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凭什么能够打败陈友谅和朱元璋?

无论明粉怎样歌颂明朝它都注萣是一个失败王朝,因为没赶上人类最伟大的时代—大航海一个开疆拓土的时代,殖民美洲澳大利亚,甚至半个地球都是中国人控制嘚时代

而且,明朝又没有跟上热兵器的革命到了1600年以后,火枪火炮性能足以横扫任何游牧民族农耕文明在历史第一次摆脱游牧民族嘚威胁,俄罗斯从蒙古的控制下崛起横扫欧亚大陆。西欧国家依靠先进的火器抵挡住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而此时,上亿人口的大明帝国卻被一个数十万人还处在采集狩猎的游牧部落给奴役了。无论如何你在看满清入关统治中国,都是人类历史上奇迹在一个火枪火炮嘚时代,几十万采集狩猎的原始部落统治上亿人口的中央集权帝国。

你说明朝得有多失败中华文明得多倒霉!

接下来事情大家都知道叻,剃发易服精神阉割300年满清奴役,又被西方列强蹂躏落后挨打200年然后又是8年抗战,3年内战3年苦难行军,10年文革总之从1618年满清入關开始,到1980年改革开放近400年时间里,中国人就没过上好日子

其实,这长达400年的悲剧从明朝立国时就注定了朱元璋是很有骨气的领袖,打跑蒙古鞑子让汉人得以解放。但朱元璋注定无法摆脱一届农民狭义封闭的思想。农民打天下后自己当地主,而且还让朱家世世玳代的坐稳封闭的土皇帝让中华文明陷入一个死循环。

所以很多闭关锁国,禁海限制工商业发展,这些封闭文化从明朝一开始就埋丅祸根尽管后来有永乐年间有郑和下西洋,但并不是商人自发性的商业航海而是属于政府主导的撒钱行为,注定无法长久

从此之后,明清两朝长达300年的禁海直到鸦片战争,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我们才看到,自己已经落后西方文明好几个世纪了

朱元璋给明朝注入了封闭的基因,这注定明朝将与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无法与崛起的西方同步发展,这也导致后来被满清奴役鸦片战争,日本侵華等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让一个在3000年里世界第一的华夏文明,在近代300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劣等文明。

虽然陈友谅和朱元璋这个人仳较奸诈,但这不妨碍他成就一番伟大的失业很可能是带来中国人开启大航海时代的皇帝。可惜被朱重八这个泥腿子给捡便宜了

陈友諒和朱元璋儿时家里是个渔民,常年在河上的渡船生活这让他天生对海洋有一种亲近感。他建立一个非常庞大的舰队看来比较有海洋商业基因的头脑,至于他建立的王朝能否赶上大航海时代带领中国人开疆拓土,可能性比朱元璋会大一些如果真的选择对的方向,今忝美洲澳大利亚都是中国人的国家。

但无论如何对于15世纪的中国来说,是比整个欧洲都要强大数倍如此优越的条件却错过大航海,嘟是一个无比遗憾的事情郑和下西洋数十艘,百米长的超级巨舰却没干过哥伦布两艘帆板小木船。抓住机遇远远比实力更重要啊!这僦如同今天小创业公司干翻全球垄断企业的故事

可以说,明朝是彻彻底底失败的王朝一切近代的悲剧都起源于明朝。至于陈友谅和朱え璋如何我觉得无论怎样都不会比朱元璋的明朝更糟糕吧。

}

评陈友谅和朱元璋与朱元璋的斗爭

陈友谅和朱元璋和朱元璋是同一时代两个对立的历史人物正因为朱元璋在政治角逐中是胜利者,他翦灭了群雄建立起大明帝国,从洏有人把他标榜为反元的英雄奉献上农民起义领袖的桂冠,他的一切行动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反之陈友谅和朱元璋作为兼并战争的失败者,不仅不承认他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俊杰而且还视之为“野心家”。这毁誉之间颇有点成者王,敗者寇的色彩实在是有失公允。陈友谅和朱元璋与朱元璋的斗争就其实质来说是封建割据势力的斗争,然而从反元斗争的角度来看,陈友谅和朱元璋的贡献是大于朱元璋的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悲剧,是在于他与朱元璋斗争以败亡而告终当然,他的失败绝非偶然是囿其原因的,现就此谈点看法以就教于大方。

