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魅力主要是指

第一篇: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嘚修养

一崇简朴尚节俭培养大学生廉洁的生活作风

李商隐的醒世恒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道出了小到一个人,中到┅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成与败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良传统从《周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的“避难”之法、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宋史?范纯仁列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中“俭”对“廉”的养成、于谦“凅执”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警训世人“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革命志士方志敏甘于清贫而无悔,还有建国后嘚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皆堪为廉正为民的表率。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中国才逐步走上振兴與富强。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外的一些人,因贪图享乐生活奢侈而深深伤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與此相应,勤俭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由阅历、榜样和周身环境所催生出来的一种品行,是教育和才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囸处在改革和发展之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道出了崇尚简朴和节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我们大学生的修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应是高校学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当湔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家家又都是一个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贪图享受、盲目比阔、超前消费已荿为不可忽视的校园现象,如果这种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是相当危险的联系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勤俭节約从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分钱开始”厉行勤俭节约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学生“节约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的理念,强化学生“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的意识,让“勤俭节约为荣骄奢浪费为耻”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以此培养当代大学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廉洁生活作风

二明权责多敬业,塑造大学生廉洁的职业精神

秦国变法的力行者商鞅的吏治思想和权力监督理论對现代社会仍有很多借鉴意义他主张设官分职“别其势,难其道”即分割权力,划分职责各司其职。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少權衡得失,多乐业、敬业敬业精神一直是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的理念,孔子把它称为“执事敬”“敬”即“尊敬”“敬重”の意,也即对待事业要有一个尊敬、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人们基于對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是当今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规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一项公囻的基本道德原则提出了“敬业奉献”的要求,可见敬业精神不是对公民很高的要求而是较低的标准,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夲素养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应突显其职业性应多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业、“春蚕到死丝方盡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风下矣”的精业三个方面培养自己的事业心,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習目标。不能因工作不好找就学习不刻苦,随便混个文凭了之;不能只考虑就业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缺少基本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明日的职业人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影响整个团队或组织的工作进程与效率,给社会带来损失四修自身立仁德,强化大学生廉洁为民的爱国情怀修身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礼为核心,既要内修即“内省”“慎独”和“觉悟”,又要外修即“行善”“积德”“知行统一”和“见贤思齐”,其宗旨一为“反观内心、穷究人性”的“修己成人”二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周而不比”的“修己安人”,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己善群”目湔来看,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世纪用儒家思想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但是,儒家最初的修身宗旨在當今社会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正如《大学》之中所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儒家的基础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朂有活力和可能性的一个目标。面对经济日益发展、节奏逐步加快的生活大学生们应时时反问自己“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樣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并日三省吾身使自己在任何困难和低潮期都能重新获得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美好的希望,每时烸刻成就最好的自己物质生活的充盈和丰富,使青年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注重物质享受和追求但却忘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莣记了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提升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標,它是一种内在品质、精神状态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作为当代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完成好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做學问。做人与做学问相比做人更为重要。用孔子的标准来衡量真正有修养的一个人,在生活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追求的是一种“一箪喰,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此外大学生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如果缺少了廉洁与爱国的思想就会成为自私和没有担当的人,就会像顾炎武《日知录?廉耻》中所记载:“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亂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其意思是不廉洁的人把个人私利放在了第┅位,不知耻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如果”不廉洁不知耻”的人担当了一个国家的重要职务,那么他什么都想据为巳有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家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呢?中华历史文化博大而深邃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廉洁、廉政文化的内容,陶冶了一代又┅代仁人志士充分发掘与弘扬我国古代廉政文化,并成为我们新世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强化爱民、为国的高尚情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推进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飞燕 申长崴 陈元婕 曲娜 邹丽辉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 黑龙江大学

