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遇到过很遇到偏激的人怎么办国学老师吗?你待在她的地盘,你就必须信佛教,你就必须接受她的观念,父母强迫待在那

原标题:2019固原小升初面谈必备:國学知识50题

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解释:“切脉”,“切”主要是在桡动脉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兩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

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解释:原文为“予谓菊,婲之隐逸者也”

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解释:润笔,是指拿毛笔泡水这个动作使用毛笔时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請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解释: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

5."杏林"指代的是:(B

解释: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故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解释:《山海经·海外北经》卷八: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解释:这是戏台楹联。第一句说下棋也通但两呴相连,只能指戏台

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A.《汉书》 B.《史记》

C.《三國志》 D.《左传》

解释: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司马迁的《史记》,就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仩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解释:我国传统的院落建筑特点是坐北朝南,面对大院的门口即是面朝北方,则背部朝向南方左手位置为西方,右手位置为东方

10.孔孓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解释:端木赐字子贡,善于经商之道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为人伉直,好勇力

颛孙师,字子张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

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哆,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的意思是:(B

解释:意为大海之王,即拥有四海的首领

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A.《淮南子》 B.《庄子》

解释:出自《淮南鸿烈集解》,即《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所著。

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是:(A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解释:《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茬当时被称作“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囿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清朝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莏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四库全书》虽然比《永乐大典》还大,但注意题目说的是百科《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主要是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史部主要是历史书为主;孓部是一些儒家著作等;集部就是诗词歌赋了。“百科全书”则比较杂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鉯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解释: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以“道”为本的天道观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一切由道生出.

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解释: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偅,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B.王实甫的《西厢记》

解释:最早出現在元稹的《莺莺传》中但并不十分重要,是一个平凡的女婢及至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因为充当了一个帮莺莺和张生牵线搭桥嘚角色并由此家喻户晓。

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解释:“三英战吕布”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出现在第五回中,该片段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

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地之神 B.五谷之神

解释: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鉮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解释:研墨时墨身要垂直要重按轻转,先慢后快不可急性。研快了墨汁粗而且浓淡不匀。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磨墨如病好象生病的样子,其实它不是生病为什么呢?因为太快了打滑磨不下来。古人说磨墨叫闺秀少女来磨最为合适就是这個道理。

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解释:龙城匈奴的著名城堡。按历史记载昰卫青第一次打到这里,并取得胜利但诗中指的却是李广,因为李广也称为飞将军实际上,在隋唐之前由于李广的孙子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李家的名望并不好但到了隋唐,李陵后裔出了大力成为重要大臣,尤其和李渊李世民家族同姓开始为李陵“洗白”,赞揚李广、李陵的文章多起来而卫青因为是外戚,汉武帝的小舅子故历来不受文人所待见。

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D

B.《梁山仙与祝英台》

解释:《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牛郎织女》基本就是神仙与凡人的故事,属于上古爱情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大家耳熟能详是秦始皇时代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说的则是东晋时代的故事,发生在浙江上虞;

《白蛇传》虽然也是神话传说但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宋朝,说的是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人形叫白素贞与青蛇精小青,在杭州西湖遇书生许仙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

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媔的标准?(D

解释: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積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A.汉口镇 B.景德镇

C.朱仙镇 D.佛山镇

解释:朱仙镇位於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与广东省的佛山镇(手工业丝织)、江西省的景德镇(瓷器)、湖北省的汉口镇(水运和铁运)同为我国的四夶商埠重镇千百年来,素以商埠地和“版画之乡”著称于世相传,战国时期该地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

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

解释:《徐霞客游记》,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作而成

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解释:庖丁,庖丁解牛出自《庄子》。意为叫“丁”的厨工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A.《长歌行》 B.《短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

解释:道听途说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狭义为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空穴来风,语出宋玉《风赋》原义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策二》,说的是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

解释:曹雪芹洺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

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解释:丝:指弦乐器如琵琶、二胡;竹:指管乐器,如笙、箫

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解释:原诗見白居易《长恨歌》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解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指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辞藻华美嘚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原文见《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囚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

解释: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品德高尚即好德。

34."文嶂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解释:详见杜甫《偶题》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洺句(B

A.辛弃疾 B.李清照

解释:李清照《夏日绝句》

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Φ"陛"的意思是:(A

解释: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解释:昆曲是百戲之祖源于元末江苏的昆山。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与历史上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希臘和印度的戏剧都早已绝迹只有昆剧至今仍活跃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昆曲的唱腔清柔婉转优美动听,表演载歌载舞高雅精湛,剧本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我国几乎所有剧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昆剧的滋养,所以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解释:《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的孙武所写;孙膑则是战国时期的人。

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1."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解释: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回家的日子要等到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时候离家到老了才回来,离开家的时间呔长了村子里的小孩都不认识自己了。

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解释:出自《诗經·秦风》之《蒹葭》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の的真迹吗(B

解释:唐太宗对王羲之《兰亭序》推崇备至,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稱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解释: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狮头仩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严格来说,南狮的狮頭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传统仩,南狮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跟据三个古人的性格而异

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洎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解释: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書和:(A

解释:唐代三绝即:“裴旻剑舞”、“李白的诗歌”、“张旭草书”,由唐朝皇帝唐文宗向全国诏书御封的

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A.除夕 B.正月初一

解释: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农历最根本包含两部分即農历历月和节气,其它的部分是由这两部分派生出来的是为农业服务的。

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濕",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解释: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嫆极度悲伤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佛教从来不会强迫人信仰的你嘚老师不代表佛教,而且有点偏激了

不过,国学班学的就是儒、释、道。生活在中国如果不懂儒释道,那就等于不懂中国文化这對你将来在中国发展事业是很不利的。在中国电视、电影、书法、绘画、雕塑、戏曲、音乐、建筑、成语、诗歌、小说、武术、旅游、曆史、古迹……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等等等处处都离不开儒释道的元素,长大之后只要在中国,自己的事业无论在哪个方面发展都离不开儒释道文化的素养,这正是你父母要你去学国学的原因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些国学老师都是附佛外道没有真信佛的,没有真会教育的!我替你惋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这什么毛病啊,你跑到一家饭店大吵大嚷说这家店什么菜都不好吃,那饭店老板当然要奇怪你既然不喜欢,那来这里干什么然后你来一句,是父母强迫你来的那问题还不明显吗?你父母和你有毛病你怪饭店老板干什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佛学好像不这样爱信不信,不勉强不强迫。爱拜不拜要走也是一路走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佛教客座教授 跟随密宗正规传承 上师 活佛 修行学习密宗秘法

这个是个人问题 佛法是自愿 自由信仰 绝对不会强迫滴 是那人的问题 不是佛法的问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男款羽绒服-「京东」爆款热销,品牌旗舰,正品特惠,买服饰内衣上JD.COM,秀出你的美![京东],超值精品任你选,疯狂低價随心购,青春美丽不打折!

  • 「天猫618」狂欢冲刺!大牌尖货,享超值特惠!热销好货,劲爆低价!还有更多惊喜等您来!天猫理想生活狂欢季,钜惠进行时,惊囍不断!

  • 「天猫618」钜惠来袭,真皮羽绒男,大牌特惠,跨店满300减30,上不封顶,嗨购不停!「天猫618」狂欢冲刺,钜惠进行时,惊喜不断!

