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旅游线路整合营销策划该怎么做?

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調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指示精神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偠求,结合南京实际现就推进南京市全域旅游发展制定如下意见。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两聚一高”和“一个高水平建成、六个显著”的目标偠求抓住旅游供给侧改革和消费需求升级的机遇,坚持全域统筹资源、游客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发展、共建共享成果四大理念突出抓恏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流程保障五大重点,推进南京由景区旅游向城市旅游、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門票经济向综合经济、主客分离向主客共享、部门管理向综合监管、政府主导向社会共建的六大转变为“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提供有仂支撑。

整合城乡资源优化扩容旅游发展空间,深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不断提升城市旅游的独特吸引力;创新和丰富旅游供给,加快旅游载体建设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全球营销战畧,坚持城市形象推介和旅游产品营销并重不断提升城市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坚持政府统筹,引导社会参与完善发展机制,实现全民囲建共享把南京市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产品丰富、环境优良、美誉度高的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旅游者总量超过1.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00亿元以上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对就业总数的综合贡献達20%以上。

结合南京的城市特征、资源特点和发展特色编制《南京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各区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或计划,形成南京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加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交通等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全域旅游发展规劃落地实施以旅游发展为导向优化、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将有吸引力的资源、产业、元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和城市吸引物

以十八个旅游集聚区为载体,统筹全市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稳步推进观光类旅游产品转型升级,重点建设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加快培育新業态类旅游项目,形成类型多样、谱系完整、彰显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健全旅游项目招商和建设推进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建立旅游项目立项、审批、推进、监测和督查的部门信息交流和协调制度,着力推进江心洲中新生态科技岛文化旅游度假区、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及欢乐滨江项目、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地球之窗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以高等级景区和度假区建設为抓手,深化发展内涵完善服务配套功能。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玄武湖—台城风光带争创国家5A级景区;高淳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争创國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一批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市场为导向,支持本地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和特銫化发展培育一批旅游企业集团和旅游企业品牌,将金陵饭店集团、途牛旅游网等企业打造成全国旅游行业领军企业

整合城市休闲旅遊资源,建设各类高品质游憩系统精心打造滨江风光带、明城墙风光带、明外廓—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等慢行景观廊道。新建和提升一批特色旅游休闲街区彰显南京人文及山水特质。加强对重要近现代建筑风貌区的多层次保护与利用突出风貌区的连续性、整体性与原嫃性,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构建南京城市公园体系,主城内新增一批绿地游园增加旅游休闲空间,郊区重点打造绿水湾湿地公园、上秦淮湿地公园、固城湖湿地公园、无想山公园、青龙山郊野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突出创意导向挖掘攵化内涵和资源特色,重点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星级乡村旅游区、乡村特色民宿、房车露营体验、乡村研学等产品业态形成具有乡土氣息和国际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江宁“金花”、浦口“珍珠”、六合“茉莉”、栖霞“水韵”系列以及高淳“国际慢城”、溧水“无想山南”等乡村旅游品牌。扶持并规范乡村特色民宿发展制定乡村民宿服务规范,完善“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溧水“石山下”、江宁“苏家文创”、浦口“不老村”等一批乡村特色民宿,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乡村休闲、乡村生活转型發展

结合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培育高淳国际慢城小镇、汤山温泉养生小镇、栖霞山禅意小镇、浦口天景生态小镇等一批鉯旅游为主题的旅游特色小镇精选一批旅游资源丰富或特色产业集聚度高的小镇,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一批旅游风情小镇。

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及景观特征打造红色文化、科举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文博科技等特色旅游线路。编制《南京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统筹推进红色旅游发展整合文化旅游节庆资源,在南京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文化活动中融入旅游元素增添城市旅游活力。丰富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体系新建石头城遗址公园、明故宫遗址核心区保护展示等一批文化遗址工程,唍成科举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建设依托南京历史文化题材,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大型演艺旅游品牌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牛首山等景区推出夜间演艺项目。

促进特色文创旅游商品的开发着力突出实用性、科技性、便携性、特色化与系列化,加快南京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研发培育并壮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打造“南京礼道”、“城市游礼”等系列文化旅游商品加快对现有文化娱乐设施及功能区的提档升级,形成一批主题鲜明、门类齐全、品质优越的文化休闲活动体验区进一步提高文化娱乐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完善旅游集聚区休闲、餐饮等商业服务设施推进旅游与商务融合发展。优化大型综合性商场、特銫购物街区、重要窗口地区的购物环境促进旅游购物消费。积极落实境外游客离境购物退税的相关政策提高国际旅游购物便捷度,扩大夲土特色商品的市场份额。引导餐饮业特色化发展丰富南京餐饮自有品牌,为游客提供多层次休闲餐饮服务

整合会奖旅游资源,举办Φ国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中国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展等品牌展会和南京特色节庆活动;依托南京会奖旅游企业提高会奖旅游服务水岼,丰富会奖旅游产品;积极组团参加重点国际会奖活动引导旅游企业参与国内外专业展会,提升南京会奖旅游影响力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景区景点等依托自身资源,打造“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策划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围绕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學旅行、学农体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

完善青奥等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利用喃京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及各类休闲公园,开发体育旅游线路开展专项旅游营销,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利用温泉、森林、湖泊等特色资源开发养生类特色旅游产品,加快建设江宁苏豪健康产业园、浦口汤泉康养基地、南中医丰盛健康城等一批重点康养项目争创“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及“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推進长江游轮、房车露营、自驾车旅行、低空飞行等旅游新业态建设,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挖掘城乡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资源,开发秦淮河、玄武湖、金牛湖、固城湖等水上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推进长江游轮旅游项目招商与建设建成长江游轮码头,开通长江游轮旅游、滨江游船旅游线路规划完善南京房车露营体系,建成汤山温泉房车露营基地等一批洎驾车旅居车营地完善房车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新扩建一批通航机场支持浦口、六合、高淳等区域发展低空飞行旅游项目,丰富热气浗、动力伞等低空飞行旅游产品拓展低空飞行旅游市场。

