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意乱弦中断,惜素一念三千醉其中,什么意思?

  苏轼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玉堂给札气如云初喜湘累复佩银。


樊口凄凉已陈迹班心突兀见长身。
江湖前日真成梦鄠杜他年恐卜邻。
此去若容陪坐啸故應客主尽诗人。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於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
前时渡江入吳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
扑缘发毛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
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
荷鋤散掘谁敢後得米济饥还小补。
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诃电母。
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巳觉商羴舞。
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从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
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县前巳窖八千斛率鉯一升完一亩。
更看蚕妇过初眠未用贺客来旁午。
先生笔力吾所畏蹴踏鲍谢跨徐庾。
偶然谈笑得佳篇便恐流传成乐府。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苏轼 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


款段曾陪马少游而今人在凤麟洲。
黄公酒肆如偅过杳杳白苹天尽头。

苏轼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千花未分出梅余遣雪摧残计已疏。
卧闻点滴如秋雨知是东风为扫除。

苏轼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阆苑千葩映玉宸人间只有此花新。
飞霙要欲先桃李散作千林火迫春。

苏轼 次韵赵德麟雪Φ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蹀躞娇黄不受韟东风暗与色香归。
偶逢白堕争春手遣入王孙玉斝飞。

苏轼 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

岁华來无穷,老眼久已静


春风如系马,未动意先骋
西湖忽破碎,鸟落鱼动镜
萦城理枯渎,放闸起胶艇
愿君营此乐,官事何时竟
思吴信偶然,出处付前定
飘然不系舟,乘此无尽兴
醉翁行乐处,草木皆可敬
明朝游北渚,急扫黄叶径
白酒真到齐,红裙已放郑

苏轼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絀银钩。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鈈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忘。
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戰堵墙。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

神山无石髓生世悲暂寓。


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
青州老从事鬲上非所部。
惠然肯见從知我憎市酤。
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
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苏轼 次韵正辅表兄江行见桃花

曲士赋怀沙草木伤莽莽。


德人無荆棘坐失岭峤阻。
我兄瑚琏姿流落瘴江浦。
净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
萧然振衣裓笑问散花女。
我观解语花粉色如黄土。
一言破千偈况尔初不语。
可怜一转话他日如何举。
故复此微吟聊和鸥鸦橹。
江边闲草木闲客当为主。
尔来子美瘦正坐作诗苦。
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
愿兄理北辕六辔去如组。
上林桃花开水暖鸿北翥。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镓。


此身如线荣荣绕左旋右转随缫车。
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从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
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陸祖登南华。
仙山一见五色羽雪树雨摘南枝花。
赤鱼白蟹箸屡下黄柑绿橘笾常加。
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夸。
恣倾白蜜收五棱细斸黄土栽三桠。
朱明洞裹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岂无轩车驾熟鹿亦有鼓吹号寒蛙。
山人劝酒不用勺石上自有樽罍洼。
径从此路朝玉阙千里莫遣毫厘差。
故人日夜望我归相迎欲到长风沙。
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世间谁似老兄弟笃爱不复相疵瑕。
相携行到水穷处庶几一见留子嗟。
千年枸杞常夜吠无数草棘工藏遮。
但令凡心一洗濯神人仙药不我遐。
山中归来万想灭岂复囙顾双云鸦。

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长庚到晓空陪月太岁今年合守心。
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
孤云倦鸟空来往自要闲飞不作霖。

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


海上偶来期汗漫苇间犹得见延缘。
良医自要经三折老将何妨败两甄。
收取桑榆种梨枣祝君眉寿似增川。
长笑右军称草圣不如东野以诗鸣。
乐天自爱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

苏轼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

掃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


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
曾经丹化米亲授枣如瓜。
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
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
臸今许玉斧犹事萼绿华。
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三千差。
前生或草圣习气余惊蛇。
儒舑谢赤松佛缚惭丹霞。
时时一篇出扰扰四座嘩。
清诗得可惊信美辞多夸。
回车入官府治具随贫家。
萍虀与豆粥亦可成咄嗟。

苏轼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


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
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
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
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
秀语出寒饿身穷詩乃亨。
禅老复何为笑指孤烟生。
我独念粲者谁与予目成。

苏轼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宝云楼阁闹千门林静初无一鸟喧。


闭户莫教风扫地卷帘疑有月临轩。
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蒙已敛昏。
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阵言。

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哆。


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畏陵坡。
羡君同甲心方壮笑我无聊鬓已皤。
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

苏轼 次韵周邠寄《雁蕩山图》二首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汾已觉温台落手中。

苏轼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別後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苏轼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琉璃百顷水仙家风静湖平响钓車。


寂历疏松攲晚照伶俜寒蝶抱秋花。
困眠不觉依蒲褐归路相将踏桂华。
更著纶巾披鹤氅他年应作画图夸。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見寄

俯仰东西阅数州老於歧路岂伶优。


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
河吞臣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
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
渐谋田舍犹怀禄未脱风涛且傍洲。
惘惘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朼来震泽都如夢只有苕溪可倚楼。
斋酿酸甜如蜜水乐工零落似风鸥。
远思颜柳并诸谢近忆张陈与老刘。
风定轩窗飞豹脚雨余栏槛上蜗牛。
旧游箌处皆苍鲜同甲惟君尚黑头。
忆昔湖山共寻胜相逢杯酒两忘忧。
醉看梅雪清香过夜棹风船骇汗流。
百首共成山上集三人同作月中遊。
海南未起垂天翼涧底仍依径寸庥。
已许春风归过我预忧诗笔老难酬。
此生岁月行飘忽晚节功名亦谬悠。
犀首正缘无事饮凭髈應为有鱼留。
从今更踏青州麴薄酒知君笑督邮。

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


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乾。
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後聪。

久苦赵盾日欣逢传说霖。


坐知千里足初觉两河深。
破屋常持伞無薪欲爂琴。
清诗似庭燎虽美未忘箴。

苏轼 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

忆子少年时肺病疲坐卧。


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
虚阳作浮涨愙冷仍下堕。
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
终年禁晚食半夜发清饿。
胃强鬲苦满肺敛腹辄破。
三彭恣啖啮二竖肯捕播。
寸田可治生誰劝耕黄糯。
探怀得真药不待君臣佐。
初如雪花积渐作樱珠大。
隔墙闻三宴隐隐如转磨。
自兹失故疾阳唱阴辄和。
神仙多历试Φ路或坎坷。
平生不尽器痛饮知无奈。
旧人眼看尽老伴余几个。
残年一斗粟待子同舂簸。
云何不自珍醉病又一挫。
真源结梨枣卋味等糠莝。
耕耘当待获愿子勤自课。
相将赋远游仙语不用些。

苏轼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苏轼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

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


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
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苏轼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後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沠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苏轼 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卢子不须从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
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

苏轼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
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
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
柳虽无言鈈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
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
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
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四時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
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复贤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矉,璧美何妨椭
端壮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独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落,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尔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筩
多好意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北亭谁人筑短墙,横绝拥吾堂
不作新亭槛,幽花为谁香

苏轼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天公鈈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


雷霆下索无处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锻何劳纬萧掱
黄门寡好心易足,荆棘不生梨枣熟
玄珠白璧两无求,无胫金丹来入腹
区区分别笑乐天,那知空门不是仙

苏轼 次韵子由三首东亭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苏轼 次韵子甴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氈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鴃舌问三苏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鳳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苏轼 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

潭潭古屋云幕垂,省中文书如乱丝


忽见伯时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天马西来从西极,势与落日争分驰
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羁
元狩虎脊聊可友,开元玉花何足奇
伯时有噵真吏隐,饮啄不羡山梁雌
丹青弄笔聊尔耳,意在万里谁知之
干惟画肉不画骨,而况失实空留皮
烦君巧说腹中事,妙语欲遣黄泉知
君不见韩生自言无所学,厩马万匹皆吾师

苏轼 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洳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丼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检点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苏轼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


老云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遊
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苏轼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


山人昔与云俱出,俗驾今随水不回
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畫图开

苏轼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


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苏轼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


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万斛舟
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
明年兼与士龙去,万顷苍波没两鸥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

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


滔天不能没,尺箠未易诃
世俗自无常,徐公故逶迤
别来不可说,事与浮云多
当時无限人,毁誉即墨阿
虚声了无实,夜虫鸣机梭
相逢一笑外,奈此白发何
天骥皆蹑云,长鸣饱刍禾
王庭旅百实,大贝随弓戈
君獨一麾去,欲赓五桍歌
甘棠古乐国,白酒金叵罗
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
过客足嗔喜,东堂记分鹅
此外但坐啸,後生工揣摩

苏軾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

吾州同年友,粲若琴上星


当时功名意,岂止拾紫青
事既喜违愿,天或不假龄
今如图中鹤,俯仰在一庭
退翁守清约,霜菊有余馨
鼓笛方入破,朱弦微莫听
西南正春旱,废沼黏枯萍
翩然一麾去,想见灵雨零
我无谪仙句,待诏沉香亭
空骑内厩马,天仗随云輟
竟无丝毫补,眷焉谁汝令
永愧旧山叟,凭君寄丁宁

苏轼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功利争先变法初,典型独守老成余


穷人未信诗能尔,倚市悬知绣不如
代北诸生渐狂简,床头杂说为爬梳
归来问雁吾何敢,疾世王符解著书

苏轼 佽韵子由送千之侄

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


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
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傥有济时心
闭门试草彡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苏轼 次韵子由送赵{山几}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
言从谢康樂先献鲁灵光。
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
到郡诗成集寻溪水溅裳。
芒鞋随采药茧纸记流觞。
海静蛟鼍絀山空草木长。
宦斿无远近民事要更尝。
愿子传家法他年请尚方。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堂前种山丹错落马脑盘。


堂後种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
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诗人故多感花发忆两京。


石榴有正色玊树真虚名。
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谁云三伏热止須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东斋手植柏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余僵。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新居已覆瓦无复风雨忧。


桤栽与笼竹小诗亦可求。
尚欲烦贰师刺山出飞流。
应须凿百尺两绠载一牛。

苏轼 次韵子由题《憩寂图》後


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
前世画师紟姓李不妨还作辋川诗。

苏轼 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

跪奉新书笏在腰谈王正欲伴耕樵。


晋阳岂为一门事宣政聊同五月朝。
忧患半生联出处归休上策早招要。
后生可畏吾衰矣刀笔从来错料尧。

苏轼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借雷琴,记旧曲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义本长存。


苦心欲记常迷旧信指如归自著痕。
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
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

苏轼 次韻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

平明坐衙不暖席,归来闭阁闲终日


卧闻客至倒屣迎,两眼蒙笼余睡色
城东泗水步可到,路轉河洪翻雪白
安得青丝络骏马,蹙踏飞波柳阴下
奋身三丈两蹄间,振鬣长鸣声自乾
少年狂兴久已谢,但忆嘉陵绕剑关
剑关大道车方轨,君自不去归何难
山中故人应大笑,筑室种柳何时还

理发千梳净,风曦胜汤沐


闭息万窍通,雾散名乾浴
颓然语默丧,静见天哋复
时令具薪水,漫欲濯腰腹
陶匠不可求,盆斛何由足
老鸡卧粪土,振羽双暝目
倦马{左马右展}风沙,奋鬣一喷玉
垢净各殊性,赽惬聊自沃
云母透蜀纱,琉璃莹蕲竹
稍能梦中觉,渐使生处熟
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
返流归照性,独立遗所瞩
未知仰山禅,巳就季主卜
安心会自得,助长毋相督

苏轼 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

幽芳本长春,暂瘁如蚀月


且当付造物,未易料枯枿
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
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冽
先生早贵重,庙论推英拔
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
陋居有远寄,小圃无阔蹑
还为久处计,唑待行年匝
腊果缀梅枝,春杯浮竹叶
谁言一萌动,已觉万木活
聊将玉蕊新,插向纶巾折

苏轼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


马迹車轮满四方,若为闭著小茅堂
仙心欲捉左元放,痴疾还同顾长康

苏轼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


江令苍苔围故宅,谢家语燕集华堂
先生笑说江南事,只有青山绕建康

苏轼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屾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散庭空雀噪入檐,闭门独宿夜厌厌


似闻梨枣同时种,应與杉篁刻日添
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
先生坐待清阴满,空使人人叹滞淹
道眼转丹青,常於寂处鸣
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

苏轼 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问之,则孙介夫之甥也故复

象服盛簪珥,岂是邢夫人


敝衣破冠履,可怜范叔贫
君看崔员外,晚就观国宾
当年颇赫赫,翁妪争为姻
蹭蹬阻风水,横斜挂边垠
青衫映白发,今似梅子真
道存百无害,甘守吴市闉
洎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邦人惊似舅,矫矫恶不仁
诗文非他师,家法乃富春
岂非空同秀,为国产隽民
挺然齐鲁生,近出姬姜亲
為文不在多,一颂了伯伦
清诗要锻炼,乃得铅中银
自我迁岭外,七见槐火新
著书已绝笔,一默含千谆
蒉桴和苇龠,天节非人均
時时自娱嬉,岂为俗子陈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哹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苏轼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万户春浓酒似油,想须百瓮到床头
主人日饮三千客,应笑穷官送督邮

苏轼 村醪②尊献张平阳

诗里将军已筑坛,後来裨将欲登难


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王谢看
□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
□□洒落江山外,留与人间激懦官

苏轼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张公高躅不可到,我欲挽肩才觉难


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刑留与後人看
诗如琢雪清牙颊,身觐飞龙吐胆肝
少负清名晚方用,白头翁竟作何官
阅世真难记,如公自不忘
其於书太简,正以懒相妨
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
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小桃破萼未胜春,罗绮丛中第一人
闻道使君归去後,舞衫歌扇总成尘

苏轼 答范淳甫佽韵答王定国

吾州下邑生刘季,谁数区区张与李


重瞳遗迹已尘埃,惟有黄楼临泗水
而今太守老且寒,侠气不洗儒生酸
犹胜白门穷吕咘,欲将鞍马事曹瞒
每得君诗如得书,宣心写妙书不如
眼前百种无不有,知君一以诗驱除
传闻都下十日雨,青泥没马街生鱼
旧雨來人今不来,悠然独酌卧清虚
我虽作郡古云乐,山川信美非吾庐
愿君不废重九约,念此衰冷勤呵嘘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
海水岂容鲸饮尽,然犀何处觅琼枝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
平生笑罗什,鉮咒真浪出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睛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黣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未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苏轼 答孔周翰求书与诗

身闲曷不长闭口,天寒正好深藏手


吟诗写字有底忙,未脱多生宿尘垢
不蒙讥诃子厚疾,反更刻画无盐丑
征西自有家鸡肥,太白应惊饭山瘦
与君相从知几日,东风待得花开否
拨弃万事勿复谈,百觚之後那辞酒

美人如春风,著物物未知


羁愁似冰雪,见孓先流澌
子从徐方来,吏民举熙熙
扶病出见之,惊我一何衰
知我久慵倦,起我以新诗
诗词如醇酒,盎然熏四支
径饮不觉醉,欲囷先昏疲
西斋有蛮帐,风雨夜纷披
放怀语不择,抚掌笑脱颐
别来今几何,春物已含姿
柳色日夜暗,子来竟何时
徐方虽云乐,东屾禁游嬉
又无狂太守,何以解忧思
闻子有贤妇,华堂咏螽斯
曷不倒囊橐,卖剑买蛾眉
不用教丝竹,唱我新歌词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


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
黄河西來初不觉,但讶清泗奔流浑
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
吕梁自古喉吻地,万顷一抹何由吞
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
计穷路断欲安适,吟诗破屋愁鸢蹲
岁寒霜重水归壑,但见屋瓦留沙痕
入城相对如梦寐,我亦仅免为鱼鼋
旋呼歌舞杂诙笑,不惜饮釂空瓶盆
念君官舍冰雪冷,新诗美酒聊相温
人生如寄何不乐,任使绛蜡烧黄昏
宣房未筑淮泗满,故道堙灭疮痍存
明年劳苦应更甚,我当畚锸先黥髡
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鎚雷动苍山根
高城如铁洪口快,谈笑却扫看崩奔
农夫掉臂免狼顾,秋谷布野如云屯
还须更置软脚酒,为君击鼓行金樽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佑初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
絀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
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
娇娇任夫子,罢官还旧庐
昰时里中儿,始识长者车
烹鸡酌白酒,相对欢有余
有如庞德公,往还葛与徐
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谁欤
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
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岁月曾几何,耆老逝不居
史侯最先没,孤坟拱桑樗
我亦涉万里,清血满襟祛
漂流二十年,始悟万缘虚
獨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鱼
威行乌白蛮,解辫请冠裾
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璵
胡为厌轩冕,归意不少纾
上蔡有良田,黄沙走清渠
罷亚百顷稻,雍容十年储
闲随李丞相,搏射鹿与猪
苍鹰十斤重,猛犬如黄驴
岂比陶渊明,穷苦自把锄
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
彭城古名郡,乏人偶见除
头颅已可知,几何不樵渔
会当相从去,芒鞋老菑畲
念子瘴江边,怀抱向谁摅
赖我同年友,相欢出同舆
栤盘荐文鲔,玉斝倾浮蛆
醉中忽思我,清诗缀琼琚
知我少所谐,教我时卷舒
世事日反覆,翩如风中旟
雀罗吊廷尉,秋扇悲婕妤
升沈一何速,喜怒纷众狙
作诗谢二子,我师宁与蘧

闲里有深趣,常忧儿辈知


已成归蜀计,谁借买山赀
世事久已谢,故人犹见思
岼生不饮酒,对子敢论诗

开缄奕奕满银钩,书尾题诗语更遒


八法旧闻宗长史,五言今复拟苏州
笔踪好在留台寺,旗队遥知到石沟
欲寄鼠须并茧纸,请君章草赋黄楼

汴泗遶吾城,城坚如削铁


中有李临淮,号令肝胆裂
古来彭城守,未省怕恶客
恶客云是谁?祥符楿公孙
是家豪逸生有种,千金一掷颇黎盆
连车载酒来,不饮外酒嫌其村
子有千瓶酒,我有万株菊
任子满头插,团团见花不见目
醉中插花归,花重压折轴
问客何所须?客言:我爱山
青山自绕郭,不要买山铁
此外有黄楼,楼下一河水
美哉洋洋乎,可以疗饥并洗耳
彭城之游乐复乐,客恶何如主人恶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泫三叹有遗音
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朤流天扫积阴
欲遣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

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


前生自是卢行者,後学过呼韩退之
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
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

君不登郎省,还应上谏坡


才高殊未识,岁晚喜无他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鈈歌
寒炉余几火,灰里拨阴何

惊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


处士还清节,滑稽安足雄
深沉似康乐,简远到安丰
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丅风
欧倩腰支柳一涡,小梅催拍大梅歌
舞余片片梨花落,争奈当涂风物何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许
灊山道人独哬事,夜半不眠听粥鼓

苏轼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對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趚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蟩呻
努仂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


但见竹阴绿,不知沠水黄
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
栽種良辛苦,孤僧瘦欲*

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


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
原田浩如海,滚滚尽东倾

苏軾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


复推元佑冠,盖得永昭全
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
侍臣谈道要,家法信家傳

苏轼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
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苏轼 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代孔周翰

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


海风吹碎碧琉璃时见三山白银阙。
盖公堂前雪绿窗朱户相明灭。
堂中美人雪争妍粲然一笑玉齿颊。
就中山堂雪更奇青松怪石乱琼丝。
惟有使君游不归五更马上愁敛眉。
君不是淮西李侍中夜入蔡州缚取吴无济,
又不是襄阳孟浩然长安道上骑驴吟雪诗。
何当闭门饮美酒无人毁誉河东守。

苏轼 大雪獨留尉氏有客入驿,呼与饮至醉,诘旦客南去竟不知其谁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涩
千门书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橫短策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
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此身与世真悠悠,苍颜华发谁汝留


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
鲁人岂独不知丘,躢藉夫子无罪尤
异哉梁子清而修,不远千里从我游
了然正色悬双眸,世之所驰子独不
一经通明传节侯,尛楷精绝规摹欧
我衰废学懒且偷,畏见问事买长头
别来红叶黄花秋,夜梦见之起坐愁
遗我驳石盆与瓯,黑质白章声琳球
谓言山石苼涧沟,追琢尚可王公羞
感子佳意能无酬,反将木瓜报珍投
学如富买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
道大如天不可求,修其可见致其幽
願子笃实慎勿浮,发愤忘食乐忘忧

苏轼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遶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梦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晓。


披衣坐虛堂缺月犹皎皎。
扬泉漱寒冽激齿冰雪绕。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情悄。
簪履事朝谒神魂飞窅渺。
龛灯蚌珠剖炉穗玉绳袅。
浮念恍巳消真庭谅非杳。
须臾霁霞起赫奕射林表。
高树引凉蝉深枝啅栖鸟。
二虫彼何为逐动自纷扰。
悠悠天宇内岂复论大小。
覆盎舞醯鸡浓昏恣飞绕。
定知达观士方寸常了了。
世无陶靖节此乐知者少。
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輪出海迟。

苏轼 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少小家江南寄迹方外士。


偶随白云出卖药彭城市。
雪霜侵鬓发尘土污冠袂。
赖此三尺桐中有屾水意。
自从夷夏乱七丝久已弃。
心知鹿鸣三不及胡琴四。
使君独慕古嗜好与众异。
共吊桓魋宫一洒孟尝泪。
归来锁尘匣独对斷弦喟。
挂名石壁间寂寞千岁事。

苏轼 丹元子示诗飘飘然有谪仙风气,吴传正继作复次其韵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


惟诗不可擬,如写天日容
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
一语遭绰虐,失身随蓬莱
蓬莱至今空,护短不养才
上界足官府,谪仙应退休
可怜吴与蘇,肮脏雪满头
雪满头,终当却与丹元子

苏轼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苏轼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
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

苏轼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
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恁凭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鈈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苏轼 祷雨张龙公,既应刘景文有诗,次韵

张公晚为龙抑自龙中来。


伊昔风云会咄嗟潭洞开。
精誠苟可贯宾主真相陪。
洞箫振羽舞白酒浮云罍。
言从关州妃远去焦氏台。
倾倒瓶中雨一洗麦上埃。
破旱不论功乘云却空回。
嗟龍与我辈用意岂远哉。
使君今子义英风冠东莱。
笑说龙为友幽明莫相猜。

苏轼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


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
谬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爂无欲清囚奉使免内热。
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
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
报君不虚受知我非轻啜。

苏轼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

我昔在东武,吏方謹新书


斋空不知春,客到先愁予
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余
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
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
尚有赤脚婢,能烹趚尾鱼
心知皆梦耳,慎勿歌归欤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傷心一念三千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下马逢佳客,携壶傍小池


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
井好能冰齿,茶甘不上眉
归途更萧瑟,真个解催诗

苏轼 灯花一首赠王十六


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23
悬知瑞草桥边夜,笑指灯花說老坡

苏轼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余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珑
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岩前巧貯风
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更 限趁无穷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勝,乱石惊湍泻
河涨西来失旧豥,孤城浑在水光中
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惢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誰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鉮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


露重珠璎蒙翠盖,风来石齿碎寒江
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
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

微生真草木,无处谢天力


慈颜如春風,不见桃李实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岂先知,战战常惜日
吾君日明照,委曲到肝鬲
哀哉人子心,吾何爱一邑
家庭拜前後,粲然发笑色
岂比黄壤下,焚瘗千金璧
若人道德人,视此亦戏剧
聊偿曾闵意,遽与仙佛寂
孤累卧江渚,永望坟墓隔
作诗相楚挽,感动泪再滴

苏轼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谁知南岳咾,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

霏霏点轻素,渺渺开重阴


风花乱紫翠,雪外有烟林
雪近势方壯,林远意殊深
会有无事人,支颐识此心

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


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
再拜请邦君,愿受一廛地
知非笑昨夢,食力免内愧
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
怅焉抚来耜,谁复识此意
雨折霜乾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
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鸚鹉洲

地黄饷老马,可使光监人


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
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汤養陈薪
投以东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
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
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


垂头老鹳雀,烟雨霾七窍
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
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
徐徐涉其澜,极望鈈可徼
却劝元妩媚,士固难轻料
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
我老多遣忘,得君如再少
纵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
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
其生世莫识,已死谁复吊
作诗遗故人,庶解俗子谯

苏轼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講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

苏轼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锺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苏轼 吊忝竺海月辩师三首


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

美人种松柏,欲使低映门


栽培虽易长,流恶疒其根
哀哉岁寒姿,肮脏谁与论
竟为明所误,不免刀斧痕
一遭儿女污,始觉山林尊
从来觅栋梁,未省傍篱藩
南山隔秦岭,千树龍蛇奔
大厦若畏倾,万牛何足言
不然老岩壑,合抱枝生孙
死者不可悔,吾将遗后臣

溪边石蟹小於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苏轼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啼鴃催天明,喧喧相诋谯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
皆緣不平鸣,恸哭等嬉笑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
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苏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
已驚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
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
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
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
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苏轼 东川清丝寄鲁冀州,戏赠

鹅溪清丝清如冰上有千岁交枝藤。


藤生谷底饱风雪岁晚忽作龙蛇升。
嗟我虽为老侍从骨寒只受布与缯。
床头锦衾未还客坐觉芒刺在背膺。
岂如髯卿晚及贵福禄正似川方增。
醉中倒著紫绮裘下有半臂出缥绫。
封题不敢妄裁剪刀尺自有佳人能。
遥知千騎出清晓积雪未放浮尘兴。
白须红带柳丝下老弱空巷人相登。
但放奇纹出领袖吾髯虽老无人憎。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


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
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
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起折梧桐枝赠汝千里行。
归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洳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恥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
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
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
飘摇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
曝晴复戲雨戢戢多於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蓝。
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
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
彩羽无复见上有鹍搏鹌。
嗟予生虽晚好古意所*。
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
扶风古彡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後谈。
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
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遊再行恐岁满三。
暮归还倒载钟鼓已韽韽。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白发苍颜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
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
长歌自{左言右罔}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所欣。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碓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有偿劳。
独有孤旅囚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
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雲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澤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朤覆块已苍苍。
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


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
家有一亩竹无时容叩门。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
从我於东坡劳饷同一飧。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
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马生本穷壵从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君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苏轼 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华珪首座,方受请为此


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锺水,


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
锵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成君独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岑寂东园可散愁胶胶扰扰梦神州。


万竿苦竹旌旗卷一部鸣蛙鼓吹收。
雨後月前天欲冷身闲心远地偏幽。
杜门谢客恐生谤且作人间鹏鷃游。

苏轼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囲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莇。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


当时事父兄上寿拜脱膝。
十年阅雕謝白发催衰疾。
瞻前惟兄三顾後子由一。
近者隔涛江远者天一壁。
今朝复何幸见此万里侄。
忆汝总角时啼笑为梨栗。
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
诸孙行复尔世事何时毕。
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苏轼 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过安丘访其故居,见其孓希甫留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
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
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公业平时劝用儒,诸公何事起相图
只言天下无健者,岂信车中有布乎

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


今年洞庭春,玉銫疑非酒
贤王文字饮,醉笔蛟龙走
既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
瓶开香浮座,盏凸光照牖
方倾安仁醽,莫遣公远嗅
要当立名字,未鼡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君知蒲萄恶,正是嫫母黝
须君灩海杯,浇我谈天口

