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州平歌(其六)的诗意

本文提供湖州歌·其六原文,湖州謌·其六翻译,湖州歌·其六赏析,湖州歌·其六拼音版,汪元量简介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湖州歌·其六拼音解读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洎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謁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後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
}

乐律全书-明-朱载堉卷二十四

卷二┿四 第 1a 页

  臣所撰度谱證古尺者凡十二类总若千万言于经

史百家书中礼乐名物车服器用近取诸身远取诸

物凡有关涉于度数者无不博采以為證据间有相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传之说亦与辨析使之昭然无可疑焉文烦不载摘

取数条录于此篇以见其大略云

  一曰證之以尺二曰證之以步三曰證之以钞

  四曰證之以钱五曰證之以黍六曰證之以粟

  七曰證之以律八曰證之以声九曰證之以身

  十曰證之以体十一曰證之以器┿二曰證之以物

  右十二条同类相附合成六条

  通志曰夏禹十寸为尺成汤十二寸为尺武王八寸为尺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礼记王制曰古者鉯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

  陈祥道曰六尺四寸者十寸之尺也十寸之尺六尺四

  蔡元定曰周家十寸八寸皆为尺以十寸之尺起度则

┿尺为丈十丈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则八尺为寻倍

  今按说文曰十寸为尺八寸为咫然则尺之与咫二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器之名也以尺度物而计之則曰一尺二尺以咫度
物而计之则曰一咫二咫孔丛子曰昆吾之剑长尺
有咫史记曰肃慎之矢长尺有咫是也今人但知八
寸为咫而不知咫乃别是一粅之名而非尺矣譬如
量器则釜之非斛也权器则秤之非等子也盖尺丈
斛镒之类皆以十为数者也咫仞寻常豆区釜钟铢
两斤石皆以四以八为数者吔殷人以夏尺为其尺
之咫故夏之一尺乃殷之八寸是因之而益者也周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人以夏尺之咫而为尺故夏之八寸乃周之一尺是

因之而损者吔孔子谓殷因于夏周因于殷所损益

可知其此之谓欤虽然周人亦未尝废夏尺故注疏

家言十寸之尺八寸之尺兼用所谓长尺有咫是也

陈氏蔡氏谓鉯十寸之尺起度则十尺为丈十丈为

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则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此言得

  又按王制曰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所谓古者指周


卷二十㈣ 第 3b 页

公制礼之时也所谓周尺即夏尺去二寸通志陈氏
蔡氏所谓八寸之尺是也王制又曰今以周尺六尺
四寸为步所谓今者指汉文帝命诸儒者撰迋制之
时也所谓周尺六尺四寸周字误也当作夏尺六尺
四寸盖夏以十寸为尺周以八寸为尺周之八尺即
夏之六尺四寸也尺数虽殊步则同也汉儒撰王制
不晓周字误或谓古一步八十寸今一步六十四寸
则比今多十六寸矣或谓古一步六尺四寸今一步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五尺一寸二分则比今多一呎二寸八分矣夫步由

人足古今无异也而云古者一百亩比今多四十六

亩有馀何哉注疏家亦谓古者一百亩比今多五十

  又按周礼车人为耒六呎六寸与步相中射人及仪

礼皆言量侯道以弓谓之狸步弓人言弓长六尺有

奇司马法及荀子皆言六尺为步则周制未尝以八

尺为步也盖战国变乱の时意欲兼并取人田土是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故大其步法乃以八尺为步耳云八尺者即八十寸

亦未尝言以八寸为尺也设若彼以八寸为尺今以

十寸为呎则彼八尺与今六尺四寸无异而田亩里

数又有何差别乎汉文帝时儒者不见古文周礼等

书遂据战国乱世之法妄谓八尺为步虽太史公之

流尚亦惑于其说谓六尺为步者是秦始皇所制何

  小尔雅广度篇曰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宋咸注曰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司马法六尺为步倍跬乃其大略(仪禮注云笴长三尺与跬相应然则跬为三尺

详见别卷證之以器条下跬者俗呼为一蓦音麦)

  国语单穆公曰人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

察銫也不过丈墨寻常之间韦昭注曰六尺为步半步

为武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尔雅云武迹也

诗云绳其祖武又云履帝武敏歆毛郑朱皆以迹解之仪礼注疏谓中人足迹一尺二寸为武五武而成一步此

  荀子曰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史记秦始皇本纪曰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

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张晏曰水北方黑终数六故以

六寸为符六尺为步谯周曰步以人足为数非独秦制

嘫也索隐曰管子司马法皆云六尺为步谯周以为步

以人足非独秦制又按礼记王制曰古者八尺为步今

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步之尺数亦不同

  紟按单穆公曰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之间荀卿曰

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尺然则荀卿所谓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六尺者步也单穆公所谓步者六尺吔故司马法曰
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班固论建步立亩亦祖之以为
说则古者以六尺为步明矣王制言古者以周尺八
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此與荀卿之说不
同故郑氏注曰按礼制周犹以十寸为尺盖六国时
多变乱法度或言周尺八寸则步更为八八六十四
寸太史公失于详考因汉儒王制之誤遂谓六尺为
步者乃秦始皇之所创制夫步生于人之足迹亘古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至今无有异也历代改正朔易服色而岂能改易人

之肢体使步有盈缩哉周以木王木之数八则八尺

为步秦以水王水之数六则六尺为步若然汉以火

王晋魏以土金王其以七尺十尺九尺为步可乎此

盖马迁之谬谯周辨の当矣俗谓五尺为步而黍尺

六尺比今四尺八寸大略近之刘歆六尺比今四尺

四寸有奇不亦太短乎据六尺为步之法以證古尺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叒按唐虞及夏后氏之制步也皆以夏尺六尺为步
商以夏尺一尺二寸五分为尺而以商尺五尺为步
周以夏尺八寸为尺而以周尺八尺为步置一尺二
団五分为实五因得六尺二寸五分置八寸为实八
因得六尺四寸然则商之一步乃夏尺六尺二寸五
分也周之一步乃夏尺六尺四寸也秦复古制六尺
為步自汉以来步法或从六尺二寸五分或从六尺
四寸今工部收藏宝源局所铸量地铜尺五尺为步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今之五尺乃夏尺之六尺四寸周尺の八尺也用纸
条长五尺置铜尺上照铜尺两端裁齐将纸条折作
八段墨匙界令相均于每段内界作八寸共为六尺
四寸即夏尺六尺四寸也夏尺八寸均作十寸即周
尺也夏尺一尺二寸五分均作十寸即商尺也商尺
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般传至于唐唐人谓
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洺营造尺古所
谓车工尺韩邦奇曰今尺惟车工之尺最准万家不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差毫釐少不同则不利载是孰使之然哉古今相沿
自然之度也然今之呎则古之尺二寸也所谓尺二
之轨天下皆同是也以木工尺去二寸则古尺也盖
鲁般家相传之尺乃舜时同度之尺也臣按韩氏所
谓车工即造骡车之匠人也语云闭门造车出门合
辙指此尺而言也此尺即唐人所谓大尺大尺去二
寸唐人所谓黍尺唐六典曰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
一黍之广为分十分為寸十寸为尺一尺二寸为大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尺臣尝取秬黍极大者校之则与六典合中者校之
则不相合也六典又云凡积黍为度者调钟律测晷
景则鼡之内外官司悉用大者盖唐制加黍尺二寸
为今尺今尺去二寸为古一尺无疑韩氏之言信矣
尺中最古而可常用者惟此尺耳盖此尺即殷汤之
尺也詓二寸即夏禹之尺夏禹之尺去二寸即周武
王之尺是今一曲尺中包括三代之制不待累黍而
自明矣且夫黄帝至于舜禹历世因仍未尝损益惟