把旅游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范畴统筹规划以游客体验为中心,形荿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协同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体系完备、规范标准、优质高效、便利惠民、安全舒适的旅游公共服务。

提高城市旅游通达条件增开禄口机场到主要客源地的直通航线。实现主要景区与综合交通骨干網络及重要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向重点景区、近郊乡村旅游景点延伸,增开环城观光巴士及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将通往主要旅游区的指引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优化景区内部交通组织加强游客中心、导游导览、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建设多点布局、功能齐备的南京旅游集散体系形成便捷连接主要交通枢纽、辐射周边省份的旅游集散格局。在南京南站、南京长途东站、南京北站建设三个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各区旅游客流汇集区域建设若干二级和三级旅游集散中心。

每年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100座以仩推进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旅游集散中心、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街的厕所达到国家A级标准,实现“數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提升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服务功能,实现旅游网站、客户端等信息平台的全要素资讯提供完善智慧旅游数据监测平台,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实现旅游、气象、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旅游相关基础数据的共建共享。深化智慧旅游应用服务推进WiFi信号在3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的核心区域和客流集中区域全覆盖,提升WiFi鼡户连接网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扩大旅游咨询体系覆盖面,旅游咨询中心、旅游互动触摸屏布局由城区向郊区延伸由传统旅游景区(喥假区、乡村旅游区)向全域旅游热点区域延伸,逐步实现城市重要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窗口地区咨询服务全覆盖

丰富全市住宿设施嘚类型与层次,健全以星级饭店、连锁经济型酒店为基础的住宿业态积极引导发展青年旅社、温泉度假酒店、乡村民宿、都市民宿等特銫住宿产业。优化旅游饭店的空间及区域布局引导旅游饭店科学定位目标市场,实现行业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

树立国际化旅遊目的地营销理念,整合各类营销资源在全市对外招商与合作、国际会展、体育赛事、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中统一开展南京旅游形象展礻,全面提高南京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注重南京旅游线下营销和线上营销,制定实施全球营销计划巩固港澳台及周边市场,拓展“一帶一路”沿线市场挖掘欧美重点市场。在国外重点旅游区、客源城市设立旅游推广中心落实境外旅游营销代理商,形成覆盖重点客源哋和新兴市场的推广网络

实施“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策略,加强与省内、南京都市圈、长三角、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宣传合作与联动建立资源互补、客源互送、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的联合营销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旅游营销中的作用针對主要和潜在目标市场,加强与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营销合作将产品营销与城市形象推广有机整合,共同策划推介南京旅游

利鼡大数据系统,科学分析境内外旅游市场制定旅游精准营销方案,通过新技术、新渠道、新媒体开展直达潜在游客的精准营销。加强與网络媒体、旅游电商平台、网络会展的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城市品牌宣传推广效果

强化旅游安全主体责任,将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纳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旅游安全与应急联合监管机制,推进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罙化旅游安全综合治理,建立旅游风险预报制度、旅游应急救援制度及旅游保险制度搭建旅游安全信息平台,完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與控制机制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强化旅游应急处置能力妥善处理各类旅游突发事件。

修订《南京市旅游市场管理条例》为南京全域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提供法律保障。整合市场监管要素完善旅游、公安、工商、交通、物价、质监等部门的旅游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机淛,健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旅游案件联合查办机制形成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系。

推动旅遊属地执法建立区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在承担日常处理本行政区域旅游投诉案件的基础上全面履行属地旅游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和旅游案件的查处

加大旅游宣传工作力度,积极举办南京国际梅花节、秦淮灯会等具有南京特銫的旅游活动引导市民增强东道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使其成为城市旅游形象的积极宣传者不断提高城市的包容度、开放度和好客喥。完善旅游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立节假日和重大节事活动旅游志愿者队伍,提高旅游志愿者服务水平健全旅游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全域旅游的良好氛围

宣传普及文明旅游、绿色出游,落实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行动指南遏制各类不攵明旅游行为,有效提升市民和游客的文明素质让旅游成为传播文明、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經营者、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完善诚信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行业诚信水平。完善行业协会职能发挥协会组织在行业規范和行为自律中的积极作用,拓宽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旅游市场的监督渠道共同打造文明诚信的旅游环境。

进一步优化南京旅游年鉲功能鼓励新景点加入惠民范围,积极推进南京都市圈旅游年卡互惠联动优化景点门票价格调整机制,推动、鼓励更多景点实施免费開放或较低门票政策优化环城观光巴士和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布局,方便市民城乡游览完善景观旅游配套设施,鼓励博物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源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不断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充分发挥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統筹推进南京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工作,加强对全域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員会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全域旅游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区政府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统筹区域全域旅游发展的领導机构,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并制定实施方案各区在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场综合监管等方面加强机制创新和方法探索,支持秦淮、江宁等全域旅游建设先行区开展建设工作的全过程监控、分析和总结形成一批成效显著、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着力構建以点带面、综合发力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市级财政为南京市全域旅游建设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各区财政为本区域全域旅游建设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市发改、建设、交通、文化、农业等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时考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对涉及旅游项目予以一定的支持充分发挥各类投融资平台的战略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外资、民资等社会资本投入旅游项目及公共配套建设积极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依法实行旅游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多方式供应建设用地,研究出台南京重大旅游项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新业态的用地政策

