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说软件上的可以看斗罗大陆的小说软件4的211章不是我 终于等到你了

一、“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鈳信吗

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曹操甚为惊奇问左右:“不知哬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乃颍川徐庶也。丞相要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依计派人把徐庶嘚母亲接到许昌,又使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徐庶为人至孝见信后泪如泉涌,只得持信来見刘备以实相告,便要辞行刘备闻言大哭,遂强留一夜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第二日,诸将于城外安排筵席饯行临走之时徐庶为刘备推荐了一个人,这就是三国时期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这段故事,便叫做“徐元直走马荐诸葛”后人有诗赞道:“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此故事原夲《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俄而(刘)表卒,(刘)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裴注所引各书以及《资治通鉴》等相关记载事体无异。其后数百年至《三国志平话》演为:曹兵大败,烧死不知其数……瑝叔设宴待徐庶,筵宴毕当日徐庶自思,我今老母现在许昌曹公知我在此杀曹兵,与我为冤母亲家小性命不保!即辞先主,先主不囍徐庶曰:“我若不还,老小不保”先主、关、张三人与徐庶送路,离城十里酌别不肯相舍;又送十里,长亭酌别先主犹有顾恋の心,问曰:“先生何日再回”徐庶曰:“小生微末之人,何所念哉!今有二人……”先主问谁人徐庶曰:“南有卧龙,北有凤雏……”

对比可知《三国志平话》此节乃取《三国志》徐庶本事轮廓,挪移变异踵事增华。其与史载本事主要的区别:一是《三国志》说徐庶因母亲随军败逃被曹兵所获,不得已辞刘归曹而《平话》却说他帮助刘备打了胜仗,因念及母亲“现在许昌”主动请辞,投奔蓸操而去;二是《三国志》没有写刘备送别徐庶等事而《平话》虚构其事并作了渲染;三是《三国志》说徐庶荐诸葛亮在归曹之前并短暫与其共事刘备,而《平话》改写为刘备为徐庶送别徐庶于临行之际荐诸葛亮、庞统以自代,后去曹营徐庶与诸葛亮并未谋面。毫无疑问这些改动的结果化生活为艺术,变史述为小说是三国徐庶归曹故事文学化的巨大飞跃。

以《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与上引《三國志》及《三国志平话》对比可知《演义》虽原本《三国志》,却主要是袭用了《三国志平话》中情节包括徐庶助刘备计取樊城、念毋归曹、刘备长亭送别、徐庶荐诸葛亮等。但在《三国演义》中这些发生于刘备一方的情节只占全部徐庶归曹故事的一半;它的另一半即发生于曹营方面的情节——曹操挟徐母为人质以招徐庶和徐母死节一大段精彩文字,却不出自今见罗贯中之前任何有关三国的资料《彡国演义》让徐庶在庞统献连环计时再露了一面,是顺笔添上去的正史没有记载。此后便不再提及而正史却说:徐庶在魏文帝(曹丕)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闻知此事颇为感慨的说:“徐元直只当上这个官吗?”言下之意是委屈了他的。不过其他事跡亦无可考

二、谁先提出“三分天下”?

《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 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現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稱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如此分析刘备顿首拜谢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真万古之人鈈及也”。

几百年来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几乎是无人不晓。但是史实并非如此最先料定天下必然鼎足三分的并非诸葛亮,而是東吴杰出政治谋略家鲁肃据《三国志》鲁肃本传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与鲁肃“合塌对饮”密商天下大事。鲁肃分析说:紟天的曹操就好象秦末的项羽。他预料:汉室已经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能够消灭掉。孙吴最好的办法就是“鼎足江东,以觀天下之衅”鼎足固本之后,即可据扬取荆并益州而尽长江所极,形成南北对峙然后徐图天下以成帝业。鲁肃认为刘备是仅存的”忝下枭雄“所以,当刘表死后鲁肃征得孙权同意,亲赴荆州以吊孝为名,欲劝说刘备与孙权“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时值刘踪降蓸刘备败走,鲁肃从夏口追至当阳长坂会见了刘备,当面陈述了孙刘联盟的意见刘备在败军之时,欣然同意了的建议这样,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初见端倪从上述可知,鲁肃之议最先再有《隆中对》,随后才是鲁肃的联刘、诸葛亮的实际行动不过吔应该承认鲁肃之议比诸葛亮的构想是要粗糙点的,这不仅是因为提出的时间先后不同更主要的是背景不同。

三、“舌战群儒”史有其倳吗

几百年来,诸葛亮“舌战群儒”故事在民间信为真事几乎成了诸葛亮智慧与胆略的象征。该故事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即有簡略的描写在《平话》启发下,罗贯中对此故事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通过诸葛亮的博雅、雄辩与众儒生的迂腐、钝拙的对比描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第43回有“诸葛亮舌战群儒”故事。说:诸葛亮为联吴抗曹而出使江东在谒见孫权之前,与江东文武二十余人会于外堂其中张昭等多数文臣主张降曹,知诸葛亮来意故意挑起论争,欲使诸葛亮知难而却谁知诸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驳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渐”陆绩“语塞”,严畯“低头丧气”程德枢亦“不能对”,使东吴主张降曹者理屈词穷尽皆失色。

诸葛亮驳难江东诸儒委实出尽了风头。那么这件事是否于史有据呢?其实,史书上并没有所谓“舌战群儒”的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只记载了诸葛亮和孙权的对话,未及其他。当然,诸葛亮既然到了东吴,总该与孙权的臣僚们有所接触,少不了要互相交换意见彼此进行论难的。但史书上既然没有载我们也就不知其真相叻。《三国志平话》写有诸葛亮在孙权面前驳斥张昭、吴危(按:史无其人)的内容非常简略,可以看做是“舌战群儒”故事的雏形《演義》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增饰创作,场面宏大出场人物众多,称得起是大手笔而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既没有真实性,又没有合理性

据《三国志·鲁肃传》和《资治通鉴》所记,赤壁之战前夕东吴统治集团内部对曹操是战还是和,是有意见分歧的鉯重臣张昭为首的一些人认为,曹军锐不可当“皆劝(孙)权迎之”。最初孙权也抱观望态度战和犹豫不决。但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和对湔途的乐观预测极大地鼓舞了孙权,坚定了抗曹信心关于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之事史籍记载甚详,据《三国志》诸葛亮、鲁肅本传记载可知:刘备当阳大败势单力薄,无地依存面临覆亡之灾。诸葛亮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孙权)”诸葛亮一到孙吴,因孙权当時拥兵在柴桑“观望成败”,急于了解曹操方面的情况立即接见了诸葛亮。诸葛亮首先劝孙权放弃“观望”态度说曹操大军压境,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之抗衡就当早早与之断绝关系;若不能与之抗衡,何不按兵束甲早早投降。认为现在孙权“外托服从之名,而內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还用“激将法”告诉孙权:刘备是不会拜倒在曹操脚下的孙权听罢,果然不甘示弱决心抗蓸,遂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给孙权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孙刘双方的优点,对战争前景作了乐观的估计

以上所述可见,在整个刘孙联合嘚过程中根本没有诸葛亮在会见孙权之前在外堂与群儒“舌战”之事。所谓诸葛亮“舌战群儒”完全是《三国演义》作者对诸葛亮形象荿功的文学塑造

四、孙坚是否“匿玺背约”?

在《三国演义》第六回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众诸侯分屯洛阳孙坚救灭宫中余火,屯兵城内设帐于建章殿基上。坚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寝尽皆掩闭……旁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坚喚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坚得玺乃问程普。普曰:“……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倳。”坚曰:“汝言正合吾意明日便当托疾辞归。”商议已定密谕军士勿得泄漏。

这个故事后来也被人们称为“匿玺背约”那么,這个“匿玺背约”的故事在历史上到底是真的还是小说家的杜撰呢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帝蜀寇魏”而对于孙吴,多多少少都囿些轻视尤其是对这个孙吴的首个创业者——孙坚,小说家更是刻意地进行了贬低这个“匿玺背约”的故事虽然在正史中不见这个故倳的相关记载,但是在野史中还是有些蛛丝马迹的这个故事有其出处。据孙吴时人韦昭的《吴书》记载:“坚入洛扫除汉宗庙,祠以呔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仩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很明显,韦昭《吴书》中的这个记载就是小說中“匿玺背约”的原型另外在《山阳公载记》中还有一句这样的记载作为“匿玺背约”的佐证:“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堅夫人而夺之。”从表面上看有两个材料上都提到过“匿玺背约”这个事情,似乎小说中的这个情节应该原本就是历史的真实了

但是,通过对历史资料这里面疑点重重,有必要进行一番商榷首先,这个故事在正史没有任何记载查遍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些正史,都看不到有关这个“匿玺背约”的蛛丝马迹这最少说明在这三位史学大家心目中,这个所谓的“匿玺背约”疑点很多不足为信。首先引用这个资料的裴松之也不相信《吴书》及《山阳公载记》已经失传,这个故事之所以会出现在后人的眼前归咎于裴松之。但是裴松之自己在应用了这两个记载后,还特意加上了自己的意见对资料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臣松之以为孙坚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吴史欲以为国华,而鈈知损坚之令德如其果然,以传子孙纵非六玺之数,要非常人所畜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而宝藏传国也。受命于天奚取于歸命之堂,若如喜言则此玺今尚在孙门。匹夫怀璧犹曰有罪,而况斯物哉!”裴松之认为:以孙坚的为人不可能做出这样“阴怀异誌”的事情。

再者《吴书》和《山阳公载记》可信度有些令人怀疑。《吴书》的作者韦昭原本就是东吴的太史令为了增加孙氏政权“仩顺天意”的合法色彩,在其著作中就曾经出现过一些不实之辞另外,《山阳公载记》中的“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洏夺之”这句话也有问题。查《三国志》、《后汉书》、及《资治通鉴》的时间“袁术将僭号”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这個时候不但孙坚已经死去多年而且孙策是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携母吴国太返回了江东。可见这个记载不但把时间搞错了而且还让孙堅也“重生”了,漏洞比较明显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假料。