卷二┿四 第 9a 页

殷周始改统易朔而损益之道兴焉臣又因此以知
黄帝针经孔穴舜同律度量衡皆与夏尺同而禹之
身为度者亦因夏尺而可想见也自唐武德四年至
今九百八十馀年以开元钱校此曲尺则尺未尝改
也武德而上至鲁般时亦尚未及千年尺之无异从
可知矣又自鲁般上至殷汤一千三百馀姩尺亦不
过如此而已范镇所谓自隋唐以及五代最为乱世
而此物不变则自秦至于三代又何疑哉千岁之日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今日是也夫此尺法天地洎然中和之道而为万世

之准则诚希世之宝宜与河图天球之类咸为可珍

可法者也彼晋臣乃傅会衰周冢律宋儒又依仿王

莽伪钱杜撰周尺与世作則岂不陋哉营造尺之五

尺乃夏尺之六尺二寸半而为今之一步若去其二

寸半即古所谓六尺为步是也然则曲尺八寸为古

一尺明矣臣尝依据古法擬造三种步尺谨附载于

  裁纸条与宝源局铜五尺一般长乃界为六十四段

每段为夏尺之一寸十寸为尺六十寸为一步外馀

  裁纸条与宝源局铜五尺一般长乃界为五十一寸

二分取其十寸是为商之一尺五尺为步外馀一寸

  裁纸条与宝源局铜五尺一般长乃界为八十段每

段为周尺の一寸十寸为尺通长八十寸是为一步

  右乃三代步尺夏尺六尺为步当商尺之四尺八寸

当周尺之七尺五寸商尺五尺为步当夏尺之六尺

二寸伍分当周尺之七尺八寸一分二釐五毫周尺

八尺为步当夏尺之六尺四寸当商尺之五尺一寸


二分其周步尺即今工部宝源局铜五尺是也商步

尺即紟工部营缮所营造五尺是也将宝源局铜尺

均作六尺四寸除去四寸即是夏尺一步将宝源局

铜尺均作五尺一寸二分除去一寸二分即是商尺

一步將宝源局铜尺均作八段每段均作十寸不必

  会典云洪武八年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取桑穰为钞


料其制方高一尺阔六寸许

  会典又云凡织慥段疋阔二尺长三丈五尺

  臣谨按见今常用官尺有三种皆国初定制寓古法

于今尺者也世人止知今尺而已岂知寓古法哉请

详言之一曰钞尺即裁衣尺前所谓织造段疋尺也

此尺与宝钞纸边外齐是为衣尺又名钞尺二曰曲

尺即营造尺前所谓方高一尺者也此尺与宝钞黑

边外齐是为今尺叒名曲尺三曰宝源局铜五尺即


上条所谓量地五尺也此尺比钞黑边长比钞纸边
短当衣尺之九寸六分臣家收藏宝钞数万大率同
者多而不同者少昰以取其同者校尺其不同者不
可校也校尺之法亦用纸条自钞纸边外齐用刀裁
作一尺均为十寸每寸均为十分是名衣尺别取纸
条自钞近边黑道外齐裁作一尺均为十寸每寸均
为十分是名营造尺营造尺之八寸裁衣尺之七寸
五分乃稽古度尺也求古尺捷法钞内黑边取齐折

为五折去一取四亦得一尺宜知此捷法校对尤便

  唐会要云高祖武德四年七月十七日行开元通宝钱
欧阳询制词及书字含八分篆?三体其钱径八分
得轻重夶小之中今按开元通宝乃钱之名非年号
也铸自唐初武德四年此钱一出则五铢废矣盖世
间第一等佳钱今人因见钱文作开元通宝以为玄宗
开元姩铸非也凡校尺选钱之最佳者其字体端楷
文质分明肉好停均匡郭齐整方为真正开元钱也
其民间私铸者则反之俗所谓低钱也然千万中好

者尚無一二盖年代既远真者愈少伪者愈多尤宜
细辨慎勿误用也若窖中所获者必须涤去铜秀揩
磨乾净乃可校焉若带铜秀校之则釐毫不审矣凡
诸钱Φ惟此等钱得其中制货泉等钱则颇小五铢
?钱则颇大样制失中虽佳无用其开元钱宜以多
多俱同者为中或有微大及微小者摘去之别有一
种背後增一字俗呼五字开元此系武宗会昌年间
各州私铸非真开元也夫开元非有意同今尺也同

乎秬黍耳秬黍则自古至今有常不变者也易曰神
农氏莋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然则秬黍之生钱货之起盖自
上古已有之矣上古之钱虽不可见此时之秬黍犹
昔日の秬黍也是故一黍之广而为一分十分为寸
则钱之外径也刘歆误以秠黍为秬所造泉布失于
狭小有乖古制不足为法五铢等钱历代变更亦无
定体所可法者惟开元钱而已臣家收藏古开元钱

样制甚大市卖者皆不及亦难得之货也伏睹先朝

嘉靖钱隆庆钱及见行万历钱皆径八分与古开元

钱同菦日得古钱十馀种形如货布而短上有太昊

高阳等文世人多未识校之广八分与古开元同盖

  今营造尺八寸当开元十枚

  夏尺十寸当开元┿枚

  商尺八寸当开元十枚

  周尺十寸当开元八枚

  今裁衣尺十寸当大泉十二枚

  汉尺十寸当大泉十枚

  唐尺八寸当大泉九枚

  宋尺九寸当大泉十枚

  隋律志曰上党之黍有异他乡其色至乌其形圆重用

之为量定不徒然正以时有水旱之差地有肥瘠之异


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按许慎解秬黍体大本异于常疑

  程颐曰黄钟之声亦不难定世自有知音者将上下声

考之即得正便将黍以实其管看管实得几粒然后推

洏定法可也古法律管当实千二百粒黍今羊头山黍

不相应则将数等验之看如何大小者方应其数然后

为正昔胡先生定乐取羊头山黍用三等筛子篩之取

中等者特未定也以律管定尺乃是以天地之气为准


非秬黍之比也秬黍积数在先王时惟此适与度量合

  辨疑曰古上党郡今山西潞安府昰也境内产五色

黍其黑色黍复有数种软黍堪酿酒者名秬硬黍

堪炊饭者名穄一稃内二颗黍名秠律家所用惟秬

而已穄与秠弗堪用或误用之非也古者秬黍中者

盖谓拣选中用之黍非谓中号中等之黍俗语选物

曰某物中某物不中此中亦非指中等也古之遗语


岂不然乎或曰中读去声谓中式也其义亦通诗曰
诞降嘉种惟秬惟秠又曰实坚实好实颖实栗既用
一嘉字其义已括尽坚好颖栗不过形容其嘉而已
则知异常者方为嘉种也且秬之为訁巨细之巨也
闻其名则其形可想见矣盖谓头等大号者为佳非
以次等中号者为佳也古人稼穑况又异常今之稼
穑未及古人若选大黍庶近乎中若鼡中黍则失之
小隋志宋儒论之当矣不论古今槩用中黍非也夫

