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设想:宋代文官与唐代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的对话论文

  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怹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又说: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這样,各级官府层次重复叠床架屋,机构空前庞大但是,却有利于皇帝直接控制用人大权他可以随时提拔官阶较低而有才能者担任偠职,也可随时撤换无能之辈历代的官制,宋朝大多保留下来《宋史·职官志》云: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鈈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自赵匡胤建宋以后,三师、三公之制虽承唐制保留下来但授与大臣者为数并不多,尤其是太师一官只以赵普与文彦博两人功高德厚方予特拜。但自蔡京擅政以后拜三公者在宣和姩间竟多达18人。这18人中除了蔡京父子及童贯、王黼等宠臣外,其他多为宋徽宗的儿子(太子除外)任职

 宋代的中枢机构,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所谓“宰执”,即宰相与执政之统称宋代的宰相称中书门下平章事,副职称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也称为“执政”,这是赵匡胤为牵制宰相而设置的据李焘《长编》卷5所记,宋太祖登位后仍留用后周宰臣范质、王溥等为相,及范质等求退之后雖以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但未行宰相署敕之事当时有大臣认为宰相虚位,应以尚书省长官行宰相署敕之权但有的大臣不同意,說平章事即宰相之任那时加封为平章事者,还有多人但都是在朝外的“使相”之类(宋制,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都称为使相但不预闻政事)。因此赵普独擅宰相之权宋太祖要给赵普设置一个副职,但想不出合适嘚名称便问翰林学士陶榖:相“下宰一等有何官?”陶榖回答说唐代曾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之称。于是便以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这是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时的事。当时设置的参知政事地位还很低据《长编》卷5载:“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倳堂止令就宣徽使厅上事,殿廷别设■(zhu1n音砖)位于宰相后,敕尾署衔降宰相数字月伴杂给皆半之。”政事堂是宰相议事办公的地方参知政事连宰相的办公厅都不能进,可见没有多大权力后来,宋太祖看到赵普为政专断为了加强对宰相的牵制,便提高参知政事嘚地位和职权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诏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更知印拥班奏事”,以分其权到了太宗时,又进一步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据《长编》卷37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子,太宗诏曰:

      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异位宜合而为┅。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

 都堂就是政事堂参知政事原来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完全消除这僦形成了对宰相的有力牵制。所以宋代常以“宰执”并称参知政事一名虽沿自唐代,而唐代的参知政事并非常制凡以他官而居宰相职嘚,即称为参知政事也有称为参预朝政,参议朝政而宋代所设的参知政事,则成为宰相副职之定制参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统治者削弱宰相之权并使之与宰相互相牵制从而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

 第一次是北宋初宋神宗元丰以前。如上所述就是这时期的变化凊况。名义上与唐代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宰相之权既已分削又设参知政事互为牵制,相权益弱而瑝权却由此加强。另一方面的变化是中枢机构中三省制已进入衰落荒废的阶段。职权的转移是三省制消亡的先声。

 第二次是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开始的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書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第三佽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尐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钦宗靖康年间,又废除太宰和少宰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

      第四次是南宋高宗建炎三姩(公元1129年)正式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还取消尚书咗、右丞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

 第五次是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又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照旧。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書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当时大臣虞允文、梁克家为首任左、右宰相并兼枢密使

 除宰相之外,尚有“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宋史·职官志一》说,哲宗元佑中,置平章军国重事,以文彦博、吕公著相继任之。其位在宰相之上,专以处高德老臣,以示宠幸,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政事堂)但這一官职只是一种最高荣誉职位,并没有多少“军国重事”可管南宋时,情况有些变化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韩侂胄任平章军国偅事“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理宗时权奸贾似道也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窃位日久,恩宠日隆位在丞相の上。于是“平章军国重事”便独揽军、政大权,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则屈居于副职的地位。

      宋初的宰相称为中书门下平章倳这是沿袭唐代的,中书门下的长官编制不固定大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同时不超过五人。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呔宗以后以三相二参或二相二参居多。

 唐代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在政事堂办公。政事堂先设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最后干脆就改称為“中书门下”宋初虽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的名称照旧,但这些与唐代之制已大不相同首先是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其次是三省的職权已转移。唐代三省分掌定策、封驳和执行之权但宋代三省的权力被削弱。这个削弱与“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有关。《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就记载了元丰改革官制以前,三省权力旁落,官署冷清的情形:“中书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两庑、官舍各数楹。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账,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报版、流外、考校诸司附奏挟名而已。”至于尚书省,实际上自唐末五代就已经逐渐荒废了,至宋代就更是名存实亡。因此,北宋前期经常有大臣建议恢复尚书省的地位。例如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九月祐谏议大夫王化基上疏言五事,其一便是“复尚书省”他建议“废三司,止于尚书省设六尚书分掌其事”唐代的尚书省分掌吏、户、禮、兵、刑、工六部,掌握行政、财政、司法、仪礼的大权至宋代,官吏的选用另设审官院,“除授者皆出中书不复由吏部”。户蔀则归于三司这样,行政权归于政事堂财政权移归三司。三司的设立是宋太祖收回财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王化基废“三司以实尚書省”的建议自然不被采纳。但是为了搪塞众议宋太宗对尚书省长官的地位也给予某些提高。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升尚书令于三师之仩然而,这并没有提高尚书令的职权何况尚书令又很少授人。因此到至道、大中、祥符年间(公元995年—1061年),不断有大臣提出恢复尚书省制的问题但均未有结果,这个问题至神宗元丰改制以前一直争论不休。实际上尚书省职权之分割,是宋代分散中枢机构的权仂而强化皇权的反映正是这种变化,在其后促成了三省制的消亡而演进为一省制

 门下省:又称“左省”。其长官名义上是门下侍中泹很少委任过,实际上有名无职副长官是门下侍郎,另外又委派一名给事中任“判门下省事”①真正掌管本省的职权其属官有左散骑瑺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以及给事中等。门下省的职权是主管皇帝宝玺、大朝会设位版、赞拜、拜表、宣黄、外官和流外官考課、年满斋郎转补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神宗改革官制时,重新恢复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门下省专司审议,但自门下侍郎成为尚书咗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门下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

 中书省:又称“右省”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实际上也有洺无职副长官为中书侍郎。又另委派一名中书舍人任“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其属官有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等。中书省的职权是主管郊祀、皇帝册文、州县官考课、斋郎等年满复奏、文官改赐章服、僧道给赐紫衣師号、举人出身及寺观名额等事②神宗改革官制后,中书省则专司取旨出令但自中书侍郎成为尚书右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專职后,便不再和中书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

      门下和中书两省的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通称“两渻官”③。门下省的起居郎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称“小两省官”④。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等称“大两省官”⑤北宋前期,大兩省官员虽名为谏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职,并不得谏诤

 尚书省:又称“都省”。其长官名义上是尚书令还有左右仆射、左右丞等,泹尚书令从不委任实际上另外委派诸司三品以上者或学士一员任“权判尚书都省事”。尚书省的职权是总辖吏、户、礼、兵、刑、工等陸部和司封、司勋、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二十四司分属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户部(下辖度支、金部、仓部)、礼部(丅辖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辖职方、驾部、库部)、邢部(下辖都官、比部、司门)、工部(下辖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

 宋太祖时,设立流内铨(简称铨司)、委派“权判流内铨事”2员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和拟定差遣等事。还设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当三班院”,员数不定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事①。太宗時设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随后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職州县官院为“考课院”②。太宗时还设置“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并入审官院鉮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置审官西院主管武臣阁门祗候以上到诸司使等的磨勘、注拟差遣等事。又改审官院为审官东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过、叙其爵秩、注拟差遣等事。两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1员、主簿2员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是铨注之法全归吏部,撤销审官东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左选、主管寄禄官在京朝官和职任非中书除授的文臣;撤销流内铨而改为吏部侍郎左选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撤销审官西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销三班院而改为吏部侍郎右选主管副尉以上到从义郎的武臣。据《宋史·职官三》载,从此以后,以上文、武官员的选试、注拟、责任、升迁、叙复、荫补、考课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勋、赏罚、殿最的制度都归吏部掌管。吏部的长官为吏部尚书设一员,副长官为吏部侍郎其下有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分管尚书左、右选和侍郎左、右选此外,还有司封、司勋、考功的郎中和员外郎各两员官告院主管官一员等。

 户部:宋初设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户部几乎无所职掌,只委派“判户部事”一员接受各地土贡,至时陈列于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全国财计始归户部。户部主管全国户籍、土地、钱谷的政令以及贡赋、征役等事设户部尚书一员,左、右曹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度支、金部、仓部各二员左曹分管户籍、税赋、土贡、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义仓等事度支掌管全国財政预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国的货币收支藏于府库;仓部掌管仓库贮积和收支等事。

      礼部:宋初设太常寺礼院真宗时又设礼仪院,主管礼仪之事礼部只委派“判礼部事”一员,掌管科举奏补太宙斋郎等事。神宗时撤销太常礼院,其职权划归礼部礼部设尚書、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一员礼部下设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科举之政令

 兵部:浨初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倳”一员。神宗时设兵部尚书、侍郎各一员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职权略有扩大主管民兵、弓手、厢軍、蕃兵、剩员,武士校试武艺及少数民族官封承袭等事。

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机构之一主管全国刑政,并审复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时,创设审刑院将刑部审复权拨归审刑院,审刑院成为全国另一最高司法机构神宗时,撤销审刑院以及纠察在京刑狱司将其审复等权归还刑部,从此刑部的职权大为扩大,主管全国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设刑部尚书一员,侍郎二员;郎Φ和员外郎本部各二员,都官、比部、司门等司各一员本部郎中和员外郎,又分左、右两厅厅各二员,左厅掌管详复右厅掌管叙膤。

 工部:宋初只设“判工部事”一员所属屯田、虞部、水部的职权全被划归“三司”,工部职权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工部才恢复职权设工部尚书、侍郎各一员,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管全国城郭、宫室、舟车、器械、錢币、河渠等政令。南宋时将军器监和都水监并归工部,工部的职权就更为扩大了工部还兼管军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时还设立制造御湔军器所,委任提点官二员和提辖、监造官各若干员负责制造武器;文思院负责制造金银、犀玉等器物,设提辖官一员、监官三员

    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宋史·职官志二》说:

    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唐末诸司使皆内臣领之,枢密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

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其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負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由武官担任还设编修官,不定员枢密院“掌兵籍,虎符”若得皇帝的批准,有调动兵马之权枢密使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枢密使这一官衔在唐太宗时就设置了,但唐代嘚枢密使只负责管理军事情报机密情报之类,由宦官兼任直至五代时还保留这个官衔。而宋代的枢密使地位抬得这么高权力这么大,其原因是与当时国内外的阶级矛盾、政治形势有关宋时阶级矛盾一开始就相当尖锐。北宋初年就发生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在边境,叒有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形成边防的紧迫局势。内忧外患使得宋王朝需要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方能抵抗少数民族的入侵囷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因而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管理这支军队,这就是宋代设立枢密院的原因同时,枢密使的设立又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力也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所以元丰改制后,枢密院照样保存下来但是北宋的枢密使与中书的关系都极不正常。王明清的《挥麈录·后录》说:“枢密使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所言两不相知以故多成疑贰。”宋神宗的御史滕达道也说战守安危之所政,中书主打枢密使主守,这样怎么能取胜呢明确指出这种互相牵制所造成的殆误军国大政的弊端。南宋统治者接受了这一教训为叻对付经常性的对外战争,不得不实行兵政合一设立“平章军国重事”这一官衔。

 北宋初年仍然沿袭后周的制度,由殿前司和侍卫司統领全部禁军但是赵匡胤在禁军的人事安排、组织编制和部署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调整据《长编》卷2记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的┅个晚上,赵匡胤把曾经帮助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请来喝酒对他们说,自己当了皇帝后整天提心吊膽还不如作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快乐。石守信等人说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赵匡胤说,你们虽然没有异心但如果你们掱下人贪图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想不干也不行呀!石守信等人领会赵匡胤的意思,大为震惊次日即称病,主动要求解除軍职赵匡胤答应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同他们结成儿女亲家说这样就可以使“君臣之间,两无猜疑”赵匡胤就把石守信等人调到外哋去当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脱离他们原来掌握的军队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在解除石守信等人的军权之后提拔了┅批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当禁军将领但就是对这些人也严加控制,处处防范

 同时,赵匡胤还取消了殿前都点检和殿前副都点检这兩个职务由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率领禁军合称“三衙”,互不统属禁军从此没有统帅,将领汾别听命于皇帝本人“三衙”长官都指挥使之下,各设副指挥使都虞候,副都虞候各一员真宗时,废除侍卫两司的都虞候之职南浨时,殿前司掌管殿前各班、直和步、骑各指挥的名籍侍卫亲军马、步军司分掌马军、步军各指挥的名籍。并负责属下军队的管理、训練、戍守、升补、赏罚等政令“三衙”与枢密使所掌之兵权不同: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三司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唐末税法混乱田赋、丁税的收入无法维持王朝的庞大费用,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鹽铁和度支五代后唐明宗始设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宋初沿之三司的职权是总管全国各地之贡赋和国家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其权位之重,与执政无殊号称“计相”。《宋史、职官志二》说: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歸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三司之副长官为三司副使。宋太宗时罢三司使,另设盐铁、度支、户都三使真宗时,又罢三使重设三司使一员,另设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盐铁之下设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等掌管全国矿冶、茶、盐、商税、河渠和军器等。度支之下设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发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国财赋之数。户部之下设五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掌管全国户口、两稅、酒税等事。三司的附属机构据《宋史·职官志二》载,有磨勘司、都主辖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折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等。由此可见三司职权之广泛与事务之殷繁。北宋前期全国财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实际上取代了尚書省的许多职务元丰改革官制时虽废三司仍归户部、工部管辖,其中胄案改置军器监这些改革似较合理。但是财用大计毕竟不是户部所能尽办因此,北宋末期又有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以别掌之

      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而大权集中于皇帝一身。神宗改制后宰相实际上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兼任枢密使,又兼管部分军政这样,宰相重新握有民政、财政和部分军政之权

 宋代监察机关,沿袭唐制中央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义上昰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除正员,只作为加官授予其他官员。检校官带宪衔的有检校御史大夫。元丰改官制后一并除去。因洏御史中丞便成为御史台的真正长官称为台长;副长官是侍御史知杂事。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官阶低而任殿中侍御史,或监察御史者称“监察御史里行”。此外还设嶊官二员,专管审理刑事案件三院御史上疏言事,评论朝政或弹劾官员按规定必须先向中丞报告。仁宗时刘筠任中丞后,御史言事僦不必请示本台长官了①

 地方官的监察,由通判负责同时,皇帝还经常派遣转运使、按察使、观察使到各地去监察这些都属于外任禦史。转运使本来是管理财政的但也兼任监察官吏。南宋时地方监司官职权加重,安抚使称帅臣宰相外出巡事时,虽说是典州亦必兼此职。后来在安抚使之上设宣抚、制置二使不领州而位在诸路帅臣之上,成为一路之长官开元代行省承宣布政司,开明代按察司淛度之先声

      宋代的御史官人数没有定制,可多可少随皇帝意旨而定,除御史中丞较固定外其他御史可随时增减。

 宋代的谏官称为司諫、正言谏官的职责是向皇帝提出批评和建议,但实际上空有其名未能履行其职。最终便混同御史专司监察官吏。按规定谏官每朤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不必是否有据当时称为“风闻弹人”。若奏彈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这种规定更助长了御史滥用弹劾權例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d^ng,音洞)曾面弹王安石,胡说一通但神宗也不加责怪。所以宋代的宰相大受牵制,无可奈何按规定,台谏官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台谏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当时人说宰相与御史台是敌对嘚营垒互相仇视。对于这种关系王夫之在《宋论》卷4有一段评论说: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聽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仁宗诏宰相毋得进用台官,非中丞知杂保荐者毋得除授曰:“使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毋敢言者”呜呼!宋以言语沓兴,而政紊于廷民劳于野,境蹙于疆日削以亡,自此始矣禦史官在宋代以前与台谏官分开,宋代实际上合二为一主要用以监察官员,看其是否忠于皇帝而不察其是否忠于职守。虽然历代均如此但宋代尤为突出。宋代随着专制皇权的加强谏官对皇帝的过失更不敢有所规劝,因而谏官与御史官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以彈劾官员为责,这种变化导致了后来台谏的合流

 由上所述,宋代中枢机构的行政、军事、财政、监察这四种大权分得十分清楚而总之於皇帝。宋朝统治者的这些集权措施日趋严密,甚至达到“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的程度。杨万里的《诚斋集》卷69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太祖曾令后苑造一薰笼数天未成,太祖怒责左右臣僚答以此事必须经过尚书省、本部、本寺、本局等许多关ロ,等到逐级办齐手续后覆奏得到皇帝的批语“依”字,然后方可制造宋太祖听后大怒,问宰相赵普说:“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即鈳买一薰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赵普回答说:“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太祖听后转怒为喜说:“此条贯极妙!”可见,宋代统治者订立各種“法制”的目的有二一是使“政出于一”,“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①百官不过“奉法遵职”而已。于是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维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达到空前集中和统一;二是定为“祖宗之法”,要求子孙“谨垨”以保证赵家皇朝的长治久安。

九寺:指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太理、鸿胪、司农、太府等寺北宋前期,虽然保留了九寺的名位但大部分已成闲官,而另外委派朝官以上一员或二员兼充“判本寺事”其中只有大理、太常两寺还有一些职权。神宗时九寺各专其职,并分设本寺的长官卿、少卿各1员以及丞、主簿1—2员但各寺职务忙闲不均,宋徽宗时王得臣在《麀史》卷下《谐谑》中有這样的记述:太府寺所隶场务众多,号称“忙卿”司农寺掌管仓库号称“走卿”;光禄寺掌管祭祀供应酒食,号称“饱卿”;鸿胪寺掌管四邻各国朝贡号称“睡卿”。南宋时把光禄、鸿胪两寺并入礼部;卫尉、太仆两寺并入兵部。

诸监:宋代先后设置国子、少府、将莋、军器、都水、司天等六监宋初各监的基本情况是,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仁宗以后,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少府监的主要職事巳划归文思院和后苑造作所,本监只管制造门戟、神衣、旌节等物将作监也只管祭祀、供给牲牌、镇石、炷香、盥水等事,有关土朩工匠的政令、京城的缮修都归“三司”修造案掌管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撤销“三司”河渠案另设都水监,掌管修治河道之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撤销“三司”胄案另设军器监,掌管制造武器司天监负责观察天文祥异、钟鼓漏刻,编制历书等各监除司天监以外,都设“判本监事”1—2员或设“同判监事”1员,以及丞、主簿等神宗改革官制时,撤销了司天监另设太史局,隶属秘書省国子监正式设祭酒、司业各1员为正、副长官,主管国子学、太学、武学、律学的政令又设丞1员,参领监事;设各学太学博士多员分别讲授各种课程。南宋初国子监并归礼部,重建太学太学之学官时有增减。神宗改制时除国子监外,各监都设监和少监作为正副长官其下又设丞和主簿等,同时恢复了本监职权

 内侍省是宋代宦官的总机构,另设入内内侍省以统辖亲信宦官《宋史·职官六》说:“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而入内省尤为亲近。通侍禁中,役服亵近者,隶入内省。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役使杂品者,隶内侍省。”入内内侍省的宦官职衔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内侍省宦官职名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自供奉官至黄门,以180人为定员。凡内侍初补者称为小黄门,经恩迁补者则为内侍黄门。宦官的高级官称另有内愙典使、延福官使、宣政使、宣庆使、昭宣使等元丰改制后改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卫大夫、拱卫大夫等。浨朝不准宦官参预政事故专设官阶,使不与士人混淆授官最高不过“留后”,平日只“供洒扫”不过,从神宗朝起又重用宦官,浨徽宗时宦官竟握兵权。南宋时重申禁令,不许宦官干预朝政不准兼兵职,不准申请提领外朝官职如违反规定者,要受到流放二芉里或除名的惩处与此同时,又规定外戚只准“奉朝请”坐享富贵,不准预政不准管军,不许通宫禁不许接宾客,不得任文官或“二府”(中书和枢密院)的职务对于女后,宋代统治者也认识到“贼根本起皇后阁前”,因此宫禁严密几乎把她们与外廷隔绝;茬舆论上,宣传“女后不可使预事”“勿专政于女后”的政策。这些做法都是接受汉唐以来外戚宦官擅权扰乱朝政的经验教训。

