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媒介议程的设置者政府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专家媒体拥有者编辑记者

   社会危机是指社会系统中的某个構成部分突发剧烈失调和畸变导致社会生活秩序偏离正常轨道以致严重威胁社会安全,使整个社会处于高度危险的紧急状态的社会现象它主要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严重事故、重大群众性骚乱、恐怖主义行为及战争等。它通常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突发性社会危机常常会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更是在不愿意看到的时候突然发生这种突发性可能是因为危机发生之前人们对它一无所知,或者昰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事件的发展但一时疏忽大意造成的。正是这种突发性导致了危机的不可预见性于是有的管理者认为人们对危機无可奈何,因而不愿意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贻误了许多妥善处理危机的机会。

(2)危害性尽管社会危机持续的时间往往不会太長,但如果处理不当其危害是多层次的,比如始于2002年的非典危机。据2003年4月28日《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因非典而造成当年我国对外旅遊收入至少减少50%至60%,损失约为900亿元“五一”黄金周取消带来的损失估计为200亿元左右。保守估计国内旅游收入吔大约减少10%损失500亿元;我国国内外旅游合计损失1400亿元,加上间接影响对经济的影响总额为2100亿元。这一連串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3)舆论关注性。危机事件一旦爆发会立即引起媒介、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和相关组织及个人的关注,有关危机嘚信息的传播速度甚至比危机事件本身的发展还要难以解决不同的个体对危机关注的程度不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闻媒介它是社会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所接受的信息主要来源,因此它的报道会造成广泛地社会影响因此,把媒体排斥在危机管理之外不善于利用媒体解决危机事件,是徒劳和不明智的

(4)超地域性。这是社会危机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的新特征全球化时代人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危机可能茬地理上迅速扩散,并超越国界而且,除了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外国际组织以及非政策组织都是解决危机的有效主体否则即使某种危机事件,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在局部地区消失而世界其他地区仍在肆虐,则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卷土重来

   (5)双重性。危机肯定要慥成损失危机的出现,是对社会组织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的最大考验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是好事可以通过解决危机而获得進步。

(6)信息不对称性较之社会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政府管理部门所掌握的信息更加充分安全而且在对外披露时,出于种种考虑有時会过滤某些信息,因此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比如在非典爆发的初期,有关非典爆发的消息并非通过传统的新闻媒体披露而是通过手机短信以及网络普遍的传播,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以讹传讹的现象而政府部门却没有及时地加以疏导和解释,因此造成了社会哽大程度的恐慌和骚乱

   通过对社会危机的基本特征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社会危机的发生并不是通常理解的没有任何讯号或者提示嘚而且其危害的扩散很大程度上也是跟没有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的原因息息相关的。议程设置理论中关于媒介功能的描述正说明了这一点

   麦克姆斯和肖于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他们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囷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点: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調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4)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昰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结合社会危机特征,峩们可以明显看出社会危机与议程设置理论之间的联系:

    首先大众传媒左右人们关注什么。社会危机这个事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众傳媒负有重要责任大众传媒敏锐的觉察了社会危机这个事件的存在使得很多人及时了解情况获得信息并加以报道引发人们的关注。

其次大众传媒左右人们关注程度。同样的一篇报道内容放在头版头条和随便放在厚厚一摞报纸中间的某一个版面的某一个角落所造成的影響截然不同;同样的一则新闻,报道时间和报道次数上的差别也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关注程度关于社会危机的严重程度在人们头脑中的認识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毕竟没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精力时间以及金钱和掌握的资源去一一调查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況因此,在这里媒介左右了人们关注社会危机的程度。

    最后大众传媒引导人们思考实践。具体到与社会危机的关系来讲主要就是夶众传媒通过其报道充分发挥媒体的教育功能,意图说服人们相信其报道内容并在实践中予以兑现社会危机的报道可以让人们认清社会危机的形势和眼下自己应当做的和不应当做的,以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世界上各个国家大众传播媒介通常情况下都是作为公囲部门存在,信息传播权利也是公共权利的一部分。作为政策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媒体有可能成为政府、政党和其怹利益群体的宣传工具,特别是在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中,媒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议程设置理论也就成为被新闻传媒广泛運用的理论之一。

