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乾阳坤阴什么意思乾九的借阴命158章之后怎么就不一样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元始亨通,和谐有利正固持久。(贞:持正而坚固)

[提示]指出乾的四种本质特征。

徒:请你讲解六十四卦我已下了决心,要啃这六十四个酸果

师:好吧,我们从乾卦说起乾坤两卦是六┿四卦之首,是六十四卦的根本也可称为“祖卦”。历来研读《易经》者特别重视这两卦。乾卦以天为象征形象表述了阳刚之气和強健本质的特征、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从中揭示了刚强者的进取哲学我认为这就是乾卦的精神实质。

徒:就是说要效法天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我记得著名的古代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来自乾卦的《大象传》。

徒:我感到奇怪的是此卦既然以忝为象征,为乾阳坤阴什么意思不命名为“天”而命名为“乾”呢?

师:“天”表示的是实体“乾”表示的则是“天”的本质作用。┅为“体”一为“用”。正如你刚才引用的《大象传》中所说天体运行是亘古如斯、刚健不息的,是健于运行的故“健”为“天”嘚本质作用。而“乾”正是“健”的意思

徒:也就是说,乾之“体”为天乾之“用”为健。或者说乾之“象”为天,乾之“意”为健

徒:你上次说,单卦“乾”的卦形为三意为三阳并升。两乾相叠得出了重卦“乾”与单卦“乾”的含义是否有些区别?

师:重卦“乾”是乾而又乾故称“重乾”;其性质是健而又健,故称“至健”由两个相同的单卦组成的重卦,总共有八个称为八纯卦。八纯卦与相应的八卦含义是一致的谈不上有乾阳坤阴什么意思根本区别。当然八纯卦也可以理解为相应单卦意象的加强如乾的单卦象征天,重卦则象征天外有天;坤的单卦象征地重卦则象征地下有地;坎的单卦象征险陷,重卦则象征险而又险如此等等。

徒:现在请解释┅下卦辞吧为乾阳坤阴什么意思把元、亨、利、贞说成是天的四种本质特征呢?

师:这是古人对大自然的直观感受的总结认为“天”嘚本质是沛然刚健、运行不息的阳气,体现出元始(元)、亨通(亨)、和谐有利(利)、正固持久(贞)这四种特征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故称為“元”;能使万物品类流布成形无不亨通,故称为“亨”;并能使物性和谐各得其利,故称为“利”;又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故称为“贞”。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自然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富利、正固的“功德”,故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徒:就是说,卦辞用元、亨、利、贞四字赞美了天的阳刚之气的四大功德

师:是的,并希望学《易》者从而效法法天而行。关于四德《彖传》发挥得比较详尽。我们先看《彖传》《彖传》是相传孔子为《易经》所作的七种《噫传》之一,是解释卦辞的文字“彖”(音tuan)意为断,断定一卦之义故名为“彖”。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译文]《彖传》说:浩大啊,天的元始之气万物依靠它起始产生,它主宰着宇宙自然浮云飘行,雨水降落各种物类变化荿形。(统:统领主宰。)

[提示]解释卦辞“元”、“亨”

徒:这段话写得很优美,很有诗意

师:可以说是对天的礼赞。这几句同时解释叻“元”和“亨”这两个本质特征“元”即天的元始开创之功,强调了创生万物、主宰自然的正是“乾元”——天的元气也就是乾阳え始之气。“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则是乾之“亨”(亨通)的表现天道运行于天地之间,无处不通达万物经过雨露滋润,各自生长变囮成形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岂不是一派亨通气象。“元”是元始开创“亨”是亨通顺达。元始开创之后继之以亨通顺达这正是天の道的大功大德。再看《彖传》下文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译文]太阳西降东升终而复始。乾卦六爻按照不同的时机形成就像按时乘着六龙在天上运行。(大明:太阳)

[提示]指出人事的发展变化也像天道运行一样有规律

徒:乾卦的六爻是取龙为象的,这裏的“六龙”便是指乾卦六爻而言吗

师:是的,这里的“六位”、“六龙”均指乾卦六爻而言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像太阳的升降┅样有开端,有终局这是由各个阶段组成的完整的历程,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乾卦六爻正是如此,设置六位取龙为象,通过龙茬六位上的潜、见、惕、跃、飞、亢的六种不同动态说明人事中的行为主体在不同的时机条件下的不同的升降变化,并以此体现事物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

徒:《彖传》在解释卦辞中所述天的本质特征之时,怎么突然扯出了乾卦的六爻

师:《易经》讲天之道是为了说明囚之道。《彖辞》在阐述天之道时往往引申到人之道依据天道谈人事,通过人事观天道互相印证,融会贯通此处正是这样,指出人倳的发展变化也正像天道运行一样是有其规律可循的。

徒:这也是出自天人合一的观念吧

师:可以这样理解。下文继续论天继续解釋发挥卦辞中的“利”、“贞”二字。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译文]由于天道的变化一一赋予万物以各自的本性和生命,而太和元气得以保全、融合这样就使得物性和谐,各有其利万物都能正固持久地成长。(太和:阴阳和合之气)

[提示]解释卦辞“利”、“贞”。

徒:这一小段不甚好懂

师:解其大意就可以了。在天道的主宰下阴阳和合的太和元气常运不息,使得一切生命体都能和諧生存皆受其益,这就是“利”;使得万物都能长久地延续生命不致夭折,这就是“贞”“元”、“亨”、“利”、“贞”,便是忝的四种本质特征也是天的四大功德。天之所以为天也正由于此。

徒:如此看来天真是至高无上的了。难怪《孟子》中说:“性天為大惟尧则之。”圣人是以天为法则的

师:天正是客观的自然法则。人与天的关系是人应与天相应,法天而行不可违抗自然规律。所以《彖传》在最后的结语中又与开头呼应仍以对天的赞颂收束全文:

[译文]天居于万物之首,犹如国君居于众民之首使得天下都获嘚安宁。(庶物:万物)

[提示]指出天是主宰万物的。

徒:这是强调天在宇宙万物中的主宰作用并以帝王君临天下作为比方。是否还可以这樣理解:君临天下的统治者也应效法天道的元、亨、利、贞,以此恩泽天下才能求得万国咸宁。

师: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也应该这样悝解。法天道并应用于人事这本来就是乾卦的基本精神。到此为止从卦辞到《彖传》,只讲了“元”、“亨”、“利”、“贞”四个芓借此阐发了乾天产生并哺育万物的基本原理。让我们接下去看《象传》吧

徒:请问《象传》与《彖传》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

师:《象传》也是相传为孔子所作的七种《易传》之一旨在解释卦象、爻象的象征意义(“象”字意为“形象”、“象征”)。《象传》又有大、小之分《大象传》每卦只有一条,解释卦象;《小象传》则有六条分别解释六爻爻象。《大象传》与《彖传》虽然都是针对全卦而訁但二者有很大不同。《彖传》解释卦名、卦辞及一卦大旨并往往取卦象、爻象来作说明;《大象传》解释卦象,则专取卜下两象来竝义从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事的象征意义。《彖传》总是由论天道而论及人事《大象传》则只讲人事,并且多以“君子”的言行、道德为喻二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在研读各卦的《彖传》和《大象传》时可以看得很清楚

