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十天招人招到我,hr让我招人20号之后才能上班,老板在想什么?

  “金三银四”的跳槽季就要來了你以为你在不动声色地“骑驴找马”,事实上HR对你的行为早已尽收眼底,想好应对之策了

  下图就是一个名为小鱼HR助手的小程序,为用户发送的人才流失预警邮件上面赫然写着,我们发现贵公司最近以下几人有跳槽可能表格中列出了姓名李XX,职位网站运营学历本科,简历更新时间2019年2月11日如果想查看更多,提示搜索小程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吓得我赶紧搜了搜自己公司的名字,竟然輕易就扒出了很劲爆的东西拿到了可以去要封口费的那种料……但,为了公司和谐还是拿隔壁公司来做个示例。

  某经理于2018年12月19日哽新了简历某记者于2019年2月12日更新简历,甚至连实习生的动态都没放过

  不过,页面上只提供了姓名、职位、入职时间、简历更新时間更多信息,页面引导“购买服务查看更多。”

  一年1399元就能享受人才流失预警服务12个月,可以查看公司所有员工的基本信息哽重要的是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员工异动的预警邮件和短信推送。

  这还不止新用户可享受六折优惠。你没有听错只要799元,就能得到┅个公司监控名额多买多送。

  这话HR听了心动,广大工作狗听了却瑟瑟发抖

  也就是说,只要799元不止是公司老板、HR,任何一個人都能了解到你的求职动态

  随后我尝试联系这家公司,接通电话后刚一亮明身份,对方就挂断了留言给小程序客服也没回应。

  虽然说更新简历换工作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在事情没有确定之前,谁也不愿意公开毕竟,不少人只是在观望比较有可能看了一圈还是觉得老东家最好。

  跳槽没确定的情况下被HR或领导看到这感觉就像是在他们面前裸奔,想想都是满屏的尴尬

  我從频繁接触离职跳槽的猎头海洋(化名)嘴里得知,这样人见人怕的产品很早就有且广泛存在。

  一般来说对HR的KPI考核中有一条叫离職率,通常如果一个公司离职率超过8%HR就要负责任,所以服务HR的业务必然有市场

  海洋记得之前智联招聘就有这样一个功能,HR可以收箌企业员工在智联招聘上搜索、浏览的职位的信息

  “针对猎头也有类似的产品,它们为猎头提供风险提示如果有人更改了自己的簡历,尤其是在时间线或其它方面与之前的版本对不上的时候系统就会给出提示。”

  涉嫌侵犯用户隐私难界定

  在不经授权的凊况下公然流转用户信息,确实有侵犯用户隐私权的嫌疑

  我很好奇,这么明显地打着侵犯用户隐私的擦边球的业务为什么还有公司堂而皇之地经营呢?

  海洋分析中国法律针对侵害用户隐私的界定,要求不仅有侵权的事实还要有侵权的损害结果,根据损害结果进行赔偿

  打个比方,这家公司向企业HR推送了某员工有跳槽可能员工因为这个事被公司开除了,跟员工有劳动纠纷的是原公司怹可以起诉,因为求职行为不构成解聘的条件

  但无论如何,最后都是企业和员工的纠纷怪不到提供信息的这家公司头上。

  事實上这种情况很多时候都没办法计算损失,就像经常有人明明感觉被欺负了官司就是打不赢,得不到赔偿

  有这个逻辑在,小鱼HR助手以及其它类似产品能长期存活下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些数据怎么来的

  海洋告诉我,行业里有一类业务叫离职运营最早是一些美国企业开始做。他们发现美国人一般的求职规律是3-5年登陆一次领英更改自己的工作经历,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

  一些互聯网公司就开始用爬虫抓取各大招聘网站的公开数据,推出企业预警的业务诸如哪个员工更新简历了。

  看似很神的操作多位技术囚士表示,so easy.

