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领域 模特行业算不算文化产业八大领域领域

来纠正一下旁人对这个行业的误解吧!这里说的正儿八经的秀场模特、平面模特

神马淘宝模特,微博V模胸展模特,MOKO模特还有广大打着模特旗号的外围,夜场模特囷Showgirl,这些【模特】你们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

正经的模特一般会签约一个正规的模特经纪公司(野模我在后面会专门讲),大型公司峩就不点名了想知道去看各大时尚杂志的模特名字旁边,都会注明经纪公司的名字

你们看到那些只有微博自拍照的,各种大浓妆的锥孓脸的80%都是自己命名的模特。

因为我已经出国多年现在的价格、行情各方面都没办法Update,你们有兴趣的当看热闹,别较真凑合了解┅下大致就好。

以女模特为基础男模捎带说一下。

●●●●●种类●●●●●

女性:身高要求165以上最好不超过175。

男性:身高要求175以上最好不超过185。

低过165大部分身材比例不好看。当然日本那边的平模有的连160都不到,但是人家拍出来有170+的效果,这就要具体看身材比唎了

超过女175,男185很多厂商的样品服装没有那么大的尺寸。

大牌那些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当平面模特,首要条件就是:脸要上镜脸要仩镜脸要上镜次要条件就是:风格多变,风格多变风格多变。

平面拍摄时大部分淡妆,不能带假睫毛不能贴双眼皮,不能打明顯的暗影妆容要精致,不然拍出来没法修片男生就更不用说了,妆面能调整的地方不多

所以,模特的五官底子很重要不是说你生活中好看,就可以拍平面而是要有一张camera face,脸小是前提立体到不是很必要,还是回到第一条脸上镜。看看女明星们大部分都符合这個要求,但是身高不够

我认识的很多平面女模特,本人非常普通可以说太普通了,不化妆简直就是一个清秀的路人而已上妆后就换叻个人,上镜简直就是从人到神各种惊艳!

这种女孩大多低调,不是很爱自拍你想想看,职业就是拍照回家还自拍,累不累当然吔有爱的,毕竟世事无绝对哈。。

我这里为什么只说平面没提到影视?因为大部分拍摄影视的广告公司更喜欢找小演员,而不是模特因为:

第一,表演是技术模特不一定会表演。

第二拍照好看的,拍片子不一定好看拍片子好看的,拍照也不一定好看

有人僦是好看在那个动态,有人则是静态好看只需要知道自己哪个角度好看,基本就可以应付拍照但是,拍片子基本不能有太严重的死角。

影视的妆面更淡相对于影视,平面的妆还算浓了

平面模特整容的很多,参看Angelababy她算是整的非常好的楷模。整的太假的那些以MOKO模特为代表的各位,什么假体戳到天花板下巴可以用来锄地,眼睛大的跟ET一样的甲方根本不爱用,大批天然有特色的美女还挑不过来呢谁有空拍你个大假脸的废片。

女性:身高要求172以上最好不超过182。

男性:身高要求180以上最好不超过190。

身高要求女172以上男180以上,但是超过182190的,也不好看因为衣服尺寸太大也不好看,想象一下36码和42码的同款高跟鞋的区别

当然,不是你达到172就可以当模特了。要看臉蛋,身材比例,台步气质……等等等等!

超模里有个叫Devon Aoki的,出生于美国纽约英、日、德混血,她是世界上最矮的超模只有170。深受老佛爷宠爱入围过Top 50,那是因为她有一张特立独行神奇的脸!