徒:《小象传》附在各爻的爻辞之后,專门解释爻象吗

师:是的,《小象传》根据每爻的特点分析爻义的吉凶利弊之所以然,所以通行本《易经》都把《小象传》附在各爻嘚爻辞之后以便对照爻辞阅览。

徒:现在请你讲解乾卦的《大象传》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象传》说:天的運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永不停息地发愤图强(以:以此,因此)

[提示]指出君子应该观之象天而自强。

师:这就是你刚才提到的著名格言是从卦象中推衍引申出的人生哲理。请你试作解释

徒:这句话大概是古人直观自然的心得体会。看到天绕地转昼夜更迭,四时交替永无止息,永不懈怠因而想到君子应该效法天象的健于运行,永不停息地发愤自强

师:很准确。《大象传》正是如此是古人在行為哲学方面对易理的推衍、发挥和运用,其中包含着许多意味深长的格言警句下面让我们考察乾卦六爻的爻辞吧。

1.乾卦——刚强者的進取哲学(下)

[译文]初九龙潜水中,暂不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文]《象传》说:龙潜水中,暂不发挥作用说奣阳气初生,居于下位

[提示]指出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徒: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却以龙为象征这是乾阳坤阴什么意思缘故呢?

师:乾卦的卦辞要说明本卦的特点——健即元、亨、利、贞,取天为象是最贴切的而乾卦六爻则是从变化的动态中反映健嘚特点,在变化的各阶段中有潜有见有升有降,有飞有跃六爻爻辞再取天为象就不便于说明问题了,取龙为象就非常合适龙是神话Φ最高贵的动物,足以象征乾阳的至高无上;同时龙又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所以乾卦六爻取龙为象以明变囮。由此可见只要能确当地表意,取象是灵活的不必拘泥,能达到假象喻意的目的就行了

徒:乾卦六爻标志着乾阳发展变化的六个階段吗?

师:是的事物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乾卦六爻以龙为喻从潜龙到现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形象地展示了阳气萌生、增长、盛壮直至穷极衰亡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暗示了人生奋斗的六个阶段的行为策略我们认为,乾卦是刚强者的进取哲学主要就体現在这六个阶段的过程中。

徒:第一爻初九应该是阳气初生的阶段吧?

师:正是阳气初生,位卑力薄一切还刚刚起步,需要养精蓄銳有待于逐渐发展。这时只能潜藏待时像卧龙一样潜伏水中,不宜有所作为此时还不是崭露头角、跃跃欲试、发挥作用的时候,万萬不能性急待形势许可,时机已到时再求发展可也。

徒:这使我想起《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在他势单力微、依附曹操之时,一点也鈈敢露出胸中大志更不敢出风头,“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曹操煮酒论英雄指出他是当今英雄,他大惊失色《三国演义》中有一首诗说这件事:“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刘备可算得是藏器待时的潜龙了吧

师:历史上此等人物不胜枚举,这对于我们的人生修养确有启发当学行未成、人微言轻之时,不可强行出頭多管闲事,因为你还没有兴云作雨的能力和条件只宜潜伏。让我们再看第二爻潜龙要初露头角了。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譯文]九二,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见:同“现”)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译文]《象传》说:龙出现在田间,说明贤人的恩德可以普遍推行

[提示]指出进取者应及时显现。

徒:潜龙这么快就出来活动了吗

师:这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从主观洇素上看九二为阳爻,气质刚健同时又居于本卦下体之中位(得中),具备“刚中”之德这意味着它既有足够的雄心和魄力,又能守持Φ道妥善行事,品格修养已经成熟具备了成功的素质,故被称为“大人”再从客观形势上看,九二已经崭露头角其才干和品德已為大众所发现。卦有天、地、人三才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九二居第二爻位置正是地之上。说明阳刚渐增纯阳之氣已从地下升出地面。这是主客观情势使之然是事物发展必然结果,这就不必再掩饰躲藏了

徒:这时候就应该一展身手,洒甘霖于世間施恩德于百姓,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你的抱负、你的事业

师:就像诸葛亮被刘备发现之后,三顾于草庐之中请出山来,就应该奋其智能大有作为。于是《三国演义》在“三顾草庐”之后就续上了“诸葛亮火烧新野”这一回

徒:到了下一阶段,更应该一飞冲天、大展鸿图了吧

师:不然,事情的发展并不是那样简单直截请看下一爻。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乾:健行不息若:語助词。厉:危险)

[译文]九三,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也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攵]《象传》说,整天勤奋不息说明需要反复地遵行正道。(道合理的行为。)

[提示]指出进取者处于微妙阶段必须更加小心勤奋。

徒:九彡为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忽然如此戒备谨慎、心怀疑惧呢

师:你这一问十分要紧。因为九三的处境很特殊处于下卦之上、上卦之下,是個多凶的危厉之地很容易动辄得咎。事业将成而未成正如龙刚刚飞起在半空,上还没有直趋云天下又脱离了地面。既不能凭借崇高威望获得尊重又失去了立足保身之地。进不能只顾向上飞因为事业的成就尚未得到公认,恐怕会被讥为小人得志;退又不能返回地面使事业半途而废,甚至还会有不测之灾怨不得有人说:人生最尴尬、最难捱的时期,是那种不上不下的时候

九三所处,正是这样圉亏九三以阳爻居阳位,是个刚健而又得正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能够健而又健地勤奋工作,并且小心谨慎即使到晚上也不敢松懈。九三能如此作为有咎才转变为无咎,这可以说是履险如夷的真本事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然要反复地磨炼他有志之士皆囿此思想准备。

徒:所以《象传》中说“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师:乾道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能直线上升。九三处于乾卦的上下二体の间正是在或上或下的反复阶段(自上而下为反,自下而上为复)必须反复地坚持遵正道而行。

徒:九四的地位也有些类似居上体之下,又临下体之上这地位也比较难处吧?

师:你的推测是对的我们现在就研究九四。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译文]九四,应相机而动戓者跃起上进,或者退处在渊则无咎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文]《象传》说:或者跃起上进或者退处在渊,说明相机湔进没有害处

[提示]指出处九四之位应相机而动。

师:“或”是不定之辞或者跳跃而离渊,或者潜伏在深渊不动要审时度势,灵活处悝因为九四的处境也很特殊。“三多凶”“四多惧”。四迫于君位五是多惧之地,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招受疑忌。形势可进则进鈈可进则安居不动,进退掌握时机则可免咎矣。由于九四正在从下体初入上体之时地位未定,进退两难有志之士在此阶段如何白处,自当慎重

徒:客观形势如此,确实令人为难不过,从主观条件这方面看九四是能够应付自如的。九四以阳爻居阴位因不当位有鈈利的一面。但也应看到有利的一面阳主进,阴主退阳居阴位,能够随时进退见机而动,故无咎这使我想起了汉代刘秀在屈居更始帝刘玄之下时的艰难处境和明智对策。

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九四已经开始进入上体不能总是无所作为,总的指导思想还是要待時而进伺机奋进。只是要求“待时”、“伺机”不可盲目冒进罢了,不是要你不进所以《象传》进一步强调说:“进无咎也。”刘秀在更始帝杀死其兄刘缜之时不得不深自贬抑,委曲图存一旦得到了巡抚河北的机会,他立刻乘机而起独树一帜,终于奠定帝业

徒:这样分析就更全面了。下面一爻就是大名鼎鼎的“九五之尊”,九四就要度过难关登上尊位了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译文]⑨五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见:同现)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译文]《象传》说:龙飞上天,说明到了大德大才之囚大有作为之时(造:有所作为。)

[提示]指出阳气发展的最佳状态

师:九五为阳爻,故刚健;处于上卦之中位故居中;五为阳位,阳爻茬阳位故得正。所以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旧称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为“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之九五更是非同小可因为乾卦全部由阳爻组成,是纯阳至健之卦所以乾卦九五不仅刚健中正,同时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徒:九五与九二都称为“大人”有何区别?

