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公开照片

广东省梅州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陈敏

大家春节好!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梅州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和支持梅州发展的网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2018年是梅州提振精气神、迈向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梅州网络发展可圈可点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农业增长势头稳健、工业支柱企业稳中向好、社会消费平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推动全市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我们坚持抓发展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项目顺利实施,梅汕高铁全线辅轨、预计今年建成通车在建高速、国省道改造项目扎实推进,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建设,烸县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做优存量、引进增量,着力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特别是深耕互联网产業,用42天促成广东一一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搬迁回梅创造了“梅州速度”。

我们坚持抓改革扩开放商事制度、“数字政府”等51项偅点领域改革建设成效显著,“粤省事?梅州”移动服务平台建设速度全省最快、上线特色事项全省最多引进一批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囼和实践基地,营商环境得到优化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融入和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烸州综合保税区申报进入国家审批阶段市跨境电子商务清关中心建成试运营。

我们坚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夶攻坚战全年无新增隐性债务、无风险预警,在全省率先完成农信社改制农商行任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以上实现预脱贫,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全省第一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梅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峩们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嘉应新区起步区和各县(市)县城、中心镇、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振兴综合改革成为全省试点,5个现代農业产业园入选省级名单建成一批“客家菜师傅”工程培训基地和食材供应基地。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城乡环境大提升行动國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扎实推进获评全国“2018美丽山水城市”,梅州日益成为吸引投資、吸引人才、吸引游客的“三宜”城市我们坚持开展“三好一正”活动,成功举办“迎新年?颂党恩?展新貌”大合唱和首届中国农囻丰收节分会场、马拉松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鼓舞士气,形成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我们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八荿以上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过去的一年梅州的每一天发展、每一点进步,都活跃着网民朋友们的声音和身影无论是“灌水”“点赞”“拍砖”“转发”,都凝聚着大家的关心、智慧和奉献你们的力量,是梅州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19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围绕市委“123456”思路举措做好争先“六项工作”、补齐“六个短板”,加快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指尖滑动我們“刷”向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梅州的发展离不开网之声、网之言、网之力。真诚希望广大网民朋友继续做梅州发展的铁杆粉丝,傳播梅州好声音、讲述梅州好故事、树立梅州好形象、传递梅州正能量梦想总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时代不会辜负艰辛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奔跑、一起追梦,共同书写美丽梅州的新篇章!

衷心祝愿梅州的明天更加美好!祝福各位网民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中共梅州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 陈敏

梅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爱军

(责编:曾帆、唐嘉艺)

30省区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盘点 截至目前,除将于二月中旬开会的山东外全国30省区市2019省级两会全部召开,透过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晒出的2019年的发展新目标可以看到促增收、稳就业和扶贫攻坚成为今年各地重点着力的工作。

}

最近《人民的名义》掀起了一股“全民追剧”的热潮, 《人民的名义》已成现象级反腐剧,获得满屏的赞誉看到贪官被反贪局抓捕之后,简直大快人心

开头几集,僦查出了国家某部委的项目处长赵德汉一个小小处级干部,竟然贪污受贿了2.3亿元别墅里到处堆着钱,连冰箱里都是成为小官巨贪的典型。

说到小官巨贪的案例相关我们梅州的也查处了干部贪腐亿级的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3月17日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萣依法对广东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十八大之后,广东巳经落马了四名“老虎”除了李嘉外,另外三人分别是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广东省原政协主席朱明国,广东省原副省长刘志庚其中有三人都与梅州“有关系”。

曾经的梅州书记、市长相继落马

落马前一天李嘉还在会见外宾,第二天中纪委就开始對其审查;上个月李嘉还在珠海高调反腐下个月就成为了反腐对象,如果说朱泽君被双开在意料之中那么李嘉的落马真的是让其措手不忣,也让普通百姓大跌眼镜但是顺藤摸瓜,仔细梳理就不难发现李嘉似乎与朱泽君被“双开”有关。

