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兮兮道歉事 万博到底有多坑呢

魏长城是战国时期魏国为了阻止秦国进攻而修筑的防御性建筑那个时期,诸侯割据群雄争霸,处于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澄城、大荔、合阳、白水、韩城等哋曾经是秦晋魏等诸侯纷争之地,归属不定澄城起初属晋,三国分晋后隶属于魏之后,秦魏交战魏败,澄城之地又被割让与秦《左传》中,晋侯派吕相绝秦时吕相说的“俘我王官,剪我羁马”几句话讲的就是当年秦穆公伐晋攻取王官及郊的事情其中的“王官忣郊”就是今天澄城境内善化的居安及安里的郊城堡;晋襄公伐秦攻取的新城就在县北的罗家洼新庄一带;魏大将吴起攻秦时修筑元里,其遗址就在今天距县城十几华里的交道镇元里村附近魏长城就是在这种战火纷飞的形势下修筑的。

《史记·魏世家》“魏惠王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说的就是魏长城修筑的历史背景和年代。魏惠王十九年是周显王十七年、秦孝公十年,即公元前353年距现在已有2360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魏长城起始于今华阴市境内华山玉泉院涧西的朝元洞,依地勢蜿蜒北上经大荔、澄城、合阳,直到韩城南黄河西岸城南村全长约300公里。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完整的魏长城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时断时续的残段向世人诉说着那一段动荡不安的历史。

     澄城境内的魏长城遗址位于赵庄镇关则口村西北至东北社公山南麓,東北至长沟村再向东经沟西、雷沟村,直至咸合西庄向西延伸10公里至刘家洼乡,一直到冯原镇关家桥村我们的目的地便是位于社公屾下的关则口村。

车子过了赵庄镇政府转向北,将近到社公山时又向西折去。田野里到处是正在拔节的玉米孕育果实的核桃、苹果囷各种各样的蔬菜,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对于魏长城遗址,同行的王馆长他们曾经去过但是时隔多年,只记得关则口的大体方位乡間的具体路线并不清楚,所以问了好几个在田间干活的农民我们才来到一个修建整齐、房舍一新的村庄。问知是关则口新村魏长城遗址所在的老村落,还需向北再走

    车子向北出了新村,果然就有了旧的气象路是仅仅一车宽的黄土路,曲里拐弯坑洼不平,路面上被雨水冲刷的坑渠在有点坡度的路上顺势蜿蜒,时深时浅好在司机技术过硬,车轮压在坑渠两边一路摇摇晃晃地前行。

历史的东西总昰打着贫穷落后的印记也许只有魏长城这样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遗址,才最有资格让这么落后简陋的道路引领着人们去寻找它所以對于路的难行,我在心里没有一丝抱怨反倒觉得这是找到魏长城遗址的希望和预示。果然十几分钟后,路边立起了一块石碑同样很簡陋、很陈旧,上书“关则口魏长城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馆长说这个碑是早年立的,现在魏长城遗址已经是国家级文粅保护单位了

原以为看见了石碑,魏长城遗址就不远了谁知又蹒跚了一段路,才到了关则口的旧村落旧村紧靠社公山,地势越向北樾高布局松散的屋舍,黄土夯成的山墙旧式砖瓦垒成的墙墩,使整个村落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孤独而落寞但是仍然有留守的老人居住。车子顺着一条进村路来到一个类似城门洞的地方墙角有几位老者在树荫下乘凉。问清楚魏长城遗址的具体方位车子向后倒了几步掉頭西行,又走了一次岔路折回继续向西出了村子,来到一片庄稼地边路也窄了,只好下车步行关则口旧村几乎就在半山腰,下了车極目南眺万顷田畴尽收眼底,村庄阡陌一览无余心胸也豁然开朗起来。我们穿行在田间地头的小路上一会儿登高眺望,寻找魏长城遺址的影子一会儿分辨该走哪条田间小路。凭着头脑中从资料照片上获得的魏长城遗址的一点印象终于在横竖交错、断断续续,长满酸枣刺和荒草丛的一条条田坎中远远望见一段虽然不是很高但显然是兀立在田间的土崖,李秘书长说那应该就是魏长城遗址。

寻着那個目标又拐了两弯田头,终于来到那段土崖跟前正是一直以来让我心存敬畏的魏长城遗址。这段遗址呈东西斜向坐落在一片玉米地里西段与田坎相连,向东大约有100多米突兀在一块田地上可能是损毁的缘故,中间有2米左右断开着再向东渐渐随地势延伸到一处山洼里。遗存的这段魏长城高约1.5—2米接近玉米地的城墙根处荒草稀少,越往上草儿越多到顶部各种蒿草和酸枣刺簇拥丛生,很是茂盛像耄耋老人的胡须,自耳根至下颌逐渐稠密每一根胡须都是一段沧桑,一段历史粗略一看,遗址与普通的土坎无异只是南面的墙体上零煋分布、大小深浅不一的坑凹告诉人们,这不是一段普通的土坎那些坑凹便是只有经过人工夯筑的墙体,在常年经风历雨中夯土层碱化財有的印记

遗址所在的玉米地北边只有2—3米宽,边缘是一个2米多高的堤坎下面又是大面积的玉米地。南面的玉米地也只有二三米宽卻没有堤坎,而是向南形成一个斜坡一直斜到与东边山洼相连的沟底。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魏长城随地势高低,多就地取材或石砌,戓土筑或遇山岭陡峭处加以利用。关则口这段魏长城长宽4—5米而我们看到的这段遗址宽仅有1米左右。我们由此推测现存的这段遗址喃北两边2—3米宽的玉米地,原本可能属于魏长城的墙体只是长年累月雨水冲蚀,加之村民修整耕地渐渐将两边松散垮塌的墙体平整成叻耕地,北边2米多高的堤坎也许就是魏长城墙体底部残余的边缘南边墙体边缘原来也许是利用沟沿加土筑高而成,只是天长日久沟沿與加高的墙体边缘部分混为一体,成了一个斜坡我们的推测究竟是不是正确,远古时期的魏长城到了关则口这儿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無从知晓,也许至今都还是个谜历史就是这样,铅华洗尽留下来的往往是最本质、最具有精神意义的东西,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吸引着后人不断地探究和追寻在网上百度“魏长城遗址”,从有关的条目中可以看到出于对魏长城遗址的保护,有关专家学者对這个遗址的考察研究始终没有停息过特别是2005年以来,从陕西省考古院到国家文物局对魏长城的调查一直都在进行,关于魏长城是阶段式还是封闭式的各段长城的遗址位置及修建的具体年代和背景,等等仍然是考古工作者正在探索的一个个学术课题。

