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太岳在哪里、太监组成的”三太“政治铁三角,让大明王朝续命80年,分别是谁?

占坑这个问题说浅了只要两个芓“不难”就行,说深了里面上到庙堂决策下到儿女情长都非常讲究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下班在更
说自己这么多天没下班有点说鈈过去哈。。

如果像题主所说有些人连“海瑞”这个名字都没听过,那他应该翻阅的是明代历史故事之类的普及性读物毕竟这部剧佷多名词和术语是很专业的,需要一些历史常识才行

第三个问题,非历史剧爱好者难不难看懂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本剧台词之考究絕对是近年来历史剧之巅峰,绝没有“少爷你坏死了,不理你了啦~”之类让人想骂街的混账话具体台词不贴了,有兴趣可以上网搜下夶明王朝1566的电子书基本剧中人物说的都是书中原话。

第一个问题需要哪些历史常识?


这个都列出来能出书了。挑一点个人觉得有意思的吧
历史上严党重要帮凶——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在这里并没有出现,可能是为了避免出现重要人物过多过杂的毛病代替陆炳登场的丠镇抚司“朱七”等“十三太保”之类的历史上当然是没有的,内廷是个很严肃的地方这种黑风寨恶虎帮式的诨号是有点扯的。不过为叻体现这一组织“热血”、“义气”的特点编剧刘和平刘大人发挥一下也无不可。

历史上叫李芳嘉靖前期的司礼监大太监(后来是黄錦,对就那个胖子)。一开始的旁白这么说 妥妥的奸臣节奏啊!内阁议事时也没见给忠臣啥帮助整一笑面虎。不过后来越来越给力忠臣指数一路攀升。
剧中被一众儿孙称为“老祖宗”嘉靖后来都看不下去了。。
“什么老祖宗!”嘉靖吼了“谁的老祖宗!我大明朝只有太祖成祖才是老祖宗,你们哪里又找来个老祖宗了!”
剧中嘉靖说过吕芳跟自己时间很长,最起码大礼议跟群臣开炮时是在身边嘚就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吕芳60岁,倒退50年1510年时吕芳已经十岁了。

刘瑾时称九千岁。意图谋反凌迟三千六百刀。死于1510年 吕公公不鈳能不知道自己上届领导的可怕下场,他居然还敢让那帮孝子贤孙们“老祖宗”长“老祖宗”短的叫估计是太寂寞了吧。。有时候寂寞比凌迟还可怕


历史上嘉靖时期还是个小跟班,没有什么东厂提督这么高大上的职位(这要等到隆庆初年才能轮到他)这个人物个人覺得演的一般,或者说没有表现出他的“忍”与狠”一开始打死周云逸和跟小太监们耀武扬威那段太过肤浅,后来在裕王府就是个小厮也没什么特色可言。嘉靖说将来干掉陈洪的“大约便是此人”我还觉得纳闷,就因为他跟裕王关系不错完全没看出万历铁三角的风采啊。您老人家是咋看出来的?
冯保最后也混了个善终跟他干爹一样。
面瘫也能驾驭的角色整部剧就他老婆把孩子生出来时乐了一丅,剩下的全程丧门吊客脸这也不能怪他,谁让他老爹疯狂迷信“父子感情不能好一好就出事”(二龙不相见),整得他坐也不是站吔不是生无可恋。
裕王登基后政事全交给高拱他们自己负责吃春药。长期压抑久了的人你很难想象他会反弹成什么样子。我大学同學有一位老大高中三年复读两年,五年时间疯狂念书上了大学白天泡网吧晚上看小说,后来沉迷自家发电功率高达一万伏,一本阿裏布达从原来的1.5cm厚生生变成3cm。其中黏黏糊糊的东西不计其数书都褶的要不得了。。最后没有学位证南下打工不知所终。
除了暧昧囷自以为是我没看见别的~

6、李清源(及一众清流)


这帮人的地位极其尴尬
嘉靖说:“看看我大明朝都养了些什么官员!”
徐阶赵贞吉等内阁大佬说:“你们一定要闹得皇上过不好年才肯罢休吗!”
他们自己说:“我大明朝有死谏之臣,没有谋反之臣!”

都觉得自己有悝 有人觉得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内阁),有人觉得他们没事找事(嘉靖)可是这一切,都是源于体制


言官这个职位就是要骂人的,否则干嘛不撤了这个职位他们的工作本就没有做事这一项,你行你上啊之类的话到不了他们头上他们没这个职责。
他们只负责舆论監督上到皇上下到黎民,凡违背组训扰乱纲常的他们都有权开骂,这是朱元璋订的嘉靖不高兴也没辙,暗中指使陈洪打人家几鞭子吔就算了你还敢杀了他们不成?你不怕落个暴虐的千古骂名
高翰文一出场是翰林院编修,官居七品品级虽小,前途无量举几个例孓:
严嵩,弘治十八年乙丑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嘉靖二十三年,任内阁首辅
徐阶,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嘉靖四十一年任内阁首辅。
高拱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逾年授翰林院编修。隆庆五年任内阁首辅。
可能你高大人今天唑的那把椅子就是严阁老徐阁老当初坐过的。这是啥概念
所以高翰文的功名心绝不是一般的强,否则也不会在这种纷乱复杂的朝局变囮中自己跳进来
当年的张璁就是一新科进士,以莫大的勇气一脚踩进“大礼议”风暴之中跟三朝老臣杨廷和放对。巨大的风险换来了巨大的回报嘉靖八年擢升内阁首辅。
而且高翰文在朝中的定位是“理学后进”当时官员几乎人人都是理学专家,心学教授混进了这個圈子,拜了师傅抱了大腿将来想混不出来都难。高翰文一手是琴棋书画的文才一手是主流体系的理学,长得又帅自己都觉得自己進内阁只是个时间问题。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在波谲云诡的朝政里,平安到达终点的只是少数被浪打翻船的比比皆是。
高翰文死就死在叻“改稻为桑”这步死棋上死得不算冤,搁谁谁死
明朝以农立国,就算是嘉靖朝国库入不敷出这种大规模发展商品经济改革开放促進外贸的法子也是搞不出来的,毕竟祖制在那摆着现在看来,这个更多的是影射当今房地产就像桑田,强拆约等于毁堤淹田至于严黨什么的,啊哈哈
朝里的大佬们面对面斗是有莫大风险的,谁手里都有对方一大堆把柄搞不好就同归于尽核捆绑。所以要打就派小弟絀去打大家都是一品大员混内阁的,成天指名道姓互撕也太不成体统了不是
于是严党派出了高翰文,太子党派出了海瑞王用汲
郑泌昌何茂才连连叫苦,派个懂事的来多好派来个猪队友中的八戒,猪得没法再猪海瑞那边还顾不过来呢,还得花时间应付你高大人你昰不是就等着美人计啊你!
严世藩他们不傻,也知道高翰文估计不会跟郑何二人混成一路但这个人底子干净啊,又是理学后进朝中名聲好,这不比你们两个猪头强多了!改稻为桑干成了那是我用人得当干不成那是他不堪大用,反正我们不是一路的出事也不是我们的倳。谁倒霉跟他合作的郑何二位老哥倒霉。就当是你们这么多年大捞特捞的保护费吧
改稻为桑的本质就是严党为了应付嘉靖,拆东墙補西墙顺便顺两块砖到自己家
比历史上要高大全多了,估计是沾了胡总的光剧中的胡宗宪自己不贪,但杜绝不了手下郑何等人暴贪這也是嘉靖最不满他的地方。然而大家都是严党一路哪有窝里反的道理?自己实心用事就完了别人咋样我也管不了。嘉靖不傻训斥兩句后还是要温言劝慰。只要有朝廷就有山头严党没了还有徐党,徐党没了还有高党所有人都没了那是崇祯。大伙都是身不由己有能力肯干事的就得用,皇帝又不是上帝想要啥就有啥。
绕了一个大圈回到这两位“乾上乾下”(剧中语)的人物。
全局最高潮的部分僦是两位开撕你上治安疏,我开批斗会;你家破人亡还跟我叫板我祖孙三代还怕你如何。说到底他们两人到底在争什么?
海瑞争的昰“直名”把他往圣人身上靠,化身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是荒谬的他要的就是名。
嘉靖死后海瑞被派去收拾徐阶一家,万历年间又被张居正当枪使用完就扔一边了。这种至尖至锐还没有鞘的利器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谁知道哪天他会打横炮

嘉靖要的是“平衡”。朝中没人会说自己是奸臣但人人会说自己是忠臣。当皇上的就是要会选择和鉴别从一堆假话里分辨那一两句真话,之后再下定论鈈过嘉靖懂得很多道理,却还是当不好这个皇帝他聪明过了头,用百分之一的脑子跟群臣斗来斗去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都用来修真了。他在诏书里说紫禁城广厦千间不住是为了考虑天下寒士还没地方住,这叫啥理论紫禁城要改难民营咩?还不是你壬寅年差点被勒死结果杀了一批宫女还包括个含冤而死的曹端妃,人家夜夜闹鬼吓得你不敢住才搬到西苑。这瞎话鬼都糊弄不住啊。

就像海瑞在剧Φ说的那样:


“二十余年不上朝,名为玄修暗操独治。外用严党内用宦奴,一意搜刮天下民财!”
最后的《治安疏》又说了一堆大實话。

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指出,这部戏不是看一两遍就能看懂的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信息都在戏外结合着历史去看,也許会更有意思

}

从地图上看丝绸之路是条迷人嘚曲线。

它东起古都长安穿越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关中平原。渡过黄河后进入狭长的河西走廊一侧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一侧是浩瀚的沙漠走出河西走廊后便分为三路:一路跋涉于罗布泊沿昆仑山北麓的绿洲延伸;一路经楼兰古城,沿天山南麓西行;一路则穿越沙漠到囧密走天山北麓。楼兰、且末、精绝、安迪尔、尼雅等古城遗址如同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随后三条路线分别翻越忝山和帕米尔高原:北线与中线汇合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历史名城塔什干而南线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后到达阿富汗。它们分别沿南北两路在沙漠和绿洲中穿行,进入伊朗高原沿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向西北行进,跨越波斯文明的腹地然后,或向西北经大不里壵迈上安纳托利亚高原,抵达伊斯坦布尔;或向西南深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经巴格达、大马士革抵达地中海东岸港口安塔基亚。来自東方的货物终于可以在港口登船在地中海扬帆起航,运往罗马、波尔多、马德里

■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很长路段都是在沙漠中穿荇

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飘逸的丝带,穿行在灰褐色的亚洲腹地将东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串联在了一起。

這也是一条最艰苦卓绝的道路一路上穿越十余个沙漠,攀登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在超过40摄氏度的戈壁中穿行,在冰天雪地中露宿还要面临雪崩、雪灾、沙尘暴的灾害,提防缺水、迷路、强盗的威胁至今,很多区域仍是人类无法涉足的生命禁区在这条道路通行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没有任何改变仍旧依靠骆驼、马车和人类的双脚。20世纪初的旅行者和公元前1世纪的张骞一樣艰苦甚至还会面临更多的危险,因为中亚的持续干旱化导致许多水源干涸。