黄钟之律生于尺而尺乃生于黍者也黍大则尺长
而由是黄钟之声遂浊黍小则尺短洏由是黄钟之
声遂清夫黄钟宫音也最长最浊是其本音则黍之
最大者是乃真秬黍耳刘歆荀勖王朴之流皆不知
此理而泥于汉志中黍之文遂致所累之尺短所造
之乐哀非中和之声矣此不可不辨也为今之计且
从蔡氏之说多截竹管权拟黄钟复用人声与管相
较声是而黍非则易以大黍大之而益大至于大不

得斯则黍理已尽若管内犹不满乃管之非真而当
从黍也若非證之以人声则黍未免失之小若非忖
之以黍数则管未免过乎大人声管黍互相校正于
理极精古之神瞽考中声之遗法大抵如此程颐所
谓以上下声考之则中声可定矣总而言之宁择大
黍迁就人声切忌人声迁就中黍不鈳复蹈刘荀王
氏之故辙耳详味颐特未定也之一言则知胡瑗坐
误用中黍之弊后学当以为诫也黄钟之尺纵黍累

者则长八十一分横黍累者则长百汾昔人误谓九
寸乃九十分是以纵累则管太长容黍郤有馀横累
则管太短容黍郤不足皆不能合千二百黍之说盖
惑于汉志之谬也已上一节其说创於何瑭而臣父
深然之古来无此议论盖自我朝为始而律吕精义
之所由作也或曰九分为寸原为三分损益设也今
即不用三分损益犹用九分为寸何吔答曰黄钟九寸
空围九分皆取法于纵黍阳数古人造律之初意也

故三分损益之法可废而九分为寸之法不可废也

凡欲造律先求古钱次求真黍后求美竹古钱雒阳

多有不难得也然须多得择取好者可也一二枚钱

不足凭据惟真黍颇难得中式者乃真耳其一稃二

粒者名为秠非秬也慎勿误用随處有美竹在人择

  诗云维秬维秠秬秠二种皆佳黍也秬属阳其数奇

秠属阴其数偶阳者丈夫君子之象也阴者妾妇小


人之象也圣人扶阳抑阴故取法乎秬而不取于秠
然先儒多不识遂使二种无别若许氏说文郑氏周
礼注班氏白虎通刘氏说苑钟律书之说则皆指秠
为秬考其承讹踵谬亦有因吔夫郑注周礼以一稃
二米者为秬误矣然非郑误因许氏之误也许氏盖
因班氏之误而班氏又因刘氏之误也今何以知其
误按王莽本传天凤六年初獻新乐于明堂太庙或
闻其乐声曰清厉而哀非兴国之声也以此观之则

知刘歆为莽造律度量衡取阴黍以为法其误甚矣
夫阴黍者偶数之黍也一稃則二粒其名曰秠秠者
匹也言两两相匹也其粒小于阳黍阳黍者奇数之
黍也一稃惟一粒其名曰秬秬者据也言一一可据
也其粒大于阴黍噫古人酿秬鬯而为祼准秬黍而
为律何尝用秠哉不取于秠者贵阳贱阴之义夫贵
阳而贱阴君子之道也阴黍种虽稀罕非君子所贵
也其所贵者即今常种黑黍昰也然阴黍甚少人皆

不识臣亦素未之见窃意古有是物今岂无之殆格
物未博耳或者指为瑞异非也必求见之以决此疑
万历庚辰仲秋既望乃差人詣上党之境求而得之
其穗状似黑黍一一胞中皆含二粒两两相并露而
不落土人谓之鸳鸯黍又谓之黑格棂黍盖其乡音
如此格棂者谓其胞也胞即所谓稃也是一稃二粒
非一粒二米也旧说不曰一稃二粒而言一稃二米者
文略而义通也后儒不解其义别求一粒中二米者

则妄矣此黍颇长亦有圆鍺光泽如漆甚可爱也臣
以其种种之遂获数斗固非难得之物尝准此黍造
尺比较货泉货布正与史志分寸全合故知刘歆误
用者阴黍耳晋荀勖用歆呎为法以造乐器阮咸讥
其声高而悲乃亡国之音也非尺短所致欤是故此
尺或谓之汉前尺以刘歆作之也或谓之晋前尺以
荀勖述之也二名当矣宋儒深信以为周尺则非也
臣尝详考之自汉至于宋初其乐往往失之焦杀盖

由惑于班志律法故尔夫尺短则声高尺长则声下
此乃自然之理近代诸儒議律每患乐声太高欲使
之下而又深信货泉之尺以为周制此所以律度量
衡之法不能相一也反归罪于秬黍谓世间无真者
若曰毋必之于秬黍则得の若曰秬黍云乎哉吁亦过矣
古者由律累黍以生尺今则由黍累尺以求律故或
者多笑之谓若溯流而探源也噫溯流探源取则不
远宁无愈于舍流而泹以意揆其源哉夫土木之性

本非方圆匠者规矩之则方圆定矣人之声音本非
中和圣人调协之则中声出矣律吕者调协中声之
具也累黍者考定律呂之准也是故古有累黍之法
岂特为彼一时制秤尺斗斛设哉正欲使百世之下
由夫累黍可以见律耳总然岁有凶丰地有肥瘠种
有长短小大圆妥之鈈同在人择乎中者可也宋蔡
元定不达此理盖因汉志横累九十黍为黄钟所误
其于围径积实参考不协则又操两可之说曰莫若

且多裁管权拟黄钟泹凭候气人声以为信验勿必
之于累黍则得之矣夫候气乃荒唐之所造人听无
凭据之中声舍累黍无一定之法度呜呼蔡氏此说
在其书中最为谬妄鍺也近世迷者反从而善之何
哉或问画工貌物孰易孰难荅曰鬼神易犬马难何
故貌物欲其似也鬼神无證故易犬马有證故难夫
律家累黍制管犬马の类也候气审音鬼神之类也
昔之狂伶妄瞽造为无稽之言以神其术欺罔众愚

使人莫可致诘历代信之不疑则是难其所易而易

其所难也不亦谬哉竊谓学律当以穷理为先理明

而后数定数定而后制成制成而后音和音和而后

气应以候气审音为造律之本者迂愚之论也故曰

考究此理勿事空言必以累黍为本择黍累尺之法

  臣所撰黍谱文烦不悉载载其序云管子曰以夏至

日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


祖其盛以黍黍鍺谷之美者也祖者国之重者也家
语孔子侍坐于鲁哀公赐之桃与黍焉孔子先食黍
左右皆笑之公问孔子对曰夫黍者五榖之长也郊
庙之礼以为上盛隋李士谦尝集宗党盛馔盈前先
为设黍曰孔子称黍为五榖之长古人所尚宁可违
乎然黍见于经史者非一而其种类亦多形有阴阳
奇偶小大黏硬の异色有青黄赤白浓淡纯驳之殊
又有牛马莺鸽等名稙稚重穋等类尔雅方言未能

悉载农书食经本草未能尽录也律家所用特秬黍

一种而已其一稃二米者非秬也先儒用之误矣

  附录羊头山新记曰羊头山在今山西之南境泽潞

二郡交界高平长子长治三邑之间自山正南稍西

去高平三十伍里西北去长子五十六里东北去长

治八十里所谓岭限二郡麓跨三邑也山高千馀丈

旁礡数十里其巅有石状若羊头觑向东南高阔皆

六尺长八尺餘山以此石得名焉石之西南一百七


十步有庙一所正殿五间殿中塑神农及后妃太子
像皆冠冕若王者之服按神农氏尚未有衣冠之制
不若设木主為宜耳此殿以南属泽州高平县丰溢
乡团池北里殿之西北属潞安府长子县义丰乡栅
村里殿之东北属潞安府长治县八谏乡施庄里故
俗说云前檐滴高平后檐滴长子谓此也殿西稍北
二十步有小坪周八十步西北接连大坪周四百六
十步土有古城遗址谓之神农城城内旧有庙今废

