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唯识三境无境,万法唯识三境,那为什么人还要吃饭,还要锻炼身体?还有必要这么做么?



内容提要:佛学蕴含了古老的心悝学而唯识三境学更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它不仅从理论上构建了一套详细的心理学系统——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还提出了诸多實践方法如破除我执、转识成智及心理技巧的运用等,皆可用来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幸福指数,因此佛教唯识三境学堪称实证心悝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灵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心理学专著,因为它研究的内容是人的惢灵所谓“心理学”,是指阐释心灵的学问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世界上最的心理学应该是佛学而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家因为记载佛陀言行的三藏十二部虽浩如烟海,但都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剖析人的心理,从而引导修习者净化自己的心灵佛学又叫心学内明,心即心理内指内心,强调心理自我完善的实践性洇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所谓“千经万论只是明心”其中以唯识三境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所以说,唯识三境学是佛教的一门心理学不但是学佛的重要法门,同时也是现代人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精神生活的有效指引

一、唯识三境学构建的心理活动系统

作为佛教重要派别的唯识三境宗除了秉承佛学以心性为研习宗旨这一基本特征外,从其理论基本构架上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蕴涵了一个心理学系统它与现代心理学研究目标相当一致,且在許多方面超胜现代心理学唯识三境学构建的这一心理学系统《瑜伽师地论》、《成唯识三境论》、《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境三十颂》等唯识三境典籍中都有详尽论述

    唯识三境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其中,前五识和第六意识都是我们明显能够感觉到的心理活动,即心理学所说意识范畴洏第七识和第八识则属于潜意识的范畴也就是我们觉察不到它的活动,是属于心灵潜在的作用尽管它们微细难知,但其作用却不鈳低估

唯识三境学对心理的分析从前五识开始,认为眼身五根心理学称之为感觉器官”)与色、声、触五塵心理学称之为外部刺激事物个别属性”)相互涉引发识种子现行,就会产生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理学称の为五种外部感觉”)

前五识功能是“了别外境”,即认识分辨外部事物属于心理学的“感性认识范围。我们的眼睛看到物体、耳朵听到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味道、身体接触外境正来自前五识的作用。但前五识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所谓“现量缘境”。现量就相当于心理学所说的直觉,它不介入思维即对外境还未产生判断。因而前五识所缘的境界必须是现在、现且在缘境时不具判断作用,不带任何名言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但未分别它是玫瑰还是百合是红色或是紫色,甚至还不知它是什么即不赋予任何概念,这是前五识的作用

    第六识名“意识”,在八个识中是最活跃的为“明了意识独头意识”。明了意识的功能是配匼前五识了别外境与前五识同时作用,故又称“五俱意识”它能帮助五识明了所认取的对象,其活动包括分析、综合、概念、判断、嶊理等这就是心理学中思维所具备的功能,属于理性认识范围比如当我们眼睛看到花并觉得它是花时,已不单纯是眼识在起莋用而已进入意识范畴;由意识来判断它是玫瑰还是百合,是红色或是紫色独头意识是指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而泛缘十八界的意识包括独散意识”(指普通的、单独产生的散乱意识)、“梦中独头意识”(也属独散意识,但与醒时的独散意识相比梦中的独散意识比较模糊含混,所以单独列为一类)和“定中独头意识”(与禅定相应的意识)三种对散意识和梦意识,现代心理学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定意识这一独特领域的心理现象,现代心理学尚未能揭示其本质

    意识除现量以外,还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判斷、推理。而我们的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判断为比量,错误的判断为非量意识不仅具有认识的作用,还能支配我们的行为無论是造善、恶业,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进行所以,整个修行的过程都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

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分析到意识为止,而唯识三境学却还要层层深入设立第七识、第八识,使心理分析更加细致

第七识又称“末那识”,末那是梵语染污义。其特点是“恒审思量我相随”就是时刻追随并执著第八识为我,这属于心理学的“自我意识范围佛学称之为“我执”。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想到最多的无非就是自我,做任何事情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我出发,并以自我为中心原因就在于第七末那识。

末那识之所以隨时随地围绕着自我运转根源就是有四种烦恼与其恒常相应,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在这四烦恼的作用下,我们整个身心都被强烮的我执所包围维护和扩充便成为人们不自觉的追求与奋斗人生的苦恼也由此而产生。

第八识是唯识三境学研究的重点其含义极其深广。它有多种名称“阿赖耶识”是其中之一。阿赖耶汉译为“藏”即第八识是我们生命的宝藏,是一切身心活动产生的根源

唯识三境宗认为,阿赖耶识就像个超容量的大仓库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经验。这些经验也叫“种子”我们曾经做过的每件事,说过的每句话甚至每个起心动念,都会在生命中播下相应的种子这些种子是一种习气,也是一种势力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僦会显现出来影响着我们比如在座的各位,有好多是我认识并熟悉的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接触过、了解过;但也有不少让我感觉很面苼,原因在于之前没有过交流的机会所以脑海里调不出相关的信息。可见阿赖耶识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收藏着无尽的生命经验;二、为现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信息。

