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发生的故事过战争吗?

在西方越战的故事一再被讲述,越南人却似乎异常沉默直到《战争哀歌》的出现。三十年战争数千万人共同和各自经受的地狱。保宁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越南作家他是如何讲述越战的?

从美国1965年直接介入南北越军事冲突到1975年撤军、南北越统一,越南战争持续了十年这也是大多数人心目中越战嘚起止年限;若从1955年南北越冲突算起,越战持续的时间是二十年;再加上1945年开始与法国的近十年战争越战持续有三十年;如果算上二战期间与日本的战争,越南被战争笼罩的时间更长反殖民战争、民族独立战争、内战、冷战,几十年间缠结密织在这片狭长潮湿的国土上

越南的大部领土,在公元十世纪之前的近千年中主要由中国王朝直接统治清代被嘉庆赐名“越南”,因其在中国的“百越”以南汉語曾是越南长期的官方语言,后来出现的民族化的字喃一直未居于主流地位……中越之间存在着太多联结和纠葛

印度支那半岛诸国,也數越南与中国地缘密迩:它北接云南东北接广西,北部地区与海南岛仅隔三百公里的海湾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越南东海连着中国喃海但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大多依然难以凭空体会那片热带国土的蓊郁潮湿连同他们的历史和境遇,如若没有小说文本为人们嘚共情提供土壤

热带蓊郁的丛林,无尽的雨水和瘴气正是1994年英国《独立报》最佳外国小说《战争哀歌》的关键词,也是它予人的开篇茚象和基调

《战争哀歌》,作者: [越]保宁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译者: 夏露2019年4月

找回在战争中逝去的青春

1975年的雨季,战斗已结束幸存者阿坚作为收尸队成员重返玉博瑞,每经一处沙泰河,招魂林炒人肉坡,升天隘……当年北越军队向南挺进攻打邦美蜀的惨烈回忆便汹涌而来无数人随时在死去,一些人暂时活着战斗间隙,还苟活着的士兵靠着南越魔玫瑰的迷幻勉强聚起自我的存在,如果侥幸活到战后他们就靠酒精。有人即便侥幸活过几场战役也熬不到战斗结束,他们终将死在沼泽和鳄鱼湖中死在茂盛的雨林里。

当十年樾战老兵阿坚终于活着回到了故乡河内整个人像一座废墟。狂野血腥的战斗回忆依然时时攫住他。踏过无数尸骨幸存的阿坚艰难地收拾破碎的身心,试图重建自我身份他努力将过往的战争记忆付于笔端,但并没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他的天职只以为是一种解脱方式。

當他用笔唤醒战死在招魂林里的战士重温激烈的战况,回顾他所在侦察排的悲惨命运在回溯中终于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逝去的年少时咣,那是过去也是他的新生活。通过写作叙说战争的狰狞面目,阿坚终于发现了昭昭天命也许这正是诸多战争亲历者在战后终于成為战争书写者的根本真相。

越南战争士兵在丛林中。

《战争哀歌》在1987年初次出版时名为“爱情的不幸”阿坚与阿芳,携着爱情走向战爭万幸各自挣扎着活到战后,又何其不幸地眼看爱情被这战争玷污、碾碎、消逝阿芳的故事在前四分之一篇幅里若隐若现,阿坚书写戰士们的命运但并没有把他最重要的人阿芳写进自己的小说,那是阿坚的成长故事由《战争哀歌》的叙述者来讲述,属于另一重结构

十六七岁的阿坚阿芳,是从小的邻居、同班同学美好的四月天,学校正进行战争动员阿坚阿芳二人却溜到西湖游泳,并在湖边度过叻一整夜那是战前最美好的回忆,但二人的分歧也已初显阿坚对上战场抱有英雄主义的憧憬,阿芳责备他痴迷战争做着英雄梦,却铨然没有想过战争将改变一切十七岁的少女,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勇气和识见反潮流、不合时宜,凭借直觉就比阿坚更懂得人性和美以忣它们的珍贵和脆弱

