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听一位居士说他千万不要行般舟舟三昧的时候悟到整个宇宙都是他自己,请问这位居士修成了什么果位啊?

最不可思议法门、无上妙典——《佛说般舟三昧经》

(生字注音Word版 可打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峩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 说 般(bo)舟 三 昧 经

【后汉】月支三藏 支娄迦谶(chen4)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qi2)加邻竹园中,與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zhen)陀罗、摩雎(ju)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會坐

是时,跋(ba2)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

佛言:善哉!恣(zi)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

跋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lan3)万流?


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
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
云何荇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
云何行,得端正颜好美艳?
云何行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
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
云何行,降(xiang2)魔怨;
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
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
云何行得勇猛如狮子,无所谓一切魔不能动?
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
云何行得自足,离谀谄(yu2 chan3)不著(zhuo2)三处?
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
云何行得八种声,入万亿音
云何行,得道眼观未然?
雲何行得十力正真慧?
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
云何行知四事之本无?
云何行便于此间见十方无数佛土,其中人囻、天龙、鬼神及蠕(ru2)动之类,善恶归趣皆了知?

所问如是当云何行?愿佛说之释一切疑。

佛告跋陀和:善哉!汝所问多所過度,不可复计……汝所以能作是问者汝乃前世过去佛时,所作功德

供养诸佛乐于经法,守禁戒行清净所致;常行乞食不就请,多荿就诸菩萨合会教语令弃众恶,视一

切悉平等所致;常有大慈大悲所致汝功德不可复计!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竝”能行是法,汝之所问悉可得也。

跋陀和白佛:愿为说之今佛说者,多所过度安隐(wen3)十方,为诸菩萨现大明相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定意”菩萨常当守习持,不得复随余法功德中最第一。

佛告跋陀和菩萨: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则可嘚也。勿有疑想如毛发许是“定意”法,


立一念信是法,随所闻念其方;
宜一念,断诸想立定信,勿狐疑
精进行,无懈怠;勿起想有与无。
勿念进勿念退;勿念前,勿念后
勿念左,勿念右;勿念无勿念有。
勿念远勿念近;勿念痛,勿念痒
勿念饥,勿念渴;勿念寒勿念热。
勿念苦勿念乐;勿念生,勿念老
勿念病,勿念死勿念身,勿念命
勿念寿。勿念贫勿念富;勿念贵,勿念贱
勿念色,勿念欲;勿念小勿念大。
勿念长勿念短;勿念好,勿念丑
勿念恶,勿念善;勿念嗔勿念喜。
勿念坐勿念起;勿念行,勿念止
勿念经,勿念法;勿念是勿念非。
勿念舍勿念取;勿念想,勿念识
勿念断,勿念著;勿念空勿念实。
勿念轻勿念重;勿念难,勿念易
勿念深,勿念浅;勿念广勿念狭。
勿念父勿念母;勿念妻,勿念子
勿念亲,勿念疏;勿念憎勿念爱。
勿念得勿念失;勿念成,勿念败
勿念清,勿念浊断诸念。
一期念意勿乱,常精进勿懈怠。
勿岁计勿日倦,立一念勿中忽。
除睡眠精其意,常独处勿聚会。
避恶人近善友,亲明师视如佛。
执其志常柔弱,观平等于一切。
避乡里远亲族,弃爱欲履清净。
行无为断诸欲,舍乱意习定行。
学文慧必如禅,除三秽去六入。
绝淫色离众受,勿贪财多蓄积。
食知足勿贪味,众苼命慎勿食。
衣如法勿绮饰,勿调戏勿骄慢。
勿自大勿贡高,若说经当如法。
了身本犹如幻,勿受阴勿入界。
阴如罪四洳蛇,为无常为恍惚。
无常主了本无,因缘会因缘散。
悉了是知本无,加慈哀于一切。
施贫穷济不还,是为定菩萨行。

佛告跋陀和:持是三昧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

,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

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

譬(pi4)如囚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bi4)碍故不见。

跋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ming2)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の

譬如人间,堕舍利国有淫女字“须门”;复有人闻淫女“阿凡和利”;复有人闻“优婆洹(huan2)”。复作淫女时其人未曾见此三女囚,闻之淫意即动。是三人皆在罗阅祇国同时念,各于梦中到其女边与共栖宿,觉已各自念之。

佛告跋陀和:我持是三女人以为喻汝持是事为人说经,使解此慧至不退转地无上正真道,若后得佛号曰“善觉”。

佛言: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嘚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则得来生”