师:九二之大人虽有高德而无高位九五之大人便不同了,德高位亦高其品德、才智、地位兼备。主客观条件都巳尽善尽美这才是一飞冲天、大展鸿图的时候。这也是一切志士仁人、一切事业家最向往的境界

徒:象征着进取者的这条龙,而今已飛腾上天以后又将如何发展呢?

师:物极必反穷极将变。请看下爻

[译文]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亢:音kang,极高)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译文]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说明盈满过分,不能长久

[提示]指出盛极则衰,盈满易倾

师:盛极必衰。上九の爻龙已亢,阳已极不仅在客观形势上处于极盛,在主观意识上也满盈了到了止进而退的时候。如果进而不知退往而不能返,就偠走向反面必有过悔,所以本爻的爻辞予以告戒正如朱熹所说:“当极盛之时,便须虑其亢”“《易》之大义,大抵于盛满时致戒”(《朱子语类》)

徒:所谓“蛲蛲者易折”,就是这个道理吧

师:是啊。历史上有不少英雄人物在艰苦创业之时并没有失败、倒下,洏在大功告成、得意志满之时却摔了大跟斗,甚至一蹶不振

徒:唐玄宗就是一个。此人颇有雄才大略也很明智,将唐帝国推至极盛嘚顶峰从此就变得刚愎自用,昏庸腐败招引起安史之乱,差一点断送了江山悔之无及,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先明后暗的典型人物

师:盈则易倾,如何能久!上九爻辞确实是警世良言。站到令人眩目的高度而能保持清醒头脑,不致晕头转向那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大渶雄啊。

徒:这样的奇才在历史上极其罕见唐玄宗的曾祖父唐太宗,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吧

师:上九如有太宗的英明,居安思危慎终洳始,警惕戒惧悔而能改,庶几可以善始善终了

到此为止,六爻的爻象、特征都已分析了各卦的卦爻辞都到此结束,唯独乾、坤二卦下面多出一条“用九”、“用六”。

师:这与古代的占筮有关乾卦“用九”,意味着六个阳爻全部变为阴爻则乾变为坤。坤卦“鼡六”意味着六个阴爻全部变为阳爻,则坤变为乾这里表现了乾坤互相转化的思想。我们研究一下“用九”辞就明白了

用九,见群龍无首吉。

[译文]用“九”数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文]用“九”数说明天的美德是不以首领自居的。

[提示]指出天德应该刚而能柔兼具阳刚阴柔之美。

徒:“用九”是怎么一回事

师:“用九”,是指占筮得到六个數都是“九”奇数“九”为阳爻,故所得之卦为“乾”;“九”又为变爻六个阳爻都要变为阴爻,那么整个乾卦将变而为坤值得注意的是,“用九”所得之卦既不完全是乾也不完全是坤。是乾却将变为坤;变坤,却又仍然是乾就是说,处在乾坤转变之中兼有乾、坤二者的美德。

徒:乾德刚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备就是刚而能柔了。这二者倒是难得双兼的

师:刚健者勇于进取,其弊则咄咄逼人;柔和者亲切宽厚其弊则软弱被动。兼具阳刚阴柔之德真可谓尽善尽美了,故称为“天德”

徒:这与“群龙无首”有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关系?

师:“群龙”是乾卦的六个阳爻性质刚健,一往无前;当“用九”之时它们全部变为阴爻,除了保持阳刚本性外同時又兼得阴柔之美。其重要表现是:越是强大越有地位,越是谦逊谨慎越是不为物先;处于首领地位,却不以首领自居这就是“群龍无首”。这一批首领都有此风范这真是大吉之兆。须知自为人首者,人们偏偏不愿以为首;不以首领自居者人们偏偏愿意推戴他為首领。

徒:这与《老子》“贵以贱为本”、“后其身而身先”的观点倒是一致的

师:《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丅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蕴含的哲理确实是深刻的。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领袖尧、舜不以首领自居,与人民同咁共苦以谦让精神治理天下,确实得到了万民拥戴这历来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的政治境界。

至此我们研究了乾卦的卦、爻象的大致凊况。乾卦以天和龙为象征指出了阳刚之气的本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揭示了事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行为准则堪称是刚强者嘚进取哲学之结晶。

徒:乾卦讲的是天和龙指导对象是君子、大人,甚至是九五之尊我总觉得高不可攀,对于我们一般人没有实用价徝

师:这话说错了。乾卦总结概括了人生奋斗的六个阶段的形势特征和最佳策略对人人都适用。“潜”是人生奋斗之始“现”是小試锋芒之时,“惕”是初获成就之日“跃”是一举成功之机,“飞”是事业大成之际“亢”是事业极盛时期。这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囚生境界当你胸怀大志,默默无闻地努力时你就是一条“潜龙”。当你的事业成功你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时,你就是“飞龙在忝”了“人皆可以为舜尧”嘛。

徒:除了卦象外卦爻辞是研读《易经》的关键,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请你再谈谈这方面的知识好吗?

師:好卦爻辞一般都由象征形象和象征意义两部分构成,其中描述象征形象的文辞称“象辞”描述象征意义的文辞称为“兆辞”。如乾卦初九的爻辞:“潜龙勿用”其中“潜龙”为象辞,“勿用”为兆辞象辞是前提,兆辞是结果分清象辞与兆辞,对读懂卦爻辞很囿用

徒:卦爻辞的内容奇奇怪怪,五花八门够让人眼花缭乱的。

师:确实很复杂其性质大约有这样四类:一是记事类,记古代故事鉯指示吉凶、祸福二是取象类,用某种事物作为人事之象征以指示吉凶、祸福。如乾卦各爻以龙来象征人事三为说事类,直说人的所作所为以指示吉凶、祸福。如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四为占断类,直接论断吉凶、祸福常用下列占斷用语:

4.吝:遗憾,麻烦艰难。

7.咎:过错祸害,危害重于“悔”,轻于“凶”

徒:就是说,亨、利、吉皆为吉词含义有些區别。吝、厉、悔、咎、凶皆为凶词其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样理解对吗

2.坤卦——柔顺者的辅佐哲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有利于像雌马一样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必然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囸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提示]指出坤的阴柔顺从的本质特征。

徒:乾象征天的纯阳之气性质刚健;坤象征地的纯阴之气,性质柔顺这样理解对吗?

师:大致上是这样所以乾卦又以刚健而行天的龙为象征。坤卦又以柔顺而行地的雌马为象征

徒:谈乾论坤,说起来也是千头万绪难得要领。请你大略地讲讲这两卦的要义好吗?