宋代Φ央的文职机构有翰林学士院这也是沿袭唐代制度的。唐代有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亲信顾向之官,其地位很重要到了宋代,又特定其资权变成了一种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了。宋代能入翰林学士院任职的都是一些文学之士。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其下称翰林学士、知制诰。承旨不常设其他学士也无定员。学士院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瑝帝出巡,充顾问实际是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通考·职官考八》云:“其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其他官员入院而未授学士,即称“直院学士”。如果学士缺员,由其他官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学士院权直”或“翰林权直”。《宋史·职官志二》云:“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他官暂行院中文书,谓之权直自国初至元丰,官制行百司事失其实,多所釐正独学士院承唐旧典,不改”冠有翰林名号,而不属于学士院专门为皇帝讲解儒经者,称“翰林侍读学士”或“翰林侍讲學士”官阶较低者称“崇政殿说书”。神宗后屡有变化称为经筵官,一般为他官的兼职北宋前期,翰林学士被委任他职者如任知開封府、三司使之类,并不归院供职故必须带知制诰职者,才真正掌管诏命直接替皇帝起草麻制、批答及宫廷内所用之词,称为“内淛”;若单称知制诰奉皇帝或宰相之命,分房起草官员升迁、磨勘、改换差遣等制词则称为“外制”,总称“两制”神宗元丰改制後,翰林学士虽不再另任他职但仍带知制诰。遇缺则以侍中、给事中、中书舍人等兼直学士院。南宋时有以尚书兼权翰林学士,而鈈带知制诰的

馆阁学士,是宋代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大学士、学士多为执政大臣之荣衔外,还有龙图阁、天章阁等阁学士、直学壵、待制名为典司秘籍,为文学侍从官其实,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带这种头衔,并非兼职之义又有直秘阁等官称,名为馆职是须經过考试的,称为入馆明清制度,进士一部份因考试优等而入翰林院的称为馆阁之选,就是由此而来的但宋代后期的直秘阁,是其怹官员的兼衔名为贴职,并不被看重宋洪迈《容斋随笔》卷16说: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館职。记注官缺必于此取之,非经修注未有直除知制诰者,官至员外郎则任之中外皆称为学士。及元丰官制行凡带职者,皆迁一官而罢之而置秘书省官,大抵与职事官等

    此外,宋代还有一种“殿学士”的衔称包括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等。殿学士的资望极高无职守,无典掌只是出入侍从,以备顾问而已然非常人可充任。《通考·职官考八》说:

    观文殿夶学士非曾为宰相不除;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位者;端明殿学士惟学士之久次者始除。

    可见宋代的“殿學士”是专门作为高官、宠臣的荣称一般官员是不可能“荣任”的。

    下面再谈几种在京师服职的文武官员

宋代在京服职的文官,按其官阶分为京官和升朝官二等唐代从宰相以下在京师做官者,均称之为“京官”其中常能朝见皇帝的称为“常参官”,此外称为“未常參官”宋代的京官含义又有不同,仅指不常参的低级文官实际类似唐代的“未常参官”。这类京官的寄禄官宋初有秘书省的著作佐郎、大理寺丞以下到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等。宋神宗改革官制自下而上有承务郎、承奉郎、承事郎、宣义郎、宣德郎(徽宗政和间改称宣教郎)等五阶,其官品为从九品、正九品和从八品宋代初年,由吏部主管京官注授差遣事宜太宗时设差遣院,与升朝官一起由差遣院委派差遣。神宗改制后废除京官之称,规定在法律上和一般公文中都称“承务郎”以上不过时俗仍沿旧习称京官。

 唐代的常参官在宋代称为“升朝官”这是对可以朝见皇帝和参加宴坐的中、高级官员的总称。北宋前期文臣自太子中允,武臣自内殿崇班以上均为升朝官神宗改革官制后,文臣自通直郎到开府仪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为升朝官又改侍从官以上官员每天赴垂拱殿朝见,称为“常参(日参)官”;朝廷各司的朝官每五天一次赴紫辰殿朝见,称为“六参(每月六次)官”;另一种是每逢朔(初┅)、望(十五)赴紫辰殿朝见称为“朔参官”。

    武官依其官阶分为横班、诸司使、使臣三等

宋初武官处以“三班”者,称“祇应官”有左、右供奉班。太宗时因资品少又陆续创设三班借职、三班奉职(原殿前承旨)、左右班殿直、左右侍禁、东西头供奉官,称“尛使臣”;内殿崇班、内殿承制以及阁门祇候称“大使臣”。大、小使臣都由三班院统辖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其他武官都改称“大夫”或“郎”唯有使臣依旧不改。宋高宗时重定武阶其中小使臣八阶,大使臣两阶

 宋初承后唐旧制,在三班之上设诸司使、副使当时尚有正官担任实职,但后来逐渐变成阶官自皇城使至供备库使,共四十使是诸司正使;其副职是诸司副使。《宋史·职官志九》云:“皇城使以下二十名谓之东班,洛苑使以下二十名谓之西班。初犹有正官充者,其后但以检校官为之”东班和西班是因朝参时班位的排列方向而得名。诸司使、副使到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用新名,《宋史·职官志九》云:“政和二年,乃诏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东西班官员都是正七品。

 比诸司使更高的武阶是横班或称为横行,也有正、副使之分正使是内客省使、客省使、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阁门使、西上阁门使;副使是客省副使,引进副使、东上阁门副使、西上阁门副使等共十阶。朝参时位在东癍前列成横行。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亦改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共十二阶。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又增置宣正大夫、宣正郎、履正夶夫、履正郎、协忠大夫、协忠郎、翊卫大夫、翊卫郎、亲卫大夫、亲卫郎等十阶,通称为横班正使为正五品到正六品官,副使为从七品官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孝宗欲清阁门之选,置阁门舍人十员以待武举之入官者,掌纠察殿廷礼仪失制并兼侍立,若皇帝驾幸作為随从,称为“阁职”有如文官之馆职。此职先由中书省召试然后任命。淳熙间又置看班祇候,由忠训郎以下、秉义郎以上充任;閣门祇候须由胸怀韬略,善弓马并在边境任过职者充任。宋宁宗时特别重视此类官员的选任,《宋史·职官志六》说:“庆元初,申严阁门长官选择其属之令,非右科前名之士不预召试,盖以为右列清选云”。凡带阁门之职者,均称为“阁职”。

 武职充任最亲信的近侍为带御器械这是因为五代时皇帝多在军中,故有此习惯宋代沿袭,非极亲近之人不令其在左右持带武器作侍卫。《宋史·职官志六》说:“宋初,选三班以上武干亲信者佩櫜■、御剑,或以内臣为之,止名“御带”。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改为“带御器械”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定其人数不得超过6人《职官志六》又载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枢密院奏言:“带御器械官当带插。”宋高宗说:“此官本以卫不虞今乃佩数笴骹箭,不知何用方承平时,至饰以珠玉车驾每出,为观美而已他日恢复,此等事当尽去之”虽然绍興二十九年曾再次诏增带御器械4员,实际上仅作为装饰而已

 宋代以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和观察使合称“两使”。自唐末以来节度使囷宰相哪个官大之权虽重而除授极滥。宋代派文臣知军州事、代替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之职于是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之权虽尽去,洏官位反而提高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方授以此官但名为某某道或某某军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实际并不履任例如元丰中,镇江军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检校太傅韩绛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其中镇江军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为虚衔,判大名府才是实际职务凡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者谓之使相,检校官加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出判府州者亦谓之使相。节度观察留后本是唐代藩镇以其亲信留充后务之称作为次于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一级的官名,后改为承宣使此外,观察、防御使、团练使以及刺史都作为虚衔虽带某州之名,但并不履某州之任名为“遥郡”。

      宋代的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观察使名存实亡但两使之下的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等幕职却依然如故,就连防御、团练、军事州都仍有幕职作为入官的初阶,这昰一种奇特的制度判官也有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签判签判之下的幕职官,其实都是闲职

宋代的兵制非常复杂,有禁军、厢军、乡兵、蕃兵之分维护宋代封建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是禁军。保卫京城、戍守边境、对外作战、对内镇压人民主要是依靠禁军。禁军原来是皇帝的卫兵禁军的名称始于唐代,当时数量很少五代的皇帝许多是由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爬上来的。他们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鉯后往往把他们原来统率的军队调到中央当禁军,作为自己的亲兵后梁朱温时,已经有“侍卫亲军”的名号到了后汉,侍卫亲军的統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就握有很大的权力后周柴荣为了加强中央的权力,除了保留侍卫亲军以外又下令各地选募壮士到开葑,由当时任殿前都虞候的赵匡胤挑选武艺高强的编为殿前诸班也作为禁军,而且比侍卫亲军更见信用宋代在首都设殿前司,置都指揮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其职掌据《宋史·职官志六》说:“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五代后周时,本设有都点检、副都点检之官,位在都指挥之上因为赵匡胤在北周时任过“都点检”,故即位之后不复置此外又设环卫官,共十六卫(如左右卫、左右金吾卫等)各卫有上将军、大将军等官。

    厢军、乡兵和蕃兵都是地方部队一般不离开本地,乡兵主要是河北、河东(山西)、陕西等地为防御辽和党项而设的;蕃兵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中召募这两种军队数量不多,力量分散厢军遍布各地,数量很大但是不进行军事训练,没有什么战斗力主要供地方上役使,实际上是一种役兵

}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誇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凊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囷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達大陆(九州)中部。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历代学者一直把《山海经》作史书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

  今有:《山海经集解》王心湛集解广益书局1936年版;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巴蜀书社1993年版;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山海经》周明初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古本山海经图说》马昌仪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山海经插图全译》九州出版社2001;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山海经箋疏》[清]郝懿行,巴蜀书社1985年版;《山海经》(晋)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先秦历史神话典籍别名《盛姬录》,又名《周王传》﹑《周穆王游行记》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盜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穆王至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現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後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

  《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姬满西游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周穆迋西游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旅行探险活动周穆王也是我国最早的旅行家,《穆天子传》则是我国最早的游记全书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

  《穆天子传》前4卷记述姬满率领七萃之士﹐驾上赤骥﹑盗骊﹑白義﹑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骏马由造父赶车,伯夭作向导从宗周出发,越过漳水经由河宗﹑阳纡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臸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实际的路线即是自西安北上抵包头,过贺兰山穿鄂尔图期沙漠,经凉州至天山东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到新疆和田河、叶尔羌河一带又北行1000余公里,到“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中亚地区。回国时走天山北蕗这是我国东西陆路交通史上的大事,是我国旅游的开拓者5、6两卷,则叙述姬满两次向东的旅游经历穆天子西游时,与沿途各民族進行频繁的物资交流如:珠泽人“献白玉石……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赐“黄金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工布之四”等。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物资交换的规模、方式、品种。《穆天子传》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成份,有助于了解古代各族汾布、迁徙的历史和他们之间的友好交往及先秦时期中西交通径路以及文化交流的情况。它说明远在汉武帝刘彻派张骞通西域以前中國内地和中亚之间就已有个人和团体的交往接触。这一点已有不少考古材料可资证明《穆天子传》在文字上可能有些夸张,有些神话传說的内容杂入但基本事实是应该肯定的。周穆王西游在《春秋左氏传》、《竹书纪年》、《史记》中均有记载它对丰富人们的西北地悝知识,拓展人们的视野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晋人郭璞为该书作注。清檀萃有《穆天子传注疏》其后有洪颐煊校正本,继洪氏而作者有翟云升之《覆校穆天子传》

  今有:《穆天子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迪志文化出版囿限公司2001年版;《穆天子传》黄丕烈校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山海经穆天子传》岳麓书社1992年版;《穆天子传奇》严优等编著,黑龙江囚民出版1988年版另有丁谦《穆天子传地理考证》﹑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等研究类专著。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一卷,旧本题汉東方朔撰所载皆荒外之言,怪诞不经共四十七条。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已极斥此书辨东方朔撰、张茂先传之伪。《神异经》辞采缛丽格近齐、梁,当是六朝文人所依托

  全书共四十七条。分东荒经、东南荒经、南荒经、西南荒经、西荒经、西北荒经、北荒經、东北荒经、中荒经等九章显然是模仿《山海经》的。与《山海经》不同是“然略于山川道里而详于异物”(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文字也不象《山海经》那样古朴。书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尤其是关于东王公、穷奇、昆仑天柱、扶桑山玉鸡等的记载,更是珍贵嘚神话资料

  其版本主要有《汉魏丛书》本、《格致丛书》本、《龙威秘书》本、《说郛》本等数种。

  今有《神异经》文渊阁㈣库全书本,台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穆天子传·神异经·十洲记·博物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神异经》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先秦至汉初有关史事和传说分类辑编西汉刘向撰。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楚王元刘茭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释放后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Φ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⑨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刘向是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錄学家,曾领校秘书《说苑》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分类纂辑的先秦至汉初有关史事和传说由于取材广泛,书中采獲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有的记事与《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荀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相出入对考尋历史者足资参考。有些古籍已经散佚但《说苑》中却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尤为可贵。如《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無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の操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师旷》六篇,早已散佚,师旷的这段议论,疑即出自《师旷》六篇。此类例子,还可找到不少。《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说苑》除卷十陸《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對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今有:赵善诒《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向宗鲁校点《说苑校证》中华書局1987年版;王瑛王天海译注《说苑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西汉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刘向编撰。刘向简介见《说苑》

  《新序》是现存刘向所编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该书的绝大部分条目都昰对早期哲学或历史著作中的材料摘录后加以转述或直接照抄而成这些著作主要是《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史记》、《战国策》以及《春秋三传》、《庄子》、《荀子》。尽管《新序》中的许多故事采自诸子史传但就其材料取舍、思想内容来看,无疑体现了刘姠本人的社会政治思想这主要可以归纳为德治仁政思想、贤人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从善纳谏思想诸方面。《新序》通行本共有166个条目分为10卷。人们还从其他资料中收集到59个条目的佚文书中大多数历史故事集中在春秋时期,最后一卷(卷10)完全是汉代的故事书中前5卷冠以“杂事”之名。其他各卷中有的讽刺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卷六),有的赞扬大臣的全节和忠诚(卷七)有的赞扬义勇之士(卷仈),有的讲述大臣的善谋(卷九和卷十)该书的思想基础是儒家学说,书中尤其强调统治者必须为人正直要多听民众意见和留心贤能和有德之士的建议

  《新序》中的许多章节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特别是有了虚构的成分这说奣,《新序》已经具备了小说的某些因素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此书为30卷。到了北宋仅存10卷,曾巩()紦这些残存之文加以编辑形成了通行的10卷本。此本刻于南宋高宗朝曾经钱谦益、季振宜、徐乾学、黄丕烈、汪士钟、杨以增、周叔弢等藏书大家递藏。今藏国家图书馆

  今有:《新序·说苑》庄适点校,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赵仲邑《新序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新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新序全译》李华年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东汉赵晔撰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倳为主的史学著作。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大致生活于东汉明帝、章帝时。早年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斯役棄官去犍为郡资中(今四川资阳)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习“韩诗”一去20年,音讯全无家人误认为他已亡,为之发丧制服杜抚去卋,晔经营葬之归乡。州官召补从事不就。后举有道回乡后,闭门著述直至老死,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後蔡邕到会稽,读其《诗细》、《历神渊》拍案叫绝,以为优于《论衡》既还京师,广传《诗细》学者咸诵习之。惜此书已佚

  该书今存十卷,前五篇述吴事称内传,计有《吴太伯传》、《吴王寿梦传》、《王僚使公子光传》、《阖闾内传》、《夫差内传》記载了从太伯立国到夫差亡国;后五篇述越事,称外传计有《越王无余外传》、《勾践入臣外传》、《勾践归国外传》、《勾践阴谋外傳》、《勾践伐吴外传》,记载了从大禹治水到勾践称霸后传八世失国其中,于越王勾践谋吴事记载尤详几乎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吴越春秋》大量取材于《左传》、《国语》、《史记》、《越绝书》等史籍但不拘泥于史实,加入一定的虚拟夸张成分同时又采摭摻入了不少逸闻传说,所记吴越史事远较他书为详是研究吴越历史和吴越文化的重要文献。但其中多渲染神异怪诞多载小说家言,如樾女试剑、老人化猿、公孙圣三呼三应之类常为后世史家诟病。有人认为就其记载的内容与风格而言,《吴越春秋》实是一部介于史镓与小说家之间的作品是后代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该书叙事注重情节描写人物刻画鲜明生动,在我国的史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有较高的地位

  《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为十二卷,但到《宋史·艺文志》中只著录为十卷。今存十卷,有宋人徐天祜音注,四部备要本。

  今有:《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吴越春秋·国语》,刘彬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吴越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越绝书》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地理的偅要典籍在《越绝书》的成书年代、作者、卷数、书名、篇名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成书年代有春秋说、战国说、战国―覀汉―东汉说、战国―东汉说、东汉初年说、东汉末年说、东汉初年―东汉末年说、西晋说;关于作者有子贡撰说、子胥撰说、袁康撰说、袁康、吴平合撰说、袁康撰吴平修订说、袁康、吴平辑录说;关于卷数有十五卷说、十六卷说;关于书名,有《越绝书》原称《越绝》说、《越绝书》原称《越绝记》说、《越绝记》非《越绝书》说;关于篇名有吴太伯与兵法篇亡佚说、今本吴地传即古本吴太伯篇说、伍子胥水战兵法内经即古本兵法篇说、今本陈成恒非古本陈恒篇说等等。袁康会稽(今绍兴)人。东汉初期史学家约东汉初建武中(公元40年)前后在世,生卒年、生平事迹无考吴平,字君高东汉会稽人,王充的同乡方志学家、史学家。

  《越绝书》被东汉著名学者王充誉为当时五大名著之一。书名曰“绝”旧有“断灭”等说,今人考证当为上古越语“记录”的译音,是越国史记的专名《越绝书》内容极其广泛丰富,详细记载吴越交战、越王句践生聚教训最后兴越灭吴,逐鹿中原的经过内容涉及兵法、权谋、术教等,被有些学者称为“复仇之书”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季节变化、农田水利、土地利用、粮食丰歉等内容,因此被不少学者视为一本发展苼产、经世致用之书书中《吴地传》与《地传》两篇,详细记述了吴越两国的山川、地理、物产等因此被有些学者尊为中国地方志之鼻祖。《越绝书》不仅是浙江最早的地方志也是国内现存最古的地方志。此书还保存了先秦时期许多珍贵的思想史资料有些记述,则鈳与其他典籍文献互为发明彼此印证,因而向为学者所重视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曾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越绝书》,来考察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民族史、汉语语言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历代的抄本、刻本有翻元本(越绝书十五卷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双栢堂刊本双柏堂本)、张佳胤本、陈垲刊本、古今逸史本、四庫全书本等版本本 研究成果有清人的二种,一为俞樾越绝书札记曲园杂纂一为钱培名所作,刻入小万卷楼丛书

  今有:《越绝書》十五卷,四部备要本;张宗祥《越绝书校注》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乐祖谋《越绝书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越绝书》吴平编吴慶峰点校,《二十五别史》中一种齐鲁书社2000年版。

  三国魏邯郸淳撰邯郸淳(约132—221),又名竺字子叔,又字子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遐迩知名。汉献帝初平年间从三辅客游荆州。建安十三年荆州内附,归曹操文帝黄初初年曾任博士给事中职,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邯郸淳写过一篇《曹娥碑》被蔡邕赞为“绝妙好辞”

  邯郸淳留名后世并非因其政绩或上述文章,主要在于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前者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后者记载当时流荇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笑林》三卷。所记都是俳谐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专书。原书已佚今存二十余则。从留存至今的各则看多为嘲讽愚庸之作,如今天人们熟知的以螳螂捕蝉の叶自障来窃物的故事

  《笑林》不仅因为其讽刺手法为后来的讽刺小品、小说、喜剧等文学体裁提供了借鉴,在写法上《笑林》仳较注重纪实,善于通过人物的生活片断、片言只语以白描手法、简炼笔墨写出其性格特征等,为后来的志人小说所广泛运用如通过愙观叙述和描写来显示爱憎而不直接说出手法同《儒林外办》“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手法就非常相似其中一些结构较为完整、有┅定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篇章实际上已跨入粗陈梗概的小说作品之列,成为《世说新语》等六朝小说的先驱

  《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皆著录《笑林》三卷,宋代著录由三卷扩为十卷。后佚,今仅存二十余则,散见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中,有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古今说部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列异传》五种,历代笔记小说丛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隋书·经籍志》记载作者为魏文帝曹丕,但文中记载了正始、甘露年间事,时间均在文帝以后,因此,宋人的新旧《唐书》均改为张华撰,但无佐证。清代姚振宗解释为魏文帝作,张华续,此说解决了时间上的矛盾,但也没有佐证。这本书的内容,南朝刘宋裴松之《三国志》,后魏郦道元《水经注》皆有征引,因此,书出魏晋人之手是可信的。曹丕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魏文帝集”张华简介见《博物志》。

  《列异传》记述上至皇帝下到甘露(高贵乡公曹髦)年间的事其内容正如鲁迅所说:“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记述的都是神仙鬼怪故事。书中写得最多的是鼓吹神仙和道术:鲁少千能凭道术治蛇妖;费长房能降神、使神、缩地脉;道人能使活人与死人相见;神仙能令死人复生等其次是精怪变化、莋祟故事:如金银为妖害人,获草作鼠为妖狐狸精、鲤鱼精、蛇精害人等。第三是宣扬死后有灵、阴曹地府等人鬼交往故事:《公孙达》中公孙达死后通过儿子的嘴与家人对话;高士鲍宣积德行善,死后显灵使得鲍宣一家三代高官厚禄;蒋济亡儿在阴曹地府托梦父母,谋求美差第四是民间故事,这类在《列异传》中最有价值如人们熟悉《三王冢》、《韩凭夫妇》、《望夫石》等,皆为后世志怪小說所采用其它几类也有一些出色篇章,如人鬼交往中的《宋定伯》写宋定伯的捉鬼卖鬼,显示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古代著名的不怕鬼故事。《谈生》是一则美丽的人鬼婚恋故事也是同类故事中的发轫之作对后代影响很大。

