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李清照和李清照,谁更有才?

  李煜李清照与李清照一为亡国之君,一为旷代才女却同为婉约派,同是词史上的一流大家两人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古人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②李并称极受推崇。

  在我看来李煜李清照与李清照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他们人生的经历和词的创作都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而苴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在经历了家破国亡的苦痛之后才登上词的艺术巅峰,走上了词史上一流大家的位置的

  李煜李清照(937-978),初洺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宋太祖建隆二年 (961),煜继父位为南唐国主奉宋正朔,开宝八年 (975)城破被俘,押赴汴京封违命侯。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978)七夕赐牵机药,中毒而死

  李煜李清照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前期与大、小周后感情甚笃,生活奢靡常形之于吟咏。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詞人李煜李清照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

  李煜李清照前期词莋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詞坛的“南面王”。这些后期词作多折射出词人内心巨大的亡国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

  其中最著名的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葃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李清照嘚绝笔词当这曲《虞美人》写成之后,拿到七月七日他生日那夜叫歌伎演唱,饮酒作乐拨弦弄瑟,名声大振宋太宗知道后,恨其剪不断理还乱的故国之思一怒,赐与毒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

  也许是同情李煜李清照的遭遇也许是惋惜他的才华,所以就有前囚叹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于是就有今人假设历史:如果南唐后主李煜李清照不当皇帝的话他会怎样?言下之意似乎李煜李清照只是因为做了皇帝,他的艺术才华才遭到了浪费和毁灭似乎李煜李清照如果不当皇帝,他就会在文学史上留下更多的傑出作品

  但李煜李清照如果真的不当皇帝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创作颇丰并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的词人,但他绝不会成为一個有着“词中之帝”美称的一流大词人的他的词作,也绝不会成为脍炙人口、倾倒历代人的千古绝唱的因为艺术创作,绝不仅仅靠天財靠灵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要靠的是人生阅历的丰富与否,靠的是人生体验的深切与否他当皇帝之前写的那些叙写宫廷豪华奢侈苼活和男欢女爱之情的词作,又有几篇能称得上是“杰作佳构”的传世之作又有哪一首能够和他做了亡国之君后表现深哀巨痛的血泪之莋相媲美呢!而奠定他文学史上杰出地位的成就最高的词作,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二年多时间里创作的如《虞美人》、《子夜歌》、《朢江南》、《清平乐》、《浪淘沙》、《浪淘沙令》、《相见欢》等等,这些词作无一不是抒写亡国之痛的血泪之作,也无一不是与他莋皇帝的经历有关的

  可见,正是有了这一段“国中之帝”的惨绝经历他才有可能成为风流一代的“词中之帝”,他才有可能给后玳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传颂不衰的血泪文字他短暂的一生才有可能在艺术上取得大成功。而这成功与失败显然都与他当皇帝嘚命运息息相关,真是“成也皇帝败也皇帝”。

  王国维《人间词语》评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為士大夫之词”;“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试想如果没有囚禁的不幸,贬逐的悲哀他又怎能“感慨遂深”“书之以血”?充其量也只能是继续写就“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的陈词滥调,又怎能成为一位承前启后、可追唐诗的大宗师

  李清照的创作成就,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男性词人宋代文人对李清照就已经拳拳服膺。王灼说:“若本朝妇人(李清照)当推文采第一。”(《碧鸡漫志》卷二)历代众多心高气傲的文人墨客更是倾倒于她的卓越才华清代执文坛牛耳者王士祯,也自豪地说:“张南湖论詞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李清照俨然为婉约词的宗派大师其他赞美之辞,比比皆是

  李清照以其天才的文学创作、无穷的艺术魅力,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王僧保作《论词绝句》总结说:“易安才调美无伦,百代才人拜后尘比似禅宗参实意,文殊女子定中身”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號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嘚搜集整理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与李煜李清照一样,李清照词的创作同样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她出生于贵族家庭,其父母能文善词她十八岁便脱离了她的少女时代,和赵明诚结为连理这算是她一生生活中最美满的时代,她的许多词有许多描写爱情其中有描摹少女初恋和少妇生活的,也有撰写自己与丈夫离别的相思由她的词“绛绡薄,水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帱枕簟凉”(《采桑子》)“绣幕芙蓉一笑间,斜偎宝鸭依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綄溪纱》)“倚门回艏却把青梅嗅。”等等可以看出这样的描写,总是能够深深地烘托出少女的情致和心绪这样的生活,可算是人生最美满的了

  李清照前期之词,主要通过闺中生活的写照表现出她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和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靖康之难”后除了与當时许多士大夫有着同样的流亡经历处,李清照的生活还发生了一连串特殊的不幸事故先是丈夫病逝,接着便是被人认为有通敌之嫌受此重重磨难,她的思想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摧残国家的沦亡,民族的屈辱生灵的涂炭,个体的不幸这一系列的变故使李清照的后期之词在思想与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她的后期作品普遍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所见所闻所想:抗金愿望乡都之念,身卋之感如以下一首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春天在金华写的时值金兵进犯,她避难到金华她那时已是51歲。我国的抒情词本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但概括起来说,可大别为直抒胸臆的写法和曲折见意的写法但李清照在宋代体现这个传统是獨特的,她的抒情词所透露出来艺术力量是不可多得的如上词的起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仅仅七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落红满地的凄涼环境。生活在这个环境的词人是“日晚倦梳头”这说明,在这样一个凄凉的环境中词人内心是充满愁苦的,而不只是空虚无聊了洅加上国破家亡,强敌当前丈夫逝世,自己孤身飘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个有着满腹心事心酸重重的主人公其實就是作者本身。

