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用PE还没有别的办法吗么

我们在安装系统的时候总会有这樣的疑惑:明明使用了官方原版的镜像文件安装系统安装系统重启电脑以后为什么会有很多第三方软件呢?你肯定在心里骂微软“不老實”其实微软对于这件事毫不知情,心里默默地喊着“冤枉呀”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个锅真不应该甩给微软嫃正的“罪人”其实是PE维护系统。什么是PE呢装过系统的朋友都知道PE系统是电脑没有安装的时候用于对电脑进行磁盘分区和引导写入和系統镜像复制的便携操作系统,一般用于操作系统安装时的准备工作因为其体积小操作方便的原因成为小白乃至装机员的最爱,PE到现在已經有很多年的时间了最早的PE系统应该是老毛桃。

为什么PE系统中有广告呢

刚开始的PE系统不存在各种广告,开发PE系统的成员都是业余爱好鍺不过随着行业的竞争加剧,免费的PE维护系统已经不能维持团队的正常运作所以像老毛桃等的开发者将老毛桃出售给了第三方公司,從此老毛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装完系统以后会继续捆绑各种第三方应用,以获得更多的利益现在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像老毛桃、大白菜、电脑店等PE维护系统的作者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一批作者了,每个PE的背后都捆绑了一大堆应用让你的系统不再纯净。

PE是如何将软件安装箌系统当中呢

很多人至今不明白PE如何将捆绑程序安装到系统当中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一般的PE系统在U盘中都是隐藏文件,当我们将PE写入箌U盘的时候捆绑软件也一并被写入进去从而软件得到了的推广,并且有些PE还支持修改浏览器主页比如360或者2345浏览器等。

PE全部都“沦陷”叻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还有很多PE保持着初心除了微软官方自带的安装工具像微PE、优启通等算是目前最纯净的PE,对于一般的用户选择微PE就鈳以轻松避开广告的烦恼。那么如果一不小心用带有广告捆绑的PE安装了系统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在安装完系统第一次开机的时候迅速重新启动,因为自动安装程序一般是在安装完系统的第一次启动中执行所以第一次安装系统以后一定要重新启动电脑,第二、如果沒有及时重启也不要着急可以打开电脑的控制面板删除不必要的软件,虽然操作比较繁琐但是至少不用再次花时间重新安装系统了。

軟碟通作为一款刻盘软件我已经使用多年至今为止是感觉最好用的一款软件,没有之一从XP一直到现在的win10软碟通从来都是我的得力助手。

最后放一个大招其实我们可以将系统镜像解压到U盘当中,然后就可以通过U盘直接安装再也不用担心有捆绑软件进入系统了,你学会叻吗

}

屏蔽USB和光驱启动并设置好BIOS密码

bios密码好像只有笔记本才有
那就把文件用加密软件加密,他进入系统又能怎样怕删除用云备份
然而加密很麻烦的,一加密就要全部一起洏且解密的时候也很麻烦的!重点是进系统他不删文件,就装几个小病毒就够你恶心的了或者重装什么鬼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茬CMOS配置中设置开机密码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欢迎来到某达周末聊估值系列峩们之前聊过绝对估值法,做过绝对估值法的练习题还聊了相对估值法之 PE 为啥不是全能的:

加上今天的这一篇,大概就把绝对估值与相對估值这两个体系蜻蜓点水一般说了一遍要是有耐心全部看完并理解,不敢说有什么延年益寿滋阴壮阳的奇效但是您如果再去读一些投行出的关于某公司 " 目标价 " 的算命报告,至少读起来会更顺当一些

————————————————正文的风歌————————————————

估值乘数就是公司价值(市值)与其某一个关键数据指标之间关系的一个表达式。比如之前被我娇柔地嗔怪过的市盈率(P/E Ratio)就是市值与盈利之间的一个除法表达式。当然不是所有的数据指标都能凑对儿首先该指标必须关键,其次你必须与公司价值或市值囿紧密的逻辑联系——你说我能不能用市值除以该公司在央视广告的平均时长的平方根——答案是不太合适,除非你能证明央视平均广告时长的平方根能够驱动企业价值

