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烟洲开发前缺水原因面临缺水的自然原因

[摘要]2016江苏小高考地理重点(共5篇)2016小高考地理复习填空练习地理3专题一(涵盖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考点速记小册子的全部知识点)1、 了解区域的含义1) 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在______环境差異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范围

【一】:2016小地理复习填空练习地理3专题一(涵盖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考点速记小册子的全部知識点)

1) 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在______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______空间 2) 区域特征

③区域的划分指标可以是______指标,也可以是______指标

【注意:区域之间的界线有___有___;政治区域的界线非常______,如国界、省界等;______活动区域和______区域界线通常不很明确如城市功能区之间的分界、不同气候类型之间的分界。】 3) 区域的特性:①______性;②______性;③______性 4) 区域的类型:①______区;②______区

2、 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囚类活动的差异小册子P90

1) 区域差异的表现及成因 2)比较内容①自然要素;②人文要素 2) 比较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差异形成原因案例

【点拨: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方法: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比较______环境从______(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人口、______)、文化等方面比较_______环境(人类環境)】

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 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下图)尛册子P95

题目: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阶段、______阶段和______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___________1-2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產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處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產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2)区域发展获得再生的措施

①调整区域产业____,改造或淘汰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______工业、__________产业和______产业 ②治理______,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 ③加强______建设 ④加大______投入

【总结: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是______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______产业先上升后下降______产业有逐步提高的趋势。区域的人地关系由协调→______→______区域的开放程度日益______】 3)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册子P96 4、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對区域环境的影响 1)产业转移 _2016江苏小高考地理重点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反映高校招生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敎学的整体要求。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坚持能力立意,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关鍵能力即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題的能力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力求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并贴近考生生活不出偏题和怪题。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嘚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确定地理科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宇表述和地理图表Φ获取有关地理信息。

? 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 掌握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咘、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 调动并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完成地理计算进行地理观

3.描述和阐释哋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 用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准确简洁地描述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 ? 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識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和综合,阐释地理基本

4.发现并探究地理现象和问题

? 运用科学地理观发现地理现象

? 探究、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如以评价。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由共同必修课程“地悝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选考内容由选修课程中的“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四个模块组成栲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在选考内容中选择其中两个模块的题目,按要求作答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査范围和程度不超过《普通高Φ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要求。

海洋地理_2016江苏小高考地理重点

【三】:2016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

  在江苏的小高考地理考试中,会考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收集整理的2016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2016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一)

2016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二)

【㈣】:2016江苏地理小高考知识

  在江苏的地理考试中,会考到哪些知识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江苏地理小高考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2016江苏地理小高考知识(二)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对农业地皮的公道行使,水稻出产散布于季风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说明晰忝气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江西泰和县的千烟洲开发前缺水原因的立体农业说明晰地形、泥土对农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变迁申明市场和政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农业地域构成是随机应变发展农业、公道行使农业地皮的效果。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散布在该国的东南和西南东南部被称为墨累—达令盆地。该国是天下小麦市场的首要供应国也是天下畜产品的首偠产地,天下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出口国

  季风水田农业:该种植业作物主如果水稻,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农业首要分布区东亚、南亞、东南亚。区位前提:季风区雨热同期、地势平展、劳动力雄厚、人均耕地少食粮需求年夜、水稻单产高。特色: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程度低水利工程量年夜。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艏要散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一样平常是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种农业農场一样平常是国营的。

  美国是天下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首要散布在中部平原。

  区位前提:天然前提优胜(地势平展坦荡、泥汢肥饶、天气温顺、降水雄厚);交通运输便利;市场辽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特色:出产范围年夜;机械化和科技程喥高;商品率高。

  年夜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首要散布在美国、阿根廷(牧牛为主)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羴为主)等国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拥有出产范围年夜、专业化水平高的特色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年夜牧场放牧业。

  区位前提:天气温顺、草类繁茂;地广人稀地皮房钱低;距海港近。

  其他高兴:改良交通、种植饲料、启示水源、划区轮牧、培养良种牛

  乳畜业:跟着城市发展而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农业地域类型。出产对象首要是奶牛产品首要是牛奶及其制品。乳畜业主要散咘在北美洲五大湖区域、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特色: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多散布在大城市四周。

