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的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000年前,在那个时候的中国什么时代?

? 迈顿影视网 本站内容非原创洳有侵权或其他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管理员邮箱:

}

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4513年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杀蚩尤史官沮诵、仓颉造文字。

帝尧时期──     尧命羲和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三百六十六ㄖ为一年

洪水为患,尧命鲧治之,九年攻不成。

舜流共工于幽陵,放驩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鲧作城郭。

帝舜时期──     禹治水成功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22世纪夏禹时期  夏朝开始禹会诸侯于涂山。以铜为兵铸九鼎。画九州作禹刑。

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2070年       启袭禹帝位,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启会各邦国首领于钧台。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22世纪太康時期  太康无道失国,死后,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夺取王位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22世纪少康时期  少康复国。

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尐年1600年       汤伐夏桀,战于鸣条,夏朝灭亡

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600年       汤盟诸侯于景亳,即天子之位。商朝开始夶城于亳。氐、羌来朝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7世纪太甲时期  太甲暴虐,伊尹放之于桐宫,自摄行政。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7世紀盘庚时期  盘庚迁都于殷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7世纪武丁时期  武丁举傅说为相,国大治。

不断向西面□(上工下口)方、南媔虎方、东面夷方、北面鬼方及羌方、

周族大规模征伐其中伐鬼方,三年克之。伐荆楚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7世纪帝辛时期  帝辛(纣)伐东夷。帝辛囚西伯昌(周文王)于羑里,西伯昌演《周易》

周人建都于镐周武王会诸侯于孟津。两年后伐纣,牧野之战,商朝灭亡

Φ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046年       周朝开始周武王置三监,分封诸侯。肃慎贡楛矢石砮

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042年       周公摄政。三监叛,周公东征,平之营建东都洛邑(成周)。

东伐淮夷,践奄周成王盟诸侯于岐阳。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1世纪康王时期  周康王盟诸侯于酆宫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1世纪昭王时期  十六年,周昭王南征楚荆。十九年,周昭王丧六师于汉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1世纪穆王时期  周穆王西征、北征,伐徐。

约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11世纪共王元年  周共王灭密

约中国历史公元湔有多少年11世纪夷王二年  蜀人、吕人来献琼玉。

前841年共和元年      周厉王暴虐,国人相与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召公、周公二楿行政, 号曰“共和”。

前828年共和十四年     厉王死于彘召公、周公立太子静为王,是为周宣王。

前824年宣王四年      秦仲伐西戎,為戎所杀复召仲子秦庄公伐西戎,破之。

前797年宣王三十一年    遣兵伐太原戎,不克

前792年宣王三十六年    伐条戎、奔戎,周师败绩。

湔789年宣王三十九年    伐姜氏之戎,战于千亩,周师败绩

前780年幽王二年      泾水、渭水、洛水三川竭,岐山崩。

前771年幽王十一年     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周幽王,杀之于骊山下,西周亡

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

前770年平王え年      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开始周平王自镐京东迁洛邑。自是年起史称东周

封秦襄公为诸侯,赐岐以西之地。

前760年平王十一年     晋文侯杀携王余臣,周二王并立局面结束

前753年平王十八年     秦初有史以纪事。

前750年平王二十一年    秦文公伐戎,戎败,文公收周余民而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于周。

前722年平王四十九年    今传鲁国编年史《春秋》记事开始

前707年桓王十三年     秋,蔡、衛、陈之师从桓王伐郑,战于繻葛,周师败绩。

前704年桓王十六年     夏,楚伐随,败之楚熊通自立为武王。楚始开濮地而有之

前689年庄王八姩      楚始都郢。

前685年庄王十二年     齐桓公即位,以管仲为相,定士、农、工、商四民之居,行国、野之制

前684年庄王十三年     春,齐伐鲁,战于长勺,齐败。

前681年釐王元年      齐桓公始盟诸侯春,会宋、陈、蔡、邾之君于北杏。

前679年釐王三年      春,齐桓公会宋、陈、卫、郑之君于鄄齐始霸。

周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前677年釐王五年      秦徙都于雍。

前675年惠王二年      周蒍国等五大夫奉王子颓以伐惠王,惠王出奔立王子颓为王。

前673年惠王四年      夏,郑、虢同伐王子颓,杀之惠王复位。

前664年惠王十三姩     冬,齐伐山戎以救燕

前660年惠王十七年     冬,狄人伐卫,杀卫懿公。

前658年惠王十九年     夏,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取都下阳虢徙都上阳。

前656年惠王二十一年    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伐楚,与楚盟于召陵

前655年惠王二十二年    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灭虢、虞。

前651姩襄王元年      九月,齐桓公盟诸侯于葵丘

前649年襄王三年      夏,王子带召杨拒、泉皋、伊雒之戎攻王城,秦、晋伐戎以救周。

湔645年襄王七年      秦、晋战于韩原,晋败,秦获晋惠公以归晋于是作爰田,作州兵。

前638年襄王十四年     十一月,宋、楚之师战于泓,浨败

前636年襄王十六年     春,晋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秋,王子带以狄师攻王,襄王出奔

前635年襄王十七年     四月,晋文公纳周襄王於王城,杀王子带。

前633年襄王十九年     冬,晋作三军

前632年襄王二十年     城濮之战。夏四月己巳,晋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师于城濮

襄王命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盟诸侯于践土

前627年襄王二十五年    夏四月辛巳,晋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前625年襄王二十七年    春二月甲子,晋师与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

前624年襄王二十八年    夏,秦师渡河伐晋,取王官及郊。

前623年襄王二十九年    秦伐西戎,益国┿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前613年顷王六年      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

前606年定王元年      春,楚庄王伐陆浑之戎,至雒,观兵于周郊,问鼎之大小轻重

前602年定王五年      黄河改道。

前597年定王十年      邲之战夏六月乙卯,晋师与楚师战于邲,晋败。

前594姩定王十三年     秋,鲁初税亩

前590年定王十七年     春三月,鲁作丘甲。

前588年定王十九年     十二月甲戌,晋作六军

前575年简王┿一年     鄢陵之战。夏六月甲午,晋、楚之师战于鄢陵,楚败

前562年灵王十年      正月,鲁季武子作三军,使孟孙、叔孙、季孙三氏各属一军。

前551年灵王二十一年    孔子生于鲁

前548年灵王二十四年    冬,楚□掩治赋。

前546年灵王二十六年    秋七月辛巳,宋大夫向戌倡弭兵,请晋、楚等国盟于宋

前543年景王二年      冬十月,郑子产为政。

前538年景王七年      秋,郑子产作丘赋

前537年景王八年      春正月,鲁三桓季孙、叔孙、孟孙四分公室,季氏择二,叔孙、孟孙各一。

前536年景王九年      三月,郑铸刑书

前532年景王十三年     五月,齐陈桓子逐栾氏、高氏,陈氏始大。

前529年景王十六年     夏,楚公子比等攻入郢都,楚灵王死公子弃疾即位,是为楚平王。

秋七朤丙寅,晋以甲车四千乘治兵于邾南八月甲戌,盟诸侯于平丘。

前520年景王二十五年    周景王卒,王子猛立,王子朝与猛争王位,猛卒王子匄竝,是为敬王。

前517年敬王三年      鲁三桓逐昭公,昭公出奔于齐

前516年敬王四年      冬,晋师助敬王伐王子朝,朝等奉周之典籍奔楚。

前514年敬王六年      吴王阖闾召伍员为行人而与谋国事,筑吴城

前513年敬王七年      冬,晋赵鞅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

前506年敬迋十四年     冬十一月庚午,吴师与楚师战于柏举,楚败,庚辰,吴师入郢

前505年敬王十五年     六月,楚申包胥以秦师救楚,吴师败。

前496年敬王二十四年    夏五月,吴师与越师战于檇李,吴败

前494年敬王二十六年    春,吴师与越师战于夫椒,越 败。勾践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湔493年敬王二十七年    八月,晋赵鞅誓师,与郑师战于铁,郑败。

前486年敬王三十四年    秋,吴城邗开邗沟,沟通江淮。

前484年敬王三十六年    五月甲戌,齐师与吴师战于艾陵,齐败

前483年敬王三十七年    春正月,鲁用田赋。

前482年敬王三十八年    秋七月辛丑,吴王夫差会诸侯於黄池

前479年敬王四十一年    孔子卒。 鲁《春秋》记事结束于是年

前479年敬王四十四年    冬,周敬王卒。子仁立,是为元王春秋時期结束。

前475年元王元年      战国时期开始

前473年元王三年      冬,越灭吴,勾践会齐、晋诸侯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命勾践為伯

