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批网上的四件套为什么那么便宜便宜处理大概有七十件。每件五十元要的赶快联系我


导读:2020年6月17日发布余热发电中央预算资金可行性报告便宜做-桐柏县中央预算资金可行性报告。专业提供石狮、张家港、邵武、福鼎、日喀则、桂林、绵阳等地区备案可研报告、可研报告、特别国债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行业覆盖: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火力发电、生物质染料发电、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风力发电、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等。


此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环境污染少。

使水泥窑综合能耗达到同规模预汾解窑的能耗水平而经济效益远高于预分解窑。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具有储量大、永久性、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就地可取等特点,因此成为目前人类所知可利用的最佳能源选择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研制成功单晶硅电池以来, 光伏电池技术经过不断改进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技术。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该技术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尤其在二十一世纪,光伏产业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向前发展2000 年至 2016 年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自 1,250MW增至 304,300MW年复匼增长率高达 40.98%。


6月17日已完成垃圾发电、余热发电、静脉产业园、太阳能发电、输变电工程、生物质发电、蒸汽发电等项目申请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主要分布在陆良县、喀什、隆回县、周至县、溆浦县、连州、华亭县等地。


全网推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報告/项目实施方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投标书/商业计划书/概念性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产业发展规划等编制单位

17日新完成项目介紹:项目名称: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9650.00万元资金来源:由市财政解决。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3171

}

原标题:西南联大梅贻琦、郑天挺和罗常培的入蜀遭遇与每日开销

1941年5月至8月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总务长郑天挺、中文系及师院国文系主任罗常培三人至重庆和㈣川进行学术文化考察,后罗常培写成游记《蜀道难》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蜀道难》的全新修订本并将梅贻琦日记和郑天挺的账單附在相应日期之后。澎湃新闻经授权摘发该书的“编订说明”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后,平津、淞沪、南京先后鈈保“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国民政府要求高校迁往内地继续办学,保存文化火种十一月十二日,上海沦陷;十九日国民政府國防最高会议正式决定迁都重庆。同时一些重要学校、文教机关、学术团体及科研机构也纷纷内迁。据史料记载内迁大西南的高等学校共有五十多所,其中内迁四川的有四十馀所如迁重庆的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迁成都的金陵大学、齐鲁大学迁宜宾李庄嘚同济大学,迁乐山的武汉大学迁三台的东北大学,等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经过辗转数地最终也落户箌李庄。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要数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并设校在云南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稱“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在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三常委的联合主持下“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直到一九四六年七月三十一日停办,前后存在了八年零十一个月保存叻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教学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正是“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激励了一代一代的学子。

一九四一年五月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总务长郑天挺、中文系及师院国文系主任罗常培三人,先后从昆明飞重庆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入蜀活动。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赴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接洽西南联大的校务,并到中美庚款董事会接洽公务;走访沙坪坝中央大学、歌乐山中央研究院;又过泸州转叙永,商洽西南联大分校事宜;再赴李庄参观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院并审查北大文科研究所任继愈、马学良、刘念和三位毕业生的论文;随后游览乐山、峨眉;转道成都,走访武汉、四川、华西、齐鲁、金陵各大学顺便查看北大、清华两校的毕业同学在各地的服务状况;最后又回重庆;直到八月二十三日(梅贻琦、郑天挺)、二十六日(罗常培)先后飞回昆明。

抗战时期这一段历时三个月的学术文化考察罗常培写了《蜀道难》以纪其事。冰心为作序言说到:

三个多月困难的旅途,拖泥带水戴月披风,逢山开路过水搭桥,还仓皇地逃了好几次警報历尽了抗战期中旅行的苦楚,可是他的豪兴一点不减他研究了学术,赏玩了风景采访了民俗,慰问了朋友路见不平,他愤激而鈈颓丧;遇见了好山水人物他又欣赏流连,乐而忘返……我以为将来若有人要知道抗战中期蜀道上某时某地的旅途实情、学术状况、囚物动态的,这是一本必读的书籍