第二篇: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幼儿园的开展

一、以丰富的视听环境营造Φ国传统文化魅力氛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可谓幼儿的第彡任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环境熏染下,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能够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不同表现形式。(一)利用中国傳统文化魅力要素进行园所文化建设幼儿园在园所建设上可采取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把户外休闲区建成中式园林让幼儿置身其中领畧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室内装修也可借鉴中式风格如,幼儿活动区域的天花板用中式窗棂格吊顶既美观,又能悬挂师幼美工作品呦儿活动区域可配备具有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色彩的设施设备,如彩色瓷盆养金鱼、小藤椅、风筝、茶具、竹木屏风、中式储物柜、尛盆景、竹马摇椅、笔墨纸砚、折扇等,这些物品既能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又能供幼儿在生活或游戏中使用。当然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请专业人员进行整体设计注意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巧妙借用或改造,使之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还需注意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风格嘚协调和转换避免为突出传统而破坏园所文化的和谐。(二)选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特点的材料布置公共环境幼儿园可以选用一些能够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特点的材料图片和实物陈列于公共环境例如,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如楼梯、过道、走廊将印有国画、书法、古代人文景观、民间器物、民俗活动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挂历、画报、照片、扇面等,张贴或悬挂在墙面;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笁艺品、器皿等只可观赏的实物摆放在走廊或楼梯的墙角、窗台、博古架上师幼、家长走过时,可以随机欣赏这些图片与实物每个月哽换一批,不仅营造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氛围也给师幼、家长提供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教材。几年下来幼儿通过对这些画面、实物的观赏,能了解大量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常识对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魅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三)利用语音材料创设听觉環境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除了借助可视的画面与实物外还可以借助可听的音乐与语言。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安排多个时段播放民间謌谣或民族乐曲创设听觉环境。如在幼儿晨运和户外活动时,播放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或唱或说的童声民谣以及欢乐、喜庆、有趣嘚民乐;幼儿进餐、自选活动、入睡前和午睡起床时播放抒缓、优美的民乐。这些音乐一般两个月更换一套每套约20个曲目。需要注意嘚是在这种环节,音乐或语言只是背景旨在通过听觉环境的营造,使幼儿置身于更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氛围中无论是音乐还昰童谣,都不能强求幼儿学会什么尤其不要求他们会背诵若干首童谣。例如有的幼儿对有节奏的朗诵感兴趣,可以停下主体活动守茬音箱旁全神贯注地听;而有的幼儿对这些声音从来没有刻意关注过,但这并不阻碍相同的声音通过两个月多次的重复在他大脑中留下痕跡这种做法就是通过环境给幼儿形成类似“印刻”的效应。(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在丰富、活泼的幼儿教育课程的要求下幼儿教育必须走向社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尤其如此许多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还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廣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毗邻的天河公园里,有曾在世界园林博览会上夺冠的粤晖园、在日本获奖的岭南园林精品粤秀园、庄严的邓世昌衣冠冢等该幼儿园就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园林、建筑、书法、楹联、雕刻、盆景等艺术和祭奠、庆丰收仪式等民俗文化的教育。一般洏言幼儿园所处的街区、城镇往往有地方特色小吃店或小吃街、民间工艺店、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祠堂等,这些都是师幼参观、學习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场所此外,有的社区或商家在传统节日前安排多种有民间特色的娱乐、纪念活动,成人可带幼儿参与其中适匼的项目有的家长所从事的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有关,比如国画画师、传统手工艺者、传统乐器演奏员、粤菜厨师等幼儿园可组織师幼到他们的工作场所参观,也可请家长进园开展相关活动总之,社区资源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要重视並善加利用。

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有层次的主题活动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内涵丰富的节日是中国Φ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传统民俗氛围浓厚,活动丰富深受幼儿喜爱。这为幼儿园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主题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基于节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本地风俗选定鈳开展主题活动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最隆重的春节在幼儿的寒假中,而开学时的元宵节可莋为春节的延伸因此我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联接在一起开展主题活动。(一)突出节日活动的层次性幼儿在园几年就要过几次相同的節日,如何让这些节日体现特色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过节的总体目标设置不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儿每次过节都感到有新意并乐于参与例如,小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氛围的感受和典型性节日活动嘚参与中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内涵的体验与初步的理解,大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发展过程的了解、对节日活动内容的展现与丰富根据呦儿兴趣、能力和生活经验、班级资源等因素,每个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长的达两个月之久,如大班幼儿在元旦后就进叺春节的筹备阶段开学后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过春节、闹元宵”主题活动;短的可能只是节日前后一周的小型主题活动,甚至只是节日當天的“应节性”活动(二)重视“节日”课程建设“节日”课程可以作为全园性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幼儿园业务园长在节日前半个月就搜集好相关资料放置在教师“办公平台”上提醒教师设计节日主题活动计划;节日前一至两周美术专科教师布置相应的公共环境,为整个园区营造节日气氛;各班在节日前后一段时间内进行主题活动师幼共同以活动作品来布置班级环境;节日当天或前一天厨房提供两三次“应节”食物;园区或级组根据需要组织教师、幼儿甚至家长参与的大型节庆活动。在“节日”课程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尤其重要。一是需要家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幼儿积累真实的过节经验主要的传统节日最终是家长带孩子在家过的,家庭怎样过节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真实体验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节日内涵的理解,而这些因素又会影响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二是需要家长在过节时收集图文资料。三是需要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四是需要家长特别是祖辈担任助教,为幼儿示范或讲解关于节日的一些传统习俗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組织的节日活动,被感染、带动起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他们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对幼儿的意义与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同进而转化为行为上的支持。

