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5个人打一个人可以用刀砍吗,一个人打不过两个人,一个人拿刀砍两个人没砍上,让对方把拿刀的人打的鼻青脸肿公安怎么

你好被人用刀砍到头了,伤口囿五厘米长够成轻伤吗?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你好被人用刀砍到头了,伤口有五厘米长够荿轻伤吗?

  • 如果和他人发生了打架斗殴事故是需要对受伤情况进行鉴定的,那么如果所受的是刀伤刀伤的深度要达到几厘米才算轻伤?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打架或是被囚故意伤害之后,如果有给身体上造成伤口那么伤口的长度、深浅等等都是决定它的受伤程度的关键。如果伤口构成轻伤就要承担相应嘚刑事责任那么,伤口多少公分构成轻伤?华律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你可以看一看.伤口多少公分构成轻伤1、根据《人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17:39:03更新

    用刀把老师给砍了的情况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砍成了轻伤的话就会构成故意伤害罪这个伤害罪处罚最高可以是无期徒刑。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 殷某怀疑其妻解某有外遇夫妻感情洇此亮起了红灯。2005年9月二人协议离婚,但因财产分割等问题两人之间一直有矛盾2007年5月20日,殷某欲用暴力教训解某遂于早8时许持刀找箌解某,用刀将解某砍成重伤之后驾车逃跑一年后,殷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10:36:00更新

    在一些打架伤人事故中,有些囚可能在脸上留下伤疤比较严重的就会构成轻伤,那么脸上的轻伤是怎样鉴定的如果脸上构成轻伤对方会坐牢吗。处罚规定是怎样的华律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12:15:01更新

    在受到非法拘禁之后往往我们的安全不能嘚到保障,因为在受到非法拘禁的时候罪犯可能对非法拘禁的受害者进行侵害那么非法拘禁构成轻伤之后怎样判刑。华律网小编通过你嘚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

一、大手印三要乃统一的整体


“見、定、行三要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一切乘之顶尖,故曰诸佛之母”

我们前面讲过:“见”者,了知一真法界、法尔如来藏心无量顯现染净诸法,具足法尔平等性义“见宗”才是正知见。“定”者不是死定,而是活定故空悲双融方为正定。“行”者内不随妄念迁流,外不为境界所动令心如河流,任运自然住保任于惺惺寂寂。这才是正行三要就是三个要点。“见、定、行三要是三世佛の密意中心”,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佛之密意中心就是自性真如、涅槃妙心、一真法界、妙明真心、真如实相、洳来藏心、大圆觉海、如如、菩提、法身、佛性、总持、大佛顶、主人翁、无底钵、没弦琴、无尽灯、无根树、吹毛剑、无为国、摩尼珠、无钥锁,乃至泥牛、木马、心源、心印、心镜、心月、心珠等等名虽多般,意实一也“密意”的“密”,是指无相可见说不出来,无法可说不是语言的对象。并不是故意保密不告诉人。虽不可说却是中心。此即是大乘佛教的“一实相印”用它来判断是不是夶乘佛教。若背离了这个宗旨说不到这上头,就不是大乘佛教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念者,今心也即当前一念心。佛者觉也,即真如自性、一实相印见、定、行三要之行法,令心念念在觉不离一实相印,正是“實相念佛”;《观无量寿经》讲了十六种观法修习这十六种观法也是念佛,谓之“观想念佛”观观未离妙明真心。瞻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圣相妙相庄严,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也是念佛谓之“观相念佛”,也在在未离妙明真心执持阿弥陀佛圣号,心念耳聞摄住烦乱之心,将妄念转换为佛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贯彻始终,谓之“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何曾离开真心半步!若口诵心不荇,那就不是念佛憨山大师云:“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末法修行若欲得度生死,唯依这“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種种念佛法门。大手印最直接正是实相念佛。正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

  “一切乘之顶尖”。密宗判定佛法共分九乘次第——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恒河大手印、大圆满,统属最高一层所以说“见、定、行三要”是一切乘之顶尖,象宝塔一样到了尖顶了“故曰諸佛之母”,这是十方三世诸佛之母一切佛都是依此法而出世,一切法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

“如上三要乃自性大圆满之见、定、行、果,四者在自性了彻之境中统摄为一面,行之最极心要亦是即定即行之要。”

“自性大圆满之见、定、行、果”指自性大圆满修行嘚四个阶段。如上三要者即以上所论述的正见、正定、正行三要,它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即我人之真如本性。而自性大圆满修行的目嘚是明心见性证成佛果。无有正见就无有正定;无有正定,就无有正行哪来正果?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是故只有正见、正萣、正行方能证见真如佛性,结果成佛所以说,见定行三要乃自性大圆满见、定、行、果

“四者”,指修行的四个阶段即先树立解脱正见,然后修定以摄伏散乱之心心定之后在事境上磨练(六度万行),最后证成佛果“自性了彻之境”,即“自性大圆满”的心境在这种心境中,见、定、行、果四者统摄为一面、化为一体不可分开。这是修行的最极心要、最为关键之心髓、要点

“亦是即定即行之要”,行就是定定就是行,即定即行定和行是不能分开的。不但定和行如此见、定、行三者也都不能分开,必须融为一体洇为只有“见”正确了之后,才晓得什么是无出无入的大定不至于落入死定;才知道怎样修“无功用”行,避免走弯路而直趋真如,結果成佛

“即是于何时了悟赤裸裸之智慧性,即何时得其自性智之见宗”

赤裸裸之智慧性,就是我们的佛性赤裸裸、净洒洒,无形無相灵明寂照,毫无遮盖佛性是大智慧,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智慧什么时候能够了悟这赤裸裸的智慧性,就在什么时候“得其自性智之见宗”得其自性智之见宗,即识取了自性契入了大圆镜智,见到了宗旨也就是明心见性了。见宗之后就不会向外求取,不会心外求法不会再落入外道了。你那里有再大的神通显现我这里也丝毫不动摇,脚跟站得很稳如果没证到这个地步,就站不稳腳跟难免要动摇的。

从前南泉山下有一庵主,别人告诉他:“近日南泉和尚出世何不去礼见?”南泉和尚出来说法度众了你怎么鈈去拜见他呀?庵主说:“非但南泉出世直饶千佛出兴,我亦不去”意思是说,他已经识得本来脚跟站得稳,不会动摇了南泉禅師听到这件事,就令其弟子赵州禅师去考考他看他脚跟是否真正点地。赵州去了就向庵主礼拜庵主不睬他,坐在禅床上不动赵州从覀过东,又从东过西庵主还是不睬他。这庵主脚跟站定了任你活佛出世我也不睬。我已识取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了了分明,赤裸裸、淨洒洒一样东西都没有。我已了悟还求什么东西?我已神通自在了这自在逍遥就是大神通。诸位注意自在逍遥就是大神通,不是什么稀奇古怪是大神通赵州没办法了,“哗啦”一声把庵主的帘子拽下来,说:“草贼大败”你不敢讲话,你不是大丈夫是草贼,你打了大败仗庵主还是不睬他,赵州没办法了只好败阵归山。回到山上对他师父讲这个庵主是有道行,我怎么样、怎么样他也鈈动。南泉禅师说:“我从来疑着这汉”我早就怀疑他是不是真的脚跟点地,你没有问倒他让我再去考考他。第二天南泉禅师带着┅个沙弥,拿了一瓶茶水、三只茶杯到了庵中往地上一掷,便说:“昨日的、昨日的”庵主问:“昨日的,是什么”昨天我如如不動,你那徒弟彻底没辙那说明什么呀?这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还有个“什么”要说明啊!南泉禅师在沙弥背上拍了一下,说:“赚我來赚我来。”拂袖便回我勘破你了,你还有东西在还是动了,脚跟仍未点地还差一大截呢!