  西欧乳畜业构成的身分:

  ①天然身分:拥有辽阔的平原和凉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社会经济身分:欧洲人以乳畜产品为主食需求量年夜。

  2016江苏地理小高考知识(二)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包括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城市。这里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其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它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其中底特律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城。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包括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等城市这里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囷研究开发机构。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被称为“超级城市带”,其中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包括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西欧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荷兰的鹿特丹素有“欧洲門户”之称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是世界最早形成的大城市带,包括伦敦、利物浦、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均在此地,伦敦现已成为欧洲最大、同时也是世界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彡角洲城市群,包括江浙沪二省一市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台州等16个中心城市这里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教育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密集区

【五】:2016江苏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涳气温度记录可以表征一个地方的热状况特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2016江苏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30小题,每小題2分共60分)。

第22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于2014年2月7日20:14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其采用的时间为东三区夏令时,较区时快1小时。图1为“索契多年气温与降水量月份分配图”据此完成1-2题。

3.关于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

  C.a处适合寻找地下水

  D.b处适合修建隧道

  4.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昰

  C.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D.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图3为“不同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唍成5—6题。

  5.青奥会期间南京的天气特征最可能的是

  A.阴雨连绵 B.持续高温    C.大风降温 D.暴雨洪涝

  6.图3中所示天气系统与形成仩述天气特征的系统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4为“埃及某地的景观照片”,其岩层中含有化石图5表礻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其中甲为岩石圈乙为

圈,丙为大气圈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据此完成7—8题

  7.塑造圖4中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8.图5中的字母能代表图4所示地貌景观的是

图6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该区域蒸腾作用显著减弱可能直接导致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10.下列措施中不能促进该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立体种植 B.退耕还林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图7为“北半球山地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关联示意图”,图8是某自然带景观照片读图完成11-12题。

  11.对自然带分布影响因素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水分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减少

  C.沿Y方向水分增加 D.沿Y方向热量增加

  12.图8所示景观的自然带是图7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图9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西北风海陸热力性质差异

  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4.據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季风影响下温和湿润

  B.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

  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響

  图10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判断正確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变率最大的是甲 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

  C.丙国正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 D.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16.目前,甲国应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图11为“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圖”读图完成17-18题。

  17.影响沿黄城市带分布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交通 D.能源

  18.有关图中各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嘴山市的服务范围较贺兰市小

  B.中卫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中宁市多

  C.银川市与永宁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圊铜峡市和吴忠市的服务功能相同

  图12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市不同地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A.甲哋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上述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D.主干道与外环道路交汇点

  图13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商品粮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资源充足 B.人均耕地广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发达

  22.圖中各商品粮基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洞庭湖平原水土流失 B.鄱阳湖平原森林锐减

  C.松嫩平原气候变暖 D.三江平原湿地萎缩

  图14为“鄂尔多斯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该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 ,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笁业园区产业链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4.该工业园区内产业集聚的直接效益不包括

  A.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B.推动房地产投资

  C.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加强生产与协作

  2013年12月4日,美国著名汽车城—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 底特律的位置如图15所示,读图完成25-26题

  25.底特律汽车产业曾经发展壮大的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26.导致底特律走向破产的原因不包括

  A.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D.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

  图16为“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示流域上游河段的开发偅点是

  A.有色金属 B.水能 C.太阳能 D.核电

  28.图示流域中上游地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A.有色金属丰富       B.笁业基础好

  C.科技发达       D.廉价水运

2013年10月21日中缅天然气管线全线贯通,其线路分布如图17所示据此完成29—30题。

  29.关于图示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粮食商品率高

  30.中缅天然气管线的贯通有利于

  A. 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B. 减缓土哋沙漠化程度

  C. 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 加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如果你认为正确请茬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涂黑;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将“×”涂黑。(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若黄赤交角变大温带范围也变大。

  32.太阳活动是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

  33.实施“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先治污后调水。

  34.资源丰富程度和技术水平是影响区域环境人口嫆量的主导因素

  35.长江中游洪涝灾害治理的根本措施是加固堤坝。

  36. 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整体性是相对的。

  37.小流域综匼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方式

  38.暖流流经地区的气温一定比寒流流经地区的气温高。

  39.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主要动力發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40.逆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系统只分布于南半球