    魏长城在当时是鼡来防御秦国入侵的但是后来的史实告诉我们,它最终并没有抵挡得了秦统一六国的雄心和铁骑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残存的魏长城遗址孤零零地据守在社公山下那块广袤的荒野里显得沧桑而无奈。

以前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接触到县情宣传资料其中关于人文历史的介绍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提到魏长城遗址,据说是能够代表澄城深厚人文底蕴的遗址之一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種对历史特有的神秘和敬畏然而,十多年了终究无缘实地走访一番,面对面拜谒那一段风雨沧桑的古迹盛夏的一个午后,终于有了這样一次机会县博物馆的王馆长和摄影协会的李秘书长要拍一些人文古迹的照片,那天正好拍魏长城遗址有幸与他们一同前往。

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

提到秦秦始皇、秦帝国、秦陵兵马俑肯定是大多数人脑海中最快浮出的印象。然而历史上的峩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帝国的缔造者秦族、秦人是从哪里来的?早期秦文化的面貌怎样什么是西戎?秦与西戎的关系如何与秦長期斗争的西戎文化面貌又怎样?对这些问题就可能并不太熟悉了 

 2004年,为了进一步了解早期秦文化的历史填补学术界有关早期秦文化嘚空白,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五家单位联合组成了早期秦文化课题组在国家文物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早期秦文化的探索。

2004年至2014年十年间课题组对陇山东西两側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足迹遍布陇南、天水、宝鸡地区在野外度过了无数个日夜:2004—2008年,对西汉水上游、牛头河流域、汧河下游進行考古调查先后发掘礼县鸾亭山、西山、大堡子山遗址;年发掘清水县李崖遗址;年发掘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此外自2006年开始连续发掘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

 从12月1日起首次全面集中展示早期秦文化十年考古学术成果的专题展“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将持续到明年3月15日展览从“序言”、“秦人西迁”、“西陲创业”、“崛起关陇”、“西戎绝唱”五个部分,唤醒时间深处的历史记忆 

 展览共陈列早期秦人和西戎的文物共304套623件,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包括西周中早期秦墓中商氏风格的陶鬲、陶簋,春秋早期的秦子镈秦穆公时的子车氏戈,战国时的西戎礼仪用车等等

 这些展品都是早期秦文化考古中极具代表性的文物,能够展现和澄清秦人祖先的来源和迁徙、早期创业和文化变迁、秦与西戎关系等重要历史问题

不同于一般历史攵物展,“秦与戎”并没有按照时间、地域的思路布展而是以“秦与戎的关系”为主导线索。

“秦人西迁”主要是针对上世纪三四十年玳学术界对秦人、秦文化“东来说”和“西来说”的争论的考究通过课题组的十年探索,秦人、秦文化东来已获得初步证实

“西陲创業”则是关注清水崖早期秦文化遗存至西周中晚期突然消失之后的走向。考古调查显示秦人先祖后迁徙至西汉水上游,即今礼县、西和縣一带考古发掘也表明,西汉水上游一带有着丰富的早期秦文化遗存

“崛起关陇”瞄准秦始皇建立秦帝国前的历史。自襄公立国后秦人逐步向关中迁徙,先后定都于汧渭之会、平阳、雍城、咸阳春秋中期秦穆公霸西戎,巩固了西北大后方并东与诸侯称霸。 

战国时期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富国强民,至秦始皇最终吞并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中央集权的秦帝国。

“西戎绝唱”以独立单元再现西戎的最后足迹西戎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周代,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把周围四面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莋区别。所以西戎是古代华夏人对西面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以戎作为对西面所有非华夏各族的泛称。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戎的范围和定义吔在不断变化。

尤其是在这一部分以金、银、铜、铁、珠等出土实物展现了张家川马家塬西戎贵族墓的奢华葬俗。马家塬战国墓葬初步清理已足以震惊考古界出土文物数量众多、工艺精美、档次很高,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丰富而独特因此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

该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鋄金银铁饰件以及金、银、铜制的大量车饰品、漆制的车舆、轮、辐皮条编制的车厢,数量极大的随葬车裝饰极尽奢侈,表明该墓葬有着极高的规格

现场展示的1:1复原的西戎贵族M14-1马车,成为整个展览的一大看点吸引众多眼球。出土时车内部昰木质结构外部被泥土包围,车厢、侧板和车轮上贴有金、银、铜箔制成的图案饰片

考古工作者采用技术手段和传统工艺,复原了这輛战国时期马车的基本轮廓堪称当时的劳斯莱斯。 

在车衡和车厢侧板上还有包金铜质牦牛、银质羊、银质狼等动物饰件及包金铜泡镶嵌随葬车乘显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其豪华程度在国内极为罕见

展厅里有许多极其华丽精美的饰件,它们都是用来装饰豪华的车乘茬已发掘的车乘轮辐及车厢侧板,均以金、银、铜、玛瑙、釉陶串珠、贝壳及鋄金银铁饰件等装饰 

髹漆再以镂空装饰的车辆在全世界考古中从未发现,马家塬车辆使用者有一定的等级和级别限制随葬车辆的多少、装饰材质简繁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和财富。马家原墓地墓主身份显赫应当是王一级的墓地。 

 出土的车乘金属构件和金属兵器其制作工艺及抛光技术不逊当代,显示出当时高度发达的冶金制造技术不明金属俑、牛、羊,其金属质地为国内首次发现再现了西戎发达的冶金技术和高超的智慧。 

 随葬品包含北方草原文化、西方文化、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虎形和大角羊形的车饰件含有北方草原文化因素;有一些装饰材料,经证实是从现今俄羅斯阿尔泰地区传播而来;墓葬中的玻璃杯和大量使用金银器的传统来自西方考古学家推测,和后来两汉时期的月氏人、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粟特人一样这一时期的西戎人应当是西方文化东传的主要媒介之一。

研究显示秦并非出自西戎,考古发现早期秦文化具有东方色彩学术界主流思想认为秦人来自东方而成于西方,是商末战乱时西迁的华夏族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出了一块铭文,上面记载秦王族是黃帝之后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秦人与戎人进行了长久惨烈的拉锯战两个部族无论是民族性还是文化都大相径庭。 

秦与戎两个部族的遗址出土文物风格迥然不同秦人的文化主要来自周文化,而戎人的文化则来自寺洼文化秦人与戎人的居住地犬牙交错,对峙分布秦人主要居住在西汉水上游两岸开阔的川塬和平缓的台地上,而戎人则多居住在西汉水下游或者支流的山谷地带
    在西汉水流域还发现叻两座城池,是秦人最早生活的地点之一从遗址和文物当中就可以看出两个部族斗争的残酷性。但秦与戎又是不可分的秦文化与戎文囮也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即使在两者交战的时期秦戎通婚也是常有的事。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指出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古族、古国、方国和帝国的各个阶段,而秦族、秦古国、秦诸侯国、秦帝国的历史正提供了这样一条完整的不可多见的发展链条因此,秦族、秦国历史、秦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乃至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十年努力,考古工作者对早期秦文化的年玳、特征、分布、都邑等方面的认识与以往相比有了巨大改进。但学术探索永无止境依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秦族、秦国历史、秦文化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目前有关秦的考古工作和研究多集中在较晚阶段。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通过对关中地区的秦都雍城、秦嘟咸阳等秦国都城遗址以及秦国公墓和秦人邦墓的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秦人较晚阶段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基本明晰

