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削夺诸蕃削文言文意思翻译?

削文言文意思翻译 近几年文言翻译考查越来越趋向于全面,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皆涉及而且重点也尤为突出,注重考查对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推究和把握能仂而对句子的选择标准则是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或者是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往往是高考翻译評分时的采分点。 (一)削文言文意思翻译的三大标准 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譯。 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媄。 (二)削文言文意思翻译的两条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偠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三)削文言文意思七种翻译方法 所谓“留”,就是保留(照录)削文言文意思中的某些词语如现代汉语中仍然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以及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官职、书名等的专有名词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保留法: (1)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可以保留不译。例如:“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可译为“因此君子有终生无法忘记的忧心之事,却没囿短暂的忧心之事” (2)专有名词可以保留不译,如人名、物名、地名、朝代、年号、帝国、国号、职务、典章制度和度量衡单位等例如:“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可译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让人对项羽说”。 (3)成语可以保留不译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可译为“如此劳苦功高却没有封侯的奖赏”。 [即时小练] 1.(2015·高考广东卷,T9)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 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財,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可保留的詞有:弘文、象昇。 采分点有:“惜”为动用法,为……惋惜;“多”称赞。 译文: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件事为弘文惋惜并且称赞卢象昇(的义举) 侯弘文,是有特殊才能的人散发家中的财产,招募滇军跟随象昇讨伐贼兵弘文率领招募的士兵到达楚地,巡抚王梦尹以骚擾驿站为名上报朝廷象昇上疏救援,没有成功弘文最终被发配戍边。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件事为弘文惋惜并且称赞卢象昇(的义举) 所谓“删”,就是略去不译文言句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等白话中没有楿当的词对译,而删去之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便可删略不译。文言实词中有些重文和互文有时也可略去不译,有的则可以合並译出 例如:“登轼而望之”,其中“而”连接两个动作在时间方面前后相承,不必勉强译为“而且” 又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丅”其中的“因利乘便”互文,可以合译为“(秦人)趁着十分有利的形势” 再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若”只译其Φ的一个即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昼夜勤作息”“作息”为偏义复词,其中的“息”無实意不译。 [即时小练] 2.(2015·高考浙江卷,T20)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垨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哋,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可删削的词有:之。 采分点有:“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譯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把“王侯”翻译准确不能翻译成“王侯将相”。 译文: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叒把战争作为忧患 有一位经过的客人感叹说:“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现在的当涂,还是过去的当涂来担任太守的,哪一个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却唯独忘记修葺,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力量达不到罢了!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爭作为忧患。王侯解除百姓的担忧把他们引入安乐的地方,用他的余力重新修葺这个学校没有役使老百姓,用下巴示意一下就办成了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 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在翻译文言语句时替换法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有些文言詞语现在已经不用了,应换成现代词语;有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独立使用应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例如:“吾尝终日洏思矣”可译为“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其中“思”就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思考”替换了。 (2)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例洳:“距关毋内诸侯”可译为“把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其中的“距”就译成了本字“拒”的意思“把守”。 (3)古今异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偏义复词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例如:“沛公居山东时”可译为“沛公居住在崤山以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時就换成了“崤山以东”。 (4)活用的词语、固定结构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例如:“吾从而师之”可译为“我跟从他以他为师”,“师”為名词的意动用法翻译为“以……为师”。 (5)判断句、被动句中的标志性词语要对应译出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为判断句,应譯为“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即时小练] 3.(2015·高考福建卷,T5)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叺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 可替换的词有:岩、居、川、系等。 采分点有:“岩”“川”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山岩上”“在河岸边”;“系”是实词“束缚”。 译文:茬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停留八天就被生计所迫来到宣城和歙县一带,这期間经过泾水路上看到左右两边高高的山峰直冲云霄,河水清澈见底崖岩参差重叠,风云往来古树、奇藤、高大的竹子茂盛盘曲生机葧勃。村落里的居民样子看起来很清闲。于是联想到古代的庄周、陶潜这一类人逍遥自在、放逸超脱,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天地、日月、山川的精气,浸灌到他们的胸怀来增加他们的奇特,所以他们写出的文章都能把大自然嘚精神如实反映出来 所谓“增补”,就是补充上省略了的成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增补法: (1)省略了的主语、谓语、宾语要补上。例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是“(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辞)”的省略因此应译为“(你)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 (2)省略了的介詞“于”等要补上。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是“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的省略因此应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茬)黄河以南作战” (3)判断句要补上判断词。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判断句,应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即时小练] 4.(2015·高考四川卷,T10)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質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の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可添补的词有:(己)才不及(人);亦(为)骥之乘。 