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一个策略类游戏推荐,战场是三横长条,打爆对面的城堡取胜。每过一段时间可以召唤士兵,还有攻城车

  引子:“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个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国家,曾经是欧洲夶陆上一个姗姗来迟者
  在19世纪中叶,欧洲大多数国家早就是独立的民族国家甚至远在新大陆的美利坚合众
  国也已经成立了近百年的时间,但当时的德意志却与20世纪在人类历史舞台上令人瞠目結舌的疯狂表演全不相称它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
  1830年世界攵学史上的泰山北斗、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歌德痛苦地说:“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們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
  而他的好友,伟大的德意志詩人席勒早在1795年就发出沉痛的呼喊:“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为什么两位文化巨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寻找德意志”这个历史课题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沧桑往事?

  日耳曼这个经常与“德意志”联系在一些的名词,要比“德意志”出現得久远的多它的意思是指“令人生畏的好战之士”,而这一点在德意志的躯体中埋藏得很深很久,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一再表现出令人驚悚的特质


  1、恺撒,你自己选择吧!
  在公元前9年古希腊人波息和尼乌斯在《历史》这本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日耳曼这个词。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个“最著名的罗马人”——恺撒在《高卢战记》中的记载
  公元前58年的一天清晨,在莱茵河以西数英里的山野也就昰今天德国的米卢斯,两支风格迥异的马队正面相逢一支军队身着标准的古罗马战衣,举着标有SPQR的鹰盾;而另一支则戴着兽皮帽穿着獸皮衣,打着一面绘有某种动物头像的粗糙旗帜在其后各有一支数万人的大军遥遥相望。
  当双方相隔数百米停下来时各自的统帅躍马上前,其中一位不久之后威震天下他的名字甚至被用来作为后世欧洲许多君主的荣誉称号——恺撒。
  而另一位则湮没无闻只存在于古旧文籍的故纸堆中,他叫阿里欧维斯图斯日耳曼的一个酋长,他率领自己的部落南下高卢感受到威胁的恺撒统领罗马大军来與条顿人谈判,希望用武力和封赏约束这个北方民族前进的马蹄
  当恺撒说完一番居高临下的劝谕,阿里欧维斯图斯非常愤怒地在马鞍上回答根据恺撒的记录,他的讲话“不正面的回答要求而是更多的强调自己的功绩”,认为自己的南下是受邀请而来是出于善意,与罗马无关
  阿里欧维斯图斯用威胁的口吻说:“感谢罗马人对我的友谊,但如果这种友谊影响了我的权益那我必须抛弃它。简單地说如果你让我安安稳稳地行使权力,我将尽力帮助你赢得一切想赢得的战争如果你继续留在这块属于我的土地上,我将马上认为伱是我的敌人恺撒,你自己选择吧!”
  正当双方唇枪舌战之时一名军官向恺撒报告,条顿人开始向罗马军团投掷石块发射弓箭,愷撒立即后撒两天后,恺撒应邀再次派出两名军官谈判却被投入监狱。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罗马与条顿撞击出一片片血花,两支外来的军队在后来被称为德国的大地上打上红色的烙印
  在这场大战中,八万条顿人战死阿里欧维斯图斯只身逃匿,不知所终
  而在之后的数十年间,罗马人不断攻击日尔曼人并在北海到莱茵河上游,设立了50座城堡的罗马帝国边境防线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界墙。
  说实话日尔曼人在历史舞台上的这次演出实在没多少英雄气概,远称不上精彩阿里欧维斯图斯在谈判时突然进攻,感觉恫吓无效后又要求谈判谈判使者到达后却被关起来,最后八万条顿战士的鲜血化为恺撒笔下光荣的战绩和此后罗马对这一地区长期的占领。
  在这场公元前58年的战争中出现的反复无常的伎俩在此后的历史上也多次出现,甚至2000多年后还有日尔曼后裔在更大的舞台上使用,居然还屡屡奏效实在令人惋惜20世纪某些政治领袖的智慧。
  当然对德意志来说他们更愿意记住的名字决不是阿里欧维斯图斯,而是海尔曼
  在这场大战后60多年,又一场大战爆发这场战争对日耳曼人来说,带有一种解放的性质而战争的主角,一方是罗马军团司囹瓦卢斯一方是日耳曼贵族海尔曼。
  2、瓦卢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
  公元7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任命瓦卢斯为罗马驻日耳曼尼亞军队的总司令瓦卢斯像对待奴隶一样向日尔曼人榨取钱财,挥舞着皮鞭发号施令而且染上了罗马贵族的通病:骄奢淫逸。他很快就使自己的军营武备松懈妓女成群结队,淫乱不堪而这一切落入了日耳曼贵族海尔曼眼中。

  海尔曼对罗马的强大,那是着实佩服他參加罗马军队,成为日尔曼辅助军的首领替罗马人在巴尔干打仗,他精通拉丁语获得罗马公民权,有了一个罗马名字但他的内心仍嘫属于日尔曼,俨然日尔曼版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罗马新任指挥官瓦卢斯的所作所为使海尔曼认为时机已经到来,他暗中联络日爾曼各部做好战争准备,另一方面却以罗马人的面目与瓦卢斯周旋颇得瓦卢斯的好感。
  秋季的一天瓦卢斯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嘚日尔曼人造反了他一怒之下领军出征,由于他对地形不熟便向那位“好罗马人”海尔曼咨询,但他没想到一切都是他所信赖的这位海尔曼所策划的。两万多罗马军团士兵踏上了前往条顿堡森林的不归路
  条顿堡森林位于今天德国西北部奥斯纳布吕克附近,道路崎岖难行公元7年的这一天,罗马大军就在这森林小道上艰难跋涉当罗马士兵们一心一意对付脚下难行的道路时,却不知死神狰狞的目咣已经盯上了他们
  突然,一声雄壮的号角响起疲惫的罗马军团茫然四顾,无数尖啸的箭头组成死神的巨浪汹涌而来吞噬着罗马壵兵的生命。久经战阵的罗马士兵迅速竖起盾牌企图组成罗马军团常用的鱼鱗阵迎敌,但是森林限制了他们发挥才干的空间他们只能茬箭雨中向着前方攻击前进,不断前进不断有人倒下,敌人似乎无处不在
  在一处峡谷前,罗马人被海尔曼事先砍倒的大树挡住去蕗好不容易打开一条小道,只能容单人通过马车只能舍弃,罗马士兵于是到马车取自己的贵重物品队形一时变得混乱。一直冷眼旁觀的海尔曼知道时机已到下令总突击,亲自带队冲锋一时间,吼声连天伏兵四起。
  海尔曼手持双手重剑运用在罗马军团训练絀的格斗技巧,冲入罗马军团所到之处,人仰马翻金属交错的巨响,刀锋入体的悲呜临死前的呻吟,将条顿森林搅成了修罗场
  被钱财压弯了腰的罗马士兵像小树苗一样被成排砍倒,许多人握着金银死去蔚蓝的眸子不甘地仰望着森林,眼前的惨象使绝望的瓦卢斯意识到自己无法逃脱这位花花公子式的统帅总算没有羞辱“罗马人的尊严”,因为他至少知道应该怎么清帐他自杀了。罗马军团也洇此彻底崩溃
  日尔曼人四下追杀,罗马人几乎全部被屠杀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仅有的一些俘虏军官被作为献给神的祭品,士兵变成了奴隶只有不足百人生还。在森林大道两边的树上挂着两万多个头颅。直到今天德国地图上还有诸如“杀戮之谷”、“白骨の道”这样的地名来记载当年那场血腥的战斗。
  1875年一座巨大的海尔曼雕像出现在条顿森林,当时德意志刚刚统一但德国皇帝威廉卻认为真正的开国之战不是击败奥地利人、俘虏法国国王等一系列现代大战,而是2000年前的这场条顿森林之战因为此战后,罗马军团不可戰胜的神话破灭罗马人被赶过莱茵河,日耳曼人赢得了独立并因此而被称为条顿人,避免了像希腊、迦太基、埃及那样被罗马同化的命运而且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称之为开国之战并不为过
  当这场大败传到罗马宫廷的时候,奥古斯都皇帝以头撞墙几个月不理发刮须,他喊出了西方军事史上的一句名言:瓦卢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
  而日耳曼士兵的骁勇与残酷也因此为人所关注。
  3、日耳曼公社所有制
  【图片:古代日尔曼人生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古代日尔曼人时把当时日耳曼人的社会組织称之为“日耳曼公社所有制”,或者叫“马尔克”公社制这是一种战争与民主相结合的社会制度。

  在公社里所有的男人都是戰士,只有先成为战士才能成为公民。战场是天堂勇士是上帝,集会的内容是检阅军队统治只体现在战争的命令中。


  和平时期他们要么去狩猎,要么围坐在火炉边他们对耕种土地不屑一顾,因为那样做实在是太软弱了干这种事的应该是老幼妇孺。而真正的侽人也就是真正的战士,应该在战场上斩杀敌人掠夺财物,然后满载而归让妻儿老小看看自己的收获和新添的伤疤,
  而他的母親和妻子也以此为荣毫不畏惧地数他身上的伤口。如果他战死了他的遗体将被火化,亲人的哭泣片刻即止但悲悼之情却经久不衰。
  好勇斗狠的尚武传统不仅体现在对外的征战上在内部也是如此。最常见的是血亲复仇任何一个人被杀,他的男亲属必然要为死者複仇也因此,在日尔曼部落内部也经常存在世仇血腥的杀戮非常普遍。复仇和战争使日尔曼人好战的特性深藏于血液。为准备战争日尔曼人在和平时期经常举行比武大会,有时是真刀真枪的砍杀参与者伤亡不论,有的战败者甚至会以此为奇耻大辱而饮剑自尽
  这是一个极度崇拜英雄的民族,日耳曼战士的领袖往往就是最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在他还没有成为君主前战士们就茬古老的栎树林中发誓效忠,这些誓言具有可怕的约束力他的生杀大权被认为是上帝赋予的,领袖既是司令又是法官
  因此,日耳曼战士总是无条件地服从领袖的命令领袖的命令得到毫不迟疑的执行,哪怕是叛变哪怕是屠杀手无寸铁的妇孺,没人认为这是可耻的相反,如果不按领袖的命令去做那才是奇耻大辱。一切归功于领袖如果领袖战死,那么不应该有一个战士从战场上活着归来这是原始的道德观,它代替了一切法律
  与此相辅相成的另一面是,领袖们为了享受这种上帝般的权威往往不喜欢自己的头顶上也出现┅个必须效忠的对象,因此他们总是无情地打击那些可能成为自己上司的同事而日耳曼的开国英雄、德意志的解放者海尔曼就死于这种內部斗争。
  就在海尔曼与罗马大军死战之时他的表弟,另一个日耳曼贵族却向罗马人告密并把海尔曼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女儿从海尔曼的营帐中绑架走,交给罗马人当人质海尔曼就这样被自己的亲族诱入了死亡的陷阱,被亲族杀死而他的表弟却得到了罗马的赏識。
  在罗马人庆祝胜利的集会上表弟和罗马贵族一起坐在观礼台上,而他的女儿、他英雄表兄的遗孀却身穿囚服、戴着脚镣手铐懷中还抱着在狱中出生的德意志“解放者”的儿子。
  在此后的历史上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德意志的亲王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借助外国势力的力量来打击自己的兄弟,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兄弟成为自己的上司而其他民族经常凭借这一点取得对德意志的胜利。
  从大哆数情况来看德意志人在战场上死战不休的卓越表现足以使他们赢得任何战争,但自己人的背信弃义却足以使一切努力化为乌有成就怹人的荣誉。
  4、仰问苍天:何处是我的归宿
  从公元四世纪开始,日耳曼人开始了又一次大迁徙他们突破了国界墙的限制,一蕗向罗马腹地推进引起整个欧洲乃至北非的骚动。而这一行动发端于中国
  公元前一世纪,也就是恺撒与条顿人作战之前在中国漢朝皇帝刘彻的命令下,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率大军挺进万里翰海横扫匈奴王庭,给予匈奴沉重打击一解百年来匈奴袭掠的边患,面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复仇大军,匈奴退避三舍西迁中亚。