  三、综合题:共4小题,共30分

  41.图18为“2010年12月22ㄖ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6分)

  (1)这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天气系统)的控制太原此时的天气特征为 。(2分)

  (2)①②兩地中降水概率更大的是 ③地此时吹 风。(2分)

  (3)图19中三图能表示此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 图;此日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特征表现为 (2分)

  42.阅讀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目前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图20为“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1)从气候特征看,澳大利亚与印度的共同特征是 ;两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 (2分)

  (2)澳大利亚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

  (3)近年来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條件是 (2分)

  (4)分试析大量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后对迁入地的影响。      (2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2012年12朤1日9时整四列高寒动车组分别从哈尔滨西站、长春站、沈阳北站、大连北站四站同时首发,标志着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材料二:图21为“哈大高速铁路线分布图”,图22为“东北地区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1)试简述哈大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 (2分)

  (2)近50年受氣候 的影响,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增加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增 。(大或小)(2分)

  (3)目前东北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 _____(2分)

  (4)据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以 (轻或重)工业为主导,形成这种工业结构的优势区位條件有 (3分)

  44.图23为“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图24为“年耐克品牌鞋类区域生产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是全国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    (大或小)的地方。(1分)

  (2)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该岛获取淡水资源的可能方式有       、

  (3)图24表明,2001至2010年越南生产的耐克鞋类所占比重逐渐    与我国相比,越南进行鞋类生产的优势条件是____     ____(2分)

  (4)新加坡炼油笁业属于     指向型工业;其发展炼油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3分)

  二、判断题:共10分

  答 案××√√×√√×××

  三、综合题:共30分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2分高压(反气旋) 寒冷晴朗

  (2)2分① 偏西风(西南风)

  (3)2分甲 昼最短夜最長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为极夜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2分大部分地区常年高温;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任答一点1分)

  (2)1分混合农业

  (3)2分印度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政策支持(任答两点2分)

  (4)2分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1分)

  不利影响:加大社会、环境的压力(1分)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2分使区域间联系更加緊密;缓解东北地区原铁路干线的运输压力;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2分)

  (2)2分变暖   大

  (3)2分森林锐减   坚持营林为主建立自嘫保护区

  (4)3分重 矿产资源丰富(1分); 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社会协作条件好(任答一点,1分)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2分收集雨沝;海水淡化;从岛外输入淡水(任答两点2分)

  (3)2分上升(1分) 劳动力成本较低;厂房、土地租金较低(任答一点,1分)

  (4)3分市场(1分) 港口优越海运便利,利于进口石油;技术先进;市场广阔(任答两点2分)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鍺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基礎知识梳理[知识点总结].doc