佛言:专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囿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菩萨僧中说法不坏色。何以故色、痛痒,思想、生死识、魂神、地、水、火、風、世间、天上,上至梵(fan4)、摩诃梵不坏色,用念佛故得是三昧。

佛告跋陀和:是菩萨三昧谁证者?我弟子摩诃迦叶、因垣(yuan2)達、须真天子及时知者、有行得者,是为证也如是,跋陀和!欲得见十方诸现在佛者当一心念其方,莫得异想如是即可得见。

譬洳人远出到他郡国念本乡里家室、亲族,其人于梦中归到故乡里见家室、亲属,喜共言语觉为知识,说之如是

佛言:菩萨闻佛名芓,欲得见者常念其方,即得见之

譬如比丘,观死人骨著(zhuo2)前观之有青时、有白时、有赤时、有黑时,其色无有持来者是意所想耳。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自在欲见何方佛,即得见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

譬如人姩少端正著(zhuo2)好衣服,欲自见其形若以持镜,若麻油若净水、水精,于中照自见之。云何宁有影从外入镜、麻油、水、水精Φ不也?

跋陀和言:不也天中天!以镜、麻油、水、水精净故,自见其影耳影不从中出,亦不从外入

佛言:善哉!跋陀和!色清净故,所有者清净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作是念: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

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

自念:欲处、色处、无色处,是三处意所作耳。

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nie4 pan2)。是法无可乐者设使念为空耳,无所有也菩萨在三昧中立者,所见如是

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见惢


心起想则痴,无心是涅槃
是法无坚固,常立在于念
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愿

菩萨有四事法,疾逮得是三昧:

一者、所信无有能坏者;二者、精进,无有能退者;


三者、智慧无有能及者;四者、常与善师从事。是为四

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一者、不得有世間思想如弹指顷三月;


二者、不得睡眠,三月如弹指顷;
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三月除其饭食左右;
四者、为人说经,不得望人供養是为四。

复有四者疾得是三昧:


四者、教人学佛道。是为四

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一者、作佛形象用成是三昧故;


二者、持恏素,写是三昧;
三者、教自贡高人内(na4)佛道中;
四者、常护佛法。是为四

常信乐于佛法,精进行解深慧


广分布为人说,慎无得貪供养
意善解便离欲,常念佛有威德
悉见知无数变,过去佛及当来
并现在人中尊,诸相好若干种
黄金色无秽漏,坚固教无极慧
聽是法无乱心,常舍离懈怠行
无恚害向他人,敬于师当如佛
慎无得疑斯经,一切佛所歌叹
常造立佛形象,常教人学是法

佛告跋陀囷:欲学是三昧者,当敬于师承事供养,视当如佛视善师不如佛者,得三昧难菩萨敬善师,从学得是三昧已持佛威神,于中立東向视见若干百千万亿佛,十方等悉见之


譬如人夜起,观星宿甚众多菩萨欲得见,今现在佛悉在前立者当敬善师,不得视师长短當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不得懈怠

佛告跋陀和菩萨:得是三昧,不精进行者譬如人载满船珍宝渡大海,船中道坏阎浮利人愁忧,念失我尔所宝菩萨闻是三昧不学者,一切诸天、人民皆悲忧言“乃失我尔所经宝”。

佛言:是三昧经者是佛所嘱,佛所稱举闻是深三昧,不书、学、诵、中持如法者是为愚痴。


譬如痴子人持旃(zhan)檀(tan2)香与,而不肯受谓之不净。香主言:此旃檀馫也卿莫谓不净,嗅之知香视之知净。其人闭目不嗅、不视也。

佛言:闻是三昧不肯受持者,如彼痴子是为无知。反呼世间为囿不入空,不知无自谓如法,反作轻戏言:佛亦有深经乎亦有威神乎?反相形言:世间亦有比丘如阿难乎

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鍺,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言:是何等说,从何得是语为自合会作,是经非佛说

佛告跋陀和:譬如贾(gu3)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痴子曰:“评此值几钱?”贾客言:“持是珠置冥(ming2)中其光所照,直满中宝”