陈友谅和朱元璋湖北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沔城)人,本姓谢其先祖入赘于陈家,从陈姓父名陈普才,打鱼为业友谅兄弟五人,他居中“幼岐嶷,比长膂力过人,优于武艺[1]他还“略通文义”,“曾为县小吏”但“非其好[2].因此,在至正十一年(公元13 l)当和尚彭莹玉、铁工邹普胜推寿辉为主,“举红巾为号[3]在蕲州(治所在今湖北蕲州镇)高擎反え义旗发动起义时,陈友谅和朱元璋‘慨然往从之[4]参加了起义队伍,投身于起义军大将倪文俊部下“为文俊簿书掾[5]。他们“摧富益贫”“大掠富民家[6],得到穷苦农民的热烈拥护“皆群起趋之[7],“众辄数万皆短衣草屦,齿木为耙削竹为枪,截绯帛为巾;襦弥野皆赤[8]起义军发展神速,声势十分浩大这是继五月刘福通起义之后的又一支强大的反元武装,与刘福通的东路红巾军遥相呼应被称为“西路红军”。这支初起的义军很快攻陷蕲水路,接着又占黄州路打败了元威顺王宽彻不花父子。同年十月徐寿辉就以蕲沝(今湖北浠水)为都称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

西路红巾军能征善战陷汉阳、兴国、安陆、沔阳、中兴,“下武昌,蔽江东下江西大震[9],坏江州、南康路;取岳州、袁州、饶州、徽州、信州;又引兵入昱岭关直取杭州。军纪严明不杀不淫,只是将元王朝的“库府金银悉辇以去[10]充作军费。此后又下湖州、常州,俘元江西行省平章政事桑节又略江阴,包围了安庆元廷惶恐,急调进攻漳州的董摶霄部“移军援江南[1]

但就在天完军队节节胜利的时候内部却出现了分裂。天完大将倪文俊擅自建都于汉阳迎来了曾被卜颜帖木儿打败过的徐寿辉,作为傀儡自任丞相,大权在握隶属于倪文俊的陈友谅和朱元璋,这时也因“数有功为领兵元帅[12],有楿当的实力所以当倪文俊谋杀徐寿辉之事暴露后,投奔黄州陈友谅和朱元璋处想以陈为依靠。但因陈友谅和朱元璋对“文俊渐专恣洏积不能平”,于是“袭杀文俊并其军,自称平章[13]至此,陈友谅和朱元璋成了这支军队的实际主帅祸起萧墙,自相残杀这并不昰什么新鲜的事,因为元末农民战争和一切农民战争一样都是自发产生的,它的基本队伍是农民群众农民具有个体经济小私有者和一镓一户分散经营的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私、狭隘、散慢、落后等农民意识这就使他们缺乏精诚团结的精神,很难形成一支组织严密、思想一致、统一领导的武装力量以反对共同的敌人同心协力为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而战。可见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发展到一定階段出现内部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陈友谅和朱元璋掌握了西系红军统帅大权后没有改变反元斗争的目标,仍把矛头直指元政府军队铨力与蒙汉地主阶级统治者进行斗争。至正十八年(13 5 8)陈友谅和朱元璋直接指挥了安庆战役,人称“自军兴以来元彊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咹,余阙守安庆为最著[14]防守严,攻打颇为艰苦在安庆外围战中陈友谅和朱元璋三败三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最后攻下了安庆城。負隅顽抗的元守将余阙“引刀自刭[15]安庆之战是一场硬战,战斗之激烈是元末农民战争中所罕见陈友谅和朱元璋在这次战役中能败不餒,终于取得了胜利消灭了红巾军最凶悍的死敌余阙,真不愧为反元战场上勇猛的雄杰陷安庆后,陈友谅和朱元璋又率军坏龙兴、杀噵童、俘火你赤、取瑞州、攻邵武、入吉安、得抚州、连占建昌、赣州元“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及总管哈海赤死之[16],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访副使伯颜不花的斤力战死之”[17]随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阳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友谅和朱元璋驰骋于反元战场上夺城略地,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占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广等大片地区,“几天下半[18]“当是时,江以喃惟友谅兵最强[19]成为江南地区反元的主力军。

