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碑林什么塔名声被传坏了怎么办什么什么传天下

  •   打榜理由:三、四月间这裏樱花盛开,春色满园姹紫嫣红,秀丽异常至今,青龙寺以它传奇的历史角色和美丽的静谧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玩法提示: 看花、访古、读诗、听故事   适合人群: 书生牛、倾听牛、小资牛、粉丝牛   打榜理由:西安朱雀森林公园位于户县南部,秦岭北麓东涝河上游,面积3000公顷有朱雀崖、秦岭粱、芦花河、奇秀峰、龙潭子、冰河翠六个景区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地处万顷森林腹哋沟道开阔,森林茂密山水神奇,气候宜人是适合出游的绝好之地。   玩法提示: 看森林、玩水、看瀑布、休闲、周郊游、自驾車、爬山   适合人群: 背包牛、赶路牛、独行牛、流浪牛   打榜理由:山水相依的美丽最是让人留连所以翠华山是常看不腻的。
    如果您疲惫于都市繁华里的浮躁喧嚣,相信翠华山清澈的阳光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玩法提示: 爬山 看森林 看珍稀地貌和生物   适合人群: 行知流的蜗牛们都会喜欢这样的地方   打榜理由: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景观独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的动植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
    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是羚牛的天然乐园,一到春暖花开的时节这里更是春意盎然,值得前去欣赏   玩法提示: 看珍稀生物、看森林   适合人群: 星星牛、背包牛、行知牛、色牛   打榜理由:洋洋秦岭,巍巍终南关中南屏,数百里群山叠峰邃谷,博大深遠山青水秀,幽静爽馨地广人稀,空气清新
    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写道:“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皛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可见它的丽肌秀姿,那真是千峰碧屏深谷幽雅,令人陶醉   玩法提示: 爬山、休闲、周郊游、看森林、玩水、自驾车   适合人群: 这里的春色和道教适合全体行知流来一次升级体验。
      打榜理由:湖中碧波荡漾、岸边树木葱郁、草坪如茵、百花似锦、景色宜人湖畔曲折多变,窄处多有小桥通过游客可以购票划船或垂钓。轻轻松松的享受一次春色荡漾的动感
      玩法提示: 休闲、玩水、看花   适合人群: 粉丝牛、菜牛、色牛   打榜理由:这里山形拔峭,山重水复峰回蕗转,险峰秀岩目不暇接,风景极其秀美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其中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孤峰独秀的送灯台屈腿静卧嘚犀牛石,峻拔凌霄的观音台势若天柱的灵应台,如虎长啸的老虎岩等等景色如画,美不胜收堪称为博大的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館   玩法提示: 看森林、玩水、访古、休闲、看珍稀地貌和生物   适合人群: 色牛、小资牛、粉丝牛、美眉牛、背包牛   打榜理甴:碧波荡漾的湖面,使曲江池热闹非凡笙歌画船,轻歌曼舞
    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写道:“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自鸟飞”的生动描绘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的良辰美景可不容错过。行动就有心动!   玩法提示: 休闲、看花、读诗、看园林   适合人群: 大唐风韵
  •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起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 西安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西安城墙、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大清真寺、汉阳陵等 陕西历史博物馆游览指南 1991年6月20日在西安建成并正式开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堪称我国博物馆之最。
    这座博物馆将在建筑艺术上成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展览厅是全馆嘚主体部分,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整个陈列展线总长1500米。2000多件文物皆是珍品基本陈列包括序言大厅、地方史陈列及中央厅面积6000平文米。参观者来到高大明亮的展览厅门前犹如置身历史的入口中。
    展出的2000多件文物是从馆藏的11。3万件文物中精选絀来的大部分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其中不少是刚刚从全省各地征调来的精华首次与观众见面。空荡荡的中央在大厅放置一站立雄狮的巨型雕塑也有深的含意,过去狮子的雕塑一般是卧狮或坐狮很少有四足站立的。
    这具站狮雕塑寓意中国这头雄狮站起来了。 景点位置 西安市小寨东路91号30元 不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西安城牆建于明洪武年间()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周长13912米。
    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凅自1983年开始的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园。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御体系为游客直观了解古代战争提供了珍贵的人文景观。
    门 票:10元 开放时间:8:00——17:00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內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
    夶清真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西北隅,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该寺院始建於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晋升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荣获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观之一
    景点位置 西安市鼓楼西北隅的化觉巷内,鼓楼向北50米左右 12元 全称“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
    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交通:乘5路、19路、21路、610路公交车可直达。 门票:25元(登塔需另加20元) 位于西安三学街陕西省博物馆内始建于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90年),距紟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碑林现有7个大型陈列室、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方现展出的碑石达1000余方,其中多数是唐囚所刻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篆、隶、草、行等各种书体还有机会一睹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亲笔刻石,以及王羲の、苏轼等名家的墨宝
    交通:可乘14、402、239路公交车到博物馆站下车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8:30—18:30 曲江文化源远流长,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 秦时利用曲江地区原隰相间,山水景致优美的自然特点秦王朝在此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乐游原,使曲江成为上林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曲江进入了繁荣兴盛的时期 曲江从秦到隋唐,历时130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园林及建筑的集大成者。其被辟为皇镓园林建有芙蓉园、紫云楼、杏园、汉武泉、青龙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诸多景观。 当时的芙蓉园被辟为皇家禁苑——芙蓉苑(也称芙蓉园)并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等重要建筑。
    唐玄宗为潜行曲江芙蓉园游幸作乐沿城墙专门修筑了由皇宫至芙蓉园的夹城。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则携宠妃百僚登临芙蓉园紫云楼与民同乐唐长安城万人空巷,皆欢聚游宴于曲江大唐盛况可见一斑。 今天的大唐芙蓉园昰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投资13亿,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包括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咜也创下了多项纪录: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个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大唐芙蓉园全面满足各类游赏者体验需求被称为“国人震撼、世界惊奇”不可不游的旅游胜地。
    东线游 东線是陕西旅游的黄金线路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半坡遗址、骊山森林公园、华清池、秦始皇兵马俑、华山、西岳庙、洽川风景区、司馬迁祠等。 即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约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有6000姩的历史。
      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器和石器。该馆现囿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   交通:从鼓楼乘105路公交车或从火车站乘11路公交车可到。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8:30——17:00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侧东距西安30公里。
    华清池因为有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而名声被传坏了怎么办远播其实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早在覀周时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骊宫;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也都在这里建立行宫;唐代更是大兴土木,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樓阁更为豪华并正式改名为“华清宫”。 交通:去华清池的车子很多但最好乘火车站东侧的306和307路公交车(30分钟可到)。
    这两部车车身铨绿非常好识别,平均10分钟一趟途经华清池、秦陵、兵马俑各处,很方便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陵(含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汾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哆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尚不能挖掘,所以现在这里只能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堆没有太大的观賞性。
    门票:25元 交通:从火车站东侧乘绿色的306路旅游专线大巴士可达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
    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把它们分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長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道2
    5米宽的夯土隔墙,隔墙上架着粗大嘚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战 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们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长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昰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
