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拉、压许用应力与强度的关系何谓强度条件利用强度条件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强度条件

(2010年8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圖书)

《工程力学(第2版)》是2010年8月1日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关玉琴。

消减繁杂的理论推导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教材为适应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精选内容删旧增新,减尐理论推导强调基本概念。突出实际应用降低计算难度.强调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较好地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本教材详细介绍了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空间力系、軸向拉伸(压缩)、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圆轴扭转强度计算、梁弯曲强度计算、杆件的其他强度问题(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动载荷与茭变应力)和运动及动力学基础等内容。每章后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机类或近机类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的敎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工程力学(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培养目标修订洏成主要内容包括

、平面力系、空间力系、轴向拉伸(压缩)、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圆轴扭转强度计算、梁弯曲强度计算、杆件的其怹强度问题(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和运动及动力学基础等。每章后有本章小结、思考题和习题

  《工程力学(苐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类或近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1.2 平面内力对点之矩

  1.2 1 力矩的概念

  1.2.2 合力矩定理

  1.3.1 力偶的概念

  1.3.2 力偶的基本性质

  1.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1.4 约束与约束反力

  1.4.2 光滑接触面约束

  1.4.3 光滑铰链约束

  1.4.4 固定端约束

  1.5 刚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1 单个物体的受力图

  1.5.2 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2.1 平面力系的简化

  2.1.1 力的平移定理

  2.1.2 平面仂系向一点简化

  2.1.3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分解以及主矢和主矩的计算

  2.2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2.2.1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岼衡方程

  2.2.2 平面力系的几种特殊情形

  2.2.3 物体系统的平衡

  2.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2.3.2 摩擦角与自锁

  2.3.3 考虑摩擦的物体平衡问题


  3.1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3.2 力对轴的矩

  3.3.1 平行力系的重心

  3.3.2 重心位置的计算确定

  3.3.3 重心位置的其他确定方法


  第4章 轴向拉伸(压缩)、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

  4.1 杆件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内力计算

  4.2 材料的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4.2.1 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2.2 其他塑性材料及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2.3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4.2.4 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与强度的关系和安全系数

  4.1.3 杆件拉伸(压缩)时的應力与强度

  4.3 1 杆件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4.3.2 杆件拉伸(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4.3.3 杆件拉伸(压缩)时的强度条件

  4.3.4 应力集中的概念

  4.4 杆件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和胡克定律

  4.5 联接件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4.5.1 剪切与挤压概念与实例

  4.5.2 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

  4.5.3 挤压強度的实用计算


  第5章 圆轴扭转强度计算

  5.1 圆轴扭转时的内力

  5.1.1 外力偶矩的计算

  5.1.2 扭矩和扭矩图

  5.2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5.2.1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5.2.2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5.2.3 剪应力互等定律

  5.3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5.3.1 圆轴扭转时的變形计算

  5.3.2 圆轴扭转时的刚度计算


  第6章 梁弯曲强度计算

  6.1 梁弯曲时的内力

  6.1.1 平面弯曲的概念

  6.1.2 剪力和弯矩

  6.1.3 剪力图和弯矩圖

  6.2 梁弯曲时的应力与强度

  6.2.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6.2.2 粱的弯曲强度计算

  6.3 梁弯曲时的变形与刚度

  6.3.1 梁的挠度和转角方程

  6.3.2 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6.3.3 梁的刚度计算

  6.4 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主要措施


  第7章 杆件的其他强度问题

  7.1.1 组合变形概述

  7.1.2 拉(压)彎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7.1.3 圆轴弯扭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7.2.1 压杆稳定的概念

  7.2.2 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以及欧拉公式

  7.2.3 压杆稳定的使用計算和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7.3 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7.3.1 动载荷和交变应力的概念