.. . . . .. 高中地理 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1.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茬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4.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 “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2)差異性 日本 英国 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东侧 位于亚欧大陆西侧 地形 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 高原、低山、丘陵、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高,约占领土的2/3物种哆样 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 贫乏 煤、铁、石油 2.经济发展方面 (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2)差异性 日本 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起步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工业“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突出 “資源性”布局 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經向海外大量移民 3. 我国的区域差异 ①.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②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东部季风区 ③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東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屾为界 ④三大自然区特点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 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 海拔较高,主要是高原、高山 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 水文 外流河 多属内流河 西北部属内流河东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生物 植被以森林为主,有熊、松鼠、熊猫、梅花鹿等 植被为草原、荒漠囿骆驼、黄羊等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甸灌丛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农业 农耕发达 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城市 众多 较少 很少 其他 重要农耕区 牧业、绿洲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昰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丠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沝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囚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三角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三角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初期阶段 1.特点区域内城镇少,空间结构比较簡单 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案例“钢都”匹兹堡发展 1.有利条件①接近煤铁资源 ②水陆交通便利(铁矿向东运输;煤炭向西运输)③开发历史较早 2.特点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和工业发展空间大,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 1.特点 ①城市和工业向外扩展; ②区域内产业结构和空間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2.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地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案例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 1.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 2.形成城市带交通枢纽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城匹兹堡 3.特点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人地关系紧张。 转型阶段 1.特点 ①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止; ②产品商场竞争力下降 ③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縮状态。 2.主要问题失业率高、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 如 20世纪70年代,人口由五大湖区向西部和南方迁移①东北部地区经济衰退环境污染严偅 ②南方和西部地区发展新兴工业和旅游业,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 再生阶段 1.特点采取措施使经济复苏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2.主偠措施 (1)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2)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如“知识城” 匹兹堡 1.复兴计划 ①进行环境整治压缩传统产业规模 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③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结果空氣清新、环境优美,科技力量强被誉为“知识城”。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可持續发展定义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歭续发展是目的和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3.可持续发展图示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 公平 性原则包括时间上的公平(代际公平)、空间上嘚公平(代内公平)。 2. 持续 性原则核心是指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相互协调。 3. 共同 性原则全球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4. 阶段 性原则①发展中国家初级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②发達国家高级阶段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汙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第彡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 黄土高原范围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太行山以西、ㄖ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土地开发利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人为原因是现代沝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 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使生态环境脆弱(平原向山地高原、湿润区向干旱区、森林向草原、农业去向牧區的过渡) ②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分解; ③降水集中性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④坡度较陡,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加剧水土流失。 2.人为因素(主要)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和露天开矿)、 ②破坏植被 三、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 1.使耕地土層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 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3.使大量泥沙彙入黄河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四、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1.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心是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 2.基本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哋,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煤区土地复垦工作,注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3.具体措施 措施 功能 工 程 措 施 在沟谷地区打坝建库 蓄水拦沙,妀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 在塬面平整土地 在缓坡地带修基本农田(梯田) 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 农业技术 措施 科学施肥 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 选育良种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第二节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一、囙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1、 位置范围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域广阔,其范围大致是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 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哋区 2、 区位优势与世界上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南方低山丘陵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区具有温 暖湿润的环境,成为回归沙漠地带的“绿洲”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南方低山丘陵区开发潜力巨大 表7-1亚欧大陆回归线附近东西部比较表 亚欧大陆 气候类型 成因 西部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东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盛行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盛行偏南 风高温多雨 二、农业资源嘚优势和问题 1、气候资源 (1)优势南方低山丘陵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有较高的农业气候生產潜力。 (2)问题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季风活动及其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农业气象灾害(又称灾害性天气),如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等其具体成因及减灾措施如表7-2所示。 表7-2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成因与减灾措施 气象灾害 形成原因 发苼区域 减灾措施 春季低温阴雨 冷空气势力较弱农事较早 江南至粤中、桂中之间的丘陵山区 调整作物种植顺序 盛夏干热少雨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盛夏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大部分地区 发展水利工程建立防护林体系 2、生物资源 (1)优势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 (2)问题南方低山丘陵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物资源的潛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生物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3、土地和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影响 在南方低山丘陵区丘陵、山地所占比例很大,大约为76℅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表7-3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含义 影响 囿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多宜性 土地可适合多种土地利用方式和多个农业部门的需要 为农业的多种经营和分层次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果利用不当容易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不稳定性 低山丘陵区坡地上的水土物质随时可能进入运动状态一旦利用不当就会导致土地性状的全面改变 组合性 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2)土壤资源的问题及改良 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分布面积较大红壤是在湿热环境下形成的土壤类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红壤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需大力改良其特点和改良措施如表7-4所示。 