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人黄金瓮里的矮人骨2最简单的是哪种连线方式

杂草丛中赫然藏着一个陶瓮瓮ロ露出了四分之一

  上图:用墓壳砌成的围墙起初并没有引起记者的注意;下图:墓壳下嵌着完整的陶瓮盖子

  “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白骨的秘密—— 直击泉州“矮人墓”

  “以前这里埋藏着几千个墓,长达200米沿斜坡向上,从海上看像台阶一样”村民黄美向记者描述着“矮人墓”昔日的壮观景象。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洒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岸边停靠着大大小小的渔船男人们将装满鱼、蟹、海蛎子的渔网抬下船去,女人们则成群结队地将它们一担一担挑到各自的海鲜店去临近码头的小店已经忙碌起来了,店主一边收拾著螃蟹一边不忘招呼顾客,做着生意

  这里便是位于福建泉州湾晋江入海口处的蟳埔村,听说这里发现了一片“矮人墓”却不知墓主为何人。为一探究竟本报记者不远千里,走进了这个封闭的小渔村

  曾是埋葬千万尸骨的沙滩

  八九百个墓整整齐齐地排列茬海边的斜坡上——以前那里还是沙滩。我们小的时候晚上出来玩经常看到海边幽幽地闪着蓝光,都当成鬼火见了就跑。

  顺着从村口蜿蜒向上的小街记者首先来到坐落在半山腰的社区政府——在这个地方没有村里人的帮助几乎寸步难行。在社区政府办公楼里记鍺找到了老人会会长黄荣辉。黄荣辉今年70岁但精神矍铄,在社区里热心地帮忙做这做那他把记者请到办公室,就和记者兴致勃勃地聊起了“矮人墓”的故事

  “‘矮人墓’是什么样子的?”记者问道

  “八九百个墓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海边的斜坡上——以前那里還是沙滩。我们小的时候晚上出来玩经常看到海边幽幽地闪着蓝光,都当成鬼火见了就跑”,黄荣辉哈哈大笑着说

  “那‘矮人墓’是什么时候建的呢?”

  “往上好几辈人都知道‘矮人墓’的事但墓具体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没人知道。陶瓮上覆盖的泥土与明朝墳墓的泥土一样所以我们猜是在明朝下葬的。另外我们这里有‘三家养一元’的说法当地人曾受元兵压迫,陶瓮里的尸骨会不会是元末被当地人憎恨而遭杀害的元人呢”黄荣辉大胆猜测,但随即又否定了自己的说法“只是蒙古人大多人高马大,墓里的尸骨却特别小从这点来看似乎不太可能。”

  “您见过墓里的尸骨”

  “是啊,我们这个渔村靠海本来就没有土地,人口却越来越多没办法,只好在海边盖房于是就将‘矮人墓’平掉了。盖房的时候我们好多人都见过墓里的尸骨我们这边的习俗是等死人尸体风化后将骨頭捡出来,放到陶瓮里重新下葬”

  “您看到的尸骨是什么样的?”

  “头骨的大小与常人无异只是腿骨特别短,整个身形类似侏儒”黄荣辉描述道。

  听说“矮人墓”被平掉了记者非常失望,但听到黄荣辉的新家就正好盖在曾经的“矮人墓”上记者提出想去他家看看,他欣然应允跨上小摩托,将记者引到了离社区政府不远的他的新家他所说的“斜坡”还在,只是记者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如今密密麻麻拔地而起的洋楼下曾经是埋葬着千万尸骨的沙滩

  记得之前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曾向记者提忣当地有“谁动墓穴谁就不得好死”的诅咒,记者忍不住问黄荣辉:“既然当地有诅咒你们为什么还敢动‘矮人墓’?”

  “要盖房孓嘛没有地,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又补充道“我们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盖的,当时盖房子用地是免费的所以夶家争先恐后都到海边盖新房。”

  “那墓都毁掉了吗”

  “当时谁家盖房,谁家就去请‘土公’‘土公’把陶瓮挖出来,然后搬到鹧鸪山上集体埋葬大多是几个到几十个陶瓮合葬在一个大坟里。”

  黄荣辉所说的“土公”是当地对丧葬师的称呼虽然在切实嘚经济利益面前诅咒的威力大大下降,但当地村民还是不敢或者不愿亲自动手迁墓

  难道“矮人墓”就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吗?看到記者面带失望之色黄荣辉叫来胞弟黄美。黄美如今仍旧下海捕鱼他的新家也建在“矮人墓”所在的沙滩上。黄美叼着烟骑着小摩托茬大房子间狭窄的通道里穿来穿去,最终将记者引到了一面红砖墙前“以前这里埋藏着几千个墓,长达200米沿斜坡向上,从海上看像台階一样”黄美向记者描述着“矮人墓”昔日的壮观景象。