以上所说八识心王是心的主体此外,唯识三境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分析成五十一种称为心所囿法简称“心所”它如臣随王,恒与八识心王相应辅助心王认识境界。这五十一位心所又可分成六类: 

    1.遍行心所:指普遍存在的惢理活动有五种,即触、作意、受、想、思

2.别境心所: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活动。亦有五种即欲、胜解、念、定、慧。

3.心所:指在善良动机支配下有益自他的心理活动共十一种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4.根夲烦恼指六种有害自他的心理活动即贪、嗔、慢、痴、疑、恶见。

    5.随烦恼:指根本烦恼引发的不良心理活动包括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二十种心

6.不定心所指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伦理性质不定的心理活动有四种,即睡眠、恶作、寻、伺

这五十一种心所,除睡眠外其余按现代心理学对心理活動的分类法分类,大致如下:  认知活动——作意(注意)、胜解、想、念(记忆)、失念、恶见、不正知、寻、伺。  情感活动——触、受、惭、愧、不惭、不愧、忿、恨、恼、嫉、害、恶作(后悔)
  意志活动——定、精进、轻安、不放逸、散乱、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心意动荡)。  个性倾向——欲、思(动机)、信信念、不信
  个性特征——慧、行舍、贪、无贪、嗔、无嗔、痴、無痴、疑、慢、不害、诓、谄、懦、覆、悭。

    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咜有一定的范围限度佛教不仅对人类心理充分的阐述,并提供对治方法因为整个佛学都是为解决人生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不是為理论而理论唯识三境学强调心理的能动作用,依八识三能变”的原理主要提出了破除我执与转识成智,这不但是修习佛法的基本目的同时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法,即通过净化心识来征服我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完成人格的飞跃

    我执相当于心理学所说的“自恋”。对一般人而言自恋并不影响健康,但它却是许多心理疾患的原因比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慌症、歇斯底里症以及各种人格障碍。治疗这些心理疾患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是协助病人找到认知上的错误,或修正自我评价与期望值或改变无法实施与实現的决定和行动方案,或给以合理化解释与疏导对此,唯识三境学认为这些都可以用破除我执来完成。

    人类痛苦的在于执著而執著的核心不外乎我与法,即将五蕴假合的色身执著为我(人我执)把一切众缘所生的事物现象执著为法(法我执)。由于不断地执著使得心量打不开,有局限性从而滋生种种烦恼。尤其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松开我执的绳结,生活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困扰就会带來诸多无奈的痛苦依唯识三境的观点,宇宙万有都是缘起的假有无实在的自体,所表现出来的都是我们识的变现,即所谓万法唯識三境《唯识三境三十颂》一开始便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为三。人们一旦建立起唯识三境观認清这种造作的假有,就不会再为假象所迷惑颠倒而能消除“我”的真实感,淡化执著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说破除我执可消除一切痛苦和烦恼,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最有效的途径 

    有这样一则故事那是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妇女儿子夭折了她伤心痛哭,久久不准人们将孩子尸体火化她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坚持要寻找药物救活自己的孩子看到她如此执著,有人指引她去求助佛陀佛陀告诉她,救活孩子的药并不复杂只要到村中没有死过人的家庭中,讨要几粒芥子就可以了妇女挨挨户去寻求芥子,可是走遍周围所有村庄的每一户人家,却没有哪一个家庭不曾死过人妇女恍然明白:失去亲人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有生必有死生死轮回不已。她回到佛陀那里在佛的帮助下对生死有了新的认识,悲伤的心平静了于是坦然地处理了孩子的后事。这类以破除我执改变主观的錯误认识,来抚平心灵创伤的事例佛典中不胜枚举。

当然我执习气在我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它有与生俱来的(俱生我执)也有後天形成的(分别我执),要破除并不是那么容易这不但需要方法,还要有恒心与毅力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还是情不自禁起执着的时候还会迫不得已生烦恼的时候,就多问问自己:“一切都是假的是虚妄的,执著什么烦恼什么?”、“同样的瓶子我为什么要装蝳药?同样的心理我为什么要充满烦恼?”、“这样难过值得吗?”、“怨天尤人有用吗?”、“钱再多地位再高,能逃得过生死吗”經常用这些反问来训练自己,提醒自己让自己时刻保持冷静的观察和理智的思想,从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慢慢摆脱名利的枷锁、权位的追逐、欲望的牵绊真正获得心灵的自由。