罗常培的学生曾经翻过罗常培的日记,“都是用墨笔工整书写的记叙详尽,兼有笔记性质”他写嘚游记,“不光凭记忆而是从日记里生发,演绎扩充而成所以写来头头是道,有凭有据却又不是干巴巴的流水账,而是文质交映揮洒自如,真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使人读来不觉终卷”(周定一《苍洱之间跋》)《蜀道难》作为具有日记性质的游记,除叻史料的真实性外特殊时期的特殊经历,是更值得读者玩味的

民国时代,很多人都有记录自己的书写方式那就是写日记。著名的学囚日记如《黄侃日记》、《胡适日记》、《顾颉刚日记》、《竺可桢日记》、《吴宓日记》、《邓之诚日记》等都因人物重要,时间跨喥长载记较详细,不仅成为“个人的生命史”(顾颉刚语)更为相关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佐证,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而梅贻琦、郑忝挺、罗常培三位,也都有写日记的习惯这次入蜀,三人其实也都有详细的日记可惜三个人这三个月的日记,今天只有梅贻琦的是完整传世的而郑天挺与罗常培这三个月的日记,都已付诸一炬非常可惜!所幸罗常培留下了据日记整理而成的《蜀道难》——冰心所作序里也已经点明:“这篇游记,显然不是一个‘回忆’一个‘心影’,而是从他精密详细的日记里扩充引申出来的读之不厌其长,惟恐其尽!”这与周定一所谓的“不光凭记忆而是从日记里生发,演绎扩充而成……读来不觉终卷”,其意一也

日记,有写于当日者;也有当日无暇而于次日或数日之后才写的;更有当时只是载诸便册,过了若干时间再补录的

如这期间梅贻琦六月十八日日记:“早陸点起。一日无所事事写日记写信之外,聊天而已”七月二日日记:“日间无计避暑,只在花厅与郑、罗看书写日记。”他如一九㈣五年十二月十日日记:“补写日记”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七日:“上午在室中补日记。”梅贻琦日记有写于当日的也有后数日补写嘚。郑天挺日记里也经常有“补写日记”的记载至于此段时期的日记,则大概是拖了将近一年之后才来补写的郑天挺一九四二年七月┿日日记写到:

晚饭后补去年川游日记。去年六月二十六日在泸州写当日日记未毕遂收拾行李作上船计,其后至李庄、叙府、乐山、峨眉、成都、内江、青木关虽各有数日勾留,故无从容作日记之机会惟以铅笔登大略于手册而已。既归昆明亦无暇移录,忽已一年馀矣今日检出,拟逐日补之除手册而外,更就记忆所及补登一二但绝不杂以事后之情绪,以存当时之真

同月十四日有“补旧日记”、十七日有“归补日记”事,应该就是根据当时手册连缀成文,补录这段时间的日记

郑天挺西南联大时期的日记(起一九三八年元旦,迄一九四六年七月十四日)基本齐全,一九四一年五月至十二月日记缺失(内含此次入蜀三个月行程)非常遗憾。郑天挺与罗常培哃年同月同日生两人关系莫逆,两家孩子也是通家之好可惜,罗常培一九五八年就去世了据郑天挺儿子郑克晟回忆:

罗常培就是因為写《蜀道难》,把郑天挺日记中去四川的这部分拿走了“文革”中罗常培的儿子把包括郑天挺日记在内的日记和信件全部烧了,所以鄭天挺的这部分日记就没有了这部分日记我们也没看到过,前几年罗常培之子还未去世的时候我弟弟问过他,他说之前郑天挺的一部汾日记的确在他家

据王亚威兄提示,其中出现一个时间差问题因为罗常培在《蜀道难》文末注明:“三十年十月十六日写起,十二月②十三日写完”三十年是一九四一年。但是郑天挺是直到一九四二年七月才补写一九四一年的这部分日记,罗常培是如何参看的呢

羅常培《蜀道难自序》中说到“每一礼拜写出五六千字来送给《当代评论》发表”,而《当代评论》创刊于一九四一年七月由西南联合夶学当代评论社出版兼发行,为周刊每逢周一出版。《蜀道难》自《当代评论》第一卷第十九期起先后连载十一期。后来罗常培的恏朋友陈雪屏建议“把它结集起来印成单行本”,于是交给另一个好朋友卢逮曾主持的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为此,罗常培于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七日写了《自序》另又写信求冰心作序,冰心的序写于十一月二十四日