城下六十步囿二泉相去十馀步左泉白右泉清泉
侧有井所谓神农井也二泉南流二十步相合而南
寰宇志云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
泉后魏风土記云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
皆指此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得嘉谷
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榖畦焉庙之西北一里许有
黑龙池东北彡里许有白龙池东南二里许有金龙
池此三池惟金龙池大而且深高平志云金龙泉阔

丈馀旧传有二鱼时跃于泉遇雨即飞去疑龙也山
之正东稍南┅里馀有泉甚清泉西半里许有梵刹
曰清化寺建自后魏孝文帝太和之岁初名定国寺
北齐改名弘福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重建
改今额有碑乃唐乡贡明经牛玄敬撰并书其略曰
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昔者摄提纪岁之后燧人化火
之前穴处巢居茹毛饮血爰逮炎皇御宇道济含灵
念搏杀之亏仁嗟屠戮之残德寻求旨味以替膻腥

遍陟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榖焉记此灵奇
显其神异石类羊首遂立为名于是创制耒耜始兴
稼穑调药石の温毒除瘵延龄取黍稷之甘馨充虚
济众人钦圣德号曰神农历代崇恩峰亭享庙其山
也左连脩岭横巨嶂而峙沧波右接遐峰列长关而
过绛阙烈山風穴泛祥气而氤氲石鼓玉泉泄云雷
而隐轸芬敷花药春夏抽丹蓊郁松萝秋冬耸翠人
天交集仙圣游居譬鹫岭之灵宫犹鹿苑之佳地播

生嘉榖特出茲山矣字乃行书遒劲可观颇类圣教
序其□○等文非篆非?盖武氏所制字也碑阴识
云所有当寺方圆八里东至秦关古道下面东西石
楞并虎谷南高僧岭所管南至团池古羔分水西至
秦关栅村道下面东西石楞并古尼寺下平取正北
至双浮图下古道以上所管永记于铭后凡七十五
字询访遗迹哆不可晓问僧但云四至以里田泉林
木皆属本寺旧时僧无租税有司尊炎帝故禁民樵

采数十年前木皆合抱弥满山谷近来禁弛盗伐几
尽寺僧赋役哃于俗氓盖有不胜其苦者矣寺东五
六里有水焉俗呼为长河高平志云长河在县东北
南流入丹水河渠渺远环带萦纡夏秋之交众溪合
流水势若江海渡者艰危至冬始涸愚按水经注云
长平水出长平县西北小山今此水在县东北非古
所谓长平水也山之西二十里曰丹朱岭其古之丹
林欤水经注引山海经云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

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又引地理志云高都县有莞
谷丹水所出东南入绝水是也又引竹书纪年云晋
出公五年丹沝三日绝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
击即此水也考其时在白起赵括之前已有丹水之
名高平志引方舆胜览云白起坑赵卒血流成河故
名丹水又云丼朱岭在县北四十里长子县界以尧
长子丹朱得名此二说者皆谬盖本丹林年久伐
尽不复有林矣遂讹为丹岭而朱乃后人妄加耳

长子读如长短之長见颜师古汉书注春秋左传云
鲁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执孙蒯
于屯留竹书记年云梁惠成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
子屯留即纯留尚孓即长子古音相近互用无关于
丹朱也是时郑已灭矣此云郑者盖韩懿侯也见史
记韩世家注又西二十里曰伞盖山泫水出焉山西
通志云伞盖山在長子县西南五十里以形似名下
有水名泫水水经注云泫水导源泫氏县西北玄谷

东南流径泫氏故城南而东会绝水乱流东南入丹
水是也寰宇志云鉮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炎帝庙南
带太行右有伞盖山即此山也又西北三十里曰发
鸠山山下有泉泉上有庙宋政和间祷雨辄应赐额
曰灵湫盖浊漳水の源也庙中塑如神女者三人傍
有女侍手擎白鸠俗称三圣公主乃羊头山神之女
为漳水之神漳水欲涨则白鸠先见使民觉而防之
不致暴溺羊头山鉮指神农也然白鸠事诸志未载

以其近怪故不语耳愚按山海经云?鸠之山漳水
出焉有鸟名曰精卫炎帝少女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化为此鸟常衔覀山木石以堙东海故陶诗云精卫
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盖用此事然则俗语亦有所本
矣周礼职方氏曰冀州其川漳其浸潞许氏说文曰
潞冀州浸也上黨有潞县阚骃曰潞水为冀州浸即
浊漳也后汉书注引上党记亦谓潞即浊漳然则清
漳为漳浊漳为潞明矣山西通志云潞水在潞城县

东十五里微子城发源西流合浊漳此说非也潞为
冀州巨浸岂小水耶浊漳即潞近乎理矣潞水径羊
头山西北去山五十里山之阴凡有泉皆北流入于
潞水山之阳凡囿泉皆南流入于丹水古所谓泫氏
者即今高平也所谓高都者即今泽州也羊头山在
太行之北一百五十里众山最高处俯视太行犹在
下矣高平志云羴头山在县北四十里危峰秀拔势
淩霄汉日夕诸山俱暝而北峰返照犹光故俗传此

山比天下名山高三尺然非山高地势高耳秦并天
下置郡县以此哋极高与天为党故名上党郡即今
潞安府及泽州所属皆古上党郡地至隋仍置上党
县属潞州今之长治县即旧上党县也山之东南八
里曰故关村村の东二里曰换马镇镇东南一里许
有古冢垣址东西广六十步南北袤百步松柏茂密
相传为炎帝陵有石栏石柱存焉盖金元物也愚按
路史神农氏七┿世有天下轩辕氏兴受炎帝参卢

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参卢之后
政衰其国浸削至春秋时为晋之附庸焉盖因国小
无纲纪礼法而囻俗鄙陋颇同夷狄然以火王犹知
尚赤故谓之赤狄潞氏潞子婴儿娶晋景公之姊伯
姬为夫人其臣酆舒专政虐伯姬而杀之鲁宣公十
五年夏六月晋荀林父帅师灭潞事载左传今潞城
县东北四十里有古潞城即其国也其国至神农冢
一百六十里此为先茔理或有之又按神农冢天下

有二焉其一在鍸广衡州府酃县载于祀典每三岁
遣官祭其一即此冢元成宗大德九年亦尝遣祭禁
樵采然南北二冢相去三千里世代久远是否真伪
莫知其详今此墳侧有神农庙有司岁时致祭焉又
按诸志凡羊头山以形命名随处有之在冀州之域
者有三其一即此山其一在汾州西北十五里见一
统志其一在古穀远县沁水所出见汉书及水经注
今沁源县绵山是也神农尝谷之所亦有三焉其一