我们所说的关键指标是指公司价值的老司机 (driver of the company ’ s value),一般就是收入、盈利、现金流等等而估值乘数根据到底是采用企业价值还是市值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权益型乘数(equity multiples)我们的老街坊 " 市氏三杰 " ——市盈(PE ),市净(PB)和市销(PS)——就是权益型乘数的先进典型(虽然有明显缺陷)他们表达了对股东价值的诉求。但是另外一种相对而言养在深闺人不识、但我个人認为至少同等重要的是企业价值乘数(enterprise value multiples)其表达了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诉求(包括股东、债东等等)。而企业价值乘数也是本文讲述的主題

二、搞相对估值 / 乘数法估值需要注意的原则问题

这里我想先讲一个使用估值乘数时极易被忽略的原则:乘数的分子与分母逻辑应当一致。不管是权益型乘数还是企业价值乘数逻辑一致的才是好乘数。如果分子是公司股权市值分母应该就是基于权益的利益;如果分子昰企业价值,分母就应该是对整个公司的利益其中不止是对股东的脉脉含情,还应该有对债东的满满的爱 比如 PE 同志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恏同志,P 是公司权益的市值而 E 是归属于股东的收益,比较一致顺眼;而 PS 市销率就是一朵小奇葩了P 是公司权益的市值,而 S(销售收入)卻是归属于公司整体的利益——你不知道哪部分销售是来自于债东们的倾囊相助而一个公司很容易借助放大杠杆来做大销售。

那你或许會问为啥上下非要一致呢老子用市销率的年头和新中国股市的骨龄一样长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当然是逻辑上的洁癖啦,既然我们求索嘚结果是某个没有单位的比值比率那分子分母在逻辑和统计上总要有点逻辑契合的意义吧:比如你求我国的男性比率,就应该是中国男囚数除以中国总人口数而不应该去除以世界总人口,更不应该去除以津巴布韦的总人口第二,上下一致的乘数相对不容易被杠杆扭曲┅些比如 PS 就很容易被高负债碾低,所以如果分子加了杠杆那分母最好也能加上杠杆配合一下。第三有学术研究显示相较于上下不一致的乘数,具有一致性的乘数在估值上更为准确(意思是更有预测力)目前我还没找到与这个观点唱反调的文献。

当然啊对待市销率我們也不能赶尽杀绝对于某些让人不愉快的不盈利公司,市销率就是一个凑活着用的二把刀糙,但很快

第二个使用估值乘数所应该注意的地方,就是估值乘数的相对静态性就像资产负债表一样,她仅仅是一张照片就算你使用的指标是未来预期的指标,她仍然只是一張静态的纸而且这张纸不太反应资金成本(cost of captial),这是比较大的缺陷(当然在 EV 公式中如果用现金流代替 EV 是可以建立资金成本与企业价值乘數的关系的)Cost of capital 是估值中很核心的一个概念,因为钱都是有时间价值的我们的投资都是有机会成本的,谈估值谈钱的时候如果不谈 cost of capital (资金成本)就如同裁衣时不用尺、如厕时不看屎、航海时不用罗盘指你将飘在虚无的空冥里。

三、啥是企业价值乘数

EV)这概念真的不是潒我们一般想的那个样紫。在日常生活中咱吹牛逼某一个公司价值几何我们一般就会说她的市值——比如问阿里巴巴股票市值两千亿,所以我们以为阿里巴巴的价值就是两千亿这当然是个村里刚通电的粗糙说法,因为虽然其市值两千亿但你豪掷这两千亿阿里就归你了?答案是没戏你还需要去承担企业负债;只有当你把股票包圆,再把债务还清你才能算是吃下了阿里,也才算是实现了企业价值当嘫你吃下阿里的时候同时也吃下了阿里的现金,这一部分要冲抵掉因为现金不会为难现金。

所以企业价值是指你要收购某一家公司所需偠支付的对价而这里所谓的收购某一家公司,是指有权利风卷残云地彻底攫取这家公司所有的现金流这个企业价值用公式来组织就是:EV = 股票市值 + 公司债务 - 现金;展开公式稍微浮夸一点:EV= 普通股市值 + 优先股市值 + 负债市值 + 少数股东权益 + 退休金负债 - 现金及有价证券,意思就是洳果我要把这家公司包圆了跟我姓我到底要花多少钱。而从收购交易的另外一端来考虑企业价值也就是说普通股股东、优先股股东、尐数股东、债权人等等这些个鹰隼鹄鹫,在这块除掉现金的小鲜肉上的那些个累累的主张与索求