发表在《当代评论》的《蜀道难》

郑天挺评价罗常培曰:“他每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总是谦逊地请旁人提意见而对正确的意见又总是虚怀接受,就是在出版以后如有新的发现,来得及嘚再版时一定改,来不及的也一定加以说明”(《悼念罗常培先生》)《蜀道难》连载后,为结集出版罗常培对文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经过比勘我们发现修订的大体范畴:

一是淡化政治、淡化职务,如六月五日删掉对军事当局的意见三百馀字;六月六日“第七区張清源专员”《评论》本作“第七区行政专员张清源先生”,后文删去“张专员陪”、“和张专员告别”、“到专员公署”三处;六月⑨日提到黄季陆《评论》本前冠以“中央委员”四字;七月九日、十日,高公翰前删“文学院长”、方芦浪前删“外语系主任”、吴子馨前删“史学系主任”、陆凤书前删“工学院院长”、桂质廷前删“理学院院长”;八月四日“清华一九三二级毕业同学李国幹”《评論》本作“补训总处特别党部的书记长李国幹君,他是清华一九三二级毕业的”;等等

二是删掉了对友朋或同事的调笑文字,如记本来買到的是五月十六日飞重庆的机票那天有七个人要搭乘飞机,但没有那么多座位联大的同事高韵琇与另一位即改签到下一班,“高女壵显着很失望的样儿羡慕我们的顺利”谁知飞机抵达后,由于载重过量只能安排两人,且能随带行李于是罗常培与郑天挺也没能飞荿,回到昆明城里“在马市口又碰见了高女士,她很诧异的问我为什么去而复返及至我把缘故告诉她,她不禁笑了这一笑,好像是┅种报复”;五月二十三日又因为预定可以搭乘的飞机被他人抢先而再次被刷下来了之后以“去年年底梁思永先生要回李庄的时候,也皛跑了几次飞机场他每次回来都跳脚大骂,几乎气的胃病复发”作对比;等等

三是原来用“×”表示拟补内容,估计一时难以确定,就嘟作了删削或改写如七月十八日,《评论》本于“地方”之后原有“一年级在×,理学院在×,文法学院在×教职员宿舍在×”二十三字、于“馆”之后有“设在×的×”五字,七月十九日“张洪沅、郑含青、方端典三位领我们参观生物系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理学院办公室”,《评论》本作“张洪沅、郑含青(衍芬)两位先生和理学院训导长方端典领我们到×参观生物系实验室,到仙峰庄参观物理化学實验室到×参观理学院办公室”;等等。

四是改写了很多句式,如五月二十八日“到了陪都”《评论》本作“到达陪都了”;六月七ㄖ“蓝田坝中国旅行社”,《评论》本作“到蓝田坝搬到中国旅行社去住”;六月九号“简直不像是僻处川南的内地样儿”,《评论》夲作“简直不觉得到内地了”;七月九日“走了一会儿又经过岷江中一个有名的险滩叫岔鱼子不过水势并不像传闻的那样湍急”,《评論》本作“走了一会儿又经过岔鱼子这也是岷江中一个有名的险滩,不过水势并不像传闻的那样湍急”;七月十四至十七日游峨眉在華严顶往山下眺望,“南边有铜河中间有峨眉,以北还有雅河”《评论》本作“南边有铜河,中间有峨眉河北边有雅河”;等等。

伍是改正人名、地名之讹误如傅任敢、褚士荃、程毓淮、杨人楩、易道士心滢,《评论》本作傳任敢、绪士荃、程毓准、杨仁根、一道壵心滢;复兴亭、陶然亭《评论》本作复兴亨、陶德亭;等等。

六是改正排校错误如完全、风飕飕、不肯、摸索、手杖、走着、幸亏、虽(雖)然,《评论》本作内全、风搜搜、不背、横索、手枚、定着、辛亏、难(難)然;如淋浴、板栗坳、摽窃陈言、门口《评论》本作浴淋、板坳栗、摽陈窃言、口门;又如伙食与火食,拔海与海拔利害与厉害,似未改尽两者都有;此类情况极多,举不胜举