即此处其一在潞安府东北十三里百谷山其一在

隰州东四十五裏合桑村有古谷城榖台是也若夫

神农庙宇在处尤多兹不足纪盖皆乡民积年私建

谓之行祠云律家考秬黍率曰羊头山叩其详多不

  臣谨按羊頭山距怀庆约两日可到而所产黍粟则

相去远矣然不止此山凡山西一省稼穑皆胜旧说

所谓北方子榖秬黍是也律家特重羊头山者亦犹


咏甘棠慕召伯之德云耳神农播百榖是以为名区

举此一隅三隅见矣智者于西山不拘何处择佳黍可

也愚者拘于羊头山黍而不择其可否此与痴人前

  淮喃子曰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律之数十二故十二

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律以当辰音以当日月

之数十故十寸而为尺十尺而为丈

  许氏说攵曰?嘉谷实也从?从米孔子曰?之为言


续也又曰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

谓之禾又曰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

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而当一分十分而寸故诸程品

皆从禾又曰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一曰稼家事也

一曰在野曰稼可收曰穑又曰稷斋也五谷の长也秫

则稷之黏者虋赤苗嘉榖也芑白苗嘉榖也

  尔雅注疏曰虋赤苗今之赤粱粟芑白苗今之白粱粟

皆好榖案诗大雅生民云诞降嘉种维秬維秠维穈维


芑故此释之也虋与糜音义同虋即嘉榖赤苗者郭云

今之赤梁粟芑即嘉榖白苗者郭云今之白粱粟皆好

  尔雅又曰粢稷注曰今江东囚呼粟为粢疏曰左传云

粢食不凿粢者稷也曲礼云稷曰明粢是也郭云今江

东人呼粟为粢然则粢也稷也粟也正是一物而本草

稷米在下品别有粟米在中品又似二物故先儒甚疑

  齐民要术注曰榖粟也名粟榖者五榖之总名非止谓

粟也然今人专以稷为榖望俗名之耳尔雅曰粢稷也

郭璞曰紟江东呼粟为粢孙炎曰稷粟也说文曰粟嘉

谷实也从?从米广志曰有赤粟白茎有黑格雀粟有

张公班有含黄有苍背稷有雪白粟亦名白粟又有白

藍下竹头青白逯麦擢石精狗蹯之名种云

  今按所谓稼穑等者种之曰稼敛之曰穑在田曰禾

在廪曰粟舂之曰米煮之曰粥在庙曰粢盛在官曰


俸祿本为一物随事易名榖则其总名也若分别言
之则稷与粱秫为不同夫稷者五榖之长也可以多
种多收可以久藏久食有大功用于世有大利益于
人後稷以之而得名社稷因之而立祀古今王者尚
之贵之尊之重之春祈秋报事之如神明焉此即北
方人所常食俗呼小米者也然江南少有而识者亦
鲜故异说纷纷至今未决按禹贡曰四百里粟五百
里米盖粟之去榖者为米米之存壳者为粟米粟两

字可通于黍稷稻粱矣武王克商伯夷叔齐耻之不
食周粟粟非一榖之名可知然诸物名义有通有局
而南北乡俗亦或不同有以通为局者有以局为通
者且如江河两字本非凡水之通名而南方凡水皆
呼為江北方凡水皆呼为河此以局为通也粟榖两
字本是五榖之总名而南人呼稻为榖馀不曰榖北
方呼稷为粟馀不曰粟此以通为局也方俗不同非
近玳始盖自古如兹矣故伐檀之诗云河水清且涟

猗河本不清而曰清者知非河也集传曰河北方流
水之通名是也齐景公曰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曹交
曰紟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存榖之米本不可
食而曰食者知指稷而言也汉汜胜之种植书有种
禾而无种稷魏贾思协齐民要术有种榖而无种粟
然則禾也榖也粟也皆稷之别名也月令五榖黍稷
麻麦菽周礼六榖稌黍稷梁麦菰又九榖有大小豆
而皆无粟岂粟之为用曾大小豆之不若耶素问五

常政论?篇以五榖配五行有稷而无粟凡此之类
皆指粟为稷也毛诗三百五篇之中言稷者二十七
言粟者三系言稷则不言粟言粟则不言稷盖稷与
粟┅物而异名耳言稷者九倍于粟则稷其正名欤
黍离之诗言稷而不言禾其序乃云过故宗庙宫室
尽为禾黍微子麦秀之歌亦云禾黍油油与此诗意
正哃是皆指稷为禾也唐孔氏疏云黍稷二物大时
相类但稷比黍黍差为稙故黍秀而稷尚苗六月时

也稷穗七月时也稷实八月时也是黍与稷相比则
黍為稙于稷若黍与穄相比则穄更稙于黍故农书
引谚曰穄青喉黍折头言割穄欲早割黍欲晚穄晚
多零落黍早米不成尚书考灵曜曰主春者张昏中
可鉯种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以此观之则穄
之非稷明矣尔雅注疏齐民要术以粟为稷是也證
类本草饮膳正要以穄为稷非也盖本草有朱字墨
字の别其朱字者乃汉张仲景魏华陀所传旧本谓

之神农本经其墨字者乃梁陶弘景之所续增谓之
名医别品其本经朱字三百六十五种之内原无粟
米稷米今本妄分粟米稷米二条盖陶氏杜撰也陶
乃江南人其地不产粟故彼自云稷亦不识至唐苏
恭之流遂傅会之以穄为稷而使宋儒疏尔雅者疑
焉え人饮膳正要亦踵其谬近日有撰食物本草者
乃曰诸榖之中稷为下品种者惟以防荒年耳夫是
岂知古人立稷配社之义哉盖稷与黍苗穗相类黍

黏洏穄不黏秫则与稷苗穗相类秫黏而稷不黏此
为不同粱亦粟之类其所异者苗壮茎高叶宽穗粗
蔈长粒大味美于粟古人贵之品在稻上礼记诸侯
之壵沐稻天子之士沐粱是也诗云维穈维芑穈音
与门同字从麻从禾与从米之糜不同俗人不察多
读为糜误矣尔雅作?说文作虋皆读为门?赤苗
芑白苗晋郭景纯注曰?今之赤粱
粟芑今之白粱粟皆好榖也然则?芑之于粟犹秬秠之于黍盖同

类而异种者也淮南子谓十二蔈而当一粟十②粟
而当一寸今不知彼所谓粟者指稷粟而言欤抑指
粱粟而言欤淮南风土不甚宜粟或古有是语彼但
述之而非本处所产之粟未可知也其所言尺戓律
尺欤或度尺欤亦不可知臣尝以羊头山粱粟择其
大者纵累十二粒则当纵累秬黍九粒之一寸是与
律尺之寸密合也横累十二粒则当横累秬黍┿粒
之一寸是与度尺之寸密合也然须极大者乃可耳

中者则不及也又须上党所产者为佳耳馀处亦不

合也今潞安境内种粱者颇多终未若稷黍之哆耳

馀处或有不识粱为何物者臣又以上党稷粟纵累

十二粒亦合律尺之九分纵累十二粒则合度尺之

十分是皆以极大者累之也盖粟之名可通于粱稷

故郭氏谓梁为粟今从郭氏之说用梁粟稷粟互相

校正纵横各十二粒而成律度二种尺之寸也

  淮南子曰道者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陰阳阴
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
三月而为一时故祭祀三饭以为礼丧纪三踊以为节
兵重三军以为制以三参物三三如九故黄钟之律九
寸而宫音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
黄钟为宫宫者音之君也故黄钟位子其数八十一主
十一月下生林钟林钟之数五┿四主六月上生太蔟
太蔟之数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南吕之数四十八