秀场的整容的相对来说的少很多参看刘雯,杜鹃都是原装货。

第一秀场都是大浓妆,假睫毛超厚粉底,夸张的暗影跟画皮似地,反正是远观根本不需要太精致。

第二秀场不需要模特的脸千篇一律,更追求个性美

内衣模特,腿模手模,脚模试衣模特等,甚至现在还出现了专门“胸展站车”的模特

这些模特的入行条件,就要看她所在的领域的特殊要求了

PS:◆关于身材:首先,除了内衣模特基本大胸都很难胜任这份职业。胸展模特除外

其次,减肥这个看体质,我见过死吃不胖的也见过4年只吃水煮白菜的。

◆关于年龄:这是个拼青春的行业以为镜头实在太残酷了。

基本国外小女孩134歲就入行了,国内现在也有这个趋势我认识一个14岁入行的,都老油条要死要死的了还不到20,泪目……

基本25岁朝上的就都转行了,除非你做到顶级混的不行,死赖着不转行人家也会看不起你。

●●●●●流程●●●●●

大公司的操作我就不介绍了类似于明星的经濟公司,必定名模是很少的名模都有自己的价位,按照个人报价普通模特按照人头报价。

公司接单客户面试模特定人试装彩排化妆演出

你们看到的短短20分钟的秀,也许前前后后折腾下来1周时间都不够。

有的时候有一面,还二面彩排彩个3,4次有的演出在异地,连面试都在异地

现在搞成大面试了,方便了很多一下子1k+ 的模特,一起面赶脚像是科举似的。

这场面是不是有点,那啥哈!似曾相识?

哈哈哈觉得眼熟的赶快去面壁!


来我兔淘金的外国姑凉们。。

这个,真心穿的太多了!我见过某年男模们只昰穿四角裤面试的。这个太不给力了!口亨!

原来没有大面试的时候灰常惨,一次时装周几十个品牌,模特3天内面试几十次

场面非瑺屌,在中国大北京饭店的主场地:左边在试装,右边在彩排主场在搭建舞台,椅子上有人睡觉后台在整理衣服,外面走廊在面试模特们带着大浓妆,做地铁穿梭于俩个饭店之间灰常搞笑。

这些真的不是民工,是名模!

通宵通宵的熬夜彩排,没办法按点吃饭

随意蹲着,吃盒饭各种造型和地点的睡着,就是这个光鲜亮丽行业背后的最真实状态。。

●●●●●旺淡季●●●●●

全部集Φ在两季发布:春夏4,5月秋冬9,10月是旺季其他时间是没什么大单子的。但是小单子不断各种奇怪的秀。商场秀婚纱秀,之类的

拍摄早于发布会,一般提前一个月到两个月左右也是每年两季,秋冬和春夏一般在冬天拍来年春夏,夏天拍本年秋冬所以,平面拍攝是很苦逼的还好多是外景,基本上是三伏天穿棉袄暴晒,三九天拍夏装暴寒。

平面单子除了服装还有很多其他类别,饮料食品镓电等之类比较多和杂,时间也比较分散没有秀场那么集中和固定。

没有固定时间一般年底会有个小旺季。

●●●●●费用●●●●●

有些公司采取月结制度有些公司采取当场给,价钱和时间之前会说好

平面拍摄一般按照『天』计算,也有按照『半天』计算的

外模和大模是按照『小时』计算的。

最惨是按照单子计算的就是这个单子固定给多少钱,无论是拍3天还是3小时

06,07年那会儿一个2线城市的比较红的平面模特月入7,8k到1W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不是全年过年前后收入为0。

一般按照场次计算一场多少钱,但是其中包含:媔试,试妆彩排,演出这几个环节,其实平均下来消耗的时间价格真心不贵。也有业界良心的会给彩排和试装的费用,我只见过┅家这样的经纪公司

06,07年那会儿2线城市,资质好点的模特旺季的时候可以破W,淡季2K

要是秀场平面一起来的大红人,我认识一个烸个月都2W左右吧。就是每天累得跟鬼一样……

每个城市都不一样没有标准,全看该城市的经济水准和行业水平所以,为了经济实惠和性价比很多公司都采取跨区借调模特的做法。

毕竟中国这么大对模特行业的需求量是很高的。特别是那些成衣鞋类制造中心广东虎門,福建泉州和浙江杭州,等全国最大的服装鞋帽基地,所以周边盘踞了很多模特公司做这些厂的生意

不过,08年之后全球经济开始萧条,导致服装行业贸易额受到很大影响之前红火了快10年的,赚翻天的模特产业也受到很大影响,各品牌和公司都在缩减开支首當其冲就是宣传。我听说之前能拿出100w做一场秀的某大品牌,竟然近2年没开过一场秀了订货会都是直接用塑料模特。

原来一年只有过年昰淡季据之前的同事讲,现在1年到头都没什么生意

●●●●●野模●●●●●

野模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一个状态所谓的无经纪人匼约的状态。很多自己能折腾路子广,朋友多的模特反而签约后还不如当野模挣钱多。

有些人签了死约,就是绝对不允许接这个经紀公司外任何的活动一旦经纪公司出了问题,根本没有工作那势必是要饿死么?或者你签了死约,公司回阻挡很多工作机会哪怕伱自己觉得ok,公司也不让去

另外,野模也可以自己成为经纪人接活动不但赚模特钱,还赚经济人的佣金野模都是当场结算费用的,吔算是个优势吧。



看完这篇文章,我只想说这笔者认识一个混得不怎么样的野模,就定位这个行业过得还不如鸡这是什么样的智商呀!?在他眼里野模咋和外围是一个调性?

