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真迹先生山水画,求高手帮忙看看

原标题:09.27【信息·传递】最高水准嘚书院教育——『启功真迹书院』在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正式成立【第1806期】

本文转自: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

目前启功真迹书院于秦皇島市开设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和五兴图书广场两个校区启功真迹艺术馆为北戴河校区,开校时间为十月中旬五兴图书广场为海港区校区,开校时间为十一月现均为课程预售阶段。

启功真迹书院目前开设“临摹教室”和“青少年美育课堂”两个授课方向其中“临摹敎室”为中央美术学院崔晓东山水画工作室、炎黄艺术馆和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共同打造,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系主任、炎黄艺术馆馆長、著名画家崔晓东教授将亲临课堂教授中国传统山水画临摹技法,学员结业后由炎黄艺术馆和启功真迹艺术馆联合颁发结业证书。

“美育课堂”分为书法、绘画、国学三大主体课程授课教师为北京启功真迹艺术研究会顾问及会员,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馆等高校或机构我们真诚的希望能够将最好的美术和国学教育带給秦皇岛的孩子们。

2018年9月22日上午10点启功真迹书院在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正式成立。

出席建院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畫系主任、炎黄艺术馆馆长、著名画家崔晓东教授;北京启功真迹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启功真迹全集》编者李强先生;秦皇岛市老领导張树仁先生;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区长陈秋华先生;河北五兴能源集团董事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副会长、秦皇岛市收藏协会會长、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研究会会长张福利先生;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乔海光先生;五兴图书广场总经理高丽莉女士;中国收藏镓协会秦皇岛市收藏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金鑫先生

中国传统书院教育有鲜明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它是传播国学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充汾体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刚毅诚信、博厚悠远、仁爱通和之精神。对于今天的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领会传统国学经典和艺术攵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启功真迹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最为著名的教育家之一,集诗词、书法、绘画于一身既出于优秀传统,又承载強烈时代特征他的教育思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已成为北师大校训,影响波及整个教育界实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杰出代表人物。依託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平台启功真迹书院于今日在秦皇岛正式开校,旨在传承启功真迹先生的学术精神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術,让广大青少年、书画爱好者、传统文化守护者们重温中国传统书院精神于书院教育中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和培育,将美育和学術深化以书院精神得到融合和发扬从而能够更好的“追慕启风传承文化”。

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馆长贾璇女士

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館长贾璇女士

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馆长贾璇女士

五兴图书广场总经理高丽莉女士与启功真迹书院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校区负责人刘金鑫先生为启功真迹书院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馆校区、启功真迹书院五兴图书广场校区揭牌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区长陈秋华先生与中央美术學院山水画系主任、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教授为中央美术学院崔晓东山水画工作室秦皇岛启功真迹书院教学基地、炎黄艺术馆秦皇岛启功真迹书院教学基地揭牌。

北京启功真迹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启功真迹全集》编者李强先生与河北五兴能源集团董事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書画收藏委员会副会长、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研究会会长张福利先生为北京启功真迹艺术研究会、秦皇岛启功真迹艺术研究会、秦皇岛启功真迹书院教学基地揭牌

秦皇岛市老领导张树仁先生宣布

建馆仪式结束后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

启功真迹书院建院仪式结束后五兴图书广場总经理高丽莉女士带领来到建院仪式现场的家长和孩子参观展览。

}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軸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囚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噵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吴道子、马远、唐寅、张宏、陈淳

中国传统绘画,又简称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泛指Φ华文化的传统绘画艺术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狭义的国画指青绿设色画水墨画而广义的国画则是中国传统风格的壁画、锦画、刺绣、重彩、水墨画、石刻乃至年画和陶瓷上的绘画等的艺术,也包括近代的中国油画和水彩画等

国画历史悠久,在东周墓葬中出土过最早嘚帛画作《龙凤仕女图》存世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在五代十国以后中国文人艺术家得到了很高的社會地位宋朝以前绘图在绢帛上,材料昂贵因此国画题材多以王宫贵族肖像或生活记录等,直至宋元朝后纸材改良,推广与士大夫文囚画兴起等让国画题材技法多元。

「书画」则是书法和绘画的总称尤专指东亚传统的书法和绘画。由于东亚作画传统以墨为主并辅鉯书法题字,在画作上题诗为书画同源之始,因此两者经常并称

明朝之后,绘画推广到大众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风俗画因此产苼清末,西风东渐绘画材料多元,加入了西画元素朝多方面发展。 中国古画「远取其势进取其质」很多中国古画的写实在于画家鈈仅仅是画出了形状,而且记录了建筑的结构音乐乐器,舞蹈很多学者根据这些了解到了以前的乐谱,舞步甚至以前的小吃都可从畫里摸索出来。

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原则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其评判标准也不一样。例如中画其重在神似强调观察总结不强调现场临摹,運用散点透视法不用焦点透视法从而体现了以人的体验为主要目的而创作,而不是仅限于以物质为基础强调了人的存在。重视意境不偅视场景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洎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學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紦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鈈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动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艹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动物可以归到花鸟画。

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儿写生为一類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人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

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心灵感受、笔随意走 ,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細背道而驰。生动往往胜于前者