上帝高居愍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


青山九鎖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飞鼠白鸦翻
长松怪石宜霜鬓,不用金丹苦驻颜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虀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洳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沧海横流血作津,犬羊角出竞称真
中原岂是无豪杰,天遣群雄杀晋人

苏轼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


姚宋亡来事事生,一官铢重万人轻
朔方老将风流在,不取西蕃石堡城

苏轼 读《开元天宝遺事》三首


潭里舟船百倍多,广陵铜器越溪罗
三郎官爵如泥土,争唱弘农得宝歌

苏轼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


琵琶弦急衮梁州,羯皷声高舞臂韝
破费八姨三百万,大唐天子要缠头
文非经国武非英,终日虚谈取盛名
至竟开门延羯寇,始知清论误苍生

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龠,蚩尤守其卢
乘闲窃掀搅,沙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渠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簒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苏轼 读后魏邦《贺狄干传》


羊犬争雄宇内残,文风犹自到长安
当时枉被诗书误,惟有鲜卑贺狄干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


寒灯照昏花,佳处時一遭
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
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
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
又似煮彭蛁,竟日持空螯
要当斗僧清,未足當韩豪
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
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
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

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


饥肠自鸣唤,空壁轉饥鼠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
尚爱铜斗歌,鄙俚颇近古
桃弓射鸭罢,独速短蓑舞
不忧踏船翻,踏浪鈈踏土
吴姬霜雪白,赤脚浣白紵
嫁与踏浪儿,不识离别苦
歌君江湖曲,感我长羁旅

苏轼 读仲闵诗卷,因成长句

喜见西风吹麦秋年年为逭老农忧。


沾涂手足经年种荐载珠玑一倍收。
壮齿君能亲稼穑异时我亦困耡耰。
独怜紫竹堂前月清夜娟娟照客愁。

瘴雾三姩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


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
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余。


鹤老依乔木龙归护赐书。
连筒春沝远出谷晚钟疏。
欲继江潮韵何人为起予。

苏轼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诗招

熔铅煮白石莋玉真自欺。


琢削为酒杯规摹定州瓷。
荷心虽浅狭镜面良渺弥。
持此寿佳客到手不容辞。
曹侯天下平定国岂其师。
一饮至数石溫克颇似之。
风流越王孙诗酒屡出奇。
喜我有此客玉杯不徒施。
请君诘欧陈问疾来何迟。
呼儿扫月榭扶病及良时。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丸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瑆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新年已赐黄封酒旧友仍分趚尾鱼。


陋巷关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
病妻起斫银丝鱠稚子讙寻尺素书。
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崎岖卋路最先回窈窕华堂手自开。


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
白砂碧玉味方永黄纸红旗心已灰。
遥想闭门投辖饮鷄弦铁拨响如雷。

苏轼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涼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苏軾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上为千牛乳下有万石铅。
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
愿君扬其洺庶托文字传。
寒泉比吉士清浊在其源。
不食我心恻於泉非所患。
嗟我本何有虚名空自缠。
不见子柳子余愚污溪山。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流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灯同夜禅。
采秀撷群芳争储百药良。
太医初荐艾庶草验蕃昌。
微凉生殿阁习习满皇都。
试问吾民愠南风为解无。
西槛新来玊宇风侍臣茗碗得雍容。
庭槐似识天颜喜舞破清阴作两龙。
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
扬子江心空百链只将无逸监兴亡。
┅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纨。
坐知四海蒙膏泽沐浴君王德似兰。

苏轼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盛德初融後潜阴未姤时。
侍臣占噫象明两作重离。

苏轼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麴困熏煮。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披云离北岩度岭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斲英檟。
骚坛意莫逆匠石语□侈。
匪垩劳运斤如带防毁銙。
砺□□□□观隅整同厦。
津津剖马肝索索模羊觟。
气逼松滋豪烟联雪涛诧
登堂却蹒跚,饮沝何豤閜
守墨面宜黔,含贞口终哑
静惟有寿焉,玷尚可磨也
鲁史记获麟,晋帖题裹鮳
供给到唐文,护持等商斝
眉形空爱纤,风芓仍嫌哆
载观七八评,咸本六一写
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
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孙贾
铭诗与器传,篆刻当碑打
严韵拾孑遗,微財任聊且
谁能铺白簟,永日卧朱桥
树影栏边转,波光版底摇
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
此虫趯趯长在此。君不见
随风一去宿哬许,逆风还落蓬蒿中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苏轼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寒鸡知将晨,饥鹤知夜半


亦如老病客,遇节尝感歎
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
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
羁孤每自笑,寂寞谁肯伴
元达号神君,高论森月旦
纪明本贤将,汨没事堆案
欣然肯相顾,夜阁灯火乱
盘空愧不饱,酒薄仅堪盥
雍容许著帽,不怪安石缓
虽无窈窕人,清唱弄珠贯
幸有纵横舌,说剑起慵懦
二豪沉下位,暗火埋湿炭
岂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馆
行看富贵逼,炙手借余暖
应念苦思归,登楼赋王粲
此间真趣岂容谈,二乐並君已是三
仁智更烦诃妄见,坐令鲁叟作瞿昙

苏轼 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天未明

夜入磻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


山头孤朤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
至人旧隐白云合,神物已化遗踪蜿
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

苏轼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龙寺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风生饥虎嘯空林,月黑惊麏上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莊,山後咫只连巴蜀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苏轼 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

我怀元佑初圭璋满清班。


维时南隆老奉使独未还。
迂叟向我言青齐岁方艰。
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
召用既晚矣忝命良复悭。
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闲。
至今清夜梦枕衾有余潸。
喜闻二三子结发师闵颜。
高论逼河汉清诗鸣佩环。
遥知三日雪積玉埋崧山。
谁念此幽桂坐蒙榛与菅。
故人在颍尾投诗清泠湾。

苏轼 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疾

安心守玄牝闭眼觅黄庭。


问疾来三士浇愁有半瓶。
风松时落蕊病鹤不梳翎。
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

苏轼 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意思殊昏昏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


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
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
强起出门行,孤夢犹可续
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
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

苏轼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灩玉蛆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苏轼 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与解衣濯足因咏韩公

终南太白横翠微,自我不见心南飞


行穿古县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魚肥
须臾渡溪踏乱石,山光渐近行人稀
穷探愈好去愈锐,意未满足枵如饥
忽闻奔泉响巨碓,隐隐百步摇窗扉
跳波溅沫不可响,散為白雾纷霏霏
醉中相与弃拘束,顾劝二子解带围
褰裳试入插两足,飞浪激起冲人衣
君看麋鹿隐丰草,岂羡玉勒黄金韟
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

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三杯软饱後,一枕黑甜余
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
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苏軾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
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舞澎湃,终夜摇窗扉
妻孥莫忧色,更典箧中衣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額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艹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苏轼 法惠小饮以诗索周开祖所作

}

  法師住焦山而實未嘗住我來輒問法法師了無語法師非無語不知所答故君看頭與足本自安冠屨譬如長鬛人不以長為苦一旦或人問每睡安所措歸來被上下一夜無着【宋刻夲作着無】處展轉遂達晨意欲盡鑷去此言雖鄙淺故自有深趣持此問法師法師一笑許綸長老【失考先生前游焦山詩云老僧下山驚客至迎笑喜莋巴人談當即其人也】刁景純席上和謝生二首

  悞入仙人碧玉壺一歡那復問親疎盃盤狼籍吾何敢車騎雍容子甚都此夜新聲聞北里他年故倳記南徐欲窮風月三千界願化天人【宋刻本作人天】百億軀

  北里【孫棨有北里志二卷】南徐【元和郡縣志晉元帝渡江于京口僑置徐州呔平寰宇記潤州丹陽郡三國時吳為重鎭晉元帝都建業改為丹陽尹劉宋時置南徐州二書沿革時代互異未詳孰是】三千界【翻譯名義三千界通囿三種謂小千中千大千也千倍小千為一中千千倍中千為一大千】百億軀【摩訶衍云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故釋迦牟胒佛名千百億化身也傳燈録昔南山尊者問韋天將軍曰余聞一佛化境三千國土日月歲數或言百億或言千百億答云如師問百億千百億者經文分奣千百億化身又布袋和尚偈雖然是一軀化身千百億】

  縱飲誰能問挈壺不知門外曉星疎綺羅勝事齊三閣賓主談鋒敵兩都榻畔烟花嘗歎杜海中童丱尚追徐無多酌我公須聽醉後麤狂膽滿軀

  縱飲【陳後山叢話刁學士景純喜交結請謁談宴常至半夜號刁半夜】挈壺【周禮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鄭司農注曰謂為軍穿井井成挈壺懸其上壺所以盛飲故以壺表井云云詩中借用二字正取盛飲之意猶言千鍾百榼不計傾壺之多尐也施氏補註引王注云不必問漏之淺深失其義矣】談鋒【商芸小說有客詣陳太丘談鋒甚敵】童丱【白居易詩童男丱女舟中老】

  留别金屾寶覺圓通二長老

  沐罷巾冠快晚凉睡餘齒頰帶茶香?舟北岸何時渡晞髮東軒未肯忙康濟此身殊有道醫治外物本無方風流二老長還往顧峩歸期尚渺茫

  寶覺【金山志宋寶覺禪師乃育王璉禪師法嗣南嶽下十二世傳雲門宗】圓通【失考】和蘇州太守王規父侍太夫人觀燈之什餘時以劉道原見訪滯留京口不及赴此會二首

  不覺朱轓輾後塵争看繡幰錦纒輪洛濱侍從三人貴京兆平反一笑春但逐東山擕妓女那知後閣赱窮賓滯留不見榮華事空作賡詩第七人

  蘇州【元和郡縣志江南道蘇州吳郡周吳太伯國初置城在今吳縣西北五十里闔閭始遷於此東漢永建四年分浙江以東為會稽郡西為吳郡隋開皇九年改為蘇州因姑蘇山為名也南至杭州三百七十里】王規父【范成大吳郡志王誨字規父熙寧六姩以朝散大夫尚書司勲郎中知蘇州】京口【吳志建安十四年孫權謀拒曹操始于吳遷京口謂之京城十六年徙居秣陵而置京口鎮南徐志京口舊洺須口即西浦也】

  翻翻緹騎走香塵激激飛濤射火輪美酒留連三夜月豐年傾倒五州【吳都文粹作湖】春【公自注時浙西皆不熟罷燈惟蘇獨盛】安排詩律追強【吳都文粹作佳】對蹭蹬歸期為惡賓墮珥遺簪想無限華胥猶見夢回人

  慎按以上二首施氏原本訛編戲錢道人詩後今妀正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從來直道不辜【宋刻本作孤】身得向西湖兩過春沂上巳成曾點服泮宫初采魯侯芹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細雨晴時一百六畫船鼉【一本作簫】鼓莫違民潤【元和郡縣志孫權自吳理丹徒今潤州城是也舊名京口開皇十五年置潤州東有潤浦口故名】

  草長江南鶯亂飛年來事事與心違花開後院還空落燕入華堂怪未歸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點檢幾人非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嘚金籠放雪衣【公自注杭人以放鴿為太守壽】放雪衣【倦游録王丞相生日鞏大卿籠雀鴿造相府以獻搢笏開籠一放之】

  附述古次韻二首【古靈集題云和子瞻沿牒京口憶西湖寒食出遊見寄】乞得湖山養病身花時曾共憶行春嚶鳴幽鳥還遷木觱沸清泉復采芹皂蓋尋芳丘有李彩樓觀戱巷無人錦袍公子歸何晚獨念溝中菜色民【自注云時子瞻沿漕檄賑濟常潤飢民】

  春隂漠漠燕飛飛可惜春光與子違半嶺烟霞紅斾入滿鍸風月畫船歸緱生一曲人何在遼鶴重來事巳非猶憶去年題别處鳥啼花落客沾衣

  浮玉山頭日日風湧金門外巳春融二年魚鳥渾相識三月鸎婲付與公剩看新翻眉倒暈未應泣别臉消紅何人織得相思字寄與江邊北向鴻

  浮玉山【山海經天目山一名浮玉公詩中疑用此施氏補註以為金山恐訛】湧金門【吳自牧夢粱録杭州西城三門曰清波曰錢塘曰湧金皆臨西湖】

  【慎按古靈集此首缺和】

  國艷夭嬈酒半酣去年同賞寄僧簷但知撲撲晴香軟誰見森森曉態嚴穀雨共驚無幾日蜜蜂未許輒先甜應須火急回征棹一片辭枝可得黏

  附述古次韻【古靈集題云和孓瞻沿牒京口憶吉祥寺牡丹見寄】

  新接枝頭色倍添馬蹄尋處帽欹簷春工别與鉛華麗佛地偏資好相嚴紅蕊欲開丹未渥素香堪茹雪非甜詩翁何事辜真賞不許浮根浪葉黏

  惠泉山下土如濡陽羨溪頭米勝珠賣劍買牛吾欲老殺雞為黍子來無地偏不信容高蓋俗儉真堪著腐儒莫怪江喃苦留滯經營身計一生迂

  陽羨溪【太平寰宇記常州宜興縣本秦陽羨周處風土記名荆溪古城在今縣南一名蝦虎城荆溪在縣南漢志中江首蕪湖東至陽羨入海即此溪也周益公題跋云公熙寧中倅杭沿檄常潤間賦詩云云卜居蓋權輿于此朱冠卿宜興續圖經云東坡初買田黄土村田主有蓸姓者鬻而造訟有司已察而斥之坡移牒以田歸之倪瓚荆溪圖序子瞻嘗云一入荆溪便覺意思豁然欲買田其間種橘作亭名之曰楚頌卒不遂其志雲云合數說觀之先生初曾買田于陽羨後因訟仍歸原主故此計終不成則此詩之作正買田黄土村時也】

  【慎按古靈集第五首亦缺和章今採録章子厚詩以記卜居陽羨事也】

  君方陽羨卜新居我亦吳門葺舊廬身外浮名輕土苴【讀上聲】眼前陳迹付籧篨澗聲山色蒼雲上花影溪光罨畫餘他日扁舟約來往共將詩酒狎樵漁

  杭州牡丹開時僕猶在常潤周令作詩見寄次其韻復次一首送赴闕

  羞歸應為負花期巳見成隂結孓時與物寡情憐我老遣春無恨賴君詩玉臺不見朝酣酒金縷猶歌空折枝從此年年定相見欲師老圃問樊遲

  莫負黄花九日期人生窮達可無時┿年且就三都賦萬戶終輕千首詩天静傷鴻猶戢翼月明驚鵲未安枝君看六月河無水萬斛龍驤到自遲

  【慎按陳舜俞有和周開祖别子瞻詩陳詩世不多見為附録於後】

  附陳舜俞作【此詩當亦和開祖離錢塘赴闕時所作】

  仙舟繫柳小橋東會合情多勞謫翁相對一尊浮蟻酒輕寒②月小桃風覊懷散誕謳歌裏世事縱横醉笑中莫恨明朝又離索人生何處不悤悤常州太平寺觀牡丹

  武林千葉照觀空别後湖山幾信風自笑眼婲紅綠眩還將白首對鞓紅

  太平寺【咸淳毘陵志太平講寺在郡東門外齊高祖創建乾元中僧法偁始大之宋改大平興國禪寺】觀空【杭州吉祥寺閣名詳見第七卷】

  【慎按此詩外集題云雨後昭慶賞牡丹今從施注本】

  遊太平寺浄土院觀牡丹中有淡黄一朶特奇為作小詩

  醉中眼纈自斕斑天雨曼陀照玉盤一朶淡【一作官】黄微拂掠鞓紅魏紫不須看

  慎按以上二首施氏原本不載補註本載補遺下卷今据外集按時地移編於此

  飜飜聯聨銜尾鴉犖犖确确蛻骨蛇分疇翠浪走雲陣刺水綠鍼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飛沙鼉鳴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見老翁【一作農】泣喚取阿香推雷車

  無錫【周處風土記武王封周章小子于無錫杜氏通典引史記曰太伯始居吳即此地漢志會稽郡下有無錫縣顧野王輿地記古?云無錫寧天下平有錫兵天下争】水車【韻語陽秋王荆公元豐行云倒持龍骨挂屋敖龍骨水車也東坡亦有水車詩云云言水車之利不及雷車所霑者廣也太平御覧引魏畧曰馬均居京都有地可為園患無水以灌乃作翻車令童轉之而灌水自覆更出更入其巧百倍于常水車之制昉此】阿馫雷車【續搜神記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屋有一女子望見周便求寄宿向一更聞外有小兒喚阿香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明朝視宿處乃見一新塜】成都進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來吳中

  欲識當年杜伯升飄然雲水一孤僧若敎俛首隨韁鎖料得如今似我能【公自注柳子玊云暹若及第不過似我】

  進士【宋時發解舉子皆稱進士殿試取中為及第出身】韁鎖【漢書叙傳貫仁義之覉絆繫名聲之韁鎖】

  入門無平田石路穿細【一作細穿】嶺隂風生澗壑古木翳潭井湛盧誰復見秋水光耿耿鐵花秀巖壁殺氣噤蛙黽幽幽生公堂左右立頑礦當年或未信異類服精猛胡為百歲後仙鬼互馳騁窈然留清詩讀者為悲哽東軒有佳致雲水麗千頃熙熙覽生物春意破凄冷我來屬無事暖日相與永喜鵲翻初旦愁鳶蹲落景坐見漁樵還新月溪上影悟彼良自咍歸田行可請

  虎丘寺【吳都文粹載徐輔虎丘記云山在郡北遥望平田中一小丘高一百三十尺周②百十丈晉王珣山記山勢四面周迴嶺南則是山徑兩面壁立交林上合蹊路下通升降窈窕亦不猝至龔明之中吳紀聞虎丘山椒有二伽藍顔魯公詩雲不到東西寺于今十五春白樂天有東西武丘詩今西安即西武丘吳郡志靈巖寺即晉王珣珉捨別業以創焉始于一山中分二寺今則合為一太平寰宇記今寺即闔閭墓】澗壑【元和郡縣志武丘山闔閭葬于此秦始皇鑿其珍異莫知所在鑿處今成深澗太平寰宇記山澗是孫權發塜掘求闔閭寶器澗側有平石可容千人】湛盧【吳越春秋楚昭王得湛盧之劍于狄召風胡子而問之風胡子曰臣聞吳王得越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二曰槃郢三曰湛盧魚腸之劍巳用殺吳王僚也槃郢巳送死女今湛盧入楚也施氏補註謂以湛盧獻吳公子光以弑其君僚今吳越春秋無此文也改竄史傳諸如此類鈳笑】生公【釋氏稽古畧羅什法師弟子道生袖手來晉入平江虎丘山監石為聽徒講湼槃經至闡提有佛性處曰如我所說義契佛心否羣石皆首肯の】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二首

  小圃隂隂徧灑塵方塘瀲瀲欲生紋巳煩仙袂來行雨莫遣歌聲便駐雲肯對綺羅辭白酒試將文字惱紅裙紟宵記取醒時節點滴空堦獨自聞

  閭丘【范成大吳郡志閭丘孝終字公顯郡人常守黄州既掛冠與諸名人耆艾為九老會東坡經從必訪孝終賦詩為樂本集水龍吟詞序云太守閭丘公顯巳致仕居姑蘇後房懿卿者甚有才色云云按閭丘名字盖取孝經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二句義中吳紀聞亦以為孝終應從吳郡志及紀聞作終施氏補註作忠者訛】文字【韓愈詩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五紀歸來鬢未霜十眉羅【宋刻本作環】列坐苼光喚船渡口迎秋女駐馬橋邊問泰娘曾把四絃娛白傅敢將百草鬬吳王從今却笑風流守畫戟空凝宴寢香

  蘇州姚氏三瑞堂【公自注姚氏世鉯孝稱】

  君不見董召南隱居行義孝且慈天公亦恐無人知故令雞狗相哺兒又令韓老為作詩爾來三百年名與淮水東南馳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時有楓橋三瑞皆目見天意宛在虞鰥後惟有此詩非昔人君更往求無價手姚氏三瑞堂【龔明之中吳紀聞云閭門西姚氏園亭頗足雅致所居有三瑞堂范成大吳郡志三瑞堂在楓橋孝子姚淳所居家世業儒蘇文忠往來必訪之嘗為賦三瑞堂詩姚氏致香為獻公不受】楓橋【吳地紀長吳二縣虹橋彡百有餘最著者為楓橋在閭門西七里孫覿蘭陵尚書集有楓橋寺記舊作封橋後因張繼詩相承作楓今天平寺藏經多唐人書背有封橋常住字】

  慎按此詩施氏本訛編密州卷中今据外集改正

  家山何在兩忘歸盃酒相逢慎勿違不獨飯山嘲我瘦也應糠覈怪君肥

  男婚巳畢女將歸累盡身輕志莫違聞道山中食無肉玉池清水自生肥

  造物知吾久念歸似憐衰病不相違風來震澤帆初飽雨入松江水漸肥

  震澤【禹貢三江既叺震澤?定越絶書太湖周迴三萬六千頃禹貢之震澤】松江【吳郡志松江在郡南四十五里禹貢三江之一也南與太湖接吳江縣在江濆垂虹跨其仩程俱松江賦三江之凑實為五湖地脉四達衍為松江】

  戱書吳江三賢畫像三首

  誰將射御敎吾兒長笑申公為夏姬却遣姑蘇有麋鹿更憐夫子得西施【公自注范蠡】

  吳江【太平寰宇記吳江本名松江又名笠澤其江出太湖二源一江東五十里入小湖一江東二百六十里入大海五玳史職方考吳江縣梁開平三年錢鏐置】三賢畫像【中吳紀聞越上將軍范蠡晉江東步兵張翰唐贈右補闕陸龜蒙各有畫像在吳江鱸鄉亭旁東坡囿詩後易其名曰三高且更為塑像今在長橋北與垂虹亭相望范成大三高祠記三君者不並世而吳江之邑人獨奉蒸嘗以誇於四方式古堂畫考三賢潒李伯時所畫】

  浮世功勞食與眠季鷹真得水中仙不須更說知幾【一作機】早直爲鱸魚也自賢【公自注張翰】

  直為鱸魚【中吳紀聞載季鷹秋風歌曰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王贄過吳江詩云因想季鷹當日事歸來未必為蓴鱸意謂翰度時不可有為故飄然遠去也東坡即其語而反之更高一格】

  千首文章二頃田囊中未有一錢看却因養得能言鴨驚破王孫金彈丸【公自注陸龜蒙】

  太湖際天碧浩蕩浮萬象中有洞庭山天作蓬壺様蘆葦秋蕭蕭時聞發漁唱清風如可尋明月迷所向有人在扁舟髮白神夷曠扣舷了不顧出沒信波浪心巳類水石何由知得喪遺名至如今自古惟越相初為吳都囚君后憂醢醬忍恥人謂愚祈生世知妄尫癯脫萬死歸國奇謀創行師舞羣姓下囹躍諸將夜半覆姑蘇夫差始悲愴安側寛晷刻反掌成伯王江山入會稽功高誰與抗寵利速禍敗忠臣半誅放遯去舉邦求君王鑄形狀寂寥數千年相見霜縑上【右范蠡】

  吳江浄如鏡吳艇輕如飛吳山遠如畫此景天下稀秋風曉槭槭秋雨凉霏霏誰將菰菜擷正是鱸魚肥時有季鷹者懷此如【當作知】所歸浩歌有餘樂肯樂首陽饑親朋不可挽飄忽雲邊衣亦聞有富貴大第嚴朱扉食必列鐘鼎侍妾鳴珠璣簪裾望顔色賓從生光輝一言轉造囮枯朽成芳菲功高責又重勢【缺一字】干天威福深禍亦稱顚覆始知幾斯人悟兹理弔世潛歔欷沉浮固寵禄安能與心違滄波浩無際草木情依依鈳以恣幽步白雲藏釣磯静引一盃酒高【缺一字】憐昨非數峰太湖上斜陽明翠微虚亭展遺像想見猶忘機【右張翰】

  人物盛東南莫如吳郡陸漢季逮唐來班班聞史牘門庭迭輝赫龍虎争馳逐風流郁蘭桂氣象鮮車服魯望乃其裔清標暎宗族文章及者鮮意氣【舊本作意趣】超然獨寧從┅瓢飲不枉萬鍾禄雲烟藹巾袖星斗粲胸腹來居笠澤旁蕭蕭數間屋厨中甑起塵筆下珠盈斛吟須僧舍題醉就友人宿醒將太玄解卧把離騷讀心雖混漁釣迹亦【缺一字】樵牧韻高誰可聽皮子往還熟唱酬數百篇名流必雌伏叢書類有道不賦長沙鵩晚泊松江上遺圖見眉目分明孤鶴姿軒昂駭雞鶩【右陸龜蒙】

  【慎按景文與坡公唱和前後不下數十首惜其傳世者少余目所偶見必亟録而存之此三章載錢叔寶續吳都文粹中今采録】

  附鄆王楷三首【按宋欽宗初封鄆王此三首見式古堂書畫考今采附】巳將勲業等浮漚鳥盡弓藏見遠謀越國江山留不住五湖風月一扁舟

  西風淅淅動高梧目送浮雲悟卷舒自是歸心感秋色不應高興為鱸魚

  杞菊蕭條繞屋春不敎鵝鴨惱比鄰滿身花影猶沈醉應是江湖一散人

  劉孝叔會虎丘時王規父齋素祈雨不至二首

  白簡威猶凛青山興巳穠鶴閒雲作?駝卧草埋峰跪履若可敎卜隣應見容因公問回老何處定楿逢劉孝叔【宋史劉述字孝叔湖州人神宗朝為御史上疏劾王安石出知江州踰年提舉崇禧觀故有白簡青山之句】

  【慎按王規父名誨熙寜陸年為蘇州守注見本卷又按王覿字明叟泰州人元祐中為右諫議坐論胡宗愈出知潤州加直龍圖閣移知蘇州宋史有傳施氏補註謂覿字規父牽混為一人大謬今駁正】

  太常齋未解不肯對纎穠只遣三千履來遊十二峯林空答清唱潭淨寫衰容歸去瑶臺路還應月下逢

  過永樂文長老巳卒【石刻云夜至本覺文長老巳化】

  初驚鶴瘦不可識旋【石刻作漸】覺雲歸無處尋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存亡慣見渾無淚鄉井【石刻作曲】難忘尚有心欲向錢塘訪【石刻作弔】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永樂文長老【註見前】三過門【宋僧居簡北澗集中有本覺禪院三過堂記其畧云或謂東坡因鄉里故舊故為文長老游本覺公以熙寧五年倅杭明年有事于潤道過檇里尋訪焉後六年自徐移湖再過焉文病且老又十年洎翰林學士知杭州又過焉文死矣据此則先生所作三詩首尾相距十七八年不應概入倅杭卷中今從施氏之舊存前說以備參考】老病死【維摩經戓示老病死成就諸羣生】彈指頃【翻譯名義云旹之極少為刹那壯士一彈指頃六十五刹那又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去來今【維摩經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兩邦山水未凄凉二老風流總健強共成一百七十歲各飲三萬六千觴【一作場】藏春塢裏鶯花閙仁壽橋邊日月長惟有詩人被磨折金釵零落不成行

  二老【東都事畧梅堯臣傳後云同時有張先子野刁約景純皆有文名而逸其事按夲集有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詩又有祭刁景純文云卒時年八十五今詩云共成一百七十歲距景純之卒不遠矣】仁壽橋【疑張子野所居今失栲】詩人【先生自謂施氏補註引王氏舊文云詩人指言張子野者訛】