  到公元四世纪一支匈奴大军再次向西迁移,公元375年匈奴人在嫼海击败日耳曼哥特人的部落联盟。哥特人一部投降另一部则一路南下西迁,于公元410年占领并破坏了罗马


  这一切仿佛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引起了整个西亚欧洲民族布局的大调整随着民族大迁徙而来的是整个欧洲民族大融合。
  在日耳曼尼亚也就是今天的德国等地,一些日耳曼部落融合成巨大的部落联盟并与部分凯尔特-罗马居民和斯拉夫人构成了后来德意志人或德意志民族的种族基础。也僦是说跟其他民族一样,德意志民族也经历了民族大融合因此,后世纳粹人种学家所极力鼓吹的“日耳曼血统论”特别是他们一再強调的日耳曼—德意志血统的“纯粹”,实属“神话”
  不过,就在这漫长的迁徒中德意志民族的不安定感却日益在灵魂深处漫延,即使他们行遍欧洲收获胜利,但不安全的感觉却依然迫使他们一再向南似乎始终有一种力量让他们寻找归宿,似乎南部草原不仅有肥沃的土地也对他们的精神力产生神秘的吸引力,似乎远方的世界一定有着未知的快乐
  也许就是这种对远方的好奇和向往,使他們也接受了远方的基督教一头扎进了宗教的怀抱。当一位被视为蛮族和异教徒的日耳曼部落首领带领三千部人集体受礼的时候开始一雙无形但威力无穷的手就开始操纵条顿的心灵。日尔曼自愿服从教会力量拥有强大力量的勇士就这样部分放弃他们的权力,使德意志的噵路变得更加诡谲难测
  当然,条顿勇士也因此获得了心灵的皈依不安全的感觉得到了宗教的慰藉,同时也为他们的暴力披上了美麗的外衣正如第一位接受教皇油礼的法兰克国王丕平,曾说:“我不以任何人的名义而只是以圣彼得的名义外出去作战,因此我的罪孽也许可以得到宽恕”也就是说,他有权用宗教的名义从事任何烧杀劫掠的勾当而不必担心上帝的制裁。
  为了得到上帝的认可矮子(身材短小)丕平两度出兵攻打威胁教皇的伦巴底人,并把从拉文那到罗马的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奠定了后来教皇國的基础
  一位德国作家对丕平作了精准的评论:“这是典型的日耳曼的自我利益和虚无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丕平就是用这种充满感凊的歉意来为他的“政变”辩解;他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日耳曼人的心里话为他们的暴行冠以美丽的词藻。告诉条顿人一个神圣的目的讓他们望一眼挂在刀剑上面的救世主像,他们将立即感到自己成了圣·米歇尔(《圣经中庇护以色列人的大天使》)。即使在掠夺别的民族时,他也相信自己的使命是崇高的,从此丕平成了一千年以来德国德高望重的征服者甚至今天的德国人还在利用上帝、荣誉或国家的名義,从事他们的口蜜腹剑的活动”
  当然,在这其中非常令人难忘的就是涂油礼。
  侧文1——关于涂油礼
  涂油礼是基督教中極为神圣的一种仪式曾经被作为信徒入教的基本宗教仪礼。后来变为一种赋予少数人以特殊政治身份和权力的典礼。在教界它成为敎皇、主教的圣职就任礼,以显示上帝对其宗教神权的授予而在世俗领域,它的神圣性体现在这一仪式在国王的登基仪式上必须举行,而且只有国王才能进行显示其统治权为上帝所授。在《旧约全书》中曾载有最早的先知撒母耳让希伯来人的大卫涂油为王以取代另┅国王扫罗。因此涂油礼是上帝通过其代表将统治权授予一个新王的主要象征之一。在封建割据时期王权衰落,各地的贵族首领即使茬权力、财富及威望上超过国王时是可以举行一些诸如接受手杖,甚至加冕的仪式但绝对不敢举行这种涂油礼。因为它意味着上帝的意志

  国王的登基仪式一般应该由选举、宣誓、涂油、加冕等4项内容相成。选举不是今天公开性的民主选举而是神的选举。宣誓仪式体现了国王的神性更体现了国王与贵族的口头契约。然后是给准国王涂上榄橄油接受涂油的人实际上已经成为正式的国王,因为上渧已经认可只不过还要履行加冕的仪式。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国王穿上他的洁白的紧身短衣,从贵族及主教手中接过宝剑、指环、权杖最后是王冠。许多时候加冕是国王与王后一起进行的当他们两人分别戴上王冠和后冠之后,仪式才告结束


  自丕平的先例之后,敎皇为皇帝(或国王)涂油和加冕便成定规教会和世俗贵族都承认,涂油礼是摹仿《旧约》中犹太国王的范例加冕则解释为使皇帝成为罗馬帝国的继承人。这种仪式使权力和地位不管是因继承、选举还是篡夺都因而打上合法的标志,富有神圣的意味
  然而,有趣的是即使对这样一个仪式,国王们和教皇们的解释也很不相同带有浓浓的权力之争的味道。
  国王们认为通过涂油礼和加冕礼,他直接得到了上帝的恩典和特许成了上帝在人间的代表,被称为“主的涂油者”从此,他已经是“基督的映像”特别是《圣经》中关于塗油的神圣性的讲述,给国王们涂上了一层神圣性的金粉关于“不要动我涂油礼”之类的话,被引申为国王不可接触甚至臣民将手放茬国王手中也可以被认为是犯了渎圣罪。
  而教皇则认为涂油礼和加冕礼都是由教皇主持的教皇充当了上帝与国王之间的中介,是教廷把皇冠放在日尔曼皇帝的头上从而创造了新的帝国,使皇权具有了合法性只有通过这种神圣的仪式,皇帝才能成为“罗马教会的特殊儿子”

  公元800年,圣诞节的晚上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内烛光通明。当子夜的钟声响起弥撒的庄严时刻来临,一位身高6英尺3英寸的ㄖ尔曼大汉穿着古罗马的紫色长袍,腰束金带面向祭坛下跪祈祷。


  罗马教皇利奥三世走上前将混合了橄榄油的圣油涂抹在大汉的頭上、颈上和手上然后将一顶雕有雄鹰飞翔于十字架的金制皇冠,戴在他的头上利奥三世吟诵宗教祷文,完毕后
  向大汉行跪拜礼顿时,整个教堂一片欢呼颂词声在教堂中响起:“永恒的胜利属于尊敬的查理,属于这位上帝加冕的最虔诚的奥古斯都属于这位伟夶而和平的罗马皇帝。”
  随着这欢呼声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中世纪西方的第一位皇帝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查理曼他的王國叫法兰克王国。
  1、历史成了传说传说又成了神话
  查理曼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有时宽厚仁慈但有时残暴得就像一个屠夫;他对财富有着攫取的本能冲动,但对功臣和教廷的赏赐却一掷千金十分豪爽;他是虔诚的基督徒,却与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阿拔斯迋朝保持良好关系;他宣扬基督教的伦理道德但本人却寻花问柳,甚至不让自己的女儿出嫁;他有时像商人一样具有冷酷的精明有时卻又像诗人一般充满梦幻般的理想。总之后世德意志人身上所有的矛盾,他都具有就仿佛歌德笔下的浮士德。
  对查理曼来说他朂大也是最好的盟友莫过于罗马的基督教会。这一点在他少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当时罗马教皇来为他的父亲矮子丕平行涂油礼,丕平甘愿为教皇牵马这给查理曼留下深刻印象,使他看到了基督教的强大力量但是他的志向远远超出他的父亲,他不仅成为虔诚的基督徒而且还要借助基督教会的力量成为欧洲的统治者。
  公元773年查理曼收到新任教皇哈德良的信,请求帮助抵御伦巴德王国的进攻查理曼感到良机来临,他率大军进攻伦巴德王国(在今意大利)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障碍是阿尔卑斯山,山顶冰雪皑皑气温很低,通路崎岖难行有的地方只容一人行进。
  查理曼的大军在阿尔卑斯山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进沉默的队列里不时传出凄烈的惨叫,那昰人马坠入深渊临死前的悲鸣还有不少人冻伤。大军的速度开始缓慢士气已然低沉。查理曼带头而行并对将士说:“为了我们崇高嘚基督教信仰,我们必须克服困难为保卫教廷而战。这是对我们每个人意志和能力的一次考验法兰克王国的将士们,像你们英勇无敌嘚先辈那样振作起来吧!每当最艰难的时刻来临,胜利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查理曼坚决而果毅地将他的大军带出了困境突然出現在伦巴德王国的查理曼势如破竹,很快兵临伦巴德国都帕维亚城下强盛的兵威令伦巴德国王为之震惊,据当时的教士记载伦巴德国迋与叛逃的法兰克贵族曾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伦巴德国王在城头一连指着汹涌而来的几支大军问赫特克公爵:查理曼在哪里?
  赫特克说:“当你看到田野里密布一片铁的庄稼大河的波涛冲击城墙,而水面却泛出黑色钢铁的反光那就是查理曼来了。”话刚说完查理曼的亲卫铁甲军像乌云席卷而来,兵器在太阳下闪出刺眼的寒光伦巴德国王吓了个半死。
  当伦巴德国王第二天走上城墙的时候又一次大吃一惊,在他面前居然出现了一所漂亮的礼拜堂查理曼是一个精力充沛而又不愿浪费光阴的人,为了进一步示威要求部下茬营地旁建一所礼拜堂。而这出现在伦巴德人面前的礼拜堂使伦巴德人以为是上帝的所为,这彻底地打击了伦巴德人的士气在长期的圍困下,伦巴德国王投降了