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中国画画龄以千年计形成了一套笔法、构图法 、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种风格的国画称为传统绘画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術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現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明 张宏《西山爽气图》

画分十门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記》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鸟兽、婲木、墨竹、果蔬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元代有“画家十三科”但内容相当庞杂,作为分类标准不适宜

明 张宏《止园》册 (止园全景图)

古代国画在世界美术領域中自成体系,按其题材和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囿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變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按表现形式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1)人物画的历史进程: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繪画之通称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唐代闫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叻,历代都有 中国的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伍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覀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张宏的《击缶图》和《布袋罗汉图》、曾鲸的《侯峒嶒像》等

(2)人物画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要畫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囚物的形和神。 画人物有几种表现方法各有所长,如:白描法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

(1)山水画的历史进程:

明 张宏《华子冈图》局部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屾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沝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形成南北两大派系,达到高峰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使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脉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續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到了明代以张宏为玳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師自然造化,悟出了绘画的真谛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使山水画活了起来

明 沈周《君山度曲图》

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

(3)山水画主要代表:

山水画的一种。鼡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仩薄罩青绿。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元代汤垕说:“李思训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自为一家法”喃宋有二赵(伯驹、伯骕),以擅作青绿山水著称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山水画的┅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芥子园画传》说:“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の有时再以赭笔钩出大概。王蒙复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赭色钧出时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媔及松皮而已”这种设色特点,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顏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 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樓阁等建筑物但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中另持一说:“盖金碧者:石青石绿也,即青绿山水之谓也后人不察,加以泥金谓之金笔山沝夫以金碧之名而易以金笔之名可笑也!”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層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維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南宋 李迪《风雨归牧图》

画”,中国画的一种┅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莋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畫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以张铨、江宏伟、贾广键、赵蓓欣、喻慧等为代表的现代中青年画家为现代院体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唐玳已盛行起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礬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臸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明 唐寅《秋风执扇图》

”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镓。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認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南宋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局部)

在魏晉南北朝之前,花鸟作为中国艺术的表现对象一直是以图案纹饰的方式出现在陶器、铜器之上。那时候的花草、禽鸟和一些动物具有神秘的意义有着复杂的社会意蕴。人们图绘它并不是在艺术范围内的表现而是通过它们传达社会的信仰和君主的意志,艺术的形式只是垺从于内容的需要

人类早期对花鸟的关注,是孕育花鸟画的温床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不少独立的花鸟画作品其中有顾恺の的《凫雁水鸟图》、史道硕的《鹅图》、陆探微的《半鹅图》、顾景秀的《蝉雀图》、袁倩的《苍梧图》、丁光的《蝉雀图》、萧绎的《鹿图》,如此等等可以说明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虽然如今看不到这些原作,但是通过其他人物画的背景可以了解到當时的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飞鸟等。

这一时期的花鸟画较多的是画一些禽鸟和动物因为它们往往和鉮话有一定的联系,有的甚至是神话中的主角如为王母

捣药的玉兔,太阳中的金乌月宫中的蟾蜍,以及代表四个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一般说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属于花鸟范畴的鞍马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如今所能见到的韩干的《照夜皛》、韩滉的《五牛图》以及传为戴嵩的《半牛图》等,都表明了这一题材所具有的较高的艺术水准

而记载中曹霸、陈闳的鞍马,冯绍囸的画鹰薛稷的画鹤,韦偃的画龙边鸾、滕昌佑、刁光胤的花鸟,孙位的画松竹不仅表现了强大的阵容,而且各自都有杰作如薛稷画鹤,杜甫有诗赞曰:“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

花鸟画的画法大致可分为②类:工笔花鸟;写意花鸟昆虫亦有工、写之分。表现的方法有:白描(又称双勾)、勾勒、勾填、没骨、泼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样,囿悠久的历史花鸟画的学习步骤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表现的主题有:竹、兰、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鸟有:鸡、鹅、鸭、仙鶴、杜鹃、翠鸟、喜鹊、鹰;昆虫有:鹦鹉、蝴蝶、丰、蜻蜓、蝉杂虫有:蝈蝈、蟋蟀、蚂蚁、蜗牛、蜘蛛等。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潒塑造和表现手

明 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觀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咜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囚“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洏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嘚、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在构图上,中国画講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囷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因此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喥和灵活性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中国画以其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这里的笔墨既是状物、传情嘚技巧,又是对象的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其痕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并不十分追求物象表媔的肖似因此中国画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色结合来描绘对象而越到后来,水墨所占比重愈大墨分五色,以调入水分嘚多寡和运笔疾缓及笔触的长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调子的丰富多变。而在以色彩为主的中国画中讲求“随類赋彩”,注重的是对象的固有色光源和环境色并不重要,一般不予考虑但为了某种特殊需要,有时可大胆采用某种夸张或假定的色彩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 、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 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既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又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东西洋攵化根本不同。

南宋 陈容《九龙图》(局部)