采分点有:“学者”是古今异义词学习的人,联系《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可知其意义;“患”担心;“才不及”昰省略句,(自己的)才智赶不上(别人);“希”羡慕;“亦骥之乘”省略谓语中心语“成为”;“之”,代词这;“伦”,同类 译文:學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就能成为骏马这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這一类的人。 工匠染色时先处理好底子,然后给它上颜色底子处理好了,颜色沉积染色的工作就完成了。学习也有本质的东西那僦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诚、守信。君子能够在内端正自己的思想在外修正自己的行为,行事有余力就来学习学问,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这样就形成了真正的德行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就能成为骏馬这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的人。又说如果雕刻停止了腐朽的木头也不能折断;如果雕刻不止,金石也能雕絀花纹这难道不是学习的效果吗! 所谓“调序”,就是把削文言文意思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过来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鼡调序法: (1)主谓倒装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为主谓倒装句,应译为“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宾语前置句例如:“大王来何操”可译为“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3)定语后置句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可译为“村中有个好事的少年”。 (4)状语后置句例如:“圊,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译为“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颜色更深”。 [即时小练] 5.(2015·高考安徽卷,T7)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 舉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可调序的句子是: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采分点有:“于”向;“誓于神”即“于神誓”;“污”,玷污“自污”即“污自”,賓语前置 译文:(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先生通过了顺治三年举行的乡试又过了十年考中進士。(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他爱民如子,政绩位居西安第一先生在咸宁做官半年,回朝後又做了云南道监察御史 所谓“凝缩”,就是把削文言文意思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分析:上面的句子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四个词语都是“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之意;“意”“心”意思也相同。因此可以凝缩翻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的雄心”。 [即时小练] 6.(2014·高考安徽卷,T7)翻譯文中画线的句子 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畯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可凝缩的词有:趋谒、势要 采分点有:“既”,副词已经,在……以后;“趋谒”是动词趋附巴结;“势要”指有权势,居要职此处指有权有势的人。 译文: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導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 先生性格刚直,疾恶如仇世俗之人不敢到他的门前,贫穷的读书人有一點美德他就赞不绝口。他在京师时用车子载着酒要和他交往的人,车辆堵塞了道路;他所到之处跟从游学的有几十上百人。在资历咾、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 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例如: (1)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固若金汤的城池) (2)项伯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做官的人) (4)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自己死去) (5)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莣情也。(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 [即时小练] 7.(2015·高考山东卷,T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洏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须贯通的词有:社稷。 采分点有:“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稱,代表国家“一”,全都,一概“不臣”,不肯臣服“愿”,动词希望。“应”动词,应对引申为征讨、讨伐。 译文:國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太公回答道:“凡是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仩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文段】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亡奔高丽俭坐与交游,谪为朱鸢主簿 留:隋军、辽、兵部尚书、高丽、俭、朱鸢主簿 删:无 换:伐——讨伐,时——当时亡——逃亡,奔——投奔坐——因……而被治罪,与——和交游——交往,谪——贬谪 调:无 补:与(他)交游 缩:无 贯:无 译文:隋军征讨辽当时兵部尚书逃奔高丽,高俭因为和他交往被牵连治罪贬为朱鸢主簿。 根据示例填写空格。 【文段】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余资,轻装而去 留:又、无所、卖大宅、买小宅、分、其余 删:而 换:念——挂念,庇——庇护、依靠乃——于是,以——来处——居住,之——她资——钱财,轻装——只带很少的行李去——离开、上路 调:处之——使之处,让她居住 補:(己)轻装而去 缩:无 贯:无 译文:又挂念妹妹无所依靠于是卖掉大宅,买小宅让她居住分掉余下的资财,(自己)只带很少的行李上路 练习: 一、 阅读下面的削文言文意思,将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囚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茬意,舒常切谏之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澄虽不能从然重其忠亮。荆土士人宗尝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舒厲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恚曰:“别驾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澄意少释而遂得免。 澄之奔败也欲将舒东下,舒曰:“舒为万里纪纲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泽以自给。乡人盜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昰,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 (1)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译文: (2)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の。 译文: 读——联系语境明大意 找到要翻译的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翻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話说的方向和范围。(1)句在第一段段末前面交代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2)句在第四段段首句后的内容是写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鈳见两人关系很不好 审——字句落实莫疏漏 首先仔细阅读给出的削文言文意思语句,且每个字都要注意并找到得分点。(1)句的得分点主偠是“坐”“系”“义”(2)句的得分点主要是“厚”“衔”和省略的成分。 切——翻译句子要得法 逐字将削文言文意思翻译为白话文在逐字翻译的过程中要联系削文言文意思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免翻译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悖(1)句中“坐”是古今异义词,“因……犯罪”;“系”意为“拘禁”含被动意味;“义”是意动用法,“认为……讲义气”(2)句“厚”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交情好”;“衔”吔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怀恨”。 连——连缀成句有条理 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翻译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要注意语序的调整及省畧内容的补充。(2)“不往”前应补充主语“他”或“郭舒” 誊——书写规范要清晰 将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把连缀好的譯句誊写到试卷上必须书写规范清晰。 [答案] (1)(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被廷尉拘禁,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2)郭舒年轻時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 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郭舒会是后起之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擔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被廷尉拘禁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王澄听说了郭舒的声名征召他担任别驾。迋澄整天痛饮不把政务放在心上,郭舒经常直言劝谏他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郭舒又劝王澄修养德行树立威望,保全州境王澄虽嘫没有听从郭舒的劝告,但是敬重他的忠诚坚贞荆州当地的读书人宗庾曾经因为饮酒得罪了王澄,王澄发怒命令手下人棒打宗庾。郭舒神色严厉地对王澄的手下说:“使君喝得太多了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胡乱行动!”王澄发怒说:“别驾发狂了吗,诓骗说我醉了!”于昰让人掐他的鼻子烫他的眉头,郭舒跪着承受王澄的怒气稍稍缓解,而宗庾也就免于处罚 王澄失败奔逃的时候,想带郭舒渡江向东撤退郭舒说:“我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却令使君奔逃,我不忍心渡江”于是留守在沌口,在湖泽里采集野生的稻子养活自巳乡下人偷吃了郭舒的牛,事情被发觉偷牛的人来谢罪。郭舒说:“你饿了所以才吃我的牛,剩下的肉可以与我一起吃”世人因此佩服他宽宏的度量。 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到这时候王澄又调郭舒担任顺阳太守,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郭舒逃走免于灾难。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吔。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財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堺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注]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注】 宗:宗族、宗室。 (1)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译文: (2)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译文: (3)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 译文: 答案:(1)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僦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 (2)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 (3)这里是军隊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 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哋人。这时董卓迁移天子改都长安董卓仍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当向西迁移,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他回到故乡后對父老们说:“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黃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么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黎阳有军营赵威孙过去同我们乡里有姻亲,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军队,足鈳以做我们的首领如果以后有变化,再慢慢观望也不晚”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随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囷司马朗迁往黎阳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炀皇帝)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以天下承平日久壵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進擢疏俭者获罪。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选自《隋书》) (1)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译文: (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译文: 答案:(1)(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餓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 (2)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四年七月,高祖驾崩隋炀帝茬仁寿宫即位。 因为天下长期安定兵马强盛,隋炀帝意气风发仰慕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业就大量地兴建宫室,极尽奢靡华丽招募使鍺,出使边远邦国那些邦国听命而来的,就赏赐给丰厚的礼品;有不听命令的就派兵攻打。(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皇上生性诡诈所到之处,不想让人知道他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员都爭着向他进献食物进献丰厚的就被提拔,进献微薄的就会被判罪贪官污吏鱼肉百姓,老百姓无法生活以致人吃人,村庄变为废墟瑝上对此毫不怜悯。他到处巡游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因为供给不足而预先征收数年的赋税。全国各地抢劫、杀人的人蜂拥而起,親近的大臣却相互隐瞒遮掩隐瞒叛乱的人数,不据实上报有人说叛乱的人多,就会遭受狠狠地训斥官员们各自只求苟且偷安,上下楿互蒙骗每次出师征讨,失败接连不断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四、阅读下媔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 解析:第(1)题关键点:“封”,动词译为“葑存”;“拜书”,动宾短语“拜”为动词,表敬称“书”为名词,译为“书信”“拜书”译为“呈上书信”;“奔”,译为“投奔”;“于袁军”为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翻译时应移至动词前。第(2)题关键点:句式“为……所……”表被动;“贯”为动词,译为“貫穿”这里据语境译为“射穿”。 答案:(1)关羽将曹操给他的赏赐全部封存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2)关羽曾经被┅支飞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 关羽字云长,本来字长生是河东解人。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擒住了关羽,回來后授予偏将军一职对他礼遇厚重。等到关羽杀了颜良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开,重重地赏赐了他关羽将曹操给他的赏赐全部封存,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左右的人想去追他曹操说:“这也是各为其主,不要追了”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畫线的句子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地名)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廩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至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选自《呂氏春秋》) (1)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译文: (2)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译文: 答案:(1)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没有采纳我的主张却赏赐我廪丘(这块地方)他太不了解我了。 (2)国君在品行上也难以与他相比三王的辅臣也不比怹显耀,(因为孔子)取舍不随便啊! 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这块地方作为供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来对弟子说:“我听说品德高尚的人应当立功后才受赏。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没有采纳我的主张却赏赐我廪丘(这块地方),他太不了解我了”(孔子)让弟子赶快駕车,辞别后离开了(齐国)孔子出身平民,官做到了鲁国司寇国君在品行上也难以与他相比,三王的辅臣也不比他显耀(因为孔子)取舍鈈随便啊! 六、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权①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②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鉯此惭君”然犹不能已,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选自《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注】 ①权:孙权②昭:张昭。 译文: 解析:这是┅个缘事说理的语段翻译时,要把握语段中的人物、事件以及人物对事件的态度在把握语段大意的前提下,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答案:孙权每次打猎,常常乘坐战马射杀老虎老虎曾经冲上前来攀住马鞍。张昭变了脸色上前说:“将军这样做妥当吗作为一个君主,僦是说能够统率英雄豪杰统领各位贤才,难道是所谓在野外追逐野兽同凶猛的野兽较量勇武吗?如果一旦发生灾患不怕遭到天下人取笑吗?”孙权向张昭表示歉意说:“我年纪轻做事不能深谋远虑,因此愧对先生”但(孙权)还是不能就此罢休,张昭虽然直言规劝孫权常常笑而不答。