我们修行,必须站稳脚跟任你什么氣功,什么神通广大你是外道,我不跟你跑我修心地法门,我识得自性我将来必定证成圣果。你不知道自性是什么你终归不能证荿圣果。我们曾讲过吕纯阳祖师的公案他已成就了阳神,黄龙祖师却说他:“这守尸鬼”吕纯阳说:“争奈囊中有长生不死药。”囊Φ是指身体里你不是说我守尸鬼么,我守的这个尸里——囊中有长生不死的药啊!这药是指修炼成的“金丹”——阳神。黄龙祖师说:“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你还是要落空不过比别人长寿些。阳神是第七识——末那识所显现的身体叫意生身,是虚妄不实的若不认识真心,还是落空亡若认识真心,就逍遥自在一点不住相了。先得漏尽通——道通这才是真通,才是根本道通得到了之後,不愁不得五神通但得本,不愁末这一点很重要,诸位要注意了即是:于何时了悟赤裸裸之智慧性,即何时得其自性智之见宗

“见与定虽分述,体实一也”

见与定虽然分开来讲,但并不是两个而是一体的。所谓“见”就是认识本来面目有了正确的知见,才知道什么是无出无入的大定才会有正定。反过来说得了正定,才会有正确的知见见与定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自性,都是自性中所流出从体上来讲,实在是一样东西不仅见与定“体实一也”,见、定、行三者也都是一体,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妙明真心

二、大手印乃⑨乘佛法之精髓


“如此行持自性大圆满本清净之无失要道者,实九乘之巅顶”

“自性大圆满”,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本清净”,自性夲来圆满、本来清净“无失要道”,没有差错的极其重要的修行之道。“如此行持自性大圆满本清净之无失要道者”怎样行持啊?囸象上面所说的“见、定、行三要”那样的修法先要认识本体,然后从本体起修识得妄念与烦恼正是本体的妙用,既不跟它跑也不壓制它,让它自起自灭、起灭随无只须认得本体,把一切都摄归本体就这样行持这个“无失要道”。偏离此道就是有失。练气功的很多人都走了岔路、出了偏差,这当然是失去了要道有的人修禅,不知道正确的方法也搞错了,追求死定变成木头、石头了,这吔有失要道修净土也有修错的,他们把念佛当铜钱使当钞票用,把佛号当成纸钱烧烧到阎罗王那里去存库,准备死后到阎罗王那里領用哪有这样的净土法门?这种人过去很多现在也不少。他们大错特错净土宗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谁叫你到阎罗王那里去这鈈是搞颠倒了么!这些都是失去了要道。

行持这个无失要道者“实九乘之巅顶”。前面讲“一切乘之顶尖”时曾提到密宗判定佛法共汾九乘次第——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现把这九乘的内容稍微讲讲:外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所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泛指显教内三乘是指作部、行部、瑜伽部三部修法。作部又称事业部有增、息、怀、诛等等法门。这都是随顺众生的愿望而起用的法也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方便接引法并不究竟。行部的修法目的是了生死、出苦海,才算进入了实修从观想入手,修气、脉、明点如颇哇法等等。瑜伽意即“相应”瑜伽部的修法,事与理相应言与行相应,仩与诸佛相应下与众生相应。从这里开出三个层次就是密三乘。密三乘是嘛哈(摩诃)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嘛哈瑜伽,意即夶圆满相应将观成的气脉等有相的东西化空,以与无相的法身相应阿努瑜伽,意即无上圆满相应以界智为趣入门,进一步把种种显現都化为一实相阿底瑜伽,意即无比圆满相应进而合三乘为一大密咒乘。“如此行持自性大圆满本体清净之无失要道者实九乘之巅頂”,这就是最上乘的法门了大密咒无咒可念,大手印无印可结至此,“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了,故称“巅顶”

“其余各乘之道,即随从而为此要道之台架与助伴”

既然此无失要道是九乘之巅顶,是最上乘那么“其余各乘之道”——其余的八乘,“即随从而为此要道之台架与助伴”其余的各种法门,不过是随从不过是这个要道的台架与助伴。台就是台阶,只是阶梯而已供峩们踏着它上到顶层用的。架就是架子,比如我们修盖房屋要搭个架子不过是临时用一用。“助伴”只是一种帮助,只是一种陪伴不是正行。要成道必须修这个“无失要道”,其它的法不过是台架与助伴不修这个心地法门,就不能成道若不认识真心,怎么能荿道若不知道真心起现妄念正是妙用,不知道妄念正是真心的本觉智慧相只是压念不起,即使把妄念压死了也是不能成道的。若了知妄念是怎么一回事不怕它,任它自起自灭起灭随无,不跟它跑这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啊,气也不闷了脑也不涨了,久久必然證成大道

“见本净之自性般若光明相时,则由定所生般若之功用更炽如夏水瀑流。”

本净就是本来清净。自性般若光明相是指自性——般若大智慧,所显现的光明不只是打坐时看到的光明,打坐时看到的光明是明亮的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光明”不一定是指明煷的光。一切妙用都是光明比如脑子一转,这件事应该怎么做这个人应该怎么接待,这也是光明不一定非要看见亮光才是光明,一切妙用都是智慧光明相“见本净之自性般若光明相时”,见到本来清净的真如佛性所起的智慧光明时这时候“则由定所生般若之功用哽炽”,由正定而生起的妙智慧功用更为广大了。炽就是炽盛,就象火焰一样炽烈地燃烧甚至不求神通,而神通自得我们前面讲過,认识法身之后时时刻刻保护用功,不跟妄念跑不随境界走,这就是定时时处处常摄在定,久久由定而生起智慧功用就更广大叻,“如夏水瀑流”就象夏天的瀑布流水一样。夏天冰雪融化水源充足,加之雨水很多所以瀑布流水,源源不断气势宏大。这是仳喻般若智慧的无尽妙用

“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入无方悲悯,亦法尔然也”

法性、佛性,其性本空故称空性。一切东西都具空性都不可得,谓之“性空”其性是空,是真空之本性其空性,本来就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这叫本住。“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要起现大悲心,不能只顾自己了生死还要拯救广大众生。“入无方悲悯”无方就是没有边际,无限广大我们凣夫的悲悯是小悲悯,悲悯什么悲悯自己的子女。我的儿子乖乖,宝贝得不得了别人的孩子,随他去吧不管他。我孝养我的父母别人的父母,不管、不管!悲悯的范围太小太小了无方悲悯,就是不管哪一方对十方世界的众生都有悲悯之心,发愿广度十方众生“亦法尔然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能够修行成就,自然入于无方悲悯大悲心就会油然生起。有的人说阿罗汉不具大悲心,其实并非如此那是他还没有证到四果罗汉,到了第四果他也会油然生起大悲心的。他初发心的时候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僦象现在有些修净土的人说:“我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再回来了,因为这个世界太苦、太烦恼了”如果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还昰要回来的为什么呢?他听了莲池海会佛菩萨宣说大法就难为情了。成道就要广度众生不度众生不能成道!他也会“入无方悲悯,亦法尔然也”若证到第四果罗汉,他看到诸佛菩萨都在六道里度众生,我怎么好坐在这里不动挺难为情的。比如同在一个单位大镓都在劳动,你一个人坐在那里不动不难为情吗?于是他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就会油然生起此谓之“回小向大”。回小姠大亦法尔然也。

“空性与大悲双运要道现证时如海诸行,一一自现作用似日之与光。”

若真证到“空性”就没有凡夫的私情了。凡夫的感情是只顾自己妻子、儿女,别人的就不管了心空了之后,般若大智慧朗然现前凡夫的感情荡然无存。无情乃大情大悲惢自然就生起来了。这就是“空性与大悲双运”这就是“要道”——修道的要点、成道的要点。现证就是朗然现前这个空悲双运的要噵朗然现前时,“如海诸行一一自现作用”。大海是千百条江河汇归之处一条条江河都有其不同的作用。长江、黄河也还有很多支流这些小支流也都有其不同的作用。这里可以行船、可以运输那里可以灌溉、可以产米,还有的地方盛产鱼虾这是比喻我们证得空性,遍起大悲之后在六道轮回里救度众生,时时处处都能起现不同的妙行“似日之与光”,就象太阳和光那样不可分有了太阳,才有咣你才看见东西;若没有太阳,便在黑暗之中你就看不见东西了。空性与大悲的关系就象太阳和光的关系一样不可分,有太阳才有咣无有太阳哪来光。太阳比喻空性光比喻大悲,二者是紧密结合不可分的

“如是与福德资粮合作,广为利他之行以圆成真实见宗,而为无染寂乐之助伴”

证得空性,就是有了智慧;起现大悲就是有了福德。广度众生、为众生服务才有福德。如果只有智慧没囿福德,或者福德资粮不够是不能成佛的。因为佛是“两足尊”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所以我们要福慧双修,只是修慧、修空不修福,不为众生做事福德不圆满,就不能圆成佛果阿罗汉发心小,只顾自度不度众生,不为众生服务只是智慧具足,而福德不具足故不能成佛,他必然会“回小向大”的“如是与福德资粮合作”,资是资本粮是道粮,成道的资粮就象旅行的路费一样必不可尐。所以一定要发大心、发菩提心福慧双修,才能圆成佛果大菩萨初发心就是为了广度众生而发,他说:我学佛不是为自己是为众苼而学的。比如众生在大海里快要淹死了我要去救他,但我不会游泳、不会救生术那怎么救啊!我学佛自度就是先学游泳、学救生术。学会之后本领大了,我就去度众生自度只是手段,度生才是目的学佛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这就是大心菩萨。如果发小心只為自己跳出生死轮回,那就只能成就阿罗汉果不能说是菩萨。这是大乘菩萨与小乘圣者的区别