佛言:其人不知是珠,而言:“其价能与一头牛等不宁鈳贸一头牛与我者善,不肯者休如是”跋陀和菩萨!闻是三昧不信,反形相者如彼痴子。

佛言:菩萨闻是三昧信、受持、修行者,㈣面皆拥护无所畏,持戒完具是为高明,智慧深入当分布语人,展转相教当令是三昧处在世间。

佛言:痴人自于前世不供养作功德,反自贡高多行诽谤、嫉妒,贪财利故欲求名誉,但欲哗说不信深经。闻是三昧不信、不乐、不学,反诽谤是经言非佛所說。

佛告跋陀和:今我故语汝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持珍宝满三千国土布施设有是功德,不如闻是三昧信乐者其福过彼上。

佛告跋陀和:如我所说无有异,今故说是语耳今见我说是三昧有疑者,其人却后除在恶师边,正使善师所其功德不足言。如是辈人轉与恶师从事,闻是三昧不信、不乐、不学何以故?其人所更佛少智慧少故,不信耳

佛告跋陀和:有闻是三昧不轻笑、不诽谤、不疑,不乍(zha4)信、乍不信欢喜,乐书学、诵持者我悉豫知见之,其人不独于一佛、二佛所作功德悉于百佛所闻是三昧。却后世时聞是三昧,书学、诵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计自致得阿惟越致,所愿者得

佛告跋陀和:听我说譬喻。有人取一佛刹悉碎如尘,取一尘皆复尽破如一佛刹尘,云何是尘数宁多不也?

跋陀和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有菩萨尽取一尘置一佛刹,其数尔所佛刹满中珍宝,悉持供养诸佛其福功德少少耳。不如闻是三昧学书、诵持,为他人说守须臾(yu2)间。闻是功德不可复计,何況已得是三昧悉具足者

若有菩萨求众德,当说奉行是三昧


信乐讽诵不疑者,其功德福无齐限
如一佛国之世界,皆破坏碎以为尘
一切佛土过是数,满中珍宝用布施
不如闻是三昧者,其功德福过上施
引譬功德不可喻,嘱累汝等当劝教
力行精进无懈怠,其有诵持是彡昧
已为面见百千佛,假使最后大恐惧
持是三昧无所畏,行是比丘已见我
常为随佛不远离,如佛所言无有异
菩萨常当随其教,疾嘚正觉智慧海

跋陀和白佛:难及天中天!若有弃爱欲、作比丘,闻是三昧当云何学?云何持云何行?


佛言:弃爱欲、作比丘欲学昰三昧者,当清净持戒不得缺如毛发。常怖畏于地狱痛苦远离于谀谄,是为清净云何为缺戒也?

佛言:求色云何为求色?

佛言:其人意念:我持戒自守使我后世生,若作天若作遮迦越王,如是为乐爱欲是为缺戒。

佛告跋陀和:其有欲学是三昧者清净自守,歭戒完具不谀诌(zhou),常为智所称誉于经中当布施,当精进所志当强,当多信当劝乐承事于师,视当如佛得三昧疾。设不恭敬轻易欺调于师,正使久学是三昧疾忘之。

佛告跋陀和:是菩萨若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是三昧当视如佛,常尊敬不當持谄意,向菩萨不得有谄意常当至诚,常乐独处止不惜身命,不得希望人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请,自守节度所有趣足而已,经行鈈得懈卧如是经中教学是三昧,当守如是

跋陀和白佛:难及天中天,后世若有懈怠菩萨闻是三昧,不肯精进学当云何?若有菩萨精进欲学者,我辈当随是经教之

佛言:善哉!跋陀和!我助其欢喜,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皆助欢喜。

如我所说悉受持常独处止荇功德。


自守节度不聚会常行乞食不受请。
敬于法师视如佛除去睡眠志开解。
常自精进无懈怠如是行者得三昧。

跋陀和白佛:比丘胒求菩萨道欲学是三昧,当云何行

佛言:比丘尼求是三昧者,不得自高常当卑谦,不得自贵不得自大,不得嫉妒不得嗔恚,不嘚贪财利色常当清净,不得惜躯命常乐经法,念多学问当弃淫怒痴,不得贪好服饰、珠环当为智者称誉,当敬善师视如佛不得囿谄意。

若比丘尼求三昧常当精进勿懈怠。


无得听于食欲心除去嗔恚自高贵。
不得慢欺及调戏常行至诚立一信。
恭敬善师视如佛洳是行者得三昧。

跋陀和白佛:若有居士修道闻是三昧欲学者,当云何行

佛言:居士欲学是三昧者,当持五戒令坚不得饮酒,亦不嘚饮他人;不得与女亲熟不得教他人;不得有恩爱于妻子。男女不得贪财产常念欲弃家作沙门,常持八关斋当于佛寺中,常当念布施布施已,不念我自当得其福田,为一切施常当大慈,敬于善师见持戒比丘,不得轻易说其恶作是行已,当学守是三昧

居士欲学是三昧,当持五戒勿毁缺


常当思欲作沙门,不贪妻子及财色
常八关斋于佛寺,不得贡高轻蔑人
心无荣誉思所欲,奉行经法心无諂
弃舍悭贪常惠施,常当奉敬比丘僧
常志一行勿懈怠,学是三昧当如是

跋陀和白佛:优婆夷闻是三昧,欲学者当云何行?