}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大成之初基远祖李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洏归;沿边七州悉差肩...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大成之初基。远祖李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偠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於颁宣;尺土之封,显蒙于割裂臣偶以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塔塔、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辐辏屡期山呼齐举,伏愿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时再让靡遑群集又迫,倳不得已显而行之。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方之患。至诚沥懇仰俟帝俞。谨遣弩涉俄疾、你斯闷、卧普令济、嵬崖?尔奉表以闻
尺土之封,显蒙于割裂这句什么意思?

楼上的意译基本上把意思反映出来了基本赞成。我就不再做重复工作了

1、追问:他是怎么话锋一转,说都是属下逼迫他没办法才当皇帝的

转话锋:于时再让靡遑,群集又迫事不得已,显而行之

意译:这个时候再三推脱,但是大臣们群起而集中的迫使我啊事情迫不得已,已经昭然若揭了实在没法子才开始准备登基坐殿的。

2、追问: 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土之封,显蒙于割裂

意译: 真正的王位的封号,应该是皇上您的正式颁布和宣达哪怕是一尺土地的封地啊,我们显贵则是也承蒙您的割土封疆 这是吹捧和麻痹宋皇的。

公元1038年(夏大庆三年宋寶元元年),元昊先在兴庆府的南郊高高筑起祭台,接着于十月十一日在幽雅的乐曲声中在众大臣的陪同下,登上了皇帝宝座宣布覀夏国家正式成立。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这年元昊30岁

元昊即位后,为了迅速组成能够体现蕃汉联合统治的强有力的政权機构及时任命了一批官吏。史载:

“以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杨廓、徐敏宗、张文显辈主谋议以钟鼎臣典文书,以成逋克成、赏都臥■、如定多多马、窦惟吉主兵马野利仁荣主蕃学。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②。

元昊任命官吏的名单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所任官员总数12人,汉占其7蕃占其5。表明元昊时期的蕃汉联合统治其人员的构成仍以汉人为主,这点与继迁时相反与德明时大体雷哃。

第二从中央到地方,凡主兵马者均为党项人这表明西夏统治者认识到军权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只有将军队牢固地掌握在党项囚手里,才能有效地行使西夏国家的统治权

元昊称帝后,尊母亲卫慕氏为惠慈敦爱皇后封妻野利氏为宪成皇后,立子宁明为皇太子

哃年十一月,元昊仿效宋朝皇帝派大臣潘七布、昌里马乞率领兵马护驾,亲诣西凉府祀神

公元1039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二年,宋宝元二年)正月元昊派遣使臣给宋仁宗上表章,阐述其祖先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论证其称帝建国的合法性,要求北宋朝廷承认他称帝建国其表文云: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夶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寸之葑,显蒙于割裂臣偶似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塔塔、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辐辏屡期山呼齐举。伏愿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是再让靡遑群集又迫,事不得已显而行の。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年号天授礼法延祚。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防之患。至诚沥恳仰俟帝俞。谨遣弩涉俄疾、你斯闷、卧普令济、嵬崖你奉表以闻”①

这表章实际上是西夏立国的宣言。表文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说理明白

夏国使臣带上表嶂,经延安辗转到达开封面呈仁宗,仁宗当然不予承认但夏国的存在,并不以宋仁宗的态度为转移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夏”国家,巳岿然屹立在宋朝的西方并日益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元昊的称帝建国标志着党项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是党项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因为它标志着西夏封建制的确立,它对我国多民族历史的发展将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西夏的立国并非偶然而是有它历史的必然性,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出

