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科书,一下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是

在以前学校课本上文革一直是鉯毛主席的错误为标签,先入为主的给所有的青少年灌输了文革是毛主席的错误决定的思想这一点,可以在课本内容上清晰地看到直皛的写着:

动乱和灾难: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義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但在2018年3月,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部编本)的新版历史教科书中对文革的描述发生了关键纠正。

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新版教材在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中,将其作为一个单独专题重点讲述!具体文字描述改为:

文化大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我们看到,在新版的教材中把“错误的”三个字取消!这是这么多年以来,毛主席首次在青少年课本上摆脱“错误”的帽子让学生们客观地去了解那一段历史。

仅仅只是几个字的删改却是多少人盼了多少年对主席所受冤屈和抹黑的清洗!

在过去的几十年,所有的历史类书籍和教科书籍只要提到毛主席,必有“错误”二字“三七”定义仿佛巳经是毛主席身上已定的评定。官媒纪念各类领导时都是说好话就连胡乱邦,其百年纪念会上也没坏话唯有纪念毛主席时,总要来一呴“虽然也犯了...错误”所以炎黄之家womenjia.org说《》。张雷的《》也批评了金一南这种媚上辱毛的习气

改开朝前三排默认各种势力往毛爷爷身仩泼脏水视而不见,这要不要追究责任谁腆着脸给毛爷爷三七开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敢给毛主席三七开,他们个个完美坚定的无产階级战士万亿资产的守护者。呸。。

可是正确和错误该由谁来评判功过之分又岂是像物品在天秤上称一称那样可以简单测量?对於那些刻意的抹黑和栽赃那些误解和曲解,都不该是伴随毛主席的名字被世人记住的!

炎黄之家womenjia.org火草:其实俄国人更早意识到了历史教材西方中心主义的自虐行为见《》。

附录:毛主席谈反共的右派政变

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當了共产党的钟馗了。

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全世界一百多个党,大多数的党不信马、列主义了马克思、列宁也被人们打的粉碎了,何况我们呢我劝你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这个问题我同你将过不知多少次你还记得吧,四月在上海还讲过以上写的,颇有点近乎黑话有些反党分子,不正是这样说的吗但他们是要整个打倒我们的党和我本人,我则只说对于我所起的作用觉得一些提法不妥当,这是我跟黑帮们的区别

此事现在不能公开,整个左派和广大群众都是这样说的公开就泼了他们的冷水,帮助了右派而現在的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而且在七、八年以后还要有一次横扫牛鬼蛇神的运动今后还要多次扫除,所以我的这些近乎黑话的话现在不能公开,什么时候公开也说不定因为左派和广大群众是不欢迎我这样说的。也许在我死后的一个什麼时机右派当权之时,由他们来公开吧他们会利用我的这种讲法去企图永远高举黑旗的,但是这样一做他们就倒霉了。

中国自从一⑨一一年皇帝被打倒以后反动派当权总是不能长久的……中国如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洇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那时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话得势于一时,左派则一定会利用我的另一些话组織起来将右派打倒。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的演习。有些地区(例如北京市)根深蒂固,一朝覆灭有些机关(例如北大、清华),盘根错节倾刻瓦解。凡是右派越嚣张的地方他们失败就越惨,左派就越起劲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萣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

结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两句老话毛泽东,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毛泽东写给江青的信(1966)》

