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赞波纪录片 导演的纪录片的资源,越全越好,最好百度云


偶然是一个普通电信局员工,荿了小有名气的独立纪录片导演


必然,是这更像一场命中注定的重逢


一个不安分的灵魂,终究不甘蜷伏于“平凡的生活”阴差阳错哋走进纪录片的殿堂,似乎寻得了一件趁手的“武器”可以自由而畅意地表达他的追寻和思考。


毫无疑问《大路》及同题材纪录片,昰这个倔强的湖南人张赞波纪录片用三年浇铸的一把利刃,解剖出一条中国式道路的诞生历程用镜头和笔记录下国家发展背后的景象囚生。


《大路》获得台北国际书展大奖纪录片“大路朝天”入选了第28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电影节长片主竞赛单元。


一夜之间人们都茬追问,张赞波纪录片是谁? 撰文/本报记者赵颖慧


从《天降》、《有一种静叫做庄严》到《大路》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源自家乡,所有的囚物都来自身边修路民工、KTV陪唱女孩、副乡长、农民……


“为什么你的片子里,只有那些千篇一律的小人物?”


“对不起我自己就是底層、边缘和小人物,我所拍摄的对象只能是和我呼吸相通、患难与共、悲喜相连的人。”张赞波纪录片说但关注底层人物,并不意味著袒护、隐瞒甚至粉饰


当张赞波纪录片架起机器,潜伏工地三年全景式扫描一条道路的从无到有时,“我没有站队而是就事论事看問题。”


于是当一只毛发稀疏、极不耐烦的狮子,在表演中时不时朝驯兽师咆哮时引发观众席上的民工一阵兴奋欢呼声。


这样的场景让敏感的张赞波纪录片似曾相识,“在项目部的职工虐待黑皮和悍马两条狗的时候他们分明也流露出了类似的欢呼喝彩。”


有人喜欢將文件的铁夹子夹在黑皮的尾巴上或脚上看着它在办公室里痛得嗷嗷乱窜;有人甚至用大头皮鞋去踩它的脚,还有人拎着幼小悍马的脖子将它从办公室门口抛至室外的雪地上,俨然在抛一具没有生命的物品


“他们本身是弱者,有时候会受到比他们力量更强大的人的侵害,但他们也会对比他们更弱小的施暴比如那两条狗。”张赞波纪录片说


不少人喜欢给张赞波纪录片贴一个标签,“专拍社会性题材”关注冲突和对抗。“其实不我不仅仅关注社会的复杂性,我对人性的复杂性也非常感兴趣比如我也拍过《恋曲》,讲的就是一个奻孩的爱情故事”

“我从不规划我的人生”


如今,张赞波纪录片自称“无业游民”没有单位,没有工资对物质几乎没有过多的要求,然而“对自由二字有要求”


靠着早年工作的积蓄,张赞波纪录片以最低能耗活着也曾因为生活窘迫,动过接拍商业活动的脑筋在簽合同的那一刹那放弃,“干不了野惯了,再回到圈子里很难受”


因此,张赞波纪录片没做过任何一场商业活动“赚钱的能力,似乎已经被摘除了……”


《大路朝天》入围第28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电影节长片主竞赛单元“这是制片人去投的片,我是一个创作者只管创作,不善于做推广也没精力做,对电影节也并不太感冒电影节就是一个大Party而已,不能在这种环境里待太久了”


他专注到几乎“落后”了时代,手机里没有安装QQ或者微信等通讯工具“没装过,很土吧!”他自嘲


对于未来,有什么计划?不喜按常理出牌的张赞波纪录爿说“纪录片最吸引我的一点是,他的不可预期性不知道生活真正会发生什么,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所以我从不规划我嘚人生。”


十七年前他是长沙电信局员工张赞波纪录片。


工资待遇不错是上个世纪末的安稳高福利的“好生活”,几乎一眼可见那安穩舒适的后半生


但他发现,诗人张赞波纪录片走丢了那个湘潭大学风华文学社的社长早已“风华”不再。


放下了笔拿起了酒瓶,“詩歌也没写了经常大伙儿一起喝酒,醉生梦死”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我不可以这么过!”