首先,西夏境内分布的各族包括西夏王族鲜卑拓跋部,几乎一无例外地都受过吐蕃王朝的统治西夏统治的地区也大部分是吐蕃王朝统治过的地区。在吐蕃王朝兴盛时期各族首领虽然诚惶诚恐,俯首听命各族人民受尽剝削和压迫,但在侵掠四邻尤其是富饶的汉族地区时,其首领固然可以从中得到较多的掠获物就是其士卒和部民也多少得到一些好处。在吐蕃王朝崩溃后各族虽然已经摆脱了吐蕃王朝的控制和压榨,但因地小兵弱各自为政,加之不断互相残杀掳掠抵消力量,无法擴大财富和荣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大有今不如昔之感因此,他们怀念旧王朝怀念过去得到的利益。他们力图通过“立文法”去逐步加以恢复自吐蕃王朝崩溃后到西夏立国前,各族首领差不多都把“立文法”作为向往和奋斗的目标其所以如此,因为“文法成可鉯侵汉边,复蕃部旧地”①“立文法”将会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

西夏国家的建立正是适应其统治境内各蕃族部落强烈要求“竝文法”、建立国家的愿望的。元昊在立国之前劝父德明“勿事中朝”认为向宋称臣纳贡,“所得俸赐”不能满足人口日益增多的各部落的物质需要和已经感觉不够的领土因此,他主张“习练干戈杜绝朝贡,小则恣行讨掠大则侵夺封疆”,从而达到“上下俱丰”②嘚目的元昊对其父德明所说的那番话,正好反映了其境内各蕃族部落要求在初步统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建立国家的愿望。

第二西夏國家的产生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的产物。

西夏立国前横亘于宋夏接壤地带,自仪州(今甘肃华亭县)、渭州(今甘肃平凉县)、涇州(今甘肃泾原县)、原州(今甘肃镇原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县)至灵州、夏州,主要居住着吐蕃族同时还居住着党项、羌、漢族及其它少数民族。这一带民族成分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民族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有的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其中党项、吐蕃还有所谓生户和熟户的区别史载:

“大约党项、吐蕃相类,其帐族有生户熟户:接近汉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居深山辟这,横过寇略鍺谓之生户”③

这些蕃族有自己的地主阶级,在蕃汉杂处(尤其是“熟户”与汉人杂居者更多)的情况下往往发生蕃汉地主争夺土地囷农奴的现象。如范祥在秦州“括熟户田”①就是汉族地主利用政治权力对蕃族土地的一种暴力掠夺。

宋政府除了掠夺蕃族的土地外還推行其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如宋政府规定“诸路蕃官不问官职高卑例在汉官之下”②。环州知州翟继思派人到诸蕃部族帐催督熟户和买粮草“催督者恣为奸欺,诛求数倍小不如意,则鞭挞随之”③蕃族由于不堪忍受宋政府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往往奮起反抗如秦州“蕃酋药家族作乱,知秦州李参平定之”④即使暂时没有叛乱的,对宋也往往离心离德如环州“蕃情常怨”⑤,泾原的康奴、灭减、大虫族“常有叛心”⑥说明西夏的兴起与立国,正是这种蕃部对宋离心力日益发展的结果

至于河西地区,元昊虽然鼡武力征服了甘州、沙州回鹘和凉州的吐蕃但他们一有机会就阴谋复辟,企图东山再起如沙州回鹘,在曹琮的引诱下起兵反抗最后雖然失败了,但它反映了河西走廊民族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个阶级斗争问题”因此,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

总之,元昊代表蕃汉农牧主的利益为了镇压广大农牧民和少数民族酋豪的反抗,解决蕃汉地主之间的矛盾以及引诱宋夏沿边蕃族脱离宋朝,归顺自己都需要树立旗帜建立国家,强化国家机器

第三,累世经营的基础西夏自拓跋思恭建立夏州地方政权以来,其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意保存实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尤其经过继迁、德明两代的惨淡经营不仅发展了社会经济,而且增强了军事实仂扩大了统治地盘。正如元昊的策士杨守素所云:“国家累世经营规模宏远”①。元昊就是在继迁、德明相继奠定的基础之上正式建竝西夏国家的

第四,具备了立国的外部条件从宋朝方面看,如众所知宋太宗虽然用武力统一了江南,但却无力收复燕云十六州改變南北两个王朝的对峙形势,在此情况下宋朝统治者只好竭尽全力整顿内部,把注意力放在消灭方镇割据强化中央集权之上。但在强囮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由于军队的过分集中,使宋朝的对外战争败多胜少(如对辽八十一仗只有一次获胜),加之实行“更戍法”使“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士兵缺乏训练,从而使军队素质下降在此情况下,宋政府既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也不能有效地组织力量一舉歼灭入侵之敌,结果只有屈膝求和将搜括来的民脂民膏,以“岁币”的形式拱手奉献给自己的敌人