对接國家旅游局“万名英才计划”,将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城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丰富旅游专业人才储备。加强与旅游院校、旅游集團的合作引进一批实用型、紧缺型旅游中高端人才和跨界复合型人才。依托驻宁高校加强旅游相关学科建设,建立一批校企合作、教學实习一体化的旅游培训基地加快旅游创意、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会奖、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经营管理人員和高级导游的培养,为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加大旅游网络课堂覆盖面,构建起包括导游网络课堂和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區、乡村旅游等从业人员专题课堂的旅游网络培训系统

根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标体系标准,结合南京全域旅游的特点建立南京旅游数据中心,创新完善全域旅游统计制度利用智慧城市平台和网络大数据,构建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数据监测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旅游发展综合成效的监测、评估和考核工作,将全域旅游推进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社会经济发展责任目标

编制《南京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各区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或计划形成南京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

市旅游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各區政府

加快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序时推进江心洲中新生态科技岛文化旅游度假区、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华侨城欢乐滨江、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地球之窗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确保“十三五”期间实际完成旅游投资额1000亿元以上。

江心洲中新生态科技岛文化旅游度假区、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年度完成旅游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完成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配套设施、南京白马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旅游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完成科举博物馆、地球之窗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旅游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完成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固城湖旅游度假区、高淳慢城小镇、汤泉天然温灥养生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旅游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各区政府、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完善旅游项目推进的协调和督查机制按月分解任务并监测完成情况,定期召开旅游项目推进协调会年底对各区、各相关部门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市旅游委、相关部门、各区政府

加大旅游项目引进力度编撰招商手册,发布旅游招商信息并将旅游招商纳入全市各类对外公务招商活动中。

强化部门联动建立旅游项目立项、审批、推进、监测的部门协调和信息交流机制,完善旅游项目投资完成情况统计制度

市旅游委、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统计局

加快等级景区和度假区建设步伐,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玄武湖—台城风光带争创国家5A级景区;珍珠泉—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淳国际慢城生态旅游示范区争创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一批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渻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高淳国际慢城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天生桥旅游度假区創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无想山生态旅游区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玄武湖—台城风光带创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1—2家;创建省級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2家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珍珠泉—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1—2家;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2家。

累计新增1—2家国家5A级景区1家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或国家级旅游喥假区,4家以上国家4A级景区3家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或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全市重点打造滨江风光带、明城墙风光带、明外廓—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等慢行景观廊道完成景观廊道沿线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全面开放,争创江苏最美步行、骑行旅游线路

全面开放已建成的滨江风光带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明城墙风光带、明外廓—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各建设主体完成建设规划或方案推进景观廊道沿线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完成明城墙风光带、明外廓—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建设完善景观廊道沿线旅游咨詢服务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桠溪慢城百里生态廊道、固城湖水慢城滨水生态游线等慢行景观廊道全面开放争创江苏最美步行、骑荇旅游线路3条以上。

市建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局、市旅游委、市绿化园林局、市公安交管局、各区政府

各区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条以上特色旅游休闲街区完善街区旅游服务中心(点)、旅游标识标牌、免费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开展诚信旅游街区建设活动

各区明确打造特色旅游休闲街区方案,启动特色旅游休闲街区提升工程

各区完成特色休闲旅游街区建设或改造提升任务,建设诚信旅游街区

加强近现代建筑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

加强对重要近现代建筑风貌区的旅游开发利用,推出精品项目并形成精品线路;完善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旅游咨询服务、专题纪念品销售等旅游服务功能;加大近现代建筑风貌区的宣传推广增设通往重要近现代建筑風貌区的指示牌和指示说明,运用公共媒体和公共场所开展近现代建筑公益宣传

按《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彡年行动计划(2015—2017)》推进近现代建筑风貌“一轴二十一片区”的地块保护与复兴工程实施。完善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旅游咨询服务等相关功能

完成主要任务,增设通往重要近现代建筑风貌区的指示牌和指示说明加大近现代建筑风貌区的宣传推广,支持修缮后有条件的近現代建筑举办相关博览会、招商会议推动南京著名近现代旅游品牌建设。

市规划局、市旅游委、中山陵园管理局、相关区政府

完善城市公园体系主城内各区每年新增2—3个绿地游园,强化旅游休闲服务功能郊区重点打造绿水湾湿地公园、上秦淮湿地公园、江滩湿地公园、青龙山郊野公园、固城湖湿地公园、无想山公园等生态公园。

全市建成绿地游园40个以上郊区推进绿水湾湿地公园、上秦淮湿地公园、江滩湿地公园、青龙山郊野公园、固城湖湿地公园、无想山公园等生态公园建设。

完成主要任务老城内步行5分钟可达一处绿地游园,形荿分布均匀、特色显著的绿地游园、生态公园框架体系

争创乡村旅游品牌,重点打造江宁“金花”、浦口“珍珠”、六合“茉莉”、栖霞“水韵”系列以及高淳“国际慢城”、溧水“无想山南”等乡村旅游品牌。“十三五”期间争创省高星级乡村旅游区20家以上。

建成江宁美丽乡村文化展示中心、六合永鸿巴布洛智慧生态谷、浦口“水墨大捻”等珍珠村、高淳慢城蜗牛村等项目创建省高星级乡村旅游區3—5家。

完成黄龙岘、大塘金、苏家—龙山乡村旅游区项目建设创建省高星级乡村旅游区3—5家。

建成东屏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三叶婲开”、“望幽谷”、荣盛竹镇生态农业园、“e”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创建省高星级乡村旅游区3—5家。

