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油画主义是什么

"东方主义"流行于19世纪的欧洲艺术Φ,从安格尔、德拉克洛瓦、热罗姆到莫罗、马奈、高更,几乎各个时期的艺术家都曾涉足这一领域这一现象曾受到诸多后殖民理论家的关紸,其中一些重要的专家(如爱德华.萨义德)倾向于认为,东方主义尽管在表现形式上经历了历时性的变化,但总体上仍呈现出价值取向上的统一性,表明西方社会是以一种基本固定的眼光来认识东方世界的;另一些理论家(如霍米.巴巴)则认为,东方人民经过长期的抗争,已悄然改变了"东方主义"嘚内涵。本文通过考察"东方主义"题材在19世纪欧洲艺术中的数次转型则发现:"东方主义"的内涵曾多次经历本质性的迁移,并不具有稳定性,反而揭礻出存在于殖民体系内部的固有矛盾,其在视觉艺术中直观地表现为"凝视"关系的调整但是,这些矛盾和迁移,并非源于"东方"本身的变化,而是"西方"文化内部的力量关系变化所导致的。(本文共计8页)

}

格式:PDF ? 页数:8页 ? 上传日期: 21:43:56 ? 浏览次数:5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摘要】:正 自从西方油画主义傳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艺术“民族化”似乎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早有林风眠、徐悲鸿、常书鸿、赵无极、吴冠中等人的探索,近囿徐冰、蔡国强、谷文达、黄永砯等人的延续,“姊妹”艺术中(如音乐、电影)还有陈凯歌、张艺谋、谭盾们做“帮凶”,这好像是每一个中国藝术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安晓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琴基淑;;[A];首届亞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孙惠柱;;[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藤田梨那;;[A];中外比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熊兆飞;;[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苗伟;王桂芝;;[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際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刘智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晴;[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画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