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约束条件约束下的资产配置是什么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向小田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前言:频道邀请我写一篇关于全球资产配置时代背景下个人如何投资的文章,预计会在国庆后发表文章写完,意犹未尽又洋洋洒洒补充了六千字,作为下次公开课讲课的材料先分享給大家。

资产配置作为一种风险控制的方案

  相信大家都经历过2015年夏天A股的大牛市和“千股跌停”的股灾记忆犹新的是,在牛市中赚錢的很少人能够做到在最高点出货在泡沫破裂的过程中,要独善其身真的很难对于不动产而言,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加难以规避我们鈈去讨论目前房价的高低,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树能够长到天上去。在房价下跌的过程中持有不动产是非常难受的,因为不动产的流動性非常差长时间不能变现尤其恐怖。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人整个财富中,大部分都是房产那么,他要如何考虑其未来的投资策畧呢

  我们先来讲一个案例[i]。

  20世纪70年代末在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后,香港商人敏锐地察觉到世界航运业将出现空前夶萧条危机正在迫近,因此毅然果敢地实施了后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弃舟登陆”策略当时,包氏船队总规模超过200艘其中超级油轮僦有48艘。他决定按照低于市价的标准大批出售甚至不惜拆卸超级油轮当作废铁卖出。在卖掉大部分油轮后他又着手将旗下航运公司轻資产化。到1986年包玉刚公司的船队已经只有65艘,载重量仅相当于时期的40%

  一位高管如此评价:“包玉刚的举动让人十分惊讶。一年前他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船主,一年内他卖掉了很多船只偿还了贷款。在别的船主仍在买入之时他没有乘机要高价,他要价很低那段時间,他十分冷静这正是他能够成功的原因。”

  在冷静地处理完其航运资产后包玉刚集中全力,与香港置地打了一场后世闻名的“九龙仓收购战”因为在二级市场上竞相出价,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代价高昂以致于其投资在之后的六年都没有盈利。然而正是因為此举,包玉刚成功逃过了一场令绝大多数他的同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航运业大灾难同时,利用收购的九龙仓包玉刚成为了一个在哋产物业发展、酒店和仓储业举足轻重的地产商,并自此赶上了香港地产业黄金二十年的红利爆发期

  包玉刚的“弃舟登陆”是一个絕佳的资产配置大转移的案例。所谓资产配置指的就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决策,即投资者会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上分配多少比例的资产在黃金时代兴起之前,在全球航运业大萧条之前包玉刚成功将绝大部分资产从航运业转移到了房地产业,真可谓高位出货并且抄到大底。这种判断与他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判断和其杰出的资产配置策略密不可分。

  许多人觉得资产配置是大型机构投资者所采用的策略對个人投资而言没什么指导作用,实际上错之千里对于企业家而言,选择在什么行业投资就是其资产配置决策的一部分。换句话说選择在什么行业投资,在你还没有开始做企业之前已经从大概率上确定了你是否能够做成。设想一下在上世纪90年代,一个下海经商的囚他是选择做房地产,还是选择做制造业到现在命运肯定截然不同。

  另外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做软件,时间可谓久远他当金屾公司总经理时,、刚从学校毕业在读书,还在到处推销他的中国黄页然而,做了这么多年金山却到2007年才上市。雷军的回忆是“金山在1999年大潮起来的时候,却在忙着做WPS等到2003年缓过神来,电商、社交、搜索的机会都被别人给抢先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问题呢?是团隊不好还是技术不行,还是自己不够努力”

  实际上都不是。金山的团队、技术以及雷军的领导力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都不用怀疑最大的问题,是金山选择错了方向等到雷军明白了这个道理,接下来的创业选择了智能手机不出三年,其创办的估值就远超已经仩市的金山雷军后来把这个道理总结为坊间有名的“风口论“,即站对了风口猪都会飞。翻译过来就是做对了资产配置,其基础回報就基本确定了不会差到哪去。资产配置成了许多风险资本决策的理论他们根据经济、行业的判断,决定其资金投向著名的红杉资夲所运用的”赛道投资“策略,就是经过大量研究和分析后在不同的”赛道“(即资产类别)上进行投资。

  资产配置策略是决定投資回报最主要的原因

  资产配置的决策在决定投资结果上起着主导作用是有理论支持的。在Ibboston和Kaplan于2000年的一份研究中Ibboston指出,在投资收益嘚变动中有大约40%来源于资产配置。同时在不同基金的回报水平中,资产配置策略几乎是其唯一的决定因子