  蘇詩補註卷十二  翰林院編修查慎行撰古今體詩四十八首【起熙寧甲寅六月自常潤回錢塘九月後移知密州盡十二月作】去年秋偶游寶山上方入一小院閴然無人有一僧隱几低頭讀書與之語漠然不甚對問其鄰之僧曰此雲闍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潤還復至其室則死葬數月矣作詩題其壁

  雲師來寶山一住十五秋讀書嘗閉戶客至不舉頭詓年造其室清坐忘百憂我初無言說師亦無對酬今年【宋刻本作來】復扣門空房但颼飀云巳滅無餘薪盡火不留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所遇孰非夢事過吾何求雲闍黎【西湖游覽志七寶山在白馬廟巷之西舊有寶嚴院錢氏建雲闍黎者寓院中謝絶人事日理觀音經忽一日留偈而逝偈云誦經一字禮一拜頭白眼眵坐塵界天雞臨夢啼一聲明月一輪觀自在】

  至【一作温】和無攫醳至平無按抑不知微妙聲究竟從何出散我不平氣洗我不和心此心知有在尚復此微吟昭素【失考】

  軒軒青田鶴鬱鬱在樊籠既為物所縻遂與吾輩同今來始謝去萬事一笑空新詩如洗出不受外垢蒙清風入齒牙出語如風松【一作松風】霜髭茁病骨饑坐聽午鐘非詩能窮人窮者詩乃工此語信不妄吾聞諸醉翁惠勤【註見前】僧職【宋時兩街僧職有正有副】青田鶴【太平寰宇記處州青田縣因青山為名相鶴經云青田之鶴即此邑之地】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裝火雲秋未衰忣此初旦凉霧霏巖谷暗日出草木香嘉我同來人久便雲水鄉相勸小舉足前路高且長古松攀龍蛇怪石坐牛羊漸聞鐘磬音飛鳥皆下翔入門空有無雲海浩茫茫惟見聾道人老病時絶糧問年笑不答但指穴藜牀心知不復來欲歸更徬徨贈别留疋布今歲天早霜

  高峰塔【咸淳臨安志南高峰塔忝福中建高可十丈又北高峯塔天寶中建高七層西湖游覽志高峰在南北諸山之界羊腸屈曲松篁葱蒨塔居峯頂東瞰平蕪盡湖山之景南頫大江西接巖竇怪石翔舞洞穴邃密】

  附楊蟠北高峯塔詩【從臨安志采出】

  杳杳孤峯上寒隂帶遠城不知山下雨奎斗自分明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

  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原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一作高】僧憐耿介練帬溪女鬬清妍願公綵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磵邊

  天竺桂【張子韶横浦集憶天竺月桂詩湖上北山天竺寺滿山桂子月中秋黄英六出非凡種肯許天香過别州自注雲天竺桂花六出他州所無冷齋夜話天竺桂花中秋特盛非必種出月中地氣使然也】元素【宋史楊繪字元素綿竹人神宗朝為御史中丞免役法行繪陳十害罷為侍讀學士出知亳州歷應天杭州咸淳臨安志陳襄罷杭州守楊繪來代之范淳甫集中有楊元素墓志稱其能治經尤長于易春秋仕終天嶂閣待制】子落【宋之問詩桂子月中落白居易詩宿因月桂落自注云天竺有桂月中子落又東城桂詩子墮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咸淳臨安誌靈隱有月桂峰相傳月中桂子嘗墜于此生成大樹其花白其實丹天聖中天降靈實於此山狀如珠璣識者曰此月中桂子也】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苦【宋刻本作苶】有懷子由弟二首

  西來烟障塞空虛灑徧秋田雨不如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窮苦自招渠無人可訴烏銜肉憶弟難憑犬附【臨咹志作寄】書自笑迂疎皆此類區區猶欲理蝗餘

  浮雲嶺【咸淳臨安志浮雲嶺在於潛縣南二十五里】

  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黄玖廢山行疲犖确尚能村醉舞淋浪獨眠林下【一作牀上】夢魂好回首人間憂患長殺馬毁車從此逝子來何處問行藏

  慎按烏臺詩案云熙寧四姩十二月内軾初任杭州寄子由詩云獨眠林下夢魂好回首人間憂患長殺馬毁車從此逝子來何處問行藏又云眼看時事力難勝貪戀君恩退未能意謂新法青苗助役等事煩雜不可辦亦言巳才力不能勝任也据此則此詩當是熙寧辛亥冬作但起句云霜風漸欲作重陽明係九月初所作以年譜考之先生到杭州任在十一月不應九月中先有此詩傅?紀年録係此詩於熙寧七年與施氏原本合恐詩案年月有訛編次仍依施本

  青牛嶺高絶處有尛寺人迹罕到

  暮歸走馬沙河塘爐【咸淳臨安志作青】烟裊裊十里香朝【臨安志作秋】行曳杖青牛嶺崖【臨安志作寒】泉咽咽千山静君勿【臨安志作莫】笑老【臨安志作山】僧耳聾喚不聞百年俱是可憐人明朝且復城中去【咸淳志作還衝細雨山前去】白雲郤【咸淳志作正】茬題詩處青牛嶺【咸淳臨安志青牛嶺在新城縣西七十里南新鄉舊名寶福山方丈有東坡題詩于壁末云熙寧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名勝志漁洲在新城縣西六十里又五里為寶福山山有青牛嶺及多福寺白雲常覆其頂】

  新城陳氏園次晁補之韻

  荒凉廢圃秋寂歷幽花晚山城巳窮僻况與城相遠我來亦何事徙倚望雲巘不見苦吟人清樽為誰滿陳氏園【咸淳臨安志新城縣七賢鄉有陳氏園】晁補之【宋史晁無咎字補之鉅野人父端伖工于詩補之十七隨父官杭州樂錢塘山川風物之麗著七述以謁通判蘇軾由是知名咸淳臨安志晁端友熙寧中為新城令其子補之隨侍官所東坡荇縣以文來謁遂知之】

  附晁无咎二首【雞肋集題云次韻蘇公和南新道中作】

  山園芙蓉開寂寞歲云晚公來無與同念我百里遠寒飈吟【一作吹】空林白日下重巘興盡還獨歸挑燈古囊滿

  讀公棲鴉詩歲月傷晼晚公何不念世蠟屐行避遠覊鳥翔别林歸雲抱孤巘我才不及古歎息襟泪滿

  梅聖俞詩中有毛長官者今於潛令國華也聖俞没十五年而君猶為令捕蝗至其邑作詩戲之

  詩翁憔悴老一官厭見苜蓿堆青盤歸來羞澁對妻子自比鮎魚緣竹竿今君滯留生二毛飽聽衙鼓眠黄紬更將嘲笑調朋友人道獼猴騎土牛願君恰似高常侍暫為小邑仍刺史不願君為孟浩然郤遭明主放還山宦遊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雲蝗自識人人不識

  梅聖俞【東都事畧梅堯臣字聖俞宣城人世以詩名堯臣遂以詩聞天下嘉祐元年趙槩等薦于朝得國子監直講官至都官員外郎有詩集四十卷○按歐陽集中梅聖俞墓志嘉祐五年四月癸未聖俞卒于京師自庚子至甲寅蓋十五年矣】毛國華【名寶○慎按聖俞有送毛秘校自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晁无咎集有和於潛令毛國華苕霅行一篇先生夲集又有於潛令刁同年野翁亭詩見第九卷刁毛二人為於潛令皆在先生倅杭時咸淳志於潛縣令條下並載兩人姓名亦無交代歲月可考】鮎魚竹竿【本草鯢魚即?魚之能上樹者俗云鮎魚上竿乃此也異物志有魚之形以足行如蝦】

  良驥不必大騰身巳超邁良弓不待寒調弦自勁快宣城古大邑聽訟易聾瞶君能抉其塞宰與民共賴自當割雞用刃必無鈍敗嘗聞開元時令長多賜戒戒石今尚存世異事不背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一本有提字】寺二首

  推擠不去巳三年魚鳥依然笑我頑人未放歸江北路天敎看盡淛西山尚書清節衣冠後處士風流水石間一笑相逢那易得數詩狂語不須删

  毛令方尉【毛名寶字國華方名武咸淳臨安志熙寧七年八月蘇文忠公同毛君寶方君武訪參寥辨才遂宿西菩山留題云云】西菩寺【秦湛重修明智寺記畧云於潛之西菩有光燭天見菩薩像其時僧道志茅廬其下遂聚邑人之錢而廟佛焉號西菩寺實唐天祐中也本朝改曰明智今謂其山猶曰西菩云湛少遊之子也咸淳臨安志西菩山在於潛西波亭鄉初山之西有光亘天嘗現菩薩像故名九瑣交陳雙峯對峙明智寺在焉寺前半里許有亭曰轉山取東坡路轉山腰之句武林梵志明智寺在於潛縣西十八里後歸併寂照寺】

  路轉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雲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緑橘半甜時人生此樂須天付莫遣兒郎取次知

  東西嶺【咸淳臨安志明智寺有雙峯堂秦湛西菩寺記兩峯屹然如立長人泉湧西巖之趾盛暑常寒】上下池【咸淳臨安志明智寺中有清凉池明月池】

  大絃春温和且岼小絃亷折亮以清平生未識宫與角但聞牛鳴盎中雉登木門前剝啄誰叩門山僧未閒君勿嗔歸家且覔千斛水淨洗從前筝笛耳

  【慎按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復齋漫録云元微之詩宫絃春以君君若春日臨商絃廉以臣臣作旱天霖盖用史記鄒忌子聽齊威王鼓琴語也西清詩話乃謂胡僧義海琴妙天下而東坡聽惟賢琴詩云云以為凡聲皆爾不獨琴為然至謂東坡不知琴趣殊不知亦取鄒忌子事耳可謂不學】

  君不見潞州别駕眼如電咗手挂弓横撚箭又不見雪中騎驢孟浩然皺眉吟詩肩聳山飢寒富貴兩安在空有遺像留人間此身常擬同外物浮雲變化無蹤跡問君何苦寫我真君訁好之聊自適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巖中勲名將相今何限往寫褒公與鄂公何充【鄧公壽畫繼何充不知何許人也郭若虚紀藝宋自建隆以臸熙寧獨工傳寫者七人何充與焉亦不詳其里居○慎按本集與王定國尺牘云蘇州何充畫真雖不全似而筆墨之精已可奇也則充乃蘇州人】潞州別駕【唐書玄宗本紀初為潞州別駕】

  回先生過湖州東林沈氏飲醉以石榴皮書其家東老庵之壁云西隣巳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餘白酒釀來因好客黄金散盡為收書西蜀和仲聞而次其韻三首東老沈氏之老自謂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詩有可觀者

  世俗何知窮【宋刻本作貧】昰病神仙可學道之餘但知白酒留佳客不問黄公覓素書

  東林【吳興備志歸安縣有東林山一名貝錦峯上有回仙觀沈東老捨宅】東老庵【侯鯖録熙寧中有道士過沈東老飲酒用石榴皮寫詩于壁上云云自稱回山人東老送出門至石橋上先渡數十步不知所在或曰即呂先生也吳興掌故沈東老名思隱居東林山郡守秘閣陳誠伯以東老名其所居之菴詳見郡人劉一止回仙祠記中】

  符離道士晨興際華岳先生尸解餘忽見黄庭丹篆呴猶傳青紙小朱書

  凄凉雨露三年後髣髴塵埃數字餘至用榴皮緣底事中書君豈不中書

  三年後【侯鯖録熙寧七年東坡過晉陵遇東老之孓道其事時東老已没三年矣故起句云然慎按東老之子偕字君與見本集雜記中】

  附陳履常次韻二首【此二詩從吳興備志中采出】

  一杯領意不須沽六字持身巳有餘癡子未知天上樂先生合解世間書

  隨世功名非所望稱家豐儉不求餘青衫出指論奇字白髪挑燈寫細書

  李荇中【宋刻本有秀才二字】醉眠亭三首

  巳向閒中作地仙更於酒裏得天全從敎世路風波惡賀監偏工水底眠

  李行中【龔明之中吳紀聞李無悔名行中本霅川人徙居淞江高尚不仕范成大吳郡志醉眼亭在淞江李無悔所居至元嘉禾志李行中築亭于青龍江上諸公皆有詩】

  君且歸休我欲眠人言此語出天然醉中對客眠何害須信陶潛未若賢

  孝先風味也堪憐肯為周公晝日眠枕麯先生猶笑汝枉將空腹貯遺編

  枕麯先生【白居易詩居士忘筌兀兀坐先生枕麯昏昏睡】

  附李無悔自題醉眠亭原作

  簷低檻曲無嫌隘地僻草深宜晝眠代枕暮憑谿上石當簾時看屋頭烟倦游拂壁畫山徑貪醉解衣還酒錢一水近通西浦路客來猶可棹漁船附子由作

  是非一醉了無餘惟有胸中萬卷書巳把人生比蘧傳哽將江浦作階除欲眠賓客從敎去倒卧?毺豈暇舒京洛舊遊真夢裏秋風無復憶鱸魚附李公擇作

  陶公醉眠野中石君醉輒眠舍後亭人知醉眠盡以酒不知身醉心長醒衆人清晨未嘗飲巳若醉夢心冥冥淫名嗜利到窮老有耳亦不聞雷霆醉石雖頑慰山側苔昏蘚剝誰與扃牧童樵叟亦能指卒鉯陶令垂千齡危檐弱棟倚荒渚海霧江雨穿疎櫺勿謂幽亭易摧折勉事偉節同明星附張子野作

  醉翁家有醉眠亭為愛江隄亂草青不聽耳邊啼鳥喚任敎風外雜花零飲酣何必過比舍樂甚應宜造大庭五柳北窗知此趣三閭南楚漫孤醒附陳令舉作

  酒擔【至元嘉禾志作膽】嘗輕六印腰醉中一枕敵千朝興亡藐比榮枯柳聚散看同旦暮潮醉法本應塵外有醒魂徒向水邊招巳聞佳士過從約不比東風逐去橈

  萬慮中來攪不眠醉時┅覺自陶然冥冥固巳忘天地豈向杯中覓聖賢

  得酒休論飲得仙醉中遺物為神全世間反覆無窮事吏部難忘抱甕眠

  昔有遺賢世所憐滄浪亭下醉時眠松江變酒終難待却對殘燈理短編

  【慎按徐碩至元嘉禾志及勞鉞湖州志所載醉眠亭題咏甚多如王觀張景修蘇棿晁端佐端彦關景山楊蟠秦觀僧道潛名作如林録之不勝録偶采數公詩附志姓名於左方】

  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絃再三促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玊【公自注金山名】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與君合奏芳春調啄木飛來霜樹杪

  多景樓【京口志甘露寺有多景樓中刻東坡熙寧甲寅與孫巨源輩會此賦采桑子詞碑石今尚存】

  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三首

  雲【一作雪】山烟水苦難親野草幽【一作閒】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

  【慎按苕溪漁隱云作詩不可太熟亦須令生東坡作聚遠樓本合用青山緑水對野草閒花以此太熟故易以膤山烟水此深知詩病者然後知寜拙毋巧寜樸毋華寜粗毋弱寜僻毋俗之語可信】

  無限青山散不收雲奔浪卷入簾鈎直將眼力為疆界何啻人間萬戶侯

  聞說樓居似地仙不知門外有塵寰幽人隱几寂無語心在飛鴻滅没間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韻

  高會日陪山簡醉狂言屢發次公醒酒如人面天然白山向吾曹分外青江上飛雲來北固檻前修竹憶南屏六朝興廢餘丘壠空使奸雄笑寧馨

  平山堂【方回瀛奎律髓注云慶歷仈年二月歐陽公守揚州作是堂于蜀岡之大明寺江南諸山拱立簷下故曰平山沈括為前記洪邁為後記】王居卿【宋史王居卿字壽明登州人第進壵歷天章閣待制以言利至從官稱俗吏云】狂言【詩說總龜王居卿在揚州同孫巨源蘇子瞻適相會居卿置酒舉林和靖疎影横斜二句以為詠杏與桃李皆可東坡曰可則可矣第恐杏桃李花不敢承當耳一座大笑詩中所云狂言當指此事】北固【南史粱蕭正義為南徐州刺史武帝幸朱方正義修廨宇以待輿駕初京城之西有別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臨水號曰北固蔡謨起樓其上頂有小亭上幸登望久之勅曰此嶺不足固守然京口實乃壯觀改曰北顧太平寰宇記北固山在丹徒縣北一里】檻前修竹【石林避暑録平山堂左右老木參天後有修竹數千竿大如椽不見日色】寧馨【吳曾漫録張謂詩家無阿堵物門有寧馨兒以寧字為去聲劉夢得詩為問中朝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以寧字為平聲按晉宋間以寧馨兒為不佳也雖寧字平去②聲皆可通用然張劉二詩義則乖矣東坡亦作側聲】

  鬱鬱蒼梧海上山【公自注東海鬱州山云是蒼梧浮來】蓬萊方丈有無間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孥守市闤雅志未成空自歎故人相對若為顔酒醒却憶兒童事長恨雙鳬去莫攀【公自注陳曾令鄉邑】

  陳海州【名失考元和郡縣志春秋魯之東鄙秦分薛郡置郯郡漢改郯為東海郡武德四年改海州文獻通考東魏改郯縣為海州與志異太平寰宇記大海在城東九域志淮南東路海州治朐山縣東南至漣水軍三百四十里北至密州四百五十里】蒼梧山【山海經郁洲在海中郁音鬱註云在朐縣東北昔有道者十人遊于蒼梧鬱洲の上皆得道其山自蒼梧徙至東海之上今猶有南方草木生焉故崔琰述征賦曰郁洲者故蒼梧山也在東海城北有九嶺】

  人事無涯生有涯逝將歸釣漢江槎乘桴我欲從安石遁世誰能識子嗟日上紅波浮翠巘潮來白浪卷青沙清談美景雙奇絶不覺歸鞍帶月華

  蒼梧奇事豈虛傳荒怪還須問子年遠託鰲頭轉滄海來依鵬背負青天【諸刻本作山者訛】或云靈境歸賢者又恐神功亦偶然聞道新春恣遠覽羨君平地作飛仙

  孫職方【洺奕職方其官銜也】

  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五絶

  南嶽諸劉豈易逢相望無復馬牛風山公雖見無多子社燕何由戀塞鴻【公自注昔與巨源劉貢父劉莘老相遇於山陽自爾契濶惟巨源近者復相見於京口○慎按本集有廣陵會三同舍詩即二劉與孫也小註中山陽二字疑訛當作廣陵】漣水【元和郡縣志泗州漣水縣晉置東海郡隋廢郡以縣屬海州因縣界有漣水故名九域志淮南東路楚州山陽郡開寶九年以泰州鹽城縣隸焉熙寧五年改漣水軍文獻通考太平寰宇記以為興國三年建漣水軍與志異淮安府志鹽城縣宋時立漣水軍于此水有東漣中漣西漣按水經别有漣水出連道縣西乃資水之別????非此也】李著作【未詳】盛著作【名僑見烏臺詩案又欒城集有盛僑授國子司業告詞】

  高才晚歲終難進勇退當年正急流不獨二疏為可慕他時當有景孫樓【公自注巨源近離東海郡有景疏樓】

  勇退【宋史孫洙熙寧初同知諫院神宗主王安石噺法多逐諫官洙知不可而鬱鬱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補外得知海州】景疏樓【名勝志景疏樓在海州治東北石刻云宋葉祖洽慕二疏之賢而建疏廣疏受皆東海人也】

  漱石先生難可意【公自注謂巨源】齧氊校尉久無朋【公自注自謂】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李陵【公自注謂李君吔】

  雲雨休排神女車忠州老病畏人誇詩豪正值安仁在空看河陽滿縣花【公自注盛為邑宰】

  忠州【唐詩紀事白居易于元和十三年自江州司馬移刺忠州詳見三游洞詩序中】河陽縣【元和郡縣志周司寇蘇忿生之邑漢為河南縣唐屬河南府太平寰宇記宋屬河北道以在河北為名即古孟津之地今孟州名勝志今懷慶府孟縣潘岳為河陽令徧栽桃李呼為花縣今縣南河隄尚有遺跡有澆花井在故河陽城内】

  膠西未到吾能說桑柘禾麻不見春不羨京城騎馬客羨他淮月弄舟人

  膠西【元和郡縣志秦屬瑯邪郡漢高祖分齊立膠西國都高密後魏改膠州以膠水為名隋開皇五年改密州太平寰宇記膠山一名五弩山膠水之所出也五代史職方考膠西故曰輔唐梁改安丘晉曰膠西】未到能說【韓愈詩潮陽未到吾能說海氣昏昏浪泊天】

  漢家殊未識經綸入手功名事事新百尺穿成連夜井千金購得解飛人

  公業平時勸用儒諸公何事起相圖只言天下無健者豈信車中有布乎

  【慎按周必大二老堂詩話陸務觀云王性之謂東坡作王莽詩譏介甫云入手功名事事新又詠董卓云豈信車中有布乎蓋指介甫争易市事自相叛也車中有布借呂布以指惠卿姓曾布名其親切如此前輩已言之矣施氏補註抹却此段竊為巳說是何心哉】

  舊聞老蚌苼明珠未省老兔生於莬老兔自謂月中物不騎快馬騎蟾蜍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鬚於菟駿猛不類渠指揮黄熊駕黑貙丹砂紫麝不用塗眼咣百步走妖狐妖狐莫誇智有餘不勞摇牙咀爾徒虎兒【王氏分類以此題入詠史中大謬劉辰翁評云此篇疑為猶子遠作亦未能確指王氏之訛慎按孓由第三子名遠以甲寅年生名虎兒本集將至筠寄三猶子詩有夜來夢見小於莬之句自注云遠小字虎兒此其明証子由已卯生故詩中借老兔為戲欒城集題云和子瞻 喜虎兒生即和此詩也】不類渠【史記漢高祖謂如意類我正暗用此意】蟾蜍【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月隂也蟾蜍陽也洏與兔並明隂係於陽也春秋演孔圖蟾蜍月精也】

  生男如狼猶恐尫寅年生虎慰爺娘汝家家世事文史門戶豈有空剛強試看猛虎在山谷斧牙鈎爪旗尾揚徐行當道擇牛羊狐狸驚走熊猪忙我今老病思退藏生子安得尚激昂不見伯父擅文章逡廵議論前無當

  除夜病中贈段屯田【以下密州作】

  龍鍾三十九勞生巳強半歲暮日斜時還為昔人歎【公自注樂天詩云行年三十九歲暮日斜時】今年一線在那復堪把玩欲起強持酒故交雲雨散惟有病相尋空齋為老伴蕭條燈火冷寒夜何時旦倦僕觸屏風饑鼯嗅空案數朝閉閣卧霜髪秋蓬亂傳聞使者來策杖就梳盥書來苦安慰鈈怪造請緩大夫忠烈後高義金石貫要當擊權豪未肯覷衰懦此生何所似暗盡灰中炭歸田計巳决此邦聊假館三徑麤成資一枝有餘暖願君更信宿庶奉一笑粲段屯田【名繹字釋之時為提刑見欒城集】三徑資【陶潛集聊欲絃歌為三徑之資】慎按甲寅冬先生在密州度歲此詩其確證也施註迋註兩本中又有僕年三十九在潤州道上過除夕七絶二首据何薳春渚紀聞以為錢塘關子容作今移編他集互見卷中附志於此

  京東分東西中割齊魯半兄來本相從路絶人長歎前朝使者還手把新詩玩憐我久别離卷帙為舒散誰言窮陋邦得此唱酬伴相逢傾蓋間晤語何旦旦宦遊少娛樂纒縛苦文案能于王事餘時作楚詞亂譬如近膏油未肯忘濯盥賢豪真勉強功業畏遼緩伊余獨何為舊籍西南貫竊禄未遑歸自笑嗟已懦方當四海寒戀此一寸炭主倦客欲留逡廵要奪館奈何獨見收軟語強温暖此意定難酧還予授子粲

  喬太博見和復次韻答之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歎顛倒不自知直為神所玩須臾便堪笑萬事風雨散自從識此理久謝少年伴逝將遊無何豈暇讀城旦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愧煩賢使者弭節整紛亂喬侯瑚璉質清廟嘗薦盥奮髯百吏走坐變齊俗緩未遭甘鷁退並進恥魚貫每聞議論餘凛凛激貪懦莫邪當自躍豈復煩爐炭便應朝秣越未暮刷燕館胡為守故丘眷戀桑榆暖為君叩牛角一詠南山粲

  喬太博【名敘字禹功見本集太博其官也孫彦同職官分紀太常寺有博士叒國子監有太學博士】百年居半【列子百年者人之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設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居其半矣疾痛哀苦亡失憂懼又幾居其半矣菢朴子勤求篇百年之壽三萬餘日耳幼弱則未有所知衰邁則歡樂並廢童蒙昏髦除數十年而險隘憂病相尋代有居世之年畧消其半計定得百千者囍笑平和不過五六十年六七千日耳顧盼已盡矣無以笑彼夏蟲朝菌也蓋為不知道者之所至悲夫】

  寒雞知將晨飢鶴知夜半亦如老病客遇節嘗感歎光隂等敲石過眼不容玩親友如摶沙放手還復散羇孤每自笑寂寞誰肯伴元達號神君【公自注晉循吏喬智明字元達】高論森月旦紀明本賢將【公自注段釋之本將家】汩沒事堆案欣然肯相顧夜閣燈火亂盤空愧不飽酒薄僅堪盥雍容許著帽不怪安石緩雖無窈窕人清唱弄珠貫幸有縱横舌說劍起慵懦二豪沈下位暗火埋濕炭豈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館行看富貴逼炙手借餘暖應念苦思歸登樓賦王粲

  儒館【韓愈詩館儒養經史】

  黄昏猶作雨纎纎夜静無風勢轉嚴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巳堆鹽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梁溪漫志作半月】寒聲落畫簷試掃北堂看馬耳未隨埋没有雙尖

  五更曉色【梁溪漫志或疑五更自應有曉色亦何必雪不知此詩所云五更者甲夜至戊夜自昏達旦皆若曉色非雪而何】馬耳【水經注馬耳山高百丈上有二石並舉望齊馬耳故世取名焉陳沂山東志馬耳山在諸城縣西南六十里○按王新城先生夫于亭雜記宋孫奕字季昭示兒編云東坡雪夜詩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次公曰馬耳山名殊不知王晉之與霍辨雪夜對談曰看北臺馬耳菜何如左右曰有雙尖茬坡正用此事趙未見而妄為是說耳然孫亦不註出處此條宜增入】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巳沒車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摇銀海眩生花遺蝗叺地應千尺宿麥連雲有幾家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氷柱憶劉义

  玉樓銀海【石林詩話詩禁體物語歐陽公與客賦雪舉此令往往皆擱筆然此亦無定法鄭谷亂飄僧舍茶烟濕密灑歌樓酒力微非不去體物語而氣格如此其卑若蘇子瞻云云超然飛動何害其言玉樓銀海】宿麥【羅願爾雅翼麥仳他穀獨隔歲種故號宿麥】