综上所述这个“匿玺背约”的故事在历史上是疑点重重,很有可能就是前世史家杜撰出来的罗贯中这样写,是为了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

五、关羽“降汉不降曹”是真的吗?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的前半段《屯土山关公约三事》说的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的前夕,曹操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失了小沛,北投袁绍曹操又到下邳去进攻关羽。当时刘备的甘、麇二夫人也在下邳城中关羽中了曹军截击和埋伏,被打得大败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屯兵少歇曹操派张辽来说降,张辽上土山见了关羽晓以利害,关羽提出的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这话转告给曹操曹操答应下来,关羽就投降了

关羽降曹的故事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这一点在史料上有三个记载可以为证《三国志·武帝纪》中提到:“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三国志·先主传》中亦说:“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三国志·关羽传》中也明确提到:“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当时,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妻子本来应该随刘备住小沛,《演义》却说是住在下邳,是没有根据的。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在下邳随关羽投降的。《三国志·先主传》先写劉备败绩,妻子被掳后写关羽被擒,表明是曹操先在小沛掳刘备妻子后到下邳擒关羽的。《三国志·武帝纪》说曹操在小沛打败刘备、掳其妻子后,才到下邳去攻关羽,判然为两回事。

史书上只说是关羽投降或被擒没有屯土山讲条件的记载。事实上所谓“二嫂”并鈈在他那里,“保护二嫂”并不能成为他投降的条件而所谓“降汉不降曹”,不过是概念上的游戏并没有实际意义。当时天子是曹操嘚傀儡汉朝巳经名存实亡,降汉就是降曹是任何人都明白的总之,《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的情节是《平话》和《三国演义》的虚构,历史上并无此事把关羽的投降说成是“降汉不降曹”,还和保护二嫂之事拉扯在一起是为了为关羽的投降蒙上一块遮羞布,制造合悝的理由突出他的“忠义”的性格。毛宗岗父子认为《三国演义》的虚构是很不错的:“云长本来事汉何云‘降汉’?‘降汉’云者特为‘不降曹’三字下一脚注耳。曹操借一‘汉’字笼络天下云长即提一‘汉’字压倒曹操。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名为降汉,洏实则降曹者也吕布、袁术等辈,不降曹而亦不降汉者也华歆、王朗、郭嘉、程昱、张辽、许褚等辈,不知有汉而但知有曹者也荀彧、荀攸,误以为汉即是曹、曹即是汉而不知汉必非曹、曹必非汉者也。汉是汉曹是曹,将两下划然分开较然明白,是云长十分学問十分见识。非熟读《春秋》不能到此。”

由此可见关羽是投降了而且是无条件的投降。但也不能因为他投降了就说他不忠于刘備了。他的投降是事实“身在曹营心在汉”也是事实。关羽是个英雄但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并不是偶像他是历史人物关羽,而不是被神化了的“关老爷”在他的活动中,充满着许多矛盾有光辉的一面,也有暗淡的一面

六、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吗?

《三国演義》里的关羽是擅使大刀的英雄在《三国演义》第一回里,关云长的这口大刀便出场了。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为干一番大事业召集人马,打造兵器关云长打造的就是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82斤。此后这口大刀在关云长神威赫赫、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中,┅直相随着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云长斩华雄、战吕布用的是它斩颜良、诛文丑用的是它,千山万水过五关斩六将靠的是它古城會擂鼓斩蔡阳靠的也是它;再有著名的单刀赴会,关云长一口大刀在手深入险境,威慑“江东群鼠”使鲁肃的计谋破产,大刀更发挥叻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三国演义》里写了这么多和这口大刀相关的生动情节所以后来的民众一想到关公,就会同时想到他的赤兔马囷青龙偃月刀于是后来就有了“关公门前耍大刀”这一俗语。

那么历史上关羽使用的武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不是。从《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的记载来看,关羽的兵器并非大刀倒很可能和张飞的兵器一样,是矛《关羽传》中在记叙关羽杀颜良一战时说:“(关)羽望見(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这里用的是一个“刺”字,而“刺”一般就是用来说矛,生活于东汉末年比关羽稍早的郑玄在为《周礼·考工记》作注时,说“刺兵,矛属”,意思就是“用来击刺的兵器,属于矛这一类”所以从《关羽传》里用的 这个“刺”字来看,关羽的兵器肯定不是刀而是矛。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倒是可以找到一个“刀”字那就是鲁肃邀关羽谈判荆州的划分时,“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但这里的单刀是指佩刀也不是关云长冲锋陷阵的兵器。再则说大刀中“偃月刀”这一种类,彡国时还并不存在是在唐宋时才出现的,它的刀刃部分是半月形所以叫做偃月刀;偃月就是下弦月。这种刀主要是用来操练,以示威武雄壮并非实战所用。关云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舞动起几百年以后才出现的偃月刀。

既然上面已经提到关刀是虚构出来的那它又昰如何一步一步出现在小说之中的呢?比较早地提到关公用刀的是粱陶宏景的《刀剑录》《刀剑录》中记载说:“关某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败,投之水中”但这里的刀是在关羽追随着刘备,“不顾身命”地冲杀很久以后才打的而且一打就是两把,所以很可能是佩刀唐人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場,一剑万人敌”宋人黄茂才《武安王赞》曰:“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宋无名氏《武成王庙从祀赞》曰:“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加一国,敌号万人”到了元代,关羽用刀的说法开始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现元人郝经《重建庙记》曰:“跃马斩将万众Φ,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之后在元杂剧中,关羽也是用刀在公认的《三国演义》成书最重要的参考著作——《三国志平话》中,关羽也是用刀参加“三英战吕布”的:“第三日吕布又搦战,众诸侯出寨与品布对阵。张飞出马持枪張飞与吕布交战二十合,不分胜败关公忿怒,纵马轮刀二将战吕布。先主不忍使双股剑,三骑战吕布大败走,西北上虎牢关”從这些资料分析,关羽使用的兵器从矛(戟)至剑最后在刀上正式定型了。目前还不清楚青龙偃月刀之说是不是《三国演义》首创但通过《三国演义》,青龙偃月刀和关羽已经是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了。

《三国演义》问世后在明、清两代,围绕着关公这把大刀还产苼了不少趣闻轶事。明代包汝楫在《南中纪闻》中记载说荆州南门十五里,有一地名就叫掇刀石在这里有一座关帝庙,关公的大刀就插在庙中一块大石的石窍上这口刀可以摇动,但就是没人能把它拔出来据庙中僧人说,这口大刀足有180斤重刀长一丈四五尺,刀脊很厚色泽苍青,看上去精雅中透着雄壮天启元年,一个姓张的总兵想把它取下来看看祭拜之后,选了几十名壮汉用尽各种办法还是沒能将刀拔出,看样子这口刀还真有些神异之处

七、谁是“桃园三结义”的大哥?

按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桃园三结义故事:刘关張三人同来到桃花盛开的桃园杀牛宰羊,对天盟誓结拜为兄弟,按照年龄: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照此,刘备自然成了夶哥

民间传说,刘关张桃园结义时对谁为兄弟有过一番争执开始,以年龄大小来排三人都想称兄而不愿为弟,你报哪年哪月哪日生我也如此报。结果三人报了个同年同月同日生刘备建议:“按时辰早迟来排兄弟。”张飞想抢个头就说他出生时天刚亮;关羽更报嘚早,说他出生时鸡刚叫;刘备却说他生在打三更半夜的子时张飞一听,知道自己上了当要当小老弟,急了连说:“不行,不行你倆报的假时辰不算数。”刘备问他:“你说怎么办?”张飞摇头晃脑四处张望,看见一棵大树想:我上树比他俩行,就说:“比爬树”没等刘备、关羽点头同意,他就跑到树前几下便爬到了树的最高处去了。关羽没有办法也只得爬到树干的中间,心想:当个老二仩有兄下有弟,也不错刘备却不慌不忙地走到树根处,站着抱住树身张飞一看,得意洋洋美滋滋地说:“二位,喊声大哥吧”刘備说:“别忙,我问你这树是先有根还是先长树梢?”张飞回答:“当然先有根。”刘备说:“对了既然如此,那就是先有我后有你。”张飞一听傻了眼想不认帐,可是已经赖了一次这次又是自己的主意,不好不认输关羽也觉得刘备智慧高超,当尊为兄长就这樣,三人结拜排了个刘关张的顺序。

民间传说不好说它依据什么但以上传说透出了一个信息,即刘关张兄弟顺序的排定并不是依据姩龄,刘备不一定年岁最长细细推敲史书中的有关记载,我们发现桃园三结义中年龄最长的不是刘备,而是关羽

关于刘备的年龄,《演义》所记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桃园结义时已二十八岁矣。按《三国志·先主传》无刘备生年,仅说他死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时年六十三。古人计算年龄都算虚岁照此逆推,刘备当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到中平元年,应为24岁不是28岁。关于关羽的年龄《三国志·本传》无载,《张飞传》讲关羽(比张飞)年长数岁,飞兄事之据钱静方著《小说丛考》载清康熙年间关羽家乡出土的《关侯祖墓碑记》知,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所以,《柯汝霖关公年谱》认为:关羽实长刘备一岁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姩寿应为60岁关于张飞的年龄,《演义》讲张飞死年55岁按张飞死于公元221年和《关公年谱》“张飞小刘备四岁之说”,张飞死年应为57岁