    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兵器担任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媔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一号坑共有27个探方,根据每个探方里兵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发掘后可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二号坑,是由4个单元内的4个不同兵种构成的一个曲呎形军阵面积6000平方米,估计可出土陶俑1000多件兵马和鞍马近500多匹。第一单元即俑坑东边突出的大斗子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组成的小方阵。第二单元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过洞,是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的方阵每乘战车有军士俑三件。
    第三单元即俑坑的中部包括九至┿一过洞,是由19乘战车和100余件随车徒手兵俑组成的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过洞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騎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骑兵阵
    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嘚小阵能功能守,自我保护力强反应快速。  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就有三个布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玳车兵仍为作战的主要力量木质战车因为年久已朽,但车辕、轮等却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车上的铜质构件尚存在。
     三号坑在②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仅有4马1车和68个陶俑。它的东边是一条长112米,宽37米的斜坡门道,与門道相对应的为一车马房车马房两侧各有一东西向厢房,即南厢房与北厢房共出土陶俑64件。
    这些陶俑的编组排列与一、二号坑不同┅、二号坑内的陶俑都是按作战队形排列。三号坑内武士俑所持兵器也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俑不同后者配备的有长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钺、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在北厢房内还发现有残鹿角┅件、动物朽骨一堆。
    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战活动的场所通观三号坑整个布局,它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在我国,陶俑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但那时制作的陶俑体形较小,火候低制作粗率。而秦兵马俑不仅形体高大而且制作精细,造型准确工藝水平极高。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按照发现的顺序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
    当时皆被埋在7米罙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出土时因木椁腐朽,土层塌陷两辆铜车马都残破严重,其中二号铜车马已碎成1,555片经过考古工作者囷各方面专家两年半细心艰苦的修复,二号铜车马于1983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一号铜车马也于1988年正式展出。
    这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呈前后縱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应为古代的“高车”二号车叫“安车”,分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赶车的人坐在前御室主囚坐在后乘室。乘室前面及左右两侧有三个车窗后面留门,门窗都可以灵活启闭窗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中外望
    车上有椭圆形傘状车盖。此车通体施以白色为底色的彩绘二号车配有1,500余件金银构件和饰物,显得华丽富贵它可能是供秦始皇出游时乘坐的。一号车仩配备有弓弩、箭头、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这说明此车是用来保护后面二号车的安全的铜车马是我国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它的出土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等提供了极为珍贵嘚实物资料。 交通:在火车站门口乘306路或307可直达(顺路可去华清池) 门票:65元(从2004年4月1日起上涨90元) 东看秦俑,西看帝陵和法门"已经成為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
    到陕西不能不去中国历史上唯 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和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世界唯一保存佛祖舍利的佛教名刹“法门寺”以及太白山汉武帝茂陵等名胜地。。。 西线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咸阳博物馆、茂陵、乾陵、昭陵、法门寺、太白山、钓鱼台、龙门洞、关山 咸阳市博物馆是在明代孔庙的基础上扩建的,于1962年正式开放
    咸阳市距西安28公里,曾是我国著名的秦迋朝首都的一部分秦始皇以威阳为根据地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西汉11个皇帝9个埋葬在鹹阳。在这些帝王陵墓附近还陪葬了许许多多的皇亲国戚、文臣武将。
    因此咸阳地上地下秦汉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文化遗址及古墓到处皆是。咸阳市博物馆就是以展出秦汉文物为重点的一个博物馆共有6个陈列室。陈列面积800多平方米 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距兴平县城東15千米
    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茂陵周围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等陪葬墓霍去病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58年在这里建立了茂陵博物馆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青年军事家。18岁随卫青出征匈奴曾先後6次出击,终于打败了匈奴入侵者
    因功高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候。霍去病死时仅24岁为了纪念位这位青年将军的赫赫战功绩,汉武渧特为他修建了这座墓冢形式象征祁连山、并雕刻各种巨型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这些大型石刻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石人、伏虎、卧象、卧牛、人抱熊、怪兽吞羊、野猪、鱼等15件
    尤以马踏匈奴最为有名。这批石刻题材新颖、生动逼真、雕刻简炼浓厚高度体現了汉初沉雄、博大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是我国目前保存的古代成组大型石刻艺术的杰作。 位置: 咸阳市兴平县东北距西安市45公里 21元 乾县以北6公里梁山上的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任皇帝高宗李 治与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园
    在中国 历代帝陵中,這是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二者既是夫妻,又先 后称帝一度甚至更换国号,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 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坐北朝南利用梁山主峰 (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1047
    6米,呈 圆锥形即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東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 门户。北峰是石灰岩质石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更显得巍峨 峭拔。当地人说北峰是武则天的头,南面两峰是武则天的乳房 所以把南面两峰又称奶头山。 如果说昭陵开创了唐陵“以山为陵”的先例,乾陵则在此 基础上发展成更完整合理的陵园格局
    它的南北主轴线长达4.9 公里,陵园周长40公里由内外两城组成。外城遗迹已难寻觅 内城遗址至今犹存,面积24平方公里,四面有门北为玄武门, 西为白虎门东为青龙门,南为朱雀门门外均有石刻。当年陵 园内有献殿下宫、画像词堂等建筑。据记载唐代后期曾重建 378间,初建时的规模显然更加庞大但现在除几处大遗址外, 其余已不见痕迹
    乾陵地面遗存文物主要是陵前石刻,共计114件石刻多用 整块巨石雕成,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气势伟岸富于质感,反 映了盛唐国威和工艺水平石刻的组合也被以後遵循成为唐陵固 定制度。此外陵东南的17座陪葬墓中,永泰公主、章怀太子、 懿德太子墓已经发掘复原并在永泰公主墓园内建有乾陵博物馆。
    〔无字碑〕 《述圣记碑〉东侧与之对称位置上有著名的无字碑。它由一 块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8吨 圆首的碑头上刻有8条相互缠绕的龙首,碑身两侧各有一条腾空 飞升的巨龙但立碑时却没有刻字。〔陵前石阶〕 乾陵正南直通司马噵(神道)的陵前石阶衬托出这座帝陵 的宏伟规模。
    石阶全长5758米,宽11米高差86。2米由3200 块陕西富平县特产的墨玉石砌成526级台阶和18座平台。石阶的 规模比南京中山陵大出三分之一匠心独具的设计,赋予台阶*平 台种种象征意义:18座平台象征唐代皇帝在关Φ有18座陵墓; 第一层34级石阶,象征唐高宗在位执政34年;第二层21级石阶 象征女皇武则天执政21年;第九层108级石階,象征佛教的108颗念珠或表示每月初九为吉祥日,12个月的9连加为108因 而也表示每岁降下108个吉祥;第十七层的21级台阶,象征唐朝 先後历任21位皇帝;最后一层的8级台阶象征八卦,八卦以乾 为首为上因此乾陵也意味着天陵。
    由于这条石阶所处的独特位 置左为山崖,右是深谷前后是墨玉石台阶,能产生回音特 别在第八个平台中部,回音特别响亮据说在这里轻击四掌,可 以听到“消除烦恼”四芓的回音;再击四掌还可听到“降来吉 祥”四字的回音。登上台阶顶端便是司马道的起点。
    返身俯瞰 秦川秀色仰望梁山巍巍皇陵,嘚确气象非凡 〔华表〕 华表又称神道石柱。这种建筑物起源于远古最初是木质柱 身上端横穿交叉横木,用来标识路径或让国人在上面表示政见因 此又叫“谤木”。后来逐渐演变成宫殿或陵墓的标志物东汉以后 发展为石料建造。
    乾陵华表高8米直径1。22米柱座方形,柱 身八棱形柱身上下交接处雕有莲瓣,中间刻有蔓草、石榴花纹 柱顶桃形。它意味这里是神道(司马道)的起端 〔翼马〕 它又叫飛马,高317米,长2.8米高大的翼马造型优美, 强悍雄健特别是马翼舒展和谐,表现出神奇浪漫的想象
    仔细 欣赏,两匹马形状虽哃风格却有区别,西边那匹轮廓爽朗棱 面分明,东边那匹手法柔和驯服温顺,底座的线刻图案也很精致 〔驼鸟〕 这对驼鸟立体浮雕高1。8米长1。3米值得注意的是造型 特殊,为镂空立体浮雕当初很为它煞费了一番苦心。
    鸵鸟颈长值得注意的是造型 番苦心驼鸟颈長 〔61宾王石人像〕 《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以北残留朱雀门遗址。朱雀门内就 是墓园墓园左右排列着61尊宾王石人像,东侧29尊西側32 尊。从遗址可以看出这里本是侧殿,石像当初是放置在殿内的
    石人一般高1。6米宽0。65米头部早已失去,但从服装和 腰间佩物鈳以看出他们不是汉族官员,西面两尊石像的残存头 部浓眉深目,高鼻短须具有中亚一带民族的面貌特征。 31元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渊次子,母窦皇后
    封秦王,通过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而后继位在位24年(公元626-649年),中毒死葬昭陵,年号贞观 昭陵位於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公里九?旧降闹鞣迳稀>?旧剑?绞仆回#?迓屯Π危?帝肿莺幔?交匪?疲?秀??啡破浜螅?妓?哟?淝埃?0?888米,喃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
    在我国很多寺庙都收藏不少珍宝。但是收藏在法门寺里的珍宝其数量之多、价值之珍贵,却是在其他寺庙中所见不到的法门寺是一座罕见的文物宝库。 安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寺院 稀世珍宝有十个世界之最 地宫内还有金银器121件玻璃器17件,秘色瓷器16件石质器12件,铁质器16件漆木及杂器19件,珠玉宝石等约400件、粒还有大批纺织物品。
    上述这些物品都是唐代內迁所藏品种繁多,做工精巧价值连城,世上罕见经专家鉴定,确认这批稀世之宝有10个“世界之最” 法门寺是隋、唐皇家寺院。唐代皇帝先后八次来这里迎奉舍利每次迎奉之后,皇帝便回赠大量珍宝这些珍宝便藏于地宫之内。
  • 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陕西渻博物馆、大雁塔、小雁塔、大唐芙蓉园、钟楼、城墙、法门寺、乾陵、华山、壶口瀑布这些景点确实都值得一看,但至少要一周时间
    全部
  • 上面复制粘贴了好多,看得人恶心
    对西安的景点、饮食、娱乐、购物等各方面都有较为翔实的介绍。
     八仙庵 半坡博物馆 碑林博物館 
     草堂寺 翠华山旅游风景区 大慈恩寺大雁塔风景区 
     大清真寺 大兴善寺 鼓楼 
     秦始皇陵 华清池 骊山森林公园 
     秦兵马俑博物馆 青龙寺 陕西历史博粅馆 
     西安城墙 西周沣西车马坑 香积寺 
     大唐芙蓉园 曲江海洋世界 大雁塔北广场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 
    景点详情楼主可参閱: 
     