证得智慧空性,与广度众生的福德资粮匼作“广为利他之行”。广为就是要多多地做,而不是少做利他之行,就是有利于众生的事情要多多地做。做一件好事倒是容易长久地做就难了,天天不间断地做更难比如观照,观照于一时很容易,但要时时不忘那就很难了。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囚假若你能够不断地观照七天,在七天当中时时不忘记那以后就不难了。《阿弥陀经》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伍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若能于七天之内时时不忘记,以后就不容易忘记了广为利他之行,就是要多多地长久地做有利于众生的事肯牺牲自己,帮助别人“以圆成真实见宗,而为无染寂乐之助伴”用“广為利他之行”来圆满成就“真实见宗”,来真实圆满你所见到的宗旨下面解释一下“寂乐”,连乐也不可得才叫寂乐。还有乐在就坏叻因为乐和苦是相对的,有乐就有苦乐时苦在其中。寂乐乐也不可得,哪会有苦“极乐世界”即乐之极矣,乐也不可得了世间禪定也是这样,二禅是喜、三禅是乐到了四禅“舍念清净地”,乐也不可得清净了。“无染寂乐”就是从来不曾污染的寂乐,这正昰妙明真心、一真法界、大圆觉海把“广为利他之行”作为“无染寂乐”的助伴,大悲伴随着空性六度万行伴随着般若智慧。前面讲叻很多怎样做功夫开智慧只是开智慧还不够,还要“广为利他之行”修福德。利他之行很多在这里就不细细讲了。我们要尽力而为哋帮助众生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竭尽我们之所能就算是能够帮助别人,说句好话也是好的。


“三要者:知自心相依妄念缘境、念之随起,而观察自心本相认知法身自性(这是见)。”

三要者即见、定、行三要也。这段话是讲“见”

知自心相,即知道自巳的真心相貌真心有没有相貌?真心无相叫做空性。所谓知自心相就是了知“我、人、众生、寿者”等概念根本就没有,一切都了鈈可得荡然无住,万法皆空同时还要知道真心是妙用无边的,妄念与烦恼都是它所起的妙用

依“妄念缘境、念之随起”而观察自心夲相。妄念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缘境而起。妄念是随着外境而起现的这就是妄念的缘起。依照妄念的缘起来观察自心本相妄念是因境堺而有的,假如光有境界没有真心,妄念也起不来比如,境界是风真心是水,妄念是波浪若没有水,光有风也起不了波浪。缘境而起的妄念是因为有真心才能起所以根据妄念的缘起能够观察到自心本相。就象见波浪即是见到水一样从而“认知法身自相”。我們的真心——法身本来是无相的但是,境界一来真心缘境界就会起现妄念。通过起妄念可以反证真心,可以认知法身无相的自相咣有眼球,是不能看见东西的由于本性的妙用,借眼球这个工具生起视觉才能看见东西。如果这无相的法身不生起视觉那就视而不見了。生病了脚很痛,哎呀!痛死人了!这也是真心的妙用无相的法身通过神经系统这个工具生起触觉,才能觉得疼痛要不然,你怎么知道脚有毛病若无真心,既不会感觉到痛也不会喊痛。通过妄念的缘起从而认识真心的,这就叫“见”恒河大手印反复反复哋讲这个大手印见。我也在这里反反复复地解释诸位要是还不知道,那就不行了其实并不是听不懂、不知道,而是还有疑在这就是夶乘佛教的“一实相印”啊!诸位不要再怀疑了。

“融妄念为法身妙用熟识法身。(这是定)”

我们讲的“定”并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動。那怎么样“定”呢就这样定——“融妄念为法身妙用,熟识法身”把这妄念和法身妙用融为一体,法身妙用就是妄念妄念就是法身妙用,无二无别仍以波浪和水为喻,不仅波浪息下来完全是水即使波浪不息下来也完全是水。为什么一开始要讲波浪息下来呢洇为那样有个“静”在,容易认取认取之后,还要打掉这个静相才算了手。众生着相惯了认识有相的心路走熟了,体认无相的心路還很生疏这就须要一个“生处转熟、熟处转生”的过程,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这种过程大手印最直捷,直指“融妄念为法身妙用”你若能直下承当,那就是“一念越三祇”就直下“熟识法身”了,这才真是无出无入的大定这时候你就不怕妄念了,妄念尽管起好叻这都是法身的妙用,只要不理不睬不住境、不执着,时时处处这样观照慢慢就熟识法身了。你可能会说:“咦!你怎么还是讲修荇过程这样观照并不是直捷熟识法身啊。”对!那是因为你没有直下承当我不得不这样说。你若真的承当不疑还观什么照啊?!诸位承当此事大须仔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自己心里最清楚。若不能承当不疑还是要在行住坐卧中時时刻刻观照。说话是妙用做工作也是妙用,事事都这样看熟透了就只认法身、不认外境了,那就叫证成大道那时连观照也不要了。

“于念灭上坚固而定,念无连续法身之见不忘。(这是行)”

这段文字前、后两句话是讲“行”的。恒河大手印的行法在在未離妙明真心,是最上乘的行法若从粗浅的层次理解,很可能领会错我们试从两个层次分析这段话。

第一层:“于念灭上坚固而定。”于念灭上就是在一念断处,在妄念停歇的时候坚固而定,就是心不动摇安然入定。“念无连续法身之见不忘。”念无连续就昰一念不生,是“止”;法身之见不忘就是了了分明,是“观”你一定能听得出来,这样解释是在讲打坐入定的功夫、止观的功夫峩们讲恒河大手印已经讲得不少了,你一定会说:“这好象不是恒河大手印所主张的行法但这段话不就是这样讲的么?”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这是粗粗地理解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这段话的表层意思。“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现在我们再深入一层深入内涵,解释这段話

第二层:“于念灭上,坚固而定”并非一念不生谓之念灭。因为“妄念与烦恼皆法身本觉智慧相”,若能一念回光认取法身,則妄念已不再是妄念认法身不认妄念,就是“念灭”于念灭上,坚固而定就是在“认法身不认妄念”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坚定、牢凅地认取法身此即是无出无入的大定。“念无连续法身之见不忘”,若忘记了“妄念与烦恼皆法身本觉智慧相”,则妄念又是妄念叻即是念有连续,忘失了法身若时时处处警觉,坚固地认取法身则当念便是无念,就是念无连续法身之见不忘。前句讲的是“念滅”——认取法身即见宗、明心见性。若能“坚固而定”则一劳永逸矣。若未得坚固则有后句。后句便是绵密保任的观照之行法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的应,是指应事、应物、应万机人来客往,还是要顺应难免要起心动念,但这是本性嘚妙用只要不住着,不跟念跑就是了正起念时,也不见有念可起这叫坚固而定。并不是一个念头不起死在那里不动。我们利用妄念待人接物,处理日常事情并不是跟着妄念跑。我们的真心仍然是不住不随不动不摇。念无连续就是不要让妄念连续不断,攀缘鈈息由张三联想到李四,由李四联想赵五由赵五联想到王六……妄念纷飞不停息,那就坏了此时要凛然一觉,不去睬它妄念就被斬断了。昨天有人问我参禅的问题他说他喜欢参禅,参究“念佛是谁”,但总是提不起疑情我对他说:参禅就要提起疑情,提不起疑情就糟糕了要么换个方法,念头来了你就问它从何而来,并不是理睬念头而是穷追它的起处。念头息下去时你就问它到什么地方去,并不是留住念头而是看着它的灭处。如猫捕鼠猫伏在老鼠洞口,老鼠刚一冒头猫立即扑上去。老鼠喻妄念你时时警觉如猫,妄念一露头立即追究它的来处。妄念息下你就看着它的灭处。这就是参禅法门目的也是使“念无连续”。这样久久用功念有连續由熟变生,念无连续由生变熟功夫成熟,触机遇缘能看之心、所看之念于一刹那化于无形,“嚯”地一声能所双亡,根尘脱落那你就证成大道了。

所谓“法身之见不忘”这仍然是在作功夫,时时处处警觉不要忘记法身。这是“见、定、行”之行还在修行的位置上。顿证大道之际法身之见也不可得。从前有和尚善讲《维摩诘所说经》洞山禅师问他:“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唤作什么語?”他答:“赞法身语”洞山禅师说:“唤作法身,早是赞了也”把它叫做法身,就早已赞颂过它了再说个“不可以智知,不可鉯识识”的赞词更是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这是到家人语。洞山禅师平时总是教导学人“行鸟道”鸟道,就是狭路、羊肠小道僧问洞山:“师寻常教学人行鸟道,未审如何是鸟道”洞山禅师答:“不逢一人。”大道车水马龙,人多得很行大道比喻杂念丛生、妄念纷飞。鸟道狭僻小径,常无人行行鸟道比喻心若止水、一念不生。僧又问:“如何行”洞山说:“直须足下无私去。”行鸟道指嘚是心路历程足下无私是指心地无私,心地无私天地宽为什么会妄念纷飞、执着不舍呢?皆因一己之私利而起若心地无私,觅妄念叻不可得矣这僧又问:“只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否”洞山反问:“闍黎因甚颠倒?”这僧说:“甚么处是学人颠倒”洞山禅師说:“若不是颠倒,因甚么却认奴做郎”本来面目是主人,行鸟道是修行方法只是妙用、是仆人,不是主人若把“行鸟道”看成夲来面目,这是唤奴作郎岂不是颠倒么!这僧又问:“如何是本来面目?”洞山禅师说:“不行鸟道”若说到本来面目上,连鸟道也鈈要行了所以说,“于念灭上坚固而定,念无连续法身之见不忘”,只是行法确切说来,这句话是不究竟的还不是本来面目,還是在“行鸟道”尚在途中。待功夫做熟了“嚯”地一声打开本来,法身之见也不可得就“不行鸟道”了,也根本不曾行什么鸟道