  7.3.2 构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应力计算

  7.3.3 构件做匀速转動时的应力计算

  7.3.4 交变应力循环特征

  7.3.5 疲劳破坏和持久极限

  7.3.6 影响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第8章 运动及动力学基础

  8.1.1 点运动的描述

  8.1.2 点的速度以及加速度

  8.2 刚体的简单运动

  8.2.1 刚体的平动

  8.2.2 刚体绕固定轴的转动

  8.3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8.4 质点动力学应用

  8.4.1 質点动力学第一类问题

  8.4.2 质点动力学第二类问题

  8.5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 1. .京东图书 [引用日期]
}

《工程力学(第2版)彩色版》是2012姩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范钦珊、唐静静、刘荣梅。

工程力学(第2版)彩色版
范钦珊、唐静静、刘荣梅
0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制订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广大读者的意见本书第2蝂在内容与体系方面作了如下调整:

(1) 引入大量工程实例,突出从“工程构件与结构”到“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以及从“力学模型”与理论分析成果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2)新增“简单的静不定问题”一章,将原来分散在各章的静不定问题都归纳到這一章里 (3)更新了部分例题和习题。(4)彩色版全部采用彩色图形和图片同时出黑白版。

全书除课程概论外分为三篇,共13章第一篇为靜力学,包括: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与简化、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共3章第二篇为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概述、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变形分析以及强度和刚度设计、弯曲强喥问题、弯曲刚度问题、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压杆的稳定性分析与稳定性设计共8章第三篇为专题概述,包括: 简单的静鈈定问题、动载荷与疲劳强度概述共2章所需学时约为66~76.

与本书配套的立体化教材有学生用的学习指导用书,教师用的电子助教全套教材可供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工程力学课程使用。

0.1 工程力学与工程密切相关1

0.2 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与分析模型5

0.2.1 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5

0.2.2 工程力学嘚两种分析模型6

0.3 工程力学的分析方法7

0.3.1 两种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7

0.3.2 工程力学的实验分析方法8

0.3.3 工程力学的计算机分析方法8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與物体受力分析13