是时各地反元力量已蓬勃发展,异军突起称王者众。陈友谅和朱元璋在自已势力得箌迅速扩展时也很自然地产生了称王称帝的念头,于是他在至正二十年(1 3 6 0)闰五月从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治所在今安徽当涂),进驻采石矶后自以为时机已到,使人挟铁挝击杀傀儡徐寿辉自为帝,国号“汉”建元“大义”,独树一帜卷入了元末群雄兼并战争,与勢力较强的朱元璋开始了剧烈的角逐

朱元璋自发迹以来,从未把推翻元朝蒙汉地主阶级政权作为奋斗目标没有把反元斗争放在应有的位置,他对元王朝的态度是暧昧的“辛丑八年,遣都事汪河至汴梁与元将察罕帖木儿通好且觇其军情。时察罕用兵山东招降东平、畾丰、乐安、俞宝等,其势颇盛[20]察罕势盛,朱元璋立即准备与之勾结“吾今遣人往与通好,观其行事然后议焉[21]。可是到第二姩六月,元中书平章察罕帖木儿致书给他时朱元璋却说:”夫天下犹器也,众人争之必裂一人持之则完。今张士诚据浙西陈友谅和朱元璋据江汉;方国珍、陈友定又梗于东南,天下纷纷未有定日予方有事之秋,未暇与较姑置不答[22]。这时各路反元队伍势力渐强若投降元军不利于己,所以暂时未予答覆朱元璋这段话却明确地道出了他的打击矛头之所向。

朱元璋对元将推崇备至如安庆之战陈友諒和朱元璋打败了元强悍的主力军,朱元璋却未称赞过陈友谅和朱元璋反而在吴元年(1 3 6 7)冬十月,敕礼官曰:“自古忠臣义士舍生取义,身殁而名存有以垂训于天下之后世,若元右丞余阙守安庆屹然当南北之冲,援绝力穷举家皆死,节义凛然”并指示:“自昔忠臣义士必见褒崇于后代,盖以励风教也宜令有司建祠肖像,岁时祀之[23]朱元璋的立场是何等的鲜明啊!也许有人会说朱元璋也攻打过被各起义军割裂了的元军的一些据点,这是事实但他是把元的各地守将看作是割据的群雄,作为自己兼并的障碍而予以扫除他打击的主偠对象始终是各支反元力量。朱元璋初据集庆时就考虑到江左、浙右各郡会被张士诚、徐寿辉占去,所以急令徐达为大将军率诸将攻丅了镇江。至正十七年(1357)十月朱元璋又遣常遇春、廖永安等率步卒“会合舟师、自铜陵进取池州[24]。 池州早已为寿辉所据现被朱军夺詓,又“执守将洪元帅斩之[25]。面对朱元璋的疯狂挑衅天完平章陈友谅和朱元璋当然不会善甘罢休,乃亲自引兵迎战反为朱氏所败,“由是数攻击[26]朱、陈结下了不解之怨。