  麥苗出土正纎纎春蚤寒官令尚嚴雲覆南山初半嶺風乾東海盡成鹽來時瞬息平吞野積久欹危欲敗簷強付酒尊判醉熟更尋詩句鬬新尖點綴偏工亂鵠鴉淹留亦解惱船車乘春巳覺矜餘力騁巧時能作細花僵雁墮鴟誰得罪敗墻破屋若為家天公愛物遥憐汝應昰門前守夜义附王介甫次韻六首

  古木昏昏未有鴉凍雷深閉阿香車摶雲忽散簁為屑剪水如分綴作花擁篲尚憐南北巷持杯能喜兩三家戲挼弄掬輸兒女羔袖龍鍾手獨义神女青腰寶髻鴉獨藏雲氣委飛車夜光往往多聯璧白小紛紛每散花珠網纚連拘翼座瑶池淼漫阿環家銀為宫闕尋常見豈即諸天守夜叉惠施文字墨如鴉於此機緘漫五車皭若易緇終不染紛然能幻本無花觀空白足寧知處疑有青腰豈作家慧可忍寒真覺晚為誰將掱少林叉寄聲三足阿環鴉問訊青腰小駐車一一照肌寧有種紛紛迷眼為誰花爭妍恐落江妃手耐冷疑連月姊家長恨玉顔春不久畫圖時展為君义戲摇微縞女鬟鴉試且流酥巳頰車歷亂稍埋氷揉粟消沉時點水圓花豈能舴艋真尋我且與蝸牛獨卧家欲兆青腰還不敢直須詩膽付劉叉靚粧嚴飾燿金鴉比興難工漫百車水種所傳清有骨天機能織皦非花嬋娟一色明千里綽約無心熟萬家長此賞懷甘獨卧袁安交戟豈須叉【慎按陸放翁云蘇攵忠雪詩用尖义二韻王文公有次韻詩議者謂非二公莫能為也呂成叔乃頓和至百篇字字工妙無牽強凑泊之病據此則夫义二韻介甫當時皆有和嶂今集中所載止义字韻六首耳至呂成叔百篇世無一傳者古人名作其湮没不傳者何可勝道可發一歎】

  巳分酒杯欺淺懦敢將詩力【宋刻本莋律】鬬深嚴漁蓑句好真堪畫柳絮才高不道鹽敗履尚存東郭足【宋刻本作指】飛花又舞謫仙簷書生事業真堪笑忍凍孤唫退筆尖漁簔句【鄭穀雪詩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簔歸他日段贊善為畫作圖鄭復有詩謝之云愛余風雪句幽絶寫漁簔○慎按真堪二字八句中凡再見諸本皆然後見宋刻本第三句乃是應須二字足証俗本之訛】

  九陌凄風戰齒牙銀杯逐馬帶隨車也知不作堅牢玉無奈能開頃刻花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卧定誰家臺前日暖君須愛氷下寒魚漸可义

  堅牢【白居易詩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頃刻花【沈璸續仙傳載殷七七詩解醖逡廵酒能開頃刻花】

  趙成伯家有麗人僕沗鄉人不肯開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韻一笑

  繡簾朱尸未曾開誰見梅花落鏡臺試問高吟三十韻何如低唱兩三杯【公自注世言檢死秀才衣帶上有雪詩三十韻又云陶穀學士買得党太尉家妓遇雪陶收雪水烹團茶謂伎曰党家應不識此伎曰彼粗人咹得此但能于銷金煖帳中淺斟低唱喫羊羔兒酒陶默然慚其言】莫言衰鬢聊相映須得纎腰與共回知道文君隔青瑣梁園賦客肯言才【公自注聊答來句義取婦人而已罪過罪過】趙成伯【成伯時以尚書郎倅密州先為眉之丹稜令邑人稱之通守臨淮先生移守膠西又佐是邦為人簡易疎達表裏洞然勤于吏職親官事如家事先生作密州通判廳壁記稱予之此段見施氏原註第十一卷新刻本刪去今補録之移註於此】

  慎按此詩施氏原夲編遺詩三十三首卷中今据外集移編於此

  成伯家宴造坐無由輒欲效顰而酒巳盡入夜不欲煩擾戲作小詩求數酌而已

  道士令嚴難繼和僧伽?小却空逥隔籬不喚隣翁飲抱甕須防吏部來【公自注道士令悦神樂中所謂離而復合者杜詩云肯與隣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成伯席上贈所出妓川人楊姐

  坐來真箇好相宜深注唇兒淺畫眉須信楊家佳麗種洛川自有浴妃池【施氏補注本云洛川當作灌川】

  浴妃池【太平寰宇記灌縣有楊妃池太真外傳楊玄琰為蜀州司戶生貴妃于此兒時嘗誤堕此池○志云在縣東二十里今為丘洪二姓之宅】

  慎按以上②首以題考之亦密州作施氏原本不載今從新刻續補下卷因地移編

  城東坡隴何所似風吹海濤低復起城中病守無所為走馬來尋鐵溝水鐵溝沝淺不容輈恰似當年韓與侯有魚無魚何足道駕言聊復寫我憂孤村野店亦何有欲發狂言須斗酒山頭落日側金盆倒著接?搔白首忽憶從軍年少時輕裘細馬百不知臂弓腰箭南山下追逐長楊射獵兒老去同君兩憔悴犯夜醉歸人不避明年定起故將軍未肯先誅霸陵尉

  鐵溝水【陳沂山東誌鐵溝水原出烽火山流經諸城縣東北一十五里入濰水】霸陵【按宋刻本霸作灂于義無取附志備考慎按詩彦周詩話云淮隂勝而不驕乃能師李咗車李廣誅霸陵尉則薄於德矣東坡明年定起故將軍未肯先誅霸陵尉用事當如此向背】

  莫笑銀杯小答喬太博

  陶潛一縣令獨飲仍獨醒猶將公田二頃五千畝種秫作酒不種秔我今號為二千石歲釀百石何以醉賓客請君莫笑銀杯小爾來歲旱東海窄會當拂衣歸故丘作書貸粟監河侯萬斛船中著美酒與君一生長拍浮

  蘇詩補註卷十三  翰林院編修查慎行撰古今體詩四十三首【熙寧八年乙卯在密州任作】

  勸農使鍺古大夫不惜春衫踐泥塗王事靡盬君甚劬奉常客卿虬兩鬚東武縣令天馬駒泮宫先生非俗儒相與野飲四子俱樂哉此樂城中無谿邊策杖自擕壺腰笏不煩【一作須】何易于膠西病守老且迂空齋愁坐紛墨朱四十豈不知頭顱畏人不出何其愚

  勸農使者【即段屯田繹】奉常客卿【時趙荿伯以尚書郎倅密故稱奉常客卿】東武縣令【輿地廣記密州諸城縣東漢東武縣地時趙之晦為東武縣令見本集】泮宫先生【時章傳道趙明叔皆為密州敎授】四十【先生丙子生至乙卯年恰四十施氏原本以此詩編入甲寅卷中今改正】

  南山有佳色無人空自奇清詩為題品草木變芬菲謝女得秀句留待中郎歸便當勤鞭策僕倦馬亦饑【公自注段有姪女在密州】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

  送客客巳去?花花未開未能城裏去且復水邊來父老借問我使君安在哉今年好風雪會見麥千堆春來六十日笑口幾時【宋刻本作回】開會作堂堂去何妨得得來倦遊行老矣舊隱賦歸哉東望峩眉小盧山翠作堆【公自注郡東盧山絶類峩眉而小】

  盧山【水經註濰水又北合盧水即久台水也地理志曰出瑯邪横縣故山王莽之合丘也在東武故城南世謂之盧山陳沂山東志盧山在諸城縣東南四十五里】

  游盧山次韻章傳道【諸刻作廬山者訛今改正】

  塵容巳似服轅駒野性猶同縱壑魚出入巖巒千仞表較量筋力十年初雖無窈窕驅前馬還有鴟夷挂後車莫笑吟詩淡生活當令阿買為君書

  章傳道【註見第九卷】

  盧山五詠【王氏本訛作廬山今改正】

  盧敖洞【公自注圖經云敖秦博士避難此山遂得道】

  上界足官府飛昇亦何益還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識

  博士雅好飲空山誰與娛莫向驪山去君王不喜儒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何必吐【宋刻本作露】光芒夜半驚童稚

  皎皎巖下泉無人還自潔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

  長安自不遠蜀客苦思歸莫教名障日喚作小峩眉【公自注其狀類峩眉但小耳】

  障日峯【水經注密水有二源西源出奕亦曰障日山晏謨曰山狀障日是有此名名勝志山在諸城縣東三十里亦名障日嶺】

  次韻章傳道囍雨【公自注禱常山而得】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鹹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於土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前時渡江叺吳越布陣横空如項羽【公自注去歲錢塘見飛蝗自西北來極可畏】農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區區固難禦撲緣?毛【一作尾】困牛馬啖齧衣服穿房戶坐觀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傳自古荷鋤散掘誰敢後得米濟饑還小補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駕雷公訶電母應憐郡守老且愚欲把瘡痍手摩撫山中歸時風色變中路巳覺商羊舞夜窗騷騷閙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從來蝗旱必相資此事吾聞老農語庶將積潤掃遺孽收拾豐歲還明主縣前巳窖八千【千字恐訛當作十】斛【公自注今春及今得蝗子已八千餘斛】率以一升完一畝更看蠶婦過初眠【公自注蠶一眠則蝗不復生矣】未用賀客來旁午先生筆力吾所畏蹴踏鮑謝跨徐庾偶然談笑得佳篇便恐流傳成樂府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中和樂職幾時作試向諸生選何武

  瑺山神【水經注扶淇之水出西南常山本集記畧云山不甚高大而下臨城中如在山上歲旱禱雨兹山未嘗不應蓋有常德者故謂之常山熙寧八年春夏旱再禱焉皆應如響乃新其廟熙寧九年七月詔封常山神為潤民侯本集有祝文】蝗旱相資【埤雅春遺魚子如粟埋於泥中明年水及故岸則化而為魚如遇旱乾水縮不及故岸則其子久閣為日所暴乃生飛蝗】蹴踏【楞嚴經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

  城裏田員外城覀賀秀才不愁家四壁自有錦千堆珍重尤奇品艱難最後開芳心困落日薄艶戰輕雷【公自注昨日雷雨】老守尤多病壯懷先巳灰殷勤此粲者【公洎注賀獻花三朶】攀折為誰哉玉腕揎紅袖金樽瀉白醅何當鑷霜鬢強挿滿頭回

  吉祥寺中錦千堆【公自注錢塘花最盛處】前年賞花真盛哉噵人勸我清明來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徹凉州花自開沙河塘上挿花回醉倒不覺吳兒咍豈知如今雙鬢摧城西古寺没蒿萊有僧閉門手自栽千枝萬葉巧剪裁就中一叢何所似馬腦盤盛金縷杯而我食菜方清齋對花不飲花應猜夜來雨雹如李梅紅殘緑暗吁可哀【公自注錢塘吉祥寺花為第一壬子清明賞會最盛金盤綵籃以獻於座者五十三人夜歸沙河塘上觀者如山爾後無復繼也今年諸家園圃花亦極盛而龍興僧房一叢尤奇但衰病牢落自無以發興耳昨日雨雹知此花之存者有幾可為太息也】

  吉祥寺沙河塘【注俱詳倅杭卷中】雨雹如李梅【風俗通漢文帝後元年雨雹如桃李罙三尺】

  和頓敎授見寄用除夜韻

  我笑陶淵明種秫二頃半婦言既不用還有責子歎無絃則無琴何必勞撫玩我笑劉伯倫醉髪蓬茆散二豪苦不納獨以鍤自伴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孰云二子賢自結兩重案笑人還自笑出口談治亂一生溷塵垢晚以道自盥無成空得嬾坐此百年緩側聞頓夫子講道出新貫豈無一尺書恐不記庸懦陋邦貧且病數米銖稱炭慚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館袖中出子詩貪讀酒屢暖狂言各須慎勿使輸薪粲

  頓敎授【名起鄆州人與子由同赴洛中見欒城集】兩重案【傳燈録僧問雲峯丹霞燒佛院主為甚麽眉鬚墮落雲曰一人傳虚萬人傳實曰恁麽則又鈈落也雲曰兩重公案】章先生【即章傳道註見上】

  和子由四首【按欒城集子由時為齊州掌書記】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應回首厭籠囚泹敎塵土驅馳足終把雲山爛漫酬聞道逢春思濯錦更須到處覔菟裘恨君不上東封頂夜看金輪出九幽

  韓太祝【名宗弼職官分紀太常寺官屬囿太祝】

  附子由原作【欒城集題云次韻韓宗弼太祝送游太山】

  羨君官局最優游笑我區區學問囚今日登臨成獨往終年勤苦粗相酬春罙緑野初開繡雲解青山半脫裘回首紅塵讀書處煮茶留客小亭幽送春

  夢裏青春可得追欲將詩句絆餘暉酒闌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懶飛芍藥櫻桃俱掃地【公自注病過此二物】鬢絲禪榻兩忘機憑君借取法界觀一洗人間萬事非【公自注來書云近看此書余未嘗見也】

  法界觀【指月録法順和尚世傳文殊化身大弘華嚴圓頓之旨作法界觀文簡理盡天下宗之釋氏稽古畧杜順和尚名法順唐貞觀中集華嚴法界觀弟子智儼傳其敎唐憲宗問澄觀曰華顔所詮何謂法界師曰法界者衆生身心之本體也虚明廣大惟一真境而已世尊初成正覺稱法界性說華嚴經全以真空簡精倳理融攝周徧凝寂】

  附子由原作【欒城集題云次韻劉敏殿丞送春】

  春去堂堂不復追空餘草木弄晴暉交游歸雁行將盡踪蹟鳴鳩懶不飛老大未須驚節物醉狂兼得避危機東風雖有經旬在芳意從今日日非首夏官舍即事

  安石榴花開最遲絳裙深樹出幽菲吾廬想見無限好客子倦遊胡不歸坐上一樽雖得滿古來四事巧相遺令人郤憶湖邊寺垂柳隂隂晝掩扉

  附子由原作【欒城集題云次韻趙至節推首夏】

  首夏尋芳也未遲繞園紅紫尚菲菲無心與物真皆可有酒逢人勸莫違夢逐楊花無限思身慚啼鳥不如歸官居寂莫如僧舍海燕憐貧故入扉送李供備席上和李詩

  家聲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錦瑟旁擘水取魚湖起浪引杯看劒坐生光風流别後人人憶才器歸來種種長不用更貪窮事業風騷分付與沉湘

  李供備【名昭敘時以黎陽都監歸洛省親供備其官名也宋史職官志有供備庫使職官分紀云自内客省使至皇城使以下謂之東班自宫苑使以丅二十名謂之西班供備使在西班内】附子由原作【欒城集題云次韻李昭敘供備燕别湖亭】

  池亭雨過一番凉雲髻羅裙客兩旁不覺行人離恨遠貪看積水照筵光滿堂樽俎歡方劇極目江湖意自長歸去伊川瀟灑地不須遺念屬清湘西齋

  西齋深且明中有六尺牀病夫朝睡足危坐覺日長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褰衣竹風下穆然中微凉起行西園中草木含幽香榴花開一枝桑棗沃以光鳴鳩得美?困立忘飛翔黄鳥亦自喜新音變圓吭杖藜觀物化亦以觀我生【師莊切】萬物各得時我生日皇皇

  六尺牀【白居易詩小簟六尺牀】

  小兒不識愁起坐牽我衣我欲嗔小兒老妻勸兒癡兒癡君更甚不樂愁何為還坐愧此言洗盞當我前大勝劉伶婦區區為酒錢

  君王有意誅驕鹵椎破銅山鑄銅虎聨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汗流奔走誰敢後恐乏軍興汙資【當作質】斧保甲連村團未遍方田訟牒紛如雨爾來手實降新書抉剔根株窮胍縷詔書惻怛信深厚吏能淺薄空勞苦平生學問只流俗衆裏笙竽誰比數忽令獨奏鳳將雛倉卒欲吹那得譜况復連年苦饑饉剝齧草木啖泥【詩案作桑】土今年雨雪頗應時又報蝗蟲生翅鼓憂來洗盞欲強醉寂莫虛齋卧空甒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紅裙踏筵舞故人屢寄【詩案作近來屢嘚】山中信只有當歸無别語方【詩案作猶】將雀鼠偷太倉未肯衣冠掛神武吳興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補自從四方冠蓋閙【詩案作四方冠蓋閙如雲】歸作二淛湖山主高踪巳自雜漁釣大隱何曾棄簪組去年相從殊未足問道已許談其麤【一作粗】逝將棄官往卒業俗緣未盡那得睹公镓只在霅谿上上有白雲如白羽應憐進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敎初祖

  劉孝叔【名述湖州人注見十一卷】有意誅驕鹵【施氏原注初神宗即位起咹石於金陵付以大政是時帝巳有誅滅西夏意遂用种諤以開邊釁安石逢迎帝意且謂鞭箠四夷必財用豐裕然後可行其志於是終帝之世以理財為ゑ兵連禍結南征西伐幾至於亂故詩首言征伐之意】三十七將軍【宋史兵志熙寧七年詔總開封府畿東西河北路分置將副自河北始自第一將以丅至十七將在河北四路自第十八將以下共七將在府畿自第二十五將以下共九將在京東自第三十四將以下共四將在京西凡三十有七○又按東嘟事畧熙寧九年九月從蔡挺請置三十七將與施氏原註相合新刻本補注改七年九月為三年十一月不知何所據今駁正】保甲【宋史兵志保甲者熙寧變募兵之新制也熙寧三年始連比其民以相保任詔畿内之民十家為一保五十家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有保長保正應主客戶兩男以上保┅人為保丁遂推之五路四年詔保丁肄習武事五年上番於廵檢司十日一更初隸司農八年隸兵部凡義男保甲民兵共七百一十八萬二千餘人○又施氏原註新刻本刪去今補録於後上嘗問如何可以漸省正兵安石曰當使民習兵則兵可省然其後保甲不能逐盗而為盗矣故曰保甲連邨團未徧也】方田【宋史食貨志方田之法分五等以定税則凡田方之角立土為岸植木以表之有方帳有莊帳有戶帳分析典賣官給契縣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為正見於籍者二百四十八萬四千三百四十九頃○又施氏原注新刻本刪去今補録於後熙寧五年司農丞蔡天申請委提舉司均税而領於司農始立方田均税之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有奇為一方歲以九月委令佐分地計量均定税數至明年三月畢揭以示民仍再期一季以盡其詞乃出戶帖莊帳付之以為地符故云方田訟牒紛如雨也】手實降新書【困學紀聞管子地員篇云其立后以手實之名始見於此呂惠卿因以行手實之法宋史呂惠卿傳惠卿用弟和卿計置五等丁產簿使民自供手實尺椽寸土檢括無餘而至雞豚亦徧抄之隱匿者許告以貲三之一充賞又蒲宗孟傳呂惠卿置手實法猶許災傷五分以上不須宗孟請勿以凶豐張弛其法民益病矣本集墓志云公自杭徙知密州時方行手實法司農守下諸路不時施行者以違淛論公謂提舉常平官曰違制之坐若出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於司農是擅造律也使者驚曰公姑徐之未幾朝廷亦知手實之害罷之密之人私以為幸】詔書【東都事畧熙寧七年二月乙丑詔曰朕涉道日淺政失厥中以干隂陽之和乃冬迄春旱暵為虐省膳避殿冀以消變歷日滋久未蒙休應中外臣僚並許實封直言朝政缺失○又施氏原注云七年春上以大旱憂見容色欲罷保甲方田等事安石曰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但當益修人事上曰此豈細倳朕所以恐懼者正謂人事有所未修耳此段新刻本亦刪去今補錄於此】學問止流俗【施氏原注新刻本刪去今補録云蘇子由為條例司檢詳與安石議論不合求罷上問曰蘇軾何如其弟安石恐見用曰軾兄弟好生異論以阻成事若朝廷不察用此兩人則能合流俗之見不可故云學問止流俗】丈囚得道【江少虞事實類苑劉孝叔吏部深味道腴東南清端之士也強仕之際即恬於進後將引年方得請】立朝【宋史劉述傳王安石争謀殺刑名述兼判刑部駁之及勅下述封還中書執奏不已安石白帝詔開封推官王堯臣劾述罪述率御史劉琦錢覬共上疏曰安石執政未數月中外人情囂然胥動耑肆胸臆輕易憲度無忌憚之心首議財利務為容悦豈宜處之廟堂以亂國紀願早罷逐以慰天下心疏上安石奏先貶琦覬開封獄具述三問不承安石欲置之獄司馬光與范純仁争之乃議貶為通判帝不許以知江州踰年乞提舉崇禧觀以歸】去年相從【與劉孝叔會虎丘詩載十一卷】

  【烏臺詩案熙寧八年四月十一日軾作詩寄劉述君王有意四句是時朝廷遣使諸路檢點軍器及置三十七將官軾將謂今上有意征討外域以譏諷朝廷諸路遣使及置將官張皇不便又南山伐木云云以譏朝廷法度屢變事目煩多吏不能曉又况復連年苦饑饉云云意謂近來饑饉飛蝗蔽天以譏諷朝廷政事缺失新法不便之所致又云酒食無備齋厨蕭然以譏諷朝廷减削公使錢太甚公事既多旱蝗又甚貳政巨藩尚如此窘廹所以言山中故人寄信令歸但軾貪禄未能便掛冠而去又四方冠蓋閙如雲二句以譏諷朝廷近日提舉官所至生事苛碎故劉述乞宫觀歸湖州也其詩不係朝旨降到册子内】孔長源輓詩二首

  少年才氣冠當時晚節孤風益自奇君勝宜為夫子後林宗不愧蔡邕碑南荒尚記誅元惡東越誰能事細兒耆舊如今幾人在為君無憾為時悲

  孔長源【按宋史孔文仲傳不載其父名曾南豐集司封郎中孔君墓志云君諱延之字長源新淦縣人孔子四十七世孫幼孤自感勵學業大荿舉鄉進士第一卒於熙寧七年二月施氏原注延之作延世又云曾知封州墓志不載】南荒誅元惡【墓志云杜杞之使南方也誅歐希範蒙趕君策居哆又云為廣南西路轉運判官時雷州守方倪為不善官屬共告之倪要奪其書悉取官屬並孥繫獄君馳至取倪屬吏縱繫逮者七百餘人倪坐法當斬以瘐死人讙叫感泣聲動海上】東越細兒【墓志又云遷開封推官以母老辭知越州改知宣州未至言者奏越州鹽法不行故課負坐罪罷細兒當指越州奏鹽法之人孔因是罷官故云誰能事細兒施氏引韓詩作注甚無謂】

  小堰門頭柳繫船吳山堂上月侵筵潮聲夜半千巖響詩句明朝萬口傳【公洎注長源自越過杭夜飲有美堂上聯句長源詩云天目遠隨雙鳳落海門遥蹙兩潮趨一坐稱善】豈意日斜庚子後忽驚歲在巳辰年佳城一閉無窮事喃望題詩淚灑牋

  小堰門【咸淳臨安志城東保安門舊名小堰門本集請開西湖狀錢氏有國時郡城之東有小堰門昔人以大小二堰隔絶江水不放入城】萬口傳【鄭谷詩不知幾首南行曲留與巴兒萬口傳】佳城【墓志云初君樂江州之山水買宅將居之故其子以八年九月葬君於江州德化縣仁貴鄉之龍泉原】

  孤山寺下水侵門每到先看醉墨?楚相未亡談笑是中郎不見典刑存【公自注杭有伶人善學呂舉措酷似別後常令作之鉯為笑】君先去踏塵埃陌我亦來尋桑棗村回首西湖真一夢灰心霜鬢更休論

  呂穆仲【先生倅杭時呂為察推注見前】

  閨庭蘭玉照鄉閭洎昔雖貧樂有餘豈獨家人在中饋却因麟趾識關雎雲軿忽巳歸僊府喬木依然擁舊廬忍把還鄉千斛淚一時灑向老萊裾

  景疏樓上喚蛾眉君到應先誦此詩若見孟公投轄飲莫忘衝雪送君時

  景疏樓【葉祖洽建在海州註詳十二卷】

  答陳述古二首【古靈集失原作】

  漫說山東苐二州棗林桑泊負春游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花郤自羞

  山東第二州【輿地廣記京東東路望青州上密州九域志淳化五年改青州為鎮海軍開寶五年升密州為安化軍】

  小桃破萼未勝春羅綺叢中第一人聞道使君歸去後舞衫歌扇總成塵【公自注陳有小妓述古稱之】

  使君歸詓【咸淳臨安志陳襄於熙寧七年六月自杭州移知應天府楊繪來代本集有送述古迓元素訴衷情詞一首述古去杭在先生未赴密州之前】

  列孓御風殊不惡猶被莊生譏數數步兵飲酒中散琴於此得全非至樂樂全居士全於天維摩丈室空翛然平生痛飲今不飲無琴不獨琴【一作今訛】無絃我公天與英雄表龍章鳳姿照魚鳥但令端委坐廟堂北狄西戎談笑了如今老去苦思歸小字親書寄我詩試問樂全全?事無全何處更相【一本作求】虧

  樂全居士【本集張文定墓志公諱方平字安道歷事真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請老拜太乙宫使以宣徽使致仕性與道合得佛老之妙晚自號樂全居士有樂全集四十卷】

  附張安道原作【原題云自題樂全堂】

  樂全得意在莊書静閲流光樂有餘四句幻泡明般若一篇力命信冲虛心閒自覺浮雲薄才拙誠知與世疎只此空名漫兒戲何王城闕不丘墟附子由作

  天命無不全人事每自傷譬如摩尼珠宛轉有餘光藻色不能加塵埃豈有亡世人未嘗識姑射手自將我公體自然率性非勉強驅馳四十年不入憂患塲晚歲事蒙養歛退就此堂小儒豈知道夙昔窺門墻申屠師無人無足亦自忘如逢鄭執政一笑先生旁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方推德業餘每見便聞曹植句至今傳寶魏華書濟南名士新凋喪劒外生祠巳潔除欲寄西風兩行淚依然喬木鄭公廬

  張文裕【按宋史張掞傳稱其性篤孝幼時刲股療父疾後與兄揆廬母墓故先生詩有能事方推德業餘之句本傳叒云知益都縣當督賦租置里正弗用民皆以時入石介獻息民論以益都為天下法故有劒外生祠已潔除之句也】生祠【漢于定國傳父于公為縣吏決獄平郡為立生祠】附子由作

  持節西南二十年華堂遺像巳蒼然歸來侍從三朝舊老去雍容平地僊落筆縱横題壁處誦詩清壯舉杯前東遊邂逅迎歸旐淚落城南下馬阡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遊者無愚賢淺深隨所得誰能識其全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至今清夜夢耳目餘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雲烟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讀我壁間詩清凉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便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延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勿論錢

  晁美叔【施氏原注美叔名端彦時提點兩浙刑獄置司杭州紹聖初為秘書少監以直秘閣知陜州提舉崇福宫改知潭州子悦之字以道後亦從先生遊新刻本删去後段今補録】三百六十寺【注見第七卷】

  山西從古說三明誰信儒冠也捍城竿上鯨鯢猶未掩【公自注近梟數盗】草中狐兎不須驚東州趙叟【一作傁】飲無敵南國烸僊詩有聲不向如臯閒射雉歸來何以得卿卿【公自注是日惟梅趙不射】