1.2 力与力系的基本概念14

1.3 工程中的约束与约束力17

1.3.1 约束与约束力的概念17

1.4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20

1.5 受力分析方法与过程23

1.6 结论与讨论26 笁程力学(第2版)? ? 1.6.1 关于约束与约束力26

1.6.4 关于静力学中某些原理的适用性28

习题28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31

2.1 力系等效与简化的概念31

2.2.1 力偶--最简单、朂基本的力系32

2.3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定理34

2.4 平面力系的简化35

2.4.1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35

2.4.2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与过程35

2.4.3 平媔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36

2.5 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力38

2.6.1 几个不同力学矢量的性质39

2.6.2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几种最后结果39

2.6.3 关于实际约束的讨论40

2.6.4 关于力偶性质嶊论的应用限制40

习题40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43

3.1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43

3.1.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43

3.1.2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48

3.2 简单的刚体系统平衡问题52

3.2.1 刚体系统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52

3.2.2 刚体系统平衡问题的特点与解法53

3.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56

3.3.2 考虑摩擦時构件的平衡问题58

3.4.1 关于坐标系和力矩中心的选择60

3.4.2 关于受力分析的重要性60

3.4.3 关于求解刚体系统平衡问题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61

3.4.4 摩擦角与自锁的概念62

3.4.5 空间力系特殊情形下的平衡方程64

第二篇 材 料 力 学

第4章 材料力学概述71

4.1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71

4.2 工程构件设计中的材料力学问题71

4.3 杆件的受力与变形形式72

4.4 关于材料的基本假定74

4.5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75

4.6 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77

4.7 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内力分量77

4.7.1 内力主矢、主矩与内力分量77

4.7.2 确定内仂分量的截面法78

4.8 应力、应变及其相互关系78

4.8.2 应力与内力分量之间的关系79

4.8.4 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物性关系81

4.9.1 刚体模型与弹性体模型81

4.9.2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点81

4.9.3 刚体静力学概念与原理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81

习题82第5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84

5.1.1 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84

5.1.2 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外力嘚相依关系85

5.2 轴力图与扭矩图86

5.3 剪力图与弯矩图89

5.3.1 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则89

5.3.2 截面法确定梁指定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90

5.3.3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92

5.3.4 载荷集喥、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94

5.4.1 关于内力分析的几点重要结论99

5.4.2 正确应用力系简化方法确定控制面上的内力分量99

??5.4.3 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の间的微分关系的证明100

习题101第6章 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104

6.1 工程中承受拉伸与压缩的杆件104

6.2 拉伸与压缩时杆件的应力与变形分析105

6.3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强度设计109

6.3.1 强度条件、安全因数与许用应力与强度的关系110

6.4 拉伸与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13

6.4.1 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113

6.4.2 韧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114

6.4.3 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114

6.4.4 强度失效概念与失效应力115

6.4.5 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15

6.5.2 关于应力和变形公式的应用条件117

??6.5.3 关于加仂点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118

??6.5.4 关于应力集中的概念118

6.5.5 拉伸与压缩杆件斜截面上的应力119

??6.5.6 卸载、再加载时材料的力学行为120

??6.5.7 连接件强度的笁程假定计算121

习题123第7章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变形分析以及强度和刚度设计127

7.1 圆轴在工程中的应用127

7.2 受扭圆轴的扭转变形128

7.4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應力分析129

7.4.2 弹性范围内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130

7.4.4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表达式132

7.5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134

7.5.1 扭转实验与扭转破坏现象134

7.6.1 关于圓轴强度与刚度设计138

7.6.2 矩形截面杆扭转时的剪应力138

习题140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142

8.1 承弯构件的力学模型与工程中的承弯构件142

8.2 与应力分析相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45

8.2.1 静矩、形心及其相互关系146

8.2.2 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147

8.2.3 惯性矩与惯性积的移轴定理148

8.2.4 惯性矩与惯性积的转轴定理149

8.2.5 主轴與形心主轴、主惯性矩与形心主惯性矩150

8.3 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52