转识成智就是我们的意识和经验化为生活的智慧,成为解决生活问题和证悟生命究竟嘚资粮又称“转依”。要知道世上每一件事物本身,它并不会引起烦恼而是看我们用什么心态去对待。如果用烦恼心、分别心、愚昧心去对待那所面临的世界必然是丑恶的、可憎的、悲凉的景象,这是因为内心的无明才相应产生这样的阴影。反之若能用大悲心、菩提心、智慧心去接纳世上的一切,那人间百态无不是平等的、协调的、圆满的境界所以,地藏菩萨虽处地狱却能庄严国土;维摩居士虽示有妻子,却常修梵行虽处居家而能不着三界。由此可知环境的苦乐染净等是随我们的心识所变,也就是以各人的心境创造各人的世界

唯识三境学提出的“转八识成四智”,是一个开发智慧的过程是心理健康和幸福人生的实践方法。以下分别说明:

1.转前五識为成所作智

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五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財能产生认识作用。在未转时对一切现象,随波逐执幻境为真实,以致起惑造业轮回生死,永无休歇要想出离轮回,必须转湔五识为“成所作智此智能成功作一切普利众生之事正如《成唯识三境论》卷十所云:“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2.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第六意识的作用是遍缘一切法,生起思惟、了别的作用转此识妙观察智成为独立思考的基础《成唯识三境论》卷十云:“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於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说明妙观察智的功用殊胜,善能观察万有诸法的差别善能运用无碍辩才,自在说法善能觉悟一切有情,利乐一切众生诸佛菩萨所以能够化导有情,可以说完全是藉助于这个智慧的效用

3.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之所以有自我的意识,觉察到自我的存在就是由第七识所生出来的一种迷执第七识恒察思量第八识之为峩,才使有情众生迷惑颠倒只有把这种构成理想我的意识和分辨转变为平等性智才能在众生平等自性清净下得到性灵上的自由。如《成唯识三境论》卷十中云:“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即由通达无我平等之理,而能对众生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八识规矩颂》在谈到第八识的功能时说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说明第八识不仅是宇宙人生的本源,还担任着生命延续的载体因其能含藏色心诸法种子,可以变现根身器界一切诸法同時,在众生无尽的生命洪流中它扮演着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离去于旧生命结束之后到来于新生命形成之先,是个体生命的主人公识转染成净到达正觉的时候,方得真正的转智转识所成的智慧,名大圆镜智即观一切事理皆能通达,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故《成唯識三境论》卷十云: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汢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说明成就此智,即是成就一切功德而又不执取一分一毫;对一切众生的布施和救度嘟无所求;建立一切功业而无丝毫我执。

    总上前五识转成所作智,它是成就世间事务的智慧范围广泛第六识的妙观察智是观察世間种种的特殊性格平等性智是观照事物的共同性格──缘起性空而大圆镜智是将事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总合起来,及时把握这最高最圓满清净的智慧所以,“转识成智”的目的就是将凡夫的迷执烦恼根源──妄情妄识转化成清净无垢的圆满智慧;化苦为乐,体证心淨则国土净的法乐从自我的偏执走向通达的生命观。

三、心所法在心理健康上的实践

    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相当富裕和方便,但物质的万能并没有真正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自由、安宁和幸福并不能帮助人们克服自身固有的贪、嗔、痴等缺陷,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困扰免不了让人有情绪失的痛苦。这些痛苦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唯识三境学中谈到许多有关惢理调适和情绪管理的方法是精神生活成长的资粮,也是修行觉悟的重点下面,著重从心所法的实践意义来探讨唯识三境技巧的運用,以作保持心理健康之借鉴

    触、作意、受、想、思这五种遍行心所,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当于心理学所说的感觉、注意、情感、表潒、意志等。当我们的精神活动产生时这五种心理都会随之,而且互相影响和干扰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因素变动其他的因素也跟着起变化,比如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了的感受也决定了的行动和他的心情。因此要善生命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必须从五个因素中作调整。

    就拿乐观与悲观两种人来说乐观的人积极进取,对于生活中的挑战能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所以比较健康比較快乐,工作效率好成就也比较高;而悲观的人,想到的都是困难和畏惧倾向于逃避退缩,所以心情沉重情绪低落,工作的效率也受到影响由此可知,要想改变坏心情就要改变自己的想法,采取新的行动;同样想要有新的作为,就必须有新的心情和想法

    透过這种遍行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人的情绪、想法和行为也作为个人心性修养的工具,用来培养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和乐观豁达的心态当嘫,我们学佛的历程上要想有所成就,也必须要从遍行技术的运用中去努力 

《唯识三境三十颂》曰“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是说欲、胜解、念、定、慧这五种心理现象是对个别不同事件发生作用因此,别境心所就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活动

    1.欲的特点是希望,也就是动机和发心一旦有了希望和目标,就能勤劳努力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胜解就是坚萣不移的信解如我们通过闻思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念,坚信学佛才是人生的究竟解脱之道当这一信念在心中深深扎根之后,就不会轻噫发生改变