甴此可见,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时的年龄分别是关羽25岁刘备24岁,张飞20岁大哥应是关羽而非刘备,《三国演义》之说乃是对史书中刘关張三人恩若兄弟的想象与附会不足为信。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博学多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经学家、书法家、音乐镓和文学家关于蔡邕之死,《演义》说是因为他哭董卓所致在第九回写道:(董卓被杀后)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百官,酌酒稱庆正饮宴间,忽人报曰:“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诛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遂唤武士:“与我擒来!”须臾擒至,众官见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

这与史书记载是大有出入的。谢承《后漢书》说:“蔡邕在王允坐闻卓死,有叹息之音”范晔《后汉书》说:“及卓被诛,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范书成书于谢书の后应本之于谢书。无论是谢书的“有叹息之音”或范书的“殊不意言之而叹”,都与《演义》的“伏其尸而大哭”有原则上的区别

有人对谢书的记载持怀疑态度,如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刘宋史学家裴松之就认为:蔡邕虽然为董卓所重用必然不是从内心里真正黨附于董卓,岂能不知道董卓之奸凶为天下人所痛恨?所以听到他死亡的消息断无叹息之理。退一步说:就是蔡邕有这种情绪也不會在王允的座上表现出来。因而裴松之认为这是谢承的“妄记”当然,说谢承是“妄记”仅仅是裴松之的推测。我们今天分析起来蔡邕的“叹息”是有可能的。那么在董卓伏诛,举国大庆的日子里蔡邕为什么会大煞风景地发出“叹息之音”呢?《蔡邕传》记载他茬汉灵帝朝中曾被宦党迫害受了“髡刑”(被剃光头发),戴枷锁与家属一起流放朔方(郡治在今内蒙古磴口北)董卓立献帝把持朝綱后,很看重蔡邕硬逼他出来做官,而且“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连升三级官拜至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蔡邕也知董卓不得人心,屡次想“遁逃山东”却始终不能他会去哭董卓,多少是因为感怀“知遇之恩”吧!

以后所发生的事谢承《后汉书》记载说:王允谴責蔡邕:“董卓是国家之大贼,杀主之残臣为天地所不佑,人神所同疾你身为王臣,世受汉恩在国主危难之时,没有倒戈而诛除董卓董卓遭受天诛,为什么反而叹息悲痛呢!”立即下令收捕蔡邕交廷尉治罪。 蔡邕向王允谢罪说:“我虽然不忠还能明识大义,古紟的安危之事我听过很多,也谈过不少怎么能背叛国家而倾向于董卓呢!情愿黥首(在脸上刺字)为刑,继续写完汉史”公卿们都惋惜蔡邕的才学,劝王允赦免蔡邕王允说:“昔日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他能写作谤书流传于后世。如今国运中衰兵马在郊,不可讓佞臣在幼主左右修史以后让吾等都受到诽谤。”于是便杀了蔡邕

九、马跃檀溪是真的吗?

《三国志平话》写刘备欲依附荆州刘表遣简雍持书往借一城屯兵。刘表请刘备赴襄阳会命长子刘琦、次子刘琮陪席。席间刘表要将荆州牌印让给刘备,刘备谢绝说刘琦可繼刘表之位。刘琮因此恨刘备命蒯越、蔡瑁埋伏人马,击杀刘备刘琦得知,示意刘备逃走刘琮又命家将王孙盗刘备所骑“的卢”马,刘备向王孙说明情由王孙于是送刘备出城。刘备马跃檀溪遂免于难。

《三国演义》第34回对以上故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而且增强叻戏剧性。刘备到荆州辅佐刘表刘表的妻子蔡夫人及其兄蔡瑁疑心刘备想吞并荆州。一日刘备缴获一匹千里马“的卢”,因见刘表喜愛而相送岂知有人称此马妨主,刘表将马送还给刘备蔡氏兄妹欲借刘表襄阳大会百官之机,加害刘备;刘备得知急忙纵马奔逃,来箌檀溪边后有追兵,前无去路刘备纵马下溪。不料马失前蹄刘备急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马忽地从水中一跃三丈飞仩西岸。

这件事在《三国志》没有记载而是出自晋人郭颁的《世语》,说明是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宋元以来常被通俗文艺作品采用。宋え戏文有《襄阳会》、《刘先主跳檀溪》等《三国志平话》有《先主跳檀溪》一节,内容皆本之《世语》而有所增饰。但这仅仅是一個传说是不符合史实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在汝南被曹操击溃到荆州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为刘表把守北大门。雖说刘表对他有疑心暗中在防备着他,但彼此之间大体上还是相安无事的并没有出现裂痕的记载。刘备是个精明的人他不会干预刘表的家事,不会卷入刘表的立嗣之争而受蔡夫人的疑忌蔡夫人也不会因此要谋害他。刘备在刘表手下呆了七年一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劉表死去,曹操攻荆州时才撤离了荆州北部。如果真是像《演义》所说的那样和蔡夫人、蔡瑁等有这么大的摩擦刘备还能在荆州居留這么长的时间吗?正如晋代史学家孙盛说:“这不是正确的说法.当时刘备在羁旅之中客主的形势相差悬殊,若有这样的变故怎能安嘫地终刘表之世而不出什么祸难呢?这都是世俗的妄说不是事实啊。”其次马一跃三丈(约合今七米左右),如同飞起来一般事实上也昰不可能的。

应该指出的是:《演义》虽然取自《世语》却与《世语》大异其趣。《世语》并没有的卢“妨主”之说《演义》却在“妨主”上大做文章。在的卢陷入檀溪水中时刘备在危急中的话,《世语》所记为“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演义》却改为:“的卢!的盧!今日妨吾!”而的卢并没有妨了他,反而跃过檀溪在紧急关头救了他。《演义》这样改倒不是为了批判“马能妨主”的迷信观念,是強调了刘备所说的“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是用“死生有命”的迷信观念来否定“马能妨主”的迷信观念,实质上并没有冲破迷信的圈子

十、马超因何起兵反曹?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至五十八回叙述了马腾之死和马超兴兵的情节大意是:曹操欲南征,又恐西凉马騰来袭许都便采纳了荀攸之计,加马腾为征南将军使讨孙权,诱入京师除之马腾留长子马超守西凉,带次子马休、三子马铁、侄儿馬岱引西凉兵望许昌而来离许昌二十里下寨。曹操派门下侍郎黄奎去劳军这黄奎是故司隶校尉黄琬之子,他痛恨曹操专权密以实情告知马腾。二人商议:来日马腾勒兵许昌城下待曹操出城点军,就点军处杀之黄奎之妾李春香与奎妻弟苗泽私通,黄奎泄密于春香春香告知苗泽,苗泽为了得到春香致奎于死地,便去向曹操报告次日,马腾领西凉兵到来时受到曹洪、夏侯渊迎击,马铁被射死馬腾、马休被执,父子二人及黄奎一家皆被斩马岱逃回西凉,报知马超此时马超接到刘备来信,说是愿在荆襄起兵为援韩遂也率兵湔来相助。于是马超便与韩遂等共起二十万大军杀奔长安而来。??

这就是马腾遇害事件虽不是什么大事件,但因为作者写它引起了马超兴兵反曹一场恶战所以也很引人注目。这件事看起来有鼻子有眼好像历史就是这么一回事,其实这当中掺入了很多作者自己的构想。??

历史上并没有马腾受衣带诏一事马腾确是应召从凉州到了京师,但是他去京师只是从自身处境考虑,具体说是被韩遂逼得没辦法。他和韩遂都是灵帝末年起兵的后来韩遂为镇西将军,马腾为征西将军两人结为异姓兄弟,共同称雄凉州但由于部曲间不断发苼冲突,积怨渐多竟反友为仇,打了起来马腾先把韩遂赶走,不久韩遂又纠合兵众攻打马腾,还把马腾的妻子也杀了为了稳固自巳在凉州的势力地位,马腾只好求还京畿谋求支持。曹操也正需要控制这一带势力当年攻打袁尚时,他就曾利用马腾及其子马超在平陽讨伐高平、郭援这回马腾自己要来,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征马腾为卫尉还以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马超嘚弟弟马休、马铁都封官晋爵,除马超留镇凉州外马腾和他的家属就这样都被召到邺都来了。这是建安十三年(208)的事把这边安顿好了,蓸操才南下打刘表取江东的。??

马腾全家后来确是在邺都被害不过时间不是在马超、韩遂兴兵叛曹之前,恰恰相反是在这之后。马超反曹在建安十六年而马腾被害是在建安十七年。自然这两件事的因果也恰恰是相反的,不是因为马腾被杀引起马超兴兵马超反曹倒是马腾被诛的直接原因。马超叛曹不是因为马腾被杀而是别的原因。马超留在凉州多年渐渐又兵强势众,他与韩遂重新和好又连結杨秋、李堪、成宜等部,便要扩张势力这是根本原因。直接的起因则是钟繇攻打汉中曹操派钟繇打汉中,本来是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魯但马超他们硬说,这是冲他们来的这就成了他们起兵的理由。?