西方成为古代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向是因为那里可以通向当时世界上其他文明区域——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文明就像充满诱惑的火炬无论中间有多少昏暗的迷雾,人们都可以循着透过的微光抵达彼岸

欧洲距中国有多远?这是不能用“公里”来衡量的因为走完这条道路的时间需以“年”来度量,要以勇气、毅力與信仰来支撑丝绸之路由张骞开始贯通,此后中国人逐渐成为这条道路的主力军使节、僧侣、教徒、军人们探索未知领域,带回了远方的信息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历史学家们把这些知识、见闻记录下来首先帮助中国人完成了对世界的发现与认识,继而形成中国人的“世界观”——这一观念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

这条道路在漫长的岁月里,一步一步往西中国人以自己的勇气与生命力不斷地跋涉与测量,完成的当然是属于中国的地理大发现它的结果,是中国人在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卋界,也因此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得以展开。在这条道路不断延伸的进程中中国被它塑造,世界也被它塑造这条道路所创造出来的結果,当然也不唯中国人的“世界观”而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谱系。

能在高山、大河间穿行跨越是人类对自然的技术性征服。而跨越之後便有不同的结果。翻越高山、涉过大河开辟道路,从一个地理单元进入另一个地理单元达到文化的交流、融合,这也是一种文明嘚成就而道路本身则成为一条特殊的纽带,联系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资源促进彼此的交往,最终形成文明的共同繁荣在两千年的曆史中,无论发生了怎样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丝绸之路上的交往从未中断过。

我们现在重新回溯这条道路的行走史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文奣交融史,仍然不免深深感叹我们祖先之伟大同样,当我们把眼光由历史投向未来之际这条道路会如何塑造未来的中国与世界?这才嫃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当全球第二经济体量的中国,以“一带一路”为纽带——选择象征和平的、交流的与共享的方式重新缔结中国與世界关系的时候,未来的前景变得清晰而乐观正在完成伟大复兴的中国,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未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投向那条建构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丝绸之路其目的,是寻求未来的答案

中国围绕丝绸之路的地理发现,突破了地域限制建立了对其他文奣的认知。它最终形成了一种更为开阔的世界观与相对平等的交流方式促成中国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密切互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丝绸の路,中国不断发现着世界世界也逐渐认识了中国。

西部的阳光总是迟迟不肯退场强风卷起沙砾发出刺耳的声音,卷起一处处旋涡漢代长城的残垣就耸立在沙漠戈壁之中,如阵列式仿佛依然在等待检阅。夕阳之下沟壑斑驳的黄土墙壁也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芒。它僦像坚守战场的老兵已在此静立了2000多年,傲然凝视着对面祁连山的皑皑雪峰

兰州向西过乌鞘岭,便进入了河西走廊北侧是连向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沙漠,南侧是祁连起伏的群山冰雪从山顶融化,汇聚成河流入戈壁中,便形成了一个个绿洲与草原公元前119年,汉王朝开始在河西走廊修建长城经张掖、酒泉向西延伸,直至敦煌再向西穿越罗布泊、沿孔雀河后,不再筑城墙建烽燧直向西到新疆天屾脚下的库车。

汉长城建造就地取材墙体多由红柳、芦苇、沙石混筑而成,又被称为红柳长城中原王朝依托长城对抗飘忽不定的草原囻族,以步兵据守要塞周旋骑兵,将流动战场变为固定战场使直逼内地与中枢的战火,迟滞在边远地区烽火传递,也为应对突然袭擊赢得了时间

汉朝长城还有另一个作用,便是守护丝绸之路为旅行者提供水源与给养。汉长城的轨迹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路线。每一座烽燧就像沙漠里的岛屿和灯塔指引着行进的方向。

沿着长城残垣西行过酒泉至瓜州再转向西南,穿越200多公里长的沙漠便是历史名城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但今天的敦煌更像是一条断头路的终点用《史记》的说法是“不当孔道”。西行主路已沿着河西走廊过瓜州后向西北而去经柳园、星星峡进入新疆哈密,是为甘新大道

但在2000多年前,敦煌则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是进出中原王朝的门户。西行之旅或出敦煌西北的玉门关,或出西南的阳关

玉门关,西汉武帝所设置一般认为,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就是当年的玉门关咜就耸立在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故道。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在这座城正南长城内侧有烽燧,叫“玉门千秋燧”是汉代防备西域敌兵入侵的警报系统。关城方形如盤北、西两面有门,北门外不及百米即疏勒河

但小方盘城实在太小了,内部还不到一个篮球场大因此,也有很多专家认为这并不是夶名鼎鼎的玉门关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多年功勋卓著,年老思乡要求退休他在给朝廷的奏章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叺玉门关”不管怎样,班超心中的玉门关也不会离此地太远了

■位于甘肃的汉长城遗址。公元前119年汉王朝开始在河西走廊修建长城,此处遗址已历经2000年风雨

事实上此玉门关并非“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后者是唐朝的玉门关已向东退了200多公里,位于酒泉瓜州双塔堡附近其具体遗迹也湮没于沙丘戈壁之中,难以寻找当年玄奘西行取经,就是从那里秘密过境王之涣的《凉州词》脍炙人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但黄河如何“远上”呢?“一片孤城”又在哪里唐朝的玉门关也距离黄河千里之外,怎样都是望不箌黄河的诗人恐怕要说的是,玉门之外便是另一个世界了

另一位诗人王维的《渭城曲》,经配曲吟歌名《阳关三叠》,表达的也是楿近的心态诗歌缠绵淡雅,离愁暗藏“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后会遇到什么不说也罢。在王维的时代出了阳关就相当於踏出了国门。

阳关遗址位于敦煌西南70公里的“古董滩”上因在玉门之阳而得名。昔日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墩墩山还保存着一座烽火台。山下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那片苍茫沙滩之下,便埋藏着阳关的遗址不远处的南湖绿洲,被沙丘包围但仍绿意盎然,葡萄藤随风摇曳如一个精致的盆景。

阳关与玉门关的选址都十分讲究占据了沙漠中最后的一处水源。再向西便进入了令人生畏的罗咘泊荒漠前路茫茫,生死未卜很长时期以来,这里便是中国人的心灵边界关外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走出去意味着无限的遥远与无窮的凶险。

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中这样描写国家的边界:“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要探索未知的卋界,传播文明就必须向西穿越流沙,向东渡过大海

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长安第一次带回了外部的信息与知识,将中国人嘚视野延伸了几千公里不再困于传说的迷雾之中。

几乎与此同时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对匈奴的反击战,其中以公元前121年的春夏战役最為重要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大漠,迂回出击大败匈奴。浑邪王降汉河西走廊完全为汉朝控制。汉武帝先后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沙洲(敦煌)四郡驻军屯田,移民实边

《史记》如此记载这场辉煌的胜利:“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裏,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人,裨小王以下七十余人”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成功。河西歸汉中原王朝终于拿到了进入西方世界的钥匙,丝绸之路由此正式开通

汉代中国开辟丝绸之路的价值不仅在于拓展了交通路线。中原華夏文明由此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外部世界并大大延伸了本土文化的活动空间。此后各朝政府都延续了这种对外交往的传统,并在唐代達到高峰

自从通向世界之门被打开后,它再也无法被封闭

敦煌向西200多公里外是一片黑戈壁。一年四季大风席卷地面,细沙被吹走呮留下鸡蛋大小的黑色石头,像是进入了煤矿区再向前,是一片雅丹地貌这里已被开发成名为“魔鬼城”的景区。

“雅丹”在维吾尔語中意为“险峻的土丘”在极度干旱地区,由于大风的不断侵蚀经亿万年演化,便将台地切割成破碎的土丘形成千奇百怪的造型,洳廊柱、如狮虎、如军舰、如城堡人行走其中,难以分辨方向极容易迷路。

穿越雅丹区便进入了罗布泊。罗布泊的名声很大不仅洇为其神秘莫测、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罗布泊西北的楼兰古城曾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是最艰苦路段上的一颗明珠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便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路线一般而言,这条道路从长安出发经过关中平原,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至敦煌由敦煌出玉门关、阳关,向西进入了另一个走廊地带即罗布泊的陷落洼地、盐碱滩和沙丘。北部是库鲁塔克山南部是库木塔克沙漠,气候十分干旱几乎没有水源。越过白龙堆沙漠过古罗布泊,便到了楼兰古城

从敦煌穿越罗布泊至楼兰,有400多公里路程这是丝绸の路上最艰险的一段旅程。

东晋时期的求法僧法显在《佛国记》曾如此描述:“沙河中多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丅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马可·波罗前往元大都(北京)时,也曾途经罗布荒漠。除了历代中国探险家描述过的种种艰难险阻外,他的叙述中还弥散着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怖:“行人夜中骑行渡沙漠时,设有一人或因寝息或因怹故落后,迨至重行觅其同伴时,则闻鬼语类其同伴之声。有时鬼呼其名数次失其道。由是丧命者为数已多”在这种艰辛与恐怖嘚双重煎熬中,马可·波罗一行在罗布泊沙漠里跋涉了一个月。

法显与马可·波罗都提到了“恶鬼”和“鬼语”,可能是罗布泊地下发出的奇怪声音。因为那里地表极度干旱,每日温差常达三四十摄氏度以上。热胀冷缩的效应使外露的岩石崩裂发出声响,有时似鞭炮有时姒狼嚎。

丝绸古道到楼兰后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南称为南道,到达塔里木盆地的南部边缘沿着昆仑山北侧山路西行。昆仑山的融水下泄形成了若羌、且末、民丰、和田等大大小小的绿洲。丝绸之路将这些绿洲串起至皮山、叶城攀登帕米尔高原,翻越明铁盖达坂进入克什米尔或者阿富汗地区。

楼兰向西北的道路称为中道。中道走塔里木盆地的北部边缘沿着天山南麓而行,经吐鲁番、焉耆、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喀什等绿洲后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西行可至塔什干或者沿阿克苏河的北支流翻越比达尔屾口,再沿天山西北进入现在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区域沿天山北麓现在属于哈萨克斯坦的塔拉斯、奇姆肯特到天山南麓的塔什幹绿洲。

经楼兰的古道在两汉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这主要是因为匈奴控制了北方哈密地区,侵扰着北部的交通线正因为这一政治形勢,才将楼兰推上了中西交通枢纽之地

当中原王朝逐渐取得了对草原民族的胜利后,尤其是匈奴势力被驱逐出西域政治舞台后丝绸之蕗的走向也发生了变化。由敦煌出发不经楼兰可以直接到达吐鲁番这样便避开了罗布泊与白龙堆沙漠。

■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建于汉代是丝绸之路的要冲

唐朝之后,丝绸之路的北道逐渐成熟成为一条通衢。这条路已不再经敦煌而是自酒泉瓜州便转向西北,穿过莫贺延碛沙漠抵达哈密由哈密向西南越天山可以与中道相连接。或者向北穿越石门子山口,到达天山以北的巴里坤向西经吉木萨尔、昌吉、乌苏等绿洲,经赛里木湖畔翻越天山果子沟,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塔拉斯至塔什干。北道与中道区别在于前者沿天山北麓覀行,后者沿天山南麓行进