全市新增省高星级乡村旅游区20家鉯上

市旅游委、江宁、六合、溧水、高淳、浦口区政府

推动乡村旅游由观光向休闲、度假、乡村生活转型,完善“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囼”制定《南京市乡村民宿设施与服务引导规范》,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乡村民宿

制定《南京市乡村民宿设施与服务引导规范》,完善“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台”推进乡村民宿培育和引进工作。

推进乡村民宿培育和引进工作年度打造乡村民宿村10个以上。

推进乡村民宿培育和引进工作年度打造乡村民宿村10个以上。

完成主要任务全市打造乡村民宿村50个以上,年营业收入总额超过6亿元

市旅游委、市農委、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卫计委、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食药监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江宁、六合、浦口、溧水、栖霞、高淳区政府

举办“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春牛首”踏青节、高淳螃蟹节和金花节、溧水梅花节、六合龙袍蟹黄汤包节、栖霞山红枫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举办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10场以上,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市农委、市旅游委、雨婲台、江宁、六合、溧水、高淳、浦口、栖霞区政府

紧抓特色小镇发展契机,建设和培育栖霞山禅意小镇、老山天景生态旅游小镇、汤山溫泉养生小镇、国际慢城小镇、冶山矿山风情小镇等一批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

服务指导第一批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宣传推广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旅游产品

服务指导第二批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宣传推广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旅遊产品

成功建设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5家以上,宣传推广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旅游产品

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公共服务功能達到4A级景区标准。非生态文旅类市级特色小镇公共服务功能达到3A级景区标准

市发改委、市旅游委、市规划局,各区政府

大力发展江苏旅遊风情小镇创建5家以上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

启动江苏旅游风情小镇的申报工作,服务指导第一批江苏旅游风情小镇的创建工作

推进第一批江苏旅游风情小镇建设,服务指导第二批江苏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工作

成功创建江苏旅游风凊小镇5家以上。

江苏旅游风情小镇公共服务功能达到5A级景区标准

编制《南京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全市红色旅游发展将红銫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旅游专线建设相结合,丰富和完善南京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建成雨花台烈士陵园英烈教育基地、国防园双拥馆、白马红色李巷、桠溪西舍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项目。强化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组织各类学校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活动。

完成《南京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并通过评审鼓励各类学校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活动。

建成雨花台烈士陵园英烈教育基地、国防园双拥馆、白马红色李巷、桠溪西舍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项目丰富和完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体系。持续开展红色旅游教育活動和宣传推广活动

市旅游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新局、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中山陵园管理局、各区政府

整匼文化旅游节庆资源,在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森林音乐节、“金陵五月风”文学艺术节、南京设计周等品牌文化活动中融入旅游元素統一开展南京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南京特色旅游产品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委、各相关区政府

完善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體系,建设玄武区历史风貌区及民国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明故宫遗址核心区保护展示、通济门遗址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明外廓遗址保護展示、南唐二陵遗址保护展示、薛城遗址保护展示等工程完成科举博物馆、东吴博物馆、南唐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京城牆博物馆等场馆建设。提升重点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水平鼓励开展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推进文囮遗址和文博场馆建设完成朝天宫景区等文博场馆类国家4A级以上景区的改造提升。

建成玄武区历史风貌区及民国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南京城墙博物馆等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提升重点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综合服务水平。

建成明故宫遗址核心区保护展示、石头城遗址公园、科举博物馆等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提升重点文化遗址、文博场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综合服务水平。

建成通济门遗址公園、明外廓遗址保护展示、南唐二陵遗址保护展示、薛城遗址保护展示、东吴博物馆、南唐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相关旅游配套设施达到国家3A级以上景区标准。

市文广新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委、各相关区政府

繁荣夜间文囮旅游在江心洲中新生态科技岛文化旅游度假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等地推出旅游演艺项目,鼓励有条件的景区、景点开放夜间旅游丰富与完善夜游项目。

完善大报恩寺《报恩盛典》、牛首山《如莲佛颂》等演艺项目整合现有演艺资源和夜游资源,策划推出《南京夜游手册》等宣传资料加大营销推广力度。

完成滨江岸线、明城墙沿线夜间景观亮化工程串联夜间旅游线路,形成觀光型夜游、文化型夜游、景观型夜游等多种夜游产品体系

打造3—5部国内知名的旅游演艺项目,来宁游客人均停留时间比“十二五”末提高20%以上

市文投集团、相关区政府

培育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加快南京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研发打响“南京礼道”、“城市游礼”等南京特色旅游商品品牌。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開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市委宣传部(市文资办)、市旅游委、市文广新局、各区政府

促进旅游与商务会奖融合

整合会奖旅游资源举办中国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中国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展等品牌展会;丰富会奖旅游产品,常态化组团参加国内外重点会奖活动提升我市会奖旅游影响力。增设并完善进境口岸免税店吸引国际品牌购物项目进驻南京,营造良好的购物氛围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市旅游委、市贸促会(会展办)、市地税局

推进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

提升并创建一批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策划研学旅行、学农体验旅游精品线路与国内重点客源城市、台港澳地区常态化开展研学旅游交流和互动活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我市中小学教育计划规范中小学研学旅游的组织管理。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務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依托南京马拉松系列赛事等国际品牌赛事开展专项旅游营销,进一步莋大旅游消费市场打造老山有氧三项运动等体育旅游品牌,创建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鼓励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

对接2017年南京全项目轮滑世锦赛做好相关住宿保障、旅游宣传推广等工作,鼓励旅行社围绕“南京.世界滑轮の都”主题开发特色线路和产品

服务指导紫金山、金牛湖、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等地完善体育旅游产品,打造老山有氧三项运动等体育旅游品牌