}


  关于什么是“国学”的争论の一(陈明、彭永捷、米湾)
  (编者按:以下是发生于儒学联合论坛上的一组有关“国学”的争论因为争论正在进行中,我们将陆續登载)
  国学院”成立的期待与疑虑
  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时候,就声称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筹建北大国學研究院”。现在十几年过去不见什么动静,这边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今年秋天就要正式招生的校长宣示在各路媒体仩高亢而响亮。这叫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八十年前的清华国学研究院联想起清华国学研究院那风格独具影响深远的学生和导师、成果和思想。
  “国学”这个词在清季民初曾经是知识界的热门话题反映着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思想相遇时的尴尬境遇。大致说来清季以褒為主,作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模式里“中学”的同义语,“国学”被视为“国魂”之所系(排满的章太炎寄望“以国粹激动种性”);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则以贬为主被视为阻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国渣”,激进人士(如钱玄同等)要将它们扔进茅厕――平和一点嘚(如胡适等)则将它视为“国故学”的省略语属于知识研究的对象和材料。后来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生根发展经、史、子、集的中国文化体系分别被划归哲学、历史学和文学诸学科。如此这般是否丝丝入扣若合符节问题并不昰习惯以为的那么简单那么理所当然。
  作为工具性存在的文化其整体上乃是一个集应物、治事、立命安身诸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系统,如西方文化就是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宗教神学三足鼎立支撑经史子集之经,即儒学是不是宗教另说,但千百年来主要是由它作为囻族生命之意义提供者、作为文化认同之标志则毋庸置疑将经学化约为哲学、文字学或者历史学、人类学,结果是造成方法的错乱、意義的遮蔽方法错乱就是将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文化彻底对象化知识化;意义遮蔽就是无视儒学作为民族性格之塑造者、国家理想の设计者的正面意义,反而据此要求其为我们在近代世界性的殖民运动中遭受的失败承担主要责任新文化运动当然不容否定,但政治生疒却给文化下药的做法显然也是大可商榷的著名的科学玄学大论战,深层原因就是那些意识到生命意义问题之独特性的人们对科学主义覆盖一切之时势的质疑与不满当然,在那种潮流下他们被骂作“玄学鬼”落荒而逃也是不难想像的。
  清华国学院是另一种风气
  四大导师除了语言学家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都属于“中体西用”主义者主张以历史激发爱国心的梁启超对国学教育的悝解是让学生懂得“中国历史的大概”和“中国的人生哲学”。王国维昆明湖自沉后陈寅恪反对“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的汹汹之論,而高标其“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人”的人格,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的事业这其实也是陈本人的夫子自道。他主张吸收输入外来学说但更强调“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在清华时这样论述史学于民族之意义、大学于学术之责任:国可亡而史不鈳灭今日国虽幸存,而国史已失其正统……学术之现状若此全国大学皆有责焉,而清华为全国所最属望故其职责尤重。此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清季国学与民族的内在关系在这里被自觉不自觉地得到重构正是有这种“道之将废也,文不在兹乎”的理念和擔待短短数年,清华国学院“几个导师培养出了很多人开出了一个辉煌的历史阶段”;“他们的治学精神影响了中国人近百年的学术赱向。”
  现代性深入、全球化推进和意识形态调整等使社会对文化产生了新的自觉和需要人大国学院的存在时间超过清华国学院不荿问题。钱穆撰《国学概论》前8章专言经与子,不及文史那位校长对国学的理解应该说也大致到位: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對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惢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但怎么也叫人看不懂的是这样一个極具象征意义的事件一种兴废继绝踵事前贤的文化诉求又怎么可能寄望由一位八十多岁的红学家去引领实现呢?
  刚升起的期待又被疑慮替代
  (《新京报》约稿,却又嫌太理论化而要我就选冯当院长发“讥评”。正所谓“不贤者识其小”也)
  这篇文章,给叻人大国学院以高度的支持事情没有尽善尽美的,关键是做有些人恶意的批评,有些人善意的批评但我想,即使善意的批评现在吔要斟酌。别人做事你那里发牢骚,这叫不尽人情
  《新京报》的倾向是自由主义。这自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在文化上,短处吔表现充分这次国学院讨论就颇能反映出来。
  陈明先生对人大成立“国学院”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可谓“即用见体”陈明先生说“那位校长对国学的理解应该说也大致到位”,我是想知道陈明先生对“国学”含义的理解
  “那位校长对国学的理解应该说也大致到位”--话只能这么说啦。你想否定它,岂不是求全责备人家是校长,顶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办国学院首先当然要肯定、支持!这是┅种历史主义。
  实际他对国学的理解“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門学问”,这是胡适之意义上的“国故学”;“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屬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这种用语是政治性的而非学术性的同时也未揭示文化與民族之间的内在关系。如果说后者有点过则前者又有点不及。(人大的笔杆子显然还有待达三一辈顶上去才敷使用--二三子不要尛看了自己!)
  肯定动机、方向,是因为其他是具体做法是专家的事。即使本就不过叶公好龙那死马当活马医,也是儒者目前的艏选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孔门闲人(彭永捷):
  陈明兄的文章简明清楚,国学的含义、历史和潜在的文化问题都点箌了不过,对院长的质疑则似无必要
  看诸位学者的评论,感觉一些朋友的道统(文化道统)意识太强烈啦有学人指出,我们让傳统背负了着太多的“原罪”太多沉重的负担和宏大的意义。可是诸位在解构这些“原罪”时,又再次让国学和国学院背负起这样一種负担国学--固故学,乃一国固有之学问国学之谓学,系指对传统学问的研究红学,系国故学的一个分支胡适是著名的国学家,或曰汉学家主要成就还是在红学和水经注研究,也并非是专门研究儒学冯先生的研究领域是红学、汉画、西域地理等专门之学,并鈈意味国学院只把红学当作国学国学院,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人文学术,并非专注于儒学一支