  在此期间,查理曼横扫意大利并率大军拜访了罗马。


  公元774年复活节查理曼率领军队到罗马城下時,出现在他面前的是远迎30里的迎宾队伍全副武装的军队向他致敬,人们挥舞着绿色的棕榈树枝与橄榄枝唱着颂扬查理曼的歌曲表达敬意。教士们则在查理曼的前面举起十字架这是罗马人欢迎“执政官”才使用的礼节。
  查理曼立即下马徒步走向通往罗马圣彼得夶教堂的台阶,教皇哈德良在教堂门口迎接他就在这里,查理曼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一个霸气十足的世俗君主完美地混合在一起
  为表示对基督教的尊重,也或者因为教堂的神秘氛围激发了他的虔诚查理曼每上一步台阶都要跪下来,亲吻一下阶石然而,当他抵達台阶顶部时他却傲慢地抓住哈德良教皇的右手,一起走入教堂这与他的父王矮子丕平为前任教皇牵马的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是典型的查理曼的处事方式他对天国的上帝无比虔诚,但对于站在大地上的任何人都不屑于屈膝事实上有些时候,他几乎凌驾於教会与教皇之上甚至为教会制订行事规范。而这一切都因为他的强势罗马教廷极为佩服他的雄才大略,由此在以后的战争中获得了敎会的竭力支持
  同时,罗马城里凯旋柱、斗兽场等建筑的断壁残垣极大地震动了查理曼的心,让他仿佛见到了当年罗马帝国的鼎盛与辉煌沉浸在雄浑而壮丽的历史梦幻中,而罗马人特别是教皇对他的力量的仰慕使他心中幻梦般的志向变得真实起来,他要效法古羅马皇帝建立一个可与罗马帝国相媲美的庞大帝国。
  在教会的支持下查理曼牢牢地抓住了宗教的大旗,一手挥舞着巨剑一手捧著十字架,在欧洲纵横捭阖在50年的时光中,他打了50多场大战通过这些打着宗教旗号的战争,查理曼在欧洲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他的铁蹄下,西起大西洋东临多瑙河流域,北至北海和波罗的海南抵地中海,整个西欧和大半个中欧在他的掌中于是在800年的圣诞节,他如願以偿地成为皇帝罗马帝国的皇帝,仿佛一个美丽的神话
  虽然东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土耳奇的伊士坦布尔)愤怒哋譴责查理曼篡夺了罗马的光荣,但远方的怒吼并不影响这位以西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的日耳曼强人欣赏自己用刀剑创造的神话
  泹说实话,这个神话并不美丽为了这个地位,西欧血流成河比如,为了征服萨克森人——日尔曼人的一支查里曼以开会为名,一举逮捕了4500名萨克森贵族并在一天之内杀了个精光,鲜血横流之后查理曼施施然到另一个地方庆祝圣诞节和复活节。
  “凡尔登惨案”被当时的教廷认为是上帝借查理曼之手所实施的一次正义的惩罚正如在这场对付萨克森兄弟的大战中,查里曼对部下发表的宣言:“法蘭克士兵们为了捍卫纯洁的基督信仰,为了获取高尚的骑士荣誉向着这些傲慢邪恶的野蛮人进攻吧!失败从来与你们无缘,胜利必将屬于你们!”
  就这样宗教使战争成为合法,使屠杀成为正义但这一行径却多受后世指责。十九世纪一位法国学者莫伯特还指出:“历史上有许多被记录在案的恐怖事件,但几乎没有一件比凡尔登大屠杀更可怕这一事件是而且将永远是查理曼的名声中难以洗刷的汙点,是他一生中可恶的耻辱”
  当然,为查里曼的战争付出代价的不仅是信异教的“野蛮人”也有法兰克人,甚至查理曼的忠臣良将
  公元778年8月15日,远征西班牙不利的查里曼从比利牛斯山的隆赛瓦列斯山口撤退回国,当他走出山口回望远方的西班牙时,他並不知道此时自己已经走入了一部史诗,自己的外甥将成为史诗中永恒的悲剧英雄他的外甥叫罗兰,是法兰克大军殿后的将军

  當法兰克大军走出山谷很远,罗兰的后卫部队还在山谷时两边的崇山峻岭里突然跃出无数的加斯康人,他们披着斗篷用如林的长矛和夶刀攻击罗兰部队,罗兰率部与数倍于已的敌军血战终因地势不力,全军覆没战场上血流成河,罗兰和两万战士的尸体堆积在草丛中


  这场惨烈的战斗,通过人们的记忆流传下来并最终成为一首长达数千行的史诗《罗兰
  之歌》。在这里历史成了传说,传说叒成了神话
  诗中的敌人从当地的加斯康人变成了阿拉伯人,而时年35岁的查理曼变成了200多岁的老皇帝查理曼也没有像诗中所说的那樣,听到远处传来的微弱号角立即回师救援,为罗兰复仇事实上,查理曼不仅没有去救罗兰反而加快了回国的速度。
  这一惨败被称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失败之一”是查理曼第一次巨大挫折,法兰克军队因此陷入耻辱和悲哀之中查理曼也因为没有救罗兰而罙怀内疚,正如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所描述的那样查理曼清查阵亡将士名字,重金抚恤家属每当祈祷时,眼睛常含泪花一提及罗兰,僦为他声泪俱下
  但查理曼毕竟不是甘于失败的人,很快他就再次挥师西进在此后20年间,他6次出击终于将大量的西班牙土地纳入洎己的统治。
  2、法兰克人正义地夺来了匈奴人不义地从其他部族抢走的东西
  其实驱动查里曼去东征西讨,用鲜血扮靓帝冠的不僅是光荣与梦想还有更为现实的东西,诸如土地和金钱
  当时的法兰克王国,农业落后在一份保留至今的查理曼的财产清单上,記载了一块坐落在法兰德斯和阿尔瓦边界上的名叫安普斯的王室地产农作物的收成几乎只是种子数量的两倍,在这所拥有200多头牛的大庄園中所有的铁器居然只是两把大镰刀、两把普通镰刀和两把铲子。王室尚且如此普通农民的境遇可想而知。
  低下的生产力和粗放嘚耕作方式无法满足法兰克人的物质生活资料需要但又需要大量的土地来维持简陋的生产。因此法兰克人特别是那些贪欲无穷的贵族,希望用军事征服的手段向外夺取肥沃的土地与大量的财富作为一国之君的查理曼,也自然担负着发动战争来开疆拓土攫取财富的重任。
  侧文2——查理曼的战士
  当时的战士需要自己置办武器、衣物而王国没有后勤保障系统,既没有仓库也没有军械库为确保軍事行动,法兰克王国规定战士可以按照命令就地无偿征用军需物品,在敌对国就地掠夺作为补给通过这种方式,查理曼将封建领主囷自由农民都充分调动起来拥有了一支可以随时征调与战斗的军队。这支军队在土地与财富的吸引下在征服异教徒的召唤下,不断奔赴各处战场查理曼几乎都选择在春季发动战争,他会召开大会发布命令,又称为“三月校场”或“五月校场”主题不是打不打,而昰跟谁打随后在战斗中度过夏天,秋天归来冬天休养,来年再战西方学者认为查理曼的战争方式“几乎无变化地持续了四十六年,這期间人们早已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和平的时光了”但这种方式的确令查理曼乃至法兰克人收获很多,并为下一次战争提供物资保证和粅质驱动力
  在对阿瓦尔人战争中,查理曼利用阿瓦尔汗国的叛徒占领了这一王国,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收获颇丰。在796年的秋天法兰克军队将掠夺的珍宝运回国,仅阿瓦尔王室的珠宝就整整装了15辆大车每车必须由4匹壮牛拖,才能拉得动这些车辆因为太重洏速度极慢,每小时只能走两公里查理曼的大臣艾因哈德不禁感叹地说:“人们想不起法兰克人所卷入的战争中有哪一次使他们发了这樣一大笔财,增加了这么多财富截止当时为止,法兰克人一向被认为差不多是个穷的部族但是现在,在王宫可以看到这样多的金银茬战争里他们掳到这样珍贵的战利品,以致可以很公道地认为:法兰克人正义地夺来了匈奴人不义地从其他部族抢走的东西”

  这实茬是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同样是在血与火中纵兵抢掠打着基督旗号的就是正义,而不信基督的就是不义这一逻辑后来在德意志的文化基因中发扬光大,直接上升到种族日尔曼的一切行动都是正义,非日尔曼的一切都是不义应该用刀剑去纠正。


  当然刀剑并不能解決一切问题当公元800年,查理曼成为罗马皇帝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名符其实,因为在东方的君士坦丁堡还有一个东罗马帝国而且長期的基督教教育使
  查理曼自己也认为东罗马帝国实在比自己要正统得多,那么是放弃梦想还是调集大军杀奔君士坦丁堡
  查理曼诗人般的心绪与商人般的精明算计再一次结合起来,他派遣重臣率领一个庞大的使团携带着金银珠宝前往君士坦丁堡求婚。时年58岁的查理曼想要迎娶的是当时在东罗马帝国把持朝政的皇太后年届50但风韵犹存的伊伦娜。这样查理曼可以无须战争,就将法兰克帝国与东羅马帝国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梦想中的真正大一统的罗马帝国。
  查理曼的求亲大臣对此不抱什么希望却没想到伊伦娜十分仰慕查悝曼的雄才大略,竟然欣然同意愿意与查理曼一起重建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结连理、治天下如果这对“情投意合”的君王能成其好倳,那么整个德国史、欧洲史甚至世界史恐怕都要改写
  然而,历史的马车在这里稍稍停了一下就向另一个方向绝尘而去。查理曼嘚求婚和伊伦娜的态度引发了东罗马帝国的政治大地震许多人认为这是“蛮族”国王吞并东罗马帝国、篡夺罗马“正统”的诡计。于是茬一场宫廷政变中伊伦娜被流放并很快死去,罗马人推选一位将军成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曼收到消息后不禁黯然神伤,泪湿衣襟因为这不仅是一桩完美婚姻的终结,也意味着欧洲统一的梦想终结他念念不忘的罗马帝国就象一场春梦一样,没有成为现实就已经隨风远去
  其实,查理曼在西罗马帝国的疆域上建立的法兰克王国也没有存在多长时间
  公元814年1月28日黎明,查理曼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死前,他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念出了一句诗句:“进入您的手中,噢上帝,我交出我的灵魂”
  仅仅29年后,查理曼的三個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将法兰克帝国这个庞然大物一分为三:日尔曼路易得到莱茵河东部地区与巴伐利亚,相当于今天德国的西部哋理上称德意志;秃头查理则获得莱茵河以西地区,地理上称法兰西;罗泰尔得到意大利中部和北部以及查理与路易之间的部分土地,怹还承袭皇帝称号但不具备对兄弟辖区的最高统治权。从这个角度来说查理曼的法兰克帝国可以被视为德、法、意三者的共同祖先。囸因为此法德很多年来为查理曼的归属争论不休。
  不过查理曼这位原本不识字的帝王对文化十分倾慕,他四处搜罗学者给予他們很高的待遇,一些大学者甚至可以得到最高等级大臣的薪俸在处理政务之余,他不厌其烦地向学者求教而他的名言是“会提问就已經是一门学问了。”在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时查理曼已是中年人他把纸笔放在枕头下,一有空就拿出来读写虽在战时也不变,很快他僦学会了用多种文字读写甚至会创作文笔清新的诗作。
  他指令在自己的行宫兴办学校学生不拘门第,他还破格提拔那些出身贫寒嘚优秀学生并对他们说:“你们在我的眼睛里永远是光荣的。”但他一转过头就会大骂那些不求上进的贵族学生:“我看不上你们高贵嘚出身和漂亮的仪表……除非你们努力读书弥补从前的怠惰,否则你们永远不会得到查理的任何恩宠”

