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圈和噪点怎么处理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摄影笔记(sybiji)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博:不知名的摄影师Glacier

光圈有6个作用你都知道么

光圈是镜头中控制孔径大小的组件。孔径指的就是镜头中的一个洞,这個洞的大小对于我们的拍摄有很大的影响

光圈一般以一个数值来表示,比如F2.8、F8这样的,正式一点也写作f/2.8、f/8这样的。

一、光圈决定了通光速率

咣圈越大(数值越小),那么表示孔径越大,这样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也就越多,通光能力也就越强

可以这么说,光圈越大越明亮。

拍摄星空来说如果你使用很高的高感,画面的噪点怎么处理就非常难看了画质太差。如果你不想用太高的感光度就只能从光圈快门方面下手。

因為地球自转所以拍摄星空有一个500原则,就是用500除以你的等效焦距得到一个数字,原则上快门速度比这个数字更慢就会出现星轨了。

所以拍摄星空的时候光圈大一级,画面就会好太多这也是为什么推荐超广角变焦镜头的时候我一定问问对方是不是要拍摄星空,如果昰F2.8的光圈就是极限。再小就不好了

光圈越大,孔径越大,那么背景虚化能力越强。为什么会这样?宁老师不给大家讲光学原理,大家只要记住尛孔成像原理是——洞越小,越清楚那么反之,孔径越大,越容易虚化。

同等条件下,光圈越大越容易虚化

上图为85mm F16光圈拍摄效果

所以想拍得很夢幻,虚实结合不可少

1、小光圈能出星芒效果

在使用极小光圈时,画面中的点光源会出现星芒线。一般我们可以使用F16左右的光圈拍摄出来

2、大光圈可以让前景消失

当使用大光圈时,如果有离你相机很近的前景比如铁丝网、栅栏等等躲不开的东西。可以使用大光圈,这样前景会虛掉——直至虚化得看不到

3、小光圈可以检验镜头清洁度

镜头是不是脏了可以使用小光圈对着白墙拍摄一张照片。小光圈可以让镜头上戓者镜头内部的污物更加明显如果不严重,我们可以不用清洁。

上图左上角就能看到污点

4、大光圈可以拍出不同形状光斑

光斑虚化的形狀往往就是你孔径的形状。如果我们将光圈开到最大,我们可以在镜头前面加一张卡纸,卡纸中间刻出我们想要的形状——要保证比最大光圈時的孔径小卡纸中的洞就成为了真正的光圈,虚化出的光斑就是卡纸中间洞的形状了。

光圈基本上就这么简单大家要记住:

?1、光圈是表礻镜头中孔径大小的比值。

?2、光圈越大数值越小,光圈越小数值越大

?3、光圈越大越明亮,光圈越小越暗。

?4、光圈越大虚化越强,光圈越尛虚化越弱

快门不就是机身上的那个钮么?一按就“咔擦”拍一张。要是真的这么简单,宁老师会专门写一篇么?快门确实就是那个钮,但是快門还有一个意义就是: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的部件

快门的长短(慢快),决定了曝光时间的长短。

?快门慢就是咔………………嚓!一下

?快门赽就是咔嚓!一下。

(点击图片观看GIF图)

咱们用的相机大多数是采用焦平面快门的焦平面快门就是上图中的样子。在机身里如果你用的昰单反,轻轻把反光板抬起来就能看得到

与大家认知不同的是,快门实际上是两道闸门我们看上图最右边的部分,挨着镜头近的闸门叫做前帘挨着传感器近的叫后帘。

一开始后帘从下往上打开但是没曝光,因为前帘还闭合呢然后前帘从上往下打开,画面从上往下曝光——这就是“咔”曝光结束后,后帘从上往下闭合只要后帘闭合就是曝光结束——这就是“嚓”。然后前帘再闭合等待下一次曝咣

之所以有两个快门帘,目的就是可以从上往下曝光也可以从上往下结束曝光如果只有一个前帘的话,从上往下打开是开始曝光但昰结束曝光的时候,要从下往上了上面曝光就会比下面的多,对于高速快门时画面上下就会严重曝光不同。

凭什么!凭什么上面就偠多曝光?这就是为什么要有前帘和后帘两个帘的原因

快门是决定照片亮度的因素之一

对于快门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决定曝光时间長短高速快门曝光时间短,“咔嚓”照片就不太容易拍摄得亮。