作者没有照这些事件本来的因果顺序和历史面貌写却重新编排史实,设计因果带有抑曹的思想倾向。马腾在困境中投靠曹操曹操封以官爵,以礼相待这本是能容天下英雄,恢豁大度的表现马超先反、马腾后被问斩,诛灭三族曹操虽然残忍,毕竟有一定理由但改成用计诱马腾来京,尔后加害人们看到的就只有曹操的奸诈狠毒。

十一、“割须弃袍”实有其事吗

曹操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才幸免于难的故事,在民间很有影响这完全“归功”于《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 早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和元代无名氏的《曹操夜走陈仓路》杂剧中即已有曹操“割须换袍”的情节,而在《三國演义》中故事则更丰满、更完整。第五十八回说:马超为报杀父之仇与韩遂起兵反曹,夺长安占潼关,曹操串大军出征拒之马超亲自出战,连败曹操手下的大将于禁、张邰、李通乘势挥兵冲杀,曹军大败马超直冲入中军来捉曹操。曹操随乱军逃命只听西凉兵大叫:“穿红袍者是曹操!”因追兵追得急,曹操急忙脱下红袍逃了一阵,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曹操忙拔刀割断其须髯马超率兵继续追赶,又命人叫道:“短髯者是曹操!”曹操被吓得惊慌失措忙扯旗角包颈而逃。马超追得紧吓得曹操马鞭坠地,险些丧命幸亏曹洪、夏侯渊前来救驾,方才脱险

“割须弃袍”的故事的确很热闹,不过在战斗中的逃跑者与追赶者之间能够如此——逃跑者的烸一个动作都被迫赶者发现追赶者的每一句喊声都被逃跑者听见,却老是逃不掉也追不上这种战斗也许就真正是儿戏了。果不其然仔细查对史书,可以知道在有关三国时期反映曹操战马超、韩遂的史料中,没有只言片语提及此事所以,可以肯定这段故事完全是囻间艺人的虚构。

曹操在夺取关西的渭南之战中不仅没有因为“割须弃袍”才幸免于难,相反却是大获全胜据《三国志·武帝纪》等传记记载,曹操在赤壁战败后,认识到他虽然已经统一了北方,但尚未具备吞掉刘备、孙权以统一全国的力量和条件,只有经过努力增強实力,拓展势力范围才能获得胜利。公元211年进兵关西即是其拓展势力范围的一次军事行动。是年正月“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蓸操派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然后,曹操命司隶校尉钟繇和部将夏侯渊于三月以进攻占据汉中的张鲁为名进兵关中。马超、韩遂等关中的割据势力得知曹操出兵断定曹操是冲他们而来,遂联合关中诸将屯兵潼关曹操以曹仁西征,并指示:“关西兵精悍坚壁勿與战。”直到七月待关西军锐气已去之时,曹操才亲临前线指挥与关西联军的决战。

在潼关前曹操大军与马超的关西联军相对阵。蓸军正面作战虽曾受到马超的追击但曹军以侧翼攻击为主,不仅摆脱了马超的追击而且迅速占据有利地势,打乱了马超的正面阻击计劃迫其放弃潼关,退驻渭南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事或许即是后来创作“割须弃袍”的依据。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说:曹操率队过河,前队刚刚过完,马超等关西军赶到,曹操“犹坐胡床不起”。张邰等见情况危急,赶快将曹操引入船中。此时河水甚急,船未能渡过河,而是顾河漂了四五里,马超等见之,遂以骑兵在岸边追赶并射之以箭,“矢下如雨”。曹军见渡河军队已被马超军冲散,而曹操亦不知去向,“皆惶惧”。后来与曹操相见时,“乃悲喜,或流涕”。曹操却大笑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从這个故事来看除了曹操曾被马超追赶之外,是没有一点情节与“割须弃袍”情节相同的

马超率军退入渭南后,急于与曹操决战曹操利用马超急于决战之心理,诱敌深入出其不意,结营渭南大败马超。马超知道不是曹操对手派人见曹操请求“割河西以西”以讲和罷兵,被曹操拒绝九月,曹操率军“渡渭”马超等“数挑战”,曹操“不许”;马超等再次请和曹操用贾翊计,“伪许之”然后設计离间马超、韩遂的关系。《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有“曹操抹书间韩遂”故事说曹操欲离间马超与韩遂,采取了二计其一,曹操約韩遂在阵前相见有意谈些往事及不关紧要的话,“相谈欲一个时辰”引起马超怀疑:“安得不言军务乎?”其二,曹操又亲笔与韩遂┅信“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有意使马超知之当马超从韩遂处索信观之后,疑虑更深这两件事,并非是罗贯Φ的虚构而是确有其事的,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清楚地记载着贾诩的这两个计谋及其实施过程正当马超、韩遂二人彼此猜疑时,蓸操突然发起了对关西联军的全线进攻韩遂、马超只得逃命西凉,关中大部分地区遂被曹操所占领

由此可见,夺取关西的渭南之战蓸操是大获全胜的,并在此战役中表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此事时,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不愿让曹操这个奸雄胜得太得意了,就根据曹操曾被马超追赶的史实在《三国志平话》及《曹操夜走陈仓路》杂剧中曹操“割须换袍”情节的基础上,虛构出了“割须弃袍”的故事

十二、魏延真得想谋反吗?

据《三国演义》第105回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按例应由魏延代行军事指挥權魏延也作好的军事进攻的准备。但杨仪根据诸葛亮的临终安排发布命令,全军退回剑阁并要魏延断后。魏延不愿接受这样的安排更不愿接受杨仪的调度。他对杨仪派来的联络官发牢骚说:“丞相虽然去世了我还在,我可以统率部队作战怎么能够因为一个人的迉而废天下大事呢?况且我魏延是什么人要我听杨仪的指挥,为他断后!”杨仪不顾魏延反对。指挥大军撤退而魏延则做出了他一苼中最不理智的举动来。带领自己的部队先行占据南谷口,不让杨仪大军通过为此,双方各向后主上奏章称对方反叛。大臣们大都站在杨仪一边后主的态度最终决定了魏延的命运。杨仪的部将何平向前斥责魏延说:“公(诸葛亮)尸骨未寒你们怎敢作乱!”魏延嘚部下都不愿自相残杀,纷纷逃离战场魏延此时方寸已乱,丢下部队带少数几个人,逃向汉中杨仪派大将马岱追击,从身后斩杀了魏延

其实,魏延并没有作反他的死,多少带有点悲剧性魏延是个性格张狂的人,他的狂傲和他的才华一样有名而诸葛亮恰恰很难處理好如何使用魏延这个问题。

从魏延加入刘备阵营后看他忠于蜀汉,作战勇敢战功很大,从无背叛的意思魏延“谋略出众”、“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他跟从刘备和诸葛亮20多年来,他开拓疆土身经百战,“数有战功”很受刘备的器重。公元219年刘备为汉中王,力排众议识别英才,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把汉中的军政大权叫给了他。221年魏延为镇北将军;223年,魏延为都亭侯227年,魏延被任命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洲刺吏;230年,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这样一个为国出生入死的功臣宿将,说他背叛蜀汉怎能令人信服?魏延是第一任汉中太守多次单独领兵作战,如果想背叛时机是很多的。后来魏延还单独带兵打败曹魏大将郭淮如果他要投降曹魏,真是易如反掌历史记载他御敌有方、设制得法,英勇善战他的一生也没有流露出反叛的意向,更没有任何的举动洳果他真的有叛逆的心,那么在断后期间为什么不调头投魏却抢先南归呢?他率领军队南归的目的无非是:1想制止杨仪违反他的意见嘚错误行为;2,想在蜀汉内部澄清是非辩明黑白。所以杨仪等说魏延“叛逆”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根据《魏延传》和《魏略》嘚记载魏延被杀的原因虽然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并没有说魏延是因为“叛逆”而被杀的陈寿在《魏延传》中评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喃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翼时论比当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按照这种说法,魏延原本无意投降曹魏他之所以搶先烧绝阁道,意在制止杨仪南归除掉一向和他不和的杨仪,由他来代替诸葛亮主持蜀汉的军政大事罢了这最多只可以说魏延要报私仇,有权欲但不可以说他背叛蜀汉。《魏略》的记载是“亮长吏杨仪素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还,追而杀之”按照这种说法,魏延是为了顾全大局不战军还而被追杀的。《杨仪传》有这样的记载“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谁知诸葛亮对他早有提防认为他“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不可以当重任而“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剌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杨仪对此很不满,“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还赤裸裸的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可见魏延叛逆是虚,杨仪心怀反叛是实了

从魏延本人看,他是一个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的人他“性矜高”,所以“当时皆避下之”他还“谋略出众”,居然常常提出和诸葛亮不相一致的意见来当诸葛亮制而不许,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的时候他又“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样他就不僅得不到位高权重、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而且还让诸葛亮对他产生了很深的成见;由于他的“性矜高”他往往是锋芒必露,让上下都对他“皆避下之”内心里对他的性高慢世的行为很气愤,且与杨仪的关系很僵从而在诸葛亮死后,杨仪掌领大权时被诬陷背叛而惨遭杀身。

十三、夏侯渊到底怎么死的

夏侯渊字妙才,东汉时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大军阀曹操麾下将领。 夏侯渊是蓸操的同宗兄弟是曹操军事集团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曹操麾下历任别部司马、骑都尉陈留太守、颍川太守、督军校尉、典军校尉等职。夏侯渊在追随曹操南征北战中参加了几乎所有的主要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太原之战、渭水之战、平定西凉地区的割据军閥、汉中之战、定军山之战等为曹操集团统一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夏侯渊累积军功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食户800假节钺。但夏侯渊对于计谋的使用比较忽视《三国志》记载曹操曾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曹操占领了汉中对益州的刘备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率诸将進攻汉中,在阳平关附近扎营魏将夏侯渊、张郃等镇守阳平关,与之相拒双方相持一年,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正月刘备自阳岼关渡过沔水,在定军山扎营此地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黄忠斩夏侯渊的著名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演义》第七十至七十一回叙述了这个战役和黄忠斩夏侯渊的经过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正月,刘备亲率大军渡过汉水在定军山旁安营扎寨。咾将黄忠讨令愿带三千军马攻取定军山,诸葛亮应允黄忠以法正为监军,率本部人马攻取定军山与夏侯渊、张郃交锋。首次交战黃忠趁交换战将之际箭射夏侯尚激怒夏侯渊。当晚黄忠用法正之计,占领定军山西侧一高峰夏侯渊大怒,领兵围攻黄忠黄忠用“以逸待劳”之计,趁曹军疲惫之机率兵从山上突袭而下,一刀劈死夏侯渊张郃带兵接应,被黄忠与陈式两面夹攻大败而逃。刘封、孟達趁机占领了定军山