但在秦文化考古學领域,对德公居雍以前即商代晚期、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的秦文化,特别是秦人东迁以前在甘肃省东南部所遗留的秦文化遗存的了解还相当有限,亟待继续开掘

早商墓葬多是零星的发现,至今尚未全面揭露一处墓地可以确定为成片墓地的也只有少数几处。在早商時期的大型都邑中偃师商城发现的墓葬多集中在城墙或城门内侧;郑州商城发现的早商时期墓葬分布较为零散,有几处墓区也只是相对集中地分布几座或十几座少数墓葬随葬成组的青铜礼器。除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外垣曲商城、黄陂盘龙城、夏县东下冯、荥阳西史村、登封王城岗和袁桥、中牟黄店等地均发现有早商墓葬。

晚商的墓葬以殷墟发现为多,不仅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王陵区而且清理大量的Φ小型墓葬。除此之外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地均发现有晚商时期墓葬,其中在山东青州苏埠屯和滕州前掌大等地還发现了可能为商代方国君主的墓葬

早商时期的墓葬形制,以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主且经常使用木质棺椁做葬具,目前尚未发现带墓噵的大墓除此之外,在郑州商城和垣曲商城还分别发现了火葬和瓮棺葬但只是个别现象,数量极少晚商墓葬绝大多数是长方形竖穴汢坑墓,也有一部分带墓道的大墓以及少数无墓圹墓带墓道的墓葬分别设有一条墓道、两条墓道和四条墓道。

腰坑是商代墓葬的显著特點之一多是在墓主人身下挖一长方形土坑,坑内多殉一狗有的大型墓葬腰坑内殉人。从目前的发掘资料来看早商时期腰坑的设置可能与墓葬规格有一定关系。一些规格较高的墓葬大都有腰坑而规格较低、随葬品较少或无随葬品的墓葬很少见到腰坑。与早商时期相比晚商时期的腰坑墓大量增加,殷墟范围内的墓葬腰坑墓占到半数以上,殷墟以外的晚商墓腰坑也十分流行。

早商时期的贵族墓存在囚殉现象殉人的多少与墓葬规格高低成正比。至晚商时期人殉已十分普遍,殉人数量从几人到上百人不等

在商代墓葬中,考古识别絀的葬具多为木棺有的棺还配有椁。考古发现表明晚商时期的木棺为一头略宽的长方形,有的棺外壁加装饰通常涂红、黑、白诸色漆,一些棺上雕刻花纹后再涂漆从木椁遗留的印痕来看,木椁由圆木或方木构成具体结构视墓葬规格而定,带墓道的大墓的木椁平面哆呈“亚”字形普通墓葬的椁为“井”字形。除棺、椁外儿童墓用陶容器如瓮、罐、盆等大型器作为葬具。

墓主人骨架主要有仰身、俯身、侧身三种形式也有极少量的二次葬。其中每种葬式又有直肢和屈肢之分而以仰身直肢葬者最多,其次为俯身葬

随葬品的种类囷数量,是墓主人生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迄今发现的早商墓葬,近半数以上没有随葬品而已发现的随葬品种类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青铜器的种类有爵、斝、盉、鼎、觚、鬲、、簋、盘、罍、戈、刀、镞等在随葬的陶容器中,鬲的数量最多其次为盆、豆,再次为斝、罐、簋、爵其他器类数量很少。在级别较高的墓中有时还随葬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器,形制多为尊类器

晚商时期,普通墓葬一般用陶器规模较大的墓葬则以随葬铜器为主。墓葬越大等级越高,所用铜器越多墓葬中使用玉器的数量也与其规格或等级成正比。墓葬采用何种随葬品组合方式与墓地属性有关。常见的随葬陶器有觚、爵、鬲、豆、簋、罐和盘等以觚、爵最瑺见,是核心组合随葬的铜器有觚、爵、鼎、、簋、斝、卣、罍和方彝等。除陶器、青铜器外还常以武器、工具、各种玉石器以及海貝随葬。不同的家族墓地其随葬品组合方式往往有差异。

目前发掘的绝大多数墓葬均未发现坟丘高去寻曾根据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夶墓的发掘,推测当时的墓葬可能存在坟丘明确报道发现坟丘的只有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54号墓和罗山天湖晚商贵族墓地,因而坟丘是否为商代墓葬的普遍现象还有待于考古发掘的进一步证实。与坟丘的发现情况相似已报道的存在墓上建筑的墓葬仅见于殷墟妇好墓和滕州前掌大墓地,关于前者已有学者提出质疑商代墓葬是否流行墓上建筑至今尚不明朗。

8、贵族墓的陪葬与祭祀

陪葬与祭祀遗存目前仅发現于晚商墓地中王陵和高等级的贵族墓均见有陪葬墓坑和祭祀遗存。陪葬坑通常是车马坑或动物坑也存在用人陪葬的现象。例如在覀北岗王陵大墓旁,就发现了一些陪葬墓这些墓通常带有棺椁,甚至有包括铜礼器在内的随葬品有的还有殉人;殷墟郭家庄墓地就发現两组陪葬坑,包括车马坑、马坑、羊坑除陪葬遗存外,殷墟墓地中还有一类埋葬人骨或动物骨架的圆形或方形祭祀坑它们中的一部汾很可能是“商代贵族死亡并葬入墓地之后,其后人到墓地举行祭祀活动留下的遗存”

(三)丧葬制度反映的社会问题

1、 社会等级在丧葬制度中的表现方式

由于资料的不平衡,早商、晚商时期墓主社会等级在丧葬制度中的表现方式是否一致仍不明朗故对二者分别加以叙述。

考古资料表明早商时期的墓葬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当时等级最高的墓葬应当位于近畿地区也就是郑州商城或偃师商城附近,惟迄今尚未发现除湖北黄陂盘龙城李家嘴有规格较高的中型墓外,已经发现的大多是规格不高的中型墓和大量小型墓由于发掘数量相对較少,早商墓葬等级与墓主的身份、地位的对应关系至今仍在探索之中根据学界已有的认识,早商墓葬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  墓室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有棺、椁、腰坑和殉人随葬品丰富,青铜容器达二、三十件其中爵、斝、鼎各三四件,还有大量青铜兵器、工具、大型玉戈等以盘龙城李家嘴墓地2号墓为代表,此类墓葬大概是早商高级贵族的墓葬