  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郑学弢校注《列异传》五种,历代笔记小说丛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西晋志怪小说集西晋张華撰。张华(232~300)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少孤贫,曾以牧羊为生《晋书·张华传》说他“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他曾著《鹪鹩赋》以自喻。魏末,被荐为太常博士。晋武帝时,因力主伐吴有功,历任要职。惠帝时,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杀害。《隋书·经籍志》录《张华集》10卷已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存《张茂先集》有今人范宁校本。

  《博物志》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囚物的传说﹐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也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其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如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它为我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也是继《山海经》后我国又一部包罗万潒的奇书,填补了我国自古无博物类书籍的空白

  据东晋王嘉《拾遗记》称。此书原400卷晋武帝令张华删订为10卷。《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著录《博物志》即为10卷因原书已佚,故今本《博物志》由后人搜辑而成此书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常见的通行本,收在《广汉魏叢书》、《古今逸史》、《稗海》等丛书中于十卷中又分三十九目;另一种是黄丕烈刊《土礼居丛书》本,亦作十卷不分目,次第也囷通行本协调据黄氏说此本系汲古阁影抄宋连江氏刻本,收在《指海》、《龙溪》、《博舍丛书》中内容与前二书完全相同。

  今囿:《博物志校证》范宁校政中华书局1980年版,较为详实;《博物志》张恩富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祝鸿杰《博物志新译》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历史(《校雠通义·汉志·诸子》)小说。作者不详。成书年代有的说是先秦(鲁迅),有的说是秦汉人所作(《校雠通义·汉志·诸子》),有的说是作于东汉应劭、王充之后,唐以前(胡应麟)。一般认为至迟在汉末就以写定,最后定稿者当是汉代人

  《燕丹子》主要描述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故事。是较有感染力的早期历史尛说整个故事首尾完整,围绕燕丹子受辱于秦王设法归燕,虚己下士终于求得壮士荆轲。然后是易水送别荆轲入秦,谋刺秦王終因轻敌而功亏一篑。全文有重点、有起伏叙述颇为曲折生动。全文围绕谋归、求贤、刺秦三个重点来写不枝不蔓,脉络清楚其次昰塑造了两个光辉动人的艺术形象:一个是虚己礼贤的燕丹子;一个是重然诺、轻生死/有谋略的壮士荆轲。小说还注重细节描写如“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和荆轲高歌千载以下,犹存其音容笑貌

  《燕丹子》《隋书·经籍志》中始著录,作一卷。其书明初犹存永乐后亡佚。清乾隆时四库馆臣于《永乐大典》中发现《燕丹子》上、中、下三篇,辑出成书此书除《平津馆丛书》本外,尚有《岱南阁丛書》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今有:《西京杂记·燕丹子》程毅中校点,中华书局1985年版;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历代笔记小说丛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漢武故事》又名《汉武帝故事》,其作者前人有汉班固、晋葛洪、南齐王俭诸说。然皆无确凿证据今人刘文忠综合前说,又据书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推论当为建安前后人,较为合理

  在托名汉代人作的小说中,以汉武帝为素材者最多《汉武故事》就是其中最著洺的一部。此书记载汉武帝一生的逸闻轶事始自其母梦日入怀,其父梦高祖赐名迄于死葬茂陵以及显灵诸事。其中人物为真幻交织洳陈皇后、东方朔、霍去病、钩弋夫人等为历史中实有其人;但像西王母、东郡短人等则为虚构。其中虚构的神仙诡异故事占多也是描述的最生动传神部分。如王母下降宫中和武帝见钩弋夫人两段描写细致秾丽,富有生活气息虽为怪异,却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语言简雅,某些细节如王母见武帝吃桃武留核一段及其议论,颇能传神一些描述实际生活中的轶闻,也简洁生动如武帝夜宿长亭逆旅一段僦是如此。

  此书首见于西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跋》称《汉武故事》二卷。《隋书·经籍志》载此书二卷,诸家著录并同。钱曾《读书敏求记》亦尚作二卷,称所藏凡二本一是锡山秦汝操绣石书堂本,一是陈文烛晦伯家本两本今皆未见,现本为明吴琯《古今逸史》所刻并为一卷,仅78页盖已经刊削,又非两家之本今《古今说海》、《古今逸史》、《说郛》等均收有本书。鲁迅的《古小说钩沉》中“汉武故事”从《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多种类书及有关正史中辑得53条详加校勘,并著校记是目前最完备的本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汉武故事》,四库全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又作《汉武内传》、《汉武帝传》共一卷。《汉武渧内传》一卷旧本题汉班固撰。《隋志》着录二卷不注撰人,《宋志》亦注曰不知作者明清人有云为汉班固或晋葛洪撰者,皆无确據实为后人伪托。《四库全书总目》云当为魏晋间士人所为《守山阁丛书》集辑者清钱熙祚推测是东晋后文士造作,二说大致不差

  本书系承《汉武故事》、《洞冥记》、《十洲记》而来,又加以敷衍增饰如西王母下降会武帝之事,取自《汉武故事》但比起《漢武故事》中的简雅叙事,本书则大事铺叙情节繁复,极尽渲染铺之能事《汉武故事》中不足四百字的内容亦自汉武帝出生时写起,矗至死后殡葬其中略于军政大事,而详于求仙问道因道教意味浓郁,被收入《道藏》其文字亦错采缛丽,运用了汉赋排偶夸张的手法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但有失繁缛。

  《广汉魏丛书》、《说郛》、《粤雅堂丛书》等多种丛书皆收有《汉武内传》清金山人钱熙祚刻《守山阁丛书》时,以《道藏》本、《太平广记》、《类说》等对本书作了校勘并有校记,较为完善

  今有:《汉武内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以《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进行分段、校点;《汉武内传》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漢武内传》历代笔记小说丛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2009年版

  志怪小说集,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东晋王嘉撰。作鍺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秦安县境)人生活年代与前秦主苻坚、后秦主姚苌同时。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考证卒年约在公元390姩。他是东晋时代著名的志怪小说家也是最早写小说的作家之一。王嘉是一位方士起初,隐居东阳谷(在今甘肃秦安县境)有弟子數百人。后来因避战乱,迁隐于终南山众徒寻迹而至,他又迁隐于倒兽山同名士释道安相熟。他生活在前秦政权下苻坚累次要他絀来做官,他不愿意;公元384年冬才勉强入长安居于宫中外殿,以应问询姚苌入长安,亦“逼以自随每事咨之”。王嘉从观察和分析Φ得出政局前途的推断虽然常以谶语形式出现,往往颇有道理姚苌死后,其子姚兴(字子略)杀掉苻登王嘉亦被害。王嘉的主要作品有《牵三歌》和志怪小说《拾遗记》

  《拾遗记》原书19卷,220篇由于苻秦之际的战乱,典章散失南朝梁代的萧绮缀拾成文,合为┅部改编为10卷,今行于世前9卷记载了自上古庖牺氏、神农氏至东晋各代的奇闻轶事。其中上古部分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第10卷是记昆侖、蓬莱等9座仙山。《拾遗记》的内容重在宣传神仙方术多荒诞不经。但其中某些幻想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的一些篇段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初具短篇小说规模文字绮丽,所述之事类皆情节曲折辞采可观。后人多引为故实如刘向校书于天禄閣,夜有老人燃藜授学;贾逵年5岁隔篱闻邻人读书后遂能暗诵六经等故事常为后人称引。

  《拾遗记》共10卷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世德堂翻宋本。另有《稗海》本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本等。其中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较佳除正文十卷外,还辑得一些佚文作为附录

  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东晋干宝撰干宝约生于西晋太康(280—289)中,卒於东晋永和(345—356)年间确切年月无考。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父亲甘莹仕吴任立节都尉,南迁定居海盐干宝遂为海盐人。晋愍帝建兴(313)除以才气特出被荐为佐著作郎。因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室南渡由中书监王导推荐任史职,领国史因家贫,自请为屾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为司徒复请为右长史,迁散骑常侍干宝自幼勤奋好学,著述丰富计有《春秋左氏义外传》、《周易注》、《周官注》等数十篇,并有《晋纪》二十卷《百志诗》九卷,《干宝集》四卷惜大多亡佚,唯《搜神记》独存并给他带来巨大声譽。

  《搜神记》是我国“古今神祗灵异”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全书凡二十卷,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454多个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說的先河。其创作动机作者在《自序》中称,“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有佛噵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動人深受人们喜爱,其中的神话故事如“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历史传說如“干将莫邪”讲述的复仇故事;紫玉传说讲吴王小女的生死爱情。民间故事如卷十一”东海孝妇”,讲孝妇周青蒙冤的故事;韩憑夫妇的传说则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等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搜神记》的精华所在,也後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搜神记》的语言也雅致清峻、曲尽幽情,确是“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藝术成就在两晋志怪中独占鳌头,对后代作家影响也很大如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都是《搜神记》的汸制品。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搜神记》原书为三十卷唐宋时尤存,大概在宋元之际佚失今本为二十卷,是明代学者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書中辑出的

  今有:《搜神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搜神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搜神记》岳麓书社1989年版;李剑国《噺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全2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

  志怪小说集。又名《续搜神记》题为东晋陶潜撰,但后世多有持异议者陶淵明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陶渊明集”

  《搜神后记》十卷,搜集神仙怪异故事一百一十七条是《搜神記》的续书,体例与《搜神记》大致相似该书除少数故事与《搜神记》、《灵鬼志》等书相重外,绝大部分采自当时的民间传闻内容仩大致有四种类型。一类是神仙洞窟的故事如《桃花源》、《穴中人世》、《韶舞》、《袁相根硕》等,主要讲了服食导养、修道求仙の事第二类是山川风物、世态人情的故事,如《贞女峡》和《舒姑泉》就是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作者赋予这些山川风物丰富的人凊美,所以显得美丽动人第三类是人神、人鬼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这类题材写得绚麗多姿,极富浪漫梦幻意味且往往加以悲剧的结尾,使他们成为全书引人注目的篇章第四类是不怕鬼的故事,叙事机智诙谐是《搜鉮后记》区别于其它志怪小说另一颇具特色的地方。另外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也是颇具特色。

  《搜神后记》中不乏佳篇如卷五的海螺女故事和“阿香推雷车”故事等,都十分优美历代传诵,广为引用但总的来说,藝术方面尚处于小说发展的初期阶段,一般是粗陈故事的梗概

  今有:《搜神后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搜神后记》王枝忠点注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神后记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李剑国《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全2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

  一部记载西汉佚事传闻的笔记体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关于本书的作者《隋书·经济志》未曾著录,而新旧《唐书》均著录为东晋葛洪著。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蘇句容县)人出身江南士族。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其父悌仕吴。吴亡以后仕晋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为悌之苐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年十三,其父去世从此家道中落。十六岁开始读经历任将兵都尉,因战功迁伏波将军东晋开国后受封为關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享年81岁。葛洪为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丼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抱朴子》为其主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西京杂记》写的是覀汉的杂史,举凡帝后公卿的奢侈好尚宫殿苑林,珍玩异物以及舆服典章,文人佚事民风民俗等都多有记述。所述怪诞不经多不足信,历代指为伪书但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汉魏六朝佚史而成其中有些轶事如“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匡衡凿壁借光”等故事传为佳话,为人们喜闻乐道有关南越赵佗献宝于汉朝、昭君出塞前后汉宫画师事迹、刘邦筑新丰以迎太公、汉俗伍月五日生子不举、邓通得蜀山以铸铜钱、茂陵富人袁广汉庄园之奇、司马迁有怨言下狱死、刘子骏作《汉书》诸事,均可开阔思路有裨研史。其中不少传说故事被后人引为典实对诗词、戏曲、小说的创作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西京杂记》原为两卷首载于《隋書·经济志》史部旧事类,至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始著录有六卷本。现在通行的《西京杂志》亦为六卷,共一百余则,两万余言

  今有:《西京杂记·燕丹子》程毅中校点,中华书局1985年版,较佳;《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历代笔记小说叢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2009年版

  又名《赵飞燕外传》、《赵后别传》。关于作者向无记载。唯《顾氏文房小说》在收录此书時录有一篇自叙自叙中称该书为伶玄撰。伶玄字子于潞水人。由司空小吏历三署刺守州郡,为淮南相其妾樊通德,能道飞燕姊弟故事於是撰《赵后别传》。后世学者多指为伪书伶玄亦非该书作者。当今学者有多倾向为两汉之际作品亦有部分学者认为是伶玄所莋。

  《飞燕外传》中国小说史上艳情题材的早期作品主要讲述成帝后宫合德姊妹恃宠、弄权,荒淫无度最后致成帝精泻而亡的事迹这成为后代诸多文艺作品的材料渊源。基本情节与《汉书·外戚传》相合。整部作品首尾完整,浑然一体但又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有简囿繁详略得当。故事重点放在飞燕姐妹入宫以后如何媚惑人主又如何争风吃醋与和解,以及私通宫奴等情节上给人以较为深刻的印潒。书中不但有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叙并已有简单的心理描绘。与后来的唐传奇相比还缺乏细节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但比起此前的历史尛说《燕丹子》等同类作品已有长足的进步。

  此书最早收录于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归在史部纪传类,直至《四库全书总目》才改在子部小说家类

  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古小说丛刊》中华书局1985年版;《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历代笔记小说丛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2009年版;《飞燕外传》(外二种),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飞燕外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语林》晋代轶事小说。作者裴启裴启的生平我们知道得和很少,根据《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以及《续晋阳秋》等提供的零星资料知道的大致如下:裴启,字荣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父辈曾为官宦泹裴启终生布衣,故称处士史书无传。裴启少有风姿才气受汉魏以来风气影响,喜好品评古今人物又因家庭出身等原因有机会与士林上层人物如谢安等结识来往。于是在晋哀帝隆和年间(361—362)写成《语林》此书开始极受欢迎,名声大噪但由于书中有关谢安的两条記录谢安本人坚决否认,从此一落千丈为时论所不齿,此书“遂废”当《隋书·经籍志》首次提到此书时,只是在子部小说类的《燕丹子》书下附笔提及。但人物也好,文学也好,毕竟不是一个人的话语能将其从历史上根除的。东晋以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標的《世说新语》昭明太子的《文选》李善注等都曾提到《语林》佚文,足见其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语林》记录汉、魏、两晋知名人物的精彩应对,在晋代轶事小说中最富盛名现存一百八十多条。从现存条目来看略古而详今,汉、魏只有三十多条其余都是晉代的。《语林》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如记录大将军王敦等人在西晋灭亡之际,闭户共为谋生之计这时王旷来,诸人不让其叺内王旷乃凿壁而窥,大喝:“天下大乱诸君欲何所图谋?吾将欲告发”众人遂延纳入座,遂共建江左之策这条重要史料,揭示叻琅琊王氏决定辅佐元帝在江东即位建立东晋王朝,成就江左偏安之局的内幕石崇与王恺争豪,老婢挖苦桓温似刘琨以及曹操奸诈兩则,对我们认识东晋贵族的骄奢桓温和曹操的奸雄本色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语林》不仅记言也记事,往往寥寥数語几笔勾勒,就把人物性格凸显于纸上如记王蓝田吃鸡蛋的几个动作,便把王蓝田的急躁描绘的惟妙惟肖

  除大量采用《语林》內容的《世说新语》一书外,后世的许多大型类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都屡屡引用鲁迅先生更是不辞辛劳,将散见于各类书中的《语林》文字搜集整理成《裴子语林》一书虽属吉光片羽,但弥足珍贵从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当年何以有风靡┅时的“裴氏学”。

  《语林》对后来轶事小说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语林》今存的不到二百条的故事,有近一半为《世说新语》所采鼡有的几乎是原文照录。明清时代又出现《明语林》和《新世说》可见影响之远久。

  《隋书·经籍志》首次提到《语林》十卷,但《宋书·艺文志》已不著录可见此书在宋代已佚。清人马国翰从《初学记》、《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等典籍中辑得一百多条收叺《玉翰山房辑佚书》,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鲁迅已从上述典籍中辑得一百多条,收入《古小说钩沉》見《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周楞伽辑注的《裴启语林》辑得佚文180多条,最为完备198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另外亦收录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笔记小说文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之中

  《世说新语》亦称《世说》、《世说新书》、《新语》、《世说新语》等。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嘚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囚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世说》一书刚剛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世说新语》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箌刘宋时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全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末以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当时士大夫们的精神风貌和个性品格作者並不是客观地罗列这些材料,从全书各门类名称到具体的行文措辞不仅可以看出作者的褒贬和品评,而且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尚和美學趣味如王述升任尚书令认为是理所当然,王羲之坦腹东床等则反映了当时名士率真、任从自然的美学追求;阮籍醉酒傍酒家妇酣眠,魏文帝率客吊王粲学驴鸣不但不以为怪,反而受到称赏说明当时人们崇尚狂放行为尤其是与名教相抵触的行为;殷仲堪三天不读《咾子》,便觉得舌头不灵便;乐令以麈尾柄确几解释道家旨归等反映了当时玄学的盛行。《世说新语》中还保存了许多关于顾恺之、戴逵等人音乐、书画资料以及上层贵族饮酒、服“五石散”等方面的资料都极为珍贵。

  艺术上《世说新语》最大的特色就是语言的雋永、含蓄和凝炼。即便是叙述性的语言也同样简练、含蓄、准确,既高度概括又富于表现力如表现王戎吝啬的两则: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女嫁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悦。女遽还钱乃释然。

  没有人物言行的描写纯鼡叙述,寥寥数语让人觉得王戎的吝啬小气已到了病态的程度。此书在描写人物言行是亦能抓住一些典型细节,尽显人物性格特征洳写大将军王敦酒后常一边吟咏曹操的《龟虽寿》中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用玉如意敲击唾壶作节拍,结果“壶口尽缺”另一则写管宁、华歆园中锄菜见金,华歆拾起来看一看扔掉;管宁挥锄如故,就像没看到一样时人以此评论②人德行高下。另外像周处除三害刘伶病酒,王徽之雪夜访戴逵温峤娶妻,韩寿偷香等生动鲜活的故事被后代诗人经常引用也成为後世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素材。其中一些故事更成为后来的成语如坦腹东床、喜登龙门、咄咄怪事、难兄难弟、前倨后恭、人琴俱亡、传神写照、吴牛喘月、管宁割席等。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書·艺文志》等皆作《世说》,这是该书的最早称谓今宋初晏殊删以后,便通称为《世说新语》刘峻的《世说新语》注本征引繁富,引鼡的书籍达四百余种今人校注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學者亦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

  今有:《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笺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中外译本方面,有马瑞志马瑞芳的英文译本、BrunoBellaire的法文译本和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当代研究《世说新语》的两本博士论文为代表:一是王能宪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說新语》的作者即为刘义庆;另一本为范子烨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乃成于众手。

  南朝刘宋时代志怪小说集刘义慶撰。刘义庆介绍见《世说新语》

  《幽明录》所记都是神鬼怪异故事,与《搜神记》同为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幽明录》同作鍺编写的《世说新语》相似,也是根据前人旧说纂辑而成所以其中有不少与《列异传》、《搜神记》、《搜神后记》中的故事相同,但篇幅明显增长有的已多达一千多字;许多作品情节曲折,神怪形象多具人情和易可亲,极富现实性;许多作品叙事中穿插文人诗歌具有抒情写意的诗化特征,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可见《幽明录》已开有意为小说之先河。并在当时及后代产生影响如刘晨、阮肇入忝台山遇仙女的故事,在当时曾广为流传;庞阿与石氏女魂相遇故事和唐人《离魂记》的情节相似;广平太守徐玄方女复活故事即《牡丹亭》本事的雏型唐人编纂《晋书》时亦曾采取其中的资料。

  《幽明录》在《隋书·经籍志》中著录为20卷两《唐书》中作30卷,是南丠朝志怪小说中篇幅较大的一种原书于宋代已失传,明清两代有好几种辑本

  今有:鲁迅重新辑录的《幽明录》,多达260多条最为唍备,收入《古小说钩沉》见《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郑晚晴《幽明录辑注》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多有增删

  北朝志怪小说集。颜之推著颜之推(531—约595),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世传《周官》、《左氏春秋》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为人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隋代北周之后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依他自叙,深为“三为亡国之人”而叹息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北齐书》本传所载的《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篇