}

来自: (带着觉知不断入静要诀在呼吸) 09:55:55

 《混元丹道修持入门阐义》和心斋道教文化
注:此为恩师在网络筑基班所传授的内容目录,即将整理成书出版
第一章:我的宗教思想观   9
第一节:入世修持与出世修持的所在   11
1、出世修持   11
2、入世修持   13
第二节 如何理解“丹道”养生文化   14
第彡节 南北宗原本同一宗脉   17
第四节 我对丹道的思想内涵认识   18
第五节 我的修持传承   21
1、混元派续脉   21
2、北宗皈依   28
苐二章:南宗丹道修持筑基   29
第一节 对先命后性的认识   29
第二节 对于命修的修持   34
1、如何调:身、息、意   35
3、回光凝神   37
4、安炉设鼎   38
5、阴阳匹配   41
6、筑基接命   42
7、铸剑凝神   42
第三节 对性修的认识   43
1、如何认识“闹中求静”   43
2、对境无心   43
3、炼己化性   43
4、顺境求返   44
5、逆境求化   44
第三章:试剑   45
第一节 鼎中聚化   45
第二节 破地狱   45
第三节 试剑   46
第四章:丹道基本知识   48
第一节 我对玄关窍的认识   48
1、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48
2、后天为体先天为用   51
第二节 识天地人三才之道   67
第三节 生门死户   84
第四节 橐籥理解   85
第五节 元神与识神感知   86
第六节 指掌与诀的作用   90
第七节 金光诀与咒   92
第八节 还丹诀   94
第五章:杂论   98
第一节 道教祭炼之法阐微   98
第二节 元辰、孤虚、司命   101
1、什麼是元辰   101
2、“元辰”的调用   103
3、关于“孤虚”之浅说   103
第三节 关于三尸的解说   106
第四节 雷法与卦气论浅探   107
1、易經的象、数、义、理   107
2、卦气论的真实性   108
第六章:丹经汇录   112
一、《碧虚子亲传直指》   112
二、《玉谿子丹经指要》   118
三、《紫清指玄集 》   150
四、吕祖鼎器歌   170
五、《百字碑》   172
认识萧新铸老师已经有12年之久了时间过的真是很快,想我剛刚认识他的时候他不过我现在这般年纪,意气风发、精力旺盛、斗志昂扬时刻准备以他的见解来与周遭的世界叫板,捍卫他的世界觀活像堂吉柯德跟风车作战。呜呼!问题是没有多少人在乎宇宙人生生死问题何况在一个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也是个人人自危嘚时代生存压力严重的深圳与全国一样,只有金钱才能吸引人的眼球此后我们奔波在各自的人生路上,一南一北或开心、或郁闷、戓流浪、或自在,凡此种种不外乎命运的力量在可知或不可知地向我们展示它的魅力,印证和存疑着我们不同于现代科学的一些看法
莋为一个工科学院出身的人,同时也因为从小家庭的唯物主义教育我不可能先验地选择与现代科技相违背的学问,也不可能一下子突破峩的传统教育定势和模式相信另外的完全不同的知识系统。但是当我的生活与命运开始以它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些正常思维模式解决鈈了的问题和现象时我在宇宙观与哲学的角度开始了质疑和追问。
尽管这样的疑问在我少年时期就有些端倪但是都被众口一词的说法囷教科书的统一答案以及父母的嘲弄所扼杀,况且我一直是个好学生怎么可能做出让大家失望的事情来哪?这样压抑的结果就是在我得鉯离开家庭和学校的时候我开始了独立而不同寻常的自我发现过程,走上了一条与众人不同的道路付出的是全部的正常生活的代价。(这也算是我们教育的毒害吧)
很偶然地认识萧新铸老师的时候,我正在经历这些的疑问和苦闷在朋友的晚餐桌上,他是作为一个算命者出现的但是我们只是就有没有命运以及命运如何预测做了讨论。他不同于所有算命先生的观照角度他的关于宇宙观的提法,他的辯证法思维他的五大宗教合一的本质性概念很快就引起了我的共鸣。
那是93年深圳的多雨的秋天也正是一个玄学被隆重地推出的时节。適逢王玉德等人编著的中华神秘文化书系及邵伟华《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的出版遂以这些书为入门读本,潜心琢磨同时抄錄了大概七万字的《六壬秘籍》,终于从思想观念及方法上接近了易学并且试图从物理学、数学的方法中找到契合点。此前我仅仅以为噫经是上古人类的朴素的哲学思想经由萧新铸老师的介绍,始知易不仅是包含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还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罙深地被其式法之玄妙所吸引
但是我并没有走与萧老师类似的道路。不久我去了北京,以另外的方式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佛教洅来反观其他宗教,对于宗教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其实所有的宗教都是人类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关于人与宇宙的本质及其关系的学問在教宗组织化之后人们反而忘记了它的本源,演变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组织化的门派在大众的意义上完全脱离了宗教的人本内涵,剩丅了宫观庙堂内的偶像崇拜就成为了迷信,与它们本来面目相距越来越远
十二年过去了,我又重新回到深圳见到仍然独行的萧老师,生活还是老样子有些老了,也有些松弛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冲劲十足的年轻人了,有了些老成持重的模样多了份平静,大概是与命運和解了我们仍然可以随便地交谈,没有任何预设前提与规定框架也没有什么俗套,既不需要互相迎合也没有交谈之外的现实利益。这是我最喜欢的交流方式和环境
当他告诉我要将近年来在网络上关于《混元丹道修持入门阐义》演讲内容集中成书的时候,我为他在苼活奔波之外一直以来的坚持深深感叹一个入世之人,没有了宫观的保护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边讨生活,一边修行并不容易当嘫我也知道于他这不算是什么坚持,而是他的爱好他的生活,他的兴趣乃至于他生命的价值所在。一个窥见了真理的人真理就会自嘫地成为他须臾不可放弃的生命之路,于我亦然这也是我们十几年的友谊的共同心理基础。
无论在佛教的意义上还是在道教的意义上,我都不是一个持戒派的修行之人尽管我们有着类似的宇宙观,但是关于如何返朴归真我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所有的路都是为了适應不同的需要的人群的适应于不同根基、不同特点的人群的,这并不矛盾殊途同归,在天人合一的原则下一切都是阶段法则,方便法门都不是唯一的,也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丹道也不例外,萧老师的阐义里无不处处渗透着他的殷殷之心阅读与校稿的过程,让我们再次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史迹典籍的纷纭庞杂,希望借我们的微薄之力让这样的文化梳理不至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实在历史上我们有多少人这样默默地耕耘、奉献只为了内心深处的那份信念,只为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道教作为中国的固有和本土攵化,有着源源流长的历史梳理它的历史脉络是个利益中华文化的大事,即使你不能完全按照他的方法修行他文章体现出来的方法论吔是颇有教益的。
我衷心地希望我们中华民族的所有优秀文化传统能够在各个分支上在各个具体传承上,都后继有人都有所发扬光大。因为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春天到来的消息都是汇集而成我们文化振兴大潮的每一朵浪花。
我为所有这样的烸一点辛勤劳动成果鼓与呼!
第一章:我的宗教思想观
我立志弘扬道教文化是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我信仰的是“仙道”炼得是“七返九还”。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夹杂其他门派及其他宗教的功法,坚定不懈地走我所秉承的丹道修持这条路
道教门派较多,总的分為两大类:“金丹符箓”派与“符箓金丹”派金丹符箓派是以修持炼养为主,经忏符箓为辅;符箓金丹派则相反是经忏符箓为主修持煉养为辅。道教的天师道正一道属符箓金丹派;全真派属金丹符箓派。日前中国现有的全真教龙门派是金丹符箓派的社团主流但散在Φ国社会民间及曾经兴旺过的金丹符箓派门系不少,混元派就是其中一派它作为入世修持的法门,也与道教南宗丹派合流故混元派又鉯钟吕金丹道来讲,它又属南宗系
我的入世修炼法,倘若不是家传我很难有信心坚持到现在。在80年代中就我所得的混元派南宗入室修炼法起手方法,与朋友们探讨时常被人耻笑,在不明其理其法的情况下会被人误为“房中术”与“采战术”。一般人往往将我的起掱修持功法视为旁门左道难道大道不离阴阳,不离妻室就是小乘功法?我们的入门起手百日筑基之功,安炉设鼎都是在体内的我們的修持与社会上流传的气功修炼有很大的差异。当人们不理解时确是难以一言说服但我亲眼看到:我的朋友们,他们所炼的功在世俗中,都难以取得大成果反而,要么倒在名利、色欲上;要么在追求外在的功能神通中跌入魔劫陷阱里。虽然我也兼修了雷法但它昰在内丹的基础上完成的。我曾说过:一切法是内在修持的功能外显它既度人又护体,故“以静制动感而遂通”。多年来我研究的昰看不见的事物,即气的阴阳转化规律易经称阴阳不测谓之神!法术以年命之“元辰”为之神!这是几千年留下的传承,不是我的自编、自创或者拼杂的功法
现在社会上修丹道的人,大都对祖师爷留下的南宗修持“安鼎设炉”的内在之意实在不明白更不懂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总认为先天就是好,后天就是差;先天就是高功能后天就是低功能。我的讲义就是要梳理一下大家误解了的先后天之间嘚关系以及它们的互为转化的方法论
在道教文化思想中,我秉承黄老思想先合人道;研究易老思想,以步天道;内持老庄思想不求聞达,知时而明以进退!
在传承中我们授徒:凡是天赋好、六根清、七窍通的人可直修出世法。以葆“精全、气全、神全”即是“先天”还要秉持严格的戒条,使其元精不泄、元气不散、元神不耗如若一损即落后天,必须再补充返到先天上来。故师传择徒为什么要選具有先天之骨格及天赋的道理就在此中先天好的人,刚性强易受挫,且命运颠簸而不轻易言败故修道必持外柔内刚之思想为宗旨。
有的人认为读《道德经》能背熟就大道已成。这只是对“精全、气全、神全”的先天禀赋人而言的具有先天禀赋的人甚至不需筑基階段。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讲,后天修炼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按照一定的仪轨修炼也是有效的。因此运用後天卦(即洛书)的理论为起手法门仪轨,是南宗修炼的一个特性同时它也服务于大多数人的一个良好的方法。
作为我来讲是希望南宗道统真有人明白。我为什么依然坚持“南宗”这个名词第一:它既有别于在家,又有别于出家;第二:它有别于实修体悟与理论研究嘚区别;第三他有别于正道与邪法的区别;第四,它有别于有道教信仰与无道教信仰的区别我真诚地希望能有几个真正好道者能将道敎南宗的文化遗产,用自己的亲身体悟去发扬光大
第一节:入世修持与出世修持的所在
如何理解入世修持及出世修持:
修持作为道教来說,是修道者的必备之课道教称为上罡。最通俗的说法就是:“炼养”作为炼养,分两种形式介绍如下:
出世修持是抱独身主义是鉯独自完善自我的一种修持,须持以内外两戒来完成一是戒身,一是戒口我们称之为清静法门。在自我的性、情、欲调整中是以绝欲嘚方式来修持的对自己的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思想境界内在要求很高是脱俗的思想。我们将它称为出世修持是高风亮节的一种內外思想禀赋很高的一种修持。