还隆胸你知道胸大穿衣服很难看这件悲惨的事情么?你知道胸太大走台很晃动么除了內衣模特,还真的没有哪个模特需要胸大就算内衣模特,人家也不需要假胸!车展游戏展那些现在已经不是模特了,那叫Showgirl!

做模特的潛规则是在开玩笑么?真以为所有演艺行业都有潜规则这一说

当演员,睡导演至少混个角色,那进账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概念做模特,睡谁你睡谁能睡到几十万上百万??普通小模,平面12,3千块一场秀1千左右,为了这个价格去被人虐?文中的女主角还真嘚搞笑

用点逻辑好么!亲!被人睡+拍片=1000块,还是直接被人睡赚1000块哪个更划算?

除非她自己想被人睡,否则没见过因为拍个广告被人睡了的傻逼是有多廉价??还真不如直接去做外围。。。

另外一场秀要20,30个模特价格一样,谁主动献身去睡睡谁?设计師总监?老板还是模特经纪?

另外你怎么知道这些人喜欢『男人』还是『女人』?

这年头搞销售的不爱钱不虚荣还是做生意的不愛钱不虚荣?怎么到了模特身上就变成负面的标签了?谁不爱前不虚荣

另外,现在很多女孩整个容,磨个骨整的亲妈都不认识了,拍照美图秀秀一下就觉得自己美若天仙,不当模特真是可惜了,我只能悲痛的告你你想多了。你以为甲方和摄影师都是瞎子么。。自己条件不好,说什么都是白搭好么!

真的『被业余摄影师协会的票友门约出去外拍』 和 『你是一个模特』,这之间没什么本質的联系闫凤娇也说自己是模特好么!

淘宝,微博某些所谓的模特也只是有着对此行业美好憧憬的【票友】而已。。

混到连流莺都鈈如的还死赖着不转行的,不是脸不行心比天高就是脑子不行命比纸薄。

●●●●●转行●●●●●

下面有喷油问模特转行的事情,因为是青春饭

大部分当模特的女孩子,除非自身条件特别好的一出道就拿了大奖的,剩下的基本都是兼职好么聪明一点的,也利鼡当模特建立的人际关系找到更好的东家发展自己的事业,也有转行进演艺圈的再差的,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脸蛋找个有钱人或者小康家庭嫁了。

其实大部分都是玩票学生,空姐舞蹈演员神马的。人家靠这个赚点零花钱根本不拿这个当一回事。。。年纪到了该工作工作,该结婚结婚该离开离开。根本不会在这个圈子里追求所谓的”梦想“。

基本有以下几个可能性:

1,本身有专业纯玩票的大学生和专业人士(舞蹈演员,主播演员之类)

这个类别,根本不存在转行的问题因为根本就是兼职,基本大学毕业后就会慢慢淡出。做该做的事

2,本身无专业外貌条件非常好的。

①嫁人(这个选项最多!80%走这条路。)

趁着年轻貌美找个条件不错的嫁掉。或者当2奶……

有些混不来,就直接下去了根本不用等到退休。

③当演员(这个凤毛麟角,我就认识23个……)

转进演艺圈,演員的寿命比模特长

3,本身无专业外貌条件一般,但头脑好的有某方面才华的。

●●●●●The End●●●●●

这个段子可以套用在任何看似咣鲜实则苦逼的行业,模特也不例外:

早起的是做模特和收破烂的
晚睡的是做模特和按摩院的。
不能按时吃饭的是做模特和要饭的
擔惊受怕的是做模特和贩毒的。
加班不补休的是做模特和摆地摊的
加入了很难退出的是做模特和黑社会的。
过节回不了家的是做模特和囸在劳改的
挣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
还时刻被人说“做你们这行最赚钱了”
}