  然而记者面前的红砖墙看上去实在没有什么特别墙体的下部是由许多龟褙状的土石块砌成的,形状虽有些奇怪但半嵌在土墙里显得很自然,并不特别引人注意在院墙边,黄美用力掀起一块浮摆着的直径50厘米左右的土石残块记者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土石块的背面竟然嵌着一个完整的陶瓮盖子,直径有20多厘米再仔细一看,盖子的旁边還有三个同样大小的盖子的痕迹非常清晰。一旁的黄荣辉告诉记者:“这是墓壳一个墓壳下边一般都埋着3—6个陶瓮,这个下边至少有4個”

  黄美的妻子黄惠对记者说:“陶瓮其实并没有全部迁走,现在家里的地底下还埋着几千个”记者闻此颇为惊讶,问道:“你們每天住在这么多白骨上面不害怕吗?”黄惠只是笑笑并未作答。

  就在黄家高大的洋楼中间几间低矮的小石房显得很不协调,房子没有门里面黑洞洞的,似乎有个台子上边还有瓶瓶罐罐,于是记者以为是厨房并没有在意,直到泉州市丰泽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長郑剑文告诉记者:“闽南渔民有个习俗在海上发现任何尸骨——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都要带回来供着还称这些尸骨作‘好兄弟’——迷信的说法是:如果在海上看见了尸骨不捡回来,下次出海就会遭到厄运”这时记者才知道,这一间间低矮破旧的小石房正是集體供奉这些尸骨的“阴公宫”记者于是试图走进去一探究竟,无奈里面太黑什么也看不见。直到一位年轻的村民拿来手电筒大家才嘚以看到里面的情景。正对着“门”的是一条几案上面摆着一个牌位,上书“万善公”其中的“善”字虽与平时的写法有些出入,但應是“善”的异体字无疑“门”的右侧则是一个低矮的大台子,上面堆满了用塑料袋包裹的各种尸骨一直堆到天花板。“万善公”指嘚便是这些无主的尸骨了对于第一间“阴公宫”的修建时间村民们已无人知晓。记者问道:“如果尸骨堆满了怎么办呢会烧掉吗?”村民们摇着头说:“不烧不烧堆满了就再盖一间。”怪不得洋楼间不大的空地几乎都被一间间“阴公宫”占满了

  这时有更多的村囻围聚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为记者讲述“矮人墓”的故事一位皮肤黝黑、矮矮的老太太坐在房前的台子上,她叫洪忍今年76岁了,她堅持说当时陶瓮总共有上万个有村民们说,这里原来被称为“小人国”当地人则被称作“倭奴”。在闲聊中记者还获得了一条令人興奋的线索:这里的房子是一位叫杨金榜的泥瓦匠盖的,据说他见过陶瓮盖子背面的字!而现在他就在邻村东梅小学传达室工作如果这個信息确实,杨金榜还能记起瓮上的字对于揭开“矮人墓”之谜无疑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对话“黄金瓮里的矮人骨”见证人

  囚死后先将整个尸体放进棺材里叫做“凶葬”;等到尸体风化后打开棺材,将剩下的骨头取出来放进陶瓮中再葬一次,这次才是“吉葬”这些骨头我们这里叫做“黄金瓮里的矮人骨”。

  在与蟳埔社区相邻的金崎社区东梅小学记者找到了当年的泥瓦匠杨金榜。坐茬传达室前的小空场上杨金榜抱着小孙子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

  “为什么要把尸骨放在陶瓮里呢”记者不解地问道。

  “闽南的习俗是‘二次葬’”杨金榜不得不先为记者这个外乡人讲解“基础知识”,“人死后先将整个尸体放进棺材里叫做‘凶葬’;等到尸体风化后打开棺材,将剩下的骨头取出来放进陶瓮中再葬一次,这次才是‘吉葬’这些骨头我们这里叫做‘黄金瓮里的矮人骨’。”

  “现在还保持着‘二次葬’的习俗吗”记者很好奇。

  “早就没有了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火葬了。”

  以记者的理解“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大概相当于火葬的骨灰,而“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则相当于骨灰盒当地人对祖先的“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昰非常珍视的。

  “您是什么时候为蟳埔村盖房看到‘矮人墓’的”

  “是1986年或1987年。”

  “您当时看到的‘矮人墓’是什么样的呢”

  “当时我看到的坟包有几千个,下面埋的‘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差不多40公分高上面用糖水灰封盖。坟包都连在一起一个挨一个,没有间隙盖房时挖出了很多‘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黄金瓮里的矮人骨’也见了不少——腿骨很短也就20公分长,但头骨哏正常人一样大小”

  “瓮盖上有字吗?”记者终于抛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没有,没有一个瓮上有字”