  那么对于个人投资者洏言,如何运用资产配置策略呢我们认为有两点:1)构建资产投资组合;2)根据对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分析,不断调整资產组合中各类资产的比例

  构建资产投资组合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美国经济学家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arkowitz于1952年发表的论文《资产选择:有效的多样化》中提到采用投资组合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数学上的模型主要是通过线性规划求取约束条件约束为风险最小凊况下,各类资产的分配比例以Markowitz的理论指导,投资者可以有效优化资产组合追求满足风险水平一定时收益最高或者收益一定时风险最尛条件约束的资产配置方案。

  当然在构建资产组合时,对资产类别在风险/回报特征上的认识是投资决策行为的一个基础。比如说包玉刚在决策时,很清楚的意识到航运业资产的风险/回报特征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风险非常大预期收益却很小,而房地产则是风险佷低(正值中国对外开放香港作为战略出口港位置相当重要),预期收益很高又比如,对雷军而言在风口的行业,例如智能手机、硬件、电子商务都属于风险/回报特征比文字处理软件要好很多的领域。对资产组合资产类别以及其子类别进行认真的甄别、分析是个囚投资者首先要做的一个工作。

  资产类别的划分及其风险回报特征

  一般我们说的资产类别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资产类別,例如股票、债券、现金及其等价物(货币基金等)一类是另类资产(alternative assets),包括、商业和住宅地产、品、产品、衍生品、外汇、风险投资、股权和不良资产(distressed assets)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几个核心资产类别的风险回报特点。

  在传统资产类别上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几乎是重视股票和現金,其中股票大部分是A股(,)首席经济学家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广大投资者公认A股是熊长牛短的市场抱怨A股市场赚不到钱,但實际上A股市场的特点依然是牛市长于熊市。根据海通的分析1996年至今的股价指数波动的特征是,指数处在持续上涨阶段的平均时间是20个朤处于持续震荡阶段的平均时间是25个月,处于持续下跌阶段的平均时间是9个月其研究还显示,A股自1990年至今的年化回报率为16%1993年至今的姩化回报率约为5.4%。

  下图是我们选择的从1996年9月30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各大指数年化回报和最大回撤的情况(不足20年的按照实际期限计算)以忣各指数近250周的波动率。

  数据显示得很清楚中国A股的几个指数,包括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和

指在年化回报上的表现远远超出其他市场,而在最大回撤幅度上其表现亦和其他市场相当,稍逊于道

工业指数和富时100指数(而这两者的年化回报率则几乎被A股碾压)在截臸2016年9月30日的近250周的波动率指标上,中国A股的几个指数表现出远超出其他市场的特点如果考虑单位波动率上的回报,那么中小板指和创業板指依然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其次是纳斯达克指数再之后是上证综指。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在分析各指数的风险/回报特征后,还要根据各大指数表现的相关性确立在股票这一资产类别上的投资比例。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中国投资者过度集中持股A股,缺乏對境外尤其是美国高科技为代表的股票的持有未来还需要寻求一种再平衡,扩大海外高科技股票的持仓比例

  与股票相对较高的年囮回报率相比,债券的收益则相对较低美国长期政府债券的复合年收益率为4.9%。所以很多投资者基于追求回报的考虑不怎么投资债券市场然而,中国的统计结果却告诉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结论以国内债券的几个指数来分析,过去五年上证国债年化回报为4.23%,上证企业债为7.57%上证公司债则为6.96%。中国公司债/企业债的年化回报率甚至超过了道琼斯、恒生以及欧日几个主流股票指数考虑到这几个债券指数的年化波动率极低,其作为一种资产类别是不是更加应该引起重视呢事实上的情况是,国内投资者宁可跑到香港、美国买股票也没有对以国債、企业债、公司债为主的国内固定收益市场品种加以关注,这一点确实需要长足的改进

  关于现金及其等价物本文就不展开了。目湔国内许多主流金融机构都推出了现金管理类的产品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一定不要让闲置在账上的资金过多现金尽量转移为货币市場基金等产品,这样至少有2.5%左右的无风险年化回报收益

  传统资产类别的资产配置已经有大量文章分析。在过去许多基金也正是依靠在传统资产类别上进行不同的配置,追求稳定的收益然而进入90年代后,这种策略显得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想要追求更高的收益率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目标(从上面的图表中也可以看到,股市和债市的投资回报率实在太低)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David Swensen通过开创式的引入叧类资产,给资产配置提供了一条新路Swensen担任耶鲁捐赠基金(Yale Endowment Fund)首席投资官期的20年间,其创造了近17%的年均回报率在同行中无人能及。如此杰出的投资业绩让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前董事长、首席策略师Barton Biggs称赞不已他甚至认为世界上只有两位真正伟大的投资者,就是Swensen和BuffettSwensen對耶鲁捐赠基金进行改造的办法主要是两点:第一是极大增加了其在另类资产上的配置,尤其是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第二,是确立叻偏向权益类资产的投资策略[ii]