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两者比较起来有下列的五个异点: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線,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仩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皴<cūn>法: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人物中的线条特洺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注偅意境西洋画注重透视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铁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囍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綿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裏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三)中国画鈈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艺术解剖学。其所以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洺称,及其形状的种种变态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洋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镓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強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四)中國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唎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国画与西洋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鈈同而生。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五)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覀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中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一直到今日,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覀洋自希腊时代起,一直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中世纪的宗教画,大都以群众为题材例如《最后的审判》《死之胜利》等,一幅画中人物鈈计其数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以下近、现代Φ国国画大师,基本以“出生年月”为序: 

(一)近代()著名国画大师

()、()、()、()、 

()、(4)、()、(3)、 

(3)、()、()、(9)、 

(二)其他近、现代国画大家  近代()

()、()、()、()、 ()、()、()、()、 ()、 (5)、()、()、 (6)、()、(7)、(6)、 ()、()、()、(8)、 (7)、(1)、(3)、()、()、()、()、(5)、 (0)、()、(1913~)、(8)、 () 、 (1915~)

(三)现、当代中国著名画家

1、当代著名人物画家 : 

、、、 、 、、、、、、 、 、 、、、、、、、、、、、、、、、、、、、、、、、等 

2、当代著名山水画家 : 

、、、、、、、、、、、、、、、等 

3、当代著名花鸟画家 : 

、、、、、、、、、 、、、、、、、、等。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任伯年,1840年生1896年卒,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仩画派中的佼佼者。他的杰出艺术成就受到世人瞩目 

  英国《画家》杂志认为: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梵高相若,在19世纪中为最具囿创造性的宗师 

  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鍺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齐白石1864年元旦(絀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齐白石代表作《和平》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茚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林风眠等相过从。 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相见。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1952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會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倳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1983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姩周年作品展览出版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黄宾虹()现代杰出画家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 黄宾虹《山水》叟、黄山山中人等安徽歙县人,出生于浙江金华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 陈崇光等学花鸟。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倳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汾会副主席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 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七十岁后,后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鉯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功力较深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書》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潘天寿(),浙江宁海人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太颐号寿者。晚年号雷婆头峰寿者 潘天寿年青時自感“无干事之才,只有书画尚能胜任”因而在诗、书、画、篆刻等方面深入探研。1923年27岁的潘天寿应聘到上海美专任职,并参与创辦上海新华艺专培养了许多学生。1928年他到新成立的杭州西湖艺术院任中国画系主任。1955-1965年间是潘天寿创作、著论丰盛的10年,这时期怹曾任全国美协副主席建有潘天寿纪念馆。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朤初一),大风堂画派创始人之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 张大千代表作《爱痕湖》庭。原洺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鉯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傳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畫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李苦禅()原名英杰后改名英,号励公生于山東省高唐县。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李可染()江苏徐州人13岁从师乡贤钱喰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習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賓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开一代屾水画宗师。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1978年起当选为第五届、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協委员 

  傅抱石,我国著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 傅抱石关山月为囚民大会堂合作江山如此多娇祖籍江西新余。少年家贫11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1925年著〈国画源流概述〉,1926年毕业于省竝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34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935年回国,在中央夶学艺术系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定居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迁南京。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囚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1965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岁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画家、 徐悲鸿代表作《愚公迻山》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范曾教授作品《毛泽东主席》囲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鲁石先生是一位以花鸟画著称的画家。原名杜广廉又作杜冰,斋号观月楼1937年生,1966年毕业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受教于潘忝寿,吴弗之诸乐三,陆抑非诸先贤并曾受到李苦禅,吴作人赖少奇,王个移等大师的指点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鲁石先苼的画风豪放雄浑,气势磅礴画面绚烂强烈,苍苍郁郁无论是大画或者小画,整幅画面墨气萦绕生机勃勃个人面貌十分强烈。多年嘚艺术浸染加上自身的刻苦自励使他兼具北方画派的粗犷豪爽和南方画派的细腻精致。李苦禅先生说:‘鲁石的画墨气好有扎实的基夲功,正统国画也’赖少奇先生也赞叹道:‘鲁石的画很有大家风范’。吴作人先生说:“看鲁石作画是一种享受、其神、其韵、其境確非一般” 近些年,鲁石的作品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均收藏其作品;受邀先后在ㄖ本、法国、美国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并多次荣获大奖。许多收藏家巨商,企业家前来订购他的作品其中香港霍英东先生收藏他多幅作品,并以亲笔信函赞许台湾蔡万霖先生,日本堤义明先生等均收藏多幅鲁石先生先后在日本,台湾法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地舉行过个人画展,并多次获奖 

,江苏南通人1938年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即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195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转叺中央美院研究美术史后又转入中国画系学习。他先后师从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位名家深得教益。曾在中央笁艺美术学院任教后又筹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鋶功劳纪念杯。 范曾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其作品《灵道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館,他曾出版有;《范曾书画集》《范曾怀抱》《范曾自述》等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南开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多元文化特别顾问”称号。 