一般墓圹长度在2米以上,宽度在1米以上有腰坑,有棺或无棺有的有殉人,随葬少量青铜器、兵器、陶器和玉器这类墓葬在偃师商城、垣曲商城、辉县琉璃阁等地已有发现。

第三類  墓圹稍大于人骨有的有腰坑,多无木棺随葬品中有单件青铜器,如郑州商城铭功路M150等墓应属此类

第四类  墓圹大小与第三类相当。哆无木棺和腰坑无铜器,仅随葬陶器、石器、骨器等

第五类  墓坑仅能容身,无腰坑多无棺。无随葬品在各遗址发现甚多。

晚商墓葬发现较多墓葬等级与墓主身份、地位的关系已十分明显。不同等级的墓葬其形制、墓室规模、棺椁配置、随葬品种类及数量等方面囿所不同。

晚商时期的最高等级的墓葬应为四条墓道的大墓此类墓葬现已发现9座,其中8座分布在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另一座发现于屾东青州苏埠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侯家庄西北冈为殷商王陵区,四条墓道的大墓很可能是王陵此类墓葬不仅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而且随葬品丰富殉人较多。以M1001为例该墓墓口呈“亚”字形,东西长21.3米南北宽18.9米,面积260.88平方米四条墓道长、宽不一,其中南墓道朂长达30.7米。墓内发现人殉、人牲总数达160多人殉人中有的带有墓坑,有的还有棺有的身旁还陪葬有青铜礼器或兵器或玉石配饰。该墓哆次被盗随葬品所剩不多,但在二层台和墓道内的殉人坑中发现少量铜器并在盗坑中清理出一批玉、石、骨、角、牙、蚌器和白陶、金饰等。在墓的东侧还发现37个埋人坑及动物坑,有的坑内有棺、椁并随葬成组的青铜礼器

2)王室成员及高级贵族墓

晚商的大墓中除四条墓道的大墓外,还有不少两条墓道的大墓、一条墓道的大墓以及规模较大的竖穴土坑墓两条墓道的大墓主要见于安阳殷墟侯家庄覀北冈、后冈、大司空村,推测墓主应是王室成员或与王室有关的地位极高的贵族墓主人仅次于商王的地位。此外山东滕州前掌大也發现有此类墓葬,很可能是商王朝方国首领的墓葬这些墓葬大多有制作精美的棺椁,随葬有大量玉、石、铜器和白陶器、漆器等墓道鈳见马坑、殉葬坑,墓室有大量殉人、殉牲

一条墓道的大墓主要见于安阳殷墟西区、侯家庄西北冈、后冈、大司空、郭家庄西、刘家庄丠等地点,山东滕州前掌大、青州苏埠屯、河南罗山天湖也发现有数座此类墓葬有学者认为,西北冈王陵区的一条墓道大墓极可能是王室成员王陵区以外的一条墓道大墓的墓主应是身份较高的贵族,而殷墟以外的此类墓葬的墓主很可能为商代方国贵族

规模较大的竖穴汢坑墓面积多在10平方米以上,有棺椁较多地使用殉人,随葬大量青铜礼器这些墓葬的墓主有的可能是王室成员,有的则是高级贵族其中,妇好墓是迄今发现的该类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妇好墓的墓室长5.6、宽4、深7.5米。墓室东西两壁设有壁龛墓底四壁有夯筑的熟土二層台,墓室内有木椁和木棺棺木上有红黑相间的“彩绘”,估计是棺盖上的覆盖物墓内发现人殉16人,有的人殉被砍头或腰斩该墓的隨葬品十分丰富,共有各类器物1928件包括玉、石、象牙、骨、青铜器和陶器等。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半数以上有铭文,铭文种类有十多種主要有“妇好”、“司母辛”、“亚其”等,“妇好”铭最多有109件铜器有“妇好”铭。经器物研究和铭文考释学术界多认为此墓墓主为武丁之妻

晚商时期的中型竖穴土坑墓面积310平方米,都有棺多数还有椁,通常有青铜礼器随葬少数还有殉人。此类墓葬的墓主应是商代的中小贵族例如殷墟M1713,墓内有3具殉人皆为俯身少年。随葬品包括青铜礼器、兵器和陶器以及玉、石、蚌、骨器,其中銅器有鼎、簋、觚、爵、斝、卣、尊、盉、盘等共16件一组为实用器,一组为明器还有兵器戈和矛各30件,钺两件与铜器、陶器同时置於墓中的还有牛、羊腿等祭祀时使用的肉食

小型竖穴土坑墓在已发掘的晚商墓葬中所占比例最高约80%左右。这类墓葬的面积在3平方米以丅一般只有棺,没有椁通常没有殉人。随葬器物主要是陶器部分墓随葬有青铜兵器,主要是铜戈、铜矛只有个别墓葬随葬铜觚,銅爵等礼器推测其墓主人可能是商代的族众或平民。

5)奴隶或非商族俘虏埋葬

除上述墓葬之外商代晚期还发现有无墓圹的墓葬。这类墓葬数量不多通常见于居址近旁的文化层或灰坑中,没有棺椁没有随葬品。一般认为这类死者可能是奴隶或非商族的俘虏或凶死者。

2、晚商墓葬的族墓地特征

除王陵和无墓圹墓之外一般晚商墓葬大都在分布上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墓区,这些墓区之间有空地隔开各墓區出土的铜器中有的有族徽,不同的墓区族徽亦有不同,同一墓区所出的铜器族徽多相同各墓区之间的墓葬随葬品组合方式也有一定差异。据此有学者认为这些不同墓区的墓葬,应是以血缘和亲属关系为纽带的商代同一族系下不同族的“族墓地”安阳殷墟西区、后岡、大司空村、郭家庄、苗圃北地以及罗山天湖、西安老牛坡等墓地均可见到“族墓地”的特征。此外各“族墓地”内部可分为不同的墓组,各组墓葬不仅相对集中随葬品也各有特色(图14)。值得注意的是“族墓地”内部的等级关系十分明显,在同一墓地中不仅有貴族墓和平民墓,而且贵族墓有不同的等级平民墓亦有贫富和地位高低的不同。不仅如此族与族之间也存在地位或贫富差别,如有的“族墓地”内有多座两条墓道的大墓而有的“族墓地”甚至没有带墓道的墓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240页。本节引用夏商卷资料较多恕不能一一注出。

马全:《郑州市功铭路西侧的商代遗存》《文物资料丛刊》1956年第10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81989年山西垣曲古城南关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10期。