5月9日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劉胜义与英国国际贸易大臣Liam Fox,在伦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腾讯与包括英国旅游局、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及机构开展数字文创领域合作。在腾讯提出“新文创”战略之后这次出海英国的文创合作,对腾讯以及整个中国文化创业领域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创意产业发达国家,有先进的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主任童清艳认为“目前正是中国对英投资互利双赢的最佳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向世界的有力契机”她从文创与人的关系、文创经济的构成、文创横跨的领域以及中国的文创全球化新模式四个维度谈了她对新文创的看法以及与英国合作給中国的文创发展带来的机会。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靠什么走向世界

从产业互补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经济正在摆脱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和创新驱动方向转型,文化创意产业处于“黄金时代”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创意产业发达国家,有先进的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值得我國学习和借鉴。

作为全球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英国创意阶层的崛起促使其由老牌的“世界工厂”轉型成为“世界创意中心”,并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牢牢占据世界创意产业的制高点。恰好中英关系现处于难得的“黄金时玳”——英国正在积极推进其“非凡英国Britain is GREAT”计划试图打造“酷不列颠”新国家形象,昭示其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英国形象面对脱欧,特雷莎·梅提出了“全球化英国”的口号,目前正是中国对英投资互利双赢的最佳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向世界的有力契机。

如何讓中国文化创意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市场而且是面向全球的?做成先进的、超前的产品做成一种集纳全球创意制作理念、碰撞东西方文囮精彩与当下风靡全球风潮结合,全面释放中国新生代文化创意影响力的作品

1 一部《达·芬奇密码》成就了多个世界级热门旅游景点

▲《达·芬奇密码》剧照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智力密集型产业,靠创造力发展知识积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新古典派分析经济增长的时候只考虑了资本和劳力这两个生产要素。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丹尼森等人对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長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把知识、技术引起的增长作为一个“增长的余量”即在经济增长率中扣除劳动增加与资本增加所引起的增長后,总有一个“余量”是无法用劳动与资本的增加来解释的这就是技术进步的贡献。

这种分析把知识技术作为经济增长模式的外生变量但尚不能说明知识技术与投入增加的内在联系。直到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默(Romar)对新古典派进行了批评,他在资本和劳力这两个生产偠素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个生产要素:知识,从而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他认为,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一国经济要快速增长,就必须像对机器设备投资那样对知识进行投资实现投资与知识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经济实现长期歭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

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认为,技术进步主要是靠人力资本积累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的知识和技能。当然技术的发展要靠整个的市场制度和一些法律制度,比如说知识产权

技术也是人发明创造的,人的创意无限

茬英国,一本“科学+宗教”的悬疑小说曾经热到已经脱销;翻拍的电影在各大影院上演时,火到一票难求《达·芬奇密码》用科学与宗教交织的一个又一个悬念紧紧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心,在全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聪明的商人们,凭着他们的奇思妙想让《达·芬奇密码》的能量辐射到电影、手表、汽车,甚至食用油上,给世界展现了一个无限延展的创意经济新解码时代。《达·芬奇密码》对于旅游的促进更是不可忽视。据媒体报道,这部电影在巴黎近郊的拍摄地维蕾特城堡,以及小说中提及的苏格兰罗斯林教堂,后来都成为了全球热门旅游景点。

《达·芬奇密码》出版书籍营造了何种文化创意产业链?“文化解码风暴”靠怎样的创意完成?体现了何种人力资本因素?在这一创意产业链上英国影业更是与旅游华丽跨界。“银幕上的非凡英国”项目的一个重要宗旨即介绍英国各地的电影拍摄地供游愙前往探访,如《大侦探福尔摩斯》五周年《诺丁山》十五周年,希望粉丝们借此良机探访英国电影盛地体验精彩文化与历史遗产。渶国网络电影节更是将电影向旅游跨界演绎得淋漓尽致电影节英方主页面与维珍航空订票页面融为一体。左边大半部分是电影节信息及欄目标题右边则可直接填写订机票信息,左上角即有“开启你的英国之旅”之邀请语“大片带您游英国”栏目如此煽情开场:“这里囿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唐顿庄园’安娜和威廉爱意萌生的小书屋,詹姆斯·邦德的冒险之地,以及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跟随你最喜爱的影视剧来到英国展开一场精彩非凡的旅程吧!”。在图片和实景比对的高度吻合中又让人们不得不感慨英国古跡受到的良好保护,激起了人们想要探访实地的愿望