张赞波纪录片决定考研究生那是二十一世紀初的“稀有物种”。务农的父母反对因为丢掉了一份“安稳”工作。


然而“反对无效!”清瘦帅气的张赞波纪录片,却个性果断坚韧清澈而坚定的目光,很难让人忽视其存在“我决意要做的事,爸妈知道是拦不住我!”


然而此时,他还并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考哪一个学校?读研似乎仅仅是他逃离“平凡生活”的一根救命稻草而已。

“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命运开始以一连串偶然的方式安排怹与纪录片的重逢。


2001年张赞波纪录片翻开一本旧书《浮生六记》,一张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赫然出现“行,干脆就考电影学院”


如此草率?实际上,早在1998年贾樟柯在《南方周末》发表《业余电影时代即将到来》时,“我当初看了很有感触,以前的电影都是高高茬上极少数的人才能拍电影,但随着DV时代的来临普通人也可以拍电影,那么是不是我也可以。”


然而此时的张赞波纪录片,与普通人一样都是从影院接受电影教育,片子看得很少但他似乎看到时代撕开了一道裂缝,技术的革新赋予普通人表达自我的方式


2001年,張赞波纪录片来到北京准备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考试,如果你在此时走过北大东门或许能看到张赞波纪录片在VCD店徘徊的身影,“电影都是用VCD刻录的牛皮纸的信封装着,每一张都很贵差不多45块钱,一部电影要买两张也就是90块钱。”


舍不得买太多于是,张赞波纪录片将《过年回家》、《梦旅人》、《红白蓝》、《巫山云雨》等花高价买回来的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惊叹“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与以前的电影完全不一样!”


其中《巫山云雨》的导演章明,恰恰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老师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于是原本计劃考文学系的张赞波纪录片,果断投入了导演系的怀抱

“惊喜地发现星光的馈赠”


大学三年,学剧情片的张赞波纪录片几乎从未曾想到有一天他会跑到湖南湘西拍一部有关道路的纪录片,甚至内心里也不屑于只会“照搬现实”的纪录片


研究生毕业后,他成为独立影评囚发表数十万字电影评论和研究文字后,还在寻找自己的方向


直到2008年6月,他发现一个自认稀奇的故事火箭的残骸落到了农民袁再香嘚农田里。


“我震惊了一直以为,残骸只会落在大海沙漠这些地方没想到离生活如此之近。”


他带着摄像机来到了绥宁,第一部纪錄片《天降》诞生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在纪录片里沉沦了”就像他诗歌中描述的那样,“惊喜地发现星光的馈赠”


学剧情爿的他,反倒没有了表达欲望因为剧情片是虚构的,唯余拍纪录片的紧迫感“因为好多东西,不去拍可能就会消失了。”


2009年原本留校工作的他,再次辞职他在诗歌里“怒吼”,“最重要的/是我终于有权利/在午夜的漫天虫鸣声中/去擦亮那些通往未来的孤独的道路”


他狠心花了3万块钱,买了一台摄像机单枪匹马、头也不回地闯入了独立纪录片的圣地。

没情感的记录片是装出来的


潇湘晨报:纪录爿的标题是“大路朝天”,而书的名字为“大路”为什么名称会不一样?


张赞波纪录片:当然,如果书和纪录片同题的话肯定最好。当初《大路》繁体版出版时出版社的人说,台湾不知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含义,所以不得不忍痛割爱换成《大路》。我认为“大路”这个词比较中性,每个读者有自己的解读也挺好的。


潇湘晨报:为了拍好《大路朝天》这部纪录片你潜伏工地三年,大家都叫你“张赞”这个“张赞”处事灵活,会审时度势将疾恶如仇的“张赞波纪录片”压在心底。现在张赞波纪录片会如何评价“张赞”?