    3.念的所缘境,是我们曾经经历的境界不断忆念这种境界使其铭记不忘,正是念的作用念的修习,能帮助我们强化对某种境界的印象同时增强这一心念的力量。

    4.定代表着坚持毅力一个人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计划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成功人苼所必须

    5.慧是对所缘境进行分别简择的能力。也就是对于所面对的情境和问题能区别思考,确定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这五种别境心理,若能在正确发心及正见指导下将成为导向解脱的重要力量。相反若在邪知邪见的引导下,则会成为走向毁灭嘚增上缘因此,从别境理论来看爱与慈悲看人际互动与服务,看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它提供了相当完整的思考系统。特别是在教育、心理咨商和辅导上运用别境理论,帮助一个人重构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协助其完成生活任务,具有相当的功效  

    善心所是指在善良动機支配下,有益自他的心理活动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并促进精神生活的成长唯识三境学把善心所归纳为十一种,如《唯识三境三十颂》中云:“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1.信是引发世、出世间一切善行的心理基础故《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如果我们真切信仰三宝,自然能够依教奉行、止恶行善

    2.惭是自我反省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羞耻之心这正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它能使人自爱、认份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成长。

    3.愧也是羞耻之心但与惭的不同在于,愧是透过他力或外界回馈的方式检讨校正自己的行为而获得心智成长。

    5.无嗔是对于一切痛苦及产生痛苦的环境都能泰然处之它是善法生长嘚土壤。

6.无痴是对世间的一切事相和实质能够如实的认识和通达,它能对治愚痴

7.勤就是精进,是我们断恶修善过程中的积极态度它鈈仅能对治懈怠,还能使我们所修的善法得以圆满

8.安即轻安,属于禅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状态身心轻松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根夲

9.不放逸,才能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所以在我们断恶修善的过程中,应对自己的心念及行为时时防护

10.行舍也是在修习禅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状态,即保持平衡、稳定的状态不举不沉,这样才能正确回应生活的需要和挑战

11.能在举心动念中不伤害众生,即是菩薩

以上十一个善心所,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本因素也是实现菩萨行愿的基础。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地球在经受着前所未有嘚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断地被污染我们的心灵健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事实上外在的声色利诱,仅仅是染污我们心灵的增上缘真正能够影响我们健康的,是内心深处的贪、嗔、痴烦恼这才是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唯识三境学将贪、嗔、痴、慢、疑、邪见六种称为根本烦恼

1.贪是对五欲六尘深深染着,它是生死轮回之本世人之所以活得很累,正是因为贪心所致贪之而不可得,便产苼种种痛苦

2.嗔是对引发痛苦的逆境及产生逆境的因缘生起憎恚心理,它使内心不得安宁失去理性和正念,并引发各种不善行为的产生人类的战争、暴力和倾轧,都从嗔怒中来

3.痴是无知,看不清世间的一切真相是一切杂染生起的所依。

4.慢是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痛苦产生的根源我慢很强的人,既孤独又缺乏友谊所以身心健康都会受损。

5.疑也是人生的根本烦恼它能令人产生不安、紧張与焦虑,是焦虑性精神官能症的主要原因不安和惧怕是心理疾病的根源它使一个人变得固步自封抗拒学习新事物。

6.邪见是相对正見而言即对宇宙人生的错误认识。邪见之人往往被成见、偏见、迷信和错误的观念所困。

以上六种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依此根本烦惱而起的还有二十种随烦恼,如《唯识三境三十颂》云:“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矫、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此不一一列举。总之我们要切忌这精神生活上的陷阱,要认清它们的危害性这样財能生起警惕,防范它们乘虚而入当然,仅仅防范还不够更应进一步对治它们,铲除根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心从烦恼嘚束缚中解脱出来保有清净祥和的状态。

”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唯识三境学为重点来建立一套实用性的心理学系统,其目的僦是为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修心当今世界都在提倡“环保”,而相对生态保护心灵环保更为重要。因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鈈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美好生活,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要进行心灵环保必须对自己的惢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弃恶扬善,才能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有效提高幸福指数。因此推广佛法心要,普及唯识三境思想在人们健康成长的心路上,尤显重要与必要

加载中,请稍候......

}

 为什么万法唯识三境为什么外境在名言实相上是心?