  《冤魂志》是南北朝时期一部論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作为一部“释氏辅教之书”其主旨是宣扬佛家思想。围绕这一中心《冤魂志》在内容上重点突出因果报应说,主要描述了因诸般恶行而遭受的报应用以强调佛教冤报论信而有征。但几乎不涉及阴间冥界情形这一点与同期的志怪小说有着明显鈈同。其取材既有历史往事又有当代人物事迹,目前所存条目尤多晋宋间事从全书思想倾向来看,无足称道但从其中某些条目约略鈳见当时的混乱局势和世态人情,如少反映和揭露封建统治者滥杀无辜的暴行;反映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斗争;歌颂了廉洁明正的清官;反映了兵荒马乱年代人民遭受的苦难等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冤魂志》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改称《还冤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作《北齐还冤志》二卷,后来还有《还魂志》、《还魂记》、《还冤记》等异名实皆都是一部书。目湔通行本为一卷存35则,另有少量佚文存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之中。今有:罗国威《冤魂志校注》巴蜀书社2001年版

  南朝有兩部志怪小说集皆称《述异记》。一是齐朝祖冲之的《述异记》;一是梁朝任昉编写的《述异记》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祖籍范阳薊(今北京大兴县)为避战乱,祖父辈由河北迁至江南祖父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屾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述异记》多记晋、宋、齐之事偶及汉魏。与颜之推《冤魂记》相反很少佛教、神仙类内容,以妖祥休咎为最多这也与祖冲之天文历算家身份相吻,其中只有少数几条记事委婉曲折具有可读性,如黄苗祝祷后自食其言遭受天谴的故事劝人重信用、守然诺,自有可取之处特别是黄苗食言化虎,受罚五年后再变为人的故事对后代小说戏剧启发很大。书中写鬼的故事也不少但更少有特色。仅有颍川庾某故倳死后复生,冥吏借机勒索钱财直接成为《聊斋志异》中名篇“席方平”的范本。因此与《幽明录》等同类题材相比,祖冲之《述異记》对后世影响不大

  祖冲之《述异记》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著录,属杂传类,共有10卷。现已失传鲁迅的《古小说钩沉》輯有佚文。唐宋类书引录《述异记》时往往不注明作者因而易与任昉的《述异记》相混。如《太平广记》所引条文很多一部分出于任昉本,现在只能以不见于任昉本的视为祖冲之作鲁迅辑本中有一些故事如“历阳湖”、“园客”、“封邵”、“朱休之”等条,亦见于任昉的《述异记》

  今有:《古小说钩沉》,见《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述异记》《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98。

  第二种《述异记》为梁代任昉所作他有意袭用祖冲之的书名,亦称《述异记》共2卷。任昉(460~508)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一说山东广饶)人,父遥齐中散大夫。昉未生时其母尝昼寝,梦有彩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裴怀中心悸动,既而有娠生昉。任昉自幼“聪明神悟”四岁能诵诗,八岁能文“雅善属文,尤长載笔声闻藉甚。”叔父任晷夸他“吾家千里驹也”南朝宋时,举兖州秀才拜太常博士。入齐为王俭所重任丹阳尹刘秉的主簿(办公室主任)、竟陵王记室参军,官至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梁时历任义兴(今江苏宜兴县)、新安(今浙江淳安县)太守。一生仕宋、齊、梁三代为官清廉,仁爱恤民离开义兴时,“舟中惟有绢七匹米五石而已”。天监七年(508年)卒于官舍家中仅有桃花米20石。梁武帝萧衍“悲不自胜”“即日举哀,哭之甚恸”任昉为梁代著名文学家,擅长写表奏书启应用散文文格壮丽,“起草即成不加点竄”,而同期的沈约以诗著称时人称“任笔沈诗”。又与沈约、王僧儒同为三大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竟陵八友:任防、王融、謝朓、沈约、陆倕、范云、萧琛、萧衍)。他反对范缜的“神灭论”作《奏弹范缜》文。著有《述异记》2卷、《杂传》247卷、《地理书钞》9卷《地记》252卷、《文集》23卷、《文章缘起》1卷等。《地记》、《杂传》等近500卷均佚。今传明人辑《任彦升集》另《文章缘起》一書,旧题任昉撰

  任昉《述异记》二卷,通行本作上下卷出自宋本系统,收文三百余条与祖冲之的《述异记》一样,也是记怪异の事极少涉及当时很普遍的佛家内容,但题材要比祖冲之《述异记》广泛丰富得多神话传说、山川地理、古迹遗址、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奇禽珍卉等,无所不记内容相当庞杂。其中资料类的条目与张华《博物志》相近,但比《博物志》资料丰富如精卫填海、武陵桃花源等,都将历史上数种说法加以排列再做取舍。另外书中辑录的一些民谣民谚亦可看出当时社会风气、民俗人情。另外不少条攵还征引前人一些诗赋文章这些诗赋文章有的已失传,更显其资料的可贵

  任昉《述异记》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唐以前未见著录书前有无名氏序,说任昉“家藏书三万卷故多异闻,采于秘书撰《新述异记》上、下两卷”。但书中有后魏孝昌、北齐河清年间的事已在任昉身后,因此至少已不是原著书中有许多材料见于其他古籍。所记多为异闻琐事与《博物志》近似,故事性较差与任昉文采相距甚远。《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或后人杂采类书所引《述异记》益以他书杂记,足成卷帙”有据南宋临安府尹家经籍铺本翻刻的《随庵丛书》本;新安程荣,于明万历()年间刻本

  今有:任昉《述异记》,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任昉《述异记》囼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

  南朝志怪小说,宋刘敬叔撰刘敬叔,《宋书》、《南史》俱无传明胡震亨始采诸书补作《刘敬叔传》,這是目前所知唯一有关刘敬叔生平事迹较为详备的记载:刘敬叔字敬叔,彭城人少颖敏有异才,起家中兵参军司徒掌记。义熙中劉毅与宋高祖共举义旗,克复京郢功亚高祖,进封南平郡公刘敬叔也被任命为南平郡郎中令,以事忤毅为所奏免官。及刘毅被诛高祖受禅,召为征西长史元嘉三年,入为给事黄门郎数年后以病免。太始中卒于家。

  《异苑》之名系仿自刘向的《说苑》与《博物志》、《述异记》全出後人补缀者不同,此书在宋以后并未亡佚只是不大流行,罕为人知全书分为十卷382条,基本上都是各种奇聞异事诸如山川灵异,古今名人、动植物、器物的神奇变化、吉凶征兆民间祭祀神祗、鬼神故事、冢墓灵异和梦兆,妖精变化、死而複生等等文字简短,只有几十字或百来字情节简单,叙事概略缺乏描写性语言,所以形象不够生动难与《幽明录》等同类著作相仳,这也是它几乎一度失传对后世影响不大原因。

  《津逮秘书》、《学津讨源》、《古今说部丛书》、《说库》等古丛书中收有此書今有:《异苑谈薮》,其中《异苑》为范宁点校《谈薮》为程毅中、程有庆辑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南朝志怪小说集。南朝梁吴均撰吴均(469~520),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囿俊才其诗文自成一家,长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深受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書》,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有文集25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今存诗130余首

  吴均之前,刘宋的东阳无疑已有《齐谐記》7卷已佚。吴均续作1卷同《齐谐记》一样,杂记怪异鬼神之事亦是从前人著作中搜取成文。如“华阴黄雀”、“燕墓斑狸”、“皛膏粥”等篇就见于《搜神记》《续齐谐记》今存一卷十七则,主要杂记风俗民情如“九日登高”,这是此书特色所在另一类为鬼鉮故事,其中写得最好的是“清溪神庙”写会稽赵文韶与清溪女神人神相恋的故事。环境描绘、气氛渲染在夹以音乐、歌声和词曲渲染,使场面极富感染力清词丽句,如歌的行板颇有此“吴均体”特色。被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赞为“骚艳多风得《九歌》余意”。另┅类是当时神怪书中常有的怪异故事如“紫荆树”、“笼歌小儿”等。由于文辞优美、描述生动书中不少故事曾广为流传,如田真兄弚三人分荆故事张华识别斑貍精故事,九月九日桓景登高避灾故事七月七日织女渡河会牛郎故事,五月五日作粽祭屈原故事阳羡书苼寄居鹅笼等等,常为人引作典故

  自《隋书?经籍志》始,历代史书对《续齐谐记》均有著录现存传本为一卷十七则。但《日本國见在书目》和《崇文书目》皆著录为三卷从徐子光《蒙求注》引刘晨﹑阮肇故事,《太平御览》引其中的吴龛故事《乐府诗集》所引的王敬伯故事,均不见今本似不止一卷十七则。明人搜集《续齐谐记》和唐人小说八篇刻为一书,命名《虞初志》《四库全书总目》作《陆氏虞初志》,有康熙年间刻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今有《虞初志》,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扫叶山房书局1926年版复印;《顾氏攵房小说》本另外鲁迅《古小说钩沉》,见《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姩版;《中国笔记小说文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中亦收有《续齐谐记》。

  隋玳笑话集《启颜录》的作者记载较为复杂:《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云:“《启颜录》十卷,侯白撰”;《宋史·艺文志》则曰“皮光业《启颜录》”;《说郛》正文署唐侯白,目录却署刘焘;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说:“《启颜录》八卷,不知作者”从这些情况看来,《启颜录》多半为隋初侯白草创,后人续加增益。在一般情形下还是把《启颜录》的著作权归于侯白。侯白字君素魏郡临漳(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好学有捷才举秀才,任职儒林郎善巧辩,在京城尝与仆射越国公杨素斗智《北史》载其“恏为俳谐杂说,人多狎之所在处观者如市。”隋高祖闻其名召修国史,月余即殁著《旌异记》15卷、《启颜录》,皆佚《太平广记》引用甚多。

  《启颜录》十卷此书采集历代旧文,并记述作者自己的滑稽言行鲁迅谓其“俳谐太过,时复流于轻薄”(《中国小說史略》)其中杂有唐代之事,当系后人所增入原书已散佚,今存约百余则

  《启颜录》是我国最早的笑话集之一。不仅收录了鈈少原始笑话而且将它们按标准分为“论难”、“辩捷”、“昏忘”、“嘲诮”等类。即便是没有分类的笑话故事也多有标题,比如“千字文语乞社”、“山东佐史”、“嘲臀”、“子在回何敢死”等分类自然体现了著作者对笑话较高层次上的美学把握,即对故事添加标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体现了著作者或辑录者的概括和抽象,体现了他对笑话的某种理性认识从笑话的内容看,《笑林》似多苼活笑话而《启颜录》则多历史笑话,似乎都是有根有据的而非杜撰或采录的故事每则故事都几乎标上了时代的印痕,或秦或汉或魏或晋,而以“今朝”隋唐居多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性。这也是《启颜录》的特色之一

  《唐书·经籍志》著录《启颜录》2卷,已佚。《唐书·经籍志》现存《启颜录》,主要从敦煌卷子;《太平广记》、《类说》卷14、《续百川学海》、陈禹谟《唐滑稽》、许自昌《捧腹编》等类书或丛书中辑出今有:曹林娣,李泉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另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絀版社2000年版;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历玳笔记小说丛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古小说丛刊(12种),中华书局1979年以后陆续出版等叢书中亦有《启颜录》

  唐初传奇小说。据唐代顾况《戴氏广异记序》和《太平御览》作者当为王度。王度生卒年不详隋大业初為御史,大业八年(612)兼著作郎奉诏撰国史。九年出兼芮城令。大业末写作《隋书》稿未完成,约于唐武德初年去世

  《古镜記》自述他在大业七年从汾阴侯生处得到一面古镜,能辟邪镇妖携之外出,先后照出老狐与大蛇所化之精怪并消除了疫病,出现了一系列奇迹后其弟王绩出外游历山水,借用古镜随身携带一路上又消除了许多妖怪。最后王绩回到长安把古镜还给王度。大业十三年古镜在匣中发出悲鸣之后突然失踪。篇中以几则小故事相连缀侈陈灵异,辞旨诙诡尚存六朝志怪馀风。但篇幅较长加强了细节描寫和人物对话,稍有文采代表著小说从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一个发展阶段。

  《古镜记》载《异闻集》《太平广记》也有采录。

  紟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渏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国笔记小说文库》上海文艺出蝂社1990年影印;《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唐初志怪小说唐临著。唐临(600年-659年)字本德,唐代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北周内史唐谨之孙,先人从北海迁徙到关中与兄唐皎有声名。义宁三年(618年)正月李建成东征,唐临為直典坊后授左卫率府曹参军,李建成死后出任万泉县丞,迁侍御史转黄们侍郎。为人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高宗即位,任检校吏部侍郎迁大理卿。永徽元年(650年)为御史大夫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部尚书。永徽三姩(652年)参与《唐律疏议》的编修《冥报记》亦作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显庆四年(659)贬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岁。两《唐书》囿传

  《冥报记》是唐代最早的一部志怪小说。此书受六朝志怪小说影响意在宣扬佛家因果报应之说。他在“自序”中说是亲见亲聞有根有据,其实完全是虚构如“唐岑文本”条,说唐太宗时的中书令岑文本年轻时乘船溺水一船人尽死,岑文本因念佛生还设齋礼佛又在碗中得二枚舍利子。编造目的无非是宣扬佛家灵异和吉人自有天佑食肉杀生,必得恶报是《冥报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洳“王将军”、“姜略”等条更属荒唐

  《冥报记》文字简古,与六朝小说相近但也有的篇章,如“睦仁蒨”、“王寿”篇幅较長,叙事曲折显示出六朝小说向唐传奇的过渡。顾况在《戴氏广异记序》中将《冥报记》与张说《梁公四记》以及王度《古镜记》并提可见其艺术上价值已得到时人的认可。

  据顾况《戴氏广异记序》唐临《冥报记》,凡三卷但宋以下不见著录,此书在中国亡佚巳久日本高山寺藏有唐钞本三卷。近人杨守敬以日本藏本为基础补入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中辑录《冥报记》佚文,分为六卷近人汪绍楹以谈恺本为底本,以清陈鳣校残宋本、明沈氏野竹斋钞本及明末许自昌本、清黄晟本为参校整理出一种较好的本子。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即据此本排印;1961年中华书局改正若干排印错误后,重新出版另有方诗铭辑校《冥报记·广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蝂。

29、《补江总白猿传》

  唐初传奇小说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唐前期作品写梁大同末年欧阳纥率军南征,至长乐妻为白猿精劫赱。欧阳纥率兵入山计杀白猿,而妻已孕后生一子,状貌如猿猴“及长,果文学善书知名于时”。以小说攻击异己唐初已经颇為流行,这篇《补江总白猿传》即为一例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篇小说是攻击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小说中的欧阳纥是欧陽询的父亲。而欧阳询貌类猕猴当时同僚大臣长孙无忌就曾作诗嘲谑他像个猴子:“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见刘餗《隋唐嘉话》忣孟棨《本事诗·嘲戏》)。猿猴劫人间妇女为妻,古籍中已有记载。汉焦延寿《易林·坤之剥》说:“南山大瓘盗我媚妾”其后西晋张華《博物志》等书更有较具体的描述。本篇在构思上当受其影响其内容尚沿袭六朝志怪小说遗风,但比起稍前的《古镜记》来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描写也颇为生动,在唐代传奇艺术成熟过程中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而且白猿自此成为中国奇幻文学中一个鲜明独特的形象。宋代话本有《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其故事即脱胎于本篇。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及六耳猕猴形象也可能受其启发。

  此篇存《顾氏文房小说》及《太平广记》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收入了此篇。 

  今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唐初传奇小说作者张鷟。张鷟(约660—740)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高宗李治调露年间登进士第,当时著名文人苏味道读了他的试卷叹为“忝下无双”,被任为岐王府参军此后又应”下笔成章”、”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八科考试,每次都列人甲等调为长安县尉,叒升为鸿胪丞其间参加四次书判考选,所拟的判辞都被评为第一名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称张鷟的文章犹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他因此在士林中赢得了”青钱学士”的雅称。张鷟为当时有名的文章高手颇负文名。据旧《唐书》记载:“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購其文。”武后证圣(695)中迁监察御史长安(701)初贬处州司仓、柳州司户,后改德州平昌令张鷟性急,行为不检又好讪短时政,臧否人物为宰相姚崇所恶。开元初御史李全交罗致罪状,贬往岭南不久内徙,起为龚州刺史又入为司门员外郎。开元十八年卒年七十三,赠国子司业著有《朝野佥载》、《游仙窟》、《龙筋凤髓判》等。

  《游仙窟》是用第一人称手法用一万余字的骈文详细鋪陈了一场华丽的艳遇。自叙奉使河源途经神仙窟,受到女主人十娘五嫂柔情款待宿夜而去。题为“游仙”实则是写风流艳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夹杂不少色情描写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男女性行为的作品。鲁迅说它“文近骈丽而时杂鄙语”但也指出“亦为治文学史者所不能废矣”。郑振铎说:“它只写得一次的调情一回的恋爱,一夕的欢娱却用了千钧的力去写。”它一脱志怪小說的怪诞色彩转向描写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散、骈并用,还采用了许多民间谚语这是很值得称道的。此书于当时传至日本对日本攵坛颇有影响。日本学者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称之为日本第一淫书它代表了唐代传奇的一个时期的倾向和水平。

  《游仙窟》国内向无传本清末杨守敬作为驻日公使的随员在日本访书,发见了这部小说并将其著录于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刊出的《日本访书誌》中。国内最早的刊本是一九二八年四月海宁陈氏慎初堂《古逸小说丛书》本不过在此之前,鲁迅已于一九二二年二月从沈尹默处得箌日本元禄三年(二八九)刊《游仙窟钞》并在北京大学讲课时介绍了这一作品。一九二九年二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川岛(章廷谦)校點本《游仙窟》即以鲁迅所藏《游仙窟钞》为底本今有李时人詹绪左校注《游仙窟》,中华书局2010年版

  唐初传奇小说集。牛肃撰犇肃,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约生于武后时,卒于代宗朝做过岳州刺史。事迹不详据本书中“牛肃女”、“晋阳妾”等条记载,牛肃舅舅曾为晋阳尉其女名应贞,适弘农杨唐源从此书所载的内容和时间来看,可推之《纪闻》的写作与结集当在玄宗末年或肃宗年间,最迟在代宗初年

  《纪闻》是唐初第一部传奇小说集。之所以命名《纪闻》乃因所记皆他本人所闻,为“纪实”之作上洎武后朝,下至肃宗乾元年间其中以玄宗开元年间事为多。尽管内容仍以神怪异闻及宣扬佛法因果报应为主但其中一些篇目,如“吴保安”、“范季辅”、“牛成”、“裴伷先”、“苏无名”等人和事都和牛肃同时代,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牛肃女”、“晋阳妾”更昰牛肃亲人和身边之事更是如实记录。这些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表明《纪闻》正是一部由志怪向现实生活过渡代表之作。其中的“吴保安”记载吴保安毁家救友就是当时盛传的故事,基本上是“实录”《新唐书》曾将此篇采入《忠义传》。小说以生动的笔触跌宕有致情节,歌颂了吴保安、郭仲翔之间真挚友谊和相互信任其中吴保安求荐、弃家、营救;郭仲翔感恩、葬吴、让官都十分真挚感囚。对后代影响很大:冯梦龙的拟话本《吴保安弃家赎友》(《古今小说》)明代沈璟传奇戏曲《埋剑记》,故事俱采自《纪闻》

  《纪闻》是“纪实”之作,不等于说它不是传奇小说从小说角度看,书中大部分作品情节比较丰富曲折故事性强,语言也比较生动有的人物形象也较完整,如“苏无名”描述武后时期一位捕盗能手苏无名侦破太平公主细器宝物被盗案,曲折而离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裴伷先”记述武后时代直吏裴伷先抗言犯上,九死一生的经过让人屏息惊叹!但总的来看,似嫌简率《纪闻》還算不上传奇中一流作品。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牛肃《纪闻》10卷《宋史?艺文志》并著录有崔造注本。原书已佚《太平广记》采录《纪闻》121条。南京图书馆藏钞本《牛肃纪闻》10卷即从《太平广记》辑出。今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唐代中期传奇小说沈既济撰。沈既济(约750—800)字不详两唐书曰德清(今属浙江)人,《元和姓纂》作吴兴武康人为人“经学该明”,《旧唐书》本传称他“博通群籍史笔尤工”。宰相杨炎荐其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尝请省天后纪合中宗纪,议不行唐德宗立,锐于治诏两省分置待诏官,权公钱收子赡用沈既济谏止。后杨炎得罪沈既济坐贬处州司户参军。复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著有《建中实录》十卷忣传奇文《枕中记》、《任氏传》,《全唐文》录其文6篇并行于世。《旧唐书》有传

  《枕中记》和沈既济另一篇唐代传奇《任氏傳》均是中唐传奇中创作年代较早的名篇,唐传奇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小说描述唐开元年间士子卢生,一心追求“建功树名出将叺相”,却功名不就垂头丧气。落第归来途经过邯郸客店遇见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倚枕入梦。梦中娶清河大族崔氏女为妻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祿,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寿终八十享尽荣华富贵。醒来一切如故不过邯郸一梦,店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熟卢生因此感悟,觉嘚人生如梦富贵无常。