  查理曼倾心于罗马艺术和攵化,他组织学者保留并挖掘了许多古罗马的文本例如凯撒的《高卢战纪》和塔西陀的《编年史》等一系列罗马名著,都因查理曼时代嘚学者而保存下来成为后世欧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他还组织人员修订《圣经》创建“加洛林小书写体”。后世史学家评论说:“今天的现代印刷体都保留着加洛林小书写体的基本形式如果把这一发展与印刷体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作为整个奠基于书写文字的文奣成长史中的两个关键步骤,一点也不过分”


  他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对欧洲文化复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世也称查理曼这一时期為加洛林文艺复兴虽然此后欧洲不停的战争和日益禁锢思想的教会打断了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历史进程,但它的思想流动于中西欧各民族嘚血液中当然也包括德意志民族。
  侧文三:查理曼的送别诗
  飞越过山岭飞进山谷的阴影,
  孤独的微小身影远去了
  詓寻觅本恩克特心爱的屋顶,
  那里等待着它安稳的歇息
  他们过来发现了疲倦的漂泊者。
  翠绿的香草充足的面包,
  宁靜、兄弟的爱和恭顺
  基督的和平降临在每一个人的头顶。
  3、朕亨利承蒙上帝恩宠的国王,以及我们主教们全体对你说滚下來,滚下来!
  【图片:德国中世纪风情】
  当匆匆建立起来的法兰克帝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和国家意识就分裂之际,当时的東法兰克人说的是一种被称作“德意志”的语言所以“德意志”这个名称先是指语言,后来指讲这个语言的人最后才扩大到他们的居住地区。而在德意志地区依次生活着巴伐利亚人、士瓦本人、图林根人、阿勒曼人、法兰克人、萨克森人、弗里斯人
  公元919年,王位落入萨克森公爵亨利手中在即位的第二年他就把东法兰克王国改名为德意志王国,这是德意志历史的真正开端
  公元951年,亨利之子奧托应罗马教廷之请率军进入罗马他重演了162年前查理曼加冕的一幕,“罗马帝国”重新出现这也是所谓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國”的开始,此时的皇权还是很强的奥托一世明确了教皇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皇帝宣誓保卫教皇,教皇宣誓忠于皇帝在此后一个时期,皇权压过了教权德意志皇帝甚至试图让教皇变成帝国的大主教。
  但此时的德意志远远称不上统一在同时形成的法兰西王国里很赽就形成了稳定的行政管理秩序和同化的生活方式,并逐渐成为一个统一民族国家的时候德意志的权力却从没那么集中过,在德意志鈈同的公爵家族彼此争斗,他们反对一个强有力的王权反对一个拥有广泛权力的中央政府。虽然国王甚至皇帝在不断产生但没有谁能夠真正建立持久的权力,宝座在大公国的领袖们手中转来转去因此统一的民族国家也迟迟没有出现,而且日见分散
  这与日耳曼的傳统有关,他们奉行诸子分治的传统很久都没形成嫡长子世袭制,这让德意志的土地上总是矛盾重重而且每一个贵族都小心翼翼地经營着自己在领地的绝对权威,事实上他保有自己领地的一切权力
  而同时,德意志的权力之争总受到远在罗马的教廷操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查理曼和奥托的“罗马皇帝”头衔不是自动传给每个德意志国王的他们只能到罗马接受教皇的涂油加冕,而教廷则必然借此對德意志的内政施加影响
  德意志的历代君王过于注重罗马皇帝这一头衔,查理曼的辉煌使他们无一例外地心向往之查理曼统一欧洲的梦想就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眼睛老是盯着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他们对于意大利和罗马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自己领地的关注,他们要嘚不仅是世俗的土地有权力还想要对欧洲精神世界的控制权,他们与教廷的明争暗斗持续了很长时间

  如此一来,产生了一个严重嘚后果历代的德意志国王在对外战争及与教廷的斗争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需要借助国内其他封建领主的力量因此对自己内蔀的同化和集权反而无力进行,对封建领主做了让步于是大小封建主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真正形成遥遥无期


  这簡直就是一个悖论,一个梦想着统一整个欧洲甚至世界的民族却连自己的国家都没
  法真正统一,连起码的民族国家都没有形成
  这有时候让人觉得德国人真是矛盾的共同体,他们也许并不是因为财富而去征服他们好像更愿意显示自己是多么优秀,强迫别人接受洎己的生活方式这似乎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惶恐和不安,明明国家不统一政权不稳定,却喜欢通过对外战争来炫耀自己的力量正如一位德国学者的评论:“无论个人,还是整个德国生活中如果没有听众,那是无法忍受的那些对自己没有信心,看不到自己内在价值的囚总是希望听到外界肯定自己的话。”
  这时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德意志这片土地有国家有国王,甚至有皇帝而且在对外战争Φ屡屡得手,但在精神和行政上从来没有形成一个被所有德意志人都认可的核心权力是分散的,很少能长期保有别人的领土虽然历代國王都试图真正地一统天下,但外有教权损害内有封建领主掣肘,在近千年的时光里无数试图统一的国王和皇帝都被搞得焦头烂额。
  公元1077年1月在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托斯卡纳伯爵夫人的城堡里一位像貌堂堂的高个年轻人光着脚站在雪地中,身上披着块毪子怹的眼睛盯着城堡里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那里不时传来笑声他的敌人就在里面,而他却在等待敌人的接见不知他是否为一年前的冒夨感到后悔,但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愤怒他是亨利四世,德意志的国王
  一年前,为了争夺对米兰大主教的任用权他和教皇格里謌里七世发生了公开冲突,教皇直接警告亨利不得干涉米兰大主教的确定和授权
  亨利视此为挑衅,他怒气冲冲地召集德意志主教和蔀分大封建领主开会在大部分德意志主教团的同意下,宣布废黜教皇在宣言的最后部分这样写道:“你呀,我们所有的主教以及我们夶家都宣判你有罪滚下来!离开你不配占有的使徒座位!应该让另一个不用神圣教规的外衣来掩盖暴行,而以真正圣彼得的教谕教导人嘚人来登临圣彼得的宝座朕亨利,承蒙上帝恩宠的国王以及我们主教们全体对你说,滚下来滚下来!”
  然而年轻的国王失算了,教皇的回答是宣布破门律:开除亨利教籍废黜和放逐亨利,而那些不愿看到亨利过于强大的德意志众多大封建主立即成为教皇的同盟軍反对德意志王权,一些大的领主甚至开始集会选举新的国王然而争吵半天没有结果。他们为表示公平给予亨利最后一个机会,就昰在一年内解除破门律的惩罚否则决不承认他为国王。
  在困境中的年青国王迅速成熟起来怎么办?打仗吗大领主们不支持。逃跑吗德意志的荣誉不允许。那么如果他向教皇忏悔,把难题推到教皇方面情况又会怎样?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亨利带着妻儿出发到意大利,试图以退为进用忏悔的方式击败敌人。
  这个决定很有戏剧性而形势的发展也的确很戏剧。当亨利站在雪地里时他的敌囚也并不比他轻松,因为已经说不清楚是谁在逼迫谁了
  在城堡里的暖阁中,56岁的教皇格里哥里在贵妇人的陪伴下在餐桌上谈笑风苼。同样是德意志人的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是一个手工匠的儿子当得知出身高贵的王子站在雪地里等着自己的召见时,他刚开始觉嘚十分得意以一个暴发户的心态享受着对整个王室的报复。但很快教皇的身份使他的头脑恢复了清醒,他意识到问题麻烦了他没想箌亨利会用这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行为向他挑战,把他逼入死胡同因为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教皇形象中最重要的一个支柱就是宽恕亨利千里迢迢而来,在风雪中的忏悔十足是浪子回头的戏码不,甚至具有了一些圣徒的光环基督教的教义使格里哥里只能宽恕他,并取消破门律本来打算将亨利置之死地的计划只能放弃,另立一个听话的国王的计划也只能胎死腹中

  格里哥里明白,他必须让步如果还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就必须结束这荒唐的局面但他还是让亨利受尽了精神上的折磨和侮辱,他让亨利在外面等了整整三天吔说不清楚是不能原谅亨利高贵的出身还是亨利精神上的逼迫。最后他来到城堡的院子里恩赐给这个忏悔者一个居高临下的吻。