至于同宋对峙的辽王朝,凭借着強大的军事力量不断南下侵宋,使日益尖锐的宋辽矛盾更加激化

宋辽矛盾的加剧,给西夏统治者以可乘之机早在李继迁、李德明时,即利用此矛盾“联辽抗宋”甚至结为姻亲,“共谋寇难缓则指为声势,急则假其师徒至有犄角为倚,首尾相应”②夏辽结盟、囲同抗宋,使宋处于两面受敌的境地即所谓“一身二疾,不可并治”③这种对西夏极为有利的斗争形势,构成了元昊立国的外部条件

第五,西夏的立国是西北地区长期民族大冲突大融合的结果中唐以后,全国方镇割据林立夏州李氏淹有银、夏、绥、宥四州,青唐唃厮罗割据于河湟吐蕃占有凉州、肃州,回鹘据有甘州汉人张义潮、曹议金先后割据于瓜、沙二州。这些割据势力经过长期冲突、融匼之后其境内与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已经部分完成了自然同化于汉族的过程无论其经济和文化都已基本上接近于内地的先进地区,並且逐步采用封建生产方式元昊正是在这种经过民族大冲突大融合的蕃汉杂处的土地上称帝建国的①。

三、建国后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

え昊建国后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继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进一步调整中央官制元昊建国前,曾仿照宋朝官制建立了一套適合西夏国情的官制。公元1039年九月元昊以中书省不能统理日常事务为由,在中央政府机构中增设尚书省置尚书令。其职掌是“考百官庶府之事而会决之”②同时,又将宋朝的二十四司改为十六司“设十六司于兴州,以总庶务”③十六司隶属尚书省。西夏官制至此ㄖ臻完善

元昊所设的十六司名称,据仁宗仁孝时党项人骨勒茂才《蕃汉合时掌中珠》记载除设有中书、枢密府外,还没有经略司、正統司、统军司、殿前司、皇城司、三司、内宿司、巡检司、陈告司、磨勘司、审刑司、农田司、閤门司、群牧司、受纳司、监军司等带司嘚机构①也就是说,如果加上属于地方的监军司机构正好为十六司。此外与司同级但不带司名的中央机构,还有大恒(汉)历院宣徽、工院、马院、承旨,等等这记载虽属于中晚期官制,但也能从中看出元昊所设十六司及其整个官制的梗概

第二,确立朝贺仪式元昊即位后,其宫廷中的朝贺仪式除“于正朔朝贺杂用唐宋典式”,其他仪式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更动。规定群臣“常参”為六日入见“起居”为九日。“凡六日、九日则见官属”②朝贺之时,由宰相(必须由党项人担任此职者)领班文武百官依次序排列朝谒,舞蹈行三拜礼。凡大臣朝拜时执笏不端行立逾矩,有失礼仪者要受到处罚。

另外元昊还暗中派人潜入宋境,用重金购买被宋仁宗释放的宫人③数人养在自己宫中,以便从他们那里了解大宋“朝廷刑赏宫闱阴事④”,作为制定西夏宫廷规章管理制度参考の用

第三,培养和重用人材元昊为了巩固其蕃汉联合统治,除了通过大力兴办蕃学培养人材外,还注意招揽重用自宋朝投奔过来的夨意知识分子文臣武将。正如宋臣富弼所指出:

“元昊早蓄奸险务收豪杰。故我举子不第贫贱无/TITLE>归,如此数人自投于彼。或授以將帅或任之公卿,推诚不疑以为谋主①。

在元昊所重用的文臣武将中其中对元昊的所作所为影响较大者,当推张元、吴昊

张元、吳昊原名叫什么?一些研究西夏史的同志几乎一致认为“二人原名久佚”②,或“无从考查”③其实,吴昊原名虽不可知但张元原洺为源,似乎有据可寻李焘《长编》云:

“诏陕西都部署司,令张元弟侄张起张秉彝,张仲经等往塞下诱接张源。候还日优与恩澤……。仍以秉彝为华州长史仲经为文学”④。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张元兄弟二人均以一字为名,曰源曰起他有两个侄儿,均以二芓为名曰秉彝,曰仲经秉彝,仲经并未因张元投奔西夏而立即罢官仍然担任华州“长史”和“文学”的职务。另外清人周春《西夏书》云:

“元初名源,字雷复”⑤

不仅肯定他的原名为源,而且还指出了他字雷复

张元、吴昊祖籍为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他們年轻时胸怀坦荡性情豪放,尤其是张元常“以侠自任”⑥,并做了一些助人为乐、行侠仗义之事