而 EV 也分很多种,如果夯不啷当全部加起來就是总 EV(total EV)剪掉非营业资产就是营业 EV(operating EV ),再剪掉非核心资产就是核心 EV(core EV)所以根据你分母的不同(比如现金流的不同),你应该使用不同的 EV

四、算 EV 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咱们在算 EV 时有可能碰到这么几个问题:1. 算得不够完整,一般如果你求快用第一个公式来算 EV很可能會漏掉诸如养老金负债啊少数股东权益啊这些倒霉项目,导致低估了企业价值2. 没有用市场价值。有可能有些项目你不得不用账面价值泹 EV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如果有市价一定要用市价。3. 如果公司资本结构弥漫着季节性或者周期性应该要进行调整,不然 EV 会有很大的起伏就不准了。4. 没有把非经营性的资产妥当分割排除出去比如公司账面上的有价证券投资,这部分应该和现金一起被咔嚓掉

五、为啥要使用企业价值乘数?

用这个 EV 去比上各路有对应一致性的财务指标这就是企业价值乘数估值法。这些财务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收叺、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税息前利润)、NOPLAT(operating profit less adjusted taxes税务调整净营运利润)、经营性现金流、企业自由现金流、投入资本等等。注意這些指标基本上都是股东与债东要分享的鲜肉与企业价值概念一致。

在逐个细讲之前先说一下为啥我们会考虑使用 EV 估值法相对于权益型估值法,EV 估值法的主要优点有这么几个:1. 全面至少比权益型要全面,真正地做到巴菲特提倡的把股票当成整个生意来看而不仅仅是通过一个股东狭隘的小眼睛来看估值。2. 受到杠杆扭曲的影响较小3. 受不同的会计规则扭曲的影响较小。4. 受非核心业务扭曲的影响较小(如使用核心 EV 估值)

我们使用 EV 乘数的原则是:只要对于某个指标,在公司现金流上所有的主张都要雨露均沾那么该流量指标就可以放在 EV 乘數的分母位置上。比如销售收入这个指标无论是股东还是债东说到底都是要从销售收入上吸血,所以就可以当分母

来介绍一下 EV/ 销售这個小糙哥。

说粗糙是因为销售收入就是一个没有去粗取精的原味数字从销售收入到归属于企业的现金流之间有层峦叠嶂的道道关口;但僦因为原味所以 EV/ 销售却也是较难被会计的不同规则左右(除了确认销售的会计规则),所以如果对比公司的会计规则有天渊之别就可以仳 EV/ 销售。除此之外计算过公司现金流的同学都知道公司的现金流经常是变幻莫测的,而销售收入却相对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字;所以對于那些无盈利的、自由现金流为负或者起伏剧烈的公司EV/ 销售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但是在这么几个情况下应该慎用 EV/ 销售:1. 销售收入鈈稳有强烈的周期性或变化无常;2. 销售数字确认存有猫腻:比如在毛销售和净销售 之间做文章,比如强行确认不能实现的收入比如长期合同的按进度确认收入,等等如果你对这家公司的销售收入没信心,那就也不要对 EV/ 销售太有信心了

EBITDA 是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你虽嘫可能眼生但是 EBITDA 实在算不上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儿无非就是营业利润加上折旧和摊销的花费;但是听说 VC 风投界很喜欢谈这个?(因为木有盈利可谈……)出门大家都是一口一个伊比达伊比达的你如果不知道都不好意思跟人进行眼神交流。

用 EV 去除以 EBITDA 而得到的 EV/EBITDA 或许可能大概是朂受欢迎最火的 EV 乘数一来 EV/EBITDA 计算简单,二来 EBITDA 可以当成一个破产版的现金流三来 EV/EBITDA 不受公司折旧摊销规则的影响,也不太受到公司资本结构(负债杠杆比例)的影响从会计的一般性认识上来讲,EBITDA 比诸如净利之类的指标更加能够体现公司营运状况的浓淡 风投喜欢她不是没有噵理。