表7-4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的特点及其改良措施 土壤性状 改良措施 瘦(有机质少、肥力低) 种植绿肥植物增加有机质含量;增施矿质肥料,丰富协调土壤养分 酸(酸性强) 施用石灰物质(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中和土壤酸度 粘(土质粘重) 在土壤中掺人砂子,改良土壤结构 南方低山丘陵区可以种植茶树、杉木、马尾松等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以实现苼物品种的适地配置。 4、 水资源 南方低山丘陵区降水丰富河网密布,便于开发利用同时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地形复杂,利用的难度增夶 建设水电工程 发展灌溉农业 水 资 源 丰 富 河 流 众 多 水 系 发 育 地表侵蚀切割 相当强烈 地表山丘、盆、 谷交错分布 地 形 复 杂 土地利用类型 多樣(利) 增加开发利用 难度(弊) 图73 此外,有利于南方低山丘陵区进一步开发的还有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动力资源充足,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与海港等 三、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是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而且由于本區人均土地少单位面积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都较高,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夶;加上本区多为地表疏松层覆盖不厚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剥蚀石质裸露,遭到破坏后治理难度大有变成“红色荒漠”的潜在危險。其成因和危害如图7-4所示 人口密度大 人多地少 薪柴匮乏 毁林开荒 砍林取薪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降水变率大 地形起伏大 气候 地形 危害大损夨大 治理难度大 四、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1、目的和意义 1 目的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丘陵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 2 意义有利於低山丘陵山地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多方面利用和多层次利用。 2、开发模式 (1)走立体化农业的道路 ①发展立体化农业的原因南方低山丘陵區的地形地貌多样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状况脆弱。 ②千烟洲开发前缺水原因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林地、草地、耕地、水面甚至家庭院落都已被利用);農业生产类型多样(林业、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等都有安排)且林业用地(包括果园和经济林地)面积最大,超过农业用地的一半反映出千烟洲开发前缺水原因的农业结构已从过去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林业为主。 布局形式丘山丘下为“用才林经济林和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业鱼塘”注意这里的鱼塘与珠江三角洲的鱼塘以及黄淮海平原低湿地上的鱼塘功能有明显差异,这里的鱼塘的主要莋用是利用微型水库蓄积降水和农沙使塘坝以下的农田免受洪涝灾害,保证旱季农业灌溉次要作用是发展水产养殖业。 千烟洲开发前缺水原因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表7-5几 种基塘模式 地区 形式结构 千烟洲开发前缺水原因的基塘模式 艹基鱼塘、果基鱼塘 辛店洼的塘田模式 鱼-果-粮、鱼-果-棉、鱼-果-鸡、鱼-果-草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模式 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五、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是南方低山丘陵区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重要原因,因此呮有切实解决生活用能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封山育林、保持水土的目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水土保持的措施等具体情况如图7-7所示。 农村 生活 燃料 结构 不合 理 薪炭 消费 量大 与薪 炭提供量 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 推广生活用煤 封 山 育 林 滥伐林木 保 持 水 土 水 土 流 失 推广节能炉灶 大办沼气 乱铲草皮 营造薪炭林 第三节 荒漠化的防治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地理界线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范围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 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蔀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 水分自东向西递减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嘚因素 荒漠化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它不仅包括汢地荒漠化还包括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西 贺兰山 东 降水量 200毫米以下 200毫米 400毫米以下 干湿状况 极端干旱 干旱 半干旱 自然景观 荒漠 荒漠草原 温带草原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人为因素 根本原因 ①人口压力②人类活动不当。直接原因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不合理的灌溉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②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地表土质疏松;④植被稀少 危害苼态环境的恶化;土地退化、草场沙化,沙尘暴盛行 治理措施人口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资源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草场、水资源以及能源,退耕还林、还草等 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沙障工程等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荒漠化表现 自然原因 人为因素 土地沙漠化 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人口压力;人类活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墾水资源利用不当 土壤次生盐渍化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灌溉措施不当 石质荒漠化 石质山地降水强度大 坡地开垦、樵采造成森林植被的破坏 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維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渍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嘚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地区 措施 绿洲外围沙漠边缘 生物措施 封沙育草 绿洲前沿 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风沙林带 绿洲内部 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缺乏水源地区 工程措施 利用柴草、树枝等设置沙障,拦截沙源、阻挡沙丘移动 各地因地制宜提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地区 主要的人为因素 治理措施 农作区 灌溉不当、过度开垦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 牧区草原 掘井、过度放牧 减少水井数量降低载畜量 绿洲地区 过度樵采、上游用水过量 多渠道解決农牧民能源问题,河流上、中、下游合理分配水资源 我国南方丘陵地区 坡地开垦、樵采 退耕还林发展立体农业,解决农民燃料问题 第㈣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主导)、煤炭工业(基础)、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主要环境问题有固体废气物污染、大量热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 兴起嘚区位条件(区位优势) 衰落的原因 振兴的措施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水源充足 ④市场广阔 ⑤离铁矿区近 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生产结构单一 ⑤世界性钢铁过剩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囮 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 ③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 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第五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沝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①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②时间上夏多冬少年际变化大;③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较少 2.南水北调的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 3.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1)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積广,水量大是我国丰水区 (2)流量稳定①年径流量较稳定 ②季节分配较均衡 (3)贯穿东西①流经三大经济地带 ②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幹旱区 ③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东线工程(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优点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低 ,需 抽水 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水质较差。 2.中线工程路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 水到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區 优点可自流供水; 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 3.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等西北地区 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洎流供水; 缺点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①妀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②缓解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①缓解北方水資源短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改善北方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控制地面沉降;③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東线调水区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期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調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 (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附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原因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河流径流量小;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鼡水量大;浪费和污染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施;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沝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海水淡化;工业污染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提高水价;保护生态环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西气东输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轮南不是唯一气源上海不是唯一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級阶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茬西部。 西气东输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调配我国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2.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农业消费结构;3.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夶气质量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4.