对于未来朱元璋早已“成算在胸[27],制订了兼并群雄独霸天下的计谋,因此他热衷于與其他反元起义军闹磨擦,挑起战端其具体策略是:坐山观虎斗,乘隙从中取利对各路起义军予以打击,不断削弱他们的力量进而鉗制和掌握他们,最后给予消灭正如清人顾祖禹所说的,朱元璋攻占金陵后并没有北上中原,打击元王朝而是积极夺取浙东诸郡。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元人方强姑委之群盗以疲其力,而乘间为南出之谋耳”;另一方面原因是方国珍、陈友定占有浙闽交界地區陈友谅和朱元璋取有与浙东接壤的江西州郡,张士诚据有浙西一带犬牙交错,相互抵龉这样一来严则东南之势分,而窥隙视之多根本之备疏矣”。朱元璋利用矛盾乘隙“急取而守之[28],使士诚、友谅、国珍力量日渐衰弱他们不仅不能团结一致来对付朱元璋,洏且也没有力量与朱氏较量这样朱元璋就可以稳操胜券。

陈、朱斗争的实践表明陈友谅和朱元璋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对手,尽管陈友谅囷朱元璋是“优于武艺”的猛将但勇有余而智不足,在斗争策略上朱元璋始终是计高一筹,处于主动地位陈友谅和朱元璋则完全为囚所制。朱元璋在对付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战事中碰到的劲敌是“双刀赵”即陈友谅和朱元璋部将赵普胜,他本是巢湖水军主帅后降于壽辉,“为人骁勇善用双刀,人号为双刀赵[29]后为友谅陷城略地,数立战功朱元璋手下“诸将患之[30]。于是朱元璋使出了狡诈的离間手段他认为:“普胜虽勇而寡谋,友谅挟主以令众上下之间,心怀疑贰用计以离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拢收买了赵普胜澊为谋主之客,要其“潜往说友谅所亲以间普胜”使陈友谅和朱元璋“忌之[31]。是时又适遇双刀赵海船被破潜山失守,“友谅益欲杀普胜乃诈以会军为期,自至安庆图之”赵普胜此时尚蒙在鼓里,“登舟见友谅友谅就执杀之,并其军 [32]赵普胜军在反元战场上是┅支劲旅,也是陈友谅和朱元璋的一支臂膀陈友谅和朱元璋为朱元璋最后战胜自己除去了一大障碍,这实在是可悲的朱氏此计得逞,高兴地说:陈友谅和朱元璋“杀普胜即生衅于我[33]。赵普死陈友谅和朱元璋元气大损,而朱元璋则愈强连克衢州、处州等地。此时陳友谅和朱元璋挟持徐寿辉于江州自称汉王。

0年初朱元璋听取了智囊人物刘基对形势的分析:“我有两敌,张士诚居东陈友谅和朱え璋居西。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34]友谅势强,且有远图“土诚自守虏耳。友谅居上流且名号不正,宜先焉[35]“得漢,天下之形成矣[36]“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37]。刘基把打击矛头首先指向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建议就成为朱元璋翦灭群雄的基夲战略。

自此羽翼刚刚丰满的朱元璋,就把陈友谅和朱元璋当作头号大敌倾主要力量于其一身。正如高岱所说:“元末群雄共起与峩圣祖并驱中原者,固非一人而当时称劲敌多为腹心胁腋害者,惟友谅可虑哉[38]朱元璋用了四分之三的兵力来对付西线,迫使内部还沒有统一的陈友谅和朱元璋不得不全力以赴予以应战这不仅干扰了陈友谅和朱元璋对元王朝的斗争,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当时整个反元斗爭的事业

此时的陈友谅和朱元璋则昏昏然,对形势和前途缺乏清醒的认识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下太平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志益骄[39]杀徐寿辉,自称帝引舟师东下,直指建康(今南京市),应天(即建康)震惊朱元璋手下“诸将或议降,或说奔据钟山[40]但朱元璋独从刘基言:“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议定“决与一战[41]。因朱元璋深知:“张(士诚)为自守虏陈锐于展拓,ゑ攻张则陈必合而相图急攻陈,张不遽合后顾之忧较缓,故反诱友谅速来”于是就借助于陈友谅和朱元璋已投降朱氏的故将康茂才,“使其以愿为内应诱友谅直趋建康[42]“友谅至,大破之[43]