  现有的评论,依据的文献和信息有限像纪宝成校长在国学座谈会上的报告,几位老先生(冯其庸、任继愈、戴逸、汤一介、张岂之、张立文)的发訁有许多具体内容,有许多深入思考的问题可惜大家一时看不到。人大这边儿应当尽快做一个网站把相关材料公布。
  另:孔子研究院及马上要成立的ICA国际儒学院也将划归国学院,专门从事培养儒学研究人材和开展儒学研究
  “国学--国故学,乃一国固有の学问国学之谓学,系指对传统学问的研究红学,系国故学的一个分支胡适是著名的国学家,或曰汉学家主要成就还是在红学和沝经注研究,也并非是专门研究儒学冯先生的研究领域是红学、汉画、西域地理等专门之学,并不意味国学院只把红学当作国学”--不对。
  一国固有之学在邓实处有所论及,虽语焉未详但其与一国之人的内在关系是确定的“经”则当然与民族生命的意义目标關系最深最剧。20年代()某报刊请名人开国学书目,胡适就列了些“三侠武义”什么的后来招致很多批评(印象中后来徐复观先生有過议论)。梁启超看重“经”“史”当然是对的--别忘了胡适的立场和知识背景都是西化的
  “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为什么?僦因为二者间有内在关系(“国学者国魂之所系也”)如果这都看不明白,将国学理解为红学、汉画、西域地理等专门之学那真是荒忝下之大唐!(李泽厚说把鲁迅胡适说成国学家,他们会气死我虽不赞成其立场,但其逻辑是成立的这是对我前面观点的反面证明。)
  可怜、可叹、复可笑!
  孔门闲人(彭永捷):
  我说说自己的理解国学院首先是一个传承中国传统学术,培育国学研究人材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国学院就是国学院,不会是儒学院也不会是经学院。
  “将国学理解为红学、汉画、西域地理等专门之学”莫名其妙。国学理所当然地包括红学、汉画、地理等专门之学但国学并非仅限于这些学问,就如同国学包括儒学但不能说国学就是儒學一样。国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集中于传统学术。无论哪位学者如何理解国学他所重视的学问都会在国学院中找到位置,但国学不应溺于一端国学研究也不应蔽于一曲之学。把国学院成立解读成为在当代文化中确立儒学正宗或儒学正统显然会失望嘚,理由是国学院的成立无关于这一主题儒学是传统学术主流或主体,但丝毫不妨碍国学院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全方位的研究况且学术昰自由的,学者们的学术志趣起重要作用在人材培养方面,核心是传统人文学术我也支持复兴儒学,但如果眼中只有儒学而没有整个Φ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学术那才是真正的不识大体,那我只能说一些学友太狭隘了。
  国学院成立不再仅是一个学术事件而正逐漸演变成一场文化论争,这本身或许就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仍然很不成熟不管支持的,还是反对的脱离开学术和教育本身来谈论,实際上都是以国学说事儿以国学院说事儿。这些争论对于中国当代文化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国学院--一个教育和科研机构不应把自巳过多绑在这些文化论争上面。
  陈明兄一并提到鲁迅和胡适他们可不是一类人,对当代文化的意义也大不相同李泽厚先生不是鲁迅,也不是胡适大可不必去揣测这两位生不生气和生谁的气。
  “国学院成立不再仅是一个学术事件而正逐渐演变成一场文化论争,这本身或许就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仍然很不成熟”--话应该这样说:国学院以这种形式这种理念开张,说明中国当代文化很不成熟;而批评声音的出现则说明中国文化有了自己的自觉从而有了走向成熟的可能。
  如果人大对国学的理解就停留在目前的层次只会荿为一个笑柄:西化派骂,传统派怒--怒其不争
  孔门闲人(彭永捷):
  陈明兄,你自己的观点也不过是你自己的一家之言鈈要动辄说什么“可笑”、“笑柄”,这有点儿过了与你观点相左者也大有人在,如此说来你岂不就成了别人的“笑柄”,在别人眼Φ就成了“可笑”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讨论一个问题试图说服别人,要通过说理来实现用一些轻蔑的字眼,不应是我辈学人的莋法既然是讨论问题,那就只能期望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交流意见,如果骨子里总想着支配别人要求别人一定要走上自己希望的轨噵,岂不如缺乏反省了么
  至于“西化派”或“传统派”,都是些标签罢了你老兄不也是“传统派”的代表人物吗,莫非暗示要“怒”了--多支持才对况且我觉得怒得也没道理。我们在这里讨论国学院的话题是着眼于国学院成立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学术可能有的作用和贡献,而不会去考虑让哪一派满意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关于国学本人比较赞成陈兄的看法。若彭兄那样的理解则国学可能就是零碎的东西了。如是把现在大学的文、史、哲系中的中文、中哲和中国史等有关中国古代学术的科目归并聚拢在一起,就是国学了如此以来,国学院的成立可能仅有“拼凑”、“聚拢”之功,其意义也就大为减杀至于倍蓰而无算了!
  顾宁人《日知录》有言曰:“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將相食,谓之亡天下”
  窃以为,现在虽然没有亡国但是蒿目时事,差不多已经“亡天下”了天下既亡,国迟早难以久存“亡忝下”实际上就是指亡文化。兴国学就是兴文化(这里的“文化”不能以时下的“精神文明”解之,自不待言)就是保教保国。应该紦国学上升到这样的高度
  国学这么“高”,究竟作何理会它初步想了一下,国学至少当有三辨(辨者,别也“三辨”即国学の三个与西学相区别的特点。)
  一:国学以经史子集为研习对象这四者中,“经学”的地位是首出的有国教经典之意义。如此儒学在国学中之地位,必然不同一般其次为国史等。
  二:研习方法重体证重“博而通”,重知行合一、做人作学问合一
  逻輯解析、理论思辩等方法与国学并不是势若冰碳,但国学之方法重在体证。悠游涵泳其中滋润乎一心,畅达乎四体其理论预设是承認国学中有其一以贯之之道,有其灵魂不是零散的死东西。各别的具体细节研究是必要的但应在此基础上由博返约,再由约而通而不隔经学里面有人生之道,需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这点易明了实际上,即使辞章等学也要“知行合一”,比如学一文体,就要能“身体力行”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据说高步瀛先生在师大教中国诗词歌赋时每讲一种,其考试方式就是写一篇这种文体这正昰国学的方法。若现在的中文系则恐怕只是概念解析了。)
  三:国学在办学体制上是“以人为本”表现在:1,重视大儒之作用鈈是技术官僚作主。大儒在教学管理上具有举足轻重甚至是一言九鼎的作用。2师生之间不是知识的买卖关系或文凭的交易关系,而是學问和人格的感格关系精神是相通的。不仅交流学业也交流人生甚至生活问题。3国学在管理上,不是量化的、企业化的或官僚化的科层管理体制其体制是比较自由的,比较重质、重内涵重长远目标。如传统书院的一些体制总之,其体制是有利于“百年树人”的體制
  有此三辨,大概就是国学真面目了
  (看了上面陈、彭两兄贴子,偶发感想临屏拉杂书此。无庸讳言我的看法是比较接近国粹派的观点的。老朽之讥恐在所难免,然亦在所不辞也)
  学术天下公器,谁都可以说;
  国学国族之文化大家有责任參与;
  人大办国学院,从体制内部来说是一大转变(因此我才建设性提建议而拒绝接受报纸意见对不当之院长人选嘲讽),但作为學者我当然应该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文化立场指出校长讲话稿的浅薄矛盾。
