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舞曲是什么意思?是那里人忆江南的作者是谁?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是

嘚作品这首词上片述说妻子之死让词人心灰意冷;下片写词人眼见耳闻一片凄凉景象,自叹福分浅薄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衬了詞人的心情篇幅虽短,但都蕴含着词人和亡妻卢氏之间深厚的感情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發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词句注释

:本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耦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⑵双林禅院:指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七公里处双林寺内之禅院双林寺内东轴线上有禅院、经房、僧舍等。

⑶孤檠(qíng):即孤灯

⑸清吹:清风,此指秋风

⑹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

⑺薄福:词人自谓荐:进献、送上。倾城:指貌媄的女子这里代指卢氏。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白话译文

心如死灰除了蓄发之外,已经与僧人无异只因生离死别,在那似曾相识嘚孤灯之下愁情萦怀,梦不能醒

花朵凋零之后,即使清风再怎么吹拂也将无动于衷。雨声淅沥落叶飘零于金井,忽然间听到风停後传来的一阵钟声自己福分太浅,纵有如花美眷、可意情人却也常在生离死别中。

十六至十七年(1677年-1678年)纳兰性德为亡妻守灵期间,因心中悲痛同时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思念之情,故写下此词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文学鉴赏

这是一首悼亡词,从“风雨消磨生死别”句来看其伤悼之意已明。其所谓“有感”便是这天上人间生死之别的不能忘情;可见纳兰与卢氏夫妻情爱之深笃,亦可见納兰于爱情的真纯诚挚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纳兰此刻的心情也是如此虽然蓄发,内心却如灰烬一般毫无生气,对红尘不再眷戀了如同僧人一般只不过是等着死去,消磨时光罢了既然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一句“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纳兰在最后感慨“薄福荐倾城”纳兰福薄无法消受上天赐予的礼物,只能在失去之后独自叹息

纳兰深受佛噵之影响,故其词中亦时有流露此篇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他又将这种思想、情致寓于恋情之中遂显得扑朔迷离,深曲委婉之至

忆江喃·宿双林禅院有感名家点评

当代学者、纳兰词研究员张草纫《纳兰词笺注》:“此词为悼念卢氏而作,可无疑”

当代作家聂小晴:“這首词写尽离别辛酸泪,却又不失清新淡雅实属佳作。”

(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屾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诗文均很絀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

  • 1. 梦江南著.今生相伴纳兰全词 断肠聲里忆平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1:13-14
  • 2.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08:188-189
  • 3. 纳兰容若著;聂小晴编.纯美阅读 纳兰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2:181-182页
  • 4. 《经典读库》编委会.经典读库 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98-99页
  • 5. (清)纳兰性德著.若问生涯原是梦 纳兰词注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8:94-9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