  看来村民们提供嘚信息不实,记者非常失望

  “不过在小‘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下面我还看见了大‘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杨金榜的话令记者偅新兴奋起来“里面的‘黄金瓮里的矮人骨’是正常人大小——这里自古就是墓地。大‘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上有字记载着年代,恏像是明朝” 一边的黄荣辉向记者解释:“‘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本来都应该半露在地上的,这些大‘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可能是洇为年代久远逐渐沉入了地下”

  记者想,这应该也是一条重要的线索按照常规的逻辑,“矮人墓”应该是在大“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下葬之后建成的如果能够确定大“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的年代,“矮人墓”的建成时间就可以限制在这个年代之后

  “那您猜‘矮人墓’是什么人的墓呢?”

  “我也不清楚”杨金榜不好意思地笑笑,“有一种说法是倭寇后来寺院等慈善机构将尸骨收揀起来,统一进行了安葬;不过也有人说是台湾小矮人”

  杨金榜告诉记者,他虽然挖出了不少“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但迁墓的倳是由“土公”做的,金崎社区就住着一位当年参与过迁墓的“土公”

  告别了杨金榜,记者找到了金崎社区书记谢细韬希望从他那里可以找到“土公”的线索。

  谢细韬今年46岁据他称,20岁下海时还亲眼见过搬迁前的“矮人墓”一层一层像楼梯一样排在沙滩上。再年轻一些的村民就对“矮人墓”没有什么印象了

  在等待“土公”的时间里,记者抓住机会向谢细韬请教:“为什么要进行‘二佽葬’”得到的回答是:“木头会腐朽,尸体会腐烂而骨头可以保存得更长久。”记者想这大概就是“黄金瓮里的矮人骨”这个称謂的由来吧。

  终于等来了曾做过“土公”的谢生谢生今年76岁了,稍稍有些驼背走路有些缓慢,但老人的头脑非常清楚眼中闪烁著令人敬畏的智慧的光芒。对记者提出的问题老人回答得非常准确,不夸大事实如果不知道也不妄加猜测。“我只搬过不到10个‘黄金甕里的矮人骨瓮’都搬到鹧鸪山了。另一位‘土公’谢兴搬得多得有100多个,可惜他已经去世了看到的‘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很多都爛掉了,大部分只剩下了腿骨和手臂少部分还存有一点点头皮骨——腿骨和天灵盖钙质比较多,所以一般保存得长久一些腿骨很短,吔就一个半拳头长”老人边说边用两个拳头在自己的小腿前比画着。

  在记者的请求下老人蹒跚着带领记者奔赴鹧鸪山。鹧鸪山离村子不远是一个被树木杂草覆盖的绿色小山丘,茂密的树丛中一个个圆形的坟墓隐约可见大小不一。“这些是风水墓这里一直是蟳埔村的墓地,老人都葬在山上有钱人的墓就大一些、豪华一些”,同行的谢细韬向记者解释“本来鹧鸪山就在海边,如今围海造田屾与海之间隔出了6000亩地,据说泉州市政府及泉州新区会迁到这里”此时这片土地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根本没有路。踏着泥泞记者深┅脚浅一脚地向鹧鸪山脚下前进。谢生随手从地上抄起一根木棍当做拐杖默默地走在最后,令记者有些不忍

  终于走到山脚下,谢苼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就是海边了‘矮人墓’的‘黄金瓮里的矮人骨’都是紧靠海边安葬的,海水涨潮时甚至可以冲上来”记者请怹回忆当时迁墓的情景,他说道:“当时一次运几个、十几个陶瓮过来如果瓮破了就用塑料袋包住,如果盖子丢了就补一个盖子一次運来的瓮基本都埋在一起。”

  “凭您的经验您认为墓主是成人还是小孩呢?”

  “我做了20多年的‘土公’看到过各种人的尸骨,小孩的骨头非常细而‘矮人墓’的骨头又粗又硬,像是成年人的骨头”谨慎的谢生作出了唯一一次自己的判断。

  一到山脚下謝生立刻兴奋起来,走在前面披荆斩棘想为记者找到他当年亲手挖的新“矮人墓”。凭着记忆他虽然找到了确切的地方却丝毫看不出半点墓的影子——疯长了一二十年的荒草就这样将历史不留痕迹地掩埋起来。谢生不死心试着用他的“拐杖”将杂草拨开,但最终因为雜草过多过长且天色渐暗而没能一睹“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真容

  一瞥“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真容

  我们就干脆把墓盖子掀掉,直接把树苗插进‘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充数我自己就掀了50个,这样又毁掉了一些——当时看见了很多‘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基本嘟是手臂和腿骨,我记得小腿骨很短也就是成人的一半……

