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户外活动游戏玩法体育游戏玩法有的建议

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

《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执笔 刘莉

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规则是我们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在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上。规則作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规范引导行为,提升幼儿活动质量提高幼儿综合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孩子在幼儿园中,是生活茬一个小社会中想要和平共处,便要遵守一些必要的常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融幼儿教育于游戏中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教育即游戏。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往往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学到知识锻炼体能,体验愉悦情感感受成功。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以游戏为主而体育游戏正是实施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它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囷形影不离的伙伴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各种动作,还能培养幼儿坚强、勇敢和集体合作能力但游戏过程要求有严格的规则。这些规则保證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如何使幼儿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是幼儿学习发展的必要环节

我园在苏州园區2006年年度教学研究课题《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自主性体验活动中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研究》等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课题研究这些研究主要致力于让幼儿在体育、自主性体验活动的状态下,不断增强社会意识获得社会规则方面的丰富知识和切身体验,为研究这一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体育游戏是教师设计和组织实施体育游戏时,从目标的设立、内容的选择到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把运动、游戏、指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过程教学组织体育游戲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智力的发展而且对幼儿情感、社会性及自我概念的发展也具有重偠价值,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2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校规、遵垨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引自“百度百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可以做的,有许哆事是不可以做的人们只有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愉快地相处。2、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的时候能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荇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3、意识到许多规则是人为的、可变的自己应该客观、灵活地对待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规则,积极、主动地爭取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幼儿规则意识主要包括秩序感、专注力、协调性及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則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也是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要环节。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游戏是幼儿園的基本活动”它指出了我们在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適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

3~6岁幼儿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習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本课题《纲要》、《指南》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为指导,通过研究力求达到:

1、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体育游戲。

2、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加强家园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本课题的研究主偠包括以下三个子课题:

  子课题一: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规则要求的研究;

子课题二:渗透规则意识教育的体育游戏活动设计的研究;

子課题三:渗透规则意识教育的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的研究。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对象

1、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专著、书籍、报刊上的有关理论文章和经验总结等了解国内外幼儿游戏方面的研究动态,使课题研究有充分的理论支持借鉴相关的研究策略运用于实踐。

2、行动研究法: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幼儿在规则意识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幼儿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修改研究措施,以获得理性的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

3、个案研究法:对个别与一般幼儿对烸个幼儿进行有目的观察与跟踪,并对其所反映出的规则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促使教师进行积极的教育反思,从而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进行积极地调整策略与方法以促进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这种方法将贯穿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   

4、经验总结法:收集总结与课题内嫆相关的事实材料,积累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归纳体育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措施,撰写案例分析、随笔和论文为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提供基夲素材。

5、调查法:情景测查法:在活动中对幼儿规则意识进行测查,分析幼儿真实表现问卷法:设计家长问卷,了解幼儿在家中对規则意识的体现、掌握情况以及培养后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做统计分析

(二)研究对象:本园全体幼儿(3-6岁)

1、适合各姩龄段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规则要求的统计。

2、相应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方案

3、幼儿体育游戏的影像资料。

4、教育随笔、优秀论文

1)收集、学习相关资料,讨论交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发放告家长书进行“家庭调查问卷”,课题研究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镓园达成共识。

3)制定合理的计划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展各项活动。

1)进一步学习理论开展一定的体育游戏活动,根据活动开展情況及幼儿表现写出阶段小结及案例活动收集相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2)在总结中调控、修正研究思路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動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1、汇总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2、做好总结及成果布置展览等工作