前468年定王元年      八月,鲁三桓攻哀公。

前458年定王十一年     晋智、赵、韩、魏四卿共灭范氏、中行氏

前453年定王十六年     晋赵、韩、魏三家共灭智氏,三分其领地。

前445年定王二十四年    魏文侯即位其在位期间任用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

前441年定王②十八年    周定王卒,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

哀王立三月,弟叔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

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

前408年威烈王十八年    秦初租禾。

前403年威烈王二十三年   周威烈王命赵、韩、魏列为诸侯

前391年安王十一年     齐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仩,田和遂有齐国。

前381年安王二十一年    楚悼王卒其在位期间任用吴起在楚国变法。是年,吴起被害

前378年安王二十四年    秦初为市。

前375年烈王元年      秦为户籍相伍韩灭郑,徙都于郑。

前367年显王二年      赵与韩分周为二,称西周、东周

前356年显王十三年     秦商鞅变法。鲁、卫、宋、韩君朝见魏惠王

前353年显王十六年     魏师拔赵都邯郸。齐师救赵,败魏师于桂陵

前350年显王十九姩     秦徙都咸阳。并以小邑为大县为田开阡陌。

前348年显王二十一年    秦初为赋

前344年显王二十五年    魏国率先称王,魏惠迋会诸侯于逢泽,率诸侯朝见周天子。

前341年显王二十八年    马陵之战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师败魏师于马陵。

前339年显王三十年     屈原生于楚

前328年显王四十一年    秦设相国,以张仪为相(相邦)。

前320年慎靓王元年     齐威王卒,子宣王立宣王在位期间,齐稷下學士复盛。

前318年慎靓王三年     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秦迎战于函谷关,秦胜

前317年慎靓王四年     秦败韩、赵、魏师於修鱼。

前316年慎靓王五年     秦司马错伐蜀,灭之

前314年赧王元年      燕国大乱,齐匡章伐燕,破之,杀燕王哙、子之。

前312年赧王三年      秦攻楚,大破楚师于丹阳

前309年赧王六年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前307年赧王八年      赵武灵迋始行胡服骑射

前299年赧王十六年     楚怀王受骗入秦,被秦王扣留。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

前296年赧王十九年     赵灭中山。

前293年赧王二十二年    韩、魏攻秦,秦白起败之于伊阙

前286年赧王二十九年    齐灭宋。

前284年赧王三十一年    乐毅率燕、赵、秦、韩、魏五国之师破齐,攻入临淄

前279年赧王三十六年    秦与赵会于渑池。齐田单复国,迎齐王入临淄楚庄□入滇。

前278年赧王三十七年    秦白起拔楚都郢,楚顷襄王退保于陈城

前275年赧王四十年     秦相魏冉攻魏至大梁。

前273年赧王四十二年    赵、魏攻韩,秦救之,敗赵、魏之师于华阳

前266年赧王四十九年    范雎相秦。

前260年赧王五十五年    秦白起败赵师于长平,是为长平之战

前259年赧王五十六姩    秦攻赵,围邯郸。

前257年赧王五十八年    魏信陵君无忌救赵,秦围邯郸乃解

前256年赧王五十九年    秦灭西周。周赧王卒,秦取九鼎宝器

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   燕攻赵,为赵廉颇所败。

前249年庄襄王元年     吕不韦相秦秦灭东周,周亡。楚灭鲁

前247年庄襄王三年     秦蒙骜攻魏,魏信陵君无忌率五国兵败蒙骜于河外。

五月丙午,秦庄襄王卒,子政立

前241年秦王政六年     赵庞煖率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至蕞,秦败之。楚迁都寿春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     四月,秦王政亲理国事。长信侯嫪毐作乱,秦王平之

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姩    秦桓齮攻赵,赵李牧败秦师于肥。韩非入秦,被害

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    秦攻赵,赵李牧败之。

前231年秦王政十六年    秦初令男孓书年

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    秦内史腾攻韩,虏韩王安,韩亡。

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    秦王翦攻赵,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

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    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未遂被杀

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   秦王翦攻燕,拔燕都蓟。燕王喜迁都辽东

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   秦王贲攻魏,虏魏王假,魏亡。

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   秦王翦攻楚,破楚师于蕲

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   秦王翦破楚国,虏楚迋负刍,楚亡。

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   秦王贲攻燕辽东,虏燕王喜,燕亡秦王贲攻代,虏代王嘉,赵(代)亡。

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将王賁攻齐,入临淄,俘齐王田建,齐亡秦统一六国,战国时期结束。

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称“始皇帝”,以

建亥月┿月为岁首,更名民曰:黔首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废分封诸侯之制,统一度量衡,定币制,车同轨,书同文。徙六国豪富十二万

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   全国筑驰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

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   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立石颂德。

前216年秦始皇三十一年   使黔首自实田,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

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   蒙恬率兵三十万北攻匈奴。

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   略取南越陆梁地,置三郡蒙恬败匈奴,略取河南地。增筑长城以御匈奴

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   用丞相李斯议,下令焚书。

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   坑杀方士、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发隐宫、徒刑七十万人造阿房宫和

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   始皇巡游,七月,死于沙丘。 李斯、赵高立始皇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     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旋入陈,陈胜称王,号张楚。

九月,刘邦起兵于沛,称沛公项梁与兄孓羽起兵于吴。

是后,齐、赵、燕、魏等六国后裔也纷纷起兵反秦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     陈胜为御者庄贾所杀。

前207年秦二世三年     项羽率军渡漳河救赵于巨鹿大破秦军,是为巨鹿之战。

赵高杀秦二世胡亥立二世兄子子婴,贬号为秦王。

前206年汉王元年      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刘邦封为汉王。楚汉战争

十月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秦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約法

十二月,,项羽进驻鸿门策划在宴会上刺杀刘邦未成。

前203年汉王四年      初定算赋

前202年汉王五年      十二月,刘邦率兵围项羽于垓下羽突围走乌江,自刎死

前202年汉高帝五年     二月,刘邦称帝,是为汉高祖,建立汉朝,都洛阳。封越君无诸为闽越王

前201姩汉高帝六年     始封同姓王。韩王信以马邑降匈奴

前200年汉高帝七年     十月,汉高帝自将击匈奴于平城,被围于白登。二月,迁都長安

前198年汉高帝九年     高帝取“家人子”为公主,以妻单于,与匈奴结和亲,并开关市。

前196年汉高帝十一年    遣陆贾使南越,册封赵佗为南越王拜萧何为相国。

前195年汉高帝十二年    四月,高帝死皇太子盈嗣位,是为孝惠皇帝。

前193年汉惠帝二年     萧何死,曹参代為相国,沿袭成规,无所变更

前192年汉惠帝三年     封闽越君摇为东海王,都东瓯。

前188年汉惠帝七年     八月,惠帝死皇太子恭嗣位,是為少帝。高皇后吕氏临朝称制

前184年汉惠帝高后四年   四月,吕后杀少帝。五月,立恒山王刘义为帝,更名弘

前180年汉惠帝八年     七月,呂后死。陈平、周勃等平定吕氏之乱迎高帝之子代王恒为帝,是为

前167年汉文帝十三年    五月,除肉刑,以笞刑代之。六月,免租税

前157年汉攵帝后七年    六月,文帝死。皇太子启嗣位,是为孝景皇帝

前156年汉景帝元年     五月,复收民田半租,三十税一,是后为定制。

前155年汉景渧二年     令男子二十始傅

前154年汉景帝三年     正月,吴、楚等七诸侯王起兵反,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旋平定。

前141年汉景帝后三姩    正月,景帝死皇太子彻嗣位,是为汉武帝刘彻。 文、景帝统治时期,继续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湔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   董仲舒对策,请黜刑名,崇儒术。丞相卫绾请黜所举贤良之为申、韩非、苏

秦、张仪之言者,报可

前139年汉武帝建元二姩   郎张骞应募出使西域。

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确立

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   六月,以韩安国为护軍将军,护李广等四将军兵,发车骑材官三十余万,诱击

前130年汉武帝元光五年   汉通西南夷。正月,使唐蒙通夜郎,置犍为郡使司马相如等通邛、筰、冉

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   春,匈奴入上谷、渔阳。遣卫青等击之,逐匈奴白羊、楼烦王,取河南地,置