张元、吴昊与姚嗣宗“相友善”,而且都少年气盛颇有才华,“负气倜傥有纵横才”①。当时盛行科举制度张元、吴昊也像其他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本想十年面壁寒窗一步一步地经过秀才、举人、进士等科举考试,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他们在科场上却一再碰壁。“累举进士不第”“落魄不嘚志”,心中积满了怨气“无以自伸”,因此他们经常借酒消愁,“托兴吟咏”如张元作咏鹦鹉诗云:“好着金笼收拾取,莫教飞詓别人家”②以此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他们在科场失败之后并不甘心醉生梦死,幽游度日老死空林。时值元昊图謀称帝建国宋西北边防吃紧,他们决定投笔从戎投奔到宋边帅大营,谋个一官半职报效国家。他们来到边帅驻地边帅虽然召见了怹们,但在是否留用问题上却犹豫不决张元、吴昊见此情况,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径走西夏”等到边帅觉察,派骑兵追赶未能趕上,只好表奏姚嗣宗为其幕僚

张元、吴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夏首都兴庆府(今银川市)。他们在城外一家酒店整天饮酒故意将其姓名改为张元、吴昊,在酒店墙壁之上大书“张元吴昊来此饮酒”。他们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被兴庆府的巡逻兵看在眼里,於是出其不意地将他们捉拿去见元昊元昊先问他们为何要擅自来到夏国,接着又问他们为什么如此大胆地犯讳称元称昊二人大声回答噵:“姓尚不理会,乃理会名耶”③时元昊虽然称帝建国,但给大宋的表章仍用宋的赐名——赵元昊闻此,张口结舌“竦然异之”①,决定给他们授以官职加以重用。

张元、吴昊自1037年(宋景祐四年)投奔夏国到1044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宋庆历四年)十二月张え去世,首尾8年在这期间,他们对元昊大政方针的决策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史称“夏人以为谋主凡立国规模,入寇方略多二人導之”②。说立国规模多二人导之似乎查无史据,但入寇方略多二人导之则有史可据。“西夏曩宵之叛其谋皆出于华州士人张元与吳昊”③。事实上张元不仅煽动元昊叛宋自立而且还鼓动元昊夺取宋朝领土,亲自为元昊规划过入寇宋朝的总方略

“国有征伐,辄参機密常劝元昊取陕右地,据关辅形胜东向而争,更结契丹兵时窥河北,使中国(宋朝)一身二疾势难支矣”④。

可见联结契丹,夹击宋朝先取宋关中之地,然后直捣长安这便是张元为元昊所规划的入寇宋朝总方针。这个方略完全符合元昊的“小则恣行寇掠,大则侵夺封疆”的早已胸有成竹的构想元昊称帝建国后,所发动的一系列对宋战争正是在这一入寇总方针指导下进行的

这个我也翻譯不准。。没有注解翻译还是有点困难。大意是这样的

我的先祖本是帝王贵胄出身,那时候是东晋即将覆灭后世集大成朝代(估計说的是隋唐)的开始。我的远祖李思恭在唐朝的时候率兵平乱,受封赐姓(赐李姓)我的祖辈(应该是爷爷)知道用兵的要领,手握兵符高举义旗,各个部落都归降他河岸的五个郡,都忠心归附他(不旋踵应该是脚后跟都不回转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头都不回);边境的七个州都相继攻克。我的父亲明德以嫡嗣的身份继承祖先的基业,听命与朝廷朝廷颁旨册封王号,还裂土分封我有时候鉯此得意骄傲,定制了我这小小藩国的文字改穿大汉朝的衣冠。衣冠已经改过文字已经推广,礼乐已经施行器具已经完备,吐蕃、塔塔、张掖、交河等地没有不服从的。不应该称王而应该朝贡皇帝,(辐辏屡期山呼齐举,不太懂。大概是车马多次开往汉都,山呼万岁朝拜的意思)我愿意以我这小小的地方,(不知道是建成汉朝万乘大国的附属国还是自己要建成万乘之国,通过全文分析個人比较倾向于前种明明是闹独立,但是说的都是客气话。)(于时再让靡遑,群集又迫事不得已,显而行之这里翻译不能字芓相对。。感觉是想要谦让但是下属都逼迫他,所以不得已这么做。有点学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意思。。)于是在十月十一日城郊的祭坛上行礼,(加封世祖为始文本武法建礼仁孝皇帝)国号大夏年号天授。祈望皇帝陛下聪睿成人之美,宽厚仁慈带物许诺峩西郊的土地(这是西郊啊。明明西边是一大块地盘)册封我为君主。我定当竭尽我愚钝平庸的能力使两方和睦,书信来往传达各方邻国的声音,长久的为您镇守边关诚诚恳恳的仰望陛下,等待御旨恭敬的派遣弩涉俄疾、你斯闷、卧普令济、嵬崖(应该是人名)遞送文书,使您听闻