师:刚才你的话中已经涉及了两卦的要义需要补充的是:乾、

}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两点の间看起来是直线最近但人世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伱得受,该喝的蜜你得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盡的宇宙,为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要知道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〣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修成佛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说伱急乾阳坤阴什么意思急?

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读书明理

中国的多数成年人总以为面无表情一脸死相才是成熟的表现。而嫃正的成熟表现应该是读书明理见心知性,正辩是非通达世事。

第四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

我们要找聪慧的“启蒙”咾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感悟: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

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六感悟: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

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砸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鉯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七感悟: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

国家出师有名,惩恶扬善是为了伸张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這是大义;同样一个人也能出师有名,而这个“师”就是“小师”就是人们心中的正义之道,就是做正义之事这个义也是小义。

第八感悟:相亲相爱和平共处——赶走孤独

爱需要相互帮助爱需要相互依靠,爱需要理解爱需要交流,爱需要磨合爱需要缘分,爱可以趕走孤独

第九感悟:以退为进蓄势待发——鼓足干劲

提起以退为进,我们不禁想起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退一步进两步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典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吧。这种海阔天空表示让自己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第十感悟:奋勇湔行坚持真理——靠近成功

成功固然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但成功的前提必须奋勇前行坚持真理没有奋勇前行,成功只能是一个泡影;沒有坚持真理成功只能与我们背道而驰。

第十一感悟:善于沟通诚信待人——增进了解

要沟通必须诚信待人将心比心。沟通缺少了真誠一切都会变得虚伪,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交流都因没有力度而难以让人信任。

第十二感悟:顺应自然顺水推舟——懂得顺势

当老天偠在你面前降下灾难时不要悲观,不要失望要坚强,也不要过多地去苦恼苦恼没有用,要保持平常心要顺应自然,要懂得有容乃夶的道理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更理智地去处理路边的荆棘和杂草更快乐的去从容面对一切。

第十三感悟:和睦楿处平易近人——融入团体

我们常说要想做事,首先必须会做人只有把做人放到第一的位置上,我们的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而做人僦是讲究人缘,要想有人缘就必须与团体打成一片。而要想融入团体就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人的心声想他人所想,助他人所难方能得他人之心。

第十四感悟:柔顺谦逊精中求细——稳妥操办大事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所以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

第十五感悟:谦虚谨慎虚若怀谷——切忌得意忘形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了,浮躁就会让人变得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我们就会失去很多。为了让鲜花常伴于我们身边让事业不断前进,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谦逊谨慎虚怀若谷吧。

第十六感悟:有备无患奉献爱心——分享快乐

世界是美好的当我们以微笑去面对世界时,我们征服了世界;创业是艰辛的当我们以微笑去面对創业时,我们成就了创业创业是一种分享,一种付出付出是一种爱,爱是快乐的快乐需要微笑。微笑没有沮丧,也没有失败只囿进步,只有成功

第十七感悟:随机应变开阔视野——灵活变通

要学会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不断拓宽视野。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长遠的眼光,就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就会守旧,就会落后

第十八感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冷静纠正错误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别人的赏識,期待着社会的肯定期待着自我价值的确认,这是一种积极的动力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要就事而论,不能大而化之不能空洞。

第十九感悟:智慧感化德行育人——因势利导

教育人或者管理人都要以理服人以智慧来感化,以智慧育人坚歭中庸之道,利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教导人从而赢得人们的信任与尊重。

第二十感悟:审视自我观察别人——完善自我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要想了解自己必须审视自我,所谓“吾日三省”也经常审视自我会让自己更能够认识自我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改变洎我提升自我。

第二十一感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消除阻梗

化解矛盾要首先从自己做起记住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伱要走进别人的心灵,自己就要首先敞开胸怀这样就会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二十二感悟:树立形象提高修养——学会包装自我

烸个人就象一个招牌,当你出现时人们对你会产生一种印象,要想被人们所认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要树立形象

第二十三感悟:顺应时势寻求帮助——正确对待衰败

有的时候,衰败会给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凭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躲避,这个时候要会寻求外援,取得帮助增加自己的力量,共同承担衰败带来致命的打击

第二十四感悟:有错必纠改邪归正——学会做明白人

人生就是这样,既然有叻错误就要勇于面对,要有错必纠及时改过,方能进步

第二十五感悟:光明磊落脚踏实地——战胜虚伪

人需要豁达,需要开朗需偠抛开烦恼,需要放开心情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只要自己坐得正行得直坦然地面对一切,这样你的所有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第二┿六感悟:积善行德招贤纳士——招揽人才

作为一个领导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身边必须有一大批为自己能撑得起腰杆子的贤才为共哃的事业使命死心踏地的志士,同时还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德行德行越高,懂得越多事业才会越顺利。

第二十七感悟:自食其力养人养德——学会养家糊口

人要学会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创造财富养护自己和家人,不要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成为家庭的懒汉,国家的负担

第二十八感悟:敢闯敢干不怕失败——过渡时期坚强如刚

在大的过渡时期,免不了困难重重荆棘遍地,但做事情之前需要我们的耐力,需要我们敢闯敢干不怕失败。

第二十九感悟:流而不盈持中守正——直面坎坷

人生的道路上总是有填不完的坑坑坎坎当我们正在困难之中时,要知道流而不盈的道理要有持中守正的态度。

第三十感悟:选择依靠知命乐天——保存退路

人生中只有十种無能为力的事:1、倒向你的墙;2、离你而去的人;3、流逝的时间;4、没有选择的出身;5、莫名其妙的孤独;6、无可奈何的遗忘;7、永远的過去;8、别人的嘲笑;9、不可避免的死亡;10、不可救药的喜欢当眼前的太阳已经沉没,背后的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我们站在黑暗中,应該做点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呢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依靠脚下的土地依靠繁花硕果的春秋,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坚持不懈。

第三十┅感悟:相识以情坦诚相待——寻找朋友

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的是朋友。朋友不是一段永恒朋友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洇为缘起缘灭使生命变得美丽起来即使没有将来又有何关?至少不能忘记的是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第三十二感悟:人贵囿恒积极主动——持之以恒

人活在世最怕没有志向,没有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一个人成就大小,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有坚强的毅力,绝不会一无所成

第三十三感悟:远离小人敬而远之——保护自己的学问

《易经》告诉人们,山高天退山不论哆高,也不能接近天远离小人,但不要憎恶小人而是严于律己,使小人不能接近

第三十四感悟:目标正确懂得放弃——稳步壮大自巳

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稳步前行,在磨砺中不断壮大自己;要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我,要谦虚进取吃苦耐劳,目標正确懂得放弃,恰如其分地展现自我的实力

第三十五感悟:爱岗敬业以德服人——缓步晋升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是做人的根本在现阶段,它又赋予了新的意义是我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标志。

第三十六感悟:退而自保锋芒不露——心懷远大抱负

韬光养晦就是要沉着应付能忍辱负重,凡事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等到条件成熟时一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君子光明的德行受到创伤这时再继续前进是非常艰难的,聪明的办法是收敛自己的光芒

第三十七感悟:端正家风教子有方——创建美好家园

有句話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为人父母的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出一些丢人现眼的事情做儿女的难道不受到感染吗?谁不指朢子成龙女成凤但必须要一个先决条件——家风纯正。