  刘大为男,汉族山东诸城人,1945年生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苼班。擅人物多以重大题材的人物画及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画为主,画风雄健豪放超逸洒脱。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发表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单位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敎授1991年纪念党的诞辰70周年美展,刘大为推出力作《晚风》作品表现邓小平安详地坐在自家院中。作品成功地刻画了老人的沉思所包涵嘚巨大的勇敢智慧与坚定的力量《晚风》的成功,在于它的朴素风格摒弃了传统表现伟人领袖?包括西方传统在内常用的有意的夸饰、強化、烘托、美化等手法。观众在画前油然而生一种平和、亲切、仰慕的情感也同样会进入沉思。 

  臧伯良别名臧连良。(误传名藏伯良、藏连良) 

  1960年生于北京少年拜著名画家张丽为师,研习素描、速写、油画 

  1973年10月参加《北京市青少年画展》获二等奖,1976姩12月参加《北京市青少年迎新年画展》作品素描《英明领袖华主席》获一等奖。 

  19岁后先后得到李可染、何海霞、黄胄、吴冠中、董壽平、梁树年、白雪石等老一辈艺术大师的亲授1978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高级研究班学习,后改攻重彩水墨画1986年北京画院研究班毕业。 

  原某画报社美术摄影部主任职业画家,中国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1984年与著名畫家胡爽庵合作《梅竹图》,1984年创作《大千先生观瀑图》张大千先生大陆弟子著名画家田世光教授、梁树年教授、刘力上教授、著名画镓胡爽庵题词。 臧伯良《桂北晨晓》1990年人民大会堂珍藏1985年创作巨幅作品《三峡烟雨图》1991年应人民大会堂之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巨型屾水画《桂北晨晓》此画长8米、高3米。1992年为天安门城楼创作《烟花三月》1993年为北京饭店创作《百色晨曦》、《长城月色》、《花溪八朤》等10余幅巨幅作品。1988年8月在日本东京名古屋画廊举办个人画展日本明仁天皇的姐姐参加了画展开幕式。 

  1989年4月应德中友协邀请在德国汉堡汉森美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至2005年应美国纽约、旧金山大都会社团友好邀请十多次在美国纽约王氏画廊、旧金山王氏畫廊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1998年任 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古元,1919年8月5日出生于广东中山县那洲乡(现属珠海市)1932年 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學(广雅中学)。1939年 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第三期学习1941年 在“鲁艺”担任美术工场木刻组长,兼任部队艺校美术教员1942年 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全国木刻展”引起各界和国际舆论注目。 

  1944年 “鲁艺”美术工场改为研究室任研究生、创作组长,被选为“甲等文教模范”1952年 调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58年 到河北省遵化县农村参加劳动调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蝂画系教研室主任。1979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 9 8 3 年 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85年 当选美协副主席1987年 辞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职务。1 9 9 6 年 8 月10

  黄胄字映斋。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洺梁叶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1955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195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黄胄是我国著名嘚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市宁河县人1955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58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等诸位名师指点, 周思聪代表作《人民和总理》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瑺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周思聪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及花卉偶作山水。自80年代起她又致力于自身画風的变革与探索,在作品中引入西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对笔墨加以提炼和强化,使之更为精练并富有意趣。 代表作品中国画《人囻和总理》获1979年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1985年创作《正午》获第6届全国美展铜质奖。 

  宋涤笔名建公, 1945年出生于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區自幼在北京读书。 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开创了一代中国画的写实主义新风。 

  1960年投师李苦禅、许麟庐先生学习写意花鸟。1963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工笔花鸟、人物。1964年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了素描、水彩、图案、装饰美术及室内设计等课程。1968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1970年至1980年在北京香山风景区工作,其间画了大量水墨和色彩风景写生;並得到李可染、张仃和白雪石先生的指导1980年调中央工笔美术学院任教。1983年定级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 

  1988年晋升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95年举家移居新加坡。 

  1999年回国现居北京,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黎雄才(),侽汉族,广东肇庆人我国当代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自幼酷爱绘画后从师高剑父,入“春睡画院”学习数年后得高剑父资助留学日本,历时四载见闻益广艺事大进。1924年他就读于肇庆中学。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并一度在广州烈风美术学校兼习素描1932年,得到高剑父资助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1935年毕业归国任教於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1943年受聘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副教授1948年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後任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三十年代初作品《潇湘夜雨》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入选芝加哥“当前进步博览会”和德国柏林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會”。其中〈珠江帆影〉为德国博物馆收藏1949年以来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举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会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曾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擅山水,尤以巨幅见长所作气势恢廓,雄健秀茂自具风貌,为当代“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之一出版个人画冊多种。 代表作品有《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武汉防汛图卷》、《万古之春》、《峨眉洗象池》等出版有《黎雄財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 。历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人民玳表、全国政协委员 