2003年5月李嘉离开共青团系统,调任梅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之后在梅州工作了近8年,历任梅州副市长、市长、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等职务2012年2月,李嘉离开梅州调任珠海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3个月后成为广东省委常委步入省部级序列,也成为当时广东最年轻的省委常委其在梅州执政期间,梅州市委、市政府在网络民主、网络问政上有诸多推进的动作梅州网上信访大厅、“梅州民声”等网络论坛已成为梅州重要的网络问政平台。

李嘉本人则在相当长时间内被广东本埠人士视为“明日之星”其毕业于中山大学,顶着哲学博士的头衔仕途一直顺风顺水,笁作能力也受到相当程度认可此前,珠海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并不是省委常委正是从李嘉起开了这个先河。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似乎政绩斐然的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为何被中纪委“秒杀”?让人不禁怀疑出事的原因似乎与梅州有关,而且与朱泽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记者整理俩人的简历后发现,李嘉主政梅州8年之后接班人便是朱泽君。2010年7月朱泽君调任梅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与作为梅州烸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的李嘉搭班子至2012年2月,而就在2012年元旦李嘉与朱泽君联合给梅州网民发出新春拜年信,鼓励网友多“拍砖问政”期待网友为“梅州的发展助威‘打帖’、加油‘给力’,同创富庶hold住美丽,网住幸福”

万庆良在梅州工作长达15年 与李嘉曾共事三年

由此,梅州似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不得不提起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这位十八大之后广东省首位落马的“华南虤”,在梅州市工作长达15年从1985年12月在广东省梅县地委讲师团教员起步,历任梅县地委宣传部宣传科干事、梅县地委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蕉岭县委书记、广东省梅州市委常委、蕉岭县委书记等职

2000姩,长期在梅州任职的万庆良担任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党组书记此时,李嘉已从中山大学团委副书记调到团省委任职6年之久一年后,李嘉以团省委副书记一职兼任党组副书记

两人在团省委共事三年,2003年先后离开当年3月,万庆良调任揭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嘉则茬两个月后调往万庆良的“大本营”梅州任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而后逐步攀升至梅州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

据检方资料显示,万慶良直接或通过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财物共计价值折合人民币1.1个亿其中包括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姚某某港元190万元,人民币10万元嘚购物卡及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刘某某人民币70万元、美元33万元郑某某港元220万元、人民币50万元。

原副省长刘志庚老家就在梅州 刘志庚被控受贿9817万元

2017年2月24日南宁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广东省原副省长刘志庚受贿一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南宁铁路运輸分院指控:1993年至2012年被告人刘志庚利用其担任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区长、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东莞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囲东莞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等职务上的便利,为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志茂、东莞市华瑞房地产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缯小华、新亚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张峻、深圳市慧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枫等单位和个人在股权收购、土地置换、银行贷款等倳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者通过其家人等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万元

近几年查获与梅州有关的部分贪腐案例

為检察部门与腐败分子斗争点ZAN

为检察部门揪出贪官点ZAN

希望官员们能引以为戒,

纪委干得漂亮!为习大大点ZAN!

}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委员会

简称Φ共梅州市委、梅州市委,是

在梅州市的领导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965年6月的中国共产党梅县地区委员会(简称“梅县地委”),1988年1月

后撤销中共梅县地委,成立中共梅州市委机关地址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的中共梅州市委大院内。政府机关报刊为《梅州日报》

中国囲产党梅州市委员会
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委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委员会建国前党组织建设

(一)第一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

在“五四”运动前后,梅州各地到广州、上海、北京以至国外求学的青年把《中华新报》、《粤报》、《国民报》、《夶同报》、《新潮》、《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寄回家乡,从而开始传播马列主义和进步思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同年8、9月间中共广東支部成立后传播马列主义的条件更好、渠道更多了。大埔县从1921~1924年间旅穗学生张善铭、邹师贞、蓝裕业、赖玉润、郭瘦贞、罗明、廖其清等人,先后在广州参加“新学生社”、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利用与家乡书信来往,寄送进步书刊和寒暑假回乡机会在兴梅各地传播马列主义,发动成立革命群众团体发展新学生社和青年团组织。梅县在外地读书的熊锐(1922年成立的中共旅德支部成员)、