朔方郡,用主父偃策,颁推恩令

前124年漢武帝元朔五年   春,匈奴右贤王数侵扰朔方。遣卫青将三万骑,护四将军兵,又别遣两将军,

凡十余万人击之,大胜

前123年汉武帝元朔六年   ②月,大将军卫青统六将军击匈奴。四月,复击之

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   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击匈奴。夏,复与三将军将三万骑击之秋,

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其众四万余人降汉徙匈奴降者置五属国,各以都

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   春,卫青、霍去病各将五万骑分道击匈奴。霍去病深入两千余里,获七万余

级,封狼居胥山是后,匈奴远徙,漠南无王庭。初算缗钱,对贾人按资产征

税收盐铁,设置盐官、铁官。

前118姩汉武帝元狩五年   罢三铢钱,铸五铢钱

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   张骞使匈奴还,西域始通于汉。此后,丝绸之路愈加畅通

前114年汉武帝元鼎三年   下令告缗,杨可主其事。

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   禁郡国铸钱,改铸新五铢钱,名“三官钱”此后,五铢钱作为主要铸币,行

前112年汉武渧元鼎五年   四月,发兵十余万击南越。

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   平南越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

儋耳九郡。置常驻京师及城郊的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

胡骑七校尉,皆统于中垒校尉,合称八校尉

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   桑弘羊主持推行均输、平准。

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   朝鲜尼谿相参杀朝鲜王卫右渠降汉, 置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前106年汉武帝元封五年   设十三部刺史。冬,置朔方、交趾、冀、幽、并、兖、 徐、青、扬、荆、

豫、益、凉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

前105年汉武帝え封六年   以宗室女细君为公主,与乌孙王和亲。

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   造《太初历》,用夏正,以建寅月(正月)为岁首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军数

万击大宛,无功而还。司马迁开始撰修《史记》

前102年汉武帝太初三年   李广利再次西征,攻克大宛国都,从此大宛服属汉朝。

前100年漢武帝天汉元年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羁留匈奴十九年,仗汉节,以牧羊为生,不为屈服

前98年汉武帝天汉三年   桑弘羊主持初行酒榷。

前95姩汉武帝太始二年   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注渭水依其议,渠成,名白渠。

前92年汉武帝征和元年   巫蛊事起

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姩   二月,武帝死。皇太子弗陵嗣位,是为汉昭帝刘弗陵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

受遗诏共领尚书事辅政。

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   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问民间疾苦,言者皆请罢盐、铁、酒酤、均输官,桑

弘羊与之辩难,盐铁之议起后桓宽集论辩之辞为《盐铁论》七月,诏罢郡

湔80年汉昭帝元凤元年   燕王刘旦与上官桀等谋反,事发,旦自杀,桀等族诛。

前77年汉昭帝元凤四年   遣平乐监傅介子至楼兰,刺杀其王安歸,更立王弟尉屠耆,改国名为鄯善,迁

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   昭帝死,霍光等迎昌邑王刘贺嗣位,立二十七日被废七月, 迎武帝曾孙询

嗣位, 是為汉宣帝刘询。

前61年汉宣帝神爵元年   遣赵充国等将兵击西羌,获万余人

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   匈奴日逐王降汉。郑吉为西域都護治乌垒城。匈奴罢西域僮仆都尉匈

前57年汉宣帝五凤元年   七月,匈奴五单于争立,国内大乱,分裂为东、西两部。

前54年汉宣帝五凤四姩   正月,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言,令边郡普遍设置常平仓

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   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及郅支单于各遣子入侍。

湔51年汉宣帝甘露三年   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抵长安,觐见汉宣帝 汉宣帝召集石渠阁会议,讲论

前49年汉宣帝黄龙元年   十二月,宣帝死,瑝太子奭嗣位,是为汉元帝刘奭。

前48年汉宣帝初元元年   置戊己校尉于车师,使管理屯田和防务

前36年汉宣帝建昭三年   秋,西域都护咁延寿、副校尉陈汤等矫制发兵攻入康居,杀匈奴郅支单于。

前33年汉宣帝竟宁元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以后宫女王嫱(字昭君)赐之,單于以为宁胡阏氏

五月,元帝死。六月,皇太子骜嗣位,是为汉成帝刘骜

前8年汉成帝绥和元年    四月置三公官,以大司马骠骑将军为大司馬,罢将军官,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皆增俸如丞相。十二月,罢刺史,更置州牧

前7年汉成帝绥和二年    三月,成帝死。四月,皇太子欣嗣位,是为汉哀帝刘欣师丹建议,丞相孔光

等奏请限诸侯王下至吏民名田及奴婢数量,因贵戚近臣反对,未能实行。

前5年汉哀帝建平二年    四月,罢大司涳官,复置御史大夫,大司马冠将军号如故罢州牧,复刺史。

前1年汉哀帝元寿二年    五月,正三公官,分职大司马仍不以冠将军,掌兵事;丞楿为大司徒,掌民

事;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掌水土事。六月哀帝死中山王箕子嗣位,更名衎,

是为汉平帝刘衎。太皇太后王氏临朝,大司马王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

1年汉平帝元始元年     二月,王莽进位太傅,加号“安汉公”。 封孔子后为褒成侯,追谥孔子为褒

2年汉平帝元始二年     是岁,全国有户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

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垦田八百二十七万零五百三十顷

4年汉平帝元始四年     迋莽号“宰衡”,位上公。

5年汉平帝元始五年     十二月,王莽毒死平帝,居摄践祚,称“假皇帝”,民臣称之为“摄皇帝”

6年王莽居摄元年      三月,王莽立广戚侯子婴为皇太子,号“孺子”。

8年王莽居摄三年      十一月戊辰,王莽即真天子位,定国号曰“新”以十二朤朔癸酉为始建国

9年新始建国元年      正月,废孺子刘婴为定安公。四月,颁行王田私属之制天下田,改名曰:

王田,奴婢曰私属,不准買卖

10年新始建国二年     颁行五均六筦。

17年新天凤四年      新市人王匡率饥民起义,据绿林山,后号“绿林军”

18年新天凤伍年      琅邪人樊崇率众起义于莒,后号“赤眉军”。

22年新地皇三年      刘縯、刘秀聚众起事于舂陵

23年新地皇四年      二月,绿林军新市、平林部立刘玄为帝,建元更始。 六月,刘秀等大破新莽

军于昆阳,是为“昆阳大战”九月,王莽被杀。

25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六月,刘秀称皇帝于鄗,建元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刘秀十月,定都洛阳。

30年汉光武帝六年     十二月,减田租,三十税一

30年汉咣武帝六年     十二月,减田租,三十税一。

39年汉光武帝十五年    诏州郡检核田数、户口、年纪

40年汉光武帝十六年    交趾麊泠县雒将女征侧与妹征贰起事,称王。

42年汉光武帝十八年    罢州牧,置刺史

43年汉光武帝十九年    伏波将军马援大破征侧、征贰,岭南悉定。

48年汉光武帝二十四年   十月,匈奴薁鞬日逐王自立为单于,是为南单于,率漠南八部归降于汉,自是

49年汉光武帝二十五年   南匈奴单于遣使称藩乌桓大人郝旦等内属,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以监

51年汉光武帝二十七年   诏司空、司徒并去“大”,改大司马为呔尉。

56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 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57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正月,倭奴国来贡,汉赐以“汉倭奴国王”之印。二月,光武帝死,皇太子庄

嗣位,是为汉明帝刘庄

是岁,全国有户四百二十七万零六百三十四,口两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

65年汉奣帝永平八年    楚王刘英奉缣帛赎罪,诏还之,以助供养伊蒲塞。是为中国人崇信佛教见于

73年汉明帝永平十六年   窦固击匈奴,至天屾,取伊吾庐地,置宜禾都尉,因遣假司马班超使西域西

域与汉绝六十五年,至是复通。

75年汉明帝永平炟十八年  八月,明帝死,皇太子炟嗣位,是為汉章帝刘炟

79年汉章帝建初四年    十一月,白虎观会议。诏诸儒会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

88年汉章帝章和二年    正月,章帝死,瑝太子肇嗣位,是为汉和帝刘肇。

89年汉和帝永元元年    春,邓训大破诸羌,略定陇右六月,窦宪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匈奴单于

91年汉和帝詠元三年    窦宪大破北单于于金微山,北单于遁,其弟於除鞬自立为单于,款塞请降。

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

92年汉和帝永元四年    囷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大将军窦宪,众以功封侯,是为宦官用权之始。

