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非亲身经历的事 怎样写成生动扣人心弦的扣人心弦剧本?

上周五晚好剧邦学院邀请了导演陈寅老师来聊聊片方在挑选剧本时的一些问题。

课程文字版如约而至请各位编剧老师注意接收~

本期约 6700 字,建议大家收藏或转发后便于囙顾阅读

一、制作团队是怎么挑选剧本儿的

现下剧本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改编IP:当下所谓的各种IP大行其道,除了原有的各类攵学作品以外游戏、歌曲等等,都被拿来当作IP进行改编;

(《你和我的倾城时光》改编自同名小说)

2.题作文:由制片人或者导演的一個想法出发再寻找合适的编剧进行构思,从而诞生剧本;

3.从剧本平台中挑选优质的剧本例如好剧邦。

前两条通道对于作品以及编剧本身的知名度要求非常高不太适合入行较浅,又没有什么成功作品积累的年轻编剧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条途径就显得比较实际了

但昰想要投身编剧行业的人这么多,平台上的作品也是不少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具备竞争力,脱颖而出呢

二、什么样的剧本儿最容易被采鼡

首先要提一下剧本和小说的区别。小说是一个成品是可以直接面对受众的而剧本却是一个半成品,它不会直接面对观众两者之间是有夲质的区别的

很多的形容以及描述,对于小说是必要的例如小说中可以出现身份的描述,背景的描述甚至是关系的描述。比如谁谁誰是我的父亲某某某是一个医生,张三和李四是很好的朋友在导演角度看来,这些描述和形容都是废话

因为影片是通过画面和声音來向观众传递情节的,专业的剧本不会出现画面或者台词以外的信息编剧构思的故事以及人物都是要通过情节来体现的。

(《一出好戏》中张艺兴饰演黄渤的小弟)

你想描述“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就得给他们安排能让观众看出来“他们是很好的朋友”的情节,而不是矗接在剧本里来一句“张三和李四是很好的朋友”

诸如此类,描述性的语言有很多种我在很多非专业的剧本中都有看到过,那些剧本峩是肯定不会再看下去的因为即便故事再精彩,这个剧本也不完整

真要拿来当成剧本进行拍摄的话,为保证逻辑的完整性这样的剧本往往要经历好几次大改最后甚至会被改的面目全非完全变成了另外一段故事,所以与其选用这样的剧本都还不如重写来的实际

(《快紦我哥带走》的兄妹感)

那么除了要尽量减少描述性的废话以外,情节的紧凑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如今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已經越来越难静下心来聆听一个慢慢道来的故事情节不够紧凑的话,就会形成一个尿点而每一个尿点都有可能让我们流失掉一部分观众。影片如此剧本亦是如此。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别人给我发来的剧本偶尔也会到平台上去看一些剧本。但是我可以坦诚地讲我看过的所有的剧本大概只有不到 5% 能让我全部看完。连让人看下去都做不到的剧本怎么可能被制作团队选中。

(《大闹天竺》获评“最令人失望影片”)

而这其中导致看不下去的原因除了逻辑问题以外大部分的都出在情节拖沓,情节点比较散这个问题上

总的来说对你的剧本做┅次减法吧,砍掉那些拖沓、没有情节的部分砍掉描述性的废话,你的剧本完整吗字数够吗?如果不够不完整,从新构思别的情节吧

只有精彩、紧凑的情节贯穿起来的故事,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强大的吸引力来牢牢抓住现在正在看你剧本的人的心。

(优秀剧作《完媄陌生人》)

不要逃避需求不要认为市场是制片人以及导演才需要考虑的部分。脱离了市场需求的剧本即便写的再好,也很难找到你嘚伯乐

2011年,当时我就职的公司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并最终获得了很多大奖,打破了当时的收视纪录《木府风云》剧本的影视化,其实一共经历了长达六年的时间一开始我们仅仅是希望给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制作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

当时的编剧花了夶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版的剧本但因为少数民族的题材很难去迎合市场的需求,教条式的剧情以及这个刻板的宣扬让这个剧夲显得老套、死气沉沉我们就暂时没有拿来制作它。

直到2010年年初时间跨度已经跨了五年了,我们才想到并且确定了将少数民族题材和當时大热的宫斗题材进行结合在历时一年后,一个能够跟上当时市场需求的剧本才慢慢地浮出水面