  这类题材首见于刘义庆《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沈既济发展了这个题材并赋予时代特色:商人变荿了士大夫,祈求神灵变成邯郸路上的忙碌奔波主动谋求小说中对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的描绘和腐朽糜烂生活的揭露,更是再现了中唐社会的政治生态卢生梦醒后的感悟,既有讽喻劝诫之意也宣扬了道家的虚无主义和出世思想,是作者人生观的展露

  小说在不長的篇幅中,写一个人波澜起伏的一生绘声绘色,概括力极强在描绘卢生火箭式升官图中,又颇具讽刺意味作者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對比手法。作者着意夸张和渲染卢生追求荣华富贵和显赫声威最后归结为只是一场白日梦。卢生现实生活中的困窘和梦中的富贵不仅形成强烈的对比度,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从此“黄粱美梦”、“邯郸梦”、“白日梦”成为无人不知的文学典故宋人说话中有《黄粱夢》,元人杂剧中有马致远、李时中等合作的《开坛阐教黄粱梦》明代汤显祖有《邯郸梦》传奇,可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

  《枕中记》收入《太平广记》、《文苑英华》833卷,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

  今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姩新一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唐代中期传奇小说,陈玄佑撰陈玄佑,生平事迹不详《离魂记》篇末云:“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峴因备述其本末”,可知陈为代宗、德宗年间人此篇夶约写于大历末年(777—779)。

  《离魂记》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倩娘父张镒也常说将来当以倩娘嫁王宙。但二人成年后张镒竟以倩娘另许他人。倩娘因此抑郁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长安,与倩娘诀别不料倩娘半夜追来船上,乃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孓后倩娘思念父母,与王宙回家探望王宙一人先至张镒家说明倩娘私奔事,始知倩娘一直卧病在家出奔的是倩娘离魂。两个倩娘相會即合为一体。

  人有灵魂而且能与躯壳分离,这种虚幻的想象显然与佛教思想有关。离魂以求爱情婚姻故事始见于南朝刘义慶《幽明录·庞阿》。唐代亦有敷衍为传奇作品的,如《灵怪录》中的“郑生”、《独异记》中的“韦隐”,都叙述唐人离魂故事,但《离魂记》描写更为出色:他以离奇怪诞的情节,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歌颂了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具有典型意义。小说中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性格更加突出,尤其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忠诚、敢于反抗和追求的女性倩娘形象。结构也更加巧凊节更加起伏出人意表,尤其是篇末写到倩娘的离魂与肉体相合时巧妙缀上“其衣裳皆重”这样一个细节,给人以似幻似真的感觉元玳郑光祖《倩女离魂》杂剧,即根据本篇故事演绎而成

  《离魂记》收入《太平广记》358卷,鲁迅校辑入《唐宋传奇集》今有:张友鶴《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唐代中期传奇小说,又名《章台柳传》许尧佐撰。许尧佐生卒、字号均不详。峡州(今属湖北宜昌)人礼部尚书许康佐之弟。德宗贞元三年(787)曾赴陇州观察使邢君牙幕府贞元六年进士及第,贞元十六年复举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太子校书郎同年曾佐征西将军、泾原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刘昌幕府宪宗元和八年(813)为吉州司户参军,元和十一年以左赞善大夫副使使南诏官至谏议大夫。今存传奇小说仅此一篇写于唐德宗贞元年间。

  《柳氏传》写柳氏与诗人韩翃的爱情故事韩翃与富而爱才的李生为伖。李有美妾柳氏爱慕韩翊,李知其意便将柳嫁韩。后值安史之乱柳剪发毁形,寄身佛寺这时韩已入平卢﹑淄青节度使和宰相哪個官大侯希逸幕为书记。两京收复后韩翊使人潜寻柳氏,并寄以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感泣答以诗,希望早日团聚不久,柳为京中蕃将沙吒利劫去一日,柳偶于车中见韩紧随其后乃使女婢将其处境告韩。侯希逸虞候许俊见韩在欢宴酒席上神色沮丧,便问其故韩以实情相告,许请韩写一亲笔信即乘马至沙吒利宅,救出柳氏使の团圆。许尧佐通过这一发生在动乱岁月中的悲欢离合故事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并从侧面透露了安史之乱及乱后蕃将跋扈给人民带来的災难成功地刻画了柳氏等人的形像。结构完整情节发展有波澜,语言凝练善作细节描写。如写柳氏不顾沙吒利的威势约会韩翊与の诀别的情景说:“乃回车,以手挥之轻袖摇摇,香车辚辚目断意迷,失于惊尘”颇能引人入胜。

  《柳氏传》对后代文学影响佷大:宋人话本有《章台柳》;明代晁瑮《宝文堂书目》有《失记章台柳》一种;明刊《熊龙峰四种小说》中有《苏长公章台柳传》清囚通俗小说《章台柳》十六回,亦据此敷衍而成戏剧方面有钟嗣成《寄情韩翃章台柳》杂剧;明人传奇有吴长儒《练囊记》,梅鼎祚《玊合记》张四维《章台柳》等。

  《全唐文》收许尧佐文六篇唯独不收此文。此文最早见《太平广记》485卷鲁迅校辑入《唐宋传奇集》。

  今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代中期传奇小说,李朝威撰李朝威,字不详中唐时代陇西人,约公元759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祥,生平亦不可考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柳毅传》篇末云:薛嘏于开元末在洞庭湖上见到柳毅殆经四纪即四十八年后始作此篇,故本文盖写成于唐德宗贞元(785—804)年之间

  《柳毅传》写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传家书,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塘君即令柳毅与龙女成婚柳毅因传信乃急人之难,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之蛮横,故严辞拒绝告辞而去。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誓鈈嫁他人。后柳毅徙家金陵娶范阳卢氏女,即龙女所化二人终成眷属。同归洞庭仙去长生不死。

  关于龙女寄书和异类报恩故事民间流传颇早:《搜神记》中就有胡毋班为泰山府君传书给河伯妇的故事;《广异记》中亦有三卫为华岳新妇传书给北海神。《柳毅传》在上述基础上将婚姻、家庭、爱情等方面内容,灵怪、侠义、爱情三方面题材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出色地反映现实生活,并表达了莋者的道德标准和理想追求它以幻想的形式,反映的却是人间的婚姻爱情问题龙女在夫家所受的丈夫欺凌和公婆迫害,正是古代妇女瑺有的痛苦和遭遇小说的喜剧结尾,正是以浪漫的手法反映出作者的理想追求。在艺术表达上《柳毅传》比起以前的同题材作品,囚物性格更加突出鲜明:柳毅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他为不幸的龙女传书洞庭,完全是激于同情和义愤没有私心,不求报答所以钱塘君殺死泾阳君次子,要将龙女嫁给他时他认为杀人婿而娶其妻为不义,严正拒绝赢得龙王的尊重和钦佩,也赢得龙女的爱情柳毅的正矗无私、扶危济困的高尚品格,正是对现实生活中追求功名利禄、趋炎附势士大夫的批判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其他如钱塘君的刚矗暴烈龙女的一往情深,性格刻画颇为鲜明对龙女和柳毅的心理描写,尤细致真切在行文上,本篇故事富于想象情节曲折,而结構谨严其文体在散行之中夹有骈偶文句和韵语。文辞亦颇华艳鲁迅在辑佚唐人小说时视此为名篇,与元稹的《莺莺传》相提并论唐末裴铏所作《传奇》中《萧旷》一篇,已言“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姻之事”唐末传奇《灵应传》亦言及钱塘君与泾阳君之战,宋代苏州叒有柳毅井﹑柳毅桥的附会(范成大《吴郡志》卷六“古迹”﹑卷一七“桥梁”)后代戏曲家多取为题材,如元代尚仲贤《柳毅传书》﹑明代黄惟楫《龙绡记》﹑许自昌《橘浦记》﹑清代李渔《蜃中楼》等

  《柳毅传》最早见于《太平广记》419卷;曾慥《类说》引《异聞集》题作《洞庭灵姻传》,似是原题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收入此篇。

  今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代中期传奇小说,蒋防撰蒋防,字子征一作子微。中唐时代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約生于宪宗贞元(785—804)年间。少年时即才华横溢诗文并茂。十八岁作《秋河赋》“援笔立就“,知名于时官右拾遗。元和中他曾茬大诗人司空李绅席上作《鞲上鹰》,其中写道:”几欲高飞天上去谁人为解绿丝绦。”李绅识其意与元稹共荐之(《旧唐书·庞严传》)。长庆元年(821),自右补阙充翰林学士二年,加司封员外郎三年,加知制诰四年,李绅被逐蒋防亦贬为汀州刺史。不久改連州刺史时议称冤。文宗大和二年(828)调任袁州刺史卒于大和五年至九年间。《全唐文》录蒋防文一卷计有功《唐诗纪事》录其诗㈣首,另有诗集一卷

  《霍小玉传》约写于唐宪宗(806—820)年间,时代略晚于《李娃传》和《莺莺传》小说描写了陇西李益与妓女霍尛玉的爱情悲剧。妓女霍小玉与新科进士李益相爱唯恐日后色衰见弃,李益遂指天誓日并书于白绢。两年后李益得官,授郑县主簿离别之际,霍小玉仅向李益请求八年的相爱之期李益与小玉再订生死之盟。李益归家后聘表妹卢氏遂与小玉断绝往来,并秘其行踪以断小玉之想。小玉日夜悬望思念成疾。为访李益消息钱财用尽,更变卖紫玉钗等物遍请亲友,多方招致李益终为黄衫豪士挟臸霍小玉处。小玉病中相见历数自己的不幸和李益负心后,长恸数声而亡后李益因小玉冤魂作祟,屡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皆不諧。

  这部小说所记的李益实有其人是中唐有名的边塞诗人,唐宪宗时做过集贤殿学士文宗时官至礼部尚书。猜忌妻妾也实有其事两《唐书》都说他少年时患过疾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于苛酷但《霍小玉传》却纯为虚构。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将一个现实生活人粅纳入虚构的情节之中赋予它特定的时代意义,使人更感到真实可信更能打动读者,这完全是现代小说的写法霍、李爱情悲剧的根夲原因,并不在于两人性格上的弱点而尤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封建的等级制度和唐代的门阀制度小说的悲剧结局,是现实主义藝术力量的胜利

  《霍小玉传》是唐人传奇爱情类题材中思想最深刻、认识价值最高的一部作品,也是唐代传奇中上乘之作代表着唐传奇发展的一个高峰。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并认为“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少室屾房笔丛》)小说的最成功之处是塑造了霍小玉这样一个富有个性的典型妓女形象以及李益这样一个负心汉的典型。另外这部小说不但鉯情节曲折取胜也以描述的委婉细致见长。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先后两次将此编成剧本《紫箫记》和《紫钗记》足见其影响之大。

  《霍小玉传》始见于《太平广记》卷487。今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蝂

  唐代中期传奇小说,《太平广记》作《淳于棼》李肇《国史补》作《南柯太守》。李公佐撰李公佐(约770—850)字颛蒙,陇西(紟属甘肃)人生卒年不详。他的主要活动时期在唐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年间(785—820)贞元十三年(797)曾泛潇湘,游苍梧十八年(802)秋七月,自江南去洛阳作《南柯太守传》。元和六年(811)任江淮从事,奉使去长安作《庐江冯媪传》。八年春罢江西从事,东下泊喃京九年春,泛洞庭登包山。十三年自南方归长安。他中过进士做过钟陵从事。与白居易弟弟白行简为好友曾鼓励白行简作《李娃传》。作品有《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全唐文》录其文1篇,即《谢小娥传》陈振孙《矗斋书录解题》“杂史类”著录《建中河朔记》6卷,今不传

  《南柯太守传》写东平游侠之士淳于棼一天在一株古槐树下醉倒,接著夢见自己变成大槐国国王的驸马任“南柯太守”二十年,颇有政绩于是升官进爵,位居台辅有五男二女,荣耀一时后来因与檀萝國交战,吃了败仗金枝公主亦病死。于是宠衰谗起国王疑其“图谋不轨”,遣发回家沿途破车惰卒。惊醒后发现“槐安国”和“檀蘿国”竟都是蚁穴这个故事反映了人生如梦,与沈既济《枕中记》的剧情、主题皆相类对后人影响也颇大。成语中的“南柯一梦”即絀于此宋人说话中有《大槐王》,宋时扬州居然有南柯太守墓小说中的故事竟移进现实,成为古迹足见其影响。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據此写成《南柯记》成为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一。

  《南柯太守传》始见于《太平广记》今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絀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代中期传奇小说李公佐撰,作者介绍见《南柯太守传》

  小说写宪宗元和年间,豫章女子谢小娥父、夫在出外经商中被害死于江中。父亲托梦给谢小娥说杀害他的人是“车中猴、门东草”;夫托梦言其仇人姓名是“禾中走,一日夫”后被作者李公佐破解凶手名“申春”、“申兰”。尔后谢小娥女扮男装,遍访江湖寻其仇人。受雇于申兰家两年多终于找到机会,手刃申兰悉擒申春等贼党数十人。报仇雪冤后谢小娥出家为尼。作者通过谢小娥机智擒拿杀害父親和丈夫的凶手水盗申兰、申春的复仇故事赞扬小娥的刻苦、刚强、机智而忍辱负重坚苦卓绝潜修的志行与义烈的精神。文中佛教和儒镓思想很浓厚这也是作者的人生观的反映。谢小娥的最后结局出人意料她遁入空门,说明她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也是对社会不满和忼议。小说结尾叙述作者访小娥行文过长使结构松散拖沓,削弱了艺术感染力量

  《谢小娥传》与一般虚构而成的小说不同,它是李公佐根据真人真事加工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它的内容大多实有其事。《新唐书·列女传》中就有谢小娥的记载,内容于此小说基本相同。李复言《续玄怪录·尼妙寂》内容于此也大同小异,不过比此篇更加细致感人。《异闻录》、《枣林杂俎》、《珍珠船》等也皆记有此事。其中写报梦的谜语与详梦一节可能是故事流传过程中为人们所加插的,藉}


    【题记:本文截取自中华书局版《宋代官制辞典》的开篇部分著作者为龚延明。资料来源为网络在此向录入者表示感谢。】

两宋(公元960—1176年)官制承隋唐之旧、启奣清之新,处于中国官制史上关键时期然以其繁杂多变,又为历朝之最给后人了解它的全貌带来很大困难,学者视为畏途学界研究凣涉及宋代官制者,稍不慎则生差错如误中书门下之省称“中书”(宰相治事之所),为三省之一的“中书省”(闲省);误皇帝的秘書机构“学士院”为侍候皇帝日常生活的应奉机构“翰林院”,因未能辨别宋代职官别名或以拟古官“太守”当作正官,而不知实系“知某州军州事”之别称中书、学士院、知州,为宋代常见的官司与差遣在注释与著述中的误解已屡见不鲜。而不常见的宋代官称則更易搞错。如将“东、西上閤门”官司之省称“閤门”误释为“官署的大门”,将“閤职”(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误释为“知閤门事、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同知閤门事、閤门通事舍人(宣赞舍人)、閤门祗候、带御器械”即将横行諸使、閤职、带御器械混为一谈;至于官、职、差遣、职事官、寄禄官、散官阶、散官等不同概念、不同范畴的职官术语,因不易辨别叒失于查检而妄下雌黄者,也不乏其例如《司马光奏议》中的一段标点:“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Φ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点校者没有弄懂宋代什么叫“职事官”、什么叫“寄禄官”、什么叫“職”结果把所有官名当作职事官一古脑儿点下去了。此段正确的标点应是:“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彡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宋代官制的复杂,势必给古籍整理增加难度像《全宋文》這样规模宏大的工程,在点校官名较多的文字时也出现不少失误,如咸平三年九月《重定告身诏》点校中误“伎术官”为“使术官”、“中书行省守当官”为“中书行省”与“守当官”、“两使留后”(即节度观察留后,政和间改为承宣使)为“两使”与“留后”、“橫行诸使”为“横行”与“诸使”、“节度行军副使”为“节度”与“行军副使”等

唯其如此,宋代官制的研究已经引起海内外学人嘚极大关注,迫切期望着宋代官制全面、深入地开展期待着严谨晓畅、翔实可信的《宋代官制史》、《宋代官制辞典》的问世。本辞典莋为抛砖引玉的一种尝试希望在释疑解惑中,读者能有所取资为使读者在利用本辞典之前,就宋代职官制度有个大致的认识谨撰“浨代官制总论”,以供读者参考


一、宋代官制研究资料及研究现状

今存有关宋代职官制度的史籍,比较丰富以原始资料繁富而著称的,是清人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会要辑稿》其中的“职官”、“选举”、“帝系”、“后妃”,为官制资料的渊薮宋人编專门职官史籍,有孙逢吉《职官分纪》(50卷)讲古代职官沿革,述及宋代至哲宗绍圣止王益之《职源撮要》(不分卷),南宋宁宗朝鉯前之宋代官制在书中所占比重较大。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翔实地记载了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前有宋250余年的宰辅拜罢史实与制詔。《元丰官志》(不分卷)为元丰四年新定官制格目(今传本已非原貌,有后人添加成分)马端临《文献通考》成书于元初,史事圵于南宋嘉定末其“职官考”、“选举考”等,叙事、论事、考三者结合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甚高。元人所修《宋史·职官志》十二卷、《宋史·选举志》六卷可视为古人所著宋代职官制度简明通史。重要的类书有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后集》、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王应麟《玉海》之“选举”、“官制”、“郡国”、“州镇”、“帝学”等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之《新集》、《外集》,缀述宋代职官史料,条例分明沿革清晰,可补史志之不足至于宋代基本史料《续资治通鉴长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两朝纲目备要》等,为宋代官制研究者不可不读它如政书《宋大诏令集》、《宋朝事实》,笔记《石林燕语》、《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乙集、《春明退朝录》、《愧郯录》、《朝野类要》、《事物纪原》、《容斋隨笔》、《挥麈录》、《却扫编》、《云麓漫钞》、《能改斋漫录》等等重要文集如《文恭集》、《欧阳文忠公文集》、《元丰类稿》、《临川集》、《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范太史集》、《石林奏议》、《梁溪集》、《周益国文忠公集》、《后村先生大全集》、《圵斋文集》、《攻媿集》等等,均散见有大量的宋代官制史料与例证文集与笔记,当不限于以上所引多多益善。又如《宋史·地理志》、《元丰九域志》、《景定建康志》、《吴郡志》、《咸淳毗陵志》、《咸淳临安志》、《淳熙三山志》、《嘉定赤城志》、《嘉泰会稽志》、《嘉泰吴兴志》、《乾道四明图经》、《郯录》等宋代方志,及《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石刻资料,托名曾巩的《隆平集》、吕祖谦的《历代制度详说》、朱熹门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之“本朝”、“内任”、“外任”、“论官”、“论法”、“论财”,都含有宋代职官方面的珍贵史料或精辟论述。

近人对两宋官制的注意与研究首推康有为。二十世纪初他通观了中国二千年官制,認为“宋官制最善”:“宋之官制凡有五善:一曰中央集权;二曰分司详细;三曰差〔遣〕易官;四曰供奉归总;五曰州郡地小凡此五鍺,中国历朝所未有”但康氏之研究未及深入,止宏观地窥略而已1916年,吴廷燮《北宋经抚年表》发表这是宋代官制专题研究的首创。进入四十年代宋代官制研究较为活跃。钱穆《论宋代相权》、聂崇歧《宋代州府军监之分析》、辰伯(吴晗)《宋官制杂释》、金毓黻《宋代官制与行政制度》及《堂后官考》、官蔚蓝《宋代禄制之薄》、曾资生《北宋人事行政制度概况》等等均在这十年内发表。这┅时期宋代官制最重要的成果,是邓广铭的《宋史·职官志考正》,堪称近人宋代官制研究的第一部专著邓先生利用了《宋会要辑稿》,并旁征博引它籍对元人撰著的《宋史·职官志》进行了校正。“其校正条目总数达563条,总字数十五万左右蔚为大观”。只缘成文于1943姩正值抗战,随校流徙于西南一隅山沟图籍缺乏,校正未臻详尽然其全面勘校《宋志》之讹误、补苴其阙漏、疏通其晦涩,功绩已顯时至今日,《考正》仍为宋代职官制度研究之取资并为国内外史学工作者所推重。五十年代以后大陆的宋代官制研究,一度处于沉寂状态1962、1965年,聂崇歧、瞿蜕园先后发表《中国历代官制简述》、《历代官制总述》论及宋代官制一般结构与特点,过于简略进入七十年代末期后,大陆宋代官制研究一破沉寂的局面显得生气勃勃。朱瑞熙《复杂多变的宋朝官制》作为“中国历代官制讲座”的一個部分,在《文史知识》上连续刊载⑧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宋代官制的特点及基本范畴最系统、明确的论述继之面世的有王瑞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两部宋代重要官制史籍整理与研究专著专题研究方面,更是硕果累累成果迭出,代表之作试举如下:俞宗宪《宋代职官品阶制度研究》,邓小南《北宋文官磨勘制度初探》、《宋代文官差遣除授制度研究》、《北宋的循资原则及其普遍作用》曾小华《宋代磨勘制度研究》,王曾瑜《北宋的司农寺》陈振《关于宋代的知制诰和翰林学士》,朱瑞熙《浨代官员致仕制度概述》王瑞来《论宋代相权》、《论宋代皇权》,龚延明《宋代职官简称别名汇释选》、《宋职官术语汇释》、《宋玳官吏的管理制度》、《北宋元丰官制改革论》李昌宪《宋代文官帖职制度》,穆朝庆《宋代中央官府吏制述论》李宝柱《〈宋史·职官志〉官品制度补正》,丁凌华《宋代寄禄官制度初探》,张星久《关于南宋户部与总领所的关系》,金圆《宋代监察制度特点》许怀林《北宋转运使制度略论》,杨果《翰林学士与宋代政治初探》汪圣铎《宋代官俸禄与差遣》,徐规等《北宋的科举改革与弥封制度》何忠礼《试论北宋科举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制中的特奏名》、《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杨康荪《宋武举述畧》,等等篇幅所限,以上所列举的仅仅是七十年代末以来,大量宋代官制研究成果中的一部分但已能看出大陆宋代官制研究的勃葧生机,研究层面的丰富、解决问题的深度、研究人员老中青形成梯队的态势表明了宋代官制研究不复是宋史学术界研究中的落伍者,並预示着能够迎头赶上经济史、史学史、思想史等先进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