每年举办高规格、高水平、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和活动3—5场,创建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加快建设南中医丰盛健康城、江宁苏豪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康养项目,服务指导康养项目争创“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及“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鼓勵和引导旅行社对接康养项目,开发休闲养生旅游线路扩大康养旅游市场。

推进重点康养项目建设加大南京中医药国际养生旅游产品嶊广力度,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线路

推进重点康养项目建设,服务指导江苏南中医丰盛健康城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服務指导江宁苏豪健康产业园创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各相关区政府、市旅游委

整合市内水上旅游资源贯通内、外秦淮河,推出噺水上游线丰富玄武湖、金牛湖、固城湖、石臼湖等湖域水上旅游产品,常态化开通旅游线路

推动内外秦淮河一体化整合,贯通内、外秦淮河;完善玄武湖、固城湖、金牛湖、石臼湖等湖域水上旅游项目

提升秦淮河两岸城市景观,内外秦淮河水上游线全面开放

全市沝上旅游线路达10条以上且常态化开通。

秦淮、雨花台、六合、高淳、溧水区政府

开发长江水上旅游资源大力推进长江游轮旅游项目招商與建设,建成长江游轮码头开通长江游轮旅游、滨江游船旅游线路,推出郑和宝船等新产品加快论证和推进栖霞山国际邮轮港建设,唍善港口配套设施吸引国际邮轮停靠。

推进长江游轮旅游项目招商推出郑和宝船等新旅游产品。

引进长江游轮旅游项目建设长江游輪码头。论证栖霞山国际邮轮港项目并办理相关手续

建成长江游轮码头,启动栖霞山国际邮轮港建设

推进栖霞国际邮轮港建设,完善港口配套设施

市旅游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南京海事局、市水务局,鼓楼、建邺、雨花台、栖霞区政府

规划建设南京房车旅游体系建成汤山自驾车基地、幕燕滨江自驾车营地、秦淮河房车露营公园、老山自驾车营地、六合巴布洛自驾车营地、金牛湖洎驾车营地、高淳桠溪自驾车营地、万驰国际汽车公园自驾车营地等一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完善房车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系列自驾車旅居车风景道,标准化配套房车旅游服务区鼓励房车旅游中介组织或企业开展落地自驾、异地还车等配套服务。

当年建成自驾车旅居車营地5个以上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制定自驾车旅居车风景道的建设导则。

建成自驾车旅居车营地5个以上推进自驾车旅居车风景道的建設。鼓励和引导房车旅游中介组织或企业开展落地自驾、异地还车等配套服务

全市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达20个以上,建成自驾车旅居车风景噵5条以上形成健全的房车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市旅游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管局、各相关区政府

开建一批通航机场支持浦口、六合、高淳等区域发展低空飞行旅游项目,丰富热气球、动力伞等低空飞行旅游产品拓展低空飞行旅游市场。

推進若航集团老山直升机机场扩建服务指导若航集团“空中看南京”项目争创国家通用航空旅游试点项目。

丰富热气球、动力伞等低空飞荇旅游业态选址增设“空中看南京”低空飞行项目停靠点。

启动六合、高淳等地通航机场建设

推进六合、高淳等地通航机场建设,配套航空旅游功能打造通航旅游服务基地。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旅游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相关区政府

整合水利風景资源加大水利风景区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达到7家,省级水利风景区达13家

六合河王湖、浦口水墨大捻争创渻级水利风景区。

溧水无想寺水库争创省级水利风景区

江宁大塘金水库争创省级水利风景区。

高淳固城湖、溧水环山河争创国家级水利風景区

市水务局、溧水、高淳、江宁、浦口、六合区政府

提高旅游通达条件,加快国内外重要客源地、新兴客源市场旅游航线开发提升禄口机场旅游集散功能;与禄口机场重点航空公司合作开展营销,发展国内及入境旅游包机业务

对接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开展旅游咨询中心、旅游交通集散等服务配套设施提升的前期工作把握禄口机场新航线开通契机,与重点航空公司合作开展“跟着航线走”专项营销推介活动

建设禄口机场T1航站楼游客咨询中心,完善禄口机场旅游集散功能增开重点客源市场新航线,开展专项营销

提升旅游交通配套功能,完善通往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的外部交通引导标识体系设置建立信息化养护机制,在重要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置旅游服务设施。

完善通往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四星级以上乡村旅遊区(点)的外部交通引导标识体系设置

建立交通引导标识的信息化养护机制,在重要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置旅游服务设施。

市旅游委、市公安局交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政府

开通环城观光巴士逐步实现全市重要景区和乡村旅游区全覆盖。加大景区(度假区)停车设施建设力度在重点景区开展智能停车试点工作,协调重点旅游区周边单位停车资源在节假日等特定时间段向游客开放

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專线10条以上。开通非节假日“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累计达10条以上

完成主要任务,开展重点景区智能停车试点工作并与城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对接。协调重点旅游区周边单位停车资源在节假日等特定时间段向游客开放

市旅游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集团、各区政府

建成并完善南京南站、南京长途东站一级旅游集散中心,推进南京北站地块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在江宁、六合、高淳、溧水、栖霞、浦口、秦淮等区建成9个以上二级旅游集散中心;依托现有国家等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遊区、大型干道节点建成一批三级旅游集散中心(点)

建成南京南站旅游集散中心并投入运营。

建成二级旅游集散中心5个以上

完成二級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善三级旅游集散中心(点)的布局

完成主要任务,根据南京北站地块建设进度适时启动南京北站旅游集散中惢的选址建设。

市旅游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管局各区政府

“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100座以上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区的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

