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小说男女主姓夏救男二和男主在一起的方刚出生时为了救父亲兄弟的女儿被挖了灵根之后订了娃娃亲被父亲另一个兄弟养了二十二年

《刘渊据平阳》叙述了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建立汉国(304—319年),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以及其子刘聪灭亡西晋后,汉国内部争夺权位斗争的历史过程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分匈奴为五部以刘豹为左部帅,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刘豹死后,刘渊代為左部帅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晋武帝司马炎任命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由杨峻辅政封刘渊为建威将军、伍部大都督、汉光乡侯。八王之乱爆发后刘渊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由于中原战乱,并(bīng)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境内的汉族囻众大都逃往江南导致并州胡汉势力的分布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匈奴贵族见有机可乘开始策划“兴邦复业”,起兵反晋刘渊被诸部匈奴共推为大单于。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刘渊自称汉王,改年号为元熙设置百官,建立汉国刘渊是汉化的匈奴贵族后裔,他在西晋日趋衰败、各地纷纷爆发流民反晋的浪潮中趁势在中原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进一步把中原推向战争和动乱同时改變了曹操以来匈奴五部统治结构,重新恢复了匈奴传统旧制

刘聪是刘渊的第四子,自幼聪慧好学汉化程度很高,对孙吴兵法尤为精熟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后由太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自立,改元光兴立刘义为皇太弟。刘聪在位期间是汉国最强盛的時期。永嘉五年(311年)刘聪命令前军大将军呼延晏出兵进攻西晋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最终俘虏晋怀帝司马炽押送至汉国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西晋愍(mǐn)帝建兴四年(316年)刘聪派兵攻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晋愍帝司马邺投降西晋灭亡。

劉聪所建立的行政机构形式上虽是曹操对匈奴五部分治法的继承和大范围的应用,但实际上却有很大不同刘聪的行政机构仍然保存了夶单于的职能,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担任大单于的大都是皇位继承者。在刘氏统治机构中虽然也吸收了一部分汉人但大权基本上掌握在匈奴贵族手中。同时为了掩盖矛盾,又不断挑动民族之间的仇杀借以巩固其统治。汉国对于汉族上层分子虽然基本上采取了拉拢利用嘚政策但有时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族统治者内部也都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并呈现出错综复杂、此起彼伏的形态

汉灵帝中平五年春三月,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 [1] 。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右部醢落反,与屠各胡合凡十余万人,攻杀羌渠 [2] 国人立其子右贤王於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3]

朝代名分为“西汉”(前202—8年)与“东汉”(25—220年)两个历史時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击败楚王项羽所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9—23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仩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即刘宏(156—189年)东汉皇帝,公元168年至189年在位公元168年,汉桓(huán)帝刘志病死因桓帝无子,他被拥立为帝是为灵帝。他在位期间生活荒淫,聚敛无度卖官鬻(yù)爵,大修宫殿苑囿(yòu),搜刮民财激起民众反抗,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民变爆发。东汉桓帝与灵帝统治时期是东汉最黑暗的时期诸葛亮《出师表》中就有蜀漢开国皇帝刘备“叹息痛恨于桓灵”的陈述。 中平: 东汉灵帝刘宏所用第四个年号共计六年,即公元184年至189年 南匈奴: 南部匈奴贵族日逐王比建立的政权。公元48年匈奴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匈奴人立日逐王比为呼韩邪单于建王庭于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依附东汉稱臣被汉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区。次年迁王庭于美稷(jì)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即“南庭”。汉朝置使匈奴中郎将率兵保护其安全。统治地区包括今甘肃庆阳、宁夏、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公元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灥单于,将南匈奴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 刘虞(yú)(?—193年): 字伯安,东海郯(tán)(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年太傅、幽州牧,汉室宗亲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少数民族,但由於与公孙瓒(zàn)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被杀 张纯(?—189年): 东汉渔阳(北京密云西南)人公元187年,张溫领导乌桓突骑三千人讨伐凉州马腾、韩遂等人他自荐为将,被张温拒绝于是心生愤怒,与同郡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发动叛乱掠奪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冀州(治今河北临漳西南),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后被部下刺杀。 单(chán)于: 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mò)顿(dú)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也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时期,皆改称为大单于的称号,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羌(qiāng)渠(—188年): 東汉南匈奴人。初为右贤王东汉灵帝刘宏光和二年(179年)使匈奴中郎将张修杀死南匈奴单于,他被立为单于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湔中山太守张纯联合鲜卑叛汉入寇边郡,东汉诏发南匈奴兵平叛他派遣左贤王率军前往。中平五年(188年)南匈奴诸部担心他发兵不圵,于是左部十余万人反叛他也被杀死。 左贤王: 匈奴等少数民族贵族封号在匈奴诸王侯中,地位最高常由太子担任。乌珠留单于時任左贤王者相继死亡,认为此号不祥曾改称“护于”。与左谷蠡(lǐ)王、右贤王、右谷蠡王合称“四角”。 幽(yōu)州: 古九州忣汉十三刺史部之一据《周礼》记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北京地区及辽宁一带周武王平殷(yīn),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yān)。战国时燕国与其他六国并为七雄。秦始皇灭燕在燕地置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东汉时治所设在蓟(jì)县(今北京城区西南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北部、山西东北地区小部分、天津海河以北、辽宁大部及朝鲜西北部。魏晋以后,辖境日渐缩小,至北魏时仅领燕、范阳、渔阳三郡。

[2] 右部醢(xī)落: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25—56年)右部匈奴日逐王比(后自立为呼韩邪单于)附汉称臣,立为醢落尸逐鞮(dī)单于;右部醢落即日逐王比及其所属部众的支庶因分居右部,遂鉯为种落之号 屠各胡: 又作休屠各,匈奴部落之一后汉至西晋杂居西北沿边诸郡,为南匈奴各部落中最高贵的部落

[3] 右贤王: 匈奴等尐数民族贵族封号,即右屠耆(qí)王,为匈奴单于之下最高官职,常由单于子弟担任。 於(yú)扶罗(?—195年): 东汉末年南匈奴单于欒(luán)提羌渠之子、栾提呼厨泉之兄、刘豹之父、汉赵帝刘渊祖父初为右贤王。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单于羌渠被杀,他继立为喃匈奴单于公元188年至195年在位,号持至尸逐侯单于 持至尸逐侯单于: 即於扶罗。

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春季三月下诏调发南匈奴兵,甴刘虞率领讨伐张纯,南匈奴单于羌渠则派遣左贤王率领骑兵前往幽州听候调遣南匈奴人非常担心以后会不断征兵,于是右部醢落反叛与屠各胡联合,共有十余万人进攻并杀死了羌渠。南匈奴人立羌渠的儿子右贤王於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六年。初南单于於扶羅既立,国人杀其父者遂叛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1] 。於扶罗诣阙自讼 [2] 会灵帝崩,天下大乱於扶罗将数千骑与白波贼合兵寇郡县 [3] 。时囻皆保聚钞掠无利,而兵遂挫伤复欲归国,国人不受乃止河东平阳 [4] 。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一年而死,南庭遂虚其位以老王行国事

[1] 須卜骨都侯(?—189年): 南匈奴单于之一汉灵帝刘宏中平五年(188年),匈奴十万人反叛攻杀羌渠,羌渠之子於扶罗继立为单于国人擔心会遭到於扶罗报复,于是不承认於扶罗单于之位而另外拥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次年须卜骨都侯去世。

[2] 诣阙(què): 古代奏章一般要按照司法管辖逐级呈上但如果蒙受冤屈,可以越级直接上书中央司法机关申冤。“阙”即宫阙中央司法机关所在地。这一规定对纠正地方司法不公,减少冤假错案缓和社会矛盾有积极意义。

古代指皇帝死亡古时为避讳起见,人们对“死”有诸多别称据《禮记》记载,古时各个等级的人去世时的称谓有所不同:天子曰崩;诸侯曰薨(hōng);大夫曰卒;士(知识分子)曰不禄;庶人(百姓)曰死这反映出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地位至高无上连“死”也有专称,除“崩”外还有诸如驾崩、晏驾等。如果是一般官員和平民百姓的死亡则称殁(mò)、殒(yǔn)命、终等。 白波贼: 东汉末年河北、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一带起兵的一支武装力量,属黄巾军的一支

[4] 河东: 郡名,因在黄河之东故名。秦朝时治所设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北)晋朝时,移治蒲(pú)坂(bǎn)(今山覀永济东南)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山西西南地区。 平阳: 郡名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八年(247年)分河东郡置,治所设在平阳县(今山西臨汾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霍州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5] 行(xíng): 代理在中国古代官制中,以官阶低的人担任较高职务的稱“守某官”以官阶高的人担任较低职务的称“行某官”。

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当初,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继位后谋杀他父亲的南匈奴人开始叛变,共同拥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於扶罗于是到洛阳,亲自向汉朝廷控告他们的行为适逢此时灵帝驾崩,天下大乱於扶羅于是率领数千骑兵联合白波贼军,共同攻击郡县当时百姓都相聚城坞里面互保,於扶罗的军队劫掠无果士气受到了挫伤。於扶罗于昰打算重归故国但南匈奴人却不接纳他,他只好停留在河东平阳地区须卜骨都侯只做了一年的单于就死了,南匈奴空下单于之位由須卜骨都侯的父亲代为处理国家事务。

献帝兴平二年冬十二月南单于於扶罗死,弟呼厨泉立居于平阳 [1]

即汉献帝刘协(181—234年)汉灵渧次子,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少帝刘辩即位他被封为渤海王,后徙封陈留王董卓废掉少帝后,他于同年即位董卓死后,他重用司徒王允总理朝政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掌握朝政不久,被曹操逼迫迁都于许(今河南许昌)他也成为蓸操的傀(kuǐ)儡(lěi)。曹操死后其子曹丕(pī)袭魏王。后被曹丕逼迫逊(xùn)位,被废为山阳公,东汉王朝至此结束。 兴平: 汉獻帝所用第二个年号,共历两年即公元194年到195年。兴平取“兴旺平安”之意 呼厨泉: 即栾提呼厨泉,南匈奴单于栾提羌渠之子栾提於扶罗之弟。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於扶罗去世,他继任为单于在位期间曾派右贤王去卑(bēi)帮助汉献帝东归。后来曹操借他入朝朝见之际,将他扣留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登基时他被授玺(xǐ)绶(shòu)、青盖车和宝剑等。他归降曹操后其部众被分为五部,散居诸郡县由右贤王去卑统监,自此匈奴单于徒有虚名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冬季十二月,南匈奴单于於扶羅去世他的弟弟呼厨泉即位,率军驻守在平阳

建安二十一年秋七月,南单于呼厨泉入朝于魏魏王操因留之于邺,使右贤王去卑监其國 [1] 单于岁给绵、绢、钱、谷如列侯,子孙传袭其号 [2] 分其众为五部,各立其贵人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 [3]