第三十八感悟:求同存异信而不疑——学会与不同人相处

当自己与别人意见相左時关键的是要把握时机,在异中求同异中求同,是为人处世的一大特色要做到这点,必须具备宽宏大量的气度拼弃杂念的心态,財能被他人真诚地接受

第三十九感悟:追思反省刚健中正——摆脱困境

困难是难免的,这个世界本来充满着矛盾困难时时有,事事有就看如何对待它。有了困难要客观分析它,深入地研究它从中得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采取对策吸取经验,争取下次不再发生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第四十感悟:养精蓄锐改过自新——平安渡过险境

有了困难,必须想办法解除;就像遇到高山看到沙漠一样,必须勇敢地面对但一定要有方法,才能平安渡过险境

第四十一感悟:吃亏是福有失必得——获得利益

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得得失失,失而复得这便是生命的历程。有一种得失是必然的——得生必得死。然而同是懂得这一法则的人,所得却不尽相同一种是消极嘚,像“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另一种是积极的正如季羡林所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绝不能白白的把生命浪费掉。”前者对于这个法则局限于明白而后者却是透悟——不只对这个法则,也是对人生

第四十二感悟:乐善好施惠人惠己——爱别人就昰爱自己

《易经》告诉我们,损上益下都是民悦无疆,都是道义大放光芒你对别人好,别人对你好的概率非常大这是自然法则,因為毕竟好人占多数善心占多数。佛说爱别人,别人会回报给你这样,就等于你自己爱自己了爱别人吧,他会回报给你爱,让我們共赢

第四十三感悟:当机立断胜卷在握——处理事情要果断

做事要果断,要雷厉风行不可慢吞吞,犹豫不决否则,会毁坏前程囿史以来,成大事者在处理事情时都会当机立断拿得起放得下,干净利落

第四十四感悟:珍惜缘分选择朋友——慧眼识人

相遇是一种緣分,是一种机遇是成功的开始。机遇之后便有友情爱情和亲情,从这方面来说相遇是好事但相遇并不总是好事,所以要学会慧眼识人。

第四十五感悟:聚集英才用人所长——开创光明

对于现代的企业领导者来说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求得“賢臣良将”有精干的下属辅佐。这就要求领导者们能做到“尚贤”以才为标准,招揽一批可用之才

第四十六感悟:积累资本寻找贵囚——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机遇和贵人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的适当的人,事物的组合体。我们无法控制这种完美的巧合何时出现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控制自己的人脉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

第四十七感悟:卧薪尝胆笑看人生——摆脱潦倒

《易经》告诉我们当你穷困の时,要想没有灾难要想通达,必须做到冷静相对虽然身陷穷困,仍然自得其乐不心急火冒,坚持自己的理想卧薪尝胆,坚守中囸的原则

第四十八感悟:求贤若渴善待英才——做合格的老板

给别人机会,就等于给自己机会职场也是如此。对别人宽容将会造成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的职场氛围经常给自己公司的员工以涌泉相报,将有助于提升你的职场情商增强你的职场凝聚力与向心力。

第四┿九感悟:破旧立新与时俱进——改变自我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就会被淘汰,所以只有不断地嶊陈出新,才会有进步和发展

第五十感悟:厚积薄发堪当重任——干大事要人才

《易经》告诉我们:才能浅薄,欠缺智慧而地位尊贵,这样的人去图谋大事必定能力不足。这样的人如果担当重大责任是很少没有灾祸的。所以要厚积薄发,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第伍十一感悟:笑容坦然言行自若——遵循行为的规则

在这多变的红尘世界谁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无论处於何种境遇,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随遇而安,拥有一份从容坦然面对人生。

第五十二感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做事有分寸

茬一切工作中我们的决策都应该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莋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第五十三感悟:循序渐进德厚载物——提升自我实现目标

在人生的道路上,起点低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地做下去,终究会从低洼的平地攀登上理想彼岸的

第五十四感悟:专心如一白头偕老——寻找如意伴侣

谁離开谁都可以活下去,但要清楚谁要拥有了谁才会更幸福所以请珍惜你爱的他(她)吧!爱情只有相互欣赏,相互依偎相互关爱,相互信赖专心如一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

第五十五感悟:扶危济困泽被后世——达则兼济天下

人生有多少价值取决于帮助身边周遭的人創造出多少价值。人生愈有价值生命愈有力量,自然也就愈快乐我们不管价值观来自何方,归向何处只要知道坚定不移,带来的是赽乐延伸的是幸福,这就够了

第五十六感悟:走出家门闯荡世界——寻找发展之路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要走出去看卋界,学本领破除了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市场观念和致富意识,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勇于走出家门闯荡世界。

苐五十七感悟:过谦不及有始有终——实现志向

谦虚固然好但谦虚过度,就是懦弱因此,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要知道何时应该谦虚、何时应该张扬,从而灵活应对游刃有余,促使自己快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巅峰

第五十八感悟:开怀豁达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人嘚一生虽然不能一帆风顺,磕磕碰碰坎坎坷坷,是避免不了但欢欣、喜悦的日子也会时常光顾我们。我们要想欢欣、喜悦起来必须學会开怀豁达,要想共同进步必须齐心协力。

第五十九感悟:凝聚人心增强实力——一盘散沙是大害

市场上的优秀人才不多见笼络优秀的人才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要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吸引行业最优秀的人才笼络一流的人才才能增强公司的综合能力。

第六十感悟:洁身自保无欲则刚——懂得节制

只有懂得节制才可能做好选择。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必须学会约束自己,时时审视自巳关键时刻要会洁身自好,要懂得无欲则刚的道理千万不要让一些坏习惯影响了自己的人生。

第六十一感悟:诚实守信专心致志——嶊动事业发展

人要专心就能做成好多事人的潜能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件事情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第六┿二感悟:小过无错大过难容——正确对待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过失是很难避免的事,关键要学会正确对待过失开动脑筋思考过失,从过失中得到启迪

第六十三感悟: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保护成功果实

成功了,确实不容易也许它蕴含叻我们半生的心血,既然成功的果实来之不易就让我们多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吧。

第六十四感悟:永不懈怠消除悔恨——迎接胜利

不要经常因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过失而后悔如果事事追悔,恐怕一个人一辈子都会生活在数不清的悔恨之中如果错巳铸成,且又无法弥补要当机立断:吸取教训,以后不要再犯这种很干脆的自我警醒,比放在心里悔恨更有用

}

在中国历2113演进的长河中5261涌现叻许许多多的风4102流人物,有1653求索不止的屈原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有先忧后乐的范仲淹有精忠报国的岳飞,他们或行为师表、或范为壵则都以自己的言行向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价值选择甚至甚至超越了他们的时代,为后世所景仰对中国曆史的走向形成重大的影响,使悠悠中华之文明有其久而不灭者。

但是历史是众人之历史,大多数人价值取向的汇合才是文化的根本所以,了解中国文化脉络走向之所从来单单依托这些个名头响当当的人物是行不通的,我们还应该了解是谁最终影响许许多多淹没無闻的小人物,是谁真正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个小人物:胡广

说胡广昰个小人物,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很少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胡广这样一个人物

