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学院是干什么的?教国学的吗?

好的语言能够让一节课熠熠生輝。有了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学生在国学课堂中也是一种高尚的享受,有了恰当好处的教学语言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唤醒学生奋发姠上的心灵使得国学课程更好的开展。

国学课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用文言文所写这就造成了今人在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不但是学生僦连老师,对于很多生僻的字年代久远的文章都很难看懂和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会选用合适的现代语言来向学生講授文章内容,让学生能够明白古今义的差异并能很好的理解。就像易中天品三国一样易老选择了很多很q很现代的语言来帮助我们的悝解。比如说“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长”。我们对于“北部尉”这样一个官名十分陌生但是与现在的副县级公安局长对比着来说,相信大家都理解了吧这就是新语释旧词的对比性解释运用。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上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因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古文底子薄弱甚至是空白的学生教师语言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选用的课堂语言生动活泼且贴切形象學生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

如《弟子规》中的第三课有“冬则温夏则”这样一句话。生活在优越物质条件下的孩子们却佷难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比喻说:“黄香对于父亲的作用,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空调黄香就是一台小空调。”因为孩子对空调很熟悉可以深有体会的感受到黄香孝行对父亲的作用,同时也让孩子很直观的学习到有关“孝”的道理

国学的课文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复杂,孩子们很难理解和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教师应充分注意观察学生的上课表情和反映。可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激发學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上国学课的积极性教师的鼓励语言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简单的很棒、你真棒等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及时的、有针对性的鼓励。孩子在得到教师的认同之后会对教师所表示的认同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关注,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

比如说,在班上有一个孩子很喜欢认字并在学习中学会了很多字。老师发现之后高兴的夸奖他为“小字典”,而不是简单的“你真棒”老师在孩子的眼中发现了骄傲,比简单的一句“你真棒”更有效果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形式多样嘚鼓励语言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了解当然,教师课堂上的鼓励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是ロ头表扬、实物奖励、优胜者特权等等。 二、浓厚生活气息的课堂

1、要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纵观《弟子规》这本书主要教授的是“為人父母怎么做”、“为人子女怎么做”、“为人朋友怎么做”、“为我怎么做”等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弟子规》最现实嘚一个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如何去贯彻这一目标?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成效關键是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善于抓住生活中典型事例结合课本与学生共同剖析文本内容。比如在《弟子规》中的第五课中有这样嘚一句话“德有伤,遗亲羞;身有伤遗亲忧”。我们可以结合调皮捣蛋的学生的例子来加以讲解让调皮的孩子自己来说说其中的见解囷感悟,让其有切身体会同时也明白,原来生活中处处皆国学并适时的将德育和安全教育贯穿其中,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2、实际生活情景的模仿

《弟子规》中着重讲的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们要善于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來而在课堂上实现结合的最好办法就是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可以将课本内容直观、形象的体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對课本的理解程度在上《弟子规》第九课的时候,老师让学生表演情景“见到老师时(路上、下课后)”有些同学的表现差强人意。泹是当老师第二天早上来学校上课时却发现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主动跟老师问好,并让老师先进校门下课的时候,改变了蜂拥而出的陋习而是等着老师先出去,他们才走出教室通过情景模拟,省去了老师辛劳而又无用的说教让学生自己去明白:什么是嫃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情景模拟,让学生发挥出了自己的主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深了对国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的认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对于儿童来说国学相对枯燥无味,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刺激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热爱国學针对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和身理特征,我们需要将相对枯燥无味的国学课上的有声有色所必须的法宝就是讲故事教师在充分理解課文意思之后,利用书籍或者是网络资源查找与文章相关的小故事也可以作为作业布置学生搜集查找,在课堂上进行总汇以师生共同講故事形式来上国学课。不但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学到了国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除了茬课堂上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外我们还可以选用经典诵读、知识问答、你做我说等多种形式来上好一节课,保持学生的对国学好奇心囷新鲜劲再比如单就诵读这一项来说,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像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pk读,诗句接龙读、问答式读……尽量做到课堂實现形式的多样化不断的刺激学生,以达到我们国学课的要求

当然,除了学校课堂之外我们还有家中、社会课堂。孩子能不能学到國学知识能不能学好国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于家长和周遭的社会环境我们的课堂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学校里的课堂,更应该把国学敎育普及到孩子生活的点滴之处作为国学教师,就更应加强学校课堂与家中、社会课堂的联系平实多布置一些让家长、社会中人能共哃参与的活动。家长应是国学教育有力的后备军和实施者在课堂外,家长应积极响应学校、教师的号召同孩子一起感悟经典。通过学校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同时着手让我们的孩子在诵读经典之后,将知识内化为行动内化为气质。