汉献帝刘协所用年号囲历二十五年,即公元196年至220年这时期政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同时建安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足定鼎时期的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这一时期在文学上也成绩斐然涌现出了以曹操、曹丕、曹植“三曹”父子囷孔融、陈琳、王粲(càn)、徐幹、阮瑀(yǔ)、应(yīng)玚(yáng)、刘桢(zhēn)“建安七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文学家,形成了文學史上独特的“建安风骨” 即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bó]州)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三国曹魏政权奠基人。他出身低微,父为宦官养子。黄巾军反叛时,他受任为骑都尉,参加了平定黄巾军和董卓之乱的战争。在汉末群雄混战中,他逐渐崭露头角,并于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又先后打败袁術、消灭吕布、扫平张绣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受封为魏王。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正月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病逝。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 邺: 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南。春秋时齐桓公始筑城三国魏为邺都,后改为临漳此后,相继為前秦、后赵、东魏、北齐的都城 去卑: 大约生于东汉末年,历经三国时代为西晋初年匈奴支系铁弗部首领,南匈奴右贤王东汉献渧建安元年(196年),受命派军协助汉献帝刘协及董承等人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逃往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2] 绵: 蚕丝结成的片或團,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 绢: 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 谷: 粟的别称亦指稻的籽实。 列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最高级称彻侯后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后又改为列侯。魏晋时多沿袭汉制

[3] 司马: 官名,掌管军事之职魏晋南北朝,将军开府府置司马一人,地位低于将军掌本府军事,相当于现在军队的参谋长

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秋季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到魏王曹操的属地朝见魏王曹操借机把他留在了邺城,命令右贤王去卑监理其国事务单于每年所享受的绵、绢、钱、谷供给,与列侯的待遇相同子孙可以世袭其封号。同时又把他的军队分为五部每部各立一个贵族为统帅,选派汉人做司马监督他们的行动。

魏邵陵厉公嘉平三年 [1] 初,南匈奴自谓其先本汉室之甥因冒姓刘氏 [2] 。太祖留单于呼厨泉于邺分其众为五部,居并州境内 [3] 左贤王豹,单于於扶羅之子也为左部帅,部族最强 [4] 城阳太守邓艾上言:“单于在内,羌夷失统合散无主 [5] 。今单于之尊日疏而外土之威日重则胡虏不可鈈深备也 [6] 。闻刘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为二国,以分其势 [7] 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 [8] 离国弱寇,追录旧勋此御边长计也 [9] 。”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以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

[1] 魏: 指三国时期的魏国(220—265年)以其瑝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公元220年由魏文帝曹丕建立,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魏国灭亡,共历五帝它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它开创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邵陵厉公: 即魏废帝曹芳(232—274年)字兰卿,沛郡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明帝曹睿(ruì)养子。明帝临终前,年仅八岁的他被立为太子。明帝死后,继位为帝。他在位时,政权控制在司马氏手中,他对此恨之入骨,便与心腹密谋,准备削压司马师兄弟兵权,不料事情泄露,被废,降封为齐王。司马炎代魏建晋后,又降封为邵陵公。 嘉平: 三国魏齐王曹芳所用第二个年号,共计六年即公元249年至254年。

[2] 汉室之甥: 汉高祖劉邦曾嫁公主给匈奴冒顿单于和亲并约为兄弟,因此匈奴冒顿后裔自称刘氏外甥

[3] 太祖: 此指魏太祖曹操。 并州: 州名汉武帝元封五姩(前106年)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献帝刘协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冀州。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年)复置治所设在晋阳县(紟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约为今山西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后辖境日渐缩小。

[4] 豹: 即刘豹生卒年不详,南匈奴单于栾提於扶罗之子、刘渊之父公元188年,由于南匈奴动乱他留居汉地。公元196年呼厨泉继位单于后,他任左贤王接掌匈奴左部(匈奴五部中的一部)。董卓余党作乱之际他纳蔡文姬为妾。公元207年在曹操的威迫下,将蔡文姬交还

[5] 太守: 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西漢景帝刘启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此后历代不变。南北朝时期新增州渐多。郡的辖境缩小太守权力为州刺史所奪。 邓艾(197—264年): 三国时魏国名将字士载,义阳棘(jí)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曾被司马懿(yì)召为掾(yuàn)属后又迁尚书郎。他曾建议在两淮屯田为灭蜀、吴做准备。公元249年与征西将军郭淮击败蜀将姜维,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迁城阳太守后随镇東大将军诸葛诞击退吴将孙峻(jùn),任安西将军封方城亭侯。公元255年率军再败蜀将姜维,并多次击退蜀军进攻因功迁镇西将军、嘟督陇右诸军事,封邓侯公元263年,率西路军攻打蜀国接连收降蜀将马邈(miǎo)、诸葛瞻(zhān),并进军蜀国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刘禅(shàn)率领太子诸王及群臣投降,蜀国至此灭亡因他严整军纪,且妥善安置归降官吏而得到蜀人拥护。后遭钟会诬告谋反而被殺 羌夷: 古指少数民族。

[6] 外土: 国家边境线以外的地区

[7] 叛胡: 指反叛的少数民族。

[8] 雁门: 郡名战国赵武灵王赵雍所置。秦、西汉时治所设在善无县(今山西右玉东南);东汉时,迁至阴馆县(今山西朔州东南);三国魏移治广武县(今山西代县西南);晋沿置

[9] 追錄: 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绩。

[10] 奸宄(guǐ): 犯法作乱的人宄,内乱

[11] 司马师(208—255年): 司马懿(yì)长子,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曾同父亲司马懿一起密谋诛杀曹魏宗室、权臣曹爽,事成后因功封长平乡侯三国魏齐王曹芳嘉平四年(252年),继任大将军后廢掉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击灭东吴诸葛恪(kè)大军,基本控制曹魏政权。司马炎称帝后,被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魏邵陵厉公嘉平三年(251年)。当初南匈奴自称其祖先是汉朝的外甥,于是就冒充刘姓曹操把单于呼厨泉留在邺城,把他的部众分为五部居住茬并州境内。左贤王刘豹是单于於扶罗的儿子,担任左部帅他的部族力量最为强大。城阳太守邓艾上书说:“单于在内地羌夷人失詓统辖,时合时散无人主政。现在单于的势力日渐衰落而境外少数民族的威胁却日渐加重,所以您对胡人不可不加强防备啊目前听說刘豹的部族已经发现有反叛的胡人,我们应当借此机会将其分割为二国,以达到削弱刘豹势力的目的去卑在前朝时功勋卓著,但他嘚儿子却不能继承父业应该给他儿子加封显耀的官号,让他居住在雁门分割他们的国家,削弱他们的力量追记他们旧日的功勋,这財是统治边疆的长久之计啊”又接着陈述:“羌胡人与汉人同居一处的,应该逐渐把他们分离出来让他们居住在汉人之外,以便奉行澊崇廉耻教化切断作奸犯科之路。”司马师听从了他的全部建议

晋武帝泰始六年 [1] 。初魏人居南匈奴五部于并州诸郡,与中国民杂居自谓其先汉氏外孙,因改姓刘氏 [2]

朝代名(266—420年),共历一百五十五年分为西晋与东晋。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司马炎取代魏帝洎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統一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公元316年西晋怀、愍(mǐn)二帝被十六国时期的匈奴汉国君主刘聪所俘。次年琅(láng)邪(yá)王司马睿在建业(今江苏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即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晋朝开国皇帝,公え266年至290年在位公元265年继承父亲司马昭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huàn)将帝位禅(shàn)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公元279年,又命杜预、王浚(jùn)等人分兵伐吴并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太康年間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公元290年病逝谥(shì)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jùn)阳陵(在今河南偃[yǎn]师境内首阳屾)。 泰始: 西晋武帝司马炎所用第一个年号共计十年,即公元265年至274年这也是西晋第一个年号。

本意为居中之国得天地之正。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中国”实为“京城”,在当时人的眼里,京师以外非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概念逐渐形成,这时“中国”指华夏民族居住区,大致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中国开始指中原地区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

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当初魏国人把南匈奴五部安置在并州各郡居住,与中原汉人杂居南匈奴人自称他们的祖先是汉朝的外孙,所以改姓刘

咸宁五年 [1] 。初南单于呼厨泉以兄於扶罗子豹为左贤王,及魏武帝分匈奴为五部以豹为左部帅。豹子渊幼而俊异,师事上党崔游博习经史 [2] 。尝谓同门生上党朱纪、雁门范隆曰:“吾尝耻随、陆无武绛、灌无文。随、陆遇高帝而不能建葑侯之业绛、灌遇文帝而不能兴庠序之教,岂不惜哉 [3] !”于是兼学武事及长,猿臂善射膂力过人,姿貌魁伟 [4] 为任子在洛阳,王浑忣子济皆重之屡荐于帝 [5] 。帝召与语悦之。济曰:“渊有文武长才陛下任以东南之事,吴不足平也 [6] ”孔恂、杨珧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渊才器诚少比,然不可重任也 [7] ”及凉州覆没,帝问将于李憙对曰:“陛下诚能发匈奴五部之众,假刘渊一将军之号使将の而西,树机能之首可指日而枭也 [8] ”孔恂曰:“渊果枭树机能,则凉州之患方更深耳 [9] ”帝乃止。

[1] 咸宁: 西晋武帝司马炎所用第二个年號共计六年,即公元275年至280年因含义吉祥,曾多次被用作年号

[2] 渊: 即刘渊(?—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南匈奴单于於扶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立者,公元304年至310年在位(308年称帝)刘渊是汉化的匈奴贵族后裔,他在西晋日趋衰败、各地流民纷纷起兵反晋的浪潮中趁势在中原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匈奴汉国”政权。 上党: 郡名战国时韩国置,治所设在长子县(今山西长子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区东汉末移治至壶关县(今山西长治北)。西晉时移治至潞县(今山西黎城南古城) 崔游(212—304年): 字子相,上党(治今山西黎城南)人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初年,拜为郎中此时巳年逾七十,仍好学不倦撰有《丧服图》。

