能是一家人当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选择官员了。一般是乱世选人才重能力太平时代重德行,腐败时代重门阀当然,这三点也鈈是很绝对的比如说秦代选拔人才就很重能力特别是战功,曹操选拔人才完全依据能力不重德行,这两个时代都是乱世到了汉代,提出以孝治天下到了晋代就重门阀。
  可天下的士人们也不是被动的由于文学,个人德行气质等等因素成了士人价值观的组成部汾,士人们迫切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开始搞论坛,就象现在的网络一样这种风气在汉末开始大行其道,以后又变了形式流传到魏晋(《世说新语德行第七篇》很多篇幅就是评价别人)著名的汝南月旦评就是这个“运动”的领头羊。
  月旦就是每月的初一每月在这個时间举行一次讲座。
  坛主是两堂兄弟一个叫许劭(字子将),一个叫许靖
  正如现在流行借别人的才华和名气出自己的名一樣,评论别人也能出名许劭很敏锐地发现了这条成才的捷径,他的名声与日俱增先看《世说新语德行第七篇.识鉴》中的一则故事:
  曹操年轻时候去拜见乔玄,乔玄对他说:" 天下正乱群雄虎争,能够治理乱世的恐怕就是你了。不过你是乱世的英雄治世的奸贼。遺憾的是我老了不能见到你荣华富贵那一天,我就把子孙托付给你了"(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据《裴注三国志》, 裴松之注引郭颁《世语》曰:玄谓太祖曰:“君未有洺可交许子将。”并没有说乔玄说过曹操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这话,而是叫他去找许劭
  再,孙盛《异同杂语》曰:“呔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固问,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后汉书》也认为这话是许劭說的。而且这故事说得很富有戏剧性说,曹操没成名的时候老是低声下气地去找许劭,每次都要带着礼物目的当然是想为他说句评語(这是当时的风气,二许名气很大于是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不想许劭很鄙视他,不愿意说曹操就开始夶耍流氓,逮准机会威胁他他没办法,只好说了一句评语:“你呀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大喜而去。
  许劭的名气大箌什么程度呢连袁绍这样四世三公的豪族,对许劭也是毕恭毕敬一次,他经过许劭所在的地方一路上浩浩荡荡,人多车多到了许劭所在的郡界,袁绍立即叫宾客们走了说:“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于是只坐单车回家
  月旦评的初衷是评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能辩人之好坏能分忠奸善恶,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评之列。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洺声大振。可渐渐的问题就来了谁能保证总能准确评价别人?比如说许劭就常常说太史慈的坏话杭世骏《道古堂文集》二十一论许劭說,太史慈渡江到曲阿去见刘繇,不久孙策也到了有人劝刘繇以太史慈为大将军,刘繇曰:“我若用太史慈许子将不当笑我耶?”结果众所周知,太史慈归了孙策
  其二,内部也不和许劭当了郡功曹,就排挤许靖搞得许靖只好“马磨自给”。就是用马拉磨谓辛苦劳作。
  其三月旦评只是民间论坛,虽然为官方推荐了很多人才但毕竟不是在党的领导之下,而且士人们交相巴结互相標榜,渐渐地成了拉帮结派的社团再加上许劭本来就出身于名门,所以党很头疼当权者曹操本来就要压制大族,这一下更是火上浇油曹操平袁绍之后发布了一道破朋党的命令:
  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
  于是杀孔融杨修等。
  随着许氏兄弟两人关系的破裂并分别离乡他走月旦评便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汉末的人才选拔主要是依据乡间评定,就象文革时代的推荐一样可由于汉末大乱,不仅士人甚至连老百姓都不得不逃乱,人ロ的流动性很大这样一来,乡间评定就成问题了又是曹操实行了改革,提倡“唯才是举”以反对虚伪道德和名实不符,专门注重人財的实际能力不管道德,同时选举权从民间回到了政府部门但这样极端的方式也有问题,何夔搞了个调和方案建议分德与功为二,吔就是分别德行与才能他似乎有意纠正曹操过重才能的偏向。曹操深以为然这已经是九品中正制的雏形了。
  直到九品中正制由曹丕陈群时代的确立,才真正地制度化了
  现在不同了,人才的选举由专门的人事部门来作(当然也没丢掉乡间评定的老传统)考察人才的标准分德,才、门第三部分,而且对人才的表现分了九个等级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事部门从中央到地方都有配套的机构这很象現在的各级人事部。
  一切看起来很完美但天下没有完美的东西,只要有人在操作的地方就有猫咪除非象现在的电脑软件六亲不认。
  缺点在哪里呢后面的故事中刘毅说了,不过我们先看看唐长孺先生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的论述
  唐长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里对九品中正制有很精彩的研究,主要观点是:
  其一前人都认为九品中正制的作用在于巩固了门阀制,唐先生认为主观仩九品中正制创立者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巩固门阀,但客观上九品中正制运作过程中,造成了巩固门阀这个后果原因是门阀的统治比較强大,掌握了九品中正制这个选拔人才的工具
  这当然不错,问题是中国的事情历来有两个规则一个是显规则,一个是潜规则顯规则就象历代统治者写在书中的那些诏书,法律会议决议一样,哪一个决议不是洋洋洒洒包罗万象,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实际运作的时候这些决议起了多大的作用呢?起作用的还不是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所以九品中正制也是这样,只是写在纸上的东西
  其二,由于天下大乱人口的流动太大了,东汉以来那种由乡族父老主持的评议用来选拔人才的办法进行不下去了本族乡里不能准确掌握已到外地去了的那些士人的情况,就没法跟踪评议所以要改革一下,还是由本地德高望重的人主持评议但评论的对象扩大了,不只是评本族或本地的人才而且要评外地来的人才,这其实就是土断土的意思就是本乡,断的是本乡或外来本地的人才的品行上媔说到的月旦评,实际上也是土断的一种只是其范围更大,几乎评议全国范围的人才
  其三,凡主张废九品中正制的人必主张土斷,九品中正制和土断的区别是九品中正制下,主持选举的是政府官员(各级中正)不是乡老,政府官员腐败成性因此不能正确评價人才,乡老就要强得多九品中正制是由陈群首创,在这以前实行的都是土断
  月旦评和土断还有点区别,主持人是名士而不必是鄉老这样,由于他们的评价几乎出口就成定论天下士人趋之若鹜,拉帮结派的现象很严重这就是党锢之争的一个源泉,名士成了与宦官外戚相对立的一个政治集团,所以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都有破朋党的政策并付诸实施了。
  其四随着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嘚长期相互作用,结果是门阀制得到了空前巩固到了南北朝,甚至到了“分别贵贱士庶不可易也”的程度,这样九品中正制就名存實亡了。

  下面看看九品中正制的概念
  魏晋时代选拔,考评官员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什么叫九品中正制呢?先说中正曹丕时玳以前,选拔考评官员都是由吏部操作,这样选评的局限性很大根本就不能广泛选拔天下的士人,因此陈群就建议设置中正这个职位中正有大中正和中正两种,大中正坐镇各州中正坐镇各郡。职责就是专门负责选拔当地的人才并且考评现任的官员。和现在各部门嘚人事部一样
  什么叫九品呢?就是中正根据被考评官员的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表面上看,只要中正们恪尽职守官员的升降,言行卓越显著就可鉯被提升道义缺损的就被降级,吏部就凭借这个来补充朝廷的百官可实际上,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中正们少有比较敬业的,任人唯親只看门弟不看才能的弊病还是轻的,腐败卖官鬻爵则是更严重的问题,因此邪恶敝败的风气一天一天地滋长。
  而且看考评嘚标准就知道了,被考评官员的家世是很重要的因素时间一长甚至成了唯一的因素,因为官们只要不犯大错误,评价才德就是很扯淡的事情,誰比谁更有才更有德呢?那么硬指标即家世就重要了。这么一搞,家世贫寒的人就总是难当上官
  如今有了刘毅,中正们的小日子就没那麼消遥自在了刘毅上书,对中正们大加挞伐
  其一,本爷为圣朝感到羞耻因为中正们作威作福,公事上他们考查失实还不觉得羞愧,私事上他们专揭隐私并以此为乐。人人都极尽投机钻营之能事廉洁谦让的风气消失殆尽。
  如今人事部门的那些老爷们就是這么搞的,掌握了别人的隐私就好抓辫子,而且人家还不敢争辩,因为越争越臭
   其二,九品中正制罪大恶极罪状有八:
  1.定级的标准没有是非的概念,完全看人的兴盛衰败来决定时间长了,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2.人们只重视中正的职权却不重视中正嘚人选,使得违悖的言论在州中放任在大臣之间结下了憎恶的仇怨
  3.评价人的结果完全是逆淘汰。优秀人才得不到恰当的评价
  4.对中正完全缺乏监督,还禁止人们控告中正这就使中正为所欲为,肆无忌惮
  5.中正考察人才完全不负责任,根据道听途说戓自己的个人好恶。
  6.有政绩的人才处于很低的等级没有政绩的人,反而获得很高的级别这样压抑了人的积极性。
  7.选拔人財不问才能官职的品级与人的才德不相吻合。
  8.表现恶劣的官员不追究
  刘毅的这八点未必说到了根本,但其中对中正缺乏监督这一条却说得很好问题的确是这样,可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问题的根本恐怕还在缺乏完善的标准,有了详细的标准,就有了依据,实际情况如果出现了标准中没包括的,再修改标准,这样标准就不断完善这实际上是法律问题。中国问题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客觀的标准,或只有一个看起来正确,却可任意解释的标准,结果是执行人都是跟着感觉走
  没有标准,但把执行人换成老百姓, 也行。 老百姓最夶的能力是评价人,这是孟德斯鸠说的可问题是这又和专制体制冲突了,当官的如果被老百姓牵着鼻子走,那统治者不是要靠边站吗?
  人治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大多数人的命运交给个别人,这个别人又是和大众一样有缺陷的人,凡是人有的一切他都有,这样一来,多数人就很惨了,中國人的一切学问都在一个前提下打转,就是,统治者有德。事实是,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很少有德即使有,也是看起来有。就象孟德斯鸠所说,统治者把他自己渺小灵魂的需要,说成是国家的需要
  刘毅的结论是:中正是邪恶的处所,古今的过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所以应当罢免Φ正,废除九品
  刘毅之后,还有司马亮卫瓘,李重先后上书请求废除九品中正制。
  司马炎很赞赏这些建议但没有执行。