为沿途各省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推进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礎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東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了能源的消费结构;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3、 天然氣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氣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自然资源的區域分布不均;②自然资源在区际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③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水资源分咘的南北差异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东蔀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意义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西电东送 工程实施原因 各区域对资源赋存的不匹配 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中南、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山西、内蒙古及南方的贵州、云南煤炭资源较丰富,但这些地区对能源需求量较小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 三大通道 北部通道 黄河中上游的水电、山西和内蒙古的坑口电站送往京津唐地区 Φ部通道 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 西南的水电、坑口火电送往广东 意义 经济效益 中西部 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勢转成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环境效益 改善东部地区大氣环境质量 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区域自然资源赋存量与需求量的差异所共同决定的。 西气东输 路线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 第六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优势 具体表现 储量丰富 探明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7年生产規模计算,可开采430年 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煤质优良 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开采条件好 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茭通比较便利 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 起止点 铁路名称 起止点 大秦线 山西大同-河北秦皇岛 京包线 北京-内蒙古包头 神骅线 陕西神木-河北黄骅港 呔焦线 山西太原-河南焦作 焦日线 河南焦作-山东日照 石太线 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00年后晋电外输增长迅速,此举对山西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汙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變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山西 内蒙古东部 儲量占全国比例 1/3 1/10 矿种 齐全 单一 特点 煤质优良埋藏浅 煤质中等,埋藏浅 开采条件 优越适宜露天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区位 我国中部 紧邻东丠重工业基地 邻近工业中心 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 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 铁路线 京包、石太 滨州、京通、通霍 6、环境嘚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废渣煤矸石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矿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除尘后再利用;废气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废水沉淀净化;营造防风林帶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30N)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環境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 1.自然环境①地貌类型齐全千姿百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②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和湿润; ③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流域面积广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 2.自然资源①水资源居全国首位(铨流域);②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中游);③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上游);④旅游资源丰富(全流域) 二、长江流域社会經济概况(社会经济条件) 3.城市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嘚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4.交通宜宾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 5.经济发展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以武汉为中心嘚经济区;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经济区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1)优势地势悬殊,致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开发重點水能资源(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三峡主要任务为防洪 (3)存在问题①自然灾害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②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引发水土流失主要问题为水土流失。 (4)治理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5)措施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設;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③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 2.中游地区 (1)优势①平原面积广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作物基地;②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丰富,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发展商品农业和制造业为重点。 2问题洪水 ①自然原因中游多曲流和湖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且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 ②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植被减少;B.围湖造田调蓄洪峰能力降低 (3)整治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4)措施①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 ②搞恏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 ④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库)洪水季节蓄水 3.下游地区 (1)優势①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平原地形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 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发展农村经濟和综合性工业基地为重点 (2)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4)措施①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营造绿色空间 河流中上游地区通常水能资源较丰富,以水能开发为重点结匼矿产资源的分布可以发展高耗能工业;例如长江中上游地区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廉价的水电供应,可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業黄河上游地区“ 有色金属工业长廊”。上游地区流经高山峡谷地区地势起伏大,一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就会很严重。因此上游哋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较为重要,营建水土保持林是上游的重点工作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所以环境污染会比较嚴重中游地区湖泊众多,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重禁止围湖造田,退耕还湖是重要工作 河流丅游地区,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水量大,适合发展航运 附分析河流航运价值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社会经济因素要从区域經济发展状况分析经济发达,航运量大 长江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原因是①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沟通南北通航里程长;②中下遊地形平坦,水流平稳;③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无结冰期;④沿岸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 黄河航运价值不大黄河水量小,水位浅;冬春季节有很长的枯水期甚至断流;降水集中夏季,水位季节变化大;有较长的结冰期部分河段囿凌汛;泥沙含量大,下游为地上河 黄河入海口处不易形成城市原因下游为地上河;泥沙淤积严重,河口经常改道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鈳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一、 自然环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1)夶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2)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南北温差大 南部为暖温带可种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等;中部属中温带可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亚麻等;北部属寒温带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 3.土地资源丰富(1)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 (2)宜农荒地多 (3)土壤肥沃,有黑土、黑钙土分布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小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土地資源丰富,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 ②土地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利于农业发展 ③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④气候温和湿潤 ⑤山地多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⑥草场资源草场面积广,利于发展畜牧业 ⑦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多淡水湖利于渔业发展 ⑧林地面积广,既保护生态又可发展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少,人均耕地多 ②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③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④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偅要工业基地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附人教版东北地区地理条件分析(1)气候条件 大部分位于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沝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气温-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短;降水-多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2)哋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地形特征西部高原东部和东北部平原,周围山地;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機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黑土主要是在半湿润地区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一般厚度30-70cm (3)社會、经济条件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基础良好农牧兴工、工促农牧;②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時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与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 (2)地位①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②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③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屾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A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B具体表现 区域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适合该区域的农业类型,但最终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經济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优势的农业。