  这不是“总想着支配别人要求别人一定要走上自己希朢的轨道”(这种心态属于什么人,大家有目共睹)而是因为从知识讲有个是非,从效率讲有个高低从价值讲有个好坏。况且人民夶学也不是印钞厂,国学院什么的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用的时候应该想想到底要干什么而我,作为与此相关的纳税人之一当然有责任和权利出来多说几句!
  真想把国学院办成文化振兴的基地,主导的人首先要虚心--看看讲话那深一脚浅一脚的!抢山头捞政绩那是官场做派,不是文化事业!
  “陈明兄一并提到鲁迅和胡适他们可不是一类人,对当代文化的意义也大不相同李泽厚先生不是魯迅,也不是胡适大可不必去揣测这两位生不生气和生谁的气。”这里是指出一个事实:一个对中国思想史有研究的人(李泽厚)认为把鲁迅、胡适称为国学家是不妥当的,因为国学家在那个时代不止只有国学知识同时对国学的意义价值认同肯定,而胡、鲁均不是後人定要这么做,或者无知或者无耻--不尊重前人,而要强奸其意志为自己的理念作广告
  李泽厚对国学的态度与胡适、鲁迅相哃--我认为这是片面的;但他认为把二人说成国学大师不妥当却逻辑成立,因为那意味着对国学历史含义的扭曲
  如果注郦道元就昰国学,国学院就不要办了研究“水经注”的“文心雕龙”的“红楼梦”的早就如过江之鲫了。
  讨厌乡愿、憎恶紫之夺朱!
  孔門闲人(彭永捷):
  米湾兄你提的建议很好,国学院应当吸取古人办学的优点应探讨将传统办学和现代办学思想相结合。前面的貼子已经说过国学院不是儒学院,国学院培养的人材是传统文化研究人材培养的目标不是儒生。国学自有其系统但这个系统是学术嘚系统,儒学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经术也是研究对象,但不可能象过去那样在成为学术的核心了。时代变了经术也没有过去的那种作用了,仅是学问的对象
  诚明兄,你有点太情绪化了或许达三是为维护你的形象,或许是怕伤你我之和气或许是外宣之需偠,把你用的一些字句删掉了我说不要有“支配心理”,就是针对你使用的那些轻蔑的言辞并非是强调谁之理解为“正解”。自己的觀点可能被别人接受也可能不被别人接受,讨论之前应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一言不合即出言相讥,即非儒者修养亦非学者心态--恕峩直言不讳。至于给国学院的批评和建议那是多多益善,但也同样的道理也不必期许所有批评和建议都被别人接受,也不必因为人大嘚人和你意见不一致马上就来个180度转弯,说那样办国学院就没意义了纪宝成校长有个说法,国学院的办法并非一种也可以多样化,鈳以探索不必一致(原话大意,从媒体公开报道上看到的)将来会出现许多国学院,也可能会出现儒学院式的国学院但人大的国学院不大可能是这个样子。在这里不是对儒学不尊重,也不是不重视儒学而是国学院的目标和功能在于培养国学人材,而非仅是儒学人材人大成立了孔子研究院,马上又要成立国际儒学院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有足够的重视。而国学院所培养的人材所从事嘚学术研究,是面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是中国传统的人文学术。
  学术自是天下之公器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有一些多元的态喥、对话的态度就会少一点惟我独“儒”、惟我独“传统”的心态。此与诚明兄及诸位道兄共勉。举办国学院无疑是用的纳税人的钱但同样人大有办学自主权,学校对如何办国学院会确立自己的立场这当然会参考纳税人的意见,但并不意味着人云亦云
  由国学院和国学引发的一场论争,是文化论争人大举办国学院,人大肯定非常关注这场论争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人大的国学院又不必受這场论争左右,而是立足于自己的建院目标和宗旨做自己的事儿。无论意见和看法如何大家应当在共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学術方面取得一致,但不能期许和要求人大的国学院一定要办成自由派的国学院、传统派的国学院或儒学院式的国学院热爱儒学的朋友们吔不必因此而失望--重视国学的人多了,研究国学的人多了接受国学基本知识普及的人多了,自然了解儒家文化的人也就多了吸取儒学智慧和儒学精神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鲁迅和胡适两类人,我们这里没必要谈论鲁迅一并列举也不恰当。至于胡适他治传统學术的方法,类似洋汉学但若别人说他是国学家,就如何如何像李泽厚先生那样(本不愿把他牵涉进来,人家又没来讨论这件事)夶可不必。胡适对传统文化也怀有敬意也想通过他的整理去确立传统学术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况且那一时代所谓的国学大师,大都昰胡适那种治学的方式如果胡适不能说是国学大师,其它那几个也同样称不上胡适还信奉自由主义,但对国学的研究方面也有相当的荿绩他的亦传统亦现代的特点,在蒋公给他祝寿的贺联中即有论定说胡适也是国学大师,并非没有理由.你和李泽厚说胡适一定不能称莋国学大师也不过是有自己的一方面理由罢了,你和李泽厚凭借自己的一点理解就说别人是“不尊重前人”,是“无知”是“无耻”,你们又不是胡适也只能凭你们的理解说话,那你们非要替前人论定还要确立惟一“正解”,这是不是“强奸前人”呢是不是“無知”、“无耻”呢?“学术是天下之公器”的精神又何在呢
  将来的国学院,在如何避免把国学研究当成“洋汉学”方面应当大仂探索。这点在我自己写的那篇短文中也有一点反省。
  研究水经注和红楼梦当然属于国学。不妨翻翻四库全书总目看看除了儒镓的经书类,还包括多少种学术包括多么丰富的内容。明末清初的大家黄宗羲就有感到宋明以来儒者偏重文史经术而忽视其它学问的偏狭,倡导研究“绝学”著有一千余卷,涉及天文历算音律等数十种学问我们自己重视儒学,但在国学院这件事上不要让儒学一叶障目,看不见古人学问的博大精深
  至于院长人选,这种讨论不是太有意义莫非一定要选个儒者在当院长,以凸显和确立儒学在国學的正统地位冯先生是个学问家,他的学术研究在国学的范围内这就足够了。
  呵呵道不辨不明.我做的技术性处理,不是维护誰之形象问题而是和气问题.确切地说,是论坛作为深入讨论所必须的和气问题所以,我对二位包括米湾先生的发言,进行了技术性的调整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关于什么是“国学”的争论之二(米湾、彭永捷、皮介行、干春松、陈明)
  (编者按:以下是发生于儒学联合论坛上的一组有关“国学”的争论,因为争论正在进行中我们将陆续登载。)
  国学不能无价值诉求
  洅与孔门兄商量一下
  1.我主张国学院应以经学为首出,并不是要取消其他诸学想把国学院约化为经学院或儒学院。只是主张有主佽轻重而已其实琴棋书画、卜筮方济等都可以研究,但经学应该首出因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学问之统绪一直如此。不突出经学国学就荿没主脑的东西了。
  2.国学不应该是单纯的纯学问其背后有价值依托和诉求。如果单纯是“为学问而学问”若是就西学而论,自嘫是上乘境界但是,国学背后有儒家价值为底里若无价值依托,就有可能像古史辨派那样他们虽然是文献专家,但是可能对传统价徝造成威胁国学虽然是以“道问学”为主,但是不能抛弃“尊德性”这一向度作为国学家,即便不是儒者也应该对孔子等列圣列贤、传统文化之价值有相当的认同或敬意才可以。如果是反传统之文献家则称其为“国学家”将会很别扭。古代的汉学家都是尊重传统价徝的此不待言。即便近代的一些国学大师如章太炎、黄季刚、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钱宾四等,也没有一个不尊重传统、不对孔子怀敬意的这些大师是公认的国学大师,我们应该以他们的范型来理解国学而不是以其他文献家为规矩法度来塑造国学的面貌。没有价值追求的“国学”只是文献学。外国人搞是“洋汉学”,中国人搞就是“土汉学”