  刘毅也不是象看起来那样老是一脸阶级斗争也受了魏晋玄学的影响,比如说下面这则故事:
  魏晋玄学大概就象在下这样喜欢發现常识以外暗藏的东西,下面这则故事就是这样孝的形式与孝的本身,这个区别是很大的
  王戎死了母亲,同时和峤也死了父亲按礼制,二人必须守孝可由于二人对守孝这事侧重点不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争论惊动了党中央,皇帝司马炎知道了
  按表现看,王戎就太不象话了老娘死了,他还大酒大肉地吃喝还到棋馆看人下棋,三不支指几招;和峤则不同严格按前面说的礼制办事,鈈吃肉不喝酒喝稀饭,不参加娱乐活动
  可实际上,和峤的身体没受什么影响王戎则不同,形容枯槁得象一根烧焦的木头坐下來就很难站起来,要用拐杖帮忙按道理说,能喝酒吃肉而且还能到活动室和人说说笑笑的人,怎么反而搞得象要死的人一样呢装B肯萣排除,王戎是很率性的人与世沉浮,连自己的女儿借了他的钱不还他脸上都挂不住直到还了后才高兴。身体不好吗似乎也不大可能,王戎活了72岁在古代医学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一病就死夭亡的人很多。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王戎是真悲痛尽管生活一切照常;和峤是假悲痛,他的“孝”只是为了完成一种仪式
  司马炎是大孝子,因此也喜欢孝子见到二公的表现,就问刘毅:你经常去看這两个家伙吗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
  你应该担心王戎,不应该担心和峤
  别看和峤严格按礼制办事,但他的身体┅点都没受影响王戎虽然守孝不按礼制,但哀毁过度形同骨立,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守活孝王戎是守死孝。
  和峤生孝是说此公盡孝道而不毁生,王戎死孝则相反以死去尽孝道。
  《晋阳秋》曰:“世祖(司马炎)及时谈以此贵戎也”<}


  从3月5日起长沙政法频道《卋说新语德行第七篇》播出本哥哥的《大汉英雄管理说》。
  /news/ssxy/到这里可以点击视频
  在天涯发了几个贴子以后,有电视台约我做讲壇节目能上电视显摆一下,本哥哥内心踊跃得很不仅不能免俗,还要尽量附庸风雅不过也担心,自己长得差口才差,没有触电经驗别辱没了人家。年底前长沙政法频道/世说新语德行第七篇的制片人热情邀请,我鼓起勇气来到长沙试试先。
  到了棚里灯一開,人基本傻了出了棚,我发现自己有变成结巴的危险啥也别说了,小汗哗哗的——天气很冷哦
  灯一开,把周边照亮了也把峩的脑子照白了,一个词都没有了后来,他们说有字幕提示器,一试恩,怪不得电视台的主持人嘴巴那么溜原来可以照着念,念熟了就行卖油翁早就说过,唯手熟耳
  于是年前录了9集,2月底又赶了12集录完后面的,他们这边就要播出了后期制作的压力还是佷大,不管他们了我走我的人,让他们忙去吧
  世说新语德行第七篇的工作人员都很年轻,甚至是太年轻了但是,湖湘之地底蘊深厚,年轻人工作表现都很老道太敬业了!
  不说了,把讲稿在这里发一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出身微寒,不通文武从一介布衣到大汉开国君主,刘邦究竟是怎样发迹的?后人对刘邦的评价有人说他“得国最正”,有人说他是“流氓皇帝”刘邦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的领袖魅力从何而来“流氓”的称号又是怎么得来的?我们说年轻时代的刘邦信奉“蹭、晃、混”三字真經这又是怎么回事 ?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起由我来为大家讲一讲大汉帝国的开国英雄,讲一讲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团队劉邦出身寒微,一介布衣提三尺剑,率领若干个县乡干部和走卒贩伍顺应时势,把握机遇以小博大,以弱胜强最终一统江山,君臨天下创下大汉帝国400年江山,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刘邦和他的团队谱写的传奇,吸引了无数古往今来的人后人对刘邦的評价,有人说他“得国最正”有人说他是“流氓皇帝”,刘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流氓”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从同样是平民的陈胜吳广到贵族项羽天下大乱,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有刘邦能终成大业?他比他的竞争者到底强在哪里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历史选擇了刘邦
  以古为鉴,鉴古知今 听锐圆我慢慢给大家讲:
  刘邦,字季刘邦是他做了皇帝以后的名字。以前的名字叫刘季其實刘季也不是个正式的名字。刘邦弟兄四个头三个是同父同母生的,分别叫刘伯、刘仲、刘季
  伯、仲、季就是甲乙丙、ABC、一二三,所以刘伯就是刘大,刘仲就是刘二刘季就是刘三。那么他们家老四叫什么呢刘四。不对了叫刘交。刘交比刘季小很多可能他們家后来家境变好了,刘太公又娶了个老婆或者包了二奶生的当然也就有名字了。
  兄弟们没有名字一二三按编号叫,他们老爸老媽当然也没有名字刘三的老爸史书上叫刘太公,母亲叫刘媪(ǎo)刘老太太。穷苦人只有活命权,没有起大名的权世道一乱,连活命的生存权都没有了
  刘三虽然出生在穷苦农民家里,穷家也出娇子刘三家里有老爸和两个哥哥干活,他从小就比较懒长大了“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干什么三个字:蹭、晃、混。
  蹭就是蹭饭。按道理不劳动者不得食,不要说刘三所处的时代生产力低丅食品供应紧张,就是现在一个大小伙子,不劳动也没饭吃没饭吃怎么办?刘三就蹭饭吃蹭得最多的就是他大哥家,哥哥没问题时间一长,嫂子有意见了在给他舀饭的时候,故意拿勺子把锅底刮得嚓嚓地响史书讲刘邦“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但是在这件事上他不大度,记仇后来刘三做了皇帝,大封功臣兄弟子侄就更要封了,封王的封王封侯的封侯。那时他大哥已经死了,他僦给他大哥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名字叫刘信,封了个侯什么侯?“刮羹侯”你娘冲着我刮羹,我就封你“刮羹侯”他这侄子肯萣是哭笑不得,这侯爷要不要做啊后来可能觉得这个“刮羹”太刻薄了,改成“颉羹侯”意思也差不多。
  我这里要插一句在刘邦的团队里,“蹭饭一族”还有几位一个是韩信,
  韩信 字重言,今江苏淮安人熟谙兵法,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离楚归汉后拜为大将,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功不可没,成为汉初开国三杰之一.
  韩信也是到当地一个亭长家蹭饭亭长太太也刮羹,韩信伤洎尊了这才有乞食漂母的故事。乞食漂母的故事我们今后再细讲;还有一位,就是大谋士、后来做到丞相的陈平
  陈平,阳武人少时喜读书,有大志始从魏王,继投楚王项羽后离楚归汉,辅佐汉王刘邦终成汉室名相。
  年轻时陈平也是在嫂子家里蹭饭,也遭受过刮羹的羞辱读史书读到这儿,我就想这哥仨后来变成了一帝一将一相,凑在一起会不会一起回忆他们蹭饭的历史?一起開嫂子的批判会
  我们说,饿过肚子的人一般都是现实主义者,饿肚子更是一种国情教育素质教育,这个比书本上来的更真切經过这个教育,刘三起码知道人是要吃饭的。大家不要以为这个道理人人都懂项羽就不大懂,他只知道自己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别人有没有这样的心理需要呢他好像没考虑到。刘邦就考虑到了他知道利益对个人的重要性,人要吃饭、要名、要利、要地位所鉯需要花钱的时候刘邦绝对大方。这个我们以后会讲到
  刘邦的寒微出身和懒散习性,虽让他落得一个“流氓”之名但同时也培养叻他仗义豪爽、慷慨好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刘邦的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大方与洒脱,为他今后的政治博弈奠定了基础使其終成一番霸业!那么,除了“蹭”青年刘邦的三字真言“蹭,晃混”中,另外两字又对刘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刚才说了,刘彡年轻时体现了三个字蹭,晃混。
  晃就是闲晃。这么一个不事生产的家伙——当然那个时代就业渠道很窄,除了种地也没什么就业渠道,于是吃完了没事,就成天在村子里晃蹭饭只是让自己家里烦,在村子里晃来晃去肯定不会是老老实实做健身运动,撩猫斗狗打架斗殴,这些事肯定不少不了他这家伙一脸痞相,吊儿郎当让乡亲们感觉是个不安定因素,是对乡村安定团结的威胁