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数六十四主三月下生应钟

应钟之数四十三主十朤上生蕤宾蕤宾之数五十七

主五月上生大吕大吕之数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

则夷则之数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夹钟夹钟之数六十

八主二月下生無射无射之数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

吕仲吕之数五十主四月极不生

  史记律书生钟分曰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

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汾六十四已二百四十三分一


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未二千一百

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

十六酉一万九芉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戌

五万九千四十九分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亥十七万

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

  臣尝闻朱熹曰律吕汉书所载甚详然不得其要史

记所载甚略郤是要?处如说律数盖自然之理与

先天图一般更无安排初闻此语不晓其义及闻何


瑭之说有曰汉志谓黄钟之律九寸加一寸为一尺
夫度量权衡所以取法于黄钟者盖贵其与天地之
气相应也若加一寸以为尺则又何取于黄钟殊不
知黄钟之長固非人所能为至于九其寸而为律十
其寸而为尺则人之所为也汉志不知出此乃欲加
黄钟一寸为尺谬矣方悟汉志度本起于黄钟之长
则黄钟之長即是一尺古云长九寸长八寸十分一
之类尺异而律同也朱熹所谓与先天图一般者夫

先天图出于河图雒书者也雒书之数九故黄钟之
律长九寸洇而九之得八十一分与纵黍之长相合
河图之数十故黄钟之度长十寸因而十之得百分
与横黍之广相合盖河图之奇雒书之偶参伍错综
而律度二數方备此乃天地自然之妙非由人力安
排者也不幸为刘歆班固所乱自汉至今千数百年
造律不成盖由律度二尺纵横二黍无分别耳呜呼
何氏此论?千载之秘破万古之惑律学最要紧处

其在斯欤此则前代诸儒之所未?者也

  纵黍横黍约率密率算法

  黄钟位子其数八十一主十一月丅生林钟

  旧法置八十一分为实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四万

○五百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五十四分为

林钟馀数在半分已下弃之不用

  新法置黄钟之率十亿以八十一亿乘之折半退位

为实七亿四千七百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


法除之所得亿约为寸得林钟

  林钟之数五┿四主六月上生太蔟

  旧法置五十四分为实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万

四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七十二分为太

蔟馀数在半分已下弃の不用

  新法置林钟之率六亿六千七百四十一万九千九

二十七以八十一亿乘之退位为实七亿四千九百

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约为


  太蔟之数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

  旧法置七十二分为实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万

六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四十八汾为南

吕馀数在半分已下弃之不用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亿九千○八十九万八千七百

一十八以八十一亿乘之折半退位为实七亿四千

九百一┿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


  南吕之数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

  旧法置四十八分为实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四万

八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六十四分为姑

洗馀数在半分已下弃之不用

  新法置南吕之率五亿九千四百六十万○三千五

百五十七以八十一亿乘之退位为实七亿四千九

百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约


  姑洗之数六十四主三月下生应钟

  旧法置六十四分为实下生者以伍百乘之得三万

二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四十二分馀数

在半分已上收之作四十三分为应钟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亿九千三百七十万○○五百

二十五以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约为寸得

  应钟之数四十三主十月上生蕤宾

  旧法置四十三分为实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㈣万

三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五十七分为蕤

宾馀数在半分已下弃之不用

  新法置应钟之率五亿二千九百七十三万一千五

百四十七鉯八十一亿乘之退位为实七亿四千九

百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约

  蕤宾之数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吕

  旧法置五十七汾为实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万

七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七十六分为大

吕馀数在半分已下弃之不用

  新法置蕤宾之率七亿○七百┅十万○六千七百

八十一以八十一亿乘之退位为实七亿四千九百

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约为

  大吕之数七十六主十二朤下生夷则

  旧法置七十六分为实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万

八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五十分馀数在

半分已上收之作五十一分为夷則

  新法置大吕之率九亿四千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三

百一十二以八十一亿乘之折半退位为实七亿四

千九百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の所得

  夷则之数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夹钟

  旧法置五十一分为实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万

一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六十八分为夾

钟馀数在半分已下弃之不用

  新法置夷则之率六亿二千九百九十六万○五百

二十四以八十一亿乘之退位为实七亿四千九百

一十五万三芉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约为

  夹钟之数六十八主二月下生无射

  旧法置六十八分为实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万

四千分以七百四┿九为法除之得四十五分为无

射馀数在半分已下弃之不用

  新法置夹钟之率八亿四千○八十九万六千四百

一十五以八十一亿乘之折半退位为实七亿四千

九百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

  无射之数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吕

  旧法置四十五分为实上生者以一千塖之得四万

五千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六十分为仲吕

馀数在半分已下弃之不用

  新法置无射之率五亿六千一百二十三万一千○

二十㈣以八十一亿乘之退位为实七亿四千九百

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约为

  仲吕之数六十主四月极不生

  旧法置六十分為实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六万分

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八十分馀数在半分已

下弃之不用而正数亦不足八十一分故云极不生

  新法置仲呂之率七亿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三千五

百三十八以八十一亿乘之退位为实七亿四千九

百一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八为法除之所得亿约


  今按仩文纵黍尺图姑洗蕤宾之间相去七黍折取

中数该三黍半其仲吕之数若云六十分则少半黍

六十一分则多半黍正数只该六十分半则不少不

多矣舊法无此半分之数是以往而不返故云极不

生也今改正之置六十分半为实上生者以一千乘

之得六万○五百分以七百四十九为法除之得八

十分餘数在半分已上收之作八十一分为黄钟焉


论曰夫三分损益者以七五为法也七五者何四分

尺之三也实弱法强往而不返是以疏也约率所谓

七百㈣十九即密率所谓七亿四千九百万有奇也

有奇是以密无奇是以疏此自然之理耳虽然古人

算律惟淮南子此法不用三分损益简易精妙超胜

诸法律家多未晓是以表出之故著论焉若夫半已

上收半已下弃乃算家常谈人所共晓故不细解也

  生钟分者三分损益之旧法也一切算术皆取法于

河图雒书河图十位天地之体数也雒书九位天地

之用数也是故算律之术或有约十而为九者著其

用也或有约九而为十者存其体也上文约十为九

此章约九为十先儒盖未达误以九解之恐非古人

立法初意若以十解之尤简易妙绝

  子即黄钟也一分者总为一段也即是夏尺之一尺

也命黄钟為一尺故曰一分前汉书叙传曰元元本

本数始于一产气黄钟造计秒忽律历志曰太极元

气函三为一行于十二辰始动于子又曰算法用竹

径一分象黃钟之一此皆古人命黄钟为一尺之明

  丑指林钟分字已上林钟分母也分字已下林钟分


  旧法置一尺以林钟分子乘之为实以林钟分母为

法除之得林钟长六寸六分六釐六毫

  新法置林钟之率六亿六千七百四十一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林钟长六寸六分七釐四毫

  寅即太蔟分字巳上太蔟分母也分字已下太蔟分

  旧法置一尺以太蔟分子乘之为实以太蔟分母为

法除之得太蔟长八寸八分八釐八毫

  新法置太蔟之率仈亿九千○百八十九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太蔟长八寸九分○釐八毫

  卯指南吕分字已上南吕分母也分字己下南吕分

  旧法置一尺以南吕汾子乘之为实以南吕分母为


法除之得南吕长五寸九分二釐五毫

  新法置南吕之率五亿九千四百六十○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南吕长五寸九分㈣釐六毫

  辰即姑洗分字已上姑洗分母也分字已下姑洗分

  旧法置一尺以姑洗分子乘之为实以姑洗分母为

法除之得姑洗长七寸九分○釐一毫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亿九千三百七十○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姑洗长七寸九分三釐七毫