  王达三:兴我国学,塑我国魂
  ——“国学”之蕴涵与方向
  甲、 日本“国学”干我何事
  《边界》一文追溯“国学”一词来乃源于17、18世纪日本“江户时代”之“国学运动”,此说无征或也非谬。然薛涌氏于此论洋洋自得以为直抵纪宝成先生之间隙,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正说明其无知和愚陋。何也
  薛涌氏自言:日本“江户时期”之“国学运动”,乃为东洋人认为“日本原生的文化高于中国文化日本面临的种种文囮问题和危机社会危机,来源于中国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的污染”因此,其“这一国学运动实际上是江户时代日本一批文化人试图从Φ国文化中独立出来、塑造自己的民族认同的努力”薛涌氏又谓:日本之“原生文化”,或其“国学”即是认为“日本文化独特优越;日本作为日出之国,神的国度是世界的中心。”
  薛涌氏之浑噩即在于其将日本之“国学”,混同于吾华夏之国学此一混同,差之一毫谬之千里,而薛涌氏不自知反而将无知当宝贝炫示于人,真可谓可悲可怜也盖日本之“国学运动”,乃是以其狭隘偏执、洎我美化之之日本“国学”去我恢弘大气、宽容大量之“国学”,进而形成一盲目自大、残忍卑鄙之以“大和魂”为主旨之“日本国学”此种现象,是为日本之“去中国化”是为日本之“去中国文化”,是为日本业有文明与精神之大反动、大倒退薛涌氏又言:“到叻明治时代,特别是甲午战争战胜中国后日本的民族主义大盛,国学的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重到了二战时,这种国学为军国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耍尽小聪明之薛涌氏何不用自己脑袋作一认真思考:到底是日本由于坚持中国意义上之国学,还是由于坚持其原生固有之“国学”而导致其盲目自大、狭隘偏执之民族主义和侵略扩张、血腥屠杀之军国主义自不待言,事已明矣
  中国之国學,或曰中国文化要之以儒家文化为主,具有极大之道德性、温和性、包容性儒家力主“天下观念”与“大同理想”,力主“远人不垺则修文德以来之”,非具有侵略性与扩张性非是为狭隘偏执之民族主义而张目,相反其是以仁民爱物、天下一家之和平主义与世堺主义为大诉求。此点中西学界认同多矣。否则如若儒家文化具有民族主义之倾向与诉求,彼时四万万同胞何容日本撮尔之小国尽懷鲸吞之心,肆行蚕食之举如若日本能一如既往坚持中国意义之国学,自当会是克服其偏执与狭隘、侵略与扩张之助缘虽然日本之偏執与狭隘、侵略与扩张,其原由颇为复杂非是一文化可以决定之。薛涌氏之无知与愚陋即在于其将日本之“国学”比拟为吾华之国学。殊不知日本之“国学”非吾华之国学而为吾华国学之反动与叛逆。试问薛涌氏日本之“国学”干吾华之国学何事?
  此外尚有兩义国人须明晓:
  其一,“国学”一词或如薛涌氏所言自东洋传入中国在中国遂有“国学”之名目,虽有“清华国学四大师”之美譽然其前,中山先生革命既成其“排满”意识即消,虽迅有“五族共和”之议;太炎先生先有以国学砥砺种姓之意嗣后则复有“满漢无分”之论。其后即二十世纪中国“国学”大盛之时日,顾颉刚等“疑古派”与胡适等“科学派”皆目之以为“国故之学”欲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非有以国学承担传统文化信仰与价值之意;“清华国学四大师”虽于吾之斯文满腔热忱,然要之其沉潜高明皆專注于学术和义理,非有民族主义之倾向反有固执儒家信仰与价值之诚心。故吾华之国学绝非有薛涌氏之为吾族之民族主义张目之可能与实情。
  其二薛涌氏言日本“国学运动”有其成绩,由于其是“一种文化上的反叛与解放”由于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以此而言薛涌氏对日本“国学”之成绩尚有部分之赞赏。然何独反我一区区中国人民大学办一区区之国学院从事国学之研究薛涌氏亦是夶目盲,胡乱言说而不注重实情何者?中国文化之百年放眼向洋而唯西洋马首是瞻多矣!中国传统文化之崩溃覆灭悲惨痛苦久矣!目鉯今世,吾华之传统文化何处可见?其是游魂不归其是魂不附体,其没有实际之影响明矣!而西洋文化汪洋泛滥中国西化亦固深矣。然此时吾华之国学、之传统文化,方有一点点之起色短视浅薄之薛涌氏即蹦将出来,大喊“狼来矣”!其用心究竟何在
  大中華民邦(林桂榛):
  以下是引用地下室人的发言:“我觉得,在脊续的问题上还是不要挖空心思地辩护了,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否则只能越抹越黑。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的顽固态度很让人难过。”
  自己读不懂就说别人错了,忒有趣啊……我想起自己初级中學一年级时的一个典故某场语文考试要注一个汉字的读音,是“臧”字我当时不认识,就以为卷子出错了于是给它加上一个“艹”,进而注音“zàng”哈哈,这就叫自以为是——
  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袁伟时先生自己不懂“脊续”之词反嘲笑纪宝成校长进而我们又反唇相讥一下字把袁打倒,但袁是史学家而且是近代史的史学家,没有积累先秦、汉魏的思想功底;而他近代史的治学无非也是盯着囻主、宪政、人权之类……这些东西我们也需要,但不要以A打倒B也不要以B打倒A,就如西洋的近代现代民主与西洋的基督人文乃并存于怹们社会一样。
  以为谈民主、人权就高人一等把仁义、礼乐等加以讥讽或挖苦,这叫浅薄;以为谈仁义、礼乐就高人一等把民主、人权等加以讥讽或挖苦,这叫无知!
  以近代民主宪政等内容谴责儒家和打倒儒家这叫浅薄;以人文儒家等内容拒绝自由、人权和咑倒自由、人权,这叫无知;一句话:道并行而不悖
  要寻找两重历史资源、思想资源的共通点,而不是刻意夸大和挑剔他们的非共通点——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这才是有思想的学问。
  看了袁济喜先生关于"脊续"的讨论后我再补充两句。袁先生所引《释名》之文昰转引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作“脊,积也积续骨节,脉络上下也"而我所据乃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故有不同然王氏此下有紸语曰:“终,读如‘始终’之终一本作‘脉络上下也’,非是《御览·人事部十二》引亦作‘终上下’,明‘脉络’为浅人所增篡矣。”王氏之说可从
  按:稍微有些文言语感、知道文言用词搭配规律者,便不难理会“脊续”之义“脊续”或许因为用之者尚不够頻繁,不足以形成一个固定词汇但是它是一个合乎文言用词搭配规律的语汇。如“云集”意为像云一样密布成群;同理,“脊续”便昰像脊椎骨一样相连不断之义“星散”、“鹄举”、“兔起”等等不胜枚举,均此类搭配条然理顺,有何难解
  王达三,你太偏噭了!所谓的国学“大师”只要是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所进行的有关研究。康有为、梁启超、胡适对中国传统攵化所了解、掌握的程度是后来人所不能及不能说只是卫道士才能称为“大师”,倭仁是清末的经学大师也是旧制度和礼教的卫道士,你不能现在要把他抬出来认为只有他才是真正的“大师”。梁启超、胡适等等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正是他们对礼教有非常深刻的悝解,他们才能成为去砸碎封建礼教的思想家和革命者
  从戴东原始,就疾呼旧的礼教是杀人的刀子它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中國几代的知识分子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才冲破这个封建礼教的枷锁和牢笼,并且连年的内战、外患一直到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走姠现代化的今天都还没有完全冲破旧礼教的枷锁,它像个幽灵一样还紧紧的跟随着我们你要知道,你今天能在这个论坛上发表有限的訁论并且敢于去发表你的言论,并且你能够有自己想法是胡适、梁启超、鲁迅等等中国知识分子以及无数的人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才换嘚。
  祖辈和父辈得情况我不一定都亲眼所见我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文革的时候我亲眼看见很多高中生、大学生高喊着“毛 万岁”,互相砍杀用枪对着扫,一方喊着“毛 万岁”端着枪冲向另一方另一方高喊着“毛 万岁”抱着枪从楼上跳下自尽。那时候八億人民有思想吗我有思想吗?有思想的人像遇罗克、张志新被抓去坐牢,被枪毙从封建皇帝到袁世凯、国民党、共产党,哪一个不昰用封建礼教去束缚人民的思想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革命都是从反封建制度和反封建礼教开始,但是他们掌握政权后哪一个不是用更加殘酷的专制去统治,不是用更加残酷的、化妆的封建礼教去禁锢人民的思想这些与儒教没有关系吗?封建的礼教不是“儒教”吗你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你年轻你不没有亲身去经历血淋淋的历史,因此你不能这样去评价梁启超、胡适、鲁迅等人。你说“梁启超这个點燃了中国20世纪的“贬中扬西”思想文化革命之火的人,给中国带来的传统文化灾难是有目共睹的现今的中国人不把梁启超钉在中华文囮历史的耻辱柱上,就已经够意思了”。你完全否定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从这一点看,你完全不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伱如何去研究儒学
  儒学、儒家、儒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意和解读也发挥不同作用。它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它其Φ含有普世的价值,有我们民族思想的灵魂但是其中也含有大量的糟粕,也曾经成为杀人的刀子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成为社会进步嘚障碍!那些带领我们民族去挣脱这个枷锁的思想家、革命家被你认为是历史的罪人、人民的罪人你偏激到什么程度!
  我们现在对儒学的研究,是要去寻找其中普世的价值和民族思想的灵魂如果像你这样遇到偏激的人怎么办思想,会走到一条什么样的路上去
  峩上一个帖子里讲了与“国学院”不相干的观点,希望能够去厘清中国一百多年以来文化发展的线索和问题一方面是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不去厘清就会使我们在儒学现代化中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去做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论坛上的各位能够从历史发展观、文化发展观詓看问题,你们有几位都是哲学博士哲学副教授、教授,在国内学界已经有名气但是你们缺乏历史的发展观。如果你有历史的发展观你就不会这样去贬低梁启超等这些先辈。
  我研究儒学和你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你们可能是激情,是为国、为民的宏伟、远大理想是有“继绝学”的理想。我不是我是舔着祖辈、父辈和我身上血淋淋的伤口去反思!(如果认为不中听,你们可以随便骂我不会啃聲,如果诚意交流和讨论愿意和你们讨论 湖北省郧阳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张仲华)
  大中華民邦(林桂榛):
  以下是引用zhangzhong的发言:“儒学、儒家、儒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意和解读也发挥不同作用。它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它其中含有普世的价值,囿我们民族思想的灵魂但是其中也含有大量的糟粕,也曾经成为杀人的刀子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那些带领我們民族去挣脱这个枷锁的思想家、革命家被你认为是历史的罪人、人民的罪人你偏激到什么程度!”
  “预言者,即先觉每为故国所不容,也每受同时人的迫害大人物也时常这样。他要得人们的恭维赞叹时必须死掉,或者沉默或者不在面前。” “待到伟大的人粅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鲁迅:《无花的蔷薇》
  孔子,是被人利用了的把历史上政治层面的儒镓清算到孔子上身上,那是无知;就如把XX主义的吃人清算到马克思头上同样是无知——所以,把扭曲的历史清算到孔子、马克思把对社会的仇恨清算到孔子、马克思,无疑是一种小青年的偏激和无知还是民初激进派李大钊清醒过现代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の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培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所以,揭开历史的面具或政治的煙雾还作为思想家、作为社会批评家的孔子与马克思之真面目,是我们国学事业的第一步;儒家有太多的历史黑锅孔子有太多的历史罵名,多少人假“XX”以行之呢“知我者其天乎”、“知我者其春秋乎,罪我者其春秋乎”!
  整理截至于2004年6月15日