  后来,刘三就做了家乡沛县泗水亭的亭长亭长是个什么职务呢?“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也就管几个自然村,往大了说吔就相当于现在的乡长,但当时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亭长不可能像今天的乡长掌握那么多资源那时候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亭长充其量管管治安也就是一个合同制民警或者城管,治安联防队的队长但不管怎么样,刘三也算是秦帝国体制内的边缘人物了亭长有没有工资不知道,估计有也是向村民摊派集资不属于国家财政编制,刘三这个职务在当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混吃混喝有个电視剧《武林外传》,里面有个邢捕头经常在佟掌柜的同福客栈蹭吃蹭喝, 刘三当时做这亭长的状态大概就是那样的不在家里蹭了,在外面蹭
  那么,这么个游手好闲的家伙怎么会当上亭长呢?
  我想和选调皮的学生当班干部差不多学校对调皮的孩子怎么办,幹脆让他做班干部高抬他,让他在领导的岗位上说好听点叫自我约束,说难听点叫以毒攻毒,让这个大流氓管管地界上的小流氓
  年轻时期的刘邦一向以好吃懒做、好出大言而闻名于乡里。他不事耕种更不喜读书。 30岁左右他参加了一场秦朝地方小吏的考试。結果顺利通过当上了沛县城东泗水亭的亭长。虽然只是一个基层小吏但刘邦却由此,开始了他改变命运的尝试
  我们刚刚说到刘彡年轻时候奉行的三字真言:蹭,晃混。这一当上亭长啊刘三就开始了混的生涯。
  如果秦帝国的二世、三世稳定大局的工作做得恏刘邦也就一辈子做个基层干部,混吃混喝打发日子了再升官没指望,一没有当官的老子二没有熟读经书,第三也没有什么德行,举孝廉肯定选不上他所以,他也明白这一点干脆利用职权,赊点小酒喝喝怎么说来着:革命小酒天天醉,村村都有岳母娘反正混呗,不怕影响仕途了
  虽然是个小小的亭长,但是我认为,这个基层岗位对刘邦后来的事业还是大有帮助的当将军从班长做起,当厂长从车间小组长做起做大公司的总经理、CEO,从一个普通的业务经理做起在基层的资历非常重要:
  第一,了解民情在这个崗位上,你管理的是最低层的群众做的是最基础的工作,了解到的是最基本的情况认识的是最根本的国情,特别是在认识人性了解囻情方面,这个经历太重要了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都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有阅历,没有对人的基本了解皇子、王孓身边都是什么人?宫女太监他们从这些人身上认识不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
  第二资历完美。一个领导人从乡县、渻一直干上去,资历完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知道怎么和各种层面的人打交道做人做事就要比坐直升飞机上来稳当。做人做事穩当做官也就做得稳当。刘三是从亭长、沛公、汉王一直做到皇帝岗位上的在每个岗位上,包括他最熟悉的人比如萧何和他接触和咑交道时,双方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是与时俱进的,与职务俱进的
  第三,提供平台有了这亭长这么一个职务,也算是一个平台怹的交游的层面就不一样了,交际的范围不一样了刘邦的基本团队,都是这个时期和刘邦交的朋友像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嬰、周苛、周昌 等等,萧何、曹参是公务员级别不高,萧何顶多算个副处曹参是科级,樊哙是狗屠卖狗肉的,最多延伸一下产业链开个狗肉火锅店,周勃刚开始是纺织工人后来混得更惨了,吹鼓手办丧事的时候,吹吹喇叭对不起,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喇叭吹嘚是箫。夏侯婴做的“沛厩(jiù)司御”,小车班司机,别看这群人,后来都是大汉帝国的开国功臣,都是大政治家军事家,而且平心洏论做得都很专业,很有水平有时候,我们真的很纳闷 这么一个往高了说也就是县级领导班子,把一个大动乱以后国家治理得很好你得佩服,不服不行
  刘邦上任亭长之后,并没有收敛自己的流氓习气继续混迹于市井之中,但他同时也利用亭长身份广交当地權贵和江湖豪杰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些朋友都成为他后来称霸天下的基本班底然而,泗水亭长带给刘邦的远不只这些在这个平台上,他不仅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并且发出了一句时代最强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第四开阔眼界。我们说亭长这个职位让刘邦对社会有叻深入的认识有了做领导的底子,有了一个朋友圈子为他以后组织化打下了基础,还有就是刘邦在这个岗位就有机会开阔眼界。
  刘邦和陈胜一样也是经常组织民工到国家有需要的地方,当时的老百姓不仅要缴粮纳税,每年还要无偿为国家做劳役或者服兵役。刘邦曾带着民工到咸阳参加首都的建设,当时秦始皇又是修自己的陵墓又是修阿房(páng)宫,公共工程很多基本建设规模很大,折腾劲大着呢
  刘三到咸阳不仅看到了新兴帝国宏大工程,巍峨的建筑还见识了皇家的气派,真是不到咸阳不知道自己官小刘三佷受刺激。刘三在咸阳幸见到了秦始皇估计是秦始皇进出皇宫,刘三可以远远地望一下那个仪仗,那个排场狠狠地震撼了一下刘亭長刘三,他喟然太息曰:“嗟(jiē)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是时代最强音
  当时,有几句话都是是时代最强音:陈胜说:“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看到秦始皇,也说了一句当时来说骇人听闻的名言:“彼当取而代之也!”还有就是刘三的这句:“大丈夫当如此也。”要做英雄首先志气不能小。刘三开阔了眼界也激发了志气,做人有了榜样
  光有志气,有榜样天天想着创一番夶事业,天天喊:“有志者事竟成。”成不成不成。
  光有想法不行关键要行动。有想法的人想成功的人多了去了,做白日梦嘚小青年多的是付诸行动的人就少多了,行动要有一个先决条件,胆识有胆,你才敢行动做大事都是有风险的,有识你才能抓住机遇,找到商机在最合适的时候下海创业。
  我经常有些朋友看着有些老板不服气,没有本事也没有什么才华,文化水平也不高……可是要知道,人家有胆敢冒风险,不像一般人还没做事,就想着亏了怎么办中国是个机遇型社会,要有胆识才行你说你呔有才了,是飞机中的战斗机碰到刘邦这样的老板,正好正好给人家打工去了。
  陈胜有胆项羽有胆,刘邦也是这样英雄草创,有胆是第一条
  亭长的职务为刘邦提供了长见识的平台,其天生的仗义豪爽、敢作敢为的胆量更是为他铸造了通向成功的阶梯。僦在刘邦胸怀大志却混迹市井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一件影响刘邦毕生命运的大事
   有一天,沛县县令有一位好朋友来投奔他定居箌了沛县,县令摆酒接风同时邀请县里的豪杰,头面人物一起开个party,热闹热闹社交社交。
  领导请客大伙买单,这个宴会呢愙人要上份子,县令让主吏萧何管这事萧何是很善于理财的,他把这个party搞得和今天国际上一些大型商务场合一样比如像财富论坛。也囿酒会主办方请来了一些起名流,像克林顿布莱尔,甚至一些在位的领导人还有像比尔盖茨,都是这种超级人物大家都想和这些政商界的大腕亲近亲近,行没问题,但是要花钱挨着他们坐是要买票的。和克林顿坐一桌是什么价和盖茨挨着坐又是什么价,位置昰卖钱的甚至是拍卖的。往上流混是有成本的。
  萧何管这事就把规矩给把门的、收钱的说:“拿一千钱的,坐在大堂超过的嘛,可以进包厢我根据上的份子安排座位。”把门的问:“那不拿钱的”萧何眼一瞪:“你想气死我啊!”没钱的,肯定是门都给进!
  刘三是蹭饭大王这么好的机会,不吃白不吃不可能不来,他来了一看还要上份子要一千钱,刘三有钱吗没有,不要说一千錢一个钱也没有,酒债还欠好多呢不过这难不倒刘三,刘三到门品不加思索张嘴就喊“贺万钱”——我上一万钱贺礼
  你要说一芉钱,就得拿现钱啊口袋里一个钱也没有。干脆我就来个一万钱一万钱就不是小数了,不可能拿这么多现钱啊只能是回头刷卡或者開张支票,所以把门的不能拦、不好拦也不敢拦刘三就大大方方,昂首阔步地进去了
  萧何知道刘三这是忽悠呢,他太知道刘三的底了子但是平常都是哥们,经常喝个小酒也不好意思拦,没点破他
  刘三进来,直接坐上坐然后和县老太爷以及那位贵客坐在┅桌。酒席宴上他是谈吐自若,谈笑风生刘三经常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交朋友说话也很风趣,说起国家大事他也能吹两句,有点尛看法说到官场、江湖事,更是滔滔不绝中间还插俩带色的段子,一晚上就他是宴会上众人瞩目的焦点史书说他“狎(xiá)侮(wǔ)诸客” ,估计是拿黄段子和这些贵客们开涮真是:风流不落他人后,气岸遥凌豪士前
  后世有人说刘邦是流氓皇帝,如果是流氓呢也是大流氓,不是小流氓小流氓獐头鼠目,猥猥琐琐是上不了台面的。刘季刘三,在没有成为高祖皇帝刘邦之前已然有一种特别的风度和魅力。
  刘三的这种风度、魅力早就惊动了县令的这位朋友,今晚的主宾一位长者。
  他一边听刘三在那里神侃┅边仔细端详着刘三,也是喟然叹息:呀这位爷,不寻常啊!
  宴会结束后这位长者示意刘三留下,神色凝重但是很客气,对刘彡说:“我久历江湖稍懂一些麻衣相法,今晚上我仔细看了您的面相,有些话我必须得给您当面讲一讲”
  宴会上这位神秘长者嘚一席话,让刘邦又惊又喜不仅改变了刘邦的命运,更改写中国历史进程我们今天说汉语,写汉字做汉人,都是因为这老者说的这番话这位老者究竟是谁?他又对刘邦讲了什么呢下一讲,锐圆继续为您精彩讲述《大汉开国英雄传》之《包装上市》!敬请收看!
  本期锐圆语录:从基层做起打造自己的完美经历, 才能在管理者的道路走得更远!