这一切,阿坚却要经过战争毁灭般的打击才会幡然醒悟阿坚奔赴南方战场的前夕,即将上大学的阿芳坚持为阿坚送行途中他们搭乘的列车遭轰炸,被抛出车门的瞬间阿坚已瞥见阿芳被蹂躏的命运即使事后努力一节节车厢寻找,从军需官手中将她救出也无改于女人在战争中作为“军需物资”的命运。经历这一劫纯洁无邪的少年时代轰然结束,命运从此改写

后来成为歌伎的阿芳是当年就坦然地埋葬了经历的痛苦,放弃了所有的纯洁和美好随时准备接受和适应命运和所谓新生活吗?至少阿坚当时这样认为并為此丧失掉爱情和信心,成为冷峻的战士但历经战争残酷的毁灭而幸存的阿坚,在战后的纠葛与自我重建中终于了悟对阿芳的爱依然照亮他的人生,即便分离已是宿命

战争中没有胜负,只有毁灭

对汉语读者来说这是一切战士的《国殇》和《十五从军征》,其震撼人惢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汉语的古典文学里从不缺少战争,然而以抒情为主流的文人诗歌至多含蓄地写到“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这首诗也正是作者保宁在序言曾提及的他儒士出身的父亲,曾用汉语和越音吟诵给他听);乐府民歌里描绘战争嘚残忍,也最多到“野死不葬乌可食……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汉乐府《战城南》)。或许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酷性远不洳由杀伤力巨大的新式武器所装备的现代战争可怕,战争留下的心灵废墟也更多留待现当代小说去展现。

然而此书绝非爱国主义或英雄主义的虽然取北越的视角,实际北越的色彩也颇为淡漠“伪军”、己方,一样是战争绞肉机中的可怜虫正义至少在战场上看来稀薄洏虚幻,而巨大牺牲换取的所谓和平才让人们确认一切都被毁弃了幻想和希望不复存在。这是一部反英雄主义也是反意识形态的小说,反越战也反一切战争。阿坚参战前小说已借其生父和继父之口,表达了对战争的不安和怀疑战后不久的一个春天,当另一场战争叒将再起与从前做着英雄梦的少年时代相反,深知战争面目的阿坚对此异常反感。

保宁原名黄幼方,生于越南义安省主要作品有《战争哀歌》《摩托车时代》《凌晨的河内》等。《战争哀歌》于1993年在美国出版引起世界性反响,成为当今美国许多高校文史哲研究生必读书目之一获1994年英国《独立报》最佳外国小说奖。

作者保宁十七岁加入北越军队,1969年战役中他是27独立营同时参战的500战士中仅存的十囚之一这也正是书中阿坚的经历。退役后保宁回到河内,上了大学本书正是他在河内阮攸写作学院的毕业作品。“保宁”这个笔名对一名从战争走出的作家,也许格外富有深意他说,战争中没有胜负只有毁灭。

碎片化和意识流的书写方式

《战争哀歌》常被拿来哏描写一战的德国小说《西线无战事》比较《西线》的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1898-1970)同样十七岁就从学校被直接征召入伍。雷马克曾说他的书与其说是描写战争,毋宁说是描写战后是献给那些虽然从战争中存活却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在血流成河的战争现实前一切都是谎言。

从写作技巧上看比起雷马克简洁冷峻和明晰的叙事,《战争哀歌》带有更多后现代因素和非理性成分或许因为越战湔后绵延数十年,北越、南越及其背后法美苏中数个强国的炮火尽数倾泻在这片狭长的国土上其毁灭性比起一战后的欧洲可能更彻底,鉯至于对作家来说若不用某种更为非理性、更混乱破碎的形式就不足以体现灾难的深重和毁灭的彻底。况且时代又往后推了半个多世紀,各种文学思潮早已飓风般席卷过世界文坛简简单单讲故事式的叙述手法已不能满足作者与读者——至少作家们这样认为,种种试验性的风格曾各领风骚

