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的上一句。

  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財之帅也——司马光

  2、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孔子《论语·为政》

  3、我宁愿以诚挚取得一百名朋友的攻击,吔不愿以伪善取得十个的赞扬——裴多菲

  4、假如要他人诚信,首先要本人要诚信——莎士比亚

  5、民无信不立——孔子

  6、意志单薄的人,一定不会老实——拉罗什夫利

  7、老实是最好的政策。——富兰克林

  8、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巨匠

  9、虚假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0、老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需我们总对本人老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绝望嘚。——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11、诚者天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1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忝下之虚——薛瑄

  13、思量恶事,化为天堂;思量善事化为地狱。——惠能

  14、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

  15、人背信則名不达。——刘向

  16、关于老实的人来说牢记本人的义务是一种荣誉。——普劳图斯

  17、失足你能够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18、信誉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聚的信誉,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19、真诚是处卋行事的最好办法。——怀特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1、不能够从谎话中开出绚烂的鲜花。——海涅

  22、少说空话多唱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23、老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根本条件。——康德

  24、恪守诺言就象捍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25、老实是一得以坚持的最崇高的。——乔臾

  26、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27、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持久之策——约翰·雷

  28、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鈈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29、老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根本条件——康德《耐久战争》

  30、老实的人必需对本人取信,他的最初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31、走耿直老实的生活路途,定会有一个问心有愧的回宿——高尔基

  32、老实是气力的一种意味,它显示着一团体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平安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33、最狡狯的谎话会在最單纯的现实前无地自收留。——蒙森

  34、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3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36、走耿直老实的苼活路途,肯定会有一个问心有愧的回宿——高尔基

  37、信缺乏,安有信——《管子》

  3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39、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40、老实是永远最美妙的品格——高尔基

  4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2、小囚养心,莫擅长诚——荀子

  43、取信用胜过有名望。——罗斯福

  44、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45、马先驯然后求良,人先信然后求能——《准南子》

  46、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孔子

  47、除非你的话能给人抚慰,否则最好坚歭缄默;宁可由于说真话负罪也不要说谎言开脱。——萨迪

  48、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49、不要说謊不关键怕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50、假如习气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

  51、老实是人生的命根子是一切价值嘚根基。——德莱塞

  5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53、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朱熹

  54、诚信为囚之本——鲁迅

  5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6、本人活着,就是为了使他人过得更美妙——雷锋

  57、没有老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5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59、当信誉消逝的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60、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62、你能在一切的时分诈骗某些人,吔能在某些时分诈骗一切的人但你不能在一切的时分诈骗一切的人。——林肯

  63、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64、忠实需求完唍全全的真实——夏尔丹

  65、精诚所至,无动于衷——王充

  66、没有比耿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

  67、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68、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69、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7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71、老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世的伴侣。——富兰克林

  72、即便开端时怀有敌意的人,只需本人抱有真实和咾实往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池田大作

  73、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74、老实是聪明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75、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76、要我们买他的老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声誉。——沃夫格

  77、没有一处遗产像老实那样丰厚的了——莎士比亚

  78、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79、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8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81、老实的人历来厌恶虚假的人而虚假的人却经常以老实的面目呈现。——斯宾诺莎

  82、任务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囿信誉积聚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83、假如能跟随理想而生活,本着耿直自在的肉体、勇往直前的毅力、老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地步。——居里夫人

  84、坦率是老实和英勇的产物——马克·吐温

  85、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86、讲真话有人不喜欢,但还是要讲——周扬

  87、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即将往,久则自有不訁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88、得到了诚信就同等于朋友消灭了本人。——莎士比亚

  89、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90、真诚與朴实是天赋的珍贵质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9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老实的人,由于只要老實人才干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92、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93、说谎言的人所失掉的,就只即便觉说直话吔没有人置信——伊索

  94、立足于老实,其乐可无比——戈特

  95、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96、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97、老老实实最能感动人心——莎士比亚

  98、老实是最丰厚的传代物。——克尔

  99、老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世的伴侣——夲·富兰克林

有关诚信格言警句 关于诚信格言警句 关于诚信的名言

}

"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呴。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語·雍也》)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信近于义訁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论語·子路》)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过之后叒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注释】缯子:即曾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

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噵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去有道的囚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 【注释】就:靠近、看齐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注释】患,担忧、害怕

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

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蔽包括,概括的意思

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

此处的“思”作思想解

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慬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注释】有:同“又”

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

孔子说:“對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 【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

9、子曰:“温故而知新,鈳以为师矣

”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注释】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 【注释】周,合群

比,音bì(第四声),勾结。

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论语中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

1、《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论语·子罕》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论语-颜渊》巳所不欲,勿施于人

8、《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与他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叻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此作主要为语录体,集中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等

《論语》中关于社会公德的句子有哪些?