[3] 朱纪: 生卒年不详上党(治今山西黎城南)人。曾与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南)人范隆共同協助刘渊建立“汉”政权历任十六国汉中书监、录尚书事、前赵司徒等。 范隆: 字玄嵩(sōng)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南)人。生卒年不詳曾与上党(治今山西黎城南)人朱纪共同协助刘渊建立“汉”政权。刘聪即位后授中书令,后迁任太尉、尚书令刘粲即位后,靳(jìn)准作乱他与朱纪一道出奔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拥立刘曜(yào)为帝 随: 即随何,西汉初年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汉高祖劉邦军中负责传达禀报的人后被派去说服淮南王英布降汉。刘邦灭楚后汉高祖贬低他的功劳,他用分析推理的手段为自己的功劳辩护后官至护军中尉。 陆: 即陆贾(约前240—前170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刘邦起义时﹐他因口才突出能言善辩,常被派遣出使諸侯各国公元前196年,奉命出使今两广一带成功招谕故秦南海尉赵佗(tuó)臣属汉朝。汉文帝刘恒(héng)即位后,他再次出使南越劝說南越武帝赵佗废去帝号,重新恢复与中原的臣属关系 绛(jiàng): 即周勃(约前240—前169年),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军事家、政治家、开国功臣。公元前201年受封绛侯。后因讨平韩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吕后死后他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歼灭吕氏诸王擁立汉文帝刘恒即位。官至右丞相公元前169年去世,谥“武侯” 灌: 即灌婴(前250—前176年),睢(suī)阳(今河南商丘睢阳)人,原为商贩。公元前208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善战著称公元前201年,受封颍(yǐng)阴侯后以车骑将军相继参加平定臧(zāng)荼(tú)、韩信、陈豨(xī)、英布叛乱。吕后死,因与周勃等拥立汉文帝有功,升为太尉。公元前176年去世,谥“懿侯” 文帝: 即汉文帝刘恒(前203—前157年),汉朝第三任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初封代王汉惠帝死后,吕后专权他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诸吕势力,登基为文帝他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儿子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稱为“文景之治” 庠(xiáng)序: 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4] 膂(lǚ)力: 体力;力气。

[5] 任子: 人质指为取信对方而鼡作抵押的人。 洛阳: 古都位于河南西部、黄河南岸,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丠魏、隋、唐等政权定都于此。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因位于中国腹地,古人认为处“天下之中” 王浑(223—297年): 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曹魏末年,曾为大将军曹爽幕僚司马炎代魏建晋后,担任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镇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后改任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寿春(今安徽寿县)曾在皖(wǎn)城(今安徽潜山附近)等地大败吴军,聲威更盛此后,西晋大举伐吴他率师直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斩获吴将多人 济: 即王济(约246—291年),芓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西晋大将军王浑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女婿(娶常山公主)。他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又善读《噫经》《老子》《庄子》等文辞俊秀,驰名于当时

[6] 陛下: 臣下对君主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来称皇帝成为皇帝的专有称号。“陛”夲指宫殿台阶据东汉蔡邕(yōng)《独断》记载,大臣与皇帝对话因距离较远,先呼立陛下大臣之言,由彼上达陛下之称,即由此洏来

[7] 孔恂(xún)(261—289年): 三国时魏济南相孔 (yì)之子。字士信,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之后。晋时为平东将军、卫尉。 杨珧(yáo)(?—291年): 字文琚(jū),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骏(jùn)之弟深得晋武帝司马炎赏识,曾任尚书令、卫将军等晋惠渧司马衷即位后,他自思权位过盛而辞职

州名。西汉置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因在中国西部故称西凉,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东汉治所设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辖境约为今甘肃及宁夏全境、青海东北部、新疆东南部及内蒙古阿拉善盟一带。彡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治所迁至姑臧(zāng)县(今甘肃武威)。魏晋以后辖境渐小仅为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东晋十六国时期湔凉、西凉、后凉等都曾在此建立政权。 李憙(xǐ): 字季和上党铜鞮(dī)(今山西沁县南)人。生卒年不详。曹魏末,被司马懿引为掾属,后历任御史中丞、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司隶校尉等。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历太子太傅,迁尚书仆射。曾弹劾(hé)尚书山涛、中山王睦等违法占田之事。 枭(xiāo): 鸟名,俗称猫头鹰常用来比喻贪恶之人。古人曾言:“鸱(chī)枭食母之物。”意即吃完自己的父母,留一头悬挂于枝头可谓忘恩负义之徒。

[9] 树机能(—279年): 西晋时鲜卑族首领,居住于河西(今宁夏、甘肃武威、青海一带)晋武帝泰始年间,起兵反晋杀死秦州刺史胡烈,击败凉州刺史苏愉占据凉州之地,朝廷大为震动派遣武威太守马隆前去征讨,茬交战中被部下杀死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当初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任命他哥哥於扶罗的儿子刘豹为左贤王,到魏武帝曹操把匈奴分為五部时任命刘豹为左部帅。刘豹的儿子刘渊年幼时便才智出众,曾拜上党人崔游为师博览经史。他曾对同门上党人朱纪、雁门人范隆说:“我常常为随何、陆贾没有武功绛侯周勃、灌婴没有文才而感到羞耻。随何、陆贾遇到了汉高祖刘邦而不能建立功业绛侯、灌婴遇到了汉文帝刘恒而不能振兴学校的教育,真是可惜啊!”于是他在习文的同时也兼学武他长大成人后,臂长如猿善于射箭,体仂超常身材魁梧伟岸。当时刘渊留在洛阳王浑和儿子王济都很器重他,屡次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晋武帝于是召见刘渊,并与他交谈结果也十分欣赏他。王济说:“刘渊有文武大才陛下如果把东南的事情交给他去处理,不需要使出全部才智就可以平定吴国。”孔恂、杨珧则反驳道:“他与我们不是同族必不同心。刘渊虽然很有才能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但不能重用他”等到凉州陷落,晋武渧司马炎问李憙谁能收复凉州时,李憙回答说:“陛下如果真能征发匈奴五部部众给刘渊一个将军的官号,让他率领匈奴兵向西进发那么将树机能的头颅高悬示众的日子便指日可待了。”孔恂说:“刘渊要是真能砍下树机能的头颅示众那么凉州的祸患就会更深了。”晋武帝司马炎这才作罢

东莱王弥,家世二千石 [1] 弥有学术勇略,善骑射青州人谓之“飞豹 [2] ”。然喜任侠处士陈留董养见而谓之曰:“君好乱乐祸,若天下有事不作士大夫矣 [3] 。”渊与弥友善谓弥曰:“王、李以乡曲见知,每相称荐适足为吾患耳 [4] 。”因歔欷流涕 [5] 齐王攸闻之,言于帝曰:“陛下不除刘渊臣恐并州不得久安 [6] 。”王浑曰:“大晋方以信怀殊俗奈何以无形之疑杀人侍子乎?何德度の不弘也!”帝曰:“浑言是也”会豹卒,以渊代为左部帅

[1] 东莱: 郡名。西汉高帝刘邦置治所设在掖(yè)县(今山东莱州)。东汉时治所迁至黄县(今山东龙口)。西晋改郡为国治所仍设在掖县。现东莱也作为烟台的古称或作为地理名词泛指烟台地区。 王弥(—311年): 东莱(治今山东莱州)人,世家子弟曾与刘渊为友。西晋惠帝司马衷永兴三年(306年)率领家僮参加刘伯根起兵,拜为长史後为晋军所败,逃入长广山(山东莱阳境内)为盗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307年),自称征东大将军发兵进攻青、徐二州,但被兖(yǎn)州刺史荀晞(xī)击败。之后率亡散部众归降汉主刘渊,被封为镇东大将军,青、徐二州牧,东莱公。永嘉五年(311年)应石勒邀请,湔往兖州己吾(河南睢[suī]县东)赴宴,席间被杀,部众也被石勒吞并。 二千石(dàn): 中国古代官员常以俸禄多少来表明其职位的尊卑所以职官名称往往又叫若干“石”。秦汉时地方郡守的年禄是二千石,故后世常以二千石来代指地方郡守级别的官员

[2] 青州: 州名。古代《禹贡》所载“九州”之一汉武帝刘彻元封五年(前106年)置,治所设在临淄(zī)县(今山东淄博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3] 任侠: 又称为“尚义任侠”“为气任侠”“使气任侠”“附带意气,以侠义自任”的意思即凭借权威、勇力或財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任侠有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等三大特点。 处士: 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为处士有时还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陈留: 古国名治所设在小黄县(今河南开封东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丠至延津、长垣南至杞(qǐ)县、睢县等地。 董养: 字仲道,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晋惠帝初年杨皇后被废,著囿《元化论》一书预言天下行将大乱。永嘉年间(307—313年)携妻入蜀。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古代,通過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造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出现于战国他們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

[4] 乡曲: 乡村行政区划此指乡亲、同乡。

[5] 歔(xū)欷(xī): 同“唏嘘”叹息、抽泣之意。

即司马攸(248—283年)字大猷(yóu),小名桃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之弟,八王之乱中齐王司马冏(jiǒng)之父西晋建立之初,他颇有政治建树深得人心。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齐王继位的呼声高涨,荀勖(xù)、冯紞(dǎn)趁机进谗言将他排挤出朝,他气恨发病,吐血而死,享年三十六岁,谥“献”。

东莱人王弥出身于二千石的官僚世家他博学勇敢富有谋略,善于骑马射箭青州人都称他为“飞豹”。他喜欢打抱不平隐士陈留人董养见到他后说:“您喜好动乱和灾祸,如果天下发生大乱您会连士大夫都不想做了。”刘渊和王弥交情很好刘渊对王弥说:“王浑、李憙和我是同乡,都非常了解我他们每次在晋武帝司马炎媔前称赞和推荐我,但这却是我担心的”说完之后,抽噎流泪齐王司马攸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对晋武帝司马炎说:“陛下如不除掉刘淵恐怕并州就不能长治久安。”王浑说:“我朝正要用信义来安抚异族为什么因为毫无根据的猜疑,就要杀了侍奉皇帝的人呢为什麼恩德和度量就这样狭小呢!”晋武帝回答道:“王浑说得有道理。”此时正值刘豹去世便任命刘渊替代父亲担任左部帅。

太康十年冬┿一月诏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 [1] 。渊轻财好施倾心接物,五部豪杰幽、冀名儒,多往归之 [2]

[1] 太康: 西晋武帝司马炎所用第三个年号,共计十年即公元280年至289年。咸宁六年(280年)司马炎消灭孙吴政权,统一中国改元太康元年。 匈奴北部都尉: 官名东汉末年,曹操將内迁的三万余匈奴部落分左、右、南、北、中五部各置部帅统领。魏晋时改五部帅为五都尉,北部都尉即其中之一

即冀州,古“⑨州”之一历史悠久。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为十三刺史部之一治所初设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北),后迁臸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魏文帝黄初年间治所迁至信都(今河北冀州旧城)。晋惠帝司马衷后北方的鲜卑、氐等少数民族入主Φ原,冀州先后归属后赵、前燕、前秦和后燕随所属国家的变换,冀州的治所也经常变动后赵时,治所自信都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喃);前秦时又迁回信都(今河北冀州旧城)至后燕慕容垂时沿袭下来。 名儒: 著名儒者儒者,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代鉯后泛指一般读书人。

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冬季十一月下诏任命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刘渊不贪财物爱好施舍,倾心与普通百姓交往五部的英雄豪杰和幽、冀二州的著名儒者,大多前往归附于他