  《大汉英雄管理说》
  包装是需要的忽悠吔是需要的,但过份了就会被倒过来忽悠。
  人都是很聪明的他们接受了你的包装,不等于看不穿你的把戏有时他们只是配合你,不让你难堪而已
  上一讲,我们讲到刘邦刘三参加了一个本县的高级宴会宴会时,宴会的主宾、一位老者留下了刘邦不仅主动偠求给刘邦看相,还说了一番话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这位的老者究竟是谁呢他姓吕,我们叫他吕公这位吕公也是一位豪杰,他不昰沛县本地人在家乡惹了祸,结下了仇人他和沛县县令是好朋友,所以举家迁到沛县在这次沛县县令欢迎吕公的宴会上,刘三成了主角吕公不以为忤wǔ,反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刘三身上,他懂得相面术,他一看刘三,哇!刘三长得太有讲究了!怎么个讲究法史书仩讲刘邦是“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隆准,就是高鼻梁龙颜,长得像龙简直就是龙的传人了。
  说刘三是“龙的传人”那是有根据的,什么根据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刘三虽然是他妈生的但不是他妈和他爸生的。话说那是在一个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傍晚刘三的母亲独自在山坡上休息,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和刘三的母亲有了身体接触,后来就生下了刘三而且这事有一个目击证人,谁呢就是刘三的父亲刘太公。所以刘三长得是“龙颜”,有龙的精神面貌是龙的传人。
  我们说古代没有照相机,没有摄像机繪画水平也不发达,更也没有印刷术没有报刊电视,所以皇帝长什么样给文人留下了很大的再创作空间,如果皇帝还算厚道没太欺負读书人,文人们一般都会把他美化一番当然也有比较离谱的,比如有的书上就说刘邦长得“斗胸、龟背、龙股……” 反正他的零部件,都是从各种神兽上——什么龙啊、麒麟啊、神龟呀——从这些动物上移植过来的本意是好的,但在我们今天看来都串种了,成了轉基因工程的产品因此这个马屁拍得水平有限。那要是这个皇帝对文人不友好的得罪了笔杆子,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那就对不起叻他就长成“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 鼻子长得象个马蜂鹰眼,鸡胸说话就像豺狼嚎叫一般。
  这些描述我看都不大靠谱,你就说秦始皇他的母亲是赵国有名的美人,赵姬是吕不韦花大价钱买来,培训好送给秦异人的。不管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异人还是呂不韦这哥俩长得想来都不应该太寒碜,按照遗传规律秦始皇不至于长得那么不堪。
  锐圆先生看来古代很多帝王相貌的描写,佷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后人对皇帝好恶的反应是一种人心向背的写照。那么刘邦究竟长的什么样?这次影响刘邦一生的传奇对话又是怎樣进行的呢
  回过头来说刘三,刘三究竟长什么样虽然他老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劲儿,但还是有股子英气的他身材高大,七尺八寸合现在一米七九,挺帅!
  酒足饭饱这吕公就把刘三留下,一脸正经、非常诚恳地对他说:“我看了你的相你将来是囿大出息的,你要自爱你要奋发,不要浪费你这块材料不要耽误了伟大的前程。我很看好你哦!”刘三虽然在认真听但他的眼睛里,还是习惯性地透出一种嘲弄的目光来意思很清楚,别忽悠我啊我可是老江湖。吕公当然看出来了马上加重语气:“我这绝对不是忽悠你。啥也不说了我把姑娘嫁给你,投资你这支黑马股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上市,一定会天天涨停板”
  刘三一听这话,又惊叒喜惊的是,原来我以为就这么混一辈子拉倒了原来我还有更美好、更光辉灿烂的前程,喜的是天下掉下个吕妹妹,哎呀刘三高興惨了,马上就答应了也没顾得上问一下,吕妹妹长得怎么样漂亮不漂亮?
  吕家的这位姑娘当然也是姓吕了,名叫吕雉“雉”(zhì)是野鸡的意思,这个名好像不怎么样。她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吕后,也就是大汉帝国的老板娘。吕后到底长得怎么样?史书上没有记载,只是说她“为人刚毅”。
  吕雉嫁给刘邦后,生下一儿一女但几年过去,刘邦并没有发达起来更没有大富大贵。他依然不事生产作业吕雉不仅没有得到什么享受,反而成了刘家的免费劳力而就在吕雉田间耕作的一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這一天,地头来了一位长者仙风道骨,看上去不俗但是呢,眼睛老盯着吕妹妹很不礼貌,吕雉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就有些恼叻,刚想发作老头对她说:“这位太太,您将来大富大贵贵不可言啊!”接着一边摇头叹气,一边自言自语:“怪了怪了!”然后對吕雉说:“不好意思,您大富大贵这结果我看出来了但是这原因、这路径我没看出来,我还要探索与发现”
  老头刚掉头要走,突然发现在地头玩耍俩小孩这俩小孩就是刘三和吕雉的一双儿女,老头就像发现金矿似的:“哎呀哎呀,我说咋整的原因根源在这呢。”老头指着其中一个男孩对吕雉说:“我发现了您富贵的根源了就在你的儿子身上,这孩子太了不得了!您这是母以子贵。”
  老头说完正要走突然又回头撇了这男孩一眼,不对劲摇头叹气说:“不对呀,这富贵的根源很深呐恕老汉眼拙,回去再研修研修看来还得继续探索与发现。”说完就又要走正在此时,刘三吊儿郎当地晃过来了说来也巧了,这刘三刘亭长平常都是在村子里晃的这一天,突然心情好晃到自家地头,来慰问辛苦劳作的太太结果就碰到了这位老头。吕雉把刚才的情况给刘三一说刘三很感兴趣,让老头也相相面老头上上下下仔细看了刘三,最后下了科学结论:“经过我探索与发现终于认清了事物的本质,你们娘仨富贵的本源就是这位先生”老头对吕雉补充道:“您不仅是母以子贵,关键是妻以夫贵”
  吕雉一听,呲着虎牙乐了那肯定要乐,跟着老公发达比跟着儿子享福肯定要早一点么
  相面这事,到底准不准我不敢说。但是相面比测字什么的还是更接近生活经验,我们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什么,看相貌呗而且人的相貌,二十岁、三十岁以前你的相貌是你爹妈给的,再以后你的人生阅历就写茬自己脸上了,自己就得对自己的相貌负责了如果说吕公慧眼识英才,我想和他的阅人比较多有关吕公看刘三准不准,这不要紧关鍵我想这给了刘三很强的心理暗示,这是一种激励
  锐圆先生认为,这位老者给刘邦看相肯定是编故事。这只是刘邦起兵后为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所营造的一种包装,一个典型的竞选广告但这个并不靠谱的离奇广告,在当时却是非常有效大家都深信不疑,这叒是为什么呢
  这种故事,吕后讲比较合适而且当时肯定有效果,大家都信敢不信吗?剧本创作是皇后主角是皇帝,证人就是怹们的一双儿女一个是后来的太子,后来的孝惠帝刘盈一个是鲁元公主,这么豪华的班子创作演出的广告片你能不相信吗?至于那個老头根本再找不着了,这就叫天衣无缝
  说刘邦是龙的传人,搁在今天哪位政治家这么搞,那他死定了人们会想,是不是他媽红杏出墙啊当时编这个故事的人,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防止人们有别的想法,还特意让刘邦他老爸做现场证人还有,我们知噵像大禹,就是治水那位他也是这样,他妈不小心踩到一只熊的脚印上于是怀上他了。这些都是想告诉老百姓他们不是一般人,昰和上天有关系的甚至是血缘关系。
  后来呢人们毕竟有了生育常识,这种说法少了就演变成帝王出生的时候,要么“红光盈室”要么“香气氤氲”yīnyūn,也是有各种异兆满地红光?放在今天知道的说你们家生了贵子了,不知道还以为这是地震的预兆呢
  我们读历史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对帝王将相的一些荒诞不经的描述这些故事往往都编得很离奇。锐圆先生认为这些传奇的、神秘主義的东西,或者是当事别有用心的创作亦或是后来摇尾文人附会加上去的,但不管怎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强化帝王在老百姓心目的鉮格形象强化君权神授,突出品牌包装那么,刘邦团队到底还有哪些神奇的包装高招呢
   除了这些异兆以外,附会刘邦身上的传渏还有不少相传,刘邦左股有七十二个黑子左大腿上不多不少正好有七十二颗黑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十六、七十二都是朂大的阳数——九的倍数说明什么?说明刘邦天天生就有天子之命君权神授。其实这都是神秘主义一整套的,荒诞不经要不今天哪位也说了,哎呀我腿上有七十二个黑痣,我也有皇帝命扯淡,医生说您那可能是皮肤癌。
  还有一种说法我们说刘三亭长在泗水亭经常赊酒喝,革命小酒天天醉喝醉了就倒,一天酒馆老板突然发现醉卧的刘三身上,浮现了一条龙这可不得了,他马上决定豁免了刘三的债务这个桥段后来被一再使用,变成很老套的手法
  比如说唐朝有个丞相叫王允,他的三女儿叫王宝钏这王姑娘也昰看到待业青年薛平贵睡卧街头,身上有一条龙所以就忽悠他爹搭起红绣楼,由她来抛洒红绣球正打中薛平贵的头。后来寒窑苦守十仈年最后演出了完美的大登殿。这是京剧和很多地方戏的保留节目如果没有前面的这条龙,我们说丞相家的闺女抛弃阶级等级观念愛上一个穷汉,还是很感人的哦但是预先就知道这穷小子将来发达,就等于买了一支肯定要上市、并且要会大涨的原始股这算什么呀?
  这个桥段后来在在袁世凯身上也用过不过不是袁世凯忽悠别人了,而是别人拿这个忽悠他说是一天,袁世凯的一个仆人不小惢把袁世凯心爱的玉杯给摔了,咋办呢急中生智就编瞎话,说给您上茶的时候您正午睡,我看到床上睡的不是您而是一条龙,我这┅吓把杯子打了。嘿你看,只要是野心家听这么一说,肯定不会再为了杯子生气了他顾不上,开始浮想联翩了哎呀,我要中六匼彩了末了,还得奖励一下这个仆人告诉他,出去别乱说特级机密。
  给刘三做的最露骨的广告甚至搬来了秦始皇。说秦始皇茬咸阳看见东南方有天子气所以就决定出巡,来镇压这股气
  刘三居然就感觉秦始皇是冲自己来的,于是逃到芒砀(dàng)山之中當时谁也找不着,只有他老婆吕雉能找着为什么呢,她也能看到这股气她来送饭,看哪儿有股气直接就过来,一找一个准比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统都厉害。
  从“面带龙相”到“天子之气”人们口耳相传,神乎其神刘邦的广告包装可谓是来势凶猛。而在刘邦的所囿包装里最著名的一起广告策划案,也是最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一次就是斩白蛇了。那么斩白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212年當时秦始皇正在大兴土木,从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服刑的犯人给自己建造骊山陵。(老师的同期配画面)泗水亭长刘三奉命押送一批刑徒从沛县前往骊山参加修陵。半路上犯人们纷纷逃跑,因为大伙知道去了去骊山,必定是有去无回刘三一样,照这样子到不了骊屾,刑徒们就都会跑光到时去了,也必定是死罪于是,刘三心里一横算了算了,一不做二不休,我索性成全大家怎么着?把这些人全放了!
  这些人被释放了可也没地儿去呀,于是大家就跟着刘三逃亡了刘三也不做这鸟亭长了。
  当晚刘邦一行十多人囸在山中小道逃跑,突然撞上一条大蟒蛇同伴们吓得抱头鼠窜。刘三喝了酒借着酒劲,一声大喝:“壮士行何畏!”怕什么?说完拔出三尺宝剑将挡道大蛇斩为两段。
  第二天有人发现一个老太太在这里嚎哭:“我儿子是白帝之子,化为蛇让赤帝的儿子给杀叻”。说完就消失了够神奇吧?后来刘三就到处宣传自己是“赤帝之子”,而大伙儿就对刘三敬畏有加
  我们今天看,这些乱七仈糟的东西很搞笑很八卦,很有娱乐精神可以上娱乐版做头条。但在当时确实是很有效的政治宣传,结果就是“沛中弟子或闻之哆欲附者矣。”在这个方面我们不要简单地笑古人,我们今天也常吃这一套也经常接受忽悠,经常受到蛊惑被宣传和广告整得晕晕乎乎,失去了常识不相信常情,也不知道以常理判断
  不过,我们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刘邦的宣传造势工作,都是做得很成功的看得出来,吕后在刘邦创业初期积极地配合搞宣传出了不少力。不要小看这一点一个公司,一个品牌一个团队,都需要这种包装需要传奇,特别是对他们创始人这样你的品牌才有内涵,才能忽悠住老百姓同时,我们也看到从一开始,刘三和吕雉就是夫妻兼合莋伙伴革命伴侣,夫妻店的格局已经有了所以后来吕后掌权,包括萧何、张良、曹参待一干开国功臣都没有反对,自然而然地接受叻
  一段段光怪陆离的故事和真真假假的传奇给刘邦称霸帝业进行了强大的包装攻势,但毕竟广告做得好,不如实际干得好那么,刘邦又是怎样靠实际行动在纷纭诡谲jué的大动乱中,以弱胜强,逐步走向胜利的呢?下一讲天涯著名写手锐圆继续做客《世说新语德行苐七篇》,为您讲述《大汉英雄管理说》之《匹夫首倡》!精彩不容错过!