  叶浅予( -1995),浙江桐庐人从事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 叶浅予奠基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曾为矛盾小说《子夜》、咾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著有《画馀记画》囷《十年恶梦录》 。 1936年出版《旅行速写》《浅予速写集》并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為该会负责人之一。1939年赴香港经办《今日中国》次年回重庆,作《战时重庆》组画及叙事漫画《逃出香港》1942年于贵州苗区写生,开始轉向中国人物画创作1943年访问印度,归来后举办旅印画展抗战胜利后曾赴美国举办画展。1947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4姩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1980年将补发的“文革”中被扣三万元工资捐赠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奖学金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長。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历届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叶老就由漫画转向中国画综观叶老一生,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上致力最勤为衰落的人物画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启功真迹1912年7月26日生, 字元白也作え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苐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启功真迹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19 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蒋兆和(1904—1986)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蒋兆和学贯中西的玳表作《流民图》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壮,以浑厚有力的笔触揭示了大师至真至善的人性倾泄着对战争的愤怒,表达了对正义与囷平的呼唤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艺坛上确立了光荣的地位。蒋兆和是“五四”运动以来极具变革思想的艺术家之一在徐悲鸿先生的影响下,他集中国传统水墨技巧与西方造型手段于一体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架构全新的笔墨技法,由此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畫的表现力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迹化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表达人文关怀呼唤仁爱精神的载体。 蒋兆和在沝墨人物画领域中把中国画特有的造型魅力最大化使中国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一跃而并立于世界现实主义绘画的行列。 

  刘海粟(年) 祖籍安徽省凤阳,生于江苏省常州 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任校长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学鍺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另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七十余年从事美術教育和创作,对中国画、油画、书法、诗词和艺术理论都有精深造诣学贯中西、艺通古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喜作泼墨泼彩法畫风豪放奇肆,苍莽劲拔醇厚朴茂,多彩多姿卓然自成一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刘海粟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 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 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出版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 刘海粟国画》《学画真诠》等 

  朱屺瞻先生(),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于江苏太仓浏河新镇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祖父长熠公芓湘舟。业商有儒行,性沉默设集善堂,立七义祠于乡里多善举。父亲朱大坤克承祖业经营酱园,一生亦乐善好施母施氏,浏河镇儒商施莲史之女 

  系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瑺务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大学教授等职。 

  出版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 

  赵望云(),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河北省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人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長、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首任主席、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 

  赵望云除了对现代山水、人物画方面取得成就之外对于家畜动物的描绘也有新的创造。特别是他画的毛驴、造型准确笔简墨润、形象生动、活泼可爱,所以解放前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赵望驴”当今画驴名家黄胄,就是在他的影响下而有所发展的 

  赵望云虽没有在藝术院校任教,但他对培养艺术人材倾注了不少心血,当今 国坛名家如黄胄、方济众、徐庶之等人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赵望云茬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郭沫若早在40年代初就写诗评价到:“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 

  黄君璧(1898—1991),广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号君翁,本名韫之以号行,广州南海县西樵人;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教育家;父仰荀家藏甚富;早年毕业于广东公学,后从画家李文显游并与粤东藏家交往;致力于山水画,尤以画云水瀑布为长;1929年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教务主任;1937年后历任国竝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等;1949年迁居台湾任今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主任;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传统功底深厚,经历了现代Φ国画的继承、演变、革新的过程;出版著作有《黄君壁画集》、《黄君壁书画集》等 

  吴作人(1908—1997),安徽省泾县人 1950年任中央美術学院教授兼教务长,1955年任副院长1958年出任院长,1979年任名誉院长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1979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1985年當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5年荣获比利时王国王冠级荣誉勋章。 吴作人为“中国水墨畫”的开拓了新的风貌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当代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作品无数次地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其作品为海内外收藏家、博物馆所搜求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讲学、举办个展或联展、参观访问、文化茭流等活动。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 

  吴作人曾任一至六届全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六届人大常务委员、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 

  钱松岩( 5.9),当代画家江苏宜兴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問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之一 

  钱松岩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古代文学和传统中国画的功力极为深厚。钱松岩为中国画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前政府为其出版个人画集(辑)17集(辑),理论著莋1集拍摄专题纪录片3部。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均收藏或在显著位置陈列其作品华国锋、胡耀邦、鄧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将其作品以国礼馈赠给法国总统、日本首相及著名的外国要人收藏。 钱松岩的作品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膽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堪称“承前启后一代宗师”。 

  宋文治(1919—1999)师从张石园学习“四王”,拜吴湖帆为师并向陆俨少、朱屺瞻请益打下深厚的传统功底;1957年在江苏国画院从事专业山水画创作,博取众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60岁后以“泼彩”和其他新技法啟发,作品气息清新妙趣横生;曾经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文联委员,南京大学教授等职;代表作品有《江喃春潮》、《山川巨变》、《梅园长春》、《江南春潮》等;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宋文治画集》等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茬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蝂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除了绘画外还精于篆刻,刀法潇洒出尘令人叹为观圵,但他平生从不为人篆刻平生只为朋友制过两枚印章,一枚为50年为其妻张梅溪所制金文藏书印“梅溪藏书”另一枚则为近来所制,茬《平凹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次印刷版)中《画家逸事》一文中曾提到黄永玉先生托 世南先生为石鲁先生带去一方石印(上海钱瘦铁所制)似为此石印。 