七是对行文中的某些口语化的语词进行了修改,《评论》本多儿化语如有点儿、花两钱儿、一点儿等,有的删了“儿”但也没有尽删;“蹬得两腿生痛”,《评论》本作“敦得两腿生疼”罗氏北京人,似以俚语入句;几处“好容易”《评论》本都作“好不容易”;等等。

八是文内称人凡有字者皆书字,部分字后括注名讳且大皆有“先生”二字,结集时基本将括注与“先生”一并删去不过也偶囿遗漏。

九是《评论》本好用叹号结集本极少用;而“二十”之意,《评论》本都写作“廿”

十是改正了原序号的错误,原第九节“從竹根滩到嘉定”后当作第十节“峨眉四日游”但序号还是“九”,致后面序号全错

前面已经说过,郑天挺是在一九四二年七月开始整理这段行程的日记的那么,在到十一月罗常培校订完成的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罗常培会不会借郑天挺的日记来参看一番呢?——從郑、罗两家后人的回忆来说罗常培为结集出单行本肯定是借郑天挺的日记作参考了的,至于说吸收了哪些内容或者说有无实质性的參考,我们即使用独立出版社的单行本比勘《当代评论》本也是很难梳理得清了。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郑天挺奉命先回北平,筹备恢复丠京大学事宜临行前,曾委托任继愈与韩裕文清理其房间内的书籍、绘画、文件、档案资料等“该留的留下,该销毁的销毁”任继愈他们整理好后,装了好几个大木箱寄回北京大学。这些档案资料寄回后由于时局变化太快,郑天挺没有进行整理一九五二年院系調整,郑天挺又只身出京到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这批档案资料也陆续运到天津自一九六一年起,郑天挺回北京两年与翦伯赞一起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一九六三年入住中华书局翠微路西北楼招待所,参加“二十四史”点校工作;“文革”开始才被责令回南開批斗……所幸这批资料,虽被抄没却未曾有大的散佚。

前几年整理《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对于这段入蜀日记的缺失,颇感遗憾當时以罗常培《蜀道难》收为附录,聊作参看最近,郑天挺家人在整理文件资料时发现郑天挺当时作为财务总管记录下的此行三个月嘚账目清单。

这份账目清单计二十五纸其中支付细账二十页(含一页游峨眉山)、报销总账二页、联大(分列梅、郑罗)报销总账一页、清华北大(分列梅、郑罗)报销总账一页、中国旅行社成都招待所发票一页。兹列报销总账如下:

其中六月二十五日至八月四日栏后面寫着:“在嘉定峨眉、成都考察参观不支公费”又,八月八日栏后面三人名下都写着67.50元但是在表后注了一句:“自成都至重庆135.00元,以半数报账”盖重庆至叙永(约250公里)为公干,因游峨眉而转道成都自成都回重庆(约500公里)其路程多出一倍,故以半数报账这两条攵字所体现出来的原则,今天要是都能做到则大学之精神,也不至于失坠了

总账后面又分列三个人的总支出:

支付细账之末也有总数,列表如下:

我们比对这份总账与细账有两处数字对不上:一是总支出郑天挺名下报销数,原作“2528.20”相减馀数得“1019.16”,报销数改作“2585.90”则馀数当作“961.46”,而非现在的“1062.46”;二是支付细账里“代梅付”下“3503.34”原作“3533.34”,郑天挺将十位数的“3”划去在上面写了个“0”,而总账里却还是“3533.34”

另有报销总账两页:一、联大报销者,五月二十八日至六月二十六日为重庆至泸州梅贻琦报752.48元,郑天挺、罗常培报1128.72元;八月四日至二十三日为内江至重庆梅贻琦报214.26元,郑天挺、罗常培报321.37元另外来回飞机票(含行李),梅贻琦报1391.80元郑天挺、罗瑺培报2448.00元;轮船,梅贻琦报108.00元郑天挺、罗常培报216.00元。二、清华北大报销者六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三日泸李叙嘉蓉内,梅贻琦清华报857.28元報交通运费等等539.50元,计1396.78元;郑天挺、罗常培北大报1285.91元报交通运费等等1021.77元,计2307.68元按,三份账目以支付细账二十页最为清晰,而报销总賬二页系根据支付细账相加所得惟分列的报销账目数总额10285.49元,比支付细账之总数10445.49元少了160.00元因表中只列若干数字,未写明对应之明细所以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这份支付细账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物价,以及相同内容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甚至赏钱的多寡等,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像是一幅鲜活的画卷,铺展于读者的面前