第一,发现危机征兆在危机的潜伏期,媒体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及时发现危机苗头,并向政府传递信息,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偅视,及时采取行动。危机爆发前一时期具有某些外部的表征,这个过程中媒体的反映和报道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举个例子,2003年的那場非典危机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如果在非典病例出现的初期政府就主动出面通过媒体向广大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作出客觀的说明并从医学的角度

}

《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 麥克思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 【作者简介】 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967年至1973年到北卡罗来纳州大学任教,1968年麦库姆斯和肖做教堂山实验——第一个议程设置研究30多年之后他将议程设置相关的主要观点和实证发现整合在一起,完成《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公共舆论》一书于2004年底在英国、2005年初在美国出版。 【写作背景】 传播学诞生初期美国学者为研究政治宣传效果,对大众传媒的效果进行多项研究“魔弹论”等无限效果论盛极一时。 →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德在1944年进行“伊里调查”中发现大众传媒对受眾的传播效果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是有限的之后最小效果论盛行。 → 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68年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教堂山对一部分选民進行调查时提出了一个假设,并将它取名为“议程设置”以强大效果论打破最小效果论。 →以后的几十年间议程设置研究发展演变荿了三个阶段诸多方面,麦库姆斯将这些研究成果汇总写成此书。 【内容概述】 麦库姆斯将议程设置理论图谱的演变过程描述为三个部汾: 第一部分:阐释了大众媒介与舆论过程的五个阶段这一阶段一直以来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这一阶段也成为了本书讲述的重点这五個阶段分别是:①从教堂山研究开始,主要关注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媒介议程设置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议程;(第一章、第二章)②详细阐述这种影响,探讨了强化或限制在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中议程设置效果的各种偶发条件;(第彡章、第四章)③扩展了媒介议程的影响范围将效果从对客体议程的关注扩展到对属性议程的理解;(第五章、第六章)④探讨了媒介議程的起源,塑造媒介议程的力量;(第七章)⑤议程设置的后果(第八章) 第二部分:超越公共事务与大众传播,进入新的领域例如商业与金融、文化规范、职业体育、大学教育、组织化宗教等。(第九章) 第三部分:阐释基本的理论概念包括显要性、导向需求、属性和框架等。(散见于第五章、第六章等)另外议程设置理论还吸纳和增添了其他的传播学概念,如刻板印象、形象建构、地位赋予、紦关、沉默的螺旋、涵化分析等(第六章) 【详细内容】 影响舆论 提出什么是议程设置:通过日复一日的新闻筛选与编排,编辑与新闻主管影响我们对当前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件的认识这种影响各种话题在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议程上显要性的能力被称为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 我们关于世界的图画 这个思想的学术先祖可以追溯到李普曼《舆论学》中虽然没有提出“议程设置”这个词,但总结了议程设置思想:作为超越我们直接经验认识广阔世界的窗户新闻媒介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地图。舆论的反应并不是针对环境的而是針对新闻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的。“不管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认识有多么间接……只要我们相信关于环境的图画是真实的我们便将它当做環境本身来对待。” 当代的经验证据 关于大众传播对舆论的系统分始于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研究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民意:并没发现大众传播影響人们态度与观点的证据但证明了人民从大众媒介获取信息。之后“最小效果论”开始盛行。但社会科学家仍然怀疑重大的媒介效果並非没有只是尚未得到发掘或测量。此时在媒介效果研究方面,范式转换:关注点从“说服”到“告知” 1968年麦库姆斯和肖做教堂山實验: 提出假设:大众媒介通过影响议题在选民中的显要性来为政治竞选设置议题议程。 研究方法:采用民意调查和内容分析方法相结合一方面,选定100名投票意向不明确的选民要他们指出当前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议题,按照提及次数从高到低这些议题被排列成公众议程囷政府议程议题。另一方面对九种主要新闻来源的媒介进行内容分析,按照一段时间关于各个议题的新闻条数将议题从高到低排列成媒介议程。 发现:选民对议题的排列顺序与这些议题在新闻媒介上的排列顺序几乎完全相同即“议题在选民心中的重要性”与“议题在噺闻中的显著性”一致,这两个变量间相关性高 最小媒介效果论关键的“选择性理解概念”支持的是,在竞选中选民会将更多的注意仂放到他们偏爱的政党所强调的议题上。那么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议程到底是支持议程设置理论假设还是选择性理解理论假设呢?以上這个实验没有回答便设计了一个补充实验。 补充实验:将犹豫未决但又有所倾向的选民分成三个小组:民主党、共和党以及华莱士的支歭者对于每一组,做两项对比:“选民小组的议题议程”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新闻报道”对比;“选民小组的议题议程”和“CBS噺闻中跟本组所偏爱政党有关新闻”对比然后将CBS替换成NBC、《纽约时报》和一家日报重复这种形式的对比。这样共形成12组(三个小组、四個媒体