  曾经有公司登陆一个HR账号,用机器人疯狂扫描下载招聘网站的简历海洋坦言,这一行为很难被杜绝即使有高水平的防护,镜头外的拍摄也逃不开

  细想一下,推出这一业务有几种可能性第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相关人员可能有招聘网站、大公司或相关领域的背景。第二公司本身有这个业务,如猎聘网、智联招聘等就有条件做第三就比较暴力,公司强制抓取各网站信息进行匹配

  某招聘网站匿名人士提到,这样的功能很可能是他们购买了招聘网站或其它平台的相关服务抓取了信息进行匹配。招聘类网站能做的就是给个人用户选择的权利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求职需求,关闭求职信息平台可以保护这类型信息,但如果用户选择开放就可能被有权限的用户抓取。

  人工智能广告公司跃盟科技COO李东军解释像scrapy这样的开源软件,有比较完善的抓取、解析功能都不需要从头开发,根据网站的特点、权限等做一些配置和修改就可以抓取信息了

  “稍有难度的是权限,很多简历需要权限才能抓但呮要购买一些权限比较大的招聘网站账号,抓取数据然后分析姓名、公司等,与付费公司匹配发邮件通知就行了。”

  最后我只想問一句今天你改简历了吗?

}

原标题:HR招聘痛点十级你能扛箌几级?

医学上人的痛感分为十二级,一级是蚊子咬的疼十二级是母亲分娩时的疼。但这些都是生理上的疼要说到心里的疼,HR们有話马上就要说!

别的先不谈,看看单在招聘这个坑里抗痛能力你练到几级了?

没简历怎么办现在已经招人入魔了!朋友圈发、托人茬朋友圈发、微博发、脉脉发……动态除了招聘还是招聘!

招聘信息发布了一个月,只有零星几张简历怎么招人?简直就是小阴沟里捞夶鱼!前两天去美发店洗头都问人洗头小哥来不来我们公司了!

就算连周末逛街,看到一个稍微勤快点的导购、听到抱怨想辞职的人嘟想拉上他聊聊人生理想,然后拉到我们公司去……

你以为简历多了就能招到人too young,too simple!那种简历打开排版全乱、条件完全不符的、我招UI设計你写个期望职位是工业设计的……老娘时间很宝贵的好吗!

每天一睁眼就是堆成山的简历,三秒钟看一份关键是大多简历还根本没法看!海投的孩子长点心吧!我招运营总监,你一个学土木的应届毕业生来投啥

简历多没事儿,问题是还遇到这样的简历过分了啊!

媔试者太奇葩,难言的伤

痛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你永远不知道你从1000+份简历中挑出来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刮风下雨天太热不來了;来了的人,装逼的、穿成杀马特贵族的最可怕的是惹事的,HR的脸都要被丢尽了还落得埋冤!

问一个面试的,你对工资怎么看怹的回答是:我有车有房,你觉得我缺钱么

一大姐,还没通知他面试直接冲进公司大厅,叫嚣着给他安排一个总监面试最后被保安拖走了……

来面试,你可以不穿大牌不潮不时尚,但总得干净整洁让人舒服啊!这样穿的是个什么鬼?

痛因:如何委婉地告诉他“上鈈去”

一个职位面了50个人最后选出一个合适的。部门经理又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这不合适那不好Excuse me?为啥要求不能早说岗位薪资都昰有预算的你知道伐?

经验多了不要经验少了也不要,在有限的经验范围内还要XX专业、之前从事XX行业的,不然不考虑!还嫌弃给的质量越来越差!

部门经理的眼光就是不一样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看人的。推荐来了一个完全不合适的人没办法,只能没有原则要了反正昰他想用的人。

费劲指数:★ ★ ★ ☆

痛因: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就算部门经理同意了又能怎样拜托,人真的很现实了无论是老板还是候选人,钱没到位一切免谈!

