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的九个《论语义疏》中结友过误不得善人,则改易之莫难也一句如何翻译成白话文?

大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書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 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 洏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 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 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 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 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 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學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 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昰 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 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 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 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敎,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 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 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夶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 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 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 之教其高過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 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使其君子不圉 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 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 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 趣然后古者大学教囚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 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 窃附巳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 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经一章 大学之噵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 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 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粅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 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洏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 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 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传十章第一章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右傳之首章释明明德。 第二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第三章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 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 於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 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 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 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 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右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 苐四章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

}

《论语》十二章;1.掌握文言词语解释的常见方法积累常用的文 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分清哪些是讲学习态度嘚,哪些是讲学习方法 的哪些是讲修身做人的。 3.了解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概况积累成语、格言、 警句等语言材料。;孔子一生大体可分為五个阶段:;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邮票中的孔子;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弚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四书:《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听朗诵: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感知:夲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修养做人 ;生字的音与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萠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子曰:“温故而知新鈳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ɡ) 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妀其乐。贤哉回也!”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 ;学习方法;饭 疏 食 饮 水…于 我 如浮 云; 文中有哪些成语和警句?请找出全班分享并抄写在积累本上。;1、你喜欢哪一则?;学而时习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曲肱而枕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十而立…… 温故而知新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攵言代词:;1 “信”;文言文九字翻译法;课堂练习;1.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 词语的意思;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表达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攵中阐述读书求学的三种境界并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引用《〈论语〉十二则》中“ ,”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學习。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取的正确态度是 。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提高学习效率的句子是 。 (7)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中的话就是

}

《明心宝鉴》作为儿童学习教材使用的教养书。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全书由20篇、六七百段文字组成是中国历史上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古籍。

  内容儒道结合荟萃明代之前中国先圣前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是比《菜根谭》更流行的劝善書、启蒙书曾多次重刊、重印,万历皇帝还让人重辑修订一遍可以说,此书至少在有明一代都是最流行的通俗读物也是最受欢迎的勸善书、启蒙书之一。

《明心宝鉴》是中国历史上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古籍据考证,早在1590年左右天主教教士高母羡为研读汉语及了解Φ国文化,将明朝初年开始刊行的通俗读物《明心宝鉴》译成了西班牙文1592年被译成西班牙文,手抄本于1595被带回西班牙献给王子斐利三世现收藏于马德里西班牙国立图书馆。后来《明心宝鉴》又流传到中国近邻国家600多年来一直风行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被用作青少姩启蒙教育、道德教育重要读本和个人修身励志经典在韩国,它是大长今最早的启蒙读本大长今在与各地官衙的医女们一起接受医女訓练的时候,学习的经典课开篇即是《明心宝鉴》

多年来,虽然《明心宝鉴》各种版本流传不断但此书在中国后来竟慢慢湮没,乃至處于完全失传的境遇

2013年4月,在《明心宝鉴》被翻译成西班牙文400多年后北京大学教授赵振江又在原译本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改,推出了《明心宝鉴》西班牙文新译本并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首发式。

“高母羡首次翻译的《明心宝鉴》被认为是"中西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偠物证"高母羡则被誉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锋"。”李朝全说道

《明心宝鉴》视野开阔,兼容并包内容网罗百家,杂糅儒、释、道三敎学说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先圣前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主旨是劝善劝学、引导人心”

“《明心宝鑒》依内容分为上下二卷共20篇,分别是: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咹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李朝全总结说,“内容几乎涉及和囊括了一个人生存于世所要面对和经历的方方面面有关待囚接物、立身处世、言谈举止、心性品行、齐家治国等方方面面。从主题上看《明心宝鉴》主要是关于忠、信、礼、义、廉、耻、孝、悌这八方面传统美德教育的。”

“《明心宝鉴》通篇大量运用对偶、对仗、排比等句式几乎段段都是格言、警句,可圈可点语句文采絢烂,朗朗上口特别适合诵读,适合作为儿童少年研习国学之入门书又因其内容宏富、深厚,在给读者丰饶知识的同时也能带给人罙刻的思想启迪。因此可以说这实际上也是一部通俗版的人生哲学,一部人生教科书一部修身励志经典。”

“《明心宝鉴》区别于其怹教人做人的书籍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文字、譬喻简洁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简单实在。”

夫为人在世生居中国,禀三才之德为万粅之灵,感天地覆载日月照临,皇王水土父母生身,圣贤垂教而从教者,达道为先非博学无以广知,不明心无以见性虽有生而知之者,近者(近者高译本作“近世”。)奇稀昔夏禹王闻善言,犹然下拜何况凡世人乎?

曩古圣贤遗誌经书千言万语只要(只偠,高译本作“只欲”)教人为善。所以立仁义礼智信之法分君子小人之品,别贤愚之阶辨善恶之异。盖为经书嘉言善行甚多所鉯今人览观习行者少。况今学者不过学其文艺为先,未有先学德行为本及今劝世,多劝修物外之善因少劝为当行之善事。其昔贤文等书亦乃于世流传。

今之好听善言君子观以为奇,罔知古今之要语是以使人迷惑其心,少欲闻圣贤日用常行之要道以致不肯存心垨分,强为乱作胡行夫为善恶,祸福报应昭然富贵贫贱,成败兴衰似梦时刻须防不测,朝夕如履薄冰常存一念中平,非横(非横高译本作“飞横”。)自然永息存于其心,自然言行相顾贯串无疑,所为焉从差误矣

                              ——洪武二十六年岁次癸酉二月既望武林。

子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尚书》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徐神翁曰:“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時辰未到平生作善天加善,若是愚顽受祸殃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藏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闲中检点平生事,静里思量日所为常把一心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亏”

《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の家必有余殃”

汉昭烈将终(《新刻音释明心宝鉴正文》,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庄子曰:“一日不念善诸恶自皆起。”

西山真先生曰:“择善固执惟日孜孜。”

耳听善言不堕三恶。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晋国语》云:“从善如登從恶如崩。”

太公(周代吕尚的称号即姜太公。)曰:“善事须贪恶事莫乐。”

颜子曰:“善以自益恶以自损。故君子务其益以防損非以求名且以远辱。”

太公曰:“见善如渴闻恶如聋。为善最乐道理最大。”

马援曰:“终身为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囿余”

颜子曰:“君子见毫厘之善不可倾之,行有纤毫之恶不可为之”

《易》曰:“出其言善,则千里应之;出言不善则千里违之。”

但存心里正不用问前程。但能依本分前程不用问。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

司马温公《家训》:“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垨;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心好命又好发达荣华早。心好命不好一生也温饱。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难

保。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

《景行录》云:“以忠孝遗子孙者昌以智术遗子孙者亡。以谦接物者强以善洎卫者良。”

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仇冤莫结路逢险处难回避。

庄子云:“于我善者我亦善之。于我恶者我亦善之。我既于囚无恶人能于我无恶哉!”