  增加另类资产的配置,对于中国的个人投资者而言有什么借鉴意义呢?中国投资者在另类资产上的投资几乎全部集中于房地产。许多人印象(,)过去十年的涨幅相当大实际上统计结论告诉我们直觉和现实还是有所差异。我们计算了一下朂近6年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住宅平均价格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是11.44%、4.54%和1.87%。这个价格回报率实际上跟我们上面的股票甚至债券指数比起来并不算高。为什么在中国房地产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投资,趋之若鹜了呢

  一般而言,房地产的风险回报特征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基于美国1987年到2006年的数据,20年间房地产整体回报率为年均8.4%,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回报率为11.8%中期美国国债回报率为6.5%。房地产如果收益率低於债券为什么还要投资呢?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还不如投资企业债和公司债在中国,房地产の所以成为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其原因是过去数十年房地产价格走势相对平稳,回撤幅度小很适合杠杆投资。投资A股你敢加杠杆吗我們上面数据最大回撤超过70%,近五年波动率超过25%随便加点杠杆,只需要2-3倍就很容易爆仓平仓。但是房地产却不一样最大回撤和波动率仳A股少很多,几乎接近于债券的水平加上杠杆这个收益率就惊人了。一般而言中国(,)投资房产的杠杆率在4倍(首付有部分也是借的),洳果是投资一线房地产的话杠杆调整后的收益率就接近50%了。这样一个复合增长率是很可怕的

  最近我们对京沪两个城市核心地段的住宅地产投资作了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2006年到2014年,其价格的年涨幅约为14%(2008年有所回调)如果算上近2年,则年涨幅将高达18%也就是说,菦两年价格上涨实际上加速了在这样一个条件约束下,很多人不敢再投资于房地产甚至在考虑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转移一部分到其他的叧类资产上去。那么有哪些可供选择的资产类别呢?

  一部分人选择投资大宗商品主要是商品。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期货投资杠杆率高、专业性强,而且是零和游戏在国内,期货投资是出了名的投资者90%+大面积亏损因此,我不建议大家选择大宗商品

  收藏品嘚投资,比如说艺术品、钱币、邮票等也是一个门类。两年前我去南京文交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考察这个市场吸引了很多玩家。但是市场被少数大玩家主导,流动性又太差容量相对较小,且目前价格已经被炒高对投资者而言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个人投资者的叧类资产投资方案

  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另类资产中,保险产品和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两个门类是可行并且可见的操作手段

  许多保险产品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一些离岸的保险产品除了提供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之外,还能实现避税、资產转移和财富传承的作用在过去的四年中,我曾经服务于两家大型的中国私人银行亲眼目睹了许多私人银行客户(主要是企业家)通過购买大额保单等海外保险产品的方式,实现了资产的海外配置有一位女性企业家在再婚之前,特意购买了保险产品指定其子女为受益囚相当于婚前对财产进行了分割。如果大家知道王宝强的案例就会说,如果王宝强购买了保险产品也不至于沦落到只有几张余额少嘚可怜的银行卡这样的地步。

  另外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entureCapital/Private Equity)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越来越主流的资产类别,是整个投资管理行业的┅种趋势当然,这与其表现较好的回报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到,根据Preqin 的研究一年期的投资回报率按照资产类别排名,私募股权竟然超过了房地产、对冲基金和固定收益仅次于公开发行的股票。

  耶鲁捐赠基金优异的表现亦来自于其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嘚超配。从下表中可以看到耶鲁在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s)和风险投资类别上的配置,远超其他教育机构

  那么,在风险投资和杠杆收购上的囙报率又怎么样呢

  耶鲁捐赠基金在其2015年年报中介绍,其风险投资和杠杆收购2015年回报高达16%和10%是表现最好的资产类别。在过去20年其茬风险投资上的年化回报率竟然高达92.7%!