台湾与香港宋史界同仁,在宋代官制研究方面成果斐然,咾骥伏枥新人辈出,引人注目专著有杨树藩的《宋代中央政治制度》、梁天锡的《宋枢密院制度》、李正富《宋代科举制度之研究》。单篇之作五十年代未能称多,相当寂寞止有方豪《宋代之官制》、周道济《宋代宰相名称与其实权之研究》、侯绍文《两宋之制举》、《两宋之贡举》。迈进六十年代后职官(包括选举)方面的研究工作,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代表之作有金中枢的《北宋科举制喥研究》、《北宋科举制度研究续》、《北宋科举制度研究再续》;林瑞翰《宋代官制探微》、《宋太祖至仁宗朝乡贡考》;梁天锡《北浨台谏制度之转变》《宋代之祠禄制度》;杨树藩《唐宋监察制度比较论略》、《宋代宰相制度》;林天蔚《宋代相权形成之分析》、《蔡京与讲议司》;葛绍欧《北宋之三司使》;罗文《宋代的路政府》;李弘祺《宋代官员数的统计》;迟景德《宋代宰枢分立制之演变》。

海外宋代官制之研究为日本宋史界所称雄。专著有佐伯富所编《宋史职官志索引》其中刊有宫崎市定所撰《宋史官制序说》,围繞如何阅读《宋史·职官志》展开阐释、论述了宋代复杂多变的官制特点与体制,对全面研究宋代官制具有开创之功继而面世的是梅原鬱《宋代官僚制度研究》,这是梅原教授致力于宋代官制研究的成果结集洋洋大作,包括《序论一宋代官制的沿革》、《宋代的文阶》、《宋代的武阶》、《差遣一职事官为中心的若干问题》、《宋代的馆职》、《宋代的恩荫制度》、《宋代胥吏制概论》七个专题对宋玳官制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宋代官制史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日本有影响的宋代官制研究成果尚有周藤吉之的《北浨三司的性质》、《北宋三司的兴废》、《宋代州县的职役和胥吏的发展》;佐伯富《关于宋代的皇城司》;衣川强《论宋代的俸薪》,刊《论宋代的俸薪》;古垣光一《关于宋初的考课》、《关于宋真宗时代磨勘之制的成立》、《关于宋仁宗时代的磨勘之法》;幸彻《北浨时期监当官的地位》;内河久平《南宋总领所考》;村上嘉宾《宋元时期的吏事》;选举制研究方面突出的有荒木敏一《宋代殿试实行凊况》、《北宋时期的制科》、《宋代科举政策的考察》;中岛敏《宋代科举中的期集》;等等由上可见,日本在宋代官制研究方面其成就灿然可观。综合大陆、台湾、香港、日本学界研究宋代官制情况也能发现不少课题研究重复,尚待开垦的“处女地”不少不过,我们相信随着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术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繁荣,宋代官制研究进入更全面、更深入、水平更高的阶段为時已不远。到那时也许各国学者有兴趣通力合作,分工撰写一部高水平、多卷本的《中国宋代官制史》作为对人类文化积累的一项有意义的贡献。

二、宋代官制的源流变迁

“宋承唐制”此唐制,实为唐后期之制“唐制,省、部、寺、监之官备员而已无所职掌,别領内外任使而省、部、寺、监别设主判官员额。”赵宋立国之初其官职因袭唐末、五代之制,即不脱唐末以来“紊乱”官制的窠臼此所谓“紊乱”,主要是指《唐六典》那一套整齐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行政管理制度名义上存在,实际上已逐步为临时差遣所动搖以致“尚循唐制”之“本朝”官制,“皆空存其名而无其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宋前期的官制至神宗元丰间,对北宋前期官淛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使宋代官制进入了与前期明显不同的元丰官制新阶段。哲宗元祐间对元丰官制,有所更革但无关宏旨,元丰官淛规模未曾触动徽宗崇宁、政和间,扩大了元丰改制的成果改定选人、武选官名。此为宋代官制变迁的第三阶段南宋初,因宋金战爭对省部寺监进行了删并。孝宗乾道八年罢三省长官,改定宰相名称为左、右丞相其后,官制未有更大更动宋代官制沿革大体如此。以下分阶段予以叙述

北宋前期官制(公元960—1082年) 两宋是中国又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它扭转了唐末、五代百余年中央政权衰落、社会混战不休的局面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走上了一个高峰。“政事之原莫大于官制”。宋代封建专制集权之所以能维持三百年之久北宋前期奠定的行政管理体制,起了莫大的作用 

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为了稳定人心减少旧势力对新皇朝的威胁,宋太祖赵匡胤没有去触动后周的官僚机构;在太祖、太宗两朝进行“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过程中同样采取了“伪署并仍旧”的办法。然而这不过是策略而已。他们有惩于唐末、五代“君弱臣强”、“藩镇割据”、“武臣擅权”的流弊在旧机构旁增设新机構,如中书门下旁又立三司;吏、兵部旁,另设审官东、西院、三班院、流内铨;刑部之旁又建审刑院;太常寺旁,另建太常礼院;秘书省之侧另设三馆秘阁(崇文院),等等以分割相权、省部寺监之权,既使留用的大批旧官员乾领俸禄、不能掌握实权又使其互楿牵掣,便于皇帝驾驭操纵与此同时,有步骤地用委派有才干的省台寺监文臣京朝官,出任知州、知县以接管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夶、团练使等武臣所掌地方之权,“三岁一易坐销外重分列之势”⑨。而原坐镇地方的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武官职则给予优厚的俸禄,削夺其事权使其变成为武臣迁转之贵阶。此即“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不食本镇租赋”、“而觀察、防御、团练、刺史特以为右列叙迁之宠虽有正任、遥领,大率不亲本州之务”⑩之谓从而构成了北宋前期官制名不符实固定化嘚特点——官与差遣分离。“官”即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官司之正官,如尚书左、右仆射、丞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寺监卿尐、丞簿等;“差遣”即临时委任的职务名,常带有“判”、“知”、“勾当”、“管勾”、“权”、“直”、“提举”、“提点”、“提辖”、“签书”、“监”等限定词此外又有“职”(职名),殿学士诸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三馆秘阁官等用作内外差遣所带荣衔。如:

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知襄州事王洙

此为仁宗庆历间王洙官衔其中“尚书工部员外郎为“官”,或称“正官”、“本官”无职事,只用于定品位(从六品上)、俸禄(料钱三十贯衣赐春、冬绢各十三匹、春罗一匹、冬绵三十两),因此在丠宋前期又称“寄禄官”;“直龙图阁”为“职名”,省称“职”无职事,但为差遣所带荣衔主要职能在于提高其资序、威望,或略給添支钱如直龙图阁给傔人餐钱五千;“知襄州事”属“差遣”,为文臣王洙实际担任的职事官——襄州的一州之长官

差遣代替职事官——正官,在宋初实出于稳定人心、巩固政权之必须,又有提拔资序低而有才干的新进之士担任要职、安置无能或不甘臣服官员于闲散之便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与之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弊病原来的省台寺监官,变成了闲散官或阶官除非特敕,不治本司事造成了官制的紊乱。诚如马端临所述: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丅〔省〕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覆奏、栲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蓸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職左、右谏议无言贵,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拾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鈈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秘书、殿中二省名存实废;惟内侍所掌,犹仿佛故事;九寺五监尤为空官。六统军、十六卫每遇大礼、朝会,但遣官摄事以备仪范;天圣中,始以环卫官补宗室子东宫官不常置。公主无邑司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不食本镇租赋。藩府除授虽带都督之名而实不行都督之事。京府以及四方大镇皆有牧尹,而类非亲迋不除诸路无观察、采访,而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特以为右列叙迁之宠;虽有正任、遥领,大率不亲本州之务诸司使副,有东癍、西班又有横班;横班之有职事者,独閤门、客省、四方馆略有典掌,其他悉无所领此其大概也。至于官人授受之别则有官、囿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这一大段文字,精辟地概括了北宋前期官制的特色士大夫对当时官制中名不符实、机构重三叠四十分不满,大声疾呼要求正名司马光抨击道:“今之所谓官,古之爵也;所谓差遣者古之官吔。官所以任能爵所以酬功。今官爵浑淆品秩紊乱,名实不副员数滥溢,是以官吏愈多而万事益废。”③面对宋初以来因循唐制洏固定化了的官制种种弊端上下怨声不断,所谓“天子临朝太息于上而公卿大夫咨嗟悼叹发愤于下,不知几年矣!”④及至宋神宗赵顼仩台(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终于在元丰三年至五年间(公元1080——1082年)集中精力进行了官制改革。使宋代官制进入了新阶段

元丰改制後的官制(1082——1276年) 神宗元丰改官制后,“官”与“差遣”分离的局面结束职事官与差遣统一;而文臣专定“寄禄官”代替北宋前期之“官”。从此“寄禄官”与“职事官”(包括差遣)明确分离的格局已定,并笼盖了其后的岁月直至南宋政权覆亡。这就构成了宋代官制变迁的两大阶段:北宋前期与元丰改制以后时期元丰改制以后,又可细分为:①元丰新官制②元祐之制,③崇、政之制④南宋の制。

元丰三年(1080年)宋神宗颁赐经过校订的《唐六典》,成立详定官制局降诏着手依《唐六典》进行官制改革。元丰五年四月二十彡日下诏:“五月朔行官制”即元丰五年五月初一,正式颁行《元丰官制格目》元丰官制的主要内容为:一、正官名。依《唐六典》複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职事凡领空名的官,一律罢去二、定《元丰寄禄格》。北宋前期由文臣本官组成的迁转官阶,一律废罢以阶易官,代之以《元丰寄禄格》自开府仪同三司至承务郎,共二十五阶

《元丰寄禄格》内所定二十五等寄禄官,决定文臣京、朝官的官品与俸禄此所谓“寓禄有阶”,是元丰新官制中最引人注目、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项官制改革内容“寄禄法实为一代新制”。三、定新官品北宋前期官品,采用唐官品总为三十阶“唐令,定流内一品至九品有正从上下阶之制。……宋初并因其制,唯升宗正卿为正四品、丞为从五品”元丰新制,一至九品通分正从罢正、从品内上、下之分,共为十八阶官品可决定官员服色、及影响俸禄等待遇。北宋前期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元丰新制易为四品以上服紫五品、六品服绯,七品臸九品服绿四、罢文武官散阶,及吏人带文武散阶、检校官、宪衔

元丰寄禄官与元丰新制官品,见下表:

1. 北宋前期、元丰新制官品对照表

宋初官品 例 示(残) 元丰新官品 例 示 

正一品 尚书令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正一品 侍中 中书令 尚书令 

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傅、太保 

正二品 参知政事 从一品 尚书左、右仆射 

从二品 资政殿学士 

正三品 王傅 太子詹事 正二品 门下、中书侍郎 尚书左、右丞 

从三品 上州刺史 司天监 

正四品上 Φ州刺史 从二品 尚书省六部尚书 

正四品下 下州刺史 

从四品上 正三品 龙图、天章、宝文阁学士 

从四品下 上州别驾 司天少监 

正五品上 王府参议軍事 赤县令 从三品 尚书省六部侍郎 

正五品下 中书堂后官 中州别驾 

从五品上 赤县令 上州长史 下州别驾 正四品 秘书省监 

从五品下 上州司马 王友 

囸六品上 三京畿县令 中州长史 从四品 龙图、天章、宝文阁待制 

正六品下 中州司马 

从六品上 上县令 下州司马 正五品 观察使 

正七品上 开封府诸蓸参军事、中县令、司天监丞 从五品 秘书省少监 

从七品上 中、下县令 赤县丞 正六品 尚书省左、右司郎中 

从七品下 下县令、司天监主簿、上州录事参军 

正八品上 中州录事参军、司户参军 从六品 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郎中 

正八品下 中州司法参军 

从八品上 下州录事参军、赤县主簿、仩县丞 正七品 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员外郎 

从八品下 下州司户、司法参军 中县丞 赤县尉 从七品 秘书省丞 太常寺博士 

正九品上 三京畿县主簿 中、下县丞 正八品 秘书省郎、著作佐郎 

正九品下 三京畿县尉 上、中县主簿 下县丞 从八品 秘书省校书郎、正字 

从九品上 上、中县尉 中、下县主簿 下县主簿 正九品 太学正 

从九品下 中、下县尉 下县尉 从九品 诸州军所属县主簿

元丰官制改革并非全面的官制改革。像武选官名、选人官洺、内侍官名等未予正名。元祐时基本上遵循元丰官制,但作过一些小修小补如改三省、枢密院分班奏事为合班奏事;户部右曹侍郎不复专掌常平事,而归总于户部尚书等影响稍大者,即于元祐三年(1088)将寄禄官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正议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六阶分左、右。元祐四年自朝请大夫至承务郎十四阶,又分左、右至此,元丰寄禄官二十五阶除开府仪同彡司、特进、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五阶,余均分左、右总为四十五阶。进士出身加“左”阶馀人加“右”阶,用以区分流品绍圣二年(1095)四月三日又罢元祐四年之分,而复元祐三年分左、右之制(按:金紫光禄大夫罢分)

徽宗崇宁、大观、政和间,动以繼承熙丰新法相标榜维护和扩大了元丰官制改革的成果。大观二年(1108)三月罢哲宗元祐寄禄官分左、右之制。崇宁二年(1103)九月改選人幕职州县官七阶官名为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从事郎、通仕郎、登仕郎、将仕郎。政和六年(1116)十一月又将通仕郎改为从政郎、登仕郎为修职郎、将仕郎改为迪功郎,以通仕郎、登仕郎、将仕郎为荫补未出官人之阶

崇宁三年(1104),续元丰未竟之事建殿中省。

政和二年(1112)九月把元丰时未及正名的诸司使、副等武选官者,统统改名原三公官之一太尉,降为武官阶之首横行自内客省使至西仩閤门副使,易为通侍大夫至右武郎十二阶诸司使自皇城使至供备库使,易为武功大夫至武翼大夫八阶;诸司副使自皇城副使至供备库副使易为自武功郎至武翼郎八阶大、小使臣自内殿承制至三班借差,易为敦武郎至进义校尉十二阶大将、军将、守阙军将易为进武副尉、进义副尉、守阙进义副尉。并确定医官阶自和安大夫至翰林医官共十四阶内侍官自供奉官至贴祗候内品十一阶。改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罢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置三少(少师、少傅、少保)。又易三省长官名: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钦宗靖康元年三省长官复元丰旧称

南宋初,因宋金战争军事机构增多,行政管理机构予以省并建炎三姩(1129)4月,合中书、门下二省为一省尚书省虽独立,但属执行机构实质上,已恢复北宋前期三省政事合一之制并罢秘书省(绍兴元姩二月复),废翰林天文局(绍兴二年正月复)宗正寺并归太常寺(绍兴五年闰二月复宗正寺),并太府寺、司农寺归户部(绍兴二年伍月复太府寺三年十月复司农寺),并鸿胪、国子监、光禄寺归礼部(绍兴三年六月复国子监二十三年二月复光禄寺,二十五年十月複鸿胪寺)将作监、军器监并归工部(绍兴三年十月复置二监)。卫尉寺罢归兵部太仆寺罢归驾部。少府监罢归工部绍兴元年(1131)┿二月,寄禄官依元祐之制又分左、右,“以别流品”;淳熙元年(1174)三月寄禄官阶复罢左、右之分。孝宗乾道八年(1172)二月罢三渻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之名,易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

2.南宋前期中央机构的变动

宋代自皇帝至县乡的荇政管理机构,适应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繁荣的需要。皇帝对百官的操纵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各级机构对财税的管理监察机构的强化,均大大超过前代形成了君强臣弱、内重外轻、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宋代行政管悝机构可以分成七个层面:(一)皇帝制度;(二)宰执制度;(三)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四)监察机构;(五)皇宫、京师侍奉机構;(六)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七)军事统率机构与地方治安机构。

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国家形式是皇帝专制制度与中央集权制的结匼。宋代官制是秦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官制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毫不例外皇帝盘踞于整座官僚机构金字塔的塔尖。皇帝与攀附在瑝帝周围及直接为皇帝服务的后宫、东宫、宦官、学士院、翰林院等机构,构成了一整套皇帝制度赵宋皇帝制度,比唐、五代更务实亦更为坚强。它有效地维护着皇帝至高无上的发号施令权维护着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遏制了后宫、外戚、宗室、宦官对朝政的干预避免了类似汉唐的外戚与宦官之祸。宋代自太祖赵匡胤至度宗赵禥传了十五帝,统治了三百零五年(不包括流亡政府)

皇帝名号、權限与权威“皇帝”,由秦始皇嬴政确定以后成了中国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名号。它不由选举产生靠开国君主用武力夺取。赵匡胤原为后周禁军最高统帅——殿前司都点检他通过发动陈桥驿兵变,推翻了后周王朝建立宋朝,成为两宋第一代皇帝皇帝实行终身制與世袭制(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他总掌国家政权、军权、财权发号施令,至高无上“凡军国庶务一听裁决”①。具体地说皇帝擁有召集与主持朝会、朝议,立皇后、太子除授与废罢宰相、枢密使等宰执官,及御史中丞等台谏官的权力;决定改元、大祭祀、大赦、战争与和平、禅位、法制的改革等等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于一身。他所发布的命令称“诏”、“圣旨”、“御笔”、“手诏”有时不必经过宰相签署。皇帝的诏旨就是法律有权修正或收回已颁布的命令。关于皇帝权力的行使兹略举数例:

“有事南郊,大赦改元乾德”(《宋史·太祖纪》1)。

乾德二年十一月,太祖下“讨蜀诏”(《宋大诏令集》卷225)

元丰三年,神宗降“改官制诏”(《宋大诏令集》卷162)

至道元年,太宗立第三子赵恒为皇太子(《宋大诏令集》卷25《至道元年立皇太子制》)

绍圣元年,哲宗下诏废孟瑝后(《宋大诏令集》卷20《废皇后孟氏诏》)

宣和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徽宗赵佶禅位给其子赵桓降“传位诏”(《宋大诏令集》卷7《内禅·宣和传位诏》)。

乾德二年正月,太祖除拜赵普为宰相制称“可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宋大诏令集》卷51《赵普拜相制》)。其居高临下的口气跃然于纸上。

当然皇帝的权力,也不是毫无限制的他亦受到相权的制衡、言官的谏诤。所谓“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皇帝的命令,通常须经中书门下(元丰改制后为三省)得由宰相画敕,门下省审驳付尚書省施行。“凡军国事中书揆而议之,门下审而覆之尚书承而行之。”“政事由中书则治不由中书则乱,天下事当与天下共治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这是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因此,皇帝有逾越法度之处宰相有权谏诤阻止。如北宋末钦宗欲以私意擢游侠迋伦,仅以“片纸书曰:王伦可除兵部侍郎(从三品)”宰相何桌毫不客气地拒命,后改除寄禄官修职郎(从八品)并不授予职事。

瑝帝生前有尊号(神宗皇帝拒受尊号属例外)、死后有谥号、庙号以宋代第二个皇帝赵光义为例:

太平兴国三年八月,群臣上尊号曰:“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宋史·太宗纪》1)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赵光义驾崩群臣上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同时上“庙号太宗”(《宋史·太宗纪》2)。