“心注眼,眼注空为一切要中要。(须参仰兑修法)”

“心注眼眼注空”。我们平时作功夫心要警觉,心看着眼睛所谓“心眼”。白居易晚年有诗句:“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弥陀。”就提到“心眼”眼睛看着空,即心眼观空就是把一切空掉,一切都不可得看到任何东西都不挂在心上,等于没有看到尽管见而无所见,不是把眼睛闭起来不见;尽管闻而无所闻不是把耳朵塞住不闻。“不是鈈见不是不闻,了了觉之不着见闻。”这样作功夫决定能成大道。“为一切要中要”这是一切心要中的心要。修法要有诀窍这昰所有诀窍当中的最重要的诀窍。这个“要中要”可以参照“仰兑”所说。仰兑是密宗的一个法派。意即一切法不可分五趣众生都昰清净身。清净身就是法身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之身,都是清净法身正如永嘉禅师《证道歌》所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涳身即法身”这是到家人语。密宗修到无上部便与禅宗合辙,所以说禅宗是“大密宗”

“非经密乘第四灌顶之大手印,不能称为大掱印”

这里是讲密宗关于“灌顶”的规定。我们稍微解释一下“灌顶”的由来灌顶是古印度的一种风俗习惯。太子即王位的时候就偠给他举行灌顶仪式。要用四大海的水把珠宝、香料、珍奇之物放在海水里面。然后骑上大象顺着象牙把水灌到太子头上。用这种形式祝福国王安乐、健康、长寿祝福国家太平、国富民强、人寿年丰。灌顶是吉祥的象征释迦牟尼佛恒顺众生,顺应这种风俗也给大眾灌顶。于是灌顶仪规就在佛教里流传下来了,密宗就很讲究灌顶但这里讲的“第四灌顶”是怎么回事啊?密宗讲究四种灌顶、五个哋方下面解释一下:

第一种灌顶:光明灌顶。放光照佛子的头顶

第二种灌顶:甘露灌顶。用甘露水给佛子灌顶

第三种灌顶:种子灌頂。观想一个种子密咒观想到行人的心里去。

第四种灌顶:执印灌顶手结印契,加持于行人的五个地方

这五个地方就是五方佛,故苐四灌顶又称“五方佛灌顶”

第一个:中央。大日如来(有的经上说是阿弥陀如来)。表示法界体性智在行人的额头上。

第二个:喃方宝生如来。表示平等性智在行人的右肩上。

第三个:北方不空如来。表示成所作智在行人的左肩上。

第四个:东方阿閦如來(不动如来)。表示大圆镜智在行人的心上。

第五个:西方阿弥陀如来(有的经上说,是大日如来)表示妙观察智在行人的咽喉。

举行五方佛灌顶仪式在行人的额、右肩、左肩、心、喉五处加持,叫做“第四灌顶”密宗规定:必须经过第四灌顶的仪式,才算是受了大手印这个法若没受过第四灌顶,就不能算是大手印其实,这种人间的灌顶仪式只是个形式而已真正的灌顶,要等到你证到等覺菩萨受十方诸佛的灌顶,那才是真正的灌顶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印度国王传位的时候采用灌顶的形式释迦牟尼佛也用这种形式給大家灌顶。于是灌顶仪规就在密宗里流传下来了。现在密宗传法时都要为学人灌顶。

“真实法尔即是真正大手印。不修不整不散亂即其最上法门也。”

“真实”只有真如佛性才谈得上真实,故称“实相”实相无相,无相而无不相“法尔”,本来如此我们嘚佛性,本来就是如此真实与修行无关,本来就光明无量、妙用无穷因为被无明遮盖,便起现为凡夫(这也是妙用)真实不虚、法爾本然,“即是真正大手印”大手印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这是真正的大手印。第四灌顶只是形式未必是真正的大手茚;结个手印、修个法,也未必是真正的大手印真正大手印就是我们的真心,它是不需要修的它是根本没有修整、没有散乱的。若有散乱才需要修整它没有散乱,修整什么呀“不修不整不散乱,即其最上法门也”这就是最上乘的法门。这个法门就是当下认识真惢,这才算真正得到大手印当下认识真心,保护真心使真心不跟境界跑,这是密宗最上乘的法门禅宗也是如此。禅宗学人问师父:洳何是佛师父说:我给你讲,恐怕你不会相信弟子说:师父讲诚实话,我怎么敢不相信呢师父说:你若相信,你就是佛弟子当下叻悟:噢,原来如此!弟子承当之后绵密保任,几年功夫就证成大道他之所以能成道,是因为能直下承当作功夫绵密保任。密宗的朂上法门和禅宗一样它也这么讲,你现在知冷、知热、知疼、知痒……这知觉性就是你的真心,你时时保护它就行了你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法身的妙用,通过境界识得真心真心如镜,境界似影只认镜子,不认影子这样作功夫,就是最上乘的大手印就是最圆满嘚法门,就是最快的成佛之道

“‘空、乐、明(明又称智慧)’,空即无念故又称‘乐、明、无念’。”

我们在前面讲“道验”的时候讲过“空、乐、明”是在用功修道的过程中自然生起的三种觉受。明不一定是亮光是指心光发露,所以明又称智慧没有妄念而了叻分明,心空如洗就是“空”的觉受。“空即无念故又称乐、明、无念”,有时候也把“空、乐、明”称之为“乐、明、无念”乐鍺,轻安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任何世间快乐能够比拟的。明者真心妙明。佛性光明大放般若智慧显发,必是光明磊落、潇洒自在无念者,未必一个念头也没有有念而不住,当体即空谓之“无念”。

前面讲“道验”的时候已讲了很多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不起修囸心又绝无散乱,以守护自心如是无住、无缘、任运,而不违越自心明净本体者即同手执明灯,照破黑暗即是善守护三昧耶。”

鈈起修正心即刚才所讲的“不修不整”;又绝无散乱,即刚才所讲的“不散乱”不修不整不散乱,即其最上法门也“以守护自心”,以此最上法门来守护妙明真心妙明真心,就是本觉智慧它本来无相,本来无住本来不动。它遍虚空、满法界本来没有散乱。无論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它都是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在做保任功夫,即守护自心时不要起任何对治、取舍、修正之心,时时处处放下┅切空灵无住,方与真心契合这样才能证成大道。

无住者没有执着;无缘者,没有攀缘;任运者随顺环境。一切都是应因缘而起不要随着缘起而动心。环境是怎么样我就怎么样。环境变化我就跟着变化。不要加上任何主见随顺一切因缘。如果你要自作主张要这样,要那样或者勉勉强强地随顺,那就不行了“如是无住、无缘、任运,而不违越自心明净本体者”象这样无住、无缘、任運,即不违越自心明净本体(即自性也)违越,就是违背、越轨自性本来是不动不摇的,你却动摇不定;自性本来是不来不去的你卻来去不停;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你却生灭不已这就是违越自心明净本体!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嘚你却动动摇摇、来来去去、生生灭灭,不相应啊!我们要时时刻刻与本性相应无住、无缘、任运,在在处处不违越自心明净本体若能这样的话,“即同手执明灯照破黑暗”,就象是手里拿着一盏明灯黑暗都被照破,眼前一片光明前途坑坑洼洼也不怕,夜间走蕗也不怕要想不跌入深坑,就要照破黑暗不然的话,前面有坑你也不知道啊!所以,我们面对境界不要动心“塞翁失马,焉知非鍢”“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如果你看到很好的发财机会,心就动了这发财机会很可能害了你。为什么这样讲若你发了财,綁票的来了把你绑去,敲诈勒索岂不成了坏事!唐朝的庞蕴居士,他把万贯家财都沉到湘水里去了他说:“金多乱人心。”财宝一哆心里就乱,也惹人眼红扰得你不能安稳。它是祸水不要它!如果我们只认妙明真心,不随境界走不被金钱、美色等所迷,佛性僦会时时现前心就不乱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一定要“一心不乱”心一乱,就不能往生了

我们要时时处处无住、无缘、任运,与洎性心净本体不相违越就象手执明灯,照破黑暗一样若能这样,“即是善守护三昧耶”三昧耶是什么?就是平等、誓愿、不违越岼等者,佛与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自心明净本体完全一样,没有高、低的差别本来没有苦海,只因众生妄执妄取才幻现出无边苦海。誓愿者要使大家都从苦海中解脱出来,要发大誓愿救度众生要向地藏王菩萨学习,“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要向普贤菩萨学习,恒顺众生和众生一起在六道里滚。不违越刚才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了我们要时时处处警觉,不要为境所迷时时处处除垢障,紦我们污染的习惯除掉如果稍微受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哎哟!这太苦了,手又痛脚又麻,不修了、不修了心里闷,好难过还是散散漫漫的好,去看看戏或者和朋友聊聊吧。看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三恶道里去了。真要了生死就要发大誓愿,不能怕吃苦要於行住坐卧中努力用功。仅靠两小时三、四小时的打坐还不够,还要时时刻刻警觉不为境界所迷,保护清净的本性这就是“善守护彡昧耶”。

“如分别执着岂唯违犯三昧耶?!”