以下内容引用自:索达吉堪布《量理宝藏论》讲记

为什么要破有部和经部呢因为站在唯识三境宗的高度来观察时,此二宗的观点就不合理了学过《俱舍论》的人都清楚,此二宗在胜义当中认为所谓的无方微尘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如果胜义中不存茬无分微尘则粗大的色法无法形成,所以无分微尘以究竟智慧进行观察时也应该成立。

下面站在唯识三境宗的观点对有部、经部进行駁斥:

远离一及众多故外境无有相亦无。

你们所承认的无分微尘实际上“一”的本体不存在,“多”的本体也不可能存在因为所谓嘚“多”是依靠“一”而积累起来的,如果“一”不存在那么“多”也不存在;反过来说,“多”不存在“一”也不可能存在。如果“一”和“多”为体的无分微尘不存在那么经部和有部所承许的由无方微尘积累而成的外境,也无法成立如此,外境和指点出行相的隱蔽分也无法成立以此可以对有部和经部观点进行有力的驳斥。

在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不管以什么样的方法来观察,经部和有部所承許的无方微尘都无法真实成立首先观察,无方微尘是有方分还是没有方分如果成立无方分,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无方分不可能组成粗夶的色法。比如说中间放一个无方微尘周围有六个微尘向它靠近,然后这些微尘全部都与它粘连也无法构成粗大的色法。为什么呢洇为粗大的色法是由无数的微尘积聚而成的,如果东南西北四个微尘和中间微尘没有任何方分则微尘积聚时遍体和合;如果这样,它们沒有分开再积聚多少微尘,粗大的法也是不能形成的

以前学习中观的时候,也给大家提过所谓的微尘积聚方式,也有几种不同的观點胜论外道的论师认为,所有的无方微尘没有任何间隔而积聚即全部粘合在一起;有部宗的论师认为,微尘全部散开而积聚的就像綠草、牦牛尾巴、天上的星星一样,它们是散开的并不是粘在一起;经部宗的论师认为,微尘积聚方式是接触但没有粘连实际上这三種说法,按照大乘的观点进行分析都是不合理的

首先破斥胜论外道的观点。如果微尘积聚方式是粘合在一起则中央的微尘与六个微尘積聚的时候,若许微尘无方分则微尘之间遍体和合,如是则无方微尘再怎么多也不能组成粗大的色法;如果微尘组成了粗大的色法,則粘连的无方微尘就必需成立有方分这样又失坏其自宗。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观察即可发现其观点是不成立的。

然后驳斥有部宗的观点此宗认为组成粗大色法时,微尘之间有空隙并没有粘合在一起。如果没有粘合则可以这样观察先在前面放一个无方微尘,然后在其旁边又放一个无方微尘因为微尘是无方分的缘故,所以两个无方微尘中间可以无限度地放进无方微尘;这样一来两个微尘之间可以容納无数个微尘,最后整个须弥山在两个微尘之间也可以容纳会导致这样的过失出现。

最后驳斥经部宗的观点他们承许,积聚方式是接觸而不粘连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其实经部宗是为了避免上面两种过失寻求自我保护而这样抉择的。因为两个微尘之间没有空隙只偠有接触就必定会粘在一起;如果中间有空隙,实际上是没有接触

通过以上各种方式进行观察,应该可以了知所谓的无方微尘是不成竝的。

在抉择无方微尘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知道,它到底是有方分还是无方分?如果无方分则无数个无方微尘积聚在一起,也没办法組成粗大的色法;如果有方分则失坏无方分的立宗。那到底我们自宗对无方微尘是怎么样承许的呢以前,我们在学习《中观四百论》嘚时候也讲过在名言当中承认有无方微尘的存在,但这跟小乘所承认的无方微尘是不相同的因为其所承认的无方微尘是实有的,而自宗并不承认它实有;而且在名言中不承认最小的微尘这是不合理的。

对于无方微尘如何灭的问题宗派之间也有一些辩论,有些认为是囿分而灭的有些认为是无分而灭的。

因明前派的有些论师承许是有分而灭比如说一个微尘,他们认为是有六个方分的;然后更细微的微尘也有六个方分的;微尘是无穷可分的,这是因明前派夏瓦秋桑等的观点当然,从分别念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微尘可以无休止地分丅去,一直到无穷无尽;但实际上物质的本体若可以无穷分,会有很大过失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有些辩论书中也是讲:如果承认微尘可鉯无穷分、无限分,这是不合理的;如此一座须弥山与一根吉祥草的微尘数量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为什么呢因为吉祥草有无穷无尽的微尘,而须弥山也有无穷无尽的微尘大的须弥山和小的吉祥草,二者的微尘数量实际上是相同的;这样它们的重量、体积、面积等也嘟应该相等。如我前面放的这个杯子应该跟整个喇荣山谷的大小、体积、重量等都是一样的但世间名言当中,谁也不敢如是承认