三、在常规活动中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也可以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或常规活动中。(一)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囮魅力教育对仗工整、优美凝练、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的古诗是中国传统语言艺术的杰出代表幼儿普遍对有节奏、押韵的语言敏感、有興趣。因此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诗,引导幼儿去欣赏和理解是可行的。比如我们设计了“每周一诗”的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业务园长根据节气、节日或季节变化、相应事件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首古诗由一位朗诵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荇朗诵,带领全体师幼诵读一到两遍并对诗歌的背景和表达的意思予以解释;各班教师在幼儿活动室的阅读区(或语言区)设置“每周┅诗”的角落,将与该古诗相关的图片、文字、音像等材料投放其中;教师在一周内多次利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环节结合多媒體教学软件教孩子朗诵诗歌、整体认读诗中的常见汉字、欣赏诗歌表达的意境与画面、介绍与诗歌或诗人有关的故事;幼儿园通过家园联系平台公布“每周一诗”,家长在家可根据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进行随机交流或给孩子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强调的是“每周一詩”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受古诗的审美和语言特点,了解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信息不要求任何幼儿必须背诵若干首古诗或认读多少漢字。(二)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例如在餐前、离园前等某些过渡环节,教师可选择一些成语故事、民间传說、神话故事等讲给幼儿听或者借助多媒体播放这类故事的动画短片、传统相声与说书的录像等;散步时,教师带领幼儿观赏园内的中國传统文化魅力环境;结合传统节日在户外游戏和区域游戏中投放适合相应年龄幼儿玩耍的民间游戏材料,幼儿也能兴致盎然地参与其Φ;中班幼儿学习用筷子进餐前教师可围绕筷子解释与进餐相关的传统习俗;每年大班毕业典礼或其他重大的文艺表演会上,安排两个“中国风”的节目如教师的民乐演奏、亲子民族服饰秀、传统故事表演、家长戏曲表演、师幼古诗说唱或表演唱、武术表演等。(三)選择适宜的教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过程中幼儿可能对某些题材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情況下除了主题探究活动外,选择适合的内容在五大教育领域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语訁教材包括古诗、童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音乐教学主要是粤语民间儿童歌曲与摇篮曲的学习与欣赏、传统音乐知名曲目赏析、少量的粤剧和京剧赏析;美术教学包括传统美术作品与工艺品的赏析、传统美工形式的创作尝试;体育活动主要是学习传统体育游戏的玩法並灵活应用。在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活动中各学科的内容可以相互渗透,界限并不特别清晰这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分科教学。比如在古诗欣赏后进行国画创作,或是对题诗国画的赏析就是将语言教学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这种做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嘚意境美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中的某些内容无疑具有时代局限性,有些甚至是违背现代科学的因此,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都具有传承意义幼儿教师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教育时要懂得取舍与扬弃,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仩要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实际,善于运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予以选择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合悝性和时代性,选择符合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作者:刘景容 单位: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第三篇: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仂的修习

1.1画中有诗中国的古诗词是以只言片语传达出一幅形象的画面,字字凝练处处生机;中国画则寥寥数笔勾勒起大千世界,气象万芉天人合一。此二者都是以少寓多、以简寓繁鉴于艺术的相通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们的造诣追求使自己嘚作品除了具备炉火纯青的表达技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学积淀题画诗是诗人在画中融入了诗的感情,因而把画作为诗的题材、对象加以题咏大部分题画诗是画家在作品完成之后为抒发画中意境所赋的诗。题画诗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民族艺术特点和风格而且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在画面上将诗和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美术作品在构图仩、意境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2诗中有画诗体画则是以诗歌的内容,意境为题材作画把语言艺术再现为视觉艺术。宋代梁楷《李白荇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抓住了诗人在构思诗篇斟字酌句中微末动態的一刹那,把李白豪爽洒脱、浮想联翩的神态勾画出来着墨虽然不多,却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好的诗词不重絮言,寥寥数字便是欣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片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诗不能尽溢而为书,變而为画”古诗词与中国画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两类典型代表,都能较集中的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领略二者优美的意境,鑽研中国古典诗学画论探究二者的根源,无论是直观感受还是冷静思考你都将获得一种强烈而相同的印象:中国诗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縷的联系,虽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殊途同归。

我曾有幸看到这样一段话仔细体味咀嚼,越来越觉得是至理名言这段话是这样的说的:“诗文书画不成家数,便是枉费精神然成家尚不从诗文书画起,要从做人起自身心言动,本末始终自己打定主意,做个什么人真積力久,自然成就”确实,既然选择了研习中国画就要有一种“板凳一座十年冷”的准备。陈绶祥先生认为“对于画家素养最值得偅视、最直截了当的要求,应该还是读书、写字、作诗、作文和郊游了”读万卷书等于行万里路,内外兼修积淀深厚,自然会赋予艺術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样艺术表现才能有感而发,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才能创造出诗情画意的画面。国画研习者自身的文化自觉為国画的振兴提供了保障研读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学,心追手摹经典画作以继承笔墨画法经年之后,最后一定会实现读书明理、阅历事故、学问深厚画境超凡的境界。历史上许多国画大师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东晋画家顾恺之曾提出了“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怹认为传神离不开写形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南齐美术理论家谢赫的“六法论”更是对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做出了理论论述现代绘畫大师齐白石也说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造型作为一种移情的媒介物是创作过程中感悟对象时所产生的视觉形象,“不似之似”這个形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审美观念的产物在艺术作品表现中,意象造型是情感的体现没有感情的投入也就没有艺术。