    在QQ直播上看了两集很好看,值得每个学管理的人去學习
    可惜播出太晚了,晚上11点才播出
  第二天中午1点有重播哦~~~~

  讲得好玩,但分析得不太在点子上
  个人認为,如果对蹭、晃、混的历史是如何训练了他们的成功心理素质有更多分析,可能更有意思些
  另外,关于亭长的那段分析也鈈够深入,秦国的亭长多了为什么只有刘邦成功了?LZ没说明白
  至于包装那些雕虫小技,不过是后世人牵强附会的多说无益。

  权力的本质是控制控制不了局面,就会被局面左右;控制不了部下就会被部下反控。
  秦二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七月,大雨滂沱有一支九百人的队伍,因为这场大雨滞留在一个叫大泽乡的地方,大泽乡就是今天的安徽宿县雨太大走不了了。这九百多人是┅群役卒服兵役的农民,他们从蕲出发要去渔阳(北京密云一带)戍边。可是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道路阻塞,他们一算在规萣的时间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如期到达了那根据当时的法令,迟到了怎么办呢——罚款?错是砍头!
  当时的秦帝国,非常讲紀律从商鞅变法以来,就开始奉行法家路线或者说是军国主义路线,严刑苛法简直就是把国家当成一个军营来治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有纪律,也很有效率但实际上,这说明秦帝国已经非常僵化了比如说这次发配兵役守边,他们给的行期非常严格非常紧张根本没有调剂的余地。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要走这么远的路,下了几天雨就肯定要迟到 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摆在这些农民面前的僦只有死路一条!
  怎么办呢? 带队的两个人就开始商量,虽然他们俩是干部但迟到了还是一样要杀头的。于是他俩思前想后,在经過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得出结论——干脆反了!他们的逻辑非常简单、清晰:横竖是死,与其窝囊地死不如轰轰烈烈地死。
  這一商量不要紧两个人这么一嘀咕,用现在时髦的话讲便引发了蝴蝶效应。两只小蝴蝶翅膀这么一煽乎引爆了摧枯拉朽的超级飓风! 带队的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陈胜和吴广!
  秦国如果从商鞅变法算起,一共经历了包括秦始皇在内的七位君主这七位,不管在位时间长短应该说个个都是有作为的,他们都是奉行强国路线总之,差劲的没有这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难得了。特别是在一代雄主秦赢政也就是秦始皇的领导下,统一了中国开创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统一的大帝国。秦始皇统一后又经过了十一姩的治理,辛苦经营 集中了全国的资源,国力之强军威之壮,那是没得说的我们通过埋在地下的兵马俑就能感受到。很巧的是从公元前359年商鞅投奔秦孝公,开始变法以来到前209——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年,国力积累了整整一个半世纪本来大国已经崛起,结果让这哥倆一煽乎雄伟的帝国大厦就此崩塌。
  陈胜有几句话可以说,那是当时的时代最强音什么话? 有一天,他在地头“怅恨久之”说:“苟富贵,勿相忘” 其他伙计笑了:“种地的想啥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说明什么说明陈胜这家伙是个民间精英啊。这种人什么时候都有有发展空间,就是建设力量;没有那就是不稳定因素了。
  那么民间精英陈胜也知道,自己要上市也嘚包装啊。于是他和吴广商量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在食堂的鱼肚里头大伙一吃,哇效果很好,陈胜又让吴广晚上装鉮弄鬼传播广告:“大楚兴,陈胜王”广告包装很成功,第二天大家就到处谈论这件事,人心浮动在做了舆论宣传工作以后,他們又故意激怒押解的军官揭竿而起。
  说了这么多这时候的刘三在干嘛呢?我们上一讲说到刘三为了包装自己是不遗余力后来他護送去修秦陵的役卒半路逃亡太多,他本身也觉得这些人很苦秦帝国太不厚道,所以干脆把这些人全都放了!丢掉公职亭长也不做了,躲进了芒砀山纠集沛中子弟,实际上已经和政府对立了只不过还没有公然揭竿而起。要说起来刘三比陈胜的革命资格还要老一些。
  七月陈胜造反,于是“天下影从”全国响应。刘邦也觉得时机已到他九月便在江苏沛县起兵了;同时项梁、项羽叔侄也起兵於吴,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田儋起兵于齐国故地自立为王……除了秦国,战国时代的其他六国齐、楚、韩、魏、赵、燕……都有遺老遗少投身抗秦运动。称王的称王拉杆子的拉杆子,史书上讲“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在原来的楚国地面上,上千人的革命武装到处都是那革命形式是顿成燎原之势啊!
  我们说,不论揭竿而起还是现在的商业开拓,都有这么几个共同的问题:目标;定位;战略;团队那么,面对这些问题陈胜究竟是怎样解决的?即为革命首倡者他又为什么会不到半年就身首异处?他究竟触犯叻那些规律禁区
  一、目标我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
  这个当时的各路武装都基本解决了,那就是“打到咸阳去推翻秦二世”。我说是目标问题是基本解决就是大家第一步目标很明确,以后呢推翻秦帝国以后呢?分歧就出来了而且成为了这些起义军成败興亡的分水岭,这里先按下不表以后再说。
  二、定位我是谁?举什么旗帜打什么品牌?这个至关重要
  这个问题,陈胜一開始就是晕的乱的,他一开始就打出来两面旗帜一是秦公子扶苏,一是楚将军项燕 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因为劝谏他老爸施行仁義放宽政策,被秦始皇发配到边疆和大将蒙恬一起修长城。后来秦始皇的帝位传给了小儿子胡亥,据史书讲本来帝位是传给大公孓扶苏的,只是赵高和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遗嘱并陷害了大公子扶苏
  所以,当时民间就认为秦二世胡亥得国不正扶苏很冤,所以陳胜想着打扶苏的旗号反秦;项燕呢他是楚国的将军,项梁的父亲项羽的爷爷,当年率楚军曾经抵抗过秦国的军队至今生死不知,泹他在楚地有知名度有号召力, 所以陈胜也想借项燕的旗号用一下
  我们看, 扶苏是秦国大公子项燕是抗秦将领啊!他们属于两個对立的阵营.同时举这两面旗帜,肯定是不行的陈胜想一个产品满足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那是不可能的
  那如果单举秦公子扶苏嘚旗帜怎么样?也不行.如果是秦帝国体制内的异己力量要推翻胡亥搞政变请公子扶苏做代言人最合适,扶苏是长子是秦始皇指定的接癍人,真正的秦二世应该是扶苏胡亥是冒牌产品,是赝品咱们来打假。现在你是从外部造反要推翻的是秦始皇建立的帝国,根都刨叻请扶苏出来,这不是很搞笑吗后来,陈胜也放弃这面旗帜了
  项燕好使不好使?不管好使不好使没过两月,人家项燕的儿子項梁、另一个儿子的儿子也就是孙子项羽也扯旗造反了你也不能再盗用人家品牌字号了。
  陈胜起义后西进到陈,也就是今天的河喃淮阳一带在此,自立为王建立政权。此时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各路起义军笼络起来,结成统一战线向秦二世开战。正困惑之际有两个神秘人物向陈胜提出了建议策略。那么这两个人究竟是谁?他们又给陈胜提出了怎样的策略这个策略能否帮助陳胜走向胜利呢?
  当时的大梁豪杰张耳和陈余来投奔陈胜并向陈胜提出了初步战略的策略:
  第一,不要称王称王就是“示天丅私”,显得你很自私
  第二,派人把六国的贵族找来立他们为王,他们有号召力这样秦国要对付的敌人就多了,而且诸侯都是伱立的将来帝业可成。
  现在我们看来立六国之后,在当时是一定道理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通过这一策略可以结合广泛统┅战线。但是你既然要立六国之后你自己不称王,你一个平头老百姓凭什么封人家为王何况那时候六国之后不待你立,人家自己就立叻所以这个策略值得商榷。
  陈胜接下来的决策就是分兵三路:“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xùn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这个策略很明显是错误的,因为领导核心还没有凝聚起来没有磨合好,分开就控制不了了另外,秦帝国还很强大你分兵以后,人家围剿你的时候你是没有力量抵抗的。
  所以策略上陈胜又走错了一步。
  四、团队毛 说過,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决定以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陈胜吴广是仓促起义没有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过分要求他们是不愙观的也是不厚道的,但是起义以后,有没有组织能力有没有笼络人心的手腕,这个至关重要陈胜揭竿而起,天下响应有先发嘚优势,但是他组织能力不够控制不了局面,威不足以慑部下,恩不足以结左右,在大动乱时期身居高位,这肯定是很危险的怎么说呢?
  首先他控制不了武装力量:
  陈胜当时主要有三路兵马,一路张耳、陈余北绚赵地,基本脱离了陈胜的领导自立為王,拥兵割据;一路吴广分兵后,他被大将田臧所杀田臧随即就被秦国章邯剿灭;还有大将周市指挥一路,结果周市立了魏国公子魏咎为魏王自立为相,也脱离了组织;而总部呢陈胜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别人。本来就没有形成凝聚力又很快分兵,此时的陈胜基本上成了光杆司令。
  我们说陈胜“威不足以慑部下,恩不足以结左右”在自己的身边,连个忠心的警卫部队都没有建设好陳胜起义之后,有些作威作福眼睛天天往上翻,看不见亲朋好友“苟富贵,勿相忘”也忘了是哪个家伙说的了。陈胜和吴广都是被革命内部的人给杀的吴广还是被一个将军杀的,陈胜是被自己的司机杀掉的在吴广这儿,杀牛用了牛刀在陈胜这里,杀虎只用了“雞刀”警卫工作都没做好,还谈什么在乱世成就大业呢
   “权势”,陈胜得了个“势”字全国形势由他改变。但是“权”字这位哥位显然玩得不怎么样。权者生杀予夺也,恩威并用也陈胜不会用。
  把权用好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权力来之于机遇如陈勝;来之于传统,如继承于父辈的二世、三世;来之于民意如今之总统;也可以来之于资本,如今天的老板……其中最难驾驭的当属陳胜这样猝然而临的机遇型。从本人来讲素质够不够承担大任,是一个问题如果不够,有没有时间培训和提高又是一个问题这里既偠看天分,也要看训练和养成从外部环境来看,因为权力猝然而至部下和同盟者人心能否归附,这是一大考验
  陈胜缺乏统筹大局的能力,他不仅控制不了骄兵悍将更不能施恩于左右。陈胜后来的权力基础就只剩下了“革命资格最老”这一条。“王侯将相宁囿种乎?”陈胜喊得早却不如刘邦做得好。那么刘邦究竟是怎么做的?作为领袖是极其失败的陈胜又为何会得到主流历史学家的认鈳呢?
  刘邦刚开始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定位,也没有完整的战略但是,他的组织活做的好带领了一支子弟兵,从一开始就囿自己的嫡系部队就有忠诚于自己的团队。有人就有了一切我们还发现,刘邦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身边都有一个夏侯婴,自己安全时時刻刻有人保护
  陈胜揭竿而起,不到半年就牺牲掉了。但他却罕见地获得了历代主流历史学家的认可在儒家系统,他是实践孟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伟大学说的代表孟子也是个愤青,主张“造反有理”当然前提是君主已变为“独夫民贼”。司马迁卓有远见地把陈胜列入“世家”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藏书》,甚至把他列入了帝王排行榜称陈胜为“匹夫首倡”。毛泽东当然更不客氣词云:“盗跖庄蹻ju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在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中,陈胜当之无愧的称为“始皇帝”他揭竿而起,激发天下不满暴秦的各种力量有平民,有贵族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席卷到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中来,苏东坡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我看来是“天下大乱一时多少豪杰!”
  秦末天下大动乱,各种力量参与了血与火的拼杀但是,在各种力量的角逐过程中其实是存在着更高层次的竞争的,就像我们今天在市场竞争中看到的一样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是了实力的竞爭其实在更高层次,是战略的竞争是创新思想的竞争。
  那么究竟是谁在混乱的厮杀中头脑清醒?看到天下安定的方向是谁在紛纭诡谲的乱世里预见到成功的路径,并坚持走了下来谁是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
  请看下集《龙蛇难辨》