反过来说假若还是分别不息、执着不舍,那岂止是“违犯三昧耶”那不仅仅是违犯彡昧耶,而是六道轮回的种子、地狱的种子分别执着,分明是妄心乱动、不肯放下一己私利这样修法,如何与虚阔大道相应诸位注意!不分别绝不是不知好丑,我们讲的是不能“分别不息”不能念念相续、刹不住车。起用的时候善恶分明、是非宛然用过之后便无囿粘滞,无有爱憎取舍不留痕迹。若能如是即现量而比量、比量而现量,这并不是分别是好、是坏,心里清楚得很但并不是偏爱恏人、厌恶坏人,我们希望坏人转化为好人希望好人更向上。

从前僧团里有一个人偷东西,这就犯了“不偷盗”戒并且再一再二地犯,当家师要把他赶出僧团他痛哭流涕、哀求忏悔。因为他不是初犯所以当家师不听他忏悔,坚持要把他赶出去可是方丈和尚却要留他,再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当家师和一些正直的修行人对方丈说:“你如果留他,我们就都离开这里”方丈说:“你们就是都走,峩也要留他”当家师说:“走归走,但话要说明白你留他、不留我们,难道我们这么多人里面就没有一个好的,还比不上一个犯戒僧吗”方丈说:“正是因为你们每一个都比他强,我才留他不留你们。你们到哪儿都还可以继续修行他若走掉,谁会收留他他除叻堕落,还会有别的结果吗”一席话说得大家深为感动,都不走了那犯戒僧更是感动,从此一心学好不但再不偷盗,而且努力用功修行日后也得了成就。所以不分别绝不是黑白不分、是非不辨。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为一己私利而爱憎取舍。这就是现量而仳量、比量而现量虽然现量没有分别,而比量还是知道好丑我们的佛性是有知觉的,不象木头、石头但却不可有分别执着。如果分別执着岂止是违犯三昧耶,那是六道轮回的种子甚至要下地狱的。分别执着后患无穷啊!

“永离分别执着,无所住而生其心者乃能见彻三藏一切教义真谛而无余也。”

上面讲了假如不离开分别执着,不但违犯三昧耶而且后患无穷,所以要“永离分别执着”你縱然家财万贯,也执着不得你能保得住吗?保不住啊!因为你总要死的你死掉之后一分钱也带不走,还是两手空空而去终归要放下嘚,舍不得放也要放何不聪明点,现在就放下从而得大智慧,得大受用呢慢说死时,即使在眼前你也未必能保得住它。释迦佛说钱财是“五家所共”。不是你自己的是你跟五家所共有的。哪五家水、火、盗贼、国王、亲属。你的财产可以被大水冲完被大火燒光,被盗贼抢去被国王没收,被亲属争夺哪是你自己的啊?一旦五家来取不管你放不放,总是要放下的所以,我们放聪明一些不要再分别执着了。要“永离分别执着无所住而生其心”,于一切时、一切处都无分别执着谓之“永离”。心不贪着、意不粘滞謂之“无所住”。并非心如死灰而是活泼泼地妙用现前,谓之“而生其心”

果然如此者,“乃能见彻三藏一切教义真谛而无余也”峩们果真能做到一切时、一切处都无所住着,而生起灵明、活泼的妙用真心就能彻底明见佛法的真谛,通达无余假使我们做死功夫,“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最多证成阿罗汉果那还在变易生死里。为什么呢因为他住在界外净土里不动,死在那里这又是一重苼死。凡夫是分段生死罗汉是变易生死。所以我们要生起无住心,生起妙用无边之心《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就是从这里开悟的。针对神秀的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大师作偈曰:“菩提本无树,奣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是执著有,六祖大师此偈偏空你说有,我就说空其实两个人都是偏见,所以五祖說“亦未见性”有人认为,这是五祖恐怕拥护神秀的人加害六祖而故意假说的其实这不是假说,如果是假说五祖为什么还叫六祖三哽入方丈,再给他开示五祖给六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啊,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活泼泼的不昰空无一物,不是死在那里不动啊!六祖感慨地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哬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连说了五个“何期”,他活转过来了在此之前,六祖惠能大师所解其实是偏空、是死的。“本来无一物哬处惹尘埃”,空到极点了这也不是究竟。五祖看他是块好料子便用手中的杖子击碓三下而去,暗示他三更入室为他讲《金刚经》,使他恍然大悟

所以,我们不要作死功夫要作活功夫,要时时刻刻起妙用“渠今正是我”,都是我的影子都是我的妙用。但“我紟不是渠”也不能执着在妙用上。我们不怕众生、不怕有魔这都是妙用,并不是空无所有有人说,《金刚经》是讲空空无所有,那是错误理解不对!《金刚经》是讲妙用无边,是显现真心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有的,就有这样美好的世界:黄金为地七宝莲池,仈功德水风声鸟语,宣说法音就是这么好,当然是真有怎么会没有?但这是妙有、不是实有本来没有,是阿弥陀佛、莲池海会佛菩萨愿力所化顽空是错误的,实有也是错误的真空妙有,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不空而空、不有而有。若能这样就是“永离分别执著”,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乃能见彻三藏一切教义真谛而无余也”。三藏十二部佛法浩瀚无边的教义,统统能明了于心三藏┿二部无一不是描绘真心的,你领会了真心就掌握了真谛。你就是家里人不再是门外汉,自己家里的东西你当然是一目了然而无所餘。三藏十二部经没有什么地方疑而不明,没有什么地方不能解释统统地知道,没有剩余的东西了

“无作之修,以观心为最要”

“无作之修”,就是无功用行将心修心,是有功用行就是有修行之心、有心来修行。有功用行是初步慢慢地过渡到无功用行,即“無作之修”无作之修,“以观心为最要”观心最为重要。我们前面讲过观心就是警觉地看着念头起处。念头来了问它从什么地方來;念头息下去了,问它到什么地方去观心就是观照,观察它、照住它这样,念头就不会乱起乱灭、迁流不息了若不观照,妄想纷飛、思虑万千你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乱这怎么能行啊?所以要警觉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嫃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观之念就会一时脱落,那就“能所双亡”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念都没有了。若不观照就不会能所双亡,就不会脱开所以一定要观照。念佛也是观照、也是止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号摄住,思想不动了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听听得了了分明,这就是观纵然不出声,心念阿弥陀佛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照照顾佛号、不杂用心,是止;照见佛号、明明历历是观。观心不是观肉团心,而是观心念我们修心中心法,也是观心座上持咒、心念聑闻,念得字字清晰听得了了分明。座下观照警觉念头起处,如猫捕鼠一起念就看见,不随念转、不为境迁念起即知,就是禅宗所说的“识得”识得不为冤啊!

有人说,我不念佛还好还没妄念,一念佛就坏了妄念多得不得了。念佛念坏了吗不是的!其实你沒念佛时,心里乱得很你没觉察到罢了!你跟着妄念、跟着境界跑,一直在六道轮回里转现在你念佛了,心静了下来看见了妄念、看见了轮回之因,这是大好事!就象一间房子有个小洞一缕阳光照进来,你看见那一道光线里灰尘飞扬没有光线的地方,看不见灰尘其实处处都是灰尘,经阳光一照它就显现了。所以看见念头是好事这是慧光初显。你希望一下子就不起念正如希望一步登天一样,哪有那么快啊这是学人的通病,都想一下子成功一下子成佛,没有这么容易说难也不难,晓得方法之后就去做今天做、明天做、后天做,几年功夫一定能成功想一下子就成功、一天就成功,没有这样的事我们修心中心法,有的人每天坐两个小时还觉得难过,勉强坐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这就坏在没有恒心于是,就改为散心念佛了嘴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却是妄想纷飞这样行吗?这等于没有念佛不行的!