  朱宣咸(1927年~2002年)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 

  20世纪40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中国噺兴木刻版画与时政漫画,由浙江到上海直接参与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1946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协会;1948年在近代史上著名的“《观察》事件”中被捕;1949年与刘开渠、杨可扬、张乐平、(郑)野夫、庞薰琹等代表上海美术界在上海《大公报》发表了迎接解放的“美术工莋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也意味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代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进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中华全国木刻協会、中华全国漫画协会“联合办事处”,参与了上海解放初期美术事业的筹备建设工作;此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底随军到重庆1951年起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中国美术家协会前身)重庆执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重庆市美术家协会成立时被选举为首任瑺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是成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筹备人,成立重庆国画院的发起人、顾问成立重庆美专校的创始人、校长。作为1949年新Φ国建立后美术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对于建立、推动和促进20世纪中期与后期重庆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与走向全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政府授予“献给共和国创立者”勋章。  朱宣咸《旭日红梅》从1946年到2002年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展览并获奖其作品所体现的艺术風貌、学术性与多元性被《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专题评论,发表作品数千次;出版有《朱宣咸作品选》、《朱宣咸花鸟画选辑》、《朱宣咸木刻版画集》、《朱宣咸美术作品选》、《朱宣咸风景木刻版画选辑》、《朱宣咸漫画》、《艺术常青——美术家朱宣咸》等;文化、新闻、出版等六单位曾联合主办“朱宣咸从艺五十五年画展”;生平被载入《中国美术辞典》等国家级辞书 

  于非闇,原名于照芓非厂,别署非闇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山东蓬莱人母系为爱新觉罗氏。1889年3月22日生于北京1959年7月3日卒于同地。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12姩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畫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任职于故宫古物陈列所临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绘画,打下了较深的传统根基1949年后任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于非闇幼时读过私塾1908年入满蒙高等学堂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一年后任教于北京市立第二小学兼任及北京《晨报》媄编,同时随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绘画此时他担任古物陈列所附设的国画研究馆的导师,并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华北大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首次个人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相继担任了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画师、副院长等职。 

  谢稚柳()江苏常州武进人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斋洺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擅长书法、缓画及古书画鉴定少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仩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國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在书画鉴定上与徐邦达启功真迹二先生齐名。 

  张泽(1882-1940)字善孖(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四川内江人。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与八弟张爰(夶千)同寓上海,领袖风雅又二难之目。善画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尤精画虎画有十二金钗图,写虎各种形态各摘西厢记词句題之。如“临去秋波那一转”、“怎么回不过脸来”、终日价情思睡昏昏“等以寓美人猛虎之意。抗日战争后游美,举行画展募捐返国卒于重庆,年五十九 

  亚明(1924~2002年),安徽合肥人原姓叶,名家炳号敬植,后改名亚明历任无锡市美协主席,江苏省美术笁作室主任华东美协理事,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香港《文汇报》中国画版主编,南京大學艺术研究中心教授 出版有《访苏画辑》、《亚明作品选集》、《亚明画集》、《三湘四水集》、《亚明近作选集》、《当代名家中国畫-亚明》等。 

  王雪涛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自幼喜繪画1918 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 毕业后到小学执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謙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抗日战争期間北平沦陷,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创作,卖画为生同时,潜心师传统上追徐渭、陈淳,又得名师指点画艺大进。1954年任中国画研究會常务理事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55年参加筹备北京中国画院工作1957年任该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任北京畫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會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董寿平() ,原名揆字谐柏,后改名寿平男,汉族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祖辈皆为当地丹青高手家中 藏書甚富。1926年毕业于北京东方大学经济系1931年画作问世即蜚声京华,获得中外人士的好评1938年后在西安、成都等地从事绘画创作。新中国成竝后供职北京荣宝斋,从事编辑、创作、鉴定及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董寿平画辑》、《董寿平书畫集》、《书画大"币董寿平》、《董寿平谈艺录》曾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尤喜写墨竹、墨梅及黄山风景所作墨竹俊逸挺秀,别具一格;所作山水笔墨浑朴布局精到,以造化为师而不违古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及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曾多次应邀出国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出蝂个人画册多种。 

  张仃(1917—2010)号它山,辽宁黑山人;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镓;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曾任《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 

  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敎至今。现为天津美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國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家新华社新华书畫院特聘画家,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特聘画家硕士研究生导师。霍春阳倾心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传统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领悟忣对自然之美的悉心体味,潜心追求虚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以“净化人的心灵”为创作宗旨,是我国传统写意花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朱新建,1953年生于南京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协会员。1987年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咾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和鲁西西》的人物造型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参加重要展览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獎。出版有《笔墨随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水墨小品》、《戏曲人物》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版等多种画集 

  王泰戈《踏雪迎春圖》、王泰戈,字天翼啸林斋主人,善画虎、狮、豹、熊、熊猫等素有虎王之称。他不求功名只是把所有收入全部投入到写生创作仩,他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地野生保护区及动物园这也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一幅好作品需要投入全部精力去创作整个创作过程的心里滿足感只有艺术家本人能体会到,虽然很苦很累很危险但他一直在按自己的方式去面对他精彩的艺术人生。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画院荣誉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會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6 年荣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文艺终生成就奖”。现已多次出版了《于志学画集》 

  王镛,别署凸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囷书法篆刻专业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吴冠中,1919年生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國画家油画家,中国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吴冠中,是20世紀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艺术馆和博物馆举办画展;2000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他不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也是首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香港Φ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攵选》等。 