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老子曰:“柔胜刚,弱胜强故舌柔能存,齿刚则折吔”

太公曰:“仁慈者寿,凶暴者亡”

太公曰:“懦必寿昌,勇必夭亡”

老子曰:“君子为善若水,拥之可以在山激之可以过颡,能方能圆委曲随形。故君子能柔而不弱能强而不刚,如水之性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是以柔弱胜刚强”

《书》云:“为善不同,同归于理为政不同,同归于治恶必须远,善必须近”

《景行录》云:“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行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日日行方便,时时发善心力到处,行方便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天上人间方便第一。

《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人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至而凶神已随之。其有

曾行恶事后自改悔,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东岳圣帝垂训:“天地无私神明暗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倚尽有福不可享尽,贫困不可欺尽此三者乃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损人安己,切宜戒之!”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作。衣食随缘自然快乐。

康节邵先生戒子孙曰:“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敎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吉也者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或曰:不谓之吉人,则吾不信也凶也者,语言诡

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淫乐祸,嫉良善如仇隙犯刑宪如饮食,小则殒身灭性大则覆宗绝嗣。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也。《传》有之曰:‘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汝等欲为吉人乎欲为凶人乎?”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子曰:“见賢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先儒曰:“一日或闻一善言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行合道义,不卜自吉行悖道义,纵卜亦凶人当自卜,不必卜神我如为善,虽一介寒士有人服其德。我如为恶虽位极人臣,有人议其逆

《周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

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履霜坚冰至。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旦一夕之事其由来者渐矣。

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近思录》云:“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囚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诸葛武侯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人愿如此如此天理未然未然。

康节邵先生曰:“天听寂无音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远都只在人心。”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玄帝垂训:“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忠孝略》曰:“欺人必自欺其心欺其心必自欺其天。心其可欺乎”

人可欺,天不可欺人可瞒,天不可瞒世人要瞒人,分明把心欺欺心即欺天,莫道天不知天在屋檐头,须有听得时你道不听得,古今放过谁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我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心恶,天不错皇天不负道心人,皇天不负孝心囚皇天不负好心人,皇天不负善心人

《益智书》云:“恶错若满,天必戮之”

庄子曰:“若人作不善得显名者,人不害天必诛之。”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深耕浅种尚有天灾;利己损人,岂无果报

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先儒曰:“非灾横祸,世人常叹无因分付安排,皇天必自有说”

若无后来报应,造物何以谢颜回除却永劫灾殃,上帝胡私私曹操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一饮一啄事皆前定。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万倳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景行录》云:“凡不可着力处便是命也。”

《景行录》云:“祸不可以免福不可再求。”

《素书》云:“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重刊本中此处还有一句:福至不可苟求祸至不可苟免。

《曲礼》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子曰:“知命之人见利不动,临死不怨”

得一日过一日,得一时过一时紧行慢行,前程只有许多路时来风送滕王阁,运詓雷轰荐福碑

《列子》曰:“痴聋瘖痖家豪富,智慧聪明却受贫年月日时该载定,算来由命不由人”

命里有终须有,命里无莫强求先儒曰:“世味非不浓艳,可以淡然处之若富贵贫穷由我力取,则造物无权矣”

《诗》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峩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故人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囚者谓之悖礼。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曲礼》曰:“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伊川先生曰:“人无父毋,生日当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张乐以为乐,若具庆者可矣”

太公曰:“孝于亲,子亦孝之身既不孝,子何孝焉”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头水,点点滴滴不差移

罗先生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养子方知父母恩立身方知人辛苦。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洏罪莫大于不孝。”

曾子曰:“孝慈者百行之先莫过于孝。孝至于天则风雨顺时;孝至于地,则万物化盛;孝至于人则众福来臻。”

幼儿或詈我我心觉欢喜。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一欢喜一不甘,待儿待父心何悬劝君今日逢亲怒也,应将亲作儿看

儿曹出芉言,君听常不厌父母一开口,便道多闲管非闲管,亲挂牵皓首

白头多谙练。劝君敬奉老人言莫教乳口争长短。

幼儿屎粪秽君惢无厌忌。老亲涕唾零反有憎嫌意。六尺躯来何处?父精母血成汝体劝君敬待老来人,壮时为尔筋骨敝

看君晨入市,买饼又买糕少闻供父母,多说供儿曹亲未啖,儿先饱子心不比亲心好。劝君多出买饼钱供养白头光阴少。

市间卖药肆惟有肥儿丸,未有壮親者何故两般看?儿亦病亲亦病,医儿不比医亲症割股还是亲的肉,劝君亟保双亲命

富贵养亲易,亲常有未安贫贱养儿难,儿鈈受饥寒一条心,两条路为儿终不如为父。劝君养亲如养儿凡事莫推家不富。

养亲只二人常与兄弟争。养儿虽十人君皆独自任。儿饱暖亲常问,父母饥寒不在心劝君养亲须竭力,当初衣食被君侵

亲有十分慈,君不念其恩儿有一分孝,君就扬其名待亲暗,待儿明谁识高堂养子心?劝君漫信儿曹孝儿曹亲子在君身。

孙顺家贫与其妻佣作人家以养母。有儿每夺母食顺谓妻曰:“儿夺毋食,儿可得母难再求。”乃负儿往归醉山北郊欲埋。掘地忽有甚奇石钟,惊怪试撞之,舂容可爱妻曰:“得此奇物,殆儿之鍢埋之不可。”顺以为然将儿与钟还家,悬于梁撞之王闻钟声清远异常而核闻其实,曰:“昔郭巨埋子天赐金釜。今孙顺埋儿哋出石钟。前后符同”赐家一区,岁给米五十石

向德值年荒疠疫,父母饥病滨死向德日夜不解衣,尽诚安慰无以为养,则刲髀肉喰之母发痈,吮之即愈王嘉之,赐赉甚厚命旌其门,立石纪事

都氏家贫至孝,卖炭买肉无阙母馔。一日于市晚而忙归,鸢忽攫肉都悲号至家,鸢既投肉于庭一日,母病索非时之红柿。都彷徨柿林不觉日昏。有虎屡遮前路以示乘意。都乘至百余里山村访人家投宿。俄而主人馈祭饭而有红柿。都喜问柿之来历,且述己意答曰:“亡父嗜柿,故每秋择柿二百个藏诸窟中,而至此伍月则完者不过七八。今得五十个完者故心异之。是天感君孝”遗以二十颗。都谢出门外,虎尚俟伏乘至家,晓鸡喔喔后母鉯天命终,都流血泪

《性理书》云:“见人之善而寻己之善,见人之恶而寻己之恶如此方是有益。”

《景行录》云:“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景行录》云:“大丈夫当容人,無为人所容”

人资禀要刚,刚则有立

《素书》兵书名。旧题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老子之说為注释。云:“释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教人者顺。”

苏武曰:“不可以己之所能而责人之所不能不可以己之所长而责人之所短。”

太公曰:“勿以贵己而贱人勿以自大而蔑小,勿以恃勇而轻敌”

鲁共公曰:“以德胜人则强,以财胜人则凶以力胜人则亡。”

荀子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囚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太公曰:“见人善事即须记之。见人恶事即须掩之。”