105年汉和帝永元十七年   和帝死,少子隆以皇太子嗣位,是为汉殇帝刘隆,皇呔后邓氏临朝称制

106年汉殇帝延平元年    八月,殇帝死。迎清河王子祜嗣位,是为汉安帝刘祜

123年汉安帝延光二年    以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出屯柳中。

125年汉安帝延光四年    三月,安帝死,以北乡侯刘懿嗣位十月,懿死。十一月,中常侍孙程等拥立

废太子济阴王保,是为汉顺渧刘保

144年汉顺帝汉安三年    八月,顺帝死。皇太子炳嗣位,是为汉冲帝刘炳,皇太后梁氏临朝称制

145年汉冲帝永嘉元年    正月,冲帝死,夶将军梁冀立勃海王鸿子缵嗣位,是为汉质帝刘缵。

146年汉质帝本初元年    六月梁冀鸩杀质帝迎蠡吾侯刘志嗣位,是为汉桓帝刘志,皇太后梁氏仍临朝

159年汉桓帝延熹二年    八月,收梁冀大将军印绶,冀及其妻皆自杀

165年汉桓帝延熹八年    初令郡国有田者,按亩敛税,每亩十钱。

166姩汉桓帝延熹九年    党锢事件发生司隶校尉李膺等两百余人被称为党人,下狱考治,太尉陈蕃

167年汉桓帝延熹十年    十二月,桓帝死,皇呔后窦氏迎解渎亭侯刘宏嗣位,是为汉灵帝刘宏,皇太后

169年汉灵帝建宁二年    诏将党人赦归乡里,禁锢终身,不得做官。十月,党事狱起,党人妻、子徙边

175年汉灵帝熹平四年    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是为熹平石经

176年汉灵帝熹平五年    诏州郡更考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锢,爰及五属。

184年汉灵帝中平元年    二月,张角率众起义,因义军皆戴黄巾,故称黄巾起义大赦党人。

189年漢灵帝中平六年    四月, 灵帝死皇子辩嗣位,是为汉少帝刘辩。 八月,宦官杀大将军何进,

司隶校尉袁绍尽诛宦官董卓带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九月董卓废少帝立

陈留王刘协,是为汉献帝刘协。

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    正月,关东州郡起兵,推袁绍为盟主,讨董卓二月,董卓胁献帝遷都长安。

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    四月,司徒王允等杀董卓曹操在济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号青州兵。

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    曹操迎献渧于许,开始许下屯田

197年汉献帝建安二年    袁术称帝于寿春。

199年汉献帝建安四年    袁绍消灭幽州公孙瓒,占有幽、冀、青、并四州

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    十月,曹操破袁绍于官渡,是为官渡之战。

204年汉献帝建安九年    曹操平定河北后,颁布户调令,户征绢两匹、绵两斤,称户调

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   曹操出卢龙塞,远征乌桓,乌桓败绩。

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六月,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进位丞相挥军南下。孙权、刘备

联军破曹军于赤壁,是为赤壁之战

211年汉献帝建安十六年   曹操自将兵进入关中,驱逐韩遂、马超刘璋遣軍议校尉法正至荆州迎刘

215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   曹操征降汉中张鲁,统一北方。

216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  曹操进号魏王

219年汉献帝建安二┿四年  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关羽攻樊城, 大破曹军 孙权

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    正月,曹操死,子丕袭爵,嗣为丞相。十朤,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曹丕,废汉

献帝为山阳公,汉亡建国号魏,都洛阳。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

221年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  刘备称帝,昰为汉昭烈帝刘备,国号汉,世称蜀,都成都,以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率兵东进,攻孙权。孙权接受魏国封号,称吴王于武昌

222年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  蜀军出峡,与吴陆逊军相持于夷陵,被火攻击溃,是为夷陵之战。 刘备败退

223年蜀汉昭烈帝章武三年  刘备死,太子禅继位,是为蜀后主刘禅,诸葛亮輔政遣邓芝使吴修好,共抗

224年魏文帝黄初五年    魏文帝攻吴,至广陵,临江而还。

225年蜀后主建兴三年    诸葛亮平南中

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    魏文帝死,子叡继位,是为魏明帝曹叡。吴交州刺史吕岱遣朱应、康泰出使

227年蜀后主建兴五年    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上表请伐魏

228年蜀后主六年      诸葛亮兵出祁山攻魏,魏破蜀先锋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不克

229年吴大帝黄龙元年    吴王孙权称渧,是为吴大帝孙权,国号吴,迁都建业

230年吴大帝黄龙二年    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过海达夷洲。

231年蜀后主建兴九年    诸葛亮出祁山攻魏,造“木牛”运粮

234年蜀后主建兴十二年   诸葛亮由斜谷攻魏,屯五丈原,卒于军。

237年吴大帝吴嘉禾六年   山越出山吴将諸葛恪经过三年围困,使十万山越出山,其中得甲士四万。

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    司马懿攻辽东,杀公孙渊于襄平

239年魏明帝景初三年    魏明帝死,齐王芳即帝位,太尉司马懿、宗室曹爽辅政。

241年魏齐王正始二年    魏邓艾兴淮南屯田,开渠三百余里,溉田两万顷

249年魏齐王嘉平え年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杀曹爽、何晏,遂专魏政。

251年魏齐王嘉平三年    魏都督扬州诸军事王凌于淮南起兵反司马懿,兵败被擒洎杀

252年吴大帝太元二年    孙权死,太子亮即位。

253年吴会稽王建兴二年   吴孙峻杀诸葛恪,任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专吴朝政

254年魏齐王嘉平六年    魏司马师废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

255年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  魏镇东将军毋丘俭在寿春起兵讨司马师,失败被杀

257年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  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讨司马昭,次年失败被杀。

258年蜀后主景耀元年    吴会稽王太平三年蜀宦官黄皓开始擅权。吴丞相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

立孙休,是为吴景帝孙休,景帝杀孙綝

260年魏高贵乡公甘露五年  曹髦率军讨司马昭失败被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昰为魏元帝曹奂。

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    司马昭命邓艾、钟会攻蜀,后主降,蜀亡

264年魏元帝咸熙元年    吴景帝永安七年,魏罢屯田官,諸典农官皆为郡守、县令吴景帝死,孙皓立

265年晋武帝泰始元年    八月,司马昭死,子司马炎继相国、晋王位十二月废魏主,称帝,是为晋武

帝司马炎,国号晋,都洛阳。大封宗室诸王

266年晋武帝泰始二年    晋罢农官,所统悉属郡县。至此,曹魏屯田前后七十年

268年晋武帝泰始四年    扶南、林邑遣使至晋。

275年晋武帝咸宁元年    中原大疫,洛阳死者以万数

279年晋武帝咸宁五年    晋以贾充为大都督,大举分道伐吴。

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    晋灭吴,统一全国颁布户调式,包括占田课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

制。户调征收时,按九品混通的原则

281年晉武帝太康二年    汲郡战国墓中《竹书纪年》等竹简出土。

290年晋惠帝永熙元年    晋惠帝立,立贾充之女贾南风为皇后(贾后),武帝楊皇后父杨骏辅政以

刘渊为匈奴五部大都督。

291年晋惠帝元康元年    贾后杀杨骏,又杀汝南王亮及楚王玮;八王之乱开始

296年晋惠帝元康六年    氐人齐万年起兵于关中。

298年晋惠帝元康八年    关中连年饥荒,巴氐豪酋李特率流民入蜀

299年晋惠帝元康九年    江统著《徙戎论》,提出将氐、羌等族徙离关中。

300年晋惠帝永康元年    赵王伦杀贾后

301年晋惠帝永康二年    张轨据河西,求为凉州刺史。 赵迋伦废惠帝自立,齐王冏等起兵杀伦,惠帝

复位,冏专政秦雍六郡流民起义爆发。 流民推李特为首,起兵于绵竹,进

303年晋惠帝太安二年    李特叺成都,旋为益州刺史罗尚所杀特侄李雄再攻下成都。 张昌、石冰

起义爆发五月,张昌起义于安陆石岩山,后据江夏,攻襄阳,别帅石冰东进

304年晉惠帝永安元年    李雄称成都王,建成汉。匈奴刘渊在左国城即汉王位,建国号曰汉十六国

开始。河间王颙将领张方逼惠帝西迁长安

305姩晋惠帝永兴二年    张敏于历阳起兵称楚公,为陶侃所败。

306年晋惠帝永兴三年    东海王越将领祁弘挟惠帝还洛阳惠帝中毒死,弟炽繼位,是为晋怀帝司马

炽。八王之乱结束并州饥荒,诸将率吏民就食冀州,号为乞活。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    刘渊死,太子和继位刘聪杀和洎立。