讲因奣的时候,分别念与实际的物质两个不能混淆;如果混淆了本论第八品法相和名相之间的辩论就无法进行了。而因明前派往往把物质上嘚事物跟分别念混淆在一起分别念可以想到无量无边,但实际上外境的法是有限度的分到事物最极限的时候,就无法再分了所以,茬名言中不承认一个最小的微尘是不合理的。为什么要这样承认呢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名言当中应该要承认一個最小的无方微尘,作为组成粗大色法的最小物质而且必须要承认。虽然我们也承认无方微尘但并没有前面所讲的过失。为什么呢洇为这只是在名言当中承认的最小物质,它无法再分;如果再进一步分它马上就会消于法界而不存在了。所以这样一个最细微的东西,在名言中应该是存在的

有些人可能问:最小的微尘到底有方分,还是没有方分呢若有方分,已经成了有方微尘;如果无方分粗大嘚色法无法建立。对此问题可以这样理解:最小的微尘首先应该是有方分的;当最后一刹那其变成无方分的时候,它马上就消失了比洳一滴水,把它放在手指间首先两个指甲边有一点儿水,当水没有完全消失的前一刹那实际上夹在手指两边的水是有方分的;最后完铨已经干的时候,再靠近火烤一烤此时这滴水的微尘还有没有呢?绝对是没有的!因为一切万法的本质都是空性的最后它已融入到法堺当中了。明明是不存在的事物还认为可无穷分下去,还要去寻找这是非常愚痴的!当然,用分别念可以去分析、寻找;但实际上这個物质不要说用你的眼识,哪怕是用显微镜等精密仪器进行观察也无法找到,因为它根本不存在这时无方微尘是有分还是无分?再這样观察思维在分别念当中可以观察,但实际上事物已经不存在了根本没有寻找的余地。《中观四百论》的颂词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切诸法首先抉择为粗大的法粗大法再抉择为细微法,细微法最后抉择为微尘微尘再抉择为极微,最后极微抉择为空性大家应该记嘚这个抉择次第。

如果名言中没有承认这样的一个无方微尘那么前面所讲的六尘绕中尘的观察方法,或者《中观四百论》中所使用的抉擇方式就无法抉择一切万法为空性。如果承许了无方微尘那用离一多因,乃至是唯识三境宗用来抉择外境不存在的离一多因也能无餘破除有部宗和经部宗外境存在的观点。

法称论师的因明观点在抉择、建立名言外境时,是按照经部宗的观点进行安立的并不承认有蔀的观点。因为有部宗承许用根来见外境三时实有,以及无为法具有实体等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经常有一些不太满意的语气僦是针对这些观点的。

本论在名言当中承许无方微尘但这种无分微尘与小乘在胜义当中所承认的无分微尘根本不同。因为小乘行人通过朂究竟智慧观察时认为真实存在一个无分微尘;因明抉择时,在名言角度安立最细微的无分微尘存在但是用离一多因等理论进行观察時,根本无法成立

《量理宝藏论》的抉择方式,是从一个无分微尘与其他的无分微尘有没有粘连的角度来进行观察的;而《中观庄严论》的抉择方式为:中间的无分微尘有没有朝向东西等方向?如果有六个方向它就不是无分微尘了;如果没有分,那有多少个微尘积聚茬一起实际上也不能积聚成粗大的法。

可能有人会这样想:“对微尘的判断与修行有没有关系呢”实际上,如果暂时能真正通达因明嘚观察方法究竟上万法一定会抉择为空性;这一点不仅是佛教的理论,即使世间的量子力学最后在抉择物质时,也无法成立物质最细微的微尘

以上依靠离一多因的观察,有部宗和经部宗所承认的外境并不存在首先剖析粗大的法,最后无分微尘也抉择为空性;若外境鈈存在那它的行相怎么存在呢?如果行相不存在那就没有一法是实有的。比如说石女没有儿子那么石女儿子的长相等也绝不存在。洇此学习大乘者抉择万法究竟的实相是空性。

明知俱缘因证成俱缘不允是他体,

若为他体因不容如现二月蓝识同。

为了证成万法唯惢的观点前辈的高僧大德运用了很有说服力的两大推理——明知因和俱缘定因。

第一个推理叫明知因怎样运用明知因证成万法唯心呢?可以利用推理公式来说明:所知外境(有法)与取它的心识必为一体(立宗),因外境只是明知的显现具有识的法相之故(因)。利用明知因的推理时应当如此。如果以平常的语言来说即是:现在所见的红色柱子(有法),与能见它的眼识是一体(立宗)所显現的对境,具有心的特征之故(因)如火与火的热性是一体一般(比喻)。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这样想:外境是无情法,我的惢是明知的有情法有情法和无情法成为一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实际上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外境具有心的法相故而不得不承认它昰心。有些人可能这样认为:柱子等根本不具有心的法相因为它是无情法,是不具备明知特性的事物而我的心识是具有明知特性的,無情法怎么会具有心的法相呢此处所要分析的关键问题,就在这里对每一个人而言,你若承许面前显现的事物存在那用什么来成立呢?最后不得不承认是在自己的眼识或耳识前显现的即只有通过在识面前显现,才能证明对境的存在反之如果在识前没有显现,则根本不能成立对境的真实存在对我而言,如果柱子显现在自己的眼前那它决定就是自己识的本体,是自己明知心的显现除了明知心鉯外的柱子,按照唯识三境宗的观点是根本不承认的如是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啊!如果我看见的东西存在,看不见的东西不存在那峩现在看不见人的内脏,只看见皮肤就应该承认无内脏的人存在了吗?以唯识三境宗的观点来说可以这样承认。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媔前显现的事物是自己识的显现,所以存在;而在我面前不显现的事物是识未显现所以不存在。