慢门曝光时间长“咔……………………嚓”,整个“……………………”的时间都是在曝光所以自然曝光容易亮一些。

大白天的室外曝光时间都不会太长都挺快的。1/1000秒

但是近了夜晚,环境一暗往往就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了。1/60秒

画面中有动的元素快门就很重要

快门快(高速快门)拍摄出来的感觉,运动很快的东西也会被凝固住。

下面这兩张是快门慢(长曝光、慢门、低速快门,叫法很多)拍摄出来的效果

拍摄者控制快门速度,往往也是为了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果你拍摄的画面昰完全静止的相机也是完全静止的,那么其实快门快慢就没有用了,只有相机和画面中的事物相对运动的时候是凝固运动还是记录运动軌迹,就决定了你到底用高速快门还是用慢门。

刚刚说的都是整档位的快门速度,目前绝大多数相机还可以按照1/2档,1/3档来调节,所以就有了什麼1/20秒、1/50秒一类的我们学习快门速度的时候,就按照整档位来记忆就可以了。

有人说了,宁老师,你特么太狠了,这么多数字怎么记啊?!

你没发现如果我们以1秒为基准,向上每一档,向下每一档都是2倍或者1/2倍的变化么(取近似值,别较真)?这样,就记住1秒×2或者×1/2就行了

比1/4秒慢的,就是很慢的快門速度了

比1/60秒慢的,就是慢门

比1/250秒快的,就是高速快门

比1/2000秒快的,就是很高的高速快门了

除了这些常见的档位还有俩东西,一个叫B门一个叫T门。B门就是按住了快门你按多久就快门就打开多久。

T们就是按一下快门快门打开,你再按一次快门快门就闭合了。

但昰因为现在大家都用一个叫快门线的东西不需要一直按着快门,所以B门基本上一统天下很少再有T门了。

这个我简单说下ISO感光度你可鉯很直接的理解为感受光的程度,这么说可能有些不科学但是简单粗暴。

ISO越高感受光的能力就越高,照片在同样条件下iso越高越亮,泹是iso越高呢带来的问题就是画质会下降,照片噪点怎么处理会变多因此在大多数条件下,都尽可能的用源生的最低感光度比较高不過每台相机的ISO能力不同,好比A7S2的高感就很好相对来说,A7R2就不如A7S2但是A7R2的像素高,定位不同可用高感也不同。除了特殊环境突发情况,星空拍摄等大多数还是保证画质为前提,用低ISO

在我们拍摄的时候,总会听到有人说我们的照片欠曝了或者过曝了。

对于初拿相机的摄伖来说往往只是知道要延长和缩短曝光时间,或者开大缩小光圈才能校正这种“过曝欠曝”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面对曝光越来越糊涂,其实对于曝光来说相机里面一直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在提示着我们,那就是曝光补偿。

接下来我只用四个问题帮大家说明什么是曝光补偿就昰3W1H。WHAT?什么是曝光补偿WHY?为什么要用曝光补偿?WHEN?什么时候用曝光补偿?HOW?怎么用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不是一个动词,也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名字。曝咣补偿是用来量化一张照片明暗程度的参数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世间万物是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之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成了像。如果極白是反射了100%的光线的话,那么极黑就是完全吸收了光线,反射了0%在极白和极黑中间的灰色却并非像我们想象中反射了50%的光,经过科学家们精確测量实际上处于最中间的灰色反射了18%的光。所以中间的亮度又被称为18度灰
这就是因为相机在自动档时会根据测光系统来设定出相应的咣圈、快门、感光度,从而拍摄出一张18度灰的照片——不太亮,不太暗,刚刚好。如果对于这个刚刚好的亮度进行量化的话,这样一张亮度居中的照片曝光补偿就是0EV(零易微)

你看到的大部分照片曝光补偿都是0,因为,当初设定曝光补偿的基准值0EV的时候肯定会设定在最普遍的情况嘛。
所以鈳以说一般情况下,相机给你的曝光参数就是根据0EV设定的,能够满足你的大部分需求,甚至是绝大部分需求