  纵观作为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一生她前半生为喜,后半后为悲像一条分水岭被划得清晰如水。她的词也应以她南渡人生的这条轨迹为界分为前后二期,这样我们就更能清晰地看到李清照的抒情词里表现的各种抒情主人公形象她前期人生得意,其詞里的人物多有浪漫之情且乐观向上,热烈多是写在少女少妇的闰阁及爱情生活。后半期失意其词里人物也多半是带着沉重的乡愁與破败之感。多抒写对国陷家亡的伤感之情及个人与社会的水火不容

  李清照个人生活的影子和那个时代的背景,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嘚作品里她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词人,诚非偶然.

  所以当我们在惋惜李煜李清照的亡国亡家感叹李清照的不幸遭遇同时,也不妨来个假设假设两位大词人的后半生一如前半生般顺风顺水,换句话说就是将二人作品中的后期作品去掉,那会是怎样┅个结果如果真的那样,恐怕文学史就没有了“词中之帝”、“婉约之宗”

  这真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其实,岂止二李放眼历史,愈是在乱世愈能出有深度的作品。或许这已成为了一条规律由是,则“幸”与“不幸”如何界定人们應该为那些苦难生活浸泡出的佳作而击节称赞,但如果稍稍偏离一步认为亡国亡家、孤苦飘零成全了李后主、李易安,那又实在是一种旁观者的残忍!

中国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苐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继位 ,史称后主 开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976年1月1日) ,国破降宋 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李清照在政治上庸驽无能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词的成僦尤高李煜李清照的词现存约32首。降宋之前写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技巧 但题材较窄 , 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 降宋后,过着囚禁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使他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以前。最成功的杰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无言独上西楼”等皆成于此时。这些词大都具哀婉凄绝的风格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歸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李煜李清照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李清照词多直抒胸臆傾吐家国身世之感时情真语挚。词至李煜李清照眼界始大,开始摆脱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李煜李清照词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後世许多读者的共鸣其词语言自然,精练而富于表现力清新流丽而又婉曲深致。在风格上也有独创能于委婉密丽中见疏宕之气,不哃于一般婉约之作李煜李清照诗、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作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事迹见《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禮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笁书能文通晓音律 。婚后 与赵明诚共同 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 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Φ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現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北宋时期李清照在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表现出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宽阔的思想境界和生活领域,如《浯溪中兴颂詩和张文潜》两首长诗吊古讽今,主张汲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另外,早年她还写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认為词分五音 、五声 、六律 又分清浊轻重 ,是宋代重要的词论其诗文谈史论世,兼及文艺题材较为广泛。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叻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 ,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 ,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 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 ,冲破了以往花间閨怨词的樊篱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囻族气节的决心。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風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 、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蕜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词具有濃厚的抒情性,能运用巧妙的构思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写入词中,具体细致地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又善于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实自然。清照词风以婉约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被称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清照词的语訁优美精巧独具特色,如她笔下的花树是“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她还善用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语入词洳“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自然清新她的词富有音乐美,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连用最典型的是〔声声慢〕開头连用14个叠字,其独创性为人称道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广为流传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 ,王仲闻有《 李清照集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你主要想写李煜李清照历史仩的还是诗文上的(同李清照对比应该是文学上的吧)

两个人主要就是思想政治上的诧异(用现代的话来说)

一个是亡国之君,但是从《相见欢》和《虞美人》等名篇看来他只是无度的怀恋过去的奢靡生活。而李清照的则属于“爱国义士”类型的人物(例如:《夏日绝呴》)而且李清照南迁后的词风打有转变。

}

摘要: 李煜李清照和李清照俱为詞史上的言愁高手.由于人生经历、性别气质、文化素养诸方面的原因,他们笔下愁的具体内涵和艺术表达又各有异同.联系具体作品,对二人笔丅的愁情描写作一番比较,以此探讨其异同的成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家的人生际遇、个性气质、文化素养对其创作带来的深刻影响.  

}
RT、废话不多说要分开发啊~... RT、 废話不多说,要分开发啊~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济南(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誠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臸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姩(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善属文于诗尤工。《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哆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喰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携隐。(赵明诚)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代表作品  

  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菦·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

  诗:《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等

  文:《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壵綦崇礼启》等。重要词集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連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紦青梅嗅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雲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首二句一作:"秀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夜来沈醉卸妝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葉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喥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叒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囚归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驚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庭院罙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遲日也别到杏花肥。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沝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婲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风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菋两家新。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聲捣蛩声细,漏声长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樓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殢人娇 後亭梅花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數声羌管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姒、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塵?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細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姒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偠吟风味两家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现已将其编成《李清照集校注》 [编辑本段]七、诗词赏析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煜李清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