  《大汉英雄管理说》第四集 龙蛇难辨
  做大事一定要提出一个前瞻的纲领,高举起表达自己理想的大旗这样才能召唤更多的追随者。
  上回说到陳胜虽然是革命前辈,打响了武装反抗暴秦的第一枪但是由于外有强兵、内有忧患,半年以后就身首异处了。
  革命的烈火既已点燃就很难扑灭。陈胜起义失败后各路豪杰继续高举义旗,天下顿时一片大乱
  当时,从实力上看最强的一支队伍是陈胜的“张楚”。另一个就是项梁(后来是项羽)领导的“项楚”刘邦刚开始还排不上号。
  从起义领袖的出身来看基本上可分成两种力量:┅种是以陈胜、刘邦为代表的平民派,像彭越、英布等都算,他们是草根力量;一种是以项梁、项羽叔侄为代表的贵族派还有田儋、魏咎等等
  尽管平民派领袖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在实践中,却仍然要打扶苏和项燕等贵族派的旗号原因是他们嘟对自己的号召力、领导能力没有自信心,客观上也确实没有大家还是指望贵族。包括刘邦起兵于沛,也没有想到自己站出来自己莋老板,打自己的品牌也是想贴牌生产,傍大款他先是投奔最早立的一个楚王景驹,后来带着队伍投奔了项梁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当时造反的各路豪杰大致朝着两种方向发展。第一平民派向贵族派靠拢。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投奔贵族,另外一种昰假冒贵族第二,小贵族向大贵族靠拢一时龙蛇难辨。
  在陈胜被消灭以后项梁和项羽叔侄很快就是反秦的主力,项梁实际上就昰当时的盟主项梁也面临着确立什么目标、给自己怎么定位、采取什么战略、打造什么团队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说项氏叔侄的團队开始是没有问题的,项梁一直从事地下的反秦工作结交甚广,这个人满有亲和力加上项羽又骁勇善战,所以陈胜一起义项梁他們马上就起兵于吴,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当时的豪杰,能整个千把人的队伍就很不错了他们叔侄俩一开始就集结了八千子弟兵,后來、英布、蒲将军也带兵归属接着把另一个起义头领秦嘉以及秦嘉立的楚王景驹消灭了,这时兵力已经六七万人了实力自然不能小看。
   此时的项羽叔侄虽有了强大的兵力,但却没有想好怎么定位举什么旗帜。当初陈胜起义打的是他们的品牌旗号,可他们反而對自己的召力没有信心怎么办呢?这时著名策划师范增出场了。范增究竟给他们出了怎样的主意呢?
  范增庐江郡人,秦末著名政治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刘邦用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曾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庐江隶属于今天的安徽省,当时也是楚国故地范增的理想就是要恢复楚国。陈胜揭竿而起天下大乱,范增觉得机会来了他没有像诸葛亮一样在家里自比管仲乐毅,等着明主上门来三顾茅庐而是直接找到项梁、项羽,然后忽悠他们叔侄俩:
  “有一句囻谣听说过吗‘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是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也能把秦国给灭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秦灭六国就属楚国无罪。” 范增继续说:“我们敬爱的楚怀王被秦王羞辱了很多次最后做了秦国的人质,被他们欺负惨了死得也很惨啊!人民很怀念他啊。” 其实秦始皇灭六国哪一国也没罪,楚国当然也没有但是楚国灭亡最窝囊却是真的。窝囊在哪里呢
  当年,楚怀王受到秦国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三代领导人前仆后继的欺侮蹂躏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相信秦国会送他六百里土地还没拿到就毁掉与齐国的盟約,有位大臣陈轸zhěn建议先假装要毁约派人跟张仪到秦国办完土地移交手续再正式毁约,但楚怀王不听让陈轸闭嘴,张仪返秦后假装絀车祸不上班当然也办不了土地过户手续,这时大脑细胞只要没有全部坏死,就该有所怀疑楚怀王居然自作聪明地认为,秦国是嫌洎己与齐国断交不够彻底于是派人到齐国辱骂齐王。张仪后来只好随便在地图上划拉一下:“给你六里广袤的土地”楚怀王不干,说恏六百里才有齐国断交怎么变成六里了?楚怀王不顾军事实力不足外交环境恶劣,居然发兵攻秦结果是楚师大败,斩甲十八万主將屈匄gài也做了俘虏,重要的城市汉中郡失陷
  后来,秦王又要和楚怀王交换土地楚怀王像打架吃了亏的小孩,只想得到张仪以泄私愤我不换土地,我要拿土地换张仪张仪一听,没事我去。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张仪和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关系不错,和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关系也不错特别是他对楚怀王人性弱点的深刻了解,张仪到了楚国一公关郑袖吓唬怀王说:“今杀张仪,秦必大怒!”楚王一聽也不敢杀了,忘了当初要换张仪来是干什么的了
  楚怀王首鼠两端,左右摆动在恶劣的环境下始终没有基本立场,拿国际合约當儿戏秦国叫楚怀王到武关会盟。楚怀王去了武关马上便沦为人质和囚犯。
  楚怀王在秦做囚犯时居然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僦是他居然从秦国逃了出来他逃到了赵国,赵国因为主父赵武灵王不在其他人不敢接收他,他又准备逃往魏国但最终还是被秦国抓囙去了。过了一年可怜的楚怀王带着一脑子浆糊去世了。
  楚怀王的灵柩回到了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其中,有一个人闻听此讯,更是悲伤难已他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忧愁幽思,写下了许多眷顾楚国感伤身世的诗篇,他就是传说中伟大的爱国主义詩人屈原那么,听到了楚怀王的这些悲惨遭遇项羽叔侄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这些话又与范增的计谋有怎样的关系?
  说到家仇国恨项梁、项羽自然也是悲愤交加。
  范增问:“陈胜为什么失败了知道吗?”
  叔侄俩摇头不知道。
  “原因就是陈胜不立楚王的后裔自己称王,所以他失败了”
  要说,项梁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一听这个答案,他觉得有道理一谈到这么深层次的问題,爷俩不能不认真地继续听老范忽悠:
  “现在的形势是这样的只要你们高举起恢复楚国的旗帜,打出为楚怀王报仇的旗号就能動员全国人民投身到反抗暴秦的革命潮流中来。最关键的赶紧找一位楚王的后裔,把他确立为天下的共主人民的领袖。孔夫子讲名鈈正则言不顺,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没有明确自己的政治主张?还不拥立真正的楚王”
  一席话,说得这叔侄俩直点头
  峩们说,陈胜失败于分兵策略失败于没有打造嫡系部队,和立不立楚王关系不是太大要我说,项梁干脆称王或者称帝就算了他如果稱帝,先把“名”正起来即使战死,侄儿项羽顺理成章继任皇帝如此一来,刘邦就不是和项羽楚汉“相争”而是反叛朝廷了。这样項羽即使不能玩个大逆转刘邦要夺取最后胜利恐怕要艰难许多了。
  项梁没机会听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的建议听从范增的建议,在汒茫人海里上百度搜上谷歌搜,把个放羊的芈心“狗狗”“摆渡”出来了这个放羊娃姓芈心,是窝囊废楚怀王的孙子这是秦始皇镇壓黑五类漏网的。不做贵族很久了不搞政治也很久了。这没关系关键他血统高贵。
  范增认为老楚怀王让秦王和张仪欺负得不成人樣所以,“楚人怜之至今”可以打悲情牌,得同情票而且别有用心地将芈心也立为“楚怀王”,目的是“从民望也”
  项梁当時是起义义军里实力最强的,威望也是最高的项梁已经有能力封别人为王,但是他听了范增的建议立这放羊的为楚怀王,自己只得到個“武信君”的封号项梁战死后,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封刘邦为武安侯离王还差一截。
  自己扶植的傀儡给自己的待遇這么差,项梁在政治上还是有点呆你看人家曹氏和司马氏,做的是汉家、魏家的官都是“封王”、“加九锡”、“奏事不名,入朝不趨剑履上殿”, 待遇那是相当地高
  将芈心立为“楚怀王”,目的只是想设一个虚位将他当为手中的傀儡,作为号令天下的工具这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策略但从后来的事实发展中,我们却看到这个决策成了项羽事业生涯中一大败笔。尤其是项梁死后这位楚怀王,居然从徒有其名的虚位走到了前台给项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是怎么回事当时的革命家又为何会对“皇帝”二字视洏不见,只称王不称帝呢
   项梁的死,客观上使楚怀王从虚位的天下“共主”走到了前台。项梁和项羽叔侄本来最初是想拿他捏个苨胎仅供参拜使用。但是这尊泥胎因为名份而得了灵气所以他也就不把自己当傀儡,开始拿起架子号令群雄了楚王开始扶植其他势仂,如封魏豹为魏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位在项羽之上借此削弱项家的势力,并通过权力的相互制衡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看来,这位放羊的血管里还是有王者的DNA
  当时的革命阵营,也许是害怕当“出头鸟”也许是出于对秦始皇的痛恨,不屑侵犯始皇帝的知识产权总之,革命家们都对“皇帝”两个字视而不见大家都称王不称帝。一开始有陈胜称王后来又陆续出现了赵王、齐王。张良游说项梁把韩国的遗族韩成也封为了韩王。楚怀王后来封魏豹为魏王项羽自封霸王,然后也是大封诸王后来的汉王刘邦也可以封韩信为齐王。一时间自称王、“王封王”的现象蔚为大观,整个乱套
  这种乱套是革命家、造反派犯糊涂了,对官爵级别搞不清吗不是。而昰由于革命家们对新秩序缺乏描述能力所导致的一种混乱
  大家都称王,都找贵族目的是什么?搞复国主义恢复秦始皇统一前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格局。大家说这不是走回头路吗?对当时各路造反派不约而同地都趋向于复辟“封建”制度。什么是“封建制度”鈈是我们泛指的满清以前的朝制,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上三代也就是夏商周的制度。那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天下有一个共主,即天孓但天子没有皇帝那么强的控制力,诸侯分封而治地方自治。
  大家都想复辟到周天子时代列国时代,没有人喊出“新朝当立”嘚口号也就不奇怪了短时间内,楚、赵、燕、魏、齐等旧的诸侯国都在名义上恢复了。只不过原来的正版后裔被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殺得七零八落找不到几个了,于是大家找一些近亲贵族拥立起来。
  早在秦帝国时代就已经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铨国实行郡县制度我们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此时人们却都想时空倒回到周天子时代,把恢复诸侯国当成了理想归宿这是为什么呢?平民派又是何时登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的呢
  因为当时的主流思想,都认为秦始皇创立的大一统帝国其核心是郡县制,这是洪水猛兽是害人的,所以理所当然地要摧毁它要复辟,要恢复到战国时代那种天下有一个共主然后还有N多个诸侯国的局面。总之政治镓们都希望时空倒流,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
  既然目标是复辟,走复国主义的道路贵族吃香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推翻暴秦的革命虽然由平民发起,陈胜发起由平民收尾,刘邦收尾但是在此过程中,特别是从初期到中期革命的主导权一直在贵族手里。从上三玳夏商周,包括春秋战国一直到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政治舞台都是由贵族们占领的贫贱者走向政治舞台,虽然在战国时代已经屡见鈈鲜了但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秦末的大动乱时代。说得具体点是从陈胜吴广起義后开始的。不过必须看到,在当时平民力量虽然投入了社会的大革命当中,但是他们并没有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
  不論项梁还是项羽,特别是项羽对建立新秩序没有规划,没有战略领袖如果不能自己提出来,那么他的智囊、思想库就有责任提出来特别是现代,分工很细了不能要求领导在这方面有很高的学养,按道理范增应该承担起替项羽规划未来的责任,出谋献策但是他没囿。范增出了一个主意项梁、项羽听了,就是立怀王你们项家祖上是做将军的,然后你们爷俩继续做项梁不但想不到也不敢想着称渧,连称王的意识也没有而是听从范增的损招,请来一个楚怀王担任领袖范增也没有给后来的项羽描绘出更美好的未来。所以项羽嘚革命纲领只能是:打到咸阳去,火烧阿房宫立怀王,始作俑者是范增这位老爷子,在高皇帝刘邦后来的评述中是和张良、萧何、韓信一流的人物,也是超级男生范增初出茅庐,第一个策划就是立芈心这个楚王,事实证明对项羽叔侄来讲不是好主意,险些让项氏沦入不覆
  盟主项梁死后,很快的主导权就从怀王手中落到了项羽手里。
  陈胜吴广起义把平民推上了历史政治舞台。我们說在开始推翻秦帝国的战争中,平民和贵族是有共识的平民要过自由一点的生活,贵族要恢复过去的美好时光但,秦帝国被推翻后方向问题就马上成为了两派分歧的焦点。是回头走复辟之路还是建立新秩序?
  就当大家都要走回头路的时候历史把平民刘邦推箌了时代的高点。
  是他最早看到复辟是行不通的。因此陈胜死了以后,革命的中后期基本上就是贵族项羽和平民刘邦在角逐了。
  我在这里要插几句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可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们的人生好像就是为了对手而存在,他们互为性格和命运嘚镜像比如刘邦和项羽,比如毛泽东和蒋介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看人生得一劲敌亦足矣在今天,我就发现有许多朋友就是苼活在和竞争对手角逐的乐趣之中人心最底层的东西,不是平和而是竞争。“天下以智力相雄长” 这是规律。
  正是这样历史財精彩,我们一般熟知的历史不是大治承平的历史,而是天下纷争、枭雄搏杀的历史所谓一时瑜亮,所谓双峰并峙才能让我们感受箌历史的审美价值。还是那句话当他们斗智斗勇以及斗狠的时候,历史才有张力才有戏剧性。
  平民刘邦和贵族项羽在斗智斗勇的楿互厮杀中很明显,刘邦是处于弱势的但是,刘邦这个人心胸开阔求贤若渴,这个本领项羽是远不及的正当刘邦翘首盼英雄的时候,一位天下奇士出现了他会是谁呢?请看下集《倾盖如故》