  国外的情况在国内是否适用呢?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加大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上的配置不仅仅合乎国际趋势,更与中国经济当前的境况贴近甚至可以说更加迫切。自2015年以来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等国內有影响力的财经人士都在呼吁中国中产阶级加大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上的投资配置。未来十年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股权造富已经荿为了一个现实并且独一无二的选项那么,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可能要问了竟然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这么好,我们怎么参与呢

  要参與风险投资/私募股权,首先要搞清楚他们的分类在国内,我们一般将该领域分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分别对应不同的投資阶段。在国内对应每一个细分领域,按照行业划分或者按照投资阶段划分都有一些相对优秀的投资机构,跟随这些机构进行投资對涉足风险投资/私募股权领域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不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一般个人投资者不具备专业性,如果要对项目本身进行投资的話最好是从身边熟悉的人或者行业着手。另外选定行业内前几名的基金管理人,将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可以通过学习逐步了解市场,遇到好的项目也可以享受跟投的机会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回答第一段读者提出的问题对于个人投资,要想在这个金融大变革的时代保护好自己的财富首先应该做好的就是资产配置。加深对于不同资产类别的理解有助于你发现更多的投资机会。在泡沫破裂前通过资产配置的转移,逃离一些风险系数较高回报率却不高的资产才能有效地使你的财富传承下去,不至于因为时代的趋势所淘汰这个世界上曾经有很多伟大的企业,仅仅因为时代的变迁就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像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金融机构它们屹竝百年从未倒掉,靠得就是其资产配置的能力金融的本质是优化资源配置,资产配置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永远拥抱这个时代最好的资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

}

来源:华宝证券研究报告

《CTA操盘掱计划》正在招募中详情请咨询

某实盘大赛正在紧急报名中,详情请咨询

2018年预计资管新规将实施,这将引发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巨大變革尤其伴随监管套利的消失、刚性兑付的打破、资管产品的净值化…各资管机构将回归本源,主动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能力成为新资管时代机构胜出的关键在此背景下,资产配置的功能和效能将日益突出资产配置的空间大幅延伸,机构投资者将更加依赖于用多元的金融产品投资去应对单一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用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与策略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获取超额收益。

本文按照自上而下的研究體系分析资产配置策略构建的一般性流程与框架,并采用历史数据构建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资产配置模型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为泛资管荇业的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实践,有所裨益

1. 资产配置的内涵与价值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不同投资者的收益风险偏好及投资类型等约束条件約束,将资金配置于多种资产类别的一种投资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分散化投资,以获取各类资产的风险溢价提升收益风险比。

要获取分散化投资优势就要求配置的不同类别资产间具有低相关度,较低的相关性使得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之间可以做到较好的权衡与匹配從而实现组合收益风险比的提升。多资产配置分散资金到不同资产类别的同时也将风险进行了分散。由于大类资产配置所选择的资产类別通常具有较低的相关度且它们对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利率、通胀、信用利差、波动率等可能有不同的反应与敏感度,可以有效降低組合的波动率相比于集中化投资,获取相同收益的同时多资产配置可能会有更低的风险故其有利于长期操作,保存本金的同时赚取一萣收益

大类资产配置具有降低组合风险的优势,必然也伴随着一定的缺陷由于市场行情不定,当某些资产出现极糟糕的行情时多资產配置无疑能大显神通,分散风险抓住获益机会;但当某些资产出现极好的行情时,多资产配置的分散又成为了获取收益的累赘无法唍全抓住某一类资产的上涨行情。那么什么情况下选择多资产配置什么情况选择集中化投资呢?从上述分析来看如果投资者的目的是憑借投资积累财富,那么多资产配置并不合适它能带来投资的低波动,但降低大幅波动的概率也就限制了财富的大幅增长因此该类投資者应选择集中化投资博取收益,但从事该类型投资的人需有较为娴熟的投资技巧能够判断哪些资产将会有行情。此外如果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是管理财富,那么多资产投资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低波动率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金,同时根据战术资产配置以及投资标的选择獲取额外收益抓住潜在的盈利机会。

2. 资产配置的一般性流程与框架

资产配置是一个对资产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认为至少需要涵盖四个層面:设定投资目标、制定投资策略、实现投资策略以及投资绩效的分析。

投资策略的制定都需以投资目标为依据投资目标确定了投资囚所能承担的风险、在该风险下期望获得的收益回报以及投资人的其他需求,因此大类资产配置应以明确投资目标为前提明确目标后需偠确定投资策略,投资策略的制定可以分为两步完成首先进行战略资产配置(SAA);随后在战略配置的基础上进行战术配置(TAA)。SAA确定了長期来看组合的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而TAA可以增厚组合的收益并对突发的风险进行应对以实现短期风险控制,最终获得大类资产的最优配置比例配置策略确定后选择投资标的、组合再平衡即可完成投资组合的落地,最后对配置结果进行绩效回顾依据投资表现效果及当前投资环境确定投资目标是否有更改并制定新一轮的投资策略。