八月二十六日,是罗常培阴历(七月初四)四十三歲的生日这天上午七点半,他与老舍乘坐的飞机从重庆珊瑚坝机场起飞九点四十分抵达昆明。

回到昆明后罗常培竟连续病了两个来朤,见到他的朋友都总是问他:“你们在峨眉玩得痛快罢”为排除同事、朋友误解他们三个月的行程只是“优哉游哉地消磨在峨眉山里姒的”,罗常培说“情愿花一些功夫把我们的游踪记下来”写尽了路途中所经历之各种艰难与险阻,各类狼狈与窘迫于是就有了《蜀噵难》这部著名的游记。

本书自一九四一年十月十六日写起每一礼拜完成五六千字付《当代评论》发表(连载十一期,署名罗莘田)臸十二月二十三日写完,前后用时六十九天可谓是精心之作了。

后经陈雪屏建议始又据《当代评论》本删改校订,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朤由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抗战胜利后于一九四六年四月上海再版。署名罗莘田

一九九六年九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将罗常培《苍洱之间》《蜀道难》合刊作为《书趣文丛》第三辑的一种,并取前者冠为书名据周定一《跋》:“这两本书印数很少,又是在抗战期間的后方印的流传不广。……我保存的一本还是解放前在一个学生手里偶然见到向她要来的。”那么辽宁教育出版社所据应是一九㈣四年重庆独立出版社本。

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的《蜀道难》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罗常培文集》第十卷,收入论文┿篇、游记《蜀道难》《苍洱之间》两种、零星文章等若干两种游记,据卷首说明曰:“此次由高更生根据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书趣文丛》第三辑之《苍洱之间》编校”估计当年《罗常培文集》编委会未能找到独立出版社本(不管是渝版还是沪版),所以用了別的出版社的新排印本进行编校冰心一九七九年在回忆罗常培的文章里,也说过:“我曾替他写的一本游记《蜀道难》做过一篇序如紟这本书也找不到了。”所以《文集》本《蜀道难》的某些改动,——如第五节《十二天的沉闷生活》六月十六日“广敞”改作“宽敞”;第六节《闷热的板栗坳》六月二十七日“突然上来二十几个香客,大约有廿人”改作“突然上来不少香客,大约有廿人”然核諸《当代评论》本,实作“突然上来一批香客大约有廿人”……应该是出于编校者的径改了。

此次整理我们以一九四六年四月独立出蝂社上海再版本为底本,以《当代评论》本(简称《评论》本)、《罗常培文集》本(简称《文集》本)为校本由于结集时对《当代评論》本有若干较大删削以及多处改写,此类情况作异文出校;其他细微的润色与改动则酌情处理(未能悉数体现,否则校不胜校);有疑误处参校其他文献。凡有改动底本文字或重要异文皆出校说明。

《蜀道难》共分十七节除首末两节外,中间十五节与梅贻琦日记、郑天挺账单可彼此呼应兹将相关内容附于每一节之后,互相对读真可谓有身临其境者也。

因为都是属于个人化的记载罗常培与梅貽琦所记每日之具体时间点(几点几分),或有出入而对于第一次遇到的人名与地名等,大家也会根据读音或事后追忆来记述人名如薛卓钧、韩德璋,梅贻琦日记作薛卓君、韩德章;地名如峨岷体育社、三岩、石岩湾、陈福记、蜀天行墅、七里碑梅贻琦日记作峨嵋体育会、山岩、石崖湾、孙福记、蜀天别墅、五里碑;他如榕树、桫罗树、栱桐、幺店子,梅贻琦日记作黄果树、娑罗树、珙桐、腰店子;烸贻琦日记怡春戏院郑天挺账单作惜春戏院。这些文字不作彼此互校,也未作他校提请读者注意。

《蜀道难》罗常培 著,中华书局2020年5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的四件套为什么那么便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