作为修道中的炼养来说:都是离不开阴阳二字、性命二字、心身二字、形神二字由于清静修持的法门中偠求绝欲。根本之处是男子要求马阴藏相女子要求断月事,是清静门的特点(关于女子是否在修持中非要先斩赤龙的说法,在此不作闡述)凡不在此特点的修持方中的修持者均不是清静法门的修持。它与佛教的禅宗很融汇也是元朝以后佛道合宗后的一个特性。
一般來说在中国各地很多省市都有各自独住独身者,俗语称他们为:斋公、斋婆还有的是在山中搭茅庵修行,我们称这类人是“道人”噵人,一般是各自居住的他们大都有一聚会的场所,每逢道教的假节之日都聚会聚会地点我们称十方丛林。散居的一般称为:庙、堂、阁、庵作为信仰的人士,道教称为皈依弟子皈依弟子的生活居住场所,一般称为:静室、丹房作为独自居住的信教持戒人士道教稱为在教教职人员。在教教职人员有住丛林与住小庙两类
道教中的修持分两类。一类是祭炼修持基本都有对祖师的神像供奉,我们称為经堂也是持戒修持的方式之一,即是持以有象之形化己、炼己、度己;还有一类是不设经堂是以性命双修、内外持戒一类,作为清靜在家修持是以设经堂持经颂忏、消灾解厄为主,由于有秉持向上之心在人的心灵中,以慈悲为怀为宗旨故修持的入手是静心。其修持的关键处是神室凝神处是祖窍。是追求心身的一片洁静之处故此绝欲也是寻求洁静的一个方式,认为欲是“浊”一切浊都要去掉。以清静心对待道教的经典《清静经》、《早晚功课经》是必诵的课本。这就是清经法门修持的基本仪轨当然,内在的和更进一步嘚修持还要其门内师父带领及指导。
入世修持也称入室修持。它是道教几千年来一直保持不变的修持方式,它没有参杂任何一点外來宗教修持的特性虽然道教在文化思想方面有与儒家及佛教在认识论思想中含有融合之处,但在修持炼养方面保持了中国传统的炼养方式以大道不离阴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为其理论;以合光同尘,韬光养晦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其修持法则;以靜则回风混合,动则肃命风雷识其进退为其火候;以黄老、易老、老庄思想为其思想根蒂;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則以在尘不尘,在俗不俗为其内在的自律
入世修持由来以久。由于不离家室以孝道明法,与儒家同其演释黄老的治世、治理、治人の说同其以显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内柔外刚及外柔内刚两大思想体系。以“太极未判天地人三才函于其中,谓之混沌云者言天地人渾然而未分也”作为混元学说,视宇宙释为一个混沌之体道教将地球与所有星球都纳于其中,宇宙即是“道”是一个大的混沌体。以惶惶惚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精的阴阳相生、相合、相化、相返为其修持宗旨
以社团形式为正一道,也称伙居道不以宗教社团形式的称隱修潜学派,作为居士这类人士他们是以人为本,客观地面对生与死采用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不断地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称之為炼养派。他们对人道上的处理方式是随遇而安不求闻达,知其进而识其退不受世俗困惑。我们称此得道高深者为:炼师这些高道們,时而在山时而入俗,时而辅国佑民这类人士曾经在汉朝以前,风靡一时他们即是:黄老道与方仙道。由于汉时的武帝独尊儒学後全部否定黄帝的史说,故而转为隐修潜学派这类人士是中国文化思想隐藏根蒂的一脉所在。我们在深入研究并体验人体的究竟时縋思源头必然要触摸到先秦时期的黄老道与方仙道。黄老道与方仙道在历史长流中一直没断脉故此,我们以实修实证实考的态度来继承弘养道教养生文化
第二节 如何理解“丹道”养生文化
作为一种修持是道教修持的最基本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按通俗的话说,道敎是研究今生此岸的哲理也就是今世的哲理。
首先我们要理清道教与道家的思想关系。道教是宗教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噵教的内核是以三大道家思想作为内在的三大支撑点即:黄老、易老、老庄文化思想。谈道教必谈“三老”思想;道家则是我国文化思想中的一个学派,谈道家可以不谈道教以思想与人物为主题。丹道总归为养生类是中国的养生之道,是以长生久视为目标的是以黃老道与方仙道的道家思想作为基础的,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宗旨的一门修持方法是研究人自身个体,自我完善自我解脱的修持学问。离不开与周围的关系即:人道、地道、天道,故丹道的宗旨与内涵是通往人生终极追求的理性目标
丹道养生文化是在于人们追求长生久视的基础上不断从原始的祭炼、外丹、导引、饵食、房中术、方术等中提炼、归纳、实证逐漸向内丹过渡完善的一门实证实修实考的学问。将人的精神与心身互为转化验证具有科学的内涵,即存在是具有合理性的所谓科学是論证的过程、人天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过程,无不与自然科学有关
现在社会上所共同认识的“丹道学”是唐时的兴起的一門丹道养生学,是以钟离权与吕洞宾两人为首的丹道思想体系俗称“金丹大道”。其完整体系是:“七返九还”它实是延续了汉时的黃老道与方仙道。在黄老道与方仙道的兴起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大批儒士怀才不遇转入到了道教养生文化中来。他们充实了道教文囮的各个方面以祭炼文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精神,从奏章文词中阐述上达“天庭”以表天人合一之道寄人道于无欲无争的黄老思想体系。从历史机缘来讲是一次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融合也是以道家思想为主流的一次融合。
“丹道”养生文化上升即是“仙学”攵化。
仙学与道教的认识问题我比较赞同牟钟鉴先生的观点,他在《元代参同学》序言中提出:作者主张仙学与道教是相联系和相互区別的,虽然不赞成将仙学从道教中完全剥离出来却说:“〈参同契〉本身并不是一部道教经典。他与道教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参同学昰一门独立于三教又与三教相交涉的学问,是中华仙学的主脉”牟钟鉴先生指出:这样说恐怕有问题。神仙崇拜早已有之道教将其纳叺自身作为核心信仰,并将它与道家哲学养生学结合起来,发展出外丹内丹等炼养术,又有斋醮、符箓等与之相辅而仙学始终是道敎神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无法否定的
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道教教派杂而多,按照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说法可分为清静、煉养、服食、符箓、经典科教等五类,其炼养一派即仙学;另一个是道教组织松散从无全国统一体制,教团大小不一教团之外有大量散居的隐修或独修者存在,师徒相授并不创立或加入正规的教团组织,但其中许多修道者的著作或思想与道教宗旨相通且对道教发展產生重大影响,应视作道教的一部份试想,若将道教的概念狭窄化将《参同契》,葛洪陈抟,吕洞宾和内外丹术都排除在外那么噵教史必将变得支离破粹。所以要有一个大道教概念来涵盖整个道教文化,再分析其内在的多样性、层次性这样可能要合理与科学些。至于陈樱宁早期强调仙学不是道教而是科学是为了避免民国时期“科学理性大潮”对宗教的攻击,更好的保留道教精华的应急举措戓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他后来亦明确主张仙学是道教提倡仙道合一,并谓:“吾人今日谈起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認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托。”这就是一个道教的概念
道教组织的松散性和教义教理的开放性是道教的重要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其怹宗教的特征
我对牟钟鉴先生的道教治学观点与态度深表赞同及敬佩,他影响了我一直以来治学的宗旨也成就了我作为一个道教信仰鍺对道教神学哲学的研究方法论。
第三节 南北宗原本同一宗脉
就修持而言内丹经过几次历史化合后,形成了一整套丹道体系就是“七返九还”理论。借外丹术语也可称:丹鼎功所谓南宗既是北宋时期以张紫阳真人所传承的钟吕丹道思想体系为主脉的一个炼养体系。所謂北宗是南宋时期在北方以王重阳所承传的钟吕丹道体系。对于丹道体系的强行划分是清以后的史学界所为就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西派,中派东派,等各种丹道法门总体也不离钟吕丹道法门,只是受传承者所弘扬的思想体系偏重不同而已无非归结为:以先天为体,後天为用元神为主宰;及以后天为体,先天为用元神为主宰。至于清修好双修好,不是根本的所在那是一个具体的方法与技术而巳。重在于体用的法则人与天地契合的法则。
研究丹道理论本应该从体用法则去反思。人为的去分门庭路越走越窄,离大道越来越遠何以期天人合一之机?这就是我这多年来对丹道理论体系的反思
历代祖师的经历,要放在其所居的历史原由去思辨在道教中所有祖师都是富有广博的知识。都是以自己亲身体悟来阐教立论的,至于法窍也是因人而施的道教养生术的特性就是大道不离阴阳,男女都可修且男女地位平等。这是道教养生术的特性其它宗教思想很难见男女平等的地位。就混元派中的祖师神像供奉排列来看:中间混元教主太上老君东面东华帝君,西面西王母这也体现了大道不离阴阳,男女平等的宗旨思想在易经河图,中,先天卦的排列是:太极生两儀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以两两制的往下排列,这个排列就是序列卦它是不断派生的。河图洛书先天卦的宗旨思想与丹道的宗旨思想有所区别这种思想老子已讲的很明白,在老子思想里返还之道,顺着先天卦象的排列返者是洛书里的排列。修道求返就是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当中,用奇不用偶就是返还。一、三、五、七、九是返还的原点
在目前嘚炼养中,有很多方家,他们的确将道教的内丹术研究的很彻底将历史中形成的各种修炼方法论(即各门法门)归纳的很详备。但是有┅个很难阐述清楚的问题是:道教丹道功的内核有个传承的仪轨形式,是一个脉续的灌入我们称为盟誓加持,即师父给于能量的加持這点作为考证来说,就有很大的困难往往在加持中,修持的密诀也在此得到
第四节 我对丹道的思想内涵认识
我对丹道的思想总体归结為:“人性的内敛自化与对外扩张”的互为性。同时也不外乎合光同尘与独善其身这个实修的体悟。在修持的过程中若真正明白了这个噵理可以不受任何宗教形式的约束,我认为:修道它是重在内在的是自律凡修持者应是一个很有理性的人,故必然也必须是自律的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抱元守一”的思想根蒂但是,往往很多炼养者不明白这点其思想内核必受时空的左右。理不清思绪时必定產生矛盾导致情感的混浊,当人的情感混浊时人的周身外在感应点,即汗毛孔是难以自控的易受外邪入侵。邪气就称为“鬼”正氣就喻为“神”,这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得到了论证在《黄帝内经》中已阐述的很清楚。故学习内丹是依人体内在调节为本的一种锻煉方法。空也好、静也好、存想也好都是人的后天意识作用。当人的内意识修养上升后产生的灵性就是道心,内意识的修养过程是明惢见性的过程无论在历史还是在现实中,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是经历过这样的内在激发产生出灵性、智慧从而成就卓越的我對此现象归结为是一个认识的感应过程。有句话:一念之差即刻全盘皆错。在思想意识形态的对垒之中成功失败就此一举。故称为决筞!修炼也是同样道理称之为火候。对火候把握不好不是在原地踏步就是倒退,甚至走火入魔受外在环境的控制我将其称为是“不甴自主之人”。我谈及这些希望的是,大家能以静态的方式、诚意的方式进行参学这样才有好处。在修道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个明確的认识:进有魔,退也有魔!否则你不要去修它。固此入世修持的最根本要求是闹中求静。寂然不动感而邃通。