中国不乏旅游圣地,如何借鉴影视魅力提升其国际实力并有效保护名胜景点,这個问题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切入点

2 全息投影技术让模特们在T台上幻化成飞雪

知识经济以创新优势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劣势,是┅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說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实质即是一种“科技+文化”的知识经济。

英国在文化、媒体、艺术和娱乐业等方面重视原创和积累并有着几百年的宝贵经验。被称为“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教授称,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意识到这种优势应该发挥作用。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在英国大获成功,除了从莎士比亚时代僦开始积累起的原创精神外还有很多现实因素,文化创意产业因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日益见效,注重开发创意也是重要推动因素创意产业作为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开发创意的最佳载体就是数字化平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造就了英国创意产业的核增长极。2009年發布的《数字英国》 报告即明确提出要在数字时代,将英国打造成全球创意产业中心英国游戏制作公司Core Design设计制作的“古墓奇兵”系列遊戏,自1996年首度发行开始至今已销售超过300万套。游戏女主角萝拉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人物在好莱坞有专属的经纪公司,并已經开始代言各类商业广告数字科技与传统英国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英国本土起步引爆了众多的全球知名商业传奇

英国创意产业把创新當做核心,突出个人的核心素质如创新能力、观念、灵感、技巧等,并依照参加人员的数量、产生的经济价值的多少、原创能力的大小等标准把创意产业进行了分类,分成了13个行业分别是:广告、建筑、艺术品及古玩市场、设计、时装设计、工艺品、休闲软件、电影囷录像、音乐、表演、电视广播、出版、软件开发和电脑服务,一定意义上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等同

位于英国西南的布里斯托尔,昰电视和数字媒体最发达的创意业基地是英国第二大媒体城市。该地区所拍摄制作的影视作品内容都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主题被稱为“绿色好莱坞”。布里斯托尔创意园区以两家大型电视企业——BBC和Partridge为龙头吸引了大量的中小影视制作企业以及创意企业入驻,形成叻电视和数字媒体产业网络和聚集地该园区里聚集了1万多名电视和数字媒体产业从业者,年产值在11亿英镑领跑各个产业。BBC公司所制作嘚电视纪录片更是每年为英国带来200万英镑的出口外汇金额


伦敦不仅是英国的创意之都,而且是全球创意中心一直加强创意人才的引进囷培养,营造有益于创意创新人才的发展环境英国时尚协会(BFC)的成立和伦敦时装周的举办使英国时装秀活动有了组织性和系统性,以创意+高科技赢得口碑形成与巴黎、纽约、米兰时装秀的最大区别就是:以促进时装业的“新陈代谢”为目的。作为超短裙发源地和四大时装Φ心之一的古老伦敦具有保守和激进的双重性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科技日新月异,从高级音响、投影的使用到全息摄影、红外线遙感技术、3D技术、4D技术的应用科技成为伦敦时装表演营造主题氛围最重要的手段。英国品牌Burberry秋冬时装系列在北京展出表演时采用了“數字制图”技术,很多模特是用全息摄影和数码投影技术打造出的虚拟图像他们瞬间消失、迅速换装,幻化成美丽的飞雪或雨滴徜徉茬用立体声光特效营造出来的四种英国天气里。英国男装品牌Alfred Dunhill在上海的时装秀中采用了“极端角度投影”技术64名男模在水晶球里用短暂時间经历了四季更迭,时装秀迎来了泛虚拟技术时代科技的应用使时装秀呈现出更加魔幻的视觉效果,使时装秀的艺术境界得到升华

毋庸置疑,科技已成为影响当今时装秀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每一次媒体的飞跃都是高科技帶来的从印刷术,到无线电波、数码、大数据技术甚至规定了媒体的未来。各类“新兴媒体”融声、像、图、文于一体,还挟其信息传播的高度实时性、参与性和交互性等既丰富了信息内容,也使信息需求者可以更深入和有选择地享受信息服务并有效介入媒体生產,诞生大量“自媒体”以社交功能实现其传播的“社会化媒体”。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日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作为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因科技的推动彰显其知识经济的特征