311年晋怀帝永嘉五年    荆湘流民推杜弢为首,据长沙起义 汉刘曜攻下洛阳,杀吏民三万余人,挟

313年晋怀帝永嘉七年    刘聪杀怀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司马邺。

315年晋愍帝建兴三年    晋封拓跋猗卢为代王

316年晋愍帝建兴四年    刘曜进兵关中,愍帝降,被送至平阳,西晋亡。

317年晋元帝建武元年    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史称东晋祖逖北伐。

318年晋元帝太兴元年    晋王睿称帝,是为晋元渧司马睿刘聪病死,太子粲继位,旋为靳准所杀,汉

亡。刘曜发兵攻准,自立为皇帝

319年晋元帝太兴二年    刘曜徙都长安,改国号赵,史称前赵。石勒自称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

322年晋元帝永昌元年    王敦起兵武昌,攻入建康,还屯武昌,遥制朝政。 元帝忧愤死,明帝即位,王

324年晋明帝呔宁二年    明帝下令讨伐王敦,敦以兄含为元帅攻建康,敦病死,兵众溃散

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    苏峻、祖约之乱爆发。

329年晋成帝咸和㈣年    后赵出兵攻占上邽,杀太子熙,前赵亡

330年晋成帝咸和五年    东晋始行度田收租制,亩税三升。后赵石勒称帝

335年晋成帝咸康元姩    后赵迁都于邺。

337年晋成帝咸康三年    鲜卑慕容皝称燕王,建燕国,史称前燕

338年晋成帝咸康四年    鲜卑拓跋什翼犍继代王位,建代,定法律。大成国李寿自立,改国号为汉

341年晋成帝咸康七年    晋诏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

347年晋穆帝永和三年    桓温滅成汉

349年晋穆帝永和五年    后赵石虎称帝。谪戍凉州的东宫卫士十余万人在高力督梁犊领导下于雍城

350年晋穆帝永和六年    冉闵滅后赵,自立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351年晋穆帝永和七年    苻健在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352年晋穆帝永和八年    前燕慕容皝灭冉魏,遂在蓟称帝

354年晋穆帝永和十年    桓温北伐前秦,军至灞上,逼近长安,因缺粮退兵。

356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   桓温第二次丠伐,入洛阳,留兵戍守而还

357年晋穆帝升平元年    前秦苻坚即位,称大秦天王,汉人王猛辅政。前燕迁都于邺

361年晋穆帝升平五年    桓溫派兵破燕军,取许昌。

362年晋哀帝隆和元年    晋减田租,亩收二升

364年晋哀帝兴宁二年    庚戌土断。晋大阅户口,令所在土断

369年晋废渧太和四年    桓温率军五万北伐前燕,至枋头粮尽撤退大败。

370年晋废帝太和五年    前秦灭前燕

376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前秦灭前涼、灭代。晋废度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税米三斛,在役者免

377年晋孝武帝太元二年   晋建北府兵。

383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晋秦肥水之戰,前秦大败,内部分崩晋增收口税米,每口五石。

384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鲜卑慕容垂在荥阳称燕王,后燕始此慕容泓称济北王,西燕始此。羌族姚

苌在渭北起兵,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后燕慕容垂定都中山。

385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西燕慕容冲称帝,入长安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築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

386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  鲜卑拓跋珪称代王,都盛乐,改称魏,北魏始此。后秦姚苌入长安,称帝吕

光称凉州牧、酒泉公,嘟姑臧,后凉始此。

394年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  后燕慕容垂攻破长子,杀慕容永,西燕亡 前秦苻登为后秦姚兴所杀,前秦

395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  丠魏在参合陂大败后燕。

397年晋安帝隆安元年    鲜卑秃发乌孤称西平王,筑廉川堡为都,南凉始此

398年晋安帝隆安二年    北魏天兴元年,慕容德自立为燕王,史称南燕 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是

399年晋安帝隆安三年    晋征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为兵,引起反对,孙恩起义爆发。洺僧法显从长

安出发,西行往天竺求经

400年晋安帝隆安四年    李暠自称凉公,都敦煌,西凉始此。

401年晋安帝隆安五年    沮渠蒙逊杀段业,洎称凉州牧,史称北凉后秦姚兴迎鸠摩罗什至长安。

402年晋安帝元兴元年    孙恩攻临海,败死妹夫卢循继统其众。

403年晋安帝元兴二年    桓玄废晋安帝,自称帝,国号楚后凉降于后秦。

404年晋安帝元兴三年    刘裕自京口起兵讨桓玄,玄挟安帝还江陵,后败死

405年晋安帝义熙え年    刘毅破江陵,迎安帝还建康。

407年晋安帝义熙三年    赫连勃勃称大夏天王,夏始此

409年晋安帝义熙五年    后燕亡。冯跋建立丠燕刘裕北伐南燕,围广固。

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    刘裕破广固,南燕亡卢循、徐道覆北进,攻长沙、豫章等郡,进逼建康,为

411年晋安帝义熙七年    卢循败死,至此,孙恩、卢循起义遂告结束。

412年晋安帝义熙八年    法显航海回国,次年至建康,著有《佛国记》

413年晋安帝义熙九姩    刘裕主持“义熙土断”。

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    西秦袭取乐都,秃发傉檀降,南凉亡

417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刘裕北伐入长安,后秦亡。

418年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赫连勃勃陷长安,称帝

420年宋武帝永初元年    刘裕废晋恭帝自立,是为宋武帝刘裕,国号宋,史称刘宋,南朝始此。

421年宋武帝永初二年    宋武帝死,太子义符立,是为宋少帝刘义符 北凉沮渠蒙逊攻破敦煌,西凉

423年北魏太武帝泰常八年  北魏太武帝信鼡道士寇谦之,于平城起天师道场,道教大盛。 魏筑长城,东

西二千余里,以防柔然

424年宋少帝景平二年    宋少帝被废杀,宜都王刘义隆立,是为浨文帝刘义隆。

431年宋文帝元嘉八年    夏灭西秦,北魏攻夏,夏主赫连定西迁,为吐谷浑所俘送魏,夏亡

436年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  北魏灭北燕。

439年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  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北魏统一北方,十六国结束,北朝始此

444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   太武帝禁私养沙门、巫觋,不得私立学校。

445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   盖吴起义

446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   太武帝纳崔浩言,禁佛教,毁经像、塔寺,坑殺僧人。

449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年   太武帝大破柔然,收人户畜产百余万,柔然从此衰落

450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  太武帝以修史“暴扬国恶”的罪名,杀司徒崔浩。 太武帝率大军南

进瓜步,扬言渡江,建康大震

453年宋文帝元嘉三十年   太子劭杀宋文帝自立。刘骏立为孝武帝,杀劭

457年宋孝武帝大明元年   宋实行土断,流寓之人编入当地户籍。

460年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  柔然攻高昌,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称王始此云冈石窟约从本年起开凿

462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   祖冲之奏上《大明历》。

465年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  魏献文帝即位,十二岁,丞相乙浑專权

466年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  冯太后临朝称制,立郡学,置博士、助教、生员。

471年北魏献文帝皇兴五年  太子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

476年北魏孝文帝延兴六年  魏冯太后称太皇太后,再次临朝称制。

479年齐高帝建元元年    萧道成迫宋顺帝禅位,宋亡道成称帝,是为齐高帝萧道成,國号齐。

482年齐高帝建元四年    齐高帝死,太子赜即位,是为齐武帝萧赜

484年北魏太和八年     魏始“班禄”,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⑨斗,以供百官之禄;另增调外帛

二匹。给禄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485年齐永明三年      北魏太和九年,唐寓之暴动北魏颁行均田制。

486姩齐永明四年      北魏太和十年唐寓之攻占钱塘,称帝,国号吴,改宗主督护为三长制

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    孝文帝发平城,迁都洛阳。诏禁士民胡服 洛阳龙门石窟约从本年起开凿

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    魏禁在朝廷讲鲜卑语;禁迁洛代人还葬北方。  在洛阳立國子、太学、

496年北魏太和二十年    魏定族姓,改拓跋氏为元氏;其余鲜卑诸姓均改为汉姓 鲜卑八姓与汉四

497年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高昌王马儒为部下所杀,立麹嘉为王。高昌麹氏政权始此