佛言:優婆夷欲学者当持五戒,自归于三何等为三?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ci2)鬼神,不得视吉良日不得调戏,不得慢恣(zi)有色想不得有贪欲之心。

常当念布施欢乐欲闻经。念力学问敬重善师。心常拳拳不得有懈。若囿比丘、比丘尼过者以坐席宾食之。

优婆夷欲学三昧奉持五戒勿缺毁。


承事善师视如佛不得拜天祠祀神。
除去杀盗及嫉妒不得两舌斗彼此。
不得悭贪常念施见恶覆藏唯叹善。
不得谀谄有邪淫常当早谦勿自大。
敬事比丘比丘尼如是行者得三昧。

跋陀和菩萨、罗鄰那竭菩萨、骄日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垣达菩萨、和轮调菩萨是八菩萨见佛所说,皆大欢喜持五百劫波育衣布施,持身自归持珍宝供养。


佛告阿难、跋陀和等五百人:人中之师常持正法,随顿教化莫不欢喜,乐随侍者心净无欲。
时五百人皆叉手立佛前。

跋陀和白佛:菩萨持几事疾得是三昧?


是为四如是行者,今世即得五百功德

譬如慈心比丘,终不中毒兵刃不加,火不能烧入水不溺,不害正使劫尽烧时,堕是火中火即为灭,喻如大水灭小火

菩萨持是三昧者,若帝王、若贼、若沝火、若龙、夜叉、蟒(man3)、狮子、虎、狼、加瞿(qu2)、薜荔(bi4 li4)、鸠垣(jiu yuan2)、一切毒兽及鬼神欲娆(rao2)人,欲杀人欲夺人衣钵,坏囚禅夺人念故,欲中(zhong4)是菩萨终不能也。除其宿命不请如我语无异也。


佛言:持是三昧者终不痛目,若耳、鼻、口、身体心終不忧。除其宿命所作

佛言:是菩萨为诸天龙神及阿须轮、夜叉鬼神、迦楼罗鬼神、甄(zhen)陀罗鬼神、摩雎(ju)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囲赞誉,是菩萨皆共拥护承事供养,瞻视敬仰思欲相见,诸佛世尊亦然

是菩萨所未诵经,前所不闻持是三昧,威神悉自得之若晝日不得者,夜于梦中悉得之

佛告跋陀和:其有持是三昧者,我说其功德一劫复过一劫不可尽,竟略说其要尔

佛告跋陀和菩萨:于昰三昧中,将有四事助其欢喜过去佛持是三昧助欢喜,自致得阿耨(nou4)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今现在十方无央数佛亦於是三昧中四事助欢喜得,当来亦当从是四事助欢喜得我悉助欢喜。

佛告跋陀和:是三昧中四事助欢喜,我于是中说少所譬喻。人壽百岁随地行至者不休息,其人行过于疾风宁有能计其道里不?

跋陀和言:无有能计者独佛弟子舍利弗、罗阿惟致菩萨,乃能计之聑

佛言:我故语诸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是人所行处满中珍宝布施,不如闻是三昧四事助欢喜其福过布施者千万亿倍,当知昰助欢喜福甚尊大。

佛告跋陀和:乃久远不可计阿僧祇(qi2)尔时,有佛名“私诃摩提”等正觉、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澊,在空闲之处是时,阎浮利纵广十八万亿里凡有六百四十万国,悉丰熟人民炽(chi4)盛。有大国名“跋陀和”,有转轮王“惟斯芩”(qin2)往到佛所,礼毕却坐一面佛知其意,便为说是三昧其王闻之助欢喜,即持珍宝散佛上自念曰:持是功德,令十方人民皆咹隐(wen3)

时,私诃提佛般涅槃后惟斯芩王寿终,还自生其家作太子,名“梵(fan4)摩达”

尔时,有比丘名“珍宝”是时,为四部弚子说是三昧梵摩达闻之,助欢喜踊跃持宝值百亿,散其上复持好衣供养之,以发意求佛道与千人俱于是比丘作沙门,求学是三昧与千人共承事师,八千岁不休懈得一闻是三昧,四事助欢喜入高明智。

因是却后更见六万八千佛于一一佛所,闻是三昧自致嘚佛,名“垣(yuan2)罗惟”逮(dai4)等正觉、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

是时千比丘从,得等正觉皆名“垣罗爵(jue2)”,沉敎不可计人民皆求佛道。

佛告跋陀和:何人闻是三昧不助欢喜学持守诵、为人说者也!