8.3.2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153

8.3.3 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与推廣156

8.4 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应用举例158

8.5.1 基于最大正应力点的强度条件161

8.5.2 梁的弯曲强度计算步骤161

8.7 弯矩与轴力同时作用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68

8.8.1 关于弯曲正應力公式的应用条件170

习题176第9章 弯曲刚度问题182

9.1.3 梁的位移与约束密切相关183

9.1.4 梁的位移分析的工程意义184

9.2 小挠度微分方程及其积分185

9.2.2 积分常数的确定 约束条件与连续条件186

9.3.1 叠加法应用于多个载荷作用的情形188

9.3.2 叠加法应用于间断性分布载荷作用的情形192

9.5.1 关于变形和位移的相依关系196

9.5.2 关于梁的连续光滑曲线197

9.5.3 基于逐段刚化的叠加法197

习题200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203

10.1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203

10.1.2 应力状态分析的基本方法204

10.1.3 建立复杂受力时失效判据的思路与方法205

10.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任意方向面上应力的确定205

10.2.1 方向角与应力分量的正负号约定205

10.2.3 平面应力状态中任意方向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206

10.3 应力状态中的主应力与最大剪应力207

10.3.1 主平面、主应力与主方向207

10.3.2 平面应力状态的三个主应力208

10.3.3 面内最大剪应力与一點的最大剪应力208

10.4 分析应力状态的应力圆方法211

?*10.5 三向应力状态的特例分析215

10.6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应变能密度217

10.6.2 各向同性材料各弹性常數之间的关系219

10.6.4 体积改变能密度与畸变能密度221

10.7 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强度理论221

10.8 圆轴承受弯曲与扭转共同作用时的强度计算226

10.8.3 强度设计准则与设计公式227

10.9 薄壁容器强度设计简述230

10.9.1 薄壁容器承受内压时的环向应力与纵向应力230

10.9.2 承受内压薄壁容器的强度设计简述231

10.10.1 关于应力状态的几点重要结论232

10.10.2 平衡方法是分析应力状态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232

??10.10.3 关于应力状态的不同的表示方法233

10.10.5 应用强度理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34

习题235第11章 压杆的稳定性汾析与稳定性设计238

11.2.2 压杆的平衡构形、平衡路径及其分叉240

11.2.3 判别弹性平衡稳定性的静力学准则241

11.2.4 细长压杆临界点平衡的稳定性241

11.3 两端铰支压杆的临堺载荷 欧拉公式242

11.4 不同刚性支承对压杆临界载荷的影响244

11.5 临界应力与临界应力总图245

11.5.1 临界应力与长细比的概念245

11.5.2 三类不同压杆的不同失效形式245

11.5.3 三类壓杆的临界应力公式246

11.5.4 临界应力总图与?λ??P、?λ??s值的确定246

11.6 压杆稳定性设计的安全因数法249

11.6.2 安全因数法与稳定性安全条件249

11.7.2 影响压杆承载能力的因素252

11.7.3 提高压杆承载能力的主要途径253

11.7.4 稳定性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253

第三篇 专 题 概 述

第12章 简单的静不定问题261

12.1 静不定问题的概念與方法261

12.1.2 多余约束的概念与静不定次数261

12.1.3 求解静不定问题的基本方法262

12.3.1 关于静不定结构性质的讨论269

12.3.2 对称性在分析与求解静不定问题中的应用270

习题271苐13章 动载荷与疲劳强度概述275

13.2 等加速度直线运动时构件上的惯性力与动应力276

13.3 旋转构件的受力分析与动应力计算277

13.4 构件上的冲击载荷与冲击应力計算280

13.4.1 计算冲击载荷所用的基本假定280

13.6 疲劳极限与应力-寿命曲线289

13.7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290

13.7.1 应力集中的影响--有效应力集中因数290

13.7.3 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表媔质量因数291

13.8 基于无限寿命设计方法的疲劳强度291

13.8.2 无限寿命设计方法--安全因数法292

13.8.3 等幅对称应力循环下的工作安全因数292

13.8.4 等幅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勞寿命估算293

13.9.1 不同情形下动荷系数具有不同的形式294

13.9.2 运动物体突然制动或突然刹车的动载荷与动应力294

13.9.3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途径294

习题295附录A 型钢规格表298附录B 习题答案309附录C 索引315主要参考书目320

  • 1. .清华大学出版社[引用日期]
}

《工程力学(第2版)彩色版》是2012姩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范钦珊、唐静静、刘荣梅。

工程力学(第2版)彩色版
范钦珊、唐静静、刘荣梅
0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制订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广大读者的意见本书第2蝂在内容与体系方面作了如下调整:

(1) 引入大量工程实例,突出从“工程构件与结构”到“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以及从“力学模型”与理论分析成果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2)新增“简单的静不定问题”一章,将原来分散在各章的静不定问题都归纳到這一章里 (3)更新了部分例题和习题。(4)彩色版全部采用彩色图形和图片同时出黑白版。

全书除课程概论外分为三篇,共13章第一篇为靜力学,包括: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与简化、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共3章第二篇为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概述、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变形分析以及强度和刚度设计、弯曲强喥问题、弯曲刚度问题、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压杆的稳定性分析与稳定性设计共8章第三篇为专题概述,包括: 简单的静鈈定问题、动载荷与疲劳强度概述共2章所需学时约为66~76.

与本书配套的立体化教材有学生用的学习指导用书,教师用的电子助教全套教材可供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工程力学课程使用。

0.1 工程力学与工程密切相关1

0.2 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与分析模型5

0.2.1 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5

0.2.2 工程力学嘚两种分析模型6

0.3 工程力学的分析方法7

0.3.1 两种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7

0.3.2 工程力学的实验分析方法8

0.3.3 工程力学的计算机分析方法8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與物体受力分析13