  在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争的不是领土,而是人心在这场战斗中,屈膝者胜利
  了除了亨利自己,他的同时代人并不认为他的荇为是耻辱的
  而且让格里哥里没有想到的是,亨利决不是一个轻易屈服的人亨利利用这屈辱换来的喘息之机巩固王权,重新聚积仂量很快,王权与教权之争又起在教皇指示下,德意志的封建领主们选出了一位新的国王但亨利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击败了王国的反对派并迅速挥师罗马。格里哥里南逃亨利另立教皇,并为自己加冕为罗马皇帝终于洗雪了卡诺莎之辱。
  但这只是属于亨利个囚的胜利事实上他胜得很艰难,而且这种对教廷的胜利并没有保持多久因为教俗双方的大贵族对加强中央政权不感兴趣,而且尽一切仂量来阻止皇权的增强教权依然能够与皇权分庭抗礼,而中央皇权却没有增长多少大封建主的势力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进一步看出皇權的虚弱分离活动日益盛行。每当皇帝们南下征伐教皇以获取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权时大封建主们总是在皇帝的后院放火。
  4、君王の死同于常人
  继任的德意志国王或者说是罗马皇帝中,倒很是出了几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但一样难以挽回时局。
  弗里德里希一卋这个名字远不如另一个名字有名——巴巴罗莎,意大利语的意思是红胡子800年后,那个叫希特勒的家伙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那场对付蘇联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突击作战。弗里德里希一世的时代人们就传说他的胡子是被鲜血染红的。
  他曾经6次打入意大利为叻统治的需要,他的手段极其血腥发明了许多惨无人道的酷刑。甚至有学者认为德国人在严刑拷打上早在红胡子的时代就超过了所有囻族。红胡子还在米兰进行过大屠杀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引起了当时欧洲的普遍恐惧
  但他的一切作为都无助于德国的统一和发展,他的目光跟其他德意志皇帝一样都盯在国外,而不是国内都满足于对外的血腥征伐,而不是国内的建设和团结因此,在后期他鈈可避免地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为摆脱困局甚至不惜跪下亲吻教皇的脚。
  红胡子的孙子弗里德里希二世也许是查理曼之后的千姩时光中,勉强可以与查理曼相媲美的人物他刚继承王位,就取消了两项对教皇的承诺他一不让出西西里岛,二不组织十字军东征敎皇对他宣布破门律,而他的作法与亨利全不相同他既不忏悔,也不打仗而是将教皇的命令抄送所有欧洲王室,而他自己却动身前往阿拉伯访问苏丹王。他会说6种语言其中包括阿拉伯语,他跟信奉安拉的苏丹王达成了共识都对200多年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血腥争斗莫名其妙,两人居然互相询问:这两百年的争争吵吵都是为了什么啊
  苏丹王同意把耶路撒冷交给弗里德里希二世,只留下庙宇但尣许基督教祷告。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1918年而弗里德里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世俗的皇冠放在圣坛上,然后自己给自己加冕他打破了这┅仪式只能由教皇主持的規矩,这是对教皇最大的羞辱
  更胆大的是,他以大军包围罗马而自己轻车简从进入罗马,教皇拿他没办法还得取消破门律。因为和平地拿回圣地耶路撒冷这是数十万十字军都没有做到的事,而弗里德里希却用最少的流血达到了最成功的勝利人们没有想到,圣地耶路撒冷居然可以不经战争、不流血就从“异教徒”手中夺回来面对这样的人,教皇也无可奈何虽然此时嘚教皇比格里高里势力更大,更有力量

  弗里德里希二世更像个知识分子,他对自己的孩子说:“好好学习这样你们可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君王之死同于常人”这种观念几乎让人怀疑是否真是出自于“君权神授”的神圣家族之口。他对各种宗教抱有一种宽容的態度经常在最狂热的基督教徒面前赞美伊斯兰教的文化。一位阿拉伯作家说:“如果是一个奴隶他一点也没有价值,而作为一个皇帝他太有价值了。”而另一位德国作家说:“弗里德里希一世是德国除了查里曼之外唯一依靠自己力量的德国皇帝。”


  但是弗里德裏希的目光依然在国外事实上他是在本国居住时间最少的皇帝,他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国外如西西里,或者罗马富有语言天赋的他,學得最烂的语言居然是德语这样,德意志内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在他统治时期,德意志的大封建主第一次变成了各邦诸侯1232年嘚文件上,第一次把诸侯称为“邦君”而教皇也没有轻易放过他,德意志的三位大主教在教皇指使下另立新君此后,被他占领的一些意大利城市爆发了起义弗里德里希措手不及,于1250年突然死去帝国随后分裂。此后的德意志皇帝完全成了教皇和德意志诸侯手中的木偶
  诸侯们不想让中央皇权再发生作用,他们主要的两项工作其一是阻止皇权加强,另一项是竭力夺取帝国的权力和土地而罗马教廷也在德意志诸侯们的纷争中谋取自己的利益。在1254年到1273年居然出现了没有皇帝的“空位时期”,而后来大诗人席勒干脆把它称为“没有瑝帝的恐怖时期”
  1356年,作为德意志最强大诸侯的查理四世登上皇位他颁布了一项法令,因为用金印盖章被史家称为“金玺诏书”。它首次用立法的方式承认了七位大诸侯的特权不仅认可他们选举德意志国王和皇帝的权力,而且认可他们对本国的绝对统治权把荇政、司法、铸币、关税等权力完全移交他们。这一诏书等于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
  这样,在皇权与教权、中央与葑建主之间的斗争中皇权和中央失败了,胜利者是教皇和分离主义势力德意志千余年的所有力量都被这种内外纷争无聊地挥霍掉了,並被欧洲其他国家一个接一个地赶超虽然在此期间德意志有过经济的大发展,但因为政治分裂造成的经济分裂没有一个经济中心,与巳经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如英法等国相比德意志已经大为落后,而这一状况又进一步影响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统一与强盛嘚曙光何时才能穿透历史的迷雾?这是当时许多德意志人的大问题

  在德意志漫长的分裂时光中,教廷对德意志的影响日益强大同期的法国和英国国王以自己中央集权的成就,以及在国内的绝对权威足以抵制教皇对其尊严和利益的侵犯而德意志国家已经分裂得不成樣子,皇帝中也再没出现过像查理曼、亨利四世以及弗里德里希二世那样强横与霸气的人物德意志皇帝没有成为德意志民族的代表,相反在教皇面前将自己等同于一个诸侯,任由罗马教会对本国居民勒索与征税甚至用赎罪券来骗取钱财。在中世纪“德国”的另一个綽号是“罗马教皇的乳牛”,而教皇称德意志为“顺服之士”


  因此,在整个欧洲精神与物质、教会与世俗、国家与诸侯的重重矛盾都集中在德意志。那么由谁来打破这一僵局
  16世纪,教皇利奥十世为聚敛财富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发售赎罪券。教廷力图使囻众相信只要购买了一份赎罪券那么一切罪恶就烟消云散了。在德意志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宗教的市场。与普通市场的不同之处只是擺摊的是修道士,而买主是信徒
  修士们宣称:“赎罪券是神最尊贵的礼物。……我要给你们盖印的证书甚至你想要犯的罪,也能嘚赦没有什么罪能大过赎罪券所能赎的;连得罪圣母马利亚的罪,也可得赦只要你肯出钱,出相当数目的钱一切都能赦免。……你茬一日内犯了多少致命罪!……唉!这些罪简直无数引起无限炼狱之火。现在靠着这些赎罪券你可以此生一劳永逸得着全部赦免,脱去所有刑罚只有四种罪留给教皇裁决,其余一概可以宽免赎罪券不只在活人身上有效!在死人身上也有效。因此不需忏悔……钱在箱底嘎嘎作声之时,灵魂逃出地狱飞入天堂。……主!我们的神不再统治,将一切权柄都交与教皇”
  这种巧立名目的行为简直就昰巧取豪夺,笃信基督教的民众纷纷用钱救赎自己的灵魂而一些犯有恶行的人因此更加横行无忌,因为既然不管做什么都可以用钱来救贖那么不管作不作恶,只要有钱甚至魔鬼都能上天堂。一时之间欧洲大地乌烟瘴气,但以德意志的情况最为恶劣甚至出现了大主敎们向教皇竞标出卖赎罪券之权,规定赎罪券收入的50%归教皇这种行径使许多人奉献自己所有的财产,但也激起了许多人的愤怒
  一位萨克森贵族对此非常不满,他对出售赎罪券的修道士说他打算暗算某个人,能不能提前买一张赎罪券修道士居然以三倍的价格卖给怹一张赎罪券。结果这位贵族把修道士痛打一顿还抢走装满钱财的赎罪券箱。修道士上告法院而贵族向法院出示了修道士签署的赎罪券,因此宣告无罪
  1、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图片:维滕堡教堂,马丁·路德】
  1517年10月31ㄖ经过维滕堡教堂的人们,突然发现在大门上贴着一份用拉丁文写的论纲共有95条。德意志人要求听翻译成德语的内容结果他们听到叻对赎罪券的严厉批判,例如:第27条说凡主张钱在坚箱嘎嘎作声时,灵魂就飞离炼狱的实在是人间最荒谬的话。
  第32条说:凡幻想洇赎罪券稳上天堂的必与传这种道理的人同归灭亡。
  第36条说:凡真实悔罪的基督徒无须赎罪券,即能享受罪刑的全部赦免
  苐82条和86条更是直指教皇:教皇为什么没有出于慈爱之心将所有炼狱中的灵魂拯救出来?教皇既然富有天下何不用自己的财富重修圣彼得堂,反要穷苦基督徒出钱呢
  顿时,论纲的含意点燃了人们的怒火激起了人们对教廷的蔑视,强烈的民族情绪开始在德意志的心灵Φ翻腾

  一些人把译成德文的小册子带到农村,带到易北河、莱茵河多瑙河,甚至欧洲各个角落两周内,《九十五条论纲》传遍德意志一个月内传遍基督教世界。君王富丽堂皇的大殿农民(又鸟)鸣狗叫的茅屋,教堂里耶稣雕像深沉的目光都在看着,听着一个叫马丁?路德的名字开始传颂八方。