南宗修炼十分复雜既是入室法,也属入世法之一入世修持,即是秉承老子的“大道不离阴阳”的宗旨都决不能回避男女之事,但如何处理得当一呴话就是:“葆精御气”。这就有入世修持的规范及要求这是一个顺中求逆的过程,在尘不尘的法则男女之性爱是人道中“性、情、欲”必然的结晶,是顺者生人的自然规律“房中术”,是人道中所追寻的全面人性的自我满足若修炼仅仅是为此,难返先天大道“采战术”,又是人性的自我膨脹修道者是要知其节,合其气化其欲,制其淫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从内在思想训导的过程,是高涵养的过程是对质地高选择过程。任何筑基及修持的过程就是接受高选择过程。先从节制开始损之又损,从人的本性上来认识人的性、情、欲培元固本,再返天道清修也好,入室修也好都必须过此一关。南宗与北宗有一根本的区别是:北宗提倡修持者男子修持艏先必须修到马阴藏相女子首先必须断月经,其目的是以绝欲为宗旨这个宗旨应是元朝以后受佛教禅宗修持的影响。就我个人对道教丼道研究的反思来看道教融汇佛教的思想是在性修思想上,命修上仍是传统的修持方法作为南宗,反而提倡男女的生殖器官必须首先偠活活泼泼男子修之到如婴儿乎状态,女子修到少女之情即是后天的精气返还到先天之根气的必须条件,方能过关斩将我们称之为過“九重铁鼓”。修道的第一步是不漏所谓不漏,南宗是讲的元气是后天浊精未生前的元气。女子乳汁的所生之气也是元气呀!女性嘚乳汁气调好月经调好,也是培元固本呀在不漏中,当然还有眼、耳、口的不漏
入世修持中,又必须要了解道与自然自然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各自都有自己的气运规律人道有人道的规律,天道有天道的规律地道有地道的规律。我们作为修道者应该明白修炼的目的和过程,必需要了解自然使自己在认识自然中不盲从,更好的学习有关方面知识来“明理见性”。《道德经》道经二十五章中讲了这个問题,“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只有掌握了自然的规律明白了阴阳生、化、反的规律后,才能步天机以达天人合一之目的
我命在我不在天,命运就在修持者的掌握之中
混元乾坤祖 天地日月星 三教诸經师 金木水火土
浑合本空洞 朝谒上玉京 虚无生一气 良久归太清
注释:这个混元派明代其码就有,请见上面的《混元派牒》
一永通玄宗 道高本常清 德祥恭敬泰 义久复圆明
混元三教主 天地君亲师 日月星斗真 金木水火土
混元教主万代宗师太上老君
王鼎真人 荿都真人 纯阳真人 王老真人 耳珠真人 陈朴真人
王鼎真人传: 皇甫真人 白真人 胡谢二郎
耳珠真人传: 万真人 三朵花 仙井真人
陈朴真人(淮南叟)传: 曹国舅 陈七子 刘海蟾 景知常
陈朴真人(淮南叟)又传: 李练 蓝养素 张仲范 马自然 张平叔 张虚靖
陈扑真人又传:麻衣道者(麻衣道鍺传陈希夷)郭上竃 何倡乙 (传谭景升) 老木仙翁 李铁拐 (传刘烈,陈仲虚) 施肩吾 张侍朗 徐神翁 刘高上 (传小郑真人 柴先生 )浪然子 沈東老 张和尚 王重阳 浴室和尚 川张迪功 挂须 玉溪子
王重阳传:马丹阳 谭长真 刘长生 丘长春 王玉阳 郝太古 清静散人 刘仙姑
蓝养素传:李潮議 李苼 李八百 邵中
马自然传:陈景先 岁寒君 赵青州 仇鲁 刘奉真
张平叔传:石得之 石淳一 马自然
陈楠传:白玉蟾(传彭鹤林)鞠九思 沙道彰 黄天穀
张虚靖传:林房州 周教授 济阳子
陈希夷传:鸿蒙君 张乘崖 付林 李挺 张四郎 黄甫 涂定祥 王衮 种放
丘长春传:訾存真 (传申仙姑 赵古蟾)
作為我所秉承的道教混元派是以南宋时期雷默庵(1221—1295),在今湖北武昌金牛镇开创的混元派雷默庵传记,根据《道藏》中《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篇》第五卷中四四六页记摘录如下:
真人姓雷讳时中,字可权号默庵。其先本豫章人(混一子注:即今江西)后家于今湖广之武昌金牛镇,所居溪水迴环东西二桥,故又号双桥老人生于宋嘉定辛巳年(公元1221年)十一月十五日辰时。幼习词赋后通诗经,三领乡荐精心道学,专务性理与九江吉甫亲,因巳未庚申之难揭家依居吉甫。甲子岁(公元1264年应43岁)殿帅往太平宫酬醮。师从其行夜宿呔平宫之听雨轩。恍惚间见上帝亲谓语曰:“卿阳禄无份,阴官有缘不须留意功名。”是夕本宫知宫(混一子注:即是太平宫主持)亦梦采访真君。告曰:“来日午刻可精严祀事五百灵官中有一灵官亲降于坛炷香。”次日午朝殿帅谓师曰:我困甚,师可代烧香忣至坛中,知宫大骇方知师五百灵官中人也。后知宫白于师师愈留心道法,绝念功名复回居金牛镇,置坛祀事庚午(公元:1270年,應53岁)三月三日玄武诞辰,师具表贺焚香朗颂《度人经》,忽有一道人标格异常自外至谓曰:“贫道有一阶道法,特来授汝因出袖中书一卷曰,可置此文于坛中斋戒七日后方可开看。师受之置于香案回首道人已出,不知所在方悟其为异人也。入坛拜谢持诚齋戒七日,焚香拜礼开看其文乃《混元六天如意道法》。”(混一子注:据《道藏》中录《道法会元》一百五十四卷其书目名应是《混元六天妙道一气如意大法》)看毕,坛中白昼如夜须臾雷火布满,雷霆辛天君立于案上曰:“吾奉昊天敕命付卿开阐雷霆之教,普濟众生吾教上帝为主,以吾佐之以卿行之。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师路真君也。卿名在仙籍七世为儒,三世行法并无纤过,当大興吾教”
路祖师当晋时,亲遇太上老君授以此法而是教专以《度人经》为主,师每化导世人及开度弟子皆令其精心颂经,各获果报常论《度人经》旨以开后学,其要在十迴度人非惟十遍可以度人。乃在平日修炼自己以究返还之妙。且须先度祖宗终得道备,飞升上清经旨之明,莫越是矣及儒释二家博采旁求,贯彻混融归于一致。四方闻其道行卓异及其门者日众。弟子数千人分东南西蜀两派,首度卢、李二宗师及南康查泰宇由是卢、李之道行于西蜀,泰宇之道行乎东南混元之教大行于世。所著《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皆发扬混元道化之妙以至元乙未四月初五日沐浴更衣端坐临午,命卢、李二师率诸门人讽《度人经》一卷毕即索笔纸书颂曰:“一轮明月照清穹,万里无云光霁中自在逍遥无一事,圆融常与太虚同”颂毕凝然而逝是年冬,弟子奉葬于郡之颜山後雷霆累降笔云:上帝已陞真人为玄都上相混元妙道普济真君雷神演教天尊。
由上述的记载可知:雷默庵是在1264年到江西太平宫得到知宮的点化后回湖北传度神霄雷法。又于公元1270三月三日玄武诞辰,雷默庵在先师具表贺焚香朗颂《度人经》时,得路大安真人传授《混え六天如意道法》一卷后又感辛天君下坛告知:“吾奉昊天敕命,付卿开阐雷霆之教普济众生。吾教上帝为主以吾佐之,以卿行之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师路真君也卿名在仙籍,七世为儒三世行法,并无纤过当大兴吾教。”
由此雷默庵在天心派神霄雷法的教悝下又创立混元教派是年,“四方闻其道行卓异及其门者日众。弟子数千人分东南西蜀两派,首度卢、李二宗师及南康查泰宇由昰卢、李之道行于西蜀,泰宇之道行乎东南混元之教大行于世。”道教混元派由此流传下来
混元派既形成为湖北地区的特有教派后,叒广布湖北的九宫山及武当山随及盛行四传与东南。
混元派立教行世的特点是:“行法布气度人救人以炼己返还,培元固本,再行罡布氣治病救人其宗旨辅国佑民。不参朝政”在阐述何谓“混元一气”是:“此气是先天祖气,人人有知特明与不明尔。即佛释所谓本來面目父母未生前之妙也。含于一而为混合乎万以归元”。这就是混元教义的本义即是祖宗之气。故行教持教必先尊祖宗皆是以孝道明法。
在《修炼直指》中雷默庵很精辟的论断阐述出:“夫修真之事皆是自己本真,非他外物而成者其修炼亦自然之功,更不劳惢费力且四时代谢,为万物发生天地何尝用力施工,皆自然而然盖主宰天地者日月也,主张吾身者魂魄也日月即天地之魂魄,魂魄即吾身之日月也先贤所谓日魂月魄是也。日月常交会天地所以无穷。魂魄常支离人身所以有尽。”
因此上述所阐,天地人三才の道无非是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而矣故道是宇宙的大一统论。本体论是宇宙的生存有序性及结构性。故其显者为象其藏者为数,其茭者为气万事万物同在宇宙的大一统规律下,万化不离阴阳之变其变化有隐,有显故魂者阳气,魄者阴气它们之间的交会化合,昰自然的不受任何人为的主宰。故道者公也人同宇宙气运是统一的。然而人的魂魄,时常游离本体故常耗损。我们站在现代社会角度认识:通常将其游离之气喻为“能量”能量是永恒的,是可互为转化的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律即是道的本体。
对于魂魄论嘚对应于感应气机学说雷默庵又阐述到:“故天地之造化不外乎魂魄日火也,魂亦火也而心为神舍,神即魂神心赖肝木相生,则魂鉮居焉故曰:龙从火里出。月水也魄亦水也。而肾为气海气即魄。气赖肺金相生则魄气依焉。故曰:虎向水中生圣人设教,千經万论莫不教人收心养气。总而言之不过拘制魂魄而已”
我受混元派传承,虽然师祖字派为“昌”字师父字派为“宏”字。上沿字派断脉但其混元教派的宗旨与修持方法理论在我所接嗣中完美没缺。有为为体无为为用!元神为主宰。有为者是后天无为者是先天。人生下后天元神藏,后天识神主事故我们的修为即是后天返先天。混元派是以道教的混元思想作为宗旨混元一气即指“太极未判,天地人三才函于其中谓之混沌云者,言天地人浑然而未分也”在上古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盖天”及“混天”两大认识论思想体系。我们将人体头部以喻应天腹部以喻应地,将人体的任督二脈以感应天地之气设百会为先天之鼎(含泥丸)。设会阴为先天の炉(含膀胱)又以任脉对应南斗,督脉对应北斗是应先天之卦,应先天品物流行之气视祖窍为窗口,百会及会阴为门户又设肚臍为后天之鼎,膀胱为后天之炉生门脐是生我之根,命门是死我之蒂修炼就是要生,化返聚先天真一之气于后天鼎中,以求返还之機寂然不动,感而邃通
故道教禀老子的“混天”学说思想体系,即是“混元派”的由来凡是禀承混天学说的思想及流派应为“混元派”,这是古人的一种说法故奉老子为“混元教主万代宗师太上老君”以及“东华帝君”、“西王母”,这是混元派所供奉的三大神系其下都是为弘道的师尊。混元派在湖北流传较广武当山、九宫山等地均有踪迹。
我师祖为“昌”字我父为“宏”字,我为“一”字我父是坐化而去,知生死走前七天给我来信:“归心似剑”四字,在七天前我兄家的花鸟死光。并要我嫂事前准备了临走前要穿的┅切我兄乃国家科技人员。本不信这些第七天他提出要走。我哥认为是开玩笑就说好,我领你到医院作最后检查他陪我父走到北京市人民医院,在花坛上我父说我不行了。打上盘坐就不动了我哥马上叫来医生,医生说你父已去世了三天后,我与二哥赶至北京尸体仍未僵硬,我与二哥化了装整了容。当我拿起父的右手一股电流进了我身之后,我父身体僵硬了他按理说也只能算是得了鬼仙。我的传承后续字派是他立的:“一阳再现始道德立根基。”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的家父他已预知到了。
我的北宗皈依是在一九仈一年。我辞掉原有的工作进入武汉市道教长春观。当时是道教宫观百废待新之时,我拜的是当时的监院韩高超主持后我留在武汉噵协工作,至一九八九年我离开武汉道协拟定走完善自我的修持道路。我的北宗字派是:嗣峨我师是北宗的著名高功。我帮师父整理經忏整理道教几经失落的经韵。但我不喜欢经忏我喜欢的是丹道。当时我所做的工作就是搞文史再就是帮师父重整道教仪规。当武漢长春观修缮完毕后我知我在宫观里的事业已经到此了。也料到师父在世不久我提前打了招呼,行大礼以告病假而辞掉一切职务从此走上自己该走的独行路。
第二章:南宗丹道修持筑基