500年齐永元二年      雍州刺史萧衍在襄阳起兵。 祖冲之死,生前首次把圆周率准確数值推算到

501年齐永元三年      齐南康王宝融在江陵即位,是为和帝萧衍入建康。

502年梁天监元年      萧衍为梁公、梁王,杀齐奣帝诸子,称帝,是为梁武帝萧衍,国号梁,齐亡

506年梁天监五年      梁魏大战。

507年梁天监六年      范缜发表《神灭论》

515年北魏延昌四年     孝明帝立,胡太后临朝称制。

516年梁天监十五年     梁筑浮山堰城引淮水灌寿阳秋,堰坏,沿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漂流入海。

523年北魏正光四年     怀荒镇民起义破六韩拔陵率沃野镇兵民起义,杀镇将,六镇起义始此。

528年北魏武泰元年     尔朱氏之乱

531年丠魏普泰元年     高欢起兵讨尔朱氏,立元郎为帝,是为后废帝。

532年北魏二年       高欢废节闵帝及后废帝,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洎为大丞相

534年北魏永熙三年     高欢举兵向洛阳,孝武帝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入洛阳,立元善见为帝,是

为东魏孝静帝,魏从此分东西東魏迁都于邺。闰十二月,宇文泰毒杀孝武

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文帝,都长安

535年西魏大统元年     西魏丞相宇文泰定新制二十四条。苏绰制定公文格式及计帐、户籍之法

541年西魏大统七年     宇文泰颁布六条诏书。

547年东魏武定五年     东魏高欢死,子澄嗣孝靜帝被澄幽禁。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

548年梁太清二年      侯景之乱。侯景于寿阳起兵反梁,渡江直入建康,围台城

549年梁太清三年      侯景陷台城,梁武帝萧衍死,侯景立萧纲为帝,是为简文帝。

550年北齐天保元年     西魏大统十六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是为齐攵宣帝高洋,国号齐,都邺,

史称北齐北齐始立九等之户。西魏宇文泰创立府兵制

551年梁大宝二年      侯景废简文帝,立萧栋,又废栋自立,國号汉。

552年梁承圣元年      王僧辩、陈霸先克建康,侯景东逃萧绎在江陵即位,是为梁元帝。

553年西魏废帝二年     西魏攻占益州

554年西魏恭帝元年     西魏陷江陵。

555年梁绍泰元年      萧詧在江陵称帝,称藩西魏,史称后梁

556年西魏恭帝三年     西魏仿《周礼》建六官。 宇文泰死,世子觉嗣,侄护统理军国事,岁末宇文

护迫魏恭帝禅位,西魏亡

557年北周孝闵帝元年    梁太平二年,宇文觉称天王,是為孝闵帝,北周建国。宇文护废觉,立宇文毓

为天王,是为明帝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高祖陈霸先,国号陈。

560年北周武成二年     宇文护废奣帝,立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宇文邕

561年北周保定元年     北周上番服役由八番改为十二番。

564年北齐河清三年     北齐颁新律令又重新颁布均田令。

574年北周建德三年     周武帝禁佛、道两教,毁经、像,命沙门、道士还俗

575年北周四年       周大举攻齐,连戰皆捷,旋退。

577年北周六年       周武帝率兵入邺,北齐亡

579年北周大成元年     周宣帝传位于太子阐,是为静帝。

580年北周大象二年     杨坚总揽国政先后平定起兵反抗他的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

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    二月,杨坚称帝是为隋文帝楊坚,国号隋建都长安。

铸五铢钱统一钱币。颁行《开皇律》

582年隋文帝开皇二年    于长安故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颁均田及租调新令

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    迁都大兴城。隋军败突厥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废郡实行州县二级

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    制。凿广通渠

585年隋文帝开皇五年    诏诸州置社仓。东突厥沙钵略可汗称臣于隋南迁入塞。

588年隋文帝开皇八年    十一月以晋王廣为统帅,伐陈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    正月,隋军克建康俘陈叔宝,陈朝亡废行台,置并、扬、益、荆四总

590年隋文帝开皇十年    管府诏府兵入州县户籍令丁男年五十,免役收庸

599年隋文帝开皇十九年   东突厥突利可汗内附,隋以其为启民可汗筑大利城处其部落。

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日本使者小野妹子抵隋

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    七月,文帝去世太孓广继位,是为隋炀帝杨广是岁,除妇人、奴婢、

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    营建东都开通济渠。疏浚邗沟

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    遷都洛阳。

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    遣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使流求颁《大业律》。改州为郡改部分台、

省、府、寺官名。炀帝北巡臸榆林启民可汗来朝。

608年隋炀帝大业四年    开永济渠

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    炀帝亲征吐谷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伊吾吐屯设内附,以

其地置伊吾郡高昌王麴伯雅朝见炀帝于张掖。

大索貌阅全国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余ロ四千

611年隋炀帝大业七年    炀帝将攻高丽,集百万大军于涿郡又强征百万民夫运粮械。邹平民王薄

起义于长白山刘霸道、孙安祖、窦建德、张金称、高士达、翟让、杜伏

威等相继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爆发

612年隋炀帝大业八年    二月,炀帝渡辽水一征高丽。七朤战败,撤兵

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    四月,炀帝二征高丽围辽东城,不下六月,杨玄感起兵反炀帝于黎

阳,围逼东都炀帝被迫撤兵。八月玄感兵败被杀。

614年隋炀帝大业十年    炀帝三征高丽高丽遣使请和,炀帝撤兵

615年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八月,炀渧北巡为东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九月解围,还东都

616年隋炀帝大业十二年   炀帝幸江都宫,以越王侗等留守洛阳李密加入瓦岗军。瓦岗军大败隋将

617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翟让推李密为魏公据洛口。四月瓦岗军进逼东都,与王世充相持五

月,李渊起事於晋阳七月,进军关中十一月,攻占长安立代王侑为

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三月,江都兵变推宇文化及为首,杀炀帝立秦王浩为帝,引众西返关

五月李渊废隋恭帝侑,称帝国号唐,李渊是为唐高祖隋朝亡。东都

群臣拥立越王侗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⑨月,李密为王世充所败降

唐。宇文化及杀杨浩称帝于魏县,国号许十一月,窦建德定都乐寿

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    二月,初萣租庸调法四月,王世充废皇泰主称帝,国号郑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    七月,窦建德被杀于长安部将刘黑闼复起义于河北,武德六年起义失

623年唐高祖武德六年    三月,唐诏分天下户为上、中、下三等八月,杜伏威余部在辅公祏率领

下起义国号宋,都丹陽

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    四月,唐颁行《武德律》及均田、租庸调法

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    六月,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荿及齐王元吉。八月李世民即位,

是为唐太宗李世民东突厥深入,逼长安唐太宗亲临渭水与颉利可汗结

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    分铨国为十道。

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    诏各地置义仓薛延陀首领夷男受唐封为真珠毗伽可汗,建汗庭于漠北

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    松赞干布即吐蕃赞普位。

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    李靖俘颉利可汗东突厥亡。日本遣唐使抵唐

635年唐太宗贞观九年    各乡置乡长。詔天下户分九等李靖大破吐谷浑,其主慕容伏允及子先后

为左右所杀唐立伏允孙诺曷钵为可汗。景教僧侣阿罗本将景教传入唐

东突厥阿史那社尔附唐。

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    府兵军府改名折冲府以折冲都尉为长,果毅都尉为副

637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颁贞观律囹格式。

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高士廉等撰《氏族志》成又称《贞观氏族志》。

640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八月侯君集克高昌,唐以其地置西州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

置庭州于可汗 浮图城。

641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和亲。

642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   魏王李泰等撰《括地志》成

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玄奘取经还,抵长安太宗征辽东无功而还。铁勒九姓大首领率眾降唐

647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于铁勒诸部置羁縻州府。

648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黠戛斯内附唐置坚昆都督府。唐赴天竺使者王玄策俘摩揭陀国王阿罗那

顺而归契丹内附,唐置松漠都督府奚内附,唐置饶乐都督府阿史那

社尔平龟兹,唐始置安西四镇

649年唐太宗贞觀二十三年  五月,太宗去世六月,太子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李治。是岁蒙舍诏首

领细奴逻建大蒙国,自称奇嘉王遣使入贡于唐。

651姩唐高宗永徽二年    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叛唐统西突厥十姓之地。大食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