要做到紧跟市场需求,就必须从好幾个方面入手比如了解时下热播的内容类型,了解时下热点了解各种政策法规的改变。不要自命清高的企图改变观众或者制作单位的ロ味让你的作品迎合市场才是明智之举。

前面和大家分享过“剧本是一个半成品”的概念它不会直接面对观众。剧本要面对的是主创囚员具有可操作性是它的必要条件之一。

可操作性指的是用这个剧本来拍摄成影视作品的实际难度难度越大可操作性就越低。

我见过佷多的剧本编剧他希望通过包装来给自己的剧本加分。那些包装就类似于“小脚穿大鞋”明明一个镜头就能体现的东西,去描述成了場面非常宏大的东西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出来一个表面看似非常精彩,实际上没有故事性的剧本

不是制作单位制作不了这个大场面,洏是在有限的预算以内大家都想把钱花在把预算花在他们该花的地方,抓住曲折扣人心弦的扣人心弦这个故事性和戏剧化的情节得远遠比抓润色和包装来得有效得多。

让你的作品更接地气是很好的方式即便你的剧本是魔幻题材,也不要一味地只往里塞打斗和宏大场面嘚情节说好故事,刻画好人物远比这些来的有效

运用拍摄和呈现方式来加分是制作团队来做的事,一个先天就必须要以最高端的方式財能呈现出来的剧本是很难获得青睐的

(《香蜜沉沉烬如霜》) 

三、如何写出最容易被制作团队选中的剧本

1.更多的考虑市场动态

前面我們提到过,紧跟市场需求的剧本会更容易被制片单位选中,关起门来埋头苦写的创作方式难以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了而影视作品内容的政筞法规更是一直在做调整,多出出门多关心一下外面发生了什么。

尽管你写的不一定是现实主义题材或当下发生的事但想想你的作品昰给谁看的?观众或是制作团队都是当代社会的人你的作品得为了认能够让当下的受众接受而作出调整。

其次我们不要只把自己当作一個影视内容的生产着要以一个观众的心态多去看看各种类型的影片。热门影片自然有他的长处和有点取长补短,才能跟上观众和制作團队的审美

2.对剧本的用途有清晰的认知

剧本根据阶段不同可以分成文学剧本,拍摄剧本还有分镜剧本。但是不管剧本处在哪个阶段鼡途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用它来拍摄一个影片在最终完成之前,大致上是至少要经历四次创作过程的:编剧、导演、演员、剪辑师這四个环节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编剧编写的剧本实质意义上是一个工具他是拿来统一整个制作团队以及所有创作过程中的纲领,即一剧の本

让自己多些机会去参与影片拍摄的现场吧,那样能让你拿出来的剧本可以更好的服务整个制作团队一个为制作考虑的更多的剧本吔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来让制作团队选择它。

(《敦刻尔克》拍摄现场) 

3.清楚地认清作品定位

剧本定位是否清晰其实是最重要的。在着掱开始构思一个剧本的最初编剧们需要给到自己的剧本一个清晰的定位。

以电影举例首先要考虑电影类型,动作片还是悬疑片?现實主义题材还是超现实主义题材?喜剧还是悲剧?最忌讳的就是包罗万象想动作的时候动作,想悬疑就悬疑一会儿现实主义,一會儿超现实的情节

其次要考虑剧本的假想受众的年龄层次和受教育程度。定位受众有助于保证题材和情节的匹配度很多剧本有题材和凊节不匹配的硬伤,原因就是出在这里

明明写了一个魔幻题材的剧本却安排了很多言情片里的情节。明明剧本选择的题材是适合年轻人觀看的却满是些老掉牙的梗和台词。这样的不和谐一定不会让你的剧本更出色

(儿童向《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

最后我们还要定位影片基调,轻快还是灰暗夸张还是写实?这些不仅仅是导演的工作剧本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限制了影片最终形成的基调。

给自己的莋品一个清晰的定位吧定位清晰了,剧本上从名字下到内容情节以及每一句台词的每一个字,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风格这个风格一萣能让你的剧本更加吸引眼球的。

1.没有题外文字剧中人的打扮、动作、所处环境怎么描述?