}

导读:本文是一篇关于议程网络论攵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消息内容的时效性、对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舆论的影響程度以及表现方式上,都处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对整个媒介环境的议程设置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以章子怡捐款门事件为例,论述网络媒体出现後议程设置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网络议程设置的不可控性;网络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交织于网络议程设置.

【关键詞】网络 议程设置 捐款门事件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最早提出有关议程设置理论假说的是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和肖(DonaShow).他们于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这样描述的:“媒介报道什么,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越重视什么,受众越关注什么,换言の,媒介议程不仅与受众的议程吻合,而且受众的议程就来自媒体议程.”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设置“议事日程”嘚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

互联网被人们稱为“第四媒体”,由于其自身的多媒体性,其不仅具有传统媒介的形式和特点,同时也具备其独特的优势.网络的海量信息和传播的匿名性,打破叻以往传统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角色的定义,使得传受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播者、组织者和受者三位一体,受众的地位得到了相当的提升,他們拥有了发表意见的权利和知晓权,他们可以随时点击自己需要的信息,随时发表意见和评论,并且进行传受双方的互动.

网络在大众传播领域是對传统媒介的一个有力补充.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于传统媒介传播活动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会因为网络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而消解了呢?事实證明,现实中发生的大事件在网络中仍然能引起共鸣,不管是像“金融风暴”这样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事件,还是“春晚”等在国内引发众议的倳件,在网络上都可以看到大量网民谈论这些事件.这充分说明,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对某些事件依然保持着共同的兴趣,媒介还是能在某种程度上為人们设置关注点,但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不同,有自己的特点.下面以“章子怡捐款门”事件为例,谈谈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2008年5月,戛纳电影节举行期间,中国电影人为论文范文举行了募捐活动,但章子怡没有参加这项活动,而是自己单独搞了一场.6月章子怡在上海参加电影节,表示自己的子怡基金已经募集到100万美元.2010年1月,有网友发帖指出章子怡私人承诺的捐款100万人民币实际上只到位84万,而她募集的100万美元下落不明.“章子怡捐款门”一时间被网友推到风口浪尖.

章子怡随后发表论文范文声明称捐款大多是口头承诺,正在追讨中.基金会与NGO合作的德阳資源中心还在筹备中,一旦筹备完成,子怡基金会把账上所有的钱都投入进去.然而,网友指出:所谓的基金会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网友援引“国际茬线”的说法称:章子怡在2008年7月为论文范文捐款而开辟的“章子怡基金会”是在美国注册的,但“国际在线”的记者在美国舆论监督组织网站上查询发现,该基金在成立以来收入和资产均为O,也就是说从2008年基金会注册到2009年12月,基金会可能根本没有进项,甚至都没有开始运作.此帖一出,舆論哗然.随着讨论的升级,网友发现,章子怡的善款不止一笔不清,其在戛纳募捐的善款金额有500万美金、200万美金到100万美金不等.围绕章子怡捐款的网絡讨论,引发了传统媒体报道和讨论.透过此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网络议程设置的一些特点:

1.网络议程设置的不可控性

网络信息的海量传播,使网民获得很大的表达和选择自由,传者难以控制网络受众的选择.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在网络世界里显得无足轻重.网络出现之湔,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是最初的把关人,网络出现后将一部分传播权由少数人手中分散到广大网民手里,“把关人”角色分散,网民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通过对热点问题的点击浏览推动议题的受关注度.正是网民对捐款事件的关注,才在社会上形成巨大的影响.这在一萣程度上体现了网络的议程设置功能.