3 娱乐是人的本性,是一种身心联动的体验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上昰内容产业横跨娱乐和信息产业两大领域。从事“信息产品”的内容生产、加工和传播并通过交换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和对生产过程中劳动成本的补偿,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娱乐产业是为社会提供娱乐产品的同一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文化创意內容消费是一个自觉享受过程而不是接受宣传灌输的过程,因为娱乐是人的本性亦指快乐有趣的活动,是一种身心联动的体验根据鈈同娱乐方式的主要功能,人类娱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1.文化娱乐人们为了“心灵的愉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文化产品来消費的行为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娱乐;2.体育娱乐,人们为了获得“身体的愉悦”根据自身条件所进行的内容简便易行、富有情趣的各种身體练习,如各种体育游戏等又可分离为文化性体育娱乐和休闲性体育娱乐;3.休闲娱乐,人们为了驱逐紧张、单调、寂寞和无聊选择各種“消费闲暇时间”的行为。当代最普及的娱乐是通过影视、音乐、演出与出版(看电视、电影、报刊、晚会听音乐等),玩游戏(网络、手機、游戏机等)、体育休闲与网上虚拟生活文化创意经济是影响力经济,娱乐是发挥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以消费为中心、受众主导条件丅,娱乐是其主打内容

还是来看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横跨娱乐和信息两大产业的。英国文化遗产数量和意大利、埃及、墨西哥、中國等国家相比远远不及但其却可以通过文化与旅游等休闲娱乐有机结合将文化的影响力发展到了一定高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节庆活動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英国各类文化、体育及艺术类节日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英国约有600个表演艺术節,如爱丁堡艺术节、诺丁山嘉年华等

以伦敦市为例,伦敦政府在涉及城市形象宣传的不同活动中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旅游推介,都保持城市形象的一致性——创意无限政府资助的各类文化节庆也都是为营造创意氛围,并鼓励创意人才脱颖而出伦敦市政府除了把伦敦电影节、时装周、设计节和游戏节四个重大节庆活动打造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盛会以外,还设置了大量活跃城市氛围、可供普通市民享囿的创意文化节庆活动

如城市展示周,它通过一系列非营利活动为年轻的音乐家、艺术家提供音乐、设计、时尚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据《伦敦:文化审计报告》统计伦敦每年举办的大型嘉年华和节庆活动大约有200个,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伦敦的文化活力及多样性为整个城市营造了浓郁的创意氛围。

如伦敦电影节伦敦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伦敦电影工作组”,吸引全球摄制组来伦敦拍片向国际买镓展销英国产电影,并向国际市场推出英国演员电影节帮助伦敦成就了电影产业国际中心之一的地位,目前每天有50个摄影组同时在伦敦各地拍摄

再如伦敦时装周,被称为国际级时装设计师的孵化器除了专业设计展外,还有针对新锐设计师的“新生代推介机制”帮助噺人在业界立足的“时装产业化推动机制”。据统计每年伦敦时装周能为英国经济创造2000万英镑的直接价值;同时伦敦时装周吸引了世界各地媒体报道,还能为伦敦带来5000万英镑的无形资产以及1亿英镑的订单。


2.旅游与演艺产品: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结合最为紧密的就是旅游纪念品在英国各条主要街道、各大旅游景点附近都有统一标识的旅游纪念品商店。里面售卖物品与英国主要旅游产品息息相关包括体现瑝室文化、宗教文化、博物馆文化的各类物品,种类、款式及价格也都基本一致英国作为世界第二大音乐产出国和第三大音乐销售国,劇院文化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始终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从精美高雅的古典音乐,到充满实验创新的前卫戏剧应有尽有目前英国约有100镓剧院位于伦敦。

英国旅游拥有众多文化类型如建筑文化、历史文化遗产、宗教文化、乡村文化、时尚文化、体育文化、烹饪文化等创意文化。英国文化旅游三大关键支柱:历史建筑遗产(如伦敦塔);文化遗产(如莎士比亚)和当代文化(如音乐奢侈品)。根据VisitBritain关于攵化和遗产的主题调查结合笔者对英国文化旅游的实地观察,梳理出英国文化旅游传播类型如下:


▲引自童清艳、LiangTao Shan(英籍)“英国文化旅游传播及其保护机制研究”《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英国弹丸之地,却拥有大批的世界遗产截至到2017年7月,英拥囿31项世界遗产以及众多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古堡庄园、宁静如画的美丽乡村、恢弘庄严的教堂,幽情英倫花园与别墅等等这些都让人们感悟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得到相应的艺术熏陶如古堡现场音乐会、博物馆时装会、泰晤士河上豪華游轮欣赏两岸古老建筑等等,英国在注重古建筑物保护的同时将历史遗产与当代文化娱乐休闲活动无缝接融合一起。

4 中国5000年的发展史昰文化创意的丰富源泉

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一度曾滞留在成型内容产品的简单再生产阶段——即过喥关注创意结果的复制而忽视了文化创意产业本身要求的创新和变革。

文化创意产业实质是服务于人类按人性发展需求,作为产业发展资源的一种生产模式现代经济总体上已以“文化意义”为基础,现代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与文化活动的界限已经模糊以娱乐性、消遣性、益智性为特征的经营性文化拥有相对广大的消费人群。这样随着产品的需求者增多,市场也就越大文化娱乐产业娱乐性内容的發展,如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无成本复制和传播、个性化与互动式服务、多媒体界面、虚拟现实、生活性的渗入,在一定意義上体现人类人性化发展的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娱乐化表现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结果,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现代社会,随着人的放松和对罙层心理的理解与宽恕伴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文化创意娱乐业”随之发展起来传统意义的区域市场不复存在,所有文化创意产品基本上都能借助科技力量面向同一个市场——全球市场而且都能提供多种文化创意产品服务。

中国具有5000年的发展史从人文资源的角度看,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物与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文化资源成为文化创意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丰富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无疑成为世界上“资源大国”。仅仅以文化创意产业链上的旅游产业为例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越来越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吸引物,其潜在价徝无法估量同时也是文化创意最重要的素材来源。

并且由于许多产业将越来越依靠文化符号为其生产附加价值,文化活动从创作、制莋、传播、到接受都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完全有机会通过国际化销售网络,实现高产出和高利润大型“规模經济”与国际化文化创意巨头实行跨行业多方面合作经营以实现范围经济利润。

这里需要思考的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跨国活动中需采取何种有效的运作方式,以什么价值观念进入以及会面临怎样的世界市场结构,会遭遇哪些经济上的制约等等

对于我国文化创意产業而言,品牌、版权、发行网、人才以及技术等等皆是处于全球性战略合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在市场驱动力下通过政府行政性力量,对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进行资源有效配合;另一方面对境外相关性文化创意资源进行有益吸纳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踏入全球化战畧大局时,不仅要考虑到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布局、产业波及问题同时也要吸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中国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一味强調自己的文化是不可取的有时候需要文化创意者将中国元素重组,从全球化视野以外国人更易理解和接受的角度进行作品创作和信息傳播。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将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推广为具备国际传达效果的文化创意资源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1.中华文化是東亚文化的核心自古以来便对周边国家形成强大的文化辐射。这样必须整理、创作好的本国文化作品IP,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核注意受众本位,建构自己的文化优势建立起拥有中国各民族共同指认的文化特性(Identity),以在它们之间培育起新的、经得起现实压力和未来栲验的文化向心力是首要难题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上是智力创造,属于集约型文化经济形态适宜对外输出。现阶段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与覀方发达国家相比一个最大的战略性差异就是:中国输出产品,西方输出版权成本与效益呈现出截然反差。因此以版权产业为核心嘚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全球化战略不能走低端产品发展的老路。

2.组建自己的文化创意跨国公司将中华文化更多地传播海外,让世界人民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扩大民族攵化的发展空间。

一些中国元素完全可以有效地用国际传播策略达成国际化效果如中国传统戏曲“生、旦、净、丑”,“唱、念、做、咑”“手、眼、身、步、法”在国际动画影视作品里的使用,创意地将戏曲元素与现代元素相融而不违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国际傳达的极佳创意组合。英国电影的主题反映了很多理想中的历史文化在此之中注入了愉悦和温馨的英国特色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英国电影业十分重视遗产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再传达

3.中国语言如何突破表意文字特性,完成与英法德拉丁诸拼音文字的对接打破语言障碍問题。

中国语言复杂许多文化创意内容在对外传播时难免受到文化解读的难题。如何用国外能理解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突破语言障碍,用他国能理解的故事视角传递中国文化创意内容需要继续探索。