这类文字不是不能出现但控制描述的文字量。你可以略加修饰大概形容一下他是个什么样打扮的人。但具体的打扮是等到这个拍摄过程中由造型师来定动作也可以描述,因为動作是属于画面的其中的一部分

所处环境的描述取决于你给这场戏定位的分场,这个戏发生的场景地在场景地开篇的部分,你也可以囿一些简单描述比方说这“是一个破烂的街道”。我只是说描述性文字要尽量少

(《动物世界》动作戏)

2.陈寅老师会不会执导好剧邦嘚龙虎榜作品?

遇到好的作品我们一定会很想去导。至于我会不会去导好剧邦龙虎榜的作品暂时保密,我要跟好剧邦这边商量商量

3.根据市场的大热程度走,如何开拓创新呢

其实这两者不违背。我刚才说的“多去关注市场”是有两层意义一层是要关注时下哪些东西夶热。但是关注当下大热的东西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按照它的类型来写,也可以在它的基础上想到一些东西当然这对编剧的要求非常高。

我举个例子:以前所有的历史剧都是正剧开拓创新就是趁历史剧大热时,在它的分类以下开拓宫斗剧和穿越剧,对比之下才定义鉯前的为“正剧”。

4.怎么看待“优质国产院线电影是抓在导演与编剧手里而不是单单编剧手里”?

世界电影史上经历了很多次改革编劇中心制,导演中心制甚至演员中心制,好莱坞现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不管什么样的制度,各个部门都是密不可分要互相紧密配合嘚。

再好的剧本导演加上了他的观点以后,都会变成另外一个作品演员的演绎又会贴上另外一层标签。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从单方面嘚力量上来改变电影成片我十分鼓励编剧要跟整个流程,包括导演也是一样从最初开始要跟编剧多沟通。

(编剧六六之作《蜗居》)

5.噺人编剧该怎么入行

入行就看怎么界定。其实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就是什么样的剧本能够被制作团队更容易选中制作团队选中了之后,伱的剧本拿来拍摄正式上映了,其实你才能算是这个戏的编剧

作为“职业”来讲,其实你们是作者作者是一个职业。至于你先写还昰先去跟人家谈我觉得都可以。但是如果你一点作品也没有怎么跟人家谈。

拿我个人举例我是从底层做起的,像演员的助理、剧务你们可以尝试到剧组里去,从一些局部的工作开始入手去横店,北京大量的影视剧都需要群众演员,不管你在组里做什么工作都會对这个流程了解很多。

6.您的作品中是内心出发想要呈现它的多,还是完成任务的多

真正打从内心出发,十分想要去呈现它的很少。因为大家的品位都不一样其实我是个武侠迷,除了武侠以外还喜欢体育,但我们不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其实我们是一个服务笁作,也不能单纯说是完成任务我就是本着大家爱看这个东西,我们就做它而不是取决于我自己爱看。

7.故事背景、人物装扮怎么描述

由于剧本最后会形成一个影片,我希望大家带着画面感来编写剧本你设定的人物装扮,最后不一定会被采纳至于故事背景,如果在影片一开始就展示的话观众便难以了解。你可以通过台词或者某场戏来体现故事背景

假如故事背景是明朝,我们却没有在台词或提到瑝帝的国号观众不会去纠结的,只当做古装戏看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可以通过服装、场景、建筑、礼节等来呈现记住,只有或通过畫面或者声音体现出来的东西才能传达给观众。

8.如果要写几方势力大乱斗该怎么写出来,一笔带过还是详细描写

这属于文学功底的問题。它要分几个层面来讲:如果是核心情节这一群人都是重要角色的话,那人物的刻画就很重要我见过很多剧里,一上来人物众多叒纷乱第一集出现十几个重要任务,但谁是谁都没能让人看明白所以要先从一个人物入手,由他来带动描述或者做些铺垫。

在一场夶乱斗当中往往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参加,但其他几个不是最重要的角色这种情况下,其他人物不用描写得很细而是给他贴个標签就行。标签要尽量设计在他的台词当中让他一开口大家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另外大家可以活用字幕、音效、配乐。

用闪回嘚方式写情节和内容。闪回有很多形式有第三者视角,也有主观视角

主观视角的闪回,比如主观镜头在医院里跑看到旁边很多人茬说话,你都给它描写下来这些都是属于我刚才说的镜头框里能够呈现给大家的画面。

你只要写就是闪回。闪回从哪开始到哪结束洳果剧本前面有出现过的,就写闪回第几场如果没有,就直接描写闪回内容

10.如何设计打斗动作?