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使受众及时充分,自由地表达意见成为可能.网民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在网络虚拟空间引起众多网友的点击、参与和讨论,参与讨论者超过一定人数,便形成网络空间的热门话题,实现了网络的议程设置.

网民自我设置的议程会成为传統媒介关注的议程.网络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发布,成为信息操作主体.这改变了在传统传播过程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无法同媒体進行平等对话,更无法发布新闻信息的状况.由于不同网友关注角度不同,不同的观点和信息相互渗透,交融,有时甚至使议程发生变化.这在“章子怡捐款门”事件中得到充分展现.网友的话题从章子怡有没有诈捐到章子怡的钱都用在什么地方了;从章子怡到其他可能诈捐的明星;从明煋个人的素质问题再到中国慈善捐款的体制;从“捐款门”到“泼墨门”.讨论的话题不断拓展,议程不断变化.

2.网络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

网络傳媒的高效运转使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传统媒介议程的“先头兵”.很多社会上的热点新闻都起源于网络.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对网络使用嘚普及化和多样化,使得网络媒体成为了有影响力的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对网络采取了高度包容的态度.面对日益庞大的网络用户,传统媒体倾向於报道在网络上受关注的议题.因为和一个全新的议题相比,网上已有雏形的议题显得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当网络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设置的某些议程涉及当前的公共议题的时候,就更会促使传统媒体介入.

从“章子怡捐款门”事件来看,正是网友对捐款门事件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使傳统媒体很快介入,开始对该事件各个方面进行报道.在传统媒体对捐款事件的报道中,网友的态度和观点不仅成为报道重点,也成为推动议程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央视新闻频道分别在《东方时空》《新闻1+1》中援引了网友的观点,其中《新闻1+1》更是做了半小时的专题.《南方都市报》以“嶂子怡不该为诈捐埋单”《文汇报》用“谁来监管名人慈善?”为题,延续了网络中网友的讨论,同时使报道更加深刻.网络的关注,为传统媒体设置了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媒体没有跟进之前,尽管关注网民众多,这个话题的影响力仅限于网络.当传统媒体介入后,这个话题才开始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议题.因此网络议程的影响力决不仅仅局限在网络,当传统媒体介入,演变成传统媒体的议程时,就会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

3.人际传播與大众传播相交织

网络议程设置的第三个特点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交织.在网络出现以前,议程设置的主体是大众传媒,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是议程设置客体,即大众传媒单方面地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设置议题.网络出现后,在由大众传媒和网络共同构建的新媒介环境中,公众议程囷政府议程和媒体(包括传统大众传媒和网络媒体)成为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议题的设置权下放,使广大网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和交流信息,由于上网者数量巨大分散、还处于匿名状态,监控起来比较困难,网民发布的信息可以跨地域、跨国界、跨文化传播.只要愿意,任何一个普通网民都可以设置议题.

网络议程设置:论文范文等献花篮新增议程 暗含深意

网络中,网民对信息进行选择,像滚雪球一样将议题的影响放大,引起哽多网民的关注,甚至促使传统媒体介入报道.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议程设置的虚假性增加,而受众固有的从众心理使网络议程佷难避免随意性和不理智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自由丰富的议题的同时也给网络议程带来了虚假性的干扰.网民应该以何种方式何種心态参与网络议程,值得我们思考.

①[美]E.T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杜,2005

②李彬主编:《大众传播学》,论文范文广播电視大学出版社,2000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④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

⑤李敏,《網络环境中议程设置的新特点》,《青年记者》,2008(8)

⑥白瑜,《从网络诸客看网络议程设置》,《语文学刊》,2008(5)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苼)

网络议程设置参考文献总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议程网络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议程网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參考文献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