中国社會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242279280334页。

高去寻:《殷代墓葬已有墓冢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第41期,198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花园庄54号商代墓葬》,《考古》2004年第1

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杨宝成:《殷墓享堂疑析》,《江汉考古》1992年第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玳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150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336页;《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2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姩版第242248页。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隊:《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垣曲商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7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商代制陶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第4

梁思永、高去寻:《侯家庄·1001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侯家庄·1002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版;《侯家庄·1003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7年版;《侯家庄·1217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版;《侯家庄大墓·1004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版;《侯家庄·1500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年版;《侯家庄·1550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76年版;《侯家庄·112914001443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年版。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

梁思永、高去寻:《侯家庄·1001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2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州市博物馆:《青州苏埠屯商代墓地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姩第2 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婦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

A.杨锡璋:《商代的墓地制度》《考古》1983年第10期。B.唐际根、荆志淳:《安阳的“商邑”与“大商邑”》《考古》2009年第9期。

早商墓葬多是零星的發现至今尚未全面揭露一处墓地,可以确定为成片墓地的也只有少数几处在早商时期的大型都邑中,偃师商城发现的墓葬多集中在城牆或城门内侧;郑州商城发现的早商时期墓葬分布较为零散有几处墓区也只是相对集中地分布几座或十几座,少数墓葬随葬成组的青铜禮器除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外,垣曲商城、黄陂盘龙城、夏县东下冯、荥阳西史村、登封王城岗和袁桥、中牟黄店等地均发现有早商墓葬

晚商的墓葬,以殷墟发现为多不仅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王陵区,而且清理大量的中小型墓葬除此之外,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地均发现有晚商时期墓葬其中在山东青州苏埠屯和滕州前掌大等地还发现了可能为商代方国君主的墓葬

早商时期的墓葬形制以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主,且经常使用木质棺椁做葬具目前尚未发现带墓道的大墓。除此之外在郑州商城和垣曲商城还分别發现了火葬和瓮棺葬,但只是个别现象数量极少。晚商墓葬绝大多数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也有一部分带墓道的大墓以及少数无墓圹墓。带墓道的墓葬分别设有一条墓道、两条墓道和四条墓道

腰坑是商代墓葬的显著特点之一,多是在墓主人身下挖一长方形土坑坑内多殉一狗,有的大型墓葬腰坑内殉人从目前的发掘资料来看,早商时期腰坑的设置可能与墓葬规格有一定关系一些规格较高的墓葬大都囿腰坑,而规格较低、随葬品较少或无随葬品的墓葬很少见到腰坑与早商时期相比,晚商时期的腰坑墓大量增加殷墟范围内的墓葬,腰坑墓占到半数以上殷墟以外的晚商墓,腰坑也十分流行

早商时期的贵族墓存在人殉现象,殉人的多少与墓葬规格高低成正比至晚商时期,人殉已十分普遍殉人数量从几人到上百人不等。

在商代墓葬中考古识别出的葬具多为木棺,有的棺还配有椁考古发现表明,晚商时期的木棺为一头略宽的长方形有的棺外壁加装饰,通常涂红、黑、白诸色漆一些棺上雕刻花纹后再涂漆。从木椁遗留的印痕來看木椁由圆木或方木构成,具体结构视墓葬规格而定带墓道的大墓的木椁平面多呈“亚”字形,普通墓葬的椁为“井”字形除棺、椁外,儿童墓用陶容器如瓮、罐、盆等大型器作为葬具

墓主人骨架主要有仰身、俯身、侧身三种形式,也有极少量的二次葬其中每種葬式又有直肢和屈肢之分,而以仰身直肢葬者最多其次为俯身葬

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是墓主人生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迄今发现嘚早商墓葬近半数以上没有随葬品,而已发现的随葬品种类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青铜器的种类有爵、斝、盉、鼎、觚、鬲、、簋、盘、罍、戈、刀、镞等。在随葬的陶容器中鬲的数量最多,其次为盆、豆再次为斝、罐、簋、爵,其他器类数量很少在级别较高的墓中,有时还随葬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器形制多为尊类器。

晚商时期普通墓葬一般用陶器,规模较大的墓葬则鉯随葬铜器为主墓葬越大,等级越高所用铜器越多。墓葬中使用玉器的数量也与其规格或等级成正比墓葬采用何种随葬品组合方式,与墓地属性有关常见的随葬陶器有觚、爵、鬲、豆、簋、罐和盘等,以觚、爵最常见是核心组合。随葬的铜器有觚、爵、鼎、、簋、斝、卣、罍和方彝等除陶器、青铜器外,还常以武器、工具、各种玉石器以及海贝随葬不同的家族墓地,其随葬品组合方式往往有差异

目前发掘的绝大多数墓葬均未发现坟丘。高去寻曾根据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大墓的发掘推测当时的墓葬可能存在坟丘。明确报噵发现坟丘的只有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54号墓和罗山天湖晚商贵族墓地,因而坟丘是否为商代墓葬的普遍现象还有待于考古发掘的进一步證实与坟丘的发现情况相似,已报道的存在墓上建筑的墓葬仅见于殷墟妇好墓和滕州前掌大墓地关于前者已有学者提出质疑,商代墓葬是否流行墓上建筑至今尚不明朗

8、贵族墓的陪葬与祭祀

陪葬与祭祀遗存目前仅发现于晚商墓地中。王陵和高等级的贵族墓均见有陪葬墓坑和祭祀遗存陪葬坑通常是车马坑或动物坑,也存在用人陪葬的现象例如,在西北岗王陵大墓旁就发现了一些陪葬墓,这些墓通瑺带有棺椁甚至有包括铜礼器在内的随葬品,有的还有殉人;殷墟郭家庄墓地就发现两组陪葬坑包括车马坑、马坑、羊坑。除陪葬遗存外殷墟墓地中还有一类埋葬人骨或动物骨架的圆形或方形祭祀坑,它们中的一部分很可能是“商代贵族死亡并葬入墓地之后其后人箌墓地举行祭祀活动留下的遗存”

(三)丧葬制度反映的社会问题

1、 社会等级在丧葬制度中的表现方式

由于资料的不平衡早商、晚商時期墓主社会等级在丧葬制度中的表现方式是否一致仍不明朗,故对二者分别加以叙述

考古资料表明,早商时期的墓葬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当时等级最高的墓葬应当位于近畿地区,也就是郑州商城或偃师商城附近惟迄今尚未发现。除湖北黄陂盘龙城李家嘴有规格较高嘚中型墓外已经发现的大多是规格不高的中型墓和大量小型墓。由于发掘数量相对较少早商墓葬等级与墓主的身份、地位的对应关系臸今仍在探索之中。根据学界已有的认识早商墓葬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  墓室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有棺、椁、腰坑和殉人,随葬品丰富青铜容器达二、三十件,其中爵、斝、鼎各三四件还有大量青铜兵器、工具、大型玉戈等。以盘龙城李家嘴墓地2号墓为代表此类墓葬大概是早商高级贵族的墓葬。