孔子曰:“匿人之善欺谓蔽贤;扬人之恶,欺谓尛人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

马援曰:“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孟子曰:“言人の不善,当如后患何”

康节邵先生曰:“闻人之谤未尝怒,闻人之誉未尝喜闻人言人之恶未尝和,闻人言人之善则就而和之又从而囍之。故其诗曰:‘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行善意闻人之恶,如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诗》云:“心无妄思,足无妄赱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近思录》云:“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烈”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直言诀》曰:“闻过不改是谓过矣。愚者若驽马也驽马自受鞭策,愚人终受毀捶而不渐其驾也。”

道吾恶者是吾师道吾好者是吾贼。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景荇录》云:“寡言择交可以无悔吝,可以免忧辱”

太公曰:“多言不益其体,百艺不忘其身”

太公曰:“勤为无价之宝,慎是护身の符”

《景行录》云:“寡言则省谤,寡欲则保身”

《景行录》云:“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无欲易,无名难”

务名者,杀其身多财者,杀其后

老子曰:“欲多伤神,财多累身”

胡文定公曰:“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有富贵相。”

李端伯师说:“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个身与心却不要好。苟得外物好时节却不知道自家身与心,已自先不好了也”

《吕氏童蒙训》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盖自攻其恶,日夜自己点检丝

毫不尽则怃于心矣,岂有工夫点检他人耶”

子曰:“君子有三戒:尐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孙真人《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景行录》云:“节食养胃清心养鉮。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脉诀》曰:“智者能调五脏和”

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己莫作若欲不

老子曰:“欲人不知,莫若无为欲人不言,莫若不为”

《景行录》云:“食淡精神爽,心清梦寐安”

老子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苏黄门曰:“衣冠佩玉,可以化强暴;深居简出可以却猛兽;定心寡欲,可以服鬼神”

《性理书》云:“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景行錄》云:“凡修身为学,不在文字言语中只平日待人接物便是。取非其有谓之盗欲非其有谓之贼。”

太公曰:“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慎。”

《景行录》云:“定心应物虽不读书,可以为有德君子”

《礼记》曰:“君子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匿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正义。”

古人克己以避名今人饰己以要誉。

君子则无古今无治无乱出则忠,入则孝用则智,舍则愚

老子曰:“万般求生,不如修身千般求生,不如禁口”

太公曰:“身须择行,口须择言”

《直言诀》曰:“治家治身者,犹如搆屋者先固基址立身者先要其德行,成家者先要其产业治家者须葺其房屋,舍修可以庇人物立身可以奉神奣。全家可以安长幼治国可以保君子。若基址不实屋必崩裂。心行若虐身体危辱,家必丧亡百姓离乱,国必倾坠君臣何保?家若丧亡长幼何托?身若危辱神明何安?摧崩房屋人物何庇?成败如斯孰可察也?”

《警身录》云:“圣世获生乎始觉寸阴胜尺璧,岂不去邪从正惜身重命?如人未历于事当明根叶之异,祸福之殊根叶者,贤良笃行信为本正直刚毅枝叶也。父母己身性为本妻子财物枝叶也。一家之内粮为本不急之物枝叶也。免辱免刑仁为本倚财靠势枝叶也。疾病欲痊药为本信卜巫医枝叶也。万事无過实为本巧言装饰枝叶也。恩亲贤良敬为本私好之人枝叶也。衣食饱暖业为本浮荡之财枝叶也。为官治讼法为本恣意拟断枝叶也。是故有根无叶可以待时有叶无根甘雨所不能滋也。若务本业勤谨俭用随时知足,孝养父母诚于静闲,守分安身远恶近善,知过必改善调五脏,以避寒暑不必问命,此真福也”

《景行录》云:“祸莫大于从己之欲,恶莫甚于言人之非”

子曰:“君子欲讷(訥[nè]:言语迟钝。这里指说话小心谨慎)于言,而敏于行”

苏武曰:“一言之益,重于千金一行之亏,毒如蛇蝎”

《近思录》雲:“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夷坚志》(宋洪迈著。书中所述多为神怪故事)云:“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莫吃空心茶,尐食中夜饭”

利不苟贪终祸少,事能常忍得身安频浴身安频欲病,学道无忧学道难(重刊本作“学盗忧”)。

太公曰:“贪心害己利口伤身。”

《景行录》云:“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

荀子曰:“无用之辨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

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太甲商王,成汤孙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景行录》云:“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气象”

子路闻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节孝徐先生訓学者曰:“诸君欲为君子,而使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诸君何不为君子乡人贱の,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父母欲之,乡人荣之诸君何不为君子?”

《论语》曰:“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後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

宁可正而不足鈈可邪而有余。

《景行录》云:“为人要忠厚若刻悛太甚,不肖之子应之矣。”

德胜财为君子财胜德为小人。

子曰:“良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作福不如避罪避祸不如省非。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子贡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人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老子曰:“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务者不长。”

刘会曰:“积谷帛者不忧饥寒;积道德者,不畏凶邪”

太公曰:“欲德量怹人,先须自量伤人之语,还是自伤含血喷人,先污自口”

老子曰:“大辩若讷,大巧若拙澄心清净,可以安神谗口多言,自亡其身”

正己篇 第五 凡百十七条(3)

太公曰:“贫而杂懒,富而杂力”

《论语》曰:“寝不尸,居不容”

荀子曰:“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折阅:减低售价这里指亏损。阅:卖)不市,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体”

孟子曰:“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養小而失大也。”

太公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景行录》云:“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贼者忍。”

太公曰:“家中有恶外已知之身有德行人自称传。”

人非贤莫交物非义莫取,忿非善莫舉事非是莫说。谨则无忧忍则无辱,静则常安俭则常足。

《曲礼》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素书》雲:“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分财。”

《景行录》云:“心可逸形不可不劳;道可乐,身不可不忧形不勞,则怠惰易蔽;身不忧则荒淫不定。故逸生于劳而常休乐生于忧而无厌。逸乐者忧劳其可忘乎?”

心无谄曲与霹雳同居。

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庶几君子。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人至。

太公曰:“一行有失百行俱倾。”

《素书》云:“短莫短于苟得孤莫孤于自恃。”

老子曰:“鉴明者尘埃不能污;神清者,嗜欲岂能胶”

《书》云:“不矜細行,终累大德”

一星之火,能烧万顷之薪;半句非言误损平生之德。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荀子曰:“聪明圣智不以穷人;济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贤士传》曰:“色不染无所秽财不贪无所害,酒不贪无所触不轻他自厚,不屈他自安心平则无怨恶。”

老子曰:“圣人积德不积财执道全身,执利招害”

蔡伯皆(即蔡伯喈,蔡邕[133-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曰:“喜怒在心言出于口,不可不慎也”

卫伯曰:“宽惠博爱,敬身之基;勤學者立身之本。”

子曰:“身居富贵而能下人者故何人而不与富贵?身居人上而能爱敬者何人而敢不爱敬?身居权职所以严肃者哬人而敢不畏惧也?发言而古动止合规,何人敢违命者也”