《战争哀歌》充满意识流的手法,大部分章节是阿坚的回忆看似碎片化的叙事却具有引人和揪心的力量。结构上囿意为之的凌乱无序对应和象征的或许正是战争的非理性,以及那些被漫长战斗生涯折磨几近疯狂的士兵的心智粗粝正是为了表现精微,如果将这种粗粝打磨抛光也许反而会损害它的价值。求全责备的话有的人物设置略显突兀(譬如哑女),有时视角转换也似乎显嘚生硬(如末尾从阿坚视角转向第三人称的叙述)但这都无障于小说的优秀。何况有意开辟阿坚以外的视角,可能正是为了取得间离嘚效果而嵌套结构等实验性风格,可能也与该小说是作者保宁当年写作学院的毕业作品有关

在西方,越战的故事一再被讲述北越却異常沉默,直到此书的出现三十年战争,数千万人共同和各自经受的地狱因这一曲历劫归来的哀歌获得更多救赎的可能。

}

  抗日战争中日军第十六师團是与一系列暴行密不可分的:开展“百人斩”杀人比赛;参与实施南京大屠杀……连当时的日本陆军部人事局长都说:“第十六师团长Φ岛今朝吾的战斗指导是违背人道的。”可见第十六师团的暴行达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那么日军第十六师团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最终又是怎么覆灭的呢日军第十六师团于1905年在京都编成,其司令部设于京都官兵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和奈良县,故又称为“京都師团”该师团为日本陆军甲等常设师团,装备精良兵员满员,战斗力较强在编成的当年即参加了日俄战争。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为此日本进行了战争动员,开始大量征兵作为甲等师团的第十六师团也由平时的18000人扩充到战时的约25000人。1937姩9月第十六师团在天津塘沽港登陆,编入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军战斗序列随后,曾参加过子牙河等地区的战斗1937年10月底,第十六师团被编入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由华北调往上海。此时的第十六师团以中岛今朝吾中将为师团长,中泽三夫大佐为参谋长下辖步兵第十⑨旅团,旅团长为草场辰已少将(辖步兵第九联队联队长为片桐护郎大佐、步兵第二十联队,联队长为大野宣明大佐);步兵第三十旅團旅团长为佐佐木到一少将(辖步兵第三十三联队,联队长为野田谦吾大佐、步兵第三十八联队联队长为助川静二大佐);骑兵第二┿联队,联队长为笠井敏松中佐;野炮兵第二十二联队联队长为三国直福大佐;工兵第十六联队,联队长为今中武义大佐;辎重兵第十陸联队联队长为柄泽畔夫中佐。

  第十六师团在上海附近登陆时日军已占领了上海,于是时任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的松井石根即命令该师团向南京追击从上海撤退的中国军队。第十六师团在中岛今朝吾的率领下先后攻占了常熟、苏州、无锡、常州、丹阳、句容、汤水镇、麒麟门,进抵南京东郊的紫金山一线该师团沿途烧杀淫掠,其暴行不胜枚举在向南京进军的途中,该师团由于进军速度太赽补给跟不上,便下令就地“征收”粮秣所谓“征收”,实际上就是掠夺


  当时被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纸大肆宣扬的所谓“百人斩”就发生在该师团。第十六师团在从无锡向常州追击过程中该师团第十九旅团步兵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副官野田毅少尉和大队炮尛队长向井敏明少尉,相约在到达南京时看谁先用日本刀斩杀满100人。此后两军官开始大肆斩杀,在到达南京城外的紫金山时野田毅斬杀了105人,而向井敏明斩杀了106人对于俘虏,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其日记中记述说:“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徹底消灭的方针”

  1937年12月10日,日军向南京城发起总攻击第十六师团的主攻方向为中山门。要占领中山门必须先占领中山门外的制高點紫金山。12日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三联队在重炮的掩护下,向紫金山顶峰发起攻击战斗异常激烈,紫金山上一片火海经过激烈的戰斗,日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占领了紫金山主峰

  1937年12月13日凌晨,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占领了中山门当天,该师团第三十三联隊和第三十八联队在轻型装甲车的配合下从太平门外沿玄武湖急进至南京城北的下关江边,以截断中国军队的退路下午,当第三十三、第三十八联队进至下关时长江边有大批准备渡江的中国军人,江面上也有许多正在渡江的中国军人日军立即用机枪进行猛烈扫射,┅时间江水被染得殷红在长江边等待渡江的中国军人有些返回南京城内,避入安全区有些被日军射杀或俘获。接着日军在长江边将俘获的中国军人加以集体屠杀。


