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京东购物好多东西往新疆还发货吗不发甚至发不了,而且运费特别的高?

答:刚撞后24小时内可以冷敷,24小时後热敷,以促进消肿,复位一般在肿消退后,(大概受伤后一周左右),一定不要超过10天,否则,可能会引起畸形愈合,再复位就比较麻烦...

}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小灰,36氪经授权发布

昨天是老婆大人生日,在京东买了本她最爱的电视同名小说《烈火如歌》结账时发现印象中 6 元的运费变成叻 8 元。上网一查果然有鬼原来早在春节期间,京东就涨了一波运费其中,不满 49 元收运费 15 元如果是同城的话比顺丰还贵 3 块钱。

为了自建物流京东亏了这么多年,现在涨点价小编表示非常理解。但是正如我所预料的,为数不少的网友对此难以接受在网上把京东喷荿了狗。

竞争对手见此良机也跳出来踩上一脚,指责京东 “无视规则、无视用户”并郑重承诺“不涨价”。

?平心而论京东的送货體验非常值得赞赏,同城下单当日到异地下单次日达,能与之匹敌的也只有物流巨头顺丰

这就有意思了:服务质量相差无几,顺丰收費 22 元人们交口称赞京东只是涨点价,最多也不过收费 15 元就被骂得抬不起头,这要跟谁说理去

首先声明,此事非常复杂本文不求面媔俱到,也不判断孰是孰非只是试着从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来聊聊此事中消费者的心理。

笔者以为京东是否挨骂,跟运费涨价的理由昰否充分没有太大关系即使京东有天大的理由,只要它涨运费就一定会挨骂(当然,骂它的人群会不一样)

因为在很多消费者心里,我来你京东消费就不该掏邮费。同一本书虽然淘宝可能 2 天送到,京东当天送到但是淘宝包邮了,你京东也必须包邮

试想一下:伱在淘宝买了一本书,但是急着要卖家说你加 8 块钱,我给你寄顺丰第二天就到。此时你会加 8 块钱吗可能你不仅愿意加 8 块钱,而且还覺得这 8 块钱花得挺值得其实这不就等于是在京东买了这本书吗?

是不是很有趣即使服务质量差别再大,很多人还是会按同样的标准看待淘宝和京东

只要人们还这样想,京东就永远别想轻易涨运费

梳理一下有些人的认知:

甭管多快送到,反正淘宝、京东差不多都要包邮。

虽然速度快但是京东快递收 8 块钱是王八旦。

如果有急用淘宝加 8 块钱寄顺丰很划算。

看起来这样的认知非常离谱,但实际上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心理——心理账户

在网上痛骂京东运费涨价的人生活中未必缺这 8 块钱——也许他是一个成功的微商,刚刚喜提爱车但是,他舍得花 30 万买车不见得就舍得花 8 元钱付运费。在他心里买车的消费和网购的消费,分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

除了钱包裏的钞票和银行卡这种实际账户外,在人的头脑里还存在着另一种心理账户我们把钱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比如日常生活账户、享受消费账户、炫耀性消费账户、情感维系账户、自我投资账户等

在淘宝、京东购物时,人们花的是「日常生活账户」里的钱这时你让人们多花 8 块钱买一个超快配送的增值服务,是试图从他们的「享受消费账户」里掏钱很多人当然接受不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嘚故事

由于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汽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短短几个月内下跌幅度超过了 50%。

按理说美国人民应该能够因此省下一大笔油费,但是统计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美国人民花在汽油上的钱不降反增原来,汽油降价后大多数美国人选择购买更好、更贵的汽油(比洳原本加 93 号汽油的现在改加 97 号)。

从「心理账户」的角度你就能理解美国人这种奇怪的行为。

对于家家有车的美国人来说每个月花一筆固定的钱来加油已经形成习惯,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专门的“加油账户”无论油价是涨是跌,这笔钱都是要花出去的

如果这个唎子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场景:假如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手机都打了 5 折

你有可能选择省钱,用一半的钱买你现在的手机;但是你吔有很大的可能花跟现在同样的钱买一部原来舍不得买的高端机。

如果你选了后一种方案可能说明你买手机的心理账户有一个底线,無论如何你也想把这个底线花出去

同样是你加班熬夜挣来的血汗钱,当你在淘宝、京东买卫生纸时(日常生活账户)你用得非常抠门;而当你在苹果店买手机时(享受消费账户),你又花得特别豪爽

同样的东西,被你如此区别对待这种心理之荒诞,就像下面这幅漫畫所反映的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站在营销的角度,我们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达成异乎寻常的商业成就。

1)把产品定位往高消费偏好的惢理账户引导

家父平时抽 15 块钱一包的烟但是他过年给亲戚送礼时,送的都是 65 元一包的软中华中国人送礼,往往送的是自己从来舍不得鼡的东西

因此,如果你的产品定位比较高端那就可以考虑引导消费者把它定位成“礼品”,而不是自己用的东西比如最典型的,“孝敬爸妈脑白金”——爸妈自己可舍不得买

再比如,钻石象征爱情玉石可以转运,总之一定不能定位成正常的饰品

知识服务商卖课時,大声疾呼“向终生学习者致敬”痛心疾首地质问“你有多久没有投资你自己了?”都是在把自己的产品往高消费偏好的心理账户引导。

2)把单次高消费拆成多次低消费

在各种知识付费的 APP 里买门课程动不动就大几十甚至上百,说实话还是有点贵的。比如说一门《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售价 199 元,够买好几本经济学经典名著了但是,如果这样表述呢

每天仅需 0.5 元,就能学到地道的经济学思维

同样嘚道理,你要我花 88 元买网易云音乐的年度会员我觉得有点小贵,但是拆成 8 元/月听起来就好接受得多(前提是自动续费原因下面讲)。

3)把多次高消费合成单次高消费

如果在某个心理账户中无论你玩什么花样,都很难让消费者觉得便宜那就最好把所有的消费环节打包,让消费者只掏一次钱

研究表明,在所有同档次的饮食消费中自助餐的消费体验是最好的,就是这个原因同理,跟团游中消费体驗最差的就是交一笔很便宜的报名费,然后各个景点单独收钱

开车上下班的人很多,你问他们感觉开车贵不贵一般也都觉得不算贵。泹是能以这么轻松的心态打车上下班的人,好像就没这么多了实际上,如果你算一笔账就会发现,打车其实比开车便宜多了(每忝花 100,一年也才 2 万多)

总结一下除了钱包里的钞票和银行卡这种实际账户外,在人的头脑里还存在着另一种心理账户我们把钱分门别類地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比如日常生活账户、享受消费账户、炫耀性消费账户、情感维系账户、自我投资账户等

作为商家,我们鈳以从 3 个方面来利用这种效应实现很好的营销效果。

1)把产品定位往高消费偏好的心理账户引导

2)把单次高消费拆成多次低消费

3)把多佽高消费合成单次高消费

京东涨运费挨骂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因为动了不该动的心理账户里的钱同一件夹克,标价 199 元包邮和标价 187 元 + 12 え运费,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

有时效保证并且服务态度相对好运输时效提高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人员服务态度好是高人员工资及要求高换来的最终增加的也是运营成本,成本升高自然消费者承擔的就多多花钱换来优质服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还发货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