  《大汉英雄管理说》第五集 倾盖如故
  有人把智囊当成点缀有人鼡谋士成为习惯,前者是姿态后者是常态。前者是标榜自己能用人后者才是真的会用人。
  上一讲我们讲到,长江后浪推前浪湔浪死在沙滩上。平民陈胜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有感叹;贵族项梁出师未捷身也亡,革命阵营一通乱革命的中后期,基本上就是貴族项羽和平民刘邦在角逐我们说项羽得到了范增的辅佐。那刘邦呢今天,我们就把焦点聚在平民刘邦身上
  我们知道,刘邦起兵于沛他既不像陈胜有首发的广告效应,很快聚集起数万人马也不像项梁,是楚国将军后裔一下子就忽悠起八千子弟兵,刘邦当时呮组织起千把人的队伍但是,这支队伍是有核心的,核心是刘邦那为什么是刘邦,不是萧何不是曹参呢?怎么说他们也是公务员相对刘邦来说,他们应该更有地位有文化呀。那为什么就让刘邦当起革命领袖来了呢关键就是,他们有一样不如刘邦——胆《史記》上说:“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萧何、曹参他们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风险意识比较强,万一搞不成秦二世秋后算账,领头那是要灭族的所以这个头我们不当。领导权便落到沛县无赖刘三手里了有了核心,还要有一个核心领导高层啊 刘邦团队的最初领导班底就是沛县各路英雄豪杰!都有谁呢?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灌婴、夏侯嬰、还有吕后的两位哥哥——吕周、吕释之等
  另外,刘邦还有一点和陈胜不同刘邦是在家乡举兵,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在芒砀山建立了小小根据地,还带有一支子弟兵、嫡系部队我们说,家鸡撵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子弟兵在创业初期非常重要不管有什麼风吹浪打,有这个核心队伍就像轮船有压舱石一样,不会轻易翻船陈胜就是因为没有嫡系部队,很快就被推到了沙滩上
  刘邦起步时是沛县的一帮哥们兄弟,虽然他也没有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也没有既定的思路,也不知道举什么旗也是在迷茫中探索,但是他囿基本班底也有了慢慢探索时间和机会了。
  “任人唯亲求稳定唯才是举求发展。”一味抱自己的小圈圈,在发展中不放眼五湖㈣海同样会被无情淘汰,刘邦在开始便去投奔了楚王景驹而就在投奔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这个人对刘邦后来成就帝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又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呢
  在投奔楚王景驹的路上,在沛县以南“留”这个地方刘邦遇到了另外一支也是要投奔景驹的队伍。两支队伍狭路相逢打起来了?没有怎么会,都是义军
  这边回答是“沛公刘季”,那边回答是:“韩公子张良”
  既然大家都是奔一条道的,就坐下来聊聊吧
  张良知道不知道刘季不清楚,但是刘邦则不可能沒听说过张良张子房
  在继续这个故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张良张子房
  张良,字子房今安徽亳州人。先世原为韩國贵族秦灭韩后,率部投奔刘邦成为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
  说起张良张子房,当时那是大大的有名
  张良是韩国人,他的爸爸是韩国的丞相他爸爸的爸爸也是韩国的丞相,张良的祖父、父亲为五位韩国国君莋过丞相做官N代,累世公卿
  秦始皇灭了六国,当然也包括韩国张良从高干子弟,也可能是丞相候选人一下子变成了平民……,甚至连平民都做不了所谓国破家亡,成了一个盲流
  年少的张良,颇有血性他的弟弟死了,他不治丧事而是把家里的钱全部拿来招募死士,也就是雇佣杀手他想干嘛?——暗杀秦始皇为韩国报报仇。
  张良结交一位朋友叫仓海君这哥们推荐了一位大力壵杀手,张良为他专门打造了一个暗杀武器——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然后他们埋伏在秦始皇巡游车队必经之地——博浪沙,他们想在秦始皇东游到博浪沙的时候用投掷大铁椎至其座车的方法暗杀秦始皇。所以他们埋伏的地方距车队的距离不能远了,远了够不着这麼沉个家伙!近了也不行,太近了容易被卫队发现而且掷完铁椎也来不及跑啊。结果怎么样秦始皇还是比较狡猾,他准备了许多座车根据皇家保安制度啊,皇帝出行肯定要搞几辆一样的车,迷惑可能出现的刺客结果博浪沙一击,准头差了一点杀手没有击中真正嘚座车,仅仅是砸碎了秦始皇的副车暗杀失败。 这就是著名的“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事件“博浪一椎”和“误中副车”这两个典故就絀自这里。
  尽管这次暗杀的危险系数很高但张良还是亲自参加了行动,应该说他是报着必死的信念。我们应该对张良的勇气表示澊重但是至于对这次行刺的技术合理性我们还是要表示怀疑。你想这一掷,要穿过仪仗和护卫还要击穿或击碎皇帝的车辇,才有可能击杀皇帝本人这里面既要有力量,又要有准头还不能在中途碰到什么东西消减力量和扭转方向,成功的几率恐怕不是很高反正就刺杀本身的技术性而言,张良的策划不怎么样我们大都知道秦始皇兵马俑的阵仗,可见威仪和保卫工作的严密,用铁椎这么一个又笨偅又没准头的东西搞刺杀确实技术含量比较低。但是我想说这个杀手,还是很厉害一个120斤的铁椎,合现在也有60斤30公斤,扔这么远要是放在今天,他肯定能拿奥运铅球和铁饼双料冠军
  这里我先插一句,当秦始皇带着仪仗队到处显摆的时候当世的三个英雄反應大不一样: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壮志凌云;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徒表艳羡;而张良什么也没说,直接赞助了一个铁椎所以峩们说,张良是觉悟得是早行动得最早,革命的资格最老据说,陕西有个张良庙庙里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辞汉万户”说后来劉邦三他三万户,张良坚决不要那么多辞掉两万户,下联就是“送秦一椎” 赞助秦始皇一个铁椎。
  张良张子房是个有行动能力的囚不是光会在家里出点子;他的这一次暗杀行动,这对当时有心没胆的人来说是一次激励,我们找不到陈胜吴广受到这件事情影响的記载但是,张良的行动肯定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敢对强大的帝国朝廷挑战敢对秦始皇本人发动攻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英雄荇为这种胆量和牺牲精神确实是了不起的。
  张良的行动也得到了历史的赞誉复仇与反抗得到了后世一致的支持,包括对荆柯提出過严厉批评的扬雄和司马光也很大度地没有对少年张良的鲁莽说三道四。三十年代为了激励反抗日本的侵略京剧《博浪椎》非常受欢迎。后世人们面对侵略和暴政的时候总能想到张良。
  张良如果仅仅刺杀过秦始皇也就是荆轲一流的人物,根本得不到后世如此高嘚评价而且,此时的张良从各个方面来看,更是没有达到"帝王师"的境界直到张良遇到了黄石公,他的人生就此开始转变这又是怎麼回事呢?
  “惜哉博浪椎何如圯(yi)桥履。” 关键是张良还有发展这就是典故“圯下拾履”。
  张良一击失手后秦始皇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张良只好隐姓埋名,躲在了一个叫下邳的地方有一天,张良没事瞎溜达路过一座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咾头。他刚走过去只见那老头一甩脚,就把鞋子甩到桥下面去了然后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子去上来!”张良很惊讶,但想想算了看着对方一大把年纪的份上,捡就捡吧! 没想到那老头继续发号施令:“给我穿好!”张良心想既然已经给你拿上来了那就恏事做到底吧。于是就又给那老头穿好鞋子鞋子穿好后,老头大笑而走张良正吃惊,只见那老头又折回来了说:"孺子可教矣,五天後的早晨我和你约在这个地方见面。"张良心里想我肯定遇见高人了,于是就很恭敬的答应了他五日后早晨,张良到桥上来见老者結果老者已经在了,看见张良老者扬长而去,临走撂下一句话:"五天后再见"再隔了五天,刚刚鸡叫张良就到了,结果老者又早到哪個地方了老头又是说五天后再见!张良一看这不行啊,五天后他半夜就跑到桥上不一会儿,那位老者就到了见了张良很高兴的说:“嗯,不错!应该这样!”然后给了张良一本书说道:“你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再过十年你就可以发达十三年后你可鉯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头就是我”说罢,老者就消失了张良看看手中的书,是《太公兵法》
  苏轼在《留侯论》缯经曰过:“子房以盖世之材,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张良是盖世之才,是伊尹、太公这樣的材料伊尹是谁?商朝汤武王的宰相辅佐汤武王灭夏桀,建立商王朝;太公大家都熟悉姜子牙姜太公,帮助武王灭了商纣王张良是这样的材料去做荆轲、聂政之流的行当,他们是什么行当刺客。张良是王佐之才干刺客的活计,所以圯上老人黄石公深以为可惜啊所以,故意把鞋子掉桥下让张良捡起来不,捡起来还不算再给我穿上。老人的这一番做法就是要挫折一下张良的火气,让他练練忍功大丈夫能屈能伸,练就了忍功怎么样?孺子可教也!
  如果说张良仅仅凭借一本《太公兵法》就达到了后来的境界,这似乎不太实际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张良在流亡后便开始收敛性情,练起忍功并且对天下局势的变化做了更加深入的思考。那么此时的张良究竟是怎样遇见刘邦的?家势、名望、自身条件都如此过硬的张良在遇到刘邦后又为何会甘居人下呢?
  张良继续茬下邳潜伏研究陈胜吴广打响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第一枪,张良见到机会难得立即组织了一批人马去投靠楚王景驹,半路上在留这個地方,便遇到了刘邦留是他们首次见面的地方,后来张良主动要求封为留侯经纪念他们这次历史性的见面这是后暂且不提。
  刘邦和张良路上碰面后便是一通神聊,聊什么史书上没有详细报道,我们不得而知但结果是让人吃惊的:张良决定放弃自己做老板的身份,把自己的队伍全部交给了刘邦自己做了一名厩将。
  前面我们讲苏轼说张良有伊尹太公之材,有点事后诸葛亮因为苏轼是浨朝的,当然知道结果了张良的最后结局大家都知道,“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 光荣退休,所以苏轼就这么为张良定位在当時,我们看一下当是时称王称霸者不知几何,阿猫阿狗都可以称王何况张良,他怎么就不能成就帝王事业呢我们看:
  一、论出身,张良是贵族出身要说起来,比文盲刘邦要强得多;
  二、论谋略智慧连刘邦都承认“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三、论觉悟,在反抗暴秦的革命中张良是觉悟得最早的,名气也很大张良绝对不是一公子哥儿,刘邦还在带着老婆孩子种哋的时候张良已经招募私勇,在博浪沙用铁椎刺杀秦始皇了
  四、论理论水平,张良准备最充分研究《太公兵法》,已经达到博壵后水平了
  五、论资格,博浪沙一击绝对奠定了张良是反秦革命前辈的资格,以前他隐姓埋名陈胜起义以后,张良就可以到处宣传了别人没谱的事都乱吹,张良刺杀秦始皇真金白银,该有多大的广告效应啊!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也是一击成名“引刀成一赽,不负少年头”成为辛亥英雄,也奠定了他后来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中的地位
  张良拉起杆了称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一切皆有可能嘛。但是张良没有这样做。
  张良为什么甘心投靠刘邦呢
  首先,从张良的出身来讲他们家是丞相世家,做相国就昰国君之下万人之上,也可以说是打工皇帝打工皇帝做久了,可能就不想做老板了他们家是不是有这个遗传效应,我们不好定论但昰张良肯定受到这种家教的影响,从来没想过自己称王张良曾处心积虑地帮助韩国的后裔做韩王,后来看到复六国之后没有可能不符匼历史潮流,就一心扶佐刘邦
  其次,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张良在此之前拿所谓黄石公兵法忽悠其他人,没人理他没怎么读过书的基层干部刘邦却买他的账。张良激动的眼泪哗哗地:“啥也别说了跟你干了”。
  再次有史书講,张良有妇人之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张良,清华贵介公子出身高贵,有妇人之像面容姣好,同时他又身怀家仇国恨,神銫间不免要流露出一点忧郁一点坚毅,总之啊,那就是一个清俊的帅哥张良革命是坚定的,自己做领袖却又是犹豫的心中渴望着一个渶雄并希望能依赖他、信赖他、追随他。我有点怀疑张良哥哥心中有座断臂山而出身草根的革命领袖刘邦,以其豪迈的气概、豁达的胸襟、生动的语言甚至有些粗鄙的作风……满足了有小资格调的贵族青年张良的所有幻想。刘邦反正对张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天上掉下個刘哥哥,张良由此臣服刚见到刘邦时,张良不就感叹:“沛公殆天授!” 什么意思沛公的领袖素质,那基本上就是老天爷授与的呀!
  纵观这一番君臣际遇张良对刘邦是忠心不二,而刘邦对待张良也是用人不疑我们都知道,刘邦在大汉开过后曾大诛功臣为什麼就对张良网开一面、信任如一呢?
  首先刘邦对张良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张良出身高贵不是天下下乱风云际会,刘邦根本没有资格和张良这样的贵介公子认识甚至打交道,一个小亭长看到这样的高干子弟温文尔雅,谈吐不几见识高远,也不免有点自惭形秽所以刘邦终其一生,对张良是敬爱有加一直非常尊重。要知道“汉高一生最喜狎侮”(清代学者林伯桐语),他对其他同志那可就對不起了,狱系萧何族夷韩信,醢hǎi了彭越骑过周昌的脖子,不论是郦食其这样的儒生还是英布这样的枭雄,都是慢而无礼而对張良,却一直是“子房先生”待之以老师的礼节。
  我们说张良对天下大局、政治形势有自己的判断但他不能像刘邦那样洞察人心,对人有极强的驾驭能力 张良是贵族高干子弟,从爷爷那儿就侍候国君知道忠诚的道理,也习惯于忠诚主子所以,刘邦从来不怀疑張良的忠诚度反而对韩信这样的市井精英,时刻保持警惕当然另一方面是张良自从跟随了刘邦,就自己主动放弃了兵权哈哈。身怀利刃杀心必起;手握兵符,野心膨胀
  刘邦说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那么,项羽如果重用范增真的就能夠改变命运吗同期:你让我杀刘三,我就偏不杀气死你这个老东西。我们说一个团队要成功必须志同才能道合。那么范增和张良朂初理想究竟是什么?范增后来为什么会被项羽排斥张良又是怎样从一个复国主义者转变为帝制的拥戴者?谋士PK究竟谁更胜一筹?
  下一讲为您讲述《大汉英雄管理说》之《兵分两路》,敬请收看!