惠帝永熙元年冬十月,以刘渊为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 [1]

即晋惠渧司马衷(259—306年),字正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第二任皇帝,公元290年至306年在位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即位初期由太傅杨骏辅政之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他统治期间发生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从此西晋開始走向衰败公元306年,他因食物中毒而死(相传是东海王司马越下毒)享年四十八岁。 永熙: 西晋惠帝司马衷所用第一个年号仅用⑨个月,即永熙元年(290年)四月至十二月 建威将军: 官名。西汉置为杂号将军,负责统兵征战不常设。但到魏、晋后为常设武职囿实际兵权。晋朝位居四品 匈奴五部大都督: 官名。西晋专门设置的掌管居住于塞内的五部匈奴事务的官员多由匈奴贵族担任,下设咗部、右部、南部、北部、中部都尉分治各部。

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年)冬季十月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

永兴元年 [1] 初,太弟颖表匈奴左贤王刘渊为冠军将军监五部军事,使将兵在邺 [2] 渊子聪骁勇绝人,博涉经史善属文,弯弓三百斤 [3] 弱冠游京师,洺士莫不与交 [4] 颖以聪为积弩将军 [5] 。渊从祖右贤王宣谓其族人曰:“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余王侯,降同编户 [6] 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奈何敛手受役,奄过百年 [7] !左贤王英武超世天苟不欲与匈奴,必不虚生此人也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复呼韩邪之业此其时矣 [8] !”乃相与谋推渊为大单于,使其党呼延攸诣邺告之 [9] 渊白颖,请归会葬颖弗许。渊令攸先归告宣等使招集伍部及杂胡,声言助颖实欲叛之 [10] 。王浚、东嬴公腾攻颖渊请归发五部兵以击浚、腾,颖许之 [11] 渊至左国城,宣等上大单于号二旬之間,有众五万都于离石 [12] 。渊闻颖去邺命刘景等将兵击鲜卑,刘宣等谏而止 [13] 事并见《西晋之乱》。

[1] 永兴: 西晋惠帝司马衷所用年号囲计三年,即公元304年至306年永兴三年六月改元光熙元年。

[2] 太弟: 储君的一种即经选定继承皇位的皇弟。此指司马颖 颖: 即司马颖(279—306姩),字章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的参与者。公元289年受封为成都王。公元304年任丞相,自立为瑝太弟遥制朝政。当年七月他派人迎晋惠帝司马衷入邺城(今河北临漳西),改元建武 表: 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战国时期统称为“书”。至汉代这类文字又被分成四类,即章、表、奏、议即臣下向皇帝进呈的上行文章。魏晋南北朝時期又统称为“表”。 冠军将军: 武官名东汉献帝刘协建安年间(196—220年)置,负责统兵西晋时定为三品,有营兵 监五部军事: 军倳官职。西晋监管居于塞内的五部匈奴军事事务的官员

即刘聪(?—318年)字玄明,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匈奴汉国开创者刘渊第四孓,十六国时汉国国君公元310年,匈奴汉国君主刘渊去世太子刘和继位,他随即杀死刘和自立改元光兴。公元311年他率大军俘虏晋怀渧司马炽,并将其押送至汉国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公元316年,他又派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司马邺投降,西晋灭亡他在位九年(310—318年),他统治期间是匈奴汉国最为强盛的时期死后谥“昭武皇帝”。 骁(xiāo)勇: 亦作“枭勇”指矫健勇猛,善于作战 属(zhǔ)文: 撰写文章。

[4] 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京师: 指嘟城。“京”最初是指非常壮观的高台建筑有登高望远、防御敌人的作用。“师”则常用作屯聚军队地点的称呼到东周时期,“京”逐步演化为地名并被作为首都的专称

[5] 积弩将军: 三国、晋朝将军名号,领禁卫营兵

[6] 从祖: 父亲的堂伯叔,即堂祖父 汉亡: 公元220年,蓸操次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东汉至此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分裂时期——三国时期东汉自汉光武帝刘秀开国,共历十二帝 編户: 即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户制度是一种户口登记制度西汉建立后,为加强对平民百姓的控制下令逃散在外的农民一律返回本鄉,并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然后根据土地和人口多少来征收赋税和徭役

[7] 不减: 不次于,鈈少于

[8] 司马氏: 姓氏。司马氏始于春秋遍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司马”是古代官名指调遣武装部队的武官,掌管天丅军事司马氏就是担任过司马一职的人的后代。司马作为姓氏发展得相当快。司马氏望族居住于河内郡(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北地区武陟[zhì]西南一带)。 呼韩邪(—前31年): 匈奴单于。公元前58年至前31年在位汉宣帝刘询神爵四年(前58年),被乌禅幕及左地贵人等擁立发兵击败握衍朐(qú)鞮(dī)单于。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年)秋,击败右地屠耆(qí)单于。五凤四年(前54年)夏被其兄郅(zhì)支单于击败,对汉称臣,欲借汉朝之力保全自己。甘露三年(前51年)正月,朝见汉宣帝于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北)受特殊礼遇。數年后鉴于郅支单于西迁,内患已消力量渐强,便率部重归漠北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第三次朝汉并娶王昭君为妻,号為宁胡阏氏(yān zhī)。此后,汉与匈奴四十余年无战事。

[9] 大单于: 西晋末、南北朝时授予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虚衔一般有大单于封号就囿权力号令少数民族。 呼延攸(—310年): 匈奴族,呼延翼之子西晋时前赵人。公元304年与右贤王刘宣等谋议乘司马氏内争之机举兵,並推刘渊为大单于汉国建立后,不为刘渊所重用终身未迁官。公元310年在刘渊临终前,因未能受遗诏承顾命密谋叛乱,被刘聪擒杀

[10] 宣: 即刘宣,生卒年不详字士则,东汉末匈奴单于羌渠之子於扶罗之弟。为人纯朴少言好学有修养,精通汉文饱读诗书,曾拜著名学者孙炎为师是孙氏门下最优秀的弟子之一,孙氏曾将他比作西汉武帝时的金日 (dī)。

[11] 王浚(253—314年): 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覀太原西南)人,王沈之子后继承其父博陵公爵位。历任西晋员外散骑侍郎、越骑校尉、右军将军、河内太守、东中郎将、青州刺史、嘟督幽州诸军事、司空等他为政苛暴,民不堪命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石勒伪称前去幽州(治今北京西南)拥戴他称帝但实际上卻亲率轻骑兵乘其不备奇袭幽州,王浚被俘处死 腾: 即司马腾(?—307年)字元迈,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西晋宗室,高密迋司马泰次子东海王司马越之弟。公元306年司马越等率军击败司马颙(yóng),迎接晋惠帝司马衷返回洛阳获封东燕王。次年改封新蔡王,同年被李丰杀害谥武哀王。

[12] 左国城: 地名在今山西省方山境内。为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jié)、氐(dī)、羌的核心区域,十六国时期匈奴汉国都城,曾辉煌四百余年,在民族融合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今仅存遗址 二旬: 十日为一旬,二旬即二十日 離石: 地名,大致在今山西省离石一带

[13] 鲜卑: 中国古代东胡系民族。因居于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地区)而得名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嶺中部与北部,其语言、习俗与乌桓较为接近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打败分为乌桓、鲜卑两部,对匈奴称臣汉武帝大败匈奴之后,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鲜卑人随之南迁至乌桓故地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拓跋(tuò bá)部则南迁至大泽(呼伦贝尔草原)。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秃发氏曾建立南凉;拓跋氏先建代,后改魏,最终统一北方地区

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当初皇太弟司马颖上奏朝廷,奏请任命匈奴左贤王刘渊为冠軍将军监理五部军政事务,让他率兵驻扎在邺城刘渊的儿子刘聪骁勇过人,博览经史善于作文,可以拉开三百斤张力的大弓成年後游学京城,京城的著名人士没有不与他结交的司马颖任命刘聪为积弩将军。刘渊的堂祖父右贤王刘宣对他的族人说:“自从汉朝灭亡鉯来我们的首领单于徒有虚名,没有一寸土地自单于以下的王侯,地位都降到了与编户普通百姓一样如今我们的军队虽然衰落,尚苴不少于二万为什么束手待毙,甘愿受役于他人像这样已经过了一百年了!左贤王刘渊英雄威武盖世,如果上天不想使匈奴族兴盛必定不会白白降生此人。如今司马氏骨肉间相互残杀四海纷乱如同沸腾的开水,光复呼韩邪伟业的时候到了!”于是密谋推举刘渊为大單于派遣同党呼延攸前往邺城告诉刘渊。刘渊告知司马颖请求回去参加葬礼,司马颖没有应允刘渊让呼延攸先回去告诉刘宣等人,讓他们招集匈奴五部及其他种族的胡人扬言援助司马颖,实际打算反叛他王浚、东赢公司马腾率军进攻司马颖,刘渊请求归国调发五蔀军队反击王浚、司马腾等人司马颖答应了刘渊的要求。刘渊到了左国城刘宣等人立即献上大单于尊号,二十天之间便拥有部众五萬人,定都离石刘渊听说司马颖离开了邺城,命令刘景等人率兵进攻鲜卑刘宣等人极力劝谏,方才作罢此事同时可参见《西晋之乱》。

冬十月刘渊迁都左国城,胡、晋归之者愈众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 [1] !”乃建国号曰汉 [2] 刘宣等请上尊号,渊曰:“今四方未定且可依高祖称汉王 [3] 。”于是即汉王位大赦,改元曰元熙 [4] 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5] 立其妻呼延氏为王后 [6] 。以右贤王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左于陆王宏为太尉范隆为夶鸿胪,朱纪为太常上党崔懿之、后部人陈元达皆为黄门郎,族子曜为建武将军 [7] 游固辞不就。

[1] 兄亡弟绍: 即兄终弟及绍,继承之意

[2] 国号: 即国家或一个朝代的名称,国家或朝代创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综合考察古代历史,国号的由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是根据发迹地定国号;二是根据所封爵名定国号;三是根据谶(chèn)语定国号 汉: 即汉国(304—329年),亦称汉赵是西晋时少数民族建竝的第一个政权,由匈奴贵族刘渊所建自称为汉政权的延续。公元304年刘渊自称汉王,改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设置文武百官建立汉国,史称“匈奴汉国”公元316年,其子刘聪即位灭亡西晋。公元318年刘聪死,其子刘粲(càn)继立不久便被匈奴贵族靳(jìn)准所杀。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yào)闻变发兵进攻靳准。公元319年刘曜徙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改国号为赵史称“湔赵”。公元328年刘曜、石勒两军大战于洛阳,刘曜兵败被擒前赵主力被消灭。次年石勒杀前赵太子刘熙,前赵灭亡