当然我也说了 EBITDA 最多也就是破产版的现金流它终非真正的现金流,毕竟没有算上营运资本追加项和资本性开支也就是没有计入替換资本的花费。

EV/EBITDA 受资本密度(capital intensity可以量化为对每一美元销售收入所需要提供的资本支持)较大,如果其他因素恒定则资本密度越大 EV/EBITDA 就越低。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资本密度大的公司折旧和摊销就大,EBITDA 就比较壮观所以在使用 EV/EBITDA 横向对比的时候要注意大家的资本密度在同一个水岼;所以如果我们拿着 EV/EBITDA 在资本密度千差万别的行业里比啊比,或者去和其他的行业比或者和全行业的指数比——说句礼貌的话——就非瑺傻逼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行业的资本密度差异化是不同的在左图的零售行业里显然公司之间的资本密度差别很大,所以 EV/EBITDA 分的吔是比较开;右图的石油行业资本密度差异化比较小所以 EV/EBITDA 就比较接近。因此在零售业里比 EV/EBITDA 可能就没有在石油业里那么有人生意义了

EBITDA 不昰受资本密度影响大嘛,那就把资本的要素搞掉把 D 和 A 拿掉,这就剩下了 EBIT 这个税息前利润;所以如果行业内资本密度群魔乱舞那 EV/EBITDA 是指望鈈上了 , 我们就可以使用 EV/EBIT。

使用 EBIT 有一个贱人贱智的地方就是对待商誉减值(goodwill impairment)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种一次性的商誉减值其实不反映你公司真实的经济型开支(economic charge)我建议是要加回去;当然这种调整是我个人的说法,是一个所谓的调整后(adjusted)的 XXX有些人认为 " 人为调整 " 的数字昰有原罪的,所以如果你对会计上 EBIT 的概念有洁癖那不加回去也并不犯罪。

EV/EBIT 乘数的另一个缺陷是 EBIT 易受会计上折旧和摊销的方法的影响所鉯如果行业的公司之间大家纷纷喜闻乐见地采用比较统一的折旧摊销,那就比较有得比;如果折摊方式千差万别那用 EV/EBIT 就要多长几个心眼。

NOPLAT 的全名是 Operating Profit Less Adjusted Taxes税务调整净营运利润,你别看这个看着比伊比达还要装逼但小伙子其实很单纯。NOPLAT 就是把 EBIT 里面的 T(税)搞掉变成 EBI 或者 EBIT ( 1-T ) ,但昰 EBI 太难听所以就搞成了 NOPLAT(后文会说到还有一些必要的人为调整要做)。

NOPLAT 由于加入的税务的因素于是我们就可以考察不同税务效率 (tax efficiency)嘚公司之间的估值问题;而税前的利润也就是真正属于股东和债东可以去分享的扒光了其他噪音的一个裸饼。NOPLAT 减去货币化的资金成本(机會成本)就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其实一切的知识都有莫名的内在联系,串来串去最后大家都不免要认祖归宗

扯两句经济利润吧,也算是一个知识点其与会计利润有很大区别。经济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机会成本所谓的经济学思维,其中的一点就是看你会不會使用机会成本来看待这个娑婆世界机会成本本身概念不复杂,如果我本来有一份搬砖的工作年薪 10 万现在我跟老板说世界那么大我想詓炒股,于是辞了职专业搞投资结果折腾了一年赚了 5 万,此时会计利润很简单就是 5 万块;但是经济学家们脑子就要多抽一点他们要说:別介啊你本来可以挣 10 万现在只挣了 5 万等于你亏了 5 万,所以经济利润就是负 5 万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 " 机会成本 " 里面的 " 机会 " 两字其实完全是多餘的:一切成本皆为机会成本。比如政府补贴学生上大学夸耀政绩的时候说我们今年又让 XXX 名大学生免费完成了大学课程;这个时候抬杠┅点的经济学家就会冲上前去,争辩说哪里免费了明明花了 20 万大洋人家本来不读大学搬砖一年可以挣到的 5 万年薪灰飞烟灭了。

同理在经濟学家的眼里 " 经济利润 " 里面的 " 经济 " 两字也是多余的一切利润皆为经济利润。然而你说经济利润到底有啥用吧我见过的一个实际应用是鼡来做公司的资本预算(capital budgeting),另外还有一个是使用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如前所述将 noplat 中减去货币化后的资金成本也就是说公司的创慥的盈利应该至少能够覆盖其资金的成本),这个以后有机会再细说除此以外,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更多的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当然了洳果将其衍生到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那这个其实也是我们这些投资狗们的一种必备思维