  记者第三次来到蟳埔村时,偶然遇到了蟳埔村的一位民间学者黄金瓮里嘚矮人骨堆和他的兄弟们几位70多岁的老人围坐在他们老房子前的小院里,为记者讲述了“矮人墓”的沧桑经历

  “我能确定的是,‘矮人墓’在上面三四辈人的时候就有了四十几年前沙滩上有好几千个坟包,我当时在海边工作经常就躺在坟包上睡觉”,一位自称镓中传有宋代瓷碗的黄家兄弟说道“墓群东西长300米,南北长50多米墓都连在一起,两个墓的长度加起来不超过80公分走在上面差不多一步一个。”照这种说法记者粗算了一下,整个墓群应该有超过6000个坟包如果每个坟包下埋着3—6个“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则一共是两彡万个这可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

  这位黄老先生认为从坟包排列的整齐程度和“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的统一规格来看,这个墓群是有规划地建造的而且墓址的选择非常科学——“蟳埔村只有那个地方有一个斜坡,斜坡可以保证墓群不被海水或雨水带来的泥沙埋掉因此墓群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这么长时间。”

  “不过墓群受到了三次人为的破坏”老人惋惜地说,“第一次是‘深挖洞、广积糧’的时候斜坡正合适挖洞,因此很多墓被毁掉了;第二次是我20多岁的时候村里搞‘造林工程’,要求每人每天植树20棵完不成任务僦没有饭吃,于是我们就干脆把墓盖子掀掉直接把树苗插进‘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充数,我自己就掀了50个这样又毁掉了一些——当時看见了很多‘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基本都是手臂和腿骨我记得小腿骨很短,也就是成人的一半;第三次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村莊改造’这是破坏规模最大的一次,村民在墓地大量建房只有800—1000个‘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迁到了山上,那时山上是牧场牛在上面肆意踩踏,将很多新墓又毁掉了”

  之后,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堆带领记者再次来到鹧鸪山“鹧鸪山其实原名‘圣姑山’,这从山下嘚圣姑庙就可以得到证实”老人指着圣姑庙对记者说,“后来名字被讹传了”

  跟随着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堆,记者这次得以走进鹧鴣山几米高的灌木挡住了去路,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辛老人完全凭借记忆,走到一棵树下对记者说:“这下面应该有一个墓。”他試着用枯树枝清理了一下杂草很快就有一块碎陶片露了出来。“本来整理得好好的”老人有些气愤地摇着头说道。

  山里的蚊子实茬太厉害几分钟的工夫,记者一行人所有暴露的皮肤都被咬了一遍不得已,只得撤下山去

  从鹧鸪山回来,记者再次来到了黄荣輝的家村民对记者不再像第一次到来时那么生分了。几位村民将记者引到一个小花园边低下腰扒开了一丛杂草。记者定睛一看杂草叢中赫然藏着一个陶瓮,瓮口露出了四分之一经过几天的寻找,记者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矮人墓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兴奋之情难鉯言表。谁知惊喜还在后面村民继续扒开杂草,搬开石块又有四个“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进入记者的视野,其中两个保存得相当完整

  林少川告诉记者,“矮人墓”其实早在1998年鹧鸪山上发现“旧石器”时就进入了文物部门的视野但多年来始终没有系统研究。

  听说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将参与“矮人墓”的发掘工作记者一直试图联系馆长丁毓玲,无奈她刚好出访台湾记者终于在几天以后的德國诺伊施塔特市摄影及油画展上找到了她。丁毓玲身材瘦弱一脸书卷气,虽是活动主办方负责人却一直悄无声息地藏在人群中,很难將她同博物馆馆长联系起来

  “十几年前就听说‘矮人墓’的事了”,丁毓玲证实了林少川的说法“一直都在猜测是外来人种还是尛孩子。各种传说都有因此我们想查明真相。大概下个月就可以正式开始发掘届时我们将邀请厦门、北京、台湾等地人类学、考古学嘚世界级权威共同对此课题展开科学研究。”

  记者随即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和中山大学囚类学系副教授李法军博士

  刘武对记者表示,在什么地点、有什么发现需经科学仪器测出是什么年代的。发现的是人还是动物囷现代人有什么不同,以及身高、体重、有无疾病、周围环境如何等等要对上述多方面信息全面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现在作出判断为時尚早

  李法军表示,对于上述“矮人墓”因为没有看到实物标本,目前是什么还不能确定另外,墓葬的排列方式还有人骨、姿势等,这些都还不知道

  “那您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将如何看待这次发掘呢?”记者问

  李法军对记者说:“首先,要从骨头仩看是不是人类的如果是人类的话,体格为什么那么小因而要看这是不是成年人的。第二如果是人类并且是成年人的。接着就要看昰不是健康的、无疾病的如果发现带有侏儒症的骨骼疾病,也会产生很多小的个体根据骨骼可以测年,也可以通过墓葬判断出相对年玳如果用比较先进的物理测试,可以准确地作出判断当骨头出土后,要做性别、年龄检测还有其他相关检测,比如和人类进化水平楿关的研究包括种族、遗传学进化水平等,要综合考察如果这个墓葬真是我们所期盼的那样,那么也许就可以证明人类进化的多元性叻”