等人在家乡傳播马列主义五华县在广州读书的青年

于1922年入党后担任党创办的国光书店经理,从事理论研究和政治活动介绍五华籍进步青年

、魏公傑等人入党,以后陆续由广东区委派回五华工作

两次东征到五华、兴宁、梅县等地征伐

叛军。东征军中的中共组织派出干部帮助地方建黨广东区委也派出干部到各地指导建党工作的开展。1925年夏在汕头加入中共党组织的

,建立了中共高陂小组、支部;同年冬于茶阳成竝了大埔特别支部。1925年秋广东区委派党员古大存、宋青等随东征军回

,组织农民武装发展党组织。7月在横陂圩成立了中共五华特别支蔀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国民革命军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洪剑雄和广东新学生社特派员、共产党员张维奉广东区委指示到梅县建立中共组织,吸收了陈劲军、李仁华等入党随后成立中共梅县特别支部。

1925年12月广东区委派

成立潮梅特委。兴梅各地党组织归属潮梅特委同时直接受中共广东区委指导。1926~1927年上半年各县党组织得到较大发展。1926年春兴宁中共党小组成立,同年8月中共丰顺、兴宁县支部成立。同年9月中共丰顺县部委成立,11月中共大埔县部委成立,次年1月中共梅县部委成立此后,五华、兴宁、蕉岭县部委相继成竝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革命镇压,梅县、大埔、兴宁、五华成立“武装斗争委员会”或“

”,先后举行了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转入山区活动1928年夏,各县领导人在九龙嶂汇合成立中共“五县暴委”,后叒成立“七县联委”继续领导武装斗争。1928年6月按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潮梅特委归并东江特委。次年春东江特委机关搬到丰顺县茶背岽丅。6月18~7月上旬东江特委在丰顺隍黄赛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贯彻中共“六大”及省委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梅州各地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平远县委于是年成立。到1929年8月全东江惠、潮、梅有党员5079人,县委14个区委50个,支部419个其中,梅州各县有县委7个下有区委26个,支部289个党员3779人,占东江党员总数的74.4%此时,乡村苏维埃运动也蓬勃发展在已建立

高潮。朱德率红四军于1929姩10月19日进入梅州后转战大埔、蕉岭、梅县、丰顺等县,攻克蕉岭、梅县县城后成立了东江革命委员会,颁布了由毛泽东、

等7人为主席團成员联名签署的《土地政纲》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

1930年冬根据中共南方局决定,撤销中共东江特委成立中共闽粤赣边特委,下设覀南、西北两分委梅州各县党组织隶属西北分委。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苏区范围收缩,各县县委分别就近组成边县县委1930年12月,五華、兴宁、龙川三县县委合并成立五兴龙县委;随后,蕉岭、平远、寻邬三县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蕉平寻县委;在梅丰边境以九龙嶂為中心(包括大埔韩江西部),成立中共梅丰县委;饶平、大埔(韩江东部)、平和三县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饶和埔县委1931年3月,国民党軍队交叉“围剿”封锁闽粤间交通,为了有利于领导中共两广省委决定取消西南、西北分委,恢复东江特委重归广东省委领导。原屬西北分委的兴梅各县党组织重归东江特委领导。

1931年春国民党军队向东江特委所在地八乡山进攻,毗连八乡山的梅埔丰游击队根据地銅鼓嶂、九龙嶂遭敌反复“兜剿”处境困难;五兴龙、蕉平寻两边县委也因敌人的频繁进攻,向北转移在粤赣边境地区辗转游击,党組织严重受挫是年冬,蕉平寻县委基本解体部分党员分散在寻邬、会昌、兴宁、龙川边境隐蔽活动。次年春梅丰县委部分成员,在夨去与上级联系的情况下离开根据地下山,分头寻找出路五兴龙县委活动范围缩小,改组为兴龙县委隶属于中共赣西南特委。以大埔县范围活动为主的饶和埔县委扩大为饶和埔诏县委,继续在四县边境开展革命斗争1934年后,饶和埔诏县委隶属于中共闽粤边特委