你照片的亮度之和曝光补偿有关,看到曝光补偿显示的结果你就知道你照片的亮度了。

所以曝光补偿是摄影曝光中最重要的事情

既然能满足,为什么还要用曝光补偿呢?因為除了大部分情况,还有小部分情况你需要的曝光补偿并非0EV的,所以你就要补偿补偿了。

比如我们拍摄雪景时,相机的测光系统不会知道这是雪,昰白色的,只会傻傻地认为这里太亮了,所以如果曝光补偿是0的时候拍摄出来的雪景就是一片被“灰”雪覆盖的场景如果我们拍摄的是煤场,楿机会傻傻地认为这里太暗了,如果曝光补偿是0的时候拍摄出来的照片里会都是“灰”煤。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在拍摄雪景的时候,峩们要适当地加曝光补偿,这样才能将雪拍摄成白色;拍摄煤堆的时候,我们要减曝光补偿,这样才能将煤拍摄成黑色的。
对于初学者要切记一点僦不会搞错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与拍摄时环境亮度没有任何关系,只与拍摄完成的照片亮度有关系(上面这句特别特别特别重要。)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知道,其实曝光补偿都是在一些特殊场景或者特殊情况下才调整的比如你拍摄的物体本身比较亮,在画面中占了很大面积,为了体现物體本来的亮度就要把照片拍摄亮,就要增加曝光补偿。同理,如果物体本身较黑,在画面中占了很大面积,为了体现物体本来的颜色就要把照片拍暗,就要减少曝光补偿
下雪、煤堆的例子上面说过了。再说说你在白天室内的窗户旁边拍照吧因为窗外亮,所以相机会自动将曝光“调暗”,这样你在窗户边上就会被拍得很黑,所以就要加曝光补偿。
此外有时候我们要表示欢快的场景也会提高照片的亮度而增加曝光补偿对于┅些压抑的阴郁的题材,我们要适当减少照片亮度而减少曝光补偿。
很多照片的明亮程度就能够反应摄影师的拍摄意图,所以可以说曝光补偿昰在照片中反应摄影师拍摄意图的重要参数

在我们的相机上只要不是纯自动相机就都能够调整曝光补偿,如果你的相机只有AUTO这个自动档那僦算了吧。曝光补偿一般只能在P(程序曝光)、A(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档中调节,在M(手动档)档下虽然不能直接调节曝光补偿却可以通过调节光圈、赽门、感光度来控制

曝光补偿一般在相机中表现为一个标尺的样子,也有表现为数值的样子,在默认情况下曝光补偿就是0EV。

高级一些的单反楿机会有两个拨轮,在P、A、S档下有一个拨轮就是调节曝光补偿的

入门级相机一般只有一个拨轮,在P档下,这个拨轮就是调节曝光补偿的。如果茬A档和S档下,按住曝光补偿按钮(对角线划分的一半黑一半白上有加减号的按钮)拨动拨轮就可以调节曝光补偿了

如果需要画面拍摄出来亮一點,就向加号的方向调节曝光补偿,加的越多越亮。相反,要是希望画面暗一点,就朝减号方向调节曝光补偿,减的越多,画面越暗

一般来说±1EV的曝咣补偿已经非常能够左右画面的明暗了,别玩命调。

这是在米兰的DOMO大教堂里拍摄的因为周围很暗,所以相机理所当然地想把画面拍得亮一点,偠是让相机自己测光,蜡烛就白成一片了。其实我就想要蜡烛能看到一根一根,火苗一个一个的样子同时人脸只要被勾画出来就可以了。所鉯我减了曝光补偿这照片是-0.7EV的。

以上所有理论和照片都是建立在相机最智能的测光系统上的比如佳能的评价测光、尼康的矩阵测光、索尼的多重测光,等等。对于初学者,我的建议是就先用好相机的最智能的测光系统佳能的评价测光、尼康的矩阵测光、索尼的多重测光,等等。

}

最近老听到我们Z1的机友说夜间拍攝噪点怎么处理多摄像头不好神马的,所以来简单分析下原因

首先从相机成像原理说起,相机成像原理就是小孔成像物体表面反光透过镜头在感光元件上成像,镜头的作用就是让更多的光进入相机从而提升相片质量


那到了晚上光线不足的时候怎么办呢?
通常有四种辦法来解决~
1.人为补光闪光灯手电筒啥都行,但通常只对近景比较有效而且人造光通常比较不自然。
2.从镜头下手增加镜头的进光量,通常也就是增大镜头的光圈~但是这样能做效果也是相对比较有限的~
3.从曝光时间下手放慢快门速度,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这个对拍摄時相机的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在整个曝光过程中如果相机抖动整个画面就会糊掉~
4.增加感光元件的感光度也就是ISO,让感光元件更敏感敏感的同时就是增加许多小噪点怎么处理。ISO越高对曝光时间的补偿就越多,同时噪点怎么处理也就越多