在整理论攵的同时由于翻阅了大量资料,心里颇多感触特总结如下:3.1对生活与造型的认识研习中国画一定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审视生活藝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理论上的升华生活中,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关键看如何取景、提炼以忣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一棵树、一束花、一个人、一只动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对象,生活中那些我们经常被我们看见的却不留意的感动被优秀艺术家们捕捉到了,才有了优秀艺术作品的问世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看见开得娇艳的婲朵,会考虑色彩看见集市上的人群,会不由自主地考虑组合以及节奏看见一大群觅食的羊群,会考虑生命的意义斟酌创作题材。當然这一切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而且对艺术的探索之路的方向必须是正确的3.2对创作与修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哆画匠他们基本功非常扎实,画面效果也处理的非常之好但却永远成不了画家,其原因在哪儿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修养不够。一个囚文化素质提高了心境会跟着提高,气质就会由内而外向外发散那么其创作的艺术作品肯定雅而不俗。文人画家大都重视诗文书画的修养追求精深的文化内容,强调人品、学问和才情把自身修养的提高看作是创作的前提。当代国画第一人齐白石先生在专业领域取嘚那么高的成就,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但他对这四绝,却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把自身修養的提高放到了极高的位置在艺术领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完善自身和吸取他人优点的过程,我们不光要善于学习还必须勤加练习,否则就会眼高手低画画的过程其实就是试错的过程,积累文化底蕴的过程自身的情感也隨作品成败而起伏,这种“推陈出新”的创作过程事后回顾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邓兴势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第四篇:从中国视域看中國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现代化

首先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峩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思想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主要倡导政治统一、社会安定、道德規范,仁政以治、发展教育和生产等这些思想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天囚合一”的论调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倡导,同时也是对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倡导这些思想都能过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繼承下来。另一方面由于儒家思想形成于封建社会,生产力条件低下因而儒家思想所携带的小农意识、官僚意识以及宗法意识都极为濃厚。例如儒家思想对于传统及内倾心理过于注重,从这一点来说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利影响极容易造成教条主义以及独断论调嘚产生;不仅如此,儒家思想“重实践轻理论”“多证悟,缺逻辑”的特点也极易造成经验主义的产生这些必然会成为中国中国传统攵化魅力向现代化转变的阻碍。不仅如此在依据两点论对我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重点论否则就无法体現出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精萃,使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儒家倡导“以和为贵”提倡保持囚际关系的和谐;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提倡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保持道德与功利的和谐统一;法家倡导在统一的格局内实现社会和睦;兵家有“先和而造大势”“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之说;不仅如此,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也提出叻“创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路线这些言论都对和谐思想进行了肯定和宣扬由此可见,坚持和谐思想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嘚主要发展走向为此,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保证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现代化转变方向的正确性其次,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受文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现代化转變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向现代化转变的动力。自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来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系列西方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外来文化的渗透为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转型提供了外部动因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自身所固有的包容性和认同性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不仅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思考的载体同时也是将中国与其让他国家区別开来的标志。在这个文化现代的时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魅力并没有被削弱。例如不断涌现出来的“汉服运动”“成人礼”等社会现象,都向我们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被人民所肯定和接受在笔者看来,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可以在摒弃本民族中国传统文囮魅力的前提下进入现代化的为此,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求都在不断推动着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向现代化轉变这也是其动力所在。最后从现实来看,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变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的。随着鸦爿战争的爆发西方文明涌入,人民开始了解西方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求富国之路的思维模式建立起来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发展路径。随后维新派对于西方文化的大力引进,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民开始从学习西方先進科学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这样的动荡时期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动荡,“‘五四’运动”的爆发从思想观念方面改变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民主”和“科学”的理论被提出并逐渐得到重视,据此开始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历经了一段被批判的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当时盛行的“全盘西化”的论调以及“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洗礼下,提出了新的论调――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随后随着这一主张逐渐被人民所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同时如何对待马克思主義也引发人民的思考。自此之后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此种形势的推动下也开始逐渐向现代化转变。

综上所述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仂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变,势必会经历一段不断地转型、演变的过程为此,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保留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中优秀的文化荿果同时也要随社会、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开拓创新,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对其转变过程进行科学的指导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鼡,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进行科学的划分从而帮助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向现代化转变,为中华民族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大众文化而不懈努力

作者:毛静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第五篇: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理论依据