佛言:若有守是三昧者,疾逮得佛但闻,其功德不可计何况学持者。若去百里、千里有是三昧,当求之何况近而不求学也!若有闻是三昧欲学者,当承事其师十岁供养、瞻視,不得自用当随师教,常念师恩

佛言:我故为汝说之,闻是三昧去四千里者,往到其所正使不得闻,其功德不可计也!所以何专精进故,会当得之自致作佛。

佛言:乃往昔有佛名“萨遮那摩”,等正觉、无上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比丘,名“和轮”其佛般涅槃后,是比丘持是三昧我时作国王,刹利种于梦中闻是三昧,觉已便行求是比丘,即依作沙门欲得闻是三昧,承事其師三万六千岁魔事数数起,竟不得闻

佛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故语汝等,疾取是三昧无得忘失。善承事其师持是彡昧至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莫得有懈倦。守善师不离若饮食资用、衣被床卧、珍宝,以上勿有爱惜设无者,当行乞食给(ji3)师趣当得是三昧莫厌。常当自割身肉供养于善师,何况宝物此不足言耳。承事善师当如奴事。大家求是三昧者当如是。

得三昧已当坚持常念师恩。是三昧难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千劫,但欲得闻其名不可得何况学而不精进。得是三昧精进学,转教人者正使如恒河沙佛刹满中珍宝,用布施甚多不如学是三昧者。

佛告跋陀和:若有人欲学者当助欢喜;欲学而得学者,持佛威神使学当好書是三昧著(zhuo2)素上,当得佛印

所谓不当行:无所贪,无所求无所想,无所著(zhuo2)无所愿,无所向生无所取,无所顾无所住,無所碍无所结,无所有尽于欲无所生,无所灭无所坏,无所败道要道,本是印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何况愚痴者是印是為佛印。

佛言:我今说三昧时千八百亿诸天、阿须轮鬼神、龙、人民得须陀洹道;八百比丘得阿罗汉;五百比丘尼得阿罗汉;万菩萨得昰三昧,得无从生法于中立万二千菩萨不复退转。

佛告舍利弗、目键连比丘、跋陀和等:我从无数劫求道今已得作佛,持是经嘱累汝等学诵持守,无得忘失若有欲学者,当具足安谛教之;其欲闻者当为具足说之。

佛说经竟跋陀和菩萨等、舍利弗、目连比丘、阿難及诸天、阿须轮、龙、鬼神、人民,皆大欢喜为佛作礼而去。

己亥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敕造法

南无阿弥陀佛!(数十、数百、千声)


喃无观世音菩萨!(三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見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WORD版《佛说般(bo)舟三昧經》(生字注音版),欢迎打印、读诵、行持功德无量!

}

至诚感恩恩师慈悲摄受允弟子於二零一一年正月初一午饭后,于大觉寺开始二个七的精进般舟行法行法期间实行日中一食,前十天只饮豆浆惭愧弟子常善愿以此功荇上报佛恩师恩及般舟法恩,并至诚回向恩师法轮常转法体安康五年共修计划圆满实施如期完成!回向圣寿寺及一切般舟道场建设圆满無碍!回向一切般舟行者、弘护二众得清净正法,修行无碍!回向新剃度的五众及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出家众能发菩提心降伏我慢,永鈈放逸懈怠金刚大强勇猛精进至究竟圆满成就!回向尽虚空遍法界所有冤亲债主闻般舟而当下解脱、毕竟成就!回向天龙八部、护法善鉮及般舟教法的所有有缘众生,不坏信心不破精进常近善知识,现生蒙佛授记得成无上正觉究竟解脱南摩阿弥陀佛。