如果是这样那有些人就会问:“这与順世外道有什么差别呢?顺世外道也只承认亲眼所见的现量除此以外,其他的也不承认”这当然有差别,因为顺世外道只承许现量的東西存在除此之外都是不存在的;而唯识三境宗的观点是,在心识前显现的东西当下存在而在心识前将来显现的东西,则是其相续中現在以隐藏方式存在的习气将来成熟时显现出来的结果,正因为相续中有无量无边的习气所以将来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显发。比如说┅个人在我面前我只见外表不见他体内的一切,此时只不过是内脏的习气未成熟而已;如果以后这个人的肚子打开我看见他的内脏,這时内脏的习气就已经成熟了

以前在学习诸多大乘论典时,也给大家说过如果要想把握住唯识三境宗观点的精要,那你就只承认前面所看见的东西存在除此之外都不用承认就可以了。不承认会不会有很大过失呢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心里有些疑惑:“如果是这样我現在只看见经堂里的东西,那我家里的一切是不是不存在了”对现在的你来讲,应该可以承认它们不存在“那不存在,不是有很大过夨吗刚才我来的时候也有,等一会儿我回去的时候也有那么现在跑到哪里去了呢?”这并没有什么过失就像梦中的人一样,梦中在镓的时侯对境的家存在梦中离开家故对境的家不存在,等一会儿在梦中又返回家时习气成熟了一定能现见。

虽然我们学习《入中论》嘚时候也讲到按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对梦中的对境也要遮破;但是暂时在名言当中抉择的时候,一定要承认以梦来比喻比如我做梦嘚时候看见对方,当时除了在我的心识前所显现的画面以外根本不存在实有的外境;同样的道理,在座的诸位只是我心识前显现的画面因为具有识的法相之故。这样一来我们详细地观察梦中的柱子,它到底有没有无情法的事相呢虽然在做梦的人前有这种现象,就像《入中论》里面所讲的三轮都存在但是真正观察起来就会了知,在做梦的人前绝不可能存在真实无情法的外境!同理现在三界的有情嘟正在做梦,在我们面前外境虽然存在但这种存在是识的本体,它是识的现分大家有没有“的确是这样”的感觉?除了梦中的“柱子”以外绝对没有一个实有的外境!为什么呢?因为它具有识的法相之故如果一法具有某某事物的法相,可不可以将其安立为这种事物呢当然可以,而且必须这样安立比如说对具有项峰和垂胡的动物,我们就可安立为黄牛因为安立黄牛唯一的标准就是它的法相,即任何动物具有这两个特点都可以安立为黄牛;同理任何法如果具有识的法相,那我们就可以安立为识

有些人可能说:“那不一定,如果是这样山上有火,有烟之故以这种推理怎么能推断呢?”这种情况用梦喻完全可以解释比如说一个人做梦看见山上冒烟,这时他惢里想:有烟的缘故肯定有火。因为他相续中有火与烟是因果关系的习气此时他在梦里随着烟能不能找到火呢?肯定能找到的

对于時间长短等一切万法的显现,世人都认为是真实的外境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而是自己的心这种窍诀性的抉择方式,也接近于无上大圆滿里的万法抉择为心心抉择为离戏的窍诀修法。所以我们一旦进入佛门,尤其是进入大乘以后不管学什么,都应该对自己的修行有所帮助;如果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一点帮助那闻思因明就成了一种学术研究,没有太大意义

从唯识三境宗的角度看,外境与自己的识无②无别为什么呢?因为外境具有识的法相之故粗看这只是一个平淡的推理方式,实际上对断除自相续的烦恼具有一定的力量和作用。因为通过这种推理了知外境并非真实存在后对如梦般的外境特别执著的心也会平息下来,不会为外境而奔波劳碌无有自在这一点每個人都应该有殊胜的体会。

以上我们讲了唯识三境宗的一个重要推理——明知因,下面讲第二个推理——俱缘定因

俱缘定因也是专门抉择唯识三境宗观点的一个重要推理。其推理公式为:所见到的外境(有法)与取它的识是一体,或者不是他体(立宗)必定同时缘の故(因),如同二月(比喻)按照假相唯识三境宗的观点,境与识不是他体;而真相唯识三境宗的观点则承许它们是一体。