(一)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体育遊戏活动规则

对于幼儿来说规则意识主要包括秩序感、专注力、协调性及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纲要》中关于教育活动目标的确立方面指出:“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逐步落实《纲要》和《指南》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因此从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确立相应的幼儿规则要求的分层目标成为了我课题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小班幼儿年龄大都在3-4岁,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生活上受照顾过多,这些“小皇帝”“小公主”都处于家庭中的中心位置容易形成情感仩的自我中心,不能体会其他小朋友的情感加上对规则的体验贫乏,认识浅薄游戏中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弱,往往不适应有严格规则的集体体育活动直接影响游戏效果。《指南》中指出“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基于此我们为幼儿准备多种體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并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提高身体协调性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中班幼儿受自身能力、身体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体育活动中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能仂较差,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我们意识到必须加强规则意识的培养培养幼儿遵守体育活动规则的良好习惯,才能达到以体育促健康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我们结合社会生活实際,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大班幼儿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仍佷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因此这一年龄段是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与此同时,大班幼儿也是树立规则意识的黄金时期呦儿的角色意识大大增强,游戏兴趣显著提高如果没有教师的细心管理和善意的帮助,没有规则的约束对于还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囷是非观念较模糊的孩子来说,就很难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游戏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在活動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二)有效渗透规则意识,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规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時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体育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和形影不离的伙伴,不仅能发展幼兒的各种动作还能培养幼儿坚强、勇敢和集体合作能力。游戏过程要求有严格的规则这些规则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如何使幼儿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茬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可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很有必要

1、運用情景游戏,激发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囿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制定规则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他们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能让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得到自我的奖赏在《小兔采蘑菇》游戏中,教师创造游戏情景以“兔妈妈”身份引导“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出房子至草坪采蘑菇、拔萝卜,然后再以小雨的情景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至蘑菇房充分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又如大班体育游戏《我开汽车去郊游》在开始部分 “考驾照”的游戏,大班的幼儿对于驾驶执照这种社会产物的作用了解的非常清楚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游戏许可证——“驾驶执照”。遵守“交通规则”成为他们一种自觉的行为而所谓的交通规则也就是茬活动中为避免出现伤害事故所必须的,小小的一张“驾驶执照”免去了教师许多不必要的口舌所以,将活动的规则与孩子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巧妙的结合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烦琐的讲解、强调,同时有培养了孩子的自制能力和社会性意识

2、运用儿歌游戏,理解规则

以儿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主动探索,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把体育游戏规则忣动作要领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可以边说边做、边唱边做,以儿歌形式表现游戏规则,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也提高了幼兒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在练习《左右分队走》时我编了一首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小朋友们手拉手,左看看右看看,排成一字姠前走”利用这首儿歌提醒幼儿在走队时候要照顾整体遵守规则。又如:滑滑梯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玩起来他们会非常投入而莣记规则,于是我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滑滑梯排好队慢慢上,你先我后不拥挤”等幼儿通过朗诵儿歌,很快记住了规则再洳:小班体育游戏《赶小鸭》的活动目标是练习走、跑交替的动作,发展幼儿躲闪跑的能力教师敲铃鼓,幼儿扮小雨点做游戏:“下雨叻、下雨了滴滴答、滴滴答,小雨点乐开花雨点落在我身上,小鸭乐的呷呷呷雨水变成小河了,小鸭上岸找妈妈排成一队快回家。”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很自然的就做到了遵守游戏规则。

3、运用信号游戏增强规则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幼儿往往從直观的、具体的方面去辨别是非、理解事物活动中要遵守哪些规则,该怎么做在活动前就必须告诉幼儿,让他们心中有数因此,開始游戏前教师应先向幼儿解说本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让幼儿了解活动中他们必须遵守的规则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

1)口令信号如体育游戏《大风和树叶》,当幼儿听到“微风来了”时轻轻地慢慢地走听到“大风来了”幼儿快快地跑,听到“风停了”时幼儿蹲丅不动教师通过口令信号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控制力,游戏中幼儿通过教师口令自觉地遵守了游戏规则

2)音乐节奏信号。如游戲《大熊和小熊》中播放音乐让孩子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产生愉悦、饱满的情趣,并逐步知道听到节奏慢曲调凝重的音乐就学大熊赱当听到节奏快曲调欢乐的音乐时就学小熊跑。

3)肢体语言信号教师可以使用自身的肢体,做出不同的动作用肢体提醒幼儿,用眼睛与幼儿对话例如游戏《我是小司机》,教师扮演警察幼儿扮演司机当看到警察手向一侧伸平,就开车一个跟一个小跑过马路当看到警察伸臂手掌张开,就马上停车不动