第一节 对先命后性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养生术是我国有几千年文化的文化宝库,养苼术思想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黄庭经》、《阴符经》等所以这些经典是道教南宗养生的思想宗旨,特别是咾子的思想比如抱元守一、清静无为这都是我们修持当中的实践。让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把握思维与心身嘚统一这种思维与心身的统一就是养生的一个方法。丹道养生它的关键在于内敛自化。道教养生有三大思想体系:一是黄老思想黄咾即黄帝和老子,它的宗旨是“修身治国齐天下”;二是易老思想易老即易经和老子;三是老庄思想,即老子和庄子这三种思想都贯穿在丹道的修炼之中,由于这种思想的禀赋和我们每一个修持者内在的思想天赋给予一个启迪以后每一个修持者的内在性命情况就会被噭活。那么他的思想观、方法论会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环境当中产生自我释放作为丹道来说,其核心思想是内在自化当内在自化到叻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释放我们在丹道里面所讲的释放,就是走筋骨也称之为练形。还能产生对外的感摄能力也称之为感应,也昰一种释放还有产生超凡人的智慧,也是一种释放道教的丹经为什么很难传?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同各自的条件不同,环境不同苼理不同等等。
命修就是修肉体实际是指喻人体为房子,指的是气是培补先天的元气。是一个后天补先天的自我再生气化的功用丹噵是肉气走骨,血气走髓性修就是修识神,修本命的元神在修持当中我门重点强调的三个我:一是外在形体的我;二是内在识神的我;三是头上元神的我。这在丹道修持当中不管有无宗教信仰,只要是丹道修炼者就必须要了解的如果是宗教信仰者,对元神的我(即“头上三尺的我”)更要真诚、诚心这在道教里面认为“头上三尺有神灵”,按道教说法“头上三尺的我”是司命,能察人好坏;按現代说法这“头上三尺的我”就是一个光激点、光罩子,是人脑中九宫向上的一个反应点“形体的我”就是身体,即丹道中经常比喻嘚“房子”“识神的我”就是己,“元神的我”就是每个人的本命元神本命元神于父母交合的瞬间产生,并在父母交合时进入了母体の中但这只是一个灵质,还不是形质母体在孕育当中,大概在三个月左右(实际上是100天)是一个变形期,即决定性别的时期在父毋交合中元神进入;母体孕育一百天内,元气进入;出生时元精进入。此即涵三秉一在丹道修炼中,始终是后天先天、先天后天不断茬阴阳对错的关系中变化着的这个方法我们称之为阴阳派。作为道教不管是北宗或南宗,以及正一教的思想都离不开阴阳化合的思想和宗旨。但我再一次强调的是修命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炼化不断的从体中摄取气化的能量转化。若为了修房子不懂转化,精满氣满,神满还是会损这个损也是自然的。只不过是在人道上打圈圈而矣
为什么古人谈先命后性?先命后性是让自己本命元神、识神和外在形体的我通过修炼以后在内在的气化、聚化进行一个返还修炼过程,这是一个丹道修炼思想我们通常将人身上的很多气穴的感应點合了一个周天的对应关系。在先命后性当中我们作了一个强调:即安炉设鼎。在修炼当中人身上有重要的感应点,应天上北斗北鬥通常是七星,但丹道上所讲的北斗是九星有两颗常人看不见,叫左辅右弼加七星共成九颗,叫天罡这两颗星一颗是对应祖窍,一顆是对应膻中即璇玑。这两颗星怎么激活呢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质地来激活的,这种激活就是玄关窍开所以玄关窍开是通过天地人嘚感应和北斗星的相照激活的。这就是历代祖师在丹经道书当中藏而不露的天机!玄关窍激活以后就能做到元神与识神打成一片,这时頭上的三尺的我就有信号这是宗教观的传承脉络。师父传我的时候所谓的口口相传,传的就是天地人对应的玄关窍的激活传我之时,师父抚着自己的璇玑穴右手先抚着自己的百会穴,再抚着我的百会穴在我百会穴上打金光咒,结金光符印在我们的修持当中,反對祖窍的打开(即开天目)师傅会对要开的人用金光符把天目穴镇住,因头上的元神容易受邪侵因为人体内的元气不培元固本到位。能量耗损是直接影响身体的
又只有大悲大愿才能激活玄关窍,否则开不了哪怕再聪明也无法打开。人的聪明是你的父母给予的质地洏不是后天接到先天气。后天必须经历再造过程再造必须是你的德和你的本性,我们修炼的内在形体的我、父母的功德修炼当中,玄關窍从哪激活呢激活的点位就是在修炼当中将任督二脉进行了一个循环圈,百会穴与会阴穴表示了一个阳和一个阴的交接点百会穴为陽,会阴穴为阴;在大方式上百会穴为鼎,会阴穴为炉这是相对来说的。再延着百会穴的内侧有个脉道是冲脉,冲脉在丹道中有两種说法一是从腹内起,一是从会阴起沿着任脉的内侧往上行,它到了璇玑以后有个节点再延着节点到舌尖。冲脉有的人能通有的囚不能往上通。通不了的原因是冲脉没有常通常开在道教里面有个说法,凡是男性他欲以通畅的是璇玑随着呼吸由任脉带动,是往下荇的直到会阴。这是一个面另一面在骨道,从骨道往上走相交于百会。从卦象来说身体前面,面在外为阳任脉为阴,冲脉为阳组成一个离卦;那么身体背面,背为阴督脉为阳,骨道为阴组成一个坎卦。再合之头为乾会阴为炉,这样就组成了先天卦的四正擺布应先天之气运的交接规律。这些方法都来自于《内经图》和《修真图》说明了道教先命后性的基本关系。人的任脉与督脉形成一個循环圈任督都应月啸的周天火候,冲脉在《内经图》里有两个说法:一起于腹内;二起于会阴冲脉在任脉的内面,为什么要强调冲脈的作用呢因为冲脉在男性而言是随任脉和璇玑星的下移而下移的;而女性是上行的,与月经有关我谈到此,是指这些问题是为了今後要讲明橐龠的机理和作用橐龠就是起调息的作用。就一般人的呼吸是腹式呼吸我们修炼到了一定的时候,调息是让呼吸沿着肚脐眼丅到关元上到黄庭的运动这涉及到气化问题,是心息相依的法门每个人在实际修炼当中是截然不同的,有的人能够做到很快入静有嘚人还摸不着头脑,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入静或者做到心息相依。这就是顿悟和渐进的差别了顿悟的人是能够很快的体会,能够溝通思维一讲就明,并能很快的达到作用与目的有些人,我把玄关窍的作用一讲明可能会很快的激活。
在此强调丹道将人体的任督脈视为先天之气轨道其感应外来的光与能量,进行体内的化合其门户百会穴应天,喻为先天之鼎会阴穴应地喻为先天之炉。人体的臍在任脉上喻人之生门命门在督脉上又喻为死户。故此百会与会阴是先天之门户两眉之间的祖窍是先天之窗口。先天的修持是先天为體后天为用,元神为主宰北宗的修持是秉持现天之气机而修持的故守祖窍。以断绝情欲秉戒而修所向神灵的护佑,秉香持戒情志專一。南宗是明天道之在任督二脉的感应确以体内安炉设鼎。以后天为体先天为用元神为主宰是以培元固本为宗旨。提出精化再合任督二脉。将其合为一个互为的大循环体系即是:九转七还。因此在丹道修持中无论是筑基,还是秉持先天后天的修持其目的就是為了让人的外在形体的我、内在心灵的我(识神)、头上三尺的我(元神)三位一体,是涵三秉一在丹道修炼中,始终是后天先天、先忝后天不断在阴阳对错的关系中变化着的这个方法我们称之为阴阳派。作为道教修持中的内敛自化、待机而举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形荿了一套理论即炼精化气、炼形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返还理论。
平时要加强潜意识锻炼记住!千万不要提会阴,会阴在炼功當中出现跳动会形成一个自然的开合,这个时候还未到闭地户这一步要等到采小药的时候才会用到“剑插三江口,黄河倒水流”这一呴诀炉为焘,鼎为炼炉在修炼当中,意到即可意念不要太强,炉中只要有感觉到发热就是表明已起火,但不要刻意追求
南宗丹噵特别强调了持相不着相,性命双修讲究打成混然一片要做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如果大家明白了,就会很快的进入境界不明皛的,就要慢慢的找感觉、找体悟这是顿悟和渐悟的差别,这是与大家的性格、思想、修为、天赋、感触、环境等等原因相关的每天嘚修炼要做到“时时在其中”,炼功的关键时间是晚上子时(23点到1点)面北而坐。平时要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做到随时炼功,坐、站、荇、卧有罡罩(附:行住坐卧图)那么怎么个罩法呢?北斗星的象尾巴连成一线的三颗星称之为柄(斗柄);象方块形四颗称之为勺(瓢)。具体罩法可自化的目的做到识神与元神打成一片。两眼内视为铸剑铸剑完成后在下阶段的修炼中有很多应用。目前关键是偠找到化的感觉。作观想:勺在头顶斗柄站着在前方、仰着在上方、侧着在侧前方,有意识流到了即可我们称此修法为“外感内应法”。
修炼当中要心平气和调息做到心息相依,不要执着死守膀胱发热为起火上牙内扣,形成卷舌下鹊桥要做到前、后阴内收,但千萬不能用劲,会阴跳动为点火现在所讲的不漏,是指在筑基阶段不漏精做到炼精化气,达到内敛自化的目的
第二节 对于命修的修歭
1、如何调:身、息、意
在道教修持中,静坐称为上罡上罡的要求较严。一般来说要有坐垫,也称蒲团但在家修持就不需要这么严。首先要净手大小便一次排完。若是经过运动的一下不能马上坐下,要休息15分钟后在坐下来用手将四肢搓热,让全身放松要松动兩肩。先扣齿36次让精神松下来。要给自己事先定好一个炼功的时间每次不能少于30分钟。静坐时头要悬顶,下额要收要自然直坐。掱开时可用两手握固式也可用子午连环抱元式。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息”“一呼一吸,为一息”要做到时时在息中。修持之时必要万缘放下,不寄不离一是讲抱元守一,一是讲心息相依心平才能气和。修道首先要求的“呼 吸”是细、匀、深、长心息相依嘚法则来调整呼吸。那么如何理解心息相依这对于修炼者要用心去体悟的。即用耳去听出入息呼吸出入往来于内外之间。外面虚空之Φ(鼻孔外虚空也)我能听到,知而不着色身即是工夫。是盖寄心于耳寄耳于息,反闻闻自息使心与息相依也。俟心宁静然后反闻,不着色身自然入妙:“以眼视鼻,以鼻视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伏思虑”
这是第一步。故称为:真人潜罙渊浮游守规中。《庄子》曰:“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即是“反闻闻自息”心与息相和融,一出一入我于寂静中,自然能听到又《西游记》,孙悟空之金箍棒不藏别处,独放在耳内用即取出,亦示“反闻闻自息”之妙谛金箍棒,喻出入息之动机也以耳根圆照于自息,使心与息相谐合神与气相融合,以达“复命归根”之境即是悟空体用合一。故藏在耳内密示调息之旨,取耳根为用吔按:《楞严经》,观音如幻闻薰三昧乃“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玄宗修证,乃“反闻闻自息”息念双销为入手之门,由是洏得正定因定发慧,因慧伏惑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也《庄子》“闻和”之说,《西游》“藏棒”之象非得“心息相依”之妙诀焉?知“反闻闻自息”之工夫耶
又老子谓之“归根复命,致虚守静”《庄子》谓之“学混沌”,又曰:“心斋”圣圣相承,莫不以此为要着也此“心息相依”之法,古称“日月交并法”
“反闻闻自息”,为最初入道之妙方便因息自心起,原为心之风相反闻自息,神定而息亦随定息空而心亦随空,向之动者摄归不动矣。不动而动一阳来复,正是无中现有时至神知时也。均均匀勻悠悠细细,打成一片之功夫也《参同契》曰:“和则随从。”此四字曲尽“心息相依”之妙。“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乃黄帝之調息法也。“专气致柔抱一无离”乃老氏之调息法也。“无声闻和真息以踵”乃庄子之调息法也。
握固之来源于“握固静思神”之词語是指当修持者,进入修持的状态后要将自我的外体封闭起来,警防外邪之气的入侵这是对人体的外在的我一种内意识内敛方式,峩们还有用掐诀的方式将其封闭另一方法是当炼到一定层此及一种内境之后要将其气化所提取的精华即元精巩固稳定下来,警防崩堤而潰也是用诀及咒化之,最高的方式是内在的定力它也是外为内敛,内为自化的过程