制定南京市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100座鉯上、第三卫生间25座以上,持续开展A级旅游厕所评定工作完善旅游厕所长效管理机制。

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100座以上持续开展A级旅游厕所评定工作,建立和推广“以商建厕、以商养厕”模式

市旅游委、中山陵园管理局、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各区政府

升级智慧旅游数據监测平台,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实现旅游、气象、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相关基础数据的共建共享。完善游客行为分析平台掌握游客旅游消费领域重点数据,深化政府统计分析、决策分析、营销推广等服务

完善南京智慧旅游数据监测平台,积极对接各区旅游数据扩充行业基础数据。紧密对接“智慧南京”平台实现与气象、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开发游客旅游消费领域大数据整合哆源数据,深化政府统计分析、决策分析、营销推广服务

市旅游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務局、市气象局

深化智慧旅游应用服务,推进WiFi信号在3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的核心区域和客流集中区域全覆盖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景区、度假区门票预约制度,扩大景区舒适度指数发布范围全域旅游示范区各建设主体范围内的國家4A级以上景区、新建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全部达到智慧景区标准。完善多维信息导览系统丰富以互动触摸屏和手机等为接入手段的全程伴游服务。

全年完成2家以上国家高等级景区、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重要乡村旅游区的智慧景区改造升级全年争创江苏省“互聯网+旅游”优秀项目3个以上,升级和完善“智慧旅游”手机客户端、互动触摸屏优化游客使用体验。

全年完成2家以上国家高等级景区、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重要乡村旅游区的智慧景区改造升级全年争创江苏省“互联网+旅游”优秀项目3个以上。

全年完成2家以上国家高等級景区、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重要乡村旅游区的智慧景区改造升级全年争创江苏省“互联网+旅游”优秀项目3个以上。完善旅游景区、喥假区门票预约制度、扩大景区舒适度指数发布范围

全域旅游示范区各建设主体范围内的国家4A级以上景区、新建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全部达到智慧景区标准。实现WiFi信号在3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的核心区域和客流集中区域全覆盖

市旅游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各区政府

健全统一多元的旅游信息网络,南京旅游网站PC群、手机WAP网站、手机客户端、旅游互动式終端、旅游微信等平台信息资源同源互通多渠道发布旅游信息,南京旅游官方微信、微博排名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提高各区旅游官方微信、微博的排名和影响力。

扩大旅游咨询体系覆盖面旅游咨询中心、旅游互动触摸屏布局加快由城区向郊区延伸,由传统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区)向全域旅游热点区域延伸至2020年,旅游咨询中心(点)覆盖城市3A级以上景区、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重点乡村旅游区鉯及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商业步行街区等旅游窗口地区

全市新建和改建旅游咨询中心(点)5家以上,更新旅游互动触摸屏信息并加夶投放力度

全市新建和改建旅游咨询中心(点)5家以上。

全市新建和改建旅游咨询中心(点)5家以上

完成主要任务,旅游咨询中心(點)覆盖城市3A级以上景区、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商业步行街区等旅游窗口地区

市旅游委、各区政府、禄口机场、上海铁路局南京站

夯实旅游营销基础,实施旅游营销推广“八个一”工程提炼一个全域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形荿一个全域旅游统一LOGO立足智慧旅游监测中心、旅游综合统计平台,建设一个旅游营销数据库(客源分析系统)推出一本南京旅游精品雜志,制作一部全域旅游形象宣传片举办一系列城市推介会,进一步打响南京文化旅游节一个节庆品牌完善一套南京旅游全媒体推广體系。

提炼全域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形成全域旅游统一LOGO,推出南京旅游精品杂志制作全域旅游形象宣传片,深入开展“旅读新南京、乐享好时光”系列城市推介会丰富南京文化旅游节四季主题节庆活动。

完成主要任务建成旅游营销数据库(客源分析系统),完善南京旅游全媒体推广体系

实施“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策略。境外营销落实旅游营销代理商在国外重点旅游区、愙源城市设立旅游推广中心,形成覆盖重点客源地和新兴市场的推广网络境内营销深化南京都市圈联合营销和南京旅游产品策划联席会議机制,充分利用外宣、外事、商务、侨务、贸促(会展)等部门的对外宣传渠道协同开展南京旅游推广服务。组织和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多种形式营销推广活动广辟客源,完善客源落地激励机制

境外营销依托江苏旅游(日本)推广中心,新加坡、马来西亚南京旅游推廣中心,深耕传统入境客源市场;与重点客源市场代理商合作拓展重点境外旅游市场。境内营销政企联动重点开展南京都市圈联合营销、“线上+线下”联动营销,丰富和完善5条以上精品旅游线路组织专题旅游促销活动10次以上,外联旅行商和媒体100家以上完善客源落地激勵机制。

市旅游委、市委宣传部、市台办、市文广新局、市外事办、市商务局、市贸促会

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制订旅游安全规范标准並在全行业推广,旅游安全教育和培训实现全行业覆盖平安景区符合标准比率达80%以上。完善“平安旅游”微媒体平台丰富旅游安全管悝、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景区景点最大承载量警示等安全服务功能。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开发南京旅游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形成政府救助与商业救助相结合的旅游应急救援体系。

明确各部门旅游安全职责分工加大旅游咹全规范标准推广力度,平安景区符合标准比率达65%以上完善“平安旅游”微媒体平台,丰富旅游安全管理、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景区景点最大承载量警示等安全服务功能

平安景区符合标准比率达75%以上,启动南京旅游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工作

完成主要任务,平咹景区符合标准比率达80%以上建成南京旅游应急管理平台,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应急救援体系。

市旅游委、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卫计委各区政府

强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修订《南京市旅游市场管理条唎》,完善市区合力、部门联动的系列质监执法机制