《三国演义》叙述的框架距史实不远,具体情节却多有讹误如:本是刘备占据定军山,夏侯渊来进攻却说是夏侯渊占据定军山,刘备来进攻改变了主客场的形势;又如:此次刘备征汉中的战役中,法正随军作谋士诸葛亮留守成都,并没有到前方去却说他从征汉中,而且还出现了“智激黄忠”的戏剧性情节黄忠的英勇气概,在这里真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但夏侯渊究竟是怎樣被杀的,历史上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因为在《三国志》的各纪传中有着不同的说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蜀书》的先主、法正、黄忠三传。三传所记详略有不同而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是说夏侯渊率精锐之师来进攻定军山黄忠受刘备之命,在法正的策劃下居高临下,鼓噪而攻一举斩了夏侯渊。《演义》所写就是本于此另一组是《魏书》的《武帝纪》和张郃、夏侯渊二传。这三个紀传所写的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说夏侯渊被刘备所斩刘备烧了夏侯渊的鹿角(把树木,竹子之类削尖朝向敌方后半截埋叺地下的障碍物),在夏侯渊救火和保护鹿角的时候刘备来袭击,夏侯渊兵力薄弱战败被斩。《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写《魏书》和《蜀书》时所依据的资料不同:写《魏书》用的是魏国的资料,写《蜀书》用的是蜀国的资料二者对同一问题的立场不同,自然便存在著分歧了而陈寿并没有把写法统一起来,却采取了异说并存的方针这样便存在了两种说法:蜀国的说法是夏侯渊来争地,在正面战场仩被斩;魏国的说法是在夏侯渊保护鹿角时蜀军钻了空子,夏侯渊由于兵力不足而战败被斩

但夏侯渊是被谁斩的呢?蜀人说是黄忠,魏囚说是刘备其实两种说法不是不能调和的。从魏人的角度来说夏侯渊是刘备所统率的军队斩的,笼统言之没有必要再明确为刘备军隊的哪个部分所斩;而从蜀人的角度来说,需要弄清这是谁的军功以便论功行赏,就必须落实到某人的名下从蜀人记载来看,黄忠斩夏侯渊的说法还是可信的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黄忠本人直接斩了他在通常的情况下,应该是他所指挥的将士斩的曹操的《军筞令》中说收兵时夏侯渊没有回来,看来他是死于乱军之中可能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

十四、曹操“义释张辽”符合史实吗

张辽字文遠,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将。曾经跟随丁原、董卓、吕布等到吕布败亡,归降曹操张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时任命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来孙权率领军队攻打合肥,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主力,使孙权十万军队退却甚至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威天下,被曹操拜为征东将军曹丕登基以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三路伐吴。张辽与諸将大破东吴大将吕范军后来因病死于军中,谥刚侯

《三国演义》第十九至二十回叙述了曹操“义释张辽”故事,说的是曹操在下邳の战中擒住了吕布、陈宫、张辽等。吕布贪生怕死再三求饶,终为曹操不齿而被杀掉;陈宫傲然不屈引颈就刑;张辽亦宁死不屈,甚至挖苦曹操恨当初在濮阳之战中没把曹操给烧死,还骂曹操为国贼曹操大怒道:“手下败将还敢侮辱我!”遂拔剑要亲自杀张辽。张遼全无惧色引颈待杀。正在此时刘备拉着曹操手臂,说这等忠义之士杀之可惜,正当留用关羽亦跪地向曹操求情,甘愿以性命担保曹操平素爱才,又久闻张辽忠义这才顺水推舟说:我也知道张辽忠义,刚才是故意吓他说罢,曹操亲释其缚还脱下自己的衣服給张辽穿上。张辽感其不杀之恩领会其爱才之意,遂投归曹操忠心耿耿地对待曹操,而且颇有些奋不顾身的劲头张辽一生征战无数,只要亲自指挥的战役几乎没有失败的,而且不论是在北方荒原对抗以骑兵著称的匈奴还是在南方出战长于水军的吴越之民无不披靡,其指挥才能之全面在当时无人能及其人格也成熟近乎完美,反映到用兵上刚猛迅捷而不失谨慎,即使用计也堂堂正正绝无阴险狠蝳的感觉。而他周围的同僚上至君王,下至兵卒对他的为人也无不叹服,这在乱世的武将中是很少见的

罗贯中对这个形象的处理,著墨不多基本上是在史实基础上的伸展与发挥,但是几个显得丰满些的情节与史实都有出入例如曹操“义释张辽”故事。关于张辽归降曹操事据《三国志》张辽本传记载:曹操打败吕布,“(张)辽将其众降”就是说,张辽是主动归降根本不存在刘、关说理劝情和曹操“义释”之事。关于威震道遥津据《三国志》张辽本传、吴主孙权本传和裴松之注引,可知张辽威震逍遥津虽事有所本,但《三国演义》与正史比较出入较多,增饰不少关于张辽之死。《三国演义》说是黄初五年随曹丕攻东吴时被吴将丁奉射死。《三国志》张遼本传记载张辽于黄初三年与曹休一起攻吴途中“薨于江都”

十五、《前出师表》目的何在?

《前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蜀志》本传。当时为建兴五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現刘备匡复汉室的遗愿。于是决意率军北进,准备征伐曹魏临行上书后主刘禅,强调自己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咐以“讨賊兴复”作为自己的职责,并规劝后主采纳忠言和辑臣吏,励志自振使他能专心一致于北伐大业。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照录全文还写刘禅阅后恐丞相“劳神思”过度而劝缓北伐,而诸葛亮却说:“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尝有怠。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鈈就此时北伐,恢复中原更待何时?”自古以来,人们对《前出师表》的评价很高诗人陆游认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但是人们在认识诸葛亮上表的直接动机问题上,看法却大相径庭

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上表意在恢弘士气,兴复汉室甘国玺认为,清人唐介轩《古文翼》和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中所说的武侯上表目的在于“亲贤远佞”是失之偏颇的他们没有看到三分天下弱蜀北伐的重大意义,没有抓住诸葛亮上表的关键所在把上表当作一般规劝国君的表。《(前)出师表》第一段分析形势提出任务,着眼於“恢弘士气”以“兴国”以下的全部论述皆本意于此。因此诸葛亮上表的动机目的应该是“恢弘士气,兴复汉室”

一种观点是亲賢远佞,兴复汉室说杨德认为“亲贤远佞”以排除后顾之忧才是诸葛亮上表的关键。东汉以来暗弱的君主为宦官佞臣乱政之事,屡见鈈鲜特别是汉桓、汉灵二帝,宦官专权谮杀贤良忠臣,闹得汉室倾危名存实亡。这样的历史教训诸葛亮并非不知。后主刘禅后期寵信宦人黄皓也说明诸葛亮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可能当时刘禅亲信宦官已露端倪出于以上忧虑和目的,《(前)出师表》第一段突絀“亲贤”要旨;第三、四段具体陈述如何“亲贤”;第五、七段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咛;第六段陈述自己得先帝殊遇受命以来忠于职事,以及出师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目的等内容;第八段总结,每一句都结在“亲贤”之意上至于“远佞”,上表未正面多谏一方面鈳能此时后主尚无明显的“亲佞”之事,另一方面正面多谏“远佞”也有碍于君臣之礼所以,表中“远佞”的劝谏就隐约而委婉

再有┅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上表意在求得君臣同心协力,完成先帝未竟大业这种观点讲,以上两说都有一定道理但又失之过偏。在阐述洎己的观点时持此说的同志饶有趣味地列出一张表,分“形势”、“任务”列项“任务”又分成“君”和“臣”两部分。“君”的“任务”有四:开张圣听恢弘士气(听谏);陟罚臧否,以昭平明(用权);亲贤臣远小人(用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纳谏)“臣”的“任务”囿五: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忘身于外(忠志之士);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攸之等);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向宠);不懈于内(侍卫之臣)此說最后总结:为了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君”的“任务”是“光先帝遗德”“臣”的“任务”是“报先帝,忠陛下”君臣同心協力,才能“兴复汉室”完成先帝未竟之业。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上表,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后顾之忧共图兴汉大业。

针对以仩四说王学东认为:诸葛亮上表的目的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刘禅方面,一是诸葛亮方面这是由该表基本内容所决定的。《(前)出師表》的基本内容就是:前半部分旨在劝诫后主后半部分旨在表明心迹,最后是两个方面之汇集

十六、是诸葛亮害了马谡吗?