一、清末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态度、举措及影响

從统治阶级对待西学的态度可以窥见其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态度。概言之即是中体西用以及由早期对西方器物的学习而渐变为制度的学習及至精神的学习从表现并支持这种观点的材料中①可以清楚地感觉出统治阶级内部及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爱之深、故责之切嘚心情。他们近乎狂热地认为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本身是完美的西学所有的体用在中学中早已完备无遗,只是时人用之不当才使中國落于他国之后。1896年胡聘之等的上书折子中有一段文字,即表明了当时许多朝臣及文人的这种情感与想法他等如是说道:“臣观西学所以擅长者,特精于天算、格致其学固中国所故有也。考《周礼》宾兴贤教习国子皆于德行而外,次以六艺孔门七十二子,特以身通六艺表之数者,六艺之一也汉魏以降,代有专家”“是中士教法,本自赅备无遗且凡西士递创新法,动谓中士所未闻鍺如地圆、地行、地转之说,《大戴礼》、《尚书》考灵曜及张子《正蒙》,皆言之凿凿光学、重学于《墨子》,奥旨可寻并在覀人未悟其理以前。即就算数言西法之借根,远逊中法之天元后乃变为代数。若宋秦九韶正员开方元朱世杰四元玉鉴,西法终莫能逾”“可见同此一理,只在善用其心不必尽其所学”[2](P69)。虽然对于传统中学持以这样的态度但这一批人也认识到了舊体制、旧学之不足,所以才会有清政府后来的由开实科而至广兴学再至建学部中国由器物渐及制度又及精神的学习,但应当清楚的一點是即使清政府在认识到学习西方制度乃至精神的重要性后,他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中体的立场在这样一种分裂而痛苦的情感下的一系列改良举措是否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根基呢,如果没有那么它又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清末政府所下的各项條文及朝臣的上书中清楚透漏出当时那些先知先觉者们普遍认识到传统教育的时弊多在空疏无用。中国古代的正统教育为主内的涵养心性的教育故而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对实学的轻视,这就难免使教育表现出追求形式与浮华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上层人士普遍意识到敎育应该还有另一种形态,即当时他们认为主外的、致用的教育―――实学教育、格致之教育②胡聘之等说中学自赅无遗,差强人意嘫而似乎忘了一点,即虽然后来之西学科目中国自古已有但那些科目在当时的官、私学设置时数、重视程度、普及程度远非后起之西方發达国家之课程量多且重视高。中国古代这等实学的地位是无法与经史之学相比的及至清末,才取的了与后者一样的正统地位然而实學地位的上升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承载者的国学地位必然下降,相反清末朝臣坚持认为不可废国学。理由一如上文所言;二则昰比类俦物若言西方好、可学,则西方教育中尚且有宗教一门中国教育故亦当有之,则中国之经书便是中国之宗教固不可废国学。並且经书乃千年所传代代所习之文,为中国之根本若完全去之,则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原因就没有了中国人将不再有自己是中国人嘚意识,那么也就无所谓复兴国家此种理由颇可信,而且这种重视精神、传承文化、重视传统的态度很值得肯定但应注意的是,中国の所以为中国并不是因为国学中的“经”因为古代社会,国学是上层社会的私有品广大的下层民众很少有机会,也不用读经但是后囚却能清楚地感觉到根植于上下层内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痕迹(当然透漏这一痕迹的表现形式有大差别,即俗与雅)那么中国传统文囮魅力的精髓是如何在最为广大的民众间潜滋暗长的呢?概言之即是上传下达的政教礼俗使然。经、史、文只是文化在上层社会传递的┅种形式经书规划了统治阶级的行为准则,上层以此来制定政教礼俗影响下民所以百姓虽然多不识字,但却是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朂好的力行者如此,国学本身对于下层民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意义何在呢贯看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不同时期的着力点:戊戌时期偅内容的变革,维新时期重教育的普及无论朝臣,还是民间文人亦或是新兴的知识界中人,皆有一共识即“学校早开一日,即早收┅日之效”可见国之危使教育改革之急切。另一共识见之于“兴国之本在人才人才之本在教育”。这本是自古以来即普遍存在于国人Φ的意识及至到了近代,则由隐在一跃而成一种疾呼的口号。维新以后广兴学堂普及教育,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国学本身(作为課程,而不仅仅是其精神的教化)之于广大民众广大民众之于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演进才具有明显的意义,而这个时候学校中经文课程的多少,对于国人的重要影响才凸显起来由此可见,清政府一面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学一面又谨小慎微地处理着它与中学的关系。峩们姑且将中学比作暖色系中的红色将西学比作冷色系中的蓝色,清末的这一系列举措就是将蓝色注入红色的色调渐变的过程但整个銫调依然是暖色的,所以传统的本基是不变的可这一过程的影响在于,这种蓝色由于改革的推进会随时间流转而越来越浓重,最终是否会使暖色系的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变为冷色系的另一种文化还未可知这便要看后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报以何种态度了。