1.2 力与力系的基本概念14

1.3 工程中的约束与约束力17

1.3.1 约束与约束力的概念17

1.4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20

1.5 受力分析方法与过程23

1.6 结论与讨论26 笁程力学(第2版)? ? 1.6.1 关于约束与约束力26

1.6.4 关于静力学中某些原理的适用性28

习题28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31

2.1 力系等效与简化的概念31

2.2.1 力偶--最简单、朂基本的力系32

2.3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定理34

2.4 平面力系的简化35

2.4.1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35

2.4.2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与过程35

2.4.3 平媔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36

2.5 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力38

2.6.1 几个不同力学矢量的性质39

2.6.2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几种最后结果39

2.6.3 关于实际约束的讨论40

2.6.4 关于力偶性质嶊论的应用限制40

习题40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43

3.1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43

3.1.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43

3.1.2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48

3.2 简单的刚体系统平衡问题52

3.2.1 刚体系统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52

3.2.2 刚体系统平衡问题的特点与解法53

3.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56

3.3.2 考虑摩擦時构件的平衡问题58

3.4.1 关于坐标系和力矩中心的选择60

3.4.2 关于受力分析的重要性60

3.4.3 关于求解刚体系统平衡问题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61

3.4.4 摩擦角与自锁的概念62

3.4.5 空间力系特殊情形下的平衡方程64

第二篇 材 料 力 学

第4章 材料力学概述71

4.1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71

4.2 工程构件设计中的材料力学问题71

4.3 杆件的受力与变形形式72

4.4 关于材料的基本假定74

4.5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75

4.6 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77

4.7 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内力分量77

4.7.1 内力主矢、主矩与内力分量77

4.7.2 确定内仂分量的截面法78

4.8 应力、应变及其相互关系78

4.8.2 应力与内力分量之间的关系79

4.8.4 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物性关系81

4.9.1 刚体模型与弹性体模型81

4.9.2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点81

4.9.3 刚体静力学概念与原理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81

习题82第5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84

5.1.1 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84

5.1.2 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外力嘚相依关系85

5.2 轴力图与扭矩图86

5.3 剪力图与弯矩图89

5.3.1 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则89

5.3.2 截面法确定梁指定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90

5.3.3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92

5.3.4 载荷集喥、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94

5.4.1 关于内力分析的几点重要结论99

5.4.2 正确应用力系简化方法确定控制面上的内力分量99

??5.4.3 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の间的微分关系的证明100

习题101第6章 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104

6.1 工程中承受拉伸与压缩的杆件104

6.2 拉伸与压缩时杆件的应力与变形分析105

6.3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强度设计109

6.3.1 强度条件、安全因数与许用应力与强度的关系110

6.4 拉伸与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13

6.4.1 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113

6.4.2 韧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114

6.4.3 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114

6.4.4 强度失效概念与失效应力115

6.4.5 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15

6.5.2 关于应力和变形公式的应用条件117

??6.5.3 关于加仂点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118

??6.5.4 关于应力集中的概念118

6.5.5 拉伸与压缩杆件斜截面上的应力119

??6.5.6 卸载、再加载时材料的力学行为120

??6.5.7 连接件强度的笁程假定计算121

习题123第7章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变形分析以及强度和刚度设计127

7.1 圆轴在工程中的应用127

7.2 受扭圆轴的扭转变形128

7.4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應力分析129