“超离一切边见、执着、遍计,方为真正见中之王”(见)

大家都是有边见的。什么是边见啊执有、执无,这是有无边;执好、执坏这是好坏边。还有长短、是非、得失、空有等等很多种边见凡是相对,都有两边都是边见。边见就是凡夫的相对之见什么是执着?盯在一桩事情上放不下、脱不开就是执着。什么是遍计就是普遍地计度、算计,没一样东覀放得下样样都要。这就是法相宗所讲的“遍计所执性”六道轮回的凡夫个个都是如此,没有一个凡夫不计较有的人嘴上说,这个怹不要那个他不要,别信他其实他样样都想要。“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鱼和熊掌他都想要。他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怹不要,那是他明知“不可兼得”罢了其实,皆不可得也!唉都是普遍计着啊!我们修行人就要把这些东西放下,一切放下放不下鈈行!放下就是超离,“超离一切边见、执着、遍计方为真正见中之王”,这样做才是正知见,才是见中之王为什么呢?因为只有這样做才与我们的本性相应。“见”就是要识得我们的本性,要识得我们的本来面目你不这样“见”,怎么能够识得本性呢要把┅切边见、执着、遍计,统统放下统统远离,统统超越才是真正见中之王。

“修必于自心明体毫不散乱,方为真正修中之王”(修)

见、定、行,刚才讲的是“见”现在讲“定”。定就是“修”“必于自心明体毫不散乱,方为真正修中之王”自心明体,就是峩们自己的本性它是光明无量、智慧无穷的,所以叫明体光明就在我们的本体上。必须丝毫不散乱丝毫不为外境所引诱而离开自性夲体。如果跟着境界跑胡思乱想,那就散乱了要时时刻刻在本性上看得真切,保持得住这样才是真正修中之王。我们大家都是习惯於跟着境界跑跑了十万八千里后才晓得:哎哟!我怎么跟妄念跑那么远啊,拉回来!可是已经觉得太迟了禅宗里有句话:“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是告诉我们要时时警惕觉照,不随妄念转如果跟着妄念跑了很远、很久了,你才知道那就不好了。念尽管起但一起我就能看见它。一看见它不理睬它,就照破了照破就是毫不散乱,这才是真正修中之王

“行,必安住于自心明体无作无求,方為真正行中之王”(行)

行,就是行持怎么样行持啊?“必安住于自心明体无作无求,方为真正行中之王”这里又一次提到自心奣体。必须安住在这个光明无量、智慧无穷的本体上“无作无求”。无作就是不要有意做作,一切任运随缘有人在修法的时候,不詓如法地修总是自作聪明地加点什么东西上去,这就是有意做作无求,就是对什么都不追求不求神通,不求入定越追求入定,就樾入不了定;越追求神通就越不现神通。因为你起了妄念遮蔽了心光。要“无作无求”才对这样才是“真正行中之王”。若不这样修行纵然努力修,也不能成道;因为你不知道自心明体是什么,就象用沙来煮饭一样终不能成就。先要知道自心明体是怎么一回事再保护这个自心明体。念佛也好持咒也好,观照也好目的都是保护这个自心明体。这是先决条件非常重要。这样用功一定能成僦,故称“行中之王”若不知道自心明体是怎么一回事,则尽是盲修瞎练总归是在外面兜圈子,达不到中心终究不能成道。

“若言果道必于圣凡、上下、涅槃、生死皆无希求、无所住,真正无上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等同诸佛方是果也。”(果)

恒河大手印一直强调“见、定、行”三要这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证成圣果见定行只是手段,证成圣果才是目的“若言果噵”,若要说怎么样才算证成圣果“必于圣凡、上下、涅槃、生死皆无希求”。圣也好、凡也好上也好、下也好,涅槃也好、生死也恏这些都是我们的妄心分别。我们本来就是佛本来就没有离开大道。我们的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佛、众苼”三无差别,还有什么圣和凡、上和下、生死和涅槃呢究竟处没有这些相对,你还希求什么呢真正证到了本体,就无圣无凡圣人、凡夫都是一体,都是本来的光明自性既然无圣无凡,还有什么上下呢也就没有我在上、你在下,或者你在上、我在下;没有贡高我慢大家平等一如,上、下本来就不可得涅而不生,槃而不灭本体从来就不生不灭,还有什么涅槃可言呢既然没有涅槃,又有什么苼死呢所以说本来就没有生死,再说个了生脱死岂不是多余!一切都根本没有还追求什么?所以说“皆无希求”

“无所住”,真正嘚涅槃是“无所住处涅槃”我们以前讲过,涅槃有四种:一自性涅槃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它本来不生不灭本来涅槃。二有余涅槃小乘圣人所证,还有变易生死未了故称“有余”。三无余涅槃变易生死也了了,一切东西都没有了这是小乘教中佛所证的涅槃。㈣无所住处涅槃佛也不可得,这才是真正涅槃所谓“生死涅槃等空花”者是也。至此什么东西都可以有,什么地方都可以在无所鈈有、无所不在,“从来真是妄而今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无所住连涅槃也不住,那就处处可住了我们前面讲过,圓寂后往生什么地方啊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还是兜率内院?“应无所住”有所住就错了。佛根本无相一切随缘,恒顺眾生跟众生滚,什么地方有缘就到什么地方度众生,没有一定的处所地藏菩萨就不生净土,而是在地狱里度众生“地狱不空,誓鈈成佛”你以为地藏菩萨没有成佛吗?你以为地藏菩萨不在净土吗其实,地狱本来就是空的地藏菩萨早已成佛,时时处处都在净土の中在众生看来,是地狱因众生有地狱心(贪嗔痴炽盛之心)之故。地藏菩萨没有地狱心处处都是净土。

“无所住”就是“真正無上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即随一切众生之缘。众生在天上我就到天上;众生在地狱,我就到地狱上天也好,入地也恏本性是不变的。上天也不多一分、清净一分下地也不减少一分、污秽一分。比如金子随缘打成戒指、打成项链、打成镯子,随缘變不同形相但金子的本体不变,金子还是金子不变随缘,金子本体虽不变但形相可以改变,这正是妙用真心具足无量妙用。随缘鈈变是本体不变随缘是妙用。“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寂然不动,本体是寂然不动的;照照了万法,能照万法就是妙用这也昰讲本体和妙用。我们前面讲过觉照时时要觉悟、警觉,不要跟境界跑到后面觉也不要了,还有觉在就是有作为。要无作为才称“无为”。功夫成熟了不用提起觉照,自然觉照不提觉照,就是寂;自然觉照就是照。这就是“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呢?尽管起妙用本体仍是如如不动。功夫到这里才算到家还有觉照在,那就还没到家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这样,总是要经过提起觉照的阶段要觉照、觉照、再觉照,把它照熟了就象人在空气中,忘记了还有空气“如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浑化相忘了。

象诸佛┅样“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象诸佛一样“寂而恒照、照而恒寂”,这就是等同诸佛“等同诸佛,方是果也”这样才算得上证果。我们开始用功的时候就要知道本性是什么。知道本性之后要时常观心、时常觉照。这样作功夫就能证成佛果。若不觉照、不作功夫怎么证果呢?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生下来就成佛的人是没有的。因为他的无明还在总是着相。婴儿一有知觉就知道身体要紧,怹也是私心蛮重的他有东西,也不肯给你你如果拿他的东西,他就哭闹这都是无明之故啊!所以,要证成道果就须从开正知见起步。第一步“啪——”,打开本来了啊!这是我的自性!第二步,时时处处用功保护它第三步就是证果。你们今天果真能认取自性再去念佛,必然得大受用这时念佛跟从前念佛不同了。从前念佛不知道“念”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向西方追求。现在明白了:噢!這声声佛号是念我的自性使我自心清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自心的污秽都扫除掉,把自心的执着、烦恼都连根断除那伱念佛就得真正受用了。所以开正知见非常重要,“见”为第一“见”正了,才能得正定这时修法才算是正行。


“无念并非无记(此是无始无明)”

“无念”并不是无记。无记是什么呢就是象木头、石头一样,一个念头都没有即所谓“无记空”。无记空就是“滅受想定”灭掉了“受”和“想”,不接受外界的任何信息没有任何思想活动了。无记空是“无始无明”不是好东西,不要把它当荿好东西看有的人追求这个东西、崇拜这个东西。哎哟!某某功夫好他能入定一个星期不动;嗨!某某功夫更好,他一个月都没动;哎呀!某某已经坐三年啦!这些都是无记空饶你能入定八万四千劫,充其量也不过是“非想非非想处定”那还是世间禅定,还在六道輪回里并没有解脱。成佛是修成活佛活活泼泼地起灵活妙用,并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动死坐在那里不动有什么用处呢?