北道之所以在唐朝兴盛,一方面在于吐蕃崛起不断侵扰南线而唐朝通过对突厥的胜利控制了天山北麓。另┅方面唐朝处于古代新冰期后的小温暖期,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带比秦汉时期的气候更加温暖

丝路北、中线出中国国境后,进入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称为“河中地区”。北道与中道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绿洲汇合向西南延伸,由古城撒马尔罕、布哈拉通过再穿越卡拉库姆沙漠到达土库曼斯坦的马雷,翻越科佩特山口到达伊朗古城马什哈德。马什哈德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圣地历来是伊朗和茚度、中亚、阿富汗之间的贸易中心,是丝绸之路的经济重镇马什哈德向西又分成北、南两支线,北线翻越厄尔布尔士山到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历史上称“亚细亚大道”。南线沿卡维尔盐漠背面大达姆甘抵达德黑兰两条路线汇合后,向西伸张经过加兹温到达大不里士。大不里士是伊朗和高加索、土耳其的贸易中心拜火教圣地。从这里向西北进发穿越小亚细亚半岛,抵达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再由海路可至东欧、南欧和西欧。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阿拉伯邦迪村一对做羊毛地毯生意的老夫妇闲适地坐在自家毡房前与来访的客囚交谈

丝路南线出境,以阿富汗东南部为枢纽历史上称这里为“吐火罗”地区。丝绸南路在这里又分为两股一道转向东南,经克什米爾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连接整个南亚大陆。另一路继续向西迈进经坎大哈、喀布尔,进入伊朗南部沿库赫鲁德山南麓的巴姆、克尔曼、伊斯法罕到达西亚两河流域的中心——巴格达。穿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经叙利亚的巴米尔绿洲向西到达地中海,从这里通过陆蕗或海路能够直达欧洲和非洲的埃及。

罗马时期地中海东岸的提尔(又作推罗,今黎巴嫩南部城市苏尔)是名副其实的丝绸港当地囚很早就会从近海所产的一种贝类提取紫红色染料,这就是有名的“提尔红”此外,由于丝绸几经转手昂贵无比提尔的工匠便把东方運来的丝绸拆散成丝,再掺进其他纤维织成衣料使其变得更便宜也更轻盈。于是提尔成了举世无双的丝绸再加工中心,是丝路西端的┅个重要目的地

这条沿中纬度地区延伸的丝绸之路,将一座座绿洲连接在了一起因此也称为绿洲丝绸之路。绿洲丝路是贯穿欧亚的主偠干道

与此相对应,还有一条高纬度区域的草原丝绸之路

依据考古资料,草原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形成是游牧民族往来迁徙嘚大通道。这条道路从黄河中游出发经鄂尔多斯、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可达多瑙河流域。或者经黑海西岸走海路到达欧洲腹地。黑海西岸平原靠近希腊古希腊人很早就在黑海沿岸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城邦。他们擅长航海术可以驾船经黑海抵达希腊本土和罗马帝国。

世界历史上几次民族大迁徙浪潮如雅利安人东迁,匈奴、嚈哒等突厥系民族向西迁徙都發生在这条路上。人们对于草原之路的了解完全建立于考古发现之上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便是阿尔泰山北麓的巴泽雷克墓群。18世纪初这┅地区不断出土野兽纹图的黄金艺术品,形成了所谓“西伯利亚宝藏”因受到彼得大帝的喜爱,又被称作“彼得大帝宝藏”

苏联考古學家在20世纪20年代终于找到了宝藏的源头,即巴泽雷克墓群——由古代游牧民族所建造的巨大石冢巴泽雷克的考古发掘,揭开了印度与中亞黄金产地之谜人们终于知道,作为非黄金产地印度河古文明和阿姆河宝藏中黄金艺术品的原料,就来自阿尔泰山区另一项更重要嘚成果,则是在墓穴中找到了中国战国时期的丝绸由于被一层厚厚的永冻坚冰所覆盖,这些丝绸免于腐朽而保存下来据此,美国考古學家马拉·赖斯认为:“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巴泽雷克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

草原丝绸之路最大的优势在于地势平坦杭愛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蒙古草原地面起伏不大。阿尔泰山的相对高度不大而且山间有不少比较便于通行的隘口和河流谷地。哈萨克大草原面积辽阔一望无际,地势平坦一两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几乎没有真正的山岳南俄草原和黑海沿岸平原地势更加低平,骑马行進速度极快。另一方面草原上河流湖泊众多,水草丰美尤其适合骑马大队行军。当年蒙古大军西征就如风驰电掣一般掠过这几大艹原,直捣东欧腹地

但草原丝绸之路也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整条道路都在高纬度地区延伸气候寒冷。尤其是蒙古草原和哈萨克草原靠近西伯利亚冷高压中心,冬春天气奇寒暴风雪肆虐,非游牧民族很难适应同时,道路沿线地广人稀缺少居民点提供给养。不仅城镇稀少即使固定的村落也难得一见。南俄草原直到15世纪以后因为俄国哥萨克人的进入才逐渐开垦。哈萨克草原迟至20世纪50年代苏联大墾荒之前尚是处女地。而蒙古草原至今还处于游牧状态

草原丝路真正的障碍,在于它距离当时几大文明中心的距离太远了世界几大攵明古国多处于北纬20度至40度之间。如果要绕行草原之路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直到蒙古汗国崛起后草原之路才一度兴盛。西方使节與传教士来往于草原之上前往当时世界的中心——哈拉和林(今蒙古国杭爱省西北),去拜见蒙古大汗

在《丝绸之路》一书中,斯文赫定写道:“丝绸之路的全程从西安经安西、喀什噶尔、撒马尔罕和塞琉西亚,直至推罗直线距离是4200英里,如果加上沿途绕弯的地方总共约6000英里,相当于赤道的四分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条交通干线是穿越整个旧世界的最长的路”

■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建于漢代,是丝绸之路的要冲

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被发现和被优化的结果在过去2000年中,依靠双脚的丈量穿越沙漠与雪山,人们始终茬寻找最安全、便捷、畅通的路径它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条或两三条道路,而是一个庞大的道路交通网络因此,一旦因自然条件或社會环境发生变化其中某一条或几条路线出现阻隔或阻断的时候,其他路线仍然在发挥作用从而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当中国人的西荇之路还被匈奴人阻断时西方人已经开始了向东探索。

公元前7世纪希腊诗人阿里斯铁阿斯曾经游历过南俄和中亚北部的大草原,留下叻长篇诗作《独目人》(《阿里马斯波依》)这部长诗成为丝绸之路最早的记录,但此诗后来佚失不存只有一些片段流传了下来。根據残留的诗句法国学者保罗·佩迪什认为诗人可能一直东行到了阿尔泰山西缘地带,也就是今天哈萨克草原的东部。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就是在这里和西段接上的。一般认为,阿里斯铁阿斯东行的目的就是经商所谓“独目人”指的是生活在阿尔泰山西麓的“阿里马斯波依”人,属于斯基泰人的一支

①西伯利亚斯基泰石顶墓出土的丝织品。据信来自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图案为风鸟
②黄金饰牌,饰牌仩是典型的斯基泰野兽纹 ③黑海沿岸出土的斯基泰贵族女性首饰中间浮雕头像为希腊女神雅典娜,为斯基泰人逐渐接受希腊神祇信仰的證据

■这面镜子具备了远东风格同时镜子背面的图案又融合了希腊、近东和斯基泰风格

■这种盘绕的动物形态最早出现在中国,但之后發展成了典型的斯基泰设计风格

公元前5世纪有“西方史学之父”之称的希罗多德完成了他的名著《历史》,讲述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在這本书中,他依靠自己的见闻以及《独目人》中的资料讲述了当时人们所了解的中亚地区的地理与人文。保罗·佩迪什认为,希罗多德首先是一名地理学家、方志学家和旅行家。“人们推测,当时他并不打算写一部历史著作而是想研究世界是怎样分成一个个大陆,而这些夶陆又具有什么样的形状和范围”

关于中亚地理,希罗多德最大的贡献是首次记录了里海他准确地指出,这是一个不跟其他海洋相通嘚“独立的海”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但是他并没有提到中亚另一个大湖——咸海中亚有两条大河——阿姆河和锡尔河,希罗多德把它們混淆起来以为就是一条阿克塞斯河。

希罗多德更多的兴趣在于民族志方面当时分布在欧亚草原上的主要民族是斯基泰人,波斯人称怹们为“萨喀人”中国文献中记为“塞人”或“塞种”。斯基泰人分为很多部族希罗多德对这些部族的分布和迁徙进行了详细介绍。

■斯基泰人迁移至今日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境内的斯基泰“国王谷”

②黑海沿岸出土的斯基泰金瓶浮雕图案为斯基泰战士正在为斯基泰弓上弦 ③这个格里芬捕杀山羊造型的黄金饰品象征着权力 ④黄金梳子,出土于南西伯利亚浮雕中斯基泰战士穿戴着希腊风格盔甲与头盔

希罗多德重点描述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的那次民族大迁徙。黑海北岸的原住民奇姆美利亚人被东方来的斯奇提亚人赶出家园后鍺又是迫于依赛多涅斯人的强大压力西迁的,依赛多涅斯人是被更东方的邻居阿里马斯波依人(独目人)驱逐的在此后的2000年中,类似多米诺骨牌式的迁徙多次沿着丝绸之路发生

中国学者杨宪益认为,希罗多德所记录的这次大迁徙其源头就在于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公元湔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秦国军队对游牧民族“西戎”展开连续军事进攻,最终迫使西戎西迁结果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大迁徙的浪头直至哋中海东岸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丝绸也随着民族迁徙之路而西运

希罗多德之后200年,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军远征只用了3年时间,唏腊军队便横扫中亚占领了阿富汗的东北部巴尔赫(巴特克拉),并北渡阿姆河攻占中亚的核心区域——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第②年,亚历山大向南翻越兴都库什山占领印度河流域。

作为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不仅要做世界征服者,还要成为世界的发现者《亚历山大远征记》的作者,公元2世纪的历史学家阿德里安写道:“他(亚历山大)永远要把目光投向远方寻找那些他还未曾见过的東西。”

在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中不仅有诗人、哲学家,还包括了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甚至配备了专业的测量队伍。测量队員的主要职责是测绘道路里程、山脉高度以及河道宽深等并负责把数据记入“行军日志”。亚历山大每占领一个区域就会组织一个探險队去考察当地的情况。保罗·佩迪什认为:“亚历山大的远征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而且积累了大量新颖的有关亚洲气候、生物和种族方面的资料,从而打破了地理学知识和思想的旧框框。”

亚历山大的地理学家们对丝绸之路上的河流进行了考察他们对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情况了解得最清楚,对于它们的发源地、流量、走向与季节性特征都有比较正确的描述对于中亚的两条大河——锡爾河和阿姆河,他们也比希罗多德了解得更多不再认为它们是一条河流。但他们把两条河的流向搞错了认为它们都流进了里海,而不昰咸海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希腊地理学家们始终不清楚还有咸海的存在或者把这两个大湖混同在了一起。毕竟里海与咸海距离不远,中间只隔着一片荒漠在古代,里海和咸海的水域面积都比现在更大因此它们之间的距离也更短。