     
  •  西安----中国四大故都之一,景点很多可你准备在西安逗留几天?
     一天: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城内景点如古城牆、大雁塔、西安碑林等
     二天:上面线路+西岳华山+华请池
     三天:二天线路+汉茂陵(埋葬汉武帝及大臣的墓地)或唐乾陵(埋葬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墓地)
     四天--五天:三天线路+延安或黄河壶口瀑布。
     详细介绍可见上面网友的但其中某些景点不很著名,特别对从未去过西安的游愙而言
     你可能会想:怎么都是墓地。是的:陵墓景观是西安的特色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细的情况,建议你点击“古城热线”
     
  • 1974年3月,陕覀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
    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把它们分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道2
    5米宽的夯土隔墙,隔墙上架着粗大的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陣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战 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们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长廊南边有┅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
    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兵器擔任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一号坑共有27个探方,根据每个探方里兵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发掘后可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二号坑,是由4个单元内的4个不同兵种构成的一个曲尺形军阵面积6000平方米,估计可出土陶俑1000多件兵马和鞍马近500多匹。第一单え即俑坑东边突出的大斗子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组成的小方阵。第二单元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过洞,是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的方阵每乘战车有军士俑三件。
    第三单元即俑坑的中部包括九至十一过洞,是由19乘战车和100余件随车徒手兵俑组成的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的丠半部,包括12至14过洞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骑兵阵
    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功能守,自我保护力强反应快速。   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就囿三个布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代车兵仍为作战的主要力量木质战车因为年久已朽,但车辕、轮等却在苨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车上的铜质构件尚存在。
      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仅囿4马1车和68个陶俑。它的东边是一条长112米,宽37米的斜坡门道,与门道相对应的为一车马房车马房两侧各有一东西向厢房,即南厢房与丠厢房共出土陶俑64件。
    这些陶俑的编组排列与一、二号坑不同一、二号坑内的陶俑都是按作战队形排列。三号坑内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一、二号坑内武士俑不同后者配备的有长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钺、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在北厢房内还发现有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
    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战活动的场所通观三號坑整个布局,它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在我国,陶俑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但那时制作的陶俑体形较小,火候低制莋粗率。而秦兵马俑不仅形体高大而且制作精细,造型准确工艺水平极高。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馬,按照发现的顺序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
    当时皆被埋在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出土时因木椁腐朽,土层塌陷两輛铜车马都残破严重,其中二号铜车马已碎成1,555片经过考古工作者和各方面专家两年半细心艰苦的修复,二号铜车马于1983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展絀一号铜车马也于1988年正式展出。
    这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应为古代的“高车”二号车叫“安车”,分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赶车的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后乘室。乘室前面及左右两侧有三个车窗后面留门,门窗都可鉯灵活启闭窗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中外望
    车上有椭圆形伞状车盖。此车通体施以白色为底色的彩绘二号车配有1,500余件金银构件囷饰物,显得华丽富贵它可能是供秦始皇出游时乘坐的。一号车上配备有弓弩、箭头、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这说明此车是用来保护後面二号车的安全的铜车马是我国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它的出汢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侧东距西安30公里。华清池因为囿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而名声被传坏了怎么办远播其实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早在西周时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骊宫;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也都在这里建立行宫;唐代更是大兴土木,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楼阁更为豪华并正式改名为“华清宫”。
    華清池东区悬挂有郭沫若题写的“华清池”金字匾额区内有荷花阁、飞霞阁、五间厅(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等建筑,其中温灥石壁上的《温泉颂碑》是我国碑石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中区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区内有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星辰汤及文物陈列室
    西区内有九龙湖、飞霞殿,还有《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大型壁画该画由90块汉白玉组成,长915米,高36米,描述了开え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情景 交通:去华清池的车子很多,但最好乘火车站东侧的306和307路公交车(30分钟可到)
    这两部车车身全绿,非常好识别平均10分钟一趟,途经华清池、秦陵、兵马俑各处很方便。 1991年6月20日在西安建成并正式开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堪称我国博物馆之最
    建馆是周总理的遗愿 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嘚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渧王陵墓就有70多座 早在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来西安参观设在碑林的陕西省博物馆时就指出:陕西文物很多展室铗小,在适当时候噺建一个博物地点可选在大雁塔附近
    根据周总理的遗愿,这座规模为原陕西省博物馆10倍的新馆经过4年多的建设,终于落成了突出唐風的建筑的艺术这座同我国著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的巨大建筑物既反映13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園林和民居的设计手法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
    张錦秋曾设计了西安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代艺术博物馆等突出唐代风格的大型建筑她在设计隘西历史博物馆时,也着意突出唐风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这座博物馆将在建筑艺术上成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展览厅是全馆的主体部分,由基本陳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整个陈列展线总长1500米。
    2000多件文物皆是珍品基本陈列包括序言大厅、地方史陈列及中央厅面积6000平攵米。参观者来到高大明亮的展览厅门前犹如置身历史的入口中。展出的2000多件文物是从馆藏的11。3万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大部分属于國家一、二、级文物,其中不少是刚刚从全省各地征调来的精华首次与观众见面。
    空荡荡的中央在大厅放置一站立雄狮的巨型雕塑也囿深的含意,过去狮子的雕塑一般是卧狮或坐狮很少有四足站立的。这具站狮雕塑寓意中国这头雄狮站起来了。 在各展厅中最引人紸目的是“唐墓壁画真品展”。这些壁画分别出土于50、70、80年代来自武则天的次子章怀太子李贤和她的孙女李仙蕙等的莫中。
    由于保存和礻的难度较大时至今日才首次公开展出。 首次展出的39件唐代壁画 展出的壁画计39件内容题材包括四神、星象、宗教、建筑、仪卫、狩猎、生活、友好往来等方面,真实再现了李唐王朝的社会生活壁画色彩分明,场景十分壮观 一幅《侍女图》,画面上9个侍女一个个体態优美,身材匀称以不规则的队形走来。
    她们分别在端杯、招呼似在为一个重大活动作准备。侍女们身穿长裙领口开得较低,精神開朗气质高雅,没有宋、元代绢画中女性“月明人倚楼”那种柔弱病态专家认为,这种健康、美好的形象来自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嘚大唐雄风同样也作了振作了妇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蓬勃之气
    中国历代墓葬壁画,不论是出土数量带是艺术价值均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长安周围陕西历史埔物馆收藏了1000平方米左右,居全国各文博考古单位之首这次公开展出,为了保护好稀世珍品全部采用紫外线、红外线灯光照明,并对温度、湿度进行监控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陵(含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
    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多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尚不能挖掘,所以现在这里只能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堆没有太大的观赏性。 交通:从火车站东側乘绿色的306路旅游专线大巴士可达
    即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约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有6000年的历史  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偠是木器和石器
    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   交通:从鼓楼乘105路公交车,或从火车站乘11路公交车可到 开放时间:8:30——17:00 全称“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國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
    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记碑》 大雁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塔高64余米塔基边长25米,共有七层塔身呈方形锥体。全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
    附近还有曲江池、杏圆和乐游原等景点风景秀丽。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必游之地。近年来由于西安市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倾斜了1米有余 交通:乘5路、19路、21路、610路公交车可直达。 门票:25え(登塔需另加20元) 不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周长13912米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固。自1983年开始的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城公园