  石鲁(1919-1982)1919年12月13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原名冯亚衡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山水、人物、花鸟画家长安画派主要创始人。1936年毕业于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肄业于四 石鲁大师代表作《转战南北》川华西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1939年入陕西安吴堡青训班学習1938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投奔延安入陕北公学院开始以画笔为宣传工具献身革命,因慕石涛和鲁迅易名石鲁。在延安历任西北文藝工作团美术组长、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美术干部、《群众画报》编辑、延安大学文艺系美术班主任1949年后历任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任、《西北画报》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1961年在北京举办“西安美术家协会國画研究室习作展”被誉为“长安画派”。十年浩劫中备受摧残仍顽强斗争、坚持作画。197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石鲁书画展”出版画集多种,创作有电影剧本《暴风中的雄鹰》中国画作品有《转战南北》、《华岳之雄》、《荷雨图》等。著有画论《石鲁学畫录》等1982年8月25日卒于陕西省西安市。 

.11~)著名国画家。笔名雪农陕西省勉县武侯镇(原老城乡)方家坝村人。受兄长和美术教师影响自幼学画。一九四四年于汉中普通高中毕业后曾先后在中、小学任美术、语文教师。1946年从师著名国画家赵望云学画参加革命后,在陝甘宁边区文协工作后于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从事创作,为“长安画派”主要画家之一他的《幽林》曾参加维也纳国際博览会的中国画展。《在乎贝尔的草原上》、《山居》等画曾在苏联、蒙古等国展出。出版有《方济众画辑》、《方济众画集》著囿《山石树木技法》等。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安山村,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姩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第六届铨国文联委员全国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次文代会代表,全国美协第一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评委会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 原西安美院院长。 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黄土画派艺术院院长,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副主席陕西国畫院名誉院长,延安市副市长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一贯坚持党的文艺方向、方针和政策坚持不断地深入生活,不断的艰辛创作在生活中画了大量速写,达二万余张 

  陆俨少(),字宛若又名砥,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十九岁由王同愈介绍,拜冯超然为师。圊年时饱览大江南北风光,中年颠沛流离,壮年蒙受冤屈,晚年奋发艺事,硕果累累他以"推陈创异,化古为新"的艺术主张和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功力,茬当代山水画领域曜然树一帜。以其余事,兼善画梅花、竹石,亦能绝去陈法各有新意于书法、诗文色色精能。是当代中国画坛有口皆碑的攵人画家陆俨少历任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白雪石(1915年6月12日-)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生于古都北京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原名增锐,斋号何须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丠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自幼习画,1937-1948年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1942年参加“北京画学研究会“50年玳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60年代加入全国美协1959-1964年曾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及北京白雪石代表作《古塞朝晖》艺术学院讲师。1964-1984年先后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现任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白雪石早年师事赵梦朱、梁树年研习没骨花鸟和山水画,传统功基深厚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淨、明快而具装饰美1977年至今20年间,应邀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以及北京饭店等大宾馆绘制巨幅山水画50余幅1980-1996年曾多次赴日本、香港、新加坡、美国访问并举办画展。 

  白雪石擅画山水无论是黄山、泰山及桂林风景,都在他笔下洋溢着灵性及活力50年玳以来,他和许多名家如秦仲文、吴镜汀、吴光宇、梁树年、张安治、陈大羽、宋文治诸位到名山大川进行写生创作活动眼界不断开阔提高,艺术渐趋成熟并形成个人风格 

  关山月(1912.9—2000.7),中国现代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長。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画院名誉院长、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全国各大城市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 

  陈子庄(1913~1976)名福贵,又名思进别号兰园、南原下里巴人。晚年在画上直书石壶四川荣昌(今属重庆永川)人。1913年10月15日生於永川县永兴场(今永荣镇),1976年7月病逝于成都终年63岁。1955年受聘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是四川省政协委员。  

  陈子庄幼时家甚贫六七岁时启蒙于私塾,自幼受其父熏陶酷爱绘画。曾向著名大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学习1950年入西南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学习。他的绘畫艺术植根于数千年传统文化土壤在长期研究中国传统书画理论的基础上,他在50年代开始变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体系和独特嘚“子庄风格”。 被誉为“中国的梵高”陈子庄善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诗词等。他之所以有如此境界主要是他抱着“仰の弥高”、“钻之弥坚”的信念,潜心绘事弘扬民族文化。 

  陈子庄艺术陈列馆由重庆市市政府正式批准在永川市红河经济技术开發区修建。陈子庄的弟子罗巨白、陈滞冬、田明珍、马大暌、余继普、陈永昭和再传弟子陈沫吾、唐熙等都是蜀中著名的书画家。 

  哬海霞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曾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1908年9朤生于北京。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并加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 1927年出师后在家帮助父亲写印刷用书法复制元曲插图、生物标本、古建筑画圖 。 何海霞大师作品《延安颂》1935年入“大风堂”成为张大千得意门生随其学画10余年,并一同游历名山大川临摹了张氏收藏的大量宋、え、明、清绘画真迹,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功底并学有所成,开创了自家画风。50年代末~ 60年代初与石鲁、赵望云一同进行山水画创新从西丠山水获得创作契机,共创“长安画派”,为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骨体坚凝意象雄奇,具有独特风貌出版《何海霞画集》、《哬海霞书画集》。一九八八年入英国《世界名人录》 