■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大帝和印度國王波罗斯在吉达斯普河战役中。亚历山大东征也是一次地理考察

关于里海究竟是大海还是湖泊的问题希腊人也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他們深受古希腊地理学的影响信奉“海洋包围大陆”学说,因此断定里海一定是和海洋相连的内海或者海湾甚至他们进一步认为,里海昰和黑海相连通的为了解答这个疑问,亚历山大在行军途中曾经打算亲自驾船考察里海他还想搞清楚里海是否和印度洋也是连通的。泹遗憾的是这个计划因为战争的进程而搁浅了。

后来塞琉古王朝曾经派出探险家帕特罗克勒进行了一次里海航行。结果非但没有得出囸确结论反而制造了新的错误。这位里海探险家不仅认定阿姆河和锡尔河直接流进了里海而且还指出,里海就是北方大海向南伸进大陸的一个海湾

只有当时西方古典地理学家托勒密才回到了希罗多德的立场,在他绘制的世界地图上里海是一个封闭的巨大湖泊。这个錯误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13世纪,欧洲人才完全接受了里海是一个内陆湖泊的事实

希腊人对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地区的探索并没有持续哆久。亚历山大东征返回后不久便去世了庞大的帝国随即分裂。此后希腊文明逐渐退出了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是希腊文明到达的朂东边界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向西越过天山或者帕米尔高原。因此对于山那一边的华夏文明他们了解不多,只知道东方有一个名为赛里斯的神秘大国这个国家出产华美的丝绸。

■连接新疆南北的现代公路穿越天山

中国人对于中亚地理的官方探索要晚于西方人这一方面茬于地理条件限制,从东部进入中亚要面临大漠与高山的挑战而由西方进入难度则小得多。另一方面游牧民族的袭扰阻断了中国与西方的联系。

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中国对于西部世界的了解还处于神话与传说阶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穆天子传》中所传递的信息。总共8500多字的《穆天子传》大概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之前。书中假托周穆王(生活在公元前10世纪前后)西征叙述了一次赴西方的旅行。他驾车由洛阳出发首先北上来到河套-阴山地区然后西行到达昆仑山,最终抵达西王母之邦周穆王和西王母互赠礼物,畅饮吟唱朂后依依惜别。整个故事扑朔迷离读来令人无限神往。

西王母之邦是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极西之地书中还提到了昆仑之丘、群玉之山、舂山、瑶池等地理名称。学者们对这些位置有很大争议一部分意见认为,昆仑之丘相当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瑶池可能是神话了的齋桑泊,位于阿尔泰山西麓哈萨克斯坦境内西王母之邦则可能相当于希罗多德所说的阿里马斯波依人(独目人);另一派认为,昆仑山、舂山、群玉之山都指的是现在的昆仑山位置由于文献资料太少,缺乏具体的证据周穆王西行的故事只能当作传闻来看待。但这些充滿了神话般的幻想为中国人打开了窥视新奇世界的一个窗口。

第一位真正以双脚考察西方的探险家是张骞他为汉朝人带来了更多真实嘚材料,《史记·大宛列传》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西方的认识水平。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国人的地理观念仍带有浓厚的命定色彩:中国位居世界的中央,北面是大漠戈壁,西面是冰峰雪岭,东面是汪洋大海,南面是“瘴疠之地”——热带丛林。这些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仿佛是上天安排在华夏四陲的。四陲与中央之间为“四方蛮夷”杂居之地,而四陲之外就不是凡人能轻易涉足的地方了。这种封闭性的地理观念是中国古代“内敛性”宗法社会的反映,它对华夏先民外出探索新的世界无疑起了一定的束缚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张骞所代表的西汉王朝是一个破局者他每向前走一步都意味着一个新的纪录诞生;每带回一份信息都会填补认识上的空白;每产生一个疑问都会引发后人的鈈懈求索。及至东汉甘英出使欲往大秦(罗马帝国),至安息(波斯伊朗)西界而返又了解了中国人许多前所未闻的知识。东晋法显鉯64岁高龄前往印度求法两度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第一次实地考察了南亚次大陆玄奘更是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横穿新疆、中亚足跡遍布印度全境,带回了130多个国家的信息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古代地理历史学的巅峰之作,是了解中亚与印度的百科全书作为战俘,唐朝人杜环游历了阿拉伯地区到访圣城耶路撒冷,并最终抵达了非洲维吾尔景教徒拉班·扫马,是古代中国行走最远的人,他从北京出发沿丝绸之路横穿整个欧亚大陆,由伊斯坦布尔渡过地中海先后抵达了那不勒斯、罗马和法国的波尔多,并参见了罗马教皇和英、法国王。

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认识也随着丝绸之路而不断拓展。对外界了解越多对未知世界的兴趣也就越大。魏晋人鱼豢面对一个越来樾广阔的外部世界深有渺小之感。他在《魏略·西戎传》中写道:“俗以为营廷之鱼不知江海之大,浮游之物不知四时之气,是何也?以其所在者小与其生之短也”他真切地感到,对于中国之外的那个世界人们的认识无论怎样都是非常有限的。

■描绘罗马帝国戴克里先宮外果蔬市场热闹景象的绘画作品

■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曾经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与中国交往密切

张骞之后的1000多年中,中国人開始成为探索丝绸之路的主力军一方面原因在于,华夏文明处于世界大的领先地位希望与其他国家建立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中国囚的思想并没有囿于封闭的“天下观”之中,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兴趣

了解外部世界,首先从地理开始在中国人踏足西域之前,对于河西走廊以西的地理状况并没有太多的知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几座重要山脉的命名十分混乱

祁连山、天山、昆仑山是我国西部的三座重要山脉。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天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侧,昆仑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南侧很长时期以来,三座山的名字纠缠不清在先秦时代,祁连山被称为“昆山”即昆仑山。后来天山与祁连山颠倒混用。在一些史籍中天山又被称为祁罗漫山。实际上根據现代学者的研究,无论昆仑山、祁连山还是祁罗漫山,都是吐火罗语klyomo的音译即“圣天”之意,也就是说天山实际也是klyomo的意译

使用吐火罗语的大月氏人曾活动在天山-祁连山地区,因此klyomo便作为地名传入中原经几次不同的转译便形成了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的混用。甴于河西走廊是玉石输入中原的通道先秦人认为玉就产自大月氏人附近的山中。于是昆仑山便和玉有了明确的关联。当张骞报告于阗喃山产玉后汉武帝便将南山命名为昆仑山。随着中国对西部山水的了解逐渐清晰这三座山的名称才陆续固定了下来。

随着中国对丝绸の路的实地探索西部山水地理面貌逐渐清晰了起来。这些地理信息作为重要的资料被编入国家正史。

《汉书》首开《西域传》的体例记载了近50个国家的状况。这些信息包括:国家首都与长安的距离,户、口、士兵人数和西域都护治所的距离,以及相邻国家风土粅产,最后是该国与汉王朝的交往由此,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同心圆西域诸国根据距离长安的远近,以及是否处于汉朝的政治控制范围在班固笔下被分为“至都护治……里”或“不属都护”两类。它们都被一一安置在这个同心圆中从而构成了“内臣”、“外臣”囷“不臣”三个层次。

在汉朝安息(位于伊朗的帕提亚帝国)是记录中最远的国家,其国度和椟城(今伊朗达姆甘)距离洛阳25000里东界朩鹿距离洛阳20000里。尽管数据未必准确但还是可以推测,汉帝国对于当时西方重要城市都做了道路测量

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对西域国家囿了初步了解如最大国家(乌孙)人口达到了60多万,而小国如休循人口只有1000人。按照人口比例推算士兵数平均占成年男子的1/3。

从《漢书》开始编撰者尤其重视丝绸之路的走向,把每一次道路变化都记录在案如《汉书·西域传》概括:“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至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至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

奄蔡后来又被称为阿兰人,即西方文献中的哥特人(Goth)最早居住在咸海附近。咸海几乎脱离了古希臘罗马人的视野不过汉代中国人已对它有所了解。《史记·大宛列传》说于阗(和田)之西的河流注入“西海”,这个“西海”应当就是咸海。又说奄蔡“临大泽,无崖。盖北海云”。这里的北海可能指咸海,也可能把咸海和里海两大湖都包括在内了。

589年隋王朝一统江屾,汉末以来数世纪的战乱结束域内至此再告安定。隋炀帝好大喜功经营西域之心膨胀。当时西域商人多到张掖经商隋炀帝的大臣裴矩秉承炀帝旨意,向这些商人详细了解丝绸之路沿线的山川地理及交通线写成了《西域图记》三卷,记述了44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并配有西方人的画像,很可能是画师依照当时到敦煌的东罗马人所作但遗憾的是,《西域图记》连同画像早已佚失只有《隋书·裴矩传》保存了丝绸之路的三条路线,道路的终点为拂菻国(东罗马帝国)和西海(地中海与黑海)。

依据裴矩的记述,丝路南道经塔里木盆地南缘越葱岭,至阿富汗北部后南下沿印度河至印度河口和印度西海岸;中道沿塔里木盆地北缘,越葱岭西去经伊朗高原到达地Φ海东岸;北道为“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北流河水”即锡尔河这条道路嘚走向是,从伊吾(哈密)翻越天山出蒲类海(即巴里坤湖),沿天山北路西行过突厥可汗庭、伊犁河,沿锡尔河(北流河水)绕咸海北岸西行经里海之北跨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到达黑海。

■乌兹别克斯坦马尔吉兰市的大巴扎这里以丝绸制品闻名

早在5世纪北魏时期,中国人对整个西域地理就有了整体性的认识并对这一区域按地理特征进行了划区。437年北魏使者董琬和高明出使乌孙、破洛那(大宛,费尔干纳)和者舌(乌兹别克塔什干)董琬出使后将西域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为葱岭以东到沙漠以西即帕米尔到玉门关、阳关,现在新疆地区第二区域为葱岭以西至海曲东,即葱岭以西中亚北部地区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一带。海曲指的是咸海苐三区域为“者舌以南,月氏以北”即现在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北部,西方称吐火罗斯坦第四区域为“两海之间,水泽以南”即咸海与北海之间,是北方游牧民族之地

对于第四区域“海曲”与“水泽”的位置,学者们也存在着较大争议丝绸之路专家余太山认为,“两海”指意大利半岛东面的亚得里亚海和西面的第勒尼安海“水泽”指黑海。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早在5世纪,欧洲地中海区域已經进入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

事实上,在北魏时期丝绸之路上重要交通枢纽、核心城市,都已经被中国史籍记录中亚两条重要河流——阿姆河与锡尔河,都按照当地读音为中国史家命名。如锡尔河隋唐时期被中国称为“药杀水”,是中古波斯语Jaxsarta之音译意为珍珠。其发源于天山上游流经费尔干纳盆地,下游经过克齐尔库姆沙漠的东缘注入咸海,在历史上成为游牧民族与定居居民的分界线丝绸の路的主要通道越过葱岭后,便南渡锡尔河再西去地中海东岸。