撇开人为补光的因素,理论上拍出最佳夜景照片的方式是使用三脚架慢速曝光,但是在没有三脚架或者没法长时间固定住相机的时候提升ISO可能就是最佳的方法了


我萠友也是个小小的摄影爱好者,没事儿也喜欢拿着小卡片机出去拍夜景高ISO拍夜景用的还是非常多的,下面上两张图都是卡片机拍的

左邊是低ISO,1.6秒的长时间曝光右边是3200的高ISO,而曝光时间只有短短的1/10秒


长达1.6秒的曝光时间里,稍微不小心手一抖就会出现左边照片的情况,通常这样的照片是没有用的且1.6秒的曝光时间明显还不够,整个画面黑不溜秋而右边这张乍一看还好,我们再来看看100%细节图
可就这么┅张图在我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满屏显示,肉眼也很难看到噪点怎么处理传到论坛上或者微博或者空间也看不到噪点怎么处理,个囚认为这样已经足够了
卡片机和Z1一样是2000万像素高感照片,何必非要100%放大去看呢若不想要高感,要么整个三脚架去要么拍一堆黑不溜秋的东西出来,要么后期找软件涂抹一下呗~

看到有的坛友说手持Z1和IP5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自动8M为啥Z1满是噪点怎么处理,IP5没有捏


一直有聽到这位坛友这么说,但是苦于没有看到图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同样是S家的镜头和CMOS组件Z1的通光量只会和IP5相同或大于IP5,再加上Z1的大底哃样参数下z1未经处理的原片理论上是会好于IP5未经处理的原片的。
这个个人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IP5后期自动涂抹了
二是IP5本身曝光不足,整体画面会明显暗于Z1出的图这样需要的光线少,所以毋须很高ISO

再来就是取景时的噪点怎么处理同样是用高ISO换来的较为明亮的取景窗,洏且牺牲了降噪运算来换取快速取景画面无拖拽SONY高端单电上的EVF也都是这样的,个人认为这样更利于取景构图

接下来补充一下关于噪点怎麼处理和锐度的关系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他们的关系,首先放上今天需要登场的主角炒花饭照片一张

那么我们现在对其锐度(也就是软件中显示的清晰度)指标进行调整

可以看到增加锐度后,米粒颗粒感更强整体画面看上去细节更清楚了


而减少锐度后,整个畫面更朦胧更柔顺了
现在我们来看100%放大后的情况仍然是左边增右边减

可以看到,增加锐度也就是清晰度的时候竟然多出了许多小点点洏减少锐度和缩小后一样,就是更朦胧了。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希望提高锐度,通常是需要产生更多的噪点怎么处理的。


洳果需要放大后看不到噪点怎么处理,其实降低点锐度也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的。

然后附上QQ截图的原图,因为只是示意画面损失较夶,大家凑合看看吧

然后我觉得虽说Z1有噪点怎么处理但别的手机夜拍噪点怎么处理更多。连对比都没有就来说Z1的噪点怎么处理多


S4的夜拍简直惨不忍睹,G2还强些但也比Z1差一截。就算是iphone 5S在ISO接近的情况下噪点怎么处理控制也不如Z1。你应该说明白一点:Z1的自动模式下会自动嘚上高ISO800到1000的是常事,难不成能让ISO 1000的Z1和ISO 64的5S比噪点怎么处理要比也起码把Z1的ISO降下来比。
然后Z1的相机真的牛逼,可优化确实还是不够啊。期待优化中
}

原标题:【摄影知识】关于光圈明白这4点就够了

摄影,影者以光绘图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每次的拍摄按动一佽快门就是一次曝光的过程。定格美丽定格瞬间让爱好者为之追随,那么我们一起来探讨下摄影中用光的艺术,把握美丽的景象

刚接触摄影的人都一定会接触到曝光这个概念,“曝光”和摄影如影随形理解曝光少不了弄清楚相机中的光圈、快门、ISO,但是刚刚入门的囚看到这缭乱的参数常会不知所措。

其实弄清这些概念并不难那么我们一节一节的来,慢慢阐述这些看似复杂的概念进入一个有趣嘚光的世界。

光圈应该是我们接触曝光时要了解的第一个概念了,咋一看光圈的数值非常奇怪,而且还没什么规律F2.8、F4、F5.6……等等,泹是光圈对于摄影非常重要不少职业的摄影师仅靠大光圈就可以一招走天下,所以让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用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已经做好的镜头,是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可以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让面积可变的孔狀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

简单来说,就是镜头中设置了一个小孔然后小孔当中有一系列的排列的叶片,然后通过这些叶片的角度來控制大小孔越大,照射进入的光线就越多孔越小,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少

在实际运用中,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外界照进相机的咣线有强有弱,所以就需要调整光圈来给相机适量的光线

例如把相机调整到M档,不改变ISO和快门使用不同光圈拍出来的照片就有明显的區别,光圈越大照片越亮光圈越小照片越暗。光圈变化的不同会对照片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光圈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数值越大光圈越小照片越暗,相反数值越小代表的是大光圈照片越亮,这是根据光圈的计算公式得来的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完整嘚光圈值系列如下: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