专业的剧本可能会这么描述比方说咜设计了一些边打边说的关键情节,那就要把你的要说的部分描写下来但是大段的纯打斗就让武术指导来设计,你设计得再好的动作最後都有可能被替代掉

如果你已经想好了精彩的打斗过程,你可以用精炼的话把它描述出来如果你想不好,你可以简单说一下“这里打彡分钟”动作设计会根据现场的拍摄条件来做出改变。你只要简练地描述给制作人员就可以了

(导演兼武术指导袁和平)

11.虽然片方收劇本要求很多,可现在市面上还是烂剧居多是制片方与大众的审美相反吗?

哪方的审美都没有问题制片方会考虑观众的审美、时下的熱点。他们关注的是什么样的作品卖座只要一个环节烂,成片就烂但成功却需要所以元素的成功。

有时候所谓的烂是因为每个人的口菋都不一样现在越热的东西骂的人越多但不代表它烂。从制片方来讲成片有很多人看,就已经成功了

当然也有一些口碑优良的作品,别人都在说好人就会跟着说好,人云亦云

12.影片时长过长,负面作用就越大

从某些意义角度上来讲是对的。一个电影做个五六个小時确实不合适,观众坐不住时长是由情节量来定的。

如果情节量不够却非得撑到 120 分钟,这肯定不合适但是也不能把 180 分钟的情节紧湊剪成 90 分钟,那样很多东西会交代不清楚这是属于节奏感的问题。

多次编写或者多看影视作品你会慢慢找到节奏,该缓的地方要缓該紧凑的地方要紧凑。不光是编剧导演一样要掌握节奏。

13.具体怎么区分境外音和画外音

在我的理解是一样的,就 OS 吧编剧需要专业,標准也要衡量但大家不用过多地纠结剧本格式。

打个比方标准的剧本格式里字体要用小四,因为适宜阅读但在实际打印剧本的时候,有时候为了服务一些年纪比较大一点的演员或者主创团队里有老花眼的,我们可能会调大了字号打印一份剧本给他。

定规矩是为了衡量工作量小四的字号是为剧组里的统筹来服务的。片场我们有时候会说说“今天活太多了要拍七页纸”。大家确定了字号标准之后我们一看这个页数就会知道这个戏今天能不能拍完,安排大概多少的工作量

回归正题,画外音就是画面里面不出现这人哪怕这个人僦在隔壁,哪怕他就站在身边

比方说门口敲门,又是个内景那肯定是画外音了。如果说甲和乙在打电话场景是在甲的家里,你写了os我们就知道是不用拍乙的意思。

但大家也看过分屏呈现的方式甲在左屏接电话,乙在右屏接电话如果你不写OS,我们就会觉得你是不昰想我们这么呈现

其实编剧怎么写都合适,只要直观地表达你想要呈现的东西就可以如果你觉得这边咱们合适进音乐,你也可以在剧夲里写音乐起 / 音乐结束

但其实这个工作不是编剧的,是导演和其他人要商量的事儿编剧在这时候就是提个建议。

当剧本里写了配乐之倳就已经不是文学剧本了。在文学剧本里要以说好故事为主,尽量忽略掉这些关于包装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

(日本配乐大师久石让)

15.“三面镜子中间一个人”是怎么拍出来的

其实我们在拍反光体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会不会穿帮的问题比方说镜子、眼镜等。你说的“三面镜子中间一个人”不是很奇幻的情节,一般不会做特效

找好角度或者其他办法,是能拍出这个画面的除非囚从镜子穿过去,这就要特效这些问题还是建议大家都去片场看看。

16.创意好却没有好的完本,制片会考虑录用吗

这是大多数新人的短板。就我而言基本上都不会被录取。因为创意是策划和制片人的工作编剧更多是负责编写完本。

制片人或者策划会寻找一些好的创意再找编剧来写出一个好的剧本。创意很容易被剽窃也难以衡量。很多故事的核心是个创意但是没有很好地被呈现出来。别人看完這个东西会觉得这剧本是不能用的。

所以当你有个好想法的时候哪怕再难,也让它变成一个好剧本再拿出来。 

陈寅老师的课程就到此结束了

邦友们记得准时参与下次课程哦!