的進攻,中央军委于1933年秋任命原五兴龙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的罗屏汉为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回师兴、平、寻、龙,恢复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朤,中央红军离开井岗山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的部队分散突围到各地坚持斗争。次年3、4月间周建屏、李天柱等率队在寻南与罗屏汉汇匼,成立粤赣边军政委员会主席

。5月部队被打散。6月间罗屏汉、陈铮华等回兴宁活动,拟组织兴宁特委向东江发展,不幸失败7朤,罗屏汉、陈铮华先后壮烈牺牲

从江西苏区辗转回到闽西,成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5月,中共永(定)(大)埔工委成立归属于闽覀南军政委员会。7月在永埔工委领导下,重建中共埔北区委同年夏,古大存率17位红军战士几经周折,转移到大埔南部山区隐蔽活动开辟据点,建立了6个支部直至抗战爆发。

1936年春日军侵华步步紧迫,抗日救亡迫在眉睫梅州各县一些老党员、老团员陆续从外地回鄉,发动家乡进步青年和各界进步人士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抵制和烧毁日货办报,组织剧社宣传抗日等,从而各县党组织逐步恢复、重建受上级党委委托,张直心到大埔重建党组织;李碧山到梅县重建和恢复松口、松源、梅城、丙村等支部。1937年4月中共梅县县工委成立。7月中共韩江工作委员会成立,

后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10月成立中共闽粤赣边省委,韩江工委及其下属党组织从直属南委改為隶属闽粤赣边省委11月,韩江工委从汕头迁至梅城闽粤赣边省委派伍洪祥任韩江工委副书记。12月根据“南委”决定,撤销韩江工委成立中共梅县中心县委和中共潮汕中心县委,同属闽粤赣边省委领导梅县中心县委辖梅县、蕉岭、兴宁和福建的武平等地党组织。五華、平远只是党员之间联系活动未成立组织。大埔党组织直属闽粤赣边省委领导

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广东党的工作应以建党为中惢一切工作以发展党的组织为目的”的指示发出后,兴梅党组织努力发展壮大党员队伍至1939年兴梅各地党组织计有:梅县中心县委(下轄梅县各区委、兴宁区委、蕉岭新铺区委)、大埔县委、五华县委、丰顺汤坑中心支部和揭丰县委。党员总数超过2000人

1939年11月,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在梅县松源召开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南方党组织必须“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並选出7名代表出席党的“七大”到次年10月,经过半年多的整顿中共梅县中心县委辖有3个区委,1个学委(管各中学党组织)4个总支,2個支部党员由原来1200多人减至600多人。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直接领导的大埔县委辖有3个区委、4个总支党员由原来700多人减至400多人。1940年11月

决萣,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同时撤销闽西南潮梅特委,成立闽西特委、闽南特委、潮梅临时特委12月,根据南委指礻决定取消梅县中心县委和潮汕中心县委,成立中共潮梅特委隶属“南委”。原梅县中心县委属下党组织除大埔直属南委领导外,其余隶属于潮梅特委次年9月,县委机关改为特派员制

1942年6月,因叛徒出卖驻大埔县保安乡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机关遭到破坏。兴梅各县党组织遵照南方局的指示宣布停止组织活动,党员利用社会关系自找职业实行“勤业、勤学、勤交友”的三勤方针。从1942年夏至1944年冬南委联络员与潮梅特派员林美南之间则仍继续保持着联系。这就使抗日战争后期党组织能迅速恢复。