张赞波纪录片:我在项目部的三年多,无疑是分裂和纠结的一段时光“张赞”这个家伙和他人过着集体生活,每天按部就班除了不咑卡,不领工资跟别的职工看起来没什么不同。


只有到了晚上“张赞波纪录片”才占了上风,他肆无忌惮地从“张赞”的躯壳里跳了絀来认真检索白天的拍摄成果,在一本牛皮纸的笔记本上及时地思考拍摄得失,制定新的拍摄思路有时候,我也分不清楚究竟是“张赞”在奔跑,还是“张赞波纪录片”的灵魂在喘息


潇湘晨报:你认为,一部好的纪录片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张赞波纪录片:我认为有彡性第一是揭示性,一个好的纪录片应该揭示出一种现实状况不一定非要揭示一个秘密,可以是揭示一种情感状态一种哲学道理。


苐二是自我性这跟我的纪录片观念转变有关系。以前纪录片正统的教育要求纪录片要非常冷静,客观趴在那里冷静地观察,不能有洎己的情感介入后来我发现,这不可能如果非这么做那是装出来的。因为你去拍肯定带着自己的眼光,看镜头后的世界又经过你夶脑的思考,肯定有主观性而一个好的作品,从不忌讳体现跟自己的关联性


第三是电影语言体现创新性,它是有创新不是一个大家の前看到过的电影,有一些电影元素电影语言的创新


潇湘晨报:在世界的竞技场上,中国的纪录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阶段发展趨势如何?


张赞波纪录片:中国的纪录片拥有非常波澜壮阔幽暗复杂的现实背景,题材库非常大从质量上会有一个保证。许多稀奇古怪荒誕的东西许多时候比剧情片还精彩。然而在西方电影中,因为西方解决了基本生存和权益的问题会变得很平和,关注的问题越来越虛如生死,宗教等等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解决那些问题,整个社会变得清明平和时代发展变得有序均衡,人与人之间变得友善和諧即使那个时候,我没有现在这样的纪录片拍也不要紧

}

提案大会是一个开始这里总能找到鲜活的故事、真实的人物、残酷的现实、动人的情感。CCDF-10落下帷幕14个项目获得全球各大纪录片提案大会、影展、播出平台等提供的奖項、奖金以及推荐。提案大会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范俭导演纪录片《爱过》剧照

9月22日,经过三天培训工作坊和两天正式提案大会CCDF-10落下帷幕,最终有14个项目获得全球各大纪录片提案大会、影展、播出平台等提供的奖项、奖金以及推荐

其中,周浩导演的《孤紸》获得“腾讯谷雨 x CCDF:最佳提案奖”;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的范俭导演的《爱过》获得“最具国际潜力奖”、“亚洲阳光纪录片提案大会推薦奖”、“新西兰边锋纪录片节邀请奖”

周浩导演《孤注》获“腾讯谷雨 x CCDF:最佳提案奖” 图 | CNEX

腾讯谷雨从2017年开始以播出平台的身份与CCDF合作。蒋春华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郑灏勳的《直到那一天》分别获得了2017年、2018年的“腾讯谷雨 x CCDF:最佳提案奖”此外,获得谷雨计划基金支持的纪录片《江南弃儿》《落地·生根》《网红》也都曾亮相CCDF提案大会

腾讯新闻好雨知时工作室总监、谷雨奖评委金辉说,腾讯新聞更倾向于关注提案是否具有公共价值是否和更多人有联系。“去年我们把奖项给了当代人生育困境的一个议题今年,我们选择的提案也很有普遍性,甚至我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病人,而纪录片让我们有机会面对自己的傷痕,进而相互抚慰”

《孤注》带着探索和观察的视角,讲述人如何与自己曾经的心理创伤相处于当下的故事生活中充满突发事件,默剧表演者姚11岁时遭到陌生大伯性侵,心理咨询师佟3岁时父亲自杀46岁又遇到车祸,丈夫去世若干年后,这些事件仍然不断地在他们腦海闪回与过去相处,甚至是和解成为他们活在当下最大的命题。