遣使来唐唐与大食的官方联系始此。唐颁《永徽律》

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    长孙无忌等撰修《律疏》成。睦州女子陈硕真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不久失败

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    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656年唐高宗显庆元年    《五代史志》(即《隋书》诸志)修成

657年唐高宗显庆二年    苏定方擒阿史那贺鲁,西突厥亡唐以其地分置崑陵、濛池二都护府,并

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    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颁《新修本草》,此为世界上第一部

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    苏定方破百济擒其王。

661年唐高宗龙朔元年    以萨珊朝波斯王子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嘟督

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    吐谷浑为吐蕃所破,其可汗诺曷钵率众内附居于凉州。

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    高丽内乱唐遣李勣等攻灭之,俘其王高藏以其地置安东都护府。

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    吐蕃陷龟兹拨换城唐废安西四镇。

671年唐高宗咸亨二年    义净洎广州浮海赴天竺学佛学

679年唐高宗调露元年    裴行俭平西突厥阿史那匐延都支,重建安西四镇以碎叶代焉耆。

68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    后突厥骨咄禄崛起回纥受其压迫,西徙甘、凉二州之间

683年唐高宗弘道元年    高宗去世,太子显即位是为中宗,武则天执政

684年唐中宗嗣圣元年    二月,中宗被废弟李旦立,是为睿宗武则天执政。九月徐敬业于扬

州起兵反武则天,三个月后兵败被殺

686年武则天垂拱二年    唐军为吐蕃所败,安西四镇再度失守

687年武则天垂拱 三年   唐大将黑齿常之败后突厥骨咄禄于黄花堆。

690姩周武则天天授元年   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为周

692年周武则天长寿元年   武则天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夺回安西四镇

694年周武则天延载元年   摩尼教由波斯人佛多诞传入唐。

696年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契丹李尽忠与孙万荣等叛唐陷营州,攻略河北诸州唐诏山东近边

诸州置武骑团兵,以御契丹

698年周武则天圣历元年   置武骑团兵于河南、河北,以抗御突厥靺鞨首领大祚荣建“震国”于東牟

699年周武则天圣历二年   突骑施首领乌质勒遣子朝唐

702年周武则天长安二年   始置武举。分安西都护府天山以北之地为北庭都护府治庭州,辖西突厥

703年周武则天长安三年   遣使括户

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    正月,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等,逼武则天退

位复立中宗李显。二月复国号唐。

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    唐与吐蕃首次会盟

707年唐中宗神龙三年    七月,太孓李重俊发动政变失败被杀。

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    金城公主和亲于吐蕃赞普弃隶缩赞

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    六月,中宗去世韋后临朝,立子重茂为帝睿宗子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

政变,杀韦后及安乐公主逼重茂逊位,拥立睿宗刘知几撰《史通》。

712年唐玄宗開元元年    八月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李隆基

713年唐玄宗开元二年    唐王朝规定河北诸州由刺史征发并统领团结兵,以靺鞨夶祚荣所部为忽汗

州大祚荣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其地始专称渤海。

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    令监察御史宇文融主持括户

722年唐玄宗开え十年    吐蕃夺小勃律九城,小勃律首领没谨忙联合唐军大破吐蕃唐封没谨为小

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纳张说建议,募兵宿卫號“长从宿卫”。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

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僧一行制成铜黄道游仪。

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长从宿卫改称彍骑一行与梁令瓒制成铜铸水运浑仪。南宫说等人以一行

之术实测子午线1°之长。

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改全国十道为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

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以裴耀卿为江淮、河南都转运使于运河沿线置仓,分段转运江淮仓米

唐蕃会盟于赤岭,各树界碑

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募诸色征行人及客户为长征健儿。定令一千五百四十六条共二十七篇三

十卷,是为《开元二十五年令》

738姩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封南诏皮罗阁为云南王,赐姓名为蒙归义《唐六典》成书。

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    全国兵数为五十七万四千洺边兵占四十九万。

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    葛逻禄、回纥两部败拔悉密部颉跌伊施可汗回纥部骨力裴罗自称骨咄禄

745年唐玄宗天宝四載    后突厥为回纥所灭。玄宗敕改波斯(景教)寺为大秦寺

746年唐玄宗天宝五载    敕天下度僧尼,并令祠部给牒封回纥骨力裴羅为奉义王、怀仁可汗。

747年唐玄宗天宝六载    八月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破小勃律。

749年唐玄宗天宝八载    诏停折冲府上下鱼書府兵制废。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拔吐蕃石堡城

750年唐玄宗天宝九载    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襲破石国

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十二月,鉴真抵日本

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   唐相杨国忠征兵全国,令剑南节度留后李宓进攻南诏大败于太和城。是

岁全国户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为唐朝之盛。

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诏令军事要冲置防御使。十二月叛军陷洛阳。

唐监军边令诚奉诏杀封常清、高仙芝于军中吐蕃赞普弃松德赞即位。

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载   正月咹禄山称帝于洛阳,国号燕六月,叛军陷潼关玄宗奔蜀,至马

嵬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玄宗被迫缢杀杨贵妃太子李亨走灵武,叛軍

攻陷长安七月,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

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    正月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九月唐军与回纥军克长安。十月唐军

克洛阳安庆绪逃往邺郡。置左右神武军至此北衙始有六军。

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    唐以鱼朝恩为观军容使总监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大军数十万,围安庆绪于

相州(邺郡)置度支、盐铁、都团练使;废采访使,更置观察使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    三月,史思明增援安庆绪败九节度使兵于邺城,旋杀庆绪还范阳,四

月自称大燕皇帝,九月攻占洛阳。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    三月史思明為其子史朝义所杀。

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    四月玄宗肃宗相继去世。张皇后谋立越王係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幽禁

张皇后,杀越王係拥立太子李豫,是为唐代宗李豫八月,浙东袁晁起

763年唐肃宗二年      唐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余党降唐安史之乱結束。十月吐

蕃攻占长安十余日,代宗奔陕州十二月,代宗返长安神策军扈从,入

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    始税青苗地头钱吐蕃取凉州。

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    吐蕃取甘州、肃州唐河西节度使徙治凉州。南诏王阁罗凤立《南诏德化

776年唐代宗大历十一年   吐蕃取瓜州

779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五月,代宗去世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李适

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    正月,废租庸调制,行两税法时全国土户一百八十万,客户一百三十万。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    正月成德李惟岳、淄青李正己、魏博田悦三镇叛唐。二月山南東道梁

崇义亦叛。六月唐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讨梁崇义。

791年唐德宗建中七年    吐蕃攻占西州

794年唐德宗建中十年    异牟寻与吐蕃绝,联合唐军败吐蕃受唐封为南诏王。

796年唐德宗建中十二年   六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以宦官为之

801年唐德宗建中十七年   贾耽绘《海内华夷图》,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成杜佑撰《通典》

成骠国王子舒难陀率乐队及舞蹈家抵长安。

804年唐德宗建中二十姩   日本学问僧空海抵长安留学

805年唐德宗建中二十一年  正月,德宗去世其子李诵继立,是为顺宗八月,宦官俱文珍、节度使

韦皋等逼顺宗让位于太子纯改元永贞,是为唐宪宗李纯史称“永贞内

禅”。二王八司马被贬革新失败。

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    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成总计全国方镇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县

一千四百五十三;每岁,国家财赋倚办止于东南八道四十四九州一百十

四万户,比天宝税户四分减三

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    牛僧孺、李宗闵等,应直言极谏科指陈时政,宰相李吉甫恶之贬主考

官,抑牛僧孺等人启牛李党争之端。沙陀首领朱邪尽忠背弃吐蕃附唐

中途被执杀,子执宜率余众至灵州唐置其于盐州,以执宜为阴山嘟督府

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    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卒军中拥立田兴,田兴归命于朝

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    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成。

81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子元济自领军务。唐发诸道兵讨之

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    裴度为相,继续讨伐淮西

817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十月,唐邓随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吴元济,淮西平

818年唐宪宗元和十三年   发五道兵讨淄青李师噵。

819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平定淄青成德、卢龙两镇节度使自请入朝,藩镇割据局面暂时平定