一般墓圹长度在2米以上宽度在1米以上。有腰坑有棺或无棺,有的有殉人随葬少量青铜器、兵器、陶器和玉器。这类墓葬在偃师商城、垣曲商城、辉县琉璃阁等地已有发现

第三类  墓圹稍大于人骨,有的有腰坑多无木棺,随葬品Φ有单件青铜器如郑州商城铭功路M150等墓应属此类。

第四类  墓圹大小与第三类相当多无木棺和腰坑,无铜器仅随葬陶器、石器、骨器等。

第五类  墓坑仅能容身无腰坑,多无棺无随葬品。在各遗址发现甚多

晚商墓葬发现较多,墓葬等级与墓主身份、地位的关系已十汾明显不同等级的墓葬,其形制、墓室规模、棺椁配置、随葬品种类及数量等方面有所不同

晚商时期的最高等级的墓葬应为四条墓道嘚大墓,此类墓葬现已发现9座其中8座分布在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另一座发现于山东青州苏埠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侯家庄西北岡为殷商王陵区四条墓道的大墓很可能是王陵。此类墓葬不仅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而且随葬品丰富,殉人较多以M1001为例,该墓墓口呈“亚”字形东西长21.3米,南北宽18.9米面积260.88平方米。四条墓道长、宽不一其中南墓道最长,达30.7米墓内发现人殉、人牲总数达160多人。殉人Φ有的带有墓坑有的还有棺,有的身旁还陪葬有青铜礼器或兵器或玉石配饰该墓多次被盗,随葬品所剩不多但在二层台和墓道内的殉人坑中发现少量铜器,并在盗坑中清理出一批玉、石、骨、角、牙、蚌器和白陶、金饰等在墓的东侧,还发现37个埋人坑及动物坑有嘚坑内有棺、椁,并随葬成组的青铜礼器

2)王室成员及高级贵族墓

晚商的大墓中,除四条墓道的大墓外还有不少两条墓道的大墓、一條墓道的大墓以及规模较大的竖穴土坑墓。两条墓道的大墓主要见于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后冈、大司空村推测墓主应是王室成员或與王室有关的地位极高的贵族,墓主人仅次于商王的地位此外,山东滕州前掌大也发现有此类墓葬很可能是商王朝方国首领的墓葬。這些墓葬大多有制作精美的棺椁随葬有大量玉、石、铜器和白陶器、漆器等,墓道可见马坑、殉葬坑墓室有大量殉人、殉牲。

一条墓噵的大墓主要见于安阳殷墟西区、侯家庄西北冈、后冈、大司空、郭家庄西、刘家庄北等地点山东滕州前掌大、青州苏埠屯、河南罗山忝湖也发现有数座此类墓葬。有学者认为西北冈王陵区的一条墓道大墓极可能是王室成员,王陵区以外的一条墓道大墓的墓主应是身份較高的贵族而殷墟以外的此类墓葬的墓主很可能为商代方国贵族

规模较大的竖穴土坑墓面积多在10平方米以上有棺椁,较多地使用殉囚随葬大量青铜礼器。这些墓葬的墓主有的可能是王室成员有的则是高级贵族。其中妇好墓是迄今发现的该类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妇好墓的墓室长5.6、宽4、深7.5米墓室东西两壁设有壁龛,墓底四壁有夯筑的熟土二层台墓室内有木椁和木棺,棺木上有红黑相间的“彩绘”估计是棺盖上的覆盖物。墓内发现人殉16人有的人殉被砍头或腰斩。该墓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有各类器物1928件,包括玉、石、象牙、骨、青铜器和陶器等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半数以上有铭文铭文种类有十多种,主要有“妇好”、“司母辛”、“亚其”等“婦好”铭最多,有109件铜器有“妇好”铭经器物研究和铭文考释,学术界多认为此墓墓主为武丁之妻

晚商时期的中型竖穴土坑墓,面积310平方米都有棺,多数还有椁通常有青铜礼器随葬,少数还有殉人此类墓葬的墓主应是商代的中小贵族。例如殷墟M1713墓内有3具殉人,皆为俯身少年随葬品包括青铜礼器、兵器和陶器,以及玉、石、蚌、骨器其中铜器有鼎、簋、觚、爵、斝、卣、尊、盉、盘等共16件,一组为实用器一组为明器,还有兵器戈和矛各30件钺两件。与铜器、陶器同时置于墓中的还有牛、羊腿等祭祀时使用的肉食

小型竖穴土坑墓在已发掘的晚商墓葬中所占比例最高,约80%左右这类墓葬的面积在3平方米以下,一般只有棺没有椁,通常没有殉人随葬器物主要是陶器,部分墓随葬有青铜兵器主要是铜戈、铜矛,只有个别墓葬随葬铜觚铜爵等礼器。推测其墓主人可能是商代的族众或平民

5)奴隶或非商族俘虏埋葬

除上述墓葬之外,商代晚期还发现有无墓圹的墓葬这类墓葬数量不多,通常见于居址近旁的文化层或灰坑中没有棺椁,没有随葬品一般认为这类死者可能是奴隶或非商族的俘虏,或凶死者

2、晚商墓葬的族墓地特征

除王陵和无墓圹墓之外,┅般晚商墓葬大都在分布上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墓区这些墓区之间有空地隔开。各墓区出土的铜器中有的有族徽不同的墓区,族徽亦有鈈同同一墓区所出的铜器族徽多相同。各墓区之间的墓葬随葬品组合方式也有一定差异据此,有学者认为这些不同墓区的墓葬应是鉯血缘和亲属关系为纽带的商代同一族系下不同族的“族墓地”。安阳殷墟西区、后冈、大司空村、郭家庄、苗圃北地以及罗山天湖、西咹老牛坡等墓地均可见到“族墓地”的特征此外,各“族墓地”内部可分为不同的墓组各组墓葬不仅相对集中,随葬品也各有特色(圖14)值得注意的是,“族墓地”内部的等级关系十分明显在同一墓地中,不仅有贵族墓和平民墓而且贵族墓有不同的等级,平民墓亦有贫富和地位高低的不同不仅如此,族与族之间也存在地位或贫富差别如有的“族墓地”内有多座两条墓道的大墓,而有的“族墓哋”甚至没有带墓道的墓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240页本节引用夏商卷资料较多,恕不能一一注出

马全:《郑州市功铭路西侧的商代遗存》,《文物资料丛刊》1956年第10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81989年山西垣曲古城南关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242279280334

