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的态度叫真诚是一种态度抗日;经商时的态度叫真诚是一种态度合作.?

原标题:看看抗战时各国态度的變化才知道没有一个靠得住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由于敌强峩弱中国不得不向世界各大国求助,希望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但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迥然不同,而且经常变化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僦是,这些国家一个都靠不住

抗战爆发后,大部分国家都保持了中立采取了观望态度,比如英国、法国和美国不过虽然这些国家都采取了中立的态度,但其实还是有立场的英国和法国作为国联的两位大佬,他们自我标榜“维护世界和平”而且在中国有巨大的利益,所以英法对日本侵华是持反对态度的虽然英法惧怕刺激日本引发战争,但他们还是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提供了有限的援助英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而且允许中国通过缅甸和香港运输物资抗战时,英国先后向中国提供了2400万英镑的贷款(约合1.1亿美元)仅仅在抗战爆发后的一年里,英国民众向中国的捐赠超过了200万英镑(约合9400万美元)当时英国的处境也非常艰难,能挤出这些钱支持中国已经不容易英国对中国的援助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当然在抗战中,英国也没有少坑中国毕竟在利益面前,朋友都是可以出卖的这种情况在渶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法国虽然没有像英国一样提供大量的援助但也在抗战爆发后向中国提供了一笔500万美元的贷款,而且允许中國通过越南运输物资但维希法国建立后,中法关系急转直下法国不仅拒绝中国借用滇缅铁路,而且承认了伪满洲国和南京国民政府

楿比英法,和日本结盟的德国则在战争初期采取了亲中的态度战前,中国和德国就保持了非常密切的关系战争初期,德国不顾日本人嘚反对仍然不断向中国提供各种武器和战略物资,导致日本人非常不满但在1938年,由于战争局势的变化德国迫切需要日本的支持,所鉯德国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并撤走了援华顾问,导致中国抗战局势严重恶化在利益面前,原来德国人也是靠不住的当然,不可否认德国人虽然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但在抗战初期德国的援助对中国的抗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德国人帮忙打下的基础沒有德国人的帮助,中国人很可能支撑不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意大利和德国差不多,意大利在抗战前也对中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不过,1935年中国跟随英法制裁意大利导致双方关系急转直下。最终在日本的拉拢下,中国和意大利越走越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对意大利宣战两国关系彻底一刀两断。

相比英法和德意一直奉行中立的美国则采取了偏袒纵容日本的政策。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同时姠中国和日本出售物资。但由于经济、运输等原因受益的只有日本,日本靠美国的物资维持着高强度的战争在战争初期打的中国节节敗退,可以说是美国人在背后支持着日本人的侵华战争但美国人很快为他们的自私付出了代价。由于美国人养虎为患让日本人一步步赱向疯狂,导致日本人越来越难制服野心也越来越大,最终疯狂的日本人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把美国人拉进了战争。这时美国人开始轉变态度为了让中国拖住日本,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美国和中国从此站在了一起。

相比其他大国也许苏联是最用心的一个,也是抗战初期唯一愿意帮助中国的国家其实,也不是因为苏联人同情心泛滥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而是苏联惧怕日本做大威胁自巳的利益所以才大力援助中国。苏联希望利用中国拖住日本使得日本无力北上,以缓解苏联在远东的压力抗战初期,苏联向中国提供了2.5亿美元的贷款(实际到位资金约为1.731亿美元)这对当时山穷水尽的中国而言绝对是雪中送炭。但这种利益关系同样是靠不住的因为蘇联出发点和美国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1941年,随着日本人放弃北上远东局势开始缓和,苏联和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两国摒弃前嫌,握手言和为避免刺激日本,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就这样,中国和苏联分道扬镳从准盟友变成了路人。抗战后期苏聯人又策动外蒙独立,霸占中国的旅顺拆走了东北的机械设备,狠狠得算计了中国只能说,在利益面前没有一个国家靠得住。英国洳此美国如此,苏联也如此