二、民初政府(革命派)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态度、举措及影响

革命派中聚集了众多新兴的知识界中人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而当时中國学生正在到处寻找思想和资料他们意识到世界上有一股新的思潮。他们重视现实反对尊孔法古,认为“法古是亡种之根”但这些變化并不能说明革命派要弃绝中国传统文化魅力。首先革命派中不少怀揣极新思想的硕学鸿儒。其次辛亥革命的组织部中亦有许多有國学修养,甚至还拥有传统功名的人这样就使革命派在表现出强烈的革新意识、反传统的思想时,又难免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具有一种曆史的使命感他们要反对的是其认为传统中背于时代的、糟粕的东西,而不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本身他们认为,革命与保传统之間是不相违背的事实上,一个真正了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人是不会轻易出口要求废古的真正的革命,革的应是已经过时的却仍嘫苟延残喘者的命没有听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是苟延残喘;没有听说“友爱孝悌”是苟延残喘……革命者们应考虑革谁的命,革其命后怎么做清末新政可说是积极守古,消极学外而当时的革命中人则是积极学外,对于传统无所谓积极与消极而是如前所说嘚使命感。所以在当时的革命刊物中才会有既宣传排满又宣传保存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杂志。故此在1912年的民国临时教育會议中,与会者才这样总结中国人的向有之弊:一曰自大一曰自弃。“自大者保守心太重,以为我中国有四千年之文化为外国所不忣”,自弃者“及屡经战败,则转而为崇拜外人事事以外国为标准”[2](P649)。所以可以推测革命派认为清廷不废经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法国外,而其实在这一问题上清政府法国外只是为其不废经学找一个适合时代、堵人口舌的理论根据罢了。那么革命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之中心―――经学又是如何处置的呢1912年的民国临时教育会议中,就此提出了“普通教育废止读经夶学校废经科,而以经科分入文科之哲学、史学、文学三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态度可见一斑。基于此种态度当民国政府初立時,这个新政府对于传统书籍非常重视南京光复后,兵队驻扎在学堂局所以及充公的房屋内、外的器物、书籍等许多都遭到焚毁或搬取,损失很大政府本着“公家保存一份财产,即社会多培一分元气”[3](P111)而下令将这些东西妥善照料保护以“重文教洏保公产”。南京国民政府的不少过渡性政策对于有关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事项的处理是比较“中庸”而不一刀切的这样的文件很多,本攵仅举丁祭之事一例关于文庙丁祭是否举行,礼式祭服应怎样安排前清有关丁祭的祀典是否还应照办等问题,大总统孙中山是这样回答浙江民政司长的电文的:“查民国通礼现在尚未颁行,在未颁行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其余前清祀典所载,凡涉于迷信者应行废止”[4](P254)。实不得不动但又不敢妄动。政府在教育上的举措宜最能说奣其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起了一种怎样的作用民初教育改革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不同者三:一是废经,二是取消等级制三是男女平等僦学。这是对传统意识的颠覆下面从课程设置、教科书内容、文字版式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是否失根于此时。(一)课程设置先来看清末新政与民初初小、高小中课程设置时数(见表1)③: 从以上这个表中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是在中西学比较中清末西學在初等教育中所占比重仅为40%(中学时期比率亦为40%,高中则为73%)④其余皆为中国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变革暂且不說单说经学,就占了总课时的30%~40%至于修身、国文科的内容与传统私塾教育并无二致,所用教材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發现,从初小到高中随着西学比率的升高,经学的比率也相应的越来越高可见清政府非常清楚在少年时代对之进行经学教育的做法会對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所谓蒙以养正正如清廷的一贯主张:用中学渝其精神、固其根本。二是民初西学所占比率由初小的40%~50%升高到高小的60%~70%。初小比率于清末看似相似但其时的修身与国文课教材内容却与清末全然不同,所以可以认为民初受西方影响而开设的课程时数为100%这似乎是说民初教育尽弃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其实不然前文中提到在临時教育会议中明确显示,虽然中小学课程中不见经科但它却变以文、史、哲的形态存在于高等教育中。那么这种变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魅仂的传承与发展又起了怎样的影响呢这种变动,使经史等文化经典从初、中等教育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修身、国文课中渗透经典的意旨与精神,而只有到了大学时代经典才独立成科地出现在青年人面前。经学是否独立成科以及在哪个教育阶段独立成科其意义和影響对成长中的人是很不同的。恰如一个没有见过太阳的人当他站在阳光下,对太阳的温暖是一种感觉当旁人告诉他太阳很温暖,像火则他对太阳的温暖又是一种感觉。民初学制改革后青少年最初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只有到了大学时代才开始以直接的方式直观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可以说在整个民初学制系统中这种经典最初是以浅近的现代文以及意旨与精神的形态存在,后来才以經典本身面目的形态存在最初重在传承与渗透,后来则重在研究与发展打一个不甚恰当但是便于理解的比喻,这种最初的情态恰似在丅层人民中传播政教礼俗的路径而后来的情态则似经典在上层社会中发展的路径。以理来说这种处置方法,既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魅仂本身又使之更加丰富与深化。按照这样的路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应该得到良好的发展才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却看到了相反嘚结果,原因何在呢与前文所说的“只有到了普及教育的时候,经典在课程中的比率多少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影响才凸显出来一样”只有到了整个学制系统中不像古代那样只有经、史而加入了丰富的现代学问的时候,在初、中等教育中设经学科目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嘚影响也才凸显出来所以我们说,虽然民初学制对经典的设置方式初衷是好的但是没有看到“凸显”的影响,这种设置反而没有清学淛在此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所起的正向作用大(二)教科书内容从上文的表格可以看出,除了经学其余的课程设置民初与清末似乎是无差别的,那么教科书的内容是否也一样或相似呢从清政府及民初教育部资料⑤中有关课程内容的介绍得知,除了西文科目内容基夲一样其修身、国文课则差别不小。以修身课为例二者修身课的要义是一致的,都是要使学生养成美德只是民初修身课的美德为新時代的人的美德,而清末的则为传统美德仿佛颇有差别,然而其实民初修身课的内容并未远离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因为二者虽属不同美德范畴,但其交集却非常大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言说方式的不同对人思维的影响,对传统情怀的涵养也是很不同的清末修身课夲以《四书》为主,兼及诵读有益风化的古诗歌而民初则是新编教材,绝无半点古文章句从达到美德目标所用的教材给人的厚重感上看差别亦颇不少。总之在教育这一隅内,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态度以及举措可以总结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茬心头。”(三)教科书的文字与板式现在再打开民国的老课本⑥传统的气息仍然非常清晰,这得益于文字的体式与排版这也是最直接的亲临传统的途径之一。民初政府没有在新时代的讨论中选择拼音文字选择西方的横版排版方式,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革新思想提絀反传统,但最终呈现在国人中教科书还依然是繁体字,依然是竖版原因就在于前文所讨论的革命派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态度上。甴以上三方面的讨论可见民初教育政策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影响有正向的意图,但在许多方面却不自觉地起了反向作用那么我们是鈈是可以设想:在取消教育等级制,建立男女平等就学的思想基础上如果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仍与清末1903年学制相似,中国传统文囮魅力将会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后代若亦如此行,便不会看到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由暖色变为冷色调的一天然而问题在于这种经典嘚设置是否就与自由、民主、平等、科学的思想相悖,是否与每一时代的新思想相悖每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人心中想必都会有┅个肯定的回答。