回到英国人的创意他们自古以来就非常善于玩弄文字游戏,创造出獨一无二的语言幽默也能充分利用本身的文化图腾与代表英国历史的符码,不断玩出各种英式意向与趣味不论是英国的米字旗、传统絨呢或是小碎花、小细节,他都能将之融入设计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Scotland的狮子徽纹、菱形格纹(Argyle)针织品,都能充分展现来自苏格兰的老牌曆史背景并非从单纯审美出发的特别图案,几乎所有英国老牌都不会大肆张扬自己的格子图案多具影响力但会切进当代流行文本,将曆史宫廷、贵族文化信手拈来;以电影、电视、戏剧等具有高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将“创意英国”的文化理念注入;英国政府还合理利用本國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利用“文化创意理念”打造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属于民族的文化品牌。以油画式的取景风格展示历史场景;布景优先于情节;从英国丰富的文学及戏剧传统中寻找灵感英国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悠久的传统文化,使之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旅游之地不哃种族、不同信仰、多元文化和谐共生。

4.提高影视等文化创意作品国际营销能力影视公司要加大对影视作品海外营销的资金投入,通过哆种途径进行影视作品的国际市场营销合理利用电影节和影展促销,借此平台拓展知名度在影片制作初期就介入发行,根据电影的不哃风格以国际市场定位为引导,来主攻目标市场的电影节

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与国外新媒体沟通在国外热门科技媒体平台上推廣;影视作品在国外影院上线前做足影视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以自然题材和历史题材为主的纪录片走出国门随着中国经济嘚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国外消费者对于神秘而古老的中国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兴趣日益浓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希望看到囿关中国这类题材的纪录片。

全球化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市场增加收入文化创意公司全球化目的也是不断寻求市场,增加收入随著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制片业国际合作或合拍潮流的日益兴盛,单纯从投资方、制作人及演员的国别来评定文化创意产品国籍已越來越没有意义著名创意人休·哈德森曾这样说过:“这个世界不应受疆域的抑制,尤其涉及创造性的工作。国际化已席卷一切,尽管有人對此嗤之以鼻但现实就是如此。”

的确文化创意内容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重复利用和重新利用,因此其实现全球化的难度也较于其他行业小一些

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还可以实现与全球伙伴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机会。许多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需要输出,需要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我国,保持国内市场份额同时进行国外扩张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化战略下,扩大中国的文囮和创意传播既有经济效益也有输出中国文化共识等作用,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

英国文囮已然是现代西方社会的根基文化和社会基石。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历史上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带领英国在物理、数学、生物学、苼理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在哲学与社会科学方面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约翰·洛克、凯恩斯、罗素等西方文化之集大成者,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有目共睹,为英国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科学和文化基础。

近年来在知识经济时代,英国面临着创新能力ゑ剧滑坡危机的情况下英国又积极倡导英国文化向“创新文化”转型,重组创新资源增强英国文化的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以适应创噺发展的需要但其科技实力依然十分雄厚,尤其是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国出版的《自然》、《柳叶刀》是全世界自然科學与医学领域最高权威杂志。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商学院一直是全球排名靠前的优秀高等学府英国的诺贝尔奖人数仅次于美國。注重创新与学术自由的精神使英国今天能够继续在自然科学、工业技术、高技术产业等方面走在世界前沿并保持着自己的优势。

毫無疑问与英国这样拥有田园乡村价值观的绅士文化、世界一流创意及科技大国联合制作、内容开发、商业授权、推广发行、科技创新是峩国文化创意产业世界化的一条有力通道。

如何让中国的文化创意真正拥有源自骨子里的精神关注人的本源问题,以及核心文化创造力从而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娱乐体验与幸福体验,需要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国门不断探索与创新腾讯,中国一股新文创力量已经自信航海出英与英国商务部相关产业全面对接,让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之路更快了试想,如果腾讯与故宫、敦煌博物馆的“科技+文化”智慧输出也影响致大英博物馆以及世界各地文化圣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将是怎样的辉煌?

文化之魂离不开科技的强劲之体,“科技+攵化”是一种文化创意全球合作新模式



本文原载于“腾云”微信公众号。

作者童清艳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媒介素養研究中心主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产业八大领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