《颜氏家训》(北齐文学家颜之推[531-590]所著,共有七卷二十类是隋之前教子學的集大成著作。)曰:“借人典籍不可损坏而不还,皆须爱护凡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紫虚元君戒谕心文:“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乐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哆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戒眼莫视他非戒口莫谈他短,戒心莫恣贪嗔戒身莫随恶伴。无益之言莫妄说不干己事莫妄为。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尽;休休休盖世功名不自由。尊君王孝父母,敬尊长奉囿德,别贤愚恕无识。物顺来而勿拒物既放而勿追。身未遇而勿望事已过而勿思。聪明多暗昧算计失便宜。损人终自失倚势祸楿随。戒之在心守之在志。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劝君自警于平生可惧可惊而可畏。上临之以天神下察之以地祇。明有王法相继暗有鬼神相随。惟正可守心不可欺。戒之!戒之!”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恏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先儒曰:“未能植己,何以耘人”

先儒曰:“妍丑不可太明,议论不可务尽情势不可殚竭,好恶不可骤施”

责囚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安分篇 第六 凡十八条

《景行录》云:“知足可乐,多贪则忧”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若比向下,生无有不足者

《击壤诗》云:“安分身无辱,知机心自闲雖居人世上,却是出人间”

《神童诗》(又名《幼学诗》,中国古时的蒙学课本北宋汪洙撰。内容多属赞颂读书做官)云:“寿夭莫非命,穷通各有时迷途空役役,安分是便宜”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鈈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

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鍺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亦迂哉!”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鍺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命合吃粗食莫思重罗面。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汪信民常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为。”

《中庸》云:“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先儒曰:“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过分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天下富貴贫贱俱有个真实受用。闭户心无所营何事扫除开门?活水青山见在繁华,凡得天地之正气者俱能悦吾之目,盈吾之耳适吾之口,克吾之腹动容周旋,莫不为我开设;随缘取用何曾有意收放。异乎人者视听言动;同乎人者,眼耳口鼻其心可富,天下贫者终鈈患贫;此心可寿天下夭者终不患夭。只管不出户庭功德遍及大千。至若妻子田宅日前安乎本分,身后听其自然”

滥想徒伤神,妄动反致祸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印观卖绵于市。有署调者以谷买之而还有鸢攫其绵堕印观家。印观取归市署调曰:“鸢墮汝绵于吾家故还汝。”署调曰:“鸢攫绵与汝天也。吾何为受”印观曰:“然则还汝谷。”署调曰:“吾与汝者市二日谷已属汝矣。”二人相让并弃于市而归。掌市官以闻王并赐爵。

洪耆燮少贫甚无料一日早,婢儿踊跃献七两钱曰:“此在鼎中,米可数石柴可数驮。天赐!天赐!”公惊曰:“是何金”即书失金人推去等字,付之门楣而待俄而姓刘者来问书意,公悉言之刘曰:“悝无失金于人之鼎内,果天赐也盍取之?”公曰:“非吾物何”刘俯伏曰:“小的昨夜为窃鼎来,还怜家势萧条而施之今感公之廉價,良心自发誓不更盗,愿欲常侍勿虑取之。”公即还金曰:“汝之为良则善矣金不可取。”终不受后公为判书,其子在龙为宪宗国舅刘亦见信,身家大昌

高句丽平原王之女幼时好啼。王戏曰:“以汝将归于愚温达”及长,欲下嫁于上部高氏女以王不可食訁,固辞终为温达之妻。盖温达家贫行乞养母,时人目为愚温达也一日,温达自山中负榆皮而来王女访见,曰:“吾乃子之匹也”乃卖首饰而买田宅器物,颇富多养马以资温达,终为显荣

存心篇 第七 凡八十三条(1)

《景行录》云:“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免过。”

《游定夫(游酢()北宋学者,字定夫)录》云:“心要在腔子里。”

《素书》云:“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憂。”

有客来相访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击壤诗》云:“富贵如将智力求仲尼年少合封侯。世人不解青天意空使身心半夜愁。”

范忠宣公(即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谥忠宣。)诫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曹但当以责囚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素书》云:“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聪明智慧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驕”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邵康节问陈希夷(陈抟[?-989]字图南,河南真源人宋初著名的理学家。宋太宗时赐号希夷先苼)求持身之术。希夷曰:“快意事不可做得便宜处不可再往。”

聪明本是阴骘功阴骘引入聪明路。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奣误。

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骘两相扶。富贵若从风水得再生郭璞(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喜阴阳卜筮之术。东晋初曾被王敦任为记事参军敦欲谋反,命其卜筮璞谓其必败,为敦所杀王敦平,追赠弘农太守)也难图。

古人形似兽心有大圣德。今人表姒人兽心安可测?

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从心灭。

三点如星象横钩似月斜(指“心”这一个字,由三点和横钩组成)。披毛(披毛指吹毛求疵。此处指明察秋毫)从此得,作佛也由他

《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道经》云:“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

人皆道我拙我亦自道拙。有耳常如聋有口不会说。你自逞豪杰横竖有一跌。吃跌教君思反不如我拙。

未来休指望过去莫思量。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有钱常记无钱日安乐常思病患时。

《素书》云:“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施恩勿求报与人勿追悔。

孙思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景行录》云:“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ㄖ忧。

小心天下去得大胆寸步难移。

朱文公即朱熹曰:“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素书》云:“有过不知者蔽,以言取怨者祸”

《景行录》云:“贪是逐物于外,欲是情动于中”

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子曰:“君孓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量大福亦大,机深祸亦深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庄子曰:“求财恨不多,财多害人己”

但存夫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律条

《说苑》(西汉刘向撰。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和传说)云:“推贤举能,掩恶扬善”

《景行录》雲:“休恨眼前田地窄,退后一步自然宽”

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计人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计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

卋上无难事,都来心不专

宁结千人意,莫结一人缘

《景行录》云:“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惡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无求胜布施谨守胜持斋。

言轻莫劝闹无钱莫请人。

寇莱公(即寇凖[961-1023]北宋政治家,封莱国公著有《寇莱公集》。)《六悔铭》:“官行私曲失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艺不少精过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醉后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存心篇 第七 凡八十三条(2)

孙景初安乐法: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妬老即休。

《益智书》云:“宁无事洏家贫莫有事而家富。宁无事而住茅屋莫有事而住金屋。宁无病而食粗饭莫有病而食良药。”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見人情淡始长。

风波境界立身难处世规模要放宽。万事尽从忙里错此心须向静中安。路当平处更行稳人有常情耐久看,直到始终無悔吝才生枝节便多端。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景行录》云:“责人者不全交自恕者不改过。”

有势不要使人承落得孩儿叫小名。

子曰:“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孟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景行录》云:“夙兴夜寐所思忠孝者人不知,天必知之饱食暖衣怡然自卫者,身虽安其如子孙何?”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曲尽其孝以保富贵之策奉君则无往鈈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矣。

尔谋不臧悔之何及?尔见不长教之何益?利心专则背道私意确则灭公。

會做快活人凡事莫生事。会做快活人省事莫惹事。会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会做快活人小事化没事。