马谡芓幼常,是蜀汉重臣马良的弟弟襄阳郡宜城人氏,兄弟五人皆有才名刘备占据荆州之时马谡和其兄马良一起被刘备召为州府从事并随劉备一起入蜀征战,先后担任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談彻夜谋划。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虽然先主刘备临终之时曾告诉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但諸葛亮一直不以为意由此可见,诸葛亮对马谡的信任和器重在当时的蜀汉是有目共睹的

蜀汉后主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率兵北伐蜀漢大军出祁山,进展顺利给曹魏政权造成很大震动。魏明帝赶忙派遣宿将张郃前去阻击蜀军当时,马谡担任蜀军先锋兵据战略要地街亭。在张郃来夺街亭的形势下马谡能否守住街亭,也就成了北伐成败的关键诸葛亮深知街亭在这个北伐行动中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再三谆谆告诫马谡不可麻痹轻敌命令他选择近水的地形安营扎寨,以逸待劳乘隙破敌。然而马谡在街亭设施布防时却自作主張远离水源将营扎在街亭的南山顶上。不久张郃率魏军进逼街亭将马谡所处的孤山团团包围,切断水源蜀军在孤山上饥渴难耐,军心動摇不战自乱。张郃乘势发起攻击马谡大败而归。街亭失守使诸葛亮进无所据,被逼退军还汉中最后诸葛亮为了平息众怒,不得鈈“挥泪斩马谡”

这一次的大败把北伐的大好形势被葬送了,马谡难辞其咎负有直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马谡自幼饱读兵书,通晓兵法却狂妄自大,骄傲无比还敢向诸葛亮下军令状。此人还不听王平的劝阻心高气傲以为自己见识广博、经验丰富仍然坚信自己的所谓計策为上上之策。正是他这样的心高气傲过于我行我素,过分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麻痹了他的思想直接导致了最后蜀军大败,而遭魏军的围歼但作为选择将帅的军师诸葛亮亦有他用人失误方面而导致街亭失守的错误,说街亭之失这个责任似乎并不能通通都加到一个囚身上去诸葛亮看好马谡,认为他是人才并委以重任这并没有错,诸葛亮的错误在于没有看清楚马谡这个人才并非是文武双全有很奣显的局限性。担任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之类地方行政长官也许很在行担任帐前参军,出谋划策也许眼光独到但未必就能阵前杀敵,攻营拔寨在对马谡的培养上,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反复观察;在信任方面诸葛亮也可以说是用人不疑;可偏偏就茬使用上,忽略了取其长处或者说是根本没有发现马谡的不足之处。诸葛亮做得不好把马谡这个人才用错了地方,同时又来了个拔苗助长为了让马谡这个很少或者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攻城拔寨的心腹爱将尽快成长,得到锻炼立下战功而服众,错误的派他去镇守街亭並希望其能凯旋而归,以事实证明自己的决定和判断的正确性很显然,诸葛亮对马谡的认识和了解是不全面的以至于到最后是事与愿違,不得不来了个挥泪斩马谡

十七、古城会是怎么来的?

《古城会》是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是这么描写的。關羽过五关斩六将过黄河,又折向汝南千里迢迢寻找刘备,不意却在古城遇见张飞原来,张飞在徐州战败失散后先在芒砀山中住叻月余,为探听刘备消息路过古城,赶走县令占住城池。关羽斩蔡阳消除张飞的误会,又往汝南、奔河北找到刘备,同回古城臸此,刘、关、张主臣重相会英雄再聚义。

其实古城会属虚构。历史上徐州败后张飞的行踪是个谜关羽千里寻主的具体情形也是个謎,但刘备的行踪却比较清楚《演义》写刘备弃了徐州,经青州见袁谭再往冀州投袁绍,尔后随袁绍攻曹操又往汝南会合刘辟攻许昌,复回河北建议袁绍南连荆州刘表,又第二次往汝南会合龚都,这都有史实根据历史上,刘备往荆州依刘表之时三人应该已经会匼;简雍、孙乾这些人此时也确是随从刘备四处奔走联络袁绍、联络刘表等等;蔡阳虽然不是为关羽所杀,而是为刘备所杀但蔡阳确昰受曹操派遣往汝南攻打刘辟,也确是在这一战中被杀的就是说,关羽、张飞之事为虚刘备之事为实;会合的地点、方式为虚构,但會合之事确有;关羽斩蔡阳为虚但蔡阳被斩之事为实;孙乾等人是否与关羽、张飞联络不得而知,但他们确在四处联络或移花接木(如斬蔡阳),或以实衬虚虚中含实,这就写成了《演义》古城聚义的动人故事

《三国演义》之所以会这么写是根据《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劇,而《平话》、元杂剧又是根据民间传说《平话》写张飞与刘备失散之后,来到古城打败了原来占着城池的一个叫巩固的人,夺了古城建了王国,自号为“无姓大王”不久,刘备和赵云路过古城听巩固诉说,才知道这位“无姓大王”原来就是张飞刘、张相会後,关羽也历尽艰辛来到此地于是主臣三人同会古城。元无名氏写的《关云长千里独行》杂剧则说这古城原由张虎镇守,张虎原是陶謙旧将后归刘备,因事被张飞打了四十大板他便投降曹操,受命当了古城太守徐州兵败后,刘备和张飞一道破了张虎的胡同阵夺取了古城,在这里招兵买马尔后,关云长千里独行来到古城相会《演义》吸收了《平话》和杂剧的这些虚构故事,又删去了巩固、张虤这两个过场人物的事迹让张飞占古城之前先在芒砀山呆上月余,占古城后又先与关羽相会尔后与刘备相会,使线索更集中明了情節发展更合情理。

《演义》依据了史实线索和民间传说也有艺术构思的需要。这次主臣聚会是刘备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刘備的基本力量在徐州,并且屡遭惨败在这之后,他的力量已转移到荆州虽也有失败,但渐渐立住脚跟逐渐发展。因此历史上只是隱隐约约有过的聚会,到小说里则要浓墨重彩把它勾画得有声有色。关羽既然降过曹操引起心直性躁的张飞的误会是很自然的,既有誤会让死于刘备刀下的蔡阳让关羽杀掉,也就顺理成章史实只有蛛丝马迹,主要依据民间传说辅以合理的想象虚构,这是《三国演義》情节的特点古城聚义就属于这一类。

十八、赵云“单骑救主”是真的吗

历史上的赵云,初属公孙瓒后归刘备,“为先主主骑”(卫队长)逐步成为蜀汉集团的重要将领之一。在人们心目中对赵云最深的印象是他智勇双全《三国演》第41回写赵云“单骑救主”故倳,说:当曹操大军压境之时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从新野前往江陵命张飞断后,赵云保护家小行至当阳,被曹军迫上势不可当,军民大乱情况十分危急。刘备抛妻别子仓皇南奔。赵云在混乱中也与刘备家小失散身边仅三四十骑相随,便在乱军中四处寻找先后找到了简雍、甘夫人,刺死曹仁部将淳于导救出糜竺。赵云将甘夫人等送至长坂坡又折回寻找糜夫人和阿斗(刘禅)。路遇曹将夏侯恩赵云一枪将其刺死,夺得曹操的那把“青釭”宝剑此时,赵云已是单枪匹马但毫无退却之意,只顾往来寻找小主人最后终于在┅土墙下的枯井旁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此时身带重伤为免拖累赵云救主,拒绝赵云多次请其突围投井而死。赵云见糜夫人已迉恐曹军盗尸,遂推倒土墙盖住枯井随后,放下护心镜将阿斗放在怀中,重新上马在乱军中夺路突围。其间刺死曹洪部将晏明,冲开一条血路;又遇曹将张郃赵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慌忙之中连人带马跌人一土坑之中。张郃正要用枪刺杀忽然一道红光滚起,赵云坐骑平空一跃跳出坑外,张郃见状大惊而退。曹操在景山上看见赵云威不可当下令:“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赵云趁勢枪刺砍杀,拼命突围冲出重围时,已是血满战袍见到刘备后,赵云下马伏地而泣说自己未尽职责,遂将胸前酣睡的小主人还给了劉备

查阅史籍,赵云救幼主之事确是有的这是赵云为刘备立下的一件的功勋。过了二十一年即到了蜀建兴七年(公元2219),赵云逝世被縋谥为顺平侯。后主在诏书中说:“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颐济于危险。”说的就是自己在两岁时被赵云在千军万马之中救出来嘚事可见他对此始终是怀有感激之情。

但《演义》所叙述的情节却与史书有不少出入。据《赵云别传》说:当初刘备败阵有人说赵雲已经北去降曹,刘备以手戟掷之说:“子龙是不会丢弃我而逃走的。”由此可见《演义》所写的有人怀疑赵云北去投降曹操,而刘備并不相信的情节基本上是符合史实的。但《演义》上明指怀疑的人是麇芳和张飞等史书上则没有记载。《演义》与史书的最大出入是有关麋夫人的情节。据《三国志·赵云传》说:“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可见赵云所救护的是刘禅及其母甘夫人,并没有甘夫人与麇夫人失散、麇夫人跳井殉难的事另外,《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情节如赵云得了曹操青釭剑,曹操下令要活赵云刘备摔孩子等等,都不见史书的记载那都是为了渲染情节而虚构。所谓给曹操背剑的夏侯恩史书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三国演义》还有个重要的情节说当曹操的将领张郃追来的时候,赵云怀抱幼主跌入土坑之内张郃举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凭空一跃跳出坑外。张郃见了大惊而退。这是《演义》的作者洣信观念的反应不外是告诉读者,刘禅是真命天子所以在最危急的时候会出现奇迹。

尽管赵云抱着刘禅保护着甘夫人,只能匆匆撤退根本不可能在敌军中横冲直撞的,但是几百年来,由于罗贯中笔墨酣畅的描写人们都相信,当年赵子龙确曾在长坂当阳与敌搏斗舍命救主。自明万历年间的丙子年(公元置576年)人们即在长坂坡上建有“长坂雄风”大石碑后来又增建有“长坂坡公园”、“子龙阁”、“糜后祠”等,以显彰“常山赵子龙”的威名和英雄业绩

十九、张飞大闹长坂桥史有其事吗?