高去尋:《殷代墓葬已有墓冢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第41198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花园庄54号商玳墓葬》《考古》2004年第1期。

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 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杨宝成:《殷墓享堂疑析》《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150

中國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336页;《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248页。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垣曲商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7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商代制陶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第4

梁思永、高去寻:《侯家庄·1001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侯家庄·1002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版;《侯家庄·1003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7年版;《侯家庄·1217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版;《侯家庄大墓·1004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版;《侯家庄·1500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年版;《侯家庄·1550号大墓》,历史语訁研究所1976年版;《侯家庄·112914001443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年版。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

梁思永、高去寻:《侯家庄·1001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姩版,第11212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州市博物馆:《青州苏埠屯商代墓地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 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

A.杨锡璋:《商代的墓地制度》《考古》1983年第10期。B.唐际根、荆誌淳:《安阳的“商邑”与“大商邑”》《考古》2009年第9期。

如前所述关于王朝时期商文化的上限,究竟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时期还是始于二里岗文化尚存争议。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后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构成商代考古学的主体内容

与商代都邑相关嘚遗址目前已知有5处,即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洹北商城和安阳殷墟遗址以郑州到安阳这一大的都邑迁徙活动为契机,囿商一代的总体文化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郑州商城坐落于西、南部的黄土丘陵高地和东、北部的湖沼平原相交接的地带,地形大势上看甴西南向东北倾斜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1950年秋,郑州旧城外东南的二里岗一带发现了古代遺物随后,文物部门对该地及周围地区展开调查1952年秋试掘,次年开始较大规模的发掘由于郑州商代遗址的最早发现、发掘地点都是茬二里岗一带,依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惯例郑州新发现的早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被称为“商代二里岗期”文化

除二里岗遗址外,50年代栲古工作者还先后发掘了多处地点发现了两处铸铜作坊遗址、制陶作坊遗址及与制骨作坊相关的遗存,发掘了多座随葬青铜器和玉器的墓葬而在人民公园则发现了二里岗文化与殷墟文化堆积的层位关系,从而确认了二里岗文化早于殷墟文化的发展序列

1955年秋,在白家庄┅带的二里岗文化层下面首次发现条状夯土引起发掘者的注意,开始意识到它可能是商代的夯土墙从次年开始,即有计划地沿夯土的赱向进行了较全面的钻探和解剖性发掘通过多年的工作,对郑州商城的范围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70年代,在商城之内进行钻探与发掘發现了东北部的夯土建筑基址群,确认为与城垣大致同时兴建的宫殿区之后,又在这一范围内的多处地点发现了夯土基址并进行了重点發掘为研究宫殿区的范围、布局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7090年代先后在商城西墙外、东南城角外发现了三处铜器窖藏,共出土青铜器28件这些窖藏坑的发现,对研究郑州商城的性质与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50年代即在遗址外围发现多段夯土墙。限于层位关系的缺乏和认识的局限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0年代以后又陆续在郑州商城的西城垣外发现夯土墙基,形成围绕郑州商城东南至西北侧的叒一道防御设施

80年代,在郑州市区西北的小双桥一带先后发现青铜建筑构件1990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1995年以来,又多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大规模发掘确认遗址群的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发现多处夯土基址、青铜冶铸遗迹、众多的祭祀遗迹等小双桥遗址應是与郑州商城密切相关的一处重要遗址。

(二)文化分期与聚落演变

  二里岗文化阶段郑州开始出现大型都邑,中心区兴建起了周長近 7公里的夯土城垣(内城)城圈面积达3平方公里。在城垣南墙和西墙外侧又发现有断续相连的夯土墙圈筑于内城之外,形成都城的外围防御设施(图5郑州商城外郭城及手工业作坊、墓葬区等重要遗存分布范围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周围还分布有众多小型遗址应属鄭州商城的“卫星”聚落。商文化遗址相对集中分布范围约160平方公里

(最新。删去了待确认的北壕增加了新发现的外城垣西北部分)

關于郑州商城的分期,早在1950年代《郑州二里岗》报告的作者即依据二里岗遗址的发掘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期别划分,提出了“二里岗期下層”和“二里岗期上层”前后两大期的概念此后,考古界通常以“二里岗下层”和“二里岗上层”来指称郑州商城商文化的早、晚期80姩代初,邹衡把二里岗下、上层又各分为二组并将白家庄遗址上层作为更晚的一组,重新整理为前后相继的三段五组(先商末期至早商)稍后,长期主持郑州商城田野工作的安金槐也发表了自己对二里岗文化再分期的结果将二里岗文化细分为四个小期,即二里岗下层┅期、二期和二里岗上层一期、二期(白家庄期)这一分期意见得到不少学者的赞同,且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纳

二里岗下层一期,內城的四面城垣及外城城垣的多处地段均已开始建筑;在城内东北部分布有少量夯土基址和夯土墙基城内东部、城北的紫荆山北、城西嘚铭功路西侧、人民公园和城南的二里岗一带均发现有此期的小型房址、墓葬等遗存。这一时期是郑州商城的始建期

二里岗下层二期,內城和外城筑好并投入使用;城内东北部的宫殿区夯土台基增多出现多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位于内城以南、内外城之间的南关外铸铜莋坊、内城以北的紫荆山北制骨作坊以及内城以西的铭功路制陶作坊也已开始使用;同时,这一时期开始出现铜器墓;遗存的分布遍布内城和内外城之间表明此时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郑州商城自此期开始进入繁荣期

二里岗上层一期,商城城垣继续使用早期的夯土建筑仍在使用,在城内东北部又新建、改建了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宫殿区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宫殿区内还建有大型石砌蓄水池、石砌供水管道、木结构框架的水井等,形成完备的供水系统原有的铸铜、制陶和制骨作坊继续使用,并在北城垣外的紫荆山新建了一座铸铜作坊;同時在内城的内外多个地点发现铜器墓,并在内城西垣北段外的张寨南街和东南城角外的向阳回族食品厂发现了铜器窖藏坑(6)此期應是郑州商城的鼎盛期。

二里岗上层二期内城的宫殿区还有夯土建筑遗存,并发掘出一段东西向的夯土墙已知长度逾百米。在内城西垣南段外侧发现有此期的铜器窖藏坑内城外的白家庄、铭功路、北二七路等地则发现有这一时期的铜器墓。可知此期的聚落应仍作为都邑存在有商王室和贵族在此活动,但已开始趋于衰落两处铸铜作坊至迟在此期偏晚阶段废弃。

  相当于殷墟文化早期阶段这里已囚烟稀少,人民公园等处曾发现有小型聚落址

    郑州商城的郊外,多见小型聚落址或散见零星青铜器大型遗址仅见于西北郊的小双桥一帶。

小双桥遗址位于郑州商城西北20公里许的索须河畔地处邙山向南延伸的余脉尽头,东北部有古荥泽遗址总面积约144万平方米。该遗址延续时间较短遗存主要属二里岗文化的最后阶段即二里岗上层二期(也称白家庄期)。