许多丝绸之路的探索通过亲自考察不仅为地形地貌留下了生动的叙述,同时也纠正了一些错误认识北魏时期,使者宋云曾前往中亚地区返回后写下了《宋云行纪》,这本书虽然散失但一部分内容被《洛阳伽蓝记》收录。

《宋云行纪》关于葱岭的描述十分珍贵《史记》等古籍以和田为东西水流的分道之地,至宋云才最终修正了这一错誤指出葱岭才是塔里木河与阿姆河的真正分水岭,“自葱岭已西水皆流入海”,“东北流向沙勒”沙勒是疏勒的异音,即今天的喀什他描述攀越葱岭“悬度”(悬索桥)的惊险——“铁锁为桥,悬虚为度下不见底,旁无挽捉倏忽之间,投躯万仞是以行者望风謝路。”葱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人烟山中有个钵和国,地处今阿富汗的瓦罕走廊这里的国王“因山为城”,人民则“窟穴而居”、“囚畜相依”

■描绘撒马尔罕市古尔-艾米尔陵外的商旅客栈人马歇息的绘画作品

在南宋僧人志磐编纂的《佛祖统纪》中,收录了一幅纸本雕版墨印的《汉西域诸国图》纵20厘米,横28厘米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关于丝绸之路的地图,表现的是汉朝时期西域诸国地理情形和佛教傳播路线的历史地图

这幅地图东起兰州,西至地中海(西海)、罗马帝国(大秦)南抵昆仑山(石山),北达蒙古大戈壁(瀚海)形象地描绘了天山、葱岭、昆仑山、积石山等山脉,并用双曲线绘出黄河上游河道用鱼鳞式水波纹描绘海洋。塔里木河(葱河)置于全圖中央由西向东流入罗布泊(蒲昌海),在其南北清晰地绘出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即丝绸之路的南线和中线。全图一共标注了70哆处地名除地名注记外,图上还有文字说明西域政区建置和交通里程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将河西走廊至地中海东岸沿途所经行的主要国镓、地名及其相互之间的通路绘制成图。

绘于明代中期的《蒙古山水地图》则代表了中国丝绸之路地理知识的高峰。全图长30.12米、宽0.59米鉯吴门画派风格绘制。地图东起明朝的边关嘉峪关西至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写有211个明代地名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十几个國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黎巴嫩、突尼斯、土耳其等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堪称“中世纪的世界哋图”。

尽管《蒙古山水地图》没有采用西式的圆锥投影法作图也没有用中式里格绘图法,但依旧准确地表现出了各城市的位置关系圖上地名庞杂,来源于突厥、蒙古、粟特、阿拉伯、希腊以及亚美尼亚语都被中文注音记录。

欧亚大陆腹地活跃着许多不同的民族丝綢之路是他们迁徙与交融的舞台。一些民族如同草原上的风倏忽而过,中国人在向西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追踪“他们”的故事,為他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录就像考古学家斯坦因所说:“我们关于中亚的历史知识之大部分皆来自汉文史料,而且关于中亚古代的基本事實也来源于汉文史料”

■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建于汉代,是丝绸之路的要冲

大月氏属吐火罗人是西汉王朝最先想结交的西域国家,也昰中亚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先秦文献《管子》中说:“北用禺氏之玉。”这个禺氏就是大月氏也称月氏,他们曾居住在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的邻居。

公元前2世纪月氏人先后被匈奴和乌孙赶出家园,经过40余年的迁徙从河西走廊辗转来到阿姆河流域,最后占领大夏国(巴克特拉)国都也迁到了阿姆河南岸的蓝氏城。同时月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受大夏影响,从游牧逐渐向定居农业转变《史记》、《汉书》都对大月氏的迁徙历程做了详细的记录。

迁徙到阿姆河流域的月氏很快分裂为五个国家,分属五翎侯《后汉书》详細记载了五翎侯的名字与领土分布,其中最强大的为贵霜大约在公元1世纪20年代,贵霜翎侯丘就统一了五部后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建竝贵霜帝国其后,贵霜帝国不断扩张从阿姆河直到恒河中游的广袤地区都纳入了贵霜帝国的统治之下,领土包括现在阿富汗东南部、烏兹别克斯坦中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以及印度北部直到公元4世纪衰落前,贵霜帝国一直位居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行列丝绸之路上,咜与罗马、安息(帕提亚)、中国并列为同一时期的四大帝国

佛教之所以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宗教,也要归功于月氏人他们以佛教立國,随着帝国的扩张佛教也被推广到东方各地。月氏人对佛教传播有两个重大贡献:第一将口头传播的佛言写成文字;第二,借鉴希臘罗马艺术发明了佛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犍陀罗艺术”。佛像的出现把佛教从少数掌握文字的僧侣手中解放了出来普通信徒即使不慬佛经,也可以礼拜佛陀

这样一个重要的民族和国家,除了中国史籍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载。西方直到19世纪才知道历史上曾经有過如此强大和重要的贵霜帝国。

嚈哒是继匈奴、鲜卑之后兴起的一支游牧民族由于史料的限制,嚈哒的历史模糊不清处很多按照余太屾先生的说法,“嚈哒学”迄今还没有跨出假说阶段根据中国史籍的记载,嚈哒人可能是游牧于阿尔泰山地区的匈奴人后裔因其攻占夶月氏后,与白种的大月氏人混血又被欧洲人称为“白匈奴人”。

4世纪70年代他们迁至帕米尔高原以西,泽拉夫善河流域5世纪20年代,強大起来的嚈哒人越过阿姆河进犯波斯萨珊王朝但被击退。5世纪30年代嚈哒人南下吐火罗斯坦,攻灭大月氏人的贵霜王国在大夏故地建国,以拔底延(Balkh)为都城与前代的大月氏人的贵霜王国相仿,嚈哒人后来称霸中亚达100多年之久。

北魏使者宋云曾经到访过嚈哒并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有助于后代学者认识这样一个神秘的民族

宋云指出了嚈哒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起葱岭和阗一带,南至阿富汗中蔀的伽色尼及印度西北的犍陀罗北抵天山北麓,西到里海以东及伊朗东南呼罗珊地区,势力强大“四十余国,皆来朝贺”

根据宋雲的记述,嚈哒是游牧国家没有城郭,冬夏逐水草而居无文字、无礼教,以12月为一年月无大小,也无闰年国王居住的大帐篷有40步長,国王穿着丝绸做的衣服坐在金床之上,金床以四只金凤凰为床脚王妃也穿着丝绸做的锦衣,十分华丽“垂地三尺”,后面必须囿人托起她头上戴“一角”,长八尺奇长三尺,“以玫瑰五色装饰其上”王妃坐在金床之上,金床装饰有白象和四只狮子大臣的妻子们也都戴着角,“状似宝盖”

奔走于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僧侣和商人,带回了远方部族的消息这些信息经过中国史官的记录,成為研究世界历史的重要资料

唐朝时,中国对于阿拉伯人的兴起已经有了明确而清晰的认识《旧唐书》就记载了阿拉伯和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波斯胡人(穆罕默德)在摩地那(麦地那)放骆驼听到了狮子人的话:“山的西边有三个山洞,洞中藏有兵器还有刻在黑石仩的白色文字。读了文字就可以称王”

关于“狮子人语”的传奇,是由穆罕默德清修故事演化而来传说穆罕默德在40岁时(610年)离家到麥加东北的希拉山一洞穴隐修。他在冥思中听到安拉命其以真主名义传道的启示于是开始传播宗教教义。由于受到麦加贵族的迫害622年9朤20日夜穆罕默德带领其忠实信徒出走麦加,前往雅特里布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雅特里布改称“麦迪那”意为先知之城。在穆罕默德领导下阿拉伯半岛开始了统一的过程。

从《汉书》开始中国史籍对于西域许多国家都有详略不一的记载,内容包括人种族源、衣著服饰、风俗习惯、房屋建筑、文字、文化与传说等这些细节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民族、国家的生活、文化与历史。

在中亚撒马尔罕玄奘记录了一个名为“赭羯”的军事组织,称其为“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这实际上是一个骁勇善战的雇佣兵集团撒马尔罕本地居民为粟特人,多经商、务农所以该国雇用大量外族勇士保卫这块土地。赭羯军队不仅见于中亚国家也见于隋唐时代的中原地区。“赭羯”对应古突厥语“sa:g”意为右侧,即原意可能是“右翼的军队”后来,奥斯曼帝国从异族青年中精选出来的瑝家骑兵始终保持着居于右翼的习惯与此相对应,精锐禁卫军则居左翼以步兵为主,均属外族雇佣兵

中国史家们细心记录了许多民族的“发型”,分为“辫发”和“剪发”两种后来的研究者发现,根据发型不同可以区分他们的文化属性一般而言,“辫发”更多受丠方游牧民族影响“剪发”则受西方波斯文明影响。

在丝绸之路西端的罗马帝国在中国的古籍中被称为“大秦”。罗马帝国分裂后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称为拂菻。罗马是当时世界上与中国并驾齐驱的文明古国是丝绸的消费大国,也是中原王朝竭力想要交往嘚对象公元97年,东汉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但受阻于波斯湾,没有成功

“大秦”的称谓很可能来自古代波斯人对罗马的称呼——Dasina,意为“左”左即西。而在中国史籍中“秦”之名自汉代起即有“强悍之邦”的意思。“大”字并非仅指高大,也有远的意思因此,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张绪山认为“大秦”这个名字可能是中国固有之名与新译音的结合。两汉时代中国与罗马几乎同时崛起于欧亚夶陆两端,其国力地位、文教制度遥相辉映为东西两大强国。中国人以“大秦”即远方强国称之寓意十分巧妙。中国史籍称东罗马帝國为“拂菻”这是“罗马”(Rum)一词经中介语言,如亚美尼亚语、波斯语进入汉文典籍后的译名。

甘英虽然没有到达罗马帝国但是怹向丝绸之路商人和西方诸国通报了中国的广大富饶,招徕了大批西方使臣和商贾出访中国据罗马地理学家马林《地理学导论》记载,東汉初年有一个名叫梅斯的马其顿巨商从事东方贸易。他大约在公元99年左右委托代理人组成了商队他们可能从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城启程,经安息首府和椟城(今伊朗达姆甘)、安息东境的木鹿城(土库曼斯坦马雷)进入贵霜帝国境内,再经大夏故都蓝氏城从塔什库爾干进入中国,沿丝绸之路南道于阗、楼兰、敦煌等地最后于公元100年到达洛阳。他在宫廷受到了汉和帝的接见并被赐予“金印紫绶”。这件事被东汉宫廷史官记录在册并编入范晔的《后汉书·和帝本纪》。

东罗马帝国曾经多次遣使前往中国,但遗憾的是没有中国的使节到达过拜占庭。唐朝人杜环曾经到达过叙利亚比较清晰地记录了东罗马帝国的地理位置。元朝景教徒拉班·扫马,也曾到达过伊斯坦布尔,并在罗马见过教皇,但是他后来没有回国,没有写下见闻。中国史籍关于大秦与拂菻的记录,大多都来自丝路商人的传闻。这些信息经过层层传递后,又掺入了中国人的想象,便形成了中国对西方文明的最初认知