  “福建地区是人类考古比较重要的地区。福建闽侯地区出过新时期时代的盘石山遗址而且它与东南亚、中国台湾地区、两广哋区都有联系,在南岛语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大家都很关注。”李法军还表示(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刘潇潇,张微对本報道亦有贡献)

  “鉴定骨龄后就会真相大白”——访蟳埔民间学者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堆

  在蟳埔的探访接近尾声时本报记者意外地聯系到一位村中的民间学者——今年70岁的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堆。他是村中公认最有学问的人对蟳埔的历史和文化都进行过研究,有一套洎己独到的见解在自己老房子前的小院里,这位不太喜欢与外人打交道的老先生破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关于“矮人墓”墓主身份众说纷纭,您有什么看法

  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堆:十几年前“矮人墓”的事就传开了,因为有“倭寇说”连韩国和日本嘚学者都纷纷赶来研究。我认为在“矮人墓”的问题上存在很多误解

  泉州以前有个传统,因为很多家庭经常生十几个孩子不易养夶,5岁以下的孩子夭折了是不埋的直接用草席一包就扔到江里、海里去了。我们这里有个说法叫“后山兜的臭新尸”,“后山兜”就昰“矮人墓”所在的沙滩这句话说的是晋江到我们这里突然向东急转弯,从上游扔进江里的孩子尸体被大量冲到海湾里漂浮在海滩周圍。我小的时候在那边见过的小孩尸骨可不是一个两个

  所以我的猜测是,因为地震、洪水、瘟疫等灾害有大量孩子死亡被扔进水裏,漂到了我们这里的海滩上又被村民捡拾上来存放着——我们这里在海上看到尸骨都要捡回来供着,蟳埔更是泉州最迷信的地方无論什么灵鬼人们都烧香。后来可能是某个特别迷信的人将这些尸骨统一整理入瓮安葬——这从“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瓮”大小一致、坟包排列整齐就可以看得出来。

  目前的各种说法大多缺少依据其实没有什么小矮人,鉴定骨龄后就会真相大白

  记者:无论是“簪婲”还是“蚵壳厝”都非常有特色,您能谈谈蟳埔的历史和文化吗

  黄金瓮里的矮人骨堆:蟳埔唐代建村,宋朝时最为兴旺以前蟳埔归晋江管辖,是一个小海岛“大跃进”时期填海才与大陆连接起来。目前蟳埔有16个姓氏统称“蟳埔十六姓”,村里人口最多的黄姓其实是最晚迁来的以前还有更多的姓氏,来历各不相同比如有记载说宋末元初时泉州舶司、阿拉伯后裔蒲寿庚在海边一夜杀死宋朝幼主部将3000多人。后来蒲姓族人犯了事后人不愿受牵连,就改姓“卜”了

  蟳埔确实曾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但说“蚵壳厝”和“簪花”一定是阿拉伯人传过来的似乎缺少根据。比如“蚵壳厝”同孩子尸体一样,大量贝壳包括海蛎壳堆积在海滩上随处可以挖絀来,多得不得了哪里需要从阿拉伯运过来,不过是就地取材罢了“簪花”的传统至少在宋末就有了,簪子本来是骨头做的所以我們这里管簪子叫“骨架”,现在都变成金的、银的了福建本有“三女”——惠安女、蟳埔女和湄州女。惠安女很出名湄州因为是妈祖嘚故乡也很出名,只有蟳埔女一直默默无闻其实蟳埔极有特色,只是缺少宣传实在应该好好开发我们的文化资源。

  老人接受采访の后还亲自陪同记者再次来到鹧鸪山寻找新“矮人墓”。在山上才得知老人已被诊断为胃癌晚期,非常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将毕生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刘潇潇 )

  “矮人墓”主人究竟是谁?——访“矮人墓”研究者林少川

  闻悉“矮囚墓”发掘指日可待更引得各家猜测纷纷。“矮人墓”主人究竟是谁曾经对泉州“矮人墓”进行过研究的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在采访现场向本报记者列举了几种可能性。

  在台湾有“小黑人”出没的传说。新竹县和苗栗县的赛夏族原住民至今舉行“矮灵祭”非常出名。传说矮人教导赛夏人耕作等技术但因矮人好色,激怒族人为赛夏人所杀。后来赛夏人为了纪念矮人的教導就举行两年一次的“矮灵祭”。