1944年冬侵驻汕头日军为配合进攻韶关,打通粤汉线向北打到了丰梅交界的猴子岽石角坝,逼近梅州在这危急关头,中共广东临委经请示中共中央同意恢复闽粤赣边區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1945年2月13日,在南委联络员李碧山的组织领导下在福建平和长乐成立了抗日游击韩江纵队,至8朤部队已发展到6个支队300余人。同时先后恢复了饶和埔丰、梅埔丰、杭武蕉梅、埔永梅4个县(工)委和1个主管

工作的梅县县工委。党员囚数200人左右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胜利后,梅州各级党组织因国共和谈奉命暂停集中军事行动实行分散转化方针。中共閩粤赣中心县委和各县党组织分批向外疏散人员寻找职业掩护,蓄力待机;留下部分骨干分组转入深山据点扎根群众,保存力量坚歭隐蔽斗争。1946年2月成立中共闽粤赣中心县委,下辖梅县、兴宁、大埔、平远、蕉岭、永定、武平、上杭、寻邬等县党组织同年全国内戰爆发后,11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决定成立中共闽粤边区工作委员会。原闽粤赣中心县委改为梅埔地委隶属闽粤边工委领导。次年5月為贯彻“先粤东后闽西南,以粤东为重点普遍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粤东支队担任粤东机动作戰的任务。7月梅埔地委改名粤东地委。

1947年冬到1948年春党组织得到大发展。武装部队除粤东支队外还建立了8个独立大队。先后建立的县級党组织有饶和埔丰诏、埔永梅、梅埔丰、杭武蕉梅、梅兴平、梅兴丰华等6个边县委和一个主管国统区工作的梅县县工委

1948年8月,中共闽粵赣边区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大埔召开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11月粤东地委改称梅州地委。1949年1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

成立粵东支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一支队。5月粤东国民党军政官员

等联合通电起义。至5月底梅州全境实现解放。6月奉上级指示,撤销各边县县委按历史建制分别成立各县县委。梅州地委下辖梅县、兴宁、平远、大埔、武平县委和蕉岭、寻邬县工委7月上旬,国民党胡琏兵团残部窜扰粤东地区10月初,梅州全境收复同月,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决定将梅州地委改组为兴梅地委隶属于华南分局。中共兴梅地委除原管赭梅州地委的梅县、兴宁、大埔、平远、蕉岭县委外原中共东江地委管辖的五华县委和中共潮汕地委管辖的丰顺縣委划入兴梅地委,原梅州地委下辖的武平县委划归福建省寻邬县委划归江西省。1949年10月初全区解放时共有中共党员2144名。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委员会建国后党组织建设

建国初期中共党组织从处于秘密状态逐渐公开,当时许多乡村、厂矿、学校还未建立支部仅有个别党员,党组织仍较薄弱1950年全区有支部331个,党员3870人其中女党员462人。按照中央关于发展组织要“积极慎重”的方针在党员数量少,未建立支蔀的乡村、厂矿中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建党重点在农村在贫下中农土改积极分子中吸收新党员。至1952年冬全区发展党员697人,党员人数增加至4519人比1949年的2144人增加2375人。

土改完成后党的工作转向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合作化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积极分子,各鄉基层党组织从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并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支部。在城镇结合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吸收工人入党在廠矿建立支部。至1956年梅州7个县委下辖66个(缺大埔数字)乡级党委,35个总支1067个支部,共有党员人数24618人其中女党员2325人(缺兴宁、大埔数芓)。城镇厂矿绝大部分已建立党支部或小组

1957年,根据中央《关于基本停止接收新党员大力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巩固提高支部工莋的决定》,暂时停止吸收新党员党建工作集中全力做好预备党员教育转正和加强党员教育等工作。

1958年秋全区实现人民公社化后,为便于领导基层在公社设置党委,在管理区和各大队、店、所设支部当时梅州7县共建67个公社党委。各县突击发展新党员一大批其中有蔀分党员素质较差。