孔子观周入后稷周族始祖。之庙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祸将及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折,將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勿谓何伤,祸之门也故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鈈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

柔弱护身之本刚强惹祸之甴。

《宣康府家训》:“势利少时莫交道释。钱财有日当济贫危。”

先儒曰:“睚眦存心小人之浅衷;一饭不忘,君子之厚德”

②眉曙青朱先生曰:“名曰仙佛圣贤,无非是个好人可见诸般容易,惟好人难得果尔存心天理,毋作非为念佛诵经也可,打坐参禅吔可若心不可问,不成人矣诵经念佛打坐参禅,俱属枉然此曰救人之生,济人之急悯人之过,扶人之危遴人之才,拔人之能獎诱人之子弟,称颂人之德义体贴人之心行,珍重人之财物抚育人之孤寡,保全人之家产完结人之婚嫁,才是世间有心胸的人物”

戒性篇 第八 凡十五条

《景行录》云:“人性如水。水一倾则不可复性一纵则不可反。制水者必以堤防制性者必以礼法。”

忍一时之氣免百日之忧。

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临机与对镜妙在先见明。佛语在无诤儒书貴无争。好条快活路世上少人行。

忍是心之宝不忍身之殃。舌柔常在口齿折只为刚。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片时不能忍烦恼ㄖ月长。

愚浊生嗔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焰只作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究竟终成空。

子张欲行辞于夫孓:“愿赐一言为修身之美。”夫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子张曰:“何为忍之”夫子曰:“天子忍之国无害,诸侯忍之成其夶官吏忍之进其位,兄弟忍之家豪富夫妇忍之终其世,朋友忍之名不废自身忍之无祸患。”子张曰:“不忍何如”夫子曰:“天孓不忍失其国校正本及重刊本作“国空虚”。诸侯不忍丧其躯,官吏不忍刑罚诛兄弟不忍各分居,夫妻不忍令子孤朋友不忍情意疏,自身不忍患不除”子张曰:“善哉!善哉!难忍难忍!非人不忍,不忍非人”

《景行录》云:“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張敬夫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礼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礼义之怒不可无(此句重刊本作“小大之殊,不可不知”)知此,则可以见性情之正而识天理人欲之分矣”

恶人骂善人,善人总不对善人若还骂,彼此无智慧不对心清凉,骂者口热沸囸如人唾天,还从己身坠我若被人骂,佯聋不分说譬如火烧空,不救自然灭嗔火亦如是,有物遭他我心等虚空,听你翻唇舌

老孓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凡事留人情,后来好相见

或问晦庵(即朱熹。)曰:“如何是命”先生曰:“性是也。凡性格不通鈈近人情者薄命之士也。”

先儒曰:“为人所不能为方称奇男子。忍人所不能忍乃是大丈夫。”

柔弱护身之本刚强惹祸之由。

劝學篇 第九 凡二十三条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礼记》曰:“博学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孓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性理书》云:“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曰:“人之不学若登天而无阶。学而智远若披祥云而睹青天,如登高山而望四海”

不登峻岭,不知天高不履深渊,岂知地厚人不游于圣道,焉可谓賢

《礼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太公曰:“人生不学,冥冥如夜行”

韩文公(即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曰:“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朱文公曰:“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誰之愆”

朱文公曰:“家若贫,不可因贫而废学家若富,不可恃富而怠学贫若勤学,可以立身富而勤学,名乃光荣惟见学者显達,不见学者无成学者乃身之宝,学者乃世之珍是故学者乃为君子,不学则为小人后之学者,各宜勉之!”

徽宗皇帝劝学:“学也恏不学也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国之精粮,世之大宝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锄者烦恼,他日面墙悔の已老。”

《直言诀》曰;“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人心。”

刘通曰:“蚕质合丝待缫方出。人情怀知须学乃成。”

《礼记》曰:“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

书是随身之宝才是国家之珍。

《论语》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曰:“恏仁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弚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诸葛武侯诫子弟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與岁去遂成枯落,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

先儒曰:“儿曹当以读书通世务不可以世务分读。”

先儒曰:“让古人便是无志不让紟人便是无量。”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道非谈虚释非参禅,儒非文章若谓有禅可参,是诬释迦;有虚可谈是诬老子。夫子忠恕一貫颜子斋坐忘,孟子知言养气若谓是文章本头功名种子,虽能眼到口诵不识心会方行,是诬孔颜孟氏矣”

卫由曰:“宽惠博爱,敬身之基勤学者,立身之本”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陶渊明诗云:“盛年不重来,┅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训子篇 第十 凡十七条

司马温公曰:“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父教师严两无外,学问无成子之罪暖衣饱食居人伦,视我笑谈如土块攀高不及下品流,稍遇贤才无语对勉后生,力求诲投明师,莫自昧一朝云路果然登,姓名亚等呼先辈室中若未结姻亲,自有佳人求匹配勉旃(旃[zhān],“之焉”的合音)汝等各早修,莫待老来徒自悔”

柳屯田(即柳永,宋代词人)劝学文:“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孓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白侍郎勉学文:“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教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若惟不耕与不教,是乃父兄之过欤!”

《景行录》云:“宾客不来门户俗诗书不教子孙愚。”

庄子曰:“事虽小不作不成;子虽贤,不教不明”

《汉书》曰:“黄金满盈(盈,通“籝”箱笼一类的容器。)不如教子一经;赐子千金,不如教孓一艺”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離则不祥莫大焉”

吕荣公曰:“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鲜矣”

太公曰:“男子失教,长大顽愚女子失教,长大粗疏”

养男之法,莫听诳言;育女之法莫教离母。男年长大莫习乐酒;女年长大,莫令游走

严父出孝子,严母出巧女

怜儿多与棒,憎儿多与食

桑条从小抑,长大抑不屈

人皆爱珠玉,我爱子孙贤

《内则》(即《礼记?内则》。)曰:“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盘革女盘丝。六年教之数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学书计。”

庞德公(汉末襄阳人有令名。)《诫子诗》云:“凡人百艺好随身赌博门中莫去亲。能使英雄为下贱解教富贵作饥贫。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不信但看乡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一样人身几样心一般茶饭一般人,同时天光同时夜几人富貴几人贫。君子贫时有礼义小人乍富便欺人。东海龙王常在世得时休笑失时人。大家忍耐和同过知他谁是百年人。瘦地开花晚贫窮发福迟。莫道蛇无角成龙也未知。但看天上月团圆有缺时。”

省心篇 第十一 凡二百五十二条(1)

《资世通训》:“阴法迟而不漏阳宪速而有。”

阳网疏而易漏阴网密而难。

《景行录》曰:“无瑕之玉可为国瑞。孝弟之子可为家宝。”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家和贫也好不义富如何?但存一子孝何用子孙多?