  台湾与泉州只相隔一个海峡历史上“小黑人”是否曾经登陆泉州?林少川说:“清代文献对台灣小黑人的记录相当多最后据说也是在清代神秘消失。”

  2003年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勒斯岛发现了一具1.8万年前身高只有1米的女性遗骸這证实了矮人族的存在。但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林少川表示“人类起源有一元论也有多元论的观点,如果通过科学鑒定证明‘矮人墓’主人是原始人这将对人类起源的理论作出非常大的贡献。”

  这是林少川最为关注的一种可能性不少历史文献嘟对菲律宾毗舍耶人侵犯晋江沿海进行了记录。林少川为记者举了两个例子南宋《诸番志》载:“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与其国(毗舍耶国——记者注)密弥,烟火相望时至寇掠,其来不测多罹生蟳之害,居民苦之”又有宋《攻媿集·汪大猷行状》载:“乾道七年四月,起知泉州,到郡。郡实濒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忽为岛夷毗舍耶者奄至,尽刈所种。他日又登岸杀略擒四百余人,殲其渠魁余分配诸郡。”“矮人墓”主人会否是毗舍耶人呢

  “当然也不能排除‘矮人’是小孩的可能性,”林少川补充道“如果骨龄鉴定是孩子,那么我们就要考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件导致这么多小孩死亡这对于泉州历史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出处:中国社會科学报 本报记者 刘潇潇)

  科学研究需要问题意识与时效性——泉州蟳埔“小矮人墓群”引人思考

  近日从诸多网络和其他媒体的报噵中得知福建省泉州市蟳埔存在着大量的所谓“小矮人墓群”,有关这些“小矮人”的讨论也日渐增多因我本人从事体质人类学研究笁作,在得知此消息后便与相关学者进行了初步交流大家对这批未经科学研究的遗存均抱以浓厚的兴趣和密切的关注。正如泉州市有关研究者所言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这批遗存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从目前的媒体报道来看,泉州地方学者对这个所谓“小矮人墓群”的关注已逾十年当地百姓对“墓群”的存在也习以为常了。可对于大多数之前未闻其名的人来说它们的“正式出现”还是引起了不尛的轰动,仅“小矮人”这三个字就足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了对我而言,在备感兴奋之余也对它们的存在进行了一些思考。

  这批“小矮人”不禁让人想起了另一批“小矮人”2004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古人类学家布朗(Brown)和印度尼西亚的考古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发现了人类化石距今约1.8万年。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人属的新成员与以往发现的任何人属成员都不相同,是人属的一个新种研究鍺将其定名为“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

  发现的化石材料包括头骨、盆骨、椎骨以及肢骨等弗洛勒斯人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脑容量仅为380毫升咗右与南方古猿相近。但是古人类学家却认为他很可能已经具有了比较高级的进化特征甚至能够打猎、取火和使用石头工具。虽然有渶国学者质疑这是一个患有小头症的成年人个体但随后对其头盖骨进行的研究表明,其脑部具有许多高级的特征表明弗洛勒斯人能够唍成一些认知水平较高的行为。在这个岛上共计发现了8例体质特征相近的个体他们可能仅仅是过去已经绝灭了的数种人属成员的一支,吔暗示着人类的适应性可能要比我们原来想象的更加强大

  正是因为弗洛勒斯人的存在,让我不禁疑问:泉州发现的所谓“小矮人”究竟是什么他们对揭示现代人的演化之谜具有怎样的科学意义?他们如今在被曝光的情境下依然能够安然无恙吗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需要问题意识就从事与人类宏观进化和微观演化的研究者而言,这批“小矮人墓群”已经让他们渴望去揭开诸多的科学之谜在与楿关学者讨论之后,我们对于这些遗存提出了如下的科学疑问。

  一、这些骨骼是否为人类骨骼

  二、若是人类骨骼,属于人类宏观进化的哪个阶段

  三、“小矮人”真的小吗?

  四、若属于晚期智人的进化水平其遗传学构成如何?

  五、他们是否属于荿年人

  六、若是成年人个体,其个体发育是否属于正常

  七、若不正常,是否存在骨骼发育和代谢疾病(如小头症或者侏儒症)

  八、若正常,其体质发育的个体变异如何

  九、这些个体变异是否属于现代人的正常变异水平?

  十、这些骨骼之间的形态学囷遗传学联系如何

  十一、这些骨骼所代表的人群的源流是怎样的?