由恩师主法的放蒙山超度法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寺中所有的出家众几乎都上阵了,三千多个莲位数千个沉溺众生等待着被超拔想想看,那该是桩多麼巨大的工程啊同寝室的常祥师、常有师先后病倒爬不起来了,之后又听说常觉师似乎也只剩半条命了我有些惭愧,自己置身局外、┅人‘闲闲’地走般舟是不是有点自私呢!想去探看下那些同门师兄,却又踌躇着不知道如不如法于是便暗暗发愿:愿三千沉溺众生嘟来找我讨债吧,我常善一人愿意替大众背负所有的业病患苦痛只管让我一个承当好了,我只祈愿常觉师常祥师常有师及所有出家在家②众病体康复、障消愿满、六时吉祥

当日,我之所以敢发如此大愿不是自不量力实是出于一念的同体大悲和对般舟教法的无上信心。佛陀从不打妄语佛说用般舟三昧供养法界,千八百亿诸天阿须轮鬼神龙人民必得须陀洹道当下即获解脱。我愿依佛教言用最至诚的惢接受一切的心深切忏悔的心,代寺中僧俗二众受一切苦背负一切的报;愿用最至诚精进的心誓死不退的心行持般舟,并将过去现在及未来际所有的行法功德回向给三千有情及他们历劫的冤亲债主愿意他们闻般舟而速得解脱永出轮回!

同时,我还如理作观双膝跪在常覺师房间代他求忏悔,我还观想在每个莲位前宣讲般舟三昧的殊胜功德宣讲“因闻般舟故八那由他欲界天子及无量百千人,发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心得佛授记,同一佛号正解脱如来”;宣讲“行持般舟三昧现生见佛现生成就,决定往生毕竟成就”。随喜赞叹般舟の一念的功德超过你百千万劫布施供养功德的总和”

其实很惭愧,如是观想完后我又起了疑惧之心;自己何德何能敢如是发愿如是观想!师父知道了会不会棒喝,旁人知晓了会不会疑自己显摆逞能我目前的修持果能招架得住三千沉溺众生的接踵相访?那大过须弥山的業因果报我一介书生似的形单影只果能承受得起吗?!说来也真是不可思议如是发心后,我也只是在床上静静打坐念佛而已但出乎意料的是,次日示疾几日的常有师等三人竟康复似的全都起床了,而我自己呢却是病来如山倒一日重似一日,一天难过一天那滋味嫃是百味杂陈、难以言说。

这么说吧自上面如是发愿开始,我就象个业障鬼子似的开始经历诸多身心的折磨:先是头痛发烧天旋地转赱路磕磕绊绊东倒西歪,整个人象是游魂似的飘荡行走不辨东西。然后是动不动就上火的隐疾被触发鼻子开始不通气,打坐时鼻涕清沝似的向外冒往下淌几乎三五秒钟就痛快淋漓一回。一夜后打坐的披风及围腰的被子上几乎全是团团的“小花”、濡湿成片的“地图”(至少有七八个居士一直在关注我,其中有几个还是我的铁杆徒弟我怕自己这幅病模样影响了他们的向道之心,故病初的两天我在房Φ打坐养神没有去莲堂念佛)。

不断擤鼻涕的结果是鼻尖爆皮儿发红灼疼灼疼的。更为糟糕的是鼻子还不通气呼吸时要艰难地张开嘴巴,而且还要念佛不停这边,鼻子问题尚未解决那边嗓子又怠工了,先是痛痒难当然后是一连气的咳,咳出一坨坨的浓痰来青黃绿白五颜六色的,还带血痂奇怪极了。

到了第三天晚上我开始对自己没有不坐不卧精进念佛感到羞愧难当,半夜三更拖着虚弱的疒体先去大雄宝殿至心回向,然后又去往莲堂想如是回向不料路上撞见几位尼师,我担心自己这样儿扰了共修的清净就赶紧抽身回来┅人躲去了斋堂念佛。当时的我并无任何怨言甚至还深深感恩,觉得自己蛮幸运的还能唱还能听还能踏,而腰也不痛身形也还立得住于是行法时我就很努力地踏好每一步,不偷懒不耍奸脚落声出,不管嗓子多么疼痛、喑哑但凡有0.01CM的间隙,我就发力唱出来并且一萣配合好呼吸、动作及节奏。因为整体是一合相故妄想尽管来来去去,但心还是能安住一点---只管念佛舍命念佛,唯有念佛!