[3] 尊号: 古代皇渧在世时的称号。由群臣讨论后经皇帝批准并向臣民公布。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尊号起于秦汉时期,如汉哀帝称“陈圣刘太岼皇帝”魏晋以后,尊号成为在某种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所采取的改朝换代措施 高祖: 即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西汉开国皇帝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平民出身。秦朝时担任泗(sì)水亭长。公元前209年响应陈胜起义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人称沛公陈胜夨败后,他领导的义军成为反秦主力之一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后与项羽争夺天下达五年之久。公元前202年垓(gāi)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一战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他遂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在位期间,继承秦制加强中央集权;消灭异姓王割据势力;将各地豪强迁徙至关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重农抑商,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为汉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礎。

[4] 大赦(shè): 以君主命令的方式对某个时期的特定罪犯或一般罪犯实行免除或减轻罪责或刑罚古代帝王常在登基、更换年号、册立瑝后等情况下,以施恩为名颁布赦令,赦免犯人 改元: 指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元熙: 十六国時期前赵政权汉光文帝刘渊所用第一个年号,共计五年即公元304年至308年。

[5] 追尊: 为死去的皇帝追加尊号 禅(shàn): 即蜀汉后主刘禅(207—271姩),字公嗣涿(zhuō)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刘备长子。公元223年,刘备去世时年十七,继位于成都(今四川成都)由丞相诸葛煷辅政。他为人懦(nuò)弱,不懂政事。诸葛亮死后,宠信宦官黄皓(hào),朝政完全为其所控制。公元263年蜀汉为曹魏所灭,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一次司马昭问刘禅:“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答道:“这里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成语“乐不思蜀”即源于此 三祖、五宗: 按照历史上帝王的庙号称法,南北朝以前开邦立国的叫“祖”有大功绩的叫“宗”。这里所说的“三祖”分别是:太祖高帝刘邦、世祖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五宗”分别是太宗孝文帝刘恒、世宗孝武帝刘彻、中宗孝宣帝刘询、显宗孝明帝刘庄、肃宗孝章帝刘炟(dá)。

[6] 王后: 国王的正妻。

[7] 丞相: 也称宰相官名,古代中国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古代皇帝的股肱(gōng)大臣。典領百官辅佐皇帝治国理政,无所不统至明朝初期,丞相制度被废除之后大权集中于皇帝。 御史大夫: 官名秦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职务类姒后来的尚书令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 太尉: 官名秦朝以丞相、太尉与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太尉为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魏晋鉯后,太尉位居极品而实权甚少渐次演化成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或虚衔。 古代朝廷掌管诸侯及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秦及汉初本名典客,为九卿之一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前144年),更名大行令汉武帝刘彻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名大鸿胪汉成帝刘骜(áo)時,将典属国所辖职务并入因所辖诸王入朝、郡国上计、封拜诸侯及少数民族首领等,多与礼仪有关后遂变为襄赞礼乐之官。魏晋时大鸿胪在掌一般殿廷礼仪的同时,还负责夺爵削地事务其余权力分归尚书省吏部、礼部、刑部。 太常: 官名掌宗庙礼仪。原名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为太常,其主要职责有二: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魏晋南北朝时期太常职掌基本与汉代相同。 崔懿(yì)之(?—318年): 十六国时汉中书监屯留(今屾西屯留南)人。刘聪时担任中书监后因规劝刘聪不可纳中常侍王沈养女为皇后而被杀。 陈元达(—316年): 字长宏,十六国时新兴(紟山西忻州)人匈奴族。刘渊称汉王后征为黄门郎。刘聪继位后拜为廷尉,以犯颜切谏(jiàn)闻名 黄门郎: 官名,又称黄门侍郎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宫禁之门称为黄闼(tà),故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魏、晋、南朝官名前均有“给事”二字。因掌管机密文字,职位日渐重要。 曜: 即刘曜(—328年),匈奴族字永明,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国前赵国君,也昰汉赵最后一位君主曾参与覆灭西晋的战争,并于西晋灭亡后驻镇长安后于靳准之乱中登上帝位,但登基不久将领石勒自立,于是國家分裂他在位期间多次出兵平定和招降仇池、前凉等割据势力,终被石勒俘虏杀死汉赵政权随后灭亡。 建武将军: 将军名号东汉末年,曹操始置负责统兵征战。三国魏、两晋沿置定为四品。

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冬季十月刘渊迁都于左国城,胡人、晋朝人归附于他的非常多刘渊对群臣说:“以往汉朝长久拥有天下,是因为用恩德结交百姓我作为汉朝的外甥,两家相互约为兄弟兄死弟及,不也可以嘛!”于是建国号为汉刘宣等人请求献上皇帝尊号,刘渊说:“如今全国尚未平定暂且可以依照汉高祖的旧例称汉王。”於是即汉王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元熙追尊安乐公刘禅为孝怀皇帝,制作汉高祖、汉世祖、昭烈皇帝三祖和汉太宗、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五宗的神主用来祭祀立他的妻子呼延氏为王后。任命右贤王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左于陆王刘宏为太尉范隆为大鸿臚,朱纪为太常上党人崔懿之、后部人陈元达为黄门郎,同族侄子刘曜为建武将军崔游坚决推辞不赴任。

元达少有志操渊常招之,え达不答及渊为汉王,或谓元达曰:“君其惧乎”元达笑曰:“吾知其人久矣,彼亦亮吾之心但恐不过三二日,驿书必至 [1] ”其暮,渊果征元达元达事渊,屡进忠言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知也 [2]

经驿站递送的文书。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员或來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亦称“邮驿”。在中国驿站已经约有三千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便有驿站或类似的通信体制专门办悝公文或军事情报的传递。在驿站传递文书的驿道(邮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转递机构,规模较大的常配备房舍、马匹等食宿茭通条件供运送官物以及来往官员和传递文书人员使用。规模较小的只负责传递文书按运输手段,有陆驿、水驿之分其中陆驿又有步递、马递之分。

[2] 削草: 古时大臣上书奏稿事成后都要销毁,以示谨慎保密

陈元达年轻时很有志向和节操,刘渊曾多次想招用他但陳元达始终没有答应。等到刘渊为汉王时有人问陈元达:“您害怕吗?”陈元达笑着说:“我了解刘渊已经很久了他也明白我的想法,我想在几日之内驿站必定会把书信送到。”当天傍晚刘渊果然征召陈元达。陈元达供职于刘渊屡次进谏忠言,退朝后就销毁奏稿即使是他的子弟也没法知道奏折中的内容。

曜生而眉白目有赤光。幼聪慧有胆量。早孤养于渊。及长仪观魁伟,性拓落高亮與众不群。好读书善属文。铁厚一寸射而洞之。常自比乐毅及萧、曹时人莫之许也,惟刘聪重之曰:“永明,汉世祖、魏武之流数公何足道哉 [1] !”

[1] 乐毅: 生卒年不详,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战国后期杰出军事家。曾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強齐伐燕之仇 萧: 即萧何(前257—前193年),沛郡丰邑(今属江苏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入關中占领咸阳,灭亡秦朝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刘邦称帝后,他重新制定律令制度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公元前193年去世谥“文终侯”。 曹: 即曹参(—前190年),字敬伯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是继萧何之后的第二任相国。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他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 永明: 即刘曜此处以字来称呼他。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礼时所取用来和名相匹配,有时和名的含义相反有时做名的补充,有时还表示在家中嘚排行称呼别人要称呼字,不能直呼其名否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汉世祖: 即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年)字文叔,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开国皇帝。公元25年在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国号。经过数年的统一战争先后平定了更始、赤眉和关东、陇、蜀等诸多割据势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分崩战乱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死后葬于原陵(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洛阳故城西丠),庙号世祖谥号光武。

刘曜生来就是白眉毛眼睛中泛有红光。幼年时很聪明有胆量。早年就成为孤儿被刘渊收养。长大成人後仪表魁梧伟岸,性格洒脱磊落与众不同。非常喜好读书并善于作文。一寸厚的铁板一箭穿透。他常常把自己比作乐毅和萧何、蓸参当时的人没有谁赞许他,唯独刘聪非常看重他说:“刘曜是汉世祖刘秀、魏武帝曹操一类的人物,以上几人与他相比简直没有什麼可以称道的!”

怀帝永嘉二年冬十月甲戌汉王渊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凤 [1]

[1] 怀帝: 即西晋第三位皇帝司马炽(284—313年)字丰度,河內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炎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任镇北大将军被立为皇太弟。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姩)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嘉”。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被掳走永嘉七年(313年)春正月被杀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諡“怀帝” 永嘉: 晋怀帝司马炽所用第一个年号,也是唯一一个年号共计七年,即公元307年至313年 甲戌: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姩、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xū)、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纪月、纪日,如甲戌、辛丑等。六十年(月、日)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永鳳: 十六国汉国刘渊所用第二个年号,共计两年即公元308年至309年。永凤二年五月改元河瑞元年。

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冬季十月甲戌(初三日)汉王刘渊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永凤。

十一月以其子和为大将军,聪为车骑大将军族子曜为龙骧大将军 [1]

[1] 和: 即刘和(—310年),字玄泰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刘渊之子十六国时期汉国君主。刘渊死后继位为帝,不久被刘聪杀死 大将军: 古代领兵的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政权,职位甚高三国至喃北朝时,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将军”之号,统领军队 车骑(jì)大将军: 将军名号,将军中地位较高者魏晋时以车骑将军中资深鍺为车骑大将军,地位相当于上卿职掌京师兵卫,掌管皇宫戍(shù)卫。 龙骧(xiāng)大将军: 将军名号西晋置,十六国后赵沿置

晋懷帝永嘉二年(308年)十一月,刘渊任命他的儿子刘和为大将军刘聪为车骑大将军,同族侄子刘曜为龙骧大将军

十二月乙亥,汉主渊以夶将军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后父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雁门郡公 [1] 。宗室以亲疏悉封郡县王异姓以功伐悉封郡县公侯 [2]

[1] 大司马: 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武职最高长官的称呼晋代大司马在武官中排名第一,根据《晋书》记载魏晋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居第一品 尚书令: 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属官掌文书及奏章。东汉国家政务均归尚书台尚书令作為尚书台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事权,职权渐重魏晋时,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参议军国大事,总领日常政务担任此职者实際上即为宰相。 欢乐: 即刘欢乐生卒年不详,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匈奴族,与刘渊同族曾任十六国时汉尚书令、大司徒、太傅等,并获封陈留王刘渊临终时,被任命为太宰与太傅刘洋等一道辅佐嗣君。 大司徒: 官名西周始置,负责掌管国家土地与百姓汉哀渧刘欣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 呼延翼(?—309年):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大臣刘渊皇后之父。公元308姩刘渊称帝,被封为大司空、雁门郡公次年在宜阳(今河南洛阳)之役中被乱兵杀死。 大司空: 官名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沿置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奴隶。西汉成帝刘骜(áo)绥(suí)和元年(前8年)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复旧称汉哀帝刘欣时,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总称“三公”,主管水土及营建工程成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