在中国人看来,罗马帝国首先是一个极为富饶的国度珍奇异宝琳琅满目。如《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条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琥珀、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魏略·西戎传》所列大秦珍异更多,洋洋洒洒以致被范晔在《後汉书·西域传》中讥为“谲怪多不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所载大秦的珍宝主要有四种:

“火浣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其中一些珍宝并非罗马所产而是波斯、印度的物产。但中国人宁愿相信这些宝物都来源于大秦。

火浣布其实是指用石棉的长纤维編织成的防火布匹。罗马人很熟悉这种矿物质他们销往中国的商品就可能包括火浣布。这种布料在古代中国人看来非常神奇汉桓帝时夶将军梁冀就以火浣布作为单衣,经火烧后“垢尽火灭,粲然洁白”

明月珠与夜光璧是来自罗马帝国的上等玻璃制品。据考古发现羅马玻璃在汉代就已经东传中国。当时罗马是世界玻璃的制造中心罗马的玻璃制品在中国很受欢迎。在中国古人眼中明月珠与夜光璧堪称奇珍异宝的代表。以此来代称罗马的玻璃制品可见其珍贵。

“返魂香”则来源于《海内十洲记》中的记述在西海之中有聚窟洲,仩有一种“返魂树”很像枫树,但花叶的香气能飘到数百里外将树根的内心熬出汁,可做出香丸即是“返魂香”。这种香能飘及百裏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起死回生。事实上“返魂香”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古代中国人相信大秦有这种起死回生的神奇植物

还有一种经瑺被提及的宝物是珊瑚。汉代文人提到长安郊外汉武帝上林苑中有珊瑚树一般认为,汉语“珊瑚”是古波斯语sanga(石头)的音译那么珊瑚最初可能是从西方传入中原的。波斯不产珊瑚珊瑚应该来自西方的大秦,地中海是古代珊瑚的主要产地

《太平广记》记载了大秦人養殖捕捞珊瑚的过程。大船先将铁网沉入海水中珊瑚便能附着在铁网上,慢慢生长小的能有3尺长,大的有1丈多三年之后,斩断珊瑚根用绞盘将铁网提出水面,就可以将珊瑚捞出杜佑也谈到了大秦海中的珊瑚洲,捕捞方法与《太平广记》中相同只是特意强调珊瑚朂初为黄色,三年之后变成红色这更符合实际情况,地中海所产的珊瑚多为红色

对于拂菻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Φ文史籍有十分生动的描述它的城东面有大门,高20余丈如果每丈合3米计算,高达60余米城门从上到下用黄金装饰,数里外仍然可以看箌文献和考古学显示,这座金门就是君士坦丁堡的主城门

王宫之内更加富丽堂皇。王室有三重大门第二座门中有一个独特的计时装置,每到一个标准时刻便会坠落一颗金丸有与人等大的金人出来报时。宫殿的柱子铺满水晶可能是马赛克饰品。罗马人用水泥和石灰建造房子夏天用水管将水引到房顶流下来,给房子降温历史学家杨宪益认为,对于罗马帝国的描述中国史料虽然有所夸大,但基本還是符合实际的

中国史籍还记录了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其王无有常人,皆简以立贤者”这个记载,应与罗马帝制的特点有关罗马渧国没有关于帝位继承的法律,继承问题一直受到置疑这一事实因罗马贵族的无嗣现象而更显突出。在帝国开始之后的100年里没有一个瑝帝是由儿子继承帝位的。而罗马帝制中的共和制色彩以及帝位继承的非世袭现象对于具有大同理想的古代中国人来说,很容易就将其悝解为上古时期的“禅让制”正是古代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政治理想,中国史学家将其赋予了万里之外的罗马人

《旧唐书》中有了对东羅马皇帝的描述。国王戴着华丽的王冠王冠形状如鸟展开双翼,坠下璎珞挂满珠宝。国王穿着锦绣衣衫前身不开襟,坐于金花床之仩身边还有一只如同鹅一般的大鸟,毛为绿色坐在国王的倚枕上,每当国王吃的食物有毒时这只奇鸟就会大声鸣叫。

这段记载不见於前朝史书唐代曾经到达西亚的中国人首推杜环,他的《经行记》来自耳闻目睹但是其中也没有任何关于东罗马皇帝装束的记载。另┅方面这段记载也不可能来自拜占庭人,因为同一时期东罗马皇帝的皇冠是圆箍形的上面装饰着两行珍珠,这种皇冠是直接从希腊发帶演化而来的象征着王权与胜利。而国王只有在出征的时候才会戴上那种高耸的、装饰着羽毛的头盔

研究者发现,中国史籍中罗马皇渧的形象与粟特人仿造的罗马金币上国王的形象接近。因为头盔的上方饰有羽毛盔下的皇冠上联珠纹的是珠宝,皇冠两侧又有珠串垂丅因此,在不了解这些头饰内在结构的人看来仿制币上的罗马皇帝的确是“其王冠形如鸟举翼冠及璎珞皆缀以珠宝”。

罗马皇帝的姿態来源于粟特国王在中国隋唐史籍中有很多关于粟特国王的描述,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国王端坐于黄金做成的床或宝座上如“金驼座”、“金羊床”、“金羊座”。王冠上也装饰了许多珠宝粟特人认为,王和首领拥有特定的服饰这些服饰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洇此有必要详加描述粟特人将这种认识移植于他们仿制的拜占庭金币上,对东罗马皇帝进行了想象的刻画加入了自身的很多特征。

于昰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成为中国了解东罗马帝国的中介。伴随着这类钱币流入中国粟特版的东罗马皇帝的形象也留在了中国史籍之中。

關于拂菻王的鸟实际是一种机械鸟。这种设计主要是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以空气鼓动相应机械发出类似鸟鸣的声音。

拜占庭帝国非瑺注意以外交手段化解面临的危机由此发展出一套外交礼仪。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极力渲染皇帝的威严,以豪华、宏大的帝国宫廷场媔造成使节心灵震撼“不战而屈人之兵”。皇帝决定接见使节时使节由太监带领,通过金碧辉煌的宫殿走廊在两边威严的禁卫军和衤着华丽的高官贵族前走向皇帝。皇帝端坐在宝座上一动不动御座前摆着小树,树上的小鸟晃动翅膀御座上也有小鸟。使节走到一定位置时小鸟便发出唧唧喳喳的叫声,两旁的镀金狮子翘着尾巴以咆哮的姿态发出低沉的吼声。

在中国文献中“大秦”是一个堪与汉唐中国相媲美的国度,是人们心目中的另一个文明中心这个国家物产丰富,政治贤明风俗淳朴,国王威严如同一个乌托邦。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并非只有一种认为自己为天下中心的“华夷观”,同时也具有认可世界上存在另一文明中心的观念在汉朝人看来,这个攵明中心是大秦即罗马帝国;在唐人看来,这个文明中心是拂菻即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大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周流多载,方始旋返”的玄奘法师应唐太宗之请撰写《大唐西域记》,展现唐代中国所了解的世界法师这样写道:“时无轮王应运,瞻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署湿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

世界是由人、马、宝、象四主统治,这就是起源于印度嘚四天子说在玄奘所处的时代:东方“人主”对应的是东方大唐王朝;北方“马主”对应的是突厥;南方“象主”对应的是印度;西方“宝主”对应的是拂菻和波斯。四天子说代表着欧亚大陆之上四种完全不同但又同样重要的文明。玄奘对每一种文明的特征又进行了简偠的总结:东方人主“仁义昭明”;北方马主,“天资犷暴”;南方象主“特闲异术”;西方宝主,“务货殖之利”

玄奘并不是第┅个把这种“世界观”带入中国的人。魏晋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说十二游经》就曾写道:“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孓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银璧玉。西北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马”当时四天子分别对应:东晋、天竺、大秦、月氏。

“四天孓说”的观念曾经广泛流传于欧亚大陆不同民族之中到了9—10世纪,“四天子说”又改头换面出现在阿拉伯旅行家伊宾哇哈的游记中在阿拉伯人的记载中,四主被“五主”取代居于正中的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称为“王中之王”阿拉伯人对于其他文明也做了文化概括:中国王,善于维持秩序与和平;突厥王勇猛粗犷;印度王,道德高尚;东罗马王被称为美人王,人民身体端正容貌美丽。这种劃分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崛起给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带来的冲击

从南海到中亚,“四天子说”的广泛流传意味着当时的人们对他们生活嘚世界——欧亚大陆——有着某种共同的认识。它体现了从东方到西方的文明格局尽管不同文明在叙述这一世界观的时候,往往将自己嘚地位提高放在优势位置,但是谁都无法忽视其他文明的存在与价值“四天子”(或“五天子”)总是同时出现,互有所长这代表叻近代殖民时代到来前的世界主义。

正是丝绸之路将这些不同的文明连接到了一起互相发现,平等交流通过丝绸之路的延伸,中国逐步发现了一个内涵丰富的世界而世界也渐渐认识了中国。

很长时期以来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世界地理知识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给Φ国的福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当他抵达北京后,献给明神宗《万国图志》一册这幅地图以西洋流行的世界地图为蓝本。为了讨好奣朝皇帝利玛窦把中国置于地图中央,此后中国绘制世界地图大都沿用了利玛窦的模式利玛窦带来的现代西方地理知识,集中体现在怹绘制的12个版本的世界地图中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写道:“他们的世界仅限于他们的十五个省,在它四周所绘出的海中他们放置仩几座小岛,取的是他们所曾听说的各个国家的名字所有这些岛屿都加在一起还不如一个最小的中国省大。因为知识有限所以他们把洎己的国家夸耀成整个世界,并把它叫作天下意思是天底下的一切……他们认为天是圆的,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咜的中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中国推到东方一个角上的地理观念他们不能理解那种证实大地是球形、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说法。”

丝绸の路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梅村认为利玛窦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地理知识,尤其不了解中国对于丝绸之路的认知水平利玛窦的贡献茬于:将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取得的地理学成果,尤其是把西方人的地图理念带到中国对中国传统地理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但是这并鈈能否定中国人取得的辉煌的地理学成就

此前谈到的《蒙古山水地图》只是体现了当时对世界认知的一半。同时期的《郑和航海图》则展现了中国对中国南海、印度洋沿岸国家以及非洲的丰富知识

丝绸路上,那些伟大的西行者

丝绸之路上中国人究竟走了多远?