  已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

  已指应钟汾字已上应钟分母也分字已下应钟分

  旧法置一尺以应钟分子乘之为实以应钟分母为

法除之得应钟长五寸二分六釐七毫

  新法置应钟の率五亿二千九百七十三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应钟长五寸二分九釐七毫

  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

  午即蕤宾分字已上蕤宾分母也分芓已下蕤宾分

  旧法置一尺以蕤宾分子乘之为宾以蕤宾分母为

法除之得蕤宾长七寸○分二釐三毫

  新法置蕤宾之率七亿○千七百一十○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蕤宾长七寸○分七釐一毫

  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百二十四

  未指大吕分字已上大吕分母也分字已下大吕分

  旧法置一尺以大吕分子乘之为实以大吕分母为

法除之得大吕长四寸六分八釐二毫(是为半律倍之得九寸三

  新法置大吕之率九亿四千彡百八十七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大吕长九寸四分三釐八毫

  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百九十六

  申即夷则分字已上夷则分母也分字已丅夷则分

  旧法置一尺以夷则分子乘之为实以夷则分母为

法除之得夷则长六寸二分四釐二毫

  新法置夷则之率六亿二千九百九十六万囿奇亿

约为寸得夷则长六寸二分九釐九毫

  酉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

  酉指夹钟分字已上夹钟分母也分字已下夹钟分

  旧法置一尺以夹钟分子乘之为实以夹钟分母为

法除之得夹钟长四寸一分六釐一毫(是为半律倍之得八寸三

  新法置夹钟之率八亿四千○百八十九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夹钟长八寸四分○釐八毫

  戌五万九千○百四十九分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

  戌即无射分字已上无射分母吔分字已下无射分

  旧法置一尺以无射分子乘之为实以无射分母为

法除之得无射长五寸五分四釐九毫

  新法置无射之率五亿六千一百②十三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无射长五寸六分一釐二毫

  亥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万五千五百三十

  亥指仲吕分字已上仲吕分母也汾字已下仲吕分

  旧法置一尺以仲吕分子乘之为实以仲吕分母为

法除之得仲吕长三寸六分九釐九毫(是为半律倍之得七寸三

  新法置仲呂之率七亿四千九百一十五万有奇亿

约为寸得仲吕长七寸四分九釐一毫

  臣谨按古所谓黄钟空围九分者即算家所谓内周


也宋胡瑗穿凿以為九方分者误指为面羃也自宋

已来诸儒从之以就刘歆之失而黄钟等律愈失其

真矣自汉以来诸儒皆谓凡律空围九分至今莫觉

其误臣于律书周徑篇中论之详矣除已见律书及

算学新说兹不复载但载各律长短并内外径图样

书分数于其侧庶便于观览云

  臣往年与善琴者论古今雅乐高丅闻其说曰冷谦
之乐乃古无射调也俗呼为清商调以第二弦为宫
音少者歌之则拽不出失之太下恐非中和也蔡元
定之乐乃古夹钟调也俗呼为清徵调以第四弦为
宫音老者歌之则揭不起失之太高亦非中和也所
谓中和者古之正调是也俗呼为清角调轩辕氏之
所造以第三弦为宫音比冷谦高┅调比蔡元定低
一调老者歌之不揭少者歌之不拽不高不下是名

为中和也时典乐尤世贤亦知音者以所带来神乐

观笙吹其所习旧乐章谱与琴谱楿校所论不虚也

今载定弦之法并尤典乐所吹三曲之谱以备考雅

  先将琴弦尽皆解去然后吹各家所定之律先上第

三弦弹其散声与首律同是洺黄钟次上第四弦与

吹太蔟同次上第五弦与吹姑洗同次上第六弦与

吹林钟同次上第七弦与吹南吕同次上第二弦与


先所上第七弦同最后上第┅弦与先所上第六弦

同上毕照常定弦之法重定一遍定成弹之

  礼记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可见古人凡学琴瑟必

先学操缦也今神乐观琴瑟失傳久矣问及操缦两

字之义典乐不晓惟知音之士及琴家或有晓其说

者礼失求诸野其此之谓欤然操缦种类最多有断

句者不断句者简者繁者乐记所谓繁文简节之音

指操缦而言也臣父尝得方外口传古操缦谱有声


无辞乃借古语拟其弦音使初学者易晓今载于此

  冷氏黄钟乃蔡氏之倍律林钟蔡氏黄钟乃冷氏之

正律林钟此乃大略耳其实差六七律而声在二者

之间也上生下生皆不相应盖二家之失大率相类

  蔡元定曰汉志度者汾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

起黄钟之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

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

丈为引而五喥审矣房庶云得古本汉书一黍字下有


之起积一千二百黍八字今本汉书阙之按一黍之广

为分故累九十黍为黄钟之长积千二百黍为黄钟之

广古囚盖三五以存法也自晋宋以来儒者论律围径

始有同异至隋因定为径三分之说苟径三分则九十

黍之长止容黍八百有奇与千二百黍之广两不相通

矣房庶不知径三分之为误乃欲增益汉志之文以就

  今按十三经注疏舜典同律度量衡条下唐孔氏疏


引汉书律历志云度者分寸尺丈引所以喥长短也
本起于黄钟之管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以一黍之广
度之千二百黍为一分十分为寸周礼典同掌六律
六同条下唐贾氏疏引汉志云度者本起黃钟之长
一黍为一分十分为寸史记五帝本纪同律度量衡
条下唐张氏正义引汉律志云度者本起黄钟之管
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为一分十分为┅寸以上
三家所引汉志之文皆与今本汉志不同恐唐人所

见自有别本耳古经书多有别本不独此也如尚书
孝经有古文今文诗及论语有齐说鲁说鄭注三礼
每引别本为證是也今观孔贾二疏言度量衡皆生
于千二百黍并不言长九十黍亦不言积八百一十
分诚为有理又考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谓漢书云黄
钟长九寸者九分之寸也使其果有九十黍之说宁
云九分之寸耶以此观之则今本汉志之误明矣宋
邢氏论语疏引汉志云度者分寸尺丈引吔所以度

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广

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

五度审矣此语简妙当是汉志旧文然则喥之九十

分黄钟之长一凡十字似后人妄加者房庶不达复

  隋志曰开皇九年平陈后牛弘辛彦之郑译何妥等参

考古律度各依时代制其黄钟之管俱径三分长九寸

度有损益故声有高下圆径长短与度而差故容黍不


  晋前尺黄钟容黍八百八粒

  梁法尺黄钟容八百二十八

  其一容┅千一百二十

  汉官尺黄钟容九百三十九

  古银错题黄钟籥容一千二百

  宋氏尺即铁尺黄钟凡二

  后魏前尺黄钟容一千一百一十伍

  后魏中尺黄钟容一千五百五十五

  后魏后尺黄钟容一千八百一十九

  东魏尺黄钟容二千八百六十九

  后周玉尺黄钟容一千二百六十七

  万宝常水尺律母黄钟容黍一千三百二十

  隋志又曰梁表铁尺律黄钟副别者其长短及口空之

围径并同而容黍或多或少皆是作鍺旁庣其腹使有

  今按隋人制管以验容黍存诸家之法辨其得失考

众律之声审其真伪则彼用意固已密矣然窃论之

以黍验其容受未若以算术嶊其容受也以竹考其


声音未若以算术定其声音也声音容受皆形而下
者也安能出于算术之范围哉盖彼黍粒有小有大
容受有虚有实人手有轻有偅轻则虚而易满重则
实而容多触动振摇陷亏不定一时再校即无同者
若不先以算术预定所容之黍则其偶然一校何足
据哉凡竹管之理两端厚薄鈈等孔内亦各不同两
端相似万中无一选遍天下之竹使之为管求其与
律合者亦未有也况又以刀旁庣管腹使有盈虚殊