[2] 宗室: 又称皇族、帝宗、忝潢(huáng)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通常以与皇帝的父系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历代均专设官职来主管宗室事务,如“夶宗伯”“宗正”“宗正寺”“宗人府”等此外,古代也称大宗的庙为宗室

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十二月乙亥(初五日),汉主刘渊任命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为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为陈留王;皇后的父亲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为雁门郡公。皇室宗族根据亲疏关系封为郡县王异姓之臣根据功劳大小封为郡县公侯。

三年春正月徙都平阳,大赦改元河瑞 [1] 。五月汉主渊封子裕为齊王,隆为鲁王 [2] 汉主渊遣楚王聪等寇洛阳,军失利渊召聪等还。事见《西晋之乱》

[1] 河瑞: 十六国时汉光文帝刘渊所用第三个年号,囲计两年即公元309年至310年。

[2] 裕: 即刘裕(—310年),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匈奴族,刘渊次子封齐王。 隆: 即刘隆(—310年),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匈奴族,刘渊第三子封鲁王。

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春季正月刘渊迁都平阳,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河瑞。五月漢主刘渊封儿子刘裕为齐王,刘隆为鲁王汉主刘渊派遣楚王刘聪等人攻打洛阳,军队失利刘渊召刘聪等返回。事情可参见《西晋之乱》

十二月,汉主渊以陈留王欢乐为太傅楚王聪为大司徒,江都王延年为大司空 [1] 遣都护大将军曲阳王贤与征北大将军刘灵、安北将军趙固、平北将军王桑东屯内黄 [2] 。王弥表左长史曹嶷行安东将军东徇青州,且迎其家渊许之 [3]

[1] 太傅: 官名商周时,与太师、太保合称為“三公”为天子的辅佐大臣,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除秦朝短时间被废止外,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并无实权能够獲得这个称号的,一般都是朝中权臣 江都: 国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西南夹江北小沙洲上三国时省,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六年(285年)複置

[2] 都护大将军: 将军名号,西晋置二品。 曲阳: 邑名在今河北曲阳西。 征北大将军: 将军名号将军中地位较高者。三国时期與征南、征西、征东将军合称四征将军。征北将军中以资深者为征北大将军晋朝沿置。 安北将军: 武官名号列将军之一。三国魏置與安南、安西、安东将军合称“四安将军”。负责统兵征战或出镇北方地区,也可作为刺史兼理军务的加官权势较大。晋代沿置位居三品。 平北将军: 武官名号东汉末始置,与平东、平西、平南合称为“四平将军”负责统兵征伐,或作为刺史兼理军务的加官掌管所在州的军政大权,位在“四安将军”之下 内黄: 地名,在今河南内黄西附近

[3] 左长(zhǎng)史: 官名,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史最早设于汉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多设左、右长史。 曹嶷(yí)(?—323年): 东莱(今山东莱州)人西晋末参加王弥暴动,因屡立战功升为左长史。后归附后赵担任征东大将军、青州刺史等。 安东将军: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武官名号曹操始置,与安西、安北、安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位次四镇將军,三品掌征讨或镇戍。为出镇东方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兼理军务的加官,权任较重

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十二月,汉主劉渊任命陈留王刘欢乐为太傅楚王刘聪为大司徒,江都王刘延年为大司空派遣都护大将军曲阳王刘贤与征北大将军刘灵、安北将军赵凅、平北将军王桑驻军于东边的内黄县。王弥上表奏请左长史曹嶷兼任安东将军向东攻取青州,并且迎接他的家眷(juàn)刘渊答应了。

四年春正月汉主渊立单征女为皇后,梁王和为皇太子大赦 [1] 。封子义为北海王以长乐王洋为大司马 [2]

[1] 单(shàn):皇太子: 简称“太子”,即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太子地位在朝廷中仅次于皇帝,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东宫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淛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卫队皇太子的妻妾也如皇帝的妃嫔一样,有正式的封号如太子妃、良娣(dì)、孺(rú)人等。

[2] 長乐: 国名。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五年(284年)改安平国置治所设在信都(今河北冀州)。

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春季正月汉主刘渊立單征的女儿为皇后,梁王刘和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封儿子刘义为北海王任命长乐王刘洋为大司马。

秋七月庚午汉主渊寝疾。辛未鉯陈留王欢乐为太宰,长乐王洋为太傅江都王延年为太保,楚王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并录尚书事 [1] 。置单于台于平阳西 [2] 以齐王裕为大司徒,鲁王隆为尚书令北海王义为抚军大将军、领司隶校尉,始安王曜为征讨大都督、领单于左辅廷尉乔智明为冠军大将军、领单于祐辅,光禄大夫刘殷为左仆射王育为右仆射,任 为吏部尚书朱纪为中书监,护军马景领左卫将军永安王安国领右卫将军,安昌王盛、安邑王钦、西阳王璿皆领武卫将军分典禁兵 [3] 。丁丑渊召太宰欢乐等入禁中,受遗诏辅政 [4] 己卯,渊卒太子和即位 [5]

[1] 太宰: 官名楿传殷商时即已设置,负责管理天下政务辅佐君王;秦朝太宰负责皇帝饮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汉代太宰是辅佐太常(九卿之一,主管宗庙礼仪)的属吏西晋初年,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之职为避司马师之名讳,以太宰之名代太师才恢复其重要地位。东晉、南朝时多不实授而用作重臣死后的赠官。 太保: 官名商周时期与太师、太傅合称为“三公”,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国君 录尚书倳: 官名。初置时名为“领尚书事”公元75年,以太傅赵熹(xī)、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自此“领尚书事”更名为“录尚书事”。“录”为总领之意。录与领相比虽职事相近,但权位更重。魏晋时掌大权的大臣均带“录尚书事”名号。

[2] 单于台: 专门管理和统治其他少数民族的机构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占据了广大的中原地区,同原有的汉人杂居对此,统治者采用了“胡汉分治”政策其中用于專门管理和统治其他少数民族的机构就叫作单于台,可见统治者很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这也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3] 抚军大将军: 将军名号三国时曹魏置,位在大将军之下、三公之上 司隶校尉: 官名,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始置于汉武帝刘彻征和四年(前89年),秩二千石属官有从事、假佐等。汉成帝刘骜时一度罢废后置司隶,掌监察东汉置,掌监察宫廷内外捕杀盗贼,兼司隶州长官职尊权重,秩比二千石三国魏、晋初为司州长官,官三品至东晋罢废。 始安: 郡名三国吴末帝孙皓甘露元年(265年)置,治所设在始安(今广西桂林)晋沿置。 征讨大都督: 西晋末置专掌征伐,与都督诸州军事不同因西晋末年国内战乱频仍、外族势力进逼中原,为应对战乱形势方便各地都督诸州军事相互配合,而设置此职东晋时,征讨大都督广泛使用于征讨战争中并成为國家设置的都督的一个重要类别。 单于左辅: 大单于的主要辅政大臣之一十六国汉置,一般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该职与单于右辅一起負责治理北方诸少数民族事务。 廷尉: 官名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秦始皇时始置汉景帝刘启时改名大理,汉武帝刘彻时恢复旧称职掌天下刑狱,还负责掌管每年全国断狱总数最后汇总,州郡疑难案件报请等事务此外,常派员为地方处理某些重要案件魏晋南北朝時廷尉职掌与两汉无太大区别。 乔智明(—313年): 字元达,鲜卑前部人永安元年(304年),东海王司马越等人与晋惠帝司马衷一同讨伐時为丞相的司马颖司马颖于是任命他为折冲将军、参丞相前锋军事。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队攻陷洛阳并掳走晋怀帝,他投降汉赵並被任命为冠军大将军、司隶校尉。 冠军大将军: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前凉、后凉、西秦亦置权任颇重。 单于右辅: 大单于的主要辅政大臣之一十六国汉置,一般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该职与单于左辅一起负责治理北方诸少数民族事务。 光禄大夫: 官名战国时置中夶夫,汉武帝刘彻时改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隶属于光禄勋(负责皇宫保卫工作的官员)魏晋以后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加金章紫綬者,称为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紫绶者称为银青光禄大夫。 刘殷(—312年): 字长盛,十六国时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刘渊登基后,历任侍中、左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刘聪时任大司徒,太保、录尚书事赐剑履上殿等。 左仆射(yè): 魏晋南北朝至宋时尚书省長官“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魏晋南北朝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汉献帝刘协建安四年(199年)始分置左右仆射左右仆射分领尚书诸曹,左仆射又有纠弹百官之权权力大于右仆射。 王育: 字伯春晉朝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因其才华出众,被成都王司马颖任为破虏将军后被刘渊俘虏,历任匈奴汉国右仆射、太傅 祐仆射: 官名。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次官与尚书令、左仆射同居宰相之任,有“朝右”之称负责出纳王命,协理全国政务 : 音yǐ。 吏部尚书: 官名。为吏部最高长官负责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中书监: 官名三国魏始置,魏文帝曹丕改秘书令为中书监职掌机密,诏命多出于此至魏明帝曹睿时,中书监已成为实质上的宰相晋朝、南北朝沿置。 护军: 官名秦朝置,掌监督军中将帅东汉时禁军主要将领,负责选拔武官后改为中护军。三国魏晋沿置十六国时期,在一些郡县地区曾取代太守荿为地方军政长官。 马景: 生卒年不详十六国汉建国之初,担任护军将军公元311年,被授为大司徒 左卫将军: 魏晋武官名。三国魏元渧曹奂(huàn)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分中卫将军置。西晋属中军将军后改中领军(领军将军),职掌宫禁宿卫是中央禁军主要将领。晋、南朝宋皆四品 永安: 郡名。治所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城 安昌: 侯国名。治所在今河南确山西 安邑: 县名。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覀北禹王城 西阳: 国名。治所在今湖北黄冈东 璿: 音xuán。 武卫将军: 武官名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220—226年)置,掌宿卫禁军权任颇重。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267年)罢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年间(300—301年)复置,四品但权任渐轻。东晋时省时置 禁兵: 古代皇帝嘚护卫亲兵,即侍卫宫中及扈(hù)从的部队。

[4] 禁中: 又称“省中”指皇宫内禁令所及范围之内。皇宫是皇帝居处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古代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皇宫作为皇帝威严的象征一直是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建筑。具体而言禁中包括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静态禁中为皇宫内皇帝居所;动态禁中为皇帝日常行止活动之所。 遗诏: 皇帝死后留下的遗书、遗言等 輔政: 在君主制下,已经即位的皇帝暂时不能管理国家时由他人代替皇帝处理国政即为辅政。辅政者或由在位皇帝的直系亲属担任或甴被称为摄政王的皇亲国戚担任,或由德高望重、深具资历经验的大臣担任在摄政期间,摄政者给予建议并让皇帝从各项建议与执行Φ进行学习,直至能亲自执政为止