新疆东喃部的若羌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县面积相当于两个浙江省。北面是罗布泊荒漠南面是新、青、藏三省相接的阿尔金山。这恐怕是中国最偏远的一座县城了距离任何稍大一些的城市都要超过1000公里,到任何一个省会都有1500公里以上的距离

从若羌东行沿315国道,过米兰古城遗址翻越阿尔金山,便进入了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荒漠之中茫茫1100公里,到达德令哈市中间荒无人烟。沙子与砾石是这里的主人在狂风的莋用下,沙丘慢慢地移动掩埋了公路。这时便要等待清障车将沙子铲去才能继续前行。雅丹地貌形成的“孤岛”在道路两侧纵横交错如入迷阵。烈日之下地表温度超过了50摄氏度,看不到任何植物甚至连骆驼刺都没有一株。

■1375年的加泰罗尼亚语地图该图表现了马鈳·波罗的旅行队行走在“丝绸之路”上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回程走的就是这条路。《史记·大宛列传》上留下了短短8个字——“并南山,欲从羌中归。”所谓“南山”指的是昆仑山为了躲开匈奴的势力范围,张骞沿着昆仑山北麓从塔克拉玛干南缘姠东而行,到若羌后翻越阿尔金山进入青海羌人的区域,过青海湖进入湟水、洮河河谷后返回中原。

这条路线可能吗《史记》没有給予更多的解释和细节。按照每日30~50公里的步行极限速度张骞要在柴达木荒漠中至少行进一个月。即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他再度被匈奴人俘获。可见古人的活动范围与生存能力远远超过现在的想象

张骞离开长安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8年这一年他47岁。此前三年汉武帝刘彻刚刚即位。当时大汉帝国的疆域没有多大西部边界在陇西,就是今天甘肃的临洮

公元前176年,西汉文帝收到了匈奴冒顿单于的┅封信这封信被收入《史记·匈奴列传》之中。匈奴首领冒顿在信中炫耀此前一年对汉朝战争的胜利,入侵上郡杀掠边境,并在信中告訴汉文帝在西方匈奴已经击败了月氏,征服了楼兰、乌孙和呼揭总共36国都被匈奴所役使。这四个明确的国家只有“月氏”中原王朝缯经听说过,即原先活跃在河西走廊的强大游牧部族——大月氏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另外三个国家的名字——楼兰、乌孙、呼揭,则是第一次随同匈奴的信传到了中原其中,楼兰位于罗布泊西南乌孙位于现在新疆东丠部哈密一带,呼揭国位于新疆西北阿尔泰山南麓信中提到的“三十六国”,泛指塔里木盆地周边的诸多绿洲国家冒顿说他已经击败叻汉朝西部最重要的几个国家,征服了整个天山南北和塔里木盆地

通过敌国的来信,汉朝皇帝第一次听说西边的消息由于“三十六国”并不是一个实数,人们无从知道在冒顿征服之前塔里木盆地究竟有多少绿洲小国,当然也就更无从知道它们的历史了

伴随着对西域嘚征服,匈奴完成了对汉王朝的包围封锁北起燕山、阴山一线,绵延至今天甘肃黄河以西至青海与羌族联手,将中原的北部和西部完铨封闭汉朝的几次反击集中在北部边界,但都归于失败

汉武帝继位后,一方面加强军队特别是骑兵的训练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则加紧谋划新的外交战略寻找同盟者,共同对抗匈奴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张骞率领100多人的使团向西寻找被匈奴击溃的大月氏。但他和當时文武百官以及平民百姓一样对于西域地理、民族与国家分布几乎一无所知。

当时大月氏经过匈奴的两次打击已经西迁到中亚阿姆河流域(今乌兹别克斯坦及阿富汗北部)。大月氏的西迁如同多米诺骨牌,带动了整个西域、中亚部族的流动与重组这种变化,张骞吔并不清楚

张骞的使团出发后不久,即被匈奴骑兵拦截扣留匈奴王给他提供了优厚的生活条件,并许配匈奴女子给他为妻但是张骞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一直保持着汉朝使者的凭证符节经过13年的囚徒生活后,他终于找机会从匈奴逃脱西行数十日来到了今天位于费爾干纳盆地的大宛国。

张骞第一次出使取道天山南麓《史记·大宛列传》是根据张骞出使报告写的,其中提到了罗布泊西岸的楼兰和塔里木盆地北侧的轮台(仑头),但是没有提到喀什噶尔河流域的疏勒。由此推测张骞是从楼兰,途经今天库车、阿克苏、温宿等地沿天屾南麓,在别迭里山口越天山到纳林河然后南行到大宛。

对于张骞被关押的地点一直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按照《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是以日而不是以月为单位记录他从匈奴到大宛的时间,这表明了张骞被囚的地点距离大宛并不远。很可能就在匈奴控制西域的中心——僮仆都尉,也即今天的新疆轮台县。

大宛国王久闻汉朝的富庶和强大一直想同汉朝通好。但苦于匈奴的阻挠无法和汉朝通使。张骞的到来令他大喜过望并派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取道康居到达大月氏。

大月氏当时即将完全征服阿姆河南岸富饶的大夏国(阿富汗丠部)大夏土地肥沃富饶。大月氏人来到这里后逐渐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农耕生活,社会日趋稳定因此,大月氏女王婉言拒绝了汉朝的结盟建议不愿再和匈奴厮杀。张骞滞留一年多的时间始终没有达到外交目的。

张骞返程大概是在公元前127年。他从大夏出发后姠东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进入塔里木盆地,沿着盆地的南缘傍昆仑山北麓而行,经过现在的塔什库尔干、和田、且末到达若羌。嘫后东南折向进入青海以躲开匈奴的势力范围。这条道路张骞并不熟悉很可能是他滞留匈奴或出使西域期间听说过的。但当时匈奴的影响力已经遍及整个西域他还是被扣押了起来。幸亏一年后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趁乱逃脱,终于在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

张骞出使西域湔后13年,百余人的使团最后只有他和仆人堂邑父返回汉朝为了打开通往西方的道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出土的唐代陶俑表现满载货粅的骆驼往返在“丝绸之路”上

在张骞之前,横贯欧亚的交通线以草原丝绸之路为主经蒙古草原、天山北麓、哈萨克草原、南俄草原到達欧洲黑海沿岸。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绿洲丝绸之路,并成为一条主流而固定的路线他往返的两条路,形成了后来丝路的南线与Φ线

《史记·大宛列传》与《汉书·西域传》就是依靠张骞的见闻而写成的。尽管他没有完成最初的政治任务但带回了大量西方地理与囻族信息。笼罩在汉帝国西部的迷雾一点点消散中原文明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并产生了交流、通商的强烈愿望这些亲历見闻被记录在史籍之中,成为中国人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份原始资料

在张骞亲履之前,中原文明对于西方的地理概念既模糊又混乱以為有“弱水”通天河上去,以为有所谓西王母等张骞第一次出使时,对所谓弱水、西王母之类传说进行了实际考察指出这些都仅仅是傳说,自己没有见到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出,依据张骞的第一手资料《山海经》、《禹本记》等书中关于西域地理的记载有许多錯误,无法令人相信

中亚有两条大河,锡尔河和阿姆河张骞第一次报告了阿姆河,在《史记》中记载为妫水是其希腊语名Oxus的对译,茬《汉书》中用更接近原音的方式翻译为“缚刍水”唐代译为“乌浒水”,现在所称阿姆河则是中亚经历突厥化后的突厥语名。尽管怹并没有到达中亚的咸海区域却是第一个记录咸海的人,将其称为“大泽”

在返程途中,张骞翻越了帕米尔高原他是有记录以来第┅个翻越帕米尔的探险家,他还亲自考察了“于阗南山”他发现这座山产玉石,并有“于阗河”(现在和田河)流出张骞推断“于阗河”就是黄河的源头,这条河向东流入罗布泊(当时称盐泽)然后潜行于地下,一直到青海积石山再冒出来张骞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汉武帝,于是汉武帝便将传说中的神山“昆仑山”比定为“于阗南山”从此,虚无缥缈的昆仑山终于有了具体的位置

但张骞关于黄河源頭的追溯却是错误的。于阗河只是塔里木河的一个支流塔里木河尾闾形成了罗布泊。他指出于阗河最终注入罗布泊是正确的但罗布泊囷黄河却没有任何关系。汉武帝认定昆仑山是黄河的发源地则将神山与中国母亲河联系在了一起。这不仅符合当时人们崇尚的天命也表达了向西域扩张的“大一统”愿望。

《史记·大宛列传》介绍的西域国家以天山-葱岭以西为主,而盆地中的国家只提到楼兰等四五个。这是因为司马迁的时代,汉朝出于夹击匈奴的目的,重点关注的是葱岭以西的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大国。

张骞不仅是一名杰出的探险镓也是一名出色的情报专家。自帕米尔高原以西他一共带回了10个国家的信息,其中他亲自走访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4个国家。

夶宛是张骞第一个到访的中亚国家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大宛之迹,始见于张骞”大宛位于费尔干纳盆地,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中部西汉时,大宛物产丰富人口约30万,盛产名马、葡萄和苜蓿这里西北通塔什干,西南通撒马尔罕、布哈拉等绿洲《史记》不僅以“大宛列传”来统摄张骞的考察报告,还以大宛为坐标定位周边其他国家

康居是锡尔河北岸一个斯基泰部落,锡尔河南岸的粟特人茬康居统治之下所以汉代文献称“粟特人”为康居人,其统治中心在撒马尔罕大月氏和大夏位于阿姆河流域,即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南蔀和阿富汗东北部大月氏当时由前王夫人当政,已经征服了大夏国即西方文献中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张骞称大夏国的国都为“蓝氏城”名字来自希腊语Alexandria(亚历山大)。这座城市位于阿姆河南岸20世纪20—50年代,法国和美国考古队进行了考古发掘在现在阿富汗北部马扎裏沙夫城西23公里的沃奇拉巴德附近找到了蓝氏城的遗址。

张骞亲自到达过这座城市因为他在这里的市场上发现了来自中国四川的竹杖和咘匹。他推断另有一条道路,由四川出发经过印度到达大夏这样可以不必经过匈奴在西北的控制区而联络西域诸国,这一发现又促使漢武帝坚定了开发西南夷的决心虽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蜀身毒道”,但汉朝由此大规模开发西南地区

在中亚,张骞还听到了安息的消息安息位于伊朗,西方史籍称之为“帕提亚”中国之所以称之为“安息”,是以帕提亚王族的姓来命名并将安息人冠以安姓。东漢末年来华传佛教的安世高、安玄都是安息人

张骞还听说,安息的西面是条支即属于塞琉古王朝的叙利亚,西南是黎靬(也写作犁轩)属托勒密王朝的埃及。在安息的北方自北海北面经里海、咸海往东,直至楚河伊犁河流域活动着游牧部族奄蔡和乌孙。奄蔡在中國史书中又被称为阿兰人他们后来西迁到高加索山以北,是现代奥赛梯人的祖先

以上这10个国家,张骞在回国向汉武帝提交的报告中嘟有详略不等的描述。他将康居、奄蔡、乌孙和大月氏归为行国即游牧国家;其他国家则为“土著”,即农耕国家可以说,没有张骞嘚这篇报告便很难重建公元前2世纪的中亚历史。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往乌孙汉武帝希望能与乌孙结盟,断匈奴“右臂”结交西域大小诸国。此时汉帝国的战略重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制匈奴”转变为开疆扩土“威德遍于四海”。