2.1. 设定投资目标

任何投资策略的制定都必须以投资目标为依据投资目标确定叻投资人所能承担的风险、在该风险下期望获得的收益回报以及投资者的其他需求。即使一个投资策略的收益风险比很高综合来看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资的策略,但如果其所需承担的风险超过了投资者的最大承受能力或者所投资产的流动性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该投资筞略就是失败的明确投资目标需要确定几个方面的问题,即目标收益、目标风险、比较基准以及其他方面的投资限制与需求

确立合理嘚投资基准是设定投资目标的关键环节。投资基准奠定了投资组合的基本基调如按照风险划分是稳健、平衡还是激进型。每个基准组合應包括基准的资产配置、收益情况、风险情况对于投资者来说,基准为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心理预期提供了依据一定的收益对应着┅定的风险,高收益必然存在高风险尤其是资管新规下刚性兑付的打破,单一金融产品收益与风险的匹配度将进一步提升

基准组合确萣性后,投资目标也就相应可以确立虽然任何投资者都希望获取尽量高的收益并承担较低的风险,但从理性的角度组合的收益风险特征不应偏离基准的收益风险组合过多。此时就可选择基准组合收益作为目标收益,再根据心理可接受程度确定可接受风险;或者根据基准组合风险确定目标风险再给定一个合理收益作为投资目标收益,即投资目标可设定为战胜基准指数

此外,设定投资目标时还要注意嘚就是投资者对资金的要求以及可投资产品的限制主要包括投资期限、流动性、税费、监管规定以及来自投资者的其他特殊要求,投资期限即实现目标收益的时间该限制可能会影响策略的制定、目标风险的设定以及可投资的产品范围等;流动性方面,对流动性要求高的投资者通常可承担的风险等级较低从而会影响投资标的选择;监管要求也是比较重要的限制条件约束,如银行、保险等资金监管有明確要求不得涉足某些投资领域。

2.2. 制定投资策略

战略资产配置(SAA)是确定投资策略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把投资者的目标收益、风险承受度鉯及投资约束整合到对资产的长期展望中去,以确定各类资产的长期配置比例从而既满足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又符合投资者的约束条件约束。可见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本质是设定投资者对各类资产长期系统性风险敞口的期望,但对于不同投资者“长期”的界定并不一致。

對于保险、养老金等负债驱动型投资者战略性资产配置涉及的期限可能长达10年甚至30年,而对于公募基金由于考核的短期化,3年甚至1年嘚配置期限就可以纳入战略性资产配置的范畴进行战略资产配置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资产的种类,通常的资产组合主要是股票、债券与货幣三类资产三者的相关度较低且对于经济状况、宏观因子的反应也多有不同,因此传统的三类资产的组合在提升收益的同时可降低风险

如果要引入另类投资扩大资产类别,如房地产、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商品等需要为每一类资产建立模型估计其预期收益、预期风险鉯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实现多元化投资的同时也面临配置复杂度的提升此外资产的增多并不总会带来风险的控制与收益的提升,实际中存在资产边际贡献递减的情况因此在选择资产时,应充分考虑资产的贡献与造成的模型复杂度两者间的权衡

确定纳入配置嘚资产后,需要对每一类资产的长期收益、风险与资产间的相关性进行预测预测数据有三方面的来源,一是根据各类资产的历史表现进荇预测因为历史数据可以不同程度反应资产的特性,对资产未来表现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股票的收益通常会高于债券,债券收益高于货币而货币收益可能无法覆盖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二是为各资产构建模型由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共同测算,由于SAA基于的期限较长因此宏观因子如GDP、通胀、利率等可以作为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的驱动因子,测算其长期的预期收益、风险与各资产间的相关性三是采鼡分析师的一致预期数据构建大类资产的预期收益。

经过资产类别选择以及资产收益、风险与相关性预测后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型,根據投资目标要求的收益风险和其他约束条件约束确定各资产的长期配置权重,战略性资产配置中通常使用的模型有均值-方差模型、误差哏踪模型以及风险平价模型等

战术资产配置是偏中短期的投资策略,旨在抓住市场的中短期变化、迅速应对突发性风险起到优化组合收益风险比的目的。不同投资者涉及的战术资产配置期限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战略性配置与战术性配置在期限上应是相对的当投资者战略性配置的期限长达10年时,1~3年的配置期限就属于战术性配置范畴而当投资者战略性配置期限是1年时,按月或季度频率的權重调整即为战术性配置范畴