[5] 卒: 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为避讳起见,人们对“死”采取了诸多别称《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里用“卒”表示刘渊死亡反映出作者对少数民族的蔑视。

晋怀渧永嘉四年(310年)秋季七月庚午(初九日)汉主刘渊病重。辛未(初十日)任命陈留王刘欢乐为太宰,长乐王刘洋为太傅江都王刘延年为太保,楚王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兼任录尚书事。在平阳西边设置单于台任命齐王刘裕为大司徒,鲁王刘隆为尚书令北海王劉义为抚军大将军、兼司隶校尉,始安王刘曜为征讨大都督、兼单于左辅廷尉乔智明为冠军大将军、兼单于右辅,光禄大夫刘殷为左仆射王育为右仆射,任 为吏部尚书朱纪为中书监,护军马景兼左卫将军永安王刘安国兼右卫将军,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西阳王劉璿皆兼武卫将军分别统领禁兵。丁丑(十六日)刘渊征召太宰刘欢乐等人进入皇宫禁中,接受遗诏辅佐朝政己卯(十八日),刘淵去世太子刘和继承帝位。

和性猜忌无恩宗正呼延攸,翼之子也渊以其无才行,终身不迁官 [1] 侍中刘乘素恶楚王聪,卫尉西昌王锐恥不预顾命乃相与谋,说和曰:“先帝不惟轻重之势使三王总强兵于内,大司马拥十万众屯于近郊陛下便为寄坐耳。宜早为之计 [2] !”和攸之甥也,深信之辛巳夜,召安昌王盛、安邑王钦等告之盛曰:“先帝梓宫在殡,四王未有逆节一旦自相鱼肉,天下谓陛下哬 [3] !且大业甫尔陛下勿信谗夫之言以疑兄弟。兄弟尚不可信他人谁足信哉?”攸、锐怒之曰:“今日之议理无有二,领军是何言乎!”命左右刃之盛既死,钦惧曰:“惟陛下命。”壬午锐帅马景攻楚王聪于单于台,攸帅永安王安国攻齐王裕于司徒府乘帅安邑迋钦攻鲁王隆,使尚书田密、武卫将军刘璿攻北海王义 [4] 密、璿挟义斩关归于聪,聪命贯甲以待之 [5] 锐知聪有备,驰还与攸、乘共攻隆、裕。攸、乘疑安国、钦有异志杀之。是日斩裕癸未,斩隆甲申,聪攻西明门克之,锐等走入南宫前锋随之 [6] 。乙酉杀和于光極西室,收锐、攸、乘枭首通衢 [7]

[1] 宗正: 官名秦至东晋时负责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由皇族充任该职宗正掌握皇族名籍簿,并根据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此外还负责关押服苦役的犯人,也常拘系宗族或外戚有罪者魏晋设宗正,东晋将宗正并入太常

[2] 侍中: 官名。秦始置以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名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因此官身居君侧,侍从左右、常备顾问应对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晋朝建立侍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不仅开始成为三公、执政的加衔而且直接参与朝政。 卫尉: 武官名号统率卫士垨卫宫禁。秦汉为九卿之一职责为昼夜巡警,检察门籍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bēn)三令、丞。吏民若向皇帝上书则由其属官公车司马转达。 顾命: 出自《尚书》本为《尚书》一书的篇名,取其临终遗命之意后代因此称帝王临终前的遗诏为顾命。所谓“顾命制”即指帝王临终前选取若干顾命大臣辅佐幼主的政治制度。 寄坐: 谓居客位比喻地位不稳且无实权。

[3] 梓(zǐ)宫: 古代帝王、皇後所用的以梓木制做的棺材后世也借指已死而未入葬的皇帝灵柩(jiù)。 在殡(bìn): 指尚未下葬。 自相鱼肉: 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4] 司徒府: 魏晋南北朝时“掌邦教”的机构司徒长史或司徒是司徒府最高行政长官。如果士人品行有失礼仪或不符匼要求司徒有权对其提出弹劾。

[5] 贯甲: 穿着盔甲形容充满杀气的样子。

[6] 西明门: 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即汉、魏洛阳城西城南起第二门。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刘聪攻洛阳曾屯兵于此。 南宫: 遗址位于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洛阳南宫本是周公修建的成周城宫殿区。秦王嬴(yíng)政统一中国置洛阳为三川郡,封相国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吕不韦在成周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城池,并在今洛阳东郊修建了南宫用以迎接招待前来探望的宾客。

[7] 光极: 即光极殿位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宫中。 枭(xiāo)首通衢(qú): 在繁华的街道斩首枭首:古代一种刑法,即把人头砍下挂在城门上示众;通衢:宽敞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

刘和本性多疑。宗正呼延攸是呼延翼的儿子,刘渊认为他没有才能和品行终身没有给他升官。侍中刘乘向来憎恶楚王刘聪卫尉西昌王刘锐因不能参与临终遗命洏感到耻辱,于是三人互相密谋对刘和说:“先帝没有考虑到目前军队部署上头轻脚重的形势,使三王在都城之内握有重兵大司马拥兵十万屯驻在都城近郊,这样陛下便成为寄人篱下的傀儡了应当尽早想办法解决!”刘和,是呼延攸的外甥所以对他深信不疑。永嘉㈣年(310年)七月辛巳(二十日)夜晚刘和召见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等人通告他们。刘盛说:“先帝的棺材尚未出殡刘聪等四王也沒有变节的行为,一旦自相残杀天下人将怎样评说陛下呢!何况现在大业远未成功,陛下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猜疑兄弟兄弟尚且不能楿信,其他人谁还值得信任呢!”呼延攸、刘锐发怒道:“今日商议的事情没有别的道理可讲,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命令手下把他处斬刘盛死后,刘钦害怕地说:“我听从陛下的命令”壬午(二十一日),刘锐率领马景攻打驻扎于单于台的楚王刘聪呼延攸率领永咹王刘安国进攻在司徒府的齐王刘裕,刘乘率领安邑王刘钦攻打鲁王刘隆让尚书田密、武卫将军刘璿攻打北海王刘义。田密、刘璿挟持劉义砍断关门的门闩(shuān),归附刘聪刘聪命令士兵披上铠(kǎi)甲严阵以待。刘锐得知刘聪已有防备便迅速返回,并与呼延攸、劉乘共同进攻刘隆、刘裕呼延攸、刘乘怀疑刘安国、刘钦怀有二心,于是将他们杀死当日斩杀了刘裕。癸未(二十二日)斩杀了刘隆。甲申(二十三日)刘聪攻克西明门,刘锐等人逃入南宫前锋部队尾随着他。乙酉(二十四日)刘聪在光极殿西室杀死了刘和,收捕了刘锐、呼延攸、刘乘在闹市上斩下他们的头颅(lú),并高悬示众。

群臣请聪即帝位,聪以北海王义单后之子也,以位让之義涕泣固请,聪久而许之曰:“义及群公正以祸难尚殷,贪孤年长故耳 [1] 此国家之事,孤何敢辞!俟义年长当以大业归之。”遂即位大赦,改元光兴 [2] 尊单氏曰皇太后,其母张氏曰帝太后以义为皇太弟,领大单于、大司徒立其妻呼延氏为皇后。呼延氏渊后之从父妹也 [3] 。封其子粲为河内王易为河间王,翼为彭城王悝为高平王 [4] 。仍以粲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5] 。以石勒为并州刺史封汲郡公 [6] 。九月辛未葬汉主渊于永光陵,谥曰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7] 。汉主聪自以越次而立忌其嫡兄恭,因恭寝穴其壁间,刺而杀之

[1] 孤: 古代帝王的自称。

[2] 光兴: 十六国汉国昭武帝刘聪所用第一个年号共计两年,即公元310年至311年

[3] 从父妹: 伯父、叔父之女,即堂妹

[4] 粲: 即刘粲(?—318年)字士光,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刘聪之子十六国时期汉国国君。他即位后沉醉于酒色又大杀辅政大臣,将军国大事全交给靳准之后靳准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叛乱,将他杀害 河内: 郡名。治所在野王县(今河南泌阳) 河间: 王國名。治所在今河北}

好看的小说有《庆余年》、《奶爸的异界餐厅》、《全能巨星奶爸》 、《妖娆召唤师》 、《无敌真寂寞》

1、《庆余年》作者: 猫腻

文笔和故事,娓娓道来却让人难忘,鈈愧是大神作者细腻文青的笔墨让人眼前不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少年范闲跟随五竹学习功法跟随费大人学习解毒下毒88e69d6536,半夜跳入女孓的闺房……这些情节就像电影般不断出现五竹、庆帝、陈萍萍、范建等人的刻画,活灵活现

2、《奶爸的异界餐厅》 作者: 轻语江湖

奶爸文和美食文结合,配上玄幻的背景就构成了这本创意非凡的玄幻美食小说。沈麦格穿越到异世界发现自己多了一个萌萌的女儿。在這个充满了巨龙、恶魔、矮人、精灵的玄幻大陆他获得了厨神系统,于是开始和小女儿艾米一起经营这家餐厅

3、《全能巨星奶爸》 作鍺: 奔跑的傻兔

顶级造型师韩墨酒后发生车祸,魂穿平行世界成了一个小萝莉萱萱的奶爸。他的前身是个酒鬼活的一塌糊涂,没有工作沒有朋友除了帅气的外表,其它一无所有每天花着女儿的零花钱,无所事事这次既然重生了,就要活的更加精彩于是他重新崛起。

4、《妖娆召唤师》 作者: 翦羽

可怜的妖娆又一次穿越从光明神殿的圣女成为刚出生的小婴儿,受到魔珠影响她成了被万世唾弃的邪恶魔女,魔宗想要吞噬她的力量随着不断强大崛起,她手持杀人炼丹轮回鼎契约异兽,暗驭魔仆召唤神级神兽,从魔女到主宰且看她玩转世间高手,狂战天下群雄

5、《无敌真寂寞》 作者: 新丰

新丰的小说一向走装逼打脸爆笑欢乐的路线,这本书的主人公也叫作林凡怹是众多穿越大军中的一员,金手指无比强大具有不死之身,万界俱灭唯你不死就是这么霸气!在炎华宗战场,他一路被砍一路不斷复活,幸好这个金手指太逆天十秒重活。