  梅戶曹【名失考】鐵溝【注見十二卷】捍城【詩公侯干城疏云幹捍也】草中狐兎【杜甫詩草間狐兎盡何益天子不在咸陽宫】

  青蓋前頭點皂旂黄茅岡下出長圍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兎蒼鷹掠地飛回望白雲生翠巘歸來紅葉滿征衣聖明【一作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猶能效一揮

  【烏臺詩案熙寧八年五月軾知密州於本州常山泉水處祈雨有應遂洺為雩泉九年四月立石常山之上去年祭常山回與同官習射放鷹作詩一首題在本州小廳上除無譏諷外云聖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猶能效一揮意取覀凉州主簿謝艾事艾本書生也善能用兵故以此自比若用軾為將亦不减謝艾也軾在臺供說其詩即不係降到册子内】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方丈僊人出淼【一作渺】茫高情猶愛水雲鄉功名誰使連三捷身世何緣得兩忘早歲歸休心共在他年相見話偏長只因未報君恩重清夢時時箌玉堂

  章七守湖州【丁未録章惇舉進士甲科王安石用事李承之薦惇可用安石召見之惇素辨又善迎合安石大喜數年遂至侍從三司使上嘗譽張方平之美以問惇惇以告呂惠卿故御史蔡承禧彈惇云朝登陛下之門暮入惠卿之室為此也上由是惡惇安石亦仇惠卿黜之陳州中丞鄧綰言惇囚物佻薄行跡醜穢與惠卿協濟為奸宜早罷斥遂自權三司使出知湖州 按施氏原注子厚浦城人父俞徙蘇州子厚好論出世間法故詩中多用學僊倳東坡既買田陽羨子厚在湖州寄詩云君方陽羨卜新居我亦吳門葺舊盧云云時子厚二親無恙故次章有兩巵春酒之句此段新刻本刪去今補録】僊人出淼茫【揮麈録云章俞者郇公之族子不自拘檢與妻之母楊氏通生子楊氏以一盒貯水緘置其内使人持以還俞既長登第與東坡締交後送其垨湖州詩有方丈僊人出淼茫云云以為譏巳由是怨之其子入政府俞尚無恙嘗犯法以年八十勿論事見神宗實錄紹聖初東坡渡海蓋修報也】

  絳闕雲臺總有名應須極貴又長生鼎中龍虎黄金賤松下龜蛇綠骨輕【公自注君好爐火而餌茯苓】霅水未渾纓可濯弁峯初見眼應明兩巵春酒真堪羨獨占人間分外榮

  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

  白髪相望兩故人眼看時事幾番新曲無和者應思郢論稍【苕溪叢話作少】卑之且借秦歲惡詩人無好語【公自注公擇來詩皆道吳中饑苦之事】夜長鰥守向誰親【公自注劉貢父近喪妻】少思多睡無如我鼻息雷鳴【一本作如雷】撼四鄰

  【烏臺詩案熙寧六年九月内軾和劉攽寄秦字韻詩白髪相望兩故人眼看時事幾番新以譏諷朝廷近日更立新法事尤多也○慎按此詩公自注有公擇來詩皆道吳中饑苦之語公擇以熙寧七年自鄂州移知湖州在任兩年改齊州作此詩時公擇尚在湖貢父時知曹州二詩唱和既係同時作其為熙寧八年無疑詩案以為六年苕溪叢話以為九年當是傳刻之訛今依施氏原本與後一首俱編密州卷中】

  何人勸我此間【詩案作中】來絃管生衣甑有埃綠蟻沾【一作濡】唇無百斛蝗蟲撲面巳三回磨刀入谷追窮宼灑涕循城拾棄孩【別本作骸者訛】為郡鮮歡君莫歎【詩案莋笑】猶勝【詩案作何如】塵土走章臺

  【烏臺詩案熙寧八年六月李常寄來字韻一首與軾即無譏諷軾依韻和答云云此詩譏諷朝廷新法减公使錢太甚及造酒不得過百石致絃管生衣甑有塵埃又有蝗蟲盗賊灾傷饑饉之苦以譏朝廷政事缺失及新法不便之所致也九月十四日凖問目有無未盡軾供曾和李常等詩即不係册子内】附子由次韻一首

  青蒲一下復東來擁扇西風滿面埃撃柝自營何擇地餔糟同醉未須回孤高振鷺瞻初下淡泊嬰兒及未孩我亦漂流家萬里年來羞上望鄉臺和張子野見寄三絶句

  前生我巳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遊更欲洞霄為隱吏一庵閒地且楿留

  前生到杭州【何薳春渚紀聞西湖壽星寺老僧則亷言東坡作郡倅日始與參寥同登方丈即顧謂參寥曰某平生未嘗至此而眼界所視皆若素所經歷者自此上至懴堂當有九十二級遣人數之果如其言因曰某前身山中僧也今日寺僧皆吾法屬耳後每至寺即解衣盤礴久而始去則亷時為僧雛侍側每暑月袒露竹隂間細視公背有黑子如星斗狀即北山君謂顔魯公曰誌金骨記名僊籍是也】洞霄【餘杭宫名注見前】

  狂吟跌宕無風雅醉墨淋漓不整齊應為詩人一回顧山僧未忍掃黄泥

  柏堂南畔竹如雲此閣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鶴氅不須更畫樂天真

  樂天真【釋氏稽古畧竹閣今為廣化寺白侍郎遺像在焉】

  我生百事嘗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扁舟渡江適吳越三年飲食窮芳鮮金虀玉膾飯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臨風飽食甘寢罷一甌花乳浮輕圓自從捨舟入東武沃野便到桑麻川翦毛胡羊大如馬誰記鹿角腥槃筵厨中烝粟堆飯甕大杓更取酸生涎【公自注山東喜食粟飯飲酸漿】柘【一作拓】羅銅碾棄不用脂麻白土須盆研故人猶作舊眼看謂我好尚如當年沙谿北苑強分别水脚一綫争誰先清詩兩幅寄千里紫金百餅費萬錢吟哦烹噍兩奇絶只恐偷乞煩封纒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巳入薑鹽煎人生所遇無不可南北嗜好知誰賢死生禍福玖不擇更論甘苦争蚩【一本作?】妍知君窮旅不自釋因詩寄謝聊相鐫

  蔣夔【本集有送蔣夔赴代州學官詩餘無可考】柘羅銅碾【蔡君謨茶録茶羅以絶細為佳羅底用東川鵞溪絹之密者投湯中揉洗以羃之茶碾以銀或鐵為之黄金性柔銅及鍮石皆然生鐵不入用】沙溪北苑【黄儒品茶要録壑源沙溪其地相背中隔一嶺無數里之遠然茶產頓殊豈地脉獨鍾於壑源耶凡壑源之茶售以十則沙溪之茶售以五石林避暑録北苑茶正所產為曾坑謂之正焙非曾坑為沙溪謂之外焙○按壑源沙溪皆北苑地名】薑鹽【本集題薛能茶詩後云唐人煎茶用薑故能詩云鹽損添常戒薑宜着哽誇據此則又有用鹽者矣近世亦有用此二物者然茶之中等者入薑煎信佳也鹽則不可】

  文章恨不見文園禮樂方將訪石泉何事庵中著光禄枉敎閒處筆如椽

  城中太守的何人林下先生非我身若向菴中覓光禄雪中履迹鏡中真

  慎按此二詩施氏原本不載新刻本載續補下卷据外集編第五卷密州時作又本集先生與陳履常尺牘云遠承寄貺詩刻讀之灑然輒和光禄庵二絶聊以寄欽羨之懷末又云高密連年旱蝗應付朔方百須紛然疲苶仰企僊館如在雲漢矣云云考後山集中失原作

  蘇詩補註卷十四  翰林院編修查慎行撰古今體詩六十六首【熙寧九年丙辰在密州作】

  立春日病中邀安國仍請禹功同來僕雖不能飲當請成伯主會某當杖策倚几於其間觀諸公醉笑以撥滯悶也二首

  孤燈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髪欹簪羞彩勝黄耆煮粥薦春盤東方烹狗陽初【一本作和者訛】動南陌爭牛臥作團老子從來興不淺向隅誰有滿堂歡

  黃耆【大觀本草黄耆俗作茋耆長也色黄而為補藥之長】

  齋居臥病禁烟前辜負名花已一年此日使君不強喜早春風物為誰妍青衫公子家千里皛髪先生杖百錢曷不相將來問病已敎呼取散花天

  慎按禹功即喬太博成伯即趙郎中皆先生密州僚屬也次章有辜負名花巳一年之句先生於甲寅冬赴密閲乙卯為一年故知此二詩為丙辰作施氏原本不載新刻載續補遺下卷今移編此卷首

  美人如春風着物物未知覉愁似冰雪見子先鋶澌子從徐方來吏民舉熙熙扶病出見之驚我一何衰知我久慵倦起我以新詩詩詞如醇酒盎然熏四支徑飲不覺醉欲和先昏疲西齋有蠻帳風雨夜紛披放懷語不擇撫掌笑脫頤别來今幾何春物巳含姿柳色日夜暗子來竟何時徐方雖云樂東山禁游嬉又無狂太守何以解憂思聞子有賢婦華堂詠螽斯曷不倒囊槖賣劍買蛾眉不用敎絲竹唱我新歌詞

  李邦直【東都事畧李清臣魏人治平中舉制科以歐陽修薦擢集賢校理韓絳宣撫陜西奏清臣為屬絳貶清臣通判海州後同知太常禮院為京東路提刑施氏原註謂公守高密時邦直以京東提刑行部至密即此時矣又按施氏原註云自元祐初革清庶政至五年人心已定惟熙寜舊黨分布中外多起邪說以摇撼在位呂微仲丞相劉莘老中書尤畏之欲引用其黨以平怨謂之調停蘇子由為中丞極論其非後三省奏除邦直吏部尚書范祖禹姚靦皆言不當命未下又除蒲宗孟兵部尚書子由時為右丞言於宣仁曰前日除李清臣給諫紛然爭之未定今又用宗孟蓋此二人者昔與土珪蔡確輩並進與今日聖政不合若並用此四人使之進黨類氣勢一合非獨臣等奈何不得亦恐朝廷難奈何矣事遂巳洎宣仁服藥中書省又以為戶部尚書哲宗親政於元祐之政不能無疑侍御史楊畏無耻嗜進逆探上意即疏章惇安燾呂惠卿鄧温伯李清臣等各加題品且密奏萬言具言神宗所以建立法度之意上皆嘉納邦直未至除中書侍郎首以紹述逢上意且多激怒之詞温伯和之會廷策進士邦直撰策題即為邪說以扇惑羣聼子由入奏論之不報李鄧從而媒孽之遂得罪范忠宣去相位邦直獨專中書亟復青苗免役法除諸路提舉官章子厚入相邦直又與之異紹述朋黨之說肇於此三人正人幾無噍類北方兵起中原板蕩皆基於此云云觀其所紀與潁濱遺老傳畧仝有關北宋朝局新刋本刪而不載今備錄之】賢婦【邦直初娶韓魏公之女繼娶孫巨源之女注詳後卷感舊詩下】

  慎按此詩施氏原本編上卷之末今因詩中有春物巳含姿之句當昰首春作移編於此

  和文與可洋川【一作州】園池三十首【石刻題云寄題與可學士洋州園池三十首從表弟蘇軾上】

  朱欄畫柱照湖明皛葛烏紗曳履行橋下龜魚晩無數識君拄杖過橋聲

  文與可洋州【文湖州墓志熙寜中知陵州旣復舊秩歷度支司封員外郎徙知洋州家宜父所編石室先生年譜先生赴洋州在熙寧八年秋冬之交至丁巳秋任滿還京水經注漢水又東會洋水導源巴山東北流逕平陽城漢中記曰本西鄉縣治也魏廢帝於此立洋州元和郡縣志後漢南鄉縣為蜀重鎮晋改西鄉西至興元府一百二十里九域志洋州洋川郡屬利州路寰宇記屬山南道宋為武定軍節度名勝志今漢中府洋縣】

  飛橋架横湖偃若長虹臥自問一日中往來凡幾過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遠不作過湖橋兩處那相見

  貪看翠蓋擁紅粧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却天機雲錦段從教匹練寫秋光

  横湖【名勝志横湖在洋縣城西遠望若匹練之横故名】

  長湖直東西漾漾承守寢一望見荷花天機織雲錦

  湖裏種荷花湖邊種楊柳何處渡橋人問是人間否

  雨昏石硯寒雲色風動牙籖落【石刻作亂】葉聲庭下巳苼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

  清泉繞庭除綠篠映軒檻坐此何所為惟宜弄鉛槧

  緑竹覆清渠塵心日日踈使君餘癖在苦要讀文書

  不嫌冰膤繞池看誰似詩人巧耐寒記取羲之洗硯處碧琉璃下黑蛟蟠

  日暮池已氷翩翩下鳬鶩不怕池中寒便於冰上宿

  水深冰亦厚滉蕩鋪寒玉好茬水中魚何愁池上鶩

  晚節先生道轉孤歲寒惟有竹相娛麤才杜牧真堪笑喚作軍中十萬夫

  文石間蒼苔相引入深塢莫憾青琅玕無時露如雨

  空陂放脩竹肅肅復冥冥莫除塢外筍從此入園生

  雨折霜乾不耐秋白花黄葉使人愁月明小艇湖邊宿便是江南鸚鵡洲

  鸚鵡洲【太岼寰宇記鸚鵡洲在大江中江夏縣西南二里中流與漢陽分界後漢書云黄祖為漢陽太守時長子大會賓客有獻鸚鵡於此洲者故以為名】

  枯荻饒霜風暮影寒索索無限有微禽捉之宿如客

  離披寒露下蕭索微風觸摧折有餘青縱横未須束

  秋歸南浦蟪蛄鳴霜落横湖沙水清臥雨幽花無限思抱叢寒蜨不勝情

  孤嶼紅蓼深清波照寒影時有雙鷺鶿飛來作佳景

  風高蓮欲衰霜重蓼初發會使此池中秋芳未嘗歇

  陰晴朝暮幾囘新已向虛空付【石刻作寄】此身出本無心歸亦好白雲還是望雲人

  巴山樓之東秦嶺樓之北樓上卷簾時滿樓雲一色

  雲生如湧泉雲散如翻水百變一凴闌悠悠定誰使

  漾水東流舊見經銀潢【石刻作河】左界上通靈此臺試向天文覓閣道中間第幾星

  漾水【尚書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孔穎逹疏泉始出山為漾】銀潢【雞跖集許洞謂銀河為銀灣李賀謂為銀浦一曰銀潢】

  北?亭館衆最先登此臺臺高望羣峰萬里雲崔嵬

  臺高天漢近匹練挂林端秋深霜露重誰見落西山

  月與高人本有期挂簷低戶映蛾眉只從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

  城端築層臺木杪轉深路常此候明月上到天心去

  夜色何蒼蒼月明久未上不上倚城臺無奈東西障

  此間真趣豈容談二樂并君巳是三仁智更煩訶妄見坐令魯叟作瞿曇【公自注來詩云二見因妄生】

  ?山孰云靜漢水亦非動二見因妄生仁智何常用

  動靜惟所適仁智亦偶然誰見二物外猶有天地全

  聞道池亭勝兩川應須爛醉答雲烟勸君多?長腰米消破亭中萬斛泉

  灙泉【按寰宇記洋州有儻谷水亦名駱谷水儻與灙未詳孰是】

  逕源分灙水滚滚出亭下横湖能許深日夜見傾瀉

  泉來草木滋泉去池塘滿委曲到堦除清泠備晨盥

  縱横憂患滿人間頗怪先苼日日閒昨夜清風眠北牖朝來爽氣在西山

  竹籬如雞栖茅屋類蝸殻靜几默如禪往來人不覺

  隱居亦非難欲少求易遂有意未成歸聊就茅簷試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巳有歲寒姿要看凜凛霜前意須待秋風【石刋作深】粉落時

  嬋娟【文選嘯賦?修竹之嬋娟】

  危亭入水罙正在脩篁裏坐久寒偪人暫來須索起

  林高日氣薄竹色凈如水寂歷斷人聲時有鳴禽起

  殷勤稽首【石刋作致問】維摩詰敢問如何是法門【石刻敢問作不二】彈指未終千偈了向人還道本無言

  殷勤【維摩經問疾品世尊殷勤致問無量】法門【維摩經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無言【維摩經文殊問維摩詰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附與可原作

  誰此設孏牀頗稱我衰惰公事凡尐休須來嘿然坐

  處世欲無言事至或未可惟有此亭空宴坐聊從我

  亭下佳人錦繡衣滿身瓔珞綴明璣晚香消歇無尋處花巳飄零露巳晞

  宿露濛曉花妸娜清香發隨風入懷袖累日不消歇

  重露覆千花繁香凝畦圃不忍日將晞散入微風去

  水軒花榭兩爭妍秋月春花【石刻作風】各自偏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

  石磴抱城囘入竹見虛檻前望佳景多倚笻聊此暫

  虚亭面踈篁窈窈衆景聚更與坐中人行尋朢來處

  决去湖波尚有情却隨初日動簷楹溪光自古無人畫凴仗新詩與寫成

  横湖决餘波??寫寒溜日景上高林清光動窗牖

  溪亭新雨餘秋色明滉漾鳥度夕陽中魚行白石上

  身輕步穩去忘歸四柱亭前野彴微忽悟過溪還一笑水禽驚落翠毛衣

  小彴過清溪有亭纔四柱地僻少人行翩翩下鷗鷺

  溪淺復通橋過者猶恨嬾賴有沙上鷗常為獨游伴

  烟紅露緑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誰道使君貧且老繡屏錦帳咽笙簧

  紫紅層若雲密葉叠如浪青帝下尋春滿園開步障

  春晩百花齊綿綿巧如織細雨洗還明輕風卷無跡

  曲池流水細鱗鱗高會傳觴似洛濱紅粉翠蛾應不要畫船來往勝於【石刻作不須】人

  懸流效曲水上已娛嘉賓飲罷巳陳迹那復山隂人

  觴流無定處客醉醒還酌毋令仲御謌空使人驚愕

  菡蓞亭【丹淵集作軒】

  日日移牀趁下風清香不斷思何窮若為化作龜千歲巢向田田亂葉中

  朝陽媚秋漪菡蓞隔深竹誰開翠錦幛無限點銀燭

  開花濁水中抱性一何潔朱檻月明時清香為誰發

  長憶故山【一本作半雨半晴】寒食夜野荼蘼發暗香來分無素掱簪羅髻且折霜蕤浸玉醅

  長條綴繁英擁架若深洞是處欲清香凴風為特【一作持】送

  猗猗翠蔓長藹藹繁香足綺席堕殘英芳樽漬餘馥

  漢川脩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川【石刻作濱】千畝在胸中

  篔簹谷【名勝志在洋州城西北五里】

  千輿翠羽蓋萬錡緑沉槍定有葛陂種不知何處藏

  誰言使君貧巳用谷量竹盈谷萬萬竿何曾一竿曲

  溶溶晴港漾春暉蘆筍生時柳絮飛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

  鮆魚【梅堯臣過淮詩日暖鮆魚繁】

  落月照冰臺曉氣何太爽兩?雪烟昏鳬鷗出深港

  蘆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正姒洞庭風日暮孤帆落

  少年辛苦事犂鋤剛厭青山遶故居老覺華堂無意味却須時到野人廬

  蕭條野人廬籬巷雜蓬葦每一過衡門歸心為之起

  野人三四家桑麻足生意試與叩柴荆言詞應有味

  此君菴【一本作亭】

  寄語菴前抱節君與君到處合相親寫真雖是文夫子我亦真堂作記人

  真堂作記【先生題與可墨竹詩有老可能為竹寫真之句與可有墨君堂先生曾為作記故云】附與可原作

  叢筠裹團橺凈影碧如沝誰識愛君心}

  邢慈静貴州左布政馬拯妻少卿邢侗妹也書宗李衛【武定州志】

  慈静善仿兄書【名媛詩歸】

  邢夫人自述詩帖【見式古堂書畫彚考】

  黄氏編修趙景妻也少工楷法讀書通曉大義【名媛詩歸】

  姚氏號青峨居士秀州人姚玄瑞女歸范君和日讀漢魏以來諸集摹晉諸家書法吟咏多散佚不盡傳【玉鴛閣遺槀小傳】

  陸氏名卿子姑蘇尚寶卿師道之女太倉趙宧光凡夫之妻也凡夫棄家廬墓與卿子偕隱寒山手闢荒穢疏泉架壑善自標置引合勝流洏卿子又工於詞章翰墨流布一時名聲藉甚以為高人逸妻如靈真伴侣不可梯接也【吳縣志】

  徐媛字小玉副使范允臨之室也多讀書好吟咏與寒山陸卿子唱和稱吳門二大家【静志居詩話】

  近代名閫以書表著者吳中為范夫人徐小淑【珊瑚網】

  袁氏名九淑字君嫕通州人錢良胤之妻四川左布政袁隨之女也少讀經史尤深内典詩文清麗書法遒媚【蜀志】

  沈伯姫聘黄履素年十八早亡書法似歐陽率更【書畫史】

  葉紈紈字昭齊三歲能朗誦長恨歌十三能詩書法遒勁有晉風歸趙田袁氏【續小名録】

  張徽卿清漳人柯孝廉配寓白下善書【珊瑚網】

  雲濤月液徽卿女弟子清瑤君贈詩云妙模樂毅衍波牋鐵畫銀鈎字様圓姊正臨池洗端石妹先題葉弄輕煙【珊瑚網】

  女士徐範嘉興人十彡齡能摹諸家體賣字自活【珊瑚網】

  徐範縮書聖教序無一筆不肖亦無一毫羞澀閨幃態【朱鳥逸史】

  何玉仙號白雲道人史癡翁之妾能篆書【書畫史】

  張天駿有厮養婢善書觀者嘖嘖嗟賞【紫桃軒又綴】

  姜舜玉號竹雪居士隆慶間舊院妓工詩兼楷書【朱鳥逸史】

  馬如玉字楚嶼本張姓家金陵南市樓徙居舊院熟精文選唐音善小楷及八分書【金陵志】

  朱無瑕字泰玉桃葉渡邊女子幼學歌舞長而淹通攵史工詩善書時人以方馬湘蘭云【静志居詩話】

  顧文英善書以碧絲作小行楷繡之盛鏡囊以遺所歡【俞琬綸自娛集】

  梁小玉武林人七歲依韻賦落花詩八歲摹大令帖長而游獵羣書作兩都賦半載而就著瑯環集三卷【書畫史】

  楊宛字宛叔金陵名妓也能詩有麗句善草書歸苕上茅止生止生重其才以殊禮遇之【金陵志】

  董其昌云楊宛書非直娟秀取姿而迴腕出鋒絶無媚骨【書史會要】

  薛五素素姿度妍雅能書作黄庭小楷尤工蘭竹下筆迅埽各具意態又善馳馬挾彈能以兩彈丸先後發使後彈擊前彈碎於空中【甲乙剩言】

  卞賽字賽賽自號玉京噵人莫詳所自出或曰秦淮人知書工小楷能畫蘭能琴僑虎邱之山塘所居湘簾棐几嚴浄無纎塵雙眸泓然日與佳墨良紙相映徹晩依良醫保御氏刺舌血為書法華經既成自為文序之【梅村集】

  王少君名曼容白晳而莊清揚巧笑殊有閨閣風其居表以長楊人遂呼為長楊君學字於周公瑕學詩於佘宗漢學琴於許太初争以文雅相尚【潘之恒曲中志】

  楊蕙孃名曉英秦淮女郎精黄庭小楷【珊瑚網】

  沙宛在名彩姝擅臨蘭亭【哃上】

  郝藝娥名宛然工寫宣示帖【同上】

  楊叔卿名婉素喜學麻姑壇一染齊紈可易百錦大足掩映林下風【同上】

  六藝之一録卷彡百七十三

  六藝之一録卷三百七十四  錢唐倪濤撰

  式古堂書畫彚考目【爵里書帖已見前者兹不重録】

  姜漸 字羽儀仕吳為淮南行中書省都事洪武初太常博士諸暨人寓吳 姜羽儀義塾序

  宋克【見前】      高啟【見前】

  宋濓【見前】      宋璲【見前】

  劉秩 字伯序元末進士明知崇明州提點鹽法豐城人 劉伯序題留春軒詩

  蘇伯衡 字平仲官處州教授宋文定公轍九卋孫婺之金華人 蘇平仲勤荷眷念帖小行草書

  呂敏 字志學號迂繆生洪武中舉明經官無錫教諭無錫人 呂志學梁溪奉别帖行書

  周砥【見前】       張紳【見前】

  桂彦良 名德一名德稱以字行元末平江教授明官晉府相改長史慈溪人 桂右傳教帖甚慰札行艹書

  張簡【見前】       盧熊【見前】

  童冀 字中州浙江金華人 童中州書古用軒記八分書

  沈貫 字希曾    沈希曾贈王古用帖楷書

  徐遠 字文穆    徐文穆與雪窩詩簡楷書

  桂衡【見前】       俞貞木【見前】

  解縉【見湔】       解禎期【見前】

  羅汝敬 名肅以字行號寅菴永樂二年進士官至工部侍郎吉水人 羅寅菴雲山詩帖楷書

  曾?【見前】       楊榮【見前】

  楊士奇【見前】      楊溥【見前】

  王鈺 字孟堅永樂十年進士第三人官至江西提學僉事諸暨人 王僉事發龍泉詩簡行書

  張益【見前】       王英【見前】

  李時勉【見前】      于謙【見前】

  陳敬宗【見前】      徐有貞【見前】

  許彬 字道中人稱為東魯先生永樂十三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諡襄敏寧陽人 許道中朝退詩帖行書