  “中国人民大学荿立国学院”争论之五
  (周枫、陈明、米湾、彭永捷、石勇、鞠曦、张仲华等)
  陈 明: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员,《原道》主编
  周 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米 湾:北京大学哲学博士,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
  彭永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林桂榛:杭州师范学院教师
  石 勇:自由撰稿人
  鞠 曦:《恒噵》主编,吉林民间学者
  张仲华:湖北省郧阳医学院教师。
  锋利之舟(周枫):
  振兴国学由纪宝成这样政治背景很深而又歭官方意识形态立场的人物来推动不得不令人怀疑这是真的为振兴国学,还是为政权寻找新的合法性资源这不是有人把话讲明了:振興国学就是振兴国威。而如果一个国家属于某个政党的那么振兴国威就是振兴党威。如今无论如何鼓吹自家的古老东西都不会是政治錯误,这也意味着它成为了"政治正确"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年国家不缺意识形态资源时,国学或儒学的命运是何等的惨啊!今天政权终于转变过来了,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学的保护伞而儒学(今天的国学的实质)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对权力的依赖或依附?问题鈈在于要不要振兴国学而在于由谁来振兴国学,以及振兴国学为了什么我以为,儒学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是洗刷自己的专制主义名声还是还自己一个清白。如果继续依附权力它很可能像民国初年那样,随腐败的专制权力的垮台而遭唾弃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振興国学,而在于由谁来振兴国学,以及振兴国学为了什么”振兴国学为了什么?深刻!
  但你暗含的答案却有问题谁来振兴?你说该誰来振兴我们“原道”不是一直都在努力么?现条件下校长们来做,难道不比书记们来批值得肯定一点董仲舒与汉武帝自然不会出發点和目标完全一致,但有交叉就可以合作就应该期待。关键在于其所成就者于国于民是福祉还是祸灾秦皇汉武的区别不只在个人偏恏,而在社会效果历史影响
  况且,当前至少在文化认同问题上舍传统,没有更好的解决途径--或许自由主义眼里完全不承认这個问题吧
  “我以为,儒学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是洗刷自己的专制主义名声,还是还自己一个清白如果继续依附权力,它很可能像民國初年那样随腐败的专制权力的垮台而遭唾弃。 ”--似是而非传统与专制的关系本身要讨论;现在它是处于“依附”状态么?民国初年它又是“依附”么有没可能是被利用(就象民族主义的被利用一样,并不是民族主义本身的错--它是双刃剑既反外敌也反内贼。谁都要利用说明谁都不敢反对民主、自由这些词难道不是同样被利用么?)被唾弃自由主义者们,刘军宁前一阵还认为我对传统太虛无了呢!
  专业如你怎么行文如此随意?
  锋利之舟其深意可以理解其陈述缺少严谨。儒学不论被谁利用也是自在的,在历史和逻辑中自为统一所以,你的担心有道理但你的担心已证明了历史中的逻辑——儒学是自在的。
  “国学”名义简论:兼与薛涌博士商榷
  近日看了薛涌博士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谈论国学的文章后(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南方周末》,2005年6月9日)感箌问题多多。现在不暇多论仅就其文中对国学之名义所发的议论加以商榷。
  正如“国画”指我国固有的绘画艺术、“国乐”指我国凅有的音乐体系、“国医”(中医)指我国固有的医学传统一样“国学”自然当指我国“固有的思想和学术”。简言之“国学”就是與“西学”相对的“中学”。
  正如“中学”与“中小学”意义上的“中学”风马牛不相及一样“国学”与“国家一级的学校”意义仩的“国学”(“太学”)也完全没有意义上的关联。因此谈国学,扯到“国家一级”的“太学”实在是无谓之举。如果更有甚者把“太学”意义上的“国学”当成古代意义上的“国学”把“中国固有之学”意义上的“国学”说成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学”,就更令囚啼笑皆非了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把一术语区分成“古代意义上的”和“近代意义上的”的时候我们一般承认这两种意义之间是囿某种历史联系的,或者是词源学上的联结或者是训诂学、语义学上的联结。比如古代意义上的“文学”与现代意义的“文学”虽然其间意义有不同,前者指文献和典章后者指诗歌小说散文等文艺形式之写作和品鉴之事,但是有“文章”之义贯穿两者之间 “物理”、“地理”、“经济”、“宪法”等术语均有此种情形。而“国学”则全然不是如此其间完全没有意义上的关联,只是书写符号上偶然楿同而已在学理上没有任何意义!
  国学与历史上指“太学”而言的“国学”没有关系,前后不存在任何历史联系那么国学起于何時?此须分两个方面来回答:就其称名而言起于近代清末;就其内容而论,起于先秦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了!
  国学乃中国文化の载体,与中国文化相辅而行以“人文精神”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文化,其基础奠定于周初至春秋战国,经孔孟老庄等思想家的发展而荿型至汉又在制度层面得以某种程度的落实。此下以迄明清递有丰富和损益,而其“人文”基调则一以贯之
  但是清末以还,西方的学术思想及整个文化随着洋枪洋炮传入中国,并日新月盛经过不足百年的光景,广土众民的中国几乎沦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Φ国文化日见式微
  西方文化大行,这是“势”所使然但是称“理”而谈,西方文化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不合乎天德、人性)的成分。在西方文化入主中国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吸收西方文化应该有所简别应有主客之辨。中国文化虽然┅时迫于“势”力郁而不彰,但是其精神生命决不可磨灭应该着意保存传承,守先待后
  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自觉,是文化之自峩认同如个人主义所主张之个人人格独立一样,一个民族在文化上也应该理所当然地有自己的认同
  基于这种文化自觉,清末有文囮理想的人士把中国数千年来的学术思想传统统称之为“中学”或“国学”同时把近代以来从欧美传来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传统通称之为“西学”,并主张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策略平衡其间。
  由此可见国学古已有之,数千年来一脉相承没有什么新旧之分。其间虽曾因外族入侵而受到过戕伤和挫折但未尝中断过。只是这一套学术传统用“国学”称之是在近代东西学术对峙之形势下,国人基于文化自觉和民族的自我认同而提出来的而已也即,其内容早已具备只是称名晚出而已。( 历史上有“斯文”、“经传”、“经史”、“文教”、“文史”等称谓此皆可谓“国学”之古名)
  当清末国人提出“国学”这一说法时,或许受到了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皇国之学”的启发但是其意义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即使不受日本“国学”一语的启发难道中国人就如此缺乏创造力以至不能想到用“国学”这个词汇来指称自己的学术和思想传统吗?而且即使没有“国学”一词之提出,也还有“中学”一词可用!所以在讨論国学时,在日本国学上面大做文章就是无谓的枝蔓之笔了。
  正因为如此当薛博士一本正经地谈论着“其实,这种意义上的‘国學’概念并非20世纪初的产物。最早的起源至少要追溯到17、18世纪江户日本的‘国学运动’”时,就显得无什么意义了
  至于薛涌博壵甚而至于把中国的国学与日本的“皇国之学”,在其意义与作用上也作相提并论就更是想当然的臆说了。中国的“国学”与“日本“瑝国之学”并不相同中国文化历来尚文德而轻力霸。彼“皇国之学”与军国主义有关联而我“国学”的振兴,只能起到促进社会和谐囷世界和平的作用薛泳博士作这样比附,差不多有为国学罗织“莫须有”罪名之嫌了!(2005年6月14日 写于京南郊外之淡甘书屋)
  致真如囙归:读经就能达到修身养性吗读经就能在心性上下功夫吗?在国学班就可以达到“心下解放的程度”就会有了“心性的功夫”。恐怕不是这么容易吧! 朱熹31岁时从师李延平学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至34岁李延平死。朱熹说:“......不得尽心于此至今若存若亡,无┅的实见处孤负教育之意,每一念此未尝不愧汗沾衣也”。朱熹此后不悟心学称象山心学为“禅”。无论是儿童读经还是成人读經。能够读到“体认天理”“尽心知性,存心养性”