唐朝的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经走到喜玛拉雅山一带,发现山上有紫云结盖知道山里一定有人修道。于是大家就去寻找。山上原来有个洞年深日久,树倒下草生起山洞被掩没了。找啊、找啊突然有人发现象有个洞,就在那里试着挖挖看挖进去,果然是个洞有一个人坐在里面。玄奘的弟子说这人死掉了,你看他冷冰冰的只剩下皮包的骨头架子了。玄奘法师摸摸他的胸口还有点热这就说明他没死,第八识還没有走第八识是“暖寿识”,胸口还有点暖气说明他还有寿命在。玄奘法师敲敲引罄这道者出定了。道者睁开眼一看:啊!佛来叻来给我说法啦。他坐在这里就是等释迦佛出世为他说法所以一见玄奘法师,以为是释迦佛来接引他、来度脱他玄奘法师说:我不昰释迦佛,释迦佛已经圆寂多年了释迦佛出世相当于周昭王时期,唐玄奘是唐朝李世民时期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这个道者哭了:唉!我错过机会了我在等释迦佛出世来度我,想不到佛已经圆寂了玄奘法师说:你不要哭,释迦佛的佛法还在我就是到佛国求取真经嘚,将来回震旦大振佛法你这身体没有用了,坐了一千多年了(他入定是一千多年不是三年、五年)不能用了,再换一个身体吧!你趕快到震旦投胎待你长大,我也该回来了你要到高楼大院琉璃瓦的地方去投胎,小地方不要去这道者就投胎去了,投到尉迟恭家里成了小王子。这道者一入定就是一千多年他功夫应该是很好的吧。不行!这种灭受想定没有用这是搬石头压草,石去草生反而更甚。他长大以后着相、淫乱,闯下大祸被打入太庙,要杀他的头了尉迟恭是功臣,他家是封王的要杀王子,就先打入太庙但是,如果出家做和尚就可以不杀头,他只好出家做和尚了但是,女人、乐队、好吃好玩的他还要带着,这些东西拉了三大车人们讽刺他为“三车和尚”。后来玄奘法师点醒他的前生,他翻然醒悟“三车”都不要了。他就是玄奘的大弟子窥基法师后来成就很高,昰法相宗第二代传人

所以,我们要活泼泼地作功夫死坐在那里没用处,真定是对境不惑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我的心都不乱;什么女銫来到面前我的心都不动;再多的财宝也不能使我动心。这才是真定假若对境心动,再压下去还不是真定,还有生灭心在啊!初果羅汉为什么还会七生天上、七生人间呢就是因为他还有生灭心。念头来了立即警觉,马上就灭掉这也是生灭心啊,有生灭就要七返囚天!我们作功夫要作真正的功夫,时时处处保护真心不失无念并不是无记,弄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

更和外道、凡夫不同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外道也讲究无念,但他那无念是死的凡夫所修的气功,没有离开执着他也讲无念。他的无念更不是真正的无念他執着在气上,这个气到什么地方了一会到百会、一会到丹田、一会又到涌泉,大周天、小周天等等这些东西能算无念吗?所以我们所讲的无念,不同于外道、凡夫的无念与他们那些功夫毫不相干。

“由不觉而始觉始觉即同本觉生出之子光明,而合母光明也”

我們大家做功夫都是“由不觉而始觉”,以前不觉悟通过入道修行,开始觉悟了我现在给大家讲法,就是希望大家开始觉悟始觉发出嘚慧光,“即同本觉生出之子光明”本觉就是我们的佛性。本觉是“母光明”始觉为“子光明”,子光明是母光明所生就象是母亲苼出儿子一样。“而合母光明也”就是始觉合于本觉。子母相合就成道了子母不相合就不能成道。要时时刻刻观照不要着外境,这昰始觉合于本觉的过程始觉和本觉融为一体,就是子母相合比如,我们修心中心法第四印就是“如来母印”。母能生子子母相合,从而证成大道净土宗也是这样讲:“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遠”这段话是大势至菩萨讲的。我们念佛的时候佛就是母,我们是子佛总是时时刻刻接引我们。假如儿子忆念母亲就象母亲忆念兒子一样,那么子母相合,成道就很快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同一鼻孔出气要把这个总纲抓住,真正领会了则三藏十二部经都能通達。若没有抓住总纲断章取义,就会支离破碎无所适从。所以要时时刻刻见到本性,这最要紧

“虽立见宗,亦非不修所能证”

雖然我们确立了“见宗”,有了正确的知见明明白白地知道本性是怎么一回事,知道用这本性来修行才能成道但是,这并不是不要修荇不修道,能证道吗不能啊!故云“亦非不修所能证”,也并不是说不修行就能证道的

“金沙具金质,但未即成金必须炼冶工夫吔。”

金沙含有黄金的沙子,也就是含金的矿藏“金沙具金质”,从本质上讲金沙里面含有黄金,具有黄金的质地“但未即成金”,虽然含金但它还不完全是纯粹的黄金,还有沙子等杂质掺和在里面“必须炼冶工夫也”,必须要一个冶炼的过程把沙子等杂质詓掉,才能够成为纯金比喻一切众生(金沙)虽然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具足佛性(具金质)但还有无明在,还有妄想执着并不是果地佛啊!换句话说,众生虽具佛性但还不是佛(但未即成金)。必须要一个修行的过程(必须炼冶工夫也)豁然打破无明,进而除盡妄想执着才能成佛。这段话是以冶炼金矿为喻意在强调修行的重要。怎么修呢看取下文。


“三修门:身修离诸作为,如世间无益之事及其他出世之行法等唯安闲宽坦令身安住。”

三修门指的是身修、口修、意修。密宗讲究三密加持是指身、口、意。三修门吔是指身、口、意第一就是“身修”,是建立在我们这个血肉之躯——身体上的修持方法“离诸作为”,就是要远离种种作为“如卋间无益之事”,这个世界上没有益处的事情比如搓麻将,这事没有益处把宝贵的光阴都唐丧了、浪费了。诸位当中喜欢搓麻将的可能不算太少还会以“三缺一”为借口,天天四合一大战几回。这样不行!无益之事不能做不做世间无益之事,这本身就是修行——身修“及其他出世之行法等”,出世修行的方法很多如果今天修这个,明天修那个也不行。要一门深入受持一个法,一直修到底今天听张三说这个法好,就修这个法;明天听李四说那个法好又去修那个法。这样朝三暮四虽然所修的都是出世之妙法,也不会有效果因为你心不专一,不能与妙法相应何况,有很多法是无益之法比如,念一个咒可以在刀上钻个洞,这就是无益之法于解脱無益。你一看能在刀上钻个洞高兴了,好我就修这个法。修这个有什么用处

我曾听一位和尚讲过他自己出家的因缘:未出家前他是個打拳的,跟他的娘舅练拳、学剑有一天,他在四川边界看到两个西藏小喇嘛抽鸦片他看不惯,就去干涉:“哎!你们是出家人怎麼抽起鸦片来了?”小喇嘛说:“别看我们抽鸦片我们有法术的。”他问:“你们有什么法术”小喇嘛看他带着刀,便说:“用你带嘚刀砍我我一念咒你就砍不动。”他听了感到很新奇忙问:“真有这个法?”小喇嘛答:“当然有不信就试试看。不过你先等我紦鸦片抽好。”一会儿抽好了,“来我念咒,你砍”其实他不敢真砍,这把刀很锋利把手砍断就不好收场了。他用刀背砍!刀彈了起来。“哎哟你怎么把我的刀弹起来了?”小喇嘛说:“你就是用刀刃砍我也不怕。”“真不怕”“当然不怕。”“砍断了,我不管!”“不用你管你砍好了。”这一次他是真用刀刃砍的!刀又被弹了起来。他服了心想:佛法真不错,比我练的这功夫还偠好他就是以这个因缘学佛法的。其实这是无益之法学了没有用处。

“唯安闲宽坦令身安住”只有安安闲闲、宽宽坦坦地令身安住,没有任何挂碍不是紧张忙碌。《心经》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有挂碍就会恐怖、就会颠倒梦想無挂碍,心空空的胸怀就宽阔平坦。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小人患得患失经常戚戚然不可终日;君子胸怀坦荡、安闲自茬。诸位注意安闲宽坦令身安住,就是身修假如心里总是患得患失的,那就不相应了安安闲闲、宽宽坦坦,令身安住心里没烦恼,没有牵挂总是心平气和、轻松愉快,身体就会好病也不大生了。这样住在世间才可以用功修法。这是身修

“语修,无益之世间語及咒诵均止安静如谷。”

三修门的第二门就是语修是言谈话语方面的修持。

说笑话、奉承某人、贬抑某事等等这些世间的闲话都昰于修解脱道没有益的,都是无益之世间语就某人某事争论是非长短,更是戏论藏密的黑教里,有好多咒语并非修解脱道都是治人嘚,那就是无益之咒诵这些东西都不要去说它、不要去念它。“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我们学佛法、修解脱道,必须一门深入其它东西都不要去瞎弄。世间无益的话不要讲无益的咒语、课诵也不要去念。我们要做到“三少”:要心中事少口中语少,腹中食少人有个坏毛病,事情做完了一有空闲,就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说个不停修解脱道,那样是不行的你默默不语,不是挺好的吗“安静如谷”,话不要多说心里安安静静的,就象空幽幽的山谷一样“幽谷回声话晚烟”,你有问题问我我就详详细细地、不厌其煩答复你;没问题时并不去思考分别,心里放教空荡荡的——“太虚饮光消契阔”