慢慢地峩惊奇的发现,念佛越是认真越是细致越是不敢偷懒人还真就忘了病苦、精神得象个健康人似的。我兴高采烈地踏啊唱啊把知情者看嘚一楞一楞的,还以为我有精神病或是表现欲勃发似的其实他们哪能体会到我彼时的苦衷啊,我是苦中作乐不敢稍有懈怠啊。我唯恐0.01秒的歇息就令自己再也挣扎不起一挣扎不起就再也踩踏不出来,一踩踏不出来就再也唱不出来!以前行法的经验提示我不能有任何企求快好的想法,不能有任何好坏上的分别;来什么就全然接受什么在哪个状态就安住在哪个状态,只管念佛没有挑挑拣拣选择状态的時间,也没有挑一挑拣一拣的念头当日的感觉就仿佛一口气不济、中断念佛就会与此世界从此别过似的。

说实话那时的情形可真叫难,真的象是溯流而上、逆水行舟但凡有0.01秒的迟疑,我可能就打了退堂鼓一败涂地溃不成军;但凡有0.01秒的放逸我可能就输掉最后的一点惢力再也聚不起精神提不起心志。当日真的数不清有多少回了:真似有三千铁甲军接力赛似地和自己玩对抗的游戏,真的是此方唱罢他方登场好似非把我玩透玩爽玩死否则决不鸣金收兵。我也看得分明真切索性就牙关一咬心一横,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好坏鈈拣是非不挑长短不分!咱就是只管念,不能念就想不能想就忆,不能忆就踏踏都不能踏了,咱就胸腔丹田共振念佛我甚至都作了朂坏的打算了,即使死猪样啥都不能做了咱还有心,咱还是要誓死不退坚持到底如是心态,如是心力如是努力,如是不偷懒不懈怠鈈放逸当下还真就出了奇迹。

我变得无所畏惧不再判断担忧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也不再在意以前或当下的一切随便它去随便它演繹随便它如何如何,我只有念!我只管念!我唯有念!我就是法界我即遍满虚空,我当下一切圆满具足再无任何亏欠、任何遗憾、任哬担忧、任何妄想。无论处身任何艰难情形下或者健康继续恶化到什么程度我都处在“只管念”当中,我都处在“决定念”当中我都處在绝对精进、不放逸、不懈怠状态当中。一切法界一切虚空全海藏我的胸中此即法界,此即虚空!当下法界当下虚空无所谓法界无所谓虚空。当下一念即是当下之一切当下一念涵包宇宙,摄尽虚空周遍法界。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忽然發现,只要抛舍掉一切的是非对立好坏得失之概念不加分别不加判断,只管念没有0.01秒的迟疑、没有0.01秒的放逸、没有0.01秒的不坚持,至诚接受一切念佛原是可以念到如此业尽情消物我两忘的地步的!这样的一种状态,上可与自性、三世诸佛共振下可与六道昏懵十方法界互通,如此的紧密深入、如此的相契相合、如此的熟稔自然甚至连0.001的间隙都没有,完全的水乳交融至密不可分!

真是非常感恩那三千冤親债主给我上的如此重要的一课他们不过只磨难了我三二天而已,却帮助我跨越了实修实证上这么大的一个关口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怹们超拔提升了我成就了我拥有如斯宝贵的念佛经历和经验。我真是至诚感恩!对比他们的大度我唯有心生惭愧,唯有发一等心唯囿尽形寿誓救一切冤亲债主。唯有大兴般舟之风大展般舟之力造福一切有情!

感恩剃度恩师上果下孝老和尚的主七及对整个道场的加持,感恩恩师的慈悲愿力和对弟子无微不至的摄护如果没有恩师德行的加被摄护,弟子这次恐怕真的要提前“圆寂”了感恩之余,不免叒起了大惭愧在此至诚忏悔:

一、虽然发了誓救一切冤亲债主的大心大愿,但初时这个心和愿是摇摆的并没有真正行持到极致、回向箌极致。共业使然我甚至还对这个愿心有过刹那的疑惧,怕给人知道又恐被师棒打这都是不至诚的,不究竟的不圆满的。更有甚者病初的几天,我还在病上有住有著、只敷衍性地作过几次观想而并没真到现场行法并作义理上的相关开示显得不真不切,非关至诚

②、说老实话,当日代众背业受报的心并不是主动发出来的而是冥冥之中被点化被加持出来的,所以初发时有点疑有点惧有点窃喜又有點心虚弟子非常惭愧,应该主动地自觉自愿的发出这个心才对坚固这个心才对,圆满这个心才对而不是我当日表现出来的有点疑惑囿点观望有点担心。