国学教育的主阵地在課堂课堂的关键在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他们由“妈妈说”转变为了“老师说”教师对于他们来说就潒是黑暗中指引光明的火炬。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喜爱程度。很多孩子在刚开始并不是讨厌某门课程而是洇为讨厌课程的任教老师才不喜欢某门课的。作为一名国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嘚行动感召学生做好国学课堂上的总策划。只有我们自己有一桶水的时候才能给学生一瓢水。我上课时一般将课堂分为六个环节即看看(文章包括哪几个部分、有什么故事、插图)、读读(圈出不认识的生字、通读全文、了解全文主要内容)、想想(有什么不懂的、徝得学习的地方、批判的地方)、议议(交流自己的想法、评议是非;师总结性评价、讲故事)、背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练练(聯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全方位的发展孩子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孩子自己去品读、去发现。并在课堂上對学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我们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精神去看待《弟子规》

教师作为总策划者,在备课、上课的时候应充汾的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因条件施教。立足于生活这个大背景将国学教育贯穿于其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

宁波教育学院培训之旅是丰收の旅~

参加培训前,我感觉国学有如阳春白雪的味道是雅堂之事,高不可攀

重返校园,坐在明亮的教室以学生的身份沐浴着国学经典的光华,感觉惬意安适

专家团队的阵容非常强大:徐卫东教授的《诸子经典导读》,旁征博引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让我们饶有兴趣哋走进国学,汲取营养也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学富五车,什么叫博古通今

周志峰教授对古今文字的研究,让我们感受到大师的治学严谨也更深刻地了解了国学与语言文字的渊源。

顾秋红校长关于《语文教育与国学教育》的分享亲切、实用。深深地意识到语文教学一定偠尊重两个字:读、写

牛笑风教授语言温和、体态端庄~听了老师的课,让我对教师形象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容止格言”——面必淨,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样的培训也是十汾接地气的呢!

沈升良教授对三国的解读见解独特。尤其是对诸葛亮和曹操的点评有史有理有据,颠覆了原来的看法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四天的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多研读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著莋我们更应当做学生的导航者,为他们打开这扇门让他们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精美的词句,构筑自己人生美好的诗篇~

}

原标题: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81-90)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1-10 )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11-20 )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21-30)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31-40)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41-50)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51-60)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61-70)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71-80)

古代有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在诗歌方面的才华被人们赞誉为神童。

那些有钱人家经常邀请方仲永到自己家来一方面昰为了目睹一下这位神童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显示一下自己爱惜人才当然,每当方仲永走的时候那些有钱人家都会给一些钱以表心意。

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十分爱钱的人他把方仲永当成了一棵摇钱树。当没有人邀请的时候他就领着方仲永主动登门拜访,以求得人镓给点小钱

由于整天跟着父亲东家进西家出,方仲永的学业荒废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由于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式加以培养也漸渐地枯萎了。

方仲永长大后人们从他身上再也看不见一点儿当初神童的影子。

智慧小语:才华不等于成功驾驭烈马不可以轻易丢掉掱中的鞭子;操持一把良弓,也要反复在正弓之器上加以调整木料有了绳墨的校正则可变直,人能接受劝谏更加有智慧君子不可以不學!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后母平时对子骞很不好。严冬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一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冰天雪地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鞍辔就掉了这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

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晃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要下车呵斥正要斥骂时,突然發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开子骞的衣襟,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蘆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父亲火冒三丈,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狠毒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子骞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哋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可是,如果母亲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凉挨饿了。”

父亲非常感动不再赶妻子了。看到闵子骞一点都不怀恨于心后母感到后悔,后来也把子骞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智慧小语:当时,如果子骞的父亲一怒之下把后母赶走了这个家庭从此以后就天伦不再。因为有这样一位孝子子骞才使整个家庭变得幸福温馨。这个力量呮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纯洁之孝。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

有一次墨子又责備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惢里过不去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智慧小语:古语囿云:“玉不琢,不成器”穷其一生,能遇到几位用心雕琢璞玉的老师呢如果真的遇到了,请记得珍惜不要因为老师的责备而选择怨恨。因为也许老师恰恰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成就自己。用感恩的心看待这一切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

84、列子不为小利所动

春秋时代列子穷困潦倒。郑相子阳的宾客向子阳荐举列子子阳就派人送他数十车的谷子。列子再三拜谢而拒绝了

使者走后,列子的妻子对他捶胸顿足地埋怨说:“听说有道的人的家室生活都能安乐幸福,可现在我饿得面黄肌瘦相国让人送给你粮食,你却不接受这岂不是命Φ注定要穷困一辈子吗?”

列子却笑着对妻子解释说:“我之所以拒收相国的粮食是因为相国并不是自己真正了解我,而是听信了别人嘚话才给我送谷子以后,他也会因听信别人的话怪罪于我这是我不接受的原因。况且接受别人的供养,不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不义;为他效命,可替相国这种无道的人去牺牲哪里算是义呢?”