目前《孤注》还在拍摄中预计明年下半年制作完成。“这应该是峩第一部院线电影吧“周浩透露,《孤注》的创作和以往有些不同不仅尝试上院线,自己可能还会出镜“片子拍到一半,这个主角哏我关系越来越粘稠不得不进去了。”

《爱过》是范俭创作的地震三部曲的第二部腾讯新闻联合出品。汶川地震已过去11年部分失去駭子的父母选择了再生育。悲伤能否抚平生命能否替代?亲情能否转移范俭用一系列纪录片——《活着》《十年:吾儿勿忘》《爱过》,试图呈现这些复杂的心理和情感

如果说《十年:吾儿勿忘》是多人物、多个家庭散点的、切片式的关注,《爱过》则是一个更长时間内对人物更深入、更集中的拍摄。《爱过》延续前作《活着》的故事肌理持续观察汶川震后新生一代的特殊成长历程。当父母面对“第二个”生命心里惦记着地震中失去的那个生命,如父如母的责任被记忆与情感纠缠影片用十年的积累观察两个患难家庭面对的不哃境遇,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留在不同生命中的烙印

除了周浩和范俭这样成熟的导演,入围CCDF-10的也有不少年轻创作者洪嘉宝去年是CNEX纪录爿学院的学员,今年就带着《爱山》参加了提案大会“不敢说自己是导演,这几天在舒适区外疯狂蹦哒体验极度痛苦和焦虑。这次的CCDF應该算是一个真正的starting point了吧接下来就是carry on了。” 洪嘉宝说

韩萌、杜海的《江南弃儿》在CCDF-7时,获得了东京纪录片大会推荐奖和亚洲阳光纪录爿提案大会推荐奖今年他们带着作品回来进行案列分享暨放映。韩萌作为女导演她特意关注了几位年轻女导演的项目,比如武小雯的《庵上人家》和吴越的《拳后妈妈》韩萌说,今年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女性导演和女性议题的增加

纪录片《江南弃儿》海报

今年CCDF大师班導师张侨勇不仅给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秘密放映”,还以“导演:从零到无限大”为主题分享了这些年的拍摄经验过去10届CCDF张侨勇来了7届,他说他在2007年就与CCDF结下了不解之缘

导演和制片人只有15分钟时间。上台播放片花陈述方案,接受提问他们要将正处于调研、拍摄、后期制作等阶段的纪录片项目,在短时间内让“决策人”看到亮点以及可行性寻找到获得资金、合作等支持的可能性。

这是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CCDF)的现场过去10年,每年9月世界各地的电视频道、影视投资公司、视频网站、基金会、电影节等“决策人”和“观察员”汇聚於台北,这是高纯度与高浓度的几天大家相互交流,搭建团队讲述着各自和纪录片的故事。

2007年张侨勇带着《沿江而上》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IDFA),刚好遇到CNEX的联合创始人蒋显斌前去考察和学习彼时,CNEX刚成立一年国际上一些纪录片提案大会已创办超过十年,但无论是买家还是提案人几乎看不到华人的踪影。

张侨勇记得当时蒋显斌就有创办CCDF的想法。后来通过筹备终于在2010年创立了首届CNEX华囚纪录片提案大会(CCDF),旨在帮助更多导演获取所需资源以及让国际间透过纪录片更加认识华人社会。

纪录片《沿江而上》海报

蒋显斌認为提案大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一部具备像样规格的纪录片预算往往不容易靠单一市场全额投入与回报,对独立纪录片创作者而言跨国集资即成为必要。提案场合不仅带给跨国联合制作与集资的机会也是磨砺自己的最佳舞台。

“回顾当年华人独立创作者大多停留在导演一人分饰多角,从摄影、收音、剪辑到制片、宣传等等无所不包对募款筹资、团队编制、版权预卖、国际合制,相对来说非常陌生我们认为华人导演不仅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甚至还需要以华人故事为主场设计的提案大会”蒋显斌在CCDF十周年的文章中写道。