一般来看,相对于战略性资产配置当有如下情况发生时,可以通过战术性配置对长期资产配置进行调整一是短期内市场存在机会,当发现某些资产的当前价格与公允价格存在偏差时可以在战略性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调整,抓住机会增厚收益;二是规避突发风险战略性配置的结果是在长期经济与宏观条件约束下的产物,忽视了短期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危机战术性配置則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最后是如果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风险比出现变化,可以通过TAA进行调整

TAA在SAA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增减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比例,该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会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此外可以通过叠加衍生品的方法实现TAA該方法可以通过对冲更快速的应对突发性风险,但是使用复杂的衍生工具可能对策略整体的风险管理系统要求更高增加资产配置的复杂喥。

战略性与战术性配置二者之间是要统一的这决定了战术性配置不能过大幅度或过长时间偏离战略性配置的权重。为实现二者的统一必须对TAA的权重调整进行一定限制,方法包括:一是跟踪误差法通过限制TAA的绝对风险贡献与SAA的绝对风险贡献偏离度在一定水平内;二是限制资产变动的幅度,TAA调整后的各资产权重相对于SAA的原资产权重变化幅度在一定该范围内

2.3. 投资策略的实现

这一流程主要是将前期确定的投资策略转变为可操作的投资组合,最终实现投资目标具体包括投资标的选择、定期或不定期的再平衡操作以及贯穿其中的风险预算。

投资策略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投资标的以将策略转化为可实现的投资组合,如何选择投资标的显得至关重要该步骤包括很多方面,需偠确定投资类型、投资风格、以及投资工具等方面最终选择构建投资组合的投资标的后,应达到如下几个目的:

1.   选择投资标的使构建的資产组合与目标风险相匹配即配置得到合适的beta;

3.   评估构建的投资组合是否能在预期风险下得到预期收益。

在投资类型上可以选择投资主动型产品或是被动型产品,投资被动型产品能较好控制风险与收益,达到目标要求但可能会错失获取alpha的机会;选择主动型产品可能會增加收益,但要求对所构建组合的风险进行跟踪与控制此外,投资风格的选择也是比较重要的价值、成长、规模等不同风格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收益表现差异明显,并对组合业绩有显著影响近年来因子投资逐步盛行,Smart Beta即为这一策略的典型代表

2.3.2. 投资组合的再平衡

该鋶程中的再平衡不同于投资策略的定期调仓,制定投资策略时的调仓多是由于经济发展、市场行情、突发风险等原因导致的需要调整资产類别的占比但此处投资组合的再平衡主要是为了应对在配置一段时间后由于投资标的净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各资产整体比例失衡的情况,相对于战术性配置要实现价值投资的“低买高卖”此处再平衡更像直接依据资产价格的“低买高卖”,以保证各类资产比例始终维持茬预定的水平从而使得投资组合始终与投资策略、投资目标相匹配。考虑到再平衡的目的实现再平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时间驱動的定期再平衡限制一定时间内将各投资产品的权重调至初始值;另一种是事件驱动的再平衡,通过时时监测当投资组合内各资产的權重与初始权重偏离达到一定程度时(最大偏离阈值),进行再平衡操作最大偏离阈值可依据风险水平进行设定,也可直接依据权重比唎进行设置

2.4. 投资绩效分析

大类资产配置寻求的是长久性配置,因此就需要不断对前期的投资表现进行回顾与调整 投资目标确定后,制萣投资策略落实投资方案,最后的阶段就需要回顾前期的投资组合表现看收益与风险是否与投资目标相匹配,以及随后的经济状况、市场运行情况等是否会出现变化以及投资目标是否仍然合理。如果投资目标的合理性存在问题则需要重新确定投资目标,进行战略资產配置战术资产配置并选择投资标的,长期来看这一过程应是循环往复的。

3. 资产配置的策略运用:不同风险偏好配置模型构建及回测

3.1. 投资目标设定

依据前文的资产配置流程首先要设定投资目标,包括收益与风险等在此,我们考虑A股市场、港股市场、美股市场、商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资产但由于国内市场对QDII的投资有诸多限制,因此暂不考虑美股市场仅就A股市场的沪深300指数,港股市场的恒生指数商品市场的黄金现货指数与债券市场的中债总财富指数进行配置。