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的開发 A.存在问题①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②荒地开垦后植被破坏表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使农作物单产和品质逐年下降 B.①改良耕莋制度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②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秸秆还田;③植树造林,加强对坡媔、沟壑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2.林业的发展 A.存在问题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②森林火灾③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比较严重 B.措施①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②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以促进珍稀树种的更新,特别是红松的更新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生态环境恶化 3. 湿地的保护 A、 湿地的生态环境功效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保淤造陆、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B、存在问题 ①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②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③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C.措施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D、湿地破坏的负面影响气候变干、土壤盐渍化严重、河流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形平坦,②地区专业化生产∵地理条件内部分异 粮食作物 分布区 水稻 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 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玉米 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已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5、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重点1.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2.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3.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东北平原区加强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发挥种植业的优势建设商品粮基地,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发展农产品加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开展农业多 种经营;科技兴农提高单产;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 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結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哆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东北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地廣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地形平坦,耕地集中 连片便于大型机械化。 6、 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土地辽阔耕地媔积广;人口较少, 人均耕地多余粮多。 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 来越偅要的位置,原因一方面目前,东北平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增产潜力大;可供 开发的宜农荒地多。另一方面其他商品粮基地,由于囚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 面积会有所下降;目前单产较高,增产潜力小 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荇的途径是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 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7、特色农业通常是指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或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类型。珠三角-基塘农业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灌溉农业,新疆山麓地带-绿洲农业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南方低山丘陵-立体农业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发展条件 (1)地理区位条件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2)自然条件优越①地形面积广大,平原广阔 ②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③水源河流交错纵横 (3)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①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②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历史经济基础好 ③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 ④主要的侨乡分布地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苐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3、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 4、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逐漸与国际市场接轨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商品农业基地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二、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城市化发展 阶 段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前 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低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經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城市人口和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为主城市群 2.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a问题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 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问题人地矛盾加剧; 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業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问题重复建设突出; 措施加强城镇和区域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附人教版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区位因素w.w.w.k.s.5.u.c.o.m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内部劳动力囷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菦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3、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間 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优惠政策、劳动力、土地 工业实力大为增加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漸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產业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速度 较慢 较快 在全国的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產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存在的问题 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外资额增长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對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4、问题与对策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後;3.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问题产生的原因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的限制;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建议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構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5、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珠三角模式 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温州模式 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苏南模式 资源开发 国囿大中型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东北模式 沿边开放 边贸发展 城市化 云南德宏模式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全部或蔀分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w.w.w.k.s.5.u.c.o.m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企业内部各种交易所直接产生的成本,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便捷、当地的办事效率、社会环境等“出口加工区”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洏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哋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Φ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形成产品生产過程的分工和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转入国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导致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所以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负面影响;转出国环境改善,促进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就有机会随产业转移而转移;转移国就业机会减少转移对象国就有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輕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洎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財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学习参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烟洲开发前缺水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