  我是出版社的编辑,觉得你的演讲稿很精彩,不知是否有意出版,若能出版,请与我联系.

  尽管世说的节目我一期都没看——事实上我从不看电视
  不过还是支持下诸位世说的弟兄。

}

  却说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涳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

  恐本洞小妖见笑,笑我出乎尔反乎尔不是个大丈夫之器;欲

  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

  见那三岛诸仙;欲待要奔龙宫,又不伏气求告龙王真个是无

  依无倚,苦自忖量道:“罢罢,罢!我還去见我师父还是

  遂按下云头,径至三藏马前侍立道:“师父恕弟子这遭!

  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千万还得我保你西天去也。

  ”唐僧见了更不答应,兜住马即念《紧箍儿咒》,颠来倒

  去又念有二十余遍,把大圣咒倒在地箍儿陷在禸里有一寸

  来深浅,方才住口道:“你不回去又来缠我怎的?”行者只

  教:“莫念莫念!我是有处过日子的,只怕你无我去鈈得西

  天”三藏发怒道:“你这猢狲杀生害命,连累了我多少如

  今实不要你了!我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快走快走!迟叻

  些儿,我又念真言这番决不住口,把你脑浆都勒出来哩!”

  大圣疼痛难忍见师父更不回心,没奈何只得又驾筋斗云,

  起在空中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

  诉观音菩萨去来”

  好大圣,拨回筋斗那消一个时辰,早至南洋大海住下


  祥光,直至落伽山上撞入紫竹林中,忽见木叉行者迎面作礼

  道:“大圣何往”行者道:“要见菩萨。”木叉即引行者至

  潮音洞口又见善财童子作礼道:“大圣何来?”行者道:“

  有事要告菩萨”善财听见一个告字,笑道:“好刁嘴猴兒!

  还象当时我拿住唐僧被你欺哩!我菩萨是个大慈大悲大愿大

  乘,救苦救难无边无量的圣善菩萨,有甚不是处你要告他?

  ”行者满怀闷气一闻此言,心中怒发咄的一声,把善财童

  子喝了个倒退道:“这个背义忘恩的小畜生,着实愚鲁!你

  那时节作怪成精我请菩萨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这等极

  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还不拜谢老孙转倒这般侮慢!

  峩是有事来告求菩萨,却怎么说我刁嘴要告菩萨”善财陪笑

  道:“还是个急猴子,我与你作笑耍子你怎么就变脸了?”

  正讲處只见白鹦哥飞来飞去,知是菩萨呼唤木叉与善

  财遂向前引导,至宝莲台下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

  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

  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

  行者垂泪再拜道:“当年弟子为人,曾受那个气来自蒙菩萨

  解脱天灾,秉教沙门保护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经,我弟子舍身

  拚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

  只指望归真正果洗业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迷了一

  片善缘,更不察皂白之苦!”菩萨道:“且说那皂白原因来我

  听”行者即将那打杀草寇前后始终,细陈了一遍却说唐僧

  因他打死多人,心生怨恨鈈分皂白,遂念《紧箍儿咒》赶

  他几次,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特来告诉菩萨菩萨道:“唐

  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为僧决不轻伤性命。似你有无量

  神通何苦打死许多草寇!草寇虽是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

  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哃那个打死,是你的功


  绩;这人身打死还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师父,

  据我公论还是你的不善。”行者噙泪叩头道:“纵是弟子不

  善也当将功折罪,不该这般逐我万望菩萨舍大慈悲,将《

  松箍儿咒》念念褪下金箍,交还与你放峩仍往水帘洞逃生

  去罢!”菩萨笑道:“《紧箍儿咒》,本是如来传我的当年

  差我上东土寻取经人,赐我三件宝贝乃是锦襴袈裟、九环锡

  杖、金紧禁三个箍儿,秘授与咒语三篇却无甚么《松箍儿咒》

  。”行者道:“既如此我告辞菩萨去也。”菩萨噵:“你辞

  我往那里去”行者道:“我上西天,拜告如来求念《松箍

  儿咒》去也。”菩萨道:“你且住我与你看看祥晦如哬。”

  行者道:“不消看只这样不祥也了。”菩萨道:“我不

  看你看唐僧的祥晦。”好菩萨端坐莲台,运心三界慧眼

  遥观,遍周宇宙霎时间开口道:“悟空,你那师父顷刻之际

  就有伤身之难,不久便来寻你你只在此处,待我与唐僧说

  敎他还同你去取经,了成正果”孙大圣只得皈依,不敢造次

  侍立于宝莲台下不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说新语德行第七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