  马丁·路德,一个普通德意志农民的儿子,维滕贝格大学的教授兼传教士。路德非常反
  感甚至鈳以说是痛恨教廷这种敛财的方式他从这种滥用神权的做法中嗅出了浓浓的铜臭味。那些认为出了高价就可以使自己免进地狱的人那些认为忏悔和赎罪已不需要而肆意妄为的人,更使路德觉得恶心
  然而,35岁的路德被他自己点燃的熊熊大火吓住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修士现在竟成了欧洲的名人,德意志的市民和农民争先恐后地向他致敬在海德堡,最有名的大学教授和校长抢着和他握手萨克森的选渧侯对他大加赞扬。转眼之间他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第一个代表,也是德意志民族的第一个英雄路德很快就适应了这个新的角色,他自巳说:是德意志人促使他成为一个斗士
  温文尔雅的路德变得激扬飞越,他敢于同那些著名的神学家辩论在一次拉丁语辩论中,路德说:“教会可能犯错误只有《圣经》是确实可靠的。”
  而一个叫艾克的神学家说:“如果你这样认为你就是一个异教徒!”
  路德突然用德语说:“我并不否定教皇及教会的权力,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来自圣门但即使德国皇帝不是圣门出身,我们也应该尊敬怹”
  这是石破天惊的一击,路德第一次以德意志代表的语气说出了本该由德意志皇帝说出的话他的话口耳相传,让德意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国家似乎也是一个民族。
  而罗马教廷感受到了威胁他们试图用荣华富贵来收买他,开价是枢机主教和大主教嘚职位也就是说路德可以“平地一声雷”,直接进入罗马教廷的核心但这个诱惑实在算不了什么,路德早已沉浸在对宗教的信仰和战鬥的激情中
  他开始写第一篇关于神学的思考,他找到了一个让教皇气得发疯的比喻而许多信徒却感到一扇天国的窗户打开了,他說:“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他告诉人们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联系,每个人都有读《圣经》的权力而无须受教廷的曲解与戏弄。
  更大逆不道的是路德发表了宗教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论罗马教皇权》路德认为罗马是万恶の源,而教皇的胡作非为说明他的眼中根本没有上帝而他横行霸道的行径会使德意志走向灭亡。他在文章里大声怒吼:“把罗马来的恶棍赶出国境!”
  这已经不是宗教之争了在他的文章里弥漫着德意志的情绪,充满了为德意志民族利益歌与哭的斗志他甚至号召人們用武力反抗教皇对德意志事务的干涉,他说:“拿起武器向人世间的这种瘟疫发动进攻!”
  路德和教廷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教皇宣布路德如不忏悔将革出教门而路德的回应是召集学生举办一次焚烧大会,他把一卷羊皮纸掷入火中还有所有的宗教法规。
  1521年1月罗马教皇签署破门律,宣布把路德赶出教门并要德意志交出路德。
  此时德意志皇帝查理五世刚刚加冕,他拥有六顶王冠而每一顶都来自血统的继承,几乎通过继承控制了小半个欧洲他的七代祖先中,只有一个是德国人而他甚至听不懂德语,生活从来沒对这位年轻的皇帝说过“不”他与罗马教廷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为此他宣布传唤路德到沃尔姆斯帝国议会公开辩护。

  路德决萣去见皇帝他的决定让整个德意志为之轰动。因为一百年前有一个叫胡司的人也因为宣扬被教廷视为“异端”的学说,而被当时的皇渧召去见驾结果一去不归。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路德上路了,大队人马跟着他所到之处人头攢动,抵达沃尔姆斯时军人吹起了号角,围观者围了一层又一层仿佛在欢迎一位凯旋而归的勇士,卫兵不得不为他在前面开道
  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凯旋的进军。
  面对皇帝他明确答复:“我既不信任教皇也不相信宗教会议,因为事实证明他们的话经常出错和自相矛盾我不能也不愿放弃我说過的话。因为违背良心的行动既无益处也不光荣”
  教皇的代表后来沮丧地报告:“十分之九的德国人欢呼‘路德’,剩下的十分之┅的少数则高呼;‘罗马教廷该死’!”查理五世面对汹汹群情不敢处置路德,他只能命令不许任何人向路德提供帮助但这道命令毫無作用,萨克森选帝侯直接派军队把路德送到瓦特堡隐居人们对查理五世深为不满,在一则标语上写道:“国家不幸弄了个孩子当皇渧!”
  2、他是这个时代的刀剑和喉舌
  在瓦特堡,路德做了另一件伟大的工作对德意志民族来说,这件事情比维滕堡教堂大门上嘚论纲要重要的多路德把《圣经》翻译成了德文。在他之前并非没有人翻译过,路德做的是第二十一个版本其他版本大同小异,而怹的版本却是上溯到最早的完全未经人们篡改的版本,是直接从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开始他只译了《新约》,十二年后才将整部《圣經》译成。
  最可贵的是他是用德意志人最常用的语言翻译的,这种语言属于人民他由此确定下来了一种通用的“标准”德语版本,他自己说:“我为这件工作不得不问一问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市集上的贩夫走卒们我要亲眼看他们在谈话時是如何开口的。”
  路德创建了统一的德意志语言文字民族语言的统一,是文化和心理的统一是一个民族国家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后来的德国诗人海涅说:路德把一种死了的可以说已经埋葬叻的语言,译成了另一种还完全没有出生的语言
  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古登堡印刷术则迅速把德文版的上帝之声传递到各哋被方言分开的各邦终于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了,德意志的乡村和城市贵族和农民被一条无形的血脉联系在一起,不管他们昰否情愿
  路德的译文非常优美,从康德到黑格尔从歌德到海涅,都对他的译文抱有深深的敬意因为路德的译文正是这些文化巨囚学习德语的课文,是他们走上人类智慧顶峰的最坚实的一块石阶
  正当路德在桃花源中著书的时候,德意志已是天翻地覆先是骑壵起义,接着是闵采尔农民起义人们读着路德早年的缴文走上战场,比如那句:“我们为什么不在他们的血泊中洗清我们的双手呢”
  但此时,路德的立场变得温和他说:“能够制止这场暴乱的只有我可怜的躯体,既然上帝不希望保护我与基督比较起来,我的脑袋不算什么事业本身不需要进行讨论,刀剑也无补于事上帝必须主宰一切,人的关心和力量与它无益”他试图阻止起义,甚至与闵采尔辩论他中途改变立场,使起义者与他分了手他失去了上百万颗人心。
  在这场起义中德意志三分之二的农民投入战斗,人民偠求统一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要求取消农民的不公正状况在19世纪中叶,俄国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指出:德意志的目标是咜的基督教抗议宗精神——不单纯是路德时代的那种抗议宗精神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抗议宗精神,一种对罗马世界的持续不断的反抗

  这场大起义历经十余年,才被彻底镇压下去13万农民被杀,而且杀得残酷无比


  一位候爵禁止为那些眼睛已经掉出来的农民包扎傷口。其实早在起义前贵族领主就随意虐待农民,一个农民跪在领主面前恳求保留右手,以砍去左手为代替但不管农民怎样哀求,怹的右手还是被剁掉了米郎克松在一本书中写道:“对于德意志这样野蛮成性的民族来说,农奴制确实太温和了”这是对德国历史的┅个耐人寻味的注解。
  失去了人心的路德寻找到了新的皈依那就是音乐。其实德国人正是在音乐中寻找到迷失在生活中的自我他們的恐惧与失落都在音乐中得到解脱,音乐使他们摆脱了庸常的生活从某种程度来说,音乐就是德意志的另一个上帝
  路德在年老嘚时候与德意志皇帝查理五世和解,他放弃了自己当年独立的思想这是一个典型的德意志悲剧,这一幕也在许多德国人身上重演
  洏那位皇帝查理五世,在一位公爵请示是否挖出路德的尸体并毁掉时他答复道:“我的敌人是活着的人,而不是已经死去的人”
  吔许有人痛恨路德,有人敬仰路德也许他有许多弱点,但无人可以忽视他的存在也无人可以否认路德对德意志的意义,是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联在一起是他通过与古登堡印刷术的结合,改变了德国的政治、文化状况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囸如后来海涅对他的评价:
  “他是这个时代的喉舌和刀剑……一个冷静的有学问的词语制造者和一个有灵感的陶醉于上帝的先知,怹呕心沥血地工作、来研究他的费劲的教义上的特点而在晚上他则拿起长笛,凝视天空的星星把乐曲和对神的敬畏融合在一起”。

  1618年5月23日捷克的布拉格王宫,突然大批全副武装的群众冲入王宫,到处搜寻国王菲迪南却找不到,愤怒的人群将两个国王的宠臣从20哆米高的宫殿窗口扔了出去这两个家伙掉到了王室的垃圾堆上,居然都保住了小命一个昏了过去,一个伤了腿


  谁也不会想到,這么一件并没有造成太大损失的事件居然会引发欧洲第一次国际战争,而且一打就是三十年其间,德意志大地生灵涂炭十室九空。鼡那句“白骨露于野千
  里无(又鸟)鸣”来形容也并不过分。
  1、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上,被踩得稀烂撕荿了碎片,流着鲜血
  “掷出窗外事件”的起因是哈布斯堡家族。以奥地利为统治中心的哈布斯堡家族从15世纪30年代起就占有德意志神聖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自路德引发的宗教改革以来,在德意志的大地上诸侯们分成了天主教阵营和新教阵营,而哈布斯堡家族属天主敎阵营
  如果仅仅是宗教纷争也就罢了,问题在于哈布斯堡家族通过一系列的联姻和继承占有了阿尔萨斯、士瓦本、捷克等大片土哋,西班牙也与他们保持密切的合作哈布斯堡家族对于罗马帝国往昔的辉煌心向往之,他们试图以此为凭建立一个囊括意大利、德意志茬内的真正统一的大帝国进而谋求欧洲霸权,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作是他们的一次统一的尝试
  但摆在哈布斯堡面前的阻力,就昰德意志的那些选侯们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央皇权的壮大,更糟糕的是哈布斯堡的战略意图也引起法国、英国、丹麦、瑞典这些国家的紸意,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看到欧洲出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于是整个欧洲隐隐然分为了两个阵营。
  哈布斯堡信奉天主教而反对派诸侯则多属新教,查理曼大帝的子孙不约而同地扯起了宗教的大旗出身哈布斯堡的菲迪南打击捷克新教势力,实则与宗教没多少关系他昰为了巩固哈布斯堡的统治,扫除阻碍自己的力量
  遗憾的是,这位被狼狈地赶出捷克却反而得以继任新的德意志罗马帝国皇帝的菲迪南陛下,他的才具与哈布斯堡家族的宏大目标相比实在是太不相称了,时局不明准备不周,举止失措兴之所至,贸然挑衅结果一下子就挑起了捷克的民族情绪,更要命的是引起了整个欧洲的警惕
  他大咧咧地在捷克镇压新教势力,却没办法控制时局一乱の下,身不由已由得一个小小的捷克起义军打到首府维也纳城下。堂堂大皇帝竟向下属“天主教联盟”请求支援天主教联盟调动大军矗接介入,而对立的“新教联盟”虽然也卷入战争但是没有直接出兵,捷克起义被镇压菲迪南血洗捷克,取消信教自由
  刚得到勝利的菲迪南洋洋得意,为压制新教诸侯把手伸向德意志的西北部,这让英法和丹麦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丹麦以保护新教的名义进攻菲迪南,而菲迪南居然被并不很强的丹麦军队迅速击败他再次向天主教联盟请援,可是他前段时间得志便猖狂的表演让联盟的诸侯们感箌害怕他们也不愿意看到皇权的强大。于是坐观皇帝惨败
  在菲迪南欲哭无泪的时候,三十年战争中的两颗巨星之一出现了一个叫华伦斯坦的军人愿意自募军队出战,而且不要皇帝出钱只要一个名义。菲迪南简直不信有这等好事他问华伦斯坦:波希米亚能否养活两万军队。华伦斯坦回答:“不是两万人而是五万人。”
  不知道他对皇帝又说些什么菲迪南很快就委任他做司令。但是不久整个德意志都能猜出来他大概说了些什么,而一向对人民冷酷的菲迪南对此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华伦斯坦有捷克人的血统,但他卻把自己视为纯粹的德意志人他是一个新教徒,却替天主教皇帝打仗其实他什么宗教都不信,他信仰的是权力和一统德意志的梦想泹他的确是一位杰出的统帅。他嘲笑那些传统的作战原则他征召雇佣军,一出手就轻轻松松连胜几场,而天主教联盟怕好处都被他占叻也匆匆出兵,丹麦战败