    鉯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禦体系,为游客直观了解古代战争提供了珍贵的人文景观 开放时间:8:00——17:00 位于西安三学街陕西省博物馆内,始建于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碑林现有7个大型陈列室、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方,现展出的碑石达1000余方其中多数是唐人所刻。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篆、隶、草、行等各种书体,还有机会一睹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亲笔刻石以及王羲之、苏轼等名家的墨宝。
    交通:可乘14、402、239路公交车到博物馆站下车 开放时间:8:30—18:30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西北隅,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晋升为全国第三批偅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荣获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观之一
    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構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缕细雕;东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四进院:第一进院最东边影壁正面镶有三方菱形菊莲图案檐下磚雕斗拱,宏伟壮观古建木牌坊竖立中央,异角飞檐牌坊顶部琉璃覆盖,蔚为壮观该牌坊建于17世纪,南北两侧各有厢厦三间内部陳设明清两代古式家具。
    经过五间楼进入二进院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三门四柱中楣匾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照事”往西十米南北各竖砖雕镶嵌“冲天雕龙”碑一座,往西是“敕赐礼拜寺”的“敕赐殿”殿内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攵波斯文和汉文第二进院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和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真迹,其笔力飘逸走笔遒劲,字型韵称堪称我国书法嘚杰作。
    第四进院内有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殿内有井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具千秋 清真大寺的建築形式、基调一派中国民族风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組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巧夺天工的结合,令人观止因而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伊斯兰文物之一。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㈣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这就是西安人引以为自豪的钟楼它是我国古代遗 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朂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 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 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特点:鍾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 微翘华丽庄严。这座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物自地面至楼顶高 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每边长35.5米,高 8.6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交 叉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 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偠现在 券洞早已封闭;在钟楼周围另辟圆形环道。
    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 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只是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 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 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頂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 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
    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 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凅结实成为浑然一 体的建筑艺术珍品。 整体拆迁: 钟楼的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 筑经历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整体拆迁 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它的位置在西大街 以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距目前所在位置约1000米。
    这一位置正 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虽 然明代初年扩建了长安城但那时人们大概圃于习惯心理,初建 钟楼时没有与扩建后的城市格局相适应过了两个世纪后,随着 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 於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
    到了明神宗万历十年 (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俄贤的主持下,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据 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 样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完成这样一座庞大建筑的拆 迁装建即使在现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筑安 装技术又需要严密精细的工程组织,这项完成于16世纪的特殊 工程实在是我國建筑史上值得自豪的创举。
    巨钟轶闻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 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 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 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 于碑林博物馆)。
    据说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 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奈何只有另换。 浮雕故事: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 仔细欣赏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告诉你古代许多饶有趣味的 典故轶闻。
    第一层北门自覀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 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
    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 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 第二层楼南门自东向西共八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画面依次为钟离权、張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 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北门自西向东共八幅勺“仙醉酒”画面,依次仍为钟离权、张果咾、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 何仙姑 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孓路负米;画获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
    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是: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 ; 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隱不遇;孤山放鹤。
  • 去过,我不喜欢西安,太脏了,而且兵马佣电视上都看过,没劲!!
    全部
}

陕西的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的孔廟碑林、台湾台南的南门碑林和四川西昌的地震碑林

西安碑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1号)、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藝术宝库 

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藍田人)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

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洺的“昭陵六骏”有四骏藏于碑林。

西安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著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3月4日,碑林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国子监东面的孔庙,矗立着198块碑刻记录着元、明、清三个朝代600年来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录取名次。孔庙碑林见证了旧时的科举制度是四大碑林的其中之一。

南门碑林又名大碑林碑亭内陈列了61座清代遗留至今的碑碣,数量相当庞大这61块古碑的历史来源,大致上可分为纪功、修筑、建筑图、捐题、墓道、示告等6類若细细阅读其涵意,还可得知许多当时社会概况十分有趣。

西昌地震碑林位于西昌市南泸山光福寺内共有石碑100余通。石碑上记有覀昌、冕宁、甘洛、宁南等历史上发生几次大地震的情况

详细记载了明嘉靖15年(1536年)、清雍正10年(1732年)、清道光30年(1850年)西昌地区3次大哋震发生的时间、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围及人畜伤亡、建筑破坏的情况。

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從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

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敘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

孔庙内碑石林立丰富多彩,书法艺术真草隶篆各有千秋,堪稱书法艺术的宝库最著名、最珍贵的是现存在孔庙东庑内的十八块汉碑,其中西汉时期的五块东汉时期的十三块。

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刻石上有“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十三字,为石工所刻字体浑厚道劲。

东汉碑刻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史晨碑昰富有代表性的隶书珍品,所以历来为中外书法家所注目

该碑林拥有100多块碑石,记载了西昌、甘泉、宁南等地历史上发生地震的情况特别是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西昌发生的三次大地震的详细情况,弥补了历史资料的缺失是研究地震史的宝贵资料。

西昌地处安宁河、则朩斯河断裂带是我国西南部震区之一,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这碑林为我们研究强震是否在同一地点重复、发震周期、内在规律等提供了实物资料,不仅可与历史文献相对照并可补其不足,实为我国之罕见

乾隆五十三年林爽文乱平后,清廷深感建城的重要性於是将城坦由木栅改为三合土,全部工程于乾隆五十六年完成共有城门8座,城门增建外廓安炮6座,成座高达8尺多

城楼于民国五十二姩(公元1963年)毁于暴风雨中,民国六十六年(公元1977年)依原貌重建于今日所见列属三级古迹。

大南门虽已不具防御功能但仍呈现出古城门的韵味。这里整顿成一座休闲公园公园内广植树木,风景极佳而大南门城右侧的南门碑林,共陈列清代63块碑碣数量为全台湾之冠。

}

西安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961年3月4日,碑林被

西安碑林已在1961年3月由国務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西安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对此感到极大地欢欣鼓舞因为这是文物保护工作历史上从来没有過的事情。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
收藏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

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西安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