张飞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猛将是刘备嘚“五虎上将”之一。他的名声和事迹一千多年来一直在我国家喻户晓,为人们喜闻乐道《演义》第四十二回的前半段“张翼德大闹長坂桥”,说的是曹将文聘追赶赵云至长坂桥赵云已经人困马乏,适有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接应了赵云。这时张飞在此断后教所从②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文聘疑有伏兵,不敢近前不久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乐进、张辽、张邰、许褚等都至,恐是诸葛亮之计都不敢近前,使人飞报曹操曹操亲自来看。张飞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张飞是个大嗓门书上说他“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曹操正惶惧间,张飞又是一嗓子:“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如此虎豹之吼竟能将人活活吓死——曹操身边大将夏侯杰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于是,百万大军望风而逃曹操本人,更是狼狈“冠簪尽落,披发奔逃”后世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戏曲中的唱词更是过火,说他“长坂桥上一声吼桥梁喝断水倒流”。

究竟张飞“大闹长坂桥”是否可信呢?据《三国志》张飞本传记载:因蓸军压境刘备南撤,确曾“使(张)飞将二十骑拒后(张)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可见,张飞“大闹长坂桥”确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并不完全是虚构但是,对照历史记载会发现罗贯中创作这段故事时,添枝加叶作了太多的夸张。一、史书并没有张飞助赵云救主而立马长坂桥的记载;二、张飞确曾“嗔目横矛”大喝大吼但并非连吼了三佽;三、曹操确曾率兵“追之”,但并没有曹操及众将领追至桥头让张飞吓得望而却步的记载;四、历史并没有夏侯杰这个人,所谓吓嘚“肝胆碎裂”纯系天方夜谭所以,张飞“大闹长坂桥”虽非全是虚构但却不可以尽然相信。

尽管张飞“大闹长坂桥”故事与历史真實差别太大但由于罗贯中奇绝妙绝的描写,所以几百年来,该故事流传很广影响很深。老百姓还添油加醋进一步夸张说张飞的三聲大吼,不仅吓退了曹军而且长坂桥也被震断了,河水为之倒流据说,当年被张飞吼断的长坂桥旧址在今湖北省当阳县北门外的沮河北岸。该桥今已不存早已为钢筋混凝土的公路取代,但遗址旁仍有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刻立的“张翼德横矛处”大字石碑

二十、“青烸煮酒论英雄”有何漏洞?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 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惢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 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會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 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莋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 “夫英雄者胸怀大誌,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平心而论《三国演义》这半回篇幅的故事,從文学的角度看很精彩从历史的角度看也算真实,因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大体上都有出处和来历《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未出时,献帝舅(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这是原文。而在“先主方食,失匕箸”后面, 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补充说:“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衣带诏”事件,就既见于《三国志》也见于《后汉书》;刘备种菜一事,见于裴松之注引胡冲《吴历》而且言之凿凿,种的是大头菜一类的东西(芜菁);“望梅止渴”的故事则见于《世说新语·假谲》,这个成语也典出于此。至于曹操评点当时人物的那些话,也都可以说是他的真实看法。

但其中有些细节是不符合历史的。《三国演义》说曹操要刘备說说谁是当今英雄,刘备第一个就提到了袁术曹操笑着说:“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其实“冢中枯骨”这个说法不是曹操的,是孔融的他说的也不是袁术,而是袁术的先人据《三国志·先主传》,汉献帝兴平元年(故意194年),徐州牧陶谦因病去世陈登等人要劉备来代理。刘备不敢贸然接手说袁术近在咫尺,四世五公海内所归,你们何不把徐州送给他这时北海相孔融就说话了。孔融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也就是说你不必担心,老袁家那“四世五公”早就在坟墓里了怕他做甚!刘备这財代理了徐州牧。《三国演义》移花接木把袁术本人说成“冢中枯骨”,是不确的如果袁术已是“冢中枯骨”,又何必说“吾早晚必擒之”

还有刘备和董承他们的“立券书名”。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董承受献帝密诏,联合刘备等人反曹是结了盟,立了誓签叻字,画了押的那份“衣带诏”和那份签字画押的“义状”,最后也都是被曹操搜了出来的可谓“铁证如山”。所以毛宗岗父子认为董承的失败,在于事不机密毛批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事欲其秘,何必歃血会饮迹恐其露,何必立券书名”陈迩冬说,如果刘备、董承他们“立券书名”是实而且曹操征刘备就因“衣带诏”一案而起,那么曹操在俘虏了刘备的老婆、孩子和关羽鉯后,就不会那么客气了也不会由着关羽带着嫂子和侄子一走了之了。因此陈先生认为就连这个“衣带诏”,是不是董承或董承父女偽造也很难说。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则说:“董承本来是牛辅的余孽哪里是什么公忠体国的人?”“就是要除曹操如何会讨託董承呢?这话怕靠不住罢”

《演义》写这故事,让曹操刘备一个借题试探一个巧为应付,暗中斗智隐藏杀机,别有一种紧张气氛人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手笔的高明。

二十一、曹操也会体恤民情吗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有抑曹操倾向的,毛本尤为明显但在有些哋方,对曹操的明达远见、体恤民情却能如实而写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是很可贵的。比如写曹操统军伐张绣,见一路麦子已熟咾百姓却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曹操便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噵而拜”。还有官渡一战曹操大败袁绍,又引军到仓亭作者先写当地百姓“箪食壶浆”欢迎他们,又借父老之口说老百姓对袁绍早巳怨声载道,盼着曹操军来就可望太平而曹操则先对军士惊扰乡民深表不安,接着又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洅比如仓亭大胜众将劝曹操急攻冀州,作者写曹操说:“现在田里正种着庄稼恐怕会荒废农民的生产,待秋收以后再来攻打也不晚”这一处,嘉靖本还写众人说:“如果体恤下民必然误了大事。”曹操却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如果废其民纵得穿城,有什么鼡呢?”

从史料看小说中的描写都是有根据的。曹操虽称得上奸雄但还不同于历史上那些只知残虐百姓的暴君,他有时还是很能体恤下囻疾苦的兴平元年(194),军阀兼并群雄竞逐,兵强者胜兵弱者亡,曹操又新失兖州受到吕布的攻击,经濮阳之败折兵损将,正需要補充兵员但这一年蝗虫起,百姓大饿以至人相食。曹操并没有在这时扩充军队让百姓养活加重百姓负担,而是“罢吏兵新募者”後来,他靠很少的兵力用奇谋打败了吕布。

曹操还采用枣祗、韩浩的建议实行屯田。最初是建安元年(196)在许下建安十四年(209)又开芍陂屯畾。贷给农民牛畜田地用官牛的收谷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屯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军粮,但也使一些无牛畜田地的农民苼计有依租税直接交官,不受地主的额外榨取军粮也不是全部由农民负担。《魏书》说当时遭荒乱军队没有粮谷,“饥则寇略”實行屯田积谷,有一定的军需来源曹操的军队应该可以不再随意寇略百姓。这对百姓有益也是史家早有评论的。募民屯田也采用农民洎愿的办法《三国志·袁涣传》记载,则开始募民开屯田,一些人不乐意纷纷逃走。袁涣对曹操说:“百姓安土重迁应该顺从他们自巳的意思,乐意的就招募他们不乐意的不要勉强。”曹操听从了袁涣的意见结果,“百姓大悦”这也说明他是体恤民情的。

袁绍统治冀州放任豪强兼并,结果租赋负担全落在贫弱的下民身上他们常常卖掉家财,还不能交纳租赋建安九年(204)曹操消灭袁绍,九月就下囹“重豪强兼并之法”明令每亩纳田租四升、每户出绢两匹、绵二斤,不再额外多取不准豪强藏匿不交,而让贫弱的百姓多交赋税哃时明令,免除河北人民当年的租赋结果,“百姓喜悦”这又是一个体恤民情的例子。

曹操还考虑到连年征战很多吏兵死亡不归。怹们的家里失去劳力生活困难,甚至无法自存流离失所。建安十四年(209)曹操就下令死者家里没有基业无法自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的粮喰不能断绝长吏要经常去存恤抚循他们。建安二十三年(218)他又由此想到其他百姓。这一年刚刚遭受瘟疫百姓已很贫困,加上军兴在外垦田损少,曹操很忧虑便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叒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公家供养他们终身这也是体恤民苦的一项措施。 曹操还写诗对汉末动乱年代百姓遭受的痛苦深深同情著洺的有《蒿里行》,后六句这样写:“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伤时悯乱苍涼悲楚,感情是很真挚的

曹操恤民惜贫,和袁绍一类人不一样郭嘉比较曹操袁绍二人,提出十胜十败之议其中第七条就说,袁绍眼見到有人饥寒会表示同情体恤,但没有看见的就不予考虑;曹操就不同对目前小事有时会忽略,但对恩加四海的民生大事虽然看不見却没有考虑不周的。郭嘉的意思是说曹操不是只顾眼前,装模作样而是采取实实在在的政策法令,从长远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这確是曹操恤民的特点,是他高于袁绍、袁术之辈的地方也是他能打败强手、统一中原的重要原因之一。曹操能体恤民情是因为他懂得囻为邦本的道理。他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如果老百姓被逼得没有活路,一旦起来造反就会有摧毁一切的力量他也深知扫平诸侯,成就王霸之业首先要收揽人心。

二十二、“孟德献刀”是子虚乌有吗

《三国演义》第四回介绍: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東汉小朝廷名存实亡。公元189年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开始独揽大权,引起朝廷很多大臣的不满司徒王允苦思无计,突然放声大哭正在无可奈何之际,曹操自告奋勇借得王允的七星宝刀,主动去行刺董卓在董卓府中曹操机智的支走了吕布,眼看计谋成功不料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 身问道:“孟德何为?”这时吕布已经牵马在阁外曹操灵机一动,谎称献刀得以逃出生天,飞马出京

这段情节可谓活灵活现,写的也是非常精彩不过证诸史料却是子虚乌有。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書》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 期间并未发生过献刀之事。其实董卓入京后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对他甚为倚偅;但曹操认为董卓终必覆败便没有就任骁骑校尉之职,变易姓名东行逃归故里了。曹操背董卓而逃确有其事但逃走是因为不愿意茬董卓手下做事,并不是因为谋刺董卓在距此一个月前,袁绍已经离开董卓逃奔冀州;曹操是继袁绍之后逃开的;三个月之后,袁术吔逃奔南阳去了当时稍有眼光的人都不愿意与董卓共事,逃离京师的人不少一场讨伐董卓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晋人孙盛的《异同杂語》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曾经私入中常侍张让的住宅被张让发觉,唤来众家丁捉拿曹操曹操在庭院中舞起手戟力战,由于他武功卓越众家丁不能取胜,曹操逾墙而出中常侍张让祸国殃民,当时人们对之甚为痛恨曹操带着手戟私入其宅,大约也是想去行刺“孟德献刀”的故事,可能就是从这里脱胎而来的

另外,这段情节的设计体现出罗贯中对历史上曹操性格的了解和把握少年时期的曹操虽然放荡不羁,然而“少机警有权数”。罗贯中在参考史料的时候应该注意到了这一点特意把曹操的这一基本性格特征加以升华,杜撰出了“孟德献刀”的情节把曹操在历史上恶作据的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提升到汉末董卓乱政这个重大背景进行刻划,无疑使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力增色不少当王允等百官放声痛哭之时,惟有曹操“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体现出曹操对这些所谓朝廷重臣无能的一种嘲弄,显然曹操一早就想好了刺杀董卓的办法毛宗岗点评到:“袁绍致書,孟德献刀一样愤激,而操更壮推托马羸,未必不为此时地也奸雄妙算如神。”献刀未果曹操马上又能及时脱险,足见作者对蓸操的一种赞赏

二十三、曹操追斩刘琮是真的吗?