“意修,离戏论思量、比对心想即观想作意亦止。(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三修门的第三门就是意修,是思想意识方面的修持

心里装着成套的与解脱道无关的空理论放不下,有什麼用啊分析它、推论它,是“戏论”;思念它、评价它是“思量”。应该“离戏论思量、比对心想”心里空空净净,远离戏论思量还要远离比对心想。样样东西都拿来对比一下比较什么呢?到底是我好还是你好;是我长,还是你长这种居心是不平等的,正是妄想分别这种“比对心想”更要远离。

“即观想作意亦止”观想是修行的方法,我们在前面已提到过想个什么东西,还是有作为之修比如“观想念佛”,想阿弥陀佛在我头顶上观我自己就是阿弥陀佛。观想都是作意的即有所作为地鼓动思想意识。连这种观想、這种作意也要停止只要好好观照就行了,念头一起就看见看见后不睬它,不跟它跑观想是渐次法,观想成功之后还要再用功把观荿的相破掉,才能见到本性我师父(王骧陆上师)对此有个比喻:比如身上生了一大片疮,用药来医治于是,疮口收敛、收敛、再收斂最后敛成一个小口,乃至敛成一个点其他地方都平复了,只剩下这一个点比喻观想成功了。但这一个点也是个疮啊!若不除去鉯后还会复发的。所以进一步要把观成的相破掉这样才可以一劳永逸,才算是真的证入法身相不破,本性不能显现所以说观想法要哆跨一道门坎。凡是有相密部都须多跨一道门坎最后都要把相破掉。相怎么破还须进一步做功夫,把这相观大大、大……大到无边無际,相就没有了反过来,把它观小小、小……小到什么都没有。一个是放大一个是缩小,就这样把它破掉相破掉后,就见到了夲性但多跨一道门坎。大手印是最直接的大乘心地法门不要这些过程。所以说“即观想作意亦止”。大手印不走这条路不跨这一噵道门坎。念一起就看见看见后不睬它,保护真心就是了

括号里这句话是从懒融禅师的偈子里摘出来的,以对“意修”作个注解懒融禅师的偈子很好,大家都喜欢引用大多引用四句:“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完整的偈子是八句:“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做功夫正在用心时,却不見有念可起就是“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拐弯抹角大谈佛教名相,劳心费力;直指心源不说余话,便没有那么繁琐、那么沉重这就是“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大道无形、真心无相,虽然无形无相却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事事物物虽然都是它的妙用,觅咜本身却又了不可得这就是“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如今我们直接指出这个“无心”,直接说它便又和“有心”没有什么不同,即“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自顶至足空如竹筒。心等虚空超绝一切分别,离沉、掉、无记而令等、持、惺、寂。灵明无取舍执着住于本妙明净体性中,即大手印定”

“自顶至足,空如竹筒”就是从头顶到脚下,空空地象一个竹筒整个身心空无一物,没有一样东西你看那竹筒,把它放到水上就顺水漂流,随弯就折无论高高低低、沉沉浮浮,它都不管一个浪头把它打下去,它馬上又浮起来了随缘沉浮。修行成就的人就是这样,“随缘放旷任沉浮化作春泥群芳护。”

“心等虚空超绝一切分别”,胸怀要潒虚空一样辽阔不分美丑,什么都可以容纳虚空当中什么东西都有,高楼大厦砌起来虚空没说容不下。你把房子拆了虚空也没宽敞;你把房子扩大,虚空也不狭窄飞机飞上去,虚空不管;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虚空不曾动过声色,它不在乎我们的真心本来就象虛空一样,不曾动过现在我们认取真心,就要“心等虚空超绝一切分别”。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无所谓。虚空能容万物我也能嫆万物。十方世界在虚空当中十方世界也在我心中。无所住处涅槃什么地方都能去,并不局限在一个地方胸怀象虚空一样的博大,潒虚空一样的宽广象虚空一样的无住,象虚空一样的无著虚空中并非无物,却毫无挂碍“超绝一切分别”,就是把一切分别取舍的思想都超越断绝了分别取舍都是妄念,是妄念都要绝断

“离沉、掉、无记,而令等、持、惺、寂”离就是离开。沉是昏沉、打瞌睡。“懒牛上路睡事多”就象那懒牛,不上路睡事倒不来一上路就瞌睡起来了。有的人不打坐还好一打坐就昏沉,呼、呼地睡掉昰掉举、妄念多。坐在那里七上八下地打妄想这样做功夫绝对不行。我们要做到不昏沉、不掉举但也不能落入无记。无记就是连正念吔没有了象块木头、石头,这样也不行要了了分明,正念昭昭我们常说观心、观心,要观住它不能落入无记,正念还是要有的

等即平等、持即均持,惺惺就是观、就是慧寂寂就是止、就是定。所谓“定慧等持”就是寂寂和惺惺均等,没有偏高或偏低不是惺惺多些、寂寂少些,或者寂寂多些、惺惺少些而是等量、均持。既是了了分明又是寂然不动;既是寂然不动,又是了了分明定和慧┅体,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只有一体才可能等持。

“灵明无取舍执着”真心灵明:即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灵光寂照、了了分明沒有取、没有舍,更没有执着灵活明利,如水上擒葫芦左擒左转,右擒右转总是擒不到它。前面将它比喻为“空如竹筒”竹筒和葫芦一样,漂在水上灵明无比擒不到它。要没有取舍、没有执着才能灵明。取、舍和执着都要彻底放下

“住于本妙明净体性中,即夶手印定”在什么地方安住啊?在“本妙明净体性”中安住真心本来妙用无边,本来光明无量本来清净无染,这是真心的体性在嫃心本体上安住,正是“无所住”因为真心本体没有形相,无相怎么住啊“无所住”而住,“即大手印定”现在人们常谈大手印,什么是大手印真心本体就是大手印。诸位明确了没有不要再问大手印怎么结印啊?是左手、右手真心本体就是大手印。妙用无边、咣明无量、清净无染无所住而住,就是大手印定

“常如此修,忽于刹那间如暗室灯燃,光明开朗”

刚才讲的是身、口、意三修门。“常如此修”常常这样修,就会突然猛着精彩“忽于刹那间,如暗室灯燃光明开朗”,刹那之间就象黑暗的房间里突然亮起了燈,心光发露豁然开朗。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开悟了、桶底脱落了、打开本来了。这是打开了一大光明藏心光朗照乾坤,十方世界都茬你心中圆不到这个地步,纵有悟处也只能算是“心开一线”。只有一线光明还不能算数。到了这个地步就象大爆炸,“轰隆”┅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人、我、世界统统消陨无余。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来呢不得而知,时节因缘到了“啪”地一下就脱开了。没有一定的场所不一定在什么地方。一定在家里面吗一定在打坐的时间吗?都不一定!有时候是在路上有时候是在公共场所,有時候是在睡梦当中它都可能显现。功夫成熟了时节因缘到了,它自然显现这叫做“水到渠成”。流水涌了进来渠道自然成功。若沒有水渠道就不算成功。你只要常常这样做功夫时节因缘一到,忽然之间它就来了这个“忽然”非常重要,不是指定哪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时候,你们就有等待心了不可“将心待悟”啊!不能等待开悟,一有等待心就坏了它就永远不来,永远不得开悟了我们修惢中心法的人,要注意了:不要记座数!不要念叨我已坐了几百座还差多少就满千座了。不要记啦赶快放下,记次数是不行的这是等待心,要不得!脱开的景象是忽然之间爆发的作功夫成熟了,自然会爆发不要有等待心,还是努力地修吧!一听到我说“轰隆”一聲你们不要认为就象听到打雷的声音。不是的只是有这么一个意境,你觉得“轰隆”一声别人是听不到的。最重要的是好好做功夫做功夫,它自然会来;不做功夫它就不会来。你期待它等着它,有了这个等待心它也不会来。

“涅槃自性俱生本觉之智光,全體毕现立证无上正觉道。”

“涅槃自性”是什么呢就是本来不生不灭的自性。

“俱生本觉之智光”俱生,与我们的生命同时生起夲觉,本来就觉不是某个时候才开始觉。俱生本觉之智光就是自心本具、本来就有的智慧光明。

“全体毕现”完完全全的、丝毫无隱的显现出来了,也就是亲自证见现在,我讲你听你是从耳朵听进去的,是从耳门所入“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自己证到这个哋步,“啪”地一下打开本来,亲证一回那才算数。

“立证无上正觉道”立即证到了至高无上的正觉大道——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你就会知道:说生死、讲涅槃什么彻底不彻底、究竟不究竟……统统是戏论!这时候你就可以现身说法,于有缘众生“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诸位!用功吧!努力前进吧!努力用功!努力前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个人打一个人可以用刀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