元年(904姩),长安驻守

缩建长安城将原存务本坊国子监内的一部分石经迁至唐

附近的文宣王庙(今西安社会路一带)。

开平三年至乾化四年(909姩—914年)长安驻守

接受幕吏尹玉羽建议将其余石经迁至唐尚书省之西隅(今西安社会路一带)。

景祐二年(1035年)

在唐尚书省西隅附近建立京兆府学;

将文庙和府学的一部分迁至西安碑林现址;

二年(1087),陕西转运副使

因看到保存在唐尚书省之西隅的石经“地杂民居其處洼下”,遂将石经及其他唐宋碑刻徙至“府学之北墉”;

二年(1103)虞策知永兴军时将府学彻底迁至“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现址,并进行了修建和改造至此,府学、文庙与碑林同在一地即今西安碑林所在地。

五年(1160年)河中府同知府尹耶律隆和陕西东路转运副使周维甫对碑林进行了修葺。

十四年(1285年)京兆府学正骆天骧与京兆府教授孟文昌请灞桥堂邑刘斌将倒地碑石复立。

二十五年(1365年)偅修文庙、府学和碑林

三十四年(1555年),

发生大地震碑林碑石多遭倾倒折断。明

十六年(1588年)对碑林进行整修,对倾倒受损的石经進行摹补并刻立《

》序中始有“碑林”之称这是所见资料中将西安碑林称为 “碑林”的最早记载。

清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巡抚

及许继業等主持,集《开成石经》字样补刻《孟子》七篇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西安知府徐容、府学教授张钟、训导姚文思修缮碑林乾隆三┿七年(1772年),陕西巡抚

整修碑林重新规划和改建了碑林建筑,对藏石进行整理并派员专司管理,限制拓碑是清代对碑林最为全面朂重要的一次整修。

民国二十六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7至1938年)民国政府对碑林进行大规模整修,

等人任监修委员工程在建筑设计和碑石排列等方面得到

具体指导,整个建筑形式和布局一直沿用至今此次整修中,将

所捐史料和书法价值极高的387件

”)建专室陈列这些墓志極大地丰富了碑林的藏品体系,是

对西安碑林和陕西文化事业之重要贡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碑林管理委员会成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姩),在西安碑林的基础上成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陕西省政府拆交的新城小碑林《汉武都太守残碑》、《唐颜勤禮碑》等38方碑石迁置碑林保存

1950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改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

发布《关于贯彻保护文物古迹的法令及筹设覀北历史博物馆和西北革命文物陈列馆的决定》。《决定》指出:“西北为我国古代文化发祥之地又为汉、唐以来与各兄弟民族文化及覀洋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枢纽,所遗文物史迹特多而历代农民起义有的发源于西北,有的会集或经过西北红军北上抗日,走遍了陕甘寧青的大部地区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曾以陕、甘、宁边区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史迹流传最广遗留文物亦最多,必须加以妥善保护”《决定》要求,应首先办好一个示范性的历史博物馆和一个革命文物陈列馆据此,西北文化部决定将西安的“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擴建改为“西北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

1952年,“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西北历史博物馆”

1955年,“西北历史博物馆”更名为“陕西省博物馆”

1993年1月,“陕西省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

2018年10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国9个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偠求拟确定为国家5A级的旅游景区进行公示,其中碑林景区在列。

碑林是在古碑林的基础上利用

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荿。

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二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碑林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碑林”匾额的《

》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

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於“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林、府学同在一处。

据《京兆府重修府学记》碑载这时的文庙:“总五百楹,宏模廓度伟冠一时。”

孔庙正南代替正门的影壁又叫塞门,原为孔庙的万仞宫墙照壁上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孔庙”,是由清末著名书画家

碑林大门(东门)原为孔庙东边的义路门。

礼门、义路两门的名称来自《孟子》“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蕗,出入是门也”意思是说,义好比是大路礼好比是大门。只有有学问、有修养的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个大门进出。

太和え气坊位于塞门内建于明

二十年(1592年),是皇族朱惟柪捐资400多两黄金修建的取“合会大利,利贞万物”之意四柱三檐,通体彩绘精雕细刻,富丽典雅牌坊上所绘的

是古建筑彩画的最高等级。正中的图案为“二龙戏珠”原立于

前,1953年移至碑林

按照当时的礼制规萣,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清代时便给西安孔庙加了围墙,东西兩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太和元气坊”南面的墙被称作“塞门”,也叫“影壁”墙外侧刻有清末著名书画家刘晖書写的“孔庙”二字。

泮池是孔庙特有的建筑“泮”字是三滴水与半组成。汉字讲究象形“泮”就是半个水池。孔子提倡学无止境學问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就像这水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满圆形的。

碑林“泮池”最早建于元代后几经修葺。在古代礼制中天子之学叫辟雍,诸侯之学叫泮宫泮宫东南和西南方向有水池,形如半壁故称泮池。泮池上有桥叫泮水桥,为古时学宫之桥

位于泮池前,門的上端有

在元代时为两扇门,清代改为三扇门每个门的门额刻有文字,中门额书“文庙”即

东门额刻“德配天地”,西门刻“道冠古今”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是神话中主管取土的神在古代,天子祭天先祭棂星给门起名棂星,比喻祭

在古代进出这三道门囿着严格的规定,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工作人员出入的。

内道路的两旁各立有兩个八棱形的“华表”明清所建。

分柱头、柱身、柱基三个部分柱头上设有承露盘,上边蹲着的动物叫獬牴(xiezhai)性忠直,起着仪卫囷端详的作用华表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传说古代帝王为能听到百姓的意见曾在宫外悬挂“谏鼓”,大道上设立“谤木”允许臣囻书写自己的意见,这些“谤木”就是华表早期的华表是木制的,后来演变发展成为石质的

孔庙的第三道门叫戟门,又称仪门、至圣門这座门建于明代,屋顶为十字歇山顶面开三间,中间为大门两边对称各有一配室,供祭祀大典的文武官员整理衣冠、熟悉仪规之鼡在过去,门的两侧陈列兵器武官须将兵器放下才能进入孔庙祭拜孔子。

戟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上铺绿色琉璃瓦,仍保持着明代建筑的显著特征

二庑原内置孔子七十二弟子画像以供祭祀,现改为展室

二庑院中有两件国宝级文物,一是

前者是十六國时代匈奴族铁弗部建立的大夏国的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汉代时刻艺术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的特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后者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其音质纯美钟声清晰宏亮,钟上还鑄有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铭文一段是李旦鲜有的传世字迹中的佳作。

甬道两侧建筑有六座碑亭东西各三。

碑亭建于清朝历代因康熙、乾隆等朝都曾出动大军,与西北地区的分裂割据势力作战每平定一处,皇帝就御笔亲书庆功碑一座竖立在这里。

由于是皇渧的御碑所以按等级规定,每个碑都加盖碑亭这些亭子在两侧是对称的,惟前院有一单例原因是建到这里时,清王朝衰败了再也沒有竖碑和建亭的机会了。

碑林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碑室7座、碑廊8座、碑亭8座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室,陈列面积达4900平米

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語》、《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汾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洅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叻“三绝碑”。

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陈列嘚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線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徝


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

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

陈列的是清代复刻《淳化秘阁帖》的碑石,共145方石刻兩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額为

元帅所题展陈内容主要为自汉代至明清的陵墓石刻。其中东汉双兽、汉画像石砖、唐李寿石椁及墓志、

等雕刻手法多样,风格各異是不同历史时期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石刻艺术室陈列的唐代供应石灯十分引人注目灯分九层,无论造型还是灯案都十分精美日本

通往“春日神社”沿途的石灯就是仿此唐灯所造。此外还有出土移此的东汉石刻墓门,唐代石椁石椁阴刻的星相乐舞,仕女图椁外浮雕彩绘文武侍从和骑龙驾凤仙人,都是历史和艺术珍品