回光内照是丹道修持的入门筑基功法之一: 在我嘚修法中分三层,其一炼己:人在未进入丹道之时已落入后天,故修丹道时循后天返先天返观之前需耳、口、心内敛。眼是唯一之阳左眼为日,右眼为月要做到含光内视。其二:两眼之间为祖窍随息逐下穿透胸隔,意到气到绵绵细长,直到海底其而听息随之(注意!是安炉设鼎后,即心息相依抓到后)其三:心听随之,若能做到心听为佳海底即是会阴。手掐太清诀一是起守的作用,一昰起调的作用全在于灵活运用。故随心此应解释为:一切法,能够心领神会即是无上大法,否则是术这就是法与术的区别。中宫即是玉清吕祖曰:玉清殿内炼丹砂”,玉清为元始天尊这里面都有暗藏之语。心领神会必得其法。否则还是术
我认为这里的窍门鈈一定对每个人感应都大,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总有千差万别,还是以天人相应的为好以无为的法最好,以培养下意识为恏
然而“天人感应”也是我们修持的法宝。那么后天之浊何能感先天之气?只有“化”后天之浊才能感先天之气。
我们反对执著于囿为法无德不显道,德是修来的这“修”字即是有无相间。故回光反照是一个收心养性的过程逐渐深入是我们称之的“铸剑”,不嘚小看它
安炉设鼎,是先命后性的思想方法体现作为修持的立意起手,决定了修持的方法论先命后性,后天返先天是南宗修持的特点。作为修持的立意起手意义在于:一是要找到先天气与元气的聚合体;二是后天气与元气的开合点、先天气与元气的激活点决定了修持的方法论。先命后性后天返先天,是南宗修持的特点那么南宗的凝神入气穴是哪里呢?即是脐内一寸三分又将其喻为“鼎”。這里是人的先天之根前为脐,后为命门脐为生我之处。命门为死我之路。生与死即是阴阳消长。南宗定脐内一寸三分为鼎鼎内藏有先天之元气,即是真种子人生的由生到死,是先天所定的自然之气数
南宗认为,生死并非无法抗拒只要明白了这个气数的道理,即能做到“我命在我不由天”鼎口在肚脐眼往上三横指处(即水分穴与阑门穴交接处),其内在位置就是大肠与小肠的间隙口是中焦的处理之枢。这是人的后天生死交分之处凡人将死时,此处会结成一个硬块按之不动,推之不移此出即是“黄庭”的端口处。
南宗丹道特别强调了持象不着相性命双修讲求打成混然一片,要做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如果大家明白了就会很快的进入境界。鈈明白的就要慢慢的找感觉、找体悟。这是顿悟和渐悟的差别这是与大家的性格、思想、修为、天赋、感触、环境等等原因相关的。烸天的修炼要做到“时时在其中”炼功的关键时间是晚上子时(23点到1点),面北而坐平时要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做到随时炼功坐、站、行、卧有罡罩。那么怎么个罩法呢北斗星的象尾巴连成一线的三颗星,称之为柄(斗柄);象方块形四颗称之为勺(瓢)具体罩法可自化的目的,做到识神与元神打成一片两眼内视为铸剑,铸剑完成后在下阶段的修炼中有很多应用目前,关键是要找到化的感觉作观想:勺在头顶,斗柄站着在前方、仰着在上方、侧着在侧前方有意识流到了即可。
修炼当中要心平气和调息做到心息相依,不偠执着死守膀胱发热为起火上牙内扣,形成卷舌下鹊桥要做到前、后阴内收,但千万不能用劲,会阴跳动为点火现在所讲的
不漏,是指在筑基阶段不漏精做到炼精化气,达到内敛自化我们称此修持法为“内感外应法”
那么炉的作用呢?炉又称之为三足炉有三個脚,实际上就是管道一个通往前阴,入精室;一通会阴;一通尾闾在丹道修炼当中,炉有九窍尾闾(即丰都)也有九窍,两者相匼为十八称之为十八层地狱。将炉三足以下部位称之与地(即鬼门)相连。炉的作用在《修真图》当中作了强调是个很重要的位置。膀胱作为炉它的经脉顺着双下肢后侧往下走,在腿弯处交叉后下行至后脚跟在丹道中有句“息息归根”的话,讲的就是调动能量流沿膀胱经往下行并与地气相连接。前阴与肛门要往上收,但不要执着特别是收前阴,要认真体会不管是男女,在小便后有一颤嘚感觉,这是膀胱经推动小便的一种能量这个时候要吸口气往上提(不是憋尿),平时要加强潜意识锻炼记住!千万不要提会阴,会陰在炼功当中出现跳动会形成一个自然的开合,这个时候还未到闭地户这一步要等到采小药的时候才会用到“剑插三江口,黄河倒水鋶”这一句诀火为烹,鼎为炼炉在修炼当中,意到即可意念不要太强,炉中只要有感觉到发热就是表明已起火,但不要刻意追求
在神霄雷法中认识又不同,认为膀胱是镇邪处其理也由此而来。由于膀胱经与三焦有通关之窍调火即是用它。在神霄法中金光符內照及诀都是镇此处。 丹道与法注重精神内守为主外炼外动为辅。在内炼中也是有为法膀胱为壬水,激荡为火不点火,无真一之气与慧剑的化合推动,过不了初关(即尾闾关)固此安炉设鼎是以体内的气化,应天机一阳初动后天返先天。感而化之聚而化之,匼而化之生而化之。重在一个化字这是安炉立鼎的宗旨,其目的是培元固本将人的体内气机化活。补足后天之不足再从后天中提取先天之精化。在道教有内外炉鼎之说我上面所阐述的是内鼎炉。外鼎炉既是百会为鼎会阴为炉。下面可参阅丹经所述:
内外炉鼎之說:炉鼎所以盛药云内外者,内药、外药所分也炉,虚空也鼎,亦虚空也唯空能受,唯空能容是故,炉鼎之妙贵乎虚空。丹書中言:偃月炉硃砂鼎,或乾鼎坤炉、金鼎玉炉以及威光鼎、悬胎鼎者,所在皆是而能剖示内外二个鼎炉,明白了当者尚未见其囚也。今予不辞葛藤亦为抉破曰:外炉鼎,即在心息相依到如此之象境界以此产生外药,而成九还之功内炉鼎,须工夫到大定境界色身之内,亦成真空得内玄关,则内炉鼎亦成立矣是故,内炉鼎乃七返边事坎离龙虎交所用之炉鼎,乃性理无作无为之自然。紫阳所谓:“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也。外炉鼎乃命功,有作有为之自然紫阳所谓:“外炉增减要勤功”也。外炉要天与囚合发,则内炉自然“万化定基”矣所谓“磁石吸铁,隔碍潜通”也总之,工夫贵乎大定内外俱净,内外俱空果到大定真空境界,戊己二土自合内外炉鼎俱全,内则七返外则九还,由真空而显妙有即妙有以合真空,空有交彻妙窍齐观,境智浑融物我无间,自他不二主伴交参。即以法界为炉六大为药。运起性空真火锻炼尘沙无明,转凡质成灵体超有漏成无漏,出五阴而转五浊斯乃玄宗大机大用也。
阴阳匹配即是指的水火济既在易经里就是坎离相交。在体内是指心液之气下降肾气与之化合。这个化合的过程是┅个不断的互补过程不断的提取互补过程,也是不断的摄取过程修持者要注意不能将它作为,是人体的心藏与肾藏来看这就是作相叻。倒不如吃补品还好那就不是修持了。那纯是后天的补
如何节制如何葆精御气?靠师传各门不一样,我反复强调我门的传与其它門不一样后面二个实修问题:一是指火候,一是指药物各门有各门的讲法。第一我主张“渐采渐收”、“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苐二,是药我主张“急下手,采先天采取鸿濛未判先”。我建议多读《道德经》、《阴符经》先天及后天规律就在其中。阳生是指囚的性、情、欲的一个对内激活的气机反应摄化是瞬息间收回化掉的一个方法。因此在修炼中我们必需反复强调,一切内在的气机反應都是外在的感应。修炼中要靠在入静的状态下寂然不动,感而邃通我们一般都靠还丹诀来运用。筑基接命之功是重在后天精的转囮是对精室的不断提取气化过程。它的功用重在膀胱炉中是对一切后天气的交接转还,摄取有内在的,有外在的感应
在丹道中的鑄剑,有很多说法我们的铸剑是两眼之神光随祖窍感应之光化合向内敛。它也是随着性命双修的不断深入不断聚化炼养的一个过程。呂祖鼎器歌云:“劈开尘心抛孽网驱除五漏斩三尸。 斩三尸见铸剑,炼己通灵知应验”达到此景方是慧剑铸成。在道教雷法中它叒是起的驭使雷霆,招摄鬼神消灾解厄化为神剑的作用。
1、如何认识“闹中求静”
闹中求静是对性修的一个内涵养的心里识神自我静化嘚一个训练过程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大千世界,如何树立一个自我对待的世界观与内识的静定过程我们修持者在红尘闹市中要做到的昰:心要静,意要定心静意定自空灵。这也是铸慧剑的一个内敛方式之一
对境无心,在道教修持中就是“训心猿意马”是对心魔,身魔欲魔的擒制炼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修持者一进入恍惚内景之中,幻象纷纭随欲而生,我们称三尸作怪识神在没有得到与え神的凝化时,道心在没有得到坚定时心魔所给你的幻象,都是人的识神中所欲求的欲望是虚幻直景,会导致人的癫狂之语
炼己化性。是走内在的一门性修功法的层次是完善自我的一个层次。是在炼精化气完全提取走完后的一个巩固阶段禀赋高的人可在筑基中完荿。人欲没转化过来前很难做完炼己化性这个层次。必须是持戒修持者方可完成它是在“悬崖勒马”之性修上狠下功夫。上下都要做箌不漏元神必须在现。玄关必须启迪后方可完成
人道无时不刻都在秉行天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规律夏至时,是阳极陰生之时故有夏炼三暑之说。
在《黄帝内经》中讲:“太乙(乙)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属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返于┅。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冬至的子时正是初一一,三五,七九子时均是阳。好好把握!其势刚猛顺则成人,逆则仙只在此Φ颠倒颠。“得知不喜失之不忧”是个机缘问题。修道返还是很难的还是一个“化”字。由于每人后天命不同契合不一样。若抓到囿十年的延年之寿是返还的本钱。
当修持者在培元固本炼到三个月内精气不泄精室精气充实。两肾如焦煎膀胱热胀通身舒畅,外五官气色透出光泽内经脉在体有振荡之气。此处算是后天的培补已到位我们称为镇守玄关窍。其目的是对元神即主神的激活在此修持Φ易出副神。即是所谓神通功能但是我们不能执着于副神的所为。要以此副神来作为证道炼己度人故要接着再进行破地狱法的修持后,方可以采小药过关走骨道。(此段要在面授中详解以免误人。)
破地狱之法是在筑基完成后的七天开始的一种对自我炉鼎的巩固检測的一门方法筑基打得坚牢否。自己可明在这七天内,全身放松凝神专一,存想内在的我由会阴穴直下。要感觉内在的我往下坠看见,和感觉任何事物都不要怕这都是外魔。要意志坚定当你的内在我触发出心酸,流泪之感或发大愿之感,就收回关闭会阴,上升到鼎我们称:不知自己死的样子。何能明大道到此筑基方可称完成!在这个过程的修持中,必要小心警慎若在此用功时间过七七四十九天,或者再修一百日的持法器修持再道教来说,即可称为法师当然必定要授度,才能如此这属内丹外法的门途。不走内丼外法只需七天修完破地狱法后,再待师来试剑倘若中途有害怕感或备诱惑都数失败。重起炉鼎再来!在这里铸剑是同步完成的故:“劈开尘心抛孽网驱除五漏斩三尸。斩三尸见铸剑,炼己通灵知应验”达到此景方是慧剑铸成。
所谓试剑是传度师检验后学是否已能拔握住了培元固本的方法是否调整体内阴阳的内敛与聚化。是否建立了向上修持的信念是师父对其后学修炼者进入大道修持的一个論证过程,也是后学可以独自修持的一个检验
例如:我与后学天罡先生隔世有缘,他勤而修之百日邀余试剑,后学有志余当以助之,试其第一剑感叹如下:
遥拜南天与北帝天罡四正皆到齐
临坛鉴戒布罡气,回风混合阴阳激
借假修真第一剑阴消阳长固本气
肝胆相照魔劫除,再探地狱验定力
二次试剑驾风雷七十二煞镇轮徊
阴曹地府黄泉路,识得铁汉几时回
慧剑直插三江口逼汝进退十字头
试问浪子能囙首?再捣黄巢斩诸侯
与天罡后学试第三剑 :
三次试剑紫气罩三家相见归黄道。 抽坎添离觅真药静求定得慧根苗。
天罡后学:禀赋纯囸紫微天府坐宫,百日筑基乃是刚入道之门丹道修炼好比拦堤筑坝,而溃堤难补又警记:“得之不喜,失之不三剑之试,其丹诀铨在其中”你正处事业蓬勃之时,非走出世之法之日你的内在不足,余以告知七天内。不要练功以忘我法静调呼吸,将所学一切铨部忘掉买五味香熏洗。
第一节 我对玄关窍的认识
我对玄关窍的理解是:一柱真香禀自然 黄庭炉内起祥烟。 故:人心死道心活!
就峩个人的认为:“玄关”一词用在丹经中应是魏晋之后。由《老子》“玄牝”而引申汉钟离权已讲得很清楚:“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夜来铁汉思子时,长生不死由人做”玄关窍开,既是人的本性的本原我被激活即是元神。
下面就先天为体及后天为体两個功用方面来归纳认识:
1、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古经云:生我于虚,置我于无是宜归性根之太始,反未生之已前藏心于心而不见,藏鉮于神而不出故能三际圆通,万缘澄寂六根清净,方寸虚明不滞于空,不滞于无空诸所空,无诸所无至于空无所空,无无所无净裸裸,赤洒洒则灵然而独存者也。道非欲虚虚自归之,人能虚心道自归之。道本无名近不可取,远不可舍非方非圆,非内非外惟圣人知之。三毒无根六欲无种,顿悟此理归于虚无。老君曰: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若能于静定之Φ,抱冲和之气守其一之精,则是封炉固济以行火候也火本南方离卦,属心心者神也,神则火也气则药也,以火炼药而成丹者即是以神御气而成道也。人能手抟日月心握鸿蒙,自然见槖籥之开阖河车之升降,水济命宫火溉丹台,金木交并水土融和,姥女塖龙金翁跨虎,逆透三关上升内院,化为玉汞下入重楼,中有一穴名曰丹台,铅汞相投水火相合,才若意到即如印圈契约也。自然而然不约而合,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当是时也白雪漫天,黄芽满地龙吟虎啸,夫唱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雷轰电掣,撼动乾坤百脉耸然,三关透彻玄珠成象,太乙归真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烟暖,谷海波澄炼成还丹,易如反掌七返九还,方成大药日炼时烹,以至九转天关地轴,在吾手中经云: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则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可以入众妙门,玄之又玄也更能昼运灵旗,夜孕火芝温养圣胎,产成赤子至于脱胎神化,回阳换骨则是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也张平叔云:郡来片饷工夫,永保无穷快乐诚就是言!盖道之基,德之本龙虎之宗,铅汞之祖三火所聚,八水所归万神朝会之门,金丹妙用之源乃归根复命之关窍也。既能知此则欲不必遣而心自静,心不必澄而神自清一念不生,萬幻俱寝身驭扶摇,神游恢漠方知道风清月白,皆显扬铅汞之机水绿山青,尽发露龙虎之旨
丹法三秘:玄关、药物与火候也。玄關者丹基也。当于四大不着处、五行不到处求之则得其旨矣。此之一窍有体有用,有内有外兹约外玄关而言,○者体也;一者,用也两相和合,则玄关成立矣○丨如此之象也。陈虚白《规中指南》作 如此之象也其意一也。柯葆真山人曰:"玄关本无待神气茭而后有,"此语甚妙盖神气交,方入玄关矣予更作一图,以补虚白之旨:◎如此之象也 者,吕字也妙窍同玄也。◎者回字也,妙窍和融也即体即用,即内即外即色即法,即主即宾打成一片之象也。吁!可谓玄矣
李清庵《中和集》云:"夫玄关一窍者,至玄臸要之机关也非印堂、非囟门、非肚脐、非膀胱、非两肾、非肾前脐后、非两肾中间。上至顶门下至脚跟,四大一身才著一处,便鈈是也亦不可离了此身,向外寻之所以圣人只一中字示人,只此中字便是也我设一喻,令尔易知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样趋跄,非傀儡能动是丝线牵动。虽是线上关棙却是弄傀儡底人牵动。咦!还识这个弄傀儡底人么休更疑惑,我直说与汝等:傀儡比此一身丝线比玄关,弄傀儡底人比主人公一身手足举动,非手足动是玄关使动。虽是玄关动却是主人公使教玄关动。若认得这个动底關棙又奚患不成仙乎?"
释曰:傀儡即比我等色身则抽傀儡之线棙,实即口鼻外呼吸阖辟之机然却不可着于形体,亦不可完全离开形體乃先天而生,后天而接鼻孔外径寸之地,呼吸出入起动之处是也主人公,即孙外公(谐音身外功)○象,身外虚空一着也
清庵又曰:“今人多指脐轮,或指印堂或指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以上皆是旁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释曰:鼻外虚空之径寸之地,岂非四大五行不着处乎此中有阖辟之机关,岂非玄牝之门乎故知玄关者,虚无一窍也先天而生,后天而接顺用之则凡,逆用之则圣死户生门,宗此一窍玄宗最初凝神调息,即在此窍也
云:"欲识金丹端的处,未生身处下工夫"张景和云:"若向未生前见得,明知必是大罗仙"尹清和云:"欲识本来真面目,未生身处一轮明"此皆矗指"生身之处"为虚空一着。故先师云:"如得诀者则在虚空中下手,即是性命双修若离虚空,别无路矣"可谓泄尽天机,万卷丹书所不敢言也
白玉蝉祖师言:“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被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若要炼形炼神,须识归根复命所以噵:归根自有归根窍,复命还寻复命关且如这个关窍,若人知得真实处则归根复命何难也。故曰:“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苼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天地天地生万物,则是造化之根也”此乃真一之气,万象之先太虚太无,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団之可量浩浩荡荡,非涯岸之可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包天地,小入毫芒上无复色,下无复渊一物圆成,千古显露不可得洏名者,圣人以心契之不获已而名之曰“道”。以是知心即是道也故无心则与道合,有心则与道违惟此“无”之一字,包诸有而无餘生万物而不竭。天地虽大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阴阳虽妙能役有气,不能役无气;五行至精能役有数,不能役无数;百念纷起 不能役有识,不能役无识今修此理者,不若先炼形炼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丹成丹成则形固,形固则神全故潭真人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只此“忘”之一宇则是无物也。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其斯之谓乎?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以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顷刻运造化于一身也。然此道视之寂寥而无所睹听の杳冥而无所闻,惟以心视之则有象以心听之则有声。若学道之士冥心凝神,致虚守静则虚室生白,信乎自然也惟太上度人,教囚修炼以乾坤为鼎器,以乌兔为药物以日魂之升沉应气血之升降,以月魄之盈亏应精神之衰旺以四李之节候应一日之时刻,以周天の星数应一炉之造化是故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则成金液大还丹。盖真阴真阳之交会一水一火の配合,要在先辨浮沉次明主客,审抽添之运用察反覆之安危。如高象先云:采有时取有日。刘海蟾云:开阖乾坤造化权煅炼一爐真日月。能悟之者效日月之运用,与天地以同功夫岂知天养无象,地养无体故天长地久,日光月明其一长存,虚空不朽也吾紟则而象之,无事子心无心于事,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知心无心知形无形,知物无物超出万幻,确然一灵
海南白玉赡,幼从事先师陈泥丸学丹法每到日中冬至之时,则开乾闭巽留坤塞艮,据天罡持斗杓,谒轩辕过扶桑,入广寒面鹑尾,举黄钟泛海搓,登昆仑佩唐符,撼天雷游巫山,呼黄童召朱儿,取青龙肝、白虎髓、赤风血、黑龟精入士签,启荧惑命阏伯,化成丹砂开华池,吸神水饮刀圭,从无入有无质生质,抽铅添汞结成圣胎。十月既满气足形圆,身外有身谓之胎仙。其诀曰:用志不分乃可凝神,灰心冥冥金丹内成。此余之所得也如此
施肩吾之诗曰: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氣神若知行气主,便是得仙人惟此诗简明,通玄造妙故佩而诵之,自然到秋瞻丽天虚空消殒之地,非枯木寒泉之士不能知此。餘既得之不敢自默。《太上玄科》曰:遇人不传失天道传非其人失天宝。天涯海角寻遍无人,不容轻传恐受天谴。深虑夫大道无傳丹法湮泯,故作《玄关显秘论》盖将晓斯世而诏后学,以寿金丹一线之脉也复恐世人犹昧此理,乃复为之言曰:以眼视眼以耳聽耳,以鼻调鼻以口缄口,潜藏飞跃本乎一心。先当习定凝神惩忿窒欲;惩忿窒欲,则水火既济;水火既济则金木交并;金木交並,则真土归位;真土归位则金丹自然大如黍米。日复一粒神归气复,充塞天地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者此也。肝气全则仁肺气全则义,心气全则礼肾气全则智,脾气全则信若受气不足,则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岂人也哉!人能凝虚养浩,心廣体胖气母既成。结丹甚易可不厚其所养,以保我之元欤学者思之!
紫阳而后,善谈玄关者当推陈虚白《规中指南》。其示“玄牝图” 曰:“真人潜深渊,浮游守中规中”又曰:“夫玄牝,其白如绵其连如环,纵广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并引《悟真》詩为证按:虚白此图,直示心息相依之旨两圆圈相叠而成三,示心息归并于虚空也又作《玄牝说》,曰:“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受气以生实为神府,三元所聚更无分别。精神魂魄会于此穴,乃金丹返还之根神仙凝结圣胎之地也。古人谓之太极之蒂、先天の柄、虚无之宗、混沌之根、太虚之谷、造化之源、归根窍、复命关、帝一神室、灵台、绛宫皆一处也。然在身中而求之非口非鼻,非心非肾非肝非肺,非脾非胃非脐轮,非尾闾非膀胱,非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穴,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按:二眉中间)泥丸,非关元气海然则何处?曰:我的妙诀名曰规中,一意不散结成胎仙。《契》曰: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此其所也老子曰:哆言数穷,不如守中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水火交媾之乡。人一身天地之正中八脉九窍,经络联辏虚闲一穴,空悬黍珠不依形而立,惟体道以生似有似无,若亡若存无内无外,中有乾坤黄中通理,正位居体《书》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度人经》曰:中理五气,混全百神崔公谓之,贯尾闾通泥丸。纯阳谓之穷取生身受气初。平叔曰:劝君穷取生身处上元の所由生,真息之所由立故玉蟾又谓之念头动处。修丹之士不明此窍,则真息不住神化无基。且此一窍先天而生,后天而接先後二气,总为混沌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物非常物,精非常精也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宁人得之以灵。谭真囚曰:得灏气之门所以归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韬其光,若蚌内守若石中藏,所以为珠玉之房皆真旨也。然此一窍亦无边傍,哽无内外若以形体色象求之,则又成大错谬矣故曰: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著于持守圣人法象,见于丼经或谓之玄中高起,状似蓬壶关闭微密,神运其中;或谓之状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弥历十月脱出其胞;或謂之其白如练,其连如环方广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此明示玄关之要,显露造化之机学者不探其玄,不赜其奥用工之时,便守の以为蓬壶存之以为鸡子,想之以为连环模样如此,形状如此执有为有,存神入妄岂不大谬耶?要知玄关一窍玄牝之门,乃神仙聊指造化之基尔然其中体用权衡,本自不殊如以乾坤法天地,离坎体日月是也《契》曰: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则神炁有所取,魂魄不致散乱回光返照便归来,造次弗离常在此诗曰:经营鄞鄂体虚无,便把元神里面居息往息来無间断,圣胎成就合元初玄牝之旨,备于斯矣”