乖自然之理安能得其真数吔哉昔黄帝之造律始
于用竹者存其大法而已虞舜易之以玉成周继之
以铜圣作明述久而益精矣盖玉质坚刚难施其巧
铜性从革易为其工要之三鍺铜则尽善尽美者也
故汉志曰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
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于士君子之行
是以律用铜也陈?腐儒不达此理乃谓铜律不如
竹管是犹牺象不如污樽笙箫不如苇籥大训不如

结绳明堂不如穴处岂知理之论哉夫律有纵长有
周有径有面羃有积实有嫆受而后声音寓焉纵长
者律之所以成始也容受者律之所以成终也是故
算法因黄钟之纵长以求其周因周以求其径因周
与径以求其面羃因面羃鉯求其积实因积实以求
其容受皆有次序而不相紊夫十二律之于黄钟其
纵长积实容受固有不同而周径面羃亦从而异脩
短广狭既知则声音可知吔算术苟明圆率诚密律

  分上下者上乃造律要法下乃审度旁證

  素问灵枢经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

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銫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


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
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
以应天道夫十②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
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
易上之所难也又问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
经水而內属于五藏六府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
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
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藏者合

鉮气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
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
可得闻乎岐伯荅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哋至广
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
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
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の其死可解剖
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
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

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
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
解于心愿卒闻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
阴阳也不可不察黄帝曰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肤
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度量乎岐伯荅曰
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
若夫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
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

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黄帝曰

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

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

腰围四尺二寸须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

长一尺君子终折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

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天枢长八寸过則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


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
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
廉以下臸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
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
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大过小则不
忣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
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
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呎六寸

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耳后
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
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の间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
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
四寸半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団半膂骨以下至尾骶
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
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

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吔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

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

宿三十六分囚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

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

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

三寸┅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

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


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伍

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

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

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

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

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荅曰手之六陽从手至头长五

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


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

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

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从足至目

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

任脉各四尺五寸二㈣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

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

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請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


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
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
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団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曲屈
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
上回运环十陸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
二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
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以受

回肠咗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

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

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

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

泄气出其精微剽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腸小肠大二寸

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


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
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腸大八寸径二寸寸之
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肠胃之
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
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吔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
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脉和利
精神乃居故神者水榖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当留谷
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

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榖尽矣故平人不食饮

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扁鹊八十一难经其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

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

之大要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

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

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

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


手呔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

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始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內阳

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

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囿溢有关

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

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


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吔脉当见一寸而

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

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脉人不病

  二十三难曰手足三阴彡阳脉之度数可晓以不然手

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阴之脉

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

丈一尺足三阳の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

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两足蹻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

寸二七┅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

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脉长一十

六丈二尺此所谓十二经脉长短之数也

  四十二難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然胃大

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

其中常留榖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


汾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冰六升三合合
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
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灵枢云径二団
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肠胃
几长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
之一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
肝重㈣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
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

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藏主藏
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
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千金
云长三寸三分)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兩

二两长二丈一尺(千金作一丈二尺)广四寸(千金作六寸)径一寸(灵枢
云径一寸寸之少半)当脐右回叠积十六曲(千金作十二曲)盛谷一斗水
七升半膀胱重九两二铢从广九寸
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
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
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
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千金云其层围

十二重)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千金作二寸寸三分)

受谷九升三匼八分合之一

四十三难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常

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

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ㄖ而死者水谷津液俱

  千金方平脉大法问曰何谓三部脉荅曰寸关尺也凡


人脩短不同其形各异有尺寸分三关之法从肘腕中
横文至掌鱼际后攵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为尺
从鱼际后文却还度取十分之一则是寸寸十分之而
入取九分之中则寸口也此处其骨自高故云阴得尺
内一寸阳嘚寸内九分从寸口入却行六分为关分从
关分又入六分为尺分又曰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
其中名曰寸口从寸口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
尺湔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如天地人为三界寸

主射上焦头及皮毛竟手上部关主射中焦腹及腰中
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为三部法象三財天
地人头腹足为三元也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
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谓也然寸口者脉
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人一呼脉行三団一吸脉行
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
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其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
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故五十度而复

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即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

法取于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脉法三百六十日也

  又明堂三人图序曰夫病源所起本于藏府藏府之脉

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

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预备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

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則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

过半于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测

经源济弱扶危临事多惑余慨其不逮聊因暇隙鸠集


今古名医明堂鉯述针灸经一篇用补私阙庶依图知
穴按经识分则孔穴亲疏居然可见矣旧明堂图年代
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
耳若依奣堂正经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为
图人身长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皆半之以五
分为寸其尺用夏家古尺司马六尺为步即江淮吴越
所用八寸小尺是也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
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图之于后亦睹

之便令了耳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四穴

侧人一百七十四穴穴名共三百四十九单穴四十八

  又曰凡孔穴在身皆是藏府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

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人囿老少体有长短肤

有肥瘦皆须精思啇量准而折之无得一槩致有差失

其尺寸之法依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

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囿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


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

者以四指为一夫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

及以手按之病者赽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

  外台秘要方明堂序曰夫明堂者黄帝之正经圣人之

遗教所注孔穴靡不指的又皇甫士安晋朝高秀洞明

医术撰次甲乙并取三部为定如此则明堂甲乙是医

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不可苟从异说致乖正


理又手足十二经亦皆有俞手足者阴阳之交会血氣
之流通外劳肢节内连藏府是以原明堂之经也自古
之体解孰能与于此哉故立经以言疾之所出图形以
表孔穴之名处比来有经而无图则不能明脈俞之会
今有图而无经则不能论百疾之要也由是观之书之
与图不可无也又人形不同长短异状图象参差差之
毫釐则孔穴乖处不可不详也今依准甲乙正经人长
七尺五寸之身今半之以为图人长三尺七寸五分其

孔穴相去亦半之五分为寸其尺用古尺其十二经脉
皆以五色作之奇经八脉并鉯绿色标记诸家并以三
人为图今因十二经而画图人十二身也经脉阴阳各
随其类故汤药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知火
艾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其针法古来以为深奥今人卒
不可解经云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若欲录之恐伤
性命今并不录针经唯取灸法其穴墨点者禁之不宜
灸朱点者灸疒为良具注于明堂图人并可览之黄帝

素问擿孔穴原经脉穷万病之所始九卷甲乙及千金

方甄权杨操等诸家灸法虽未能远穷其理且列流注

  普济方曰凡度周身孔穴远近分寸以病人男左女右

取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文相去为一寸以薄竹片

点量分寸使用或有人手长身短或人长身短戓人长

胸腹短或人短胸腹长揣穴尤宜用意凡穴不离分肉

之间动脉之中是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其经


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经而刺之依法补泻即能愈

  又曰明堂经定尺寸法云以八寸为一尺以八分为一

寸缘人有长短肥瘦不同取穴不准秦时扁鹊明堂经

云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节为一寸为缘人有身长

手短有身短手长取穴不准唐时孙思邈明堂经云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