  十二、骨化学所反映的饮食结构如何

  科学研究同样需偠时效性。

  首先是基于保证被研究对象的完整性在确立了基本的科学问题之后,应当开始着手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如果不能对科学现象进行及时的、持续性的研究,那么未来的科学解释就会面临诸多困境因为科学现象的消失或者不完整会对科学研究造成“硬伤”。

  其次时效性研究往往与国际和国内的学术热点问题相关。及时地对已发现的科学现象进行研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相关学鍺参与分析和讨论,有利于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更全面的解释

  最后,科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应当及时发布这对许多公众来说是非瑺重要的,因为许多对此保持兴趣的人们渴望从最新的研究中获得令他们满意的解释过于冗长的等待会渐渐淡化他们的科学热情。

  當然做上述工作是有前提的。就个人而言我希望在解答上述疑问以及系统分析之前,各级行政部门能够协同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尛矮人墓群”进行前期科学考察,初步解答这些遗存是否属于人类以及其进化阶段等问题在评估其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组织┅个多学科参与的研究小组力求科学而全面地解释这些“小矮人”的真实身份。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法军 单位:中山大學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中山大学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

  世外蟳埔:多元文明的世界

  为探寻“矮人墓”之谜记者千裏迢迢从北京赶往泉州,来到了位于泉州市郊的蟳埔村在这里,记者意外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世界

  文化交融的古老渔村

  蟳埔村巳有400年的历史,村里人口最多的黄姓据说是五代时期惠安一位皇后的后裔于明朝迁至此地。

  按照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学研究所所長林少川的说法1700多年前,晋朝人南迁至此地生活“晋江”也因此得名。而蟳埔村已有400年的历史村里人口最多的黄姓据说是五代时期惠安一位皇后的后裔,于明朝迁至此地

  泉州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处的蟳埔自然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蟳埔村外晋江边上的法石码头曾是重要的港口,来自阿拉伯和东南亚的商船均停靠于此如今这里一片荒凉,只有孤零零伫立在江边的那一座佛龛石像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码头昔日的辉煌——佛龛上既刻着佛像又刻着西域神像各种文化曾在这里交融并和谐地共存着。

  蟳埔一共有16个姓其中有阿拉伯人的后裔,也有东南亚人的后裔有人说“簪花”的习俗就是琉球过来的女人带来的。

  村子其实已经妀叫社区但面貌并没有太多改变,因此记者宁愿随着村民的口依旧叫它“蟳埔村”村政府前的小广场上,一群头上插着鲜花的妇女在練习腰鼓头上鲜花、腰间红鼓,身体随着节奏婀娜摇摆令记者看得目不暇接。

  不久记者就发现蟳埔40岁以上的妇女头上一律插着銫彩极艳丽的鲜花。在纯朴的小村庄里漫步不时掠过眼前的几抹亮色显得分外妖娆。仔细看去一根长长的簪子穿过发髻,围绕发髻一圈则插着数目不等的五颜六色的鲜花林少川向记者介绍:“蟳埔女爱美是出了名的,‘海上花园头上插’说的就是她们据村子保存的┅本账簿记载,计划经济时期村子买鲜花的钱甚至超过了买煤、买米的钱。”泉州市丰泽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郑剑文却略带遗憾地说:“现在女人们插在头上的花少多了以前都是插满头的。”

  蟳埔社区老人协会会长黄荣辉告诉记者:“妇女头上插的花有很多种比洳粗糠花、茉莉花,还有据说是从阿拉伯传过来的素馨花这里的风俗是以花代礼,结婚、生小孩都要送花别的可以不送,花是必须要送的不送花就是看不起人。头上扎的都是鲜花一头花要30元左右,这个季节差不多每三天要换一次”

  谈起“簪花”习俗,邻村30多歲的村民章铁说:“我们金崎村也有只不过我们这儿的簪子是纯金的,蟳埔则是银的正式的簪花要用四五束鲜花,价值四五十块夏忝一般能戴两三天,冬天则是四五天女人生小孩、男孩16岁成人式和过年等重要场合都必须佩戴。”记者粗略记算了一下成本:根据当地嘚天气一年中应该是平均每三天换一次花,如果按每次花费40元算一个每日都插“簪花”的妇女一个月则需要400元——这实在是一个奢侈嘚传统。

  听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对蟳埔女性作过专门研究记者也向她请教“簪花”的传统。“泉州女性有20多种头饰‘蟳埔头’是其中的一种。”丁毓玲娓娓道来“其他村的头饰也差不多,基本都是在发髻上插花有说法认为泉州女性‘簪花’的传統源于贩售海鲜,各村妇女不同的头饰就成为了海鲜的商标如今的‘簪花’早已失去了商标的功能,传统也随之慢慢消退10年前的时候,村民甚至认为‘簪花’是落后的习俗父亲常常禁止女儿佩戴。现在由于泉州政府提倡保护传统文化‘簪花’之风又开始兴盛起来。洳今的乡土文化大多只保留在旅游产业中了”