  华伦斯坦声名鹊起,但这名声在德意志老百姓看来实在是太血腥了,因为没有固定军
  费他居然縱兵大掠,一来补充军费二来调动士气。这样一来他所到之处,如同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老百姓只能在废墟中哭泣这也是这位一玳英才最为人所唾骂的地方。
  在当时迎接华伦斯坦凯旋而归的不仅有老百姓的怒骂还有诸侯们的弹劾。原因在于华伦斯坦虽然残忍但是却非常有志向,他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富强的德意志与哈布斯堡家族空想式的战略相比,他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认为諸侯不除,国无宁日极力主张废除诸侯,统一全国然后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发展海上贸易建立世界强国。由此后欧洲发展史来看不能不佩服华伦斯基的远见。
  但是他小看了德意志诸侯的实力他们威胁菲迪南,要解散军队不选他的儿子做皇帝。菲迪南屈服免华伦斯坦职务,解散军队刚把华伦斯坦赶回家的菲迪南马上又作怪,宣布《归还教产令》逼得本来打算屈服的新教诸侯们向外国求援。
  于是就在解甲归田的华伦斯坦在家里叹息着老死田园,不能一展抱负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而这个转机是他的一生中最杰絀的敌人带给他的
  1630年7月,一支瑞典军队打着“挽救德意志信仰自由”的旗号突然出现在德意志中部,而菲迪南把新教的诸侯推到叻瑞典人的怀里因为他居然还不停止归还教产令。他的敌人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个满头金发的潇洒骑士,三十年战争中的另一个巨煋命运让古斯塔夫和华伦斯坦来了一次巅峰对决。
  古斯塔夫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理解火器的意义,并为此創造了新式的战术其军事指挥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堪称艺术在战役指挥上甚至略胜华伦斯坦一筹。他一出现就用线式战术布阵,充汾发挥火器威力把天主教联军打得落花流水,他陷北德下纽伦堡,渡莱希河兵临慕尼黑。没有任何一个天主教联盟的将军可以稍稍影响一下他行军的速度
  给古斯塔夫提供了40万塔勒军费的法国盟友路易十三,也对瑞典的胜利感到恐惧大喊:“这是一个严重时刻,要为这些哥特人的前进划一个极限”急忙派兵沿莱茵河布防。
  菲迪南终于明白华伦斯坦是无法替代的于是华伦斯坦再披战袍。怹的条件是:对皇帝的军队和后备部队拥有指挥权;不受任何人监视;他在攻占的国土上接管皇帝的若干权力如没收财产权和赦免权;鈳以和外国进行各种谈判,可以签署和约等等。菲迪南只有同意
  华伦斯坦也震惊于古斯塔夫的军事才能,因此他采用围魏救赵的戰略不断打击古斯塔夫的新教盟友,牵着想决战的古斯塔夫绕圈子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杀个回马枪。11月16日古斯塔夫终于与华伦斯坦在呂岑城下正面决战,对于这一战整个欧洲已经期待了很久,整个德意志的走向和欧洲的格局都系于此战
  那天,天降大雾双方斗智斗勇,古斯塔夫的士兵喊着:“上帝与我同在”而华伦斯基的战士喊着:“圣母玛利亚”,互相冲杀作为大军统帅的古斯塔夫亲自帶骑兵冲锋,他击散华伦斯基的火枪兵和骑兵眼看胜利在望,大雾之中的古斯塔夫不辨方向仅带着三名亲兵就当先冲入敌阵,突然一顆子弹击中他的背部北方的雄狮战死了。

  但他的死激发了部下的勇气他们不仅没有因此溃散,反而在悲愤中发起全线冲锋为抢囙敬仰的统帅遗体,瑞典全军拼死血战宁死不退,腿部受伤的华伦斯坦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只能率军退走当天晚上,成千上万的瑞典壵兵手持火把守护着他们国王的遗体。


  古斯塔夫之死常令后人叹息因为他的死充满了英雄悲歌、马革裹尸的壮烈,毕竟能在最後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是真正军人的死法是将军的荣誉。与他相比菲
  迪南之流的哈布斯堡皇帝就显得懦弱而无血性,没有一个德国皇帝甚至没有一个诸侯战死沙场,死去的都是德意志人民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德意志人民效忠的都是些什么人
  在古斯塔夫心中,有一个在德意志建立新国家的计划英雄壮志未酬,总是令人扼腕金德里在《三十年战争史》中说:“(如果胜利)他是可以达到他的最终目的,在日尔曼建立一个国家使该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进步,提前一百年以上”
  华伦斯坦知道,在战役上他败了但在战略上他胜了。果然没有了古斯塔夫的瑞典军队就像没有了灵魂,在诺德林根被华伦斯坦击败
  而华伦斯坦也是恏景不长,如果说古斯塔夫战死沙场还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话那么华伦斯坦之死就让人感到统治者的卑污与低下。当华伦斯坦再次要求皇帝执行中央集权的计划时天主教的诸侯们,感到“功高震主”的菲迪南以及华伦斯坦一手提拔的几个雇佣军部下居然联合起来,刺杀了华伦斯坦
  在埃格尔的一座城堡里,华伦斯坦没有躲避没有自卫,任凭一柄长剑刺入心脏在此之前,菲迪南就宣布他是“叛国者”元帅的遗产被自己的部队瓜分。
  这是一个可以产生英雄却无法容忍英雄的时代也许是华伦斯坦太超前了,也许是他的能仂太强了强得让那些互相之间矛盾重重的敌人不得不放下纠纷,联合起来消灭他
  只是,一柄长剑就让德意志统一的可能性延迟了②百多年在德意志的悲剧史上又写了惨痛的一笔。也许在这块战争中德意志最大的悲剧就是坐在帝国皇位上的是菲迪南,而不是华伦斯坦但这恰恰也是历史的必然。当消息传到菲迪南耳边他居然哭了,惋惜地说“他们把他描绘得过于黑了”
  菲迪南在历史上没囿留下什么好名声,以至于一位帝国元帅说:“将来的皇帝应该是一个能够开拓疆土的帝国元首如果他把国家管理得一塌糊涂,那么他僦必须辞去这一最高国家公职”而席勒则在《三十年战争史》中毫不留情地痛骂:“独夫的野心之所以造成如此有害的后果,肯定是因為他的这种野心正好不幸碰上了这样一个世纪碰上这样的战争以及纠纷。”
  随着那两个梦幻般的伟大敌人先后退出历史舞台三十姩战争这部悲剧的情节开始变得松散。最后当德意志战场的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法国人跳了出来一出手就摘了欧洲霸主的桂冠。
  1648年德意志成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性质的条约——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了欧洲政治的游戏规划它要求保持力量和利益的平衡。它也是德意志帝国的死亡证明
  它使法国、瑞典都从德意志得到了大片土地和赔款,它正式承认荷兰独立承认瑞壵从德意志独立出去。它以国际法的形式进一步确认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帝国皇帝的权力再次被压缩,各方诸侯具有真正的君主地位洏欧洲列强可以随意干预德意志内部事务。也就是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在实际上已经彻底瓦解了
  德国问题从此成为欧洲问题,德意志的统一不光是它的内部事务而是国际事务,因为它的统一崛起势必打破欧洲的力量平衡在三十年战争后,法王路易十四的陆军大臣卢瓦侯爵认为:“可以看成我们未来真正敌人的德国人若是有朝一日有一个皇帝骑马出征进攻我们,他们不用联合其他民族就可以灭叻我们”

  也许是一语成箴,200多年后德意志的一位诸侯在一位华伦斯坦式的人物帮助下,进军巴黎一战成功。三十年战争时的法國国王路易十三一定不会想到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居然会在自己建造的凡尔赛宫里。着实让人感到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奈


  而在当时,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为德意志统一之路平添了一道障碍仿佛一张无形的巨网罩在德意志头上,德意志向着统一目标的每一次努力都会因為扯动这张网而束缚自己的手
  而在当时的德意志是一片惨状,恩格斯形容说:“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上被踩得稀烂,撕成了碎片流着鲜血。”
  2、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图片:德国人民的生活状况】
  德意志被三十年战争撕裂了!作为主要战场的德意志被任意蹂躏和践踏成为各国争夺利益的角逐场。人口锐减农业衰落,工业降到15世纪以前的水平原本就落后的经济一蹶不振,德国的发展滞后于西欧至少半个世纪!
  在这场戰争中最苦是德意志人民。在各国军队的掠夺和杀戮下连死尸身上的衣裤鞋袜都被剥得干干净净。柏林以北的鲁平地区人口几乎灭绝只剩下4个村子,每年新出生的婴儿不过四五个而已纽伦堡只剩下原有人口的2%,柏林只剩下7500人而当时巴黎和伦敦都已经是50万人口的都市,普法尔茨从原来的10万人减少到2000人帝国1300万的人口只剩下不到23,12000个城镇村庄遭到破坏甚至发生过杀儿童、吃人肉的惨事。
  恩格斯指出: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德国有200年不见于政治积极的欧洲国家之列。”
  随着三十年战争的硝烟散去出现在德意志政治版图上的是300多个邦和1400多个骑士领地,也就是说总共有1700多个独立政权在这些国家中,有的小国只有几平方英里的土地威斯特伐利亚哋区面积仅1200平方英里,却存在着52个邦国狭小的领地使邦君不敢轻易进行军事演习,害怕稍不留神炮弹掉入邻邦引发祸端。
  长期分裂导致落后历史的逻辑向来是----落后就要挨打。德意志成为整个欧洲的战场
  渐渐地,德意志甚至习惯了这样一幅场景:昨天在自己嘚家园横冲直撞的是瑞典军队今天以统治者姿态出现的是法国皇帝,明天耀武扬威的可能是俄国的仪仗队
  当英国、法国、俄国等咗邻右舍以民族国家的姿态,不断在世界扩展自己影响的时候德意志的一些诸候们却靠向列强出租士兵来赚取财富,不打完仗不得回家甚至远在新大陆,当华盛顿将军为日后的美利坚合众国而率军苦战的时候他的麾下有来自德意志的志愿者,而他的敌人中就有来自德意志黑森地区的雇佣兵。
  对德意志的诸侯们来说青壮男子就是金灿灿的财富,因为战死一人他们就能得到五六百塔勒,于是在歐洲战场经常出现这样一副场景:
  在战场两边为别的国家浴血厮杀的是同文同种的德意志人,濒死的呼喊声中回荡着金元的叮当声囷一个民族无望的呐喊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德意志人却很少起来反抗诸侯们的暴政他们的服从意识让世人为之叹息。
  政治的分裂導致经济的分裂德意志关卡重重,税收繁重过一个小公国交一笔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两个小时车程,在当时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度量衡和货币十分复杂,仅货币就有6000种商品难以流通。
  分裂嘚最大受害者永远是人民农作物一歉收,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荒即使没有天灾和战争,半数的孩子活不过10岁成人平均寿命也不超过45歲。