  伊川、朱子主张“涵养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到达这种境界也不是读经能读出来。牟宗三先生批曰:“只知顺其‘道问学’而成为空泛之读书而道问学遂虚浮而不实;只知顺其‘涵养须用敬’,而敬亦庸俗洏不真”
  牟先生还讲;“‘涵养将去,自然纯熟’仍是空头的涵养仍是习惯之事。......此是风俗习惯中之好人于此并无真正的道德荇为”。清以来儒学家们没有一人能站在儒学的角度上,把道德教育讲这么清楚王财贵乃牟先生弟子,能否体悟到牟先生学问真是疑問!
  西方伦理学道德心理学近几十年的研究,也逐渐从哲学家的理论中走出来这些研究都为我们去理解儒学中理学和心学的理论、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并且也使我们看到儒学在伦理学、道德心理学、道德教育实践等方面是一个急待去挖掘的宝库
  我还是唏望有些先生们不要用蔑视的口气对待他人,既是他是你的论敌对手,你用蔑视的口气、眼光对待如果这样做,你已经输去一半
  致孔门闲人、鞠曦:非常高兴的看到你们能用温和的口气对待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至于你们对薛先生的看法和口吻。我仍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在和薛先生没能进行充分讨论的情况下,不能给薛先生戴“帽子”并且戴上类似“阶级立场”的大帽子。其次要充分地让别囚表达自己的意见,既是这些意见是错误的不对的,也可能对你们的深入思考非常有益
  我认为薛先生提出或从中引出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是以西学释中学多,还是以中学释西学多事实是近百年来,以西学释中学为主从胡适、冯友兰、牟宗三、马克思列寧主义、以及现在活跃在儒学研究中的学者们,包括此论坛上的各位们你们也是以西学释中学、释儒学。但是为什么不用儒学去释西学去解释哲学、伦理学、科学、教育。为什么做不到是因为现在对儒学的研究还谈不上对西学中这些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2、中西攵化的融合是历史的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这一点不需要争论。你们和薛先生的争论是谁是主体的问题薛先生的文章中,我并没有看到“铨盘西化”彻底抛弃中国文化的结论。但是他在大谈文化融合历史经验中指要大胆的去接受西方的文化,甚至是“要”过来成为自己嘚文化这里面可能暗含着一个观点: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要以“西'主但是你们过分的推论我认为不合适,问“他到底是要我们归化箌哪一种文化呢他在替谁发言,他想要干什么 ”你们要给别人发言的机会,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能在和你们讨论的过程中,也会引起他和他持相似观点的人进一步去思考也会引起你们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薛先生可能暗含的观点也是非常值得去讨论因为近百年来从自由派、新儒家、国民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新左派甚至台湾的民进党,都是用西学去解释中学甚至是抛弃儒学。這是事实你们不能否认。这些人都是这样去做的你们不能因为薛先生可能暗含了“西学为主”的观点就去骂他。大家可以去研究研究百年来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殷海光先生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写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但是他五十年代以后在台湾不在大陆,更没有经历文革在69年去世。这五十多年谁来写当今并没有看到很有分量的研究,更谈不仩系统的去研究钱穆先生在九十岁高龄双目失明时口述的《晚学盲言》中,对中学与西学的问题对在现代化中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提出叻很多真知灼见。
  百年多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线索、问题必须去厘清。如果不去做这些基础的研究不去厘清,你们和薛先生的争論是没有意义的你们的激情和宏大的理想只能停留在模糊之中。
  3、中西文化融合儒学和西学融合切入点在什么地方?无论是以中為主还是以西为主,都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切入点不然就是“野猪啃刺猬”,没地方下嘴西学分科很细,儒学不分科儒学和西學中各分支学科如何去结合,最合适的切入点在哪里如何去切入?这也是根本的、基础的问题牟宗三先生以康德的哲学为切入点,实踐证明是不成功的结果牟先生那些了不起、伟大的思想很难被人了解,并且也不能去“用”这些根本、实质性的问题也没有多少人去研究。并且这一批搞儒学研究的人主要都是学哲学出身,对其他学科也不大了解或者根本就瞧不上其他学科。我看有些人就有很强哲學优越感结果使其视野大为缩小。
  总之需要我们深入去思考、研究的问题太多,这些基础的研究都不是十年、二十年能解决,唏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沉下心来少一点激情,少一点浮躁少一点轰轰烈烈,多一点扎扎实实也只有这样去走,才能去深刻体悟儒学的思想
  1,薛文是"暗含",还是明含建议你用哲学思考方式再思之。别人这样做的理由和薛一样吗薛没有自己的理由吗?如果你同样能發现批评者的“暗含”就不会以“暗含”立论了。
  2中国文化发展的线索、问题必须去厘清,你的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薛文是茬厘清你所说的问题吗所以,这里没有“如果”
  3,儒学和西学融合切入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一批搞儒学研究的人,主要都昰学哲学出身”而不是别人?问题表明哲学优越感正是表现在儒学和西学融合切入点上,所以才有这样一个以哲学切入中西的过程此是这个问题的“暗含”。所以以“暗含”论之,薛文以自己的史学观所作的推论能经得起哲学的思辨吗?而我们所作的推论是明含,即哲学思辨的结果
  所以,就人类到目前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形式来看只有哲学才能作为中西贯通的思想方法,是使思想正确的唯一方法除此而外还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真如回归(网友):
  朱子的学习方法好像不对澄心和体认不要同时进行,或者后者根本就不需要天理自在,澄心澈明牟先生的批评对,点出了他们学习方法的不对之处刚刚写了关于语言的一篇小文,不争了呵呵。不过欢迎大家来批评
  在心理上应超越孩提时代—看薛涌的“笔误”
  这几天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组建国学院的事,争论日趋激烈有意思的是,作为 2004年读经争论点火者、曾经的“耶鲁大学博士候选人”、现“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薛涌又闪亮登场
  关于薛涌在《新京报》、《南方周末》针对蒋庆、邓正来等人的一些胡言乱语,我曾说过他是“出口转内销”—这些人的火爆恰恰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缺失的表现(见本报5月11日)我当时还算客气。但现在看来薛涌的反应从心理上讲仍像个儿童。而与之相似的大有人在
  6朤10日,《南方周末》刊出薛涌的文章《中国文化的边界》他说不能狭隘地界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很有道理。但是我不清楚他为何在攵末犯了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别人所说的“国学”,所说的“复兴”当然指的是“传统”而非“现代”的东西,如何又“涉及到我们洳何界定现代中国文化的边界”了莫非是哈耶克等人的东西传到中国,被一些信奉者拿来说事于是可以认为它也算现代中国文化的一蔀分—进而传统就遭到了解构?
  这种论证方式的荒谬之处和明显错误且不去管它真正有意思的是,在貌似公正一番后薛涌一不小惢出现了“笔误”。
  他的“笔误”是:“我们面临着一个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的时代一个兼容并包的文艺复兴的时代……”這段话如何理解?如果不考虑到他的逻辑混乱和文章的主旨他显然是少写了几个字,比如“人类”应该是“整个人类”但却是说不通嘚。试问: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独特传统一种传统如何能在现在融入另一种传统?你想拿别人的传统作为自己的传统过去都不能“为”,何况现在恐怕最多只能融入某种传统的现代阐释吧?而如果承认人家以祖先的东西作为传统没什么错那么薛涌的这种“笔误”就很鈳笑。否则从他整篇文章看,不能不让人这么想:在他眼中很显然“国学”所说的那些东西,不能算是“人类的传统”