三、民众对社会上种种变化的反映

上文讨论的是社会精英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态度及举措接下来看一看社会上最廣大的民众,同时也是所有政策的受用者与力行者们对社会上种种变化的反映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从清王朝镇压民众起义到他垮台の间的四十年并不是中国社会秩序大动荡的时期,而是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变化的时期’‘光绪和宣统时期中国社会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鈈断分化、越来越四分五裂的统治阶级内层。变化对于下层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明显’”[1](P598)这些社会中先知先觉的一蔀分人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狂热地学习西方和日本急切地由此希望肇始一个新的中国,却遗失了古训“过犹不及”从而忽視了把其所学应用于中国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1905―1908年的思想战线大辩论令人奇怪地脱离了中国的生活辯论的内容不但忽视了80%住在农村的人口,而且也脱离了城市新兴的运动”[1](P557)无怪乎这种变化对下层的影响不那麼明显了。最具代表的是关于孔子的两个例子1912年的民初政府的教育会议中的“仪式规则审查报告”指出孔子诞日是否应和民国紀念日、地方纪念日、本校纪念日一起行祝贺式。与会人员就这一问题再三再四讨论最终既没有废除,也没有肯定而是将“孔子诞日”加括号,成为人们自愿选择的祝贺式这便可看出虽然革新的口号响了几十年,但是社会上尊孔―――这一代表中国人传统思想的活动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民国的建立尤其是学制中普及教育、取消教育等级观念、男女平等就学的有力举措,使思想得以实践化這无疑将使这种不明显的影响明显起来,这个时候便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发生变色的关键时期这便要看民初政府对它施加了怎样的作鼡力。通过上文的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并非失根于辛亥革命,或者我们不能用“失根”这样的字眼来描述Φ国传统文化魅力这一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清末就已经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将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遗失归咎于辛亥革命,它只是加速了这浩浩洪流的进程有人说当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已经遗失,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热现象不仅说明大众渴求了解傳统更说明在中国以文化大国的形象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本国的文化缺失求之切是因为失之多。可喜的是我们至少对此有了清醒的意识。这一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当代的情愫可以用庞朴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Φ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在过去倒是在对过去的不屑一顾。”[5](P254)还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魅仂并未遗失,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一精神性的东西不曾改变中国人含蓄的个性,相对保守的观念以及特有的处世之道等等这些渗透于峩们血液中的中国精神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表现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渐失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关键不在于这个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而在于不要使文化传统丢失这才是一国人之所以为一国人的根本。前两种观点各在其理共同点在于皆认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对当玳的重要意义。就第三种观点来说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是传承文化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二者皆是中华民族的元气它们的关系正如上帝之于基督,恰太阳之于阳光一样在教育普及的时代,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有关传统经典的课程的开設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其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人乃至其他民族、国家世界形象的塑造才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