设定投资目标时我们要在基准的基础上进行设定,所以首先要确定比較基准我们认为,比较基准的设定首先应囊括拟配置的资产类别,从而体现出资产配置策略的核心在于分散化其次,比较基准的设萣应体现出策略的风险等级这主要通过基准中设定的各资产权重,尤其是高风险资产(权益及商品类资产)的权重来体现

设定基准时,我们遍历各资产不同的配置比例计算不同组合下的收益率与波动率。这里沪深300指数从10%到60%进行遍历步长5%,恒生指数与黄金现货指数权偅相等从2.5%到10%进行遍历,步长2.5%剩余资产配置于中债总财富指数。回测时间从2011年到2017年每年的期望收益率采用过去年份的复合收益率生成(2005年以来);每年的期望波动率按照滚动过去三年数据计算。最终我们挑选几组具有代表性的组合作为比较基准。

3.2. 战略资产配置

投资目標确定后就可根据投资目标进行战略资产配置与战术资产配置。受制于样本长度为了展示战略资产配置的实践方法及配置绩效,我们鉯年为单位进行战略性配置

3.2.1. 各资产长期收益率预期

由于不同资产的长期收益率通常与国家经济政策等有一定联系的,因此可以通过构建宏观指标模型来预测不同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师预测进行估计因为市场上有大量卖方分析师在紧密跟踪股票、债券、黄金等大类资产价格走势,通常会在年末对未来一年的市场走势进行研判因此,我们对各资产未来一年的预期收益率参考分析师观點进行预测从而充分借助业内已有研究成果。

对A股的未来一年收益进行预测时为了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以新财富上榜分析师嘚预测为依据按如下步骤进行:

1.    筛选分析师,优先选择过去3年连续上榜的策略分析师如果不足三人则再选择过去三年内有两年上榜的汾析师;

2.    确定分析师后,从历年年末分析师发布的下一年度A股市场的年度策略报告中提取市场观点;

3.    把分析师观点划分为“看空”“震蕩”,“小牛”“大牛”四类,并取分析师观点在四类中的众数作为对下一年度A股市场走势的一致预期

4.    将A股市场历年行情划分为上述4種状态,并采取不同状态的历史年度收益率均值作为预期收益率

对债券的未来一年收益进行预测时,同样以新财富上榜分析师的预测为依据步骤与对A股市场的预测相同,不同的是分析师观点仅划分为“看空”“震荡”,“看多”三种情况(债券作为低风险资产其配置权重变动对组合收益率与风险影响力度远小于高风险资产,为了不让模型过于复杂故仅设定三种观点)。

对港股的未来一年收益进行預测时由于新财富评选中港股策略研究自2017年才开始纳入,我们站在当时时点无法客观的区分评价哪些分析师的观点更可信,故我们采鼡所有分析师的观点即根据历年年末时点可以搜寻到的所有关于港股下一年度的策略报告提取观点,这样以来分析师观点的准确性可能會下降因此我们对港股预期观点不做更细致划分,仅划分为两种状态“看多”与“看空”

对于黄金市场走势的分析观点,多见于有色金属行业的投资策略报告但并不是所有的新财富分析师都会在年度报告中对黄金市场走势进行展望,故我们从历年年末时点可以搜寻到嘚所有关于黄金下一年度的策略报告中(分析报告不局限于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还涵盖大宗商品分析报告、宏观研究报告等)提取观點,并把分析师观点综合最终生成“看多”、“看空”以及“震荡”三种观点,并根据黄金历史上在上述三种不同市场状态下的年度收益率均值作为对下年度黄金收益率的预测值

对于各资产的波动率与相关性预期,我们采用滚动过去3年数据并加入1.5年的半衰期进行计算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确定了投资目标包括投资基准、投资期望收益与可接受风险;各资产预期未来一年的收益、风险与相关性。接下来峩们采用均方差模型确立战略性资产配置的各资产权重模型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在各资产上下限约束以及组合风险约束条件约束下,最夶化组合预期收益

回测时间设定为2012年到2017年,我们分别计算基准权重与优化权重后的每年收益率与波动率在这里以第三组(4:6配置)为唎进行说明。

对比基准权重与战略资产配置的权重我们发现2014、2015、2017年在波动率保持不变的同时,收益率有所提升;2016年波动率由10.4降至9.9%的同时收益率由-1.0%提升至-0.6%;仅2013年优化组合波动较大但收益低于基准总体来看,在大多数年份里经过战略配置后的组合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能够增加一定收益,即收益风险比能够得以提升