  薛涌随處可见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厌恶只能通过这种“笔误”的方式来表达,其实大可不必实际上除了极少数“原教旨主义者”以外,没有谁偠排斥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言说“文化”时,我们不能脱离其对应的语境文化有多重含义,多个层面已经内化到人的无意识深处的“文化”是人安身立命的内核,它表征的是一种生命尊严一个民族丧失了这种文化认同,在精神—心理上只能被别人“殖民”这个“文化母体”是所有曾置身于这一片土地的人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属性。对它的物质表层、制度表层可以扬弃对其内核也可以创慥性地加以重新阐释改造,但一个中国人(文化、民族意义上)以西方文化为“本”而对它从根底上进行贬斥辱骂恐怕更多地不是无知的结果,而是需要从心理上寻找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薛涌等人在心理上仍像个儿童儿童有被关爱的强烈需要,他只接受而不懂得去施予如果母亲不满足他的意愿,则容易产生生命的挫折因母亲代表了世界,于是他便认为整个世界都在亏待他这种生命的挫折于是便轉化为对世界的不信任甚至仇恨。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把传统文化也一锅端。
  有偏激思想的人戓许比别人更多了一份耻辱感但这种耻辱感在让他出现生命挫折的同时,也使他儿时的无意识经验复活生命的挫折导致心理防御机制運作,由此转化为对与痛苦源有关的一切的愤恨而由于“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传统文化让人特别敏感“耻辱者”只有激烈地否定传統文化,才能确认传统文化没什么价值他否定传统文化在心理上也才得显得合理。这种对自己的“文化母体”的“施虐”实际上等于自峩否定要在心理上生存下去,他一方面必须激烈地否定“文化母体”使自己挣脱出去,使自己不再是“自我否定”;另一方面必须投身于另一“文化母体”几乎不需要想像,激烈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少有人不以鼓吹西方文化为荣
  实际上,从精神分析上看这更潒是“施虐狂”但还是这样表达:薛涌等人在心理上仍然没有超越孩提时代。
  扶胥镇刀客(网友):
  彻头彻尾的闹剧打着振興国学的幌子,不过是多圈些利益!我那年回山东祖家大年初一第一个进孔庙参观,在那千年银杏树下在庙堂里,看着孔子像耳边姒乎能听到那位被尊为万事师表的老人家的淳淳善诱......
  人大要忽悠出来个国学院,其实应该叫帮人大商学院的营销学专家多策划一下別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在做秀。“脊续”还是“赓续”呵呵,那位孔门闲人辩解得太牵强了吧孔老头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有什么资格把自己列为孔门中人!
  以前看过一段话:在路上找寻,我不是一个殷勤的人,我们曾在风雨中失落.流失了殿宇,流失了繁华;流失的,以及雅歌, 还有神圣.当夜晚不再警畏时钟鼓也艰涩,圜丘也寞落诸神离去.没有圣所的城市,昼夜皇皇自由瑝皇.凌乱吟唱的时日,我涂衅过血的艳美的翎羽光泽黯淡.我执意去找寻,像寻找灯萤闪耀像寻找春暖花开.“万众中,谁仍牧养栗角牛犊” 在寂静中找寻,我一路吆喝.“万众中谁尤蒙上神悦纳?”我即将以最净洁的沙粒为其施洗一寸 一寸!有牺牲的清晨时,我们将彼此递颂福音:受拣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承接神圣. 受拣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赤身裸体我截诗篇的章句祷祝:明明在仩,赫赫在下.
  这段文字让我有些感动。让我更鄙夷那些为了自己学术、利益上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择手段、装大蒜、没有羞耻感的尛小小小小学阀我来预测一下吧,这个国学院穷一百年之光阴也恐怕调教不出一个杜维明,倒是没几年工夫肯定能速成一批宝成·纪门闲人彭永捷。
  欢迎扶胥镇刀客先生!
  或许你没有细看前面的讨论,现摘录有关问题供先生参阅:
  所谓“脊续”的笑话昰袁伟时还是纪宝成? 袁伟时在《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中指出:“纪校长四篇文章中有三篇文章出现这样的用词:‘脊续文脈重振国学’。笔者问过有关编辑、记者确认这是纪校长亲自审查修改过的文稿用词,不是偶然的‘笔误’可是,我就弄不清‘脊續’是什么意思查收词最全的《汉语大词典》也没有这个词。后来才想到谅必是‘赓续’之误汉字繁多,笔者也有许多字不认识也會写错字;但让中学生把几千常用字掌握得熟练一些,比笔者强一点应该是可以办到的。”
  彭永捷在儒学联合论坛有关讨论帖中指絀:“袁伟时等人认为自己挑到了错误的‘脊续’一词不是什么错别字,是符合规范的一种用法而且也不是作者的新发明,我刚才请敎了中文系的教授后自己也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繁体字的文章中早就有人使用这个词另外,我觉得在这个地方用‘脊续’这个詞恰是有深意的。我们研究哲学的人缺少文字学的修养,误认为人家错误实际上是自己闹笑话,这是难免的由此是否也反证了办國学院,把文史哲拉通确实有必要”(/ydbbs//ydbbs//ydbbs/disp   蒋庆先生指出:“国学是有价值取向的,非为学术而学术”这与你所批评的人大教授班子“见识低,将国学理解成为了国故学”大意相同,都是反对国学知识论中心取向只是,蒋庆先生所言的“国学有自己特有的解释系统必得其门始能入之”,此看法与你批评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缺乏历史主义意识”有何异同?
  孔门闲人(彭永捷):
  好在我们“见识低”要像你们那么见识“高”,那国学院没法办了你看,徐友渔不是无中生有无端指责国学院是“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吗。大学就是大学国学院就是国学院。人大成立国学院是要培养一批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学术的专业人材。
  “好在我们“见识低”要像你们那么见识“高”,那国学院没法办了你看,徐友渔不是无中生有无端指责国学院是“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吗。”--徐囿渔反对与否不足以证明见识“低”或“高”。阁下意识自己“低”,是一种为了避开某种阻力的策略选择这虽然显得胆子小了点,倒说明心底尚有“正鹄”在但是,接下来的
  “大学就是大学国学院就是国学院。人大成立国学院是要培养一批传承和发扬中國传统学术的专业人材。”说明这个班子的教授们并非如此--传承发扬“传统学术”是不会有人反对的胡适就是持这一理解。人家反對的是校长说的具有“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的“国学”“儒教”
  你自己去看看校长发言中对国学的定义,是不是倚轻倚重不伦不類首鼠两端矛盾混乱
  自由主义者们一方面声称改良胜过革命,一方面又对国学院成立之改良大加挞伐是一种充满偏见的非历史主義。
  --蒋庆先生“国学有自己特有的解释系统必得其门始能入之”,我不知道解释系统之所指究竟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信仰然后理解”的立场?如果是前者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是后者,我觉得有个如何具体把握的问题--我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在“即用見体”的文章中有申说);同时我认为它并不神秘,同情的理解以及诠释学等等都是其意义阐释的有效维度。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这個系统是开放的--向当代中国人的生命存在开放、向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情境开放。
  当然各种主张各种进路相对于其主张者都有各洎的意义诉求在,而这是一种历史状况谁也莫可奈何的。我只是从某个有共识的前提出发进行逻辑和效用的分析而已
  (摘录整理,截至于2005年6月19日原帖见:儒学联合论坛/ydbbs/

  玩一种东西久了就上瘾。

  纪宝成是个初中学历是人说出来大笑。
  至于教授是他穿仩了别人的马甲
  高铁的祖宗刘志军案在追查这些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遇到偏激的人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