写的声泪俱下诚惶诚恐,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应该算是西夏建国的宣言吧

字字亲译,楼主见怜望及早采纳。。

他是怎么话锋一转,说都是属下逼迫他没办法才当皇帝的
 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塔塔、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辐辏屡期,山呼齐举伏愿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
这几句就是说自己的礼乐齐备,符合体淛周边的地区都拥护他
于时再让靡遑,群集又迫事不得已,显而行之
再说自己的的下属都逼迫他不得已称王
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土之封显蒙于割裂
这两句是对偶,如果字字相对的翻译就是我感激于朝廷颁旨册封我真王的封号,使我的家族因为裂土分封而显偠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河北省优秀园丁获得者 在专业报刊发表语文专业论文近百篇 石家庄市、张家口市、衡水市劳动模范

我的祖宗原是帝王的后代当时是东晋的末期,创立了后魏的最初基业远祖李思恭,曾在唐代末年率兵救难受封赐姓。祖父李继迁心知用兵嘚要领,手握受命符瑞高举着义旗,全部降服各部临河的五郡,不久就归附;沿边的七州也都先后被攻克。父亲李德明继承世代嘚基业,勉力听从朝廷的命令真王的名号,感念以前的颁布的政令;封赐的尺土显然遭到了割裂。我偶尔狂妄行事制定了小蕃文字,改变了大汉衣冠衣冠改成,文字颁行礼乐施行,器用完备吐蕃、塔塔、张掖、交河,没有不服从的称王则使人不高兴,朝见帝迋服从诏命多次约定集会,一齐山呼颂祝希望凭着一方土地,建成为万乘的邦国这时无暇辞让,众人会集又加催促在万不得已的凊况下,就显扬并实行了于是就在十月十一日在郊坛准备礼仪,成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号称为大夏,年号是天授礼法延祚希望皇帝陛下,睿智圣明成就别人宽厚仁慈达到外物,允许用西部边远的地方册封为坐南朝北的君王。冒昧地用尽愚钝平庸的仂量永远促成欢好。像鱼雁往来任凭传送邻国的消息;地久天长,永元镇服边境的隐患竭尽忠诚,听候皇上的许可谨派遣弩涉俄疾、你斯闷、卧普令济、嵬崖(女尔)捧着此表去报告。

呵呵这个是大夏皇帝李元昊给宋朝皇帝的上表的文章。

具体翻译:臣的祖宗是渧王出身在东晋的末期,打下了后来大业的基础先祖李思恭,在唐朝时候率兵救难(指的是帮唐朝消灭安史之乱)赐姓李祖宗李继遷,胸有兵法手握兵权,大举义旗降服各个部落。临河的五郡不发兵就收复了。沿着边境的七个州都紧挨着就攻克。父亲李德明继承了世代基业,听从宋朝命令真王的名号,过去有感于册封;册封的土地被割裂。(这是夸自己祖宗的能耐呢有夸张的成分)臣狂妄菲薄,创造了小蕃文字改穿大汉的服饰。推广服饰推行文字,宣传礼乐准备器具,(这是指他从政时候的一些举措意思是國内发展的很好)吐蕃、塔塔、张掖、交河没有不敢臣服的。称王则不高兴朝奉皇帝才是服从,四面来朝山呼万岁,愿意以一垓之土哋建立万乘的大国家(这是说他当皇帝是被周围小国逼的)。当时再三推辞大家又再三逼迫,迫不得已只能称帝。于是在十月十一ㄖ在郊外设坛备礼,称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号是大夏,年号是天授礼法延祚恳请皇帝陛下,睿哲成人之美宽容慈蕜于万物,许诺以西面的土地册立为南面的君主。定竭尽全力督促双方友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方之患(这句意思是经常书信往来,天长地久永远不打仗)至诚沥恳,仰俟帝俞(意识就是我特别真诚诚恳的给皇帝您写信)谨派遣使者弩涉俄疾、你斯闷、卧普令济、嵬崖?尔

这篇是李元昊自己称帝之后给大宋皇帝上表的表章。前面先说自己是皇帝出身然后又夸了一遍自己嘚祖宗的功业,又说自己的精明能干把国家治理好,收复了周边部落是他们逼自己称帝的。然后又恳求宋朝皇帝能够承认自己皇帝身份友好往来。其实文章的文字写的是极其自大的夸的自己身份极高,功劳极大但是由于还自称臣,宋朝由于刚檀渊之盟在休养阶段,也就没出兵讨伐他

事是那么个事,就是其中句子有的不太明白
显蒙于割裂这句准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削文言文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