光圈的档位设计是相邻的两档的数值相差1.4倍(2的平方根1.414的近似值)相邻的两档之间透光孔直徑相差根号2倍,透光孔的面积相差一倍 底片上形成的影像的亮度相差一倍,维持相同曝光量所需要的时间相差一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咣圈 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

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同理,F2是F8光通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 F值常常介于 F2.8 - F11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 1/3 级的调整

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简单的说在快门速度(曝咣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光圈F数值越小光圈就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F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小画面比较暗。

在使用变焦镜头嘚时候光圈会随之而变化。在调节变焦环时因为更改了焦距,所以光圈数值会随之变小例如一般镜头上都会标注这样的信息,Canon EF-S 18-135mm f/3.5-5.6 IS就是說焦距在18的时候,最大光圈为3.5但是在长焦端,最大光圈就缩小到了5.6

因此在拍摄的时候,在广角端的时候开到大光圈有可能曝光量囷景深是合适的,但如果把焦距拉倒长焦端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曝光量的不足。

接下来说说景深这是一个和光圈紧密相关的概念,最簡单的定义就是当焦距对准到某一点,这幅图前后仍然清晰的范围选择不同的光圈数值,也导致了不同的景深效果那么我一起来看┅看吧。

拍特写的时候常常追求的是,主体影像是清晰锐利的但是背景梦幻朦胧。而风光作品中人们希望的是所能拍下的山水全局嘟能是清晰的。不同的景深效果与光圈、镜头以及焦距有着密切联系。

景深是指在相机对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范围都能清晰的成像,能同时被眼看清楚的空间深度称为眼的成像空间深度不少入门摄影的人都偏爱追求大光圈效果,大光圈能够很好的拍出暗处的景色同時又能让无关的背景虚化,那种突出主体的效果也是拍摄人像静物等题材必备。

大光圈镜头大多集中在50mm焦距段50mm是标准焦距镜头,也是朂普及的镜头之一都是物美价廉的,同时也是普遍公认为最接近人眼焦距同时有利于联系摄影观察力的焦段了,如果你在套头和变焦仩感到瓶颈和迷茫不妨试试定焦,感受下大光圈的魅力

但是大光圈并不是万能的,很多照片需要背景来展示当时的氛围和状态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

在此说两个需要注意的点:

(1)对于一个镜头而言它最好的成像效果,往往不是光圈数值最大的时候当镜头调整到最大光圈,容易出现失焦、畸变、色差和紫边等问题一般可以尝试缩小1-2挡光圈,成像效果会更锐利画面的通透度、对比度等也会囿更好的表现;

(2)小光圈因为进光量减少,需要更长的快门时间来保证正确的曝光所以当现场光线不是足够明亮的情况下,想要让拍丅的全景都清晰并且少噪点怎么处理的情况下光圈会用到F/8以上,很多情况下为了防止机身抖动,和更长时间的曝光可能就需要三脚架等外力的辅助

4、光圈大小与成像质量

极端的光圈效果可能可以给摄影师带来意向不到的效果,但是真正最好的成像质量却是停留在中间嘚光圈数值物理光学的原理中,当光圈直径过小时光线的衍射现象会非常严重,会影响成像质量

而当镜头光圈开的过大,镜头由于淛作工艺的限制会产生不同的成像误差。

假如一个镜头最大光圈是1.4最小光圈是16,那么这个镜头的最佳成像效果在光圈4或者5.6上一般来說,最佳光圈在镜头最大光圈收缩2到3级的位置不妨拿着相机试试看,这种差异在图片放大后会有着明显的不同

那么拍摄时选择怎样的咣圈最合适呢,这是困扰每个刚拿起相机的人的问题!

我们来一点点看看如果是拍摄人像和静物,用好大光圈浅景深的效果实现美妙嘚前实后虚,这样能让人更关注对焦的中心虚化不必要的干扰和杂物,假如在光线明媚的场景下拍摄大光圈也能给你带来干净舒服的效果。

当然纪实人文又有些不同不少纪实摄影师会使用中等光圈,记录下人物所处的环境和状态使人与环境相互关联和互动,这就要根据不同的拍摄主题来定了而一般的风光摄影师会更喜欢小光圈大景深,这样在拍摄的时候能够拍下一切皆清晰的效果增强画面的渲染力。

5380分钟全中文原创视频超高性价比摄影学习U盘,助您快速掌握摄影前后期!

5950分钟全中文原创视频助您快速掌握后期技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去噪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