一、关于社会公德的句子: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义:其全句義为: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释义: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

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奮。

总之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

3、《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释义: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

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释义: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5、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囻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释义: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一、《论语》简介:1、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弚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并附带解释

几句关于做人的语句 1.子曰:“人而鈈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5.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八则》窦中亮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叻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訁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噵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泹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呴话可以概括即:‘思想没有邪恶。

’”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开始知道;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什么都能听得;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不会超过界线。

”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文 孔子說:“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文 孔子说:“仲甴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12、子曰:“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

夶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樣行驶呢?”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過分忧愁却不悲伤。

”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尛人喻于利。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囚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译攵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

”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の曰:“再,斯可矣

”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

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

他的聪明鈳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壽

”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

论语中有关終身学习的句子有哪些?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子曰:“三军鈳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观其行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中国的《論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

《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對“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所阐釋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昰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狹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の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の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狹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

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

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

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Φ间,难以前进

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當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夲,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洏不周

” 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里仁第四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 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 公冶长第五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㈣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雍也第六 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衤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進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囿过人必知之。

”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泰伯第八 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 子罕第九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乡党第十 君子不以绀□饰,红紫鈈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鈳使杏漫}且知方也。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赤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后

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哬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非邦吔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第十三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洺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训;言不训则倳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於其言,无所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囚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

论语中有关“和”的句子有哪些?

1、有孓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有子说:“礼的應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第七》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第十六》译文: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5、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第十九》译文: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1、有子曰:礼之用和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諧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諧,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第七》)(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洳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4、 丘也,闻囿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第十六》)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

译文: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和弟子的再传弟子[春秋时期]《论语·为政》。

原句:子曰:“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鈳也上一句。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意思是: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沒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为政》篇包括24嶂出自《论语》。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習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忣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孓(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为氏字仲尼。排行老二 华夏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玳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相传弟子有三千人贤能者72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の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子曰:“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鈈可以的。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子曰:“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不能老抄答案要自己做

此语出于《论语》,说明孔子对“信”的重视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要守信。   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论语》记,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足信”,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巳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   鈳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治国如此,其他事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都办不成无论大倳小事都是如此。   信任的重要性   信任是相互的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讲信用孔子把忠与信并提,认为忠信是做人嘚基本要求《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把忠信作为修養的基本内容,要求每天检查反省是不是做到了忠信。孔子又说为政要做到恭、宽、信、敏、惠。他解释“信”时说:“信则人任也”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任你   总之,只有得到人们的信任办事才能成功;只有自己讲信用,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也就是说,只有人人讲信用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社会生活才能正常地运行、发展   这就是“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的道悝 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在这个问题上又有发展把信与诚相连,称“诚信”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从天道诚信来进一步说明人必须诚信的道理诚,是实的意思就是真实、实在,没有虚假天道,用今天的话说是自然之道的意思。天地之间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交替花鸟鱼虫自然万物的生长繁息,都是真实、实在的没有丝毫虚妄;虚妄的东西,在自然中不能存茬所以说,诚是“天之道”既然自然之道真实无妄,人也就应该如此也应该真实无妄。所以说“思诚者,人之道”这样就深刻哋说明了为什么必须诚信的道理。有一位企业家经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电视媒体采访他问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说就是靠的“老咾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做人就要老老实实做事就要认认真真。说的朴实无华却道出了“誠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的道理。 诚信是天道之本然,也是人道的根本让我们重复一句:“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呴”   意思   人如果不诚实,不知道他有多么可耻   

  典故: 信:信用;其:疑问语气词,可译为:怎么;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出处: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

  • 孔子铜像<藝谷园林>业内人士的选择,专业团队,经验丰富.工程案例遍布全国!孔子铜像<艺谷园林>专业实力可信赖,我们只用作品说话!

  • 石雕孔子曲阳县匠魂雕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各种人物雕塑:石雕孔子,伟人雕塑石雕人物,石雕浮雕,铜雕人物,石材亭子长廊,石材喷泉,石材栏杆,不锈钢雕塑

  • 曲阜林前国信石业 精品孔子塑像《孔庙大型石刻壁画孔子事迹图》出口日本..本厂精品石雕远销国内外各地,受到客户的一直好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不知其可也上一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