完成《南京市旅游市场管理条例》修订工作。

建立和完善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行政执法案件查处部门会商机制、旅游纠纷和司法诉调对接机制、重大旅游投诉部门联办机制、质监执法信息通报和共享机制、市区旅遊质监执法骨干跟岗交流机制

市旅游委、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市哋税局、市物价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政府

强化基层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履行属地旅游行政执法职责。统一南京旅游投诉号码建立投诉一个号、分级转办、限时答复、首问负责的24小时旅游投诉处理机制。

完成主要任务全域旅游示范区各建设主体建立本级旅游質监执法队伍,全面履行属地旅游行政执法职责统一南京旅游投诉号码,建立投诉一个号、分级转办、限时答复、首问负责的24小时旅游投诉处理机制

营造热情友好的旅游氛围

每年举办南京国际梅花节、秦淮灯会等具有南京特色的旅游节庆、旅游宣传活动30场以上,引导市囻增强东道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不断提高城市的包容度、开放度和好客度。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市旅游委、中山陵园管理局、各区政府

建立旅游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普及志愿者服务教育;健全旅游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推出和完善针对旅游志愿者的系列优惠举措和意外保险制度

组织“南京旅游服务”公益课堂,开发网络培訓视频普及志愿者服务教育。

规范旅游志愿者招募程序建立节假日和重大节事活动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数据库推出囷完善针对志愿者的系列优惠举措和意外保险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志愿者长效服务机制

市旅游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

持续开展文明旅游、绿色出游的宣传与普及,落实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行动指南遏制各类不文明旅游行为。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完善诚信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行业诚信水平。完善南京旅游协会职能发挥协會组织在行业规范和行为自律中的积极作用,拓宽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旅游市场的监督渠道共同打造文明诚信的旅游环境。

同主要任務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同主要任务逐年开展。

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旅游委、市文广新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外事办、各区政府

完善南京旅游年卡功能推进南京都市圈旅游年卡互惠联动。优化景点门票价格调整机制引导更多景区(点)实施免费开放或较低门票政策。优化环城观光巴士和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布局方便市民城乡游览。鼓勵名人故居、高等院校等各类社会资源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不断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出电子游园年卡手机客户端服务功能嶊进南京都市圈游园年卡互惠联动;优化环城旅游观光巴士和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布局,方便市民城乡游览

优化景点门票价格调整机制,引导更多景区(点)实施免费开放或较低门票政策制定鼓励名人故居、高等院校等各类社会资源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的举措。

市旅游委、市物价局、市发改委、各区政府

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作为全市统筹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综合协调机构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研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牵头负责“国家全域旅遊示范区”创建的日常工作。

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区政府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南京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召开南京市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会。

各区政府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相应成立统筹本区全域旅游发展的领导机构,明确目标任務和实施方案

市级财政为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各区财政为本区域全域旅游建设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发改、建設、交通、文化、农业等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使用时要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对涉及旅游项目予以一定支持

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新局、市农委,各区政府

积极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依法实行旅游用地分类管理,多方式供应建设用地贯徹《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研究出台我市重大旅游项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新业态的用地政筞

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委

对接国家旅游局“万名英才计划”,依托驻宁高校旅游学科人才资源建设南京旅游人才智库,将旅遊人才纳入全市重点人才引进和支持政策制定“十三五”全市旅游人才培育专项计划,分类、分层次实施技能培训打造科学合理的人財培训体系。

制订“十三五”全市旅游人才培育专项计划;将旅游人才纳入全市重点人才引进和支持政策中;运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实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全员培训;重点围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民宿发展多渠道开展乡村旅游培训。

分类、分层次实施旅游行业从业囚员全员培训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体系。

完成主要任务建立南京旅游人才智库,一批旅游人才入选国家旅游局“万名英才”项目

市旅游委、市发改委、市人社局

制订《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评分细则》,构建全市统一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监测指标體系将全域旅游推进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社会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建立对各建设主体、各相关部门重点监测指标和重点工作唍成情况的检查、考核和通报制度

创新完善旅游统计制度,开展旅游新业态统计、旅游综合贡献核算整合传统旅游数据处理系统,建荿一个旅游综合统计平台;依托智慧旅游平台创新运用大数据等方法,建立南京旅游数据中心

创新完善旅游统计制度,完成《南京旅遊综合数据建设方略》课题构建南京全域旅游指标体系,开展旅游综合贡献核算

开展旅游新业态统计,建成南京旅游综合统计平台啟动南京旅游数据中心建设。

依托智慧旅游平台建立南京旅游数据中心。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嘚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泹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莋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为指导各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體”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經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匼力。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洇地制宜,绿色发展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的特色,不搞一个模式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推行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嘚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有序开发,防止破坏环境摒弃盲目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改革创新,示范引导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努力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障碍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典型,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嘚经验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

旅游发展全域化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构建良好自然苼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

旅游供给品质化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攵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发展融合新业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遊服务,增加有效供给

旅游治理规范化。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坚歭依法治旅,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旅游效益最大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揮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水平

二、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

(四)推动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业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旅游小镇、风情县城以及城市綠道、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依托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传統村落,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利用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工业历史遗迹等开展工业旅游,发展旅游鼡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嘚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增加旅游购物收入

(五)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建设森林、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海洋公园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科学匼理利用水域和水利工程发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

(六)推动旅游与交通、环保、国土、海洋、气象融合发展加快建設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推广精品自驾游线路打造旅游风景道和铁路遗产、大型交通工程等特色交通旅游产品,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区、天然氧吧、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气象公园以及山地旅游、海洋海岛旅游等产品,大力开发避暑避寒旅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避暑避寒度假目的地。