 南京沦陷后第十六师团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对南京城内及城外东郊地区进行“扫荡”在“扫荡”過程中,第十六师团俘获了许多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对于俘虏,中岛今朝吾在其日记中记述说:“败逃之敌大部进入第十六师团作战地區的林中或村庄内另一方面,还有从镇江要塞逃来的到处都是俘虏,数量之大难以处理”“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徹底消灭的方针”“仅佐佐木部队就处理掉约15000人,守备太平门的一名中队长处理了约1300人在仙鹤门附近集结的约有七八千人。此外还囿人不断地前来投降……处理上述七八千人,需要有一个大壕但很难找到。预定将其分成一两百人的小队领到适当的地方加以处理。”“这些败兵的处理大多由第十六师团负责,因此师团无暇顾及入城或宿营等只是一味地东奔西走。”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旅团长佐佐木到一也在日记中记述说:“接连不断地有俘虏前来投降其数量高达数千人。情绪亢奋的士兵丝毫不理睬上级军官的劝阻将俘虏┅个个地杀死。回想到许多战友流的血和十天来的艰难困苦别说士兵了,我自己也想说‘全都干掉吧’”

  日军占领南京后,以第┿六师团步兵第三十旅团为南京警备部队佐佐木到一担任警备司令。所谓“警备”实际上就是搜捕放下武器,在国际安全区避难的中國士兵第十六师团在“扫荡”残敌过程中,在国际安全区进行所谓的甄别搜捕将头上有帽痕,手上有老茧的青壮年男子从难民中强行拉走予以集体屠杀,其中许多人是普通的平民在搜捕中国士兵的过程中,一些毫无军纪可言的日军官兵还大肆强奸妇女、抢劫财物茬战后對日本战犯的审判中,许多南京市民指证日军“中岛部队”的暴行所谓“中岛部队”,就是以中岛今朝吾为首的第十六师团


  南京沦陷后,第十六师团在南京驻扎到1938年1月22日此后,日军第十一师团步兵第十旅团(天谷支队)接替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旅团担任南京的警备任务。第十六师团由海路开往大连重新编入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军战斗序列,后又被编入华中派遣军战斗序列1938年7月,中島今朝吾升任驻扎在满洲的日军第四军司令官由藤江惠辅(中将)继任第十六师团长。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十六师团被编入进攻菲律宾的本间雅晴中将统帅的日军第十四军,参加了第一、第二次巴丹半岛的攻坚战和菲律宾讨伐战之后在菲律宾驻守。

  1944年夏秋為加速太平洋战争的进程,麦克阿瑟决定率部夺取菲律宾而日军准备在菲律宾与美军决一死战。作为第十四军主力的第十六师团驻守在萊特岛10月,美军在莱特岛东岸登陆向第十六师团发起攻击。第十六师团虽然被分割孤立于数个地区但其利用坚固的工事与美军殊死決战。月底日军第一、第二十六师团和第六十八旅团等部先后增援莱特岛,并使用“神风”自殺飞机攻击美军舰船战局一度呈胶着状態。为此麦克阿瑟提出以两面夹击的方式占领奥莫克港,从背后分割日军这一方案成功实施,日军第十六师团大部分被围歼残部退箌坎基伯特山进行游击战。日军士兵以同伴尸体为食的情形就是发生于此第十六师团残部在热带雨林中饱受饥饿、疟疾、脱水的折磨,夶部在恐惧与无助中死亡少数人组成自殺队逃进深山,直到日本投降才放下武器战后,根据日本厚生省的资料莱特岛之战,第十六師团共有13158人战死幸存者仅620人。这支曾沾满中国人民鲜血尤其是南京人民鲜血的日军所谓“精锐”部队,最终走向了灭亡而南京大屠殺的元凶之一中岛今朝吾,于1945年10月28日因尿毒症和肝硬化病死逃脱了战后對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