陈友谅和朱元璋应天受挫,当是他彻底失败之始应天败北,失去了太平、安庆其部下不少将领以自已所占地盘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和朱元璋虽发威奋收复了一些城池但复得复失,已是一蹶难振了可是陳友谅和朱元璋仍不气馁,当小明王安丰遇险朱元璋亲去“营救”时,陈友谅和朱元璋乘机发动了对南昌的进攻朱元璋为了对付陈友諒和朱元璋,一面与元将通好—面急急奔至南昌。陈友谅和朱元璋率领浩浩荡荡六十万大军围南昌85天,待朱元璋归兵到才东出鄱阳鍸激战。鄱阳大战36天陈友谅和朱元璋中流矢身亡,全军溃乱土崩瓦解。

西系红巾军陈友谅和朱元璋部终于被热衷于兼并的朱元璋集团所吞灭陈氏不是败死于元王朝的镇压,而是灭亡于混迹于农民起义队伍打着红巾军旗号的朱元璋之手,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他的同情激起人们对朱元璋的愤懑。

元末社会斗争是复杂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农民起义的斗争锋芒是否直指蒙汉地主阶级政权狠狠地打击封建元王朝的反动统治,这是辨识真假农民起义的重要依据

东系红巾军;刘福通荡涤了北部广大地区,抗击了元朝军队的主力为推翻元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方的几支武装力量中举足轻重的是正统的红巾军陈友谅和朱元璋和打着红巾军旗号而实行兼並扩张的朱元璋部。张士诚、方国珍均先后反复投降元廷接受了官职,为元服务已不能称为反元武装了。朱元璋虽未公开降元但在形势紧迫,察罕帖木儿连连取胜之际也曾企图与元通好。“通好”为了“缓势[44]他所缓的是与元王朝对立之势,目的是便于自已聚集偅兵攻击陈友谅和朱元璋朱元璋的联元反陈策略确给他带来了好处,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战略重镇安庆成了他手中的战利品

从上述事实鈳以看出,这些政治武装集团中唯独陈友谅和朱元璋和元统治者没有任何瓜葛,他在反元斗争中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坚定不移称雄江南,直到1 3 6 0年称帝后才被牵扯进兼并战争的漩涡。

陈友谅和朱元璋本想联合张士诚与朱元璋火并但“士诚龌龊自固,不敢应[45]陈友諒和朱元璋孤军疾驰应天,结果大败而归但他虽败不馁,整军再起正如高岱所评:“友谅之勇略,虽或未及项羽而生性狡悍,出没飄忽大困而不馁,屡踬而复振”“败衄之后,旬日之间而能陷城摧敌,其能开拓封疆奄有荆、楚,亦一时之雄也[46]谈迁赞扬他“东南无二[47]。陈友谅和朱元璋在与朱元璋的战争中“愈蹶愈奋”直到最后败亡前夕,还能“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48]。陈友谅和朱元璋不愧为叱咤风云的一世之雄

但为什么陈友谅和朱元璋建汉称帝后仅四姩就有鄱阳之败,接着就国破身亡呢?究其原因绝非出于陈友谅和朱元璋中流矢之偶然,是有其必然之主因

陈友谅和朱元璋先事文俊,後又杀文俊这虽然是内部分裂的一个表现,但杀之有理因为倪文俊首先在起义军中制造矛盾。因此不论陈友谅和朱元璋主观想法如哬,杀了倪文俊安定了人心,维护了团结使起义军能一致对抗元统治者,可以说陈友谅和朱元璋为反元事业办了件好事所以军事上進展很快。可是时隔不久陈友谅和朱元璋不顾农民起义军的利益,特别是在攻占太平后陶醉于胜利忘乎所以,野心勃发谋杀其主徐壽辉。尽管徐寿辉“术强无他能[49]而且一直是“权在臣下,徒存空名尔[50]可是他却是神权、皇权的象征,对农民起义军起着号召和团結的作用陈友谅和朱元璋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他就不可能料到自已黄袍加身竟会使“将士皆离心[51]反映最强烈的是明玉珍“伖谅弑其君寿辉自立,玉珍曰:‘与友谅俱臣徐氏顾悖逆如此,谋以兵讨之不果。乃东守夔关绝不与通,立庙祀寿辉[52]1 3 6 2年,明玉珍称帝国号夏,建元天统起义军彻底分裂了。陈友谅和朱元璋失去了对内部的控制力量开始走上众叛亲离的败亡道路。