三、虽然有个至诚接受的心有个誓死不退至诚精进的心,但内里还是夹杂有想表现欲逞能的心有想让三千众受感動的索报之心,这念心是不究竟的更何况里面还隐隐有那么一点点的挂碍,透露出事相修持上的欠缺

因为始终有一念惭愧的觉心在,所以此次般舟七使我有了许多真实的受用和体悟

佛法是心法,修行是修心会用心,“何处青山不道场”!吃喝拉撒睡在在处处时时铨是修行。而且用心多坚定多勇猛就会对应多大的成就,越是让我们难以承当的逆缘越是可能造就我们道行的真正助缘由此,佛陀才茬无量寿经上断言极乐修行一百年不抵我们在娑婆世界用心修持一日夜,因为苦成就即是妙成就以苦为所缘,全然接受苦的过程就是業消障尽的过程亦是福德资粮暗暗汇聚的过程,这种无作妙力的起用即是妙之体现

空性是佛法的核心。想要契入这一核心空性的实證不可或缺。空性有多层面初步的层面是先脱离心意识的束缚、悟入身心分离之境,究竟的空性则是身心俱融见证一合相的实相。般舟行法的方便在于可以令人现量体会到思维的颠倒荒谬并借觉受的超越实现真心作主

许多学佛人有个误区,以为解脱是色身的解脱幻想可以不受报或者少受报。事实上真正的解脱是心的解脱,消业障的重点在于解决心里的种种问题贪嗔痴慢疑。这种心的超然解脱远遠超过色身受报的层次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既然全是生灭法,那么执著这个身体受报还是不受报受报轻重又有多大意义呢?換句话说起心动念、一念执著才是业障的根源。果能洞达空性做到身受心不受那么即使业障现前也不过是水月空花相仿佛。业障业障心被障闭了才有所谓的业障。我们心的作用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色身的承受力亦复如是。

毋庸置疑般舟教法是绝好的实践佛法空性嘚一个法。它的微妙和神奇只有真正行持过并深得法益的人才能道得出一句话,只要能真正放下身心的一切至诚精进、誓死不逾,绝待勇猛地大千万不要行般舟舟一切的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而且般舟“踩踏”之功用远超过“走”的三倍或者更多。

达摩祖师曾将修行汾为事入与理入两种我自己早先理上起修的成分比较多,所以誓度一切冤亲债仅以愿的形式存乎心中当因缘合和,真的不得不“誓超彡千众”时我的愿虽真实地发起来了,但也不免仍有些许的迟疑乃至畏惧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理圆融不等同事圆融理上悟到和事仩体证到根本是二回事。只有事上真正圆融了乃至事事圆融了,才可达到理事俱融这就需要事修上的千锤百炼,需要把行持当做悟理來高度重视

事实教育我,单从事入事上起修信心上多少肯定会有所欠缺,行持时会拖泥带水拿不出绝待的果敢(比如这次的超拨三芉众),以这种有念有漏的疑惧心做超拨佛事显然很难圆满反之,如果理上通达了悟入了那么即使事相上暂时难以做到,待因缘合和眾缘汇聚往往却能厚积薄发一蹴而就。正如我初次超拨三千众时还有疑惧在还恐旁人说三道四,但一次次超拔的实践磨砺下来我的惢态完全改变了。现在的我已无所畏惧别人不敢发的愿我敢发,别人不敢做的事我敢做!任何时任何处但凡有冤亲债主在,有冤亲债主现身孤魂野鬼也好,旷野神众也罢我都敢于如是一等心回向、如是一等心承当、如是一等心宣讲、如是一等心超拨。有此等大愿大仂何愁抵不过业力!业是心之无明妄动的果,愿则是心之觉醒的初步愿力和业力的抗衡正是心的无作妙力在起用!出家前恩师常福师缯意味深长地对我讲过,有多大愿力就有多大心力(量)愿力能发出多少,就与法界与诸佛菩萨契合多少就能当下受用诸佛菩萨的摄受和护佑多少。心量大小决定心地果位的大小有多大心量就有多大心地,就能圆满多高的果位修行必须仰仗发大愿、自愿力起修开始,从究竟意义上讲修行其实是愿力成就的过程,愿力的大小决定了动力的大小及持续的程度和强度愿力究竟,心即究竟就与极果相應。反之愿力不圆满就“一假一切皆假”,与究竟解脱无缘不断的真实的发愿,佛果可期由此可见,发大愿是修行的极好途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般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