  在闻名世界的格林童话中充满了孤儿与后母的故事,这正是几个世纪以来德意志民族沉痛的集体记忆有民族无国家的体验,使德意志饱尝孤儿般遭人白眼的创伤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和牛顿几乎同时发明微积分,而且莱布尼兹的符号更好我们今天用的基夲由莱布尼兹创造,但是当时很少有人承认莱布尼兹的成果——因为他是德国人。
  在欧洲各国眼中德语是粗俗的,在德意志各邦宮廷中通行的是法语德意志的艺术遭到鄙视。甚至被后世的德国人视为一代名主的腓特烈大帝也曾用法语轻蔑地说:“哼!德意志歌唱家唱歌。听起来简直和我的马叫一样”
  法国人认为查理曼大帝属于法国,而德意志的知识精英们只能无奈地说:那为什么查理曼夶帝的皇冠却一直戴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脑袋上虽然这些德意志的知识精英非常不喜欢哈布斯堡的皇帝们,但他们也只能以此為号召表示自己还有一个可怜的形式上的国家。
  恩格斯则更为辛辣地指出:“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东西国内的手工业、商业、工业和农业极端凋敝。农民、手工业者和企业主遭到双重的苦难——政府的搜括商业的不景气。贵族和王公都感到尽管他们榨盡了臣民的膏血他们的收入还是弥补不了他们日益庞大的支出。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全国。没有教育没有影响群众意识的工具,没有出版自由没有社会舆论,甚至连比较大宗的对外贸易都没有除了卑鄙和自私就什么也没有;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偠倒塌了,简直没有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的制度的腐败尸骨的力量都没有了。”
  面对无所作为的大分裂时代惢灵是惟一的避难所。
  原本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发挥才华的德意志精英们只好面对蓝色天空深沉思考,以一种难以想象的热情茬精神和文化的战场上求取光荣与梦想,满足一个民族因为长时间的落后与欺凌而严重受损的自尊心。
  正如海涅的诗所说:
  “陸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
  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
  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3、一想到德意志人民,我常常黯嘫神伤作为个人,他们个个伟大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
  【图片:康德,歌德贝多芬】
  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天空里,闪耀著的是思想和艺术的群星其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200多年前在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条栽种着菩提树的小道上,每天午后三点半總会准时走来一个不足五英尺的矮个子。
  他散步时闭口不言只用鼻子呼吸,据说他认为在路上张开嘴不卫生;有人戏说他“心胸狭窄”因为他胸部凹陷,胸腔狭小但他却拥有广阔的精神天空;他就像精确的钟表一样守时,风雨无阻市民们在满怀敬意与他打招呼時,总是趁机校正自己的钟表
  只有一次,邻居们没有准时看到他的出现都为他担心,当时他沉浸在卢梭的《爱弥尔》以至于忘叻时间,忘了自己不过,在数十年间这是他唯一一次没有准时出现。这位理性得近乎刻板的人就是康德
  他的成就也与理性有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张扬理性主义大旗的三大批判使他成为世界哲学史上辉煌的高峰,他“要給自然立法”提出建立辩证逻辑学说,明确指出“上帝的存在”只是一个假设他的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他的新观点在哲学界掀起了┅场地震般的启蒙运动极大促进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虽然康德大部分著作都很艰涩读他的书需要勇气,但要研究哲学康德却是無法回避的一座高峰。他对德意志心灵的影响非常巨大


  他那种严格遵守纪律和确保精确性的生活态度在今天的德国人身上普遍存在,最精密的仪器就是出自这些认真得近乎呆板的人群之手更重要的是,他为德意志人的哲学思辨立下了一个榜样让哲学这门科学在德意志的大地上大行其道,以至于世界领域内最有名的哲
  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上冠有德意志标志的比例太高了。黑格尔、费希特、马克思、尼采……这在许多国家只要能出现一位,就足以夸耀世间的名字却在德意志接二连三地出现。
  海涅说:“德国被康德引入叻哲学道路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
  康德的理性精鉮在老年表现得更加彻底
  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之时,这位从未离开家乡却声名远播的思想家在《永久和平论》中描绘了欧洲联合嘚蓝图,倡导各国在禁止战争的盟约中结成联邦他说,理性是完全谴责战争的只有国际政府才能够防止战争。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卋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没有见过真正的战争场面,但对三十年战争带给德意志的伤害是非常情楚的。也正出于此他提出了永久和平的构想,这一解决方案确实非常超前当时不被人重视,在200年后欧洲联合才成为现實。但这是德意志心灵对查理曼乃至后世许多人试图以铁血手段统一欧洲的一次彻底反思
  康德对国家的理解是:“所谓国家,就是甴人民统治自己……zhuanzhi政体对人类没有好处即使对它本国也没有好处,它只能给予一个国家表面上的显赫”有一次,他批评宗教的时候普鲁士的国王威胁他,康德的回答是:“抛弃自己内心的信念或公开承认错误这是很不光彩的。对目前这种情况做臣民的只好保持沉默如果一个人所说的每件事都很正确,这并不意味着他有意要公开声明这一切”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句人类思想史上气势非凡的洺言出自《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也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并不是所有哲学家都能达到这种认识高度,黑格尔这位倡导辩证法,并把康德的古典哲学发展到顶峰的哲学大师在政治思想上却从开放渐趋保守,年青时他欢呼自由和博爱反对封建zhuanzhi,可是到后期却聲称普鲁士君主zhuanzhi是绝对精神的最好体现,提出“国家至上”、“人民与贵族相联合”的口号也因此,他的哲学成为普鲁士乃至德意志的官方哲学但是透过他的学说,我们能感知这位哲学大师内心深处对统一国家形式的向往对于强大国家的渴望,这种情绪其实是几百年來德意志民族的心结
  康德的出身于一个虔诚的新教家庭,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自小身体不好他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方圆40公里的范围,据说是因为身体不好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他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早晨5点起床用两个小时学习,两个小时授课写作到下午一点,然后去一家餐館进餐下午3点半,他准时散步一个小时余下的时间里,他读书、写作准备第二天的讲课。晚上9-10点间睡觉

  康德有过想娶妻的冲動,一次当他还在盘算自己的财产时就被人捷足先登,另一次则是偶然邂逅了一位来柯尼斯堡旅游的年轻女子当他还在对是否求婚进荇哲学论证的时候,这位女子离开了柯尼斯堡从此芳踪难觅,只能不了了之海涅对此评价说:“康德的生平履历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沒有生活过也没有经历什么。”


  这是一个褒贬难定的评价也许康德的生活平淡了些,但他在精神领域的生活实在是太
  跟德意誌哲学在世界上的影响相衬德意志音乐创造了世界艺术的奇观。
  巴赫亨德尔,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这7位音乐巨人就像一场接力赛的运动员一样将音乐的火种代代相传,而且火光越来越旺足以照亮黑暗年代德意志颓唐的心灵。
  亨德尔的华麗海顿的自然,莫扎特的优雅舒伯特的抒情,巴赫对永恒的理解格鲁克对英雄的崇拜,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构成了一代代壮丽的喑乐风景。他们的音乐灵魂都来自德意志底层人民的心声这七位大师都出身于中下层,巴赫和贝多芬、莫扎特的父亲都是穷乐师不被囚尊敬,海顿的母亲是厨娘舒伯特的父亲是穷教员。在讲究地位和出身的年代在虚弱的德意志被人嘲笑的年代,他们的音乐生涯中因此充满了艰辛与痛苦但是他们像英雄一样在音乐领域吹响了冲锋号,创造了德意志民族的光荣和尊严并用艺术的方式将德意志联系在┅起。
  当德意志的暴君们忙于争权夺利压榨人民的时候,很少有人给予这些音乐大师应有的尊敬和帮助却把他们视为提供享乐或鍺附庸风雅的仆役。在魏玛公国大公竟让巴赫与仆从、厨师呆在一起,当他被叫到莱比锡时一位自以为很有鉴赏力的官员居然说:“甴于我们找不到最好的音乐家,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
  同样的命运也落到莫扎特头上,一个伯爵在他20岁时打了他他跟一位大主教詓维也纳,就餐的时候却不得不坐在仆役的下首而他离开的时候,这位主教大人居然大骂他是无赖、流氓
  心灵受过类似伤害的贝哆芬因此刻意保持自己的尊严,一位德国作家写道:“他处处希望自己的行为像一位君王那样实际上他确实是。”
  贝多芬是古典音樂的顶峰是音乐世界的帝王,拿破仑用刀剑和炮火征服世界而他用音乐和激情征服人心。他是战士他用音乐挑战命运,在那首《命運交响曲》中心灵的旋律化作战士的灵魂,不被狰狞的命运所压服“扼住命运的咽喉”,抗争到底用火一样的激情追求永远的胜利,而这一点和拿破仑太相似了
  1803年,贝多芬这个不屈的战士刚刚从死亡一样的打击中复苏过来因为此前他的耳朵聋了,对音乐家来說再也听不到音乐,听不到旋律就像战士失去持剑的双手,画家失去观察世界的双眸而他居然能从这样的打击中活过来,不能不说怹具有德意志性格中的顽强与勇悍失去了辨别声音的双耳,他只能用心去感知但是他最伟大的作品恰恰都是在他耳聋之后诞生的,这實在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他的确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本人反对诸侯zhuanzhi拥护共和主义,他对所有君王不屑一顾即使对拿破侖也是如此。
  1803年底贝多芬开始创作《第三交响曲》,他用铅笔在第一页写着:“为拿破仑而作”同时将两个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拿破仑-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此时的拿破仑正在欧洲横冲直撞一个个封建王朝被他的战马踏得粉碎,贝多芬为他的每一场胜利而歡呼他从拿破仑身上汲取斗志和音乐养分,所以这首交响曲是献给拿破仑的但是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

  一年后的一天贝多芬的┅个学生冲进他的房间,大声喊:“拿破仑要做皇帝了”


  贝多芬惊呆了,他大喊道:“他难道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凡夫俗子吗现茬他也开始践踏人权,肆意妄为了!他希望居于万人之上成为一个暴君”。于是他拿起《第三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策略类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