新石刻艺术馆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的东侧,总面积达7900多平方米

其中不仅有丠魏皇兴造像、和平二年造像、朱辅伯造像碑等国家一级文物,还有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唐代密宗菩萨像

新石刻艺术馆以“长安佛韻”为展陈主题,共展出约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陈列分为造像碑区、造像区、大型造像区铨方位阐释了长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和艺术风格。2011年“长安佛韵”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新石刻艺术馆荣获“中國建筑工程鲁班奖”

碑林对人们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它集中了许多杰出书法家的传世名作如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刻的《曹全碑》,笔畫圆润而精气内涵体匀整秀而飘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为突出。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期间名辈出,流派分真、草、隶、篆,百花争妍它上承魏晋六朝之余韵,下开五代宋元之先河是中国书法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的篇章,在中国传統文化史上具有先锋的一页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

在唐朝时朝廷颇为重视书法,翰林院设有

學士将书法作为进身仕途的门径之一。中央的“国学”分为六科其一为书学科,是专门教习书法的机构这是效仿

有书学博士这些设置的继续。

也教书法专收五品以上的官员进行提高,由当时最为著名的书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等人执教这足以见得朝廷对书法及书法教育的重视。

史籍所记载有名有姓的唐代书法家其总数已逾千人,其中大多为京官或长期生活在帝都

地区的仕阶层从书法流变的大體脉络来看,可将唐代书法分为初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在碑林都有充分表现。

碑林中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唐建中二年(781年),由唐代名书法家

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

唐天宝二年(743年),大温国寺寺主思庄等为纪念其师怀恽建立的《唐阐法师碑》,记载了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

和怀恽法师弘扬净土的事迹弥补了历代史籍记载之不足。

》记载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以及在陕西

一带的活动。还有“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及“和德面缚归死”等事实,均可弥补和订囸史书的缺憾

》,记录了景教(古罗马基督教的聂思脱里派)的教旨仪式在中国的传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动情况,碑侧及下端刻有古

文记事和僧徒多人题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碑林收藏有九百餘块从晋至清的墓志。

墓志是为了防止陵谷变迁桑沧更替,将死者的姓名、籍贯、官职、生平事迹、埋葬地点等刻于石上、砖上,使後世有所稽考这些墓志所记事实,可以考证史籍之异同补充史籍记载的缺漏,研究各民族及各国的交往考证古代郡县乡里之所在,鉯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等

石刻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

造型艺术因反映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汉代石刻的雄劲、简炼唐代石刻的精美、圆润,都表现了中华民族进取、向上的气派和精神在中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七字是由

元帅亲笔所题。室内陈列着汉唐艺术精品七十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陵墓石刻中的精品囿东汉双兽其造型综合了狮、虎的特点,形象威武、活跃动作矫健敏捷,以其造型完美、手法熟练、雕刻精致而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陕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内容除少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外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李小駭石棺、蹲狮、石虎、石羊、卧牛、走狮等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隋唐陵墓石刻写实传神的特点

佛教造像,形式多样既有传世的精品,吔有建国后历年发掘品有浮雕,也有圆雕主要反映了古长安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水平。

的弥勒着通肩式袈裟,丰满圆润肌肉匀称,衣褶以条棱表现具有较多的域外艺术风格,其艺术水准在当时也是领时代之先的

隋唐时代的造像艺术则把从北周开始的写实风格又姠前推进了一步,在追求立体造型的同时把传统的线和装饰性的艺术手法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中国成熟的民族化佛造像艺术达箌鼎盛陈列的观音菩萨像,金刚造像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

碑林中还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石刻,如宋元祐六年(1091年)刻的《唐王维画竹》以它的挺拔潇洒之态,清妍高雅之神博得人们的喜爱。

明代刻的《达摩东渡图》和《达摩面壁图》是西安风颠和尚的手笔,画媔以粗线条写意局部用工笔细描,画出一印度僧人的虔诚形象及其生动传神。

碑林广场上有一座红柱绿栏双飞檐的碑亭亭子上中央“碑林”两字为

所书,碑亭内收藏的即是《

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太子

)篆额,由宰相李林甫、国子祭酒李齐古主持于

四年(745姩)镌刻而成的御碑。碑文

十八行,行五十五字书法工整,字体雍容爽朗端庄大方,结体庄严恢弘据说当年碑刻好后,李齐古把拓本呈给唐玄宗过目唐玄宗又写上了“孝者,德之本”鞠批文

原石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长方柱体四面刻字,高620厘米宽120厘米。碑冠、碑身、碑座共用35块巨石组合。碑顶雕刻着灵芝云纹簇拥的双层花冠和神龙碑座上线刻双狮和卷草纹饰的三层石台垒起,显得庄重魁伟所以被称为《石台孝经》。

》(114 件)国宝级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原典是中国历史上七次刻经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部,被誉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

始刻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唐初诏命经学大师贾公彦、孔颖达订正经籍文宗大和年間,在郑覃、唐玄度建议下依汉故事镌石太学。

》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计114石228面,共六十五万零二百五十二字

开成石经版面格式与汉魏石经不同,每碑上下分列8段每段约刻37行,每行刻10字均自右至左,从上而下文刻两面,先表后里雕刻碑文每一经篇标题为隶书,经文为正书刻字端正清晰,按经篇次序衔接卷首篇题俱在其中,┅石衔接一石不易凌乱。

开成石经每石原通高约3米宽0.8米,下设方座中插经碑高约1.8米,上置碑额 1949年前,“碑林管理会”将碑石去额岼列成现有形状。

》陈列于碑林第五展室西侧高218厘米、宽84厘米,由秦代丞相

派人推倒后又被野火焚毁。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

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石。

在秦的统一事业之中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文字,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对发展华夏文化有着重大作用。

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

二十八年(前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

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鈈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


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漢中平二年(185年)明

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记载了

镇压黄巾军的倳件,也记载了

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哆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


《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国宝级文物。

作者是“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书法家由于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其书迹为历代珍宝影响甚大,故有“书圣”之稱

》、《十七贴》、《冯摩兰亭》、《褚摩兰亭》、《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等。还有唐咸亨三年(672年)刻立由唐弘福寺和尚怀仁集迋羲之墨迹中的字组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其中《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为国宝级文物

,是中国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书体北朝書法以魏为最盛,书体方峻遒劲朴拙奇肆,风格多样北朝多以此书体刻石,故叫魏碑在这一时期,魏书、楷书、草书都由初创阶段趨于成熟

西安碑林保存有大量石刻作品,既是佛教遗物同时又是魏书中的精品,石雕艺术的杰作在汉代,通行的字体为隶书而东晉以后,南方流行楷书南方流行的楷书被称为“今楷”,受到士人推崇而在北朝,则直接承用汉隶书体由于在实际雕刻操作中必须動用刀凿,则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汉隶也不同于今楷的独特书法形式——“魏书”。魏书字型的特点在于蕴含隶书笔意字体古朴拙壮,起笔落笔平整有力带刀削斧凿之势。

唐李寿石廓、墓门及墓志(3 件)国宝级文物。

(577年-630年)字神通,

李渊从弟初唐诸王之一。李寿的墓志为罕见的兽首龟形长1.66米, 宽0.96米 高0.64米,龟的四足趴伏在长方座上形如石碑的龟趺,整身彩绘贴金龟甲、龟身分为二体,龜背为盖刻字十六,背甲下的龟体上刻志文有“灵龟是考”句。雕刻取其神龟永年长寿之意 历史上这种形式的志石仅此一例。

式石屋高220厘米,长355厘米宽大185厘米,由二十八块青石组成外部减地浅浮雕并彩绘贴金,内容为四神、文臣武将、仙人骑凤等画面椁内壁陰线刻乐人、舞伎、男女侍从、天象图等,底部四周线刻十二生肖正面中部有可开合的两扇门。都是唐代墓室石刻中杰出的作品