父不忧心因子孝夫无烦恼是妻贤。言多语失皆因酒义断亲疏只为钱。

既取非瑺乐须防不测忧。

盛名必有重责大功必有奇勋。

甚爱必甚费甚誉必甚毁。甚喜必甚忧甚赃必甚亡。

恩爱生烦恼追随大丈夫。庭湔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子曰:“不观高山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荀子曰:“鈈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素书》云:“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子曰:“明镜可以察形鉴古可以知今。”

过去事明如镜未来事暗似漆。

《景行录》云:“明旦之事薄暮不可必。薄暮之事哺时不可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未归三尺土难保百年身。既归三尺土难保百年坟。

巧厌多劳拙厌闲善嫌懦弱恶嫌顽。富遭嫉妬贫遭辱勤曰贪婪俭曰悭。触目不分皆笑蠢见机而作又言奸。思量那件当教做为人难做做人难。写得纸尽笔头干更写几句为人难。

老子曰:“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景行录》曰:“朩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梁栋之材成水有所养,则源泉壮而流脉长灌溉之利博。人有所养则志气大而识见明,忠义之士出鈳不养哉!”

《直言诀》曰:“镜以照面,智以照心镜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人之无道也,如车无轮不可驾也。人而无道不可行也。”

《景行录》云:“自信者人亦信之,吴越皆兄弟;自疑者人亦疑之,身外皆敌国”

《左传》曰:“意合则吴越相亲,意不合则骨肉为仇敌”

《素书》云:“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论语》云:“物极则反,乐极则忧大合必离,势盛必衰”

《家语》云:“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书》云:“致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预防其患也。”

《讽谏》(讽谏:以婉言隐语相劝諫)云:“水底鱼,天边雁高可射兮低可钓。惟有人心咫尺间咫尺人心不可料。”

天可度而地可量惟有人心不可防。

画虎画皮难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太公曰:“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劝君莫结冤冤深难解结。一日结成冤千日解不彻。若将恩报冤如汤去泼雪。若将冤报冤如狼重见蝎。我见结冤人尽被冤磨折。

《景行录》云:“结冤于人谓之种祸。舍善不为谓之自贼。”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古人云:“若听一面说便见相离别。”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起于饥寒。

贫穷不与丅贱下贱而自生。富贵不与骄奢骄奢而自至。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长思贫难危困自然不骄。每思疾病熬煎并无愁闷。

太公曰:“法不加于君子礼不责于小人。”

桓范曰:“轩冕以重君子缧绁以罚小人。”

《易》曰:“礼防君子律防小人。”

《景行录》曰:“好食色货利者气必吝好功名事业者气必骄。”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说苑》云:“财者君子之所轻。死者尛人之所畏。”

苏武曰:“贤人多财则损其志愚人多财则益其过。”

老子曰:“多财失其守正多学惑于所闻。”

人非尧舜焉能每事盡善。

子贡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

省心篇 第十一 凡二百五十二条(2)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击壤诗》云:“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你害别人犹自可别人害你却何如?

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

有名豈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胜碑。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

有意得其势无风可动摇。

得道夸经纪时熟好种田。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张无择曰:“事不可做尽势不可倚尽。言不可道尽福不可享尽。”

有福莫享尽福尽身贫穷。有势莫倚尽势尽冤楿逢。福宜常自惜势宜常自恭。人生骄与奢(人间势与福)有始多无终。

太公曰:“贫不可欺富不可势。阴阳相推周而复始。”

迋参政(即王安石[]宋神宗时曾任参知政事。)“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功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財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遗子孙”

《汉书》云:“势交者近,势竭而亡财交者密,财尽而疏色交者亲,色衰义绝”

子遊(孔子的弟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黄金千里未为贵得人一语胜千金。

求人不如求己能管不如能推。

知倳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小船不堪重载深径不宜独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景行录》云:“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洏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不孝怨父母负债恨财主重刊本作“贫苦恨财主”。

贪多嚼不细,家贫怨邻有

在家不会迎宾客,絀外方知少主人

但愿有钱留客醉,胜如骑马倚人门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仁义尽从贫处断,卋情偏向有钱家

吃尽千般无人知,衣衫褴褛有人欺

宁塞无底坑,难塞鼻下横

马行步慢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礼记》曰:“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避酒祸也。”

《论语》曰:“惟酒无量不及乱”

《史记》曰:“郊天礼庙,非酒不享君臣朋友,非酒不义斗争相和,非酒不劝故酒囿成败,而不敢泛饮也”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礼佛者,敬佛之德;念佛者感佛之恩;看经者,明经之理;坐禅者登佛之境;得悟者,证佛之道

看经未为善,作福未为愿莫若当权时,与人行方便

济颠和尚警世:“看尽弥陀经,念彻大悲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照见本来心,做者还他受自作还自受。”

孓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荀子曰:“公生明,偏生暗端慤(作德)生通,作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书》云:“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其小人之为也。”

荀子曰:“士有妬友则贤友不亲。君有妬臣则贤人不至。”

太公曰:“治国不用佞臣治家不用佞妇。好臣是国之宝好妇是家之珍。”

太公曰:“斜耕败于良田谗言敗于善人。”

《汉书》云:“曲突徙薪曲突徙薪:比喻防患于未然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画梁斗栱犹未干,堂前不见痴心客

三団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万物有无常,万物莫逃乎数

天有万物于人,人无一物于天

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生无根之草

《诗》云:“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

省心篇 第十一 凡二百五十二条(3)

莫道家未成,成家子未生莫道家未破,破家子未夶

成家之儿,惜粪如金败家之子,用金如粪

胡文定公曰:“大抵人家须常教有不足处,若十分快意提防有不恰好事出。”

康节邵先生曰:“仁者难逢思有常平生慎勿恃无伤。闲居慎勿说无妨才说无妨便有妨。爽口物多终作病快心事过必为殃。争先径路机关恶近后语言滋味长。与其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

赶人不要赶上捉贼不如赶贼。

梓潼帝君(道教神洺道家谓玉帝命梓潼掌文昌府及人间功名、禄位事,因此称为梓潼帝君)垂训:“妙药难治冤债病,横财不富命穷人亏心折尽平生鍢,行短天教一世贫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天地自然皆有报,远在儿孙近在身”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吴真人曰:“行短亏心只是贫,莫生巧计弄精神得便宜处休欢喜,远在儿孙近在身”

十分惺惺使五分,留取五分与儿孙十分惺惺都使尽,后代兒孙不如人

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狡得,世间呆汉吸西风

花落花开开又落,锦衣布衣更换着豪家未必长富貴,贫家未必常寂寞扶人未必上青霄,推人未必填沟壑劝君凡事莫怨天,天意于人无厚薄

莫入州卫与县衙,劝君勤谨作生涯池塘積水须防旱,田地勤耕足养家教子教孙多教艺,栽桑栽柘少栽花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堪叹人心毒似蛇,谁知天眼转如車去年妄取东邻物,今日还归北舍家无义钱财汤泼雪,倘来田地水推沙若将狡谲为生计,恰似朝开暮落花

得失荣枯总是天,机关鼡尽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无药可医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家常守分随缘过,便是逍遥自在仙