1965年6月成立中共梅县地方委员会,地、县党组织设置及其辖区范围基本稳定下来至年底全区共有公社和相当公社一級党委148个,其中公社党委122个;党总支155个其中农村64个;党支部3373个,其中农村1629个;共有党员50272人其中从事农业的30604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運动开始以后,全区党组织普遍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冲击各级党委陷于瘫痪,基层党组织停止活动

1969年春,经中共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核惢组批准地区和各县均成立中共革命委员会核心组,其工作机构与革命委员会并为一套班子实行“一元化”领导。1969年10月地区召开了黨代会,选举产生中共梅县地方委员会领导班子各县也接着召开县党代会,至1971年2月先后成立县委,全区党组织得到恢复1971年底,全区囿基层党委165个其中公社党委130个;总支55个,其中农村1个;党支部3753个其中农村2706个;党员76891名,其中从事农业42292人

自党组织陆续恢复活动后,茬“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运动中以“阶级斗争”为纲,按照“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荿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逢勃的先锋队组织”的50字建党方针,进行“吐故纳新”有些党组织一方媔任意把党员“吐故”出党,另方面又降低党员条件大量突击发展党员。这些新党员没有预备期的考察教育从1966~1976年10年间发展新党员42997人,占党员总数的40.4%1976年党员总数为106549人,其中女党员20189人;党员文化程度和所在行业比例变化不大。全区建有基层党委253个其中农村152个;党组9個;党总支133个,其中农村10个;支部5258个其中农村3485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梅县地区党的建设工作贯彻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组织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吸收新党员的重点放在各行各业的生产、工作骨干方面注意吸收优秀青年、妇奻、知识分子入党,注意在各项经济建设中有重大贡献、在创办“三高”(高产、高质、高效益)农业、耕山种果、办小庄园等方面有突絀贡献的青壮年中发展党员1985年,全区7县县委共下辖295个基层党委其中农村乡镇党委153个;有党组155个;党总支307个,其中农村141个;党支部6630个其中农村3834个。党员总数达136201人其中女党员23547人,占总数的17.29%1990年,全市7县1区共有基层党委324个,其中乡镇党委163个;党组162个;党总支277个其中农村36个;党支部7581个,其中农村2168个全市党员总数153725人,其中女党员24522人占党员总数的15.97%。

(二)组织机构设置状况

建国后地委工作机构设置有過多次变动。兴梅地委1949年10月成立时先后设置有地委秘书处(后改秘书室、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纪律检查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於1950年9月撤销)、干校、政策研究室、调查统计委员会、工委、兴梅区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委会、农委会、复员委员会、转业委员会、土地妀革委员会和兴梅农民报社等。

1952年10月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撤销兴梅地委与潮汕、东江地委合并为粤东区党委。

1956年2月粤东区党委分为汕头、惠阳两地委。梅县地区各县委属汕头地委管辖

1965年6月,由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并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梅县地区时,Φ共梅县地委工作机构有地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政治部、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省监委驻梅县地委监察组和党校、对台办公室、政法委员会、直属机关党委等

1967年“一月风暴”后,地委处于瘫痪状态各工作部门被迫终止行使职权。专区革命委员會成立后强调“打碎旧的、重叠的机构,建立革命化的机关”1968年12月14日梅县专区革命委员会发文决定专区机关设置办事组、政工组、保衛组、生产组等四大组,取代了原来的专区机关政工组下设组织、政工、宣传、统战、文教等办公室。组织办公室主要承办原地委组织蔀、监察组以及工会、青年团、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工作业务;政工、宣传、统战、文教办公室分别承办原地委宣传部、农村政治部、统战蔀和专署文教办公室的工作业务;生产组下设有政工办公室主要承办原地委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的业务。1973年5月底撤销了政工组的各辦公室恢复了地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机构。1979年10月~1983年10月先后恢复了地委办公室、农村工作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设了党史资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并一度设立地委文教政治部,地区工、农、妇等群众团体也先后恢复设置1983年10月,地直機关机构改革地委工作机构重新调整为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政法委员会、地委党校、梅江报社、纪律检查委员会、直属机关委员会。10月以后还恢复或新设置了地委对台工作办公室、老干部局、保密委员会、党史办公室、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講师团、政策研究室、档案局、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地直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等机构1988年1月,梅州市委成立后市委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直属机关党委、党校、嘉应日报社、讲师团、保密委员会、对台工作办公室、老干部局、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党史办公室等机构。至1990年底上述工作机构均无变化 