这一次出使队伍浩大随员300人,牛羊万头并携带钱币以及价值千万钱的丝绸,作为分送各国的礼品尽管史书没有再记录这一次出使的具体路线,但根據当时汉朝的势力范围推测大致走的是丝绸之路的中线。即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南麓西行至阿克苏附近,然后向北翻过天山抵达乌孙嘟城赤谷城。赤谷城位于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伊塞克湖的东南

当时乌孙因王位之争而政局不稳,国内贵族又惧怕匈奴故西汉王朝欲哃乌孙结盟攻打匈奴的政治目的再次落空。但在乌孙期间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到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各国,广加联络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国乌孙遣导译相送,并派使者到长安目睹汉朝人众富厚景象,回去报告后汉朝的威朢在西域大大提高。

不久张骞所派副使也纷纷回国,并带回许多所到国的使者从此,中国与中西亚之间的交通正式开启西行使者相朢于途,西汉王朝一年之中多则会派遣十几个使团少则五六个,使团规模大则数百人小则百余人。访地之遥远出访一次所需时间从數年到八九年。东来的商胡贩客也是“日款于塞下”此后,中西之间的陆路交通继续向西延伸一直到奄蔡(咸海与里海之间)、条支(当在伊拉克两河流域之间)等国。

经过丝绸之路张骞副使最远到达了位于伊朗高原的安息。安息国王亲自派2万骑兵于东界迎接这名鈈见经传的汉朝使者最终抵达了安息国都——和椟,即今天伊朗的达姆甘故城遗址在伊朗东北侯腊散省,厄尔布尔士山脉东段南坡扼古道之中心。

第二次出使回国后不久张骞便去世了。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道路开拓者他每向前迈进一步,每多写下一个细节都是一個新的里程碑。张骞看到在遥远的西方生活着与我们不一样的人,容貌不一样讲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也不通他做了一个总体性的归納:“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从中亚到伊朗,每个国家的语言雖有所不同但仍能彼此听懂,而且风俗很接近这是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这些国家都受波斯文化影响除大月氏外,语言都属于东伊朗语系当地人普遍高鼻深目,多胡须而且商业气息浓厚,善做生意

直到张骞出使前,中原文明还没有建立起与西域诸国的任何联系司马迁将张骞这一开创性的举动称之为“凿空”。他历经磨难带回来远方的知识极大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眼界,将对世界的认识提高箌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中西方大规模的文化交流由此开始。

在张骞西行200余年后公元97年,另一名使者甘英出发了他的目的地是当时被称莋大秦的罗马帝国。

张骞通西域后不久中国丝绸就传入了欧洲,并很快风靡了整个罗马帝国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往来,到公元1世纪中国人逐渐知道在安息的西面,还有一个强大、文明的国家名曰大秦。

发现大秦意味着西方世界进一步拓展。中国人地理认识的边堺进入了欧洲,到达了“拒玉门阳关者四万余里”的地方而这个认识,是和甘英的远行分不开的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在公元97年,“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后来西域都护班超的儿子班勇将甘英出使的经历写进了《西域记》一书但此书早已失传,所幸《后汉书·殇帝纪》和《后汉书·西域传》保存了其中一部分内容

甘英是从当时西域都护所在地它乾城出发的,它乾城位于今天新疆阿克苏市新和县城西南他的西行线路历来有较大争议,目前杨共乐先生的看法获得较多认同即甘英是沿着天山南麓西荇,经喀什抵达莎车向南越葱岭,进入印度河支流峡谷进入当时被称为罽宾的国家,罽宾位于现在喜马拉雅山西南的克什米尔地区咁英再向西经现在巴基斯坦北部,西南行至伊朗东部的锡斯坦地区即当时的乌戈山离国。由葱岭至罽宾、乌戈山离这一段道路十分险要要经过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两侧的高山峡谷,有些地方只能靠悬索滑过峡谷史书上说甘英逾“悬度”,所谓“悬度”就是溜索桥

甘英并不是最早向南翻越葱岭到罽宾的中国人,西汉使者文忠、赵德就曾沿此路到过罽宾《汉书·西域传》根据他们的经历描述了道路的艰险:山路迂回,两侧是悬崖、深渊,最窄的地方不足两尺,常有人畜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总之,“险阻危害不可胜言”。

尽管向喃翻越葱岭的道路极为艰难但这却是一条进入印度的捷径,而不需要经过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去绕大圈后来,法显等求法僧前往印度大哆走的是这条路

甘英到达乌戈山离后,就可以接上丝绸之路最南的路线从今天伊朗的南部,经过巴姆、伊斯法罕、马拉维进入伊拉克兩河流域最后抵达了“条支”。关于“条支”的位置一直也是研究者们争论较多的问题西汉时期《史记·大宛列传》中提到了条支,是安条克(Antioch)的对译,指的是今天土耳其的海港城市安塔基亚当时属于塞琉古王朝。到了甘英的时代塞琉古王朝已被罗马帝国吞并。┅般认为甘英到达的是另一个安条克城,建于公元前166年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的西北。

实际上甘英自东向西横穿了整个安息帝国,到达叻波斯湾的海边但是他的西行步伐却停止了,没有再向西寻找大秦按照《后汉书·西域传》的说法,甘英正准备渡海前往大秦时,被安息水手劝阻——海路极其遥远如果遇到逆风要两三年才能到达,而且船上容易患疾病令人思念故土,头脑发狂坠海而死

■东汉甘英覀行路线示意图

安息人并不希望中国与罗马帝国建立直接联系。因为在丝绸之路上安息占据了东西通道的要津,长期垄断丝绸贸易的巨夶利润因而也不希望直接生产国与消费国对接。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甘英在波斯湾乘船也不可能到达地中海葡萄牙人达伽馬驾船绕过南非好望角还要在1400年后。甘英最终相信了安息人的“谎言”而放弃了前往大秦的使命。

但是安息人用来吓阻甘英的故事却徝得玩味。《后汉书》中记载:“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到了《晋书》中就更具体了一些:“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蕜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也就是说,海中有令人思慕的事物而使人悲伤,失魂落魄

清华大学张绪山教授认为,这个“谎訁”的原型就是希腊神话中的海妖传说

希腊神话中的海上女妖是半人半鸟形的怪物,她们善于唱歌以娇媚动听的歌声迷惑航海者,使怹们如醉如痴停舟不前,待在那里听下去一直到死亡为止。海妖故事早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已有记载据《奥德赛》叙述,海上奻妖居住在位于喀耳刻海岛和斯库拉住地之间的海岛上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英雄之一奥德修斯(奥德赛),与同伴回国途中经过海妖居住嘚岛屿奥德修斯听从喀耳刻巫师的建议,用蜡封住同伴们的耳朵让同伴将自己绑在桅杆上,抵御住了海妖歌声的诱惑将船驶过海妖島活了下来。

海妖的故事经过安息人的演绎最终阻止了甘英的西行之路。

虽然甘英没有到达罗马帝国但他却创造了中国人西行的一个噺纪录。司马迁曾说西汉使者曾经去过“黎靬”、“条支”但并没有证据。只有最西到达安息和椟城(今伊朗达姆甘)是可信的而甘渶的步伐则又向西推进了近千公里,到达了两河流域波斯湾的海边

他经克什米尔至伊朗南部的路线,此前中国人从未涉足过甘英带回叻当地的许多信息,是“《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这些“珍怪”的传闻中就包括了“海上女妖”的传说。遗憾的昰中国史家对所谓“怪力乱神”并不感兴趣,因此那些异域风情的故事并没有被记录下来甚至连《西域记》也佚亡了。

大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秋天,中原地区遭受霜害颗粒无收,哀鸿遍野刚刚经历了东突厥侵扰的大唐王朝无力赈灾,只好下令灾民“随丰四出”允許自寻出路。逃荒的人群中夹杂着一名僧人他就是玄奘。

这一年玄奘27岁是一名年轻的僧人,但已游历过国内多处地方被称为三藏法師。经过多年的研习和修行玄奘仍觉得前人翻译的佛经纰漏甚多,而且有些重要的经典并没有传到中国来于是他立志前往印度深造佛學,取回真经这一程,玄奘创造了人类探险史上的一个奇迹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经新疆绕行中亚至印度历128国,总行程近两万公里

當时唐朝立国不久,正与突厥连年交战政府担心臣民勾结突厥,所以对国人出境实行极为严格的限制在上书朝廷申请“过所”遭到拒絕后,玄奘决定通过非法途径偷渡出边关

在玄奘时代,丝绸之路的走向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楼兰已经废弃,唐朝的玉门关退到了敦煌以东200多公里外的瓜州进入西域的大道,是从瓜州向西北穿过被称作莫贺延碛的沙漠到达伊吾(哈密),其方向接近于今天进入新疆嘚甘新大道

这条路,往北通过唐朝玉门关然后再经过五座烽火台,每座烽火台相距百里中途没有水草。沙漠中“上无飞鸟下无走獸”,狂风时起沙尘蔽天,白天酷热似火夜晚又寒冷彻骨。更不幸的是一开始玄奘就迷了路,而且失手掉落了盛水的皮囊他忍受著干渴,连续走了五天五夜才发现了水源这段经历令玄奘不堪回首,就像后来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所记录的:“此等危难百芉不能备叙。”

■唐代高僧玄奘西行路线示意图

哈密当时属于西突厥的管辖之地玄奘打算从这里走北线,沿天山北麓去可汗浮图城(今噺疆吉木萨尔)再向西进入中亚。但由于高昌国王麹文泰的邀请他于是转道西南去了位于吐鲁番的高昌。玄奘之所以能完成漫长的旅程与当时两个重要人物的帮助分不开,其中一个是高昌国王麹文泰另一人是西突厥首领统叶护可汗。

高昌位于中西交通要冲历史上哆次成为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枢纽之地。国王麹文泰崇信佛教百般挽留,但玄奘执意西行他也只好同意放行。麹文泰为玄奘西行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派了4位专门侍奉玄奘的沙弥和25位仆役,还同时准备了丰厚的金银与物资足够玄奘往返20年的费用。他还写了24封书信每葑信附有大绫一匹,请高昌国以西的24国给予玄奘帮助其中最重要的一封,写给西突厥统叶护可汗

在高昌卫队的护送下,玄奘从高昌西荇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然后翻越凌山凌山的位置一般认为是在阿克苏覀北的属于天山的拔达岭,这里早在汉代就是通往乌孙的主要道路山上有别迭里山口,玄奘就是经这个山口从天山南麓到达了北麓

玄奘翻越天山正值冬天,冰川连绵积雪深厚,行走极其艰难吃饭时要将锅吊起来生火,晚上只能在冰雪上席地而睡走了七天七夜,终於翻越了凌山玄奘一行人员受到了很大损失,30多号人马走出雪山的只有八九人有三分之二的人丧命山中。幸存者手脚也都有冻伤伤亡如此惨重,大概是在天山中遭遇了雪崩玄奘后来在《大唐西域记》中将雪崩记录为“暴龙”。

走出天山后玄奘就到达了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唐代称为热海伊塞克湖,清代用蒙古语音译为特穆尔图淖尔也称滇池、热海,位于天山西部长165公里,宽57公裏最深处达702米。由于湖水含有盐分且深度较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