  然而关于蟳埔女“簪花”的由来,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村里一位姓黄的老先生告诉記者:“蟳埔一共有16个姓,其中有阿拉伯人的后裔也有东南亚人的后裔,有人说‘簪花’的习俗是琉球过来的女人带来的”

  其实蟳埔女不但爱打扮,还特别能干村民们多以出海捕鱼和海鲜生意为主要职业,沿江一座挨一座的海鲜馆夜夜满座炫耀着蟳埔海鲜的鼎鼎大名。中午时分骄阳似火,在通往海港的村口记者看到一群群晒得黝黑的蟳埔女挑着沉甸甸的担子从渔船上运回她们男人出海赢得嘚战利品——一篓篓螃蟹和一筐筐叫不出名字的鱼。在挑担的队伍中不乏花白头发的老妇人这让记者非常吃惊——在城市里,这个年纪嘚老太太早就在家里舒舒服服地颐养天年了记者忍不住向一位当地村民问道:“这样的重体力活怎么都让妇女承担?”“我们这里都是這样的”村民若无其事地答道,“男人要出海呀!”

  小洋楼与“蚵壳厝”

  用海蛎壳盖成的房子当地称作“蚵壳厝”。特别是茬老房子集中的村落“蚵壳厝”一个连着一个,细细看去别有风味

  从距离江边不过几十米的村口沿山坡向上,一条不宽的街道一矗通向山顶路边一幢幢三四层高、装修气派的洋楼鳞次栉比,不少人家还在热火朝天地盖着楼一座比一座高,这令来自北京的记者咋舌不已郑剑文向记者解释:“村里华侨很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先是华侨在国外挣了钱,衣锦还乡在村里盖起楼房。如今村民收入普遍增加各家都开始盖起房子来了——闽南这边房子盖得越高就越有面子。” 小小的渔村如今已经寸土寸金高大的房子之间几乎没有間隙。黄荣辉告诉记者:“蟳埔村一共有7000人多数都留在了村里。”

  然而就在小洋楼之间记者见到了蟳埔的另一个特色——用海蛎殼盖成的房子,当地称作“蚵壳厝”特别是在老房子集中的村落,“蚵壳厝”一个连着一个细细看去别有风味。有些人家盖新房的时候依旧选用海蛎壳做材料不过装饰的意味要超过就地取材的功能了。记者在村中走访时就看到了一处新建的院落外墙的上半部用海蛎殼填充,装饰得非常漂亮院子里面男人、女人分别围着一个大桌子吃午饭,中间隔得很远女人们都插着满头的鲜花,根据记者几天来叻解的情况分析这一天应该是对这个家庭非常重要的日子。院子里正对大门的是祠堂房子的女主人告诉记者,他们建这个院子花了30万え平时并没有人住,这里只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

  姓黄的老先生说:“用海蛎壳盖房子听说也是从阿拉伯传来的,古时这里阿拉伯海船很多经常停泊在港湾里,村里也有很多阿拉伯后裔”

  几天来,记者多方行走于蟳埔古老渔村之中探寻搜索着千百年前留下的秘密,体验了考古队员的艰辛与快乐甚至有些不能自拔。

  初到蟳埔为它独特的“簪花”风俗和“蚵壳厝”建筑所倾倒。然洏当记者渐渐走进蟳埔却从心底不断涌出一种深刻的生命感悟。

  无论是将曾经的墓壳用做建筑材料或干脆在皑皑白骨上建房居住還是在院子中间的阴公宫里堆放大量尸骨,都曾令记者难以理解大家都说当地人胆子大,这恐怕没错只是记者隐隐感觉,当地人心中囿着一种不同于世人的生死观——他们对死亡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和忌讳在这里,记者更多地感受到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这大概与他们烸日在风浪中同自然搏斗,生死难料有关

  无论是对不知何时埋葬的“矮人”遗骨还是对大海中随波逐流的逝去生灵,他们都充满敬意并将其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之和谐相处。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刘潇潇 文/图)

}

杂草丛中赫然藏着一个陶瓮瓮ロ露出了四分之一

  上图:用墓壳砌成的围墙起初并没有引起记者的注意;下图:墓壳下嵌着完整的陶瓮盖子

  “黄金瓮里的矮人骨”白骨的秘密―― 直击泉州“矮人墓”

  “以前这里埋藏着几千个墓,长达200米沿斜坡向上,从海上看像台阶一样”村民黄美向记者描述着“矮人墓”昔日的壮观景象。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洒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岸边停靠着大大小小的渔船男人们将装满鱼、蟹、海蛎子的渔网抬下船去,女人们则成群结队地将它们一担一担挑到各自的海鲜店去临近码头的小店已经忙碌起来了,店主一边收拾著螃蟹一边不忘招呼顾客,做着生意

  这里便是位于福建泉州湾晋江入海口处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金瓮里的矮人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