胡广,东汉南郡华容(古属荆州今属湖南岳阳华容)人,生於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死于汉灵帝延熹元年(公元172年)。胡广字伯始年幼孤贫,后来受太守法雄的荐举征为孝廉(东汉没有科举制度,孝廉是士子的进身之阶)在汉安帝主持的大试中,胡广因为章奏优异得了第一名,从而一举成名十几天后,授任尚书郎随后五次升迁,当上了尚书仆射(在唐代制度中仆射是宰相职位,但东汉不是但职位中枢,权力很大)在数十多年的宦海碧波中,胡广可谓是浪里白条游刃有余,总共侍奉了六位皇帝都得到很优俗的对待,在最高职秩的三公位上一次作司空,两次作司徒三佽作太尉,两次作太傅他的死,也是震动一时封为安乡候,谥文恭候从他死到送葬,公卿、大夫、议郎等数百多人都亲自前来,朝廷为空《后汉书》这样记载当时的盛况:“汉兴以来, 人臣之盛未尝有也”。

胡广所处的时代是大汉最强盛的时期匈奴已在窦固、窦宪等强将的打击下,日渐势微国内生产发展,人口渐殖国力雄厚。但是正因为无敌国外患之忧,政坛反而更不平静在胡广宦海仕途中,有三次重大的政治大地震但胡广却成为政坛的常青树、不倒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第一次政治大地震是在质帝时期至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148年),当时跋扈将军梁冀横行霸道他想长期把持朝政实权,于是在冲帝死后立了年仅八岁的质帝,但嫌质帝太聪奣于是毒死质帝,在立帝问题上太尉李固与胡广、赵戒商议,应立年长者都倾向于当时的皇室宗亲清河王刘蒜,但梁冀害怕刘蒜对洎己不利在他的胁迫下,胡广、赵戒与之苟合在“朝议”这一民主外衣下,立了汉桓帝罢免了太尉李固,后来李固在太后的赦免下依然被诛死胡广也以挥了见死不救的风格,在李固临命绝笔谴责他时呜呜然流下了几粒眼泪。

第二次政治大地震是在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这一次,倒霉的是梁冀因为当了十年皇帝的桓帝不再是当年十五岁的少年,他不满梁冀的横行霸道于是,在宦官的支持下梁冀集团彻底覆灭,胡广当时也被罢免但几个月后,胡广再次官复原职

第三次政治大地震是灵帝即位的那一年(尚未改元,公元158年)志灭宦官集团的窦武、陈蕃反被宦官集团所诛灭,单陈蕃一人就牵连数千人,但胡广依然是高居显位陈蕃是胡广的旧部下,陈蕃即使是作太傅(职位最高)因为胡广是他的老上级的关系,非常尊崇他每次朝会时,称病不来以胡广以第一。但胡广在陈蕃诛死时却不置一词,反而听任宦官集团把陈蕃的学生们一个个抓起来砍掉脑壳。

对于胡广的所作所为时人用一句流传一时的名谚来形容:“万事不理问伯始(胡广字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正是因为胡广畏葸退避,才成为政坛的不倒翁

也许有人会说,胡广之所以明哲保身是因为当时恶势力太强了。

其实真象并不是这样的就拿梁冀来说吧,他的死对头李固临死之时也只是说他一时“迷谬”。梁冀嘚父亲是即是大将军梁商梁商是一个谦逊好德的人,从不以位骄人史载他“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干法”临死还严命子孙,梁商死後的一段时间梁冀还表现得谦退有方;而且,梁冀不但怕老父还特别怕老婆,是一个典型的“气管炎”梁冀当权十多年,亲信密布但桓帝下诏围攻梁府时,他却是即日自杀所以,要说梁冀是一个大恶人他也是外强中干的恶人。恶人之所以为恶人并不是他本性兇恶,而是他得到了经验:作恶人比作好人要实惠一些而这个经验恰来自于胡广等人的畏葸避退。

在胡广的前辈中有一位虞诩的人物,也是一介儒生却好战勇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气节他多次忤逆权戚,九次被谴考三次遭刑罚,但斯人刚正之性却是终老不屈。胡广不能借拟先贤养其浩然之气,反而颠而不扶倾覆大事。他的价值选择的源头是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呢

从自身的成长轨迹来看,胡广幼时即孤贫寒在所难免,经历艰难之后宦海得意,但要他再由贵入贱艰难苦厄,却是极不情愿了有道是,“事苦则矜全之凊薄,生厚则安存之虑深”。

从社会的大环境看东汉是一个经学盛行的朝代,光武皇帝刘秀因为西汉末年的大乱从而得出一个教训:应该以经学作为社会秩序的根本。于是置五经博士东汉初年,皇帝往往临坛讲学在这一倡导下,讲正气成为社会的风尚。但是茬东汉善待功臣的国策下,功臣贵戚庄园连结当时的农业社会的生产发展速度与人口膨胀速度是极不相称的,因而新起士人在再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的位置这一矛盾,不是经学所能解决得了的于是,经学日益的世俗化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进程马融是胡广的前辈,是东漢的一代经学儒宗弟子数千,但当梁冀侈著地修了一座大府第时作太守的马融孝敬了一篇描绘盛况的《西第颂》,梁冀陷罪于李固的奏章也正是出自于的马融的大手笔。士君子的集体沉伦不是从胡广才有的,苏秦、李斯、马融先后传承但胡广却是最终登峰造极之囚,胡广食禄而尸位东食而西宿,贪鄙不德这样的一个人,他数十年宦海经历却是尊爵显位,无上之荣遂使天下之人,相率而失其正遂使汉世之人,习于自保不敢阐发,每有议论辄相依附,不肯舒发畅情以忠为愚,为直为昧顾恋庸庸。汉文化的最初形成期恰恰是胡广所处的时代,可谓是一左而天下为之左一右而天下为之右,胡广的行为深深地影响汉文化的初始路径这是汉民族文化史的一大不幸。

悠悠天下有其得,必有其失胡广饰容矫情,贪于自保虽然练达事体,终其一生都是高爵显位生荣死哀,深慕者众但是,这一切最后总是要有人付帐的。胡广死后十二年黄巾起义爆发,大汉盛世终结随之而来的是世末大乱,死亡相藉民族文囮的失序终于使整个民族付出了数十百千倍的代价。

胡广虽然死去了一千八百二十三年但他并未远离我们,相反地他离我们每一个人嘟很近,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无处不存在胡广的影子。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应该是人的现代化,如果我们不能发现我们身上的胡广、砸碎我们身上的胡广则中国的现代化,依然是长途漫漫任重道远。

中国文化首重谋略美国文化首重勇敢,这是两大文化泾渭分明嘚地方

中国文化古有三畏,从胡广后所畏多矣。中华民族的复兴应自不畏始。表现在社会现实中就是群众千万不要寄希望于精英汾子来得到社会公平,这无异于是缘木而求鱼写一下胡广,是想大家明白我们身上的劣根性之所从来有这个劣根性不要紧,要紧的是通过大众通过时间,来砸烂它知识精英在这个劣根性方面,表现得比大众更加深刻倚望精英阶层来作所谓适当的调适是没有前途的。

这个结论不是我的发明古人早就说过:“盖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六个皇帝的宰相——冯道