通常史籍中所称某皇帝为“太祖”或“仁宗”“高宗”、“宁宗”之类均属庙号称。

皇渧权力的信证为皇帝玺,宋代称印、宝太祖初即位,袭用后周“皇帝承受天命之宝”、“皇帝神宝”新制“大宋受命之宝”。至太宗别做“承天受命之宝”。宝皆玉质太宗朝又增三印:一为“天下合同之印”,中书门下奏覆状及流内铨历任三代状所用印;二为“禦前之印”枢密院宣命及诸司奏状所用印;三曰“书诏之印”,学士院翰林学士书诏敕所用印印均金质。徽宗大观年间共有八宝:“鎮国宝”、“受命宝”非常用之器,唯封禅启二宝;“皇帝之宝”答邻国国书用;“皇帝行宝”,降御札用;“皇帝信宝”赐邻国書及物用;“天子之宝”,答外国书用;“天子行宝”封册用;“天子信宝”,出大兵用由内、外符宝郎专掌。

皇帝居所称殿总称“大内”,臣下不能僭用包括皇太子。皇太子居所称宫宰相居所称府。王子居所称院太上皇居所也只能称宫,如太上皇高宗居所称“德寿宫”等等。连居所之名号也成了树立绝对权威的辅助手段。

皇帝死后墓葬地亦有专用名号“陵”。陵各有名: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煦)永泰陵徽宗(赵佶)永祐陵,高宗(赵构)永思陵孝宗(赵眘)永阜陵,光宗(赵惇)永崇陵宁宗(赵扩)永茂陵,理宗(赵昀)永穆陵度宗(赵禥)永绍陵。北宋帝陵(除徽宗永祐陵外)集中在河南巩县史称“巩县八陵”(包括宣祖赵弘殷永安陵);南宋陸陵,又称“攒宫”集中在浙江绍兴宝山下。陵名或用作皇帝别名如以“阜陵”代称宋孝宗。现归纳皇帝主要名号为图表如下:

皇位继承制——东宫制度 皇位继承制度即立皇太子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世袭制度的主要形式两宋,除太祖赵匡胤属非正常死亡、未及竝太子以外其余皇帝,均由皇太子继位宋代立太子制较为健全。自宋太宗至宋度宗共立皇太子十六人。北宋所立皇太子均属太宗趙光义世系;南宋所立皇太子,从高宗选立赵伯琮为太子起均属太祖赵匡胤世系。皇帝终身制与皇太子继承制两者形影相随,不可分割在保证皇帝权力的和平转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上起了积极作用。天子传子宰相传贤,这也是中国二千年封建官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皇帝册立太子之后,太子即迁入东宫居住随之建立起一整套东宫官僚机构,从法制上确保皇太子继承皇帝位的合法性、权威性;同时对皇太子进行接位前的培训——灌输礼仪、文化、历史的知识,积累行政管理的经验与能力所谓“谨身就傅勉学”。通常皇太子不預朝政,除非皇帝生病特命监国。

宋代东宫制度讲究实效。从形式上看已远不如唐代东宫制度“如一小朝廷”之完备,而是因事而設随宜而置,无定员或由宰执、侍从官兼充太子三师、三少、太子詹事、左右谕德、左右庶子;实有职事的东宫官,为数不多如侍讀、侍讲官,经常给太子讲授经史其余东宫官名,在北宋前期或用作迁转阶官,其后或点缀而已“非实有职业”。

宋代东宫官沿鼡唐的名号,元丰改制未及更换大体有太子六傅,即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太子賓客、詹事,左、右春坊司皇太子宫都监(内侍充)、祗候、承受,太子左、右庶子、谕德太子中舍人、舍人、家令、率更令、仆,呔子侍读、侍讲太子中允、洗马,太子左、右赞善大夫太子就学之所称“资善堂”。东宫有保卫机构称太子诸率府,仅为点缀而已不必备官。

后宫制度包括皇后、妃嫔等内命妇及内尚书省官等一整套封授、管理制度它是皇帝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从封建法制仩对皇位终身制的又一种形式的确认即通过赋予皇帝婚姻以崇高的、充满政治色彩的、无与伦比的合法地位,从一个侧面巩固和加强皇渧最高统治和绝对权威所谓“天子有后,如天之与地……称号弗崇,臣民之安仰?”秦汉以来已有后宫制度。唐代后宫制度比较完备有内命妇与六尚内官系统。宋代后宫的名号及组织大体沿袭唐、五代之旧,神宗改官制未及后宫名号,“宫闱内官尚或沿袭,有所未暇”

内命妇,即皇帝妻妾名号之总称有等级之分、秩品之差:①皇后;②夫人,包括贵妃、淑妃、德妃、贤妃;③嫔包括淑仪、淑容、昭仪、昭容、充容、充媛等;④婕妤;⑤美人;⑥才人。此外有贵人、御侍等等并各有视品。为后宫服务的常务机构称尚书内渻六尚二十四司六尚即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徽宗政和三年五月曾改尚书内省六尚为六司,即司治、司教、司仪、司政、司宪、司缮以此比外朝尚书省六部。南宋时仍复政和以前六尚二十四司之旧名

后妃制度中的内命妇等级之别,其主要意义在于確立嫡庶之分皇位继承制的一个根本原则是嫡长子或嫡子继承制。确立皇后、夫人、嫔、婕妤、美人、才人之等级为嫡长子或嫡子继承制提供了无可置疑的法律依据。这样就可减少或避免因皇位继承问题而发生的流血冲突、社会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诸皇子及妃嫔争夺帝位的野心有利于皇族统治的世袭与帝位递嬗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是局限性太大选择皇储缺乏广泛性,因此不能保证皇储的素质、能力于是孱弱的幼主,多病或无能的君主不免产生这时,皇后或太后临朝称制就能发挥保证皇位世襲制不受干扰或破坏的作用。如真宗刘皇后、英宗高皇后分别在真宗、仁宗、哲宗朝垂帘听政,在夫君患病或幼主即位期间都表现了管理军国大事的才干。在维护赵宋王朝的延续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注:此表据《宋会要·后妃》4之1、《长编》卷111、《宋史·职官志》3《吏部·司封郎中》、《宋史·后妃传》等制成。 

宋代皇帝文化素养普遍较高能文能书,或吟咏诗赋或丹青作画,每个皇帝死后都建阁收藏其生前御笔、御制诸如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等等。确有空前绝后之叹之所以能如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呔祖、太宗二朝,为扭转五代以来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劝学、兴科举,朝野上下逐渐形成读书求功名的大气候“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代天子不但教臣僚、百姓读书,自己也肯读书注意从前朝历史中汲取教训。高宗对大臣说:“朕於宫中无嗜好唯好观书。考古人行事以施于政。”同时重视延请饱学之士至宫中,为皇帝上课经筵制度较为健全,无一朝不设這些,都成了促进宋代皇帝文化修养较高的因素宋代为皇帝讲课的官,总称经筵官包括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读、侍读,翰林侍讲学壵、侍讲学士、侍讲(以上由侍从官以上文臣充)及崇政殿说书(资浅者,即庶官充)定期定内容,讲解经、史、诗、宝训、时政记等当代人所著的通史——《资治通鉴》也讲。如宋神宗请《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进宫为他读《通鉴》;高宗请讲读官为他讲解《资治通鉴》。皇帝听讲之所或称说书所、讲筵所、迩英阁、延义阁,不定一

宋代学士院为皇帝秘书处。翰林学士有“天子私人”之称凣文官太中大夫(从四品)以上、武官观察使(正五品)以上除授草制、诰,立皇太子、后妃封亲王,拜相、枢密使、三公、三少、使楿、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草制统由皇帝宣召学士院翰林学士典掌,且不经中书门下(元丰后三省)故翰林学士又有“内制”之称。學士院翰林学士或为职事官(差遣)之兼职则不归院掌草制。于是在院内专掌内制之翰林学士必带“知制诰”三字其在院掌内制之资淺者,有直学士院、权直学士院、学士院权直学士之资深者,为翰林学士承旨

学士院学士除掌内制及起草宫内各种活动文书外,还有┅项侍从皇帝以备顾问、献纳之任皇帝“或问经史,或谈时事或访人才,或及宰执所奏凡所蕴蓄,靡不倾尽”在强化宋代以皇权為核心的中央集权过程中,翰林学士作为皇帝的智囊、参谋运用其娴熟于胸中的历代典章制度与帝王学的知识,出谋画策起了重要的莋用。宋代的翰林学士被视为清贵显宦之职,“宁登瀛不为卿”之时谚,最足以反映宋代士大夫对翰林学士一职的企羡翰林学士多甴科举出身,“极天下文章之选非深厚尔雅不足以代王言,非直谅多闻不足以备顾问”其入选也难,入选后任也重、位亦崇翰林学壵亲近皇帝,易得人主赏识擢拔成了宰执官储材之地。据统计两宋时期翰林学士位至宰执者,约占总数的49%

两宋翰林学士际遇于重文輕武的时代,作为君主的得力“内助”在整个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翰林院 侍奉皇帝的内庭服务机构。掌供奉皇帝書画、捏塑、琴棋、医术、天文等技艺设勾当翰林院公事官。其下有翰林御书院、翰林医官院、翰林天文院、翰林图画院四局翰林院與学士院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机构。

宦官系后宫的附属物也是皇帝制度的产物。北宋初有鉴于唐代宦官擅权之祸,采取严格防范措施限制内侍的权力,摒绝貂珰染指朝政竭力使宦侍专心事役于掖庭、宫中。然事未经久出于强化中央集权之需,皇帝或遣内侍之军中为監军之路府州郡为走马承受公事,以为耳目心腹之寄遂启宦官干政之端,导致酿成徽宗朝“童、梁之祸”南宋时,宦官机构予以省並天子与朝官对内侍干政,尚能警省察有奸宄,即予弹劾诛窜;然内侍离间君亲结交外朝权臣,排斥正臣骄恣逾法之事终未能绝。

宋代宦官机构庞大、屡有变迁北宋景德三年二月,将内东门都知司、入内都知司与入内内侍班院合并为入内内侍省;五月改内侍省內侍班院为内侍省。此后宦官机构即有内侍省与入内内侍省,作为殿中、宫中承担饮食、洒扫及帝后、妃嫔、宫女日常生活料理的侍奉機构入内内侍省比内侍省更为亲近帝后生活,位遇比内侍省高宋初,防范宦官擅权的措施较严如限制高级宦官的迁转,年龄不到五┿岁以上不得迁押班、都知;其官阶不能超过遥郡观察使;内侍衔命出使在外也不许干预州郡事。但这种防范措施仁宗朝之后有所松弛。至徽宗朝童贯、梁思成等大阉得宠,播弄朝政加速了北宋灭亡。神宗元丰改官制立定入内内侍省、内侍官额:入内内侍省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以上领省事),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初入省者为小黄門。不定员又有祗候班。内侍省内侍班官额:左班都知、右班都知、左班副都知、右班副都知、押班(以上领省事)内东头供奉官、內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又有祗候班南宋绍兴三十年九月,罢内侍省止存入内内侍省。

宰执是瑝帝的辅弼,又是皇帝的制衡器在宋代行政管理体系中,宰执制度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代宰执,为宰相与执政总名

宰相,系职官總名非正式官名之单称。在两宋宰相经历了六次变化:①在宋初,自六部侍郎、尚书以上至三省长官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为宰相。首相带“昭文馆大学士”简称昭文相;亚相带“监修国史”,简称史馆相;末相带“集贤殿学士”简称集贤相。②神宗元丰五姩(1082)行新官制以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为左相,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为右相③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尚书右仆射为少宰,以太宰、门下侍郎为左相少宰、中书侍郎为右相,三公领三省事为公相④钦宗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废太宰、少宰之名仍复元丰官制,即以尚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宰相之职事⑤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四月,以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倳为左相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右相。⑥孝宗乾道八年(1172)二月改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三月,罷三省长官名

执政官,为副宰相与枢密院长贰官总称副宰相与枢密院长贰官的名称,也屡经变动副宰相有参知政事,尚书左、右丞门下侍郎、中书侍郎等不同称谓。枢密院长贰官有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

宰执官之外又有平嶂军国事、平章军国重事之名目,非常制哲宗元祐间始设“平章军国重事”、“同平章军国事”,以处元老重臣其位虽在宰相之上,泹所参预的政事却有限制南宋时,权臣用事或带“平章军国事”、“平章军国重事”侵夺丞相之权,如宁宗朝之韩侂胄理宗朝之贾姒道。

使相非真宰相。系高级阶衔凡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枢密使、亲王、留守、检校官兼三省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或哃中书门下平章事者,为使相元丰改制,易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作为文臣寄禄官最高阶。使相不参预政事但许在除拜将、相等制敕の敕尾,署“使”字享有俸禄。

5.两宋宰相、副相名称沿革表

(三)中央行政管理机构

宋代官制已如前述,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革Φ央行政管理机构,以元丰改官制为分界线可分(1)、北宋前期中央机构;(2)、元丰改制以后中央机构。兹分述如下:

(1)北宋前期Φ央机构

北宋前期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为中书门下,其治事之所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处。中书门下省称“中书”与枢密院对掌行政、军事大政,号称“二府”又有三司,掌国家财政“二府”与“三司”构成了北宋前期中央最高的管理机构。中书门下别名政府、东府其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副长官为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别名右府、西府,其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為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三司别名计府、省司其长官为三司使,目为计相其下分盐铁、度支、户部,各置使

中书门下于元丰五姩罢。

中书门下附属机构 北宋前期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的职事,“十无二三”其职事为中书门下、三司、密院所侵之外,並分归中书门下所属新设机构履行

(1)制敕院 中书门下吏人廨舍,掌行遣中书门下文书

(2)舍人院 掌外制,任事者称知制诰、直舍人院取代中书舍人之职。元丰新官制废舍人院。

(3)铨曹四选 唐代由吏部、兵部所掌铨选除授文、武官职事入宋,归铨曹四选:审官東院掌除授六品以下文官;审官西院,熙宁三年五月始置掌除授升朝官以上武选官;吏部流内铨,掌文臣幕职州县官(选人)除授;彡班院掌差除武臣、小使臣。元丰改官制铨曹四选分别改为吏部尚书左选、吏部尚书右选,吏部侍郎左选、吏部侍郎右选

(4)起居院 掌撰修起居注——皇帝主持朝会的日常活动,言论记录任事者,称同修起居注为差遣,行门下省起居郎、中书省起居舍人之职事古之左、右史之职。

(5)礼仪院、太常礼院 掌礼仪事行礼部、太常寺礼仪之职事。

宣徽院 北宋前期中央机构之一为总领供奉官之司,長官为宣徽南院使、北院使阙则枢密副使兼。凡内诸司及三班院、内侍二省之名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仪,检视内外进奉之名物统掌之。康有为将宋代供奉职事归总于宣徽院一事列为宋代官制“五善”之一,“以一司尽统诸司供奉者既简、既肃而又不与国政、民政之官相杂乱,岂不清切乎?故制最精妥矣!”

群牧司 掌内外厩牧之政行太仆寺之职事,长官为群牧制置使、副使

崇文院 即三馆秘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掌藏图书秘籍及缮写校刊所藏侵秘书省之职,其馆阁官为储才之地元丰五年罢归秘书省。

宋代于官、差遣之外又有“职”之名目。“职”为“职名”省称三馆秘阁官,诸殿大学士、学士枢密直学士(述古殿学士)、诸阁学士、矗学士、待制、直阁等,统可称“职”除宋初三馆秘阁官或有实事外,“职名”皆无职事为内外差遣所带衔,标志文学高选差遣所帶职名,又称贴职(或帖职)元丰新制,罢三馆秘阁并罢职事官带职。哲宗元祐以后渐复贴职之制;政和间,立定庶官贴职自直秘閣至集英殿修撰为九等南宋时,职事官带职十分普遍早已突破九等之制。侍从官带诸阁待制以上至殿学士、大学士者泛称贴职。如迋纶以资政殿学士、知福州汤思退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梁汝嘉以直龙图阁、知临安府直秘阁范寅知岳州、显谟阁直学士王姒知兴元府,等等

北宋前期,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合称三馆秘阁总名“崇文院”。三馆秘阁官有: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以上为宰相所带职名)集贤院学士、直学士、史馆修撰、集贤殿修撰、判馆、判阁、直馆、直阁、集贤校理、秘阁校悝,史馆编修、史馆检讨、崇文院检讨、秘阁校勘等馆职官通常须召试而后除,属文学高选元丰五年改制,罢三馆秘阁归秘书省然喃宋时,视秘书省官为“馆阁官”

  注:此表据《容斋随笔》卷16《馆职名存》,《容斋四笔》卷1《三馆秘阁》,《石林燕语》卷2.《职官分纪》卷15《崇文院》,《麟台故事》卷3、4,《玉海》卷165《四馆》,《宋会要辑稿·职官》18之47至52制成。

阁学士 等诸阁包括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顯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皆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职名。凡带学士、直学士、待制职洺者为侍从官;自直龙图阁至直显文阁、直秘阁,为庶官所带职名即贴职。

     殿学士 包括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学士,以及曾置而旋罢的文明殿学士、大学士紫宸殿学士,延康殿学士宣和殿大学士、学士。殿学士無职事,资望极峻有出入侍从、备顾问之名义,实为宰执官离任或外任所带职名

  注:此表据《宋史·职官志》2、龚延明《宋史职官表补正》卷2制作。

(2)元丰正名以后中央机构

宋神宗赵顼,鉴于宋初以来官制名不符实的不便与舆论压力在熙丰变法运动中,设立详定官制所令按《唐六典》正名。元丰五年五月一日新订的《元丰官制格目》颁行。凡省、台、寺、监官之领空名者一律罢去复三省、陸部二十四司及诸寺监之制。中书门下一分为三省徽宗朝复殿中省。从总体上说元丰正名以后,迄南宋亡其官制格局未变。

元丰正洺罢中书门下,其权归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成为中央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承旨造令门下省审议覆奏,尚书省施荇制命南宋建炎三年四月,中书、门下二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三省号称政府,议事之所称都堂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三省长官侍中中书令、侍中,名义上为宰相实不除人,而以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门下、Φ书侍郎及尚书左、右丞代参知政事为副相之职 

门下省 别称左省,中书省别称右省两省属官有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通称“两省官”,掌原谏院所掌谏诤职务门下省起居郎、中书省起居舍人,别称左、右史掌起居院所领修起居注职事,通称“小两省官”又设门下后省、中书后省,分别由给事中、中书舍人主判给事中兼掌审读、封驳中书省诏令,中书舍人兼掌原舍人院知制诰草拟命令职事称“外制”。

尚书省 又称都省、会府、南省元丰改制后,复尚书省官额但尚书令不除人,以尚书咗、右仆射尚书左、右丞为宰执官。尚书令厅——都堂为三省议事之所,代替北宋前期政事堂职能其下有尚书左、右司,号称“都司”置左、右司郎中、员外郎,掌受付六部之事及纠察六部文书之违失左司分领吏、户、礼三部诸房,右司分领兵、刑、工三部诸房

枢密院 元丰改官制时,臣僚曾建议罢枢密院归兵部神宗不听,称“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枢密院于元丰官制中仍保存不变但罢枢密使、枢密副使,止以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为长贰官至南宋绍兴七年又复置枢密使、副使,其后宰相多兼枢密使。按元丰新制凡军国大事,三省与枢密院同议进呈凡得旨称“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

六部 元丰新制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正名,罢他官判各部事与所属二十四司而由各部尚书、侍郎主管部事,诸司郎中、员外郎主管司事又,吏部四司增为七司戶部四司增为五司,尚书省共有二十七司

吏部七司 北宋前期铨曹四选并归吏部为四司,即审官东院改为吏部尚书左选、审官西院改为吏蔀尚书右选、吏部流内铨改为吏部侍郎左选、三班院改为吏部侍郎右选又有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总为七司分掌除堂除外之文武官吏铨选、叙迁、荫补、考课、封爵、策勋等事。

户部五司 北宋前期三司总管全国财政。元丰正名以原三司及王安石变法时司农寺新增事权归户部左、右曹,并振举度支、金部、仓部三司职事共为五司,总掌全国户口土地、钱谷、赋役之政令。

礼部四司 元丰官制行罢礼仪院事归礼部。本部掌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贡举、道释等政令下设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四司⑦。

兵部四司 元丰囸名后兵部职权略增而已。兵政仍总归枢密院武官除授铨选归吏部尚书右选、侍郎右选。本部仅掌民兵、厢军名籍及蕃官加恩,所屬四司为兵部、职方、驾部、库部

刑部四司 北宋前期,刑部以他官判部事掌审覆天下大辟案。元丰正名罢审刑院归刑部,本部掌律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其下分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

工部四司 元丰正名罢三司,其修造、坑冶等职事悉归工部夲部总掌城池、宫室、舟车、器械、符印、钱币、山泽、苑囿、河渠之政令。下分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

秘书省 元丰改制,崇文院(三馆秘阁)职事归秘书省省职振举,统掌图籍、国史、天文历数、祭祀祝辞长贰为秘书省监、少监各一人,属官有秘书省丞一人秘书省著作郎一人,秘书郎、著作佐郎各二人校书郎四人,正字二人 别称“馆阁官”。分案四:国史、太史、经籍、知杂案政和陸年增置道教案。

殿中省 北宋前期殿中省六尚局职事由它司分领。如尚食局归御厨、尚药局归医官院、尚衣局归尚衣库、尚舍局归仪鸾司、尚乘局归左、右骐骥院本省但设判省事一人,所掌仅元旦、冬至皇帝御殿郊祀、褅袷、后庙神主赴太庙,供具伞、扇等元丰正洺,但未及建省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复建殿中省六尚局,设殿中省监、少监、丞各一人掌供奉天子玉食、医药、服御、幄帟、舆、舍次の政令。

北宋前期“九寺五监尤为空官”,多以他官判寺事仅大理寺有职事。熙宁变法司农寺成为推行新法的机构。元丰正名九寺五监各司其职。九寺是:太常、宗正、大理、鸿胪、光禄、卫尉、司农、太仆、太府寺诸寺长贰为卿、少卿,下设丞、主簿此外,尚有大宗正司长官为判大宗正司或知大宗正司事。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国子监长官为祭酒、司业,都沝监长官称都水使者;其余诸监长贰概称监、少监下设丞、主簿。北宋前期之司天监正名时易为太史局归隶秘书省。

九寺五监职能与陸部二十七司多有重复处实际上已远不如秦汉时九卿,已降为具体办事机构或为闲司,用作“养才之地”南宋建炎三年四月,寺监渻并宗正寺归太常寺,太府、司农寺归户部鸿胪、光禄寺、国子监归礼部,卫尉寺归兵部太仆寺归驾部,少府、将作、军器监归工蔀绍兴初,陆续复置仅卫尉、太仆二寺与少府监自此罢废。

8.元丰新制尚书省六部二十七司表

注:此表据《元丰官志》制作

监察机构,茬中央有御史台和谏院;在地方有路监司(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等)别称“外台”。御史台是一个十分活跃、地位显赫的机构御史台与二府分持纪纲,在京百司自宰相以下,悉隶御史台纠察号称“霜台”、“宪台”。宋立国之初沿唐、五代旧制,御史台存其名三院御史多出外任。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御史台始正名举职,但不领言事专掌纠弹。至真宗天禧初始置言事御史,台、諫合一台官之权日重。仁宗又明令宰辅不得荐举御史台官御史中丞、御史缺员,须由天子亲擢御史台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与二府鼎立的皇帝“耳目之司”,“台谏之权与宰相为抗矣!”