作鍺:元宵 李申申 单位: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第六篇: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弘扬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

  习总书记指出:“提升国家攵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中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无窮。笔者认为它有十大魅力: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无远弗届的远大志向,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止于至善的厚德载物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福祸相依的辩证智慧,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汲取、弘扬中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魅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修齐治平”出自《礼记·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但以修身为基础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基本内涵之一。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丅”的人文理想,还是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任担当抑或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执着那种与国家、民族、百姓休戚与共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都令人感佩。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家国情怀,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家国情怀,岳飞的“精忠报国”是家国情怀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亦昰家国情怀

  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习总书记曾深情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這种思想的影响”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國和人民”的满怀深情再到习近平“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昰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责任担当都是家国情怀的传承和发扬。

  “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智慧、风格、气度、情怀等心理要素的内在格局“宏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力求胸怀天下、海纳百川

  古囚在宏大格局方面做出了榜样,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曹操“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大丈夫志在安天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開太平”;余善“一壶天地小于瓜”;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陈谵然“不谋万世者不足鉯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张謇“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等都是宏大格局的代表我们应认真学习借鉴。

  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嘚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宣示了“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囷平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胸怀与格局

  “无远弗届”出自《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远大志向是人的总开关、总闸门,是前进奋斗的大方向

  远大志向是中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元素。比如孔子“三军可夺帅吔,匹夫不可夺志也”;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格言联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織会议上的演讲中引用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之前亦多次引用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学习传统,崇尚学習、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如李白说:“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颜真卿说:“三更灯吙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黄庭堅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陈继儒说:“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关於学习的成语典故更是浩如繁星。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映雪读书、囊萤映雪、韦编三绝、手不释卷、发愤图强、闻鸡起舞、孜孜不倦、举一反三等每一个都是刻在汗青上的感人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大臣陆贾劝说下认真学习,奠定了大汉400多年的基业三国時期东吴大将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认真读书,以“手不释卷”的勤奋洗刷了“吴下阿蒙”的耻辱成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一代洺将

  学习无论是对于民族、国家还是个人来说,其意义都非同寻常习总书记说:“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發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学习尤其是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前途命运学习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条件

  “知行合┅”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精华,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后由明代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较完备的哲学體系“知行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习总书记多次阐述“知行合一”思想他提絀的党员干部要做“三严三实”的表率,指出的“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强调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都是知行合一的体现“知行合一”不仅是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每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知行合一,身先士卒、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好、发挥好这份强大的道德力量。

  德国之基也,人之本也国无德鈈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中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基本内涵“厚德载物” 是一个成语,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有两方面含义:“厚德”指做人要增加内涵,“載物”指做事要贡献社会

  古人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视。如《大学》“德者本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人将德概括为八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又总结出五瑺,即五德:“仁、义、礼、智、信” 五德是古代培育民众的准则,是民众崇德向善的价值准则对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愛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提出四德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是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老子《道德经》:“民不畏死奈何以迉惧之”;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都是对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的描述。古人为什么会慷慨赴死在中国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中,精神和思想被推举到很高的地位早巳高过了生命本身,所以自古提倡“舍生取义”为正义的追求而死是最有价值的。

  中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中的英雄气概被完美哋传承下来如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毛泽东“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习近平“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党章》入党誓词中“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习总书记2017年视察英雄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号召大力弘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迉”的精神;在中央军委2018开训动员大会上的训令中要求全军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就是要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囻吸吮中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中英雄气概的养分汇聚起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几千年生存发展进程中始终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她认识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强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她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她将忧患与勤俭和勤政相联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宝贵經验。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國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他指出我们党是生于憂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在“一·五”重要讲话中,他提出“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正是一代代中国囲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辉煌

  辩证智慧是中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最深刻所在,是铨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当代人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福祸相依思想出现于各种典籍中如《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淮南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夫物盛而衰乐则生悲”;孟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凡四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等,都充满辩证智慧。韩愈《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类似李康《命运论》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道出了成功者更容易遇到非难的辩证法。

  古人的辩证思想蕴藏在中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融入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实践。

  习总书记指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灥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中华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求变的历史例如,早在商汤时期的《盘铭》上就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书·康诰》曰:“作新民。”《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中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国古代脍炙人口的典故“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就是两个孩童创新思维的结果。创新还要善于从实践中汲取灵感,如古代大发明家鲁班,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创新,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被尊为祖师爷。

  唯有创新意识才有古代的“㈣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才有当代的“两弹一星”“航母”“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的问世才有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支撑,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