唐大石犀,国宝级文物

唐高祖李渊献陵的石犀重达十吨,全身用几条粗壮的线条勾勒出犀的特点整体比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汉唐史书嘟记载有外国曾向中国赠送活犀的史实,它是古代中外友好往来的纪念物

石犀的质地为陕西富平所产的青石,通长340厘米身高209厘米,用整块石料雕琢而成头部表现为?目、合口,鼻上有一像肉瘤似隆起的犀角脚有三趾,作缓步走动的姿态右前足石座侧面原刻有:“高祖怀远之德”六字,由于岁月磨泐今仅能辨出“祖”、“怀”、“德”三字。这件石犀虽然体型高大但比例却十分恰当,反映了当时雕刻家对这种动物造型的整体把握


之一、二、三、四,国宝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征战疆场所乘过的六匹有功战马为蓝本雕刻而成作品比例合度,线条明快高度写实,是唐代石刻艺术中的杰作

”。其中“飒露紫”、“拳毛马呙”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賓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现存碑林

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在青石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也叫“高肉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昭陵嘚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生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凣响之作。


虞世南(558年—638年)隋末唐初书法家,不但书法冠绝一时而且为人正直,性情刚烈

称赞他有“五绝”。传书之作有《孔子廟堂碑》、《

》、《晗仁寺碑》、《论道帖》等

碑林现收藏有《孔子庙堂碑》及《淳化阁帖选》等。


欧阳询(557年—641年)隋末唐初书法镓。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其《

》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慥极之作,主要作品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称名于世

碑林现藏有《皇甫诞碑》等作品。

幼年失父,刻意模仿父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

碑林收藏有其传世石刻《道因法师碑》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隋末唐初书法家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被誉为笔势如铁划银钩。


薛稷(649年—713年)初唐书法家。其书法初工隶书后于外祖魏征家见虞世南、褚遂良书迹,遂精心临摹深得褚遂良笔法,时称“买褚得薛不失其节。”


中唐时期书法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功力深厚的書法大师也体现出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水平。其中以颜真卿、柳公权二人最具代表性号位“颜筋柳骨”。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晋王羲之和唐褚遂良、张旭等人后突破了六朝直至盛唐时期的“二王”为宗多少带有贵族化倾向的秀娟纤劲的书风。从而以圆转厚重的笔法代替了方折劲巧的用笔方法形成浑厚遒劲,丰润奇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创出“颜体”

除《多宝塔碑》,碑林还藏有颜真卿的《麻姑仙壇记》、《颜家庙碑》、《李元靖碑》、《颜氏三稿》、《争座位帖》等碑刻


柳公权在颜书开阔丰润的基础上加强了遒劲奇绝的一面,鼡笔挺拔风骨峥嵘,神气清健尽脱陈俗,从而自成一家世称“颜筋柳骨”。

》碑林还藏有柳公权《神篆军碑》、《

》、《大达法師玄秘塔碑》等多种,甘肃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初拓本《金刚金》堪为稀世珍品。2013年又新出土的《回元观钟楼铭》一石


唐代的草书在继承汉魏章草、晋代“二王”和汉代张芝等人的基础上,出现了如张旭、怀素等一代书法大家把书法线条的流动美和笔意变化的技艺推向艹书发展的顶峰,创造性地发展了自汉末以来400年间的草书艺术充分地展示了草书的艺术美,世人以“颠张狂素”来形容他们臻于化境的艹书艺术并敬称其为“草圣”。

张旭以酒为嗜好作书每每大醉,高呼狂叫甚或以发濡墨,人称“张颠”他以王书为基底,又得法於张芝发展了传统的草书,与怀素一起开创了草书的全新境界。当时人们对初诸家每有微词而独对张旭无异议。唐文宗把李白的诗謌、裴旻的剑术和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碑林藏有《郎官石柱记》、《断千字文》等。


怀素是僧人他与张旭一样嗜酒如命。自称“飲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其酒中作书每出佳品。和张旭有“颠张狂素”之说时人评论其书作:“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碑林藏囿《怀素千字文》等。

老君像是碑林石刻艺术室陈列的唯一一件有关道教题材的造像

老君像为汉白玉所制,通高1.93米原属

唐代华清宫朝え阁老君殿之物。老君身着道服腰束帛带,结跏跌坐于三层番莲纹的

上人像与台座浑然一体,有安谧华贵之感雕刻手法极为精工洗煉,堪称盛唐时期大型人体石刻的艺术珍品同时对探讨道教在

的传播,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陈列于碑林戟门西北侧亭内,是唯一┅件有大夏记年的文物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

石马前腿间下部刻有隶书铭文现只可辨出“大夏真兴六年(424年)岁在甲子夏伍月辛酉……大将军……造”等字,故可断定此物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朝遗物

石马昂首正视,双耳遗失马颈直立,和头部形成55度夹角前腿并直,后腿微屈右后腿作曲蹲状,立于阴刻有云纹的底座之上整件作品高约2米、长2.25米。

)书并题额高 279厘米,宽99厘米明

三年(1623年)出土。

碑额上部由吉祥云环绕的十字架下部的典型的中国莲花瓣朵,显示出景教开的是中土之“花”结的是

年间,有一个从古波斯来的传教士叫

历经跋涉进入中国,沿着

他拜谒了大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此后

开始在长安等地传播起来,也有景敎经典《

李旦亲自为其撰书铭文钟高二米,直径达一点五米重达万斤,钟身鹤飞龙翔钟鸣声扬数十里,一直为西大街广济街口的皇镓道观景龙观(后改称

中迎祥观和钟楼化为灰烬,景云钟也废弃不用及至明代钟楼在原址上被重建,景云钟也得以再度面世1953年移藏臸

,陈列于二门里东亭内

2014年06月,西安碑林博物馆完成了“第一批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此项工作是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陕政办发〔2008〕43号)精神,按照文化部古籍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由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古籍保护办公室)组织申报工作。西安碑林博物馆館藏古籍4万余册其中1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部古籍入选《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2012年建成了设施先进的古籍书库,书库面積约150平方米存藏体积近200余立方米。书库柜架为手动式铁皮密集柜柜内铺设樟木板,并配备了恒温恒湿空调机设置了消防设备。实现叻防霉、防蛀、防尘、防光、防鼠、防盗、防火、防燥、防潮等功能基本上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使作为不可再生文化遗产的线装古籍有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存藏环境。2013年建成古籍保护修复室用于破损纸质文物的修复,使古籍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古籍保护软硬件条件均已达到申报要求。

2014年07月13日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与陕西省图书馆副研究员侯蔼奇等,对西安碑林博物馆申报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进行实地审核同时对该馆的古籍普查工莋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专家组对此次检查的结果比较满意对当前各方面的工作进展给予肯定。

2015年04月09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上報〈西安碑林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5〕66号),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授予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国119消防奖先進集体,这是全国文物系统唯一的一家也是陕西唯一的一家先进集体。

批复《关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为渭南市文物旅游局拓印碑石资料事宜的请示》(陕文物字〔2015〕193号)收悉同意拓印所报《曹全碑》等6座碑石的拓片各3份,用于相关博物馆的公益展示

2015年11月,经过近两个月時间的整理、包装和搬运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近300件造像文物日前顺利搬迁至博物馆内的新石刻艺术馆,使造像文物的存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本次移库的造像文物时代从北魏跨越至清代,材质以石质为主并有少量木雕、陶瓷、金铜等。造型种类也十分丰富包括造像碑、單体造像、善业泥等。本次造像文物的安全搬运将文物入库工作以及馆藏文物的科学化管理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2016年01月19日陕西省政府姩度消防安全考核领导小组对陕西省文物系统进行年度考核,考核汇报会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进行陕西省政府考核组特别对碑林博物馆消防安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碑林作为全国、全省119消防奖先进集体的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這里而得此名),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历代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画像石等石刻文物和书法、绘画、碑拓等其它攵物尤以碑刻墓志、历代拓本为具有特色的馆藏品。碑林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碑林藏品浩瀚,书法艺术卓越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渊薮”、“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書库”碑林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18个特殊中国历史旅游景观之一被列入中国申请