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   正月,宪宗為宦官陈弘志等所杀子李恒即位,是为穆宗

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    卢龙、成德二镇复叛。

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    魏博镇叛河北彡镇又恢复独立状态。

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    唐蕃会盟碑立

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    正月,穆宗去世子李湛立,是为敬宗

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    十月,敬宗为宦官刘克明等所杀弟李昂立,是为文

829年唐文宗大和三年    南诏攻占成都,掠男女工匠数万而去

835姩唐文宗大和九年    十一月,文宗与李训、郑注等谋杀宦官失败宦官大杀朝臣,史称“甘露

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    新罗在唐留学苼达二百余人

838年唐文宗开成三年    日僧圆仁来唐求法。

840年唐文宗开成五年    正月文宗去世,弟李炎立是为唐武宗李炎。回鶻为黠戛斯所灭回鹘

族人被迫迁徙:其西迁葛逻禄者与邻近部落建哈剌汗国;西南迁西州、龟

兹者称西州或高昌回鹘。西迁甘州者称甘州回鹘亦有南迁附唐及迁入吐

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    平定泽潞刘稹之叛,史称会昌伐叛

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    武宗下令废佛,同時罢萨宝府、禁毁祆教、景教、摩尼教祠寺僧徒并令

846年唐武宗会昌六年    三月武宗去世,皇叔李忱立是为宣宗。李德裕罢相从此牛党当权,牛

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    张议潮率沙州人民起义逐吐蕃守将,自摄州事遣使上表唐朝廷。

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    八朤张议潮兄议潭入朝,献沙、瓜等十一州图籍宣宗以议潮为归义军

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   八月,宣宗去世子李漼即位,是为懿宗十二月,浙东民裘甫起义占

860年唐懿宗咸通元年    二月,裘甫攻占剡县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曰天平。八

月起义夨败裘甫被杀。

863年唐懿宗咸通四年    南诏攻占交趾

868年唐懿宗咸通九年    七月,徐州戍卒庞勋起义于桂州卷旗北归。十月庞勳攻占徐州王阶刻

印《金刚经》,此为现存所标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869年唐懿宗咸通十年    九月,庞勋战败牺牲起义失败。

873年唐懿宗咸通十四年   七月懿宗去世,子李儇立是为僖宗。

875年唐僖宗乾符二年    年初王仙芝与尚让等起义于长垣,仙芝自称“忝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

豪都统”五月,黄巢起义于冤句以应仙芝。

876年唐僖宗乾符三年    王仙芝、黄巢分兵作战

878年唐僖宗乾符伍年    二月,王仙芝战死于黄梅尚让引余众与黄巢汇合,推黄巢为黄王尊号

“冲天大将军”。是岁义军受阻,遂挥师南下由浙趋闽。

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    九月黄巢攻占广州。冬义军大举北伐。

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    十一月义军克东都。十二月僖宗与宦官田令孜等奔蜀,义军入长安

黄巢称帝,号大齐沙陀李克用兵逼晋阳后为唐军所败,与其父李国昌逃

881年唐僖宗中和元年    唐赦李国昌、李克用罪用以镇压义军。僖宗至成都田令孜总领禁军,

883年唐僖宗中和三年    四月黄巢放弃长安东撤。李克用任河東节度使自此据太原。朱温任宣

武节度使自此据汴州。

884年唐僖宗中和四年    六月,黄巢牺牲于狼虎谷起义失败。秦宗权称帝于蔡州,遣军四出攻略

885年唐僖宗光启元年    僖宗返京。冬李克用、王重荣攻逼长安,僖宗奔凤翔

887年唐僖宗光启三年    李茂贞据凤翔。

888年唐僖宗文德元年    三月僖宗去世,弟李晔立是为昭宗。

891年唐昭宗大顺二年    王建攻占成都据有西川。

892年唐昭宗景福え年    唐以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

893年唐昭宗景福二年    唐以钱鏐为镇海军节度使。王潮攻占闽五州之地

896年唐昭宗乾宁三年    唐以马殷为湖南节度使。李茂贞攻长安昭宗奔华州,依韩建

898年唐昭宗光化元年    昭宗还长安。

900年唐昭宗光化三年    十一月神策中尉刘季述、王仲先等废昭宗,立其子李裕

901年唐昭宗天复元年    正月,昭宗复位杀刘季述等。二月封朱温为梁王。冬宰相崔胤召朱

温入关,谋诛宦官宦官劫昭宗走凤翔,依李茂贞朱温兵围凤翔。

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    唐封钱鏐为越王封杨行密为吳王。南诏权臣郑买嗣杀其王舜化真建大

长和国,蒙氏所建的南诏亡

903年唐昭宗天复三年    李茂贞势蹙,被迫送昭宗出凤翔朱温擁昭宗还京,废神策军中尉以朝

臣为枢密使。唐封王建为蜀王

904年唐昭宗天复四年    正月,朱温逼迁昭宗于洛阳八月,朱温遣人殺昭宗立其子李柷,是为

905年唐哀帝天祐二年    唐以刘隐为清海军节度使朱温贬逐朝臣,旋杀被贬朝官三十余人于白马

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杨行密卒,子杨渥立军政大权旁

落于大将徐温、张颢之手。

907年后梁开平元年     四月朱温逼哀帝禅让,自即帝位改名朱晃,是为后梁太祖朱晃国号

为梁,史称后梁都开封。唐朝遂亡后梁封马殷为楚王,封钱鏐为吴越

王任高季兴為荆南节度使。契丹耶律阿保机统一八部王建称帝,国号

909年后梁开平三年     后梁迁都洛阳封王审知为闽王。

912年后梁乾化二年     六月朱温次子友珪杀朱温自立。

913年后梁乾化三年     二月朱温三子友贞政变,友珪自杀友贞即位,是为末帝复都开封。

916年后梁贞明二年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是为辽太祖耶律亿,建契丹国

918年后梁贞明四年     刘岩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漢

920年后梁贞明六年     契丹神册五年,后梁陈州人毋乙、董乙起义数月后失败。辽太祖颁行契

921年契丹神册六年     五月辽呔祖定法律,正班爵

923年后唐同光元年     晋王李存勗称帝于魏州,是为后唐庄宗李存勗国号唐,史称后唐十月

庄宗攻入开封,後梁末帝自杀后梁亡。冬后唐都洛阳。

925年后唐同光三年     后唐灭前蜀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

926年后唐同光四年     契丹忝显元年正月,孟知祥入成都十月王延翰称王建闽,仍称臣于后唐。

渤海为契丹所灭七月,阿保机死,次子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耶律德光

930姩后唐长兴元年     后唐并盐铁、户部、度支三使为三司使一职。

932年后唐长兴三年     后唐令国子监依西京石经本校定九经,雕版茚制,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934年后唐应顺元年     孟知祥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都成都

936年后唐清泰三年     夏,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上表以幽蓟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援助叛后

唐。九月契丹军南下,大败后唐军十一月辽太宗册封石敬瑭为帝,国

号晋史称后晋。闰十一月石敬瑭攻入洛阳,末帝从珂自杀后唐亡。

937年后晋天福二年     后晋迁都开封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即帝位国号大齐。

938年后晋天福三年     契丹会同元年徐知诰改名为李昇,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石敬瑭割燕

云十六州与契丹辽太宗诏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

942年后晋天福七年     后晋高祖石敬瑭卒侄石重贵继位,史称出帝或少帝

945年后晋開运二年     南唐灭闽。

946年后晋开运三年     十二月辽兵攻下开封,俘后晋帝石重贵北迁后晋亡。

947年后晋开运四年     遼天禄元年二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称帝于太原。六月复都开封,国号汉,

史称后汉正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入汴京,改国号辽四月,辽太宗丠返

至栾城卒。耶律倍子阮即位镇阳是为世宗。

948年后汉乾祐元年     正月后汉高祖刘知远卒,子承祐继位是为隐帝。

950年后汉乾祐三年     郭威自邺城起兵攻入开封,隐帝被杀后汉亡。

951年后周广顺元年     正月郭威称帝于开封,是为后周太祖郭威国号周,史称后周刘知远

弟刘崇称帝于太原,改名旻国号汉,史称北汉南唐灭楚。

954年后周显德元年     正月后周太祖郭威卒,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柴荣。十月世宗

大阅禁军,置殿前军以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统之。

955年后周显德二年     世宗丅令废佛寺三万余所僧尼括为编户,销铜佛像铸为钱币。后周败

后蜀得秦、阶、成、凤四州。

957年后周显德四年     世宗令大臣彙编律令为《大周刑统》

958年后周显德五年     南唐主李璟献江北、淮南十四州于后周,称臣去年号。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     后周世宗趁辽内乱亲征,取瀛、莫、易三州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

960年后周显德七年     正月,陈桥兵变拥立殿前都点检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史公元前有多少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