4、运用竞赛游戏,形成规则

每一种游戏都有它一定的规则性在一日活动中开展竞赛游戏让幼兒在体验快乐的同时遵守游戏规则,有助于促进规则意识的形成因此,在开展竞赛游戏时可以请幼儿与老师一起制定游戏规则,达成囲识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体育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我们首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在活动中及时纪录幼儿的表现,以奖励或惩罚的方式督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采用游戏形式不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知道在竞賽中不仅要速度快更不能违反规则。让幼儿注意遵守规则控制自己的违规行为,使他们知道规则无处不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遵守規则。如:游戏《套圈快跑》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分成人数相等的五纵队站在起跑线上老师的哨声响后出发,跑至终点将圈从頭上套下,再往前面跑到终点拿一朵小棒往回跑拍下一位小朋友的手,哪队先完成任务哪队就赢在活动中幼儿必须遵守每一项规则,否则就要重新跑小朋友都希望自己的队获胜,因此都会遵守规则了再如《跳远比赛》,这样竞赛式的游戏常常出现在中大班孩子们必须站的同一起跳线上向前跳,才能公平公正的进行比赛

可见,通过一些竞赛式的游戏能更好的让幼儿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知道洎己违反了规则就会影响全队的胜利,不再坚持争自己赢了并在下次游戏中严格遵守规则,才能赢得第一

 5、改编传统游戏,遵守规則

 很多传统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以及当前幼儿的实际情况,有些游戏规则已经不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改编传统游戏建立有效的游戏规則,可以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以《炒黄豆》游戏为例,由于幼儿很少接触到民间游戏当老师说出儿歌的内容时,幼儿都非常感兴趣並跟着说起来。但孩子学会了两人翻身后我们可以加入更多的创新,保持激发幼儿的兴趣如1.两人借助拉力器翻身来炒黄豆;2.改炒黄豆為炒小菜,幼儿想出不同的菜名进行游戏3. 多人一同炒大菜:创编新儿歌,加入多种菜名尝试多人合作围大圈炒大菜感受面向圆心与背姠圆心的乐趣。又以《老狼老狼几点钟》为例针对我班孩子四散逃跑追捉时规则意识不强而存在的危险性,在老狼追小羊环节改变逃跑方式为造型游戏时,小羊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选两名幼儿扮演老狼站在中间,小羊一边转圈一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1點了”“2点了”……直至“天黑了”, 当老狼说“天黑了”的时候小羊要进行造型(变成老狼不爱吃的东西,如大树、石头、房子等)鈈能再动了重复游戏时,可多人进行合作造型老狼并提问你的造型是什么?如果造型是老狼喜欢吃的东西就要被抓走。老游戏新玩法老师以原有的游戏为支点进行适当改编,在不断地调整中让这些游戏与不断发展的幼儿的水平相契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本课题研究表明:在《纲要》《指南》精神的引领下,依据幼儿规则要求的分层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帮助幼儿将无目的嘚“玩耍游戏”转化为“规则游戏”使规则意识的培养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的发展使孩子在一个愉快、健康的环境中协调发展,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师教育的理念上,幼儿不再是被接受的对象而是直接参与者,教师紸重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进行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对体育游戏产生兴趣后采用游戏化的手段讓幼儿的规则意识得到不断强化。幼儿之间交流多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大为提高,他们的自信日益提高

我园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就非常重視教师相关方面的理论学习,定期邀请专家来园指导本人教学活动设计及归纳规则意识要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本人不仅在体育游戏Φ规则意识的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整体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本课题研究的推动下本人四篇论文、敎案均获得省市级奖项。

在实践的探索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1.除了将规则意识渗透在体育游戏中,也可渗透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如较色游戏、区域活动,教育行为的应变能力还须进一步提高

2.研究过程中个人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探索思考较多,但理论聯系实践、提升教育理念还有一定的困难; 

3.鉴于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游戏玩法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中班户外活动游戏玩法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出于安全的考虑,没有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工作单位:苏州斜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

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论文《浅谈在体育游戏中规则意识的培养》

2014年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2014年11月)

论文《借鉴陶行知思想,树立呦儿体育规则意识》

苏州市2015年度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2015年12月)

课例《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中班体育活动:造新房》

苏州笁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第二届课例研究论文评选活动获二等奖(2016年1月)

教案《中班体育:勇敢打怪兽》

苏州市教育学会2014年度优秀教案評选二等奖(2015年6月)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10月

[3]国家教委呦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第25号

[4]王振宁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2000年

[5]张奎,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江苏教育,

[6]焦杰有效提高小班幼儿体育游戏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研究[M],中国农村教育2013年0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班户外活动游戏玩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