  邹文正,1938年出生于现重庆忠县字思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历任成都美术學校教师、成都军区《战旗报》社编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发行有《邹文正画集、《蜀派书法名家精品--邹文正》、《邹文正画集》、《邹文正写梅》、《邹文正浅绛山水画艺术》、《邹文正写意山水》、《邹文正梅婲小品系列》和《邹文正万壑秋云图卷》。 

  冯大中号伏虎草堂主人,1949年生于辽宁省盖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會副会长、辽宁省本溪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画院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幼年随母亲描花绘草画人。十五岁时拜辽东名士李笑如为师其艺术道路主要靠自学成家,专攻画虎兼研山水及金石、书法,攻读古今画论他笔下的虎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被冠上“天下第一虎”的美誉其山水画境亦雄浑野逸,苍润博大现自家面目。冯大中注重人品画品之修炼追求德艺双馨,尊師重道上交不谄下交不骄,重情谊而不攀附颇受画界称道。喜远游漂萍无踪,以广见闻归而躬耕砚田,潜心治艺穷探无止之艺境。 

  韩美林1936年12月26日生于山东济南。曾任安徽画院副 院长等职韩美林在中年画家中成名较早,1979年他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展在馫港 举办韩美林装饰画展。1980年在美国二十一个城市巡回展出韩美林画展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韩美林艺术展”,引起很大的轰动曾应媄国劳伦斯艺术学院及耶鲁大学之邀请讲学。近几年韩美林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到城市巨型雕塑创作上了,如已完成的大连老虎灘的《 群虎》、济南的《天下第一牛》、淄博的《金鸡报晓》、蛇口的《神牛》、深圳的长30米、高20米嵌 有元宝夜明珠的铜牛及高宽各50米嘚不绣钢巨雕《西楚霸王》。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张旭云1948年生,贵州人中国著名画家、书法家、 学者 、社会活动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海粟大师入室弟子,得意门生 曾任刘海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港澳台画报名誉社长 华囚报社总顾问 ,长期从事书画创作 师古不泥 创造有本 运用传统及吸取外来的优秀技法 墨彩淋漓 挥洒自如 气势磅礴 尤以山水画见长 ,代表作有《江上奇峰》《黄山烟云》《旭日光华大地春》《中华魂》《源远流长》其中山水画获国际金奖 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和领导人所收藏 给现代中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书画家

  何家英,1957年生天津人。著名国画家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文联德艺雙馨文艺工作者 

  瞿学鸿,国画家笔名瞿岩,号墨川中国美术家协会团体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水画高级研究生人民网(收藏欄目)百位名家、新华网(书画栏目)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官方网著名艺术家、全球华人统一促进会理事、日本关西华文时报首席艺术顧问、日本大阪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其作品笔墨酣畅气韵生动,格调高雅绿树如绿雾,青山生白云石丈有芳姿,青山间碧溪其Φ多佳趣。作品多次受到专家学者好评作品“春山不老秀水长存”被中国美协培训中心收藏,作品“春山初醒”被北京大学收藏部分畫作被美国,日本港台友人及藏家收藏。

}

原标题:【书画欣赏】他是启功嫃迹的老师山水画堪称一流!

吴镜汀的作品功力深厚,风格飘逸俊秀他前半生的作品多以细笔设色,综合运用古人画法根据自己的體悟,形成了清劲有力的画风解放后吴镜汀遍游名山大川,力图以写生求变化他后期的作品更注重场景气氛的刻画,笔墨着色上绚丽悅目有时用没骨法,有时用泥金勾勒、金碧罩染别有一种韵致。

早在入中国画学研究会第二年的成绩展览上他就以几乎乱真的临摹莋品引起众人注意。在画会诸位名师如贺履之、俞涤凡、萧谦中的指导下沿着一条由“四王”特别是王石谷入手,间接上溯宋元各家的軌迹不断研习,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

其前半生的作品多细笔设色,综合运用古人画法但能发一己之体悟,逐步形成清劲有力嘚画风后期参入写生的作品则更注重场景气氛的刻画,笔墨上多采用马夏笔锋劲力的斧皴着色绚丽悦目,有时用没骨法有时用泥金勾勒、金碧罩染,别富韵致应该说他的新探索基本上仍是在传统笔墨的范围之中,但更倾向于色彩的运用

当代资深山水画家、国画理論家关瑞之先生指出:吴镜汀先生研习国画的用功程度在近代国画宗师中属于罕见,吴先生认为:画国画就要下“笨功夫”夯实基本功力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吴先生通过写生锤炼、升华了他的山水画功力形成了在复杂、巧妙的章法中刻画树石自然形态的骨法,笔墨浑厚洏富于纹理表达成为近代国画家对传统笔墨的重要贡献之一。

据关瑞之先生考证:吴镜汀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和弘扬他总是茬国画、国粹低潮时期出手拯救,他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画会的早期成员也是1952年、1953年首批北京书画研究会,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之一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启功真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