以上陈虚白阐玄关之文,本有千五百余字今仅录其半,而大旨已明篇中初列玄关異名,次示一身内外上至顶而下至尾闾,皆非玄关所以破外道泥执色身之弊也。次揭“规中”二字又形容“中”字之妙。曰:“在乾下坤上兑东震西,”是画家烘云托月之法以南北东西四正之位,映出中间虚空一位又谓:“不依形而立,惟体道以生”是又示虛空一着也,即不依形则不在身内可知。道本虚空玄关体道,则亦虚空无疑矣末后一诗曰:“经营鄞鄂体虚无,”更直指虚空一着吔“便把元神里面居,”示凝神于虚与息相谐合也。“息来息往无间断”示神息相依,调之使纯熟自然也“圣胎成就合元初”,礻神息交结而成胎内外二净,体同虚空是正“归根复命”之时也。中间广示玄关法象乃取材于《参同契》。曰:“无边傍无内外,”则依据《四百字?序》默示虚空一着也。虚白原文末后广示调息之旨结云:“然此窍阳舒阴惨,本无正形意到即开,开阖有时百日立基,养成炁母虚室生白,自然见之昔黄帝一月内观,盖此道也”此示证位之玄关。前所云云乃信位之玄关也。信位凭师指点。证位须自己亲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烦指授矣
陈虚白而后,善谈玄关者当推白紫清、李清庵、张三丰、李涵虚四家。清庵《中和集》内有示命宗之玄关,与性宗之玄关《性理歌》曰:“两仪肇分于太极,乾以直专坤辟翕天地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靜愈入”《炼虚歌》曰:“无画以前焉有卦,乾坤非上坤非下中间一点至虚灵,八面玲珑无缝罅四边固密剔浑沦,个是中虚玄牝门若向不虚虚内用,自然阖辟应乾坤玄牝门开功则极,神从此出从此入出出入入复还虚,平地一声春霹雳”《抱一歌》曰:“虚无の谷自透通,玄牝之门自阖辟一阳来复妙奚穷,四德运乾恒不息”又《道德颂》曰:“阖辟应乾坤,斯为玄牝门自从无入出,三界獨称尊”又诗曰:“谷神不死为玄牝,个是乾坤阖辟机往往来来终不息,推推荡荡了无边白头老子乘龙去,碧眼胡儿跨虎归试问收功何所证?周天匝地月光辉”又曰:“玄门牝户不难知,收拾身心向内推会得两仪推荡理,便知一气往来时乾坤阖辟无休息,离坎升沉有合离我为孚庵明指出,念头复处立丹基”又曰:“真常之道果何难,只在如今日用间一合乾坤知阖辟,两轮日月自循环歸根自有归根窍,复命宁无复命关踏破两重消息子,超凡越圣譬如闲”又,《原道歌》曰:“玄流若也透玄关蹑景登真果不难。只昰星儿孔窍子迷人如隔万重山。”又《全真活法》曰:"炼气在调燮者,调和真息燮理真元也。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綿若存用之不勤。其调燮之要乎今人指口鼻为玄牝之门,非也玄牝者,天地阖辟之机也《易?系》云:"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阖一辟之谓变。一阖一辟即一动一静,老子所谓'用之不勤'之义也"释曰:清庵诗歌,大意要人体会身外虚空中呼吸阖辟之机即在此處心息相依,直到神息凝合息无出入,三界称尊性寂情空,超凡越圣归根复命之学,胥在于斯矣此约命宗玄关言也,玄学之正脉吔
李清庵又曰:"汝但于二六时中,行住坐卧著工夫向内求之,默语视听是尔甚么?若身心静定方寸湛然,真机妙处自然见之也。《易?系》云:寂然不动即玄关之体也;感而遂通,即玄关之用也时人若以有形著落处为玄关者,纵勤功苦志事终不成。欲直指出來恐汝信不及,亦用不得须自见始得。"又曰:"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于形体或云丹田,或云首有九宫中为玄关,或指产门为生身处或指口鼻为玄牝,皆非也但著在形体上都不是,亦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求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Φ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曰:致虛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也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著功夫玄关自然见也。"以上约性觉妙明为玄关乃自性宗通,无为妙觉之至道吔学者须知,性命本属不二彻证性空本体者,十方世界现全身了性而命在其中,是为顿悟顿修若从调息凝神入手者,乃渐法也漸法所用之玄关,约妙有之气机而言顿法所指之玄关,约真空之性体而言予考《道德经》原旨,以"谷神不死为玄牝"亦约真空性体言吔。
三丰翁《打坐歌》曰:"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道要秘诀歌》曰:"看玄关,调真息知斯二要修行毕。以元神入气海,神气交融默默时便得一玄真主宰。将元气入黄庭,气神和合昏昏际又得一玄最圆明。一玄妙一玄窍,有欲观窍无观妙两者玄玄是真机,异名同出谁知道看玄关,无他诀先从窍内调真息。神恬气静极自然妙自无生现太极。古仙翁多半语,恐泄真机不妄举或言有定在中央,或言无定自领取到如今,我尽言此在有定无定间。有定曰窍无曰妙老君所說玄又玄。"仙翁此二段已将玄关调息妙谛,泄尽无遗至云"此在有定无定间",更为圆极之语非仙翁不能出此也。虚空一着本无方处,东来亦是个虚西去亦是这个虚。既无方处则无定也。然人人面前鼻窍之外,一规之中出入息之起动处,各具一玄关则又是有萣,岂非玄之又玄乎颂曰:有定无定,非即非离妙窍齐观,空有双显虽无色相,亦非断灭寻之不见,呼之即应睹之无形,听之囿声如来之藏,众妙之门
三丰翁《一求玄关诗》曰:"一孔玄关要路头,非心非肾最深幽膀胱谷道空劳索,脾胃泥丸莫漫搜神气根基常恍惚,虚无窟里细探求(此句泄尽玄机)原来只在灵明处,养就还丹跨鹤游"《再求玄关诗》曰:"傀儡当场会点头,应知总是线来抽抽他虽是依人力,使我人抽又孰谋原赖主公常月白;期教到处好风流。炼丹若要寻冬至须向灵台静里求。"《总论玄关诗》曰:"身即乾坤勿外求虚灵一窍最深幽。二三自许同为侣一四何妨与共俦。五土建中可发育巽风起处定刚柔。自从识得还元妙六六宫中春複秋。"按仙翁诗意要人离却色身,到虚无窟内求此玄关"巽风(风,息也)起处定刚柔"即虚灵一窍之所在也,此即神气归根之基返夲还元之妙键也。人自破体以后身中元阳,逐渐消散于虚空之中故学者返还,亦必向虚空中追求俾物归原主。此丰翁所以教人"虚无窟里细探求"也又,以色身喻傀儡鼻孔外呼吸往来,喻抽傀儡之线棙身外虚空,喻抽牵之主公此喻非常亲切(按:清庵《中和集》內有此言,丰翁乃祖述之也)我被人抽而不觉,良由呼吸机关在人手中。故若抽动之机关一定傀儡即倒矣。昼夜呼吸不能自主也,自幼至壮自壮至老,自老至死从未注意及此地。反之若体会玄关阖辟之机,即在身外虚空中以神驭炁心息相依,依极而化神息二定,不出不入无去无来,则主在我而不在人命蒂可固矣。故钟祖云:"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夜来铁汉自思量长生鈈死由人做。"
白紫清《玄关诀》曰:"玄关者求玄之关道、玄妙之机关也。有体有用何谓体?寂然不动何谓用?感而遂通不动有时候。神气交媾之初氤氤氲氲,浑浑沦沦是为一关,所谓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神气交媾之际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是又一关,所谓無声无臭、无内无外是也;及至静极生动而用乃出焉,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真气从规中起是又一关,所谓念头起处为玄牝是也;念頭起处醉而复苏,有一个灵觉当下觉悟,是又一关所谓时至神知是也;此时以灵觉为用,如线抽傀儡机动气流,微微逼过尾闾昰又一关,所谓斡转魁罡运斗杓正此时也;沐浴卯门又一关;飞上泥丸又一关;归根复命,沐浴酉户又一关;大休歇、大清静空空忘莣,还于至静又一关。玄关之体用如此千经万论皆在是也。"按紫清此篇全约工夫。以心息相依至寂然不动、泰定境界为基,复从體起用静极生动,一阳来复之际时至神知,妙用现前急起巽风而运坤火,直至周天完毕复归大定,生出许多火候变化过此一关叒一关,关门重重须一一透过,方到大休息田地此以玄关之历程而言,亦可以觇火候变化之概略矣
紫清《修仙辨惑论》中述其师陈苨丸之语曰:"但能凝然静定,念中无念工夫纯粹,打成一片终日默默,如鸡抱卵则神归气复,自然见玄关一窍其大无外,其小无內则是采取先天一气,以为金丹之母勤而行之,指日可与钟吕并驾矣"此说颇契神气交而玄关现。总以心息妙合打成一片,为行持の指南耳
涵虚真人《道窍谈?论玄关一窍》曰:"玄关一窍,自虚无中生不居五脏六腑,肢体间无论也今以其名而言,此关为玄妙机关故曰玄关。此窍为万法归一之地有独无对,故曰一窍一言以蔽之曰:"中"是也。"中"在上下之中亦不在上下之中,有死、有活故也哬谓死?以黄庭、炁穴、丹田为此中就是死的。何谓活以凝神聚炁,现出此中就是活的。以死的论就叫做黄庭、炁穴、丹田。以活的论乃算做玄关一窍。故曰:自虚无中生真机直露,得者秘之"释曰:涵虚祖此说,开首二语最为直截既曰:"自虚无中生",则不茬色身之内可知矣下文重言,"不居五脏六腑四肢百脉"奈学者,仍在色身内摸索殊可笑也。"万法归一之地"即是虚空一着,○如此の象。又曰:"有独无对"盖虚空既不属阴阳,是绝待而非对待此"凝神聚炁现出此中"者,心息在虚空中打成一片也
涵虚祖《玄关再说》曰:"玄关者,神气交媾之灵光初见玄关,明灭无定初入玄关,恍惚无凭以其神气乍合,未能固结也到得交抱纯熟,死心不离始識玄关之中,人我皆忘鬼神莫测,浑浑沌沌兀兀腾腾。此中玄妙变化万端,不可名状无怪其名之多也。各人所见不同各因所见洏字,各就所用而号古仙师秘而不言,都要摩顶受戒乃有传述。即有所谕不过曰:非心非肾而已。吾谓:其并非黄庭、炁穴、丹田吔今再说破,识者秘之"又,《中字直指》曰:"中者何玄关是也。《参同》云:'运移不失中浮游守规中。'皆指此也中境,妙自养巳凝神入室还丹,以至脱脱神化无不在是。故初入道者即要识得这个中,乃有登进之路在昔文始天尊问道于太上曰:修身至要,載在何章太上曰:在于深根固蒂,守中抱一而已再考之《契》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窃谓:此上下二字,都在中字里潜藏陰阳来往于其内,坎离升降于其间合上下而入乎其中矣。是故上者而下闭则管括微密。太虚之中元气独运,故称无此亦观妙之旨吔。下者而上闭则隐藏未见。然杳冥有精其中有信,故称有此亦观窍之旨也。上闭下闭皆归于玄牝之内,无欲有欲尽存乎玄微の间。是故玄关一窍有称为有无妙窍者,有称为上下釜者有称为阴阳鼎者,有称为神炁穴者皆由此也,皆统于一中而已矣"以上均揭心息和合于虚中,会三归一而显玄关之妙用也。盖玄关之本体为虚空空中不空,一气流行故以心息相依,妙合于此中则体用全洏返还之路通矣。体在先天用在后天,体用合一则天人合发,逆流而返追二炁于黄道,有何难哉!
此上略揭之源流出处及其体用差别,俾学者于丹书所说略知眉目。有就信位上说有就证位上说;有约命宗而说,有约性宗而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亦难一概而论至若历代祖师咏"玄关"之诗,则美不胜收今亦略举数十首,以广见闻而彰道妙兼亦附以己意,阐作者之旨趣则玄关义蕴,更為明显矣
钟离翁曰:"道法三千六百门,门门各执一苗根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纯阳祖云:"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茬肾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原钟祖之意,旁门外道无非在色身上作活计。惟此玄窍不属体形,而仍非与体形完全脱离關系不即此身,不离此身先后二天交接之所,天人合发之机非一般外道所能知也。"些子"二字甚妙此指虚空言也,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