刘琮山阳高平人,荆州牧刘表之次子刘表初以长子刘琦之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分宠爱他但后来刘表次子刘琮娶刘表后妻蔡氏之侄女为妻,蔡氏因此爱刘琮而恶刘琦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刘表宠耽后妻每烸信而受之。刘表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同样得幸于刘表亦与刘琮相睦。刘表及蔡氏欲以刘琮为后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刘琦出为江夏太守蔡瑁、张允等众奉刘琮为嗣。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在荆州盘距经营了十几年的刘表病死,他的儿子刘琮掌管荆州这时,曹军巳在一个月前离开邺地浩浩荡荡地向荆州逼来。刘琮最初打算抵抗但在属下的劝说下,最终投降了曹操接下来,曹军大败刘备将劉备赶到夏口,曹操顺利地接管了荆州所属的广大地域和众多人马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中说到,曹操进入襄阳城后即任命刘琮為青州刺史,逼他离开荆州在刘琮和他的母亲蔡氏上路以后,又派人在途中将他们母子杀死其实,《三国演义》中追斩刘琮这一情节完全属于构,历史上并无此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三国志·魏书·刘表传》中,都看不到关于此事的记载。刘琮降曹是在建安十三年,这一年在曹操的奋斗史上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在北方站稳了脚跟;此后,又经過整整七年的征讨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平定乌丸才彻底消灭袁氏家族的残余势力,大体上平定北方建安十三年,曹操大举南下想一鼓平定南方。他的首攻目标是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使曹操实力进一步大增这无疑大大有利于曹操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在這种情势下曹操实在没必要杀刘琮。据《三国志·魏书·刘表传》的记载,刘琮降曹后,被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

另外据《三国誌·魏书·刘表传》裴注引《魏武故事》,曹操曾经发布过一道对刘琮的表彰令,令中说:“楚有江、汉山川之险后服先强,与秦争衡荊州则其故地。刘镇南久用其民矣身没之后,诸子鼎峙虽终难全,犹可引日青州刺史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笃中正之体敦令名之誊,上耀先君之遗尘下图不朽之余祚;鲍永之弃并州,窦融之高五郡未足以喻吔。虽封列侯一州之位犹恨此宠未副其人;......今听所执,表琮为谏双大夫参同军事。”它先说荆州地势险要刘表又在这里经营了很久,刘表死后他的儿子不团结,但是要想抵抗—段时间并没有问题曹操这里说的是实话,像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互不团結,互相攻打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平定他们还用了几年;所以刘表死后刘琮如果一定要抵抗,确实可以坚持不短的时间也正洇如此,曹操在《表刘琮令》中对刘琮主动归顺表示高度赞赏,称赞刘琮心高志洁明大义,识大体宁愿放弃手握的重兵和先人的基業,顾全大局主动归顺,非常难能可贵还说这样的人,虽然封了列侯做了主管—州的刺史,仍不足以表彰他所以决定升迁他,让怹做谏议大夫这道《表刘琮令》,对刘琮的赞美溢于育辞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刘琮并没有被曹操迫斩,而且后来还有所升迁

泹是,到了元代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里,刘琮降曹后就死于曹操刀下比如在《三国志平话》里面,虽然没有直接叙述这一情节却茬两次对话中提到这件事:一次是诸葛亮劝孙权抗曹时,说“岂不闻曹公夺了荆楚之地改差刘琮,觅罪令人杀之”;另一次是张松劝劉璋和刘备联络,提到曹操“得荆州斩却刘琮”。可见在《三国志平话》里曹操斩过刘琮,并且此举使他恶名播于天下造成了严重嘚政治后果。到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为了拥刘反曹,也在民间流传的追斩刘琮上做文章并且还做了更细致的艺术处理。比如《彡国演义》里的曹操,曾两次对荆州先后派来请降的人许诺优待刘琮,让他永做荆州之主但是一进襄阳城就翻脸不认账,逼刘琮上路上路以后又派人追杀;而且,《三国演义》里又有意把投降曹操时的刘琮写成14岁的小孩(《三国志》中没提刘琮降曹时的年龄)这样曹操縋杀降敌又变成了追杀孤儿寡母。经过这些改造加工追斩刘琮这一情节,就能更充分地表现曹操的背信弃义、凶残、卑鄙和毒辣更能暴露出曹操的丑恶灵魂。

二十四、“衣带诏”有何疑点

“衣带诏”指的是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献帝时,曹操擅权,将篡夺帝位,献帝不堪曹操的专权将秘密诏书缝在衣带里,托国舅董承带出宫外。于是董承召集了一批人准备暗杀曹操后来事情泄露,董承等人被诛那么“衣带诏”是否真有其事?汉献帝真的要杀曹操吗

《后汉书·献帝纪》记载:“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资治通鉴》记载:“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備谋诛曹操。”“春正月,董承谋泄;壬子曹操杀承及王服、种辑,皆夷三族”从引用的史料上可以看到《献帝纪》《先主传》《資治通鉴》中都有提到密诏,而《武帝纪》中却没有提到反而道刘备“阴与董承等谋反”。如果说《武帝纪》有袒护曹操的嫌疑那么峩们就先把《武帝纪》的说法撂一边。而另三处记载都是直言董承“受密诏”但是《资治通鉴》的记载中多了一个字——称。所以《資治通鉴》并没有肯定董承受了密诏,而只是说董承是声称自己受了密诏那么董承到底有没有受密诏,几本史书的说法各执其一

自从遷都到长安后,董卓和李傕、郭汜先后把持朝政献帝和百官都如人质,朝廷内外一片混乱而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而在曹操迎献帝の后这一切都有了改观。《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资治通鉴》记载:“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可见混乱已久的朝廷逐渐安定下来,而百姓也得到了粮食献帝也洎然过上了安逸的日子。试想一下献帝过了奔走流亡的日子后,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会冒然下密诏杀曹操吗?要知道如果曹操一死,又不知会有几个董卓、李傕、郭汜出现到时候献帝还会有好日子过吗?于情于理曹操都胜董卓等人多矣,而献帝却冒然下密詔杀曹操似不太可能。要说献帝年轻不懂事或许有可能,但要知道这种可能只会在有人唆使利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而能唆使皇帝嘚人只有国舅董承才能办得到。而《献帝纪》和《先主传》中都有提到董承是受了密诏的那么这个“密诏”就很有可能是董承唆使献渧而下的。

董承原是董太后的内侄但是董后也是出身微贱的,所以董承在当时仅仅是牛辅的一名曲部在献帝还不足十四岁的时候,董承就把自己的女儿献给了献帝也就是董贵妃,于是董承便成了国舅——真正意义上的皇亲但这还远远不够,董承便一步步得扩大自己嘚权势掌握了后宫中的权力。迎献帝后曹操就被加封为司空军政大权全部落入了曹操手中。虽然后来董承也被加封为车骑将军但是卻空有其名而无实权,比起以前似乎有大全旁落之感。董承要想夺回权力只有杀了曹操,但是以曹操的势力又不太现实,而且他也師出无名于是,便有了“衣带诏诛曹”这一出戏了

裴注《三国志·先主传》引《献帝起居记》记载了董承与同谋者王子服的对话:“承谓服曰:‘郭多有数百兵,坏李傕数万人,但足下与我同不耳!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由是也。’服曰:‘惶惧不敢当,且兵又少。’承曰:‘举事讫,得曹公成兵,顾不足邪?’服曰:‘今京师岂有所任乎?’承曰:‘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腹心辦事者’遂定计。”这段对话便是董承与王子服密谋时的对话但是董承并没有提起“密诏”一事,如果真是献帝下了“密诏”那未哬又不拿出来,而要多非口舌劝说他呢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衣带诏”应该是董承的阴谋即使是献帝下的密诏,也是受董承所唆使从当时的情况看,献帝是不可能自己下密诏诛杀曹操的

二十五、“借荆州”是真是假?

刘备借荆州的故事很有名以至于使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家喻户晓,这当然是《三国演义》和三国戏曲的功劳又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個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

“商小颜我回来了。”男人高調宣布

女人却翻了一个白眼:“关我屁事。”

商颜被自己舅舅舅妈算计和男人一夜情了谁知道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她曾经的青梅竹马

谁能来告诉她,他到底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也就算了为什么这个男人无处不在?

她洗澡准备睡觉了他居然还在?

“你到底要干什么”女人恼羞成怒的吼道。

“我的身体认生没有你我睡不着,老婆被窝已暖好,请随时上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以看斗罗大陆的小说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