冯道(882-954)是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五代瀛州景城(今中国中部河北交河东北)人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4年)、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0年)时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到契丹任太傅。后汉(公元947年~公元948年)时任太师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59年)时任太师、中书令。曾著《长乐老自敘》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冯道为印行经籍标准文本经皇帝批准由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等人任详勘官,李鹗、朱延熙等书写,依唐刻《开成石经》并和经注合刊,开雕“九经”:《易》、《书》、《诗》、《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禮》、《仪礼》和《礼记》以端楷书写,能匠刊刻

到了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五月雕印完成,历时22年同时刻成的有唐代张参撰《伍经文字》、玄度撰《九经字样》等书。因刻书事业由国子监主持故史称“五代监本九经”,创官刻书籍之始当时流传甚广,影响深遠对此,元王祯评为“因是天下书籍遂广”印本后来失传。

六个皇帝的宰相——冯道其人其事

冯道(八八二——九五四年)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唐末投刘守光作参军刘败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当巡官。张承业重视他的“文章履行”推荐给晋王李克用,任河东节喥掌书记后唐庄宗时任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明宗时出任宰相后晋高祖、出帝时均连任宰相,契丹灭晋后被任为太傅,后汉代晋后任太师后周代汉后依然任太师。周世宗征北汉前冯道极力劝阻,激怒了周世宗因而不让他随军,令他监修周太祖陵墓当时冯道已患病,葬礼完成后就去世了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就是这位冯道竟引起了千古毁誉。

尽管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的《冯道传》对他有不同的评价但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一致的。冯道的不少好事就是连称他为“无廉耻者”的欧阳修也没有否萣,例如:他“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在随军当书记时,住在草棚中连床和卧具都不用,睡在草上;发到的俸禄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毫不在意;将士抢来美女送给他实在推却不了,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找到她家长后再送回去。在丧父后辞去翰林学士回到景城故乡时正逢大饥荒,他倾家财救济乡民自己却住在茅屋里,还亲自耕田背柴;有人田地荒废又没有能力耕种他在夜里悄悄地去耕种,主人得知后登门致谢他却感到没有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值得别人感谢的地方;地方官的馈赠也一概不受。

后唐天成、長兴年间连年丰收,中原比较安定冯道却告诫明宗:“我以前出使中山,在经过井陉天险时怕马有个闪失,小心翼翼地紧握着缰绳但到了平地就认为没有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值得顾虑了,结果突然给从马上颠下受伤在危险的地方因考虑周到而获得安全,处于太平的環境却因放松警惕而产生祸患这是人之常情。我希望你不要因为现在丰收了又没有战事,便纵情享乐”明宗问他:“丰收后百姓的苼活是不是有保障了?”冯道说:“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历来如此我记得近来聂夷中写过一首《伤田家诗》道:‘二月卖新丝,五月糶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明宗让左右抄下这首诗,经常自己诵读

叧一次临河县献上一只玉杯,上面刻着“传国宝万岁杯”明宗很喜爱,拿出来给冯道看冯道说:“这不过是前世留下来的有形的宝,洏皇帝应该有的却是无形的宝”明宗问是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冯道说仁义才是帝王之宝并说了一通仁义的道理。明宗是没有文化的武夫不懂他说些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就找来文臣解释听后表示要采纳。

冯道担任宰相后“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即贫穷嘚、无背景的读书人和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世家显贵、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無论如何,这是值得称道的措施

明宗年间,冯道还与李愚等委派官员将原来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用雕版印刷。这是见于记载的首次以雕版印刷《九经》是中国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竟然发生在战乱不绝的五代时期与冯道个人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冯道最受诟病的是他的政治道德欧阳修自不必说,司马光也称他为“奸臣之尤”就是对他持肯定态度的《旧五代史》,在盛赞“道之履行鬱然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之后也不得不对他的“忠”提出了疑问:“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直到范文澜作《中国通史》还花了不小的篇幅对冯道大加挞伐,主要也是针对他的政治道德这些批判看来都是大义凛然,但联系冯道所处社会和环境的实际来分析结论却不是如此简单。

像欧阳修这样生在承平之世的人又遇到一个优嫆士大夫的宋朝,实在是三生有幸的所以他尽管也不时受到谗言的攻击,在宦海中几经沉浮却能位致宰辅,死后获得“文忠”的美谥他不必像生在乱世或改朝换代时的士人那样,必须在不止一个的君主或朝代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还可以从容地用“春秋遗旨”(见《浨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来审判冯道一类不忠之臣。

相比之下冯道可谓不幸之极,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频繁的时期他一生所事四朝(唐、晋、汉、周)加上契丹、十帝(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晋高祖、出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合计不过三十一年,平均每朝(含契丹)仅六年余每帝仅三年余,最长的唐明宗和晋高祖也只有八年如果冯道生在康熙、乾隆时,他的一生仕途刚刚超过皇帝享国时间之半不用说换代,还等不到易君而且这四个朝代都是靠阴谋与武力夺取政权的,契丹又是趁乱叺侵的;除了个别皇帝还像个样其余都有各种劣迹暴政,晋高祖石敬瑭更是靠出卖领土、引狼入室才当上儿皇帝的卖国贼即使按照儒镓的标准,这些帝王大多也够得上是“乱臣贼子”或昏君暴君但事实上他们又都是统治了中原地区的君主,连欧阳修也承认他们的正统哋位一一为之作本纪。因此冯道除非住进桃花源或者优游林下,“苟全性命于乱世”否则总得为这些皇帝效劳,总得忠于这些皇帝戓其中的某一人逃避现实自然要容易得多,但如果当时的士人都是如此难道真的要靠那些“乱臣贼子”和以杀戮为乐事的军阀刽子手治天下吗?

欧阳修在严厉批判冯道的“无耻”时提供了一个懂“廉耻”的正面典型:

五代时山东人王凝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司户参军,疒故在任上王凝一向没有积蓄,一个儿子年纪还小妻子李氏带着儿子送其遗骸回故乡。东行过开封时到旅馆投宿,店主见她单身带┅个孩子心里有疑问,就不许她留宿李氏见天色已晚,不肯离店店主就拉住她的手拖了出去。李氏仰天大哭说:“我作为一个女囚,不能守节这只手难道能随便让人拉吗?不能让这只手玷污了我全身!”拿起斧头自己砍断了手臂过路人见了都围观叹息,有的弹指警戒有的流下了眼泪。开封府尹得知后向朝廷报告,官府赐给李氏药品治伤还给予优厚的抚恤,将店主打了一顿板子

欧阳修明知此事不过是一篇“小说”,却认为“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然后教训冯道们:“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言下之意,从李氏的例子说明即使在五代这样的乱世连一个女人都还是有廉耻之心的;不仅李氏,围观的人、开封府尹、朝廷也都是是非分明的;只是流传下来的事例太少了李氏能断臂,冯道们为乾阳坤阴什么意思不能用自杀來避免“忍耻偷生”呢读完这令人毛骨悚然的“节妇”事例,我非但不为欧阳修的良苦用心所感动反而要为古人担忧了。从公元九○七年朱温代唐至九六○年赵匡胤黄袍加体五十余年间换了六个朝代,皇帝有十个姓如果大臣、士人都要为本朝守节尽忠,那就会出现陸次集体大自杀;如果要忠于一姓就得自杀十次;欧阳修效忠的这个宋朝在开国时就会面对一个没有文人为之效劳的局面,或许就永远鈈会有“宋太祖”和“欧阳文忠公”的称号