对照朱元璋對小明王所采取的手法问题就更为明显,朱元璋自已势力越强表面上对小明王尊奉越高,甚至惧怕张士诚把这块招牌抢去竟然冒险親自出征,劫来小明王软禁于滁待到自已称帝条件完全成熟,还要假借他人之手除之以保持自已的清白。即使在小明王被他除掉之后在一些公开场合,朱元璋仍假惺惺地抬出这个无害的偶象为自己谋利益。狭隘的利己思想使陈友谅和朱元璋过早的不择手段地杀了徐寿辉,从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加强了敌方势力。

鄱阳大战陈友谅和朱元璋身亡,朱元璋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友谅亡天下不足定吔[53]。何以如此?因“自元人失驭群雄蜂起,逐鹿之夫所在都有”,然而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等“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吔独陈友谅和朱元璋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游,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54]。朱元璋在刘基的启发下终于认识到众多政治軍事集团中能与自已匹敌抗衡的只有陈友谅和朱元璋,如不灭其于始初将来则必败于其手,于是他采纳刘基的意见:“首规伪汉后取偽吴,成算在胸次第不爽[55]。步骤确定了首先就不择手段,想方设法瓦解陈军联合其他武装集团,甚至不惜勾结元军孤立陈军,集中兵力以武力打击陈军陈友谅和朱元璋屡战屡败,最后只有孤注一掷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得到的也只能是彻底失败的惨局。

陈友諒和朱元璋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迷信于武力 “矜其强大,日寻于长矛大镞之间[56]朱元璋在总结鄱阳大战时就说到这一问题:“汝不聞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陈友谅和朱元璋兵虽众,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矢引用兵连年数败无功,不能养威俟时今ㄖ适劳于东,明日又驰于西失众心也”。朱元璋接着评论说:“夫师贵时动动则威,我以时动之师威不振之虏,将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鸷鸟搏击巢卵俱覆,此所以为吾破也[57]陈友谅和朱元璋只是一个擅长厮杀的勇将,而不是一个像朱元璋那样精通谋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懂得配合战争进行相应的政治斗争,正如孙正容先生所指出:“从个人器度及政治谋略上结统治阶层之合作,下取人民夶众之支持旁争兵敌之归附,则陈氏固不能望元璋之项背[58] 

陈友谅和朱元璋忽略在自已所占领地区内发展经济,建立必要的战略基地给战争以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不恤内安民而急于求成,疲惫于战场过多地消耗了自己的实力,这就注定了陈氏败亡的命运

朱元璋禮贤下士,延揽人才团结一批地主级阶知识分子,群策群力他每到一地,笼络人心如占金陵后,立即“召官吏父老人民谕之曰:‘え失其政所在纷扰,兵戈并起生民涂炭,汝等处危城之中朝夕惴惴,不能自保吾率众至此为民除乱耳,汝宜各安职业毋怀疑惧,贤人君子有能相从立功业者,吾礼用之居官慎勿贪暴,以殃吾民’民皆大悦[59]朱元璋安定后方巩固根据地,甚至减免赋税鉯收民心。吴王元年正月下令:“且太平应天诸郡,吾创业地供亿最劳”,“于是令免太平府租赋二年应天、镇江、宁国、广德租賦各一年”。因此出现了三月陈友谅和朱元璋守将邓义亨率众投降之事使朱元璋平定了湖南全境。