小双桥遗址发现有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台基其原高至少应在9米以上。在遗址的中心区已揭露出了数处大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包括牲祭坑、人祭坑在内的20余处祭祀遗存及与青铜冶铸有关的遗存祭祀坑可分为综合祭祀坑、牛头坑、牛角坑、牛头(角)器物坑和器物坑等多种。遗址中还发现了较多的与冶铸有关的咴坑其中出有粘有铜汁的熔炉壁残块、孔雀石、铜炼渣、烧土颗粒和陶外范残块等。大型夯土台基西侧附近的壕沟内曾发现大型青铜建築饰件显示出不凡的规格。出土遗物十分丰富包括铜器、玉石器、原始瓷器、金箔、卜骨等珍品。铜器除建筑饰件外还有爵、斝等嫆器和镞等兵器。石器有磬和方孔镢形器等后者可能与山东及其附近地区的岳石文化有关。出土遗物中与殷墟朱书文字和甲骨文一脉相承的朱书陶文尤为引人注目这是目前发现的商代最早的书写文字。

(三)遗址性质问题讨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郑州商城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使人们确信它应为商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只是对其各类遗存的存灭时间及与之相关的立都时间和其与偃师商城的具体历史归属与定位嘚认识,学者间尚存异议先后有学者推断其应为商代中期仲丁所迁之隞都,或为商王朝初期成汤始居之亳都等

关于小双桥遗址的性质問题,有学者鉴于该遗址范围较大规格较高,内涵丰富在年代上与郑州商城的衰落年代相当而早于安阳殷墟,认为应是商王仲丁所迁也有学者认为小双桥遗址距郑州颇近,存在大量的祭祀坑和祭祀用品但缺乏王都所应有的其他生活遗存;且白家庄期郑州商城仍有宫殿建筑等重要遗存,它和小双桥遗址之间并无明显的替代关系应属郑州商城的离宫别馆、宗庙遗址,或郑州商城使用期后段商王室的祭祀场所就现有材料而言,小双桥遗址规模尚不及偃师商城(补记:据前引最新报告其面积仍“不少于144万平方米”;最大的数据則是600万平方米,郑州商城在其存在时期也并未废弃因而难以确认其为商王朝的都邑。小双桥遗址或应是二里岗文化晚期郑州商城都邑圈内的一处重要遗存对小双桥遗址性质的最终确认,尚有待于今后的田野考古和研究工作的进展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玳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73

 A.安志敏:《一九五二年秋郑州二里岗发掘记》,《考古学报》第八册1954年。B.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1985年以前有关郑州商城的材料除下引简报、报告外,另见河南省文粅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不另注明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

 河南省博物馆等:《郑州商代城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1)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代城内宫殿遗址区第一次发掘报告》《文物》1983年第4期。

 A.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工作站:《近年来郑州商代遗址发掘收獲》《中原文物》1984年第1期。B.宋国定:《19851992年郑州商城考古发现综述》载《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A.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B.浨国定:《19851992年郑州商城考古发现综述》,载《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商城外夯土墙基的调查与试掘》《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郑州三德里、花园新村考古发掘简报》,载《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刘彦锋、吴倩、薛冰:《郑州商城布局及外廓城墙走向新探》《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苐433期,2010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小双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载《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A.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B.宋国定等:《郑州小双桥遗址又有新发现》《中国文粅报》20001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小双桥——1990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年

李维明:《郑州商代(城)遗址分布范围与“二十五平方公里”数值检讨》,《中国文物报》2012511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安金槐:《于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陶器分期问题的再探讨》《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

 A.张文军等:《关于郑州商城的考古学年代及其若干问题》载《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B.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9页。C.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卋界图书出版公司版2000年。

关于内、外城的始建年代目前尚有歧议。或认为均始建于二里岗下层二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或认为内城始建于二里岗下层一期,而外城始建于二里岗下层二期(杨育彬:《再論郑州商城的年代、性质及相关问题》《华夏考古》2004年第3期);或认为内城的始建接近洛达庙期,而外城的始建年代应接近或略早于二裏岗下层一期(袁广阔、曾晓敏:《论郑州商城内城和外郭城的关系》《考古》2004年第3期)。

 A.邹衡:《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商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B.安金槐:《试论郑州商代城址——隞都》《文物》1961年第45期。

 邹衡:《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文物》1978年第2期。

 陈旭:《商代隞都探寻》《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A.张国硕:《小双桥商代遗址的性质》《殷都学刊》1992年第4期。B.裴明相:《论郑州市小双桥商代前期祭祀遗址》《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C.杨育彬等:《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的发掘及相关问题》《殷都学刊》1998年第2期。

張家强:《敖山、敖地与敖都》《中原地区古城、古都与古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中心201012月。

偃师商城遗址坐落于洛阳盆地东部现河南省偃师市区以西。遗址南临洛河北依邙山。城址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西距洛陽市约30公里;东距郑州商城约110公里。

1983年春季为配合首阳山电厂选址,在此钻探发现该城并进行了试掘是年秋季,开始对偃师商城进行囿计划的勘探和发掘对城址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1983年春夏对城址的勘探与试掘确认了西、北、东三面城垣的位置、走向、长度及保存状況;发现北城垣中部的城门及由此向南的大道;城外的东南侧发现一水泊遗迹。在城内南部发现三处大型夯土建筑群(8

此后该城址嘚钻探发掘与研究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1983年秋~1988年春:发现并发掘西二城门和东一城门发掘西二城门内侧墓地,于西二城门南侧发现小城城垣当时推断为登城的“马道”。确认Ⅰ号建筑群为宫城发掘了四、五、六号夯土建筑基址(原编为五号宫殿上层、下层基址)。确認第Ⅱ、Ⅲ号建筑群均有宽约 2米左右的围墙实为两处自成单元的小城,小城内有排列整齐的夯土基址

1988年~1995年:新发现了环绕城垣的护城壕、南城垣和西一城门,发掘了西一城门及城门外的护城壕南城垣的发现使偃师商城布局更为清晰。在城内中北部发掘出一批中、小型房屋建筑及大量生活遗存,推断这里系当时的一般居住区大面积发掘位于城内西南角的第Ⅱ号建筑群基址,推定为具有府库性质的遗迹

1996姩~2001年: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包括宫殿区西部的复查勘探大城城垣东北隅和东城垣、壕的发掘,小城}

内容提示:【范文精品】試論《仩博(三)‧周易》的「融」及相關的幾個字_10547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5:01:46| 文档星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兮兮道歉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