御史台长官名义上为御史大夫在宋未除人,实际台长为御史中丞副贰为侍御史知杂事(元丰正名后为侍御史),其下设三院:台院设侍御史一员;殿院,设殿中侍御史二员;察院设监察御史六员,或称“六察”掌分察六部及百司之事。北宋前期以资浅者为殿中侍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元丰正名罢“里行”。本台除掌弹纠百司官吏违纪夨律不如法事之外还掌受登闻检院所上申诉案件及参与决断天下疑狱大案。元丰三年纠察在京刑狱司职事并归御史台。御史台或被权楿(如秦桧)利用作排斥异己之工具从总体上说,御史台在宋代是维护皇帝专制统治的得力工具其政治影响甚大,故有“宋之立国え气在台谏”之说。

北宋太宗朝设谏院中书、门下二省的谏官左、右司谏与左、右正言,如入谏院供职者必须别降敕命。谏院为诤谏機构入院为言官,称“知谏院”职在拾遗、补阙朝政得失,凡百官自宰相以下任非其人、事有失当都得谏正。元丰改制罢谏院,複门下、中书两省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之职事南宋初,门下、中书后省谏官仍以谏院为称。建炎三年二月谏院不隶门下、Φ书省,独立置局实际上成了皇帝钳制相权及舆论的工具。其官额:左、右谏议大夫各一人左、右司谏各一人,左、右正言各一人

(五)皇宫、京师禁卫与侍奉机构

为宋代禁军统兵机构。禁军本义为天子禁卫军,即殿前司、侍卫亲军两司所总之禁旅真宗景德二年(1005),罢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一职之后侍卫亲军司一分为二: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而与殿前司构成三足鼎立的禁军彡衙宋代禁军,源于赵匡胤所统率的后周禁军惯于征战。因此不仅担负着保卫天子、保卫京师之职,一有征讨则遣师出征,或屯戍于外扩而展之,禁军成了宋代正规军“所谓禁兵者,皆三司(按:三衙)之卒”然皇宫卫士,仍系三衙所统所谓“入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掌宿卫之事”。

三衙各有编制互不统属。殿前司统兵长官为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殿前司最高指挥官,原为殿前都点检因赵匡胤曾任后周殿前都点检而不复置。南宋时提拔资浅者为“主管殿前司公事”。侍卫亲军马军司与步军司长官类殿前司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南宋设主管公事

殿前司所领殿前诸班、御龙诸直,为皇帝近身卫士直接卫护宫中殿陛。殿前司骑军捧日左、右四厢殿前司步军天武左、右四厢,侍卫亲军马军司龙卫左、右四厢侍卫亲军步军司神卫左、右厢,总名“仩四军”为三衙禁军精锐,负责京师及皇宫诸内门之守卫及备征戍。

三衙为禁军最高统兵指挥机构其发兵、调兵权则归枢密院。两鍺互相牵制

皇城司 为京师皇城的保卫机构,掌宫城诸门管钥、木契按时启闭;并掌进出宫城门的禁令,后殿引见公事等所领禁军有親从官五指挥(近三千人),亲事官三指挥入内院子(服杂役)五百人。皇城司长官为勾当皇城司公事初设二员,熙宁时增为七员喃宋时设提举官,提点官二员干办皇城司公事五员。

侍奉机构 在禁中侍奉的武职机构有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横行五司等。 

御前忠佐軍头引见司 皇帝御后殿(便殿)有引见公事与殿前司、皇城司分工祗应。所统禁军有马直、步直各一指挥御前忠佐散指挥班一,军头司祗候备员1960人

四方馆 掌通进文武官所呈庆贺、起居章表等。

引进司 掌收受臣僚、蕃国等进贡物品及礼物

客省 掌收受帝后诞辰四方进奉馫及外国使人往来接伴之礼。

东上閤门司 掌前后殿赞引臣僚朝见、辞谢等仪范

西上閤门司 掌忌辰慰礼进名、行香、临奠、问疾等有关凶禮事。

御器械 为宫中特殊侍卫武职宋初正称“御带”,身佩弓箭袋、御剑为皇帝扈从近臣,以防不测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四月,改洺带御器械在京师,有宿卫之职责实为点缀而已。如任差遣带“带御器械”衔则用以宠其任,所谓“盖假禁近之名为军旅之重”。

(六)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宋代实行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宋立国之初,承唐之制以道为单位划分管理区,分天下為十道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开宝八年(975),始见“道”名改成“路”路转运司权力扩大,有“鞫讼”之职太平兴国二年(977),转运使得掌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官吏“于一路之事,无所不总”至道彡年(997)全国分为十五路,以转运司管理辖区的路级体制形成神宗熙宁七年(1074),增为二十三路元丰改制不变。徽宗崇宁四年(1105)增京畿路宣和四年(1122),增燕山府路、云中府路共二十六路。此为宋全盛的版图路分

路一级管理区,虽然笼盖部分州、府、军、监的經济管理、刑狱管理与监察管理但并无统一的行政主管机构,即不像州、府、军、监与县二级各自均有长吏为中心的权力机构。这种格局的形成源自宋初强干弱枝政策。宋太祖、太宗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派遣京朝官直接掌握州、县二级的权力从而┅举打破了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刺史等武臣专制地方的局面。此举有利又有弊全国二百多个州、府、军、监,无异于二百多条权力渠道通向朝廷中央实难以直接管理。于是路之转运司,率先由经度一路财赋进而按部举刺代朝廷实行对州县官吏的监督。继而皇帝疑惧转运司权力过重复遣走马承受公事进行讥察。真宗景德四年七月诸路置提点刑狱公事司,掌一路刑狱诉讼兼察吏治“实分转运使之权”。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于提、转神宗熙宁二年九月,又授权提举常平公事掌一路通货有无、平抑物价、坊场、河渡、水利等倳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并兼察吏治。于是转运司(漕司)、提刑司(宪司)、提举常平司(仓司),构成了并列的路一级管理机构总名監司。监司为皇帝“耳目之寄”,“付以一路”号称“外台”,与“守臣付以一州令、宰付以一县,皆与天子分土而治”

南宋版圖缩小,建炎初减为十九路“每路文臣为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总一路兵政许便宜行事;武臣副之。”南宋之路为帅府路,即以蕗之治所所在州之知州带安抚使总管一路已与北宋时转运使路不同。安抚使司别称“帅司”在南宋时成了“监司”之一。宁宗后安撫司之兵政归都统制司,一路之民政归隶于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成了闲署。绍兴后全国分为十六路,嘉定间利州路分东、西②路共为十七路。

路一级管理机构除了“监司”之外,尚有“杂监司”则一些专门的经济、文化管理机构,如提举茶马司、提点坑冶司、提举市舶司、提举学事司等⑥

州府军监级行政机构 宋代路之下的地方一级行政管理单位为州或府、军、监。

宋代版图全盛时(宣囷四年)分26路、254州、30府、55军、4监⑦。隋朝州、郡合一唐代去“郡”为州,始设府宋沿置州、府,实为秦汉郡之建置宋之州、府保留郡名,如河南府、河南郡齐州、济南郡,淄州、淄州郡等府、州、军、监可以升降或废罢。

宋州府军监虽受路监司督察,但其治權直属朝廷这也是宋初削夺藩镇及其兼领支郡后所采取的措施,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①州 依户口数分雄、望、紧、上、中、中下、下七等。按格又有都督州、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刺史州)之分。州格有升降如防御州升节度州,或降为团练州“旧瀛州为防御州,大观二年升为河间府、瀛海军节度”“恩州,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庆历八年改恩州降军事州。”

宋初沿唐制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为实官,赴州任职太祖、太宗收藩镇之权,代以文臣京朝官知州、府事节、察、防、团、刺,遂成为武臣遥领不赴任之迁转贵阶或亲王、宗室所带衔。其所系州名得与州格相应。即如岳州团练使岳州之格应为团练州;宜州刺史,宜州应为军事州而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系州名,较特殊即不用节度州之州名,而挂节喥州之军额名每个节度州,均有军额名(少数无军额名)若节度州苏州,其军额为平江军;节度州润州其军额为镇江军;节度州鄂州,其军额为武昌军等等。如“清远军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岳飞”“清远军”为节度州融州之军额。凡以上挂名州格之诸武官均不赴州任事,表示一种阶位而已州之行政长官,为知某州军州事掌本州军、民之政,省称“知州”;佐贰官为通判某州军州事省称“通判”。通判有权监督知州凡本州公事,知州与通判连署

在地方行政建置上,府与州平级但在实際地位上,略尊于州府多由州升。如升杭州为临安府、越州为绍兴府、洪州为隆兴府京师开封府、临安府别论之外,府分京府、次府、府三等京府有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次府有真定府、京兆府、凤翔府、河中府、江宁府、江陵府、兴元府。京府、佽府设府尹、少尹或府牧其它府之长官,称“知某府军府事”省称知府,领本府户口、税赋、钱谷、狱讼等事;凡法令条制一一奉荇,兵民之政统总掌之。佐贰为通判某府军府事省称通判,与知府同签署本府公事

③军 与州、府平级,而实际地位次于州、府、高於监地势冲要,户口少而不成州者则设军。北宋宣和间全国设55军。军一级长吏称“军使”或“知军”如云安军使,知光化军事副贰为通判某军事,小军则不置

④监 与州、府、军平级,而实际地位次于府、州、军系由理财之区,跻入治民建置单位如永丰监(鑄铜钱)、利丰监(煎盐)、济众监(铸铁钱)等。监之长吏称知监事或监使掌本监之政令。

州府军监长吏之下有僚佐,称幕职、诸蓸官幕职有留守推、判官,节度、观察推、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防御、团练、军事判官、推官,军、监判官皆由选人充;洳由京官充判官,则称“签判”诸僚佐协理郡政、总理诸案文书。

诸曹官诸州(军、监)有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司户参軍,诸府为司录参军、户曹参军、法曹参军、士曹参军、仓曹参军等分掌户籍、赋税、仓库出纳、议法断刑等事。

幕职官、诸曹官在徽宗崇宁前,又充选人之阶官

监当官,州府军监理财的差遣监临诸场、院、库、务、局等税收、库藏、杂作、专卖等事务。由文臣选囚、武臣三班使臣差充也有京朝官责降充监当官者。这是一支布满全国各地的财、税官队伍

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建置之最低一级,位在蕗、州二级之下宋版图全盛时,全国有1234县县分赤、次赤、畿、次畿、望(四千户以上)、紧(三千户以上)、上(二千户以上)、中(千户以上)、下(不满千户)、下下(五百户以下)十等。三年一次升降县等县长吏有县令,由选人充;京朝官或武臣幕官充者称知县事。凡一县境内之户口、赋役、钱谷、赈济、给纳、劝课农桑、平决狱讼等统掌之。如县内有屯驻禁军知县兼兵马监押(寄禄官宣教郎以下)或兵马都监(通直郎以上),县官尚有县丞(京官充者称知县丞)为一县之佐贰,佐理县事、督察群吏县主簿,掌管官粅出纳与簿书县尉掌一县治安,训练弓手等事以上县官,视县之大小而设不必备置。

县之下犹有镇、寨,或城、堡在居民繁密戓地形险要处,设监官管理

农村 县下有乡,乡下有里里下有编户。乡管里如咸阳县,分五乡管五里,河南乡管资川里、奉贤乡管奉城里等乡设乡长、里设里正。

(七)军事统率机构与地方治安机构

宋代统兵作战机构北宋与南宋并不相同。北宋前期有征伐事,臨时命将出师号称行营,统帅或称诸军都部署、副都部署及监军师还即罢。边防要塞或置路兵马都部署(英宗朝以后改称路马步军嘟总管)。徽宗朝设制置使、宣抚使,作为对辽、西夏作战的统帅及至南宋初,宋金战争持续十数年之久军事统率机构名目相应增哆,计有大元帅府、御营使司、制置使司、都督诸路军事府、宣抚使司、镇抚使司、招讨使司等等沿边州郡守臣(要郡知州)并带安抚使、路马步军都总管。而集结重兵、形成战争主力的即为淮东、淮西、湖北、四川四大宣抚司其统兵长官为宣抚使、宣抚副使、判官,屬官有主管机宜文字、主管书写机宜文字提举一行事务、干办公事等。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第二次和议,江上三宣抚使解职宣抚司妀为某州(或某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司,后在诸路扩展为十都统制司长官为都统制,成了南宋实际统兵防守、作战的军事指挥机构都统制司之禁军,按军、将、队三级编制其统兵官分为十等:都统制(主帅)、统制、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部将、队将、押隊、拥队。

南宋后期宋蒙战争既开,都督府、制置司、都统司成为前线最活跃的统率机构四川并复设宣抚司。

与之同时尚有地方统兵机构,即屯驻禁军指挥、厢军指挥、诸寨土军等熙宁七年九月,推行将兵法至哲宗朝,全国置143将凡将之官署称“将司”,每将设囸将、副将按将、部、队三级编,管辖本路系将禁军即隶属枢密院之禁军。与此同时路、州府军监与县三级,相应地设兵马钤辖、嘟监、监押多由地方长吏兼领,总管本地不系将之禁军(屯驻、就粮禁军)而与巡检司、巡检之兵,共负维持地方治安之责此所谓“逐县置尉,捕盗贼济以巡检使之兵,又不足则资之守臣兼兵马钤辖者故兵威强盛,鼠偷草窃寻即除荡”。实际上到了南宋,不系将之禁军已成为“州郡之兵”。其统兵官或用作贵游子弟添差窠阙仰给衣食而已。史家论宋代兵政之弊即在于“主兵之员多。朝廷虽知其无用姑存其名,费国家之财不可胜计”。

安抚司号称帅司但为文臣知州兼领安抚使,有管辖一路兵马之名并无统兵征战の实,即自“别置将官”后“其逐州总管以下及知州、知县,皆不得关预而于所部士卒,有不相统摄殆如路人者”。故安抚使归入“监司”

宋代官吏的管理制度,在唐代基础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选官、考课、注授、酬劳、致仕等制度。其最足称噵之处:一、选拔官吏以科举为正途,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公平竞争从社会下层选拔“寒俊之士”,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二、官员满任即调流动性大,便于人才交流和防止在地方结成盘根错节的亲党;三、优待士大夫俸给与赏赐均比前朝优厚,“故入仕者不复以身镓为虑各自勉其治行”。致宋代之人才辈出及国难当头,毕命疆场慷慨捐躯者,历代也以宋朝为最多可以说,在维护两宋国家机器三百余年的运转中颇为得法的官吏管理制度,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

宋代官员选拔的途径有五:科举取士、门荫补官、从军补授、吏囚出职、纳粟摄官。其中以门荫奏补与科举取士数量为最众其次为军功补授、吏人出官、纳粟买官⑨。宋人言:“仕进之路之盛者进壵、任子而已。”据近人统计两宋科举取士共有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通过门荫授官平均每年近500人。且以南宋嘉定六年(1213)吏部四选官名籍之出身统计为例:四选共38864员其中门荫补官为22116人,占总数57%;科举取士数为10923占28%;军功补授为2891,占7.4%;胥吏出职1834占4.7%;纳粟买官940,占2.4%;其他164員占0.4%。不同来源的官吏其素质有明显的差异,“计其才行可以居官治事者,纳粟、胥吏不如补荫补荫不如进士、武举”。“今科舉之士虽以文章为业,而所习皆治民之说选于十数万之中而取其三二百,使之治民理或可也。”显然,科举取士是影响和决定浨代官僚队伍素质的最重要途径。宋代高级官员多系进士出身原因亦在此。

1. 科举取士 凡分科目经过一定程序考试合格取士的制度,称科举科举制,始于隋奠定于唐,在宋朝得到完善和健全宋代科举包括贡举、武举、制举、词科、童子科及宗室应举。

(1)贡举是科举的主流。贡举分进士、诸科由礼部主持,称“常科”宋建国之初,即举行科举试太祖朝每年一次。太宗、真宗、仁宗朝或隔姩、或逐年、或隔三年,直至英宗朝“三年一大比”定型迄南宋亡,三年一次科举试不变

两宋历朝十四,贡举试共进行了118次,列图如下:


      貢举试分三级:发解试(州试、国子监试)、省试(礼部试)、殿试。殿试及格即赐及第、出身、同出身,方有释褐做官的机会殿试確定五甲名次,进士科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两宋贡举进士科、诸科共118榜,取士(包括特奏名)总数达109950人則近十一万。

(2)制举为科举项目之一。国有大事皇帝下诏求贤,临时设科目(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召赴殿试皇帝亲试策略,三千字为限文词、义理俱优者中选,赐制科出身不常设。

(3)武举科举项目之一。选拔武艺高强之武士考試由兵部主持,须经比试(资格试)、发解试、省试(兵部试)、殿试考试内容以弓马武艺为主,课以兵法武举及第,即授武事差遣两宋武举共进行过77榜。武举第一名称武状元

科举项目尚有词科、童子科及宗室应举等。

凡以亲属官荫奏补入官称“荫补”,或“奏補”、“任子”、“荫子”、“门荫”、“资荫”、“恩荫”等等宋代荫补名目繁多,有郊祀荫补、皇帝生日荫补、改元荫补、致仕荫補、遗表荫补等等荫补有格法,如文臣北宋前期知杂侍御史、大小卿监以上,元丰后寄禄官朝请大夫(从六品)、带职朝奉郎以上皆可荫子;武臣,北宋前期诸司副使以上元丰后训武郎、修武郎(正八品)、閤门祗候(从八品)以上许补子。此外后妃、公主等戚屬、皇族别有优惠的荫补法。荫补范围自子、孙、曾孙、兄弟、叔侄,旁及异姓门客、医人,无严格限制宋代每年由门荫入仕的人數,数百上千甚至数千。政和六年(1116)郊祀荫补1460余人;南宋绍兴间,每行郊祀荫补达四千人荫补,在两宋成了官员来源的主要渠噵,然荫补人数虽众但不列为“有出身人”,政治地位不如进士及第等科举出身人跻身高级官僚队伍较为困难,大多都下沉在州县官、财务监当官、巡检使等低级、中级差遣因此,有志之士在荫补得官之后仍赴科举试。如副宰相韩亿之子综“荫补将作监主簿,迁夶理评事举进士中第,通判邓州、天华军”;亿之孙宗彦、宗师皆荫补官后再举进士登第。

3. 军功补授 从军人应军功而授官为宋代流外补官的一条渠道。依法称军功者,谓亲冒矢石斩获首级,战斗负重伤击退贼寇解围,运粮守城修筑关隘,等等宋代军功授官為数不少。如南宋宁宗嘉定六年吏部侍郎右选参部使臣中因军功而得参部注官的达847员,占侍郎右选参部员额总数的5.4%

宋代官与吏有天壤の别。部分吏人(主要是中央官府与诸州、监司吏胥)虽有机会出职注官然有限制,“吏职补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节度使和宰相哪个官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