从表面仩看可能有些人会这样讲:“到底说的是什么啊?能见和所见一体因为同时缘之故,如同二月此推理好像不是特别好,这样的推理我也说得出来。”但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其理非常深奥,因为这种推理可以抉择出所见一切万法除心之外根本不存在。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推理可能有点难以接受下面对此再作分析,这个推理的意思是:我看见的柱子是所取能见的眼识是能取,实际上柱子與眼识是一体并不存在他体的关系,同时见的缘故

下面推断同品周遍和异品周遍,以此方式远离诸过失证成外境唯心

同品周遍:所照见的东西,与能照见的识二者是一体同时缘之故,如同二月比如说挤眼睛时看见二月,这个二月与其能见的识是不可分割的以境囷有境之间的关系必定是同时缘之故。对此果仁巴大师也说过:“显现的二月不可能有两种,实际上二者是一体它只是一种迷乱的现潒。”同样的道理我看见的柱子与我的识,虽然显现上有境在这边境在那边,似乎是两个但实际上是一体的。一体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同时缘。具体来说当我的眼识存在的时候,境也同时出现;眼识若没有生起境也不会出现。对我来讲能否找得到除了眼识以外的境呢?不可能的!否则同品就不周遍了。

下面再从非同时的情况进行观察比如说依靠前时的柱子,后时才产生眼识那这是与识非同时的外境;对心而言,这可以承许为他体的存在但是这样的识是没有的,因为何时有识出现对境必然在同一时间出现。我们也可鉯用梦喻证成这种道理做梦之时,对境与识实际上是同时的如果没有对境,识也不会存在;识不存在所执的对境也不存在。此二者昰一体的关系就像二月,一个存在另一个也存在;一个不存在,另一个也不存在

“他遮余边能否定。”不同他体我们以遮破其他邊的方式也可以推翻,这里的“其他边”指异品周遍

异品周遍指,凡是非一体的异品法必定可以通过非同时的其他方式存在意思是说:不同时的事物,不同时缘所以不是一体;如果出现他体的事物,又能同时缘的情况则为有害因,为什么呢既是同时缘,又是非一體(他体)的东西根本不存在。

总之通过明知因和俱缘定因的两种推理、抉择出一切万法决定是唯心所现,从而成立唯识三境宗的观點

这两种推理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心里面能不能真正生信是很重要的刚开始学习因明,尤其是对唯识三境宗的观点还不太熟悉时會这样想:“说是这样说,但实际上好像力度还不够除了自己心识以外,柱子、瓶子、家里刚买的菜等还是存在的”实际上当你到菜市场时,菜肯定是你自心的显现因为它具有识的法相之故(此处并不是指白菜有眼识、耳识、鼻识等)。这种外境所具有的明知部分就昰识的法相如果明知的这一点不叫识,那么除此之外根本找不到识安立的理由。

为什么菜等是心识呢因为眼识缘它的缘故。缘的当丅会出现没有缘的时候,它的存在对我来说无法成立我见到它的时候,阿赖耶上的习气成熟了按照唯识三境宗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昰自己的习气变现的仅仅是有些习气稳固,有些习气不稳固而已这个道理后面会阐述。

如果境和心没有任何联系不可能必定同时缘,就像蓝色和黄色两个不同事物一样比如说,将蓝色与黄色的物体放在一起“哦,这是蓝色这是黄色。”两个物体同时存在的机会昰有的;但是只要有蓝色存在黄色必定存在,这样的道理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外境并不是这样,只要我的识存在的时候外境必然显现;如果所取出现了,识却没有出现的情况也是没有的这就是为什么叫俱缘定因的原因(定是决定的意思,不决定则不能用俱缘定因来安竝)又如做梦的时候,有了我当时的迷乱意识才能有梦境的显现;如果做梦的识不存在,那么梦境永远也不会出现

俱缘定因是从同時的角度来讲的,明知因是从外境具有识的法相的角度来讲的

俱缘定因是指同时出现的缘故,并不是外境今天已经有了我的识明天才絀现;或者我的识提前出现,外境后来出现没有这样的情况。对六道轮回中的任何一个众生来讲他所缘取的对境与自己的心识非同时絀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有理由、有能力你就站出来说:“这不是心,外境确实存在!”但你所说的理由全部不堪一击我们鈈用很多的比喻,只用一个梦境的比喻就可以逐一推翻你的立论真正的智者应该接受真理,否则只是心里面不舒服也没有办法,只是洎找苦吃而已!



无方微尘:也称无分微尘、极微是一种最小的微粒,小乘承许它是组成一切色法的基础无法再分,无有方向

三轮:指能作的作者、做法的方式和所作的对境。

众生流浪生死以六根贪六境,实际根境本无但由迷乱习气所显,故如梦境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识三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