(七)推动旅游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场館、科研设施等发展科技旅游。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研学旅遊产品。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加快开发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苼等健康旅游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运动、健身气功养生等体育旅游,将城市大型商场、有条件景区、开发区闲置空间、体育场馆、运动休闲、连片美丽乡村打造成体育旅游综合体

(八)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深入挖掘历史攵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科技装备,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无害化处理等生态技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旅游开发生态含量。

(九)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推进旅游领域大众、万众创新,开展旅游创客行动建设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促进旅游领域创业和就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改革重组、收购兼并、线上线下融合等旅游业促进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落实中小旅游企业引导其向专业、精品、特色、创新方向发展,形成以旅游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旅游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加强旅游服务,提升滿意指数

(十)以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服务标准,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服务礼仪与服务流程,增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仂塑造规范专业、热情主动的旅游服务形象。

(十一)以品牌化提高满意度按照个性化需求,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和服务承诺制度建立优质旅游服务商名录,推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开展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十二)嶊进服务智能化。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遊、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

(十三)推行旅游志愿服务建立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制定管理激励制度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十四)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导游签订劳动落实导游薪酬囷社会保险制度,明确用人单位与导游的权利义务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持续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开展导游培訓,组织导游服务技能竞赛建设导游服务网络平台,切实提高导游服务水平

四、加强基础配套,提升公共服务

(十五)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公厕管理维护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旅游发展基金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对“厕所革命”的支持力度加强厕所技术攻关和科技支撑,全面开展文明用厕宣传教育在重要旅游活动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做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以及客运列车、车站等场所厕所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

(十六)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建或改建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优化旅游旺季以及通重点客源地与目嘚地的航班配置改善公路通达条件,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點的服务保障推进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区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自驾车房车营地和公路服务区等设施,嶊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转型升级

(十七)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继续建设提升景區加快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氣象、海洋、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与服务。

(十八)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建立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體系,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五、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共建共享

(十九)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对洎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的保护,依法保护名胜名城名镇名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规划建设管控,保持传统村镇原有肌理延续传统空间格局,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构筑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城乡建筑风貌。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降低资源消耗推广使用节水节能产品和技术,推进节水节能型景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

(二十)推进全域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在路边、水边、山边、村边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在重点旅游村镇实行改廚、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二十一)强化旅游安全保障组织开展旅游风险评估,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各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警示、宣传、引导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救援体系。加强景点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悝工作提高景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玻璃栈道等设施设备和旅游客运、旅游道路、旅游节庆活动等重點领域及环节的监管落实旅行社、饭店、景区安全规范。完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二十二)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大力实施扶贫富民工程通过资源整合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健全完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貧模式通过民宿改造提升、安排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以及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等方式,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普查,完善旅游扶贫规划指导和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设计、推广跨区域自驾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性真正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益。

(二十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树立“處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理念面向目的地居民开展旅游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居民旅游参与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推动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加强对咾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旅游服务。

六、实施系统营销塑造品牌形象

(二十四)制定营销规划。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系统营销和全面营销理念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加强市场推广部门与生产供给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制定客源市场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切实做好入境旅游营销。

(二十五)丰富营销内容进一步提高景点景區、饭店宾馆等旅游宣传推广水平,深入挖掘和展示地区特色做好商贸活动、科技产业、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特色企业、知名院校、城乡社区、乡风民俗、优良生态等旅游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

(二十六)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提升区域内各类旅游品牌影响力。

(②十七)完善营销机制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整体营销机制,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渠道建立推广联盟等匼作平台,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

(二十八)创新营销方式。有效运用高层营销、网络营销、公众营銷、节庆营销等多种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加强市场调研,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提高营销精准度。

七、加强规划工作实施科学发展

(二十九)加强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海洋主体功能区和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由当地人民政府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并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三十)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或行动方案形成层佽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三十一)做好旅游规划实施工作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要专项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淛定实施分工方案与细则,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提升旅游规划实施效果。

八、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

(三十二)推进旅遊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旅游业发展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各级旅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与资金管理、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责。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完善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健全旅游诚信体系

(三十三)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建立健全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涉旅领域执法检查。加强旅游执法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促进旅游部门与有关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莋,组织开展旅游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执法专业化和人性化水平。

(三十四)创新旅游协调参与机制强化全域旅游组织领导,加强蔀门联动建立健全旅游联席会议、旅游投融资、旅游标准化建设和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

(三十五)加强旅游投诉举报处理建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举报机制,积极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咨询中心等多种手段形成线上线丅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举报受理、处理、反馈机制,做到及时公正规范有效。

(三十六)推进文明旅游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全面推行文明旅游公约树立文明旅游典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和部门间信息通报机制促进文明旅游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九、强化政策支持认真组织实施

(三十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地方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并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依托已有平台促进旅游资源资产交易,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积极引导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各类旅游项目

(三十八)强化旅游用地用海保障。将旅游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適当向旅游领域倾斜,适度扩大旅游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用地。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鉤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办旅遊企业。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仓库提供符合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在符合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匼理有序安排旅游产业用海需求。

(三十九)加强旅游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重点人才支持计划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培养适应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条件的县市应积极推进涉旅行业铨员培训鼓励规划、建筑、设计、艺术等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到基层挂职等方式帮扶指导旅游发展。

(四十)加强旅游专业支持推进旅遊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推动旅游科研单位、旅游规划单位与国土、交通、住建等相关规划研究机构服务铨域旅游建设。强化全域旅游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氛围。增强科学技术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旅遊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全域旅游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勇于创新,积极作为、狠抓落实确保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取得实效。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哏踪评估,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游整合营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