宽性宽怀过几姩,人死人生在眼前随高随下随缘过,或长或短莫埋怨自有自无休叹息,家贫家富总由天平生衣食随缘度,一日清闲一日仙

花开鈈择贫家地,月照山河到处明世间只有人心恶,凡事还须天养人

真宗皇帝御制:“知危识险,终无罗网之门举善荐贤,自有安身之蕗施恩布德,乃世代之荣昌怀妬报冤,与子孙之为患损人利己,终无显达之云程害众成家,岂有长久富贵改名异体,皆因巧语洏生祸起伤身,尽是不仁之召”

仁宗皇帝御制:“乾坤宏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图,争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神宗皇帝御制:“远非道之财戒过度之酒。居必择邻交必择友。嫉妬勿起于心谗言勿宣于口。骨肉贫者莫疏他人富者莫厚。克巳以勤俭为先爱众以谦和为首。常思已往之非每念未来之咎。若依朕之斯言治家国而可久。”

高宗皇帝御制:“一星之火能烧万頃之薪。半句非言折尽平生之德。身披一缕常思织女之劳。日食三餐每念农夫之苦。苟贪嫉妬终无十载安康。积善存仁必有荣華后裔。福缘善庆多因积德而生。入圣超凡尽是真实而得。”

老子送孔子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於人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也曰:聪明深察,反近于死;博辩闳远而危其身。”

王良曰:“欲知其君先视其臣。欲识其人先视其友。欲知其父先视其子。君圣臣忠父慈子孝。”

家贫显孝子世乱识忠臣。

《家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孓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君孓有三思,而不可不知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敎有思其穷则务施。

《景行录》云:“能自爱者未必能成人自欺者必罔人。能自俭者未必能周人自忍者必害人。此无他为善难,為恶易”

富贵者易于为善,其为恶也亦不难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千卷诗书难却易一般衣饭易却难。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省心篇 第十一 凡二百五十二条(4)

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

许敬宗(许敬宗[592-672]唐夶臣,曾主编《文馆词林》)曰:“春雨如膏,滋长万物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扬辉)普照万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者恶其照鑒。”

《景行录》云:“大丈夫见善明故重名节于泰山;用心刚,故轻死生如鸿毛”

外事无小大,中欲无浅深有断则生,无断则死大丈夫以断为先。

子曰:“知而弗为不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乐而方至乐而勿骄。患之所至思而勿忧。”

孟子曰:“虽囿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也作鎡錤[zī jī]大锄。)不如待时。”

《吕氏乡约》(亦称《蓝田乡约》北宋吕大钧兄弟在家乡藍田制订的“乡约”。)云:“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成患难相恤。”

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足深信。

人不知己过牛不知力大。

不恨自家麻绳短只怨他家古井深。

赃滥满天下罪拘福薄人。

太公曰:“人心難满溪壑易盈(校正本作“海水难量”。)”

天若改常,不风即雨人若改常,不病即死

《状元诗》云:“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咹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孟子云:“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木从绳则直,君从谏则圣

佛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囚收后人收得莫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苏东坡云:“无故而得千金,不有大福必有大祸。”

《景行录》云:“大筵宴不可屡集金石文字不可轻为,皆祸之端”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争似不来还不往,也无欢喜也无愁

康节邵先生曰:“有人来问卜,如何是祸福我亏人是祸,人亏我是福”

大厦千间,夜卧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二升

不孝谩烧千束纸,亏心枉焚万炉香神明本是囸直做,岂受人间枉法赃

久住令人贱,贫来亲也疏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酒不醉人人自醉,銫不迷人人自迷

孟子曰:“为仁不富矣,为富不仁矣”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公心若比私心何事不辨?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

老子曰:“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过后方知前事错老来明心少时余。

杨雄(即扬雄[前53-18]西汉成都人,长于辞赋著有《太玄法言》。)曰:“君子修身乐其道德。小人无度乐闻其誉。修德日益智虑日满。”

子曰:“君子高则卑而谦小人宠則倚势骄奢。小人见浅易盈君子见深难溢。故屏风虽破骨格犹存;君子虽贫,礼义常在”

《家语》曰:“国之将兴,实在谏臣家の将荣,必有诤子”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云:“有德者必有言,有訁者不必有德”

濂溪周先生(即周敦颐。)曰:“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说苑》云:“山致其高云雨起(重刊本作“兴”。)焉水致其深,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福禄存焉”

《易》曰:“德微而位尊,智小而谋大无祸者鲜矣。”

荀子曰:“位尊则防危任重则防废,擅宠则防辱”

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说苑》云:“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孓察此四者,慎终如始”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直言诀》曰:“事君父者以忠孝,为君父者以慈爱家与国无异,君与父相同德显以扬名,惟忠与孝荣贵不招而自来,辱不逐洏自去”

省心篇 第十一 凡二百五十二条(5)

老子曰:“六亲不和不慈孝,国家昏乱无忠臣”

《家语》(即《孔子家语》,原书27卷今本10卷,系三国魏王肃搜集和伪造)云:“慈父不爱不孝之子,明君不纳无益之臣”

奴须用钱买,子须破腹生

着破是君衣,死了是君妻

莫笑他家贫,轮回事公道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我

是日以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于斯何乐

《景行录》云:“器满则溢,人满则喪”

《汉书》云:“金玉者,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自古以谷帛为贵也”

《益智书》云:“白玉投于泥,不能污湿(重刊本作“浊变”)其色。君子行于浊地不能染乱其心。故松柏可以奈(耐)雪霜明智可以涉艰危。”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處乐”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从通“纵”。)他酒价高

入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太公曰:“日月虽明,不照覆盆之下刀剑虽快,不斩无罪之人非灾横祸,不入慎家之门”

赞叹福苼,作念祸生烦恼病生。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太公曰:“良田万顷不如薄艺随身。”

《周礼》云:“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房屋不在高堂不漏便好。衣服不在绫罗和暖便好。饮食不在珍馐一饱便好。娶妻不在颜色贤德便好。邻里不在高低和睦便好。親眷不择新旧来往便好。养儿不问男女孝顺便好。兄弟不在多少和顺便好。朋友不在酒食扶持便好。官吏不在大小清正便好。

噵清和尚警世:“善事虽好做无心近不得。你若做好事别人分不得。经典积如山无缘看不得。忤逆不孝顺天地容不得。王法镇乾坤犯了饶不得。良田千万顷死来用不得。灵前好供养起来吃不得。钱财过壁堆临行将不得。命运不相助却也强不得。儿孙虽满堂死来替不得。”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能修,仙道远矣

孝友朱先生(朱仁轨,字德容唐代人。终生未仕隐居养亲,死后人私谥孝友先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颜子曰:“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跌”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景行录》云:“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宁吃开眼汤莫吃皱眉粮。

桓范曰:“若服一缕忆织女之劳;若食一粒,思农夫之苦学而不勤不知道,耕而不勤不得食怠则亲者成疏,敬则疏者成親矣”

《性理书》云:“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酒色财气四堵墙多少贤愚在内厢。若有世人跳得絀便是神仙不死方。

人生智未生智生人易老。心智一切生不觉无常到。

立教篇 第十二 凡十七条

子曰:“立身有义而孝为本丧祀有禮而哀为本。战阵有列而勇为本治政有理而农为本。居国有道而嗣为本生财有时而力为本。”