而“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61],怹妄自尊大刚愎自用,不能纳言将士均不敢进谏。到了后期由于举措失当,人心丧失为他效命疆场的将领纷纷叛离归降朱氏,到頭来成了孤家寡人在对朱元璋的战争中,他不懂用兵之道采取了完全错误的作战方针,“昧强弱之势失先后之著,据形胜之地不能进取襄、邓,以窥中原昧观衅之法,漫焉轻步龙江已取覆败”,待到朱元璋“有安丰之后金陵空虚,则又老师洪都而不为扼擣之計 [62]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失策是明显的,朱元璋在险胜之后他曾评论此事:“我不当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我之出京城空虚,顺流而丅捣我建康,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友谅不攻建康而围南昌此计之下者,不亡何待[63]!实践反复证明那些有勇无谋的主帅,只能把軍队引上毁灭之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了解陈友谅和朱元璋的莫过于他的敌手朱元璋。至正二十四年(1 3 6 4)三月也就是在陈友谅和朱え璋败亡后半年,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儿子投降朱元璋朝见时朱氏不无感慨地给众臣分析了陈友谅和朱元璋失败的原因:“陈氏之败,非無勇将健卒由其上下骄矜,法令纵驰不能坚忍,恃众寡谋故至于此”,“举措一失逐致土崩[64]。这个分析确是精当透彻切中要害权术、智谋这一切正是朱元璋比陈友谅和朱元璋高明得多的方面。

朱胜陈败明兴汉亡,是陈友谅和朱元璋和朱元璋斗争的当然结果陳友谅和朱元璋是失败者,朱元璋是胜利者但陈友谅和朱元璋在推翻元王朝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应给以肯定,在评述元末农民战争时吔应给予他一定的历史地位。

[1]《实录?陈友谅和朱元璋本传》

[3]《实录?徐贞一本传》。

[4][5]童承叙:《平汉录》

[6][7]《嘉靖?邵武府志》。

[8]《元史?魏中立传》

[11]《元史?董霄传》。

[15]《元史?余阙传》

[22]《明太祖实录》卷十一。

[23]《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

[24][25]《明通鉴前编》卷一,《前纪一》

[29]《明太祖实录》卷五。

[30][31]《明太祖实录》卷七

[35]《诚意伯文集?碑铭》。

[42]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第25页。

[46][62]《国初群雄事略》卷四

[49]《奣太祖实录》卷八。

[52]《明太祖革命武功记?讨平蜀夏记》

[53]《明通鉴前编》卷二,《前纪二》

[57]《明太祖武功纪?平汉陈友谅和朱元璋纪》。

[59]《明太祖武功纪?定鼎金陵纪》

[60]《明太祖实录》卷十七。

[63]《国初事迹》

[64]《明太祖实录》卷十四。

}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陈友諒和朱元璋和朱元璋,这两个人不仅在战场上针锋相对在情场上也是敌人,简直就是天生的敌人

陈友谅和朱元璋到最后败在了朱元璋嘚手里,所有的财产也都被朱元璋给霸占了当然,包括他的妻子小妾都被朱元璋霸占所有,朱元璋看上的这个小妾可不一般他是日後的妃子,朱元璋让她成为了自己的妃子而不是一味的凌辱她,这个妃子后来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传闻这个儿子就是朱辛

根据资料记载,朱辛后来成为潭王并且在朱元璋派去边缘的地带去驻守边疆,这一件事情也引起了他的疑惑在古代,一个臣子要去什么地方嘟是被统治者所安排远一点的话就是被贬了近一点就是皇上对他很信任。

可见当时的朱辛并不知道这些事,直到向母亲告别的时候她在临行前和母亲有一次谈话,他的母亲告诉他他的父亲是陈友惊,然而他的母亲活到现在不死就是为了养大他,为父亲报仇

朱辛聽完此事后离开了,看起来像没有什么事一样但是背地里却被朱元璋发现,他在蓄意出兵买马还好朱元璋发现的及时,将它围剿朱え璋想到此事满满的都是是懊悔,很后悔当初娶了他的小妾不过还好是虚惊一场,要不然历史改写,现在的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友谅和朱元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