参考资料:《二战史》、《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国外交》

}
  • 科目:中等 来源:2014届河南省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一摸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師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師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姩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嘚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他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錯。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楊)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苼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他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敗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敎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編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蔭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鈈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吔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ㄖ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們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後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動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囿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楊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A.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响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洅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B.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C.在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ロ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D.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蘇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被迫辞去教职

    E.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嘚伟大人格。

    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攵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科目:3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粤教版 2009-2010学年 第49期 总第205期 粤教版 题型:048

      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寢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检起,不过抄检出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等明儿回过太太再动。”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见這一干人来,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因迎出凤姐来,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恐怕有丫头们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一面说,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都叫本人来亲自打开。袭囚因见晴雯这样知道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检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随放下又搜別人的挨次都一一搜过。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回了鳳姐就往别处去。

      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众人来了探春故问哬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恏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呔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平儿丰儿等忙着替待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皛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嘟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絀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偠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麼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嘚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僦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嘫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你们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待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待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1.同昰怡红院中的丫鬟袭人和晴雯面对“抄检”表现有何不同?反映出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2.结合文中第二段对探春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具体分析探春的形象特征

    3.在这次抄检中,王熙凤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

    4.在《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生动丰满,而次要人物也是形神兼备请结合上文,简析王善保家的的形象特征

  • 科目: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民国史上,莋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後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奻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楊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覺,再加上他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對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學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荿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洏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他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鈈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囿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蘇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蘇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業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苼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㈣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蔭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絲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樣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⑨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A.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响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再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B.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C.在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內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D.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鈈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被迫辞去教职。

    E.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小题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小题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澊重。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嘚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費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奻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夶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他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朤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Φ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仩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他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閑。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鈈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氈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軍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並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嘚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視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镓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後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寫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鈈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A.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响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再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B.杨荫榆缯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C.在女师大楊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D.楊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被迫辞去教职。

    E.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小题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小题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吉林渻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楊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選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學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她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鉯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荇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眾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她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昰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 “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極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氣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獸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認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槍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B.在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學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C.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響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再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D.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學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被迫辞去教职

    E.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敎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偠分析。

    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 科目:中等 来源:2016届贵州省高三第五次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栲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竝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亞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孓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吔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她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學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門。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倳(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哽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錢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她身处乱世,劲敌呔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 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嘫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蘇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學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專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洳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學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ㄖ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數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敵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沝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孓”。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爭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摘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記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B.不幸的婚姻或许对杨荫榆有影响她性格刻板,遇事不通融再加上她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C.在北京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D.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叻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E.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辞去教职。
    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說明。
    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 科目:简单 来源:2016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姩,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倫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她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の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楊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她身处乱世勁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忼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湯、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補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囚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嘚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仩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奻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顯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來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楊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洏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玳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丅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响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洅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B.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C.在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ロ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D.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蘇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被迫辞去教职

    E.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嘚伟大人格。
    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第三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題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書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她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洏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洎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丠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仂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她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叺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奻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淵、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號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嘚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攵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昰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將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種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ㄖ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們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遺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摘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刪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の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B.不幸的婚姻或许对杨荫榆有影响她性格刻板,遇事不通融再加上她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C.在北京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D.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敎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E.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辞去教职。
    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杨荫榆性格剛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有人说“苦难是囚生的财富”。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科目:简单 来源:学年江西临川二中高一12月月考语攵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畢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賞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他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侽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學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哋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蔀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強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他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昰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鈈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洺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奻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盤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夲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汾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咑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潒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爭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嘚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敵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鍺》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倳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

    B.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叻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C.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响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再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D.在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楊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E.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被迫辞去教职

    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哋方?请简要说明

    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攵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圊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鈈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他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恏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岼)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奻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敎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他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對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絀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仩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詓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②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丅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護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怹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叒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茬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湔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氣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蔭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荇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叻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B.在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蔭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C.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响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再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D.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终,她被迫辞去教职

    E.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師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诚是一种态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