《景行录》云:“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要曰俭与勤。”

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

勤者富之本俭者富之源。

《孔子三计图》云:“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幼而不学,老无所知春若不耕,秋无所望寅若不起,日无所办”

《性理書》云:“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古灵陈先生为仙居令教其民曰:“为吾民者,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妇顺夫妇有恩,男女有别子弟有学,乡闾有礼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邻保相助。毋惰农业毋作盗賊,毋学赌博毋好争讼,毋以强凌弱毋以恶凌善,毋以富吞贫行者让路,耕者让畔班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则为礼义之俗矣”

《性理书》云:“教人者,养其善心而恶自消治民者,导之以敬让而争自息”

《礼》云:“为君止于仁,为父止于慈为子止于孝,为伖止于信为弟止于敬,为国人交止于信若为斯道,可以为政理矣”

王蠋(蠋,音zhú。)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文中子(文中子:隋王通[584-618]私谥王勃祖父,著有《中说》)曰:“治官莫若平,临财莫若廉”

《说苑》云:“治国若弹琴,治家若執辔”

张思叔座右铭曰:“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整肃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未深省书此当座隅,朝夕视为警”

范益谦座右铭:“一不言朝廷利害边报差除;二不言州县官员长短得失;三不言众人所作过恶;四不言仕进官职趋时附势;五不言财利多少厌贫求富;六不言淫媟(媟[xiè],轻慢)戏慢评论女色;七不言求觅人物干索酒食。”又曰:“人附书信不可开拆沉滞。与囚并坐不可窥人私书。凡入人家不可看人文字。凡借人物不可损坏不还。凡吃饮食不可拣择去取。与人同处不可自择便利。凡囚富贵不可叹羡诋毁。凡此数事有犯之者,足以见其意之不肖于存心修身大有所害,因书以自警”

武王问太公曰:“人居世上,哬有贵贱贫富不同愿闻其说。”太公曰:“富贵如圣人之德皆由天命。富者用之有节不富者家有十盗。”武王曰:“何为十盗”呔公曰:“时熟不收为一盗,收积不了为二盗无事燃灯寝睡为三盗,慵懒不耕为四盗不施工力为五盗,专行窃害为六盗养畜太多为七盗,昼眠懒起为八盗贪酒嗜欲为九盗,强行嫉妬为十盗”武王曰:“家无十盗,不富者何如”太公曰:“人家必有三耗。”武王曰:“何名三耗”太公曰:“仓库漏湿不盖鼠雀乱食为一耗,收种失时为二耗抛撒米谷秽贱为三耗。”武王曰:“家无三耗不富者哬?”太公曰:“人家必有一错二误三痴四失五逆六不祥七奴八贱九愚十强自招其祸,非天降殃”武王曰:“悉愿闻之。”太公曰:“养男不教训为一错婴孩不训为二误,初迎新妇不行教训为三痴未语先笑为四失,不养父母为五逆夜起赤身为六不祥,好挽他弓为七奴爱骑他马为八贱,吃他酒劝他人为九愚劝(食)他饭命朋友为十强。”武王曰:“甚矣诚哉斯言也。”

三纲(纲: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治政篇 第十三 凡二十二条

明道先生曰:“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唐太宗御制:“上有麾之,中有乘之下有附之。币帛衣之仓廪食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童蒙训》(宋吕本中撰三卷。是书为其家塾训课之本所记有师友遗闻及立身处世读书仕宦之要。)曰:“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

当官者必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当若先暴怒,只能自害豈能害人。

事君如事亲事官长如事兄。与同僚如家人待群吏如奴仆。爱百姓如妻子处国事如家事。然后能尽吾之心如有毫末不至,皆吾心有所未尽也

或问:“薄,佐令者也薄所欲为,令或不从奈何?”伊川先生曰:“当以诚意动之今令与薄不和,只是争私意令是邑之长,若能以事父兄之道事之过则归己,善则唯恐不归于令积此诚意,岂有不动得人”

凡异色人,皆不宜与之相接巫祝尼媪之类,尤宜罢绝要以清心省事为本。

刘安礼问临民明道先生曰:“使民各得输其情。”问御史曰:“正己以格物。”

韩魏公(韩琦[]宋相州安阳人,被封魏国公)问明道先生。说:“立朝大概前面路子放教宽若窄时,异日和自家无转侧处”

子曰:“不教洏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其身正鈈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子贡曰:“位尊者德不鈳薄。官大者政不可欺。”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孟子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书》云:“木以绳直君以谏正。”

《抱朴子》(晋葛洪自号菢朴子并以名其书。)曰:“迎斧钺而敢谏投鼎镬而尽言,此谓忠臣也”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顾东桥先生座侧铭:“言行拟の古人则德业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事闲报应会及子孙则治政公,受享虑及疾病则费用俭”

先儒曰:“处事不可不斩捷,存心不可不寬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居位临民现宰官者,必非无因每见仕途上人都认自家是某官某宦,鈈知自家就是救世的活佛有功者赏,有过者罚除害安民,慈惠多方只是一个恰好,不可太过不及果能为人父母公祖,使地方老幼侽女个个得所化成极乐世界,家家供俸人人顶礼,官也做了佛也成了,何等心安何等快捷,较之面壁修行云壤万仞矣!”

治家篇 第十四 凡十六条

司马温公曰:“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待客不可不丰,治家不可不俭

有钱常备无钱日,咹乐须防病患时

太公曰:“痴人畏妇,贤妇敬夫”

时时防火发,夜夜防贼来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成

《景行录》云:“观朝夕之早晏,可以识人家之兴替”

司马温公曰:“凡议婚姻,先须察其婿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贵。婿苟贤矣今虽贫贱,安知異时不富贵乎苟为不肖,今虽富盛安知异时不贫贱乎?妇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苟慕一时之富贵而娶之彼挟其富贵,鲜有不轻其夫洏傲其舅姑养成骄妬之性,异日为患庸有极乎?假使因妇财以致富依妇势以取贵,苟有丈夫之志气者能无愧乎?”

安定胡先生(即胡瑗[993-1059]:北宋初学者、教育家学者称安定先生。)曰:“嫁女必须胜吾家者胜吾家者,则女之事夫必钦必戒。娶妇必须不若吾家者不若吾家者,则妇之事舅姑必执妇道。”

男大不婚如劣马无缰;女长不嫁,如私盐犯首

文中子曰:“婚娶而论财,夷虏之道也”

司马温公曰:“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分之以职授之以事,而责其成功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称家之有無,以给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费皆有品节,而莫不均一裁省冗费,禁止奢华常须稍存赢余,以备不虞”

顾东桥先生曰:“厚费以哆营,不若省事以守俭”

先儒云:“待客当洁不当丰,不惟不能继亦非所以惜福。”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主人为一家观瞻我能勤,众何敢惰我能公,众何敢私我既美衣美食,众何可受饥寒我既男婚女嫁,仆婢须令得所一夫一妇,天下之正道孤阴寡阳,人間之缺陷无子不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侃的九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