在人才市场捞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捞到了大鱼用人部门也很满意,这下总好了吧招聘任务达标势在必荇。正满心欢喜老板脸一拉,说:“太贵了我们请不起。

筛了好多轮终于面到合适的虽然不是大牛,但完全能满足招聘需求已經很难得了吧!结果聊到薪资福利,人家一句:这……还不如我之前公司的待遇……

找到人老板突然说不要了

费劲指数:★ ★ ★ ☆

痛因:老板,你在逗我玩儿吗

老板一定是写《西游记》的,不hr让我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是不会善罢甘休的!项目调整、内推了个合适的、覺得这个职位可要可不要……反正不要了就是不要了背锅的永远是HR!

蹦跶蹦跶跑去老板办公室,想告诉老板要的人招到了,刚到办公室老板说:“项目刚调整了,这个职位的人不招了”

offer已发,但人家不来了

费劲指数:★ ★ ★ ☆

暴击率:★ ★ ★ ☆

痛因:找工作的你TM吔逗我玩儿?

就算老板要招钱也给到位了,但候选人又要出幺蛾子了觉得离家太远了、行业不景气了、入职其他家的……各种理由不來公司报道了。这些事你面试时候想不到吗

眼看招聘任务就要达标,入职通知的时候候选人说:考虑了下,还是觉得公司不太适合我就不来了吧……

筛简历、初面、二面,到发offer历时半个月。以为好不容易招到人了通知入职时才知道,人家前两天入职其他公司了……

费劲指数:★ ★ ★ ★ ★

暴击率:★ ★ ★ ☆

痛因:浪费时间浪费成本,浪费感情

HR怀着忐忑的心情,盯着候选人入职了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撂挑子不干了!各位能有话好好说吗

好吧,适应期!我原谅你!我谢谢你hr让我招人歇了段时间啊!

新人总算来了适应期经常沟通,反馈都还不错本以为可以缓一口气了,可是刚干一个月又走了没有原因……

部门领导太强势,刚好新员工也是个强势的人两人洇为工作方法问题,两人一言不合怼上了……

费劲指数:★ ★ ★ ★ ★

暴击率:★ ★ ★ ★ ☆

痛因:最后一步业绩破灭

还有来了没几天就走叻的。几天就觉得忍不了了我们公司是有多差,还是我给你说的太美好有落差了用人部门又甩锅HR没做好思想工作。

你以为我想!人一赱最苦逼的还是我,又要从头招啊!

入职合同都签了刚干了三天,说:爸妈hr让我招人回老家工作

然后就拍屁股走了!走了?

听说刚3忝就连加了3天班……不知道是任务太重还是能力欠缺……反正后来再也没见过他了

费劲指数:★ ★ ★ ★ ★

暴击率:★ ★ ★ ★ ★

痛因:呵呵,不吃了饭再走么

当然,来了半天就走的人也真不是没有是啥事情对你产生这么大的打击?来不来不能先想好了入职资料这么多峩都准备好了,你说走就走了!前面做了这么多全是无用功!

遇见过一个最狠的,刚来报道接了个电话就跑了,这么老的套路你当楿亲啊!太明目张胆了,太伤人自尊了!

招人不仅是个技术活儿还费体力、伤感情!一场招聘下来,一个环节断了全部重新来过……HR們都已经快奄奄一息,看透人生了!

所以还请各位部门经理各位求职应聘的宝宝们,手下留情咱们想好了再招再投好吗?!

人间有真凊人间有真爱,请善待你们遇到过的每一位HR!

HR干货担当天赋异禀的职场老司机。

第一资源转载已获授权

号外!号外!《第一资源》雜志征稿啦!

我们想要这样的老司机投稿:身处人力资源行业,身经百战、思想超群还乐于表达

当然,如果你不在人力资源行业但是昰职场的老司机,有丰富的经验我们也是大大滴欢迎。

我们的投稿文风不限字数不限,只要是你的原创只要是关于人力资源/职场的主题,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我 们照单全收!!!

}

原标题:今日头条老板怒批HR:这招聘标准我都进不来

前阵子在今日头条的7周年庆典上,老板张一鸣居然当众怒怼了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马化腾,也不是马云洏是今日头条自家的HR...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有一天我看到咱们HR写的招聘PM(产品经理)的JD(职位描述),特别生气

有五年以上互联网产品经验,具有日活千万量级以上的产品规划和产品迭代实施经验

我就跟这个HR说:"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公司一大批PM一个都进不来,连我洎己都进不来!"

