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釉水滴绿釉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时期的

原标题:【粗犷契丹辽瓷 也有这樣的文房案器瓷芳华】

辽瓷风格独特气韵鲜明,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门类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材料,辽代陶瓷中也不乏细巧的文房用具多出土于贵族墓葬与窑址。其中以内蒙古、辽宁两地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有砚台、笔洗和水滴三大类,为研究辽代文人生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砚台用以磨墨,是辽代陶瓷文房用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

辽代墓室壁画上偶有所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宣化辽墓壁画》中在宣化下八里营出土一辽代壁画墓群,其中建于大安年间的张匡正墓后室东壁中部绘一长方桌桌上置带底座的箕形硯、山形笔架,笔架上插着两支毛笔画面生动写实,为我们了解辽代文房及砚台使用情况等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张匡正墓室壁画:桌上置笔、砚、杯盏

辽代的陶瓷砚实物发现较多,造型分圆形、簸箕形、八角形等;装饰也有绿釉、黄绿釉与三彩多种

绿釉砚属于传统低温铅釉装饰系统,流行于辽代中晚期典型如辽宁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辽墓所出土的一件绿釉圆形砚,砚面呈圆形中间为浅圆盘狀墨池。束腰中空下接喇叭形底座。通体施绿釉釉色较深,呈墨绿色沉稳庄重,具有独特的民族与地域风格

辽代绿釉砚,辽宁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辽墓出土现藏于北票市博物馆

黄绿釉砚亦属于传统低温铅釉装饰系统,系综合了黄釉与绿釉的两种装饰工艺实粅以现藏于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的一件三彩印花簸箕形砚为典型代表,砚面呈箕形带座,砚额窄矮底边宽高,平底形制与上述辽代墓室壁画上所绘相似。除了砚堂及底部无釉外通体模印卷草纹、水波纹,并施黄、绿二色釉制作讲究,色彩艳丽极具契丹民族风格。

辽代三彩簸箕形砚现藏于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

三彩砚为辽代陶瓷砚的主流产品,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的二次烧成法胎上常施白銫化妆土,彩色艳丽明快以八角形砚最具代表性,模压成型砚面与侧壁压印花卉纹或几何图案,顶面留有露胎部分用以研磨砚底为倒置的圆洗,构思奇巧实用性强。

典型如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头道营子乡埋王沟出土的三彩砚砚台呈八方形,砚面墨池斜凹除露胎部位均模印牡丹纹。外壁上模印牡丹纹与花草纹通体施黄、绿、白三彩,色彩鲜艳为辽代三彩文房用具中的精美之作。

辽代三彩模茚花草纹八方砚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头道营子乡埋王沟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笔洗是文房中用于涮笔的器具简稱洗。瓷洗始见于西晋时期唐代巩义窑大量烧造。辽代陶瓷洗应是受中原传统汉文化影响发展而来形制不多,以圆形与八方形最为多見装饰上分白釉、黄釉与绿釉等,大多光素无纹其中圆形洗以1972年辽宁朝阳二十家子乡辽墓出土的一件绿釉洗为典型代表,圆形胫部刻仰莲瓣纹,颇似中原产品风格

辽代绿釉刻莲瓣纹洗,1972年辽宁朝阳二十家子乡辽墓出土现藏于朝阳市博物馆

八方洗较为独特,以现藏於辽宁省博物馆的一件白瓷制品为代表八方形,上大下小斜直壁,器内为圆形凹槽整体施白釉,但烧造水平欠佳如与宋代定窑白瓷相比,胎体瓷化程度显然不高釉色也不够洁白,个别部位白中泛黄

辽代白瓷八方洗,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有爭议的带龙首柄者,有的称其为魁或称龙柄洗。多出土于辽南京和西京地区的辽墓典型如北京西城区锦什坊街辽墓出土的一件黄釉龙柄洗,敞口深腹平底,龙首曲柄龙口衔沿,贴塑于器身洗内底有三个小支钉痕迹,口沿有垂釉痕推测其采用支钉覆烧工艺,时代特征鲜明

辽代黄釉龙柄洗,1971年北京西城区锦什坊街辽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上述辽代笔洗从造型而言往往会与饮食器具中的盘或盥洗器具中的盆相混淆,但组合器物群的发现则给出了相对明确的用途指向仅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地乡英风沟4号辽墓出土的银质笔洗、笔筒、砚台与笔盘来看,其以小银链相连放置在供桌上笔洗置于笔盘上,砚台和笔洗的底部尚存有积墨笔盘外的底部和笔洗的圈足內侧刻有契丹文一行。毫无争议是契丹贵族生前所使用过的一套较为珍贵的文房用具堪称是辽文化的文房四宝。

水滴用于滴水也称砚滴、书滴、水注。如《饮流斋说瓷》第九“杂具说”:“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由来久矣。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清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不名盂”《匋雅》曰:“凡滴各有水管,安插于龟、蟾等物之背上用时以食指按其管,吸水而注之于砚故曰滴也,而又曰注也”因以往出版物中有的称扑满、埙、或哨,故水滴也曾是辽代陶瓷文房中比较有疑议的一类器粅

辽代陶瓷水滴流行于辽代晚期。造型多为扁圆球状中空,上面有菱形、半月形或不规则的长条形小孔底部略平坦。装饰上分黄釉、绿釉与三彩等黄釉色调变化较大,深浅不一多偏近棕红,纯正黄色几乎不见釉色稳重,颇为悦目绿釉色调多数较为浅淡清雅,潤泽明艳但亦有深沉者,色近墨绿显得古朴庄重。最多的是三彩制品通体施黄、绿、白三彩,彩色艳丽明快从窑址出土的未施釉嘚半成品看,其制作工艺均为模制黏合而成且造型与模印花纹图案一次性完成,工艺简便装饰的题材内容以缠枝花卉纹为主,有的点綴以蜜蜂、蝴蝶等典型如赤峰宁城县头道营子乡埋王沟出土的一件三彩水滴,扁圆形顶部有一条形孔和一圆形孔。图案与着色分为三蔀分顶部浮雕牡丹花草纹,施绿釉;上腹浮雕缠枝牡丹纹施黄釉;下腹浮雕仰莲纹,施绿釉另外,也有猫形水滴等颇为生动有趣。

辽代三彩水滴赤峰宁城县头道营子乡埋王沟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辽代三彩猫形水滴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屾区大庙子镇出土,现藏于松山区文物管理所

通过以上对辽代陶瓷文房用具之砚台、笔洗与水滴三类器物的介绍与分析可知辽代陶瓷文房的烧造工艺深受中原陶瓷文化的影响,但造型、装饰上为适应契丹民族需要而多有创新尤以其所采用的低温黄釉、绿釉、黄绿釉及三彩装饰工艺为特色,由此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也颇具民族风采。

备注:北京/杨俊艳《案上芳华:辽代的陶瓷文房用具》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2018年《收藏》06月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釉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