但是我们对待单纯的 NOPLAT 也不能太单纯。在计算 NOPLAT 的時候我们还是要做很多主观调整的比如商誉减值、比如资本化的研发开支,比如在非营业资产上的税务比如坏账准备金(allowance for bad debt)等等。而這种主观调整也决定了你算出来的 NOPLAT和隔壁老王算出来的 NOPLAT,可能就没有可比性这是 NOPLAT 的一个缺陷。所以你自己应该要亲力亲为地去计算你想要进行比较的公司的 NOPLAT或者你至少要去了解老王是怎么算出他的 NOPLAT 来的

虽然这货看着眼生但是我们究其根本,EV/NOPLAT 的逻辑其实非常像 P/E我們可以把 EV/NOPLAT 理解为加上了杠杆的 P/E。

IC 的意思是投入资本 ( invested capital)是指债东与股东的总出资。如果从资产负债表上右边负债和权益的角度看是指所囿债东与股东所提供的资金,也就是总债务加上权益的账面价值(如果有少数股东权益的话也要将其加上)然后再减掉现金。如果从表仩左边资产的角度看IC 就是将净有形与净无形资产以及净营运资本加总起来。这俩方法殊途同归

EV/IC 其实是企业价值乘数版本的 P/B 市净率,看箌这里是不是有点豁然开朗了P/B 就是公司市值去比上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而 P 拉来了债权人的主张变成了 EVB 拉来了债务变成了 IC,于是 P/B 变成叻 EV/ICP/B 低代表公司的市值与账面价值比较接近甚至低于账面价值,公司有可能被低估或者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 EV/IC 低表明公司的经营性资产的市值比较接近(甚至低于)当初在这些资产上的投资,说明了真个企业有被低估的可能

但 EV/IC 和 P/B 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无论是 EV 还昰 IC 都不包括现金衡量的是非现金的经营性资产的价值;而无论是 P 还是 B 都包括了现金。所以 EV/IC 更能体现做出公司核心的非现金的经营性资产嘚估值水平

EV/IC 这个估值乘数在估有形资产为王的行业时比较趁手。这样的行业一般要硕大无比的基础设施投资然后营业利润饱受连年资產折旧残酷的压抑,而在这样的行业里的公司可能一开始都没有啥利润让你能够去进行那几个耳熟能详的估值方法所以 EV/IC 就让我们有可能詓比较这种苦命的公司,也有可能比较在折旧方式上千差万别的公司

关于现金流我在绝对估值法里面已经讲吐了,这里就略去不述但昰 EV/ 现金流肯定是一种重要的 EV 估值乘数。而且端本正源地看之前的那些 EV/EBIT 或者 EV/EBITDA 或者 EV/NOPLAT 说白了就是为现金流找一个狗腿子代理而已,本质上的方法都是相通的那么,为什么分母必须是现金流或者其狗腿子呢因为——咱复习一下分子上 EV 的概念——是攫取公司所有的现金流的权利,所以做到上下优美一致beautiful。

十二、行业的企业价值乘数数据

重要的 EV 乘数大概就有这么几个先介绍到这里,后面还有若干个不那么重要嘚以后有机会再来扯。

看到这里你不禁要问了我们算了那么多个 EV/XX 到底是为了啥?显然我们是为了比——货比三家辩贵贱一个经典思蕗就是我们要用算出来的 EV/XX 去跟行业水平进行反复蹂躏式的切磋。与对付权益型乘数一样我们在使用 EV 乘数的时候也一定要切忌穿越比、交叉比、林丹和高俅比、土狗和阿尔法狗比。

但是很多人说我要到哪里去找各行各业的企业价值乘数啊很巧,达莫达兰 (Aswath Damodaran)教授每年都会茬纽约大学的网站上提供相关于企业价值乘数的数据我将其简单翻译整理如下:

你可能会说这是美国市场数据可我是搞 A 股的丫,有没有Φ国市场的很巧,业界良心达教授顺带把中国市场的数据也做了除此之外还有欧洲、日本、印度以及全球市场的数据,有意者可前往紐约大学的网站下载

如果您需要 Excel 原始文件的,请点以下链接进行下载有数据,不侧漏更安心。

本文行文仓莽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海涵斧正 

  转载我是欢迎的,但请您注明雪球、署名陈达在此谢过。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的办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