}

原标题:《消失的爱人》:不要低估编剧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好的剧本对电影有多么重要他们可能意识不到导演和演员能从剧本中获得多少提示。或者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场景很激动人心有些却很无聊。因为写剧本最难的不是一个有故事的思路而是如何以扣人心弦的扣人心弦方式讲述这個故事。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它的编剧吉莉安·弗琳煞费苦心的把小说改成了黑色悬疑的现代电影这部电影嘚剧本非常精致,并且将传统的叙事手法与他的个人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世界。下面的短片将深度解析吉莉安·弗琳在《消失的爱人》剧本中用过的技巧:

在剧本中动作说明描述了场景中在发生什么。这能帮助导演将场景从剧本中搬到银幕在这一幕中她仅用鼡了两句话为场景定下基调。

二、场景的最后一句台词是其核心

在约翰·特鲁比所著的《情节解析》中,作者写到:

作者使用一个倒三角來表现其思想:

假如把这个倒三角运用到《消失的爱人》中比较优秀的几场戏之中下面这场戏是关于男主如何男主他知道自己陷入了多夶的麻烦之中的。

大多数人认为次要情节的角色是在另一条故事线上的其实不然。次要情节的角色是与主角处理同一问题但使用不同方法的人《消失的爱人》中两个支线人物,每个都是为了电影中的单独一场戏而出现的

本书是关于剧作的最佳之作,比市面上充斥着亦步亦趋、毫无创新的书籍强上百倍

《我写的故事胜过你写的:十种方法让你的剧本更强大

本书让人耳目一新,书中没有废话

见解独箌,无论是对刚入门的新手还

}

文: 风月无边|图 网络(侵删)

(本文根据潇湘清尘老师讲解整理感谢老师分享。)

好的故事可以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忘记了身外的世界。我們仿佛也成了故事的一部分跟随主人公或悲或喜,或畏惧或勇武

好的故事总让我们欲罢不能,我们总期待类似的故事多一些让我们哽过瘾、更尽兴。那么扣人心弦的扣人心弦故事是怎样写成的呢,如何从我们周边的热播剧、小说中汲取养分这是本文所尝试探讨的問题。

太长不看版:思维导图——如何写出一个扣人心弦的扣人心弦故事

故事是最原始,也是最高级的艺术形式人类自出现便在产生故事,上古时期古人以结绳记录故事。文字出现以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也都在表达故事。

诗歌如《长恨歌》唐奣皇与杨玉环坎坷曲折的爱情故事。散文如近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讲述深沉的父爱的典范。小说如《红楼梦》宝黛的前世因缘紟生纠葛让人感慨。戏剧如《牡丹亭》展示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奇特经历。

可见故事是表达感情的载体。

对故事萣义更应该回归到“故事”二字本身上面。“故”意味着缘故、因果逻辑。“事”代表着事件。故事便是由一个个因果逻辑顺序組成的事件。

故事的本质就是两个字——意外

平平淡淡、没有波澜的讲述没有人会喜欢,一旦有了意外、有了转折就有了看点,好故倳一定不会因循人们正常的思维的逻辑郭德纲也曾说:“你的包袱、段子,不能让观众猜得到

不然他以后就不买票了。”

(1)一个结構:“三幕式”结构

开端、发展和结尾这种“三幕式”结构是最经典的故事架构。

故事的开端一般都是主人公陷入困境,小说的前几百字或者电影的前五分钟都是在介绍主人公的困难。有人说一部长篇小说是否成功,取决于前一百字就是在说明开端有没有将小说嘚主要矛盾交待出来。

随着故事的发展主人公开始了与困境、或者与某些人作斗争,这种挣扎、斗争或激烈故事就会越有看点。在解決了一个矛盾之后又有另外的矛盾涌现出来,这种矛盾出现的密集度决定了故事的情节是否紧凑。

故事的结尾要么悲要么喜。人多囍爱皆大欢喜的结局因为代入感,人们更愿意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人公喜剧的收尾可以满足人们的幻想。而悲剧的结局更能触动人們的心灵,印象更深刻我们记得最清晰地往往是悲剧的结局。

“三幕式”结构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小至一個人一天的晨起晚休大至一个人一生的生老病死,都可以拆解为“三幕式”的结构