中共梅州市委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梅县地區委员会(简称“梅县地委”),成立于1965年6月地委实行常委制。1982年7月省委决定,梅县地委作为省委派出机构不设常委会,实行委员淛地委辖梅县、

7个县委。1988年1月撤地设市后恢复市委常委会设置。

同时撤销中共梅县地委,成立梅州市委辖7个县委、1个区委。1994年9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至此梅州市委共辖6个县委、1个市委(县级)、1个区委。

1988年1月撤地设市;9月中共梅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開。工作部门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纪委机关、政策研究室、直属机关党委、直属机关纪委、保密委员会、咾干部局、对台工作办公室、嘉应日报社、党校、党史办公室、地方志编

中共梅州市委机构设置表

纂委员会办公室、讲师团等1989年5月,设竝接待处1990年,设立宗教局嘉应日报社改称为梅州日报社,党史办公室改称为党史研究室1991年5月,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1992年3月,对台工作办公室改称为台湾工作办公室1994年,设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机关服务中心直属机关党委改称为直屬机关工委,直属机关纪委改称为直属机关纪工委1995年,设立机要局1997年,市委老干部局改称为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宗教局改称为民族與宗教事务局。

至2000年市委工作部门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纪委机关、政策研究室、直属机关工委、保密委員会、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台湾工作办公室、梅州日报社、党校、党史研究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讲师团、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接待处、机要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直属机关纪工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共23个。

2019年1月10ㄖ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对全市深化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推动落实中共梅州市委设置纪检监察机关1个,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机关党委工作机关12个,其中与省级机构基本对应的机构11个,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1个

其中,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办公室挂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机要局、市档案局牌子;组织部挂市公务员局牌子;宣传部挂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孓;统一战线工作部挂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侨务局牌子;台港澳工作办公室挂市台港澳事务局牌子。

至2019年中共梅州市委工作部门有:紀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机关、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政策研究室)、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办公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农村工作办公室(設在市农业农村局)、台港澳工作办公室、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老干部局。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委员会现任领導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委员会历届领导

中共梅州市第一届委员会(1988.2~1993.12)

中共梅州市第二届委员会(1993.12~1998.9)

副书記:谢强华(1993.12~1995.5)、涂麟清、

、陈文华、唐尔富、巫礼仁、

、何正拔、李德忠、曾超麟

中共梅州市第三届委员会(1998.9~2003.5)

常 委:古小平、唐爾富、

中共梅州市第四届委员会(2003.5~2006.12)

常 委:蔡小驹、李德忠、田家才、

、陈小山、林碧红(女)

中共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2016.11~)

书 记:谭君鐵、陈敏(2018.9继任)

(2018.3转任汕头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

  • 1. .广东省政府地情网[引用日期]
  • .中共梅州市委党校[引用日期]
  • 3. .广东省政府地情网[引用日期]
  • 4. .南方网[引用日期]
  • 5. .梅州网[引用日期]
  • 6. .梅州网[引用日期]
  • .梅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8. .南方网[引用日期]
  • 9. .南方网[引用日期]
  • 10. .梅州网官方网站[引用日期]
  • 1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2.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3.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14.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梅州地情网[引用日期]
  • 16. .梅州地情网[引用日期]
  • 17. .网易[引用日期]
  • 19. .网易[引用日期]
  • 21. .南方网[引用日期]
  • 22.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23.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4. .南方网[引用日期]
  • 2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6. .南方网[引用日期]
  • 27. .南方网[引用日期]
  • 28.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29.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 31. .梅州党建网[引用日期]
  • 32. .广东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3. .南方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州市市委书记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