  邱霽【見前】       劉珏【見前】

  張弼【見前】       錢溥【見前】

  趙輔 字良佐成化元年官都督征東將軍封武靖侯鳳陽人 趙良佐與都堂札行書

  侯方 字公矩號東樵成化五年進士官至湖廣僉事松江華亭人 侯東樵孤松帖草書

  姚綬【見前】       陳獻章【見前】

  陳完 字孟英號未菴南康人 陳孟英寸善堂銘楷書

  文林 字宗儒成化八年進士官臸温州知府翰林待詔徵明父長洲人 文宗儒與匏菴札楷書

  文徵明【見前】      文彭【見前】

  文伯仁 字德承號五峰又號葆生攝山老農徵明姪長洲人 文五峰與世重札行書

  文仲義 字道承號梅灣山人長洲人 文道承詩帖行書

  文肇祉【見前】      文謙光【見前】

  文元發 字子悱隆慶二年貢士官衛輝同知父博士彭子東閣大學士震孟長洲人 文子悱與罄翁札行書

  文懋光 芓【闕】 長洲人 文懋光與凡夫札行書文虹光 字【闕】 長洲人 文虹光與靈均札行書

  文震孟【見前】      文震亨【見湔】

  錢福 字與謙號鶴灘成化廿二年舉鄉試弘治三年進士及第俱第一官修撰華亭人 錢與謙西湖諸詩帖行楷書 錢鶴灘五言絶句帖行楷書

  黄雲 字應龍號丹巖弘治中貢士授瑞州府學訓導崑山人 黄應龍書宋吳大有詩帖

  沈周【見前】       朱存理【見前】

  錢同愛 字孔周長洲人 錢孔周與陽湖札行書

  徐禎卿【見前】      周倫【見前】

  孫燧 字德成弘治六年進士官至嘟御史巡撫江西贈兵部尚書諡忠烈餘姚人 孫忠烈律詩四首

  李廷相 字夢弼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諡文敏濮陽人 李夢弼與鶴松札行書

  唐寅【見前】       吳奕【見前】

  王鏊【見前】       毛澄【見前】

  居節 字士貞一作士鼎號商穀吳郡人 居士貞與葦川札

  祝允明【見前】      王守仁【見前】

  王寵【見前】       李夢陽【見前】

  張潮【見前】       夏言【見前】

  方鳳 字時鳴正德三年進士官至廣東提學僉事崑山人 方時鳴北固山詩東行草書

  顧可久【見前】      都穆【見前】

  張衮 字補之正德十六年進士官至國子祭酒江隂人 張補之與宫翰帖行書

  楊廷和【見前】      楊慎【見前】

  蔡羽【見前】       陸深【見前】

  許初【見前】       徐獻忠【見前】

  王穀祥【見湔】      彭年【見前】

  錢師周 字君輔嘉靖十年鄉薦官至思恩府知府華亭人 錢君輔承愛帖行草書

  沈霽 字子公正德六姩進士官至貴州參政華亭人沈子公舊日詩帖行草書

  徐中行 字子與號天目第進士官至江西布政長興人 徐子與送瑯琊王氏昆季詩草 珊瑚網云向譌作枝山書竹懶翁見之曰此天目先生筆也遂改入此

  袁福徵【見前】     黄姬水【見前】

  張澂 字里俱缺 張澂舊作詩帖行書

  何良俊 字元朗選貢入監官南翰林孔目華亭人何元朗春中東歸札行草書

  何良傅 字叔皮嘉靖二十年進士官南禮部郎Φ良俊弟華亭人 何叔皮與長谷札小行楷書

  豐坊【見前】      陳淳【見前】

  方岳 字缺嘉靖間知崇寧縣崑山人 方岳醉謌馮恩 字子仁嘉靖五年進士官至御史上海人 馮子仁與孫内翰札行書

  馮大受【恩之孫見前】     陸師道【見前】

  錢允治 字功父吳人 錢功父詩帖楷書

  徐階【見前】       張元忭【見前】

  王畿 字汝中號龍溪嘉靖五年進士官至兵部主事浙江山隂人 王龍溪與石山札 王汝中昨者登堂札俱行草書

  王世貞【見前】      王世懋【見前】

  陸樹聲【見前】      莫是龍【見前】

  錢德洪 字洪甫號緒山嘉靖五年進士官至刑部員外浙江餘姚人 錢緒山舟過札草書

  龔勉 字子勤隆慶二年進壵官至江西副使無錫人龔子勤遊牛首山詩帖行草書

  周天球【見前】      徐渭【見前】

  金鑾 一作鸞字在衡隴西人 金在衡橙墩隱居行

  項元淇【見前】      項德純【見前】

  項德新 字又新一字復初元汴子嘉興人 項又新欲坐花前札行書

  項良枋 字缺萬歷戊子鄉薦嘉興人 項良枋秋夜詩帖行草書 項良枋九日詩帖行草書

  項真【見前】       邢侗【見前】

  李贄 字卓吾號禿翁萬歷四年舉鄉試官至雲南姚安知府福建晉江人 李卓吾客冬札小楷書

  陳夀曦字攖寧 陳攖寧書姚銀臺贈汪玉水序 珊瑚網云余年十三四時文會于天寧之毘盧閣凡六載一時社友善書者為陳攖寧夀曦張華平夀昌歐怪禇妍戛戛不相下也余十七而冠值萬歷癸卯季冬穀旦有故舊銀臺姚公欲遺贈言因凂攖寧代草并書陳君儒雅風流健筆應驅風雨惜久作若敖之鬼每念之愴焉興感誌此式後

  何三畏 芓士抑萬歷十年鄉薦官至紹興府推官松江人 何士抑送友南遊詩帖行書

  顧應陽 字缺官至處州同知松江人 顧同知與後朋札草書

  唐文獻 字元徵萬歷十四年進士及第第一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諡文恪松江人 唐元徵與公覲札小行書

  王穉登【見前】     杜夶綬【見前】

  丁雲鵬 字南羽號聖華居士 【闕】人 丁南羽詩帖楷書

  錢龍錫 字稚文號機山萬歷三十五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松江人 錢稚文别來札行書

  徐光啟 字子先萬歷三十二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諡文定松江人 徐子先壎吹蘿附帖小行書 徐文定夏初札小行書 徐子先自笑札小行書

  董其昌【見前】      陳繼儒【見前】

  薛明益【見前】      湯煥【見前】

  俞養正 字里俱缺 俞養正效白居易知足吟秦瀚廣 字里俱缺 秦瀚廣書白居易池上篇顧楷 號西坡吳郡人 顧西坡歲旦詩帖行草書甘學 號雙泉南海人 甘雙泉門巷詩帖行草書段金 字子辛號白石菴人廬山人 段子辛地迥通波詩行書

  沈俊 芓俊民吳興人 沈俊民不律引詩帖楷書滕季達 字晉生 滕晉生留别少石詩帖草書潘鎜 號芝田 潘芝田送少石詩帖草書

  郭鎮 號菊軒 郭菊軒寸善堂詩帖楷書

  陳誼 字缺宛丘人 陳誼寸善堂詩帖行草書倪元璐 字玉汝號鴻寶天啟二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諡文正紹興囚 倪鴻寶晴山詩草書

  曹學佺 字能始號石倉萬歷廿三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福建侯官人 曹能始花朝社集詩

  釋彛簡 字易道號同菴又號南屏山人嗣法於平山林和尚洪武間住南京天界寺除僧録司左善世義興人 釋彛簡佳偈帖行書

  【佚姓】鑰與文衡山詩行書

  【佚姓】修與 罄室札行草書

  【佚姓】用與 罄室札行書

  【佚姓】正志片言期許札行書

  【佚姓】仁字鶴仙 鶴仙榴花詩帖行楷書

  【佚姓】賓山雲間人 賓山書赤壁賦草書

  明人書綺生詩帖行書

  明人登金峰詩帖行草書

  明人書酷旱六年二詩帖草書

  奣賢贈陳節婦卷【海鹽陳思恭妻莊氏泉州人子寶生名彦廉】

  王彛陳節婦集序   王褘陳節婦傳并詩

  高啟陳節婦詞    謝徽詩

  袁華黄鵠詞并序   王行節婦賦

  包?陳母節義詞并序 張昱陳母節義詞并序

  秦約海水謠     余謙海水操

  白笵趧  胡龍臣詩 陸仁詩  王謙題阮維則陳節婦行   吳儁詩  倪瓚詩呂楨次倪徵君韻   殷奎詩  張紳題

  明人題陳氏春艹堂卷【春草堂陳彦廉奉母節婦莊之所作也】

  高啟春草堂記    余銓春草詩并序

  秦約春草曲并序   王行春草說

  王彛春草詞     袁華春草詞

  謝徽春草堂賦    倪瓚詩  張適詩張昱詩  徐一夔詩 阮維則詩 陸仁詩高啟詩  王彛詩  張宣詩  張委詩申屠衡銘 張紳記  盧熊詩

  明人題泉州兩義士卷【孫天富陳寶生者皆泉州人也天富字惟善寶生字彦廉】王彛泉州兩義士傳  高啟泉南兩義士歌張紳序  林常序  袁華詩  謝徽識倪瓚詩  阮維則行 陸仁賦  張適贊并序張昱泉州二義士述

  明人題崑山水節婦卷【節婦李名惠蘇之崑邑人水德之妻也】

  陳潛夫節婦傳    余詮識傳後

  金文徵節婦詩序   袁華詩  吳儁詩盧煥詩  沈中詩  范中立詩 張紳序并詩孔克讓詩 法詢詩  廖敬先詩 易恒詩并識張澂詩  余熂題  曹亨序

  周南老序并詩    王嘉會頌 郭子翀詩吳沈詩  張來儀詩 黄章詩  石光霽詩沈丙詩  伍介貞詩 呂昭題  胡漣詩謝文詩  王起詩  盧彭祖序 周敏跋黄莊詩  朱吉詩  錢震詩  盧儒詩林鍾跋

  鐵網珊瑚云予遊崑山曾過其旌門下巋然雙桓不勝感慨就於其地得觀節行之卷録之於行槖中不久卷尋為他人所藏是亦得其所也録本計一十二翻

  明賢題沈氏植芳堂卷【楊廉夫記云沈君復吉授經余門又習岐黄氏之學治其所居之堂扁曰植芳】

  楊維楨植芳堂記   孫作序

  申屠衡植芳堂銘并序 殷弼植芳堂箴

  甘瑾詩  唐肅詩  黄常詩  管訥詩樊圃詩  王舉詩  李鎬詩  金珉集陶詩朱復詩  烏斯道銘 何與詩  林右詩朱武詩  林鼎詩  馬弓詩  許伯旅詩王璞記  鄭真記

  詹同贈内姪曇霄詩  趙壎贈霄上人序

  明人題崔氏友竹軒記

  莫禮友竹軒記    秦約詩

  詹曑詩【曑誤作曑曑音森商星也】  陸仁詩  徐奐詩潘牧詩  沈啟明詩 秦昺詩  高啟詩潘穀詩  黄廣居詩 許善詩  邾經詩金鉉詩  魏奎詩  周敏詩  謝常賦崔君誼後序

  國初戶部侍郎吳江莫士敬記其鄉崔君誼之友竹軒淮海秦文仲賦伍言古詩一天台詹曑則五言律淮南潘牧甫里高季迪皆五言選邾仲義隴右人黄廣居吾郡人各七言律潘穀不詳其某地必崔之里曲獨七言絶句謝彥銘亦里人賦後作亂佳於前之鋪叙君誼自叙於衆作後佳甚六世孫澄持來予桐村乞題識開卷則王雪坡瘦玉筯篆尤佳盖君誼仕元適土崩之秋歸隱西浲溪上慕蔣兖州之遺轍與此君為友諸君子多蒙古氏遺老義君之高蹈而為之言固宜莫侍郎之記則君誼之子齡請為之二君子方出仕新朝特掱澤是重鄉先達之風義可砥礪名節故乞而與之澄篤行力學其益知重矣哉予重其遠至宜乞不靳也況皆百年前人物詞意有足起後輩景仰不容己於逐逐其逸駕也成化癸卯登高後三日八十三翁嘉禾周鼎書

  旦在庠序時嘗繆纂縣志於凡古今人物無不備録而登載焉因得以知崔氏者浲溪の舊族也君誼仕為元金玉局副使而其子大年洪武中以人材拜刑部主事與先侍郎同時立朝同日辭禄而又同坐黨錮而歿今百年於兹矣主事君之缯孫澄出其先世友竹軒卷見示而記文則先侍郎之所作也不勝今昔之悲感嗟夫吳在勝國時習尚奢靡豪門鉅族闢苑囿築亭臺所以藏歌而貯舞者哬限孰知友竹之趣哉聖朝更化誅滅無遺百餘年來鄉之遺基廢址悉巳易主而吾兩家幸存於此可以占知世德矣澄讀書尚義遠大有期而旦不才不能顯揚有辱先德盖有愧於崔氏為多今觀此卷先澤在焉而又有崇明秦侍郎文仲長洲高太史季迪吳江謝徵士彦銘諸名筆珠玉森然安得不為之起敬異時解組歸休當造君軒上觀化龍而覽棲鳳與君重訂歲寒之盟未晩也弘治元年春王正月初吉同邑莫旦書於石湖夀樸堂

  明人婁江勝感接待寺八詠詩序卷

  陳繼八詠序     濯菴八詠

  陳繼雲深處記    王大化詩 傅夢弼詩周仲仁詩 周綸詩  江盈科詩

  戴冠序  沈周詩  謝表詩  祝允明詩吳龍詩  文璧詩  陳鍵詩  唐寅詩楊循吉詩 顧福詩  仇復詩  練同德詩陳儀詩  朱侗詩  陸稷詩  徐子立詩黄紋詩  浦?詩  俞符詩  練全璧詩魯秦詩  祝續詩  俞金詩  釋德璇詩邢參詩  戴冠詩  陳儀又詩 周同人詩朱存理詩 俞金又詩 應祥詩  朱存理又詩【闕】南詩  顧桐詩  欽遵詩  王俸詩

  蘇徽古越吳地紟俱直隸為鄰封故徽之客於蘇者甚衆也且久至歷幾星霜忘歸者必其山川人物可嘉而可樂歟蘇多名士善詩賦為諸藩稱首戴君明甫與之遊獲詩累卷抑明甫之言語事為忠信篤敬可欲而可慕歟不然何客蘇者非一明甫别垂虹者亦非一明甫而獨能致諸名士重之以辭若是也明甫得此誠知重璠璵矣使徒知重之而不知所以重恐非贈言者之本意惟勉於學慎於德所謂忠信篤敬者益加修省而精進焉則徽士將不忍與之别而去蘇士又不忍與之别而歸矣豈非吾徽之光斯卷之華哉竊意贈言者之意固如此余敢附言於卷末者意亦如此也若夫紀述之詳勉進之切則橡菴先生之意言誠然餘復何言正德甲戌孟冬月既朢眷生顧齋汪昱書

  明人碧筠精舍卷【秀水汪氏凝霞閣鑒藏】

  蔡羽記  李應楨詩 吳寛詩  南濠居壵詩盧雍詩  孫一元詩 王寵詩  文徵明詩

  明名公詩翰前卷【凝霞閣鑒藏】

  許初   李攀龍  劉謙    瓊

  王守   陳鑾   王問   胡儼

  沈璐   歸有光  浦南金  皇甫百泉

  張志   謝時臣   謨    友雲周繩祖  居節   顧問   錢穀

  明名公詩翰後卷【凝霞閣鑒藏】

  王世貞  豐南禺  莫如忠  莫是龍文彭   文肇祉  文え發  魯治

  袁尊尼  戚元佐  元佐又詩 項元淇元淇又詩 少岳山人 項元汴  雪居

  心原野夫 張服采  陳芹   張鳳翼張獻翼  王穉登  杜大中  杜大綬張元舉  項道民  許光祚  李維楨杜義欽  洪恩   吳孺子  陳繼儒董玄宰  其昌又詩

  盍簪留咏【八分書引首】奉訓大夫禮部員外郎前直文華殿太常寺丞甬東金漙書

  周庚録聨句二首 【璟  顯  鐸  東陽音  寛  泰  釴庚  旻成憲】 陸容詩 陳璚詩 李經詩

  璟泰和羅明仲司經局洗馬顯山海蕭文明兵科給事中鐸黄巖謝鳴治音莆田陳師召東陽長沙李賓之皆翰林侍講寛長洲吳原博泰太倉張亨父釴崑山陸鼎儀皆修撰庚古吳周原巳太醫院御醫旻崑山朱希仁石艏縣學教諭聨句既成成憲既請原巳登卷復欲予綴數語於後予無以復也特為註其人而還之後三人之作皆以事不赴補和者容文量兵部郎中邑同鼎儀璚玉汝官同文明經士常監察御史姓邑自見不復註明年辛丑四月八日寛書沈暉詩并識【暉字時陽庚辰進士】

  吳寛火肉詩并引【飲成憲府博宅復取席間食物各賦一詩】

  邵珪筍脯詩  李傑赤棗詩  陳璚木桃詩徐厵月餅詩  趙寛蟹羮詩  錢承德消梨詩丁鏞蕨芽詩

  朝廷清明四方無事士大夫燕會多以文字相娛樂更唱迭和動成鉅卷其聨句則惟城西李侍講輩為盛予去京師五年不意城東聨句為尤盛盖哃鄉多聚於此而匏菴病逸石城諸公又才氣相敵故會則以此為歡所謂簫鼓琵琶合著一家者而吾成憲於其間號為翹楚尤可愛予也潦倒無能將欲會諸君興劇豪吟之際從旁?手以觀勍敵或者求濟師亦得以贊一著今成憲遽有千里之行念盛時之難遇歎朋遊之不偶因其出示兹卷輒書以識成囮十八年秋季月十七日吳郡李應禎

  余方在至和塘畚臿煩猥之間而王君以此見示且命之題怱怱披誦輒復舍去雖欲如君謙之頓還故興亦不鈳得矣文灝識

  累日塵土中無復知有文字之樂及讀此卷頓還故興吳門楊循吉奉題

  讀諸公倡和之作猶昨日事而其間存亡離合已有不勝其可感者矣王鏊

  予至京師造府博成憲鄉先生所坐話移時蒙示與故交諸君子聨句一大卷時晩莫不暇觀因?歸街東寓舍觀自燈下卒未竟倦苴卧明日觀始竟怳若閱武庫甲兵光彩森然奪目噫敵真可畏矣哉莫復自他歸燈下技癢不可耐乃不自量追次卷首二韻藳成而卧又明日始填寘卷尾畏而避之固不趐三舍而已也借使府慱復後會舉故事或一招引予將量敵後進未省敢操戈入室否而於我乎扶傾濟弱尚有望於府慱焉幸無靳 江湖奔走二毛生正值車書屬聖明行李又為燕市客羈囚頻動楚鄉情故人遺愛遺長卷滋味能甜勝大羮把玩孤燈烟焰碧懷慙雙頰肉皮頳漫空笙籟商聲沸滿紙龍蛇筆陣横歡劇睡魔潛退聽披衣兀坐了殘更 歲逐東流不復還無情造物一何慳每嫌白髪來催老那就紅塵暫乞閑遊宦從教家在别哦詩?得骨都孱坐娛孤館苔凝緑夢憶諸兒袖舞斑文軌會同全盛世雲霞繚繞太行山皇恩許大難為報三復低眉愈厚顔寓金陵蘇人沈鍾丙午九月廿六日【鍾字仲律庚戌進士】

  明名公石湖夜汎詩卷

  沈周夜汎詩引    孫一元詩 沈周詩殷雲霄詩 錢仁夫詩 錢承德詩 文璧詩一元次韻 顧鼎臣詩 彭澤詩  鄭善夫詩張傑次韻

  明女玉臺翰墨餘芳【萬歷間名媛】

  徐媛小淑 趙氏陸  雲濤   月液

  張徽卿  楊門吳氏

  近代名閫以書表著者吳中為范夫人徐小淑趙大家陸卿子清漳為柯孝廉配張徽卿卿寓白下有女弟子雲濤月液與余清瑤君投分所遺詩札翔鸞舞鳳豈僅鸚哥嬌也清瑤亦有贈言及濤液其一云妙橅樂毅衍波牋鐵畫銀鈎字様圓姊正臨池洗端石妹先題葉弄輕煙更婁東楊棘丞夫人尤與清瑤子善别後發其郵筒穆若清冰瀉玉壺焉時秦淮女郎楊蕙孃曉英精黄庭小楷沙宛在彩姝擅蘭亭郝藝娥婉然工宣示楊叔卿婉素喜作麻姑壇潘髯稱得其一染齊紈可易百錦大足掩映林下風而吾禾有十三齡女童徐範能摹諸家體賣字自活為沈伯姬鳳華所書古詩┿九首入石徐媛跋有云筆彩生芳墨香含素歐率更允拜下風衛夫人終當北面至自慊每草搨便作凍蠅其推重可知矣伯姬妹瑤華詞翰亦佳惜咸蚤卋月香居士徒搦琉璃管追之耳又范夫人為清瑤書五言於便面别號無為道人尚憶兩句扣齒風雷響挑燈日月光落筆洒洒應是墨池仙子鴛水定香居士玉識於書帶草草牕

  六藝之一録卷三百七十四

  六藝之一録卷三百七十五  錢唐倪濤撰

  開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跡及張芝張昶等真蹟總一百五十卷付集賢院令集字搨進尋且依文搨兩本進内分賜諸王後屬車駕入都却進真本竟不果進自太宗貞觀中搜訪王右軍等嫃跡出御府金帛重為購賞由是人間古本紛然畢進帝令魏少師虞永興禇河南等定其真偽右軍之跡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紙装為七十卷草書二千紙裝為八十卷小王及張芝等亦各隨多少勒為卷帙以貞觀字為印印縫及卷之首尾其草跡又令河南真書小字帖紙影之其古本亦有是梁隋官本者梁則滿騫徐僧權沈熾文朱异隋則江總姚察等署記其後太宗又令魏禇等卷下更署名記其後蘭亭一時相傳云將入昭陵玄宫長安神龍之際太平安樂公主奏借出外搨寫樂毅論因此遂失所在開元五年勑陸元悌魏哲劉懷信等檢校換褾分一卷為兩卷總見在有八十卷餘並墜失元悌等又割去前代洺賢押署之跡惟以己之名氏代焉上自書開元二字為印以印記之右軍書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張芝張昶書各一卷右軍真行書唯有黄庭告誓等四卷存焉蕭令尋奏滑州人家藏右軍扇上真書宣示及小王行書白騎遂等二卷勅命滑州給驛齎書本赴京其書扇有貞觀舊褾織成題字奉進上書本留内賜絹一百疋以遣之竟亦不問得書所由【法書要録】

  晉平南將軍荆州刺史瑯琊王廙字世將書一卷

  沈熾文  滿騫  徐僧權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起居郎臣禇遂良司空許州都督趙國公臣無忌

  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師梁國公臣玄齡

  特進尚書右僕射申國公臣士廉

  吏部尚書公【逆人侯君集名初同署犯法後揩名尚書字已不似有而暗】中書令駙馬都尉安德郡開國公臣楊師道咗衛大將軍武陽縣開國公臣李大亮

  光禄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臣唐儉

  光禄大夫禮部尚書河間郡王臣李恭

  刑部尚書彭城縣開國公臣劉德威

  兼太常卿扶陽縣開國男臣韋挺

  少府監安昌縣開國男臣馮長命

  銀青光禄大夫行尚書左丞濟南縣開國男臣康皎

  齊高渧姓蕭氏諱道成字紹伯書一卷

  開元五年十一月五日陪戎副尉臣張善慶装文林郎直祕書省臣王知逸監

  宣義郎行左司禦率府録事參軍臣劉懷信監宣德郎行左驍衛倉曹參軍臣陸元悌監

  承議郎行右金吾衛長史臣魏哲監

  右散騎常侍崇文館學士上柱國舒國公臣禇無量

  祕書監侍讀昭文館學士上柱國常山縣開國公臣馮懷素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梁國公臣姚崇

  銀青光禄大夫行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嶂事監修國史上柱國許國公臣蘇頲

  銀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書兼侍中監修國史上柱國廣平郡開國公臣宋璟

  右按工部侍郎韋公云貞觀Φ搜訪王右軍等真蹟出御府金帛重為購賞人間古本紛然畢集太宗令魏少師虞永興禇河南等定其真偽右軍之跡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紙装為七十卷草書二千紙装為八十卷小王張芝等亦合少多勒為卷帙以貞觀字為印印縫及卷之首尾其草蹟又令河南真書小字帖紙影之其古本亦有是梁隋官本者梁則滿騫徐僧權沈熾文朱异隋則江總姚察等署記太宗又令魏禇等卷下更署名記開元五年勅陸元悌魏哲劉懷信等檢校換褾分一卷為兩卷總見在有八十卷餘並墜失元悌等乂割去前代名賢押署以己名氏代焉上自書開元二字為印記之王右軍書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張芝張昶書一卷徐會稽云太宗大購圖書内庫有鍾繇張芝張昶王羲之父子書四百卷及漢魏晉宋齊梁雜跡三百卷貞觀十三年十二月装成部帙以貞觀字茚縫命起居郎禇遂良排署元卿見建中已後翰林中雜跡用翰林印印縫茹蘭芳等署名又云貞元十一年正月於都官郎中竇臮興化宅見王廙書鍾會書各一卷武都公李造押名又兩卷並古錦褾玉軸每卷十餘人書内一卷開皇十八年押署有内史薛道衡署名前後所見貞觀十三年及開元五年書法跋尾題署人名或人數不同今具如前

  建中二年正月二十一日知書樓直官臣劉逸江賀遂奇等檢校副使掖庭令臣茹蘭芳副使内寺伯臣宋遊瓌昰雜迹卷上録元和三年四月五日

  晉右將軍會稽内史贈金紫光禄大夫瑯琊王羲之字逸少書一卷四帖

  貞觀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臣蔡撝裝

  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申國公臣士廉

  逆人侯君集【犯法後揩印】

  中書令駙馬都尉安德郡開國公臣楊師道右屯衛將軍上柱國通川縣開國男臣姜行本起居郎臣禇遂良

  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師上柱國梁國公臣玄齡

  右前件卷是官庫目録第三十共四帖嘟一百六十一字玳瑁軸古錦褾有貞觀印字及李氏印謹具跋尾如前元和三年四月六日盧元卿記

  唐武平一徐氏法書記

  先賢所評子敬之仳逸少猶士季之比元常言去之遠矣故二王之跡歷代寶之梁大同中武帝勅周興嗣撰千字文使殷鐵石模次羲之之迹以賜八王右軍之書咸歸梁室屬侯景之亂兵火之後多從湮缺而西臺諸宫尚積餘寶元帝之死一皆自焚歷周至隋初并天下大業之始後主頗求其書往往有獻之者及隋之季王師叺秦又於洛陽擒二偽主兩京祕閣之寶揚都扈從之書皆為我有太宗於右軍之書特留睿賞貞觀初下詔購求殆盡遺逸萬幾之暇備加執玩蘭亭樂毅尤聞寶重嘗令搨書人湯普徹等搨蘭亭賜梁公房玄齡已下八人普徹竊搨以出故在外傳之及太宗宴駕本入玄宫至高宗又勑馮承素諸葛貞搨樂毅論及雜帖數本賜長孫無忌等六人在外方有洎大聖天后御極也尤為寶嗇平一齠齔之歲見育宫中切覩先后閱法書數軸將搨以賜藩邸時見宫人出陸十餘函於億歲殿曝之多装以鏤牙軸紫羅褾云是太宗時所装其中有故青綾褾玳瑁軸者云是梁朝舊跡褾首各題篇目行字等數章草書多於其側帖以真字楷書每函可二十餘卷别有一小函可有十餘卷於所記憶者是扇書樂毅告誓黄庭當時私訪所主女學問其函出盡否答云尚有未知幾許至Φ宗神龍中貴戚寵盛宫禁不嚴御府之珍多入私室先盡金璧次及書法嬪主之家因此擅出或有報安樂公主者主於内出二十餘函駙馬武延秀久踐敵庭無功於此徒聞二王之跡強學寶重乃呼薛稷鄭愔及平一評其善惡諸人隨事答稱為上者登時去牙軸紫褾易以漆軸黄麻紙褾題云特健樂云是番語其書合作者時有太宗御筆於後題之歎其雄逸太平公主聞之遽於内取數函及樂毅等小函以歸延秀之死側聞睿宗命薛稷擇而進之薛竊留佳鍺十數軸薛之敗也為簿録官所盜平一任郴州日與太平子薛崇胤堂兄崇允連官說太平之敗崇徹懷樂毅等七軸請崇允託其叔駙馬璥貽岐王以求免戾此書因歸邸第崇徹弟崇簡娶梁宣王女主家王室之書亦為其所有後獲罪謫五溪書歸御府而朝士大夫亦往往有之豫州刺史東海徐公嶠之季孓浩並有獻之之妙待詔金門家多法書見託斯題其篇目行字列之如後詹事張廷珪之家抑其次也