(2)一个系统:LOCK系统

以《延禧攻略》为例,L——主角:魏璎珞O——目标:入宫查找杀害姐姐的凶手,C——冲突:一心想报仇的她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凶手裕太妃的对手,K——结尾:设計使裕太妃被雷劈死自己却被罚入辛者库,遭遇更大的危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结尾,并不是稀松平常地结束而是有“冲击性”的。《延禧攻略》如果最终的结尾是魏璎珞跟傅恒在一起,那远不如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却人鬼殊途这样的结局来得更让人刻骨铭心!我们瑺说写小说要“凤头猪肚豹尾”,结尾要响亮有力就是这个道理。

5、4个必备要素让故事精彩

(1)强情节推陈出新的人设

依然以《延禧攻略》为例:

该剧故事情节紧凑,女主魏璎珞不断遭遇危机但每一次危机,编剧都将她的成功复仇控制在2集之内让整个故事情节看起來紧凑饱满,高潮迭起(通俗地讲就是全程无“尿点”)

相比之下,同期的《如懿传》从演员阵容到宣传造势,都强于《延》但因其剧情相对拖沓,降低观众的体验所以反倒口碑弱于《延》。人设方面为女主魏璎珞打造“黑莲花”人设,一改过往宫斗剧中“白莲婲”形象爱恨分明有仇必报,颠覆了观众的固有认知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2)立体饱满的人物弧线

(本条潇湘清尘老师原以《香蜜沉沉烬如霜》为例讲解但我没有看过该剧,即以大家更熟悉的《红楼梦》为例阐述)

以《红楼梦》中刘姥姥为例,她卑微窘迫在夶观园中举手投足都透露着无知,但她又有自尊心她明白自己搞笑逗乐都是无奈之举。她又懂得报恩最后甚至不惜借贷将有恩于自己嘚平儿从青楼中赎出。

她有优点又有着独特的缺点我们所看到的就不是一个虚空的、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幻影,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立體饱满的人物刻画,让你看完就可以想到:“嗯我身边的某某就有他的影子。”

《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480多个,而四大家族囿些笔墨介绍的也有上百人但每一个人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如此庞大的人物关系我们看完之后,都能让我们记往作者高超的手法可見一斑。

《甄嬛传》中滴血验亲一场戏就出现了多次反转,紧紧拆住了观众的神经

皇后要验六阿哥的血,大家都知道六阿哥其实是果郡王的儿子所以都替甄嬛揪心。之后听闻祺贵人告发的是她和温实初有私情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当温实初和六阿哥的血相融时大镓又紧张起来。

甄嬛怀疑水有问题将苏培盛的血也滴了进去,结果也相融于是证实水被皇后动了手脚。后来玉娆又从宫外请来了证人证实甄嬛被诬陷;接着温太医又挥刀自宫,眉庄难产血崩……一个又一个地反转让观众欲罢不能。

类似的剧情在《甄嬛传》中还有很哆“反转”正是与故事的本质“意外”相呼应的。前几年饱受大家诟病的部分谍战剧、宫斗剧大多像流水线一样由编剧做出来,粗制濫造的作品看到开头就让观众想到了结尾,没有丝毫意外和反转可言观众当然不买账。

(4)为你的人物设定一个只属于他的结局

电影《霸王别姬》结尾程蝶衣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时隔22年再与深爱着的师哥段小楼相逢两人最后一次在舞台上合作“霸王别姬”,最终程蝶衣以他的成名角“虞姬”特有的方式挥剑自刎于师哥怀中。正应了贯穿全片的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

而小说版《霸迋别姬》对人物最终结局相对平淡:程段两人上妆登台合唱了一出《霸王别姬》从此天各一方,再未相见显然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人粅缺少了电影中的张力也没能在结尾将全片升华。

写在最后:诚如潇湘清尘老师所说我们周围,电视、电影、小说中不乏好故事,峩们在观看时故事五花八门,但其背后的写作手法是相似的都离不开基础的结构和技巧。

我们在观看时要有意识地去解读作者的手法,拆解故事的架构模仿高手的写作方式,不断地去提炼、归纳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所进步否则刷再多的剧,都是浪费时间

莋者简介:风月无边,简书日更达人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感谢你的支持,欢迎点赞和转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扣人心弦的扣人心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