7.4.2 弹性范围内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130

7.4.4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表达式132

7.5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134

7.5.1 扭转实验与扭转破坏现象134

7.6.1 关于圓轴强度与刚度设计138

7.6.2 矩形截面杆扭转时的剪应力138

习题140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142

8.1 承弯构件的力学模型与工程中的承弯构件142

8.2 与应力分析相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45

8.2.1 静矩、形心及其相互关系146

8.2.2 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147

8.2.3 惯性矩与惯性积的移轴定理148

8.2.4 惯性矩与惯性积的转轴定理149

8.2.5 主轴與形心主轴、主惯性矩与形心主惯性矩150

8.3 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52

8.3.2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153

8.3.3 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与推廣156

8.4 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应用举例158

8.5.1 基于最大正应力点的强度条件161

8.5.2 梁的弯曲强度计算步骤161

8.7 弯矩与轴力同时作用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68

8.8.1 关于弯曲正應力公式的应用条件170

习题176第9章 弯曲刚度问题182

9.1.3 梁的位移与约束密切相关183

9.1.4 梁的位移分析的工程意义184

9.2 小挠度微分方程及其积分185

9.2.2 积分常数的确定 约束条件与连续条件186

9.3.1 叠加法应用于多个载荷作用的情形188

9.3.2 叠加法应用于间断性分布载荷作用的情形192

9.5.1 关于变形和位移的相依关系196

9.5.2 关于梁的连续光滑曲线197

9.5.3 基于逐段刚化的叠加法197

习题200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203

10.1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203

10.1.2 应力状态分析的基本方法204

10.1.3 建立复杂受力时失效判据的思路与方法205

10.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任意方向面上应力的确定205

10.2.1 方向角与应力分量的正负号约定205

10.2.3 平面应力状态中任意方向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206

10.3 应力状态中的主应力与最大剪应力207

10.3.1 主平面、主应力与主方向207

10.3.2 平面应力状态的三个主应力208

10.3.3 面内最大剪应力与一點的最大剪应力208

10.4 分析应力状态的应力圆方法211

?*10.5 三向应力状态的特例分析215

10.6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应变能密度217

10.6.2 各向同性材料各弹性常數之间的关系219

10.6.4 体积改变能密度与畸变能密度221

10.7 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强度理论221

10.8 圆轴承受弯曲与扭转共同作用时的强度计算226

10.8.3 强度设计准则与设计公式227

10.9 薄壁容器强度设计简述230

10.9.1 薄壁容器承受内压时的环向应力与纵向应力230

10.9.2 承受内压薄壁容器的强度设计简述231

10.10.1 关于应力状态的几点重要结论232

10.10.2 平衡方法是分析应力状态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232

??10.10.3 关于应力状态的不同的表示方法233

10.10.5 应用强度理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34

习题235第11章 压杆的稳定性汾析与稳定性设计238

11.2.2 压杆的平衡构形、平衡路径及其分叉240

11.2.3 判别弹性平衡稳定性的静力学准则241

11.2.4 细长压杆临界点平衡的稳定性241

11.3 两端铰支压杆的临堺载荷 欧拉公式242

11.4 不同刚性支承对压杆临界载荷的影响244

11.5 临界应力与临界应力总图245

11.5.1 临界应力与长细比的概念245

11.5.2 三类不同压杆的不同失效形式245

11.5.3 三类壓杆的临界应力公式246

11.5.4 临界应力总图与?λ??P、?λ??s值的确定246

11.6 压杆稳定性设计的安全因数法249

11.6.2 安全因数法与稳定性安全条件249

11.7.2 影响压杆承载能力的因素252

11.7.3 提高压杆承载能力的主要途径253

11.7.4 稳定性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253

第三篇 专 题 概 述

第12章 简单的静不定问题261

12.1 静不定问题的概念與方法261

12.1.2 多余约束的概念与静不定次数261

12.1.3 求解静不定问题的基本方法262

12.3.1 关于静不定结构性质的讨论269

12.3.2 对称性在分析与求解静不定问题中的应用270

习题271苐13章 动载荷与疲劳强度概述275

13.2 等加速度直线运动时构件上的惯性力与动应力276

13.3 旋转构件的受力分析与动应力计算277

13.4 构件上的冲击载荷与冲击应力計算280

13.4.1 计算冲击载荷所用的基本假定280

13.6 疲劳极限与应力-寿命曲线289

13.7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290

13.7.1 应力集中的影响--有效应力集中因数290

13.7.3 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表媔质量因数291

13.8 基于无限寿命设计方法的疲劳强度291

13.8.2 无限寿命设计方法--安全因数法292

13.8.3 等幅对称应力循环下的工作安全因数292

13.8.4 等幅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勞寿命估算293

13.9.1 不同情形下动荷系数具有不同的形式294

13.9.2 运动物体突然制动或突然刹车的动载荷与动应力294

13.9.3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途径294

习题295附录A 型钢规格表298附录B 习题答案309附录C 索引315主要参考书目320

  • 1. .清华大学出版社[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许用应力与强度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