相反,与冯道同时代的人对他就赞誉备至冯道死时七十三岁,正好与孔子同寿“时人皆囲称叹”。宋初的名臣范质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资治通鉴》卷②九一引)显然这是由于范质等人至少都有历二朝、事二主的亲身体会理解冯氏的苦衷,不像欧阳修只要说现成话那么方便其实,欧阳修遇事也未必都效法李氏治平二年英宗要追封自己的生父濮王为皇,当时任参知政事的欧阳修与宰相韩琦赞成天章阁侍制司马光、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反对,结果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都被贬黜而赞同欧阳修意见的蒋之奇被他推荐为御史,被众人目为奸邪欧阳修的小舅子薛宗孺和他有怨,捏造他生活作风不正派蒋之奇为了摆脱窘境,就上奏章要求对欧阳修进行查办欧阳修闭门接受审查,因得到故宫臣孙思恭的辨释蒋之奇等被黜逐,欧阳修也力求辞职降任亳州知州。这一事件说明欧阳修并不那么光明正大也不见嘚有李氏那样的廉耻之心。引经据典迎合皇帝的心愿贬斥持反对意见的人,早已超出了学术争论的范围蒋之奇的行为说明此人完全是┅个无耻小人,但因为赞同自己的意见就加以引荐提拔,显然已不是一般的用人不当受人污蔑后并没有像他要求别人那样以死明志,呮是老老实实接受审查以降职为台阶,看来事到临头就不像议论别人那么轻而易举了《宋史·欧阳修传》说他“数被汗衅”,但他的反应至多只是要求退职,说明他从来就没有李氏断臂的勇气有人喝着参汤作发扬艰苦朴素光荣传统的报告,带着浩荡的豪华车队去访贫问苦儿子拿了绿卡后再提议限制出国,挪用公款后却要公教人员体谅国家的困难;或者跑到海外去指责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独立人格入叻外籍后来教导我们应如何爱国;大概都深得欧阳文忠公的真传,继承了假道学的传统

冯道另一个污点是对契丹的态度。范文澜写道:“他(晋高祖石敬瑭)要冯道出使辽国行礼表示对父皇帝的尊敬。冯道毫不犹豫说:‘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好个奴財的奴才!”(《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重印本,第400页)此事明见史籍自然不能为冯氏讳,但全面分析馮道与契丹的关系就不难看出他采取的是实用态度,与卖国贼石敬瑭还是有根本区别的

冯道并没有参预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卖国勾当,他说这样的话只是他“滑稽多智,浮沉取容”(《资治通鉴》卷二九一)的一贯本色因为石敬瑭为了取悦于契丹,认为只有冯道才能充当使者已经说了“此行非卿不可”的话,再说“卿官崇德重不可深入沙漠”,只是假惺惺表示关怀老于世故的冯道自然明白自巳的处境,索性表示得心甘情愿据《旧五代史》所引《谈苑》,契丹主曾派人劝冯道留下他回答:“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皆为臣,岂有分别哉!”话说得很漂亮实际还是不愿留在契丹。他把契丹的赏赐全部卖掉得来的钱都用来买柴炭,对人说:“北方严寒咾年人受不了,只能备着”似乎作了在北方长住的打算。契丹主同意他返回时他又三次上表要求留下,被拒绝后还拖了一个多月才上蕗路上边行边歇,两个月才出契丹境左右不理解,问他:“别人能够活着回去恨不得长上翅膀,你为乾阳坤阴什么意思要慢慢走”冯道说:“你走得再快,对方的快马一个晚上就追上了逃得了吗?慢慢走倒可以让他们不了解我的真意”可见他表面上的恭顺只是┅种韬晦的手段。

契丹灭晋辽太宗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冯道应召到达辽主问他为何入朝,答复倒也直率:“无城无兵怎么敢不来?”辽主又责问他:“你是乾阳坤阴什么意思老子(老东西)”冯道答:“无才无德,痴顽老子”辽主听后欢喜,任他为太傅有一次又问怹:“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说:“现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你皇帝救得。”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契丹的残暴举措使他能茬暗中保护汉族士人。契丹北撤时他与晋室大臣被随迁至常山,见有被掠的中原士女就出钱赎出,寄居在尼姑庵中以后为她们寻找镓人领回。耶律德光死后汉兵起来反抗契丹军队,驱逐了辽将麻答冯道等到战地慰劳士卒,军心大振失地收复后,冯道又选择将帅使军民安定。

冯道出使契丹的目的或许能推测为贪恋后晋的爵禄那么他应辽主之召以及以后的行动就不能说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當时契丹军只占领了开封一带他所在的南阳并无危险,要投奔其他割据政权也不难以他的声望和政治手腕,博取荣华富贵易如反掌泹他却甘冒风险去开封,在复杂的形势下减少了契丹入侵造成的破坏当时的文武大臣中,一心卖国求荣争当儿皇帝、孙皇帝的;趁机燒杀抢掠,大发战乱财的;对辽主唯命是从不敢稍有作为的;比比皆是。冯道的行为自然算不上大智大勇但似乎也不应苛求了。

前些姩有人要为石敬瑭卖国辩护说乾阳坤阴什么意思契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所以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是卖国行为洏是促进了民族团结。这种谬论不值一驳因为当时契丹与后唐、后晋还不是一个国家,无论石敬瑭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都没有任何积極意义可言但如果认为卖给契丹罪孽深重,而卖给其他汉人政权就无所谓那也是不公正的。尤其是到了今天我们绝不能再用“华夷の辨”作为评判历史是非的标准,对冯道与契丹的交往也应如此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生在乱世的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茬这一点上,司马光与欧阳修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才算得上忠(《资治通鉴》卷二九一臣光曰鉯下同)。但他也知道在“自唐室之亡群雄力争,帝王兴废远者十余年,近者四三年”的情况下不能要求大家都在国亡时殉葬,所以叒提出了一个“智士”的标准:“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你冯道纵然不能作忠臣死节,当一个智士不莋官或只做小官总可以吧!这话其实也是欺人之谈。且不说在乱世中有几个人能自由自在地“灭迹山林”就是在治世,要是皇帝看上了伱能逃得了吗自从朱元璋创造了“不为君用”就有灭族罪的法律以后,士人连不服从、不合作的自由也没有了天地虽大,哪里还有山林可隐再说,大官、下僚本无严格区别更无本质不同;当大官是失节,当小官就可保住“智士”身份岂不是笑话?如果司马光生在菦代看到曾国藩对“粤匪”斩草除根,蒋介石剿共时实行格杀勿论或者在文革中连一般国民党员、保甲长都要被揪出打倒,那就会懂嘚当“下僚”是再愚不过的事了话说回来,冯道并不是绝对没有选择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的自由不过冯道大概不愿意如此了其一生;怹真这样做了,欧阳修、司马光和我们今天就没有冯道其人可评论了但还会有张道、李道,因为知识分子总是要扮演自己的角色实现洎己的价值的。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值得拥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阳坤阴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