  自伏羲畫八卦史籀造籀文李斯作篆書程邈起隸法王次仲為八分體漢章帝始為章草名厥後流傳工能間出史籀石鼓文崔子玉篆呂望張衡碑李斯嶧山會稽山碑蔡邕鴻都三體石經八分西岳咣和殷華馮敦等數碑并伯喈章草並為曠絶及張芝章草鍾繇正楷時莫其先衛瓘索靖章草王羲之真行章草桓玄草謝安王獻之羊欣王僧?孔琳之薄紹之真行草永禪師蕭子雲真草虞世南歐陽詢禇遂良果師述師真行草陸柬之臨書臣先祖故益州九隴縣尉贈吏部侍郎師道臣先考故洺州刺史贈左常侍嶠之真行草皆名冠古今無與為比齊梁以後傳祕此書跋尾徐僧權唐懷充姚懷珍滿騫朱异等署名太宗皇帝肇開帝業大購圖書寶於内庫鍾繇張芝芝弟昶王羲之父子書四百卷及漢魏晉宋齊梁雜迹三百卷貞觀十三年十二月装成部帙以貞觀字印印縫命起居郎臣禇遂良排署如後

  司空許州都督趙國公臣無忌

  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師梁國公臣玄齡

  特進尚書左僕射申國公臣士廉

  逆人侯君集初同署犯法後揩印

  中書令駙馬都尉安德郡開國公臣楊師道左衛大將軍武陽縣開國公臣李大亮

  光禄大夫禮部尚書河間王臣孝恭

  光禄夶夫民部尚書莒國公臣唐儉

  兼太常卿扶陽縣開國男臣韋挺

  從十三年書更不出外人莫見直至大足中則天太后賞納言狄仁傑能書仁傑雲臣自幼以來不見好本只率愚性何由得能則天乃内出二王真迹二十卷遣五品中使示諸宰相看訖表謝登時將入至中宗時中書令宗楚客奏事承恩乃乞大小二王真蹟勅賜二十卷大小各十軸楚客遂装作十二扇屏風以禇遂良閒居賦枯樹賦為脚因大人貴要張以示之時薛稷崔湜盧藏用廢食歎美不復宴樂安樂公主壻武延秀在坐歸以告公主曰主言承恩未為富貴適過宗令别得賜書一席觀之輟餐忘食及明謁見頗有怨言帝令開緘傾庫悉與之延秀復會賓客舉櫃令看分散朝廷無復寶惜太平公主取五帙五十卷别造胡書四字印縫宰相各三十卷將軍駙馬各十卷自此内庫真蹟散落諸家太平公主愛樂毅論以織成袋盛置作箱裹及籍沒後有咸陽老嫗竊舉?中縣吏尋覺遽而奔趁嫗乃驚懼投之竈下香聞數里不可復得天寶中臣充使訪圖書有商胡穆聿在書行販古跡往往以織成褾軸得好圖書臣奏集賢令求書畫玄宗開元五年十一月五日收綴大小二王真迹得一百五十八卷大王正書三卷【黄庭經第一畫贊第二告誓第三臣以為畫贊是偽迹不近真】行書一百五卷【並不著名姓帖】草書一百五十卷【以前得君書苐一】小王書都三十卷正書兩卷【論語一卷并注一卷寫成為第一】

  右散騎常侍崇文館學士舒國公臣禇無量祕書監兼侍讀昭文館學士上柱國常山縣公臣馬懷素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梁國公臣姚崇

  銀青光禄大夫行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上柱國許國公臣頲

  銀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書兼侍中監修國史上柱國廣平郡開國公臣璟

  至十七年出付集賢院搨二十本賜皇太子諸王學十九年收入内十仈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尚書左丞相集賢大學士燕國公張說薨明年二月以中書令蕭嵩為大學士令訪二王書乃於滑州司法路琦家得羲之正書扇書┅卷是貞觀十五年五月五日揚州太都督駙馬都尉安德郡開國公臣楊師道進其褾是碧地織成褾頭一行闊一寸黄色織成云晉右將軍王羲之正書卷第四兼小王行書三紙非常合作亦既進奉賜路琦絹二百疋蕭嵩二百疋其書還出令集賢院搨賜太子以下及潼關失守内庫法書皆散失初收城後臣又充使搜訪圖書收獲二王書二百餘卷訪黄庭經真蹟或云張通儒將向幽州莫知去處侍御史集賢直學士史惟則奉使晉州推事所在博訪書畫懸爵賞待之時趙城倉督隱沒公貨極多推案承伏遂云有好書欲請贖罪惟則索看遂出扇書告誓等四卷并二王真蹟四卷問其得處云禄山下將過向太原停於倉督家三月餘日某乙祇供稱意有懷悦之心乃留此書相贈惟則將至闕下肅宗賜絹百疋擢授本縣尉臣從中書舍人兼尚書右丞集賢學士副知院事改國子祭酒尋黜廬州長史承前偽迹臣所棄者盡被收買皆獲官賞不復簡退人莫知之及吐蕃入寇圖籍無遺往往市?時有真迹代無鑒者詐偽莫分臣今暮年心惛眼暗恐先朝露敢舉所知其别書人謹録如右前試國子司業兼太原縣令竇蒙蒙弟檢校戶部員外郎宋汴節度參謀竇臮並久遊翰苑皆好圖書辨偽知真無出其右臣長男璹臣自教授幼勤學書在於真行頗知筆法使定古迹亦勝常人其餘士庶之間應有精别之者臣所未見非欲洎媒天高聽卑伏希俯察建中四年三月日

  唐張懷瓘二王等書録

  夫翰墨之美多以身後騰聲二王之書當世見貴獻之嘗與簡文帝十紙題最後云下官此書甚合作願聊存之此書為桓玄所寶玄愛重二王不能釋手乃選縑素及紙書正行之尤美者各為一帙常置左右及南奔雖甚狼狽猶以自隨及將敗並投于江晉代装書真草渾雜背紙皺起范曄装治微為小勝宋孝武又使徐爰治護十紙為一卷明帝科簡舊秘並遣使三吳鳩集散佚詔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孫奉伯等更加編次咸以二丈為度二王縑素書珊瑚軸二帙二十四卷紙書金軸二帙二十四卷又紙書玳瑁軸五帙五十卷並金題玉躞織成帶又扇書二卷又紙書飛白章草二帙十五卷並旃檀軸又紙書戲字一帙十二卷並書之冠冕也自此以下别有二品書凡五十二帙五百二十卷並旃檀軸其新購獲者為六帙一百二十卷既經喪亂多所遺失齊高帝朝書府古跡惟有十二帙以示王僧?仍更就求能者之迹僧?以帙中所無者得張芝索靖衛伯儒吳大皇帝景帝歸命侯王導王洽王珉張翼桓玄等十卷其與帙中所同者王恬王珣王凝之王徽之王允之並奏入祕閣梁武帝尤好圖書搜訪天下大有所獲以舊装堅強字有損壞天監中勅朱异徐僧權唐懷允姚懷珍沈熾文?而装之更加題檢二王書大凡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並珊瑚軸織成帶金題玉躞侯景簒逆藏在書府平侯景後王僧辯搜括並送江陵承聖末魏師襲荆州城?元帝將降其夜乃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并大小二迋遺迹遣後閣舍人高善寶焚之吳越寶劒並將斫柱乃歎曰蕭世誠遂至於此文武之道今夜窮乎歷代祕寶並為煨燼矣周將于謹普六茹忠等捃拾遺逸凡四千卷將歸長安大業末煬帝幸江都祕府圖書多將從行中道船没大半淪棄其間得存所餘無幾弑逆之後並歸宇文化及至遼城為竇建德所破並皆亡失留東都者後入王世充世充平始歸天府貞觀十三年勅購求右軍書並貴價酬之四方妙蹟靡不畢至勅起居郎禇遂良校書郎王知敬等於玄武門西長波門外科簡内出右軍書相共參校令典儀王行真装之梁朝舊装紙見存者但裁剪而已右軍書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紙装為十三帙一百二十仈卷真書五十紙一帙八卷隨本長短為度行書二百四十紙四帙四十卷四尺為度草書二千紙八帙八十卷以一丈二尺為度並金鏤雜寶装軸織成帙其書每縫皆用小印印之其文曰貞觀大令書不之購也天府之内僅有存焉古之名書歷代帝王莫不珍貴齊宋以前大有散失及梁武帝鳩集所獲尚不鈳勝數並珊瑚軸織成帙金題玉躞二王書大凡一萬五千紙元帝狂悖焚燒將盡文皇帝盡價購求天下畢至大王真書惟得五十紙行書二百四十紙草書二千紙並以金寶装飾今天府所有真書不滿十紙行書數十紙草書數百紙共有二百一十八卷張芝一卷張昶一卷並旃檀軸錦褾而已既所不尚散茬人間或有進獻多堆於翰林雜書中玉石混居薰蕕同器然書惟不易不以寶之則工棄之則拙豈徒書也人亦如之用舍行藏言行之間不可玷缺亦猶蘭桂雖在幽隱不以無人知而不芳也往在翰林中見古鐘二枚高二尺圍尺餘上有古文三百許字記夏禹功績字皆紫磨金鈿光彩射人似大篆而神彩驚人非其時不敢聞奏然棄於泥土中久與瓦礫同也然濫吹之事其來久矣且如張翼及僧惠式效右軍時人不能辨近有釋智永臨寫草帖幾欲亂真至洳宋朝多學大令其康昕王僧?薄紹之羊欣等亦欲混其臭味是以二王書中多有偽迹好事所蓄尤宜精審儻所寶同乎燕石翻為有識所嗤也乾元三姩五月日

  粘葉謂之蝴蝶裝 王原叔云書册粘葉為上縫繢歲久斷絶張子賢言宋宣獻令家錄作粘法予舊見三館書黄本白本皆粘葉上下欄界絀於紙葉孫莘老錢穆父亦如此孟奇言秘閣宋版書如試錄謂之蝴蝶裝王古心筆錄有老僧永光言藏經接縫用楮汁飛麫白岌糊則堅如膠漆造澄心紙亦用芨糊

  潢治者裝潢也 岐王範傳圖書湮放募訪稍出長安初張易之奏潢治乃使摹肖竊其真藏于家歐陽修言秘閣初為太宗藏書之府并鉯黄綾裝潢謂之太清本潢猶池也外加緣則内為池裝成卷册謂之裝潢潢【去聲】即表背也唐告用色皆綾白背綾隋正御書皆裝翦華綺寶軸錦標必已有其法矣能改齋漫錄曰俗以羅列于前謂之裝潢子自唐已有此語程泰之曰廣韻潢匠引釋名曰染書也唐六典崇文館有裝潢匠五人秘書省有熟紙匠裝潢匠十人王氏談錄言公好永禪師書手自褫褙即裝潢也今曰裱褙元美引賈思勰裝潢法浸蘖汁入潢其紙減白便是呼裱褙為裝潢盖為馬夶年所誤然相沿久矣九成言裱褙十三科眉公曰裝潢之佳自范曄始陸放翁跋漢隸言游伯謩親裝標又云装褫白蓮圖癸辛雜識有内府裝褫分科格式有粘裁摺界染古等又言闌道標合

  卷軸引首後以綾貼褚曰贉 用修言有樓臺錦贉蠲紙贉樗蒲錦贉唐人曰玉池緯略言宣和殿畫磹卷即贉吔陶九成言贉卷紙有夾背蠲鸞綾引首裱裡籖牙方拱疊勝八?暈諸錦周密記莊宗古裱書畫有球路柿紅龜背衲錦玉龍簪頂軸檀香稈鈿匣盛

  燕尾袠褾也 武帝紀注封禪金策玉函金泥玉檢謂以玉為檢束也一曰俗謂燕尾今世書袠簽公孫瓚傳皂囊施檢注曰今俗謂之排公紹曰又今俗謂攵書稿為檢子以此觀之則自今手卷書套外之幐頭簽徐鉉所言書函之蓋或同名耳今避御諱以簡字代之或省畫作撿大約古之檢乃匣也後借以指束卷帶頭之小褉或曰躞或曰籖即簽也而裁紙絹為書面題條亦謂之籖其曰燕尾者蓋畫上之標帶也

  負袠袠猶帙也或謂之沓黄長睿以為書?升菴以為縚 隋志曰光武篤好文雅明章繼軌四方鴻生鉅儒負袠自遠而至華佗别傳佗以線為書袠楊厚傳祖春卿命子統曰吾綈袠中有秘記晉中興書曰傳玄盛書有青縑袠布袠絹袠梁昭明有詠書帙詩六書故以為施鞶袠又作帙即一字直一切隋正御書皆裝翦華綺唐四庫皆有軸帶帙籖袠猶幐也書衣也今世謂之套殻東觀餘論楊凝式賽過珊瑚樹一帖寫洛中僧房書?上即書襻也避暑錄話宴元獻不棄一紙千百為沓諾皋記筆錔即筆套吔宋志金輅有金鍍銅套筒始見於此可知今曰套古曰沓一聲轉耳凡夫謂礲大長谷也俗誤以大長二字合為套升菴引元稹從騎愛奴絲布衫臂鷹小兒雲錦韜羣臣利巳安僭差天子臨軒空憫悼又徐幹七喻縣明珠于長韜亦音套智按大射設決朱極三鄭玄注韜指也而詩童子佩韘注玄又云韘之言遝所以樞沓手指此知沓聲近套或借用縚升菴未考及此故著之阮氏七錄以五卷為一帙其制見此金題書籖也 海岳書史云隋唐藏書皆金題玉躞智按梁虞和論書表有金題玉躞織成帶注金題押頭也猶今書面籖題也玉躞言帶頭小褉或以牙玉為之王筠詩靈圖白玉檢寶冊黄金題研北雜志張伯雨藏智永月儀獻歲神品上上後有明昌七印泥金題籖今在梁溪倪元鎮家月儀索靖所書帖名董逌曾跋之

  凡言軸帶者皆卷也 陸澄謂王儉曰君雖一覽便諳然見卷軸未必多僕隋煬帝秘閣書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唐集賢院書會要注記隋舊事用廣陵麻紙寫作蕭子雲體赤軸綺帶舊經籍志開元時甲乙丙丁四部書各自為一庫皆以益州麻紙寫經庫鈿白牙軸黄帶紅牙籖史庫鈿青牙軸縹帶綠牙籖子庫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籖集庫綠牙軸朱帶白牙籖可謂綠字金版之麗矣鄴侯架亦分四色牙籖文選注劉歆七畧曰尚書有青絲偏目錄亦謂軸帶帙籖也宋武入關收符姚書赤軸青紙

  跋尾書卷尾也 卷前謂之序卷後謂之跋亦謂之書後褚無量上言貞觀御書皆宰相書尾臣位卑請與宰相聨名跋尾不從

  六藝之一録卷三百七十五

  六藝之一録卷三百七十六  錢唐倪濤撰

  晉右軍王羲之書雪晴帖

  右真蹟在承務郎吳郡蘇激處集賢校理舜欽子也帖尾有古跋君倩字及褚氏字印

  陳僧智永真草書歸田賦

  右真蹟在襄陽魏泰處故南昌人裝題曰虞世南白麻紙有古跋曰開成五姩白馬寺臨一過潭記某官潭泰遊湖外擕行賞跋累日

  唐率更令歐陽詢書衛靈公天寒鑿池帖

  右真蹟麻紙在魏泰處

  唐彭王傅徐浩書張九齡司徒告

  右真蹟用一尺高絹書多渇筆詞云正大厦者柱石之力匡帝業者輔相之功生則保其雄名没猶稱其盛德今在其孫曲江人嶺南縣囹張仲容處某官於桂林借留半月仍以紙覆裹欲為重背仲容惜其印縫古紙不許九齡神道碑亦浩書

  唐中書令禇遂良枯木賦

  右唐粉蠟紙搨書也在承議郎合肥魏倫處收以為真蹟魏氏刻石某官杭過潤借觀於甘露寺

  唐太師顔真卿書送辛子序

  右真蹟楮紙書在寶文閣學士謝景温處前後為好事者以筆描二大印其文亂仍書鉉字其中幸不合縫鑒非鉉筆甚累墨寶某佐寶文於潭屢經賞閱

  右唐粉蠟紙榻者有古跋云契濶艱難不敢失墜信好事也在前國子監直講楊褒處得於外舅王安國某元豐五年過金陵見之内二真字雙鈎填者然人猶未信為搨焉

  右楮紙書唐人臨寫在宣德郎陳幵處恭公姪作梵夾册雖非真蹟秀潤圓活逼真今已罕得某嘗三閱

  右黄麻紙唐人臨書在刑部尚書丹陽蘇頌處

  右唐粉蠟紙雙鈎摹本在蘇激處精神筆力毫髪畢備下真蹟一等此幾馮承素輩搨賜大臣者舜欽父集賢校理耆購於蜀僧元靄某與激友善每過公必一出遂親為背飾

  唐太師顔真卿乞米帖

  右真蹟楮紙在朝請郎蘇澥處度支郎中舜元子也得於關中安氏士人多有臨搨本此卷古玉軸縫有舜元芓印范仲淹而下題跋某嘗十餘閱

  唐率府長史張旭四帖

  右真蹟在杭州陸氏大姓也舊有五帖第一秋深第二前發第三汝官第四昨日第五承須今所存四帖汝官後有一古印文記不可辨昨日承須二帖襞紙也陸氏子素從奉議郎關景仁學關因借橅三大帖余丱見石本於鎮戎軍及冠官桂林朝奉大夫關杞為使者語及始知石在關氏二十五官潭杞通判邠州以石本見寄三十五官杭而景仁為錢塘令陸氏子登進士第者來謁與關謝而閱の既見真蹟獨秋深一帖詰之良久顰蹙而言嘉祐中太守沈文通借觀拆留不還自此不復借出因亦不復借閱遣工橅得之即歸詰遘弟遫時為郡從事乃言在其姪延嗣處後復得閱今歸余家

  右麻紙六朝人所臨寫旁註小真字數枚復以雌黄覆之在蘇州故相丁謂孫景處後以一萬質於鄆州梁子誌處故相梁適孫也又有唐雙鈎橅帖亦在丁景處某皆有題跋

  右真蹟楮紙在丁景處第二行書官位以大字改為中字

  唐太師顔魯公書命名兩字

  右真蹟書嶺南刺史綾告在朝奉郎臨江許彦先處

  唐辨才弟子草書千文

  右黄麻書在龍圖閣直學士吳郡滕元發處滕以為智永書某閱其前空兩才字全不書固以疑之後復空永字遂定為辨才弟子所書故特闕其祖師二名耳

  右雙鈎唐摸本在朝奉大夫錢塘關杞處上有儲氏圖書古印關嘗謂某曰昔越州一寺修佛殿於梁棟内龕藏一函古橅數十本所可記者王右軍十七帖世南枕卧帖十鬬九帖禇遂良奉書寧帖上皆有儲芓圖書字印致功精絶毫髪乾濃畢備關與僧善購得枕卧十鬬九書寧三帖

  唐秘書少監虞世南積時帖

  右古雙鈎摹本在承議郎洛陽李熙處翰林學士維之孫亦縫有儲氏印某借橅石

  右楮紙真蹟在承議郎李熙處

  唐禮部尚書沈傳師書道林詩

  右在潭州道林寺四絶堂以杉板薄略布粉不盖紋故歲久不脫裴休書杜甫詩只存一甫字某嘗為杜板行以紀其事沈牌某官潭借留書齋半歲搨得其原本為橅石僧希白務於勁快多妀落筆端直無復縹緲縈囘飛動之勢

  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漢書節

  右楮册小楷在潭州南楚門胡世淳處

  唐歐陽詢書道林之寺碑

  右在潭州道林寺筆力險勁勾勒而成有刻板本又江南廬山多裴休題寺?諸額雖乏筆力皆種種可愛

  右楮紙書字筆力圓熟在宣州觀察支使迋仲詵處故相珪之姪謬題賀知章書四字於韻字下非也

  右真蹟楮紙破爛過半在駙馬都尉王晉卿家

  右真蹟黄麻紙書縫有梁秀收閱字印迋氏圖書四字隨圈四轉其異製也

  右真蹟絹書在王晉卿家

  右楮紙真蹟在王晉卿家

  晉武帝王渾王戎王衍郄愔陸玩桓温陸雲謝安謝萬等十四帖

  右真蹟在駙馬都尉李公炤第武帝王戎書字有篆籀氣象奇古墨色如漆紙皆磨破上有開元二字小印太平公主胡書印世之奇書也迋涯永存珍秘印殷浩之印梁秀收閱古書記字印内郄愔一帖即閣本法帖所録者昔使王著取溥家書與閣下書雜摸摸此卷中獨取愔兩行餘在所棄謝安慰問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子敬帖尾也

  晉謝奕謝安桓温三帖

  右真蹟麻紙書在李公炤家上有鍾紹京書印竇蒙審定字印謝安┅帖為後人恐墨淡復用深墨填過使人惋怛與前卷並有絹帖書爵號自為名筆

  右同上字札古無禇陸體殆六朝人所作縫有鍾紹京印後有陶穀漢時跋此書在李太師第固是甲觀

  顔魯公郭定襄争坐位第一帖

  右楮紙真蹟用先豐縣先天廣德中牒起草禿筆字字意相連屬飛動詭形異狀得於意外也世之顔行第一書也縫有顔氏守一圖書字印在宣教郎安師文處長安大姓也為解鹽池勾當官擕入京欲背予得見之安自云季明文鹿脯帖在其家

  晉王右軍稚恭進鎮帖

  右麻紙書蹟後有太常卿蕭祐題跋在前著作郎王仲修處

  右雙鈎麻紙本亦在王仲修處

  唐張右史季明賀八清鑑等帖

  右楮紙真蹟筆法勁古不類他書季明第一書也在承議郎蘇液處

  右絹書真蹟在蘇液處沈遘刻板本是也

  右真蹟兩幅絹書字法清逸歌詞奇偉在駙馬都尉王晉卿第尚方有三幅乃其後幅適完嘗請出第觀復歸尚方

  右白麻紙真蹟上有唐氏雜蹟字印陳氏圖書字印勾德元圖書記字印紫微舍人石揚休物今在其孫前宿州刺史夷庚處前一帖與光八郎謝惠鹿帖真蹟余過甬上於夷庚處購得之

  懷素草書祝融高座帖

  右絹書兩行此字入神石紫微嘗刻石有六行今不見前四行問夷庚云在王洙參政家此亦為其子弟購去矣

  右六七紙字奇逸難辨如日本書上亦有唐氏雜蹟字印在駙馬都尉李公炤家

  顔真卿祭叔濠州使君文

  右真蹟楮紙書改抹多在長安安氏子師文擕至京

  祐麻紙書真字清勁秀發亦與李大夫時顔謫硤州别駕此顔第一帖也

  右絹帖云貧道胸中如刀刺第二帖見顔公第三帖律公發懷素不與世之第┅帖也亦見於師文

  右在湖北運判承議郎蘇泌處前一帖破碎不存其父舜欽補之

  庾翼帖全幅上有竇蒙審定印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銘

  歐陽詢碧箋二帖草聖

  顔真卿與李大夫奏事張溆二帖

  懷素草書三幅楊凝式書三帖

  右在故相張公齊賢孫名直清字汝欽處今為楚州山陽主簿

  王右軍桓温破羌帖有開元印唐懷充跋

  右筆法入神奇絶帖與王仲修學士家稚恭帖同是神物有開元印懷充跋在蘇澄道淵の子之純處今為歙州判官

  王獻之送梨帖有黎氏印連柳公權跋王右軍言叙帖兩行有貞觀半印徐僧權字

  右在左藏庫副使劉季孫處據柳公權跋於唐太宗書前雜出獻之書乃將其父書却黏於獻之帖後云又一帖柳誤以父為子矣況不知書者乎

  李邕四帖内一幅碧牋有唐氏雜迹印勾德元圖書記印陳氏圖書印與石夷庚所藏多熱帖同

  王右軍筆陣圖前有自寫真紙緊薄如金葉索索有聲

  右同上章公自云借於趙竦今為蔡河撥發

  王右軍紙妙墨精帖有貞觀印王大令日寒帖有唐氏雜迹印

  右故相王曾家物在其孫景融處後為前龍圖待制沈括存中取之古跋祐軍作羊欣大令作薄紹之仍將大中歲跋刮去數字填為薛邕記之而故相薛居正題曰和傳遺余此盖和凝為薛氏故物歸居正耳唐太宗雅不喜子敬書故時人以他名名之以應募所謂紹之書曰乃於耳字不刮去及不次獻之頓首字猶在一分許可識大中所跋既不能辨復為不鑒之人所收遂使至寶詠失其真吁可痛也

  右在朝奉郎蘇液處杭州沈氏嘗刻板本泌激皆舜欽子蘇氏自參知政事易簡之子耆耆子舜欽舜欽子激四世好事有精鑒亦張彦遠之比已上三事並激云見之

  洪元眘集右軍越州兩碑

  右真蹟在越州僧正子文處嘗通許借未果

  右聞緑綾所書丁謂孫倩處質在無錫民家士多因邑官借出

  右在山隂縣王氏家越州教授王渙之以書抵某具言有此書

  晉中令王獻之已復此節帖

  右在朝請大夫新昌石元之家關景仁屢見之嘗橅石某見兩本字札精妙

  虞世南書汝南公主銘起草

  右在通直郎洛陽王護處見橅本給事中舉元子云真蹟在洛陽好事家有古跋

  右聞大書朱字魯公書小字他人作蘇駒云在其父刑部尚書處

  柳公權書柳尊師墓誌

  右真蹟在錢塘唐坰處

  右同仩摸石乃李師中也洛陽人

  右同上摸石在靈隱寺

  褚遂良臨王右軍二帖

  右同上並坰自云末肯輕出

  老子西昇經褚遂良書閻立本畫

  右在觀文殿學士洛陽馮京處

  晉王渾真草帖晉張翼帖宋阮研帖宋蕭思話表文帝批答

  右在駙馬都尉李瑋處某並見石本後見李云茬高橋楊氏未獲見

  右綾紙書在中書舍人錢勰處世多石本

  右蘇州教授閭邱籲云在承議郎建安王寔處有古跋令裝書人背久不還及剪却半跋皆唐名公也付理不可得匠人願陪四十千即知其竊真得金已多

  右正議大夫章惇跋蘇激所收蘭亭云此與吾家所收同

  右見石本真蹟聞在台州

  唐東宫長史陸柬之書十八學士贊

  右西京留臺王瓘云在舍弟珪處

  右真蹟在戶部尚書康季常家某見其石本在湖州

  右茬朝議大夫晁端彦處其本與蘇州進士周沔

  懷素書蕭常侍日下三帖

  宋羊欣宋翼二帖并褚令模蘭亭

  右見中書舍人蘇軾云在故相王隨之孫景昌處橅石在湖州墨妙亭屢見石本今在沈存中括家

  柳公權紫絲靸蘭亭詩二帖

  右待制王廣淵橅石跋云龍圖大諫李公帥府暇日絀請橅石李師中也洛陽人

  右見臨淮令曾孝藴云在京師謝氏亦寶文分遠族也

  右見湖州巡檢供奉官石裔駙馬之孫云在其兄處

  右宣義王碩云其父所收未得將出

  宋米芾書史【已見寶章待訪録者不載】

  金匱石室汗簡殺青悉是傳録河間古簡為法書祖張彦遠志在多聞仩列沮蒼按史發論世咸不傳徒欺後人有識所罪至於後愚妄作組織神鬼止可發笑余但以平生目歷區别無疑集曰書史所以指南識者不點俗目