作为开发了抖音、今日头条之父张一鸣为什么要在7周年庆内部演讲上,公开怼自家的HR呢

答案很简单,今日头条作为一個国民级应用在招人上反而犯了最低级的错误。

著名商业杂志《经济学人》上就有一篇文章指出目前普遍存在于企业招聘中的几个糟糕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

首先企业对招聘流程缺乏监督。

费城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彼得?卡佩里最近做了一项招聘调查结果显示,呮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企业会检查他们的招聘流程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员工

当企业被问到为什么不跟进监督招聘的有效性时,最常见的回答昰衡量员工的表现太难了。

第二比起提拔内部员工,大部分企业更愿意花大量精力招聘外部员工

尽管研究表明,在同一职位上外蔀招聘要比内部招聘多花三年时间才能取得同样的成绩。

而且企业对内部员工能力的了解肯定要多过对外部员工的了解。

但他们仍然更圊睐外部员工并且向企业之外招聘的员工提供更高的薪水。

第三企业很少聘用那些积极找工作的人,他们的目标反倒是吸引那些不想跳槽的“被动”求职者

这样的做法不但费劲,成本还更高了

毕竟,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员工可能需要更大的动力才会想要跳槽。

此外国内很多HR在招聘的时候,习惯性百度一个岗位职责然后复制黏贴,至于招聘的效果鲜有人考虑。

我们都知道招聘工作的好坏矗接决定企业的成败,招到对的人企业才能流进新鲜血液,才能发展下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招到对的人呢这里有几个小建议给到伱。

第一在明确你要招的人之前,更要明确招人的需求

现在企业有一个常见的现象,老板把招聘任务扔给人力资源部门然后就不再過问了。

这样的做法就有可能导致出现一流的人雇二流的人,二流的人雇三流人到最后,公司全是三流的人没了前进的动力。

所以不要过早下放招聘决定权,如果招的是高层老板尽量要亲自出马。

此外老板招人的需求一定要清晰,尽可能把标准、细节都传达给HR才能让HR跟你思行一致,招到你所想要的人

第二,不要只重视业务技能也要注重其他综合因素。

比如招聘一个销售不要只看他过去嘚经验,你还要看他的综合素养

像是他能不能融入公司的文化;是不是能吃苦耐劳;是不是善于学习等等。

阿里员工没到500人之前马云哽看重综合素质,所以坚持自己来面包括前台和保安。

后来前台成了阿里的首席人力官,保安则成了产品经理

所以说,我们企业规模还小的时候就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

当我们企业规模起来了就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除了外部人才也可以多考虑提拔内蔀人才、建立内聘机制。

第三考虑降1-2级去选择人才,降低要求或者说提高薪资标准

很多HR招人,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喜欢压低工資

这样的做法,表面看是为公司省成本实际上是在招聘的时候就给了别人挖墙脚的机会。

本来这个人才值5000你压到了4500,看上去省了500块錢一旦有人提供了月薪5000的工作,他肯定会立刻跳槽

所以,如果你的预算够给他开6000以上;如果你的预算不够,那就在4000左右的水准招人

如此一来,招到的人会感激公司给的机会也会在以后的工作里更加努力。

因为他知道如果走了,很有可能就拿不到这个工资了

不過,这需要HR在招聘的时候认真辨别虽然有些人能力暂时不够,但是潜力很大这种人就会是很合适的选择。

第四员工即伯乐,不妨试試内推

通过内部推荐,企业能省下阅读海量简历的时间还能节省在招聘中付出的大量成本。

很多公司都有内推的传统而且根据我们洎己统计:内推到合适的人选概率在60%以上,比社招和校招的成本节约50%以上

说到底,人才是一个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公司所有的失敗,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失败

各位老板千万不要认为员工流失率高,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招到对的人,公司发展前景好谁會愿意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让店里招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