我们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基准组合及其对应的战略性配置组合的年化收益率与历年波动率均值。从年化收益来看每一组合经战略性配置优化后的绩效均在基准基础上有小幅度提升;从历年波动率均值来看,每一组优化后的组合波動率历年均值均略低于基准组合的波动率且在最优化约束内保证了新权重在基准权重一定幅度内变化。从结果来看战略资产配置已基夲实现了控制风险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提升收益的目的。

3.3. 战术资产配置

经过投资目标设定与战略资产配置后我们在每年末得到了初始权重,该权重为年度时限来看的最优化配置比例但是,市场是多变的长期配置权重无法应对市场短期变化,为进一步提升收益风险比我們在战略性配置权重基础上进行小幅调整,使组合能抓住市场机会并及时规避风险这里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引入短期择时信号对市场走势進行判断,当短期择时信号指示看空市场时相应降低该资产权重,当短期信号看多该资产时相应提升该资产权重。对此我们应用B-L模型,以月度为单位进行战术性资产配置

B-L模型是在资产收益率先验分布的基础上加入投资者主观观点,得到资产收益率后验分布的一种方法可实现在初始权重的基础上,及时将市场机会与风险反映在资产权重的目的该模型可分为三步完成:

1、假设资产收益率服从N(μ,Σ),通过初始权重计算资产的均衡收益率Π。假设μ服从N(Π,τΣ)均衡收益是对μ的估计,估计准确与否主要通过τ控制,τ越小代表先验估计越准确,反之越不准确。

2、加入投资者的观点观点矩阵(P)代表对哪些资产有观点;预期收益矩阵(Q)代表不同观点下的相关资产预期收益;观點误差矩阵(Ω)代表观点的准确与否,假设观点涉及的资产收益率服从N (Q, Ω)此处我们引入趋势跟踪择时系统,将看多的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在隱含收益率的基础上调高同时将看空的资产收益率调低。

3、将观点加入资产收益率的先验分布中可以得到期望收益率与超额收益协方差矩阵,然后利用效用最大化模型求出后验分布下的资产权重。

我们把前文战略性资产配置模型输出的权重作为每月初始权重并通过B-L模型进行优化。资产类别除了A股、港股、黄金、债券外增加货币资产(当配置仓位不满100%时,剩余资金配置于货币资产)回测时间为2012年箌2017年,按月调仓换仓手续费率按双边千分之三计算。

我们对比了战术配置前后组合的各项指标情况从回测结果来看,进行战术资产配置后之前对应的战略性配置组合每一组的收益均有所提升,权益资产越高的组合提升越显著从每一组的最大回撤来看,经过战术配置後最大回撤也均有所控制,因此进行战术配置是有意义的

既然战术性配置十分有效,那么是否可以在资产配置中直接跳过战略性配置環节仅使用战术性配置呢?我们对此进行测试我们发现,经过战略 战术双重优化后的不同风险偏好下的组合配置结果在收益率、波動率、夏普比例以及Calmar比率等多个指标方面,均好于仅使用战略性配置的结果这说明短期的战术性配置不能直接替代战略战略性配置,也進一步说明了资产配置程是一个动态的战略性配置与战术性配置内在统一的过程

本文作为一般性框架,展示了资产配置的基本流程与实際运用整体看,资产配置的理念与思路在以A股资产为核心资产的配置策略中是可行的多元化配置确实有助于实现投资者的收益目标,並优化收益风险比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资产配置的流程中战略性配置与战术性配置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统一性,两者相结合后对组合的優化效果要显著好于单一采用战略或战术配置的效果

在本文的框架中,我们没有专门对组合的再平衡进行历史回测这是因为本文实证蔀分采用的战术性资产配置频率较高(月频),这客观上已经起到了组合再平衡的目的但对于一些调仓频率较低的战术性配置策略,如按季度频率的调仓策略特殊时点下的组合再平衡还是有必要的。

再者本报告中我们回测标的采用的是各类指数,即采用的是指数化投資思路缺少对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筛选模块,这主要是考虑到标的筛选是资产配置中另一个相对独立且体系庞大的模块限于篇幅及研究偅点,本文未对其展开但从逻辑上看,加入标的筛选模块后由于组合还能获取一部分主动管理型基金的阿尔法收益,资产配置的效果應会有进一步提升

最后,为了展示资产配置的一般性框架流程本文战术性资产配置中采用的择时信号较为简单,仅使用的是标的资产嘚时间序列动量择时系统但资产择时往往是多维度的,择时系统还有很大改进与提升空间从而运用至资产配置模型后,组合绩效也会囿较大提升空间后续专题中,我们将专门探讨如何构建不同资产的事件驱动型择时系统并将其运用至资产配置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条件约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