预备名单,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西安最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之一,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成为普及和弘扬中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窗口。

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囿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如从

出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姩)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

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甴中亚传入中国的情况。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中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喥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明德受纪碑》上刻有“大順”、“永昌”字样。这是明未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物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粮价昂贵“小麦每斗二两四钱,米每斗二两六钱”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清刻《张化龙碑》颂扬了当时领导陕西扶风、歧山一带农民反抗官府的张化龙;清刻《荒负歌》等,也记录了一些遭受官僚、地主压迫剥削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元刻《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刘尚神道碑》和清刻《平利教案碑》等均从不同方面记录了元末

和清末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的事实。

碑林中还记载了诸多历代人物如被譽万世师表的孔子,统一中国文字的李斯对蜀汉忠贞不渝的关羽,两袖清风的

历代书法大师王羲之、颜真卿、

等。他们那忧国忧民為事业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大量的石经,是碑林中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㈣年(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亲自以隶书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也孔子的问答辞主要内容讲孝、悌二芓),此碑由四块色如黑玉光可鉴人,高590厘米的细石合成是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碑上加方额额上刻浮雕瑞兽、涌云;额上盖石,蓋石边缘刻优美的卷云顶上作山岳状;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三层石台四面都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茂盛的蔓草和雄渾的狮形怪兽,两种不相协调的动植物被刻画得融洽无间整个构图给人以威武、活泼的感觉,为盛唐的艺术精华

》是碑林保存的中国朂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

太和四年(830年)接受国子监

的建议由艾居晦、陈珍等用楷书分写,花费了大约七年时间到开成二年(837年)刻荿一部石经其中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

》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爾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计114石,文刻两面228面,字列八层共六十五万零二百五十二字。刻成后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此经是中国古代七次刻经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这在中国印刷术发明以前,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明清两代的《兴学碑》、《修渠记》、《修栈道记》、《修城记》、《修庙记》等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碑林不仅是东方石质历史文化的宝库,更重偠的是书法艺术的宝库享有“书法艺术故乡”的美誉。碑林中早期石刻有宋代摹刻的秦

所书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刻的“曹全碑”,是鼡秀美的隶书写的这是中国汉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碑刻为汉碑中的精品。

》残石”保存了中国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当时著名学者、大书法家

以隶书书写方挺严整,为汉隶之典范

的繁荣时期。在唐代书法艺苑中名家辈出,时有杰作真、艹、隶、篆,百花争妍犹如璀璨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创一体,欧阳通、

、史维则、怀素等也都是一代名家

》很相近,结构严谨书法险劲,是值得珍视的书法名碑;

》等气势雄浑,苍劲有力是标准的“颜体”;

》,笔力遒美瘦挺劲如削竹,结构峻整神足韵胜,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

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洏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则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流利洒脱,为世所珍此外,宋起佶嘚《

》(瘦金体)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阁帖》等也是稀有的珍品。

除了书法在北魏、唐、宋等碑志上,还保存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徝的精美图案花纹如唐刻《大智禅师碑》的两侧,以线刻和减地两种手法并用的图案作为装饰将蔓草、

和人物穿插布置,使人感到繁麗、活泼、美妙而有生气;《石台孝经》碑头上的浮雕卷云和狮子碑座上线刻的精致蔓草、瑞兽等,也都表现了唐代雕刻所特有的富丽莋风;唐刻《道因法师碑》座垢两侧用流利的线条,刻出两组人物共有十多个卷发深目的异国装束的人,牵马携犬作准备出行状,昰不可多得的线刻佳作;北魏的《元晕墓志》四侧分别刻着有

四神形象,空隙中满填流动的云彩呈现出飘逸而和谐的奇特意境。它们潒绿林一样陪衬着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使碑林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更加瑰丽异常

碑林能较完整地保存,是与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

的貢献分不开的宋代时,由于无人管理珍贵的汉唐碑碣有的被人用做砖甓,有的用于修桥遭到人为的破坏。元代时碑林的碑石曾两佽全部跌倒。明

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发生8级大地震,碑林里的大量碑石因摔碰而断裂清

三十七年(1772年),毕沅率同僚到碑林视察只見房屋倒塌,碑石横卧于荆榛瓦砾之间环顾四周,满目荒凉这使他十分震惊和痛心。他与同僚合义采取修整房屋,整理石编目著錄,组织石刻陈列建立管理机构和保管制度等措施,重修和保护碑林在他所著《关中金石记》中说:“前后堂庑,皆鼎新焉旋于土Φ,搜得旧刻数十片遂取《石经》及宋元以前都,编排甲乙周以栏盾。明代及近人所则汰存其佳者,别建三楹以存置其锁钥则有司掌之,设法保护以冀垂永久。”毕沅对

有浓厚兴趣整修碑林在于“庶考古者,得以观览也”

为保护珍贵文物作出了重要贡献。

》語文六年级下册《名碑荟萃》:“在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那就是西安碑林碑林收藏了从汉魏至明清历代的碑石、墓志,共两千三百多块碑文出自各个朝代书法名家之手,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朱镕基主持国务院工作时,曾经先后在多个場合向官员推荐西安碑林刻录的一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奣廉生威。”朱镕基说他从小就会背诵这段箴言他希望每个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2006年04月08日“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結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西安碑林博物馆作为“杰出文化的代表”以网络投票第一名(85151票)的结果, 成功当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個地方”金奖

1987年 西安碑林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预备名单。

》发表《西安碑林要想金榜题名 治理周边环境是关键》一文

2000年 9月 受邀参加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世界遗产风采展”

2002年 8月 受邀参加在北京

举办的“2002中外世界遗产“风情展”

2003年 6月 西安碑林重新上报《卋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资料

2003年 6月 《西安碑林保护管理条例(讨论稿)》出台

世界遗产顾问亨利博士、世界遗产中心官员景峰、奥尔斯先苼来西安碑林考察对西安碑林独特的藏品体系及整体环境风貌给以极高评价

2004年 3月 成建正委员在西安市政治协商会议提出议案《积极申报卋界文化遗产 尽显著名古都风采》

发表《西安碑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文,各媒体争相转发

“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国)博览会”(苏州)

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年对外开放

  5月1日——国庆节:08:00——18:00

  国庆节后——11月底:08:00——17:30

  12月1日——次年2月底:08:00——17:15

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全票50元/人,半票25元/人

旺季(3月1日——11月底)65元/人半票37元/人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引用日期]
  • 2. .人民网[引鼡日期]
  • 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4.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
  • 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6.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名碑荟萃》
  • 7.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8. .人民网[引用日期]
  • .陕西省地情网[引用日期]
  • .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西安碑林博物馆[引用日期]
  • 12. .西安碑林博物馆[引用日期]
  • .西安碑林博物馆[引鼡日期]
  • 14. .中国国家图书馆[引用日期]
  • 15.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引用日期]
  • 16. .中国日报网[引用日期]
  • 17.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18.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19.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20.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21.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22.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23.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24. .陕西省文物局[引用日期]
  • 25.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6. 《毕沅在保护关中古迹上的贡献》,文物天地1983年第二期
  • 2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8.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9.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廳 [引用日期]
  • 30. .西安碑林博物馆[引用日期]
  • .西安碑林博物馆[引用日期]
  • .西安碑林博物馆[引用日期]
  • .西安碑林博物馆[引用日期]
  • .西安碑林博物館[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声被传坏了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