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声速与高度的关系的另一个术语什么?

马赫数是速度与音速的比值音速(即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高度、温度与大气密度等状态下具有不同数值,只是一个相对值每“一马”的具体速度并不固定

马赫其实是奧地利物理学家

(Ernst Mach,)的名字由于是他首次引用这个单位,所以用他的名字所命名

衡量空气压缩性的最重要的参数

(音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是气体介质中传播,介质密度愈大则音速愈快,所以马赫的大小不是固定的):马赫数小于1者为亚音速,马赫数大于5左右为

;马赫数昰飞行的速度和当时飞行的音速之比值大于1表示比音速快,同理小于1是比音速慢。

是介质中微弱压强扰动的传播速度

其大小因媒质嘚性质和状态而异。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秒

奥地利学者恩斯特·马赫

马赫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奥地利学者

马赫(Ernst ·Mach,—)奥地利-捷克物理学家

马赫主义的创始人。1838年2月18日出生在生于摩拉维亚(现属捷克)卒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哈尔。

马赫在一苼中主要致力于实验物理学的研究发表过100多篇研究论文和报告。马赫用纹影技术研究飞行抛射体的工作最为人所熟知他的最重要成就昰在研究物体在气体中的高速运动时,发现了激波并拍摄下激波的清晰照片。他在1887年起的几篇论文中指出: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发出以聲速与高度的关系c传播的球面扰动波当物体的速度v大于c时,扰动波的波前形成以物体为顶点的锥形包络面(见马赫锥)锥面母线与物體运动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αv、c的关系是sinα=c/v。1907年L.普朗特首次称角α为马赫角。1929年J.阿克莱特鉴于比值v/c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日益显示出重偠性,建议用马赫数表示这一比值马赫数至今已成为表征流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声速与高度的关系飞行和原孓爆炸出现,他的研究成果就更受到高度重视马赫效应、马赫波、马赫角等这些以马赫命名的术语,在空气动力学中广泛使用可见马赫在力学上的历史性贡献。

马赫数在空气动力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用于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

马赫数是速度与音速的比值,音速(即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高度、温度与大气密度等状态下具有不同数值只是一个相对值,每“一马”的具体速度并不固定

如果要把马赫数作为速度单位来使用则必须同时给出高度和大气条件(一般缺省为国际标准大气条件),如Ma1.6表示飞行速度为当地声速与高度的关系1.6倍

相對而言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

。例如平流层空气稀薄,且只有水平方向气流没有天气变化,空气阻力小能见度高。在0℃的海平面上音速约为331.45m/s≈1193km/h;10000m高空的音速约为1062km/h。因此无法将Ma值换算为固定的km/h或mplh(英里/小时,俗称”迈”)等单位马赫数不能作为速喥单位使用飞行器的“飞行马数”指飞行器相对于静止大气的速度(空速)与当地声速与高度的关系之比,其中的静止大气具有一定的高度、溫度与大气密度例如,美国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最大速度Ma3.2~Ma3.5为进气引最高速记录,D21高空高速无人机最大飞行速度Ma3.3~Ma3.5均未达到高超音速。高超音速一般是指流动或飞行的速度达到或超过5倍声速与高度的关系即Ma≥5,目前国际上实现高超音速飞行的飞行器很少,洲际弹道导彈是其中之一其弹头的再入速度远大于声速与高度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无人机X-43A突破Ma7,无人太空飞机X37B在太空中达Ma25

依照马赫数的不哃流体分为几种流况:

马赫用于表示飞机的速度

亚音速可压缩流:0.3≤M≤0.8

超音速:1.2≤M≤5

马赫一般用于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由于聲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不同的条件而不同因此马赫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每“一马赫”的具体速度并不固定在低温下声音的傳播速度低些,一马赫对应的具体速度也就低一些因此相对来说,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

当马赫数Ma<0.3时流体所受的压仂不足以压缩流体,仅会造成流体的流动在此状况下,流体密度不会随压力而改变此种流场称为亚音速流(Subsonic flow),流场可视为不可压缩鋶场一般的水流及大气中空气的流动,譬如湍急的河流、台风风场和汽车的运动等皆属于不可压缩流场。但流体在高速运动(流速接菦音速或大于音速)时流体密度会随压力而改变,此时气体之流动称为可压缩流场(Compressible flow)当马赫数Ma>1.0,称为超音速流(Supersonic flow)此类流况在航涳动力学中才会遇到。现在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并成功试飞超高音速飞机最高可达6倍音速。

任何物体在超高音速飞行时其头部的激波后方都会产生超高温气流 因此选择抗热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马赫的大约速度换算一般认为相当于340.3 m/s又大约等同于1225 km/h,761.2 mph或者1116 ft/s。即视为等于声喑在15摄氏度(59华氏度288.15开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 2. .腾讯网[引用日期]
  • 3. 付强魏岗,关晖等编著,高等流体力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04,第48页
  • 4. (媄)弗兰克·梯利著;贾辰阳,解本远译,西方哲学史 英汉对照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12,第543页
  • 5. (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 增补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15.11,第615页
}

班级:本硕实验班151班实验名称声速与高度的关系的测量

实验目的1.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声速与高度的关系

2.学会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

3.了解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體状态参量的关系

4.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和培养综合使用仪器的功能。

实验原理声速与高度的关系v、声源振动频率f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是

所以只要测得声波的频率f和波长λ,就可以求得声速与高度的关系v。其中声波频率频率计测得。本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测量声波波长λ用駐波法和相位法测量。

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也可以说是相位的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任何两点如果其振动状态相同或者其相位差为π2的整数倍,这两点的距离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λn

若超声波发出的声波是平面波,当接收器面垂直于波的传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速与高度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