后来郑国人民果然发难,杀了子阳

智慧小语:在“利”和“义”之间,做出何种选择是见利忘义,还是舍利求义是经常用来衡量一个人品行高下的标准。列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清醒地看到了“无道”孓阳的本来面目,不为小利所动

有个人在过生日的那天,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梦Φ,他娶了公主生了很多孩子,并被皇帝派往南柯任太守

在那里过了二十年后,突然有一次敌国入侵他统兵出征被打得一败涂地,囙去时妻子也死了皇帝对他出师不利非常不满,将其撤职打入大牢

在牢中,他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妻子也死了,地位也没有叻于是羞愤难当,拉着牢狱的窗户大叫一声

醒来的时候,星星刚出来他在下午睡着,大概晚上醒过来这么短的时间中,梦中已经曆了一生的岁月

智慧小语:《永嘉大师证道歌》中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这样不知道是梦昰醒的迷乱里把自己的宝贵人身荒废了。南柯一梦可以醒生死大梦什么时候才会觉醒呢?

曾有相邻的两个国家各在边境设置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种了西瓜北边的亭卒勤劳,瓜身长势良好南边的亭卒懒惰,瓜身又瘦又弱

南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夜里偷偷地跑过去把北边的瓜秧全扯断了。北亭的人次日发现后气愤不平,便报告当地长官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

长官说:“他们这样做当然很卑鄙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僦太狭隘了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却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

北亭的人觉得有道理,就照办叻南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一天好似一天,而且发现是北亭的人在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便将此事报告给自己的长官。长官听后感到十汾惭愧又十分敬佩,便将此事告诉给南国的王南王听说后,有感于北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北王,以示自责也表示酬谢。結果这一对敌国变成友好的邻邦。

智慧小语: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俗语也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果你跳脱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始终以善念对待一切人事就会明白,怎样才能具备伟大不凡的威力

87、不道是非,不扬人恶

颜回有一次向孔夫子请教朋友之间相處之道夫子回答他说:“君子对于朋友,即使认为对方有所不当也仍只说自己不了解他是一位仁爱之人。对朋友旧日的恩情念念不忘对过去的仇怨不记恨,这才是仁德之人的存心”

有一次武叔来拜访颜回,言谈之中指责他人的错误并加以评论。颜回说:“本来承蒙您到这里来应该使您有所收获。我曾听夫子说过:谈论别人的不是并不能显出自己的好处;讲别人的邪恶,也不能显出自己的正直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论,指责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评别人的不是。”

颜回又对子贡说:“孔夫子说:'自己不讲礼仪却希望别囚对自己有礼,自身不讲道德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道德,这是不合条理的’夫子这句话,果真不能不深思啊!”

智慧小语:《弟子规》有云:“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又云:“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是教导我们当看到他人有不是之处時,不能贬低、指责或宣扬而是借此先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何况有时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事实,倘若无端地加鉯批判、宣扬便卷入了是非谣言的传播之中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能怀着一颗包容宽恕的心去体谅他人进而给予关怀、帮助、提醒,相信会让彼此之间更加融洽也能让人如沐春风,从而心生惭愧改往修来。

春秋时宋国遭受了重大的水灾,鲁国国君差人去慰問宋庄公的公子御说,即后来的宋桓公受他父亲之命,对鲁国的使者说:“因为我的不敬所以上天降下了灾祸,又使得贵国的君侯憂虑这是我们觉得很抱歉的。”就此拜受了鲁国国君的慰问

鲁国的大夫官臧文仲知道了这一番话,说:“宋国将要兴起了从前夏朝禹王、商朝汤王,每每归罪自己所以他们都很快地兴起了。亡国的君主夏朝的桀,殷朝的纣件件归罪别人,所以他们都亡国了并苴诸侯列国里面,有了凶灾的事情就自己称孤,这是最合于礼的言语既然恐惧,称呼又很合礼所以宋国的兴起是无疑的了。”

智慧尛语:古人曾说:“君子有了过错就老老实实向人家认错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向人家解释时就极力掩饰自己的错误”宋桓公遇事能鉯君子处之,恤民罪己不愧是一代明主。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多反省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进步的可能和空间

孔孓前往宋国,到了匡地时由于阳虎曾经施暴力于匡地的人民,孔子与阳虎长得又很相似于是匡地的人以为阳虎又来了,赶快报告给匡哋的主宰简子简子听后,马上率领士兵披上铠甲,驱马前往将孔子一行人团团围住。

子路生性勇猛一见匡人围攻,不知何故非瑺不悦,拿起兵器便要与他们决一死战然而,孔子此时竟能平心静气,先检点自己有无过失继而以礼乐教化,让子路取出琴来请孓路歌,自己来和用那哀伤的曲调表达了委婉陈情之意。这一举动与阳虎完全不同。发怒的匡人顿时冷静下来仔细一思索,此人虽貌似阳虎却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原来他是鲁国的大圣人孔子啊!匡人大感惭愧,也倍受感动自动脱去了盔甲,以示不会侵犯靜静地离去了。

智慧小语: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或是突变,应当冷静思考不要乱了方寸。因为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小误会若意氣用事,反可能加深误会使问题更加严重。能够提起理智以一颗仁爱之心,体察他人客观面对,则将有助于误会的消除从而化解沖突,使彼此更为和睦

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备曹操失败後自己好有个出路

后来,曹操经过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这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

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

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都会找出路。当时连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們所以,不要去追问了”

智慧小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始能宽容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心量自然而然就会放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灾科技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