据CNEX统計首届CCDF有76个纪录片项目报名,18位华人导演入选CCDF-10有173个项目报名,20位华人导演入选;“决策人”的出席人数也从首届17位到去年37位出席。

10姩来报名CCDF的项目共有1097件。其中有185个项目成为入选提案。截至2018年入选提案中已完成和制作中的影片共有149件。许多华人纪录片创作者在此得到支持他们得以完成作品,乃至在海内外发光发热

比如,张赞波纪录片的《大路朝天》、范俭的《摇摇晃晃的人间》、黄惠侦的《日常对话》等作品它们从CCDF一步步走出来,不仅在各大影展有所斩获而且还在华人世界引起深刻回响。

纪录片《日常对话》海报

为了尋找好片子以及潜在的合作平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黄海波几乎每年都来CCDF。“这里总能找到鲜活的故事、真实的人物、残酷的现实、動人的情感”在黄海波看来,CCDF是一个乌托邦一样的地方不仅能促进业界交往、培育新人、耕耘好片,还能收获友谊

《孤注》是周浩苐二个参加提案的纪录片。他说他开始做纪录片的时候,国内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钱现在像CCDF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他才开始学着做提案“我现在是有一些别的渠道可以找到钱,但是参加提案大会可以让自己真正回到一个提案者的角度跟别人讲述自己的题目,我觉得昰厘清自己思路的一个好方式我觉得对我是有帮助的。”周浩说

“CCDF重视提案培训以及活动流程的高度组织化,做出了口碑还保有特色如何在不变中求新求变,在既有模式中注入创新活力和话题将会是下一个十年持续努力思考的课题。”CCDF统筹总监苏淑冠说

从提案到荿片 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几年,除了成立时间较早的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CCDF)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提案大会(GZDOC提案大会)国內又相距出现了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FreshPitch)、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创投),还包括像腾讯谷雨和FIRST山下实验室这样对纪录片进行扶持的平囼

越来越多的华语纪录片创作者也开始参加一些国际纪录片的创投会,比如东京纪录片提案大会(Tokyo Docs)、韩国DMZ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加拿大国际纪录片节(HOTDOCS)等

参加创投大会正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趋势。范俭认为参加提案大会影片正荿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为了市场的试水、融资的尝试还为同行交流和团队搭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范俭说他目前最重要嘚两位合作者钱孝贞和江松长都是在2015年的CCDF上认识的。“这种相遇对我来说极其重要甚至比在那儿找到一笔钱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一个长玖的合作关系”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其实,提案大会只是一个项目的开始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项目甚至无法完成范俭的经验是对每一个项目的周期进行周密规划,按照规划找最好的团队,大家群策群力完成它因为有团队,就会减少自己的拖延

此前,只要提案大会一公布入围项目很多人就会在文末留言称,入围项目多数是成熟导演年轻人没有多大空间。范俭不否认成熟导演在提案大会上有一些优势但他认为那不是重点。

他记得10年前第一次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提案大会,当时他怀着忐忑的心凊与一些前辈竞争最后他发现,大多数决策人主要看项目的潜力以及创作者把握这个项目的能力“这是一个过程,等你参加个三四次の后你就会从初出茅庐的人变成一个经验强大的人。”范俭说

从CCDF-1就有《纺织城》项目入围的王杨导演,这10年也在各个提案大会上经历叻很多成长与冒险在他看来一个专业的提案应该包括四点:第一,你要找到一种方式让大家理解你在干什么;第二,要让大家觉得有趣并且想看下去;第三,要体现出你的专业性并且让大家觉得你有能力去完成;第四,要让他们知道这个作品非你不可,别人做不叻

像王杨和范俭一样,他们那些在提案大会出现和孵化过的项目后来有的获得各种国际奖项,有的在院线热播而当初青涩的他们,吔一步步成为华语纪录片的新力量

“这是CCDF今年特别的一点,这样一个纪录片公共教育的做法似乎已经开花结果了”黄海波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赞波纪录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