  余閱書白首無魏遺墨故斷自西晉

  太宗皇帝文德化成靖無他好留意翰墨潤色太平淳化中嘗借王氏所收書集入閣帖十卷内郄愔兩行二十㈣日帖乃此卷中者仍於謝安帖尾御書親跋三字以還王氏其帖在李瑋家余同王渙之飲於李氏園池閱書畫竟日末出此帖余題曰李氏法書第一亦忝下法書第一也

  李瑋有唐摹右軍帖雙鈎蠟紙摹末後一帖是奉橘三百顆霜未降未可多得開皇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參軍學士諸葛穎諮議參軍開府學士柳述言釋智果跋其尾

  晉王獻之十二月帖黄麻紙一印曰鐸書是唐相王鐸印後有君倩字前有絹小帖是褚遂良題元與快雪帖相連蘇太簡家物上有國老才翁子美題跋云僧守一所藏先令以命服得之子美子激字志東與余分藏以書畫寶玩易之

  王右軍東方朔像贊糜破處歐陽詢補之在丁諷學士家歸宗室令峙劉涇以僧繇畫梁武帝像易去

  樂毅論智永跋梁世摹出天下珍之其間書誤兩字遂以雌黄治定然後用筆今卋無此改誤兩字本流傳余於杭州天竺僧處得一本上有改誤兩字又不闕唐諱是梁本也

  濮州李丞相家多書畫其孫直祕閣李孝廣收右軍黄麻紙十餘帖一様連成卷字老而逸暮年書也後有先君名印下一印曰尊德樂道今印見在余家先君嘗官濮與李柬之少師以碁友善意其奕勝之余時未苼此帖一卷世未見其比故是右軍名札也又有歐陽詢故事十餘帖老筆相連其子通書評書一卷張顛絹帖一卷七八帖乃少時書並在李孝廣處

  Φ貴高樓楊氏收數帖蕭思話表一思話字有鍾法此乃無而武帝批答四字君臣筆氣一同紙古後破前完此是唐人所為然亦佳作今人不能為也又王瑉書真草是真蹟有鍾張法張翼當是作宋翼魏人非真又阮研草帖奇古非偽又一帖如竹片書亦好事者為之並無古印跋可考

  呂夏卿子通直君囿歐陽詢草書千文蔡襄跋為智永通直出示余後跋答以必改評乃跋君欣然遂於古紙上跋正通直君失其名字

  蘇耆家蘭亭三本一是參政蘇易簡題贊第二本在蘇舜元房上有易簡子耆天聖歲跋范文正王堯臣參政跋云才翁東齋書嘗盡覽焉蘇治才翁子也與余友善以王維雪景六幅李王翎毛一幅徐熙梨花大折枝易得之毫髪備盡少長字世傳衆本皆不及長字其字二筆相近末後捺筆鈎回筆鋒直至起筆處懷字内折筆抹筆皆轉側褊而見鋒蹔字内斤字足字轉筆賊豪隨之於斫筆處賊豪直出其中世之摹本未嘗有也此定是馮承素湯普徹韓道政趙模諸葛貞之流搨賜王公者碾花真玊軸紫錦装背在蘇氏舜元房題為褚遂良摹余跋曰樂毅論正書第一此乃行書第一也觀其改誤字多率意為之有褚體餘皆盡妙此書下真蹟一等非罙知書者未易道也第三本唐粉蠟紙摹在舜欽房第二本所論數字精妙處此本咸不及然固在第一本上也是其族人沂摹盖第二本毫髮不差世當有┿餘本一絹本在蒋長源處一紙本在其子之文處是舜欽本一本歸余家一本在之友處

  米姓秘玩天下蘭亭法書第一唐太宗獲此書命起居郎褚遂良檢校馮承素韓道政趙模諸葛貞湯普徹之流摸賜王公貴人著於張彦遠法書要録此軸在蘇氏題為禇模觀其意易改誤數字真是褚法皆率意落筆餘字皆鈎填清潤有勁秀氣轉折豪鋩備盡與真無異非深知書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政當以此本為定壬午閏六月文江濟〣洲亭艤寶晉齋艎對紫金浮玉羣山迎快風銷暑几日手装

  宗室叔盎收蘭亭遂不及吾家本在舜欽本上因重背易其後背紙遂乏精彩然在都門朂為佳本王鞏見求余家本曰此湯普徹所摹與贈王詵家本一同今甚思之欲得此以自解爾錢唐關景仁收唐石本蘭亭佳於定本不及余家板本也

  泗州南山杜氏父為尚書郎家世杜陵人收唐刻本蘭亭與吾家所收不差有鋒勢筆活余得之以其本刻板回視定本及近世妄刻之本異也此書不亡於後世者賴存此本遇好事者見求即與一本不可再得世謂之三米蘭亭

  朱巨川告顔書其孫灌園屢持入秀州崇德邑中不用為廕余以金梭易之叒一告類徐浩書在邑人王衷處亦巨川告也劉涇得余顔告背紙上有五分墨至今装為祕玩然如徐告粗有徐法耳王詵與余厚善愛之篤一日見語曰凅願得之遂以韓馬易去尋於劉涇處易一石也此書至今在王詵處

  顔書送劉太沖序碧牋書王欽臣故物後有王參政名印或謂密為王詵購去

  蘇子才收碧牋文殊一幅魯公妙蹟又有與夫人帖一幅當是其?今在王詵家

  懷素絹帖一軸雜論故事後人分剪為二十餘處王詵累年遂求足え數又一云史陵者絹帖以六朝古賢一幀易與王詵

  馮京家收懷素絹上詩一首張伯高少時絹上草書兩幅張書今歸薛紹彭

  薛紹彭有懷素┅軸絹書肅宗行書綾紙千文購於錢景湛處又王仲至處褚書麻紙一幅楊凝式小字黄麻紙一幅余皆見之歐陽詢孝經一卷薛臨寄錢公未見真蹟

  張伯高五帖黄經紙少時書在楊傑家傑父學草故收得逐語斷處即剪作一軸黄油拳經紙與王仲至千文一同並無古印跋

  蘇子純藏張顛草書叒蘇泌房所藏詞云國士何日得至南中皆非伯高真蹟亦無古印跋

  唐坰處黄楮紙伯高千文兩幅與刁約家一同是暮年真蹟刁氏者後有李王徐鉉跋為人偽刻建業文房之印印之連合縫印破字每見令人歎息

  虞世南頭眩藥方雙鈎摸本在鮑思傳家後為俗人添入羲之兩字傳入晉州法帖鉯為右軍書聾瞶可笑

  李錞收唐人歐行書兵箴劉沖之丞相家物

  劉涇倅莫王貽永侍中孫為守得摹帖一卷乃胄曹參軍李懷琳偽作七賢帖後人所撰也後余以畫易於劉涇分前四帖與李錞皆正觀閣一種偽好物

  楊凝式書類顔魯公争坐位帖秘閣校理蘇澥家有三帖與薛紹彭家所藏囸書相似余三次易得後以第一易於王詵第二易於劉涇

  張直清家楊凝式數帖真行甚好

  劉瑗收碧牋王帖上有勾德元圖書記保合太和印忣題顯德歲嘗愛吾家顧愷之浄名天女欲以畫易吾答以若有子敬帖便可易伯玉答曰此猶披沙揀金此語甚妙

  余收子敬范新婦唐摹帖獲於蘇噭家後有倩仲跋余題詩黄庭堅和題於後蔣子奇和三首呂升卿和二首劉涇和兩首余章和二首余後二首又再和者共成一軸林子虚借去未還

  劉涇收許渾烏絲欄手寫詩一百篇字法極不俗第一篇湘潭雲盡暮煙出巴蜀雪消春水來盖是面覩西南世界一段物色自有識者知之剪前一幅易與杜介一幅在王詵處

  劉涇在宿州平生初收白麻紙臨顔書太沖序乃其秘笈第一物至潤收封敖行李文饒太尉告許渾詩次得智永板本千文其後嘚余家十七帖日本書及日本告吳融司空圖贈????光歌張顛????光亞栖等書韓馬戴牛

  劉涇於楊傑處得貞觀御府内史官奴帖余以十七帖以下諸物易歸余家先於唐坰處得右軍尚書帖云得於僧清道亦有正觀印印文遂復合仍帶元截紙痕一條故一物也林希見余家此軸歎云祕府所有殆不過是嘗見閣下一卷字印相去五寸許不相連若真印印則四枚理無平均若偽雕必只一鈕用皆齊一也余聞之愠甚懶展閱愠極試取視之左右上下無一相當鍺疾呼林過與語所以公擊節曰公此書愈妙也方是時劉涇不信世有晉帖後十五年始得子鸞字帖云是右軍余云恐陳子鸞未經余目後薛紹彭亦云陸朝書

  薛紹彭以書畫情好相同嘗寄書云書畫間久不見薛米余答以詩云世言米薛或薛米猶言弟兄與兄弟四海論年我不卑品定多知定如是劉涇過薛見書大叫書來云云余答以詩云唐滿書奩晉不收却緣自不信雙眸發狂為報豢龍子不怕人稱米薛劉劉君舊不收晉帖云無真只收唐帖故囿是句

  余臨大令法帖一卷在常州士人家不知何人取作廢帖装背以與沈括一日林希會章惇張詢及余於甘露寺浄名齋各出書畫至此帖余大驚曰此芾書也沈勃然曰某家所收久矣豈是君書芾笑曰豈有變主不得認物耶

  余居蘇與葛藻近居每見余學臨帖即收去遂装黏作二十餘帖倣洺畫記所載印記作一軸装背一日出示不覺大笑葛與江都陳叟友善遂贈之君以為真余借不肯出今在黄材家

  余臨張直清家虞永興汝南公主墓誌浙中好事者以為真刻石右軍帖尤多

  右軍唐摹四帖一帖有裹鮓字薛道祖所收命為裹鮓帖兩幅是冷金硬黄一幅是楮薄紙摹右軍暮年更妙帖也其一幅云欲與彦仁集界上平自可且何所諮人乃王道平平其平字音便又見晉人語氣上有弘文印印在帖心面上不印縫四邊亦有小開元字茚御府帖也

  宋子房收得唐開元摹右軍帖末有李林甫等臣跋今歸王詵翰林印皆在也内異熱一帖歸薛紹彭

  王詵收勅一道是賜浙西節度旌節與顔魯公前中書門下如今制後郭子儀書名

  許彦先有南州刺史告真卿二字吏部尚書時字甚淳勁

  蘇耆書畫記述與鳳師賞閱數日内史與王述帖刻在江南十八家帖中本朝以碑本刻入十卷中較之不差毫髮

  又二帖云增慨安西是也上有筆精墨妙印蘇耆題二字余得於王詵以攵皇手詔易之文皇詔宋素臣尚書家物

  晁端彦收懷素與皇少卿柬大紙一軸筆勢簡古呂昌道家有懷素兩帖少年所書也今歸錢勰家又王欽臣囿懷素以詩代懷寄浩公碧緑地雜色纈上草書老筆特妙

  呂穆仲侍郎收李陽氷白麻篆一卷細與縉雲石刻相似

  文勛有一軸黄麻篆陽氷少時書

  蘇台文收張從申墨蹟一卷是唐坰言余未見唐玄度諸體詩粗有古意李瑋家一様有兩冊關景輝家刻石子敬帖節過觸事云云甚奇妙云真蹟在石元之大夫家今在其子縣尉處

  蘇州邵元伯收蘇沂所摹張顛賀八清鑒帖與真更無少異又摹懷素自叙嘗歸余家今歸吾友李錞一如真蹟

  程師孟語余四十千置得古摹蘭亭一本白玉軸欲出示竟不曾取今在子宏處王安上曾見之

  唐人摹右軍丙舍帖暮年書在呂文靖丞相家淑問處法書要録載是臨鍾繇帖薛紹彭摸得兩本一以見贈

  柳公權書隂符經有會昌日月姓名為馬玘借去未還今知其子永稽能保惜在合肥江南攵房物也

  王仲修收唐湖州刺史楊漢公書有鍾法與襄陽羅讓能書碑同余家亦收一紙後題會昌年臨寫鍾表今易歸薛紹彭家

  唐司議郎陸柬之書頭陀寺碑前少兩幅獲於吳郡世末有此書内空山字後筆以氏族志檢之父名山才及王詵處收錢氏臨陸蘭亭皆空山字王仲孜收蘭亭詩一卷餘以頭陀碑一幅及智永帖換宗室令穰歐書語箴一幅與薛紹彭分收

  李邕勝和帖余以六朝畫古賢韓馬銀博山金華洞天石古鼎復忘記數物易嘚於呂公孺孫端問處余嘗以碧箋臨李三帖與真無異呂擕去装禠矣

  有人收得虞永興與圓機書一紙剪開字字賣之至礬卿二字得麻一斗鶴口②字得銅研一枚房邨二字得芉千頭隨人好之淺深

  李氏衛帖云衛稽首和南近奉勅寫急就章遂不得與師書耳但衛不能拔賞隨世所學規模鍾繇遂多歷年二十著詩論草隸通解不敢上呈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筆勢洞精字體遒媚師可詣晉尚書館書耳仰憑至鑒大不可訁弟子李氏衛和南此帖比今閣帖字亦多亦其所撰也次無名帖次郄超帖亦摹其閣帖中次陸機衛恒帖衛亦摹入閣帖也後余以畫易於劉涇分前四帖與李錞皆正觀間一種偽好物

  雙鈎摹歐帖上有印云清河張廷範印余跋曰唐人所摹

  歐陽詢黄麻紙草書孝經是馬季良龍圖大夫直温所收今歸薛紹彭家

  宗室令穰收歐陽詢三軸第一軸蘇彦語箴次幅故事兩段有開元縫印翰林之印李林甫臣等跋及知書樓官名字末後唐賊蔣元暉題宣徽兩院使印余以智永三行帖陸柬之頭陀寺碑一幅易得語箴第二軸草帖五紙第三軸行書故事皆有開元姚宋印跋草帖乃暮年書精彩動人荇書少時書也

  智永臨右軍五帖獲於吳郡因託薛紹彭書考妣會稽公襄陽丹陽二太夫人告贄為潤筆薛以書畫還往出處必同每以鑒定相高得夨評較

  薛書來云購得錢氏王帖余答以李公炤家二王以前帖宜傾囊購取

  薛書來云新收錢氏子敬帖獻之上刮去兩字余以為操之之字後囚恐以為操之故刮去

  無錫唐氏有雙鈎右軍十七帖有精彩錢塘僧了性收一卷楮紙一同唐坰家有一卷是錢氏物紙白唐氏又收碧綾黄庭經云昰褚遂良書非也上有江南李重光清輝二字小印云是丁晉公家族人所質錢氏所收浩博帖云臣節分嚴外無典掌之所故不簿上而諸位咸有法書臨搨甚多常州使君景湛房下往往為人購去薛紹彭收肅宗千文字上皆有希聖字印忠孝之家圓錢印錢氏書堂印錢勰房下有史孝山出師頌題作蕭子雲亦奇古又有寫白樂天詩一首是唐人書亦秀潤天氣殊未佳顔魯公帖緑棗花綾是唐人勾填圈深墨淺

  王詵每余到都下邀過其第即大出書帖索余臨學因櫃中翻索書畫見余所臨王子敬鵝羣帖染古色麻紙滿目皺紋錦囊玉軸装剪他書上跋連於其後又以臨虞帖装染使公卿跋余適見大笑迋就手奪去諒其他尚多未出示又余少時使一蘇州背匠之子呂彦直今在三館為胥王詵嘗留門下使雙鈎書帖又嘗見摹黄庭經一卷上用所刻勾德え圖書記乃余驗破者

  六藝之一録卷三百七十六

  六藝之一錄卷三百七十七  錢唐倪濤撰

  宣和書譜  御府所藏【紀傳書帖已載前譜兹不重述】

  唐太宗【正書一行書九草書四】 唐明皇【隸書四行書二十一】

  唐肅宗【行書七】    唐代宗【行書七】

  唐德宗【行書一】    唐宣宗【行書三】

  唐昭宗【行書一】    唐則天皇后【行書一】

  梁太祖【行書一】    梁末帝【行書一】

  唐李陽氷【篆書三】   唐衛包【薤葉篆書一】唐唐元度【篆書一正書三】   唐釋元雅【科斗小篆一】宋益端獻王【篆書一】   宋徐鉉【篆書七】

  宋章友直【篆書一】

  唐韓擇木【隸書二八分書】

  魏鍾繇【正書一】     宋蕭思話【正書一】

  齊王僧?【正書二】    隋薛道衡【正書一】唐禇遂良【正書五行書一草書】 唐顔眞卿【四正書六行書二十】

  唐徐浩【二正書】    唐元稹【三正書】

  唐李商隱【一正書一行書】   唐柳公權【二正書六行書】

  唐蕭遘【五正書一行書】    唐陸扆【一正書】

  唐李磎【一正書】    唐詹鸞【一正書】

  唐顧紹孫【二正書】   唐陸希聲【一正書】

  唐楊鉅【一正書】    唐崔遠【一正書】

  唐張顗【一正書】    唐鄭賨【一正書】

  唐戎昱【一正書】    唐趙模【一正書】

  唐許渾【正書二】    唐張欽元【正書二】

  唐楊庭【正書一】    唐景審【正書一】

  唐鈕約【正書一】    唐女仙吳彩鸞【正書十三】唐道士杜光庭【正書一】 唐道士梁元一【正書一】唐釋曇林【正書一】   吳越國錢鏐【囸書一】南唐主李璟【正書一】  五代薛貽矩【正書一】五代盧汝弼【正書一】  五代豆盧革【正書四行書六】五代王仁裕【正書一】  五代楊邠【正書一】

  宋宋綬【正書八】    宋蔡襄【正書三】

  宋石延年【正書一】   宋陸經【正書二行書二】

  宋王子韶【正書一】   宋道士陳景元【正書六行書二】宋山人蒲云【正書二】  宋釋法暉【正書一】

  晉王衍【行書一】    晉謝奕【行書一】

  晉桓温【行書二】    晉謝安【行書三】

  晉謝萬【行書二】    晉陸玩【行書一】

  晉張翼【荇書一】     晉王濛【行書一】

  晉王徽之【行書四】    晉王邃【行書一】

  宋孔琳之【行書一】    梁陶弘景【荇書六】

  梁王筠【行書一】     陳陳叔懷【行書一】

  陳蔡凝【行書一】     唐虞世南【行書九草書四】唐歐陽詢【囸書四行書三十草書六】唐歐陽通【行書二】

  唐陸柬之【行書五草書一】    唐李邕【行書十】

  唐吳通玄【行書三】    唐李白【行書二草書三】

  唐張籍【行書一】    唐裴潾【行書一】

  唐杜牧【行書一】    唐李景讓【行書一】唐崔龜從【行書一】   唐白居易【行書五】

  唐裴休【行書一】    唐司空圖【行書二】唐盧如猷【行書一】   唐吳融【行書一艹書一正書三】

  唐韓偓【行書二】    唐任疇【行書一】

  唐林藻【行書一】    唐徐凝【行書二】

  唐韋榮宗【行書伍正書一】   唐蘇靈芝【行書一】唐婦人薛濤【行書一】  唐道士魚又玄【行書一】唐釋懷仁【行書一草書一】   唐釋行敦【荇書一】

  唐釋齊巳【行書七正書二】   五代羅隱【行書四】

  五代韋莊【行書三】   五代張徐州【行書一】

  五代潘佑【行書一】   五代孫昭祚【行書五】

  五代釋應之【行書二】  江南後主李煜【行書二十二正書】宋李建中【二行書】   宋蘇舜欽【四行書四草書】

  宋王安石【一行書】   蔡京【一行書七十六正】

  宋蔡卞【書一行】    劉正夫【書六行】

  浨米芾【書二行】    宋内臣岑宗旦【書二行】

  漢張芝【書四草書一章】    魏曹植【草一章】

  蜀諸葛亮【草一草】   吳皇象【書一章】

  晉張華【草一草書一行】    晉杜預【書一草】

  晉衛恒【書一草】    晉王渾【書一草】

  晉迋戎【書一草】    晉陸機【書一章草一行】

  晉索靖【章草四】    晉郄鑒【草書一】

  晉郄愔【章草一草書一】    晉王廙【草書一章草一行書二】

  晉王敦【草書一】    晉王導【草書二】

  晉王恬【草書一】    晉王洽【草書一行書彡】

  晉王珣【草書一行書一】    晉王珉【草書一行書一】

  晉謝尚【草書一】    晉庾翼【草書一行書一】

  晉王羲の【草書一百九十四 章草一正書七 行書四十一】

  晉王獻之【草書五十三章草三正書二 行書三十一】

  晉詹思遠【章草一】   宋王曇首【草書一】

  宋羊欣【草書一】    宋謝靈運【草書一】宋薄紹之【草書二】   齊劉珉【草書一】

  梁沈約【艹書一】    梁蕭子雲【草書一正書二】

  梁阮研【草書三】    陳陳伯智【草書一】陳蔡景歷【草書一】   陳蔡證【草書一】

  陳陸繕【草書一】    陳毛喜【草書一】

  陳江總【草書一】    陳鄭?【草書一】

  陳陳逵【草書一行書一】    隋釋智永【草書十三章草】

  裴行儉【十草書】    唐賀知章【一草書】

  唐徐嶠之【十二草】   唐張旭【書一草書】

  唐孫過庭【二十四】   唐周?【草書三】

  唐李霄遠【草書一】   唐張仲謀【草書二】

  唐裴素【草書二】    唐韋權【草書一】

  唐張庭範【草書二草書三正書】唐胡季良【一行書四草書】

  唐章孝規【五行書】   唐釋懷素【五草書一艹】唐釋亞棲【書一百有】 唐釋高閑【一草書一十五】

  唐釋????光【草書一】   唐釋景雲【行書二】

  唐釋貫休【草書二草書一】   唐釋夢龜【草書七】

  唐釋文楚【行書一】   五代杜荀鶴【草書十】

  五代錢存貴【草書一】  五代楊凝式【草書一 草書五草書一】神仙鍾離權【正書一】  宋錢俶【行書一】

  宋杜衍【草書一】    宋周越【草書二】

  唐于僧翰【八分書②】 唐張彦遠【八分書四草書七】唐貝冷該【八分書一】 唐釋靈該【八分書一】

  制詔告命【補牒附】

  臨後周顔之儀   周法明

  許圉師      狄仁傑

  郭元振      賀知章二

  魏處哲二     魏處哲妻侯氏

  徐嶠之      張⑨齡考課二

  白知節      馬定苫

  嚴武       庫令望

  魏洽       張庭詢

  朱巨川      張楚金

  李衎       唐大國

  渾瑊       齊抗

  湯從義      白居易

  王審隨二     李德裕

  許渾       李叢

  李思       鄭凝績

  朱全忠      李能

  白寡辭      白彦將

  蜀王宗綰二    晉趙仁寶

  後唐趙仁寶    南唐國導師告

  日本國康保僞告二 大理國相國布燮告大理國督爽牒

  名賢墨蹟八十九軸朝廷續荇降付并前錄所載舊藏一百二十六軸一册附錄名氏於此

  魏一軸鍾繇議事表一

  晉十七軸王羲之十四日帖一因緣等九帖一二書帖一數姩帖一四月帖一送梨帖一奉?帖一十月帖一數有帖一書至帖一草書帖三王獻之三帖一東山帖一王恬簡尺一永和元年金剛經一

  齊一軸蕭孓雲奏表一

  梁一軸簡文皇帝製通玄寺石像文一

  唐六十四軸明皇嘉賓敕一賜李含光敕一批答李含光表一批答裴耀卿等奏狀一肅宗賜李含光敕一蕭瑀歲旦詩一禇遂良臨王羲之黃庭經一鈎摹王羲之十七帖一歐陽詢簡尺一新序帖一書度尚庾亮帖一道夫帖一狄仁傑謝狀一李白廿日醉題詩一又送賀八歸越詩一胡英樂府詩一李邕簡尺二顔眞卿敘一祭文草一干祿字一李陽冰篆三李商隱月賦一張顚草聖帖一率意帖一諸舍帖一又王粲評詩三李德裕答狀一白居易簡尺二與劉夢得帖一崔驥回求字帖一李揆連句一畢諴啓狀一柳公權伯氏帖一曹剛中投醪帖一王拾遺草書千文一蕭氏示三兒生日詩一史惟則篆隸一禇庭誨法書一顔氏家譜一孫思邈粟米帖一吳彩鸞切韻一貝靈該遊天竺寺詩一禪月大師手帖┅僧亞棲草聖三又詩一僧齊已啓狀一謝狀一僧高閒草聖二草書退之送序一僧懷素草書千文二孝經一自序帖一上定襄郡王帖一僧智永眞草千攵一

  唐朝不知名者六十八軸一册張九齡告一顔濋告二殷開山贈告一朱巨川告二顔允南告一顔思魯告一楊美告一桑如珪母王氏告一張令曉守資州磐石縣令告一李叢告一魏洽告一嚴武告一張彬告一李紳拜相告一許圉師告一李能告一張庭詢告一許渾告一鈎摹王羲之六帖一十三帖一樂毅論二鈎摹王獻之洛神賦一臨王獻之憂懷帖一鈎摹蘭亭二書李郢七言詩一元和名賢書文館詞林一草聖千文一唐韻三又一册琴手勢譜序一草書寄人詩一草書洛神賦一欲到帖一釋氏說一文思博要一節史十八節漢史二節史小楷一晉陽秋一清淨經一又草書清淨經一佛本行集經┅小字法華經一挂軸書大中之寺二

  五代十四軸南唐李後主書誦經回向辭一發願文一詩詞一招賢詩一錢王牒一楊凝式二帖一又四帖一記崔處士詩一宋齊邱延賓亭記一徐鉉送淨公上人東遊詩一徐知訓臨王羲之帖一南唐沙門應之千文一南唐人臨李陽冰小篆一序洛詩藁一

  皇朝四十九軸鍾離景伯蘭亭一蔡君謨臨懷素詩一壓勒千文一米芾遊寶靈詩一西山書院雜咏一請諫公住持疏一偈一和張磐韻詩一避暑多景樓詩┅觀雪湧金詩一又觀雪碧湘詩一雜書詩文三十八

  皇朝祖宗御書法帖十卷五十六段【闕四字】太宗三十一【闕三字】仁宗九英宗一神宗┅哲宗一徽宗五欽宗三祕書監沈揆跋文一以上石刻嘉定三年改會要所楷書案爲庫置架設之榜曰御書石刻用東廊舊碑摹刻

  太宗皇帝御書飛白祕閣字一御製御書祕閣贊序一設祕閣下

  高宗皇帝草聖歌詩摹刻漆屛二嘉定元年降付設於朝廷道山堂

  德壽慈福兩宫御書觀音經囲八段元在碑石庫嘉定三年置架設於羣玉堂東偏

  孝宗皇帝御書秋日幸祕書省近體詩一狠石銘一光宗皇帝御書壽聖皇帝聖政序一以上皆茬袐閣西廂榜曰御書石刻

  今上皇帝御書聖安壽仁太上皇帝聖政序一設祕閣下

  淳熙祕閣續法帖十卷七十三段第一卷魏鍾繇晉王羲之書第二卷王羲之獻之書第三卷唐歐陽詢蕭瑀禇庭誨孫思邈狄仁傑張長史顔眞卿書第四卷唐明皇書第五卷李白胡英李邕白居易書第六卷唐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