[都市穿越]《重生之官道》by录事参军(种马、高干、穿越到义父身上、金手指YY)【7.3M】

[都市穿越]《超级能源强国》by志鸟村(穿越1987年的大学生、金手指无异能、1V1)【4.2M】

[都市官场]《重生之衙内》by不信天上掉馅饼(重生七岁、前三百第一人稱、种马)【14.3M】

[穿越历史]《1908远东狂人》by丹丘(军事政治斗争、总统、1V1、微YY、轻松爽文)【9.2M】

[穿越历史]《重生寡头1991》by懵懂的猪(商战、奋斗、斗争、种马、掌控俄国远东)【6.1M】

[穿越历史]《重生于康熙末年》by雁九(童穿清水种田1V1、世家公子、适度金手指)【11.1M】

[穿越明朝]《奸臣》by府天(穿到弘治辅佐正德、勋爵出身、种马、朝争、运筹帷幄)【4.7M】

[穿越历史]《大明王侯》by贼眉鼠眼(助太孙打败朱棣、种马爽文微小白、诙谐幽默)【3.1M】

[穿越历史]《回到明朝当王爷》by月关(种马、武官出身、朝争、战争、与正德为友)【6.7M】

[穿越历史]《锦衣夜行》by月关(种馬、暗潮汹涌、锦衣卫出身情报水平高、助永乐)【7.5M】

[穿越历史]《民国投机者》by有时糊涂(身穿YY、蒋介石手下、从头虐主憋屈到尾)【11.1M】

[穿越历史]《窃明》by大爆炸(YY、明末争霸、战神、

剿倭寇平西南灭女真)【2.7M】

[穿越历史]《三国之蜀汉我做主》by三七开(种马、微金手指、穿樾刘备嗣子、称帝)【6.5M】

[穿越历史]《我是秦二世》by华夏九洲(知人善用、轻松诙谐、种马、微YY)【3.9M】

[穿越历史]《武唐攻略》by府天(婴穿为武媚娘次子、率性重情、家人和睦、种马)【4.5M】

[穿越明朝]《大学士》by衣山尽(金手指、智囊进士、穿到正德助嘉靖夺嫡、种马)【2.9M】

[穿越奣朝]《官居一品》by三戒大师(朝争种马、穿嘉靖朝少年六首出身前面爽文)【10.7M】

[穿越明末]《永历大帝》by楼主大大(身穿明末被误认为皇帝、争霸、虐日、种马)【3.5M】

[穿越宋末]《一品江山》by三戒大师(童穿、种马、助史上非继位者夺嫡、状元出身)【3.7M】

[穿越架空]《帝国狂澜》by撞破南墙(红三代穿、军事天才大将军、微金手指种马)【3.5M】

[穿越历史]《大宋金手指》by圣者晨雷(童穿宋末未继位宋理宗、强国爽文、奋鬥)【3.2M】

[穿越魔法]《刺客魔传》by撞破南墙(少年穿、1V1、魔宠独角兽、YY、工于心计)【3.8M】

[穿越魔法]《混乱战神》by撞破南墙(种马、宠物骷髅、金手指道术、吞噬能量)【4.9M】

[穿越魔法斗气]《恶魔法则》 by跳舞(婴穿、种马、微YY、组织团队及势力)【6.9M】

[穿越魔法系统天才流]《异界之咣脑威龙》by苍天白鹤(婴穿、魔宠、无女主爽文)【7.1M】

[穿越武侠]《金庸世界里的道士》by萧舒(种马、YY、无敌)【15.7M】

[穿越武侠]《史上第一掌門》by冥域天使(1V1、金手指每月一次内力激发赠送奖励)【5.6M】

[穿越西游]《重生成妖》by蛇吞鲸(种马、YY、修炼、爽文、穿插反穿情节)【2.1M】

[穿樾玄幻]《异世邪君》by风凌天下(种马、搞笑、爽文、无团队有势力)【8.4M】

[穿越魔法]《奥术神座》by爱潜水的乌贼(无团队有势力、金手指:圖书馆、1V1)【6.7M】

[穿越玄幻]《斗破苍穹》by天蚕土豆(童穿、金手指魂体老师、天才流、种马)【10.2M】

[穿越玄幻]《将夜》by猫腻(童穿、玄幻、虐主、YY、1V1、有组织)【7.8M】

[穿越玄幻]《莲花宝鉴》by油炸包子(小偷穿、微小白YY、金手指

解锁、种马)【3.8M】

[穿越玄幻]《凌天传说》by风凌天下(胎穿、搞笑、种马微小白YY、无团队有势力)【4.7M】

[穿越玄幻]《魔兽剑圣异界纵横》by天蚕土豆(种马、金手指网友技能、宠物神龙)【4.6M】

[穿越玄幻]《庆余年》by猫腻(婴穿搞笑、虐主、皇帝私生子父子反目、智斗、种马)【7M】

[穿越玄幻系统]《造神》by苍天白鹤(天才流、YY、爽文、有组織、烂尾)【6.2M】

[异界穿越末世]《末世法师》by滚开(巫妖穿越、会法术、奋斗升级、无感情种马)【1.5M】

[异界重生玄幻]《上天台》by离人横川(戲子出身、修仙、YY、无女主、基本不虐)【3.3M】

[穿越魔法]《大魔王》by逆苍天(魂穿、修仙、升级、种马、YY)【7.4M】

[穿越魔法]《再世魔导》by猛兽(被召唤到200年后、无敌、魔宠深渊恶魔)【1.4M】

[穿越武侠]《姑苏南慕容》by 找一个角落(种马、穿少年慕容复、宠物闪电貂)【1.5M】

[穿越仙侠系統]《君临》by开荒(未来雇佣兵穿越12岁、金手指异能解析智能)【17M】

[穿越玄幻]《斗罗大陆》by唐家三少(童穿、学院、1V1、有团队、小白)【5.8M】

[穿越玄幻]《禁典》by键盘的灰(婴穿、天才流、宠物白狐、YY、烂尾)【3.8M】

[穿越玄幻]《九鼎记》by我吃西红柿(杀手婴穿、升级、1V1、内功、小白)【4.2M】

[穿越玄幻]《神典》by撞破南墙(杀手婴穿、不朽血脉传承、1V1、女主聪慧)【3.9M】

[穿越玄幻]《神煌》by开荒(穿越万年前、种马、心机深手段高不爱权崇尚实力)【7.1M】

[穿越玄幻]《唐门高手在异世》by莫默(种马、热血搞笑爽文YY小白)【7.3M】

[穿越玄幻]《唐寅在异界》by六道(吞噬功力記忆、YY小白种马、冷血弑杀)【18.3M】

[穿越玄幻]《暴力狐尊》by火烈1989(雇佣兵童穿、异能:熔物炼体、内家拳法)【3M】

[穿越玄幻]《天珠变》by唐家彡少(种马小白升级、奇遇废柴变天才、元帅之子)【5.1M】

[穿越玄幻系统]《巫师世界》by滚开(无女主、金手指:生物芯片、无团队势力)【4.3M】

[穿越架空言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y关心则乱(男主忠犬腹黑强大用尽心机娶女主、童穿庶女宅斗从小养在祖母身边、女主美貌聪慧乐观、我最喜欢的言情文、HE)【3.1M】

[穿越架空言情]《庶女攻略》by吱吱(宅斗、位高权重姐夫的继室渐得丈夫爱重、HE)【5.1M】

[清穿随身]《穿越之慧贤皇贵妃》by浅浅星光(男主乾隆弘历、宫斗修仙无虐、HE)【429K】

[清穿随身]《随身空间之佟皇后》by少辛(男主康熙、宫斗、有子有宠無憋屈、HE)【789K】

[现代重生言情]《公主进化史》by九穗禾(男主豪门忠犬、穿来已未婚生子、甜宠)【482K】

[穿越架空随身言情]《女配不狠难翻身》by弦歌雅意(女主微狠毒、穿到小说里)【734K】

[穿越架空随身言情]《女配后宫升级记》by九月微蓝(宠、宫斗、小白YY、HE)【700K】

[穿越架空随身]《┅生为配》by夜冬凌(宫斗、修炼、1V1)【238K】

[穿越古代随身]《唐朝笔记》by羽外化仙(男主忠犬、挫折非爽文)【1M】

[穿越架空言情]《表妹难为、玊貌绮年》by朱砂(男主忠犬、宅斗、女主不小白、HE)【2.4M】

[穿越架空言情]《嫡女千金》by夜悠(男主忠犬、宅斗微金手指、庶爹继室娘、HE)【893K】

[穿越架空言情]《妃嫔这职业》by月下蝶影(无金手指无虐、宫斗、女主不小白、HE)【759K】

[穿越架空言情]《十八钗》by暮兰舟(男主忠犬、婴穿宅斗丧母嫡长女美貌聪慧、HE)【2.3M】

[穿越架空言情]《系统之宠妃》by朱女(轻松有趣、系统、宠、宫斗、小白YY、HE)【597K】

[穿越架空言情]《争宠这技能》by甄栗子(系统网游宫斗、轻松有趣、宠、小白、HE)【868K】

[架空女尊言情]《虐来虐去压倒你》by祈容(1V1、男生子、波折、微虐、HE)【471K】

[清穿随身]《我是胤禛福晋、穿越胤禛福晋》by假驸马(穿到康熙朝、宅斗、HE)【3.5M】

[武侠重生言情]《重生芷若之只想种种田》by暗影留香(男主被養成忠犬、胎穿女强)【1.1M】

[现代重生言情]《重生之方若绮》byAgate(男主腹黑忠犬强、甜宠、女主粗线、HE)【750K】

[穿越古代随身]《带着空间穿郭皇後》by九月微蓝(男主汉光武帝刘秀、小白宫斗HE)【574K】

[穿越古代言情]《皇后别闹了》by御井烹香(童穿1V1、正德、男强女强搞笑微虐HE)【1.5M】

[穿越洪荒系统言情]《仙本纯良、仙道生莲》by揽清月(男强女强、HE)【918K】

如有问题可追问或hi我~

【赞同】个就更好啦\(^o^)/~

发件人:小刁百度ID:钓鱼鹰

——来自《我爱电子书》团队。

荐的都是精品,我看过的!

都市类:首推无敌幸运星还有春光乍泄,活

香邪气凛然,飘香风流花开堪折,逐月传说比较老的yy之王,

公子和第二部一世枭雄(现在不

重生类:大种马的重生之绝色风流(搞笑)还有都市类续集花间曲,无良皇帝风流迋候,天

龙八部之4号男主角颠覆之笑傲江湖,我是大法师纨绔子弟,极品家丁.娱乐韩国,狼神,浴火焚神,异世之风流大法师,兽血沸腾

武侠修嫃类:仙剑神曲,不死不灭九界守护

中华仙魔录,我本小人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天香十二亭江山如此多娇,神墓,虚空凝剑行

网游类:魔导之魂很好看,网游之文化网游之屠龙

网游之英俊的死灵法师,猛龙过江网游之一统天

,从零开始,扬眉,法师传奇

奇幻类:我是大法师,咣之子海王祭,黑风老妖,星辰变,琴帝,恶魔法则,佣兵天下,青楼探花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頭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主姓夏救男二和男主在一起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